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建筑艺术

2024-08-05

侗族建筑艺术(精选12篇)

侗族建筑艺术 篇1

摘要:民族服饰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实用性、历史性和传承性。三江侗族的服饰无论是图案、构图、用处等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本文以侗锦为例,着重分析了侗锦图案的形式、结构审美、多元交融的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可行的方法促进侗族服饰的原真性与传承性。

关键词:三江,侗族服饰,艺术传承

一、三江历史概述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民族风情、传统人文景观独具一格,人们居住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观光。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木制建筑为特色。三江侗族自治县,有着中国最完好、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建筑群,全县的侗族风雨桥共有108座,鼓楼159座,还有大量的侗族民居建筑群;在全县15个乡镇和三个流域内,侗族服饰文化风格都是不同的。

二、侗族服饰源流

侗族是一个讲究服饰艺术的民族,侗服和其他民族服饰一样,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侗服有南北之分,北部水陆交通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因此,其服饰在便装与盛装上没有明显区别,一般都是由上、下装组成,下装多为裤装。而南部侗族服饰则完全不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虽然也是上、下装组成,但下装多为裙装与绑腿。南部侗族的银围腰和北部侗族的宽红绸腰带,具有识别是否已婚的功能,有银围腰者和系宽红腰带者为未婚。服饰总的演变进程:树叶树皮——草本蔓茎——葛布——麻布——丝——棉布——化工布料。因为不同的人文地域以及自然条件,所以服饰所用的材料也大不相同。侗族服饰的款式源于白族,而流向则取自于它族。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简装(黑色土布),一种是盛装,在劳作的时候,大家身着简装,有盛大活动或者走亲戚时会着盛装,盛装时要带“银帽”,并佩戴其他银饰物品。从女子侗族服饰上的图案选择、装饰配饰、做工技艺等方面可以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女子。女子侗族服装可分为三种款式: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侗族女子服饰下衣为鸡毛裙,上衣为开襟紧身衣,在侗族女子服饰上衣的胸部还要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侗族女子服饰的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侗族男子服饰形式较女子服饰相对要简单一些,侗族男子服饰上衣为对襟的宽松马褂,色彩趋于灰色或者蓝色;侗族男子服饰下衣为宽松的肥裆裤,裤脚较窄,裤装的颜色以黑灰色为主。无论是侗族女子服饰的多样性,还是侗族男子服饰的单一性,从整体上来讲,侗族服饰从内而外的古朴和精致与侗族文化息息相关,而正是这种原始的民族风情,才使侗族服饰在千百年来都承载着祖先的神灵文化。

三、侗锦艺术的多样性

(一)从工艺上看,侗锦分为织锦和绣锦。织锦,一般要有木架式的织布工具和高超的技艺。唐朝李延寿在《北史·僚传》中这样记述“侗布”:“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反映出了织锦较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和染色技艺。绣锦是由桃花刺绣而成,又称为侗绣,它以侗族人自己织出来的侗布作为底布,以自己纺织出来的线作为织线。但是,由于是手工织出来的线所以粗细不怎么均匀,并且颜色也比较单一,所以现在侗族人改用丝线或毛线。对针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使用普通的手工针就可以。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的服饰,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次,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

(二)从款式上看,女款盛装一般是圆领、宽袖、胸襟、围腰、袖口、百褶裙、小腿布套、龙舟形绣花鞋。侗族服饰偏向于宽松,没有领,整体搭配协调。侗绣工艺分为刺绣和挑花。刺绣针法多种多样,有破纱绣、铺绒绣、错针绣、结子绣等。在具体绣一种东西时,往往要几种针法配合用,但其中以铺绒绣用得较为普遍,是广大侗族妇女常用的刺绣针法。

(三)从图案上看,侗族服饰采用古老的侗绣技艺,以孔雀开屏、富贵牡丹图居多。侗族服饰整体给人一种艳而不跳、雅而不俗的感觉。而这种图案用手工制作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当地的人们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看待,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新观念、新技术的涌入给民族的东西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当地年轻人对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不认可、不参与、不继承态度直接影响了侗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族文化停滞不前的现象。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应该为之努力,让我们的民族文化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四、侗锦艺术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侗服也不例外,侗族服饰构图立意的取材极为广泛,有许多文案图样都取材于生活中。例如:1.取材于现实生活中衣、食、住、行、婚、丧等方面;因为侗族是古越人的后裔,而古越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所以谷粒纹、桂花纹、田螺纹、水车纹等纹样都与农耕经济有关;2.取材于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山川、云霞、日月、星辰、草木等,人们认为这些图案是可以“显灵”驱邪除害的,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崇拜意蕴,如: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来源于鱼图腾,水波纹是水崇拜,圆圈纹是对太阳的崇拜,云雷纹是对天和雷的崇拜,齿形纹是对山的崇拜;3.取材于主观想象中的产物。有一些表达理想愿望的图案,如祝寿图,中间为一条大鱼,在周围依附着百种花草,立意是“儿孙满堂,百岁有余”。这些图案包涵了他们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物象,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生活与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五、民族艺术传承

民族艺术是由民族群体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侗族是没有文字的,他们的文化特征以及历史的发展储存在服饰里,而服饰则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记载了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精神世界。民族的艺术需要传承,如果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更不会有发展。而侗锦则是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传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特色很鲜明,无论从工艺精湛度还是图案中所反映的生活状态,都体现了侗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也承载着种族繁衍与民族兴旺,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人们日常生活,而且也融合了当时的历史事件,更与民族的图腾文化相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探究,而对于侗族的服饰文化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及推广的力度,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结语

侗锦以其精美的工艺、独有的技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侗族、汉族,还是任何一个其他民族都好,我们有着唯一不变的、相同的历史文化,那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对“非遗”的研究、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是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冼光位.侗族通览[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3]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侗族建筑艺术 篇2

二、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侗族大歌传唱+谚语编故事+兔子舞侗族大歌接龙)

三、教学目标:选取侗族大歌谚语(童谣和侗族大歌为主)这个切入点,通过一连串游戏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让侗族的孩子们提高对自已民族身份认同度,同时在外来文化冲击下能够坚守本民族特色文化,热爱自已的民族和文化。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播放侗族童谣单曲,或民族MV。(侗族大歌联唱、蝉之声比赛视频、童谣MV)(5 MIN)

2.询问班上有无人熟悉童谣OR大歌的起源,讨论介绍童谣的起源。(5 MIN)3.让孩子们自已在卡片上写上自已熟悉喜爱的侗族童谣或民谣中的一句歌词,收集卡片,然后收集。(5 MIN)

4.放童谣或侗族大歌,传物品,童谣停下来的时候,那个刚好传到物品的同学就上来抽一张卡片,唱出那首歌词,若不会,则叫写卡片的同学上来教全班唱这首歌,然后告知大家这首歌的大意或背景。(20 MIN)

5.PPT展示一些从侗族以音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人物(蝉之声组合、黔东南侗族大歌合唱团、朵碟朵阿组合、中国侗族大歌合唱团)(10 MIN)

第二课时(空旷场地,傍晚时分):

1.问问大家知道当地有哪些民俗谚语,说说谚语的来源。(5 MIN)2.孩子们每人写上一个谚语,收集。(5 MIN)

3.叫上一个同学或孩子们毛遂自荐,唱刚学会的童谣(蒙上眼罩),下面的孩子传物品,然后唱歌的孩子停下的时候,传到物品的那个人将上来抽卡片,抽出三张卡片,然后编个故事用上这三个谚语。可以鼓励大家一起帮助他。(10 MIN)

4.兔子舞+童谣OR侗族大歌接龙:随音乐跳兔子舞,跳过红色地域(事先贴好),音乐一停时,放一段童谣,让他们接下一句。(15 MIN)

5.励志版块:对着夕阳高唱刚学会的童谣或大歌,告诉孩子们,童谣和侗族大歌是他们的骄傲,大声地唱出来吧。(10 MIN)

五.教学材料:

1.侗族音频(包括侗族大歌联唱、蝉之声比赛视频、童谣MV、接龙民谣)2.流程PPT(包括侗族大歌起源,以侗族音乐走向世界的人物)3.兔子舞音乐

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应对方法

1.怎么样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孩子们:自已先学会几首童谣和几句侗族问候语,最好是能用侗族童谣的调用唱的方式做自我介绍,或用事先学会几句侗族自我介绍。

2.怎样能让低年级的孩子跟着你的思路走:用眼神跟他们交流,用简洁易懂且亲切的语言给他们传递自已的信息。

3.怎样让孩子们融入到课程中:放音乐渲染气氛,做老师的我们以身作则,参与其中。4.对山区支教的思考:

我们应该带去的:自信,亲和,梦想,勇气,为他们客观地讲述外面的世界。

侗族建筑艺术 篇3

关键词:湖南通道侗族;侗锦艺术;传承;发展

J523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是湖南省西部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數民族,侗锦是具有强烈侗族文化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工艺品,是侗族人民自种自纺和自挑自绣而成,以手工织锦为载体充分体现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侗锦色彩娇艳、姿态万千、风格鲜明,是富有成就、技艺高超、特色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侗锦固然成为侗族文化的一项不容忽视的载体。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锦制作手艺最好,不仅分布最广,而且影响最大,是侗锦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的地区。侗锦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代代相传的民族手工艺术,有着独一无二的民族韵味,毋庸置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发展到现在已有上两千年的历史,对侗族人民的服饰与生活影响深远。但从实地深入调研走访发现,侗锦的发展与传承不尽人意,令人堪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现象:

一、侗锦侗服的穿着率日趋减少

以前侗族家庭的着装大部分采用自织自染自用的形式为主,侗服曾是侗族人民应用广泛的常用服装,具有常装与盛装之分,可分为男装、女装、童装三大类,在装饰上采用织锦镶嵌或刺绣编织。常装工艺较为简朴,为侗族人民的日常穿用服,装饰仅在衣服边缘处绣以精细花边,侗锦图案主要在头帕、围裙、围腰裙上。图案造型大多以较为抽象的太阳、动物或水等等,充分体现出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与喜爱。侗锦盛装通常是侗族的男女老少在参加重大欢庆节日、大型民族文化活动、集体做客或举行祭祀日时的穿用,其工艺精良,图案紧凑、色彩艳丽、装饰繁复是侗族服饰文化底蕴和手工技艺最直接的体现。侗锦艺术盛装曾是侗族地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凸显了侗族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但随着交通的便利与经济的迅猛发展,侗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有了巨大改变。在外地求学与工作的年轻一代对侗服缺乏感情,一味地追求经济实用、时尚简洁的大众化着装理念,特别是由于侗锦艺术的节日盛装由于制作工序繁琐且耗时长等原因,导致侗锦盛装成了“稀罕物”,穿着使用率就更低了。

20世纪中期以来,效率高且成本低的纺织企业的进入,导致效率低、成本高的家庭传统手工技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今的侗锦艺术民族服饰的延续以及发展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为了更好将侗锦艺术有效的延承下去,侗服的普及与使用迫在眉睫,通道侗族政府应有意识地恢复与组织当地一些传统民俗风情节日活动,还可通过开发旅游项目调动侗族人穿着侗服的积极性,全面展示侗族的民俗风情与特色,再次展现侗锦侗服的独特魅力,让侗族民族文化的大放异彩,发挥侗族人民的凝聚力,使传统的民族服饰艺术得以延续。

二、侗锦纹样的文化内涵鲜少人知

侗锦是侗族文化遗留下来的璀璨瑰宝,有锦布、侗帕、锦带、锦被、背带、侗锦包和侗服等等,具备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精良,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侗族人民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当中。用料大都来自纺自染的棉布、麻布、棉线与麻线等。其他彩线、彩绸及玻璃珠片、玉石等贵重材料是通过定购后自行加工而成。值得一提的是侗锦的图案纹样体现了其深厚的侗族历史的文化底蕴,其题材有动物、人物、植物和几何,造型独特、形态概括抽象却有着各自不一样的含义与寓意,比如侗族人民对各种图腾非常崇拜,将其或织或绣在了侗锦上,对未知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祭拜、歌颂,希望从中获得庇佑,表达他们美好的愿望。太阳被认为是儿童的保护神,将抽象的太阳绣在小孩帽子上或围兜上能庇佑自己的孩子逢凶化吉、健康成长、幸福吉祥。葫芦也被认为是逢凶化吉以及繁衍的吉祥物,多用在儿童背带和贴花侗锦上,蜘蛛被侗族人视为救命神等等。

侗锦的纹样主要有花木形,如牡丹花、芙蓉、月季和玫瑰等;有鸟兽形,如鸳鸯、对凤、麻雀、牛羊和春燕等;有器物形,如鼓楼、花桥、星星、月亮、水波和银钩等;还有各类几何图案,色彩绚丽,图案大方,结构精密严谨。侗锦纹样精美雅致,内容饱满丰富,是聪颖的侗族妇女将大自然的和谐美、人们的美好愿望、侗家民俗、远古神话传说等等记录在侗锦上,无不反映着侗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向往、感情以及民族传统和生活气息,表达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审美观。

在调查中本人却发现,对于侗族各种风情习俗的起源以及侗锦上纹样的内涵,连大多数的土生土长的侗族人都是一知半解,只有部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懂得侗锦的纹饰上真正的由来与寓意。甚至许多纹饰已经不见身影,只存在年长老人的记忆中,侗族的文化传统亦受到威胁。没有文化底蕴的侗锦将失去其宝贵的价值,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相关保护机构与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侗锦纹样一一整理造册保存起来,将图样收集并附相应文字说明,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侗锦的魅力,还可指导侗锦产品商家在销售过程中进行有效介绍与宣传,使侗族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

三、传统的侗锦技艺面临传承危机

侗锦是勤劳质朴、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的劳动结晶,她们积极向上具有高深的审美创造力。侗锦的织造技艺自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以来绝大部分靠口授手传,传女不传男,代代相传至今。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合,侗族的纺织技术和印染工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形式及特点。

令人堪忧的是目前从事这门传统手工技艺的大都为四、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年轻一代的侗族人大部分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的行业工作,从事传统的侗锦手工技艺的“新生军”少之又少,传统的侗锦艺术手工织造技艺出现了“掉链子”现象,侗锦艺术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

保护与传承侗族的历史文化与侗锦技艺应采取一系列措施。譬如:首先,加强侗族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认识到侗族侗锦的多重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其次,扩大对侗锦技艺的研究力度,使侗锦艺术焕发新的面貌与生命;再次,加大培训侗锦技艺传承人员力度,联合中职院校开办相关专业或兴趣班,聘请当地技艺师傅进行传授,培养一批年轻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传承人,通过学校与培训机构的教学新模式,使当代的侗族人了解并掌握得本民族的传统技艺,为侗锦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还可组织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或技艺大赛等方式来促进通道侗族侗锦技艺传承;最后,可将侗族侗锦艺术与民俗旅游产品进一步融合,促使侗锦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利用侗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艺术形式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借助旅游市场的购买力来促进一系列侗锦等手工艺品的生产与创造力。重新将侗锦作为畅销的旅游商品在旅游风景区展示与销售,以此切入口,激发家庭式和企业式侗锦商品的生产模式。這样不仅可以带动湖南通道侗族的旅游行业的繁荣,宣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民族传统技艺的价值,促进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当地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侗族侗锦是世代相传且独一无二的艺术,其古朴性有着现代文明无法替代的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从而认可侗族侗锦这一宝贵的的传统艺术,提升侗族人学习制作这项古老侗锦技艺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促进侗锦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得以延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生命力。

四、侗锦艺术发展研究与创新力度与时代脱节

随着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审美观念也受到明显转变,倘若独具魅力的侗锦艺术一直固步自封的话,将丧失其应有的影响力与艺术价值。侗锦的纹样造型、色彩搭配以及制作工艺等都需要顺应时代,在保持原有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设计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与消费观念。

现代高科技与信息的高速发展,也使侗族妇女开阔了眼界,侗锦的织造技艺通过改良机器与原材料等等织锦速度已有较大飞跃。只有提升侗族侗锦技艺传承人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交流能力,掌握与了解现代人们的审美规律与购买习惯,才能更好推广侗锦商品品质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侗锦艺术的发展。比如在纹样设计中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样式,采取时尚的色彩搭配,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对传统侗锦进行创新与改良。还可设计和加入新的纹样,如文字图案、印花工艺等,打破原有的配色规律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将侗锦引入服装、包装、室内装饰、陶瓷等设计领域中去,相信与时俱进的侗锦将再次展现出崭新的生机。

通道侗族的侗锦艺术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对其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要重视民族民俗的质朴性与重要性,延续民族文化,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扩大应用的领域来强化侗族侗锦艺术的价值,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性。现如今各民族地区日益开放,发展显著,与外界交流愈来愈频繁,侗族人应认真研究与发掘侗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实际价值,继承与发扬侗锦传统手工技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景军.湖南通道侗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R]. 湖南通道:通道县文化局.2007年.

广西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的传承研究 篇4

一、传承特点与机制

1. 传承特点

一是逐利化。在广西侗族语言中,桑美是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师傅的称呼。主要是家族式传承和师徒传承,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依靠血缘关系和亲疏关系来维系,主要是严防技艺外泄,以保证此种技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防止技艺的外泄和扩散而采取的保密措施,以保障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技艺实现价值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地维系桑美的生存空间,反映出传承的功利性特征。二是封闭化。一般遵循父传子、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规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三是程式化。具有整套的流程、标准等程式化的体系,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建筑布局、布局、做法、尺度等,具有规定的模式和规范。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营造法则,并通过不断记录、总结,还融合了其他地区及民族干栏式营造法则及特点。

2. 传承机制

一是家族式传承。“工之子恒为工”,就是家族式传承特点精辟概括。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进行家族式传承,以确保技术传承,同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都是以家族式传承居多,不少优秀的侗族“桑美”的师傅就是自己的父亲。此种技艺没有文字记录,全靠口传心授和动手实践,形成世代相传的桑美家族。二是师徒式传承。师徒传承的目的就是经过拜师学艺,成为专业技术过硬的侗族桑美。在徒弟招收上,对徒弟的人缘、地缘关系、人品、天资及态度都需要符合师傅的要求。在广西侗族,主要有学徒制和雇佣学徒两种。

二、保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 保护方式

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名录式保护。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全面摸清底子,明确保护对象,增强保护工作的针对性,提升知名度。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已进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相对完善。二是传承人保护。通过明确传承人名录,开展巡回参展等形式,提升侗族木构建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定期不定期实施修葺,并开办传习班,培养传承人,从而推动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三是资料性保护。采取收集相关资料、实物的方式,使相关资料数据化、信息化,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四是修缮性保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改造等级,对侗族木结构建筑进行修缮,并将其打造成景区。

2. 保护方面存在的困难

在广西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面临着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濒临失传的危险。正因为现在部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只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许多技艺人的年龄过高,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从而造成此种技艺传承困难重重。如侗族的风雨桥、鼓楼等技艺缺乏传承人,木材资源日益匮乏,加上木构建筑自身的防火性很差,容易造成损毁,其再生的困难就很大,从这个意义上看,侗族风云桥、鼓楼等木构建筑技艺都面临着传承的危险,使其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二是日益衰减。现在不少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的传承人少之又少,侗族木构建造绝技也出现遗落衰减的现象。三是变异性较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木构传统建筑技艺的影响很大,在结构布局、材料选择、工艺技术、色彩图案、题材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情况。现代广西侗族民居的形制及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果仅仅只掌握传统的木构结构技艺,就难以做好相关营建活动。传统匠师技艺是在传统社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从理念到环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作为传承人,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营造知识技术,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故而使此种传统技艺出现了新的变异或变形。四是日渐消失。在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城镇化的加快,外来文化、经济对侗族的传统生态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侗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走到外界打工,给侗族地区的建筑民居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建议

1. 采取整体保护

在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方面,可以采取整体入手的方式。一是营造内容的综合性。因为营造技艺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无形的,还有有形的,故此,在传承与保护上,必须从整体入手,统筹考虑,全面实施,不可顾此失彼。

2. 采取活化保护

在活化保护方面,要坚持与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确保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有机结合。从活态保护来看,主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方式,在完整的环境中加强对对象的保护。在研究和安排技艺保护的同时,应该按照文化生态学的精神,对文化生态要素及其变化情况予以特别关注,坚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密切关注新环境下的侗族木构建筑现在及动态发展情况。应有计划有目的安排,采取区域生态保护的方式,坚持动静结合,物质非物质相结合,进行整体动态地传承与保护。

3. 采取需求性保护

任何一种传统技艺都是一种产品,都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需求。如果没有社会市场需求,这些技艺将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也就更谈不上发展问题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可以按照既定模式进行传承与保护,以此彰显其历史的厚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对技艺进行整合、改进与创新。在传统技艺的需求性保护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创新。在对侗族木构建筑技艺创新方面,要坚持核心要素,譬如在木材、外形、结构、传统彩绘、造型等方面,不可动摇,但是对于非核心要素,则要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如可以使用电动化、现代化的工具,如电动锯、刨、凿等新工具,可以使用新的工艺。二是注重现代技艺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要充分考虑普通技艺、特殊技艺、辅助技艺、核心技艺的关系,如在木材砍、锯、刨、凿等加工技艺上,完全可以使用现代化技艺,但是在处理木材方面,则必须按照其特殊要求进行,不可随意改变。只有坚持现代技艺与手工传统技艺相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四、结语

侗族春节习俗 篇5

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这项活动,同汉族过年“团拜”相类似。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好比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斗牛活动也饶有风趣。侗族人民自古就有斗牛这一传统娱乐活动。民间流传的《斗牛古词》中说道:“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宗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

侗族“祭靖”及其文化功能 篇6

关键词:侗族;祭靖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095-06

侗族是祖国统一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有2960293人①①百度百科·侗族,http://baike.baidu.com。(第6次人口普查分民族的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毗邻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少量分布[1]29-3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标识和民情风俗。其中,“祭靖”就是一项最具有历史意义和综合文化功能的活动。

一、各地侗族“祭靖”的汉译及涵义

“祭靖”,侗语为jiljaenh。侗族各地民间或学者有不同的译法,有的译为“吃牯藏”“吃牯脏”“吃古帐”“古丈节”“吃牯帐”[2]245“吃股壮”,有的甚至译为“祭鼓节”[3]。这些翻译解决了“祭靖”作为词语及其所表示的行为在现代汉语里的语言“标识”问题。这既是一种贡献,但又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个问题。也正是这种语言“标识”,目前黔东南地区无论是民间、学界或者官方及其网站,都把侗族和苗族的这一行为过程统统称之为“吃牯藏”“牯藏节”。通过对侗族南部方言区“吃牯藏”“牯藏节”的考察,我们认为,侗族的“吃牯藏”“牯藏节”应当统一使用音译之“祭靖”为妥,这一概念比较准确地表达了侗族所谓“吃牯藏”“牯藏节”的涵义。在汉语里,“祭”具有“祭祀”“祭奠”“祭拜”之意,而在侗语的现代意译里,“祭”则又为汉语“吃”的意思,这一翻译使得侗汉语意达到“契合”;“靖”在现代汉语里具有“安定”“平安”之意,还有“使(秩序)安定”之意,也使侗汉语意达到“契合”。“祭”和“靖”合起来的“祭靖”,变成了侗族(主要是侗族南部方言区)特有的“祭祀”行为。这一行为既具有“祭祀”“祭奠”“祭拜”之意,又具有“安定”“平安”“发展”之意。也就是说,侗族人民通过“祭靖”来祭祀祖宗、护佑村寨,祈求安居乐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地方和谐、人丁兴旺。我们通过对“祭靖”概念及南侗地区“祭靖”行为的缘由、过程和内容的考察,更能证实上述涵义及其文化功能。

二、侗族“祭靖”缘于祈求神灵护佑村民、保障平安、共图发展的文化心理和制度安排

(一)侗族“祭靖”的缘由

侗族之所以举行隆重的“祭靖”活动,缘由有二:

1.祈求祖先护佑村寨,保一方平安、和谐发展

据我们的田野调查,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今黎平县水口镇境内一个叫螺蛳寨的侗族寨子,有一对从六甲逃难到此的夫妇吴睹囊和仰香。他们逃难到螺蛳寨不久就生下了杏妮。杏妮天资聪颖,长到15岁就能歌善武,纺织、耕种、打猎样样精通。一家三口与寨上的乡亲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安宁恬静,生活也一天天地富裕起来。此时六甲财主李昌盛听说螺蛳寨变富后,就派兵丁前来抢劫。杏妮的父亲吴睹囊奋起抗争,结果杏妮的母亲仰香被李昌盛的兵丁打死并掠走了许多财物。

由于杏妮父女俩还没有被除掉,两年后,李昌盛又勾结官府抢劫螺蛳寨。杏妮父女听到此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李昌盛行动之前,夜袭李昌盛的住宅并将其杀死,还把李昌盛的家产和被霸占的田地分给了众乡亲。

李昌盛的儿子李顶郎在外做官,听说其父被杏妮父女所杀,他决心除掉杏妮父女,为父亲报仇。李顶郎便向皇上假汇报,说侗民已经造反到县郡,很快就要乱到朝廷了……皇上听后即下旨,令李顶郎回乡与各郡县议和。但李顶郎不仅不遵旨与各县郡议和,反而带领官兵围剿侗寨。杏妮父女通知侗寨开款,与李顶郎的官军交战,杏妮父亲战死。剩下杏妮突围出去,继续带领侗民与官军作战,边打边退,经过七天七夜激战,最后退到一片叫当概山的森林里。官军紧追上来,此时,杏妮为了掩护群众,独自一人跑上目标明显的奶业山,李顶郎也爬上奶业山顶与杏妮交手,数回合后,双双掉下悬崖而亡。这时,隐蔽在林中的侗民们听到悬崖传来一声巨响,急忙呼喊:“杏妮,你在哪里……”此时听到林区到处都传来“杏妮来了,杏妮来了”的回应声,但却不见杏妮的踪影。乡亲们就到奶业山上去看,只见奶业山下面的一个深潭里有两具尸体。李顶郎的尸体浮在水面,而杏妮的尸体却直立在潭中央,乡亲们认为这是杏妮阴魂显灵。杏妮死了,她是为保卫侗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一方平安而死的。所以,乡亲们供奉她为侗寨创业保家的女神,尊为“萨岁”,①①此传说中“萨岁”的名字,在石干成所著《走进肇兴》中为“婢奔”。见该书第42页。并修建“萨堂”世世代代祭祀她,以致除了每年农历正月必祭“萨岁”(此祭形式和活动都较单一,仅为一家一户或一房族祭祀——在“萨岁”屋前摆贡品、敬香)外,还议定现在仍“祭靖”的侗寨每7年两头大祭一次“萨岁”,此大祭即“祭靖”。

2.族众团结一心,共谋发展

据《吴氏族谱》记载:我地有扪拗妈,到那地方去讨肉吃,那地方有的人良心不好,用岩石沾血为骨头送她,用棉球沾血为瘦肉送她,用水牛粪打她的头,用烂酒糟击她的身,她回到本寨,把这些遭遇告诉了人们。男人听了发火在心,女人听了气愤在肠,都说:我们也要发展地方!于是,寨脚一群,寨头一伙,决定划村寨来结亲友,分地方来吃“股壮”②②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西弥寨吴定荣提供之手抄本《食股捞堂词》。。从此,侗族地区便以“祭靖”的形式来号召族众团结起来,共同促进地方发展。

(二)“祭靖”的时间间隔和时序——制度安排

1.“祭靖”的时间间隔

nlc202309030634

从康熙年间③③大稼“祭靖”起堂歌。吴家琴、姜大谦根据摄像音频、视频用汉字记侗音翻译整理。开始,各地侗寨一直按照地支年份“祭靖”,其时间间隔各有不同:黎平县千七片区(留架侗寨等四寨河两岸)5年两头过[2]245;黎平县尚重片区、榕江片区和从江片区,7年两头过④④中共黎平县委宣传部编《黎平侗乡》,内部资料:55。;锦屏县的“九寨”地区和剑河县的南嘉镇、太拥乡,每隔10年举行1次[4]215;镇远县报京乡每11年举行1次[2]245;剑河县的磻溪乡、敏洞乡每13年举行1次[5]。

2.各侗寨“祭靖”的具体时间(年份)

根据我们在黎平县尚重片区侗寨的田野调查和《古朴神秘的“祭靖”节》(吴显烈先生曾经用过“祭靖”这一汉译标识,我们尊重他的用语)⑤⑤吴显烈著《古朴神秘的“祭靖”节》,(内部资料):11-14。、《食股捞堂词》⑥⑥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西弥寨吴定荣提供之手抄本《食股捞堂词》。记载,该片区“祭靖”是按地支排列决定的。此规定使这一片区每年都有“祭靖”的寨子,这既有利于加强亲友间的交往,更有利于增进各村寨、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团结和友谊。各年“祭靖”的村寨具体如下:

子、午年:尚重、务弄、邓路、绞洞、高赧、岑纪、岑波、德化、平养、岑优、腊亮、平寨、岑同;

卯、酉年:高仲、高沙、高练、高绍、俾雅、塘朗、唐旧、平底、乌山、俾嗟、眼批、高面老;

辰、戊年:高洋、什里、旧洞、绍洞、高冷;

丑、未年:己德、己迫、乌潮、党脚、堂灼、高椅、俾纽、俾让;

寅、申年:洋洞上下寨;

巳、亥年:盖宝、丈巴、高九、平途、塘赖、高孖、大稼、平格、便晒、高培、岑桃、岑努、岑趸、平修、荣嘴、邓蒙、盘现、岑凤、高面;

唯有育洞的“祭靖”年份特别,为申、子、辰三个年份。

至于各寨“祭靖”的具体月份和日期(一般为农历十月或十一月),则由寨老、族长共同择定。节期一般为37天,①①2007年黎平县大稼乡大稼寨的“祭靖”在农历11月20日“请萨”祭祖后,由于凝冻天气的影响,直到2008年正月初八才完成所有活动。期间,除以三牲(猪—溺死、鸡、鸭)祭祖外,还将房族或众养的“祭靖牛”宰杀,将肉和内脏分到各家各户款待客人。

三、“祭靖”的程序及内容——侗族文化的传承教化功能

(一)侗族“祭靖”的程序

各地侗族“祭靖”的程序大体相同,即:“祭萨”→“捞堂”、踩芦笙→赛芦笙、贺歌师、贺歌堂→斗牛→女歌师散发花带。

(二)侗族“祭靖”的内容

侗族“祭靖”的内容十分丰富,现择其主要内容简介于后:

1.祭萨

“祭萨”是“祭靖”最主要的活动内容。

“萨”,侗语为sax,意即已经仙逝的祖母(同时也是对健在的老年妇女的尊称),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始祖,也是侗族村寨和侗族人民的保护神。

各地“祭萨”[6]活动的内容除平时有所不同外,“祭靖”期间的“祭萨”活动内容是一致的:首先是“接萨”,即由寨老们将“萨”接进“萨堂”或“萨deng”;然后在“萨堂”前或“萨deng”周围摆放“三牲”——猪、鸡、鸭及果品、点心,由“师公”带领众寨老在“萨堂”(萨坛、萨deng)行礼祭拜;或“四牲”——“记紧”牛(头)及猪(头)、鱼(腌鱼)、鸡(蛋)及各种贡果、吊粑、香、冥纸、红烛等,烧香化纸顶礼膜拜,缅怀这位率领侗民抗击官兵、保境安民、护佑村寨、治理地方的女英雄。

2.“捞(入、进)堂”“起堂”

“捞(入、进)堂”“起堂”是“祭靖”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祭萨”结束后,立即进行“捞(入、进)堂”仪式,紧接着“起堂”。其进程为:

首先,“引萨入堂”,即将“萨”从“萨堂”或“萨deng”引领到歌堂来,安顿好“萨”后,人们开始放铁炮。三声铁炮过后,主寨、客寨鞭炮齐鸣,然后寨老和来参加“祭靖”的客亲中的老人坐在歌堂(即事先选定的一丘大的干田或一块平坦坡地,在中央摆放若干凳子供寨老及其他老人们坐)中央。老人们坐定后,芦笙队边走边吹“捞(入、进)堂曲”进入歌堂,按芦笙序列站定(亦在歌堂中央),再后男女歌师领队在前,寨上着盛装的青壮年男女和少儿(亦着盛装)紧跟其后围成几圈(一般是男在外圈,女在内圈),歌师唱着“捞堂歌”率众绕“堂”行走直至仪式结束。

在“捞堂”仪式中,歌师必唱《嘎登靖》(入堂歌)和《嘎起靖》(开堂歌),讲述“祭靖”的来历、缘由和必须遵守的规则及“祭靖”的目的。

《嘎登靖》(入堂歌)的歌词为:②②吴家琴、姜大谦根据2007年黎平县大稼乡大稼寨的“祭靖”摄像音频、视频用汉字记侗音翻译整理。

“(1)请静心听,我唱支歌讲那‘祭靖’的根源。从前,祖宗落村后,选定了吉日‘祭靖’,大家共同遵守。

(2)从前,在油样山那一带,就开始‘祭靖’了。在‘祭靖’过程中,必须遵从一定的礼数。

……

(13)七年一‘(祭)靖’,从这时开始,都必须按照祖先的规定做(即‘祭靖’),才能保地方(村寨)的安宁。

(14)按照祖先的这些规定做,才能保佑地方人丁兴旺,家庭和美,财源茂盛。

(15)[按照祖先的规定‘祭靖’]即使遇到天灾人祸,(它)也不会长久危害地方,使本地方各村寨的人们,团结和睦、人心欢畅。

(16)自从各村寨按十二地支轮流‘祭靖’以来,各行各业稳步发展,寨寨年胜一年,人人安居乐业。

(17)寨寨年胜一年,没有发生危害地方的事件。大家遵照祖先的规矩‘祭靖’,保佑地方永远安泰。”

之后,男女歌师紧接着弹唱《嘎起靖》(开堂歌)。歌词为:①①吴家琴、姜大谦根据吴家琴、姜大谦根据摄像音频、视频用汉字记侗音翻译整理。

nlc202309030634

“(1)举步入场,请听我讲,自从康熙年间开始,我们地方都依照原来的风俗‘祭靖’。

(2)老一辈逝去,年轻一代接替,‘祭靖’七年一次,从未间断。

(3)客家②②侗族称汉族人为“客家”,后泛指讲汉话的人。唱歌,我们侗家做芦笙、笛子,热闹村寨,招谢龙脉,使我们地方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富贵双全。

(4)客家唱戏,我们侗家‘祭靖’,从古到今皆如此,世世代代不停歇。”

歌师唱完“开堂歌”和“启堂歌”后,入堂仪式结束。紧接着芦笙队吹奏芦笙曲,众人在歌师的带领下开始踩(跳)芦笙(舞),直至黑天。

在这一活动进程中,男女歌师分别自弹琵琶历数举行“祭靖”活动的侗寨发展史,唱述祖先何时到此落寨、人丁兴旺发达的过程、对本侗寨做出贡献和对本寨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及其功绩。此活动将延续至“祭靖”的第五天甚至第六天。这期间踩歌堂的形式都是一样的,但不再祭祖。只是每天穿插有赛芦笙、各房族贺歌师、青年人贺歌师、宾客贺歌堂、外嫁姑娘贺歌堂及女歌师散发花带等项目。

3.斗牛

斗牛是“祭靖”的第三项主要活动,也是参与活动人数最多、最热烈、最扣人心弦的一项活动。

在贵州省锦屏县九寨社区,凡“祭靖”必斗牛,斗完后宰杀,由族众分“股”食之。③③今在黎平县各“祭靖”的侗寨已不再将斗牛宰杀,斗败而当场死亡之斗牛之肉也不再“分股”给众人,但除取得最后胜利之“牛王”外,其余斗牛可卖之。因此,该社区食“股”牛(肉及内脏)是“祭靖”期间款待众客亲的主菜。然而,要想得到“股”牛吃,须经4至5年的精心喂养[4]215-219。待“祭靖”的具体时间一到,被邀请参加“祭靖”全体亲戚朋友,与主人一起到斗牛塘(场)参加“祭靖”的开始仪式。在仪式上“祭靖”总领念《“祭靖”词》,叙说“祭靖”的来历、宣布“祭靖”规约。然后,由开寨姓氏宗族的“祭靖”头领牵着“开塘牛”绕塘3圈,用红泥巴涂于牛的脑门,放礼炮3响,牵出场。紧接着是人口发展最快最多的姓氏宗族“祭靖”头领的牛,后面跟着的是全寨各家各户的“祭靖”牛,都绕塘3圈,并涂红泥巴于牛脑门后牵出场。给“祭靖”牛涂红泥巴表示已把这头牛交给祖宗了。

第二天,所有的“祭靖”牛都安排成对相斗,直到天黑。第三天天将亮时将所有“祭靖”牛宰杀。天亮后,杀牛人割下牛头放在养牛人家的神龛下,再割腹取内脏,把牛肚、牛肠和牛胃洗净,理好肝、肺、肾,割下牛肉切成砣砣,再切好内脏,一齐放入大铁锅中煮。煮熟后再放入香料,供参加“祭靖”活动的全体人员食用。天快黑时,主家又把牛腿肉分送舅家、姑妈家和女婿家等,每家1020斤,再分给别的亲友牛肉,每家几斤不等。宾客得了“祭靖”牛肉,告辞而去,各寨进入祭寨阶段。

4.封寨门祭寨、开寨

凡“祭靖”之侗寨,“祭靖”期间均须封寨门祭寨。但封寨门祭寨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九寨社区封寨门3天,即在“祭靖”期间的第4、5、6天,其余“祭靖”侗寨一般只封寨门祭寨1天。不准寨人出去,也不准外人进来。各家人都在自家屋里静坐、闲聊;“祭靖”管理班子则集中在总领家,吃斋祭祖祭寨,请巫师念经保寨安民。

第七天开戒,寨人吃了中午饭后集中于斗牛塘。“祭靖”总领带着管理班子的人,牵“扫塘牛”入塘进行扫塘仪式。总领牵着“扫塘牛”绕塘3圈,放礼炮3响,然后把牛交给宰杀手,由他们牵去宰杀后,平分给每家每户去祭神龛,再由各家享用。在斗牛塘中,青年男女们踩芦笙,老人们在外圈手拉手打圆场,共同欢庆“祭靖”圆满结束。

四、侗族“祭靖”的现代文化功能

任何优秀的民族文化都将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否则它将被时代淘汰。侗族的“祭靖”作为侗族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其合理的“内核”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当代中国的现代文明,并为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正功能作用。

(一)侗族文化传承功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侗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器物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符号文化。这些文化虽在其演进过程中增添或删减了一些内容,但能一直不间断地连续传承至今,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的“祭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祭靖”的首要活动——祭萨就很好地传承了侗族精神文化之一——信仰文化;而在“捞堂”仪式中,歌师必唱的《嘎登靖》(入堂歌)和《嘎起靖》(开堂歌)——唱述该侗寨发展历史、“祭靖”的起源与规则等则是传承侗族各种文化形态典型形式;在“祭靖”活动中的“踩歌堂”,则既传承了侗族的制度文化——按早已规定好的时序“祭靖”、以既定的歌堂或鼓楼坪“踩歌堂”、参加踩歌堂的全体人员必须跟随在歌师后面而不允许走在歌师前面并按歌师的步伐走——和符号文化——音乐歌舞及语言,也展示了侗族的器物文化——服饰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等等。总之,侗族文化通过“祭靖”这种文化活动形式一年年、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祭靖”成为保存侗族文化的宝库和有效的载体,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强大功能。

(二)民族聚合功能

聚合者,结合、团聚也。①①《南史·褚裕之传》载:“景平元年,富阳孙氏聚合门宗谋逆。”《红楼梦》第四回曰:“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且又是个多情的,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清]沉复在《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说:“聚合之权,总在夫人也。”谢觉哉在《人造“鹊桥”》也说到:“就是在父母子女之间,也必须有别离的辛酸,才能知道聚合的愉快。”其实,从“祭靖”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聚合功能是“祭靖”的首要功能,后边所述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功能都是从聚合功能中衍生出来的。首先,祭萨表现了后人与祖先团聚的愉悦;其次,“捞堂”“起堂”“踩堂”过程中又充分表现了各家族、宗族、亲戚朋友欢聚一堂的快乐;再次,斗牛、请父母妻子健在子女齐全的亲戚宰牛,吃完煮好的牛肉、内脏后,主人将所剩牛肉分给姻亲、朋友,则既表现了侗族人民所崇尚的团结和睦,更反映出侗族人民对和谐发展、共存共荣和地方永远安泰的追求。

nlc202309030634

(三)民族团结合作功能

团结合作不仅是侗族“祭靖”的主要功能,更是侗民族的一种精神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使得侗民族崇尚团结与合作。正是这种追求,使侗民族战胜了外辱,打败了官军追杀,在湘黔桂毗邻地区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团结合作在侗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大事多、新事多、难事多的情况,更应该特别强调通过某种合适的为各民族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如在前述“祭靖时序的确定”中提到的平格、便晒、岑桃、岑努、岑趸、平修、荣嘴、邓蒙、己迫、己德等寨子均为苗族,由此可见,侗族地区正是通过“祭靖”这种方式来巩固合作、加强本民族内部的团结及与周边各民族的团结,从而维护了侗族地区的社会安定。

(四)祈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行为合拍、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以实现族内关系、族际关系、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协调,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的目的。而侗族“祭靖”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功能可归纳为:通过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族内关系、族际关系、社会关系、生产与生活关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等的和谐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从“祭靖”的形式看,强调人与人、家族与家族、宗族与宗族、民族与民族的和谐;从内容看,则强调“保地方(村寨)的安宁”、“保佑地方人丁兴旺,家庭和美,财源茂盛”、“按照祖先的规定做(即‘祭靖’),即使遇到天灾人祸,(它)也不会长久危害地方,使本地方各村寨的人们,团结和睦、人心欢畅”,使“各行各业稳步发展,寨寨年胜一年,人人安居乐业”。祈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侗族“祭靖”的又一重要功能。而在当代中国的现代社会里,这一功能正在沿着科学发展观的轨道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高恨非,姚祖瑞,陈开沛.宣恩县民族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侗学研究:九[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3]贵州省剑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剑河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73.

[4]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欧潮泉,姜大谦.侗族文化辞典[M].香港:华夏文艺出版社,2002:480.

[6]贵州省从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江风物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78-179.

[责任编辑:蒲涛]

侗族木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篇7

(一) 古老而富有记忆的历史符号

侗族大多分布在偏僻山区, 喜欢依山傍水而居, 经过历史的发展, 侗家人创造了以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灿烂的民居文化, 侗族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以它结构的精巧、布局的奇妙、丰富的田园风情和民族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的一支奇葩。这些木质结构建筑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更是当地民俗文化与历史的象征。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激增, 木质资源日益匮乏以及木质材料与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等原因, 木质结构的建筑也因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核心舞台。

(二) 朴素美

对于侗族的木结构建筑, 不仅仅是因为它使用了传统的木质材料, 更体现在对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为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 包含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 不仅造型美观, 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 全以榫卯连接, 结构牢固, 接合缜密, 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 并在技艺中表现出丰厚的心理和精神寄托。真正体现了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三) 结构美

从木质本身所散发的自然气质与亲和力来讲, 足以让它更具生命力, 更具时代气息, 更具美感。木质结构建筑除具有自身的结构形式美感之外, 往往建筑师也会凭借着个人的感性情感与理性的思考赋予建筑以现代的结构形象, 使其在传统与现代的环境下更易于融合协调, 表现了对周围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有效呼应与独有的一份自然亲和力。

二、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山水长廊位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整体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 结合侗族杆栏式建筑加以创新。下面就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下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一) 建筑选材

山水长廊的建筑用材主要是樟子松、瓦筒、石材等, 樟子松材质较强, 纹理较直、质地细腻、质量好, 防腐、防虫、树干直, 是木质建筑的优质选材, 配合黑色瓦筒使其更显得古朴庄重。

(二) 建筑工具

古语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语很形象的说明了工具在手工工艺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侗族的能工巧匠也深知此理, 因而制备了多种工具, 如钉斧、刨、钻、锯、鲁班尺、角尺、丈杆、锤、墨斗等, 当然还有现在所使用的半自动化工具, 电动锯和切割机、电钻等机器设备。

(三) 建筑工序

组成一座完整的木构建筑骨架, 需要有柱、梁、枋、檩、板、椽等多种构建。各类构建的功能各不相同, 形状也不同, 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构件之间凭榫卯结合在一起, 榫卯的形状、大小、相互之间的结合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1、建筑形式设计

首先, 长廊的设计主要是根据侗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加上八桂特有的民族风情设计而成, 其有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1) 坚持建筑景观的生态原则;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 坚持建筑与环境、景观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统一的原则; (4) 坚持自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一致原则。

2、制作丈杆

将竹子劈开, 用刨将其毛边稍加刨光, 不至于刺手。横杆上用侗族所特有的符号标明柱、梁等排架的位置。纵杆上标注着柱、枋的位置。

3、取料及材料的初步加工

根据小样开列出各种构件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等方面的料单。料单要列出具体的项目, 比如:主柱几根、檐柱几根、规格大小等, 每个构件都必须包含进去。之后要对材料进行检验, 看是否有无腐朽、虫蛀、节疤、劈裂等问题, 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最后对材料进行初步加工 (这是指画线前的加工) , 将荒料加工成规格材, 比如枋材宽厚去荒, 刮刨成规格枋材, 圆材径寸去荒, 砍刨成规格的柱、檩材料等。梁、枋等方形构件的初步加工, 首先选择一个底面, 将底面刮刨直顺、光平, 在此工程中, 工人应该注意不要将其加工后的面扭曲。待底面加工好之后, 再加工侧面、柱。檩类圆形构建的初步加工是取直、砍圆、刮光。

4、画线

这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比较关键的一步, 而且必须要由有经验丰富的掌墨人来进行此项工作, 一般的工人是无法胜任此项工作的, 画线就是在已经进行过初步加工的材料上, 将各构建的尺寸、中线、侧脚、榫卯位置和大小等用墨线表示出来, 然后工人才能按线进行加工。要使整个加工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掌墨人首先要对鼓楼的整体结构有充分的把握, 他要十分清楚所画的每个构建所在的位置, 只有明确了各构建的具体位置, 才能确定出榫卯的方向和形状。特别是转角处的构建, 更加不能错位。画线完毕后, 还必须将位置用竹片标写清楚, 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而且, 这有助于防止漏掉或者重复制作构件的发生。

5、制作构件

本道工序是在画线的基础上, 将画过线的材料按要求加工成柱、梁、枋、檩、椽等部件。本道工序是整个木质建筑的重心所在, 耗时最长, 约占建筑过程四分之三的时间。

6、组装

安装就是将已经制作好的各个构件——柱、梁、枋、檩、椽等组装起来的过程。在进行此道工序前, 首先要对各构件详细检查, 确认各个部件都按要求制作完毕, 没有尺寸不符合或漏掉未加工的构件。这是检查构件是否精确的时候。如果某些构件制作的不够精确, 那么在组装的过程中还要花费时间进行整修, 将有碍于组装的顺序进行。

所谓“对号入座, 切记勿忘”, 是要求必须按木构件上标写的位置来进行安装。构件上面标写什么位置, 就要安装什么位置, 不要以任何理由调换构件的位置。这样, 就可以防止因构件安错位置而出现柱子倒升、柱脚不实、榫卯不严、尺寸不准确等质量问题。

“先内后外, 先下后上”, 是指安装时应先从里面的构件安装, 再由里至外;先从下面的构件安起, 再由下至上。如果柱间横向或者纵向有两根或两根以上构件, 应先安装下面和中间的构件, 最后安装上面的构件, 顺序不能相反。即使是一根柱子, 立起来以后也要使柱根一端先入位, 柱头一端留有活动余地, 以便安装构件时移动方便。遇有平面成丁字、十字、拐角等形状的建筑物时, 应先从丁字或十字的交点或中心部分开始, 依次安装。

7、固定椽子和上瓦

用钉子将椽子固定在框架上, 以便上瓦。盖瓦也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序, 相对对工人的营造技艺比较高, 如果工人的技艺不高, 盖的瓦就会看起来不但不美观, 而且会出现漏雨。

8、屋顶的装饰

中国屋顶形象所蕴含的功能是技术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历来被视为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 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 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的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 上部巍然高崇, 檐部如翼轻展, 是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体部分, 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 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至于屋顶上许多的装饰物, 在结构上也有它们的功用。诚实地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 而不肯勉强地来掩蔽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 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三、侗族木构建筑的前景

侗族木构建筑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同样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重要记载。2006年5月,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木构建筑逐渐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淡忘, 几千年的传统木结构体系逐渐解体。不得不让我们现代人引起注意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侗族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进行概述, 初步探讨了木结构建筑中的施工工艺, 以及在中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前景。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 木材这一既古老又年轻的材料在我国建筑业上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如今对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人类回归自然的倾向和木结构建筑优越的环境协调性, 都将使侗族木结构建筑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雷翔.广西民居.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9.

[2]吴正光.西南民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侗族服饰的源变及其艺术特征 篇8

一、侗族服饰的源变

侗族服饰传承到今天, 仍然鲜明地保持着本民族的特点, 在一些考古学家看来, 侗族服饰是研究侗民族历史的“活化石”。

1. 古代侗族服饰的演变。

在遥远的时代, 侗族服饰与世界各民族的服饰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 都经历过从原始时代利用草、叶、毛、羽、皮裹身, 进化到以纺织物制衣的历史过程。侗族服饰的这一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直接采取自然物阶段。用草、叶、毛、羽、皮等披扎在身上, 作为御寒遮羞之物。第二阶段, 卉衣阶段。卉是百草的总称, 卉衣就是用草编织的草衣。《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上载:“镂体卉衣, 凭深阻峭。”据传, 卉衣是取材于几种光滑而又有韧劲的草, 用手工编织成一块比肩略宽的长方形草片, 中间留下一个方形孔, 穿着时把头伸过去, 胸前和背部各搭着一面, 身体两侧用草系紧。第三阶段, 絺衣阶段。用葛麻纺布制衣。絺是葛藤纤维, 通称葛麻, 在我国南方山区普遍生长, 尤其以山地沟壑地方生长茂盛。《淮南子·原道训》记载:“古越人, 生葛絺, 制夏衣。”进入了纺织物制衣阶段。

2. 春秋至明代的演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侗族的先辈在絺衣阶段就发明了织布用的斜机, 开始用葛麻纺织麻布, 并用来缝制衣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记载有越人:“顶髻徒跣, 以布贯头而著之”, 侗族已经开始穿着布制衣物。其服装式样在《淮南子·原道训》中的记载是:“九疑之南, 陆事寡而水事众, 于是民人披发文身, 以象鳞虫……短绻不袴, 以便涉游;短袂攘卷, 以便刺舟。”九疑之南, 正是古代越人生活的地方。生产生活的需要, 决定了侗族服饰“短绻不袴”、“短袂攘卷”的特点。

魏晋、唐代时期, “侗布”已颇有名气, 前述《北史·僚传》中的记载就是佐证。自织、自纺、自染, 并自己缝制各种不同样式的服装在侗乡已成生活习俗。

宋朝时,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辰、沅、靖州仡伶人, 以锦鸡羽插髻”, “男未娶者, 以金鸡羽插髻, 女以海螺数珠为饰”记载了侗人在服饰上装饰的习俗。以羽翎作为装饰, 在现今的侗族庆典上经常可以见到。

明代以后, 对侗族服饰的记载则更为详细, 其服饰特点也愈加明晰。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卷七中详细记载了当时侗族的穿戴和习俗:“男子科头跣足, 或趿木履”, “妇人之衣, 长袴短裙, 裙作细褶裙, 后加布一幅。刺绣杂纹如绶, 胸前又加绣布一方, 用银钱贯次为饰, 头髻加木梳于后”, “好戴金银耳环, 多至三五对, 以线结于耳根。织花如锦, 斜缝一尖于上为盖头, 脚趿无跟草鞋”。其所具有的“细褶裙”、“刺绣”、“好戴金银耳环”等特点, 如今仍是侗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清代有关文献对明朝侗族服饰的记载是:“侗人椎髻, 首插雉尾, 卉衣。怀远 (今广西三江) 侗人, 罗汉 (男子) 首插雉尾, 椎髻, 裹以木梳, 著半边花袖衫, 有裤无裙, 衫最短, 裤最长。女子挽偏髻, 插长簪、花衫、耳环、手镯与男子同。有裙无裤, 裙最短, 露其膝, 胸前裹肚兜, 以银缀之, 男女各徒跣。”其中不少的服饰特征流传至今。

3. 清代“剃发易服”引起的巨变。

清顺治年间, 满族统治者为加强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在全国强制实行“剃发易服”政策, 要求全国一律以满族人剃发垂辫和满族服饰为标准, 进行文化同化。侗族地区虽偏居西南, 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北部的芷江、新晃、玉屏、镇远、岑巩等地, 由于经济比较发达, 在明朝已归王化。清“剃发易服”政策实施以后, 北侗地区服饰改变很大。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三江、通道等地, 由于所处之地山高岭峻、幽谷纵横, 穷乡僻壤, 与世隔绝, 清王朝鞭长莫及、影响力低微, 同时, 这里还是长达500余年侗民起义的中心区, 由于长期的反外族统治, 使得该地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服饰风貌。我们今天所见的侗族服饰艺术的精华主要存在于该区域。

由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差异, 也就导致了侗族服饰的衍变程度不一。有的地方既有汉唐时代的交领左衽, 也有宋元时代的紧身对襟旋袄上衣, 又有清代流行的挽袖夹袍和琵琶襟套衫, 融数千年不同服饰于一身。

4. 近现代的逐渐汉化。

20世纪以来, 侗族服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现在, 只有在南侗, 才能看到那些古老的服装式样:男子穿对襟衣, 大管裤, 包头帕;女子着裙装, 打绑腿, 挽偏髻, 盛装时他们头插锦鸡尾, 戴大量的银饰物。而在北侗, 由于交通便利, 汉化较早, 服饰已与汉族日趋一致。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侗族地区逐渐走向开放, 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侗族服饰发生了更加急剧的变化。在侗乡, 平时穿着侗族服装的人主要是年长者, 随着年龄的递减, 穿着侗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的青年人基本都着汉装, 只有在节庆和重大祭祀活动中才穿传统服饰。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也逐渐为现代纺织技术所代替。侗族服饰的传承压力越来越大。

二、侗族服饰的艺术特征

尽管经过了千百年的沧桑洗礼, 侗族服饰在外观上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作为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其基本的艺术特征仍得以保留, 这也是其艺术价值的所在, “布色纯、类型繁、装饰多、图纹美”的特征传承至今。

1. 布色纯, 制作服饰的布料颜色纯正。

侗族服饰采用的布料被称为“侗布”。传统“侗布”的织造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纤维加工, 用麻、棉等加捻纺成织线;第二步是把纺好的织线加工成布;第三步是染色和后加工处理, 就是将用粗纱或细纱织好的布再经过染、洗、曝三道工艺进行加工, 即用蓝靛、草硷水、牛皮胶、豆浆水、鸡蛋清等染液反复洗、染、浆、晒、槌打, 最终制成。侗布做工精致, 色泽鲜亮, 唐朝李延寿在《北史·僚传》中是这样记述“侗布”的:“僚人能为细布, 色致鲜净”, 反映出了较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和染色技艺。正是因为侗布织造繁复的工艺耗时很长, 反复的染洗曝又容易造成颜色的混杂, 所以, 侗布的颜色一般都很纯粹, 呈现出单一性。侗族服饰的颜色主要有青、紫、黑、蓝、白、浅蓝等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 白色多用于夏季, 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不分季节, 多用黑色。侗族服饰还讲究色彩配合, 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 类比色为副, 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 色调明快而恬静, 柔和而娴雅。

2. 类型繁, 服饰的类型、式样繁多。

侗族服饰分为男装、女装和童装, 其中最能体现侗族服饰艺术的是男装中的芦笙衣和女装。

男装方面:清代以前下身都穿裙子, 特征是上衣无领, 右衽、袖窄衣短、筒式长裙, 开襟于左, 用长带扎于腰部, 头围长巾。清代以后改穿裤子, 款式主要有两种, 对襟窄裤式和右衽短衣宽裤式。

芦笙衣是侗族男装的一种特殊类型, 即在祭祀、庆典时舞奏芦笙者穿着的专用表演服。芦笙衣在古代时是等级制度的表现之一, 为部族首领所独有, 后来仅作为祭祀庆典及“哆耶”时“踩歌堂”演奏芦笙的人穿用。芦笙衣做工精细, 造型独特, 产地不同, 风格各异, 既表现侗文化的共性, 又体现各地古老文化的特点。其图案中既有古拙的形象纹样, 也有高深莫测的抽象图案, 有西周至汉代的连环锁丝绣针法, 又有近代金银色箔材料, 集古今侗族服饰艺术精华于一体。目前可见的式样有左衽式、右衽式、对襟式和包裙式等, 每种式样还有着不同的变化, 如裙子上的草条式簾裙和叶片式簾裙等。

女装方面:包括头巾、发式、衣、裤、裙、鞋和首饰等, 最能集中反映侗族服饰艺术。侗族女装的类别较多, 据调查, 能够明显区分的就有近30种。在黔湘桂三省区许多乡村山寨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各种类型中还可以细分出若干种不同的式样。

侗族女装的类型分上衣和裙子两大类。上衣又分两种, 都不钉纽扣:一种是交领式, 一种是对襟旋袄式, 这两种上衣都能敞露紧贴着胸脯的绣花内胸襟;下身则一律穿百褶短裙和长筒套裤, 改革开放以后, 很多少女平时改穿西裤。侗女的短裙分一簾式和前后两簾式两种;膝盖以下则扎筒式裹腿 (古代称为“袴”) , 用淡蓝色的布带捆紧, 同时留下布带的两端垂下到脚踝部。

侗女的服装款式主要分为三种: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紧束型裙装根据上衣的式样又分三种:交领左衽、瘦长型对襟和右衽大襟。宽松型裙装上衣式样也分三种:右衽大襟、宽松型对襟和交领左衽。盛装时, 佩戴银饰, 显得庄重华贵。裤装, 大多是在清代剃发易服后改穿的, 其上衣多为右衽大襟, 裤腿的大小, 因地区而异。

发型是侗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侗女以衣着与发型相配合才能体现出地方特色。侗女的发型有数十种之多, 现代的发型主要有四类:绕木梳盘旋于头顶型、挽偏髻于头顶左侧型、挽髻于前额型和挽髻于脑后型。在这四类发型中, 同一类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挽法, 固定发型的木梳或银簪也各式各样。侗女的偏髻与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的发型十分相似。

3. 装饰多, 服饰装饰花样众多。

侗族服饰的美, 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装饰的精美, 侗族盛装是其集中体现。侗族服饰的装饰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银饰, 一类是织绣。

侗族自古就有以银为饰的习俗, 精致的银饰在唐宋时就享有盛名。“以多为美、以多为富”的观念由来已久。侗女们平时以少量银饰妆扮, 逢节庆盛典时则竞相斗艳。银簪、银头冠、银耳环、银项圈、银锁、银链、银砣、银手镯, 银光闪闪, 令人目不暇接。

织绣的运用更为广泛。侗族女装的衣襟、衣袖、衣边, 围裙、头帕, 童装中的童帽、童鞋、背带以及挎包等, 浑身上下, 到处装扮着花团锦簇般的织绣饰品。许多精美的芦笙衣上都有多块绣片, 有的甚至是由数十块绣片拼接而成。

4. 图纹美, 饰品的图纹构图美。

浅析广西三江侗族寨门的建筑形态 篇9

一、广西三江侗族寨门与中式传统建筑之门的关系

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任何建筑都有属于它的地域性, 建筑创作也必然离不开地域环境的影响, 也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寨门作为侗族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为普通的建筑语素, 它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中式传统建筑的门的影响,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与统一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 “礼”始终被视为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礼决定人伦关系, 明辨是非的标准, 是制定道德仁义规范的准则, 礼不仅是一种思想, 也包含了一系列行为的具体规则, 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必然会服从和反映这种礼制, 中式传统建筑的门作为建筑的主要部分, 这种反映也会更加突出。无论是在门头还是在外形装饰上都有所体现。而侗族寨门也是如此, 虽然造型没有中式传统建筑的门那么复杂, 但同样在物质与精神功能上都有相同的体现, 寨门本身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开放性活动的建筑构造存在, 还具有防卫和通行的功能, 作为侗族村落建筑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形成侗族村寨建筑群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随着岁月的流逝, 寨门的防御意义逐渐消失, 村寨的标志及地域的界定作用成为主要功能。寨门作为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 它蕴含着侗族千年的民族本土文化, 是一种共同认可的象征符号, 构筑了侗族人民在思想上、观念上的认知和交流的场所。

广西三江侗族寨门与中式传统建筑的门不但在礼制观念都有相互联系, 而且在门的朝向和方位上也息息相关。中式传统建筑的门大多坐北朝南, 背阴向阳, 以北房作为正房, 以南门为正门。南入门为阳宅。这是因为我国地处北半球, 属于大陆季风气候, 面南开门, 背阴向阳, 光线好, 夏季可纳南来清风, 冬季可挡寒风, 这种顺应天时地利的居住民俗, 被风水理论所接受。同样侗族寨门也是结合“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在寨门选址及朝向上大部分朝向东南, 以纳吉气, 保佑整个村寨平安吉祥。侗族寨门作为地域性建筑, 它的发展的是离不开中式传统建筑的门, 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

设计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必要趋势, 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将传统图案和纹样深刻的领会感悟。不能只是将传统文化艺术简单的照搬、模仿,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梳理和整合, 在对形神意结合理解的基础上发掘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契机点, 让传统图案和纹样成为设计元素中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创新点, 将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完美的展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宽《宁夏灵武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88年8月.

二、广西三江侗族寨门概述

(一) 自然地理环境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 地处湘、桂、黔三省 (区) 交界处, 该地区属于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由于海拔的原因, 受风向及纬度的影响, 春季阴雨寒冷潮湿, 夏季高温暴雨, 三伏秋季容易干旱, 冬季有伴寒霜。而且加上夏、冬季风的交替影响, 该地区降水量的季节不是一样, 4-9月雨水比较多, 其降水量为全年的70-85%,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为干旱期, 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 干旱少雨, 容易发生火灾[1]。

(二) 社会民俗及建筑特征

三江作为侗族居民的居住地区之一, 当地居民运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 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侗族的民俗文化大多从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一种时代感。包括侗族歌曲, 戏剧, 神话传说故事, 舞蹈, 诗词等。还有就是工艺美术方面, 它们的种类多种多样, 有染织刺绣、编织、银饰、雕刻、绘画等方面, 它们都反映出质朴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感, 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2]。但最令人赞叹的是集侗族民间艺术之合的侗族建筑。由于侗寨的地理环境, 自古以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所以村寨多因田建村, 因地建寨, 选择近水傍山向阳的山坡上, 建筑顺山式等高线呈阶梯式布局, 朝向多为东南向, 在高低弯砍的地形中, 巧妙运用平台, 踏步, 廊道与地形巧妙的结合, 在自然中寻求规律, 在随意中寻求创新, 灵活多姿, 与自然环境有机的相结合, 让建筑更具地域民族特色。

三、寨门的建筑形态特点

(一) 寨门形式分类

三江侗族建筑种类各式各样, 侗族村寨的民居和公共建筑是侗族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寨门作为三江侗族村寨的公共性建筑起到了标志性作用, 同时渗透着该地域的风俗文化和礼制观念、而且也蕴含民族的共同记忆。

寨门造型种类繁多, 或似牌楼, 或似风雨桥、鼓楼等, 把山清水秀的侗族村寨打扮的极具特色。侗族工匠在建造时, 遵循和谐、均衡、对称等规律, 结合折线, 斜线, 直线, 曲线, 然后进行重构和解构, 构成均衡协调, 比例对称, 完美规整的建筑艺术造型, 使寨门更具一种自然朴实, 规范稳定的形式美。

三江侗族村寨规模大小不同, 小的由几十户组成, 大的有数百户乃至上千户。因此小的村寨就开一个寨门作为进出的标志性通道;大的村寨开两个或更多寨门供居民通行。三江寨寨门很多, 但其特点和建筑形态都不近相同, 按其形式分类有以下几种, 分为门阙式和干栏式[3]。

1. 门阙式

2.韩小忙.孙昌盛.陈悦新《西夏美术》.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年12月.

2.牛达生.《西夏遗迹》.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年1月.

4.杨春光.《宁夏文化的源与流探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年.

张莉, 工作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现代平面设计艺术。

门阙式是三江侗族村寨分布最广泛的。是形式最为多样的的寨门之一, 许多寨门用木料或竹子修成, 样式成牌楼状。框架有四柱、六柱或八柱的;或者是一间或三间的;有的单独立于村寨周边的;有与风雨桥和鼓楼连接建造的。还有的寨门呈门房的样式, 一到两步架进深, 内设长条形椅凳和美人靠;有的将门两侧加厢房, 似凉亭供村民使用。这类形式的寨门更多的不是体现防卫作用, 而是突出其标志性作用, 用来界定区域空间的, 因此“形”是其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追求更强的装饰性, 这类寨门还采用了如意斗拱 (俗称“蜜蜂窝”式的斗拱) 加以浓厚的色彩进行装饰, 使得寨门的门头和门楣更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外形更具特色, 更显装饰性。

何为蜜蜂窝式的斗拱?它的基本单元是由一根长栱和两根组合成一定交角的小栱组合而成, 栱头的部分作简单的曲线形和圆弧形的造型, 然后再进行基本单元的交错排列, 互相穿插, 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长栱层层向建筑物外挑出, 用来支撑顶部檐檩, 在檐口下形成紧密而艳丽的装饰。

2. 干阑式

干阑式是三江侗族村寨最常见的建筑形式, 然而促使干阑建筑产生和一直沿用到现在, 其原因有很多, 如炎热潮湿的气候, 难以防御的虫蛇, 猛兽, 特殊的地形地貌, 而最重要的是该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 确切的说干阑式建筑是人门主动选择和创造的建筑形式。三江侗族寨门在构造方式上大体与普通干栏式民居相同。大多采用穿斗式结构, 一般分为五柱七瓜”的木构形式, 侗族寨门称为“整体建竖”。方法是用一个梁将旁边的立柱及中柱串联, 在每根长柱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开榫眼, 以仿作为连接件, 上榫眼的穿枋处于顶面部分, 中榫眼的穿枋处于中层楼板部分, 下榫眼又称地脚孔, 安上木枋以嵌固板壁。横向每排用三根、五根、七根柱串联, 中柱最长, 前后柱最短, 长短柱再用瓜柱 (短柱) 相连, 形成排架, 将排柱之间用枋连接起来[4]。形成房屋的整体构架, 柱脚之间设置穿枋连接, 使房屋的底部更稳定, 而寨门底部为架空, 中柱不延伸至地方, 直到上方房屋的部分, 架空部分再加门楣和门扇。干阑式寨门上半部分的房屋在古代是供村民瞭敌和报警的。

(二) 寨门结构

寨门的形态结构一般由门头、门楣、门脸等三部分组成。

1. 门头:

在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古代门的形象, 这是一种建筑群的大门, 左右两根立柱, 上面架上一横梁, 门扇就安在这个由两柱一梁组成的门框上。为的是进出入大门的人免受夏日阳光的照射与平日风雨的淋袭, 同时也为了保护大门, 在门框上安一个不大的房顶, 称为“门头”寨门的门头 (屋顶形式) (多以悬山顶和重檐歇山顶为主。顶部多用瓦片和杉树皮覆盖。悬山屋顶前后有两个坡面, 与硬山很接近, 只是屋面的部分挑出山墙以外, 悬山式门头的寨门结构很简单和侗寨民居的屋顶很相似。但由于社会文化及历史的原因, 悬山式的门头除了满足遮风挡雨的外, 其审美要求随着形式的变化也随之改变, 出现了重檐歇山顶, 歇山式门头很像庑殿顶和悬山顶的融合, 屋顶上部是两坡悬山, 下面是四面坡的庑殿, 顶面有一条正脊, 两边各两条垂脊, 下面有四条戗脊, 一共九条脊, 歇山建筑也有单檐和重檐, 但三江的寨门大多用重檐。重檐是侗族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屋顶形式之一, 这首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决定的, 三江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地湿润形季风气候, 由于海拔高, 受纬度和东南风的影响, 春季阴雨寒冷潮湿, 夏季高温暴雨, 这就需要从构造上解决建筑能遮阴, 避雨, 防潮通风等问题。其次是原本的建筑构造的影响, 在采用干栏以后, 加上受地形的限制和土地资源有限, 建筑只能向高度空间延伸, 由于出檐的深度和防雨、防晒保护成正比, 檐口高度和保护面成反比, 建筑建的太高对建筑屋的底部防水不利。由于材料和受力的限制, 屋面的出檐也不宜太深太长, 仅靠屋架的“穿”出挑支撑挑檐檩是没有办法挡住建筑底部的雨水和阳光的, 再加上长期的风吹日晒, 木料容易受潮受霉而腐烂变形, 是寨门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所以只能降低加深檐部, 形成重檐, 才能使寨门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

门头除了悬山和歇山式的屋顶外, 有时还和鼓楼一样, 采用攒尖顶, 在三江侗族地区有部分的寨门就采用这种形式。上层采用四角攒尖顶, 下边加以如意斗拱, 下层采用歇山式屋顶进行融合, 更显造型独特。所谓的攒尖顶是顶端屋面都是向上集中一点, 形成一个尖顶。即宝顶, 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

2. 门楣:

就是门的正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 通常它都是采用粗重实木制作而成。旧时满族也叫它“挂旗”是一种类似剪纸的装饰, 三江侗族寨门的门楣没有什么特殊变化, 也是一道木制横梁, 在上面加以龙形图案的装饰, 或是题字来表现他们的图腾崇拜和社会思想文化。

3. 门脸:

在门的上方和两边形成了一个包装的饰面, 犹如在人的脸上进行了美容和化妆, 所以将这种形式称为“门脸”。

四、寨门的生态特性

建筑生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融生”和“共生”。“融生”是指建筑必须与所在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共生”是指建筑与其它周边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三江侗族寨门建筑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寨门对气候的适应性, 由于三江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地湿润型季风气候, 全年雨量充足, 而且夏季炎热潮湿, 山谷容易产生瘴气, 同时大部分地区土地潮湿, 不适于居住。在复杂的气候环境下, 侗族村民对寨门采取干栏式结构, 用特定的木架结构将底层架空, 从而使建筑具有一定的防潮作用。增加寨门的使用寿命。一方面材料和结构的生态性, 材料是建筑构成的物质基础, 由于三江地处多山且气候湿热, 雨量充沛, 木材茂盛。因而在建筑构架上自然形成了以资源丰富的石材和木材, 竹材为主。人们依据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产生了木、竹、土、石、草等为综合建筑材料的公共建筑形式。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使得自然材料的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生态材料的运用也使得建筑外观与自然环境趋向和谐, 建筑与自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亲和关系;而且这些自然的材料也便于回收及重复利用。同时就地取材原则节约了运输的成本, 利用当地技术建造, 因此具有极佳的适用性和生态性。另一方面侗族寨门几乎都是使用木构架, 木材具有柔韧性, 木构架普遍采用的是榫卯构造联接, 因此这种结构也具有了一定灵动性, 节点有点类似于人的关节, 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 并且在研究中发现, 这种灵活的建筑方式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 地震时, 木构架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产生的影响。侗族公共建筑中的这种仿生性结构, 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现今随着岁月的流逝, 寨门的防御意义逐渐消失, 村寨的标志及地域的界定作用成为主要功能。寨门作为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 它蕴含着侗族千年的民族本土文化, 是一种共同认可的象征符号, 构筑了侗族人民在思想上、观念上的认知和交流的场所。在感叹西南地域性建筑文化灿烂与悠久的同时对其现在的发展不免有些担忧, 由于经济及建筑本身的实用价值和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使寨门建筑失去保护而逐渐消失。侗族寨门建筑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历史遗产。如何使侗族寨门的建筑形式得到延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三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三江侗族自治县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2]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侗族建筑艺术 篇10

关键词:文化生态,侗族大歌,歌唱,歌词

侗族音乐有10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嬗变都和其所处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它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也是表达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侗族大歌的歌唱形式独具技巧, 唱词中包含各种内容, 歌声优美动听, 耐人寻味, 体现出丰富的文化生态。

一、侗族大歌的歌唱艺术

侗族大歌的歌唱技巧源自其生产生活的文化生态场域,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深深地影响着它, 大歌的演唱技巧在其生态中自然形成、发展。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 呼吸

侗族大歌的呼吸方式被称为“链式呼吸”, 即一种轮流换气方法。由于在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中, 常出现长达数十拍的一个虚词的演唱, 为保证音乐延绵不断, 给予唱主调的人更好的衬托, 形成遥相辉映的动人旋律, 所以歌手们就要非常默契地运用链式呼吸的方法进行轮流的换气, 以保持低音的连续性, 如侗族大歌《嘎年》。

(二) 颤音

侗族大歌中的颤音叫舌尖颤音, 即是靠舌尖的灵活运用完成。这种颤音主要运用在女生大歌中, 用它来模仿蝉虫的鸣叫声, 类似于口技, 运用气息适度对声带进行冲击, 舌头在口咽腔中非常快速地上下颤动, 声音位置向前靠近舌尖。由于此技巧的难度高, 只有少数歌者才能胜任自如。在女生大歌《嘎仑》中, 歌头通过舌尖的灵活运动发出朗朗的蝉鸣声, 和低声部一直持续在“6”音上的演唱形成蝉虫独鸣和群鸣的声音, 动静结合、此起彼伏, 将夏日侗乡那千蝉和鸣的景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三) 共鸣

侗族大歌中的共鸣技巧是为了能逼真体现生活中鸟虫河流等自然之声而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和美声、民族唱法中的共鸣技巧不同, 它是由鼻腔结合收紧的下腭达到特殊效果的共鸣技巧, 这样共鸣音响听上去不很流畅, 但却能将蜜蜂采蜜、蝉虫鸣叫等景象逼真地表现出来。在女生大歌《嘎花》中歌者运用特殊共鸣将蜜蜂欢快采集花粉的繁忙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令听者犹如身临其境, 仿似闻见花香, 听见蜂鸣。

(四) 微升微降

在侗族大歌中, 音程的微升微降是歌唱中的即兴技巧, 也是其重要的音乐特征。其音律并非严格对应西方音乐的十二平均律, 在他们歌唱的概念中没有一板一眼的理论, 有的则是时刻对其文化生态的直接感受,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感受有所不同, 这些变量和不确定性都体现在他们的音乐中, 音乐中的微升微降音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同样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即低音区将音微升, 高音区将音微降的原则, 但要运用好这一技巧需要长期刻苦的训练方能熟能生巧, 应用自如。

二、侗族大歌的歌词艺术

侗族大歌歌词中包涵了祖训、传说、恋爱、丧葬、祭祀等, 现根据大歌中所唱的内容, 将其归类如下:

(一) 仿生歌

侗族人民热爱大自然, 仿生性的歌曲是大歌中比较特别的一类, 这类歌曲大歌词最为简单, 往往只有几句穿插其中, 其余的都是模仿自然生物的声音, 如蝉鸣、鸟叫、河流等的象声字。以《禅鸣歌》为例, 其歌词为:“ (岁当干赛久, 啊哈呃嘿……呃嘿……久啊……呃嘿久……哈呃嗯克呃……呃呀呃……嗯克呃呀呃……呀赛呀咧久啊) , 五月初五听只朗雷唤, (呃朗啊朗啊……嫩……嫩……嗯呃克呃衣呃克呃呀久) , 到了五月蝉儿放声把歌吟) , (哼嘿呃……呃呀呃……衣嗯克……呃呀久) , 蝉儿歌唱声音高又高。”歌词重点是运用众多的模拟象声字去最为直接地展现蝉儿群鸣的生态景象。

(二) 叙事歌

叙事歌顾名思义即通过唱大歌的形式讲述故事, 内容有传说、祖训等, 通过唱故事, 教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大歌《英台之歌》就是汉族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传到侗族地区后, 侗族艺人将其改编而成的, 歌中唱道:“到这里, 有她英台说道:学堂读书不跟人争吵, 个人做好一起听先生, 孔子像前谁敢闹, 进了学堂我们自己会展劲。”

(三) 情歌

适婚年纪的侗族男女们用他 (她) 们动听的歌喉将情感相互传递, 诗意而浪漫。大歌《真想你》如是唱:“安安静静咋唱支歌叙说俩我相爱给友听, 单身独汉赶不上伴, 怎得你情侣做那秧共田, 早晨从家去坡备办饭菜上桌, 心里想吃咽不下喉, 悄悄拿去收, 心中忧愁屋里屋外, 我因为姣迷方向”, 此曲将男子对心中爱慕之女子的相思之苦描绘得情真意切。

(四) 礼俗歌

侗族是个好客的民族, 在侗寨, 客人来客人走都要以歌相送, 此类歌曲众多, 如迎客的《进堂歌》中唱道:“今天客来翻山岭, 翻山越岭穿过大竹林, 穿过竹林你们到这里, 来到这里随便你们跟咱住几旬, 住几旬”;另如《请客进》中唱道:“请客进, 请客快进来, 请客进来歇一宿, 若客愿意, 晚上把歌对, 把歌对”, 这些大歌语言质朴, 情感真挚, 除此之外, 送客也有送客的歌, 以及祭祀等也是礼俗歌的范畴。

独特风味的侗族辣椒文化 篇11

由于严谨自律的儒家农耕文化和散发梦幻般山地野性的侗文化传统构奠了侗族历史文化的两大基石,于是也就形成了独特的侗族辣椒文化。

走进神秘的侗乡,侗族人会告诉你,在他们的家乡到处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家里的横梁上挂着一串串鲜艳辛辣的红辣椒,这就是侗族人喜欢吃辣椒的象征。

辣椒属草本植物,叶子呈卵状针叶形,白色的鲜柔小花看上去很像是茉莉花,青色的果实成熟以后一团艳红。从外表上看不论是洁白的辣椒花还是光滑的红辣椒都很柔弱浪漫,根本看不出它那种深藏不露的烈性脾气来。医书上说,辣椒味辛,性热,无毒,有祛风行血、温中驱寒、除湿导滞等功效。每当来到侗乡作客时,那侗族汉子就向人推荐治疗感冒的土办法,如果感冒了就狠狠地吃上一大碗辣椒,越辣越好,直辣得出了一身大汗后,感冒也就很快好了。过去侗族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山高林密,寒冷异常,稍不慎就会伤风感冒,甚至引发出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而辣椒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可以使人兴奋、发热、发汗等,从而达到驱寒、散风之功效,有效地抵抗这些疾病。再者,从营养成分来看,辣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碳水化合化、脂肪油、红色素、挥发油等多种营养及钙、磷、铁矿物质。食后可助消化,增进食欲,加快血液循坏,振奋精神,故辣椒从古至今就为侗族人所喜爱。

辣椒这种植物不挑剔环境,易栽易活,施肥不多,生长期长。每年春天栽种,夏季收获,直到秋后还有辣椒采摘。摘到的鲜辣椒可保存数天完好无损,凉干后可存放到第二年秋天。特别是经过加工的品种繁多,食用极为方便,由于它具备这些得天独厚的长处,因而越来越受青睐。

侗族人栽种的辣椒主要有菜椒、广椒、尖椒、朝天椒、“七姊妹”等品种。除菜椒、广椒外,其余都具有浓烈的辣味。

在侗族人身上,既有山地人的特征:粗陋朴实、强悍、英勇,同时又有平原儒家农耕传统的基因:崇尚知识,重视伦理亲情,擅长组织和关心时事。所以说,侗族人的性格是由山岭的粗犷与平原的柔和结合起来的。

与侗族人交往的时间长了,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发觉,侗族人每天最喜欢表演的绝活就是吃辣椒。侗族人离不开辣椒,他们对这种吃起来特提劲的东西迷恋得不得了,在侗族人眼里不吃辣椒的肯定不会是侗族人。如果哪天生活中没有辣椒,那这天对侗族人来说就形同一杯无滋无味的白开水,他们的心头空荡荡的,仿佛缺少了什么似的。侗族人吃辣椒能吃出瘾来,他们可以大口开怀地吃辣椒面、干辣椒丝、油炸干辣椒节子,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据《芷江县志·卷二六 生活习俗〈嗜好〉》载:“乡民一日三餐离不开辣椒炒菜调味。侗族人加工制作的辣椒品种有鲜辣子、干辣子、酸辣子、腌辣子、糟辣子、辣子粉、火爆辣子等”。由此可见,辣椒已成为侗族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侗族人制作辣椒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腌辣子。将青色的鲜辣椒(重阳节后紫色的最好)洗净,装入瓷罐,在罐内的颈部垫上梧桐叶、干稻草之类的东西将辣椒盖实(以免辣椒掉下来),然后倒置罐子于盛水的坛盖或碗钵里,大约过一个月左右,取出切成片丝等,炒熟后食用或作为佐料。这种辣椒味酸且香,辣味减弱,食后可助消化。用这种辣椒炒动物肝脏味道独特鲜美。

二、干辣椒粉。把干辣椒碾成粉末即成,常作佐料。有时还把刚煎好的油(最好选植物油)倒入粉辣椒中,再加入一定的食盐,拌匀后食用,名曰:油炸辣子。食用十分方便,且香味浓。

三、蜂辣子。秋后,辣椒已至晚期,其树将凋谢,但它上面仍有不少不成熟的小辣椒,即嫩又鲜。为了不浪费又不误其他蔬菜下种,侗种人拔掉秋后的辣椒树时,把树上的所有辣椒摘下来,越小越妙,放进开水锅里煮3~5分钟,再把它晒干。吃时,用植物油炸一下,取出,这时的辣椒又白又蓬松,状如蜜蜂,故名蜂辣子。它香脆可口,又十分稀缺,一般用来招待客人。

四、刷把辣子。将大鲜红辣子,把无柄的一头两对面剪破,去籽粘入糯米粉,放入坛子里腌上20天左右,吃时用油盐煎炒。此时,状如有柄的刷子得名。这种辣椒酸甜兼备。

五、扎辣子。用粳米粉、糯米粉、红辣椒粉等各三分的比例或辣椒粉占1/3强,将它们拌匀放在坛子里腌半个月左右即成。食时,用油煎成块状,然后用刀切成条、块状。这种辣子不失调味,但软而香。

六、糟辣子。将鲜红的辣椒洗净,切碎,再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拌匀,然后装进口边沿能盛水,有盖子的特制坛子。在坛子口缘倒进适量的生水,口子可用塑料薄膜或大张的梧侗叶封口,避免透气,加盖,大约3星期左右即可食用,而不需再进行加工。为了久放不坏,还可加入少许上等米酒,里面还可存放刮干净的生姜或干萝卜条,只要糟辣子不坏,生姜、萝卜条始终是又香又辣又新鲜,清香可口,用来待客,边喝茶边吃姜、萝卜条,别有一番侗乡情调。糟辣子适用场合最多,尤其用来炒鱼是一道有名的菜。

七、酱辣椒。把鲜红的辣椒装入蒸笼蒸熟,然后切细,再加入一定酱油拌匀食用。食用极为方便,味道独特可口。不过这种辣椒早已不是侗族人的专利了。

八、泡辣椒(又名酸辣子)。用新鲜的大红辣子,放入装有酸水(用米酒、米汤等特制而成的水剂)的坛子里浸泡1个月左右便能食用。吃时从坛中夹取,放些盐、味精便可。这种辣椒味酸又不太辣,食时方便,也可作一道主菜。

从前,侗乡的河流上有许多排客,他们终年在水面上过着飘忽不定的生活,他们把山区的木材扎成木排,然后顺河流飘过洞庭湖,乘江而下到各个繁华的城市去贩卖木材,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中最不可缺少的是红辣椒,带上一袋家乡的红辣椒,那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能够适应异乡的生活了。有辣椒提神,排客们不再怕风高浪急,他们就像《水浒》里的浪里百条张顺一样尽可以在水里展示一身过江龙的本领了。

侗族建筑艺术 篇12

一、芦笙的分类:

芦笙是三江侗族的民间气鸣乐器,侗语称lenc。侗族的芦笙,按侗语,它们的名称、音高、音列以及第一笙管长度分别为:

1、"佶列"(Ji lie)—最高。主音在小字二组至三组,la.do,re,mi,sol,la六音齐全。第一笙管长35至4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第一小提琴。

2、"琉六"(Liuliu)—次高。主音在小字一组至二组,,la,do,re,mi,sol,la六音齐全。第一笙管长65至7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第二小提琴。

3、"根耶"(Genye)—中高。主音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la,do,re,mi,四个音。第一笙管长1 05至1 1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中提琴。

4、"林娄"(Linlou)—次中。主音在大字组至小字组,音列只有la,do,re三个音。第一笙管长160至1 7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大提琴。

5、"琉伴"(Liuban)—低音。主音在大字一组至大字组,含有la,do,re三个音。第一笙管长450至50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贝司。

6、"林秀"(Linxiu)—倍低。主音在大字二组至大字一组,含有la.do,re三个音。第一笙管长700至900厘米。按音高组合的顺序可比作西方管弦乐队弦乐组中的贝司[1]。

(在贝司中没有这些实际音高,笔者只是从音高组合这方面来举例)

二、芦笙的演奏形式

①独奏,用小号芦笙;②对芦笙,用音高、音列完全一致的两支芦笙齐奏;③套芦笙,由调式调性相同的高、中、低音芦笙组成三个八度一一民间称"三滴水",进行合奏,或再加倍低音芦笙组成四个八度一一民间称"四滴水",进行合奏;④芒筒芦笙,有高、中、低音芦笙各一支,加三支芒筒,民间称"半套";高、中、低音芦笙各两支,加六支芒筒,民间称"整套";⑤最大型的芦笙乐队,是由六种不同规格的同调芦笙各若干支,加若干支芒筒组成,其中中音芦笙最多,参加演奏的人数可达一二百人。在三江侗寨,芦笙踩堂是侗寨传统的庆典活动,使用了这种大型的芦笙乐队,是最隆重的芦笙演奏形式。而独奏、对芦笙、套芦笙、芒筒芦笙的使用均较自由,在婚丧喜庆、歌舞节日中均可使用。此外,凡祭祖祭神、踩堂盛典、迎接贵宾、外出为客都要以芦笙为前导。

三、芦笙的改良

广西芦笙演奏家覃国伟先生在演奏生涯中切身的感受到芦笙音域和音色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在表现音乐作品上的潜能,故覃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对乐器的发声原理及音域的拓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从乐器的构造、乐器发声簧片的音序等方面做了细化调整,并亲自动手制作。覃先生对芦笙及其演奏技法进行改良,丰富了其变化音、并使之能融入西洋管弦乐,这把芦笙名为"2 4簧新型芦笙"。

①音域和音律上:音域拓宽,突破两个八度,扩大到2 4度。实现了十二平均律运用于民族乐器的设想,并且十二平均率的使用音域已扩展到上加二线C.突破了芦笙吹奏半音的局限性。这是芦笙演奏史上的一大突破。

②和声上:对芦笙进行富有成效的技术改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改良后的芦笙能吹奏三、六度风格的和声,,五八度和声,如:G1-C-G,C1-G-C。还能吹奏四、五度的民族传统和声。同时,加入了和弦的使用,可以吹奏如C-E-G这样的西洋和弦及其转位和弦。

③调式调性上:因为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突破,使芦笙在调式调性上更自由。转调、离调都可以表现,并且不局限于民族五声调式。

④技术上:芦笙在演奏上更灵活,连续的超过八度的复音程,二度音程都可随意演奏,并且可以演奏大小二度的颤音。

⑤表现力上:覃先生本着把芦笙融入交响乐的理念,让芦笙像二胡那样具有较为成熟的音序材料,为创作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通过不断的改良和完善,音域的扩大、和声的多样化等,终于使芦笙这一原始的民族乐器能与西洋乐器站在同一平台上完美结合,完成了《侗寨狂欢夜》这部精彩的芦笙协奏曲。

四、改良的艺术值效

经过覃先生十几年孜孜不倦地改制,芦笙终于在音域、和声、技术等方面得到完善。覃国伟先生希望通过改良,能使乐器演奏更加自由,更大的发挥出乐器的优势,并且能较自如地融入到西洋管弦乐中,与西洋管弦乐共同演绎美好的乐章。而他和覃大川先生共同创作的芦笙协奏曲《侗寨狂欢夜》则让改良芦笙有了表现的一席之地。1 9 9 2年,覃国伟先生从侗族山寨纯朴的风土人情和侗族姑娘的动人舞姿中获取灵感,与覃大川先生共同创作了极富广西侗民族特色的芦笙协奏曲《侗寨狂欢夜》,其中展现了侗族山寨美好的风土人情和侗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这首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的曲子,后来将覃国伟"吹"进了维也纳。

(1)取得的成就:1 992年,获广西民族器乐比赛一等奖;2001年,获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 00 5年,获全国孔雀奖一一少数民族器乐比赛一等奖;2007年,获第三届广西音乐创作室内乐金钟奖。2004年春节期间,参加了维也纳"广西文化周"的演出。2004年1月3 1日晚,《侗寨狂欢夜》作为压轴作品在"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的下半场亮相,把广西的民族音乐带进了一个新的层面。覃国伟先生至今仍很激动:"当我身着中国的民族服装、手持芦笙站在金色大厅的演奏台上时,非常自豪一一一我一定要把最好的乐曲、最好的演奏带给所有的观众,让他们也认识芦笙的美妙!"对于广西音乐界来说,覃国伟先生的维也纳之行不但打破了"广西民乐走不出冷水滩"的"瓶颈".还意味着值得骄傲的三个"中国第一"——维也纳金色大厅第一次响起了广西原创的民族音乐;广西器乐演奏家第一次走出中国,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芦笙与交响乐第一次合奏。面对取得的这些优异成绩,覃先生感到很欣慰。而他所改良的芦笙现今已可与西方管弦乐较好的融合在一起进行演奏,这也是其初衷之所在。

(2)展望:随着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东西方音乐之间得以广泛交流。东方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东方的民族音乐的国际地位愈发有分量。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因此,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下,保留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设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体系势在必行。作为少数民族居多的广西地区,从古至今积淀了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财寓,不仅为保留和发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当代音乐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浩如烟海的音乐素材。广西地区默默耕耘的音乐工作者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本土的民族器乐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大成效。通过对覃国伟先生的采访,笔者了解到覃先生近期在乐器的改良和发明创造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如发明的南洋鼓、巴比將、玉查琴,改良的德朗琴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侗族芦笙的改良丰富了乐器的使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土的人文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广西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正在努力建设'文化广西',解读'文化广西,,其要旨当然是文化要有广西特色。那么,何谓广西特色,怎样建设呢?显然,它应当在广西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出新、发展,才有可能建设成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文化广西'才可能璀璨夺目,独放异彩。"从这点上看,笔者不禁引申出这样的思考:我们该如何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来发展广西特色音乐?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财富该如何挖掘,保护以及发展?就目前的发展状态看来,本文所述的侗族芦笙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芦笙的局限性。同时,音乐创作者们积极汲取各种民间音乐素材,并在音乐素材上加以优化和提炼,运用多元的作曲技法,使广西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其民族特色和时代风采。

摘要:广西侗族历史悠久,它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使用乐器的民族。本文以广西三江侗寨为个例研究,以侗族芦笙作为研究对象,从乐器的分类、演奏形式两方面来进行音乐解析,并对覃国伟先生所改良的芦笙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改良芦笙的艺术值效。

关键词:广西侗族,芦笙,改良,艺术值效

参考文献

[1]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箐:《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漓江出版社P204

[2]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箐:《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漓江出版社P205

[3]覃国伟先生原话

上一篇:保障作用下一篇:股骨颈骨折牵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