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情感

2024-09-27

第一情感(共6篇)

第一情感 篇1

随着人们对幼教的逐步重视, 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推进, 情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纲要》更是在“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等方面着重强调了情感教育的教育, 可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班是幼儿接受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年, 这一年在幼儿整个幼儿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关键的一步走的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中、大班的教育, 与以后的教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小班的情感教育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 不是下两年教育可取代的。而入园, 给幼儿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一、关心和爱护, 降低幼儿的不适应

刚开始幼儿刚刚离开了家人的呵护, 很多幼儿开始哭闹, 很令人头疼。其实究其原因, 他们只是感觉自己缺少了依赖, 对新环境紧张而已。所以小班的幼儿较其他幼儿来说, 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其实他们要的不多, 这时往往只要教师去抱一抱他, 用温柔的语气去关心他, 幼儿虽然可能还有一些不适应, 但一般都能慢慢安静下来。当幼儿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时, 虽然不用教师去抱一抱, 亲一亲, 但是教师的一个亲昵的小动作, 比如:帮幼儿整理一下衣裤, 梳一下头发, 搂着说个悄悄话等等, 都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也能让幼儿心情愉悦。而快乐的情绪, 能够影响到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生活中, 就直接表现为:喜欢上幼儿园, 乐意并积极参加活动, 友好地与同伴相处等等。

二、集体活动, 进行针对性教育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在良好的氛围中,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例如: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 可以培养幼儿喜欢幼儿园, 每天都愉快的上幼儿园的情感。社会活动《抱一抱》可以增强幼儿间的了解, 使幼儿乐意与同伴做游戏, 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因为刚入学, 每天早上入园, 幼儿对大人的依赖感就特别强。为此, 教师设计了语言活动《我要自己走》:“妈妈, 妈妈请你放手, 我要自己走。你看, 小鸟自己飞, 小兔自己跳, 小鱼自己游, 我也要自己走。妈妈, 妈妈请你放手, 我要自己走。”通过与小动物的对比, 让幼儿知道上幼儿园不能再依赖父母, 以“自己走”这最简单的开始, 慢慢学会独立, 学会自理。

三、自主性游戏, 给幼儿情感体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通过数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 什么自制, 什么克己, 什么诚实, 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 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 来得切实。”自主性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 幼儿能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的美好情感, 同时启发幼儿对他人的热爱之情, 逐步养成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等良好行为习惯。

在游戏中, 教师更要加强引导, 自主性游戏虽然说是在幼儿的形象下开展的, 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 也存在着规则, 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守纪律的品质。

比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 小班的幼儿, 游戏的规则还不强, 有些“客人”经不起漂亮“家具”的诱惑, 都自己拿起东西玩起来, 引得“娃娃家”的秩序混乱。教师及时的作为客人出现:“我是个懂礼貌的客人哦, 我可不随便乱动主人家的东西哦, 你们欢迎我来作客吗?”“爸爸妈妈”表示欢迎教师的到来。教师的话, 提醒了其它的幼儿, 他们都纷纷放下东西, 享用起主人准备的“美味”来, “娃娃家”的秩序比先前好了很多。由此可见, 游戏不仅能让幼儿表现道德行为, 而且能通过挖掘其中潜在的品德心理因素, 为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地途径。

四、家园配合, 榜样引导, 培养良好情感

幼儿情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家、园、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 协调一致, 才能造就一代素质优良的人。幼儿刚入园, 情感波动很大, 这时幼儿的情感容易发生改变。所以, 教师每天都与家长沟通, 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发现积极情感, 就得以各种形式鼓励幼儿;发现消极情感, 就必须家园共同改进, 努力的尽早消除。请家长多给幼儿提供发展良好情感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买东西, 热情接待客人, 看望小朋友等, 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在幼儿园里教师也特别注重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家园的密切配合, 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良好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其成年之后的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见父母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平常接触的人彬彬有礼、乐于助人, 那么他们从小受到熏陶, 也会对人宽厚善良。比如:入园时, 家长可以先向教师问好, 让幼儿知道礼貌的重要性, 幼儿往往也能跟着问好。如果看到父母或其他常与其亲近的人粗暴无理, 对旁人蛮不讲理, 他们也会自私自利, 不善待他人。通过各种活动, 向家长传达这些育儿知识, 让家长从自身做起, 做孩子的榜样。自然教师也应时刻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教师首先要做出表率, 具有良好的情感。

有人将幼儿比作一张白纸, 那么刚入园则是白纸最洁白的时刻。如何将第一笔写的更漂亮, 如何让幼儿更好地迈好这一步, 需要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为主, 通过游戏活动, 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促进幼儿情感的不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对幼教的逐步重视, 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推进, 情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小班的情感教育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 不是下两年教育可取代的, 所以更需要人们的关注。小班幼儿的情感教育, 首先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和爱护, 降低幼儿的不适应。其次教师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进行情感教育。再次要开展自主性游戏, 给幼儿情感体验进行情感教育。最后要家园配合, 榜样引导, 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因为小班幼儿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 所以作为教师与家长都应该努力, 帮助幼儿迈好这重要的第一步, 促进幼儿情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班幼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宋艾苓:《幼儿情感教育重在挖掘培养》, 山东学前教育网, 2004年12月。

[3]李玉:《浅析幼儿情感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山东学前教育网, 2005年11月

第一情感 篇2

从前,没有情人节,却有许多情书;

现在,很多情人节,却再没有情书。

如今,允许我再感性一回,给你写下这封情书。

遇到你时,我尚是一张白纸,你不过在纸上写了第一个字,我不过给了一生的情动,心底有了波澜,但我知道波澜总归于平静。可我没想到这波澜却久久不能归于平静,于是我主动了……。

在一起了吗我们?关系很暧昧,却没有公布,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现在平均下来是一个月见一次,但是接下来也许就没有也许了吧,多么残忍你的选择。我很懊恼,懊恼在一起的时候没有给你更多的惊喜更多的美好,不能天天让你有不一样的开心,不能在你难过的时候跑过去给你一个拥抱,不能在你开心的`时候陪你一起庆祝,不能在你需要我的时候马上出现,如果没有手机可能我就会找不到你。

分开的这段时间我没有很想你,只是拿起手机就想看看有没有你的信息,没有你的信息我就会时不时看看你的所有动态;我没有很想你,只是在没有你信息的时候很慌,一慌我就会一遍一遍看着我们的聊天记录。我没有很刻意去想你,只是不知道我这样的状态算不算想你。

我本是个骄傲的人,但在你面前我卑微到尘埃里,人家说爱情就是这样,会在尘埃你开出一朵幸福的小花。属于我们的小花怎么还没盛开,我等得有些着急了。跟你在一起牵手的时候我觉得很幸福,但是分开后感觉又像是陌生人,这样的感觉真心好慌好心塞。在我这里,我们是有爱情的,不知道在你那是怎样。

你曾说,我很好很特别,甩好多女孩子一条街,你曾说我就是你心中一直想要找的人,你曾说善良的女孩,心中有爱的女孩,在你生活中处处有爱,可如今你就牵着我的手,为什么还要轻易放开。还是那该死的“一无所有”对吧。你知道我最痛恨你什么吗?我最痛恨你总是说自己一无所有,最痛恨你跟我说给不了我想要的未来。你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就说自己给不了,多么荒唐多么牵强的理由……

从前车马很远,邮件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些情书飘飞的年代

我们遗落了太多的美好和期待

时光易老,青春易散

海誓山盟终究抵不过沧海桑田

我不在乎你今后如何谋生

只想知道你有何渴望

是否有勇气让我陪你走一回

我不关心你年方几何

只想知道面对爱情和梦想

你是选择梦想放弃爱情

还是像个傻瓜般投入得透彻

我不关心你认识何人,为什么会在此处与你相遇

第一情感 篇3

一、游戏导入,理解“给予”

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上课伊始,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仔细看画面猜一猜是什么节日?(课件依次出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的画面,教师相机出示课文后面圣诞节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在学生初步了解圣诞节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圣诞节有关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并指导学生读准、理解课题)“给予”应该怎样读?谁来试一试?“给”还可以读什么音?读jǐ的时候是什么意思?“予”是什么意思?“给予”合在一起还是“给”的意思吗?这样做不仅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还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1.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兴高采烈、圣诞、分享、仁爱、到处逛、援助中心、棒棒糖、宽裕、立即)指名读,齐读。

2.理解生字词。“援”左边提手旁,右边是暖的右半部分。伸出双手帮助别人,给他人温暖,这就是“援”。课文中出现了“援助中心”,对援助中心你有哪些了解?(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

3.猜字谜。“丰衣足食打一字”(裕)。

4.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对课文生字熟知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训练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1.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交流。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总结方法。在归纳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归纳。(出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来说,就能完整地归纳课文内容了。)

4.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呀?(板书:金吉娅)看来,金吉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跟老师一起念念她的名字。

四、抓住重点词,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体会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好方法。

1.体会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1)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2)齐读这段话。(3)圣诞节是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啊,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动脑思考。(4)指名交流。(①哥哥姐姐买了好的礼物,而她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很廉价啊?②她为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③金吉娅害怕妈妈责怪她。)

2.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更深刻地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1)金吉娅沉默不语,而哥哥姐姐们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2)指名朗读这段话,“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3)哪些动作词能让我们感受到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能读出哥哥姐姐兴奋的心情吗?指名学生朗读。(4)看见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此时金吉娅心里怎样?(板书:担心、难过)(5)指名读: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担心、内疚、难过)(6)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金吉娅没有为家人买到好的礼物而难过、内疚,同时也担心家人的责备。同学们,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读出词语背后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语言的奥妙,只有好好学语文才能发现。(7)金吉娅的沉默不语是这个洋溢着快乐的家庭里的不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品读重点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讨论和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体会金吉娅不仅具有善良、仁爱的优秀品质,还有同情、体贴的良好品质。

1.面对有些生气的妈妈,金吉娅又是如何跟妈妈解释自己的行为呢?(1)指名学生交流。(2)相机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指名朗读。(3)小组讨论: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体会到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2.出示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那么多人,已经能收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1)朗读这句话。(2)请同学猜一猜,圣诞节到了,那个小女孩可能没有什么?也有可能没有什么?(可能没有亲人送的礼物,也有可能没有小伙伴的祝福……)

3.尽管金吉娅的家庭不富裕,这20美元也是妈妈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可是,与小女孩相比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有妈妈送的礼物,有哥哥姐姐送的礼物,甚至还有小伙伴送的礼物,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金吉娅走进了这个陌生小女孩的内心。

六、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人物内心

阅读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人物的情感。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播放音乐:金吉娅来到商场,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圣诞节又到了,每当圣诞节我都想哭,我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样子,也没收到过圣诞节的礼物。我多希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像我一样成为孤儿。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

爱您的小爱丽莎

2.假如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张心愿卡,你会想些什么?你想对小爱丽莎说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交流。

4.齐读句子:“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表达的能力,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回归课题,理解“给予树”的含义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再引领学生回到课题上,理解课题的真正含义,进一步升华课题,明确学习课文的目的。

1.(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听!圣诞节来临了,援助中心在商场放置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树,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学会“给予”!所以,这棵树就叫作——给予树。

2.这个圣诞节,八岁的金吉娅给予了你什么?(1)指名交流。(2)出示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学生齐读这句话。

第一情感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三个方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理念,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和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两课,欣赏了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地铺垫作用,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去感受艺术作品内在的深层意蕴,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陶冶艺术情操,提升审美鉴赏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基础,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中,逐步体会到美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正能量。

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来确定我的教学,初中生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体地位,因此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本课教学我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结构,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深层意蕴的一种艺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分析比较,合作探究等方法来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教材,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深层意蕴的一种艺术。

教学难点:感悟优秀美术作品是借助什么样独特艺术语言和形式来围绕主题,抒发作者情感和表达理念的。

教法学法

美术课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因此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如绘画,制作方法的示范,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的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还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教学环境中认识美术,欣赏美术,创造美术。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参与,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让学生们谈谈欣赏完这幅作品的感受,我会引导学生从作品情感抒发和理念表达这个层面,来感受梵高作品的深层含义,从而揭示课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我采用直观的图片展示法和提问法,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想要探究新知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出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杨柳浴禽图》四幅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这四幅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我进行总结评述。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构图形式有初步了解,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要继续探究的学习兴趣。

接着我会展示《浪子回头》《亲吻婴儿》和《面包》三幅作品,让学生在小组内欣赏讨论,要求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之后我重点介绍创作《亲吻婴儿》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流派。最后我将展示《玛丽莲梦露》《红蓝椅》《包裹海滩》三幅作品,让同学们说说其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三)审美体验,欣赏评述

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结合老师总结的知识要点写一篇美术作品评价短文,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素养。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首先我会问问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体会是什么,喜不喜欢这堂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告诉同学们本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那就需要我们花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

另外,想要学好美术这门学科,不仅要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还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结束语

美术是一种用视觉的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特殊语言,其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活动探究法,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潜力,发展成长中的人。在提升学生美术技能和审美素养的同时,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愉快地教学氛围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一情感 篇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关注重点词句的品读, 感悟丑小鸭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懂得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勇敢面对逆境。

教学实践

一、谈话导入 (初读课文, 认识生字)

1.引题

师:今天, 咱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 (齐读课题, 指名读“丑”字)

2.学写“丑”

师 (出示词卡, 书空“丑”, 通过儿歌记忆) :瞧!说田不像田, 十字摆中间, 一竖要先写, 而且往左斜, 一横要写长, 长得不漂亮!

师 (过渡) :瞧!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正卧在稻草堆里等着孩子出世呢!你们看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谁来读?

二、学习生字词

(一) 认读一类生字

1. 带调随机指名读, 小老师带读

师: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带读, 如果她读准了, 我们跟着一起读!

2. 去调指名读, 调换顺序读

师:打乱顺序你还认得吗?一起读!

(二) 认读二类生字

1. 带调小老师带读 (开火车读)

师:瞧, 孵出的小鸭子们多可爱, 他们游过来了!小鸭, 小鸭游过来, 游到谁这儿来?

生:游到我这儿来!

师:请这两排小鸭来读一读今天要求会认的字。

2. 去调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 那就请你们当小老师来教我读吧!

(三) 认读生词

1. 出示词语:欺负、吓唬、讥笑

师:谁来读第一组词?

2. 出示词语:孤单、伤心、烦恼

师:谁再来试试?

3. 出示词语:暖烘烘、毛茸茸、孤零零

师:谁来读?

1) 出示词语“暖烘烘的”

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谁再读?什么“暖烘烘的”?……太阳“暖烘烘的”。瞧———“暖烘烘的”太阳。

师 (小结) :真有意思, 词语的位置变了, 意思可没变哦!

2) 出示词语“毛茸茸的”

师:谁来读?摸上去软软的, 真舒服。谁想读?谁是“毛茸茸的”? (生答后出示“小鸭”) 你读!———“毛茸茸的”小鸭。

3) 出示词语“孤零零的”

师:一个人很孤单, 孤零零的, 谁来读?你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吗?……生字词咱们都读好了, 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请同学们书斜立, 背坐直!想读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跟着一起读!

三、学习课文

(一) 整体感知

1. 放音乐, 范读

师:故事讲完啦!好听吗?……故事不光写得好, 还要读得美呢!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2. 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1、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二) 学习第2自然段

1. 学习第2句话

(1) 朗读第2句话

师:你能把文中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吗? (CAI出示句子:过了好几天, 这个蛋才慢慢裂开, 一只小鸭钻出来, 身子瘦瘦的, 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谁还想读?……你的句子读得很连贯!

(2) 对比理解“丑小鸭”的“丑”

(CAI出示“瘦瘦的”丑小鸭的图片)

师:你们看, 这就是“瘦瘦的”的丑小鸭。谁能说一说:“丑小鸭的身子瘦瘦的, 嘴……, 毛……, 谁再说说其它的鸭子是什么样子呢? (出示图片) 你能说说:别的鸭子身子毛茸茸的, 嘴……, 毛……, 现在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吗?

生1:因为他长的瘦瘦的, 所以……

生2:因为他瘦瘦的, 毛灰灰的, 所以……

生3:因为其它小鸭毛茸茸的, 而丑小鸭瘦瘦的, 毛灰灰的, 所以……

师:看来, 这只鸭子的确很 (指板书) 丑, 难怪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CAI出示第2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2. 学习第1句话

(1) 了解丑小鸭的不同

师:其实丑小鸭出生之前就“与众不同”。请你再读读, 看有什么发现?

生:……特别大的蛋。

师:请你完整地读出来。 (CAI出生第1句话: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鸭子从蛋壳里钻出来, 最后只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 “特别大”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个蛋比别的蛋都大!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你再仔细读, 就会有新发现。

生:还有“最后”可以看出丑小鸭的不同。

师:“最后只剩下”说明什么?

生:别的蛋都出生了, 只剩下这个蛋没动静。

师:你来读!

师生合读:一天过去了, 二天过去了, 过了好几天, 这个蛋才慢慢裂开。

生 (接着读) :一只小鸭钻出来, 身子瘦瘦的……

师:过了这么多天才出生, 真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鸭呀!谁再来读?还是一只瘦瘦的小鸭呢?还有谁想读? (生齐读第2自然段)

(2) 角色体会“丑小鸭”的心情

师:丑小鸭丑小鸭, 大家都这么叫你, 你会怎么想?

生:伤心。

师:丑小鸭丑小鸭, 大家都这么叫你, 你会怎么想?

生:难过。

师 (过渡) :是啊, 丑小鸭是多么地难受啊!让我们一起走进丑小鸭的生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三) 学习第3自然段

1. 学习第1句话

(1) 找出丑小鸭可怜的地方

生:谁都欺负他。

师:你能完整地读出这句话吗? (生读)

(CAI出示句子: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师:噢, 你是从这句话感受到的!还有谁来读读?

(2) 学生谈感受

生1:我觉得丑小鸭很孤单。

生2:我觉得丑小鸭很伤心。

生2: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

师:那你是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欺负。师拿出词卡, 指名读。师生共同理解“欺负”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第2句

师:只有鸭妈妈爱他, 其他的人都欺负他。丑小鸭真可怜! (指名读)

2. 学习第2句话

(1) 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 用▲标出哪些动物欺负他?

(2) 谁来说说有哪些动物欺负他?是怎么欺负他的?

(CAI出示句子:“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猫吓唬他。”)

(3) 创设情景

师:还有谁会欺负他?是怎么欺负他的?你也能这么说一说吗?

生:小狗咬他!

生:老牛顶他!

(4) 有感情地朗读第2句话

师: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指名读并点评) 丑小鸭真不幸!请女生一起读读吧!

师 (过渡) :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

3. 学习第3句话

师:你还从哪里可以看出丑小鸭的可怜呢? (CAI出示第3自然段, 生读第3句话)

(CAI出示句子: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 就钻出篱笆, 伤心地离开了家)

师:噢, 你是从这个词感受到的吧———“孤单”。请你读!你再读……一个朋友没有, 就叫……?

生:孤单。 (指名读词)

师:当哥哥姐姐一块儿出去玩的时候, 丑小鸭却只能一个人远远地看着他们, 他感到非常孤单。 (指名读并点评)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 再次走进可怜的丑小鸭吧! (师生齐读第3自然段)

四、拓展

师: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又会有哪些遭遇呢?如果你遇到了丑小鸭,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 (交流并点评)

师 (小结) :有了你们的鼓励, 我们相信丑小鸭在以后的生活中,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 也会树立信心, 战胜困难, 好好生活的。

五、识字, 指导写字

1.认识

师:老师相信, 同学们也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本课生字) 先来认一认吧!请一位同学来认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再齐读。

2.记忆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这几个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一记?

生:我会记“丑”字 (你是按笔顺来记的)

生:我会记“负”字。 (你是按结构来记的, 很好)

生:我会记“姐”字。 (你是按加一加来记的, 不错)

师:其实上课时我们就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了“丑”字, “单”字也可以这样记。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倒八头, 日随后, 十字打底压中线。”

3.学写

师:今天我们以“蛋”字为例教大家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先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边读儿歌边写) :“起笔横勾勾要短, 二笔竖也要短, 三笔左缩右要伸, 中间的撇捺舒展开, 罩住下面的虫字来。”这样我们就把“蛋”字稳稳地放到田字格中间了。如果撇捺写舒展了, 上面一竖和下面一竖都压竖中线, 蛋字就写好看了。

4.描红

师:请同学们继续拿出复印好的田字格, 描一个写两个。

5.评价

教师巡视, 表扬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恩, 他的背做得多直啊!他知道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呢!瞧, 他的握笔姿势多正确呀!)

6.展示

教师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强调作品中字的占位、结构和关键笔画的摆放。

教学反思

《丑小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它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的成长环境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故事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 贴近儿童生活, 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心理。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感悟及教学反思。

1.创设自主课堂,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遵循“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始终放在学生的“学”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首先通过猜童话, 引出课题, 然后读题谈发现, 整节课都是围绕“丑小鸭长什么样、为什么叫他丑小鸭”来展开,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开发生本课堂, 以学定教

本节课我在阅读教学上坚持“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学”的需求来实施“教”。例如:通过朗读反复体会第3自然段后, 我相机引导:读了这一段,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我顺势引导:你从这一段中的哪句话看出丑小鸭的可怜呢?这时就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地设置后面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读出第2句话, 那就顺势学习1、2句, 再学第3句;如果学生读出第3句话, 那就先学第3句, 再学1、2句, 彻底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翻转, 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向来安排课堂程序。

3.构建语言表达的课堂, 让学生乐于说话

通过角色进行体验。经图片对比认识“丑小鸭”的“丑”之后进行角色转换:“丑小鸭, 丑小鸭, 别人都这样叫你, 你会怎么想?”让孩子们真情流露, 有话可说。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体会到丑小鸭的可怜。

通过创设情景补白进行拓展。首先理解“欺负”的意思, 然后相机引导学生发现大家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家都欺负他, 丑小鸭真可怜!”接着, 抓住语言训练点:“还有谁会怎么欺负他?”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句子说一说。这样, 孩子们在模仿过程中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 并深受触动, 情不自禁地便读出了丑小鸭伤心和孤单的感觉。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如果你遇到了丑小鸭,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呢?”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充满真情实感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鼓励的, 有同情的, 有关心的, 也有明确表示愿意和他交朋友的。

我通过各种方式的引导, 让整堂课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激发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释放情感

本节课中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碰撞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5.创造多元的识字方法, 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第一情感 篇6

一、作品简介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这一名称被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所熟知,但那并不是贝多芬写作这首奏鸣曲的初衷,而后期出版商加上的作品名称。这首作品的真实背景是在1802年,这时候的贝多芬已经深受耳疾的折磨,但是他坚强的性格使得他依然坚毅的面对人生,对艺术依然怀着炽热的心情。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华尔斯坦伯爵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给予贝多芬各个层面上帮助。他非常的欣赏贝多芬,积极的支持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因此贝多芬将这首《黎明》作品献给了华尔斯坦伯爵,而这首奏鸣曲也获得了《华尔斯坦奏鸣曲》的称号。在这首作品中,不仅有诗意,也有深刻的思想,反应了贝多芬的哲学思维。

二、作品结构分析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运用的是奏鸣曲式,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

呈示部主要是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1-13小节是主部,是一个单乐段,主调性为C大调,并在中间有转调到F大调。呈示部的主部分为两个乐句,第一句4小节,第二句结构扩展了为9小节,两个乐句的材料是相似的,只是在结构上有所差异。连接部共21小节,分别运用了三种材料来进行,震音、双手的跑动和八分音符跳音,实现了主副部的连接。副部主题也可以划分为两个乐句,这一主题非常的规整,都是运用4小节一句,在两句呈述完成以后,该主题又进行了一次重复。在重复的过程中,贝多芬并没有运用原样的重复,而是将左右手进行了交替,将原本右手的旋律交换运用了左手弹奏,实现了旋律声部的交叉,最后以右手三连音的形式接入结束部。结束部是50-81小节,该部分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片段,其中结束部Ⅰ是23小节,而结束部Ⅱ是8小节。

非常有特色的是在呈示部与展开部之间还有一个短小的连接,共六个小节。该部分运用了主部的材料进行发展。

展开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导入部分、展开部分Ⅰ、Ⅱ和属准备部分。导入部分是88-91小节,g小调,该部分非常的短小,主要是运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进行创作的。展开部分Ⅰ是密集的主部动机的展开,进行了频繁的转调,展开部分Ⅱ是运用了结束部的三连音作为材料,从五度调关系的转入开始,同样进行了大量的转调。属准备是144-157小节,又回到了C大调,运用了主调的属持续音材料进行发展,逐渐过渡进入链接部。

再现部和呈示部分结构是相似的,但是结构却存在着差异。两个部分的主部的第一句是一样,但是第二句则被扩展到14小节;连接部也增加了1小节,变为22小节。原本具有反复性质的副部在此分裂为两个。而最后的结束部结构是相同的,仅仅在最后缩短了两小节。

尾声是251-304小节,共53小节,该部分是对全曲的一个总结和综合。短短的53小节,共出现了三种类型的材料,分别是主部发展材料35小节、副部材料11小节,主部收尾8小节。

三、演奏技巧分析

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具有非常高深的钢琴技巧,因为没有技巧的支撑很多情感是无法表现的,尤其是这首矛盾冲突,情绪激动,表达情感矛盾与痛苦相结合的作品,更需要有大量的钢琴技巧。

(一)音阶、琶音跑动技巧。在整个作品中,是一个以快速音阶、琶音跑动技巧为核心的作品,作品的情绪需要集聚的情感积累。在作品的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右手的音阶的跑动,这里需要的右手非常的放松,手指尖的力量要更加多一些,手臂放松,利用掌关节的力度来弹奏,而且在上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的叠加,在两个小节以后要过渡到非常强的突强和弦力度。

(二)多声部弹奏技巧。多声部是本首作品的一个难点,出现在比较抒情的副部主题的演奏上。副部主题是以柱式和弦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在此处表现的比较柔美和抒情的情绪,需要充分的保持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因此在弹奏的时候必须要突出小指的声音,将右手小指的音要弹得更深入一些,并尽量运用歌唱的声音来演奏,以表现出优美如歌的旋律。而在副部主题的第二次呈述的时候,旋律进入了左手。

四、《黎明》第一乐章情感特征

第一乐章是非常独特的奏鸣曲乐章,充满戏剧性,具有协奏曲一样的华丽的风格,整个作品就是情感的碰撞,是贝多芬奏鸣曲中最具表现力和最具丰富情感的乐章。从整个奏鸣曲乐章来看,第一乐章整体的情感是属于雄伟的、庄严的、阳光的,表现的有黎明的自然风光景象,也有黎明前的黑暗,代表着黎明的戏剧性形象也是贝多芬矛盾情感的爆发与抒发。在整个奏鸣曲中,第一乐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为作品的情感奠定了基调,也为情感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从其音乐中逐渐的引申出了整个作品情感。

五、结语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是贝多芬该首作品中感情最为炽烈的一个乐章,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容,塑造了鲜明的自然形象,制造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细腻的感情,并将多种矛盾的音乐元素以一种融合的方式统一到一起。在该作品中深刻的展现了贝多芬的内心情感,对现实的控诉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它拥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鲜明的节奏对比和饱满丰富的情感。相信这首不朽的杰作会继续流芳百世,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来鼓舞人们的精神。

摘要:贝多芬奏鸣曲是古典时期钢琴艺术的顶峰之作,作为其中的代表曲目《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更是其情感最丰富,戏剧性最冲突、对比最强烈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巧妙的曲式结构布局使得该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本文将从《黎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和风格特征三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黎明,奏鸣曲,演奏技巧,情感特征

参考文献

[1]徐琳.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创作分析及演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李玉峰.浅析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风格与演奏[J].职业技术,2012,05.

上一篇:分数教学中的几种策略下一篇:东南亚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