苗族侗族文化

2024-07-02

苗族侗族文化(共9篇)

苗族侗族文化 篇1

现阶段来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此,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行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载体,是产业的融合桥梁和纽带,并且,文化产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而旅游业与各种的工艺品和会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严格遵守本地的文化基础,并融合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一、前言

我国民族地区一般是处于偏远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来比较弱,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但是,为了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必须要发展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才能谋求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就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两者的融合。

二、民族工艺品与旅游业的结合策略分析

在民族工艺品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必须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艺品的形式,才能达到纪念和实用价值的双重价值。例如,政府可以利用会展平台来实现对民族工艺品的宣传,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发展。进一步挖掘技术性的民族设计者,鼓励其进行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黔东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在全国闻名,但是,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黔东南的民族工艺一直是家族传承,为此,我们就必须要冲破这种旧有观念束缚,不断加强民族和民族工艺的职业教育,彻底地将民间技艺和高等院校进行结合,才能让更多的血液融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如果是从市场经济上看,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拥有民族性的特征而成的旅游资源或者是旅游目的地,正是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民族特色吸引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民族文化旅游的泛化,尤其是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来看,只有保持自身特有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远保持旅游资源的优势。如果是对民族文化旅游特定的研究和开发中,尽量突破工艺品行业的困难之处,努力培养和保护好传统技艺人才,但是,从现实来看,只要实现行业发展,使得效益增值,并且在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使得工艺品设计人员的技术得到体现,如果是设计人才的缺失,这将会使得整个民族文化产品缺少生命活力。因为缺乏制作人才,只能让工艺产品的创新无法进行。

在现代化的民族工艺产品中,传统的工艺品发展势头是非常迅猛的,例如是侗族的根雕,在贵州的民间大赛上获得不少观众的青睐,现如今,黔东南拥有众多的传统工艺纪念品生产商,破土而出,从而能够引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市场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实现工艺品和旅游行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尊重民族工艺,才能促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发展。

三、会展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

在会展和旅游业的共性上,两者就必须要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气,会展和旅游业上都会涉及一些餐饮和住宿等方面的内容,必然会要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能够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完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还应该要能够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借此来推动我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综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将民族工艺品和传统医学作为会展的主题,才能形成固定的会展品牌。

只有充分地开展一系列的会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文化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只有成功进行会展对商务和休闲以及科考等方面高素质游客群体对旅游吸引力,才能助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发展。例如,举办多届的生态文明贵州会议,不仅仅可以让外界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贵州,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旅游形象能够得到完美切合,这是当前贵州会展品牌与旅游融合的佳作。

在会展品牌的展示过程中,更多是展示其特殊资源,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必须要紧紧依靠会展平台,逐步展现其生态自然的完整性和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并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的目的,切实提升文化旅游的品位,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加大推力。切实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开展苗医的论坛,通过多种不同的文化活动,将更加具有影响力的资源逐步上升到世界的高度,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价值产品等。只有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两者只有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稳步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工作。

四、结语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者的结合,这就必须要熟悉本地区各方面的情况,更好地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发展情况做出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分析,更好地推动我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苗族侗族文化 篇2

(2012年2月1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12年5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

第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全州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0.1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市、县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不低于0.3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拔付到位,实行专款专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标准。

第五条 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指导、督促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和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

(三)协助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制定森林防火村规民约;

(四)组织制定和完善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报送森林火灾实情;

(五)组织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六)组织人员巡山护林、管理野外用火,发生火灾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1—

(七)公布森林火灾报警电话;

(八)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森林防火物资;

(九)协助相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十)森林防火工作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森林火灾群众扑救队伍。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组建森林护卫队或者森林保安队,开展护林防火灭火工作。

第七条 森林防火工作坚持常年预防与重点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全年为森林防火常管期,其中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森林防火严管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森林分布情况,划定森林防火区;根据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高火险期,报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应当建立

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安排专职或者兼职护林人员。在所辖林区内设置永久性森林防火警示标志,配备防火、扑火设施。

第九条 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森林防火严管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和责任督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检查,不得阻挠、妨碍检查。

第十条 在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中,森林防火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吸烟、烤火、生火做饭、烘烤食品;

(二)烧香、烧纸、烧烛、烧蜂窝、烧山驱兽、点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孔明灯;

(三)烧荒、烧草场、烧田埂土坎、烧草皮灰、烧秸秆、烧窑制坯、烧炭;

—2—

(四)其他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

第十一条 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中,村民确需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生产性用火的,必须经当地村民委员会同意,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经批准进行的生产性用火,必须明确防火责任人,落实防火措施。

第十二条 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内,因垦荒造林、工程建设施工等确需野外用火的,必须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野外用火,施工单位必须落实防火措施,在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进行施工。

第十三条 在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内,因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活动以及庆典活动确需野外用火的,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明确专人监督实施。

第十四条 在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内,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点,对进入森林防火区的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火源进入森林防火区。

村民委员会,森林、林木、林地经营者必须组织开展野外防火巡护工作。

第十五条 禁止损毁、擅自移动森林防火警示标志、防火设施以及灭火设施等设备。

第十六条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森林防火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林业、交通运输、旅游部门应当加强对进入森林防火区的乘客、游客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 对精神病人、智障人员、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对被监护人的监管,防止被监护人进入森林防火区用火、玩火。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个人发现森林火情应当立即向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有关单位报告;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森林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扑救。

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成年人,应当及时赶赴火灾现场扑救,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者拒绝。

—3—

第十九条 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或者危及重点林区、重点设施、村寨安全的森林火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公安消防部队应当积极协助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在森林火灾紧急情况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请求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支援。

扑救森林火灾,应当优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或者接到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消除森林火灾隐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依法赔偿损失,并可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森林火灾的,责令补种树木,依法承担赔偿林木损失费、火灾扑救费及其他相关财物损失费,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森林防火责任单位的责任人以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擅离职守、隐瞒灾情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其他违法行为,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苗族侗族文化 篇3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

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

(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

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黔东南地区民族旅游特色得到了大力的挖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快速交通的基础上,为促进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契机。

(四)凸显黔东南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黔东南地区长期以来的交通不便导致旅游发展缓慢,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一直没有经受过大客流的考验。高速铁路的开通,为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自治州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面对游客数量的突然增多,旅游景区压力增加,旅游服务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对客流量的估计不足与准备不充分。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黔东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黔东南地区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反映了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如今以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为经济支柱的黔东南旅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为我国中西部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就成为了当下黔东南地区的主要任务。

三、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黔东南地区长期的交通不便,与外界缺乏沟通,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习俗的保留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在历史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我们虽没有将其遗忘,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其各种有利条件转化成经济成果支持当地发展建设。

(一)地理自然条件优越

黔东南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该地区河流众多,长期的水文环境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地貌地形,尤其是以喀斯特地形为主的喀斯特自然景观等最为诱人。自然矿藏资源、水利资源和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以重晶石最为突出,该地储量占全国60%以上。这里的生物环境多样性也因开发较少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都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基础资源。

(二)旅游产业运营经验不断丰富

在我国开始发展中西部地区旅游业之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地区就已经有所动作,通过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黔东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游览。这个时期的游客虽然稀少,但作为刚刚起步的黔东南旅游业来说,已经可以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管理混乱,最终影响区域旅游形象。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借助高速铁路的开通而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全面开发当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三)国家政策支持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自治州的一大产业,这种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总的路线的,我国在政策上也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最大的支持,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02号文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和相关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这些文件及相关规划的出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民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然而,在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既抓住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挑战,期间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在黔东南地区旅游业开发早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所以游客数量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少数游客前来游玩,所以并没有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当地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当高铁开通以后,交通变得方便,游客蜂拥而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地区并没有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开始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不仅如此,游客素质也开始下降,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极差。原有的民族风情游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成为了敛财的工具,不加节制的被使用。

(二)旅游产品无法实现自我创新

由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高,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在能动性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展起来后,依托本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可以吸引大批游客。但是,单一且乏味的旅游形式和一成不变的内容也使得这里缺少所谓的“回头客”,所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和创新。

(三)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游是黔东南少数民族旅游的特色,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无法脱离现代社会文明而单独存在。以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产品结构上若不进行改变,现代技术无法快速融合进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将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会被周边有着现代技术支持的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所代替。所以,在民族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中要进行结构调整,在深度上加强民族文化、现代科技与地理环境的融合,打造差异化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五、实现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或即将开通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是必须的。在新时期要对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该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被打破,才能让苗侗少数民族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所以要在抓住机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黔东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仅在地理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个民族构成的社会系统有着璀璨的文化,也同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节日和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例如苗族的苗年、鼓藏节、姊妹节、龙舟节、吃新节,侗族的萨玛节、芦笙会等节日,每到节日举办期间,全国各地游客都会汇聚到这里享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黔东南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度融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由于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网络、交通逐渐发达起来,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尤其是以现代文明的感染力最强。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在现代文明中被吸收与融合,慢慢的丧失了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容不得这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如对民俗类非遗项目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等等。通过实施这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发展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链

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久以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也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仅仅依靠这种融合后的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旅游形式的发展,如何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建立综合性产业链成为自治州人民正在摸索的形式。

六、总结

侗族文化风情(范文) 篇4

物电学院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陈永华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和侗水的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侗”和“洞”,以后才以“侗”以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其中侗族芦笙舞最具代表。《踩堂》

侗族从古到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客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芦笙、边做舞蹈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过去,侗族跳《芦笙舞》、“对歌”或举行村寨“集会”,一定要在特定地地点“鼓楼”前进行。在广西、贵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高大、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鼓楼”。鼓楼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小原则外,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多种

形状,座座飞阁重叠,高达三至五层耸立于村寨的最高处。鼓楼为侗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和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将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集中全寨同胞。此外,若有贵宾进寨,也可击鼓通报全寨而表示欢迎的隆重。鼓楼内大厅青石铺地、设火塘、四周摆有长凳,是侗胞在任何时节聊天、做活、演戏、对歌、踩堂和赛芦笙的场所。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经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回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带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底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是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有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目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4-6人担任为《踩

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花伞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拉鼓》

苗族侗族文化 篇5

2016年3月18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和4月1日黔东南州委第184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4月13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出台了《黔东南州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举全州之力,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标本兼治,把食品安全工作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全面提升全州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并于4月19日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召开2016年黔东南州食品安全工作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现场观摩会。

其《行动计划》对黔东南州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13项具体指标和9大体系4保障”。一是着力破解食品监管人员编制少、人员匮乏的问题。全州食品监管人员数达到户籍总人口的2人/万,县级食品监管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本单位编制数35%以上,食品安全监管公务员队伍达到户籍人口0.13‰的比例标准。乡级食品监管人员按照户籍人口0.3‰的比例配齐监管人员,确保食品监管工作全覆盖。二是着力建立健全食品、农产品监管9大体系建设。即:加强食用农产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流通消费体系建设、加强餐饮消费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能力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各县(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实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项目进行逐项分解,明确部门责任和时间进度,分步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统筹推进本行动计划实施。四是加强经费保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州级财政以全州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1元标准安排食品事业发展经费,由州食品药品监管局统筹使用;每年县级财政以本县(市)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5元标准安排食品事业发展经费,其中:常驻人口总数不足20万人的县,经费按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常驻人口总数超过20万人的县(市),以本县(市)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5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由县(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检验检测、抽样、执法、装备设备等,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财政保障。五是加强考核机制建设。把推进本计划工作情况、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专项目标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实行末位表态制。学校食品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六是加强督查和责任追究。黔东南州政府食安委负责本计划的协调、调度和统筹工作,实行“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导、年终一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黔东南州政府食安办负责本行动计划的督促检查工作,建立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中期、末期督查评估,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力量进行专项督查或暗访督查。黔东南州监察局负责对州政府食安办移交的责任分解不到位、任务落实不力、涉嫌违纪的单位和部门实施问责。对推进本计划工作不力、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市)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对未落实本行动计划工作任务目标和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导致发生Ⅱ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在本计划落实情况考核中排名居倒数后三位的,在全州性工作会议上作表态发言。对发生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实行校长选拔任用、评先选优“一票否决”。

到2018年,通过实施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标本兼治”有效体制,落实“四有、两责”(即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基本建立健全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制度,全面推动食品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苗族侗族文化 篇6

一、旅游行业培训现状与成效

目前黔东南州有宾馆酒店家,其中星级酒店53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6个,据统计,每年由州和县市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以及企业自行组织的正式培训有百余次,培训达上万人次。这些数字体现的是政府和行业的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视,但笔者经过调查了解,部分4A级景区、4星级饭店的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与其相应的级别并不对等,在一些没有评星定级的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差而导致的游客投诉和负面信息更是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黔东南整体的旅游形象。一方面是积极组织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是服务质量没有改观,呈现这样的矛盾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构建培训质量的保障机制。

二、旅游行业培训的问题和不足

黔东南州内的旅游行业培训,师资力量主要是依托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校教学团队,而高校教师日常须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对旅游市场调研及培训对象能力层次分析上不够深入,往往造成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职业院校教师运用专业技能,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但鉴于目前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机制,仍难以全身心对旅游培训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而培训效果与准确分析目标受众的文化程度及现实需求有极大的关联。如开展乡村旅游培训,面对的很大一部分是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妇女甚至还抱着小孩一起来听课,有的则在课堂上还做起了手工,所以这个时候的培训除了在培训纪律上要求之外,培训方法也必须有所创新和调整,如果仍按照教科书式的培训,势必收效极微。同时存在的问题还有,缺少专门而系统的各类培训教材,能够针对产业急需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更显得不足;培训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为主,能够依据旅游行业特点进行的培训不多1;课程内容的设计不合理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人为的造成了培训的形式化。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将课程中心放在成功学、管理和销售技巧的内容上,针对旅游行业的培训机构并不多,而培训机构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对于旅游行业一线员工有较强的吸引力。1就企业内部而言,旅游企业的培训部门由于受到理念、资金和制度的制约,对于旅游职业培训发挥的作用同样有限。

三、旅游行业培训的方向和策略

(一)培训要注重过程监控和结果考核。质量是培训产生效益的根本保障,不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培训只能流于形式,造成浪费。对培训质量的跟踪目前也是旅游行业职业培训的薄弱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没有考核就没有效果。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培训工作档案与培训考核机制,对培训教师提出目标要求,实施效果评估,同时培训教师应结合培训内容提出培训考核要求,以此双向保障培训效果。

(二)培训要精心优化课程结构。

优秀的培训师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培训设计者,更应该是强有力的培训设计执行者。培训组织方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可提出课程方案,但培训实施方不能无条件全盘接受,而应从教学效果、学员层次、培训周期等方面深入与组织方进行磋商研究,已切实达到培训效果。归根结底,旅游行业培训工作,须抓住一个核心,就是实操,所以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作为理念引领不应占太多的比例,而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培训结束即立竿见影。要针对旅游行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分别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针对管理层可以侧重实际案例分析,针对一线员工可以适当增加实际动手操作的内容。

(三)高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旅游行业培训队伍。

苗族侗族文化 篇7

一、产业融合趋势下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必要性

(一)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西南地区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丰厚, 人口密度大, 交通、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 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南地区成为连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便捷门户, 也是中国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然而, 由于受地形差异性、自然灾害、交通发展起步晚等因素影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游。2014年西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801.07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5931元, 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4%。作为一个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组成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中国西南部广大腹地, 其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大中型城市及其周边, 然而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分布较为松散。目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约占西南地区总人口的58.6%和54.2%。可见该类人口在西南地区人口基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尽管各级政府投入来大量公共产品用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需求, 但仍然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无效等现象。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应是层次多样的。在2015年关于西南五省的行政村的调查数据显示, 该地区人均道路面积为8.52平方米, 不到全国人均道路面积水平;排水管道暗渠密度为3.2公里每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水平;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到30%。

可见,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分配协调中存在缺陷, 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财政力量有限, 恐怕难以一己之力来根除西南地区民族村寨落后的病根。因此, 为了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的尴尬, 急需建立一套以村民需求为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把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该地区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

(二)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 黔东南州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东南部, 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 山峦连绵, 地形地貌奇异复杂, 自然植被保护良好, 原始生态尚存。黔东南州下辖麻江、天柱、三穗、黄平、黎平等十五个县和凯里市, 首府定于凯里市。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 94个镇, 110个乡, 包括17个民族乡, 3384个行政村, 总人口为348.54万, 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土家族等32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 其中苗族人口占42.7%。黔东南州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水系发达, 河网稠密。各类植物有2009种, 重点保护树种占全国的10.5%,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下十种。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其中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60%以上。黔东南州旅游资源丰富, 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吸引来五湖四海的游客。

2.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黔东南州乃至西南广大农村所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也是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3年开展“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以来,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不断得到发展。2016年计划总投资67.33亿元, 截至9月底, 已完成年度任务的91.71%。从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来看, 各项工程进度正在逐步推进, 然而, 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例如, 小康路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部门协调难度大, 办理手续困难;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项目, 因服务方熟悉程度不够而进度缓慢。小康水方面, 项目资金缺口大, 项目融资难;公益项目补偿低, 项目协调用地困难。小康房方面, 当地财力困难, 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小康房, 一定程度影响工程进度。近年来, 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显突出。2015年黔东南州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463吨, 2016年上半年, 农村垃圾处理量约为16.7万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思路,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简单, 处理技术落后, 偏远农村大部分采取就地简易填埋和焚烧处置, 极易导致二次污染。同时, 各村没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 垃圾治理体制缺乏。

(2) 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 国家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贵州山区大部分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仍然普遍不足, 甚至与全国水平相去甚远。黔东南州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教育上, 如2014年投资1.15亿在“两山”地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163个。改善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制度等。但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仍然有很大缺口, 例如, 黔东南偏远农村的教室里连最基本的桌子板凳都无法实现, 即使有这些最基本的设备, 但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课活动场地等等配套设施又成为一大难题。很多村里没有学校, 孩子们要步行很远的路到乡镇求学, 起早贪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农村办学条件艰苦, 师资也十分缺乏。

(3) 农村医疗公共产品极度缺乏。良好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是保证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是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 从相关数据来看,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的医疗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截至2016年3月, 黔东南州内共有394.5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99.4%。随着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 以及异地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民依然还是看不起病, 生病了在异地就医时如何顺利报销也成问题。很多民族村寨里没有公共的卫生所, 村民只能依赖私人诊所, 就医没有保障。

二、创新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 城镇和乡村的不平等关系贯穿始终

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就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来城市建设上, 后来大力推行城镇化来扩大城市的规模。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放在城市建设上, 比如修建城市道路, 更新医疗设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等等, 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分配数量和质量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执政理念使得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西南地区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 境内有多种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 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 种种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相对缓慢,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均, 人们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机会。

(二) 财力薄弱导致的公共产品的投入极其缺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基础薄弱, 缺乏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地也没有可以带动本地发展的企业, 地方财政已是捉襟见肘。除了依靠中央财政的拨款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实施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同时, 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 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很难把资金投入到公共产品中来, 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企业无法实行收费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三) 不科学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地形、地势、人口分布等因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过高。当地政府作为供给主体, 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 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人均消耗成本, 这样一来, 容易出现服务质量不好, 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 涉及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容易出现部门协调问题。整体的协调不顺畅会影响到政府供给行为的效率。

三、产业融合趋势下解决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一) 通过国家政策投入来拓展“多元化”供给主体

对于缺乏集体资金的民族村寨, 应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 给予具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来驱使除政府之外的主体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中来。在社区、企业和其他部门能够各取所需的前提下, 拓宽供给渠道。

(二) 通过发展民族旅游村寨经济来增强自我供给能力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发展特色产业的号召下, 朝阳行业中的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业等正轰轰烈烈地兴起。把握产业融合的历史机遇, 坚持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 既可以增加各级政府财源, 又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来吸引外界投资者, 形成良性循环。

(三) 通过基层财政改革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供给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造成财政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 因此要建立分类管理的机制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分类管理体现在合理分配各项财政支出, 比如农业支出、农村发展支出、农民民生保障支出等等。针对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 应像城市居民的基本标准看齐, 逐步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摘要: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广大农民有效、高效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在当今产业融合的背景下,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多,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 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等。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代表的案例, 就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趋势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共性体现, 深入分析后, 得出创新供给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民族旅游村寨,创新

参考文献

[1]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J].前沿, 2010 (21)

[2]张平军.推进政府财政制度改革, 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J].未来与发展, 2012 (06)

[3]杜永奎.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机制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1)

[4]谢治菊.贵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3)

[5]黄婷, 陈露.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1 (04)

谈黔东南侗族文化 篇8

黔东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侗族有祭萨节、摔跤节、斗牛会、尝新节、侗年等,不仅节日众多,而且各具特色,民族气息浓厚。有独特的建筑、语言、服饰、歌谣和节日。

侗族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侗族节日的不同方式以及侗族人的民族特色。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而且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一面,每个节日都体现出侗族人的素质以及民族文化,同时还不知经历了多少变故才演变成今天独特的侗族文化,成为黔东南文化的重要元素。

二、侗族族源及其文化渊源

侗族文化历史悠久,传说侗族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呼,先秦时期称为“百越”,秦时称为“黔中蛮”,汉时称为“武陵蛮”或者“武溪蛮”,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僚”唐代在称僚的同时又称“僚浒”、“乌浒”这些都是与其他民族的共称,在北宋有了独自的称呼,“佶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称为“侗族”[1]。

黔东南州的侗族最迟由广西都柳江北上迁徙而来,当地的侗族古歌《侗族祖先哪里来》所说的也是如此,迁徙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加,土地紧缺。现如今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等地区,不同地区的侗族文化存在差异。侗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其文化、习俗相互交融,产生许多相似之处。

三、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

建筑是文化的凝固,每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都能从建筑中表现出来。侗族文化主要体现在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寨门等建筑上。

(一)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一个亮点,走进黔东南州,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鼓楼,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肇兴被称为“鼓楼之乡”,是黔东南侗族最大的村寨之一。有着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地理位置。房屋错落有致,全部都是用杉木建筑而成,外形是干栏式吊脚楼,房屋顶层是用小青瓦铺成,具有造型美观,古朴实用的特点。

鼓楼用木头修建,形成一个四面、六面、八面的锥形结构,地面铺着石板,四周修有木凳,与鼓楼的支柱相连,楼顶都为尖顶,好似一把利剑,直冲云霄,气势宏伟。楼中有螺旋形楼梯直到顶层,木梯四周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雕刻,还有历史英雄,栩栩如生。

鼓楼是侗族人民传递信息和议事的地方,凡有大事都会在这里商议。鼓楼是侗族人祭祀的地方,同时现在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节日聚会的去处。由此可见,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鼓楼不倒,侗族人民的精神不会覆灭。

(二)风雨桥

侗族人们称风雨桥为花桥。它是“桥”的一种形式,但更胜于桥。风雨桥在修建完桥体后,侗族人民会在桥上修建3-5层不等的桥亭,首尾相连一直覆盖整个桥面,桥面两侧修有木凳,供人们休息、避暑之用。“风雨桥”,它的名字是那样富有诗意,不仅仅给人们交通提供便利,而且还有镇邪和留财的寓意。风雨桥遍布侗乡,是侗族人民标志性的建筑,也是侗族人民的交通纽带。

(三)寨门

侗族寨门是历史上“围栏里的居民”的延伸产物。在侗乡之间,每一个路口都建有寨门。与鼓楼、风雨桥一样、寨门都是用杉木建筑而成,多为四柱形状,两个侧门拱卫着中间的大门。侗族现代寨门是具有象征性的,只是在举行重要祭祀活动时,才在门上系上草绳、打上标志、以示“封门”、封门时间是短暂的。在平常里,寨门发挥着迎接客人和送客的功能,张扬着侗族人的友好,展示着侗族人的和谐与热情。寨门不仅迎客送客,最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入侵的,为了保护寨子的安全而修建的,别小看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门,可它的周围到处机关重重,没有族人的允许是不可能进入的。

四、侗族语言文化

侗族有着自己共同的语言——侗语。侗语又因侗族分布区域的不同,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贵州省锦屏县南部的启蒙镇至湖南省靖州西部的滥泥冲一带为两个方言区的分界线。南部方言区包括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镇远和锦屏南部等地。北部方言区包括黔东南的天柱、三穗、锦屏北部、剑河等地[2]。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南北两地的侗族方言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部地区因为汉族人口密集,因此北部方言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南部地区偏僻落后,汉族人口稀少,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文化保留较完全,也因此成了侗族文化语言的代表。

侗语起源时没有自身独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用汉文来进行沟通,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拉丁字母的侗文方案,侗族也因此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交流方式。侗语的独特也因此成为了侗族民族特色的发展。现如今,黔东南一些地区已经开设了侗语这门课程。如黎平、榕江、从江等地的小学和中学。侗语的开设,让侗文逐渐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必修课,达到了民族文化进课堂的目标。开设侗语文化课成为侗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侗族服饰文化

服饰代表一个民族文化,它与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侗族的服饰,因地区分布不同,服饰呈现出不同。侗族服饰种类繁多,大约有100种,其中因地区差异分为南部和北部服饰。

北部侗族因交通便利,接触汉族文化较多,受影响也是最严重的,因此侗族服饰与汉族服饰接近,唯有女性服饰还保留着一点民族服饰。北部侗族服饰则一般由上装银饰和银围腰,以及宽红绸腰带配饰绣制而成,女性多留长发,未婚女子用红头绳捆绑头发,已婚女子则将头发盘起,前额留刘海,头包头巾。因此北部侗族服装具有识别未婚和已婚的作用。

南部侗族多处交通不便的地方,服饰和经济都受到较少的影响,服饰保留比较完整。南部侗族男子服饰分为便装和盛装,便装是用黑色土布制成。盛装则与便装不同,盛装为紫色闪光的侗布,头上包蓝、青、白三种颜色的帕子。南部侗族女子服饰分为裙装和裤装。女子在绣制裙装时会配上银帽,银项链、银围腰等饰品。在绣制裤装时,上衣多为宽松自然,并且在裤脚的边上绣上花边。侗族服饰历史悠久,色彩鲜丽、款式多样,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民族特色。除服饰外还有背带、围腰、被面、帐篷、头巾、挎包、钱袋、鞋帽、口水蔸、鞋垫、鸡毛群、侗锦、衣带无不展现侗族人民的智慧和侗族文化的丰富。

六、侗族歌谣文化

侗族歌谣历史悠久,侗族歌曲多种多样,按形式、可分为“大歌”、“小歌”、“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等。其中拦路歌是侗族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品种。通常运用于新娘回门,在这个场合中,侗族人比歌才、比知识、比机智、同时也增加友谊。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最著名的一种歌调。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区。侗族大歌种类众多,从形式上又可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等。演奏时而节奏缓慢,音调悠长,时而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在琵琶、牛腿琴、侗笛的伴奏中让人回味。

七、侗族传统节日文化

在节日前夕,侗族人会整理好家务,准备着过节所需要的食物和祭祀的祭品,以杀猪宰羊来庆贺节日。在节日当天,邀请亲朋好友到家做客,谈论今年丰收情况以及聊家常。侗族女婿在节日当天必须带着礼品到女方家看望女方父母。亲朋好友互相品尝美味的食物,互相举杯长谈,然后一起相约去参加斗牛比赛和山歌比赛。年轻人比较喜欢山歌对唱,因为可以通过山歌比赛来寻找自己心仪的人。

吃新节是侗族的传统节日,侗族在吃新节的那天,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吃新”来祭祀祖先,祭祀祖先就成为了吃新节的重要标志,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去田里摘一些新鲜的蔬菜,煮好饭,摆上好酒,在桌前烧一柱香,化一点纸钱,表示先请祖先品尝后,就开始以每个人在家里的辈分来按顺序依次“尝新”。

侗族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侗族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八、总结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的发展影响着贵州文化特色的发展。如何更好的挖掘侗族文化,让其成为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的发展的主要的推动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针对鼓楼、风雨桥、语言、服饰、歌谣和节日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几个方面是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体现,是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让侗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下去,还需要人们的继续研究和探索。

苗族侗族文化 篇9

在侗族的少数民族文化中, 侗族的刺绣文化和侗歌以及侗族戏曲并成为构架起侗族文化的三驾马车共同推动着侗族少数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其中侗族刺绣展现出的是侗族当地生活环境的缩影, 是勤劳的侗族人们热爱生活的完美展示。

侗族聚居区的位置大都处于贵州南部地区, 交通的不变直接导致其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发展极不发达。但是正是这种不发达的地理环境下的侗绣的刺绣纹样得以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 其文化内涵没有收到外界的干扰, 完整的反映出其民族自由的文化意义。

一、侗族的历史背景

侗族,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文献书之为“仡伶”, “仡揽”“峒人”“峒蛮”“峒苗”, 或泛称为“苗”。解放后称之为侗族。由于侗族聚居区位于贵州东南部, 当地的地势地貌环境较为复杂, 与外界联通的公路较少, 导致其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相对落后的生活现状, 正是这种与外界较少的沟通致使其生产力低下的负面因素恰恰促使侗族刺绣能够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样为我们通过研究侗族刺绣进而了解侗族先民的历史, 文化图腾崇拜等提供了最直观最原始的资料。

侗族的服饰早在唐朝之前就已逐步确定了其基本形制, 由于长期和其他少数民族混居, 在其服饰的发展过程中, 侗族人民在不断的吸收融合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 逐步完善其自己本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

二、影响侗族文化的外部因素

由于侗族聚居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 侗族人难以跨越的大山反而使侗族文化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在侗族地区社会任然处于男耕女织的生活生产习惯, 男人从事农活, 耕田伐木等重体力劳动, 而妇女则在家从事家务劳动等较为轻巧的农活。这样侗族妇女在闲暇之余, 三五成堆的凑在一起相互交流, 将身边随处可见的动物植物充分发挥想象力融入到绣品中去。

人类最早的蔽体之物是草木、树叶、羽毛、兽皮等, 据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侗族的先民越人便发明了葛麻和芒麻, 并用葛麻织成麻布缝制衣服。关于侗族服饰的直接文字记载始见于唐, 唐李延寿《北史·僚传》载:“僚人能为细布, 色致鲜净”。这里的“僚人”即为侗族的先民。宋代《老学庵笔一记》卷四:“男未娶者, 以金鸡羽插髻, 女未嫁者, 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宋史·地理志》《宋史·九域志》载:“北宋时靖州等地纺织的斑细布、白练布、白绢等均负盛名, 有的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从以上记述可见, 侗族棉织品在唐宋时期就以家喻户晓了, 到了明清时期, 更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

侗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仍然保留着对自然的宗教崇拜的习俗。他们认为自然万物有神灵的守护。人们的一切都由神主宰, 神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的侗族文化不发达, 人们将解释不了的事情全部归咎于神的力量。这种祖先崇拜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在侗族的历史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这使侗族刺绣的纹样受到了极大地影响。虽然侗绣的纹样是以抽象风格为主但是很多图腾崇拜刺绣纹样造型相似, 纹样组合以二房连续等组合方式为主。侗族妇女们在长期的刺绣过程中相互交流形成了统一的审美意识和寓意吉祥的纹样风格。

三、侗族刺绣纹样的视觉分析

龙图腾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的图腾符号, 自古以来都被各民族视弱神灵供奉崇拜。在侗族的村寨和旗帜上都可以看到龙图腾的身影。侗族人民认为蛇是龙在现实世界的化身, 可以报保佑人们也可以降灾于人们的神物。这是因为侗族先人长期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的环境中, 生活地区大多依山傍水群山环绕, 人们的日常生活耕作都在和大山打交道, 毒蛇猛兽的危险无时不刻不伴随其左右。因此他们认为在身上佩戴带有蛇纹饰物的东西可以使他们战胜龙蛇之物。

以龙纹纹样为主题的常有, 祥龙遨游、二龙抢宝、龙鱼双戏等, 纹样还伴随着有水波纹, 祥云纹等, 寓意吉祥, 画面饱满充实, 画面抽象流畅, 展现出侗族人们高度的审美境界和精神意境。

在侗族地区, 渔业先于农业出现, 侗族先人最早以狩猎为生。这是因为侗族地处山多水多的贵州南部地区, 因此, 渔业也发达。但是最早侗族祖先把鱼当做神物来看待。他们认为鱼是最先养活侗族先人的食物。这是因为侗族在原始社会主要以捕鱼为主要食物, 捕鱼时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惊动河神。后来侗民开始种植水稻, 仍然可以用水来养鱼。在稻田里养鱼是侗族人对食物给予的良好愿望, 他们希望于可以守护粮食, 期盼一年的丰收。侗族社会由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发明了稻田养鱼, 这种可以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形态行成了较比当社会较为先进的小农社会经济。

格罗塞指出:“从动物装饰变迁到植物装饰, 实际上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就是生产经济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历即相同又不同, 不同的地理历史等客观因素形成了其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侗族的刺绣图案主要包括梅花、桃花、葫芦、柿子等。侗族刺绣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他并不是十分喜欢使用牡丹或者兰花一类的刺绣图案, 山野间常见的野花, 生活中普通的植物纹样却更多的出现在侗族的绣品中。

总结

从侗族刺绣的纹样按照其类型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文字纹样和图腾纹样等。少数民族的纹样的出现是其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具有极为丰富的生存土壤、独到的艺术品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象特征和造型方式, 其造型手段先哲们将其概括为“观物取象”。侗族刺绣的纹样图案的产生是其民族特有的的语言特征的要运用, 深刻反映出侗族人朴实勤劳, 乐观积极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罗旻, 陈孟超.论萨满教对民族服饰的影响[J].江汉论坛, 2008 (04) .

[2]秦永洲.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观念[J].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02) .

[3]柒丽蓉.广西侗族服饰美浅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 .

[4]潘梅.多姿多彩的贵州民间刺绣[J].上海工艺美术, 2009 (06) .

[5]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三联书店, 1988.

[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4.

[7]李砚祖.王明旨.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

[8]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9]陆游.老学庵笔记[M].中华书局, 2005.

[10]彭锋.美学感染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0.

上一篇:竞争性产品市场下一篇:玉米的种植技术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