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

2024-10-31

黔东南地区(共11篇)

黔东南地区 篇1

实际上,苗族刺绣更多的会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表达出苗族人民独特的思维创意。在黔东南地区,人们依然会沿袭传统的方式来制作自己所穿戴的服饰与装饰品。为了使得股市更加美观,有智慧的苗族手工者就会在衣服上面进行刺绣,会呈现出具有不同寓意,符合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各种手工刺绣图案。这些图案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传授过程,也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图案样式,而是年轻一代通过老一代刺绣艺人的耳濡目染,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对于传统的刺绣手艺进行传承与创新。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多种多样,表现手法也是有所不同,不仅仅有对于传统图案的传承,也有根据新的生产、生活的变化所进行的图案方面的创新。

一、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来源

(一)苗族的图腾崇拜

由于黔东南地区地理环境封闭落后,苗族祖先在最开始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能够充分明白自然的规律与作用,因此就认为万物有灵,将一切自然的变化归因于自然的神灵,因此他们对于自然是尊敬的,就开始出现模仿自然的图腾,苗族人民崇拜的图腾多种多样,不仅包括龙、牛等动物,还包括竹子等植物。其中,苗族人对于龙的崇拜可谓是由来已久。一些服饰刺绣的手工艺者都普遍认为,龙是万物的灵长,因此十分重视对于龙的刺绣图案的设计。在苗族的服饰刺绣中,表现出的各种图案都表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的尊重,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苗族的神话历史传说

关于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来源于苗族的神话历史传说。例如传说苗族妇女所穿的刺绣裙子是模仿彩蝶制成的。这是因为在苗族的神话故事中,蝴蝶是他们的保护神,只要有蝴蝶在的地方就一定是生活美满。在苗族地区还流传着苗族女领袖兰娟的故事,兰娟将自己走过的地方在自己的衣服上进行标记以免迷路,最后将自己部落迁移时所穿的衣服当做了女儿的嫁妆,因此兰娟衣服的刺绣手法成为了女人出嫁时一定要在嫁衣上使用的一种刺绣方式1。

在黔东南苗族地区流传着关于蚩尤的神话故事,苗族人民一直认为蚩尤是他们的祖先,蚩尤为他们出掉了“垂耳妖婆”,保护着苗族人民的安全,但是后来赤帝和黄帝入侵苗寨,蚩尤带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最终蚩尤被杀,从此苗族子孙生活颠沛流离,运走他乡。因此在苗族服饰刺绣中,还有表现自己祖先蚩尤的相关图案。

二、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分类

(一)动物图案

在苗族服饰中,最经常的使用的图案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动物图案会在黔东南地区的服饰中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图案经常会在苗族妇女的衣服上面见到,比如蝴蝶、鸳鸯、燕子、喜鹊等,手工艺者经常会将这些动物图案用刺绣的方式秀在苗族女人的衣服上,代表着吉祥的寓意。

在对于动物图案的刺绣中,不同的动物在服饰中的位置会有所不同。图案主要会被绣在上衣的肩膀、领子、背部、衣襟等地方,同时还会用带有刺绣图案的腰带、围腰、飘带等作为衣服的装饰。一些动物纹主要会被绣在衣服的袖子、肩膀或者衣襟等地方。一些苗族姑娘的裙子上面也会被绣上蝴蝶等动物图案。这样制作出来的服饰既美观有具有实用性。这些被绣在衣服上的动物图案多是运用了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并且还存在着将一些动物进行组合的形象,或者动物与植物组合的现象。

(二)植物图案

植物图案也是在苗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这些植物图案可以同动物图案一起进行组合呈现在服饰上。在黔东南的苗族服饰中,常见的植物刺绣图案主要有牡丹、竹子、兰花、水仙、菊花、向日葵等。这些植物图案主要被绣在衣服的领沿、袖口上面,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图案也是可以进行组合的,不同的植物还会同动物图案一同配合,例如鸳鸯就会和一些植物搭配在一起,表现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视觉感受,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寓意,同时不同的植物所使用的刺绣手法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会根据服饰穿着的人群特点、服饰所要刺绣的图案选择不同的刺绣手法。花草的图案一般在苗族女性服饰上面表现较多,主要表现出苗族女性坚强、善良、美好的性格与品质。

(三)几何图形图案

在黔东南地区,在服饰中还存在着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何图形的图案。很多的图形的形成都是从苗族人民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了解中得来的。这些几何图形多半都是具有一些象征或者抽象的含义。在图形中有代表月亮、太阳、石头等的图形。很多服饰上的图形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通过各种不同图形的组合而形成的。

例如在一些苗族妇女的披肩上面都会有两道刺绣的横道,这就是代表着黄河与长江,在两道横杠之间还会绣有各种代表着山岭、村庄等的图案样式2。表现出苗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拜,同时也体现出了苗族人民的审美与智慧。运用几何图形对于服饰进行装饰体现出了一种组合的美感。

三、苗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点

首先从服饰绣图案的颜色搭配方面就具有很大的艺术特点。在黔东南地区,服饰的刺绣颜色多采用固定的颜色搭配。人们最经常看到的服饰刺绣颜色就是蓝色、红色、黑色、白色等。其中蓝色和黑色的搭配最为常见,色彩的搭配可以看出不同苗族聚居区的特色。例如在黔东南的西江镇地区,服饰刺绣的色彩搭配就比较艳丽,这是由于这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比较优美,人们所处的环境氛围对于刺绣的色彩搭配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会有具体的色彩差别,但是在整体的黔东南地区,对于一些固定的刺绣图案有着固定的颜色搭配,这是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形成的最合理的色彩搭配形式,例如龙的颜色一般以红色或者橙色为主;花鸟等多采用绿蓝搭配。

同时,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刺绣图案的造型方面。各种不同的刺绣造型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且根据实际的刺绣技术与手法进行图案造型的变化与丰富。实际上刺绣图案已经成为了一种苗族文化特有的文化符号,从服饰的刺绣图案中可以了解到生活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习惯的传承等方面的信息。许多的刺绣图案并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通过手手相传的形势在一代代苗族手工艺者中延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刺绣的图案也会有所更新、发展。

四、结语

黔东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人民的智慧最集中的表现在了他们的生活、生产之中,苗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既具有美观性又具有实用性,服饰的刺绣图案大大增强了服饰的艺术美感,体现出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对于生活的向往。

摘要:在广阔的黔东南地区聚集着众多的苗族人民,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习惯、民族语言与民族服饰。其中,苗族服饰是最受到人们关注的,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复杂的工艺、优美的造型吸引着国内外大批的学者及游客。苗族服饰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传承着最原始的文化。苗族服饰多采用刺绣图案进行修饰,并且刺绣的图案大有讲究。文章主要研究的是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刺绣图案。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图案

注释

11.骆醒妹.黔东南西江镇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2 .李明娟.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探析[J].大舞台,2014(9):218-219.

黔东南地区 篇2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案例)

金昌市三中

李秀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②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③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论辩和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位置、国家;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近几年来啊,到新马泰去旅游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那里不但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可同学们,你们知道“新马泰”在哪里吗?(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的景观来自哪个地区? 生:东南亚(由此引入到东南亚的教学中)

二、新课探究、学习

(一)东南亚的位置

师:了解一个地区首先了解的就是位置和范围,所以我们首先一起来分析一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读“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回答东南亚在亚洲的---(出示图片)生:东南部。

2、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出示图片)师:请学生读图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在---生:绝大部分在10°S---23.5°N之间。

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在“东南亚地形图”上找出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并要求学生用笔把两个大洲用线连起来,两个大洋也用线连起来,观察形成什么字?(出示图片)

生:“十”字,师:它处于哪两个大洲与哪两个大洋的“十字路口”?(出示图片)生: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二)东南亚的范围

师:了解了东南亚的位置我们现在看看东南亚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又有哪些国家组成?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一下。

生: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出示图片)随堂检测

(三)东南亚的国家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在“东南亚的国家”图中让分组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家;

师:(提问)

1、东南亚的国家中,哪些国家位于中南半岛? 生:……

师:哪些国家位于马来群岛? 生:……

师:哪些国家是内陆国? 生:……

师: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邻? 生:……

师: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生:……

师:哪一个国家的面积最大?它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 生:……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比赛,比一比,看谁找的快?(出示图片)找出屏幕上列出的国家的首都。

(四)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

师:了解完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以后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同学们都知道,看地形先看?

生:颜色,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特征。(打开地图册,做好准备。)师:好,那我们就一起先来看中南半岛的颜色。中南半岛是哪头高哪头低? 生:北高南低

师:那这样的地势对河流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生: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因为:“水往低处流!”

师:那么中南半岛上有那些主要的河流呢?我们一起来看地图。中南半岛最东边的河流是?继续往西是?再往西?接下来是?

生: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根据教师教鞭所指的位置,找到中南半岛上的重要河流)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哪个国家?有哪条河流与其它河流不一样吗?

生:大多发源于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而后流入东南亚;只有湄南河不是发源于中国境内。

师:现在我们来看,(出示图片)这是河流,这是山脉;这还是河流,这还是山脉……那么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就是?

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师:(多媒体出示)老革命家陈毅写的一首诗《赠缅甸友人 》,让同学们齐声朗读并指明这首诗正好反映了我国与中南半岛山水相连的特点。

师:让学生读“马来群岛”地形图:(出示图片)师:马来群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生:山地、丘陵

师:这里的河流在长度和流速上有什么特点? 生:短促流急

4----引导学生得出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地震。

师:同学们,东南亚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请你们讨论一下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是为什么吗?(出示相关图片)

生:这里位于板块和板块交接地带,地壳不稳定。师:同学们真不错,那你知道是哪些板块在这里交接吗? 生1: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生2:还有亚欧板块

师: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生:……

师:看来同学们对火山的了解还是满多的。火山的喷发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可是,在马来群岛,却有很多人选择居住在火山的周围,这是为什么呢?

生1:生2:生3: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正因此,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又要看到火山喷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五)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了解了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东南亚的气候,还是先来看中南半岛。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同学们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纬线)

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中南半岛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于热带。

师:那究竟是热带的哪种气候类型呢?让我们看幅图你就知道了(出示图片)

生:这里一月时风由东北吹来,七月风从西南吹来,不同季节风向不同,所以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师:是的,东南亚也在东亚季风圈内,属于季风气候。这里冬季盛行?风由?所以,在它的控制之下,降水?

生:东北季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较干燥,所以降水少,形成干季 师:夏季盛行?风由?这时降水?形成?

生:西南季风,风由印度洋吹向东南亚,温暖湿润,所以降水多,形成雨季。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正确!那你能总结一下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吗?

生: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雨季湿润,旱季干燥。

师:在了解了中南半岛的气候之后,我们再来看马来群岛,还是先看纬度,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群岛,是?使这里的气候终年?属于?

生:赤道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这里几乎天天下雨。那同学们再想想,一个地方的气候和农业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结合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说说吗?

生1:气候与农业有关系,因为农业离不开气温和降水

生2:中南半岛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所以那里的农业主要与降水多少有关系,在那里只能在雨季播种,旱季才可以收获。生3:在马来群岛就不用了,因为那里终年高温多雨,所以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即种即收。

随堂检测: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校本化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义和团为何在东南地区玩不转 篇3

当清政府、义和团与列强军队在华北平原打成一团之时,东南地区却大体上保持平静。为什么义和团在华北掀起轩然大波,却在东南地区激不起半点风浪?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地方當局对义和团的不同态度,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天灾的刺激,地方文化的影响。但如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被忽略,那就是——鲁西平原基本上没有什么士绅力量,而东南地区的士绅势力非常强盛。

在传统中国,士绅集团可谓是地方社会最重要的稳定器。作为地方的“自发性权威”,士绅集团维系着当地社会的“自发性秩序”,地方的公益慈善、纠纷仲裁、公共治理、公序良俗,均有赖于士绅的主持。清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士绅力量获得强势的发展,一度被压抑的士绅意识得以复苏,士绅成为领导晚清社会建设运动的强大势力。但是,晚清的士绅(绅商群体)基本上集中在东南地区,北方的士绅力量相对要薄弱得多。

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士绅阶层来组织当地的公共治理,鲁西北的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涣散状态。这种涣散的社会结构,非常适宜义和团的落地生根。义和团在山东受挫后,很快就扩散到接壤的直隶。与鲁西北的情况不同,直隶有大批士绅加入义和团,“京城士绅富户,多有设坛者,皆称坛主也”。这又是何故?在“庚子事变”之前,直隶一直习惯于“官治”,社会自治的力量远比东南薄弱,士绅阶层缺乏组织社会自治的文化自觉。

黔东南地区 篇4

一、黔东南基本情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总面积30337.1平方公里, 2007年, 全州常住人口446.91万人, 其中乡村340.68万人, 占总人口76.2%。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195.67亿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82亿元、58.62亿元、78.23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4390元,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黔东南民族风情浓郁, 生态环境良好, 自然风光优美, 被联合国推荐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全球十大旅游圣地之一, 被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为世界十八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被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赞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全球最友善的旅游目的地”。

据来自劳动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黔东南州共有农村劳动力241.2万人, 其中富余劳动力134.6人, 外出务工人数65万人, 2009年春节前返乡农民工人数21万人, 春节以后, 由于企业开工不足, 提供就业岗位有限, 很多农民工不得不“二次返乡”。由于农业基础薄弱, 耕地有限, 再加上很多农民工属于”80后”, 不仅缺乏一技之长, 甚至有些人还不会从事农业生产, 返乡之后很多农民工面临无事可做, 生计缺乏保障的局面, 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分析

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大体有以下三种:一是再度进城务工。以30岁以下年青人居多, 他们在农民工中文化程度较高, 由于长期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一来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再者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短, 甚至完全没有从事农业生产, 回到农村后难以适应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旦经济形势好转, 将会继续进城务工。这类人返乡后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又缺乏创业资金、技术和经验, 没有收入来源, 容易带来不安定因素, 需要重点关注。二是返乡创业。以打拼多年积累一定资金、经验的农民工为主, 他们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回乡寻找合适的项目自主创业。三是返乡就业。以年龄偏大或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的农民工为主,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 农民工是城市的“边缘人”, 难融入城市的生活, 多数农民工认为, 他们的根基在农村。他们或在外务工多年, 年龄偏大, 要落叶归根;或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 不得不选择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或到当地企业就业。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对策建议

根据黔东南地区返乡农民工状况,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多种途径鼓励农民工创业

部分返乡农民工由于外出务工多年, 思想意识活跃, 具有一定的资金、技术基础和市场意识, 具有一定的创业条件, 很多农民工已经进行养殖业及加工业等方面的创业。还有部分返乡农民工有创业的意愿, 但缺乏创业资金。政府有关部门要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如提供小额贷款或贷款贴息等, 在简便手续程序、税收减免、提供信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 通过各种途径来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针对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多、耕地较少、种植业产值较低的状况, 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建议重点扶持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民族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特色种养殖业等方面的项目, 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扩大就业、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工收入的突破口。

2.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促进就业

针对本地的资源优势, 发挥生物制药及农产品加工型企业的带动作用, 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充分发挥康尔佳制药公司、三辣明洋食品公司、万富饲料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农村建设中药材、特色农产品及养殖基地, 推广订单农业, 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

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国家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契机,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解决农村农田水利、公路建设、饮水工程、消防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就业。

4. 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 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 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 对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进行培训, 扩大培训效果。一方面, 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另一方面, 根据本地特点, 开展先进种养殖技术、创业、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业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农民工的特点及需求, 为他们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对于16岁~28岁的农民工, 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 尽早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对于29岁~45岁这个阶段的农民工, 在引导其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同时, 还要引导他们继续提高自身的文化程度, 参加各种类型的成人班学习;做好45岁以上农民工的安置和引导就业工作, 这部分人不但文化和职业技能低, 而且体力下降快, 可以引导他们参加简单手工技艺培训, 以便能从事简单的手工工作。

5. 保障返乡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

土地是农民的保障, 由于前几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较大, 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将土地承包出去。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 农民工返乡后变成了失地农民, 生计没有着落。对于违法流转的农民工承包地, 根据农民工意愿, 要予以退还或负责安排就业, 要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

6. 积极引导农民工到本地企业就业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很多本土工业企业也面临困境, 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有限;服务型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还能吸纳一些劳动力, 应充分挖掘第三产业潜力, 使返乡农民工向第三产业转移。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 对于吸收一定数量农民工就业的企业, 给予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 鼓励本地企业吸收农民工就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长三角、珠三角等用工量大的地区去寻找就业岗位, 帮助农民工就业。

7. 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心理援助, 帮助建立信心

农民工返乡后, 由于无事可做, 没有收入来源, 信心受挫, 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帮助建立信心, 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要对农民工给予心理援助, 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激发返乡农民工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热情, 不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勤劳致富的信心。

四、结束语

农民工工作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做好农民工工作, 切实做好农民工宣传教育工作, 理性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的经营困难, 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引导农民工立足农村, 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华视点:两千万失业农民工返乡之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2/10/content_10794679_1.htm, 2009~02~18

[2]黔东南州市统计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qdn.gov.cn/cms/cms/website/qiandongnan/jsp/page.jsp;jsessionid=c0a85f65ce588464ef20032465a8177e27bcbd4bb49.e34Och0PaxqRa40PaxeTb3mTa41ynknvrkLOlQzNp65In0?channelId=438&infoId=2008018457, 2009~02~16

黔东南地区 篇5

20春末夏初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通过对东南亚地区的水汽及对流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中南半岛地区夏季风爆发的早迟与云南雨季开始的早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期4月孟加拉湾水汽向北输送强(弱)以及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对流活动强(弱),则云南雨季开始早(迟).分析表明造成云南年初夏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中南半岛地区的`夏季风爆发较常年偏晚,前期孟加拉湾地区的经向水汽输送以及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对流活动较常年偏弱.

作 者:刘瑜 赵尔旭 孙丹 琚建华 Liu Yu Zhao Erxu Sun Dan Ju Jianhua 作者单位:刘瑜,Liu Yu(云南省气象台,昆明,650034)

赵尔旭,Zhao Erxu(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孙丹,Sun Dan(云南大学大气系)

琚建华,Ju Jianhua(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黔东南地区 篇6

关键词:川东南 土司 地名文化

中国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1-108-114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在统一的领土内的某些地区(主要是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处),采取有别于汉族地区的措施而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是由历代“羁縻政策”发展而来。它大约兴于宋,发展于元,在明时进入鼎盛时期。自1949年以来,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这方面的取得了成就,其中吴永章的《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龚荫的《中国土司制度》、李世愉的《清代土司制度考论》、王承尧、罗午的《土家族土司简史》、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等对土司制度有整体性的研究。川东南地区自古以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地与黔东北、湘西、鄂西南三地构成我国土家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历朝各代较难以治理与管理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自宋开始,便开始实行了土司制度。但土司制度涉及地域较广,川东南土司研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故至今尚无川东南土司制度研究的专著问世,其相关信息散见于土司制度研究的各专著中,如长江师范学院教授李良品主编的《西南地区土司问题研究》中几篇研究川东南土司的论文、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杨花的论文《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等。这些研究多存在“制度论制度”、“以土司论土司”的问题,却忽视了土司制度对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或者将其影响一笔带过。土司制度在川东南实施,对川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制度在川东南所衍生的“土司文化”,在今重庆文化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地区是现今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唯一在历史时期实行过土司制度的地区。其中,地名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与交往中对某一地理实体或区域的专用称号。因此,地名也可以说是史实的“见证人”和“传真录像”,以其特有的方式记载着当地的历史。本文即拟从文化的分支——地名文化出发,探讨土司制度对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名命名的影响,并以地名为线索探讨这一地区以及与这一地区相关联的土司文化。

一、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统治概况

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湘鄂渝黔边四省交界处,区域与今重庆市东南地区一致(即习惯上所称的“渝东南”地区)。因本文所研究的地名多以20世纪80年代的各地地名领导小组所编之地名录为对象,时渝东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仍属四川省,因而以川东南命名。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为为少数民族聚居地,除了苗族、土家族两大少数民族外,还有蒙古族、满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散居于此。当然,这一地区还生活着较多的汉族,因此,这一地区又不同于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历朝历代难以治理的地区之一。自有秦一代开始,中央王朝便对这一地区实行“羁縻”政策进行管理,以达到统治者“以蛮治蛮”的目的。北宋时期,这种“羁縻”政策开始逐渐转化为更为严密的土司制度。宋、元、明、清时期,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主要有酉阳、石硅与秀山三大土司(详见附表1)。其中酉阳土司为这一地区土司中影响最大、势力最强、统治区域最广的土司,与湘西永顺宣慰司、鄂西容美宣慰司一起称为川湘鄂三省边区三大土司。

酉阳土司辖地,宋时为酉阳州,南宋建炎三年设土司,元为宣慰司,明为宣抚司,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至乾隆元年,将末任土司冉元龄之子广煊、广杰等及其家属迁出酉阳,同时升酉阳为直隶州,彻底结束了酉阳土司的统治,宣告土司时期的结束。酉阳土司为冉氏世袭,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卷十四《土官志》一载“冉氏土官二十六世,二十九人,自宋绍兴元年始至国朝雍正十三年止,共袭职六百二十二年”。酉阳土司统治期间,其对酉阳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均有一定影响,一方面,土司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的团结;而酉阳土司积极经营文教,兴建学校,更促进了西阳的文化发展,如《冉氏家谱·世系录》载,“(冉)兴邦‘请建学校,初设儒学训导一员,族中子弟皆令人学。时文教既兴,夷风丕变。司中土民及明初避难者,耳濡目染,亦渐知读书识字”。另一方面,酉阳土司在迁至忠孝坝前,不断地对外斗争,后又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石硅土司,据《补辑石砫新志》载,“石柱土司之设皆昉于赵宋南渡,沿于元,著于明,我朝因之,历百有五年,至乾隆二十六年乃该归内地,为石硅直隶厅”。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概况》载:“南宋建炎三年(1129),马定虎征‘五溪蛮有功,分南宾县地置石硅安抚使,以节制‘九溪十八洞。”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土司制度,升石砫厅为石硅直隶厅,宣慰司改授土通判,不许干预民事,但据王萦绪《石硅厅志·承袭志》载:“故地虽改设直隶厅,犹为世袭,其后裔通判职……二十五年土宣抚改为土通判……自宋高宗南度至乾隆二十六年,计承袭六百四十五年”,说明土职的世袭仍然存在。又据1994年《石柱县志》所载,一直到民国时期,土通判才逐渐名存实亡。因而石硅土司统治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为前面所说的六百四十五年,也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石硅土司统治年限。一是这里所提到的将土司统治时限延长到土司真正名存实亡的民国时期,即八百多年。余贻泽在其《中国土司制度》中称,土司平时与朝廷交往最多的是承袭与朝贡两件事。石柱土司也不例外,据《蜀龟鉴》载,“四十八年秋八月,石硅宣抚秦良玉援辽,与子祥麟守榆关”,是其效力朝廷的表现之一,正史中有关这部分的记载还很多。同时,石硅土司对石柱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如《马氏族谱·马宗大传》载,“雍正间(马宗大)承袭宣慰司职,乃建学校,延师儒教子侄及民间俊秀。建文庙,兴学校”。但石砫土司统治严酷,如《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载,“万历十六年,马千乘聚众苗蛮,攻围县治,烧毁民房三百余处,不许人民脱离土籍”。endprint

秀山土司辖地主要有石耶、平茶、邑梅和地坝长官司。其统治除地坝外,多起于宋理宗淳祐年间,止于清乾隆年问,历时四百余年。《秀山县志》载,“思州沿边万户都总管杨再思之孙杨通晟带领其子光辅、光彤、光隆、光贵,督兵平息争斗,相继建立了邑梅、平茶、石耶、地坝四洞土司”。邑梅长官司为秀山四大土司中势力最大、统治地域最广的土司。地坝长官司是设置最晚、势力最小的长官司。此外,秀山土司还包括绞娄土千户、寨娄土千户、马蹄溪千户、绞乜土千户、彭水县巡检司。其中彭水巡检司为田氏世袭,其余皆为杨氏世袭。秀山土司与酉阳土司及石硅土司一样,服从朝廷的征调,在明代及清初,曾多次奉命参加各种军事活动,如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卷十五《土官志》载,“邑梅土司杨光斗·奉调援辽”。其统治秀山期间,邑梅土司曾与酉阳土司仇杀,平茶土司相互争袭,扰乱了当地生活秩序,对当地造成了些许不好的影响。

土司制度在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几百年的时间,在其统治过程中,逐渐形成川东南“土司文化”,这种文化渗透于土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至今仍有影响。如现存的酉阳土司衙署铜鼓滩镇、石柱县土司官署建筑遗存三教寺,是有形的土司文化的实物遗存,而与之有关的地名则是另一种无形的“土司文化”遗存。地名通常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但又有含有丰富的信息量的一种无形的文化载体。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受土司统治了数百年,因而在川东南地名中必然存在不少包含了土司时期土司活动的信息。本文拟对以川东南各县地名录所收录的27484个地名进行分类统计,并将土司类地名单独成类进行分析,希望以此进一步深化对川东南土司的研究。

二、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地名

土司时期,川东南土司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酉阳、石柱、秀山三地,但川东南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其范围内各个小地域之间必然因其特定的地理相邻关系而相互影响。因而,川东南土司地名的研究当不仅包括酉阳、石硅、秀山土司活动显著之地,还包括了川东南的武隆县、黔江县、石柱县等地。

1.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彭水在土司时期,曾设过巡检司一职,族属为土巡检田氏。但彭水县地名中未见有与田氏巡检司相关的地名,与土司相关的地名只有三义乡一处。三义乡的石坝子“此处有一石铺大坝,是明代女将秦良玉祖居之地。”秦良玉作为“巾帼英雄”在正史中记载颇多。石坝子地名释义提出此地是秦良玉的祖居之地,这与《明史》卷二百七十所载:“秦良玉,忠州人”,似有矛盾。据《秦氏家乘》载“先世有名安司者,元季避徐寿辉乱,由楚入蜀,居绍庆路。传二世,国宝徒居忠州,遂为忠人。”又《秦良玉》载:“秦良玉的先世本是湖北麻城人,到了元朝末年,徐寿辉作乱,扰害荆楚,他的祖先秦安司为避免流寇的蹂躏带着眷属,逃到四川绍庆府黔江县来居住……良、恭兄弟二人以黔俗僻陋,徙居忠州,可称为秦氏迁忠的始祖”。三义公社“清置三义乡,属黔江县辖。民国三十一年调整插花飞地,由黔江县划属彭水”。将这几条信息相比较,就不难发现地名的释义与正史记载并不矛盾。只是在叙述秦氏家族移居过程中交代不清,秦良玉的先辈曾居住在三义乡,后来其父辈及其本人长期生活并定居于忠州,因而有关史籍多记为“良玉,忠州人”对其祖先曾居住三义乡一段省略了,我认为这种描述欠妥。

2.黔江县

黔江,土司时期未置过土官,但因其地处石砫、酉阳、彭水及利川土司之间,必然受土司活动的影响。黔江县有14个土司地名。黎水乡土城“相传明朝时忠路土司在此地筑过一座皇城,故名土城”。透露了土司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点出了“忠路土司”曾在此活动。另一方面,提到了土司遗存——皇城。忠路土司位于今黔江县邻县利川县境内,现为忠路镇。《利川县志》卷十四载:“忠路,明玉珍据蜀,始置宣抚司。明洪武四年改安抚司,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以英为安抚使。雍正十三年,请改流,其地入利川县。”又,黎水乡位于黔江与利川接壤处,因而忠路土司极有可能活动于此地。因此尽管此地名前有“相传”加以限制,仍有一定的可信度。至少可以肯定忠路土司与黔江县存在各种经济或文化上的交流活动。皇后寨上有土城,而皇后寨在今黎水公社境内,也可佐证忠路土司曾在此地活动。其实,活动在川东南地区的土司,除了本土的各大土司外,还有相邻地区的土司,如这里提到的忠路土司,此外,还可能存在相邻的唐崖土司、容美土司、永顺土司、保靖土司以及川东南南面的播州土司等的活动痕迹。

各大土司为了拓展自己的领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必然存在相互之间的斗争,而这也是土司制度的一种普遍现象。川东南土司地名释义中对此描述较多,如黔江县大险坪“冉、何二土司打仗,何土司险些战亡于此,故名”;鞍落坪,“从前冉土司与何土司交战,战败者把马鞍丢落于此,故名”;金洞州“原名京洞州。相传何土司与冉土司在此交战,冉胜后,拟置州府于此,后因酉阳的水比京洞水重,未遂,后故称。因无文字可考,于1980年取谐音而更名”;官庄坝“因冉土司曾驻此地而得名”等地名释义文中频繁出现的“驻”、“交战”、“打仗”等词语,说明土司曾在黔江县境内频繁交战。而交战的双方都为何土司与冉土司,冉土司是酉阳世袭土司,正史中记载较多。而关于何土司,正史中几乎没有此人的记载。

在土司研究中,公认且研究较多的有冉氏、杨氏、田氏、马氏、陈氏、冉氏等土司,唯独没有何氏。近年新发现的《何氏族谱》载:“二十九世祖何贞公……因平苗有功,迁居酉阳铜鼓、忠孝坝,在铜鼓官塘设土司衙门,统治当地居民……1196年,冉氏土酋冉思通在西阳铜鼓潭向何氏土酋发起战争,何氏土酋败,退守酉北地区……何应坤置马喇湖等地,其大湖小湖皆版土。何氏失去铜鼓潭及忠孝坝等大片土地后,退守以金洞为中心。何氏土酋卧薪尝胆,在辖区内悬崖峭壁人们出行必经之地修筑了大量军事没施,知州府城南边建有城墙口、北边建有卡子门等防御工事。”“因平定武陵蛮有功,各酋长自封为土官,世代进行统治……何姓驻守酉阳铜鼓潭、忠孝坝(现酉阳县城)及酉北(黑水、金洞、马喇、两河、濯水、冯家坝)地区设‘京洞州”与邹明星在《酉阳土司》中所记述的:“冉兴邦其人素有大志,极具开拓革新精神……在酉西北西沙河彻底打败何氏土酋,占领今黔江之马喇、两河、濯水、冯家等地”相一致,均说明确有何土司的存在,且冉土司与何土司一直都存在争斗。《何氏庐江谱》对何、冉土司在金洞之争的史实亦有记载。冉土司与何土司之斗争,最后以冉土司胜而告终。弄清这一段史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司研究宏观研究上的不足。endprint

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石硅土司有马氏、陈氏与冉氏,但主要以马氏为主。学术界研究最多的石硅土司是土司马千乘之妻秦良玉,如文公直的《女杰秦良玉演义》、秦良玉史研究编纂委员会编《秦良玉史料集成》等。石柱县的地名中有7个土司地名,且每一个地名都与秦良玉相关,金彰的官坟,“相传明代女将秦良玉死后,埋有四十八座假坟,此坟是其中之一,故称。”三店的报信寨,“相传此寨,为明末女将秦良玉报信的寨子,故名”。悦来的古城坝,“传说明末清初巾帼英雄秦良玉准备于此建城,未成而后迁石砫,故称”。万寿寨“在蚕溪公社境内。原名万寿山,后因明末女将秦良玉在山上筑寨御敌,习称万寿寨。”这些地名释义中有70%的地名前有限制性词语“相传”或“传说”,表示了地名释义的不确定性。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出秦良玉在石柱的重要地位,也能看出秦良玉对石柱县的影响极深。

4.武隆县

武隆县元明清时多隶属涪州,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属于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范畴。但其所处地理位置,又属于川东南,其地名中存在极少数土司地名。如白果的官庄坝,“此坝早年有土司住宅,故名”;土坎的花天,“传说,此地设过土司衙,因建有美丽的花厅而得名。谐其音而为‘花天”。武隆县的历史记载多散见于《涪州志》等史志中,而正史中对此并无记载。新编县志中亦无任何有关土司的记录。因此,这部分地名需要结合田野考察与实地访问的方法考察其可信度。

5.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土司时期,秀山土司分布较多。其地名中有10个土司地名,38%与杨氏土司相关。如龙凤的司城大队“此地早年是杨姓土司驻地之一,故名”;司城街“早年是农村集市。杨土司的衙院驻地,故名。司城即土司驻守的城池”,等都曾笼统提及杨土司,未写明土司的具体名称。但由此亦可知,杨氏土司在当地的影响甚大,与《杨氏家谱》所载“世袭宣慰长官司,故黔楚连界之地,星罗棋布,唯我杨氏居多”相符。

中和的雅都,“元代,邑梅洞长官司曾设边蛮总管于此,名牙阻,后演化为雅都”,指的是有关邑梅长官司的地名。地名释义中,邑梅长官司是秀山土司中实力最强、统治区域最广的土司。其在元时为佛乡洞长官司,明玉珍据蜀时为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明洪武五年,杨金奉归,改邑梅司,至乾隆元年结束土司统治。释义中提到的边蛮总管是土司所置的一种土职,是土司为更好的管理土兵以为朝廷效力的下属机构。在正史中尚未发现有关这一官职的记载,地名中出现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土司地区兵制的研究。

秀山石耶区,不用参照地名录中的释义,可知其是以秀山石耶土司而命名。据考证,石耶区确为石耶长官司的治所。通过地名录所记,可知石耶土司于宋末设在石耶洞,明改为司,清改为里。据《石耶杨氏谱》载:“光隆从父兄,平定苗人,开辟平、石、邑等地,类请分茅,敕授以石耶顺德军民土知府”,是为石耶土司设置之始。《杨氏谱》记:“延祐二年以平诸蛮功加忠顺大夫”之后,石耶土司为杨氏世袭。杨光隆之后,共有杨氏十七人世袭土官,共十七世,自宋理宗淳祐年间始,至乾隆元年改土归流结束土司制度,共历时四百余年。寨楼大队“原为石耶司下辖的千户衙院所在地,寨中建有防卫用的大楼房,故名”,亦提到石耶土司。地名中所说石耶司千户衙院,千户实质是石耶土司下辖的一个管理机构。通过这个地名,千户衙院遗址,可探寻石耶土司千户衙院的运作体制等。另外,其所修建的防卫大楼,体现了军事防卫的思想,说明土司之间存在争斗。

太平营:“明代天启年问,平茶司长官杨昌元所设五个兵营之一,以保境安宁之意,取名太平营”中,首先提到了平茶司长官杨昌元。据《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中记载,有平茶长官司世袭的杨氏土官有杨光彤、杨昌兰、杨胜都等二十位,但其中并无杨昌元其人。又秀山其他土司中昌字辈者有石耶土司杨昌安、地坝副长官司杨昌玉与杨昌基、寨楼土千户杨昌牧、绞乜千户杨昌奇,亦无杨昌元此人。此地名记载出现差误,也可能是受人们口传记述影响的误记。另,地名中提到平茶土司设置五个兵营,从侧面反映土司土兵机构的设置情况。

6.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司是川东南地区土司中、也是川湘鄂黔四省交界处影响较大的土司之一。学术界有关研究较多,如冉光大《土司在酉阳》、邹明星《酉阳土司》、彭福荣《酉阳冉氏土司的沿革、族属与民族关系》等。酉阳县土司地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土司寺庙地名,这类寺庙供奉的不是神而是土司。酉阳土司地名中有三个地名同名三抚庙,“清代建庙于此,供奉三个宣抚使,故名”,而《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称“三抚庙,按:……大约此三土司皆生有惠政,民戴不忘,于其没世,而祭之乡社神,又颇灵验,故相沿而不可废”,证明此地名释义是正确的。现三抚庙早已不存,但其内涵作为地名却保存下来了,这说明土司在历史上确有影响,以致人们将贡献突出的土司当作神来供奉,形成为一种信仰,即土司信仰文化。在其他土司统治区也存在这种对土司信仰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还需指出的是,与土司官相关的地名问题。在传统观念中,官是高贵富有的象征,在川东南山区亦有突出表现,如酉阳土司地名中近40%的土司地名都带有“官”字。如官山坪、官塘沟、官坟地等,具体如官坟地是因“冉土司的以为将军死后葬于此,故名”。还有与土司的日常生活相关地名,如,楼房是因“清代冉隆弟在此建有楼房,故名”等。这类地名,可以帮助我们追寻土司的活动轨迹或发现与正史记载不同的土司生活,以弥补正史的不足。

综上所述,土司地名包含众多有关土司活动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土司文化,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可以让普通百姓也熟悉土司历史,参与保护土司文化。

黔东南地区 篇7

1 黔东南地区马尾松的生长条件分析

黔东南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 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海拔最高2178m, 最低137m,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 雨季明显, 降水较多, 年降雨量在1000~1600mm, 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 无霜期长, 为260~220天。这种良好的气候条件, 奠定了本州生物资源多样性的基础, 也为马尾松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自然地质气候条件。马尾松作为黔东南的重要造林树种, 全州森林面积188.73hm2, 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m3, 覆盖率达62.2%。结合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我们应进一步做好马尾松的栽培管理工作, 进一步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和成材率,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黔东南地区的植树造林、涵养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工作。

2 马尾松的栽培

马尾松系直根性树种, 培育大田裸根苗, 主根粗长, 侧须根细少, 造林成活率低, 缓苗期长, 幼林前期生长慢。所以研究马尾松的栽培技术, 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与成材率就显得尤为关键。

2.1 种子的采集

马尾松球果10~12月大量成熟, 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 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 (出籽率3%) , 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 晾干, 装入袋中,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2.2 苗圃选择及育苗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湿润、向阳的砂质土、壤土或黏质壤土为佳, p H值为7.00~7.51。提前3~6个月翻挖苗圃地, 整地深度20~25cm。结合整地667m2要撒施磨碎的硫酸亚铁粉15~20kg或生石灰30~40kg进行土壤消毒, 并施入磷肥60~100kg作底肥。然后横山开箱作高床, 床宽1m, 高20cm, 步道宽30cm。如圃地前作非马尾松林或松苗, 则床面还需均匀撤一层松林菌根土。整地时土块要打碎, 床面要平整。提床前施足底肥, 床作好后浇淋清粪水, 若拌以过磷酸钙效果更好。播种季节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 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12~24小时, 捞出放在箩筐内催芽, 待种子有半数以上露出白嘴时即可播种。这样出苗齐整, 比未处理的可提前15~20d发芽。条播育苗, 条距10cm, 每667m2用种子5kg。条距20.0~25.0cm, 播幅5.0cm。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 可用焦泥灰盖种, 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 然后盖草, 经常浇水以保持床面湿润, 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 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

3 马尾松的出苗后管理

3.1 苗木生长初期水肥管理

这段时间的管理好坏, 直接影响着苗木的成活率和壮苗率, 应重点管理水分、肥料、病虫害等各个方面。第一, 出苗期注意及时揭除盖草, 以防影响苗木生长;二是苗木出齐后, 每隔10~15天喷洒1次1∶1∶120的波尔多液, 连续2~3次, 以预防猝倒病发生;三是结合除草松土勤施肥, 淡施追肥3~5次, 6月中旬后水施尿素1~2次, 浓度0.3%~0.5%为宜, 促进苗木生长;四是低山丘陵区遇连晴高温, 要抗旱保苗, 在伏旱结束后, 及时间苗、定苗。7月以前, 应及时除草松土, 作好水分管理, 并间苗l次。7~10月速生期, 应勤施追肥。如有伏旱, 仍应适时灌溉。由于苗根已扎得较深, 灌溉量宜大。8~9月第2次间苗 (定苗) , 播种沟均匀留苗50~60株/m。生长后期不宜灌溉和施氮肥, 可施草木灰。

3.2 马尾松的切根

为切实提高马尾松苗质量及造林成活率, 在马尾松大田育苗生长期中, 用铁制切根铲适时适量切去苗木部分原主根,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苗木根系生长, 增加侧须根数量, 提高菌根感染率。为保证切根育苗效果, 切根时的苗木高度需达12cm, 主根长15cm以上。凡伏旱前调查苗木根茎生长量已达要求的, 可于7月中旬前切根, 否则需待伏旱结束, 秋雨到来后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再行切根;海拔800m以上无伏旱或伏旱影响不大的山区, 切根时间完全视苗木生长量决定, 最迟不得晚于9月中旬。切根铲入上深度即保留苗床上苗木原主根长度, 称为切根深度。根据我站试验研究结果, 切根深度以8cm左右为好, 即切掉苗木原主根长度1/2左右。具体掌握时, 苗高根长的稍深点, 苗小根短的稍浅点, 以不大于10cm或不小于6cm为宜。切根方法有斜切、平切两种。斜切较平切省力、工效高, 适宜于山区坡度较大的条播苗床, 或土壤较粘、石砾较多, 平切推铲困难的条播苗床。

3.3 马尾松的起苗与运输

马尾松切根苗在苗床上到11月底或12月初基本停止生长后, 即可起苗造林。起苗必须坚持锄挖, 严禁手拔, 以防扯断大量的须根、菌根。用锄起苗时, 锄口应高苗木10cm远, 逐行倒退着深挖、轻抖, 尽量注意不伤或少伤苗木侧须根和菌根。切根松苗在运输途中, 为防风吹日晒而失水干枯, 一定要搭盖薄膜或稻草。运到造林地后, 要及时造林栽植, 当天栽不完的松苗, 应就近假植。

4 造林技术

马尾松造林地不宜大面积集中连片, 要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使之与阔叶树混交, 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又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肥沃、疏松、深厚的碱性至微酸性土壤可用作营造马尾松用材林。土壤干旱瘠薄的立地可营造薪炭林或水保林。酸性强、黏重的黄壤不宜作造林地。有大风的垭口地方, 宜选背风坡作造林地。造林一般均采用穴状整地, 整地规格50.0cm×50.0cm×30.0cm。应尽量采用1年生苗造林, 造林季节一般在“立春”到“雨水”期间为好, 山区在“惊蛰”到“清明”也可, 但不宜再迟, 否则气温升高影响成活。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紫色土地区, 宜在冬春挖鱼鳞坑, 夏天大雨冲土入坑代替客土, 9~10月造林, 成活率高又可减少客土用工。

4.1 造林密度

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的, 初植密度要适当大一些, 每667m2500~600株。立地条件较好, 土壤厚度达50cm以上, 肥力中等偏上的, 交通便利, 经营集约度较高的地方, 每667m2栽植300~400株, 以培养中大径级材为目的。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的造林密度保持在240~450株/667m2, 株行距为1m×1.5~1.7m×1.7m, 这样既易于马尾松种苗的生长, 也利于阳光的吸收和水肥的管理。种苗的选择, 一级苗高需要在15cm以上, 地径要在0.3cm以上, 这样的种苗容易成活。

4.2 整地方式

造林前一年秋冬整地效果较好。多采用块状整地, 暗穴、半明穴整地对防止水土流失, 降低造林成本效果明显。劳动力充足, 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 提倡明穴整地, 确保整地质量;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苗早期生长。造林的地块选择, 块状整地不小于50cm×50cm, 深度不小于20cm, 带状整地带宽不小于70~10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30cm, 深不小于25cm。整地要求表土翻向下面, 挖穴要求土壤回填, 表土归心。

4.3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是马尾松造林的主要方法。适时栽植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关键之一。松苗早春顶芽抽梢较早, 故应早栽。早栽具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3月中上旬。阴天毛毛细雨或雨后天晴土壤湿润时栽植最佳, 吹干风时不宜栽植。供造林的苗木 (Ⅰ、Ⅱ级苗) 要妥为保护, 确保不破坏根系, 随打浆随假植, 假植时间不超过24h, 泥浆不稀不稠, 运输时防止苗木根部失水, 栽植时如果泥浆失水发干应二次打浆。栽植时务必做到随取苗, 随栽植。集约经营程度较高的地方, 可带基肥造林, 对促进幼林速生和提早郁闭有相当明显的效果。

4.4 抚育管理

年度管理栽植当年抚育1~2次或2次以上, 只割草, 不松土。苗木扶正, 适当培土。第2、3年每年抚育1~2次, 第4年如尚未郁闭, 继续抚育1次。植株抚育面积要逐年扩大。除草松土不可损伤植株和根系, 松土深度宜浅, 不超过10cm。

间伐期:当林分郁闭度达0.9以上, 被压木占总株数的20%~30%时, 即可进行间伐。间伐起始年限一般为10年左右。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方式, 第1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 以后为20%~30%, 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 间伐间隔期为5年左右。

主伐期:速生丰产林为20年, 一般林分为25~30年。

综上所述, 要切实提高黔东南地区马尾松的成活率和成材率就需要在马尾松生长的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包括采集优质的马尾松种子;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湿润、向阳的苗圃进行育苗;合理的整地与消毒;施足底肥后播种育苗;苗木生长初期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管理, 同时注意适时除草和间苗;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须根数而进行的切根处理, 以及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的造林等, 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是本文关于黔东南地区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植树造林规模与范围的不断扩大, 马尾松的种苗质量、成活率和成材率的提高, 对于我国植树造林的意义也将日益凸显, 而我们林业工作者的工作就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摘要: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lamb.) 是一种常绿乔木,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 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 是我国南部主要造林树种, 经济价值高。马尾松是阳性树种, 不耐庇荫, 喜光、喜温。适生于年均温 13~22℃, 年降水量800~1800mm, 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根系发达, 主根明显, 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喜微酸性土壤, 但怕水涝, 不耐盐碱, 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 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黔东南地区马尾松的栽培管理技术, 进一步提高马尾松种苗的质量, 提高马尾松的种苗成活率和成材率,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尾松在造林、建筑、造纸以及工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黔东南,马尾松,栽培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谢义福.马尾松栽培技术与应用[J].广东科技, 2010 (18)

[2] 张荣文.凯里地区马尾松栽培技术初探[J].现代园艺, 2009 (4)

[3] 蒋建平, 陶栋伟, 李惠道.豫南地区馬尾松栽培技术調查研究[J].河南 农学院学报, 1963 (2)

黔东南地区 篇8

1 黔东南苗族概述

截止2010年底, 中国苗族人口9426007人, 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 (区) 等地分布广泛。其中, 贵州省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达到了3968400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简称黔东南) 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截止2010年人口普查, 境内苗族总人数1912016人, 占黔东南的42.16%, 占全国苗族的20.28%。

贵州省有苗族人口3968400, 全国第一, 黔东南是苗族的最大的聚集地, 而从江县、锦屏县、雷山县的苗族更具有代表性。

黔东南的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林又称自然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两类。原始林是始终未被开发利用的保持原始形态的森林;次生林是后天经人为开发利用但又天然恢复的森林。人工林顾名思义是人为种植并利用的。黔东南的原始林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全州共有23个自然保护区, 面积占到225125.7公顷。其中雷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为47300公顷;州级自然保护区9个, 面积165349.3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13个, 面积14317.9公顷。

集体林木多属于次生林和人工林, 林权保护研究对象主要是这一类林木, 林权保护习惯法主要是指这一类林木保护的习惯法, 山林在黔东南分布广泛, 所以本文将黔东南作为目的地。

从江县境内地势复杂, 降雨丰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林地310万亩, 蓄积活立木592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高达64%, 木材质优价廉。自然优势明显, 但由于交通问题却无法显现。因此当地林权纠纷大量存在。

锦屏县林地133万亩, 森林覆盖率高于从江县为72%, 蓄积木材约406万立方米, 被称为“杉木之乡”, 是南方集体林区县也是省内重点林业县, 更是贵州林改试点县。产权不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林改以来纠纷不断。

雷山县森林覆盖率达为52%, 全县面积的19.07%为林地占有, 其中草地面积为28%。是现今保持最完好的生态文化净地, 也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区之一。自然景观加人文景观结合使之成为热门旅游开发地。在开发与不开发之间, 利益冲突激烈, 随之纠纷频发。

2 林权纠纷产生的原因

2.1 林权纠纷之自然原因

林包括林木和林地, 林木生长需要依附在林地之上, 而林地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林地, 是因为地上被林木所覆盖。林地、林木天然依附在一起, 不可分割, 而林权中对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作出了区分, 直接造成了现行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多矛盾。

贵州全省地貌有四种基本类型, 即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被形象的比喻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天然的地质地貌使得权属划分难度非常大, “田边地脚”容易被忽略, 然而这些地方又往往纠纷最集中, 黔东南地区民族聚居, 苗族更是依山而居, 纠纷更是不可忽视。根据地域范围不同, 最终产生了省际、州际、县际、乡际、村际、村内林权纠纷问题。

2.2 林权纠纷之人为原因

在林权改革过程中由于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 便出现了产权主体不明晰, 流转不规范等问题, 留下了产生纠纷的隐患。

产权明晰是指所有权的主体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而且同一产权的不同权能也要有明显的利益边界。林权作为一种财产权, 其中包括林木财产权和林地使用权。在实际工作中现行法律法规不能使林权明确化, 最终造成林权关系模糊, 主体不明确等情况。

林权流转过程中, 法律规定林权交易包括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实践过程中, 林木可以转让, 林地无法转让, 但林木、林地不可分割, 转让林木必然造成对林地的占有。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全, 从而造成林、地纠纷频发。

林权是一种财产权, 因此一定会涉及到财产利益, 但实地考察发现村民文化水平不高, 文盲较多, 法律意识淡薄, 而村干部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在利益的诱惑下, 滥用手中权力, 在村民不知情或者非自愿的情况下转让出卖林权, 导致村民“失地”、“失山”, 有的甚至签订长期合同, 村民“失地”、“矢山”长期化, 引发群体性事件, 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稳定。

3 正确认识习惯法与国家法律

3.1 黔东南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

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关系, 是一个很值得学者去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双重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林权问题, 希望能通过研究, 揭示国家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林权问题上的内在关系。站在国家法的层面上对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进行调查研究, 与国家法对照, 研究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当中关于林权部分内容与国家法林权部分内容的冲突、互补和调试, 寻找更好的林权纠纷解决途径, 从中借鉴习惯法的优势, 最终对国家相关林权立法提出建议。通过对黔东南若干经典的具有苗族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的调研, 例如从江县、锦屏县、雷山县等, 收集苗族习惯法, 了解当地林权保护的现状。与国家法对照, 研究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当中关于林权部分内容与国家法林权部分内容的冲突、互补和调试, 寻找更好的林权纠纷解决途径。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居住的部分苗族擅长森林、林木的栽种、培养、利用、砍伐, 长期从事森林、林木、林地的相关经营活动。早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形成了一部分经营性人工用材林业。该行业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 并且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商业生产模式, 以原木生产为基础, 造林、护林、采伐、运输作为辅助性配套措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一批实力强大的商业集团。而世世代代定居于此的苗族早在明清时期开始造林植树, 世代以林为生, 摸索总结出持续发展,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和经验。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制约和引导, 这些方法和经验不断规范化, 最终形成了苗族地区林业习惯法。有成文和不成文形式, 并且都比较丰富。其中关于林权归属也是大量涉及。黔东南地区苗族在长期以林为生的过程中, 对可持续发展,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有了深入认识, 加上社会上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国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 使得黔东南苗族地区森林资源保护效果十分明显。山林保护习惯法不断丰富, 相关纠纷也随之大量出现。林权作为国家法层面的说法, 包括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 但都是财产权, 不包括精神权力和生态利益等。

3.2 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自我解决机制

黔东南苗族地区的苗族同胞有很多自己的纠纷解决途径, 对黔东南地区苗族而言, 某些方面要比国家法律法规更有优势, 所以合理运用民族习惯法来解决林权纠纷时对国家法律法规解决途径的重要补充。

苗族是一个稻饭鱼羹的民族, 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而且拥有传统技术。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看, 远远望去层层叠起, 形成梯田, 最著名的加榜梯田更是远近闻名, 家喻户晓, 甚至成为了一处很好的旅游景观。苗族居所房前屋后, 林边路旁只要有很小的一块土地也要被开成水田, 种上水稻, 以解决非常紧张的粮食问题。

传说苗族最早迁徙到黔东南地区, 是通过“插草为标”来占领土地的, 意思是家族将草标插到哪里就占到哪里, 插占以后就成了家族的领土。早起由于黔东南地区人烟稀少, 相对的土地争议也比较少。随着生产的发展, 黔东南地区苗族人口也不断增加, 易于种植水稻的比较肥沃的土地渐渐供不应求, 随之人们开始把一些林地进行改造, 开垦成适合水稻生长的稻田。林地相比耕地而言, 距离水源较远, 引水困难, 而且改造起来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 从而导致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家族获得了更多的土地, 有的家族田多, 有的家族田少, 有的家族田好, 有的家族田坏, 产生了最早的贫富差异, 随之矛盾也就多了起来。可耕种的土地几乎都被占了而林地作为潜在的耕地也成为家族之间争抢的主要土地, 所以林权纠纷问题越来越严重, 解决林权纠纷成为苗族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有点地方出现了“议榔”, 通过召开“议榔”大会, 对纠纷进行解决, 而主要方法就是通过苗族村寨中的权威人士如寨老、族长和德高望重的长者进行调解, 当然也有自行和解的。这些都是基于苗族淳朴的和谐无争的观念和共同生存的意识。这也是中国特色的调解传统, 间接反映了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3.3 少数民族林权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调试

为了是国家法和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得到更好的调试和变通, 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点, 对于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中规定的认为有助于国家法制建设, 社会和谐的好的地方, 国家法可以对其采取适应、融合、过度等政策, 在得到检验后, 国家可以使其在国家法中有所体现, 甚至可以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第二点, 对于黔东南苗族地区拥有自己的习惯法这种特殊情况, 在不违背国家法律体系基本原则, 基本初衷的基础上, 通过制定变通性或者补充性法律法规, 改变国家法与黔东南苗族地区习惯法的争议点内容, 或者给予黔东南苗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和法律变通权利, 最终使得国家法与习惯法得到很好地适应和对接。

参考文献

[1]胡卫东.黔东南苗族山林保护习惯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罗殿龙.农村集体林权纠纷及法律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黔东南地区 篇9

一、更新理念, 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随着科技加速发展, 新媒体以更加亲民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让新媒体发展的脚步愈发迅猛。新媒体带给人们一种更新、更快捷的生活方式, 在现今时代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相比之下, 纸媒在时效、亲民上的不足显得尤为明显。但换而言之, 这是纸媒的威胁, 也是纸媒发展的新契机。

客观看来, 国内地市级党报经过多年发展, 对新闻来源和渠道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与要求, 比起新媒体新闻资讯的不确定性要准确得多。两者之间, 一个追求快捷、一个追求准确。因此, 两类媒体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问题, 完全可以利用各自优势走上相互融合, 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 黔东南日报社派出大量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或培训。这些有力的举措, 取得了显著效果, 两类媒体的相互协作更加和谐, 逐步实现了报纸用版面为新媒体做宣传推介, 新媒体则对纸媒的报道进行扩容和深化, 可读性与吸引力大为增加。在此基础上, 报社制定了奖惩机制等制度, 两类媒体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

媒体的融合发展, 需要更新运营理念, 根据两类媒体的特点, 相互支持、相辅相成, 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各类资讯的全方位服务。基于此理念, 黔东南日报社近年来也加快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2010年10月, 开通“黔东南手机报”;2012年, 开通“黔东南新闻网”;不久, 即开通“黔东南新闻网”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2014年11月, 黔东南日报社与有关企业合作, 共同打造黔东南州最大的生活类服务新传媒——“掌中黔东南”;为了进一步贴近用户的需求, 又开通了“黔东南新闻微报”。

2012年初, 黔东南州“两会”召开, 为两类媒体第一次协同作战提供了机遇:黔东南新闻网首次图文直播州“两会”开闭幕式。会议召开前, 《黔东南日报》在报眼位置刊发黔东南新闻网将进行州“两会”图文直播的公告, 《黔东南手机报》相应刊发了消息, 进行了直播前的预热。会议期间, 报纸刊发“规定动作”, 网站则以大量“自选动作”加以丰富和延伸。适逢黔东南州“两会”换届后的第一次会议, 引起全州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在精心准备和周密部署下, 全体采编人员出色完成了“两会”的开闭幕式图文直播报道。图文并茂的报道方式, 直观而富有视觉冲击力, 得到“两会”代表委员、州内外网友们高度关注和肯定, 更是受到了州委主要领导的表扬。纸媒与新媒体融合报道产生的立体化效果, 让报社收获了一份预料之外的成功。

新媒体的发展, 伴随着用户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转变, 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也要随着用户的需求而转变。几大新媒体平台的搭建, 让《黔东南日报》融合发展之路有了跟上时代脚步的可能。而在具体的操作中, 两类媒体的理念、架构的差别, 在今后融合发展中还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搜集整理, 走民族文化引领特色之路

近年来, 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捧。随着旅游开发热潮的汹涌, 民族文化受商业化冲击十分明显。这种冲击, 如果缺少传承和保护机制, 将会让民族文化受到毁灭性的破坏。那么, 如何既能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发展, 又能继续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这是任何一种处于开发中的民族文化需要直面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党报来说, 挖掘整理民族文化, 探索传承保护机制, 寻找民族文化价值的转型与提升, 这将使报纸具备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也将是外界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民族文化时最为理想的媒介。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十分丰富, 民族风情十分浓郁。长期以来, 大山的阻隔让这片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正因如此, 这里相对完整地保存原生态的民族文化, 尤其是苗族和侗族文化更具特色。目前, 全州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2项68个保护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75项206个保护点等。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处, 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处。黔东南州苗岭山区的11个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地区的10个侗族村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作为民族地区党报, 搜集整理这些民族文化遗产, 一方面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 更能在其中彰显报纸的个性和特色, 以此来赢得读者和市场。此外, 采取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和审视这些民族文化, 更易为外界接受。复刊以来, 《黔东南日报》一直承担着这一重任。报纸坚持开设有文艺副刊, 除了刊登州内作者的文学稿件外, 对州内民族文化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尤其近年来, 该报每周开设了《文化视野》和《旅游天地》两个周刊, 分门别类地对州内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村寨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这种特色报道得到了州内外读者的热情追捧, 稿源充足。调查反馈, 两个周刊是报纸最受欢迎的专刊之一。2014年初, 在热心读者的建议下, 黔东南日报社在文艺副刊版和周末版上增设了“黔东南故事”专栏, 主要刊登黔东南州的各类历史、民族等故事。如今, 这个栏目已逐步成长为该报的品牌栏目。

从资源优势看, 黔东南州丰厚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 为《黔东南日报》的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但目前看来, 《黔东南日报》的各方面发展依旧缓慢, 各类媒体平台对外宣传推介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利用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快转型, 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深思和谋划。

三、改革版式, 走品牌栏目打造个性之路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 品牌带来的影响和效应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好的品牌, 将带给商家丰厚的回报。在市场化愈发成熟的背景下, 媒体走向品牌化、栏目化也成了一种现实需要和选择。

在当今时代, 党报的版式同质化现象日益显现。民族地区党报要想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与个性色彩的品牌栏目, 是业内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报纸的竞争就是特色品牌栏目的竞争。品牌栏目建设, 既能形成地市级报纸的个性特征、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又能通过品牌栏目来吸引读者, 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

《黔东南日报》自创刊以来, 开设了不少栏目, 一些栏目逐步成长为品牌栏目。2014年, 《黔东南日报》集中“火力”创建四个“品牌栏目”:“苗乡侗寨行”、“灯下漫笔”、“深度·视点”、“黔东南故事”。其中, “苗乡侗寨行”根据“记者走基层”栏目转化而来;“灯下漫笔”是时评言论的老牌栏目;“深度·视点”主要刊发报社记者来自采访一线的深度报道的栏目;“黔东南故事”主要刊发在黔东南州境内发生的古今故事。

一年多来, 《黔东南日报》的品牌栏目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版式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 可读性与新闻价值有了明显提升。“苗乡侗寨行”、“深度·视点”两个栏目, 还被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选为2015年全州宣传系统重点打造的栏目。当然, 这些成功, 只是相对于该报的过去而言。品牌栏目建设, 一般分为打造、推广、巩固三个方面。一年的品牌栏目建设, 《黔东南日报》还只是搞好了最基本的打造工作, 栏目的推广与巩固, 仍旧需要继续努力。要将品牌栏目的影响力做大做强, 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民族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 报纸发展缓慢, 报业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当前, 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 是报纸大势所趋。民族地区地市级党报的发展, 既有生存艰难的挑战, 更有后发赶超的优势。如何在新媒体形势下扬长避短, 找到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更需要报社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去探寻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岩.媒体融合时代的舆论形成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 2013.

[2]程广周.数字媒体时代中国报业的危机与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 2010.

东南沿海地区塔机防台风建议 篇10

1 台风特点及等级划分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年约有7 个台风登陆。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 发展成熟的台风, 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若干区域。2013 年8月强台风“尤特”的中心14 日10 时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南偏东方约125km的南海北部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 级 (42m/s) , 其7 级风圈半径320km、10 级风圈半径130km、12 级风圈半径60km, 12 级以上风圈半径更小。2014 年强台风“威马逊”7 月18 日15 时30 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 级, 其7 级风圈半径280km、10 级风圈半径160km、12 级风圈半径70km。可见, 12 级台风及以内风力区域远大于12 级以上区域, 应作为重点防控区。特殊工程应防控全部区域。

气象学上, 只有中心风力达到32.7m/s或以上 (飓风程度) 的热带气旋才会被冠以“台风”或“强台风”等名字。国家标准《热带气旋等级》热带气旋等级划分见表1。

注:计算风速为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高10m处或海拔10m处50 年一遇的10min时距平均暴风风速的1.4 倍。

2 塔机台风破坏原因分析

2.1 塔机台风破坏基本形态

塔机台风破坏基本形态有:塔机基础抗倾翻稳定性或基础持力层强度不足;塔身标准节主弦杆失稳;螺栓连接失效;附着装置失效;回转碰撞;动臂塔机臂架后倾翻;逆风状态等。塔机台风破坏基本形态如图1。

《塔式起重机》 (GB/T 5031-2008) 规定的非工作状态, 指已安装架设完毕的塔机不吊载、所有机构停止运动、切断动力电源并采取防风保护措施的状态。台风状态下, 独立安装塔机受风状态及等效力学模型如图2、塔身弯矩图如图3。塔机产品在规定的计算风压下, 都具有抵御风载荷的塔身高度极限值Lmax (使用说明书给出的最大独立安装高度) , 对应弯矩极限值Mmax作用在塔身结构底部及固定式基础面上。相同道理, 塔机按使用说明书规定位置附墙后, 附墙杆以上悬臂高度也有一个塔身高度极限值, 亦即产品使用说明书给出的最大悬臂安装高度, 最大弯矩和集中反力作用在最上一道附墙杆及相应位置的塔身结构上。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1992) 规定了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 (计算风速) 如表2。

2.2 塔机不满足抗强台风要求

按《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1992) , 离地面高度0~20m风压800Pa (相当于上海地区风压值) , 可换算成36m/s的计算风速及25.6m/s的平均风速, 按国家标准《热带气旋等级》相当于10 级强热带风暴。国内制造厂商大多按此制造及提供塔机产品, 适宜内陆及计算风压≤ 800Pa的地区使用。近三年, 台风“天兔”、“威马逊”、“彩虹”中心附近最大计算风压达到1 500Pa以上, 塔机不能满足抗强台风要求, 这是东南沿海城市造成塔机损毁的客观原因。

注:①表中pW3= 800Pa相当于上海地区风压值。②特殊情况下, 如在可能出现更大暴风地区使用, 可按用户与制造厂协议规定更高计算风压。

2.3 主观原因

1) 主体单位防台风意识欠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属于台风多发地区, 风压、风速和风力大于《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1992) 的设计标准。但这些地区未设置塔机产品地方准入门槛, 以至于进入这些地区的塔机产品安装使用不能满足当地抗台风需要;使用单位在设备选型、安装、使用过程中大多未考虑台风这一重大危险源, 仍按内地一般情况制定方案;监管部门仍按内地一般情况实施监管, 以至于12 级台风及以内风力区域未实施管控, 造成塔机大面积损毁。

反之, 若使用单位预先采取防台风措施, 降低使用高度或增加临时附着, 塔机损毁的概率可显著降低。成功案例见海口施工现场 (图4) 。

2) 现场管理其他缺陷附墙系统不规范、标准节螺栓连接预紧力不规范、起重臂不能随风自由旋转、群塔作业防碰撞安全距离不规范、应急预案不完备。

3 塔机防台风措施

3.1 提高塔机产品抗风标准

2008 年实施的《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3811-2008, 提高了东南沿海地区起重机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和计算风速, 计算风压≥ 1000pn、计算风速≥ 40m/s。正在报批中的《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13752 原则上采用了《起重机设计规范》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和计算风速, 都明显提高了计算风压和计算风速, 见表3。

不同标准针对东南沿海地区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和风力比较 (10m高处) 见图5。

3.2 研究制订地方标准

东南沿海地区 (山东半岛以南到广西的沿海地区, 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 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市有必要结合本地区台风强度及城乡建设情况, 研究制订地方标准, 明确规定塔机准入标准。标准应具有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可操作性强的特征。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 规定本地区热带气旋防控等级, 规定塔机产品地方准入条件, 规定重点防控区、重点防控期, 防台风预案, 其他, 等。以此规范和指导塔机制造厂商、租赁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备选型、安装、使用及监管。

东南沿海地区塔机防台风应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 依据地方防台风标准结合制造厂提供抗风条件, 进行塔机选型、定位, 编制塔机安装方案、附着方案、防台风预案。

对于依据GB/T 13752-1992 设计制造的现有塔机, 在规定的重点防控区、重点防控期内, 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塔机的独立安装高度及附着以上的悬臂高度, 保证塔身结构及附着装置弯矩极限值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例如施工现场普遍使用的6015 塔机 (60m独立固定式) , 若按抵抗11级热带风暴配置 (计算风速40~43.8m/s) , 则需降2~3 节标准节或增加临时附着使用。

防台风从台风季开始, 应对台风来袭必然从容不迫, 大幅降低塔机的损毁。可以判断, 如果能够制订地方标准, 严格实施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 必然大幅降低塔机的损毁几率。

摘要:结合近三年台风“天兔”、“威马逊”、“彩虹”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塔机损毁情况, 重点探讨台风的特点、分析塔机台风破坏原因, 东南沿海地区使用适宜内陆及计算风压≤800Pa的地区使用的塔机产品是造成大量塔机损毁的客观原因, 提出提高塔机产品抗风标准、研究制订地方标准, 规定塔机产品地方准入条件等建议。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台风,抗风标准,准入条件

参考文献

[1]胡浪, 李炽彦, 吴晓广, 等.“威马逊”能否吹醒塔机管理者[J].建筑机械化, 2014, (10) :22-29.

清代晋东南地区社会力量办学研究 篇11

一、参与民间办学的地方社会力量

由于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民间兴起了办学的风气,参与者主要有士绅、商人、家族等社会阶层,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一)士绅

士绅既不同于官又区别于民,其在官僚与平民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或纽带,从而使官僚与平民得以沟通,所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地方权威,在基层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中也有很多是兴办社学、义学的首倡者。乾隆二十年在高平县创办的崇正书院就是由当地士绅陈润太、崔文煌等捐银三千二百五十两呈请设立的。士绅在地方社会力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在民办学校中贡献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在教育领域,他们往往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在地方教育体系中,有许多学校都是由乡绅创建的。乡绅创办学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某一乡绅自己单独出资创建,另一种则是由部分乡绅合作创建。

(二)商人

清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群体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社会力量办学的又一重要群体。如长治人任翱,“幼笃学,长货值,生能孝,尤好为义举,建书舍,从士子读书其中”[1]。而由于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下,商人要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发家致富后,改变商人的身份。一般而言,由商而儒、由商而仕是其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很多商人热衷于地方教育事业,原因即在此。有“外贸世家”之称的榆次常家,其始祖常威知识渊博,为人宽厚,成为许多人的榜样,而他的兄长常吉也考取了秀才,常威之后,常氏几乎家家办家塾。与晋中商人一样,晋东南地区商人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名望,在经商致富之后,多方位、多层次地资助和发展民办教育。

(三)家族

家族在民间办学中起着巨大作用,家族兴办教育有家塾、族塾、私塾等形式。家族兴办学校教育,既可以对本家族子弟进行启蒙教育,又可以满足他们应试科举的需要。特别是由于适应科举入仕这一需求,使得家族对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都比较重视。

家族兴办的学校不仅教化本族乡民,而且惠及整乡子弟,这样就扩大了本乡受教育的范围。这些家族在兴办学校后,还通过为学生购置图书、置学田等手段维持学校正常运行。潞安府的东山书院就是仇氏家族兴办的,后来其子孙后代又在书院的旁边创办多所义学,教育的子弟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仇氏家族对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像仇氏家族一样,清代晋东南地区还有许多家族也在地方办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上面所提到的地方社会力量之外,还有一些群体比较热心于民办教育,如隐士、儒生等,他们也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黎城县的沧溪书院,就是由隐士赵初在“乡试不第,退隐田溪之上”创立的。[2]

二、多种多样的民间办学形式

民间办学有许多形式,包括家塾、义馆、社学、义学、书院等,其中以社学、义学、书院这三种形式为主。

(一)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创办的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学校。明代普遍设立社学,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认为当时京师与县都有学校,但是乡村民众的教化程度还没有得到提高,遂下令设立社学,聘请老师去教授民间子弟,进而达到教化乡民,美化风俗的作用。这也体现出设立社学的主要目的及中央对建立社学的重视程度。

社学是农村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对教育的传播与普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社学继承了传统教育的事业,发扬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可以说其不仅对官学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补充,又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官学教育的一种扩展延伸。“泽州府弘治间辽东进士□□,立社学,童子就业者三千有奇,亲集养正编、并小学四书、养蒙大训,使之诵习,俗信佛,又著僧辨学辨,力排之,历二载,以艰去,士民药铺道挽留不可得为立去思碑,颂之。”[3]由此可见民众对社学的普遍接纳程度。

(二)义学

义学又称义塾,最早出现于宋朝,范仲淹曾于1049年以苏州灵芝坊祖宅创立范氏义庄:“周给宗族,无间亲疏,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咸有所给。”[4]这应是义学的开端。义学本为私人捐建或宗族设立的乡校村学,主要招收本族子弟。后来由于清政府大力提倡兴办,其作为一种地方教育组织形式,得以在全国普遍设立。

义学的设立,对民众起着很大的教化作用。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凡以重蒙养俾小子有造者,教化之本,莫仇于此,一日而不可废也。然则义学之设,其即小学遗意乎?小学自八岁而入事,不越洒扫应对,进退之恒以收敛其嬉戏,而纳之于规矩。然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皆宜讲明,而诵读之,非徒循其故事,已也。”[5]义学作为一种启蒙学校,选择有学行者主持、管理,为民间子弟无力延师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教学生读书、识字、讲书、读诗外,还要懂得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其思想和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并起到了教化乡民、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三)书院

书院在中国教育史、学术史上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书院自身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与社学、义学等其他民间办学相比,书院具有相对的办学自治权和一定的学术自由。其学术氛围相对比较宽松,而且书院由学者主持、执教,能够推动学术研究,这也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书院求教。而且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也使其在民间办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书院是作为官学的补充而产生的,与社学、义学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明清两代的书院以教授理学为主,大部分书院专为应科举考试而设。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书院与社学、义学也存在互相转化的情况,如凤台县“考莲池旧有书院,后以城内义学六所俱废,遂更此地为义学。”[6]书院是中国传统私学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私学。

三、地方社会力量在民间办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地方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去维持学校的发展,如设义学、置义田,立家塾等,在民间办学的创办与运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筹集资金

民间办学的经费来源是多途径的,除了地方政府拨学田或款项外,有很多来自私人捐赠。通常,捐赠学田或钱款的人大部分是一些地方官员和本地乡绅,他们认识到民众教育对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也想为乡里或本族培养一些人才。在地方官绅的带头和号召下,地方民众集体捐赠土地或款项,以部分钱财用来购置学田,作为永久性产业,其地租收入作为学校的经费开支。壶关县的壶林书院就是在邑令的劝导下,由邑绅杜枢、王锡典、郭恒等于乾隆二十一年捐修的。

另外也有清查学田作为办学经费,学田主要用于出租,由于其地租收入是稳定而可靠的,就使得学校的经费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像陵川县“顺治十三年,黄令国璨建并置义田百亩余以赡学,邑人徐昆又捐助义田六十二亩零,□□日久,荒废不举者八十余载。乾隆四年邑令雷正复修,在县治东,前明冀南道王公祠为义学清出旧义田六十余亩,合前共一百六十八亩零,自捐田粮,详明敦请师儒教授生徒以兴学校。”[7]一般学校是以原有经费生息来扩充经费的,或者设法使其经费来源稳定,从而使办学经费有长期稳定的保障,也保证了民间办学的正常进行。

在兴办学校的过程中,乡绅等地方社会力量往往是捐赠的主体,如在修建廉山书院的过程中,县令高蔼只“捐廉俸百金为倡”,邑人“以业之多寡定助之盈绌”,共得银“千八百两”[8]。在筹集好办校资金后,必须有人监督和管理学校的创建工作,官方由于政务繁忙等原因,担任这一工作的一般都是乡绅等地方社会力量。如在修建碧峰书院的过程中“督修诸士谙练精勤,踊跃急公是诚,赞劝得人,百工乐为之用矣。”[9]这也体现出地方社会力量的民间办学中充当了多重角色。

(二)管理经费

学校经费由于是集体通过多种方式捐助的,所以牵涉的范围较广,包括地租、利息等各个方面,管理难度较大。为使学校正常运转,许多学校都会推举在地方上有良好声誉和影响的人进行管理,如壶林书院“择邑之公正者”来经管书院的经费[10]。学校的经费主要用于修葺校舍、教师工资、学生膏火费等,经费开支有严格的限制,如长治县义学经费:“前由藩库领出长治,社谷银一千两,发交本城西盐号按月一分五厘行息,所得息银概作整修。上党书院及挑濬莲花池制备义学棹橙等费,现在长治社谷以劝办积有巨数,无需此欵,购储又由府另筹银二百两并交该号行息,书立摺据,从癸未年正月初一日起,计每年共得息银二百一十六两,稟明立案,永作六处义学,逐年费资不得动用本银,无论地方何项公事,官绅不得挪用分厘。”[11]

此外,学校的固定资产也是有确定数目的,如长治县“城关设立义学六处,学生每处多至二十人为度,少则必须十人方准成馆,不得朦混凑数,希领学俸,尤须贫家子弟方准送入,有力者毋庸图此便宜。每位学师每年束脩□平银三十两,按三切由县帐房分送,不准预支,亦不得剋扣分厘。倘有索使,费资稟请严究。”[12]这些规定,对学校保持良好的长久运营是必要的,也体现出管理者的不易。

(三)资助学生

民间办学的学校的生员,大多数家境比较贫困,地方社会力量在创办学校、聘请老师的同时,往往会帮助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如乾隆《陵川县志》中记载的:“膏火笔资宜分别给赏也,查内肄业生童既在学舍、住宿,其膏火之资应量予帮给,现在经费无多,不得不稍为区别。如生童二十名内身家殷实者,原无需于日给膏火,惟极贫之士应每名日给银三分,次贫者日给银二分,外业生童无庸并给,至考列优等生员及上卷童生亦量加奖励、给以笔资,每月朔课生员取在优等首名者,议给银三钱。”[13]从中可以既可以看出对学校经费的管理之严格,也可以看到学校资助学生有一定的标准,即只对家庭贫困者给予膏火费,但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也制定了对学习成绩优异者的奖励政策。

上一篇:来源浅析下一篇:中国建筑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