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场(精选6篇)
情感场 篇1
情感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原动力, 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正如梁启超所说, 用情感激发人, 好像磁力吸铁一样,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吸多大分量的铁。
一、激情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堂课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 开头就要定好基调, 扣人心弦。好的导入, 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如何导入?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导入时, 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 能促使学生在高亢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 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选择文本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 声情并茂的表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 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作为引言, 既能渲染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导入教学为例———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片段, 切入解说: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个诗歌浪潮, 也是一个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 朦胧诗的作者们是一批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 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精神历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朦胧诗人江河的诗作《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 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使导入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二、激情诵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诵读能引导学生入其境, 通其心, 感其情, 进而借抑扬顿挫之声, 表身临其境之意, 抒深切真挚之情, 以达到“情自心中来, 情自口中出”的境地, 要让学生熟读成诵, 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 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通过朗诵, 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 渐入佳境, 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 情操的陶冶则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诵读教学片段———
(1) 背白居易的词《忆江南》。 (2) 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写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这样写。 (3) 精读———对精彩段落做仔细的探究, 体味其中的含意, 揣摩作者的观点、用意。 (4) 播放《江南的冬景》音频,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读。 (5) 汇报诵读。 (6) 讨论:作品的内涵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高中生的情感发展逐渐趋向成熟, 此时, 如能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升华他们的感情, 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三、激情点拨:山高最终人为峰
文章再美, 是静的;学生再差, 是活的。山高人为峰, 教师要切实贯彻新课标,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营造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 把课上得生动, 这是情感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吃透文本情感倾向的基础上, 融进自己的感情, 借助优美丰富的课堂语言, 或朗读、或讲析, 都要感情充沛, 以激情再现形象、意境, 表达出文本的情感, 感染学生, 激发起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心向往之。
语文课本上, 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事例值得学生学习, 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利用,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会起到很大作用。例如, 我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 让学生反复诵读其中写景抒情的妙词佳句, 感受诗歌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在结语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 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诗人, 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哲人, 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 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令人敬仰。面对他们, 我们会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同样, 作为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同学们会想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想到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学生充分认识到风华正茂的自己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激情评价: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表扬不当, 言过其实, 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 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中客观评价学生, 可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 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 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 这样做, 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 避免产生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 建立教育“情感场”, 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 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从而成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
情感场 篇2
炉子上烧着水壶,壶里冒着热气,发出噗噗的声响,快烧开了。
父亲手里的烟卷袅袅地冒着细小的烟,不知在想什么,渐渐地快要熄灭了。母亲正往一个布袋里装东西,一边装,一边嘟囔:这老天爷,早不下晚不下,孩子要走了,又开始下雪,风大,路滑,还不知有没有车。
父亲睁开微闭的眼睛,往窗外看了一眼:下大了,别再黏黏扯扯了,快点让孩子动身吧。再不走就坐不上车了,到了还不得轰天地黑的?!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就你能,好像别人不知道心疼孩子似的!
我低着头坐在炉旁的小板凳上,伸出手烤着。火苗在炉膛里快乐地跳着舞,燃烧的炭块偶尔发出一两声噼啪声。
好暖和!这样的天气适合在家里呆着,何况又刚刚过完年,才大年初二。远处不时传来鞭炮声,过年的气氛还在到处盘桓着不愿轻易散去。
再望望窗外飘落的雪花,不由使劲缩了缩脖子。
如果不回去多好啊,或者说,如果明天回去,再在家里呆一天也行啊,这么糟糕的天气,我在心里暗自盘算。
可是说好了要赶回去的。张老师在医院等着,我去接她的班,她也好赶着回娘家――济南。过年我在家过,她在医院值班,医院小,就我们两个护士轮班,我如果赶不回去,她就只好眼巴巴地在医院等着。
母亲说,好了妮儿,我给你装上了你爱吃的油炸地瓜,还有几个肉丸子,两卷海带,几个馍馍和年糕,到了医院热着吃,刚过年,肯定没有做饭的。
我慢悠悠地说,做饭的贾大爷早就说了,初五才开伙呢。
看看时候真的不早了,我站起来,下了好大决心说,好了,我走了。
父亲抬起头,走吧,路上慢点啊!
我没有穿过年刚做的新衣服,不是不舍得,而是那件罩衣太单薄,管酸不管凉的。我把哥哥退伍时从部队带来的一件大棉袄穿上了,头上戴的也是哥哥部队发的雷锋帽,人小,穿着这一身行头,光看到衣服,看不到人在哪儿。
母亲帮我系紧了帽带,一直送我到村口。
村口风很大,一两个旋风儿刮过来,几乎要把人掀个趔趄。母亲担忧地说,还是明天回去吧,你看看这天!
父亲也跟出来了,穿着他那件宽大厚实的大棉袄:还是走吧,说好了的事就不能倒模,做人得讲诚信呢!
我对母亲说,娘,你和俺爹回去吧,还能咋地,不就下雪吗,放心好了。
走出老远,还看见爹和娘在村口站着往这边张望。
风真大,尤其走到茫茫的旷野上,没有树木,没有房屋,所以风就肆无忌惮地刮。雪花本来很温柔的性情,也被北风鼓噪得变了性子,狂舞着,一个劲儿地往脸上拍打。风,雪,严格说来那不是雪,是雪粒儿,像撒了缰的野马,掀开帽檐,扯开袖口,往脖子里,袄袖里硬灌。雪吹到眼睛里睁不开眼,只能眯缝着眼睛往前摸索着挪。
麦地被白茫茫的雪毫无章法地覆盖。风太大,把落到地上的雪花胡乱地吹着,因此,本来平展展的麦地,根本看不见垄也分不清行,就像画家随意在画布上任性的涂鸦。
顶着风,不敢大口喘气,一喘气,雪就趁机钻到喉咙里,这无孔不入的家伙。
平常就觉得很漫长的.一条路,这次更觉得艰难。当年红军过雪山也是这样的吧?对了,好像比我还要艰难,最起码我这里没有高山去征服。
可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候,那些和我同龄的花季少女是都在家里的,谁会这样顶风冒雪走在路上的。
一个人都没有,除了我,耳边是风雪尖锐的呼啸。
公路上,北侧干干净净的,雪都被刮到南边来了,车碾过,又结了冰,路上本就车少,此刻更是稀罕。
我把两手互相交叉伸在袖筒里揣着,往车来的方向张望。我在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等不来车,我就立马回家!就算张老师再怎么责备,我也不管了,实在受不了了,这万恶的天气。
一辆公交车慢慢吞吞、歪歪扭扭地从远处驶来,到了近前才看出是10路车。赶紧招手,司机驶出老远才停下。我紧跑两步跳上车,售票员催促:快点快点,也不早点招手。
我也不辩解,走到离车门远一点的座位上坐下。车里只有一个人,是个男的,裹着大衣,缩着脖子,看我一眼,又面无表情地望向窗外了。
除了窗外北风的嘶鸣,车内的人安静得像要睡过去了。
下车!
售票员一声令下,一男一女,相跟着下车,后面是女售票员的抱怨声:这鬼天气给我多少钱也不干了,冻成冰棍了。
车站上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等车。我走到四路车的站牌下,在这里还要转一次车才能到我的医院。
当初分配工作时,如果不是自己的选择,怎么会有今天呢?我在心里暗暗地骂了自己一声,都是活该,自找的。
车来了,没有停很久,马上就启动出发。
四路车上的暖气比10路车要好,一上车就有一股暖流将自己包围着。也许坐这趟车的人都是城里人的多,城里人娇贵,不抗冻,不像乡下人,冷点苦点不算啥。
天快黑了,又阴着,外面看不清到了哪里。我一溜歪斜挨到到售票员那里说,师傅,我到jh站下车,到了麻烦告诉我一下。
售票员嚯一下就怒了:什么?你怎么中途下车?我们这趟车中途不停,是直达!!!
她恼怒的表情看着我,车上的乘客一下把目光投过来,让我顿时觉得手足无措。
我,这,以前坐过,停车的。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看不出今天是什么天气吗?
售票员不想再跟我理论下去,没好气地转身,走到驾驶室,对司机耳语了两声。
过了一两分钟,司机吱一声刹住车。售票员说,下吧。
到了?
到了。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赶紧夹着尾巴,逃也似地下了车。车子加大油门绝尘而去,我就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包袱,被无情地抛在它的身后。
外面依旧是风,是雪,是铺天盖地的寒冷,是毫无遮拦的冰天雪地。刚刚在车里的温暖,顷刻间荡然无存了。
天几乎全黑了,我找不到路。这不是我记忆中的那条路。路上没有人,嘴巴根本派不上用场。
走吧!定了定神,我感觉司机把我拉过站了,应该再往回走一点才是通往医院的路口。
构建音乐教学的“情感场” 篇3
【关键词】音乐;情感;情感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场”?如何使师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构建音乐教学的“情感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情”境陶冶,渲染达成
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语、陶冶、诱发学生情感。情境陶冶策略,就是指教师通过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与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情感教育效果的策略。
1.巧设情境
情感来自于生活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陶冶学生情操的良方。在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具体情境中,能够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即“触景生情”。而生动的场景,动人的景色,丰富多彩的活动颇具感染性和弥散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与学习,在特定的情境和活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上《买菜》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歌曲的形成和买菜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就把整个教室设计成菜场的一角,用桌椅摆设的变化:中间两排的学生椅子背靠背,形成左右各一条较宽的过道。巧妙地创设生活中买菜与卖菜的情境。让学生在桌椅创设的菜场中、玩着、乐着、感受着,体验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促进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2.巧处于人
“情通”方可“理达”,研究实践证明: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有理智,更是有情感,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抒发情感,才能更好地启迪与激励学生。
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变化学生的座位;游戏时,教师也充当学生,跟学生一起玩耍;学生表演节日时,教师坐到学生的座位上仔细聆听……等等,通过各种细节的变化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寻参与,体验达成
现代教育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更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人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音乐新课标中也提出: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情感才能得到深刻地激发。
1.关注体验,以情育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绝不能包办学生的想法与做法。要重视和利用学生的个人经验,因为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是情感形成的方式与手段。因此,在学生主体性体验时,教师可采用“角色表演法”与“换位思考法”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进行“设身处地”的体验,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角色情感和情境情感,又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极为有利。
2.加强实践,以情冶情
任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的全程参与,通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全部展现与揭示,使学生之间感知和参与体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情感的教学,都习惯于在学完歌曲之后,让学生来总结并说说:“这首歌曲教会了你什么?”,就象习惯于歌曲学成之后再来处理歌曲一样,而没有重视学习歌曲的过程性体验。注重学生在从“不会”到“会”、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性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情感、体验情感从而陶冶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自由地发展。
(三)激励评价,自信达成
激励评价策略就是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他们以更饱满地热情来体验感受。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展现真实的情感世界
长期以来,在一些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非常奇特的关系:教师本应是学生的保护者,不料却成了学生的死对头;本应是音乐美丽的传递者,却成了审美能力的催残者;本应是情感态度的促进者竞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遏制者。新课程强烈呼唤着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处于平等的的“首席位置”,师生才能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例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确定目标,设计方案,讨论总结,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给学生以启发与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这样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拆除心理防线,由衷地展现自己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为情感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2.用发展的眼光期待学生,让学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激励评价学生。”而这激励性地评定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情感、在自信中发展情感。“在老师期待的眼神中让自己看到未来”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情感鞭策。
3.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实现情感
“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尊重个体的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个体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多元化评价的总旨。在情感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家庭、社会等许多环境因素的不同,学生本身的情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重视这一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起自己情感目标,并得以实现。
情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在情感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引导、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感,从而更好的达成情感目标,完善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l]周世斌著.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2]曹理,何工编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本文系全国“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和谐课堂的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探索 篇4
“场”既是场所, 又是作用。爱因斯坦认为, “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 概言之, 万事万物, 几事几物, 都能构成相应的“场”。“情感场”是以情感为作用方式的场, 亦是以情感为存在方式的场。“校园情感场”是以校园为基本范畴的情感场, 生成于校园, 主要存在于校园。但由于“场”的辐射性特点, 如果处在射线端点, 我们期望这根射线延伸得长远一些, 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处在圆心位置, 我们期望这个圆的覆盖面积广一些,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生态”是指生命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发展的状态和样子。随着人们对美好生存状态的向往, “生态”一词已被更多地赋予健康、美好、和谐的内涵, 因而“校园情感场生态”是一种基于校园情感场, 具有场特质和场作用的理想生态。这种生态尊重教育教学和孩子成长规律, 自然和谐;这种生态看重孩子的自我体验, 充分凸显主体性和主动性;这种生态依赖场内各因素的相互作用, 以形成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积极、正面的力量, 激励孩子突破“最近发展区”。
一、学校探索
1.师者爱人:教师是校园情感场生态的核心因素
对一所学校而言, 教师的重要性不必赘言。校园情感场生态的构建对教师的要求主要包括:真诚之爱、公平正义,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校园情感场生态本质上以人人之爱为最根本的驱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为校园人人之爱的核心;教师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应享的权利和应获的机会;敏锐的洞察力是教师观测学生在场状态并予以关注或干预的基本保证。其中, 真诚之爱最重。
2.枝叶关情:环境布置在细微处见精神
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和物。“物”主要指校园的硬环境 (自然环境) 和软环境 (人文环境) 。近年来, 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重新设计。自然环境以“木”“石”为核心, 人文环境以科学、文化、品德养成为主, 新增树木与文化石均为校友捐赠, 配有书法石刻做简要说明。而且, 我们不断完善和丰富人文环境内容, 如诚信超市、流动图书馆、科普智慧墙、过道里的钢琴等, 和人文环境匹配的是建章立制和学生自助公益服务、文明礼仪意识的养成教育。
诚信超市、流动图书馆隶属学校十二大诚信教育活动。诚信超市和社会上的营利性超市不同, 是爱心超市、公益超市, 由学生自主管理, 自行选购, 自行付款, 无人监督, 不但为学生提供购物便利, 而且锻炼他们的诚信观念。流动图书馆, 是将图书架尽可能地搬进每层教学楼, 将图书送到每位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 无需任何手续, 自由借取, 自主阅读。各楼层的图书架, 由相邻志愿班级负责日常维护。这两项活动和就餐自助刷卡、爱心雨披 (确保雨天人人都能借用, 不记名) 、无人监考等共同成就学校的诚善之风, 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诚实不欺, 人际关系纯正和谐。
对于“科普智慧墙”和过道里的钢琴的陈列曾有过争议, 但科学、艺术及其形成的环境本身是校园情感场的重要因素, 缺失意味着场的缺陷, 而且我们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科学的指导, 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现在, 陈列的钢琴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钢琴旁, 三五个孩子围绕着钢琴, 琴声响起, 不少教师和学生纷纷驻足倾听, 沉浸在迷人的音乐声中。即便无人弹奏, 用孩子的话说:“看到钢琴, 觉得心里暖暖的。”的确, 艺术可以改变世界, 因为艺术可以改变人。
此外, 学生自主排放自行车, 也是我们构建情感场的重要手段。放眼望去, 全校几千辆自行车, 车尾一条线, 车头朝一边。通过自主排放自行车, 学生体会到的是自主与自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信任, 是学校和班级对自己的信任;是诚信, 因为无人监督;是集体荣誉感, 只有每个人按照标准做到了, 所在班级乃至整个区域的车辆才会看上去整整齐齐的。这是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成果, 是校园情感场生态的构成因素。
3.生态课堂:关注“眼动”及孩子在课堂上的三种状态
近年来, 课堂改革是南通教育重点推进的内容。学校推出“三单教学”模式。“三单”即活动单、自助单和互动单。活动单侧重课堂教学, 设计课堂活动;自助单侧重作业布置, 学生自主作业;互动单用于师生沟通和家校沟通。情感项目研究开始后, 课堂发生巨大变化。
在所有的肢体语言中, 眼睛透露的信息往往最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仅可以从里往外看风景, 从外往里往往也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世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如果学生的“眼动”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可以判定他们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思维状态, 意味着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关注学生的课上眼动情况, 事关课堂学生学习心理和情绪积极与否。
一是参与状态。研究显示, 课堂的参与状态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 呈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 最明显的表现是举手率和发言率的降低。这和学生的心理发育有关。当前阶段, 我们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的面, 其次才是参与的质, 因此, 教师重点考查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各个方面, 并采取干预措施。二是思维状态。宏观地说, 思维状态是参与状态测量的重要内容, 甚至是参与状态的核心内容, 我们要重点测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 加深深度, 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三是交往状态。一般认为, 课堂上的交往主要由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构成。这是建立互动课堂教学关系的核心。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主流课堂学习方式的大背景下, 交往状态的重要之处不仅体现在知识习得上, 更是涉及学生心智能否正常发展的问题。
针对阅读课教学, 学校做过这样的实验, 建立了“阅读—记录—交流—写作—展示”的活动模式。为了营造较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将阅读课安排在环境、设施非常好的阅览室进行。实验开始后,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快地表现出来, 他们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有差异, 参与状态也不同。一些学生整堂课都在挑选书籍, 导致后续的记录、交流、写作和展示活动基本没能展开, 还有的学生明显对阅读缺乏兴趣。从参与面上看, 大部分人参与, 个别人不参与;从参与过程看, 有人按照活动要求全程参与, 有人只参与其中的某些环节;从活动表现看, 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不一致, 有的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有的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从思维状态看, 有的一直很积极,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有的在不擅长的环节表现出明显的挫败感。实验教师最初仅仅是个旁观者, 观察中评价学生表现, 提出指导意见, 制定干预措施, 后来逐渐变成参与者, 和学生一起活动, 深入地了解学生个体, 以描述性评语完成对学生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的个性化评价。
4.活动驱动:大情感与小情感的有效结合
大情感与小情感的表述似乎未尽合理, 只是为了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权且这样区分。这里所说的“大情感”是指对国家、民族、故乡、母校的情感, “小情感”是指对亲人、教师、同伴和自己的情感。
学校每年会有20多项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 每项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 例如, 春季远足, 最远徒步20千米看家乡美景;初一年级诚信宣誓仪式, 邀请家长和社会诚信典型观礼;初二年级离队入团仪式;18岁成人仪式, 邀请法制副校长宣讲《宪法》;初高三年级毕业典礼, 毕业生身穿毕业袍, 校长以班级为单位签发毕业贺书;迎国庆升旗仪式;青春仪式等。这些活动, 对学生影响巨大, 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 人生也会树立更高的目标。
二、反思与展望
1.反思
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探索从思想萌芽、思路设计到初步探索, 时间不长, 许多方面尚有欠缺和不足。首先, 理论积淀和构建的问题。虽然以往学校几乎没有从事过情感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在这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 尚不能名副其实。现在只能是边学习、边理解、边探索, 在实践中逐步构建符合情感教育思想理念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理论体系。应该说, 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理论框架仅仅是一个不成熟的雏形, 有待仔细推敲、严格论证和反复验证。
其次, 实践操作层面, 我们的积淀不多, 起点较低, 操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 更多时候是在依靠想象和惯性做事, 教育工作中缺少情感教育的意识和情感的“味道”, 以致一些活动和举措显得有点粗糙和牵强, 但我们不会因此而停滞、畏缩。因为我们相信, 在理论学习和不断深入探索的同时, 实践质量会逐渐得到改善, 境界和内涵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杜威先生提倡“在做中学”, 其实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特殊的“在做中学”, 即在大胆的实践探索中, 感悟情感教育的意义与真谛, 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认知, 发展理论, 凭借刻苦、钻研、执着与进取, 承担情感教育研究领域的实践与创新的两重任务, 更承担着未来将实践和研究成果向外展示、辐射的重任, 最终为情感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2.展望
校园情感场生态构建的探索是学校当前工作的“总纲领”, 已初步成为全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共识, 将覆盖和引领着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深远影响学校未来办学的方向、品位与内涵。我们越发感到, “场”无处不可在, 情感的“场”随处皆可创生, 大到整个校园, 小到班级、小组乃至个人, 都可以产生并建起一个个具有情感特质和作用的强大的场, 而这种“场”既非简单的空间存在, 亦非简单的物理作用。
在理论构建方面, 我们将进一步体会和完善校园情感场生态的概念内涵, 研究其所具特性, 分析“场”与生态、情感场与生态、情感场与情感场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有的放矢地基于普通中学的实际, 探索情感教育的实施路径, 拓展情感场生态构建的途径, 提炼和总结相对的方法, 用实践证明和阐释情感教育的价值、作用。具体而言, 我们将深入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以空间轴和时间轴等为序, 细致排查和挖掘情感场的“架设点”和“创生源”, 再将之连接为情感场的“持续作用线”“共同作用面”。这些点、线、面,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体系, 使校园真正成为一个巨大的、具有生命力的情感场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基层学校, 我们之所以选择情感场生态构建为研究的切入口和抓手, 是因为情感场生态构建更加注重和依赖的是实践, 而实践恰恰是基层学校的特长和生命力所在。我们的初步打算是, 该研究将至少持续三到五年时间, 即预计在“十三五”中后期, 校园能较为明显地由内而外展现出情感场的特质, 使走入其中的每个人能深深地感受到情感的场能, 强烈地受到感染、感化和正面引导。
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等, 所有加入这个“场”生态的个体, 行为都能很快地从不自觉到自觉, 朝着教育者的理想预期发展, 很快地从被辐射者成为新的场源, 向周围发射出情感与生命的正能量。情感文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也必将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更高追求。
情感散文:踏碎,这一场烟花盛世 篇5
不得不去相信一些东西,就好像不会所有人都写着善意一样。白与黑的世界中,当黑暗不再属于人类的安眠专场,那就成了最短暂或者最漫长的时光。所有的所有都似乎在宣告,看不见的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可单纯就是知道了不应该知道的一切,还幻想未来美好的就像三叶草代表的那样。王子不会骑着白马穿越人迹罕至的森林,毒后也不会真的有深情苹果。在一切的信与不信之间,彼此的生命擦肩而过,不悲不喜。
每个人都戴着几层面具,欢笑的,冷漠的,甚至是愤怒的,为了更好的活在这个真实到不真实的世界而努力着。夜深人静,剖下与皮肤黏合的面具,痛苦着,独自呐喊着。肆意着青春,用文字装裱的伤痛,一遍遍蹂躏千疮百孔的自己。然后呢,然后捧起一个个塑形的铅字,泛着一个个泡沫般的希翼。张扬着,彷徨着,放逐着,自以为独特,其实只不过是那些早已逝去青春之人祭奠的一个。
一首首回忆的青春把我们还未来的及细细品味的青春都催眠了。无奈的时间流逝,未来还未踏足,便在原地伫立。有人高唱,再不疯狂我们都老了,但也许我们还未老去,青春便没了。若世间真的有预言,那必然是我们死在青春的路上。真正强大的和富有生命的是一颗青春的心脏。在历史里穿流,我们都是一样的。
不懂爱,才去爱。总有人要去吃禁果,只有这样才有人类的繁衍。玫瑰花,巧克力,再加她的益达,便有了爱的她。有些人傻到了天真,以为自己会是Ta的最后一个,最后才发现不过是其中一个;有些人现实到了低俗既是其中一个,便利用好其中的价值,为下一个做资本。最后呢,或者伤了心,或者伤了身,更多的便是身心憔悴。背上全是合不上的疤痕,在人间流浪,每走一步都隐隐作痛,每走一段时间,就重新淌下伤痛,一次次,痛楚叠加着,最后便麻木着。
其实,所谓的爱都是一纸空谈。凡人总是夸大其词,把喜欢说成了爱。喜欢Ta的外貌?才华?家世?品格?没有一见钟情的爱只有一刹那便可拥有的喜欢。青春给了我们太多自由,无论是灵魂放逐,还是肉体放纵。没有责任制约,谈何体会骨肉相连的感觉。喜欢可以构成二人世界,爱却是让两个家庭的融合。无婚姻,无爱情,最好的风景就是,一脸沧桑,夹着鬓角白发,拉着爱的Ta,和夕阳一起融进黑夜。
为何去爱?有人早已不相信爱情,有人却还刻骨铭心着。在这人世,寻一人,把自己的脆弱全部托付给Ta,不必独自悲伤着,把Ta融成最软弱的底色,用心呵护着,这便是爱的原因。就如裹几层温暖,在时光里摇曳,这也许就是幸福着。青春,就是把自己爱的,恨的,忘掉的,安放在一个只有春夏秋冬的地方。热的时候去去温度,冷的时候就添件衣裳。一辈子,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和错的人,谈谈生活。
有谁不曾卑微着生命在人间匍匐。失败也好,成功也好,把曾经揉成几段文字诉说人生坎坷。梦想变成了东西,谁不是痛并快乐着!他们高谈人生,却又互相矛盾着,他们失败或成功着,却也逝去着。精神褴褛的人群川流不息,即使原地驻足,最后还是会发现无法逃脱人群的拥挤和挣扎。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生命未走到尽头,就没有人有资格谈人生,有资格的下一秒便是长眠,和世间最伟大的道理在地下沉默。别人把经历编纂成的人生我们又何必跟随前去。走自己的路,悟自己的人生哲理,快乐就好。也许最平凡的人心中却藏着最精彩的世界,而我们只能自顾自的走,待前方落英缤纷,秀成锦绣江河。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切切实实的每天比梦想更加令人炽热。所以信了星座,求了塔罗,恐惧着,寻求着。仿佛每天都在流浪,毫无目的,只为活下去而苟且着。曾经的豪言壮语都化作了几抷旧土。时间在变,心态在变,没有所谓的坚持,也没有所谓的奋斗。随心随性随缘,虽为庸人,却也不自扰。
时常翘首,多年后的我是否会想起现在的我,而我又如何处之。这安宁,是用来安放混乱之心的,我视诸君为庸,诸君视我为何?
初中思品课堂情感场的构建 篇6
【关键词】思品;课堂情感场;情感理解;情感表达;情感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6-0048-03
【作者简介】王丽,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0)教师,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教师的赞扬产生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对教师的谆谆教诲“言听计从”,都离不开情感场的作用。借助情感场进行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结,往往事半功倍。2015年,南通田家炳中学成为朱小蔓教授主持的“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种子学校。项目激起了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提升情感人文素养的极大热情。笔者结合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情绪的多重世界”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在探究路上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入情:积淀于课堂前的“情感理解”
“情感理解”是指对情感的判断与释读能力。成功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构建融合教材、教师、学生三方情感的情感场。因此,从对象的角度来看,课堂前的情感理解主要指向教材情感、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这三个方面在课堂情感场的构建中不仅发挥着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1.教材是培育情感场的土壤。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情感认知培养以及思想品德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品德教材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素材。比如,“情绪的多重世界”一课,从两名学生在下雨天的不同情绪体验入手(女孩儿种了树,高兴地说“好极了”;男孩儿想踢球,不高兴地说“糟透了”),设疑引情。再如,通过设置图文并茂的教学素材(如申奥成功、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报道等),以情动情。同时,在“我的情绪故事”栏目中,通过回顾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以境催情。这些情意,就是课堂情感场酝酿的土壤。
2.教师是营造情感场的灵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材隐含的情感因素和信息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教师的情感素质及其表达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而且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价值观念。教师情感,既包括作为普通大众的情感,又包括作为教师的职业情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变化发展的个人境遇,使教师情绪的矛盾冲突以及师生间的文化差异在所难免。情感场的构建,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人文情怀和情感素养,更取决于教师能否基于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做出智慧的选择。
3.学生是构建情感场的基石。
学生的情感现状和情感发展需要,是构建情感场的出发点和归宿。带领学生领略“情绪的多重世界”,首先必须掌握学生的情绪状态。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以下特点:情绪的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共存,情绪的冲动性和微妙的隐蔽性共存,情绪活动的丰富性与情绪表达的极端化共存。只有建立在对学生作为人的情绪状态、情感基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带领学生勇敢地走进情感世界,帮助他们学会用健康的心态来透视和欣赏神秘的情绪现象,真正实现情感品质与能力的提升。
二、动情:行走于课堂间的“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激发学生情感的过程。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虽然情感表达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方式灵活多样,但对于思品课堂教学而言,如果教师不能通过课堂间的情感表达,唤起学生对教材情感、教师情感的内心体验,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很难产生快乐感和成就感,更达不到在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智慧,在教师、学生、教材的情感互动中建立有温度的课堂情感场的目的。
1.运用手段,入境动情。
(1)借助网络媒介,再现活动场景,点燃课堂情感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已经深度融合,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将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联结在一起,使课堂情感呈现艺术的流淌。比如,在“情绪的多重世界”的导入部分,笔者设置了“以歌传情”的教学环节,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出示歌曲(《健康歌》《爱我中华》)谁知道这两首歌分别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情感?
生1:《健康歌》表达的是欢快的情绪;《爱我中华》表达的是豪迈的情绪。
师:这两首歌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表演最贴近歌曲的情绪氛围。(可以采取个人表演、合作表演的形式,准备时间2分钟;请四位大众评审,用手中的iPad记录最佳表演,以图片或短视频的方式上传班级QQ群。)
……
师:(回放吴同学所在小组表演的短视频)有请吴同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们的表演得到了评审的认可和同学们的点赞?
……
师:是谁描绘了歌曲的情绪色彩?
生2:曲作者,用曲调诠释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词作者,用文字创作了歌曲的韵味。
生3:还有像我们这样的演唱者,用自己神态、动作、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情绪就是我们用态度、行为表达出的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体验。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表演的图片、回放表演短视频,带领学生在惊喜和满足中感受教师的教育情怀,引领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感受情绪,陶冶情操。课堂情感场在合作、想象、表演、欣赏、评价的过程中被点燃。
(2)运用情感语言,编织情感画面,渲染课堂情感场。教师的情感语言既包括不拘一格、富有个性魅力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又包括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肢体语言。恰当的情感语言能促使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想象,融入情感画面中,从而引发情感共鸣;既有利于传授教材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在教育的影响下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尝试运用有个性特色的情感语言,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情绪万花筒”的神奇世界。
【活动1】“我比划,你来猜”
学生踊跃参与,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完成“眉开眼笑”“咬牙切齿”“垂头丧气”“坐立不安”四个词语的情绪表达。
师:这四个词语分别反映的是哪四种情绪?
生:喜、怒、哀、惧。
【活动2】“情绪试金石”
师:请根据老师给出的三个情境,合理表达出你的情绪。
初一15班因上学期表现突出,被评选为校“文明班级”。
学生用情不自禁的欢呼和掌声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师:最新消息,期中考试试卷已经全部改好啦。
学生内心的忐忑、担忧浮现于脸上。
师:下周五,让我们一起去远足!
学生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击掌庆祝。
根据教材情感的需要,教师亲身示范,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启动学生的情感引擎;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引人入境;用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引发共鸣,一石激起千层浪。
2.投入角色,动之以情。
情感是道德信念的血液,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伪君子和枯燥无味的语言。“情”味正是思品课味道之所在。教师进入角色,把寓于情境的情感化作自己的体验,并用传之以神、动之以情的语言,牵引出学生的情,达到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相通相融。突破“情绪变化的复杂性”这一教学难点时,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师:(多媒体投影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请同学们根据初步阅读的感受,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可以看出,这首词带有浓浓的愁情。
……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用心感受诗人的愁情。
师:大家刚学习了《沁园春·雪》。这首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展现的情绪有何不同?
……
师:让我们一起穿越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用自己的热情点亮诗歌的主旋律。
教师领诵第一段。
在前后两首诗对比所产生的情绪冲突中,教师带领学生投入角色,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诗词所展现的生活场景,清晰地“听”到了诗词所揭示的天籁之音,近身地“嗅”到了生命的芬芳,真切地“摸”到了文本的情感温度,并懂得了情绪体验不仅与性格、愿望、需要紧密联系,还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三、悟情:延伸于课堂外的“情感智慧”
“情感智慧”作为一种综合的情感能力,包括发生于课堂内、延伸于课堂外的情感理解、情感表达、情感调控等能力。我们不能把情感仅仅当作取得学习效果的手段。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言,没有人的感性层面的发展,那将成为被批评的“单面人”“失去一半的人”。构建课堂情感场的过程是师生情感智慧相互构建、相互形塑的过程,是建立基于爱的师生关系的情意感通的过程。
1.由情入理,促进转化。
情感是思想认识的外化。教师应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由情入理的分析,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智慧建立在深厚实践的基础上,从而深化课堂情感场的影响。
例如,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正如古人所言:悲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提起“铭记悲痛”呢?“忘记悲痛”和“铭记悲痛”相互矛盾吗?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无论是悲痛,还是高兴,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正如经历过一些必要的伤痛之后才能真正体会愉快的价值。其次,人的痛苦分为两类,一类叫做“不可避免的痛苦”,比如亲人离世,无论谁遇到了都会痛。对于这种痛苦,我们必须要学会接纳它、与它和平相处,允许自己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来愈合伤痛。第二类是“自找的痛苦”,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多半是我们自找的,我们可以从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做起,学会调控情绪、自我激励,提高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从激烈的冲突、碰撞入手,通过再思考、再碰撞,学生对情绪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2.体验践行,以情育情。
要让学生学有激情,教师首先要有教学激情;要让学生体验践行,教师首先要有所感悟,要善于将自己对学生情感和教材情感的理解结合起来,在恰当的时机以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达到以情育情、以情导行的作用。
在这节课的最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两个话题(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和同学相处过程中最开心的事情),畅聊自己的情绪小故事。最后教师配图讲述自己与学生相处的情感经历,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产生情感体验。
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课堂情感场就在师生间每时每刻的心灵接触中产生、扩大,其影响就如一粒石子投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直至积淀为内涵更丰富的性情的平和。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