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运动会

2024-09-27

东南亚运动会(精选9篇)

东南亚运动会 篇1

爱国增产竞赛是推动生产的动力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黔东南地区通过开展爱国增产运动和奖励劳动模范, 把劳动发家致富和爱国增产支援国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认真学习和推广劳动模范的先进技术,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订立爱国公约和增产计划

爱国公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教育和领导群众, 统一各阶层人民的步伐, 向指定方向迈进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各阶层人民生产、生活及各项社会活动的规范和纲领。1951年2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蔑视、鄙视、仇视美帝国主义与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 提出爱国运动应以发起订立爱国公约、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等为中心。同年3月, 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教育、准备今年“五一”全国大示威的指示》。《指示》要求,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时事教育工作, 争取达到订立爱国公约、及早准备五一大示威、巩固与扩大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等目的。在1951年五一节农村的大集会、大游行中, 黔东南各地参加的群众多的万余人, 少的也在五千人以上。许多地区的农民抬着胜利果实游行。如炉山县凯里镇杨文顺等32个翻身农民游行时, 每人牵着一头分得的牛, 两只牛角上各扎着一面旗帜, 一面写着“努力生产”, 一面写着“抗美援朝”, 用以表示他们要努力发展生产, 支援抗美援朝的决心[1]19。

在土地改革前后, 黔东南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他们纷纷响应上级号召, 订立爱国公约和生产计划。内容主要是:加强政治时事学习, 不断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积极搞好生产, 多打粮食, 支援抗美援朝;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 进一步搞好清匪反霸斗争, 为土地改革做好准备;提高警惕, 严防阶级敌人破坏, 搞好防火、毒、特的“三防”工作;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搞好烈、军属优抚工作等。如炉山县农民吴启清订的爱国公约要点是:积极参加开会和学习,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勤劳生产, 厉行节约, 支援抗美援朝;大公无私, 积极协助干部搞好本村查田评产和划分阶级工作;站稳阶级立场, 积极协查漏网匪首, 维护社会治安[1]217。黄平旧州区草绿村农民协会教育委员曹汉平通过全家诉苦找穷根, 订出了爱国公约。主要内容是:今年多开荒地, 多喂一只猪, 增加生产计值9万元;保证捐献4.5万元;照顾好烈、军属, 带头做好代耕工作;坚决和地主作斗争;保证七天检查一次爱国公约[2]。

各级政府把爱国公约落实到实处, 各族人民把完成公约计划作为行动的纲领和指南。如1951年3月召开的丹寨县第二届各族各界农民代表会议, 各族代表一致通过坚决响应人民政府积极开展爱国生产运动的号召, 除向遵义县十四区应战外, 大会上即展开了区与区、乡与乡、村与村的挑战竞赛。各村都订了生产计划, 保证将斗争果实用到生产上去, 并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生产互助小组、护林小组, 开展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互助合作, 保证多施肥, 做到“四犁四耙三除草”, 保证全县今年各种粮食的产量一定超过去年的5%以上[3]。

黔东南地区土改重点试点之后, 一些地方群众生产的热情很高, 奠定了发家致富的思想, 唯与爱国主义思想结合得太差, 特别是放松了民主建政的政治工作, 甚至一些人不愿当村干部怕耽误活路, 如土改前村干部群众都很积极, 土改后就松了一口气, 积极分子怕麻烦, 不愿当村干部, 许多地方的区乡干部产生了这种“革命成功论”, 原本工作很积极的人逐渐变成了庸人, 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因此, 在完成土地改后, 他们误认为“土改完成、万事大吉”, 似乎这便是革命成功了。他们放松了对阶级敌人的警惕, 认为“天下太平”, 可以“埋头生产”。他们把革命工作看成一种“负担”。认为应该“轮流干”, “贫雇农很多, 为什么要我一人吃亏”[4], 种种形式不一而足。为了纠正这种思想, 镇远专署于1951年8月召开了第一次政府委员会议, 作出决议强调:各地生产要与爱国结合起来, 教育群众有国才能有家, 生产必须爱国, 保卫了祖国才能生产致富, 才能安居乐业, 要在各种工作中, 贯彻爱国主义的教育, 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

1951年10月, 毛泽东主席发出“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 中央人民政府也发出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指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在发出捐献飞机、大炮和推广爱国公约通告的同时, 提出了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口号, 以增加收入作为捐献之款。许多地方把爱国公约、劳动竞赛以及增产节约运动结合起来, 号召人民群众大力开展劳动竞赛。

丹寨县富贵村的苗族农民, 热烈响应毛主席“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 纷纷修订爱国公约, 展开增产节约运动。1951年12月上旬, 毛主席的号召传到该村后, 各自然村、读报组、农民协会, 均热烈地展开了学习和讨论。1952年1月2日, 全村已有133户自动地修订了爱国公约。卡那寨杨光福在修订爱国公约时提出一条说:“除已积肥一百八十挑外, 在今春保证再积肥一百五十挑;去年收谷子四十二挑, 今年保证收五十挑, 以增产八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鸟圭自然村不仅每户都把爱国公约作了修订, 而且又自动订出以下几条, 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公约:第一, 每户都注意遵守:不管是婚、丧大事或亲友往来, 不准送大礼, 请大客, 铺张浪费;要热情相待, 要节省简朴。第二, 全村除现有的肥料外, 并保证今春增加肥料1520挑。实行精耕细作, 保证比去年增产粮食61挑。第三, 在今年夏历正月底, 全部完成长12里、可灌溉田面1800挑的水沟8条。第四, 做到勤劳俭朴, 精打细算, 省吃俭用, 保证在春季至少节约大米1800斤, 来防止饥荒[5]。1951年, 根据对三穗、镇远12个县的统计, 共有41万余人订立了爱国公约。他们提出了“多增产一斤粮食, 就多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许多人在公约中保证, 要多生产一粒米、一滴油, 多养一头猪、一只鸡鸭来支持战争的胜利。

爱国公约是人民群众为自己制订的反帝爱国的奋斗纲领和行动计划, 其订立有助于将人们的爱国热情转变为爱国行动, 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爱国增产运动和竞赛

1952年2月, 政务院在《关于一九五二年农业生产的决定》中指出: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 并强调:有计划地总结和推广丰产模范的经验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极大的作用。同年3月, 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一九五二年爱国增产竞赛的意见》, 强调:“竞赛的发动, 应以互助组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 并吸收个体农民参加, 国营农场也应开展竞赛, 并可与农民竞赛。”[6]49要求各地组织多种作物的全面增产竞赛和某一种作物的单项增产竞赛。1952年农业增产竞赛以水稻、小麦和棉花为主, 要求普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另外,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 及时总结和评奖, 防止形式主义的偏向。这些文件发布后, 各地农村更加广泛深入地掀起了竞赛高潮。

1952年, 为响应毛主席“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 鼓励农民勤劳耕作、改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依据《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二年农林生产工作指示》的精神, 西南军政委员会制定《西南区一九五二年农业生产奖励办法》, 其中在奖励物品方面规定:奖励分名誉奖与实物奖, 包括奖旗、奖状、奖章及奖金、药械、农具、耕畜或其他实物。在中央、西南、省的领导下, 黔东南地区开展了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如镇远县涌溪乡田坝村龙正明和潕阳镇大菜园余明镜带领群众通过改良品种, 合理施肥, 精耕细作, 1951年水稻亩产量达800余斤, 受到西南农林部的嘉奖。1952年, 龙正明更上一层楼, 在分得的水田里, 选用良种, 单产1060斤, 被评为水稻丰产模范, 光荣参加了国庆观礼, 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7]368。因此, 爱国公约的订立, 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开展, 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黔东南地区的农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年恢复时期在农村开展的爱国增产运动,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合作化开始后, 农业部于1954年4月发布了《关于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和奖励增产模范的指示》, 提出以后竞赛运动的重点应该是国营农场的职工和组织起来的农民, 但也不放松组织个体农民的竞赛。根据农业生产地域性强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取消过去统一的奖励办法, 实行中央省县三级奖励制。县级可以根据本县自然区划, 分别确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不同奖励标准, 使生产条件差的地区甚至受灾歉收的地区生产积极的农民也能得到奖励。1955年12月, 农业部重新制定了《关于奖励农业增产模范的暂行规定》, 除重申《关于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和奖励增产模范的指示》中的有关精神外, 强调奖励增产模范必须同开展群众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相结合。

合作化运动中, 黔东南各地以互助组或合作社为中心, 开展了劳动竞赛。1956年3月, 黔东南20个区、196个乡、1360个农业社开展了区与区、乡与乡、社与社、队与队之间的劳动竞赛。大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竞赛后, 出勤率达90%以上, 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运动。三穗县平草乡台立农业合作社开展队与队之间的竞赛后, 由原来每亩平均4000斤肥, 在15天内达到平均7000斤。剑河县柳寿乡农民提出“人出门, 肥上坡”的开口, 即用每天出门干活带一挑肥料的办法, 20天挑了1.4万挑肥料上山, 节约了大批劳动力。在竞赛中, 社与社、队与队之间能主动交流先进经验, 镇远县芽溪农业合作社主任吴通成创造了烧草木灰的新方法, 使积肥效率提高两倍, 他将这一方法主动地传授给其他三个社, 使这三个社同样提高了积肥效率[8]。积肥运动的开展, 为农业的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 黔东南地区采取组织农民生产竞赛的办法来推动生产, 开展全区范围内的爱国增产运动,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 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改进了耕作技术,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打破了农民的保守思想,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竞赛还对互助合作运动及农村中的政治、经济工作,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黔东南州委党史研究室.抗美援朝文集[C].内部资料, 1991.

[2]黄平草绿村农民曹汉平经过诉苦订出爱国公约[N].新黔日报, 1951-9-10 (2) .

[3]丹寨各族农民代表会议向遵义县十四区农民应战[N].新黔日报, 1951-4-11 (2) .

[4]克服“埋头生产”的思想防止不法地主的破坏[N].新黔日报, 1952-6-8 (2) .

[5]丹寨县富贵村的苗族农民修订爱国公约展开增产节约运动[N].新黔日报, 1952-1-17 (2) .

[6]关于开展一九五二年爱国增产竞赛的意见[J].西南政报, 第十七、十八期, 1952.

[7]黄保勤、黄贵武.镇远通史[M].方志出版社, 2001.

[8]镇远专区广泛开展农业增产竞赛[N].新黔日报, 1956-3-11 (1) .

东南亚运动会 篇2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 位置范围

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 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⑷ 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⑵ 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⑶ 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3、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注意]朝核问题

二、东南亚

[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⑴ 范围

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⑵ 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 ⑶ 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河流

上游河流

流经国家

城市

红河

元江

中国、老挝、越南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金边、万象

湄南河

泰国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国、印度、缅甸

仰光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⑷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⑴ 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⑵ 主要农产和矿产

①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生产国。②主要农作物(主食):水稻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平原区,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③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

石油主要分布于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集中于苏门答腊岛,由于石油丰富被称为“希望之岛”,现在印尼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主要输往日本,当两伊战争爆发时,东南亚的石油尤其显得重要。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金鸡纳霜

稻米

石油

主要国家

马亚西亚

马亚西亚

菲律宾

菲律宾

印尼

泰国

马亚西亚

印尼、文莱

⑶ 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3、新加坡——“花园式城市”

⑴ 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⑵ 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最大的工业部门)、海上钻井平台制造(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钻井平台的制造中心)、电子电器业(第二大工业部门)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⑶ 工业布局: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三、南亚

[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

⑴ 悠久的历史 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⑵ 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气候: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2、印度

[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⑴ 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⑵ 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⑶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工业: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四、中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周围邻国;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天山、帕米尔高原

1、概述 ⑴ 自然环境

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减少。加上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它已丧失了调节气候的功能。⑵ 居民与经济

民族: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东南亚现代建筑发展进程 篇3

关键词:东南亚,现代建筑,移民文化,殖民,发展

东南亚按地理位置可划分为两个区域: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包含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东帝汶11个国家,东南亚的文化构成复杂而多样,多元文化共生,这个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各种宗教信仰之间在这里交汇包容并各自发展,东南亚文化在经历了原生文化,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一系列的变化融合之后,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二战的结束,东南亚各个国家相继独立走向民主,建筑形态也相续发生变化、相续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

一、原生文化与殖民入侵

“现代建筑是西方创造的,在一个非西方背景下的国家,其现代建筑的表现通常是西方列强通过殖民化的干预。”1

东南亚原生的建筑长期以来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条件下,基于本土的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特征发展出了原生的建筑形式,之后受到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文化圈”的影响2,介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入文结台,逐步与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并成为主导文化,建筑反应了人文、宗教、聚落和自然环境属性,若无“内在”革命发生或外来因素的强力打断,任何民族的建筑发展与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框架格局中和既定的边界中进行的,这个框架和边界决定于特定的文化体系对于建筑的核心价值的认定和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的针对这个核心价值的初始应对格局。

西方国家从十六世纪起为了寻找香料起航到东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相继进入东南亚建立殖民地。法国、英国也在十九世纪起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建立殖民地。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把除了泰国以外的整个东南亚都沦为了殖民地。各殖民国都无可避免的把本国文化带到了殖民地,随着殖民的入侵,东南亚建筑也被重新组合,东南亚在多种文化合力的作用下,建筑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一起在传承演变过程中衍化和发展。

二、现代建筑在东南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东南亚国家一方面要解决殖民时期留下的诸多问题,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附属地位,行业结构的不均衡,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等。一方面又要寻求自身建设发展之路,寻求文化认同并体现民族特征。300多年的殖民历史对东南亚各国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独立后的东南亚各国城市变迁,是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当前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回应。

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分属美国阵营和苏联阵营,同时把各自阵营中特有的“国际样式”建筑引进自己的国家。西贡、曼谷等地引进的是美国的“国际样式”,到处充斥着白色的方盒子,而来自苏联的建筑师则在河内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

在这些国家,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独立”的意味才在建筑上出现。为了赞美摆脱殖民统治、歌颂祖国独立,加上不满苏、美两阵营各自的“国际样式”,这些原因搀杂在一起就表现在建筑上。这时所借鉴的,在曾经的殖民地样式,建筑的骨架仍然是属于各自阵营的“国际样式”。3

三、东南亚现代建筑类型

建筑本身是无意识的表现,这里对东南亚建筑类型的分析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建筑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伴随而来的艺术表现、生产技术体系、身体等相关的结构变化,把作为结果出现的建筑进行类型化。这里我们采用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对东南亚建筑史的研究方法,把东南亚现代建筑分为六个发展时期:

自然发展时期(Naturally developed),移植时期(Transplanted),抵抗时期(Resistance),适应时期(Adapted),模仿时期(Imitated),学习时期(Cultivated),并根据这几个时期例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

1内部发展建筑

这是伴随着农业文化的传播、移民文化和宗教的交流融合出现的建筑,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内部自发产生的,并采用自身建筑文明内部的手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新的技术材料的手法所出现的建筑,具代表性的马六甲甘榜克灵清真寺(图1),建筑混合了中国样式、印度样式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

2殖民风格(“Colonial”Type)

欧洲各国从16世纪到19世纪在亚洲各地设立贸易据点,按照本国建筑的风格殖民地建造了公共基础设施和各种建筑,殖民主义在东南亚进行的建筑活动都带有与“双重使命”相对应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殖民化的产物,是殖民者在“极卑鄙的利益驱使”下建造的;另一方面,它是东南亚建筑现代转型的重要组成。殖民者在这里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4,在中南半岛多以法式建筑为主(图2),马来群岛以荷兰和葡萄牙风格居多。越南的城市里到处可见法国殖民者修建的本国样式建筑。(图3)

3混合样式(“Hybrid”Type)

欧洲文明进入亚洲一段时间后,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当地的建筑生产技术体系中已经混有欧洲风格的内容。当这些东西形成一体,适应新的生括方式、行为方式的混合式建筑就诞生了。混合建筑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表现产生的各种风格的建筑。新加坡、马来西亚常见的的骑楼(shophouse)(图4)和泰国新式的干栏式住宅、马来西亚的中国和马来混血的住宅都是混合式建筑的代表。

4雇佣类型(“Modern Adaptation”Type)

雇佣建筑是本国政府或者公司聘请外国建筑师设计的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在本地建筑师还没培养出来的时候,商业资本雇佣欧洲建筑师建造具有象征性的建筑。拉玛五世在1876年雇佣英国建筑师在曼谷大王宫内设计的节基殿就是一座三层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图5),根据需要屋顶被建造为泰式风格。他还聘用了欧洲建筑师在邦巴因王宫(夏宫)设计了大量的建筑,其主要宫殿基本都是欧式的,成为泰国罕见的欧式王宫。

代表建筑还有印尼万隆的Gedung Sate,由荷兰建筑师Berlage建造,融合了东方元素,造型简约现在已是万隆的标志性建筑。(图6)

5新东方主义建筑(“Neo-0rientalist”Type)

殖民国家为了从文化上加强殖民地的统治,为了表现自己是当权的继承者,经常复古当地的建筑文化,重新利用传统建筑。英国在马来西亚,法国在越南,荷兰在印度尼西亚,捏造出各种东方主义建筑。一方面作为殖民的强权主义,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的国内通过博览会等,把殖民地的建筑样式作为“猎奇”,来享乐消费。

6学习建筑(“Educated”Type)

为适应近现代代建筑的需要,东南亚各国开始了出国留学建筑和国内开办建筑教育,而成为欧美建筑流行的追随者,东南亚现代建筑纳入了世界近现代建筑的影响圈。这种学习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发展来说却极为重要5。东南亚建筑家通过学习创造的建筑就为这一类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都能够看到受欧洲影响的建筑教育模式。

7国家主义建筑(“National”Type)

二十世纪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东南亚各国的独立,本国建筑师的成长,摆脱殖民建筑找到本国建筑定位成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寻找“自我认同”,一方面需要表现民族伟大,加上需要国家统一的标志,所以浪漫的国家主义建筑就出现了(图7)。各个国家独立后陆续出现了国家主义建筑,它们的基调也不同,有西洋的折衷主义、有新古典主义(泰国),也有现代主义(新加坡)。

8冷战建筑(“Cold War”Type)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被卷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南越、菲律宾、泰国等属于美国阵营,蒙古、中国、朝鲜、越南等进入苏联阵营。这些国家和地区一边接受来自于美国或者苏联的建筑师,一边向美国或者苏联派遣建筑方面的留学生,导入它们的建筑模式。在东南亚,越南二战后隶属苏联阵营,走社会主义路线,在苏联建筑师的设计下建造了很多苏联样式的建筑,如巴亭广场上的胡志明纪念馆。(图8)

四、结论

东南亚各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原因,除了新加坡以外,其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南半岛上除了泰国外其余国家(越、老、缅、柬)都被列为经济落后地区,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所以城市和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很多还停留在传统时代,这是东南亚现代建筑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但也是因为如此,这些地区保留了很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值得保护和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Noobanjong,Koompong.Ph.D thesis.Power,identity,and the ri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From Siam to Thailand.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2003 p5

[2]张军,张乃和.东南亚史—从史前至20世纪末.长春出版社2006P10

[3]村松伸.亚洲战后的建筑与未来.建筑学报1999-4P46

[4]张复和.中国近代建筑硏究与保护: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囯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P3

东南亚运动会 篇4

泰国的境外企业数、协议投资额和中方投资额都最多 , 分别占三个项目总计的 25.87%、24.52%、26.62%。文莱三个项目都最少 , 分别占总计的 0.11%、0.06%、0.05%。从境外企业数来看,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 6 个国家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企业 , 占东南亚、南亚全部境外企业数的78.35%;从协议投资额和中方投资额来看 , 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 5 个国家占有绝对份额,分别占协议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总额的 71.98% 和 73.40%。

二、对东南亚、南亚投资的现状

本文作者对广东 9 家、浙江 7 家、上海 10 家、江苏 7 家、山东 9 家企业截至2002年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分布在 6 大行业 , 其中制造业最多 , 共 30 家 , 以下依次是贸易5家、建筑业 3 家、农业 2 家、采矿业和房地产业各 1 家。从所有制方面看 , 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各 12 家 ,股份有限公司9 家 , 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各 3 家。从资产、收入、利润三个方面来看 , 企业间差异较大。就资产总额而言(因 1家企业未填此项 , 故资产总额统计样本总数为 41 个),1 亿元以下的 11 家 , 1-10 亿元的 15 家,10-20亿元的 3 家 ,20-30 亿元的 3 家 ,30 亿元以上的 9 家 ;就销售 / 营业收入总额而言(因 4家企业未填此项, 故销售 / 营业收入总额统计样本总数为 38 个),1 亿元以下的 9 家 ,1-10 亿元的 12 家,10-20 亿元的3 家 ,20-30 亿元的 3 家 ,30 亿元以上的 11 家 ;就利润总额而言(因 6 家企业未填此项,故利润总额统计样本总数为 36 个),0.1 亿元以下的 15 家 , 0.1-0.5 亿元的 9 家 ,0.51 亿元的 3家,1-15 亿元的 1 家 ,15 亿元以上的 8 家。综上所述 , 样本企业的选择基本上符合统计抽样要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投资动机

将企业的投资动机分为 9 种 :

①开拓市场 , ②获取自然资源 , ③寻求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 ④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 , ⑤回避关税和贸易壁垒,⑥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 , ⑦利用外国的优惠投资政策 , ⑧国内产业转移的需要 , ⑨其他。从企业的实际回答来看,多数企业的投资动机是多元的 , 即出于多种原因进行境外投资。即使如此 , 企业仍然有其投资的首要动机 ,即最关键的投资因素。

投资首要动机共有 5 种 : 开拓市场 , 获取自然资源 ,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 , 回避关税和贸易壁垒,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其中 30 家企业的首要动机是“开拓市场”, 占企业总数的 73.17%, 比例最高 ;分别有1家企业的首要动机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和“回避关税和贸易壁垒”, 各占企业总数的 2.44%, 比例最低。

从不同行业来看 , 农业企业的首要动机是“开拓市场”和“获取自然资源”,这是由其行业性质决定的;采矿企业的首要动机是“开拓市场”;制造企业的首要动机共 5 种 , 最

多的是“开拓市场”, 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73.33%,这主要是由该行业制造产品的终极目的决定的;建筑企业和贸易企业的首要动机都是“开拓市场”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这充分反映了这两个行业的经营特征;房地产企业的首要动机是“开拓市场”。

2、出资方式

投资主体在境外设立企业 , 出资方式主要是现汇、实物(包括设备、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等)和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技术、商誉、管理、营销网络等)三种或其组合。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中 , 以现汇出资的 11 家 ,实物出资的17 家 , 现汇和实物共同出资的 9 家 , 实物和无形资产共同出资的 5 家 , 分别占企业总数的 26.19%、40.48%、21.43% 和 11.90%。

实物出资方式所占比例最高是因为 42 家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 30 家,而我国企业对东南亚、南亚投资主要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即境外加工贸易)的号召,其出资物主要是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等实物资本。

3、投资主体的未来投资意向

将投资意向分为三种 : 增资、维持现状、撤资。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中共有 38 家回答了此问题 , 其中 13家表示增资,25 家表示维持目前的投资状况 , 分别占 34.21% 和 65.79%, 后者几乎是前者的 2 倍。由此可见,很多企业对境外投资前景并不抱乐观积极的态度 , 或者说对投资预期并不看好。很显然,这种消极投资意向将直接影响到境外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和生存成长空间,对境外投资的长远、健康和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它的存在揭示出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和负面因素的影响。企业之所以持有“维持现状”的意向, 其原因多种多样 ,如东道国市场规模有限、企业要对未来发展重新定位、东道国对扩大投资无政策优惠及对东道国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等。

4、境外企业的组织形式、行业类型及国别分布

境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 : 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合作公司。被调查企业共在东南亚、南亚设立了 68 家企业 ,其中独资公司20 家、合资公司 41 家、合作公司 7 家 , 分 别占境外企业总数的 29.41%、60.29% 和10.29%。企业之所以选择合资公司作为主要组织形式 , 在于该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 , 可以充分发挥各投资方在资金、技术、原材料、销售等方面的优势 , 形成优势互 补 ;

第二 , 不易受到东道国民族意识的抵制 , 容易取得优惠待遇 , 减少投资风险 ;

第三 , 在经营上较少受到各种限制 , 有助于打入新的市场。在行业类型上 , 生产加工企业 46 家 , 贸易企业 16 家,资源开发企业、农业和农产品综合开发企业、工程承包企业各 2 家。可见 , 生产加工企业在境外企业中占有绝对份额,这主要是我国国内投资主体中制造业企业居多的缘故。

在国别分布上 , 按境外企业数量多少排序依次是 : 泰国 14 家 , 越南 12 家 ,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各 8 家,柬埔寨、巴基斯坦各 6 家 , 新加坡 5 家 , 印度 4 家 , 菲律宾、孟加拉国各 2 家 , 斯里兰卡 1家。其中泰国最多, 占境外企业总数的 20.59%, 这与前面分析的我国对泰国总体投资状况基本特征相符。

5、境外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和区域

将产品销售渠道分为自己组织销售和通过中间商销售两种。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中 ,18 家企业的境外企业采取第一种方式销售,8家企业的境外企业采取第二种方式销售 ,16 家企业的境外企业则两种方式并用。可见,自己组织销售是境外企业产品销售的最重要渠道。

将产品销售区域分为东道国本地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和第三国市场。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中,23家企业的境外企业产品全部在东道国本地市场销售 ,5 家企业的境外企业产品销往第三国市场,13家企业的境外企业产品在东道国和第三国市场同时销售 ,1 家企业的境外企业产品返销中国国内和第二国市场。可见,东道国本地市场是中国在东南亚、南亚的境外企业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

6、中外方合作关系

本次调查特别关注了中外投资双方的合作关系。被调查的 42 家企业中有 33 家对此作了回答 , 其中合作默契、关系良好的有 19家, 关系一般的有 12 家 , 双方经常出现分歧和矛盾的有 2 家 , 分别占 57.58%、36.36% 和 6.06%。可见, 绝大多数境外企业的中外方合作关系还比较正常 ,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也应看到 ,合作关系良好的企业为数还不多, 而关系一般的企业的中外双方既有可能向良好方向发展也有可能逐步走向破裂 ,这是合作各方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的现实问题。

三、对东南亚、南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 , 许多企业正在或准备进行境外投资,尤其对地缘优势明显和文化互通性较强的东南亚、南亚感兴趣。通过与企业座谈发现,无论是投资业绩斐然抑或是投资小有所得乃至刚刚起步的企业都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国家境外投资政策、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涉外经济人才培养和企业属地化等几个方面。

1、现行国家境外投资政策对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 有待完善

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的境外投资政策在很多方面不利于企业“走出去”, 甚至有时构成了阻力,政策体系亟待更新完善。政策层面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境外投资项目贷款困难。很多企业反映资金仍然是制约其境外投资的瓶颈。由于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因此在项目前期投资上急需国家给与相应扶持。对于新项目的开工建设 , 企业需要较多的前期市场开发费用,如营销网络的建立、广告支出、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相关费用、外国的关税壁垒、地方关系协调、劳资纠纷索赔等 ,这些费用都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 而国内企业多数自身流动资金不足 , 向商业银行贷款其操作难度又极大 , 从而影响到

投资项目的正常进展,甚至项目落空。对于待建项目 , 企业申请贷款的困难就更多。

二是出口退税制度实施不到位。国家早在 1999 年就对境外加工贸易有关的出口退税作了相应规定,然而这一政策长期以来却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一家农机集团 ,自 2001 年以来累计未到位的退税额就高达 2900 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境外加工贸易带动的出口。这 笔迟迟未付的应收帐款给这家经营规模和利润都不是很高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严重挫伤了其境外投资的积极性。

三是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周期长。按现行政策规定 , 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要经过各级外经贸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层层审批,所需上报材料十分繁杂 ,企业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备齐。企业若想得到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银行政策性贷款、援外优惠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则要更费周折。另外 ,各审批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牵制的问题 , 如企业反映在审批工程中曾遇到主管部门相互让对方提供审批文件的事情,令企业无所适从。例如某采矿集团投资的一个黄金开采项目 , 从国内审批立项到办理银行贷款、投资保险等用了近一年多的时间,大大延误了企业境外项目的正常进展。

四是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政策与企业现实需要相脱节。企业普遍认为当前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是及时有效的,很多措施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一些难题。但改革的彻底性或者说切实性还不够。主要表现在 :

(1)按现行规定不同业务方式之间不允许相互收付汇 , 只能分别结汇购汇,其汇差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一大型家用电器集团就存在这样的实际问题。该集团属下的电器产业公司负责出口收汇,国际贸易公司负责进口付汇 , 但双方却不能结购汇 , 增加了该集团的出口创汇成本。

(2)现行规定不允许企业内部各公司间进行外汇定向调拨 ,这极不利于企业解决内部外汇资金不平衡的问题。上述这家集团的电器产业公司外汇资金较为充裕 ,而其位于某出口加工区的工厂因成立时间短、资金匮乏需要调汇 ,但两公司间无法实现资金调拨 ,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3)按现行规定对已设立境外企业增资的,另须提交项目主管部门关于设立境外企业的批复以及该境外企业设立时的资金来源审查意见、外汇资金汇出核准件、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境外企业注册登记证书和营业执照等法规性材料。这些重复性审查工作,不利于境外企业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

(4)按现行规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试点地区的企业增加境外投资可运用多种外汇资金来源,但对目前很多境外企业存在的大量应收帐款与增资间的冲抵问题却无明确说法。

2、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 企业应对困难

一些国家政局不稳 , 国家领导人经常更迭 , 其经济和吸引外资政策也随之改变 ,这种政策的不连贯性直接影响到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开展, 同时大大增加了投资风险。例如 ,企业反映在柬埔寨投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政治风险 , 其领导人的变换对政策影响太大 ,因此在柬投资企业都在该国大选前持观望态度 ,不轻易增加投资。

3、复合型的涉外经济人才匮乏

境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 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员和部门打交道 , 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 , 因此,拥有通晓国际经济运行知识、懂技术、会外语、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些境外企业将那些对生产经营尤其是生产工艺、技术设施、质量控制等非常熟悉的国内企业员工作为首选目标,但他们的外语水平有限、外经贸知识水平不高 , 无法堪当重任。由于国内企业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 甚至根本无人可派,严重制约了境外企业的发展壮大。

4、境外企业属地化问题

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差 , 责任意识不强。例如有的企业反映,在泰国和柬埔寨的工厂经常面临工人缺岗问题。很多工人说不来就不来 , 根本不同管理人员打招呼, 尤其是在发放月薪后 ,缺岗的工人就更多, 一个 400 多人的纺织厂 , 经常缺员四五十人 , 直接影响工厂的正常开工运转。另外,一些国家假期时间过长。例如柬埔寨一年当中假期就占六七十天 , 企业根本承担不起停工的成本损失。还有些国家政府腐败 ,官员贪污受贿盛行 , 境外企业经常要支付大量的关系疏通费 , 才能保证工厂的运行。总之 ,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必须仔细研究和充分考虑东道国的风俗习惯、人口特征等属地化问题 , 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其经营成本。

四、解决境外投资有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目前在境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 既有自身主观劣势造成的 , 也有外部政策环境与企业境外经营相脱节产生的制度障碍,而后者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据此 , 针对政府现行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

第一 , 加强政府的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建设 , 设立真正有助于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基金 ;

第二 , 强化境外投资信息建设 , 在目前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的基础上 ,提供时效性服务性更强的国别和行业投资资讯与动态;

第三 , 继续简化境外投资审批程序 , 从利于企业及时把握投资商机的角度设立相关审批内容 , 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 ;

第四 , 坚决杜绝政府部门间的扯皮现象 ,由真正全面了解国际市场运行规律和投资软硬环境的一家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境外投资管理的牵头部门;

第五 , 改革外汇收付汇办法 , 允许企业(集团)内部合理调配使用自有外汇 ;

东南亚运动会 篇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跟东南亚各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社会各行业需要大量熟悉东南亚历史文化状况, 又精通东南亚语言的人才[1], 同时, 也给教授东南亚、南亚语种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方式存在一定局限, 科学性、系统性及适用性不够, 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效果不佳。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的多元化途径来推进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师资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自全国各高校开设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学以来, 教师的培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 理论实践比重失衡, 效率低下

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 实训为辅, 理论内容占比重偏大。特别针对东南亚、南亚语种中实际操作性强的听说课教法培训效果不理想, 培训还是停留在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授课技巧等方面的讲解上。教师在完成一个基本教学单元中的各项教学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只得到了“理念灌输”, 造成师资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效率低下,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导致大部分受训者缺乏实践教学能力。

1.2 语言应用能力低

东南亚语言表达能力低是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师在培训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汉语作解释和介绍时表达流利、通顺、准确, 但在使用东南亚语, 即对象国语言讲解时, 存在发音不准确、不标准、表达不流畅的不足, 甚至有些时候会让学生误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东南亚、南亚语始终不是授课教师的母语, 要用其作为讲解使用的语言, 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需要授课老师经常训练和强化东南亚语言表达技能。纵观全国的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师, 师资队伍并不算强大, 加之语言应用能力偏低, 这与东南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1.3 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

不少学校的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沿用了在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的模式, 培训内容比较传统、陈旧, 体现不出新时期东南亚、南亚语种的人才培养趋势, 配套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教师不能及时地、实时地更新专业知识和信息, 阻碍了东南亚、南亚语种的健康发展。以实教为主的专家论坛和讲座较少, 培训水平一直处于“传授”状态。

1.4 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

截止到目前, 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师培训在认证、衡量标准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无法对教学技能, 教学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和分析, 80%的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都集中在两广和云贵川地区, 导致全国各地培训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

2 微格教学简介

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 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 首创于1963年美国斯坦斯大学的W.Allen博士, 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进行系统的研究, 其特点是实践性强、重点突出、可控、有健全的评价-反馈体系, 可提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 简化了复杂的教学过程, 采取摄录放进行局部定格[2], 给受训者提供一种“自我教育”的机会, 减小心理压力。自1998年Ailen在微格教学研讨会上提出新微格教学模式以来, 微格教学就成为了当代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最有效的方法, 后来在北欧、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普遍使用。

微格教学广泛吸收了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最新成果, 使其不断系统化并日趋完善, 逻辑性强, 可操作性强。将微格教学应用于东南亚师资培训, 有利于打破原有的培训方式、方法, 适应当下东南亚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有利于用统一的、国际上认可的微格评价体系衡量师资培训效果。

3 微格教学在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中的可行性

3.1 实现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

微格教学是在现代试听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控制的教学实践实训体系, 在强调教学理论基础重要性的同时, 更注重教学的具体实施。现行的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正处“理论到实践”的转型期, 将微格教学这样一种新兴的方法运用于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 无疑是可行的。

3.2 提高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水平

对微格教学的研究表明, 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借助微格教学的训练得到显著的改进[3], 将微格教学应用于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 教师不仅能直观地了解教学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通过教学技能分模块训练, 针对性地实施“训练-评价-反馈-再训练”的循环过程, 不断改进教学, 多方位地提高教学能力。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微格教学大都通过录像的方式记录教师实际的教学情况, 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的优缺点都在其中真实地暴露出来, 与此同时, 还要接受其他教师的评价和讨论, 进一步激发教师挑战自我的动力, 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2) 提升课堂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也是师生交流思想的工具, 微格教学为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了语言记录的平台, 通过录像回放, 可以清晰地判断出语言表达是否流利、准确, 是否清晰, 是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等, 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 引入反馈、评价机制, 有效改进。微格教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每次微格训练后进行及实地教学评价, 让受训教师第一时间得知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主题可以是主持培训的专家学者, 也可以是参加培训的老师。这样一来, 受训教师可以吸纳来自不同个体、层次的评价和建议, 有效地改进教学, 避免了走弯路, 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

3.3 推动东南亚、南亚语种教育国际化

21世纪讲求国际化发展的理念, 全球倡导共同价值和共同发展。而微格教学是一种国际化的教学训练方法, 几乎适应于所有培养层次的日常教学, 尤其是语言教学。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发达的今天, 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养信息网络平台, 将相关教学资源上传至互联网, 一方面让全球研究东南亚、南亚语种的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探讨研究的平台, 另一方面, 大量收集来自各方、各国对于东南亚、南亚语种教学的评价和宝贵建议, 推动东南亚、南亚语种教育国际化。

综上所述, 自东盟建立以来, 东南亚、南亚都各国纷纷建立起友谊关系, 作为领头羊的中国, 应放眼未来, 探索多维的方法来加强对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的力度, 加快对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步伐。将微格教学应用于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是可行的、它显然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 例如:如何将教师培训后的各项技能有机地整合, 如何在培训中恰如其分地体现跨文化交际技能”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探索和解决。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结合微格教学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提出了微格教学在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中的可行性及相应的对策, 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队伍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格教学,东南亚,南亚语种,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龙雪城.第二外语泰语教学方法探索[J].法制与经济, 2013 (1) .

[2]贺晓梅.新微格模式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学报, 2013 (10) .

东南亚的“天堂”:马尼拉 篇6

(一)

菲律宾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马尼拉位于全国最大的吕宋岛,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东南亚的国际都市之一。我们从香港起飞约1小时40分钟就到了。马尼拉属热带雨林气候,每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气候让马尼拉的水稻是收了种,种了又收,农田永远不会闲着,水果也不会断季,椰子、芒果、木瓜之类的热带水果随处可见,伸手可摘。由于烈日下十分炎热,街上行人往往在后衣领处垫一块白毛巾,大约是为了吸汗,但室内和荫凉处感觉舒适。一年365天穿拖鞋、短裤、体恤就够了,所以商场基本上只卖夏装,空调也不需要具备制暖功能,用的都是那种噪音很大的窗机。

马尼拉的天空总是碧蓝的,晚上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和明亮的月光。在雨季,有时一天要下几场雨,一阵一阵的,说来就来,倏忽即去,短则几分钟,长约半小时,没有毛毛细雨,只有痛快淋漓,下雨时你经常会看到街上屋檐下大人小孩就着瀑布似的雨水洗澡——绝不会是酸雨,汽车被雨淋过后也不会留下斑斑点点的难看痕迹。

马尼拉市容整洁,风光绮丽,是一座热带花园城市。我2007年夏去时那里是绿草茵茵,2008年冬去时还是生机盎然,热带植被覆盖着所有的土地,只要不是水泥地,就会长出各色各样的热带花草。看不到裸露在外的泥土,也就不会有黄土高原的荒凉和车行过后的漫天扬尘。

马尼拉人天性乐观,特别爱笑,笑得很纯真、很爽朗、很开心。所以,我有时和同事开玩笑,在马尼拉街头看不到精神病人可能和他们乐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中国人见了面习惯问“吃了吗”,马尼拉人通常则说“morning sir”、“afternoon sir”,开口离不了说“excuse me”,哪怕对别人一点点妨碍都要说抱歉。半年的时间里我就从来没有看到过人家脸红脖子粗,更不用说骂街打架了。马尼拉经常看到有人排队,但没有不讲秩序的现象,下班后大家都想赶车回家,落后的交通系统往往到了晚上九点钟,还有不少人在老老实实排着长队等候,但绝不会一窝蜂地拥挤。有一次我在等出租车时看到一辆摩托车追尾一辆丰田小轿车被碰掉了一大块漆,满以为两人要争吵起来,然后自然是交警出面、围观者云集、交通睹塞等等,这在国内已是司空见惯。可那位小车司机下车看了看就挥手示意摩托车司机走人。

马尼拉人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工作,但不能没有快乐,只要工作不开心立马就辞职走人。在我看来,他们的收入不高,但照样生活得开心快乐,似乎从不为钱的事发愁。社区一有party就有人怀抱吉他自弹自唱,一片欢歌笑语,一瓶可乐啤酒,直至深夜方休。简易篮球架就安在街边墙上或者树干上,大人小孩有空就在街上打篮球,球艺还不赖。海边的日落大道白天是赛龙舟、帆船的集散地,不论输赢,参赛的、加油的、颁奖的都很认真;华灯初上时分,露天演出的乐队就占满了整个大道,歌手都具专业水准,买一杯哈罗哈罗(一种当地特色的冰饮料,类似我们的水果刨冰)就可以坐着欣赏好几个小时,也有游艇靠岸来接送客人,船上也有美妙的音乐,繁华如斯,游人如织,一派迷人的异国风情。

(二)

菲律宾曾经被西班牙和美国先后殖民统治,独立后的菲律宾在政治上主要依附于美国。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所以菲律宾在东南亚国家中是西化得比较彻底的国家,无论是语言、宗教信仰,还是生活习惯、民风民俗都与邻近的其他亚洲国家有所区别,甚至人种都有一些欧罗巴色彩——菲律宾人属马来人种,但由于数百年被殖民,有不少混血后裔,普遍来说,肤色较深,身材不高,胖子不少。

国民主要信奉天主教,节日繁多,凡是跟耶稣有关系的节日都是法定假日。在农村,最好的建筑不是学校就必定是教堂。周日礼拜是一定要去做的,带着一家老小,虔诚之极。马尼拉市区有很多教堂,其中一座有400多年历史,历经战火,外墙班驳,肃穆异常。我曾去参加过多次礼拜,主教说的是英语,我听不明白,但在那种气氛的感染下,你的身心会不知不觉进入一片宁静之中。

马尼拉是一个集群城市,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马。面积可以和北京、上海相媲美。其中有一半生活在吕宋岛,吕宋岛又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大马尼拉地区,也就是说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都集中在马尼拉一带,算起来不下2000万人。这里大部分城区都是贫民窟,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交通拥挤,缺少规划,由于政府没钱,市政很少改造,我离开半年以后再去,也不会看到什么明显的变化,类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不象国内的城市建设那样日新月异。

由于街道狭窄,所以除了少数几条通往高速公路和城外的主干道以外,其余都是单行道,深更半夜堵车是常有的事,还好驾驶员素质普遍较高,绝不会闯红灯,对过街行人也是礼让在先。街上跑的大多是小排量的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也有少量的欧美车。马尼拉的公交分四种,一是大巴,通往远郊,车很少,车况也很差;二是出租车,以日本车为主,全城有三万多辆,生意还不错,价格也不贵,但要收小费,有时缺零钱,给司机200比索,他一句“thank you sir”就不准备找零了;三是“吉普尼”,据说最早是由当年美军报废的军用吉普车改装而成,现在已经批量生产了,车内安放两块座板,车门开在车尾,车身用铝铁皮由手工敲成,噪声很大,为避免撞车,驾驶员左边挂一只防撞的旧轮胎,车头还要钉一个奔驰或者丰田的标志,并常因个人喜好而将车身弄得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所以也被称为花车,是当地一大特色景观,花车有固定的运营线路,招手可停,在马尼拉城乡最为普遍,据说三万多比索就可以买一辆;四是三轮车,很是奇特,由钢管焊接而成,有人力的,也有机动的,机动的就是在钢管上装一台摩托发动机,完全裸露在外,载人载物皆可。由于交通拥挤,市政当局按车辆牌照号码轮流限制上路,所以有钱人家通常都有两辆以上的车。

(三)

马尼拉的高层建筑主要也集中在阿拉亚大道上,其间也有烂尾楼,几年不见改变。阿拉亚大道两侧不到一公里就能见到贫民窟,各种电线纠缠在电杆上,房屋低矮破旧,街道狭窄拥挤,有些房子仅用石棉瓦遮风挡雨,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很多小街上看不到一棵树,找不到公共厕所或者说压根就没有,经常还能看到男人在街上小便,在通往郊外的主干道两侧,有一种简易厕所仅供男人小便:上下是空的,没有门也没有坑,三根柱子,中间围上铁皮档住隐私部位就0K了。

马尼拉没什么工厂,街道布局似乎几百年来就确定好了的,地贵房也贵,穷人住窝棚,富人住别墅,中产阶级住公寓,市内也很少有面积很大的市政广场或公园,在马卡提一处地势较高的坡地上倒有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美军墓地,里面整齐地排列着三万多名阵亡官兵的十字形墓碑,每个墓碑上刻写有姓名、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阵亡年月等,整个墓地清新明朗,芳草如茵,老树参天,庄严肃穆,至今仍常有烈士后人远来凭吊。坐在树荫下仰看蓝天白云和起落的飞机,俯视远近高低起伏的房屋,追忆半个多世纪以前那场惨烈的战争,不失为闹市中一个难得的静心思悟之所在。

国人以前所称的南洋,主要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和东南亚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沿海华人出国谋生的首选去处。菲律宾现有200余万华人,在马尼拉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华人,大多是福建、台湾、广东和香港人。我发现他们的生活基本上被当地同化,老华侨也许不会写汉字了,但闽南话、粤语甚至国语还能说一些,提起祖国,个个对我脸上溢出自豪。

当地人对华人比较友好,当得知你是中国人时,眼神里总流露出一些热情的东西,是些许羡慕或者崇拜也说不清,但是他们把中国人分成三种,台湾的、香港的、大陆的,所以我经常要补充说明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对印尼等国,菲律宾对华人比较友善,排华事件极少,因为整个菲律宾的国民经济有三分之一由华人掌控。菲律宾的近代史曲折艰辛,即使在今天,不断发生的政变仍使它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这个动荡的国家里,华人却在稳步打造着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菲律宾经商的历史比当地人早三四百年,这也奠定了华人的经济和商业基础。勤俭、诚信、善用人脉成就了华商的成功,在快餐、零售、建筑、金融等方面华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能源、电力等战略性行业,华人涉足不多,影响较小。

马尼拉自然有中国城,但我没去过,在那里经营的大部分是福建人,以餐饮、零售业为主,货源从大陆引进,价格低廉。那里有很多中国餐馆,价格较贵,招牌是四川菜,实际上很不正宗,火锅也是不伦不类,对湖北人来说这些菜只是比麦当劳略好一点。

东南亚或成新的“世界工厂”? 篇7

BCG所认定的关键原因, 除了中国大陆薪资持续调涨、土地及能源价格上升、美国制造力逐渐恢复之外, 美元兑人民币贬值, 也会不断压低中国制造产品输往美国的价格竞争力。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预期弱势美元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该报告还指出了未来5年全球制造业的移动方向:劳动力占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将往美国移动, 而劳动力需求较高者则会往薪资水准更低的国家迁徙, 例如:印尼、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某种程度, 这份报告除了预言制造业将重返美国之外, 也预示了东盟市场的爆发崛起机会:在20年来最重大的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 东南亚很有可能会取代以往的中国角色, 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工资是关键。根据BCG的研究调查, 目前中国大陆制造业生产线员工的平均时薪已逼近约3美元, 而在泰国, 制造业劳工的平均时薪不过只有1.8美元, 至于越南、印尼, 劳动力的薪资成本更加具有竞争力, 制造业劳工平均时薪分别为只有0.49美元和0.38美元, 远远低于目前的中国大陆。

进一步来看, 目前泰国的1.8美元制造业平均时薪, 大约等于中国大陆在2008年实施《劳动合同法》以前的水准;而越南及印尼的平均时薪, 更是比2000年时中国大陆的0.5美元时薪来得更低。

除了劳力成本优势, 充沛的劳动力能量, 也是东南亚国家足以承担世界新工厂的重要条件。事实上, 早在10年以前, 受人口结构高龄化而苦于劳动力短缺的日本制造业者即已看中东南亚的优势, 大举转进投资, 作为中国之外的优先布局对象。

制造业就像是“游牧民族”, 哪里有利就迁移到哪里去。如果奥巴马真的对华发动全面贸易战, 无疑将会极大推动这一进程。目前台湾岛内部分经济界人士认为, 中国就像是以跑百米速度连续狂奔了20年的巨人, 如今应该“休息”了;以往台商过于把资源与经济增长动能押注在中国大陆而忽视了东南亚国家。这些人正在积极“提醒”台商及早看清这一形势, 鼓动他们调整未来产业布局, 尽快将企业从大陆转移到东南亚。

“西进”与“南进”

其实这种观点早已有之。早在20世纪90年代, 李登辉当政时对于台商“西进”大陆采取“戒急用忍”政策加以阻挠, 却竭力鼓动企业“南进”。当时许多岛内企业纷纷到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布局设点, 例如东元、宏碁等到菲律宾苏比克湾投资, 台达电、聚亨等则到泰国建厂。由于外资纷纷进入东南亚, 股市一度出现强劲的资金行情。泰国SET股指在1994年1月5日创下了1789.16点的历史高点。

据统计, “南进”政策开始后的10年内, 台商在东南亚10国累计投资金额10亿美元。没想到,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给东南亚国家造成难以磨灭的严重伤害, 由于被索罗斯等国际外汇炒家做空, 导致热钱快速流出, 股市崩盘, 泰国SET股指从1789点跌到204.99点, 泰铢从22.2兑1美元急速贬到56.45, 菲律宾比索从26.8贬到58.5, 印尼盾从2249贬到16950, 马币则是贬至崩溃边缘。泰国GDP年增率一度出现跌破负10%的萎缩惨状, 政府为了舒缓债务与资金外流压力, 不得不降低政府支出, 同时也影响到当地民生消费。此外, 一些国家排华暴动与政局不稳也令台湾对东南亚出口节节衰退, 让不少当时随政策“南进”的台商面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窘境。

当时外资认为, 中国大陆经济也势必遭到亚洲金融风暴的拖累, 人民币有大贬的可能。但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固定汇率不变, 使外商对中国重新树立信心, 不但没有撤离, 反而加大投入。在当时, 大陆的人均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人民币。由于拥有充沛的廉价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通过广泛吸引外资, 从事出口加工制造, 十几年下来, 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提升, 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而工人的月工资水平也随之上升到三、四千元人民币, 而东南亚多数国家至今仍停留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相比中国大陆, 已逐渐取得了低工资优势。

东南亚成为外资首选地

另一方面, 东南亚国家经过近20年的休养生息, 如今已出现了巨大变化。2002年以来, 新兴市场扮演全球经济成长的“火车头”, 成为国际资金投入的主流, 东南亚各国股市也随着金砖四国股市兴起展现多头行情。东南亚各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历经亚洲金融风暴肆虐后逐渐稳定, 整体经济体质得到加强, 政府债务压力下降, 当地政府逐渐将大型公共工程建设让外商承包, 并给予税负优惠。

从人口的角度来看, 东南亚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 其中印尼有2.53亿人, 菲律宾有1.08亿人, 泰国有6780万人, 马来西亚也有3000万人, 若再把拥有6000万人的缅甸、8000万人的越南加进来, 总人口数已接近中国大陆的一半。

尤其是当地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是最大的消费族群。其中印尼15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高达26.1%, 马来西亚则是28.8%, 菲律宾是33.7%, 泰国是19%, 这些年轻人口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可望成年, 除了投入就业市场外, 更是未来消费族群的主力。

东南亚地区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便宜, 虽然基础建设落后, 贫富差距悬殊, 但一般民众的消费能力不强, 当地物价水准不高, 但整体内需市场相当庞大。过去10年, 而且东南亚国家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重建加上年轻人口众多, 对外资有很大的吸金效果。尤其是这两年中国大陆物价和工资大涨, 东南亚国家就很自然地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从2005年开始, 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开始讨论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同时也拉拢财力雄厚的中国大陆和日韩加入, 避免被亚洲经济强国边缘化。2010年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 到今年中国大陆、韩国与日本都已陆续加入, 当地出口到这些国家的商品享有零关税, 对促进东盟出口很有帮助, 有助于东南亚经济未来具有更强劲的爆发能力。

如果把东盟想象成一个“国家”, 它的国土面积比印度大上50%, 人口仅印度一半, 却能创造出比印度更高的生产总值, 同时它还是全球稻米、橡胶等原材料最大的生产基地。

过去6年来, 东南亚各国股市表现抢眼, 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外, 每年全球股市涨幅前三名当中必定会有东南亚国家, 其中印尼股市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创下87%和46%的凌厉涨势, 马来西亚股市这两年也分别创下45%和19.5%的涨幅, 菲律宾股市近两年表现也是紧追其后。

据统计, 至2011年底, 无论全球资本市场如何变幻, MSCI东南亚指数已连续5年交出报酬优于MSCI亚洲不含日本指数的成绩, 其实力世人有目共睹。这股投资力道延续至2012年, 东南亚基金已累积近10%的报酬率, 其表现超出许多投资者的预期, 也让众多外资机构经理人深信, 东南亚经济及股市正处在甜蜜点的发展阶段。

从BERI (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 投资环境评比看10年来的变化, 马来西亚由21名提升至16名, 菲律宾由35名提升至28名, 印尼由48名退到34名, 而泰国持平于30名, 越南小退后1位到36名, 表明整体东南亚市场正在增长。

观察东南亚市场多年的基金经理人归纳主要原因发现, 东南亚国家多由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 对出口贸易的仰赖度较低, 这是让东南亚国家得以不受国际金融市场太大冲击的原因之一。根据美林证券估算, 若美国GDP增长率放缓1%, 对菲律宾和印尼GDP年增率的影响都小于1%, 对泰国的影响也不到1.5%。

通过进一步分析, 东南亚市场有三大关键利基, 因而奠定了东南亚市场股汇市稳健发展的基础。首先, 东南亚的总体经济结构风险不高, 相对于印度面临赤字压力, 东南亚市场多数国家享有贸易顺差与良好的财政状态;而相对东北亚, 东南亚则有较大的内需市场。

再者, 东南亚自从2004—2005年经济体质大幅翻转后, 2006年超受惠原物料商品行情, 到最近3年由消费、信贷循环带动内需强劲成长, 更是东南亚区域表现出色的关键原因之一。最后, 东南亚企业在政策带动下, 重新扩大投资规模, 让整体企业进入新的扩张循环并带动获利稳定提升。

南宁添东南亚文化休闲新景区 篇8

位于凤岭片区的南宁市领事馆区西侧一块占地面积38959平方米的空地, 经过三个多月的建设, 共投资386.9万元, 日前刚刚建成一个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交融的休闲新景区。

据项目业主南宁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景区的北面是规划中的国际商务核心区和东盟各国联络部基地, 南为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西邻东盟领事馆及领事馆配套居住地, 东依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 绿地的地形是一个东高西低的缓坡。景区把中国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互交融在一起, 这里的景石、植物绿化等都注入了文化内涵, 颇具休闲、舒适的生活情调, 成为一个陶冶和升华人情操的园林佳境。

景区主要分为入口广场休闲区和植物观赏区两大功能区。入口广场休闲区主要作为游人路经此地休憩及进入植物观赏区的一个过渡区域, 其周边主要种植一些开花乔灌木, 并搭配木樨榄球、垂榕柱等耐修剪的灌木。各个景区的入口处也都设置了宽敞的活动空间, 有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 方便市民的游览休憩。植物观赏区作为公园的主要景观区, 周边以密林式种植, 中部以合围式种植形成疏林草地区域, 供游人休闲活动。在观赏区, 亲和热烈的开花乔灌木结合景石搭配, 让人感觉到轻松、愉悦的街头休闲空间。放眼望去, 成片栽植的树木构成不同的区域, 一个错落有致、疏密有别、姿态优美而又幽深内涵的园林绿化景观活生生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东南亚运动会 篇9

博科选择全球IT解决方案分销商Avnet公司运营部门Avnet Technology So- lutions作为博科在东南亚(SEA)地区的IP和SAN产品及解决方案经销商,负责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分销。作为博科联盟合作伙伴网络(APN)计划的成员,Avnet现已与博科签署扩展分销协议,从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扩展到东南亚地区。

据市场调查与咨询机构Broad Group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市场持续对数据中心的投资。预计到2015年,数据中心容量将增加40%。移动数据的增长,云和入门级大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兴起是数据中心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Forrester Research还预测:到2020年,亚太区云计算市场将从2013年的69亿美元增长到319亿美元,东南亚地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4.7%。

Avnet Technology Solutions东盟地区副总裁兼总经理Bennett Wong表示:“我们期待看到与博科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展,覆盖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以及现在的东南亚地区。博科是OEM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我们将携手提供集成服务,渠道支持和销售支持。这项协议加强了我们在OEM领域与博科共同建立的业务关系。它还为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创造了机会,帮助他们从‘提供可满足移动、 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市场需求的博科解决方案’中受益。”

根据协议,Avnet将向其在该地区的渠道合作伙伴和经销商网络分销博科IP、SAN和软件网络产品。其中包括:用于数据中心网络的以太网矩阵解决方案,以及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解决方案。Avnet将与博科密切合作,成为博科解决方案支持专家,并通过培训、认证、合作伙伴支持和有针对性的销售与营销计划来加快博科市场扩张计划。两家公司也正在携手开发解决方案演示功能,强化对博科创新的验证。

上一篇:第一情感下一篇:理想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