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音乐

2024-09-25

侗族音乐(共12篇)

侗族音乐 篇1

侗族历史悠久, 据可靠记载, 侗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代。2009年侗族大歌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音乐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音乐, 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经过总结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 侗族音乐给后人研究侗族文化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是对侗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活化石。

一、侗族民间音乐的发展

我国的湖南、广西、贵州是侗族的主要聚集地区, 湖北也有部分侗族人, 我国侗族大约有300万人左右, 侗族人用侗语交流。贵州的锦屏县是区分南北侗族音乐的风水岭, 侗族的人们大都能歌善舞, 口头流传是侗族音乐推广传播的主要途径。侗族每逢过年或者传统的节日, 十里八村之间就会举办赛歌、赛芦笙等活动, 那些村里的唱歌或者演奏能手就会被挑选出来, 代表本村参加比赛。当村里有人进行婚嫁时, 还会唱盘歌、拦路歌等, 民间音乐活动多种多样、绚丽多彩。侗歌是侗族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并通过口头传教流传下来的, 是一种内容丰富、曲调优美、不拘形式的音乐文化艺术瑰宝。茶歌、耶歌、戏歌、侗笛歌等都是侗族音乐的歌种。

“无酒不成礼仪, 无歌不会好友”是对侗族人们待客礼仪的真实写照。在侗族待客时, 唱歌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 唱待客酒歌在侗族待客礼仪中非常盛行和普遍, 侗族人认为当有客人到来时, 唱待客酒歌不仅是一种礼仪, 也是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的一种表达方式, 他们认为待客酒歌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热忱好客。客人也会唱酒歌对主人的热情招待表示感激。主客你来我往相互依附, 创造出良好的待客气氛, 最后由主人盛上侗族特有的打油茶和色香味俱全的侗族美酒, 让客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二、北侗族民间音乐的形态

单声部山歌是北侗族民间音乐的主要歌种, 一般的山歌、玩山歌、白话、酒歌、伴嫁歌以及其他的礼俗歌曲都属于单声部山歌的范畴。在侗族语言中, 山歌被称作“阿高井”, 意思是高坡歌, 山歌是侗族中最主要得歌种之一。侗族的劳动人民常常在上下地的途中歌唱, 山歌内容丰富、歌声高昂、;富有活力, 唱山歌可以使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热情更加高涨, 大家唱的入神还会现编现演即兴演唱, 很多北侗族歌曲都是在这种条件下被人们创造激发出来的。下面着重介绍三种北侗族歌曲的具体形态:

1. 伴嫁歌

伴嫁歌, 顾名思义就是伴随着新娘子出嫁的时候唱的歌曲, 在侗族, 侗族姑娘出嫁的前夕要挑选族里的姑娘做伴嫁, 伴嫁的姑娘必须学会歌唱伴嫁歌, 在新娘子出嫁的时候进行合唱, 伴嫁歌曲调比较委婉, 歌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发包办婚姻的痛苦和对即将离开亲人时的依依不舍。

2. 玩山歌

在北侗族, 玩山是青少年男女经常举办的郊游活动, 每逢节假日侗族的青年男女便会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到山上举办玩山活动, 在玩山途中他们便会唱玩山歌。玩山歌曲调优美, 经常是男女对唱, 表达爱慕之意。在天柱、锦屏一带特别盛行, 内容较为朴素, 歌唱时歌唱者故意将尾音加长, 装饰音六度下行, 特别有特点, 为大多数侗族青年所喜爱。

3. 白话歌

在玩山歌中加入一些朗读, 这些朗读的内容被俗称为白话歌。白话节奏较快, 音域比较狭窄, 音色千变万化, 基本上是一字一音。“垒”“晓宋巴”“阿板宋”等都是白话歌的俗称。

4. 酒歌

酒歌又叫好事歌, “阿熬”是酒歌在侗语中的读音, 在喜庆的场合演唱, 酒歌内容广泛, 曲调抑扬顿挫, 给人以愉快的感觉, 赞颂、感谢主人的歌、你来我往相互问答的盘歌都属于酒歌的范畴。酒歌的名称由于衬托词的不同名称也不同, 例如“阿哦哩”“阿诺”等是同一首歌但是名称却不一样。

除了上述的代表歌种以外, 北侗族音乐还包括孝歌、上祭歌、龙灯歌、佛歌等, 在不同的场合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歌曲。

三、北侗族音乐的特点

从北侗族音乐的乐曲结构来区分, 北侗族音乐主要以歌词内容来划分歌曲的节奏, 属于分节歌的范畴, 例如单声部民歌。从曲调方面来区分, 北侗族音乐常常以五声音乐为基础, sol、re、do、la为北侗族音乐的主音调, 虽然在北侗族音乐旋律中会出现下滑的非调式音调, 但是并不会影响主调的确定, 下滑的非调式音调在朗诵风格的曲调中经常出现。调式和调性在同一个歌节中经常转换。从对歌曲衬托的方面考虑, 北侗族音乐中用来衬托歌曲的内容相对比较多, 他们采用如此多的衬托主要用来扩充乐句, 使曲调更加优美动听。从押韵方面考虑北侗族歌曲, 一般的北侗族歌曲都要押韵, 一般有偶数行, 韵脚一般在偶数行的末尾, 每行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但是一般为奇数。曲调的节奏和结构一般要与韵脚相互适应, 使歌曲唱起来流畅, 听起来优美。

北侗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劳动和仪式举办过程中形成, 口头传教是它主要得传播方式。北侗族民间音乐不仅优美多措, 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历史、考古、音乐等研究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北侗族民间音乐在2009年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度受到我国和世界的重视和保护, 可见它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参考文献

[1]苏金梅.湘西新晃县北侗民歌的生存现状及传承——访侗歌手, 谈侗民歌[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 (22) :185-186.

[2]吴梦萍.对天柱县注溪“溜溜歌”之初探——以北侗民歌的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 (11) :173-174.

[3]吴岚.湘西北侗情歌的音乐形态特征浅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 (5) :109-110.

[4]陶蒙莉莉, 郑力鹏.桂北侗族座龙寨个案调查[J].华中建筑.2008, 26 (3) :196-200.

侗族音乐 篇2

瑶族来历

相传古时候,评王征战高王,出了一个赏格,凡能杀死高王者,给予重赏,并将三公主赐与其为妻。文武群臣深知高王的凶恶,无人敢应。瑶族始祖“龙犬盘瓠”应征计杀高王,取回首级。评王大喜,封盘瓠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大王,并把三公主许配给他。盘瓠和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

粤桂湘边境的“过山瑶”认为“龙犬”是他们的祖先,故不吃狗肉,而且把狗当神仙崇拜。史籍《搜神记》、《后汉书》以及瑶史诗《盘王歌》、《过山榜》均有记载。《连阳八排风土记》亦云:“瑶类犬也。始于古高辛氏,出猎获大镦卵归,复以盆,数日视之,化为犬,及长异状惊人,命名盘匏。时尚蛮叛高辛,榜谕有能擒蛮魁者,妻之以女。盘匏闻谕,遂衔蛮首,以归高辛。以人不可配犬,欲更前谕,盘匏摇首摆尾不去。女心许之,盘匏即负入南山居焉。后生五子,分为五种:曰瑶、獠、猫、狼、僮,散居滇、黔、楚、蜀深山穷谷之中。”根据此记载,瑶人把狗视为自己的祖先,故不吃狗肉。

瑶族过去有为数不少的人不吃狗肉。现在不吃狗肉的人少了。这些不吃狗肉的人,认为狗是人的好朋友,打猎时,狗是得力助手;不打猎时,狗又为人看守家门。因此,每次打猎归来,瑶家总是以猎物的头和肚肠喂给狗吃。如果集体狩猎,狗也同人一样均分一份猎肉。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善良的瑶人认为,狗死了不应再宰杀煮吃,应该埋葬地下,给予人的待遇。

布朗族的服饰

布朗族穿着简单,不论男女都喜欢青色、白色和黑色。男子上穿对襟无领短衣,下着宽大长裤,包头巾的颜色为黑色和白色,一般是老年人才包白色头巾。有纹身习俗,妇女上身穿紧身、细袖管的无领短衣,用布带作纽扣;发盘于头顶,并包大包头,其颜色为黑色;下着长裙,并以花纹图案镶脚边。姑娘们喜欢打扮自己,爱戴野花或是自己纺织的彩花,以红颜料涂抹双颊、染齿为美。喜欢嚼自制槟榔,其槟榔非槟榔树结出的果实,而是用石灰、旱烟叶、栗树嫩尖配制而成的一种代用品,爱尼话叫“鲁吧”,她们身上时常带有一个装有“鲁巴”的盒子,走到哪里嚼到哪能里,时常嚼得满嘴通红,就连吐出来的唾液都是红色。嚼“鲁吧”既可以保持染过的牙齿不退色,又可以保持牙齿不患病,还可以防口臭。据说嚼槟榔的人很少牙疼。

安顺苗族民族服饰

苗族妇女多以染麻或假发与头发互参揉在一起,盘髻于头顶。服饰多以麻、棉织成,或以丝绸裁定。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故苗族服饰亦呈现出多样化。裙有长裙、短裙、花裙、青裙、蓝裙、黑裙、筒裙、褶裙,衣有和服式,旗帜式、黔东南式、几何式等,裙大都有红蓝黄三色条纹,据说象征金河江、长江、黄河,绣绘以花鸟鱼虫或抽象几何图案,尤以盛装最为华丽,久负盛名,一生只穿两次,一为出嫁,二为入葬。其图谱相传为苗族祖先居住地之山脉、平原、花鸟鱼虫,或说是苗族古老的历史记载符号,故有称苗族服饰为苗族史 书之说。头上多插有木梳或竹梳,呈牛角状,意为蚩尤子孙,农耕民族。多戴银耳环和银项圈(大多有锁)、银手镯(古代为铜手镯)。腰围以宽大厚实麻或棉线织成的腰带,或白色、或青色、或黑色、或蓝色。多缀有银珠、银链,行走煌煌作响,如铃乐贯耳。

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一个刚进入成熟期的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有的地方 种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在背带等)作为士种珍贵曲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而且常常是在谈恋爱时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纯挚的感情,绣织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上面。布依族喜欢青、蓝、白三种颜色的衣裤(裙)。青年男子爱包有条纹和青色的头帕,穿对襟短衣,着长裤(筒裤);妇女仍保持明清时代大襟短衣百褶长裙的特点,短衣领口、衣袖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图案镶制,长裙则为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制。着长裤者,裤脚镶有蜡染刺绣花边。少女或以自纺长花帕镶假辫髻首,或以方锦帕蒙髻,上绣花鸟鱼虫。女子衣裙多绘有几何纹或花鸟鱼虫蜡染图案,围腰绣有花草,朴实无华,典雅大方。佩银铜质耳环,戴银发簪铜手镯银项圈。所需布料大都为自种自织自染之土布,五色俱全。

摩梭人生三部曲

1、生命的起点:取名仪式

摩梭人生下孩子后,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生下的当天就要请达巴或喇嘛举行这一仪式。

举行取名仪式时,由达巴或喇嘛坐在上火塘念经,同时,主妇将已煮好的米饭或其他饭团糅成一个锥形物,放在一个大盘子的中央,其上半部插上五双筷子,象征着高山和青松,底部周围放上煮好的一只全鸡、香肠、蛋、猪膘肉等,再烧上一炷香,一起供奉在念经者的面前,以祭祀神灵和祖先。诵经至中途,由家庭主妇或小孩的外婆抱着小孩双手和掌跪着面对念经的达巴或喇嘛,念经者一边念一边用经书轻叩小孩的头部,念的内容多是向有关神仙祈祷,念毕叫三声所取的名字,并在小孩额上抹上一点酥油,祝福小孩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然后主妇将盛有祭祀物的盘子,按老幼之序,依次将手掌向内,对着糅成的饭堆及其所插的筷子片上下挥三次,以示祝福,同时说些吉利话。然后祭祀祖先,主妇将这些祭物每样取少许盛于一个祭碗内,念过家庭所有祖先的名字之后,用燃烧的香柏叶熏一下祭祖物后,走出房屋,将这些东西抛向屋顶,让乌鸦来啄食,一般都要祭上三碗。祭祖完毕便祭家中上、下火塘神,在上、下锅庄放上每样少许祭物,最后留下一腿鸡肉、一块猪膘肉、香肠、一碗甜酒和一团饭,送到小孩生父家中,一为道喜,二为祭祀生父家的祖先和锅庄神,余下的则每人分享一点儿。

在取名仪式前,达巴或喇嘛首先要向小孩母亲的属相,以此确定要给小孩所取的名字。达巴根据小孩出生时的时辰和母亲的属相所处的方位来取名。达巴将时空划为四方四角和中央,并赋予“角瓦阿”即土、木、火、铁、水:中央为土;东方为木;西方为铁;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又将十二属相安排在四方四角,即在东方的属相为虎、兔;南方的为蛇、马;西方的为猴、鸡;北方的为猎、鼠;东北方的为牛;东南方的为龙,西南方的.为羊;西北方的为狗。而属相和五行随时空每年旋转至一个方位,因而一个人的属相也随时空而转至相应位置。但在旋转时,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女性逆时针而转,男性顺时针而转。达巴根据这些进行推算:假如小孩的母亲生小孩的当年,其属相所处的方位是在东北方,小孩若为男性当取“依若”(牛儿),若是女孩则取“依姆”或“依若玛”(牛女);如果方位在西北方,男孩取名为“苦苦”(属相狗的男孩);若是女孩则取名为“苦姆”或“苦苦玛”(属相为狗的女子);方位在西南方,男孩取名为“优苦”(羊儿),女孩取名“优姆”、“优若玛”、“优玛”(羊女)等等。

喇嘛给小孩取名时,同样有四方四角、属相和五行属性等内容,与达巴取名有些相似,但在四个方位上所赋予的名字与达巴所取名字在含义上是不同的。达巴主要以四方四角的属相取名,个别的以五行属性取名,如东方属木,有的就名为表示木的“思格”、“思格此尔”(男性)或“思格玛”(女性)。而喇嘛在四个方位上以四种宝物的名称为为小孩取名,如母亲生小孩时属相方位在东方,男孩取名为“优抓”或“优抓次尔”,女孩取名为

老北京过年

新正伊始,节日气氛异常浓烈,内容丰富多彩。有常年遵循的惯例活动,有庙会市场商品贸易,有民间艺人献技演出等等。这种气氛自大年初一之后,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直到二十五日“填仓”,才逐渐恢复正常。

祭财神:是正月初二的主要内容。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财神是谁?说法亦不统一。因为他是传说中的虚构人物,来路自然不同,归纳一下,财神应属道家范畴。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破五:正月初五日叫“破五”。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太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出嫁的女子,也在这天回娘家,叫“归宁”。商号于这天筹备次日开市。第二天凌晨,掌柜的带领伙计们上香、烧百分,并将纸钱、粮食粒与神码放在芝麻秸上焚烧,谓之“送神”。随后“开市大吉”正式营业。

行歌坐月(侗族) 篇3

“行歌坐月”爹妈不会阻拦,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他们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约定终身,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鼠年正月初三,是贵州省黎平县顺化镇青年谢俊武和潘婢花结婚的大喜日子。这一天,寨子里的族人们以侗族特有的方式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是婚礼中最热闹的一天。

抬红猪、挑酸鱼、挑糯米、抬米酒……上百人组成的送亲队伍,簇拥着盛装的新娘和伴娘,一行人一路放着鞭炮浩浩荡荡前往女方家走去,场面煞为壮观。行歌坐月

俊武和婢花是在“行歌坐月”中认识的。

那天夜幕刚刚降临,他和寨子里的几个小伙子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悠扬的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们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

婢花一眼就看上了俊朗的俊武。她打了一个小小的手势,示意他进楼。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小伙都如谢俊武那样幸运,那些姑娘们看到自己不喜欢或不认识的人来邀约,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理。

侗乡的青年男女是幸福的。“行歌坐月”,爹妈是不会阻拦的,因为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自己脸上也光彩。对歌时,谢俊武弹琴,潘婢花仍在做手中活,但心里却一直在仔细地听着,想着以什么歌来答最好。他们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约定终身,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篝火迎亲

早在年三十,新郎谢俊武就把新娘偷回家,而本寨其他的“勒勉”年轻姑娘和“勒汉”小伙子,就要在半路上以“篝火迎亲”的方式捉弄新郎和新娘。

这天,侗寨在黑沉沉的夜空下枕着大山腰进入了梦乡。只有那连接村寨的要道,岔路口、小溪旁,三堆五堆篝火,时明时灭,篝火旁围着侗家的男青年,闪着疲惫的眼睛……

岁阑年尽,寒气逼人,这些小伙们何以不在家休息,跑到村边路口烧火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等着看“接”新娘。男青年们早有准备,为新娘设计好走的路线。他们在别的岔路、小路,或是他们认为新娘不应该走的道路上,铺上烂塘泥,撒上阴沟水,只留下唯一的通道。一身新娘打扮的婢花别无选择,只好“乖乖地”按照他们设计的路线朝篝火边走来。

当她走近第一堆篝火旁时,睡眼惺忪的守火人顿时精神振奋,悄悄溜入暗处。篝火的亮光将新娘的睑蛋映得红红的,兴奋和害羞交织在脸上。此时,暗地里蓦然响起“呜唬”的欢呼声,这是守火人快乐的叫喊。声音在夜空中传了很远。守在下一堆篝火的人们听见了,激动异常,赶快添加柴草,迎接新娘。这样上堆篝火送,再,下堆篝火接,在灯火的指引下,新娘顺利地走进了婆家门口。

“三回门”与“娘伴”

按照侗乡的风俗,举行婚礼的三天喜期里,新郎新娘是不能同房的。

新娘潘婢花要经过“三回门”,就是婚礼后新娘在郎家和娘家之间来回三次,才在郎家屋内“坐家”。新郎家打发伴娘第一回去接新娘时,要选择一个吉日,在婚礼时客人送的礼物中选一些拿到新娘的家里分送给她的爹妈和亲人。礼物贵重和多少虽然不定,但酒肉是不可缺少的。伴娘来到潘家,新娘的母亲煮了新鲜的豆茶和甜酒来给伴娘喝。不过奇怪的是茶碗和酒碗上只架一根竹筷子,意思是“客人走累了,主人家动用两根筷子的正餐饭还没有做好,先吃这一根竹筷子的豆茶和甜酒充充饥”。娘伴一边吃豆条或甜酒,一边和亲家母摆谈,说新郎家的一些好话,摆谈新郎和新娘这一台婚事如何如何好等等,目的是让亲家母脸上光彩,心里高兴。

新娘被顺利地接进了谢家,婆婆和嫂嫂们都很高兴,把新娘引进卧房里,让娘伴陪伴新娘。有娘伴相陪,免得新娘有话不晓得跟哪个说,家用东西不晓得往哪里找,生活感到孤单,不愿在新郎家“坐家”。

“三回门”当中的第一回,新娘在新郎家只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天麻亮就起来,潘婢花脸不洗头不梳就从郎家跑走了。好在娘家就在邻寨,隔得近,跑到家里才洗脸梳头。若娘家住的远,新娘子跑到半路小溪边用随身带的手帕洗脸,小木梳梳头,小圆镜照照、不让人家晓得自己是“回门”。

第二回,娘伴再去接新娘“回门”时,就不带什么礼物了。娘伴到新娘家后,托词说新郎家“活路紧”,接新娘去做活路。要是刚逢什么节日,娘伴就说接新娘去新郎家过节。新娘跟娘伴来到新郎家,这回要住两晚。第二天早鸡叫三遍,新娘一大早起来,让寨上人都夸赞某某家的儿媳好勤快。住上两晚以后,又回娘家去了。

侗族音乐 篇4

一、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基础

1. 激发学生学习侗族音乐兴趣是关键

我校师生95%都属侗族, 受本地浓厚侗族文化的熏陶, 大家都以会唱侗族歌曲、会弹侗族器乐而自豪。因此, 从2003年开始每班每周安排一节侗族音乐课, 由三位侗族音乐教师来任教。我们知道, 课堂教学仍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 进一步激发学习侗族音乐兴趣, 对于学校通过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让侗族音乐走近学生,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侗族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歌曲欣赏→歌词理解→体验→反思”。课堂教学中,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歌词大意非常重要, 这是学习侗族音乐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 创设好的音乐情境, 可以让学生融入侗族音乐场景中, 从而体验、感受侗族音乐。优秀侗族歌曲的音像资料在情境创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校的侗族音像资料丰富, 内容大多来源于本地, 熟悉的歌手, 熟悉的服装, 熟悉的歌, 特别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使用音像播放进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侗族音乐的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观。

2. 领导重视、教师努力是实施德育工作成功的保障

由于校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 我校把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整体计划, 纳入学校的校务工作安排, 与政教处、团委的活动结合起来。领导对侗族音乐德育作用的认同, 大大提高了侗族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也让学校各科教师都能关注、支持开展侗族音乐教育工作。

教师走村入寨积极收集、整理侗族音乐素材, 认真做好反思, 结合课程标准不断进行教学实验, 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教学论文、德育论文, 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为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

1. 演唱侗族歌曲, 在演唱中接受教育

侗族音乐蕴涵丰富的德育素材, 大多的侗歌是传扬民族传统美德的, 具有很深的思想教育意义。比如, “父母歌”歌颂父母的辛劳, 教育儿女要学会报答父母恩情;“鼓楼大歌”叙述侗族先辈们开山立寨, 建造鼓楼, 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的经历;各村寨不断改写填词的“多耶”, 歌唱日新月异的侗族新生活, 叙述民族团结, 倡导和谐共处……这些歌曲能引人辨别真、善、美, 学生在演唱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

侗族大歌是侗族歌曲中的精髓部分, 它没有指挥, 没有伴奏, 以纯原生态的多声部演唱。演唱时, 需要演唱者的默契配合, 心灵相通才能唱出和谐之音。所以教学生演唱侗族大歌时, 无形中又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 同时更体验到团队协作的成功喜悦。

侗族大歌的旋律优美动听, 内容大多模仿大自然的各种和谐之音, 因此也被称为“天籁之音”, 让学生在学习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 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如《蝉歌》中的结束句“朗、朗、朗朗……”《布谷催春》中的“嘟谷、嘟谷……早出门, 嘟谷、嘟谷, 催人早耕种……”等句, 寓意深远, 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现了侗族人民爱护自然, 亲近自然的美德。学生在演唱侗族大歌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共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2. 开发校本音乐教材, 在开发中接受教育

为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我们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 收集编写了本校的校本教材———《侗族音乐》。这本教材主要是挖掘收集本地的侗族音乐资源, 然后去粗存精整理而成, 注重体现民族性与时代性;同时也把一些德育思想内容贯穿于教材之中。教材的乡土感强, 素材大多来源于当地, 学生感到亲切, 因而乐于学习。

我们还不断对新收集到的侗族歌曲的词曲进行整理和探究, 以便对学校的《侗族音乐》教材进行补充、拓展, 并开发出新的课程单元。收集侗族歌曲的途径很多, 比如, 本地每年农历“二月二”都举行“侗族民间艺术节”, 节上附近湘、黔、桂三省 (区) 的侗族歌手及民间艺人汇集一起, 进行为期三天三夜的文艺汇演。我们每年在此期间都组织教师、学生到各个会场去收集那些适合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侗歌词曲, 进行整理。学生们对找到的歌曲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然后通过演唱、手抄等形式呈现给老师。对这些有教育意义的侗族歌曲的学习不光在课堂上, 我们还引导学生到各村去收集、学习歌曲, 并到学校传唱。在交流中, 学生们体验到了侗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从内心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使他们愿意为侗族文化的宣传和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 从2006年CCTV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始, 开设了原生态唱法, 如今已有两届。这两届“青歌赛”中广西的侗族大歌组合均进入了决赛,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要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收看“青歌赛”的原生态组决赛, 并且把每轮决赛演出的侗族大歌都录制起来, 并在课堂中交流, 然后收集整理, 补充校本音乐教材。在这收集、学习的过程中, 让学生深切感受侗族歌曲的风采, 深刻体会侗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理解侗族先辈们的勤劳和智慧, 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3. 开展多种文艺活动, 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几年来, 我校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唱侗族歌曲, 课余让他们收集侗族歌曲之外, 每学期, 我们还安排了和侗族音乐有关的多种活动。如, 举办全校性的侗族歌手比赛和全校性的文艺演出。演出时要求每班至少要演唱一首侗歌, 并要穿民族服装等。此外各年级、各班级还有“传唱侗歌会”、“小小侗歌演唱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演出。

我们还把组织外出演出作为一条音乐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5年来我们利用节假日代表各级部门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演出和比赛。如:2006年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的“八桂群星奖”比赛, 获银奖;同年, 参加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中华慈善万里行———爱心柳州”的大型慈善晚会;参加了2008年CCTV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我校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北京的总决赛, 并最终获得团体优秀奖……参加这一系列的演出和比赛,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侗族音乐的兴趣。开展多种文艺活动, 既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 又培育了民族精神,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主要体会和收获

我校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和突破有三点:一是内容上, 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中的德育素材,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突破了统一教材进行思想教育的模式;二是形式上, 利用学生所喜爱的民族音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德育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三是方法上, 打破了常规教条式的思想教育模式, 德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 同时也能让那些不直接参加活动的学生, 通过观看演出和比赛也同样实现德育目标。

侗族春节习俗 篇5

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这项活动,同汉族过年“团拜”相类似。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好比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斗牛活动也饶有风趣。侗族人民自古就有斗牛这一传统娱乐活动。民间流传的《斗牛古词》中说道:“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宗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

侗族民居的数学文化 篇6

关键词:侗族民居;数学文化;思维特征

中图分类号:TU-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2-0120-07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侗族人口为2 879 974人[1],约有一半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余的部分主要分布在与贵州毗邻的湖南、广西等地.由于侗族没有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凭口传心授方式完整地传承和延续。勤劳智慧的侗族,生活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气候土壤适宜杉木生长,侗族就地取材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当人们走进古朴、和谐的侗族村寨时(如图1),① ①图1为网络照片,贵州省黎平县高寅侗寨,网址:http://bbs.gywang.com/thread-5890-1-1.html. 除了看到那些被称为木质艺术极品建筑的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外,更多的还会看到与之交相辉映的古朴无华、素雅温馨的“吊脚楼”民居,让人有一种美仑美奂之感。

图2 高寅侗寨前清时期吊脚楼传统的侗族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大多为二三层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圈厩和堆放柴草的杂屋,二层以上为人居,楼上挑出装饰着花格栏杆的走廊,栏杆旁边备有宽大的木质长凳,供人休息。贵州省黎平县高寅侗寨现存清朝年间建造的3栋“吊脚楼”(图2),是目前保留最完好的古代侗族传统民居之一。从传统的侗族民居建筑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的运用极为广泛和普遍,特别是三角形的稳定原理无处不在,反映了侗族人民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掌握程度,是侗族人民数学思维特征的体现,更是侗族先民的聪明与智慧体现。

一、侗族民居的屋面三角结构与计算公式

侗族民居的屋面是指民居建筑屋頂的表面,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侗族民居建筑的屋面很好地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原理来构架,主要以直角三角结构为木屋架,即以“榀”为基本单位,每一“榀”也即是每一个平面结构体都涉及到如图3的三角架中关于AiBi与OBi(i=1,2,3,…)的长度计算,对此,传统的侗族建筑师一般都按如下公式计算[2]:

AiBi(单位:市寸)=5×OBi(单位:市尺)

(1)

AiBi(单位:市寸)=6×OBi(单位:市尺)

(2)

AiBi(单位:市寸)=7×OBi(单位:市尺)

(3)

例如,设OBi=4市尺(注:侗族至今仍以市尺、市寸为基本长度单位),将其代入(1)式,得到AiBi=20市寸,即AiBi=2市尺。

按上述3个公式的意义,只须将系数5、6、7对应改为05、06、07,公式两边的单位即可统一,之所以出现不同的长度单位,是因为侗族母语中没有“小数”概念,不能表示其意,智慧的侗族建筑师通过上一级长度单位在公式中的应用,巧妙地解决了没有“小数”概念的困难。并且将按公式(1)(2)(3)做成的房屋,分别称为“五分水”“六分水”和“七分水”屋面。

图3侗族母语有比较清晰的分数概念,公式(1)可以表示为AiBi=12OBi,不需要转换单位,所以公式(1)倍受建筑师的青睐,这也是侗族民居多为“五分水”屋面的一种缘由。

现在的侗族建筑师绝大多数都能按照公式AiBi=05OBi进行运算,很少有人承袭上述古老的方法,说明侗族文化正在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同化。

公式(1)(2)(3)是完成屋面三角架的依据,但实际制作时,他们往往将屋面做成流线形(A2B2高度不变,OA2略为向下弯曲)三角架,这既使屋面美观,似乎又应证了摆线形弧面加快雨点排泄速度的原理[2]。

显然,“七分水”屋面的坡度最大,排水的速度就会更快,但屋面陡峭也增加了瓦片下滑的可能性,所以,现在的侗族民居通常取“五分水”或“六分水”,屋面盖杉木皮用绳索捆绑固定树皮的“七分水”木楼结构已经很少见到。

二、侗族民居主体结构中的数学文化

以干栏式“吊脚楼”为主的传统侗寨,到处都能看到楼檐翘角,加上鼓楼、风雨桥等建筑,构成了独具一格的侗族建筑文化,有人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其实侗族民居的变迁也与其他民族类似,也是从“树居”发展到“陆居”,从“窝棚”发展到“屋棚”,到“茅屋”,到干栏式“吊脚楼”等,尽管侗族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侗族“吊脚楼”却承载着变迁中“不变”的民族数学文化。

传统的侗族“吊脚楼”其主体结构以“三八式”最为常见,有时也采用“三九式”结构。所谓“三八式”结构是指构成房屋的每一榀是2丈4尺宽,“三九式”则指每一榀宽2丈7尺,建造“三八式”或是“三九式”房子,要根据屋地基的宽窄来确定,侗族传统民居这种“数字化”结构的模式,实际上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模型”。

侗族“吊脚楼”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但根据众多专家考证,最迟在唐朝就有相当规模的建筑[3]。今天的侗寨已无法找到唐宋时期的民居,贵州黎平高寅侗寨幸存的3栋颇具规模的前清时期建造的木楼(如图2),楼底为“三八式”结构,楼上为“三九式”结构,楼上都有宽约9尺的走廊贯通两头,走廊外壁装饰有花格栏杆,如此规模的建筑必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它们已经成为了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木楼周边簇拥着许多木房,以至于我们不能多角度地拍摄其侧面和一些可供参照分析的画面。但我们还是能在侗寨里找到类似结构侗族木楼(如图4a)加以分析,展示侗族传统民居的数学文化。

图4 四榀三间结构的侗族民居 图4a是一栋四榀三间结构的侗族传统木楼,图4b是图4a中一榀的立面图,立面结构为“五柱八瓜”(即由5根主承柱和8个瓜柱构成),楼底高6尺8寸(传统民居楼底高一般为6尺8寸、7尺2寸),供人居住的楼上比底层略高,多为7尺2寸、7尺8寸、8尺8寸等,这些数字特征都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如6尺8寸、7尺8寸、8尺8寸多为吉利之意,而7尺2寸则是9的倍数,9被认为是“最大”的数,也是侗族数学文化中常见的数字。图4a为“三八式”结构,在某一榀(如图b)中,有AB=BC=CD=8市尺,即檐柱AA′(或DD′)与金柱(也称为二柱)BB′(或CC′)之间距离为8市尺,两金柱BB′与CC′之间距离也为8市尺,这样就决定了每一榀的宽是24市尺,这也是称为“三八式”结构的缘由。

这里我们以“三八式”-“五分水”结构木楼分析侗族建筑师在建造其屋面三角架时的相关计算。

在图4b中,“三八式”结构的出水枋的长度应为PM=PN=1丈4尺,其中MA=DN=2尺,由此,根据公式(1),可以算出中柱的柱头高OP=7尺,金柱(即二柱)的柱头高KB=5尺,檐柱(即外柱)的柱头高JA=1尺;较长的瓜柱EF垂直且平分出水枋中的线段AB,且EF=3尺;而较短的瓜柱GH则垂直且平分拉枋EI,且GH=JA=1尺。这样,房子的层高一旦确定(如楼底为6尺8寸,楼上为7尺8寸),房子的每一榀即可制作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榀中的所有的瓜柱都垂直且平分对应的拉枋(受力枋),这再次说明了“二分法”已成为侗族数学文化中的基本思想方法[4]。

若图4b为“三九式”结构,则它的每一榀与“三八式”结构类似,但其宽度不一样,即AB=BC=CD=9市尺,也就是说每一榀的宽是27市尺,这就是所谓的“三九式”结构。

“三九式”结构木楼的层高与“三八式”结构的层高相同,不必细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屋面三角架的不同。图5为“三九式”结构木楼的三角架示意图,其水枋较长,即PM=PN=1丈6尺5寸,其中从外柱延伸出去的部分也较长,就一般情形而言,MA=DN=3尺,通常需要在MA和DN上各增加一根瓜柱,这样每一榀的立面结构变为“五柱十瓜”,此时,瓜与柱(或瓜与瓜)之间的距离也分为两类计算。一类是外柱以外的两个瓜柱SS′和TT′,它们分别与外柱AA′和DD′的距离是1尺5寸,而其他的瓜与柱(或瓜与瓜)之间的距离都是2尺2寸5分,总之,瓜柱始终垂直平分其对应的受力拉枋,而柱头的高度也是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

图5无论是“三八式”还是“三九式”结构木楼,制作好每一榀并将其竖立后,在榀与榀之间用一丈两尺长的木枋将每一根柱子对应连接,即可得到成型的屋架。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四榀三间“三八式”结构木楼平面图如图6所示,矩形DIJM、MJKN、NKLC分别为主卧室,矩形IEFJ、KGHL专供冬天烤火取暖(也兼有客卧)、休闲、就餐之用,矩形JFGK、ABHE为楼道,供全家活动,并兼有厨房、餐厅等功能,两个阴影部分矩形为楼梯通道,其中AE=EI=ID=8尺,同样BH=HL=LC=8尺,而DM=MN=NC=1丈2尺,且IJ=JK=KL=1丈2尺。由此可见,整个房屋的宽与长之比为2436=23≈0667,而主卧室及其它的小方块矩形的宽与长之比也为812=23≈0667,这样的比例符合建筑学中的黄金分割比。这是侗族人民在生活的漫长岁月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综合杉木取材等多种因素,结合本民族的审美观、文化观等形成的结果。

图6在高层“吊脚楼”中,楼底通常为“三八式”结构,而高层通常为“三九式”结构。图7是黎平县高寅侗寨前清时期的另一栋“吊脚楼”,该楼的二楼就是“三九式”结构,两端还分别有兩个宽5市尺的偏厦,偏厦也是侗族“吊脚楼”的特征之一,该楼二楼平面图如图8所示,如果去掉两个偏厦,余下的部分其结构与图6完全相同,只是大小不一样。矩形DIJM、MJKN、NKLC分别为主卧室,矩形UVFJ、KGWT专供冬天烤火取暖、休闲、就餐之用,矩形JFGK、VPQW为楼道,供全家活动,兼有煮饭就餐等功能,矩形VXYE、HOZW为上下楼梯的位置。整体而言,“三九式”结构木楼的宽度为2丈7尺,长度为:

RD+DM+MN+NC+CS=5尺+1丈2尺+1丈2尺+1丈2尺+5尺=4丈6尺

所以,平面图的宽与长之比为2746≈0590;主卧室的宽与长之比为912=075,两个偏厦RUDI、LCTS构成的小房间的宽与长之比为59≈0560,这些比例与建筑学中的黄金分割比值也基本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侗族传统干栏式木楼中的两个偏厦的建造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图9表示一栋有偏厦结构的侗族民居的部分框架图,为了便于观察,我们画出出水枋AD,BC与过间枋AB,DC及其相关部分几何平面图,如图10所示。

假设图9为“三九式”结构木楼,由此AD=BC=9尺,AB=DC=5尺,AI=CH=3尺,为了使偏厦转角处的出水枋EG平分直角∠ABC,侗族建筑师通常取AE=AB=5尺,即他们应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角等于直角的一半的原理,他们还需要计算EG和BG的长度,此时他们通常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即

(4)

如EG=1.4×8=112尺, BG=1.4×3=42尺,等等。

此外,还需要在EB找到图9中瓜柱PF的立足点F,这时仍按公式(4)计算,并且边长通常取2尺,即BF=1.4×2=28尺,至于PF的高度,则以2为邻边,按照房屋取“五分水”或“六分水”计算。为了方便,也取BF=3尺,此时PF的高度按公式(1)或(2)计算后,只需将这个理论值加高1至2寸即可,侗族虽然并不知道有关无理数的计算,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掌握了弥补这些不足近似值的经验。

在侗族生活中,传统的“三八式”和“三九式”结构的木楼已逐步淘汰,并演变为现代“吊脚楼”(如图11a所示),但侗族传统的“三八式”和“三九式”结构中的“数学模型”思想仍然在他们的现代“吊脚楼”得以传承[5]。如图11a中,虽然二楼的四周都延伸出吊脚的廊檐(这也是现代吊脚楼的典型特征),但从一楼看上去能清晰地观察到构成现代“吊脚楼”构架中的每一榀(如图11b),它的基本结构是5柱10瓜。柱与柱之间的距离AB=BP=PC=CD=6尺,即每一榀中一楼的宽度与传统的“三八式”结构杉木楼宽度都是2丈4尺,所不同的是两根金柱(二柱)分别向檐柱(外柱)平移了2尺,二楼伸出的廊檐宽也是2尺,屋檐再伸出2尺,即AM=DN=4尺。这样,相邻的瓜与瓜(或瓜与柱)之间的距离都是2尺,既便于工匠的记忆和操作,又增加了房屋构架的美感。现代“吊脚楼”的居住方式已是人畜分离,一楼、二楼均为人住,所以它的层高刚好与“三八式”结构相反,即一楼的层高较二楼略高,多为7尺2寸、7尺8寸、8尺8寸等,而二楼则通常取6尺8寸、7尺2寸等,这样更符合建筑的审美观。至于柱头的高度和瓜柱的高度的计算与“三八式”结构完全一致,现代“吊脚楼”的榀与榀之间也是用1丈2尺长的过间枋以榫卯连接而成。

图11 侗族现代“吊脚楼”一楼平面图如图12所示,其中矩形WILY为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厨房,兼有堆放常用杂物或农具等功能,矩形IEFJ、ABFE、CDHG、GHLK为主卧室,最大的矩形MNTR为客厅,俗称堂屋。BCNM为凹进房屋2尺(BM=CN=2尺)宽的小矩形,矩形RSOJ为宽3尺的楼梯(RJ=3尺)。这样4个主卧室都是边长为1丈2尺的正方形,客厅宽也是1丈2尺,长则是2丈4尺-3尺-2尺=1丈9尺,其宽与长的比是1219≈0630,很接近黄金分割比。而正屋矩形ADLI的宽与长的比是12+1212+12+12=23≈0667,这些比值都符合建筑审美的需要,所以说现代“吊脚楼”是传统的“三八式”结构木楼数学文化的继承和再现。

图12显然,现代“吊脚楼”与传统的“三八式”和“三九式”结构木楼占地面积相当,但人畜分离后,一楼、二楼(有的还有三楼)都能供人居住,大大地改善了侗族人民的居住条件,卫生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后,其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并世代相传,上述侗族数学文化以民居为载体,一直传承到现在的“吊脚楼”,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三、侗族民居外装饰中的数学文化

侗族民居装修也广泛地应用到了初等几何知识,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数学文化。

图13是黎平县高寅侗寨前清时期其中一栋“吊脚楼”的一个窗格,几何图形如图14所示的正方形MNPQ,将正方形各边MN,NP,PQ,QM分别四等分,即:

MB=BP′=P′C=CN=ND=DE′……=GQ=QH=HH′=H′A=AM。

得到AB=CD=EF=GH,AH=BC=DE=FG,且RtΔAA′BRtΔCB′DRtΔEC′FRtΔCD′H,即两两全等。故∠1=∠2=∠3=∠4=∠5=∠6=∠7=∠8=π4;

∴∠HAB=∠ABC=∠BCD=∠CDE=∠DEF=∠EFG=∠FGH=∠GHA=3π4。

八边形ABCDEFGH虽不是正八边形,但各顶点都分部在以O为圆心,以54MN为半径的圆周上。说明侗族对多边形早就有了广泛的应用[6]。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古代侗族民居外装饰图案中看到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

图15是图2的正面装饰图案,它已被简化为现代民居中如图16的所示。图16让人很容易联想到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TCM-2002)的会标(如图17),它实际上就是三国时期的赵爽“弦图”。中国古代数学家巧妙证明勾股定理的图案,在侗族生活中找到了其现实的模型。

其实,在侗族民居的外部裝饰中,到处都蕴涵着几何图案,如图18所示的装饰图案,其几何图形为图19,这里就有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平移变换、圆等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侗族民居的主体结构,还是其外部装饰图案,都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数学文化,侗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特征在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数学智慧,这些数学文化是侗族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石 慧.从“五普”到“六普”看侗族人口数量及地区分布变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12.

[2] 罗永超.鼓楼人类文明“童年时期”数学文化的结晶[J].数学通报,2007(11):9-11.

[3] 余达忠.侗族民居[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

[4] 罗永超.侗族数学文化面面观[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3):67-72.

[5] 王科奇.激进形式的探索——拓扑与分形[J].建筑科学,2005,21(4):62-67.

[6] 吴秀吉.侗族生活中的数学[J].数学通报,2011(10):41-45.

The Mathematical Culture in Dong’s Folk House

LUO Yongchao,YANG Xiaobin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s, Kaili University, Guizhou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 The Dong’s dry column construction main structure forms of the traditional “three-eight” model until now. This kind of structure of “modeling” contains rich mathematical culture. In essence, it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From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golden section proportion, to the roof triangle structure of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and the external decoration showed geometric patterns, etc., a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Dong’s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侗族音乐 篇7

报京乡, 距镇远县城约3 8公里。报京大寨是报京乡的中心寨, 周围有松柏、极有、白岩、龙奔等十几个侗族村寨, 共居住着六千多侗族同胞。报京侗族属北部侗族的一个分支, 由于自古交通闭塞, 当地侗族同胞还保留着较为古老的生活方式。侗族有独特的侗语, 在原始时代他们就以歌作为记事工具, 侗族的歌曲唱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独特的侗族“三月三”是报京侗族的一个民俗节庆, 这个传统的节日,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古老的节日吸引着我们来到这侗乡村寨, 与侗族乡亲们亲密接触, 亲身体验和探寻侗族的音乐文化生活。

一、侗族的节日服饰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 经过长途跋涉, 我们终于抵达了报京乡。一下车, 我们马上感受的不仅有侗乡的自然之美, 还有侗族美丽的传统节日服饰。由于是“三月三”的缘故, 妇女和儿童都盛装打扮, 她们穿上了自家最鲜艳的民族服饰。侗族女子服饰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 下穿裤或裙, 束腰带, 包头帕, 服饰用传统节日配色-深紫色来装饰。主次分明, 色调明快而恬静, 柔和而娴雅。除在服饰上装扮以外, 侗族也用各种银制的饰品装饰自己, 以祈福美好的生活。未婚嫁的女孩都配带银色头饰和挂件, 孩童则佩戴一种叫做虎头帽的银制饰品, 用来辟邪, 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二、侗族“三月三”的节日饮食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 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 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作为外乡的客人我们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 主人招待我们的猪肉火锅, 以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 制成火锅。客人围坐在火锅胖, 以干辣椒和葱、盐和加热的火锅底料制成味碟, 蘸食, 配上米饭, 和侗族自家酿造的米酒, 可谓是人间美味。

三、侗族“三月三”播种节

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 传说很多。后人统一为“播种节”。其一, 农历三月将开始农时播种。为庆贺播种顺利, 秧苗易长, 秋天丰收。村民们举办农忙前的播种节, 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过了“三月三”节, 寨上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他们不再吹芦笙, 跳舞, 走村串寨, 专心一意的搞好农业生产。其二, 三月春暖花开, 是男女青年播种爱情的好时光。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相认识、了解、沟通感情。

1.“三月三”播种节开幕式

这天, 来自报京乡周边的各个侗族村寨的游行队伍都会在乡学校的广场聚集, 有芦笙队, 有腰鼓队, 有舞蹈队, 还有背着花篮的表演队和穿着节日盛装的乡亲们, 芦笙队伍中三位老者交替吹奏两条不同的旋律, 远处的年轻人, 吹出没有固定音高的节奏。

随着两声火炮的巨响, 游行正式拉开序幕, 身着盛装的侗族男孩女孩站立在游行道路的两旁, 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好似贵州侗族版的民族文化“时装秀”。让我们对接下来的“三月三”活动的盛况充满了期待。

2. 迎客进侗寨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 跟随着悠长的游行队伍, 我们才真正走入到侗族的大寨之中, 美丽的吊脚楼, 顺着山坡, 层层而上, 像一件件饱经风霜的艺术品。远远的炊烟告诉我们, 寨子里热情好客的侗族妇女正在为来宾准备着长桌宴, 丰盛美味, 垂涎若滴。

喝了牛角酒, 我们被热情的迎进侗寨里, 游行的队伍已经进入到寨中, 远方的芦笙传了过来, 和我们激动的心情相映成趣, 构成了一首美妙的协奏曲。也让我们对寨中庆祝“三月三”活动地――芦笙堂, 充满着期待。

3. 迎客进寨芦笙舞

我们跟随着游行队伍,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 走入芦笙场, 主人高唱迎客歌。主客几百人手拉着手, 围成一圈又一圈。大家欢快地跳芦笙踩鼓舞。一边跳, 一边唱。吹奏各种长短不一芦笙的几名乐手, 和一名女鼓手一起站立在芦笙堂的最中央, 鼓手打出变换多端的节奏, 而芦笙则一直按照自己的固定音列在吹奏, 鼓和乐器交相辉映, 侗族男女老少围绕着鼓乐手, 手拉着手伴着欢快的旋律与节奏翩翩起舞。

这种舞蹈称为踩堂舞曲, 又称跳“芦笙圆圈舞”, 男青年围在场中央吹奏芦笙, 或只吹不跳, 或边吹边跳。以一个芦笙队为单位大家围成圆圈吹跳, 按着节奏跳起踩堂舞蹈。以大芦笙居中为轴心, 舞者绕圈逆时针方向而舞, 分合交替, 穿插进出。有的是男女合跳, 女的不吹笙而甩手帕, 她们跳舞时身上的银饰随着身体的摆动叮叮作响, 悦耳动听, 气氛非常热烈。

不一会, 在芦笙舞的旁边, 另有一群人围绕着鼓手, 踩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起来, 特别是舞者之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 虽然岁月的蹉跎已让她满脸皱纹, 但她优美的舞姿和端庄慈祥的面容还是让我们联想到, 年轻时候的她会是多么的美丽动人, 也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朴实与活力。

4. 意中之人讨葱篮

沿着芦笙堂, 往山的那头走, 青山和一片片绿色的田埂倒映在池塘之中, 远处的洗菜歌传了过来, 原来是侗族的女孩在池塘边开始洗葱蒜了。

每年的三月初三, 侗家姑娘会早早起床, 梳洗打扮, 穿上自己绣花的新衣, 新裤, 新花鞋, 围上新围腰, 头插银花, 戴上银手镯、银项圈、银锁、银链, 手提精制小竹篮, 到菜园里扯上半篮葱蒜苗。早饭后相约几个提篮的女伴, 一同到井边洗葱蒜, 并低声地唱着洗菜歌, 葱蒜洗净, 放进竹篮。姑娘们提着篮子来到莫嗄树下, 自然地排成一长排, 等待着自己的意中人来讨葱篮。

小伙子身穿“家机布”新衣, 一个个走到自己喜爱的姑娘面前讨篮子, 姑娘若是欢喜哪个小伙子, 便会把手中的葱篮送给意中人。若不是自己的意中人, 任小伙子伸手抢篮子, 姑娘也执意不给。围观的众人便会哄笑, 直笑得这个小伙子满脸通红, 不好意思地走开。小伙子讨得葱篮, 表示姑娘已以心相许。这种侗族定情的风俗全国只有报京地区这一处。这种在广众面前定情的方式, 反映了报京侗族婚恋极其自由, 当众确立情人关系, 希望第三者不要再来插足。

三月三讨得了葱篮的小伙子, 选定好一个节日, 带上丰盛的礼品, 约上好友, 到姑娘家还篮子, 以便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 进一步把婚姻关系确定下来。

5. 捞鱼捞虾赠笆篓

应该说, “三月三”情人节里最重要的一个节目, 应该是侗家男孩女孩捞鱼捞虾了, 因为捞鱼捞虾的过程是他们懵懂爱情升华的过程, 在水塘里面游走的鱼似乎是爱情的催化剂, 在男孩女孩的脚边游走。他们或被对方踩到, 或被对方的机智所吸引。总之, 爱情的甜蜜和年轻的激情交织在一起, 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宾客, 也感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幸福。

拿着满满的鱼篓, 男孩女孩上了岸, 鱼篓里全是他们“爱情的战利品”, 岸边一口大锅已经支起, 柴火也烧的火热, 男孩女孩开始做着烧烤前的准备, 到附近的山坡上, 把鱼虾煮熟一起吃。坡上这一堆那一堆的青年人吃得津津有味, 相互谈论自己的情人, 相互祝福爱情的成功。这以后, 小伙子便选定日子, 买好礼物, 相约姑娘到坡上见面, 还给女方笆篓, 送上礼物, 对唱情歌, 使爱情关系进一步加深。“讨笆篓”送葱篮又称“恋爱节”这一节日及传说, 表现了侗族青年对他们的先辈的无比怀念。

6. 侗族对歌

侗族对歌是男女歌手分坐在火塘四周的长凳上。女歌手先唱, 接着男歌手接应。歌声跌宕起伏, 朗朗上口。在整个对歌过程中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一领众和, 却能唱出多个声部。据说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歌词结构也显示它独特的韵律格式, 使之与音乐相协调。每首歌包括男女对唱两个组成部分。每部分由相对的十多段或数十段组成, 数段又形成一个单位。每一单位的各段最后一个音节要押韵, 每段分上下两个小段。每小段若干句, 最后一句为单数音节句, 其余各句都为双数音节句。小段的句与句之间要押复韵, 即第一句的末音节韵与第二句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 而第二句的末音节又与第三句的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 依次复合至末尾。

四、侗族乐器

在整个“三月三”活动中, 出现最多的侗族乐器就是芦笙了。是一种簧管乐器。芦笙以竹子为笙管, 外侧开按音孔, 内装铜制簧片, 插入木制笙斗内。一般有6管, 也有多达1 0管1 2管的。6管芦笙只有5管或3管装笙簧, 其余为无簧的装饰管。管外装3个竹筒或以薄竹壳制成的三角形共鸣器, 以扩大音量。芦笙的大小不一, 高音芦笙只有二三尺, 小的只有1尺左右。中音芦笙约2尺至1丈, 低音芦笙高达2丈多。一种称为筒卜或芒筒的低音芦笙用一根小竹管插在粗大竹筒里, 只发一个音, 立在地上吹。低音芦笙用来烘托高、中音芦笙主旋律的。高音芦笙是芦笙队的领唱音。在芦笙堂的芦笙舞中, 正是芦笙的作用才使得音乐与舞蹈完美得结合。

这次的采风活动虽然时间短暂, 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贵州报京乡的侗族音乐。正是这第一手资料, 帮助我们记录了我国侗族音乐, 也让我们领略到侗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正是这次探访, 也给我们发扬传播保护侗族音乐的机会。感谢美妙的侗族音乐, 特别的侗族文化, 好客的侗族人民, 让我们在这里享受了一次无与伦比的文化之旅, 心灵之旅。让我们回到了音乐的本质, 生活的起点。传承中国的民族音乐, 发展现代音乐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侗族音乐 篇8

关键词:侗族,音乐文化,农事活动,高增乡

侗族音乐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事项和活动,它总是不可避免地融于一定经济社会之中,并以其具有的文化特质而在整个侗族文化体系中存在。传统的侗族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社会,侗族音乐不可避免地打上农耕社会的深深印记,与传统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传统农事活动与侗歌起源

从江县的高增乡属南部方言区,其音乐具有南部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其传统侗族音乐保持完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无论在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彩性和特征化的面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南部侗族核心文化区,从江县的高增乡与周边的侗族乡镇一样,其音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民歌、民乐、曲艺、戏曲、歌舞、乐舞、游艺竞技等争奇斗艳、多彩纷呈。如按一般的分类方法,高增乡的侗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器乐、戏曲、曲艺(说唱音乐)四类体裁形式,[1]。榕树唱歌被砍伐,掉进河里的榕树果被鱼吃,而肚子里装满歌的鱼又被从事捕鱼劳动的渔夫散布开来……从这一段关于侗歌起源的精彩的神话传说,对这段叙事进行解读:榕树唱歌—鸟唱歌—砍倒树—掉河里—捕鱼—箩筐—谷仓一扁担断了一歌撒了出来一侗族村寨山河到处一片歌声,这正是对侗族农耕社会的图景的展示。

高增的许多民间音乐、舞蹈、故事、谚语,都是在劳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在最初的意义上,它们的韵律总是配合着劳动的节奏直接服务于劳动生产。比如,古歌谣中的耕地歌、狩猎歌、织布歌、秧歌、打铁歌、牧歌、渔歌等等,都与劳动结合在一起并抒发了对劳动的感受。而那些以劳动呼声为主,并夹有一定语言的夯歌、号子等,更是在劳动中发挥协同动作、鼓舞精神、提高效率的作用[2]。

如果我们抛开生产,特别是抛开了高增的农事活动,就难以理解其音乐的起源,也无法解释音乐文化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侗族音乐起源于农事活动,农事活动承载着音乐,并促进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事活动中的侗族音乐

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是世界上栽培稻谷的起源地之一。而侗族作为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同样以稻作农耕生计方式为主,并形成与这一活动想关联的稻作文化系统。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系统里,围绕农事在时间、空间上展开的农业生产体系、经济社会关系、文化体系,共同构筑了一个侗族立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侗族的农事活动依赖其特定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技术、劳作方式、传统认知,在其活动的主要场所、节庆和仪式上,即在特定空间场景和时间节点中展现并体现出其所蕴涵的意义来。

高增乡的村寨多分布在山区的河谷溪畔,依山傍水。与大多数侗族人一样,高增人也以水稻种植农业为主,既有坝子田,又有梯田。由于水源丰富,高增的稻田大多养鱼。家庭养殖猪、羊、牛、鸡、鸭等动物。山坡林地上多种植杉木、油茶、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的采集、猎取等也作为家庭经济的必要补充。山地的自然环境与传统耕种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林、牧、渔、手工等生产为辅的山地水稻文化特质综合体。这一文化综合体与自然条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山形、村寨、水田、旱地、坝子、草场、深林、土壤、河流、水渠、水库、道路等内容,形成一个有侗家特色的田园景观。与其村落民居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时空配置环环相扣,呈现为一种活态的、立体化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农林牧渔等生产之间的配置是立体的,它们所依赖的山地自然环境是立体的,村落相关的建筑、道路、场所是立体的,围绕农事而进行祭祀、节日等活动也是立体的。从农事活动这样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文化事项,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探视侗族音乐文化的源头、根基及其演变。

对侗歌在劳动生产中的记事、交流感情、怡情悦性的作用,他们在实践中也有所领会,并通过自己的歌表达出来[3]。许多劳动生产的经验也多集中体现在侗歌里,如:

《开春了》,歌词这样写道:开春了!燕子翩翩掠上榕江河,好心的燕子把话说:春天来了莫偷懒,叫咱快快去干活。开春了!修好锄头挖田地,修好犁耙开荒坡,春天田地开得好,秋来粮食收得多。

《布谷鸟叫了》三月里天气好;布谷鸟儿到处叫;下种季节要勤劳啊;秋天才能收成好;种好又管好;年年粮食产量高。

除此之外,还有《游秧歌》、《十二月歌》等。在侗歌里,不仅有劳动生产经验的体现,还有侗家人劳动中的协作意识:

一根棉纱难织布呦!一根棉纱难织布哟!一滴露水难起浪!抬木过梁要有几根杠哟!建造新房要靠众人帮!你拉绳来我拉杠哟!你拿锤来我穿枋。咚空咚空响不停哟!大夏落成喜洋洋。

稻作农耕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侗歌,均体现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理想:希望社会安定,为水稻生产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稻作民族渴望社会安定,需要风调雨顺,表达侗族人民和平安定的意念就体现在侗歌里。侗戏也是稻作农耕社会的产物,它与长诗一样,体现的同样是渴求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平安的理念[4]。

三、传统农事节日中的侗族音乐

在高增传统的节日活动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农事节律而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节点,农事活动的内容不同,如什么时候栽种或放养什么,什么时候收获等,都是与时间匹配的,这也是农业与现代工业相区别的一个基本特征。高增一带,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与水稻的生长节律是合拍,并由此形成了一套以农事、农时为时空节点的传统生活习俗和节日文化事项。而展示侗族音乐的各种活动,正是在这一稻作文化时空序列中的展播。在一年的周期里,有几个主要的节日,如(秧门节)、转换(新米节)和终止(过年)等,就是伴随水稻的栽种、生长而展开的,而相关的侗族音乐活动也在吃新节和过年达到高潮,并在秧门节之后停止[5]。

在高增,除了在民歌歌词里所体现的农事活动内容、农事时间安排,以及对于安定的水稻生产良好社会环境的渴望之外,高增乡的一些围绕节律而展开的农事节日,和围绕空间而展开的农业祭祀也无不通过音乐活动来呈现。

“舞春牛”和播种仪式。在高增乡,每到春耕大忙前的一个时间,人们就组织一次集体性歌舞娱乐“舞春牛”活动。由某寨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春牛”,并组织表演队伍,依次到周围各村寨表演。队形是鼓乐队在前,春牛居中,农耕队随后。每到一个寨子,寨中的男女老少列队相迎,唱着《春牛歌》:“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岭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随后,他们将春牛队迎进本寨鼓楼坪进行表演。“春牛”扮演者模仿水牛滚水、撒欢、耕田等动作,引人欢呼、喝彩。接着农耕队员们背上锄头、犁耙、竹篓等道具,表演挖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各种农活动作,用歌舞表现了侗族人稻作劳动的欢乐气氛。在播种仪式中,人们表演撒种或播种等动作,然后将香、钱纸、鸡鸭毛夹在竹竿或五倍子树枝上,插入秧田,或在秧田插上一束芭茅草,用以避邪、忌“百口”和保佑秧苗茁壮成长。吃相思(侗语月也),农闲的秋后或是来年春忙之前,村寨、族性之间的集体性交往。活动包括:(1)拦路迎客,(2)祭萨多耶,(3)鼓楼对唱,(4)炉旁叙歌,(5)送别。吃新,就是尝新米的意思,是侗族人民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节日始于农历七月初,晚至八月十五,过节时间是错开了,为了便于村寨之间的相互做客。节日当天,宾客身着节日盛装以芦笙队为前导,手拿礼物早早赶来。到寨口,主人会设置种种障碍,拦路盘歌,节日的高潮部分便是鼓楼对歌。

以上所说的“舞春牛”、吃相思、吃新节是包括高增在内的整个南部侗族地区的农事节日,而高增侗族独有的招龙节、泥鳅节、踩高跷也同样具有浓厚的农事活动色彩。招龙节,高增乡岜扒也是侗族多种民间文化融合的村寨,每年夏季农作物耕耘完之后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岜扒村的招龙节。村寨以节日的形式歌唱美好家园,以招龙的方式寻求心灵寄托,祈佑平安和五谷丰登。节日除了招龙仪式之外,还包括侗族大歌、踩歌堂、芦笙舞、行歌坐月、荡秋千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泥鳅节,据说以前每到撒谷种进田,见秧苗长出嫩芽后大家都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便一起来庆贺,有钱人杀鸡宰羊,穷人没钱买肉便想了个主意到田里去捉泥鳅做成佳肴,久而久之便逐渐演变成了每年高增乡新生村农历5月28日的泥鳅节。节日当天,村里的罗汉(年轻男子)一大早便去田里捉泥鳅,而村里的女孩会在罗汉回家的途中埋伏,对歌索要捉到的泥鳅。踩高跷,并不作为传统节日来庆祝,在每年七月初的侗族传统节日——吃新,踩高跷会作为高增乡托里村特有的一项节日活动来展现。踩高跷活动中,同样有大歌、芦笙、芦笙笛的音乐活动与之相配。

结语

高增传统侗族从事着与自身生存繁衍相关的稻作农事活动,稻作文化成为高增传统文化的核心。马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所有的意义都是依它在人类活动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所关联的思想,及所有的价值而定。”[6]因此,在无文字记载的传统侗族社会,音乐作为这样一种有价值的存在,起源于稻作农事活动,并把农事活动作为依托而进一步丰富、繁荣、发展,将侗民族的稻作文化代代传承。侗族传统社会起源于稻作农耕活动,传承稻作农耕文化的侗族音乐在侗族社会中无处不在、紧密相连的特性及其表演者无可替代的角色,在或传统或现代的高增侗族社会被推到一个突出而显著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杨正伟.论民间文艺生态学[J].贵州民族研究,1996,(3).

[3]朱慧珍.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7.

[4]梁庭望.中国稻作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C]//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黎平)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5.

[5]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侗族:夜郎后裔? 篇9

夜郎, 这个令人向往的故国, 始终是学者们苦苦追寻的课题之一。据专家考证, 关于夜郎国的记载最早且可信度最高的便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夜郎者, 临牂牁江, 江广百余步, 足以行船。”但是由于作者吝惜笔墨, 夜郎的身世之谜一直未曾解开。时至今日, 在研究了夜郎的起源、民族文化、出土文物等方面后, 我们终于对其有了大概了解。夜郎国是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创建时期大约在春秋战国,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夜郎人已经能筑造“干栏式”建筑, 冶炼青铜、铁等材料, 已经使用先进的金属农具。大部分专家认为夜郎国的中心在贵州, 但是关于夜郎的后裔等问题迄今仍无定论。正是带着这种好奇, 许超、韦胜辉和我在黄老师的带领下, 一起走访了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去探寻究竟。

传说夜郎王有三子二女, 一个个才智过人, 文武双全。汉武帝元鼎六年, 平南夷为牂牁郡, 派吴霸为太守, 夜郎王迎降, 被汉武帝怀疑有叛汉之举而诛杀, 发觉误杀后, 遂派唐蒙出使夜郎, 对其子的待遇是厚, 赐封竹兴继承夜郎王位。三王为统一大业, 不主张为父报仇, 不兴兵伐汉, 夜郎国子民免去一场兵灾, 子民安居乐业。后来, 西南边民为了纪念竹王父子治理夜郎国有功, 竹王宫、三王宫、三王庙就此建立起来。三王神话的传说也就应运而生且广为流传, 人们立庙祭之, 据说有求必应, 十分灵验, 因而香火不断, 宫灯长明。

我们与黄老师考察的三王宫伫立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里、南寨两村之间的交汇处。据了解三王宫修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为砖木结构建筑, 其中包括戏台、左右廊道、中廊、后院、杂物间及大殿, 此外整个宫内多处刻有碑文, 是一座典型的古代汉族宫廷式建筑。虽经历风雨, 仍保存完好, 但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经过多次修复, 终于得见原貌。

阴历二月初五是当地侗族人民的喜庆日子,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 按照当地风俗, 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穿着盛装, 在三王宫里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纪念人们心中的英雄———夜郎父子。听当地村民说, 三王宫庙会有大祭、小祭之分, 过去小祭1天, 大祭7天, 但现在大、小祭一律1天。在祭祀的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初四, 人们会先将竹王 (三王父亲) 从竹王庙中请到三王宫一起接受人们的祭拜, 庙会过后又会将其送回。二月初五清晨, 老人们便将祭品摆设在三王宫正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右殿大门左右两边的金猪、银猪, 猪头处用黑笔画有“王”字图案, 似乎是在说明这是给三王和竹王的祭品。此外案台上还摆有五生五熟 (羊、鸡、鸭、肝、肚等) 。这时右殿前静立数位老人, 房里面还有一位主持活动的长者, 老人们站在镜子前面, 听房里长者的提示, 依次进行正冠、整理着装, 然后进入房里, 在里面反反复复向三王宫祭拜, 过程繁杂但有序。接下来人们便请出三王, 举行规模盛大的绕村游行。游行队伍中人们抬着关公、竹王和三王。关公开路, 竹王、三王随后。在侗族的庙会里怎么会有汉族供奉的关公, 我们不得而知, 可能是由于汉族同化的作用。据村里的老人们讲, 游行的顺序是事先规定好了的。具体的巡游路线是吴甲—和里甲—欧阳甲—下南甲—上南甲—寨贡甲。出游时首先由主祭者抬轿, 在三王神像的代领下, 队伍按金猪、银猪、五生五熟、各甲老人、八仙和金童玉女的顺序先后出场。因为三王有求必应, 十分灵验, 所以三王所到各处人们皆以鞭炮迎接。从游行的路线上可以看出巡游地点多是球场、鼓楼等公共场合。围观群众蜂拥而至, 喜笑颜开, 出游场面好不热闹。游行结束后, 三王、竹王又被请回三王宫内。同时宫内的戏台上便会上演一出出土色土乡的侗族戏曲等娱乐节目, 例如, 桂剧《双界牌》选段、《呀啰耶》等。观看的群众更是人山人海, 将三王宫内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仔细观看、用心聆听, 生怕漏了哪一个节目似的。到了晚上, 上南戏台也有演出节目。在这一天, 可爱的侗族人们似乎注定会被笑声、歌声、欢呼声包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歌舞的海洋里。

三王宫庙会反映的不仅仅是侗族人们的生活, 更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些许夜郎信息。似乎侗族与夜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是夜郎的后裔?侗族又与夜郎有什么关系?庙会结束后这几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中, 挥之不散。

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的遗址综合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夜郎古国不仅仅是今天的贵州省, 还应涉及周边其他省份。首先,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万。”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一个偏远地区的古国能拥有数万人的部队, 疆域一定不小。其次, 铜釜因在贵州赫章墓葬出土而名声大震, 也被认为是研究古夜郎国的线索之一。专家对其研究后发现铜釜也广泛出土于广西、云南等地。此外, 考古学者曾在广西发掘出了铜鼓葬, 而这一形式的墓葬并未出现在其他地方。有的专家据此考证认为广西的铜鼓葬与被称为最能代表夜郎文化特征的赫章的铜鼓套头藏属于同一性质。铜釜、铜鼓套头葬, 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这些线索似乎要把我们的视线引向广西。最后, 古籍中所记载的夜郎独特的“椎髻”发式, 依旧可以在今天侗族等地看见。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后, 我们可以确定古夜郎国的疆域应涉及贵州、广西西北部等地。

关于夜郎的解释, 在三江县有另一种说法。据杨书记讲, 夜郎与竹子有不解之缘:“很久很久以前, 歌罗寨有一村妇在遁水浣纱 (今贵州西部北盘江) , 突然有一段竹子不知从哪里漂到了妇人的两足之间, 这名村妇听见里面有小孩的啼哭声, 便剖开竹子, 发现里面有一蛙状小孩, 但是顷刻间小孩的皮便脱掉了, 并且跑到村妇怀中不停叫‘妈妈’。于是村妇将其抚养成人, 因‘蛙’在侗壮语里叫‘夜’, 故称夜郎。他长大成人后, 文能治国, 武可安邦。成为国王之后, 广施仁政, 普兴教育, 引进中原先进生产技术, 使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得以更新, 子民无不钦佩崇敬。”《后汉书》中关于夜郎的记载与民间传说极为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后汉书》中漂过来的是男孩, 而传说中的则是蛙孩。这是由于民族语言上的差异, “夜”是民族语言的音译, “蛙”在侗语里的发音是“夜”, 而“郎”字在侗语里则是有本事的、勇敢的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它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事物,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的发展。通过对侗族语言的认识, 我们似乎已经可以确定侗族与夜郎之间的关系。

最后, 在这次考察中, 我们还意外地了解到除了三江当地侗族群众崇拜夜郎、修建三王宫外, 其他侗族人们居住的地方也存在着“三王宫”、“竹王庙”的遗址和民俗。在《太平寰宇记》中我们发现桂林阳朔也有关于竹王三郎祠的记载。由此可见, 夜郎古国在侗族这片土地上的影响, 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变得更加清晰了。综上所述, 从语言、考古、文献等各方面的资料看, 侗族确实是夜郎的一支后裔。

夜郎———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脚印, 不论我们能否了解他, 他都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们, 看着他的后代。而三江县三王宫庙会似乎又为我们提供一把探索这个未知领域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 我们不仅认识了他, 而且认识了他的后裔———侗族。三王宫这个特殊的纽带就这样为我们将侗族与夜郎联系了起来。

参考文献

[1]陆云坚.夜郎族属问题补正[J].广西大学学报, 1999, (21) :282-286.

[2]王鸿儒.历史人类学与夜郎文化之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5, (01) :24-33.

[3]杨丹妮.广西和里三王宫和夜郎文化关系探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68-71.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篇10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 它是一领众和, 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 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流传的一首歌谣唱道:“树有根, 水有源, 古老事情有歌编。汉人有书籍古典, 侗家无文靠口传。”侗族大歌没有文字和曲谱记载, 世世代代都靠耳听心记。从江县的小黄村久负盛名。沿山路缓缓靠近村寨, 远远就能看见村口竖立的“中国侗歌艺术之乡”。小黄村寨里的717户人家, 共有80多支歌队。男女老幼按年龄、性别、族姓而组合, 每支歌队从15至20人不等。72岁的侗族戏曲作家梁维安说:“在侗族, 不会唱歌就是没文化的表现。小黄村曾经举办千人侗歌大赛, 从4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都参加了。”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

听过侗族大歌, 方才感觉到其惊人的魅力, 时不时会想起那妙不可言的韵律, 耳边总萦绕着挥之不去的余音, 真有些“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于耳”的感叹了。

旋律方面, 侗族大歌音域不宽, 其典型音调由几个三音组 (do re mi、la do re、re mi sol) 与四音组 (do re mi sol等) 及其变体构成;有时为特定的表现需要, 也用长时间的紧密节奏的同音、反复。旋律线条多级进, 较平稳, 但音的走向总是起伏有致。银城跳动不大, 多用小三度、纯四度。这种级进式的进行给人以流畅、抒情、柔和的感觉。

调性方面, 羽调式是侗歌的基本调式。应用音域不宽, 通常小七度, 偶尔在乐句或段落收束的部位, 向下扩展一个全音。具有向内收缩的特点。它以羽、宫、商、角为正音, 徵音游移, 类似偏音。

曲式结构方面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连缀体结构, 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结构规律。曲式结构由歌头、主体部分或歌身、歌尾三部分组成。而主体部分又分若干个歌段, 每个歌段分为“起顿”、“更夺”与“拉所”三个部分。侗族大歌开始时, 常有一独立段落——具有序歌形式“赶赛”, 不同村寨的赶赛曲调与衬词均有区别。之后进入大歌主体部分。一首大歌主体部分最少的有两个歌段, 多的可达十几上百段, 一般以三段为一首, 三首为一“嘎”。

雄浑的木琴声铮然响起, 恍若深谷般传来, 打破短暂的喘息, 有如久远而旷古的召唤, 恍然之间, 这个民族筚路蓝缕、披风斩浪, 那粗犷原始的赤脚而舞, 从远古时代艰辛的跋涉而来了, 我的思绪引入遥远深邃的记忆和遐思中。就在这木琴声的呼唤之下, 起伏的群山苍渺的森林鼓起瑟瑟的涛声, 由远而近, 飘渺的低吟浅唱仿佛从天而降, 由朦胧而清晰, 在朦胧和清晰中又

[3]凉山彝族漆器的收藏[J].大家, 2012 (10) .

[4]凉山彝族漆器文化研究[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 (09) .

[5]卢央.彝族星占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 3.

[7]黄色:彝族人钟爱的颜色[D B/O L].

分明有虎啸狼嚎猿啼, 又似百鸟鸣春。同时还有小桥流水江河怒啸, 台上那十多位侗族汉子和少女演绎着神秘了千年的侗族大歌, 侗族祖先的艺术得到再一次升华。整个场面没有专业的指挥, 看似凌乱, 但乱得有规律, 纯粹的地道的民间合唱。这动人的旋律, 深远的、无穷尽的诉说, 是侗家人几千年的智慧和劳动的融合, 使之达到和谐。

侗族大歌是侗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侗族的历史和文化。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是维系侗族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2009年9月30日, 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 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 由宋祖英演唱, 我州侗族大歌队伴唱伴舞的开场节目《天蓝蓝》大受好评。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然而, 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 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能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侗族大歌与纳西古乐各有千秋, 纳西古乐, 属于典雅庄重的唐宋皇家宫廷音乐和古朴纯正的道家洞经音乐的融合, 又经纳西族人民数百年的传承、再创造, 融入本民族的民歌、民曲和演奏方式。而侗族大歌的发展历史同样具有传奇色彩, 它成长在民间, 是侗家人在艰苦的环境里解释艰苦的生活写照, 尽管它没有纳西古乐在宫廷皇室拥有优厚的待遇, 但同样放射着瑰丽的艺术芒光。

每当听过许久, 歌声仍不绝于耳, 尽管我不懂歌的含义, 但我总觉得歌在传达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是对这个民族膜拜的感情。原来啊!我对音乐有着深刻的感想。婉转的、悦耳的、悠扬的歌声撩拨着我, 我已经被这壮阔的音域所涵盖, 在歌声中起伏, 如清泉徐徐而来, 又如江河怒吼而去;像微风摇曳的小草, 又像顶天立地的苍莽大树。个体的生命被这气势磅礴的侗族大歌引入无限, 物我两忘。歌声在什么时候结束我忘了, 那算结束吗?这侗族大歌已融入我血液, 在我灵魂深处经久不息。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 是对侗族历史最真实的记录和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作为侗族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侗族大歌早已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保护大歌绝不是简单的保护一项声乐技术, 也不单单是侗族或贵州人民的责任。这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全中国人, 全世界人的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世界上任何一种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 都改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8]大方县彝族漆器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DB/OL].

【作者简介】

牛晶晶 (1987—) , 女, 山西省长治市人,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美术人类学。>> (上接第60页)

摘要:是中国侗族地区由侗族大歌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文章对侗族大歌的起源发展及保护做了深刻分析。

侗族村落建筑的生态意蕴 篇11

关键词:黄岗侗寨;村落建筑;生态观;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140-05

一、黄岗村寨概况

黄岗村位于黎平县双江乡西南部,与从江县小黄村毗邻,属于两县交界处。东、南、西三面都是从江县的辖地,仅北面与双江乡所辖的平天、规密、四寨、岑和4个村相连。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从东到西排列着南北走向的4条山脉,山脉与山脉之间有3条小溪自南向北纵贯村落,在该村辖境的最北端汇合。

黄岗村是一个侗苗杂居的村庄,侗族为主,共计300多户,苗族49户,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侗族和苗族分寨而居。侗族聚居在黄岗自然村,① ①本文考察对象为黄岗自然村,不涉及苗族村寨。行文中,笔者所用的黄岗村概念都是指侗族自然村。有10个村民小组,苗族聚居在岑秋寨,一个村民小组。岑秋位于黄岗自然村的西南,步行前往大约需要1小时。全村的海拔在400米到1000米之间。以农业生产为主,有耕地面积160706亩,其中田面积154784亩,土面积5922亩,林地面积286566亩,无林地荒地10135亩,森林覆盖率为684%。黄岗村交通较为闭塞,仅有一条简易的通村公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双江乡比较偏远贫困的村寨之一。

二、村落形态: 天人合一观念下的自然生态图景

侗族千百年来认同的理想居住环境模式是依山傍水、田木环绕、人在其中,这种“天人合一”观念已经融入侗家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实践中,也构成了黄岗侗寨村落布局的典型特征。

(一)村落内部布局

黄岗侗寨以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组成全寨的骨架,几条东西向的辅路隔出住房的界线;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三条溪流犹如村寨的三条动脉贯穿其中,而后汇流出寨。鼓楼、歌坪、萨坛、戏台、民居、水塘、水井、禾晾、寨门构成了黄岗村寨空间聚合的主要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的分布呈现出很强的圈次感,序列感。

“人类都具有向心感,人群存在着趋同的心理归属,由此形成科序中心和群体意识。没有中心,社会内部就是混乱的,有了中心才能使人在心理上建立秩序的终点。中心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根据自己特有的目的而设计的。无论是较小的乡村还是稍大的市镇,中心的存在,对居民的心理认知,定位定居,秩序建立都有重要意义,也控制着聚落在一定领域内的生长发展”。② ②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从整体布局来看,黄岗村落建筑以鼓楼和萨坛为及其衍生空间歌坪、戏台为中心,其它的建筑物围绕它们涟漪般层层扩散开来,呈团抱式向心聚合。如图1所示,整个黄岗村村寨内部结构共分为3个层次:鼓楼和萨坛构成了其核心层,亦是黄岗村落公共生活和信仰生活的核心区;木楼、水塘、水井围绕着鼓楼而建,构成了黄岗村落日常生活和劳作的空间;风水林、坟地、村边祭拜物、禾晾、寨门在村寨内部结构的最外层,将村寨内部建筑和村寨外部的自然环境隔开,并且这一区域犹如日常生活的缓冲区,是村寨内部的生活区和村寨外部的生产活动区的分隔界限,兼具生活性和生产性、人文建筑和自然风光互融的特征。村落内部各层次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而是以花街、石路、溪流、木桥、村径等标志性建筑和空间进行连接和转换,并在整体上具有起、承、转、合的节奏起伏作用。① ①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二)村落外部结构

村落空间是由村落内部空间和村落外部空间两部分构成的。上面提到,村寨内部结构是以鼓楼和萨坛为中心,呈涟漪般层层扩散,这种扩散到了村寨外面并没有停止,而且依然延续着村落内部的扩散层次。围绕着寨子,对外逐层扩张,农田耕作区、人工栽培林带、野生杂交林带依次展开。

第一层为农田耕作区。黄岗村侗族人民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需要有水田,黄岗人除了充分利用山间坝子之外,在山坡上也开垦出层层梯田。这些农田除水稻外,还种植白瓜、韭菜、油菜等蔬菜,以及棉麻和洋芋、玉米、花生各种农作物,供给人们衣食所需。

第二层为人工栽培林带。围绕着农田耕作区是人工培植林带,黄岗人在此种植松树、杉树、楠竹、山核桃竹、桐树等,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桐油和茶油。鼓楼、房屋等一般建筑用材都出自这里的杉木。

第三层为野生杂交林带。野生杂交林带实际上是黄岗村寨的边界,人们在这里砍柴、采药、打猎等。

整个村落外部物理空间构成了黄岗村生产活动区域。群山上的人工培植林和野生杂交林带的茂盛的树木不仅提供了日用的木材、燃料和建筑用料,而且使森林覆盖的大山蓄养了水,水源充足,为水田开垦提供方便。可以说村寨外部空间是黄岗村生存生活的源泉,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出产地;也是村寨与村寨的边界,它像一个屏障一样守护着村寨内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

透过黄岗村侗寨的布局可以看出:黄岗侗族村寨依托和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林木、田地、人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与自然平衡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首先,鼓楼、萨坛、歌坪、戏台、房屋在村寨的中心构造一个具有突出人文特征的文化生活空间。接着,鱼塘、水井、道路、村寨周边祭拜物(如巨石、古树、桥梁等)、禾晾、寨门、溪流等构筑了环绕村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最后,水田、坡地、茶油林、桐油林、松木林、杉木林、杂交林等形成了整个村落的外部物理空间,这个空间既是村寨生存、生活资源的来源地,也是村寨与村寨的边界,它构成了村寨最外一层的生态保护圈。

三、核心建筑:侗族村寨的多重人文景观

nlc202309040526

村落是村民用各类建筑共同营造的存在空间,这些建筑在构成村落景观时其作用不是均衡的,其中一少部分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这种“核心”往往成为村落布局的焦点和醒目标志。黄岗侗族村寨的核心表现在鼓楼、萨坛、禾晾等建筑上,他们构成了黄岗人群体组织类型、精神信仰、世俗生活、生产方式、日常交往的文化场域和载体。

(一)鼓楼:聚族而居的人文生态图景

侗族村寨最重要的建寨原则就是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聚族而居就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而宗族制度的向心性决定了这种聚居而居的习惯。鼓楼作为宗族的标志立于村寨的中心,鼓楼前辟有歌坪,旁边是祭祀萨神的萨坛,这些共同构成了公共活动的核心空间。房屋则环绕着鼓楼而依次而立,侗家人的生活围绕鼓楼而依次展开,表现出高度的和谐与团结。

鼓楼是宗族和房族的标志,一个鼓楼代表着一个宗族或房族。黄岗自然村是一个以吴姓为主兼有陈、汪、石、潘、滚、芳等少数姓氏的聚居村落,村中90%的人姓吴。黄岗村的吴姓又分成了5个大家族,共同供奉吴公闹为祖先。5大宗族各自拥有1个鼓楼,每1个鼓楼有1个寨老。具体来说,黄岗村的5大宗族分属于晾炯鼓楼(寨老吴佩林)、巴西鼓楼(寨老吴配云)、当瞭鼓楼(寨老吴老懂)、高罗鼓楼(寨老吴正国)。这里的寨老实际上就是该宗族内的长者和尊者,他们负责本宗族内部或者本鼓楼内部的大小事务。同时,村寨若有重大的活动由各个鼓楼的寨老们和村委会的干部共同商议决定。在修建鼓楼时,所用的小木料都是该宗族内部的各个家庭捐献的,寓意鼓楼是大家共同修建的,每家每户每个人均是鼓楼的部分。主柱必须是宗族中的寨老和居住时间最长的老住户捐献,其他人不能代替,寓意鼓楼的主体就是宗族内部的主体。连接主柱之间的穿枋则是由与该宗族通婚的其他鼓楼或其他村寨的亲戚捐献,寓意该宗族与邻近宗族的关系因通婚、友好往来而紧密相连。以巴西鼓楼的修建为例,主柱是由寨老吴配云和宗族内部其他老住户捐献的,而穿枋则是与之通婚的晾炯鼓楼、当瞭鼓楼、高罗鼓楼、簸脊鼓楼的亲戚们捐献,其他的梁柱都是该宗族各个家庭捐献,无论多少,每个家庭一定要捐献的。① ①访谈人:吴成龙,时间:2009年8月4日,地点:黄岗村通村公路,记录整理:程安霞。由此可以看出,鼓楼实际上就是一个宗族组织结构的立体模型展示。

黄岗村人总是说,自己属于哪个鼓楼,某某是哪个鼓楼的。鼓楼是黄岗人的心灵归依之所,无论是有大事商议、节日娱乐,还是平日烦琐的日常生活,人们都离不开鼓楼,缺少了鼓楼,人们心中就会空落落的无所依托,有了鼓楼,人们才有了踏实感,正如侗族古歌所唱:“田要有鱼窝,寨要有鼓楼。”[1]169

(二)萨坛:以萨岁崇拜为核心的多神信仰生态图景

萨坛是祭祀祖母神灵“萨岁”的地方,是祖先的精神和形体的象征。 在侗语中,“萨”意为“祖母”,“岁”意为“鬼神”,“萨岁”就是“创立村寨的始祖母神”。关于这位始祖母的身世,据《萨岁之歌》记载,萨岁是一位为维护侗族先民利益而牺牲的女英雄。在黄岗村,萨岁的传说是这样讲的:

萨岁是一个女子,头发白白的。她赤裸着躺在路上,侗族过来了,一看,把衣服脱了,用衣服把这个女子遮起来;苗族过来了,一看,用芦笙把衣服挑开了;汉族过来了,一看,一个姑娘躺在这里光光的,就把她救回家了。结果,姑娘说:“汉族,你救我,我不让你接触劳动,让你搞生意,读书学字,不用劳动就能吃饱;侗族,你用衣服把我遮起来,我就让你住在山脚下,只有用手劳动才能吃饱;苗族,你用芦笙把衣服掀开,我就让你哪个山坡高你就住在哪里,就是干重活劳动也吃不饱,你爱芦笙就让你在高坡上吹芦笙。” 所以,汉族人搞生意的多,懂知识的多,侗族人住在山脚下,热爱劳动;苗族住在山坡上,爱吹芦笙。② ②访谈人:吴正国,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黄岗村坡地,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传说中,祖母萨岁给侗族安排了居住空间和用手劳动的生活方式,是开启侗族生活的智者,所以黄岗人祭祀她感谢她提供美满生活。同时,萨岁神力广大,能够随意支配他人,所以黄岗人设萨坛让她住下来,保护村寨平安。

萨坛是一个圆形的土堆,四周砌石块而成。萨坛中间栽种1棵榕树,榕树的西边并排种植3棵“千年矮”,榕树的东南边是一簇蕨类草木。萨坛中间种植榕树,象征着为萨祖母安的家。榕树生命力极,且根繁叶茂,浓荫似盖。在侗家人眼里,榕树就是风水树,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附在上面。萨坛中榕树种在中间寓意让祖先“萨岁”的灵魂住在其上。在黄岗村,这个榕树不能够让它长得太高了,因为太高了,萨祖母就跑了。所以当它到达一定的高度时要砍掉它,重新栽种1棵。这时候,村里人需要举行盛大的仪式重新邀请萨祖母回来。这个仪式由鬼师主持,通过占卜确定背萨祖母回来的人选,然后,全村的成年男女都集合到到村边的神石处。鬼师念画符念咒,邀请萨祖母回到村寨。背萨祖母的人就会步履艰难的将祖母背回萨坛。千年矮实际上就是黄杨树,也称小叶黄杨,黄杨树是树木里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据说闰年反缩一寸。萨坛之所以栽种千年矮,与其长不高但枝繁叶茂的生理性状特征与侗家人传统的“适度人口”观念有关。一个寨子规模多大,人口多少要和环境在能量交换上保持平衡,在萨坛设千年矮寓意子孙旺而不多。榕树下面的蕨类草木实际上也是一种祛凶避邪的灵草,当去别的村寨或者陌生地方的时候,往往会采一些放在口袋,以保平安。蕨类草木掩映之下,12块小石块对垒而成,据说,① ①访谈人:吴成龙,时间:2009年8月4日,地点:黄岗村通村公路,记录整理:程安霞。这12块小石头代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的方位,“十二地”有24个部将把守。侗族歌谣中唱到“刚落地,12个小孩就被分到各地住,商量好,一人住一个寨子”。这里12小孩实际上就是侗族最初的祖先,在不断的迁徙中,12兄弟在不同的地方定居。侗族后人无论迁徙到何处都不会忘了自己是12兄弟的后代,所以在侗族的文化中多有表现,比如鼓楼的12根衬柱不仅在象征时间上的12个月,也象征着空间上的“十二地”。十二地的观念逐渐的与十二地支观念混合在一起,用来笼统的表示侗家先祖12兄弟各据一方的居住状态。石头其前面竖立着3顶小木伞,每个小木伞前放置1个茶碗,共有3个茶杯。3个木伞分别代表着天上的雷公、地上的龙王、人间的萨岁“萨祖母”。在黄岗人的观念中,请神办事必须要天、地、人三界的神灵都请到才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岗“喊天节”的施雨令:

nlc202309040526

祖母啊,我们杀一百二十斤重的猪,请您上青天告诉天上雷公,下地里告诉海里的龙王,禾苗枯死了,田地都干乐,泉水不冒了,河也断流了,请他们下大雨。天上的雷公啊,我们杀猪给你吃,请你来到,你要为我们下雨;海里的龙王啊,我们杀猪给你吃,你们快快把雨下来吧!② ②访谈人:吴正国,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黄岗村坡地,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大年初一,村子举行大型的祭萨活动。初一清晨,祭萨之前整个村寨都是静悄悄的,不许有任何过大的响声。鬼师带着来自24户人家的24名强壮的成年男子进入萨坛,24名男子寓意守护“十二地”的24名将士。祭品有酒、茶、腌鱼、猪肉等。鬼师开始在萨坛作法、祈祷,请求萨岁保护寨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然后,鬼师开始占卜吉凶,一般要抓3只小鸡,在鸡没有死的时候,把毛扯下来,看是否会流血,以此判断村寨中一年的吉凶。1只鸡管4个月,通过占卜可以预测出每个月的情况。大年初二的时候,寨老和鬼师们就把各个萨坛的人召集起来,将祭萨的情况汇总,哪个萨坛出了不好的情况,想办法应对,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灵验。③ ③访谈人:吴明章,时间:2009年8月6日,地点:吴明章家里,记录整理:文龙、肖雷、程安霞。

祖灵崇拜是侗族信仰的核心,但不是侗族信仰的全部。侗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在侗族人心中,天地间的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龙、凤、狮、鱼等都能够“显灵”,驱邪除害。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多神崇拜信仰系统。整体来说,侗族信仰对象主要是自然神、祖先、图腾等。在黄岗人的眼中“万物有灵”,大凡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水井、桥梁等都可纳入人们崇拜的视野中。为此,当地盛行一种认干亲的习俗。若是小孩出生后体质较弱、久病不愈,或是经常夜里哭,孩子的父母就会考虑为孩子找一个干爹或干妈。这些“干爹”“干妈”就是一些巨石、古树等,具体应该祭拜哪个石头或者哪棵大树由鬼师占卜测定。祖先崇拜是与血缘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有始祖、族祖、家祖崇拜等。吴公闹是全村吴姓的始祖,所以为他立墓祭拜。每个家庭中,都有自己的族祖和家祖。人们认为,自家的祖先能保护一家昌盛,子孙繁荣,牲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在出远门、入学考试、结婚、做生意、上山伐木的时候都要向祖先敬拜,祈求万事顺利。

黄岗图腾崇拜的对象主要是与族群有密切联系的动物。黄岗村家家都有水塘养鱼,鱼不仅是美味食品,更是作为侗族族群认同的文化标识沟通了历史,隐喻了民族迁移的历史进程。在侗族古歌中这样描述:“鲤鱼要找塘中间做窝,人们要找好地方落脚;我们祖先开拓了路团寨,建起鼓楼就象大鱼窝。”[1]169鱼成为后人连同祖先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自己根属上的记忆载体。所以一些重大场合必须有鱼,结婚要有鱼,为老人送终要有鱼,祭祀祖先要有鱼。此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黄岗人也信奉一些道教神灵形象,如: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唐僧、五祖、大将、孙悟空、姜子牙、八仙等等。

(三)禾晾:稻林鸭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态图景

禾晾位于村寨内外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的缓冲地带,一般是在鱼塘附近或者坡地上并排埋几根杉树干,高6 米以上,在这些木杆上分别按不同水平凿十多排孔,各穿有横木杆而成。黄岗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品种是香禾糯。刚收割下来的稻子比较潮湿,不能立即入仓,必须及时挂到禾晾上晾晒。一般是在地上九月收糯稻之后,即将禾把挂在禾架上晾晒。晒干以后才移入仓或室内悬挂。食用时再取下来,以脚搓或木槌拍打进行脱粒。

禾晾是黄岗村的晾晒空间,并体现了黄村传统的稻作生产方式。黄岗村人们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在山坡地头上还种植花生、洋芋、油菜等经济作物。黄岗村还兼营林业,种植松树、杉树、楠竹、山核桃竹、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尤其是油桐,油桐生产是村人重要经济收入,“家有千株桐,子孙不受穷”,村民会以种植桐树的数量衡量这个家庭是否富有。

黄岗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养殖业,几乎家家都饲养牛、猪、鸭子。黄岗的多种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为牲畜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如红薯、包谷、米糠、麦麸、酒糟、各种藤叶桔杆等,都是饲养生猪及各种家禽。黄岗村水田里种植糯谷,由于杆高,稻田蓄水深,便于在稻田里养鱼。村民习惯于稻田养鱼,每年栽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田,秋收季节,鱼苗已长成大鱼,到时一面收稻,一面捕鱼。

四、结语

黄岗侗寨村落布局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林木、田地、人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人文与自然平衡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以鼓楼为核心的聚族而居,把有血缘关系的人家聚居在一起,通过这种血缘确定了自己的社会身份,明确了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形成和强化了自己的宗族意识和民族意识;以萨岁崇拜为中心,兼具祖先崇拜、自然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多元崇拜系统是黄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实困难和不幸、面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的一种生存策略,通过对超自然力的信仰获得一份力量和希望,从而能够更积极地生活;禾晾的设置彰显了稻林鸭和谐发展的生产模式,黄岗人把林木资源、稻田、草坡、鱼塘等统合在一起建构了一种稻田与森林资源和谐共存、平衡发展的生态景观。总之,可以说黄岗侗族村落实际上是由自然环境环绕的文化创造,显示侗家人朴素的生命观、生态观、文化观。

参考文献:

[1] 贵州民间文艺研究会.侗族祖先哪里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曾祥慧]

三江侗族服饰的艺术传承 篇12

关键词:三江,侗族服饰,艺术传承

一、三江历史概述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民族风情、传统人文景观独具一格,人们居住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观光。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为特色。三江侗族自治县,有着中国最完好、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建筑群,全县的侗族风雨桥共有108座,鼓楼159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在全县15个乡镇和三个流域内,侗族服饰文化风格都是不同的。

二、侗族服饰源流

侗族是一个讲究服饰艺术的民族,侗服和其他民族服饰一样,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侗服有南北之分,北部水陆交通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因此,其服饰在便装与盛装上没有明显区别,一般都是由上、下装组成,下装多为裤装。而南部侗族服饰则完全不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虽然也是上、下装组成,但下装多为裙装与绑腿。南部侗族的银围腰和北部侗族的宽红绸腰带,具有识别是否已婚的功能,有银围腰者和系宽红腰带者为未婚。服饰总的演变进程:树叶树皮——草本蔓茎——葛布——麻布——丝——棉布——化工布料。因为不同的人文地域以及自然条件,所以服饰所用的材料也大不相同。侗族服饰的款式源于白族,而流向则取自于它族。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简装(黑色土布),一种是盛装,在劳作的时候,大家身着简装,有盛大活动或者走亲戚时会着盛装,盛装时要带“银帽”,并佩戴其他银饰物品。从女子侗族服饰上的图案选择、装饰配饰、做工技艺等方面可以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女子。女子侗族服装可分为三种款式: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侗族女子服饰下衣为鸡毛裙,上衣为开襟紧身衣,在侗族女子服饰上衣的胸部还要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侗族女子服饰的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侗族男子服饰形式较女子服饰相对要简单一些,侗族男子服饰上衣为对襟的宽松马褂,色彩趋于灰色或者蓝色;侗族男子服饰下衣为宽松的肥裆裤,裤脚较窄,裤装的颜色以黑灰色为主。无论是侗族女子服饰的多样性,还是侗族男子服饰的单一性,从整体上来讲,侗族服饰从内而外的古朴和精致与侗族文化息息相关,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民族风情,才使侗族服饰在千百年来都承载着祖先的神灵文化。

三、侗锦艺术的多样性

(一)从工艺上看,侗锦分为织锦和绣锦。织锦,一般要有木架式的织布工具和高超的技艺。唐朝李延寿在《北史·僚传》中这样记述“侗布”:“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反映出了织锦较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和染色技艺。绣锦是由桃花刺绣而成,又称为侗绣,它以侗族人自己织出来的侗布作为底布,以自己纺织出来的线作为织线。但是,由于是手工织出来的线所以粗细不怎么均匀,并且颜色也比较单一,所以现在侗族人改用丝线或毛线。对针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使用普通的手工针就可以。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的服饰,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次,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

(二)从款式上看,女款盛装一般是圆领、宽袖、胸襟、围腰、袖口、百褶裙、小腿布套、龙舟形绣花鞋。侗族服饰偏向于宽松,没有领,整体搭配协调。侗绣工艺分为刺绣和挑花。刺绣针法多种多样,有破纱绣、铺绒绣、错针绣、结子绣等。在具体绣一种东西时,往往要几种针法配合用,但其中以铺绒绣用得较为普遍,是广大侗族妇女常用的刺绣针法。

(三)从图案上看,侗族服饰采用古老的侗绣技艺,以孔雀开屏、富贵牡丹图居多。侗族服饰整体给人一种艳而不跳、雅而不俗的感觉。而这种图案用手工制作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当地的人们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看待,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新观念、新技术的涌入给民族的东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当地年轻人对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不认可、不参与、不继承态度直接影响了侗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族文化停滞不前的现象。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为之努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四、侗锦艺术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侗服也不例外,侗族服饰构图立意的取材极为广泛,有许多文案图样都取材于生活中。例如:1.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婚、丧等方面;因为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而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所以谷粒纹、桂花纹、田螺纹、水车纹等纹样都与农耕经济有关;2.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山川、云霞、日月、星辰、草木等,人们认为这些图案是可以“显灵”驱邪除害的,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崇拜意蕴,如: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是水崇拜,圆圈纹是对太阳的崇拜,云雷纹是对天和雷的崇拜,齿形纹是对山的崇拜;3.取材于主观想象中的产物。有一些表达理想愿望的图案,如祝寿图,中间为一条大鱼,在周围依附着百种花草,立意是“儿孙满堂,百岁有余”。这些图案包涵了他们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物象,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五、民族艺术传承

民族艺术是由民族群体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侗族是没有文字的,他们的文化特征以及历史的发展储存在服饰里,而服饰则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记载了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精神世界。民族的艺术需要传承,如果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更不会有发展。而侗锦则是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传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特色很鲜明,无论从工艺精湛度还是图案中所反映的生活状态,都体现了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也承载着种族繁衍与民族兴旺,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人们日常生活,而且也融合了当时的历史事件,更与民族的图腾文化相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探究,而对于侗族的服饰文化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及推广的力度,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结语

侗锦以其精美的工艺、独有的技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侗族、汉族,还是任何一个其他民族都好,我们有着唯一不变的、相同的历史文化,那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对“非遗”的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是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冼光位.侗族通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上一篇:精准肝切除论文下一篇:急性缺血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