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霸权

2024-10-21

情感霸权(共5篇)

情感霸权 篇1

作文和读书素有“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之说,《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语文教学的“冶情”功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强化。这本不是件坏事情,学生们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思想的净化、人生的洗礼,可谓一举数得。可问题是,目前的许多语文教学却呈现出情感泛滥之势,特别是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之中,这种倾向更为明显。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人文性、情感性、哲理性比较强的文章进行教学;第二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设计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含情脉脉,大量运用排比句,简直成了“脱口秀”,煽情到足以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程度;第三体现在教学媒体的运用上,震撼人心的图片、入骨入髓的音乐俨然成了教学不可或缺的情感促发剂。

这就是笔者所谓的情感霸权。

曾听过一节《在大海中永生》,在哀乐声声中,送别邓小平场面的图片一一呈现,教师低回婉转地、泪光闪闪地朗读着课文,此情此景中,教室内呜咽一片,有的学生甚至都泣不成声了。这是节成功抑或失败的课?我们姑且不去质疑执教老师的情感真实与否,试问学生的情感是否发自内心?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们落泪?这篇课文的情感主旨不仅是悲,还有敬。脱离了大量背景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不置身于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次咀嚼和思考,仅凭着教师所营造的这种氛围而落泪,不免沦为了情感的奴隶,而教师很显然成了情感霸王,充当了冷漠的情感杀手。

也曾听过《爱如茉莉》,教师带着学生大谈真爱,而且言之凿凿地说“平淡无奇”“相濡以沫”才是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学生也禁不住地跟着唯唯诺诺,乖乖地做着教师出的“情感填空题”。我们需要这样的情感引领吗?当然不需要。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这样一来,我真难想象经过单一的“平淡无奇的爱”克隆的学生将来如何面对《刑场上的婚礼》那样“大义凛然、生死相依的爱”。我们感动于“平淡无奇的爱”,但并不能排斥“轰轰烈烈的爱”“海枯石烂的爱”“刻骨铭心的爱”。教师的“短视”“弱视”但又无比“强势”的情感霸权行为,会让学生情感的正常发展饱受“走弯路”的折磨。

如此,是否意味着情感从语文教学中淡去,重回“八股”的教条中去方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吗?当然不是。情感、人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够也不应该被抹杀,只是更要关注情感的真实性和适切性,教师绝不能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把情感作为教学的法码恣意地挥霍,下好情感的套子让学生往里头钻。把好情感的舵,笔者认为得做到以下两点:

一、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

有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某某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深厚,一定得让学生感动得一塌糊涂才不枉一番教学。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所谓的情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品词析句、感受语言的形式和韵律才是实现情感激发最本位的方法。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习得语言为核心价值的,所有的教学目标必须依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教学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基于文字的情感才是真的情感,“得意而忘言”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价值的本末倒置,千万不能让情感篡夺了语文教学的高地。

二、语文教学要多“呈现”精“引领”

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回避人文性,但是我们教学时不能打着其幌子而为所欲为。每篇课文都展现了一个鲜活的世界,虽然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是一些辩证、统一、矛盾、对立等规律性的认识和体验是得以完美诠释的。我们呼唤教师的教学风格,但是并不能与这些规律相抵触。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之中不要过早地用“自己的结论”来进行所谓的“引领”,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复制品,而是“呈现”给学生更多的问题窗口,让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关注、有所触动、有所思考。就好比给学生埋下情感的种子,待到某一个人生的瞬间它会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萌发。而这才是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终极追求。

总之,只有从教学价值观上正本清源、从教学实施策略上立足语言,方能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

[文化霸权]何时休? 篇2

无论其动机如何,是发泄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孤立政策的不满,还是出于建立政教合一权力体制的政治需要;是为纯洁宗教信仰,还是为了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塔利班这两项举动都是愚蠢、狭隘和短视的。塔利班表面上毁的是佛,实际上毁的是自己的形象;表面上区分的是印度教徒,实际上是把自己与世界、与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潮流隔离开来。

但我在此要说的,却不仅仅是塔利班的事。尽管人类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尽管联合国谴责佩戴区分标志的命令"构成对人权的严重侵犯",但从目前看,塔利班政权此两次举动,危害毕竟主要在一国之内。当今世界,却有一些国家在国际间推行其"文化霸权",暴露出危险的文化利己主义倾向。这种文化利己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与本民族或本国文化不同、不一致以及相抵触的文化形态,力图施以压制、排挤和改造,意在孤立、弱化和消除异质文化的特性,最终使弱势文明国家无条件接受强势文明国家的支配与领导。

所谓"文化霸权"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极端化:一是文化上的自大,将自身价值观奉为"绝对真理"和"最高境界",固执地认为世界上其他任何价值观都是"愚昧"、"落后"甚至是"有罪"的,惟一出路就在于膜拜和臣服"绝对真理",学习和追求"最高境界";二是文化上的排他性,即将文化教条化、主义化以服务于政治目的,政治意识形态因此取代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冲在文化的最前沿,而且以很多包装得堂而皇之的商业、娱乐、传媒等形式渗透、扩张至其他文明社会,有意无意地把当地本土化的文化特质挤压向边缘,而把自己树立为那里的文化主流或文化旗手。

在这种文化心态的驱使下,某些西方国家视各种非西方文明为"异端",甚至敌人。与"文化征服"这种渐进方式相伴随或跟在其后的,还有经济的、金融的、舆论的甚至武力的手段。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然而造成冲突的不是文明或文化的差异,而是某一文明群体中滋生的权力欲望和霸权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亚洲价值观"就成了贬抑与攻击的对象,中国也就成了美国"潜在的对手"。异质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异质文化群体为敌的强权意志。

塔利班的顽冥短视之举,令人扼腕。而时至今日,一些"意识形态霸权"的烙印却在发达文明社会中也时时可见。这烙印有时鲜明地标识在很多右翼势力团体和社会中极端主义思潮的旗帜之上,无论在时间或是空间上离我们都并不遥远。冷战后,美国政界始终存在一股敌视中国,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保守势力,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在未来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绝对领导地位;日本政府受到右翼团体施压,迟迟未就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正式道歉,甚至在教科书编写上仍不改歪曲史实和违背道义的"恶习",充分暴露其藐视邻国、为所欲为的"亚洲老大"心态。

阅读对话的话语霸权 篇3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话语霸权,课堂

“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一般有三种形式 :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李海林教授认为 :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 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 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 没有对话意识的问答, 就像一个只有骨肉而无灵魂的僵尸, 绝非真正的对话。只有文本、教师、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话语权是新课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是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能否准确而灵活地调控课堂的重要参数, 是观察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重要依据。可理性审视课改以来看似热闹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存在着文本、教师、优生的话语霸权。

一、文本话语霸权

这里的“文本”指参考资料。当下教学活动中, 对文本的独立解读严重缺乏,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资料上的, 学生回答的是资料上的, 资料成为教学信息的现成源头, 教师和学生根本不去思考, 缺乏探究性和发展性的训练, 这种文本的话语霸权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次听课, 教学内容是《木兰诗》, 教学中, 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 教师给予了肯定。执教教师针对笔者的质疑回复《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教师教学用书》第85页写道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醇厚质朴又机灵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学生拿参考资料书《新教材·完全解读》给我看, 《新教材·完全解读》第80页是这样解读的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不受封表现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书上说的不会假, 这就是“唯书”的结果。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 由木兰辞官还乡得出她不慕功名富贵是没有依据的。

阅读教学要从文本出发,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合理地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某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 花木兰为什么一直女扮男装? 当时的社会年轻女子只能深居闺中, 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 所以花木兰不能正大光明的以女子的身份应征, 只能女扮男装。花木兰是爱美的, 她很想恢复女儿身, 从她回家后立即“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就可以看出。如果有可能恢复女儿身, 木兰一定会恢复, 战时女扮男装、遮遮掩掩多不方便, 一不小心随时有可能暴露, 但“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的女扮男装, 木兰好小心谨慎。为什么? 没有办法, 不得已而为之。“女扮男装”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忍, 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女子更不能当官, 木兰哪还敢“叛经离道”。更重要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已犯了“欺君之罪”, 那是要杀头的。其实, 《教师教学用书》的84页还有这样一段话 :“第五段, 写木兰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而原‘还故乡’, 固然是她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但也自有秘密在, 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 木兰不便明言, 颇有戏剧意味。”

《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本身就存在矛盾。该书第84页的解读是忠于文本的解读, 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该书第85页的解读是脱离文本定的臆断, 是人为地拔高。由此可见, 木兰的还乡, 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 而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下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是创造性、建设性的, 而不是复制性、机械重复性的。”“惟书”阅读对话是复制性、机械重复性的对话,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和学生要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经过了思考的阅读、交流才有意义。

二、教师话语霸权

“对话的实现是以双方平等、合作的态度为前提的。”新课堂里教师在对话中应尽量保持平等、合作的态度, 但传统的“师道尊严”无形中给了教师更多的权利, 教师的话语霸权潜伏在心里, 像幽灵一样随时冒出, 牵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话语权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话语场解脱出来, 只是教师提问的附属品, 缺乏主体性。

一次听课, 教学课文是《我的叔叔于勒》。在自由发言时, 一位同学说“菲利普夫妇真是可怜, 值得同情。”立即遭到老师的棒喝 :“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了灵魂, 还可怜, 值得同情?”这位同学还想说什么, 但老师没给他机会。课后笔者找到这位同学, 听他说说菲利普夫妇值得同情的理由 :这对夫妇其实是处于生活重压之下的无奈者。面对年轻时挥霍无度屡教不改的于勒, 他们有什么办法呢, 再不打发他到美国去, 他们的家产也会挥霍一空。当再次遇到于勒时, 面对女婿, 面对家中的拮据, 他们能怎样? 能牺牲女儿的幸福吗? 他们要面对社会, 面对现实生活。听了学生的理由, 你难道不觉得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可怜, 值得同情吗? 细读文本, 深入其中, 我们心头无时无处不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悲哀, 这篇作品正是表现了类似菲利普夫妇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语文阅读对话,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答案武断地强加给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会盲目迷信老师, 丧失思考的能力, 失去自己的声音。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才能在对话中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才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三、优生话语霸权

作为个体,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其对话应该民主、平等的。可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并不是这样。在小组讨论中常常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把持着话语霸权 ;在交流发言中, 有发言权的常常是那些语文优生。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即使有自己的观点, 也没有机会表达, 有机会也不敢大胆说出来, 害怕被嘲笑, 甘愿充当忠实的看客和听众。

一次听课, 教学课文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小组学习中, 笔者听到一位同学小声说“文章的标题有误”, 立即遭到同学的嘲讽 :“课文怎会有错呢?你还会发现课文的错误?”这位同学整节课再也不出声了。课后我了解到, 他是一位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我想, 如果他是一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的话, 一定会让他说完理由。

课后和这位学生交流, 他指出了课文的二处错误。一是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误。“不止”表示超出一定得数量和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 。“不止一个”表示超出一个, 至少是两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也就是说事物的正确答案至少有两个。这就违反了生活规律, 众所周知, 有些事物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 特别是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其实, 这句话也并非文中作者的本意。后文中写道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而是多种多样。”“并非只有一个”包含了一个或一个以上, 并不是“不止一个”。

二是“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这句话太绝对了。文章第5段写到, “从古代到现代技术, 从数学到插花, 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作者为了强调自己“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要多积累各种知识”的观点, 而用“精通各种知识”来拔高, 这样容易产生误解, 也有失语言的严密性。“学无止境”, 人生是有限的, 学海是无涯的, 人不可能精通各种知识, 如按这句话来推论, 世人都会一事无成, 社会又怎会进步? 因此这句话违反基本的社会常识。

真正的阅读对话, 要听到每个学生的声音, 决不可忽视那些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也是动听的音符, 还可能是天籁之音。

课改十年了, 阅读对话的课堂里为什么还会出现文本的话语霸权、教师的话语霸权、优生的话语霸权呢 ?

第一, 师生缺乏批评性思维, 缺失质疑问难的勇气。我们的教师是从传统的课堂里走过来的, 唯书唯师的思想已根深蒂固,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 学生也很少有质疑的习惯, 更没有怀疑教材质疑教参的勇气。

第二, 课堂缺少平等的思想。传统的师道尊严还在作怪, 教师的特权依然还有市场。受考试这个指挥棒及考试评价的影响, 优生的地位高于潜能生。

第三, 师生害怕出错。教师担心批评学生出错, 学生害怕出错会引来同学们的嘲笑, 招来老师的批评。于是师生照着教学参考书说, 学生听老师说, 成绩差的听成绩好的说。

新课堂是对话的课堂, 阅读教学对话必须突破话语霸权的这个瓶颈。课堂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话语霸权呢?

首先, 教师要培养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很多教师靠教学参考书打天下, 离开了教参这个拐杖就不会走路了, 这样就会养成“唯书”的思维习惯。有了这样的思维惰性, 哪来批评性思维, 又哪敢怀疑书本怀疑权威? 这样的老师也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学生。

因此, 要提倡教师裸读文本, 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再仔细地研读教学参考书。理解——验证——思辨, 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解读, 修正教师参考书的误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解读。前面案例中那个教《木兰诗》的老师如果认真地研读了文本, 又仔细地研读了《教师教学用书》, 可能会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上的错误。如果平时养成了独立解读文本的习惯, 就不会有“唯书”的思想。

其次, 树立课堂即“错堂”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 学生也害怕犯错误, 师生谈“错”色变。正因为学生害怕说出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老师会批评, 同学会嘲笑, 所以即使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也不敢说出来。偶尔说了, 也不敢坚持, 不敢争辩, 被老师、优生的声音所淹没。

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 :“我们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成长。”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犯错, 并改正错误的过程, 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没有错误, 还要教师干什么, 还学什么, 岂不是浪费时间。犯错, 是学生的权力。剥夺学生的这种权力, 只会让学生掩饰错误, 给错误以永远生存的土壤,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树立的“出错理念”。有了这样的课堂理想, 学生才会敢说敢争辩, 才会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师生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认真倾听完别人的发言, 需要耐心, 更是一种艺术, 更是对别人的尊重。认真倾听, 包含一种平等的理念。

案例2案例3中的老师和学生都不会倾听。案例2中的老师如果能听完学生说完菲利普夫妇值得同情的心里话, 案例3中小组的同学耐心地让那位同学说说课文错误的理由, 课堂一定会有精彩的生成。

学会倾听, 实际就是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道理越辩越明, 倾听是辩论的基础, 学生的独特思维也会越辩越真。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阅读对话, 是平等的对话, 是有思维含量的对话, 是真思维的对话, 是新课堂阅读教学需要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课程论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丁海军.《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三处语句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 2009, (12) .

单挑影像霸权 篇4

延续造型,升级硬件

从“双模技术”推出的那天开始,我就对佳能双模的精彩表现赞叹不已,直到这款最新发布的佳能HF11摄像机,它让我把这种惊喜延续到了极致。

这次推出的佳能HF11双模摄像机在工业设计上并没有变化,依然延续着佳能双模摄像机整体不变的小巧,通过双模技术的分工合作将“小而轻”的特点进行到底。从外观上看佳能HF11和佳能HF10并没有区别,但是机身硬件却得到了大幅度的升级。

通过硬件的升级,佳能HF11摄像机实现了AVCHD标准下24Mbps这一行业最高画质记录,更将双模存储的最大存储容量扩充至64G,成为目前DV市场上容量最大的双模DV,凭借着优良的处理器,大大提升了低照度噪点抑制和拍摄动态范围。

挑战霸权,扩大内存

最近总能听到一句话叫“扩大内需”,佳能HF11摄像机在大时代背景下也即时地扩大了内存,这是一个挑战贪心的影像“霸权主义者”的利好消息。

佳能HF11的前身佳能HF10摄像机内置16GB内存,这次的升级使内存达到了32GB,在不添加外置SD/SDHC卡的基础上就可以拍摄12个小时左右的视频素材。针对佳能HF11摄像机1920×1080全高清高分辨率成像,内存容量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拍摄时间,让影像爱好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录制属于自己的影片。

总结:

作为佳能主推的“双模技术”中的高端机型,佳能HF11摄像机以轻便小巧的外形和简单易用的操作延续了“双模”精神。更大容量的内存设计使生活影像的拍摄和留存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完成。

创意挑战商业霸权 篇5

创意正在成为时代的中心词,并作为用来描述这个时代之精神的最恰当的词语。人们对“创意”发自内心的“尊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创意已经使旧有的“产业”概念走到尽头。在创意经济时代,“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也就是标准化、规模化、协作化,都已不是追求的目标。创意经济所追求的,是创造性、综合性、灵捷性。

如今,创意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产业局限,赋予不同的产业以创意的原动力,由此使原有的产业划分呈现交融、互动与重组之势。

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苏彤解释说,“终极的产业革命”使“产业”的概念被赋予新的内涵。工业(industry)文明促成了的农业的产业化(industrial),信息社会促成了产业的信息化。而在创意时代,创意被“产业化”的同时,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乃至“产业”这一概念也被赋予“创意”的含量,也就是产业的“创意化”。

创意与商业

知名学者姜奇平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新知本主义》。书中提到“新创意经济”这个词,大意是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新创意经济的含义,更接近知本的原始意义,即活的精神创造,而不光是指生产内容。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布·奥斯汀也指出:“当商业变得更为依赖知识来创造价值时,工作也变得更像是艺术。”奥斯汀的意思很明确,当商业基础从现代性的“物质资本”,转向后现代性的“知识”后,经济范畴的基础就从“理性”转向了“艺术”。理性范畴内物性的创新,就必然转向“艺术”范畴内生命性的创新。艺术在这里,更多代表着人的精神本身。这就是“创意”问题的根子。

“创意”,即创造意义。英文Create在指“有目的地把原材料制成新产品”或指“创造出原来不存在或与众不同的事物”时翻译为“创造”,当它指“创造出某种意义”(create new meanings)时则翻译为“创意”。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如此解释“创意”: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因而,目前人们所说的创意经济,不属于现代性经济,而属于后现代性经济,即信息化经济。凯夫斯在《创意产业经济学》中指出一个现象,创意性产品的特性、基调、风格“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当存在横向区别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

关于创意与商业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产业顾问大卫·帕里什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就像T-shirt与suits的关系,也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阴和阳。”

英国创意连接副总裁肯·格兰特则表示,一个创意要变成商业价值,既要增加附加价值的元素,又要确保增加这种附加值。创意连接同时也与客户建立起伙伴关系。他们周密地考虑到种种环节当中的投资者需要什么。作为一种反作用,商业也对创意连接的创意点子起到保护,长此以往,商业与创意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共赢。

风生水起

也许,你不知道意大利曾经有位年轻的设计师马西默·尤萨·基尼(Massimo Iosa Ghini),他设计的沙发取名叫“妈妈”。每个躺在沙发上的人都会深深沉醉于那种温柔的、包容的情感中。当把这种方式植根于社会的商品经济中时,“妈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2年,埃托·索托萨斯使用木头、青铜、镀金铜和釉陶制作了一张豪华的床,这一名为“月圆之夜”(Night with a full moon)的床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气氛。虽然这张床看起来不免有些简单,设计师只是把床头板处理成一条弧线,上面搁了两个象征着星星和圆月的几何体。托尼·科内德罗(Toni Cordero)期望着充满愁怨的“叹息”(Sighs)在他的床上被神秘的石柱保护着。到21世纪初,这些年轻的意大利设计师已经风靡了整个世界。创造与创意见证了他们的辉煌史。

Web2.0的再一次升华,B2C、C2C以及发展中的P2P,正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再次掀起滔天的浪潮。加里·哈默尔在《竞争大未来》中曾指出,企业要决胜未来,必须打破旧有的思想框架,以积极开放的胸怀去思考、接受不同的经营架构,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布局、组织核心能力,从而在创新中掌握竞争优势。

由此,知名学者、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苏彤给正风生水起的“创意经济”做了如下定义:以创造性手段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类型。

创意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一,它是知识经济的高级阶段,是信息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新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知识经济中占有核心的、前端的地位。二,创意经济突破了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以“创造人”为构建自身经济学体系的核心假设。创意经济强调人,强调人本主义,以“具有创造性的人”为经济的基本单位。三,创意经济不是以改变物质和能量形态为目标,而是以改变信息为手段的经济活动。

奥斯朋(Osborn)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人类文明的历史,主要为人类创造力的纪录。”思考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只有人类充分发挥思考的创造能力,才能缔造由原始蛮荒进入21世纪高科技时代的辉煌文明。共同思考,是人类与其它生物的重要歧异点,也是创造的重要诀窍。透过团体的历程,可以更激发创意,产生“1+1>2”的效应。

在今天,创意,意味着价值。

催生新阶层

在《创意经济》一书中,作者约翰·霍金斯明确指出,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有些国家增长得还更快,美国为14%,英国为12%。2004年,七大工业国中半数的工作人口从事创意产业,而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比制造业快4倍。这意味着,创意将成为经济主流。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弗罗里达(Florida)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中指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分化成4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创意简单视为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分类,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

创意阶层包括一个“超级创意核心”(super- creative core),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

除了这个核心,创意阶层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即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性专业人才。”但是理查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在设计的光环下闪现的互联网价值,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展示着经济的巨大诱惑以及所有的生存前景。

这无疑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又一次产业升级。历史上,中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70年代的产业升级。1998年,英国提出“新英国计划”,创意概念从此在英国发源,并传递到东方,创意的来势汹涌使中国面临着又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

在十几年前的英国,创意产业刚蠢蠢欲动,制造业同时占据很大的产业份额。后来英国开始挖掘自己的“英国化”,并对英国的“创意”进行了定义。英国多元的文化与群众基础,使创意产业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复杂的消费群体,有坚实的知识产权做巩固、良好的商业氛围烘托,创意产业在英国迅速发展。从英国的反光镜回头看国内,中国的创意产业表露出另一副表情。有着东方面孔的中国创意与英国创意,可谓一个在“楚河”、一个在“汉界”。

领跑知识经济

正如一位伟大的意大利设计师所说,“有朝一日我们都会成为设计师。因为置身在一个任何东西都雷同的世界里,我们会感到技术令我们与环境隔绝,这将促使我们不断地重新设计身边的空间,以便重新获得生活的乐趣。事实上我们都在奔向‘设计经济’时代。”设计创意,第一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提了出来。

2002年,任正非发出了“互联网遭遇了冬天”的感叹。彼时,Google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于半岛电视台,你能想像一个说阿拉伯语的电视台会抓住西方观众的眼球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半岛电视台现在的名气决不亚于美国的ABC。

毫无疑问,这个商业世界的生存法则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不再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决定一切,也不再是信息革命时代的技术万能。

我们正在进入的这个时代,是“创意经济”与“创意产业”的时代。

“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1997年大选之后,刚刚成为首相的布莱尔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自担任了主席,主旨是:大力推进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倡与鼓励人的原创力在英国经济中的贡献。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而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据此定义,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魏劭农教授说,将“创新”理解为工业革命时代技术层面的创造和更新的话,那么,“创意”一词更能表达出知识经济社会中人的思维价值创造,它是一种比“创新”更深一层次的行为和思想活动。

“当年的联想有句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一个极其富有创意的广告,是对联想及其知识产品、智能产品的创新和创造的一种感应。”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孙健君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今的创意因能够创造财富与就业而得以成为产业,而且比重越来越大,以致于我们不得不重新给它做一次全面的审视。”

创意中国行

曾几何时,谁掌握货币资本,谁就掌握了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而在创意经济时代,生产资料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是取之不尽的,而且是公平的。谁能开发这种取之不尽的生产资料,就在于谁有创造性的手段,也就是创意。创意阶层的出现,要求将资本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

“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技能、天才和创造力,它来自我们的头脑。”北京大学教授王缉慈说,“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的很多聪明才智都被埋没而没有能够获得市场开发。上个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对当代经济真正财富来源的这个认识越来越清晰。其结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经济的潜力,就需要发展创意产业。”

与手持各种版本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相比,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70家风投机构对创意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在这个情况下退出,谋求扩张的公司可能失去财富,创业者失去的则可能是机会。

不难想象,当整个世界都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难道我们真的就甘心守在“微笑曲线”的末端?中国已经错过了工业革命,落后于信息革命时代,难道我们还要再一次错过“创意产业”时代?

然而,中国的创意产业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由顾问波尼·阿斯科鲁德曾说过“中国创造”面临的症结:“有的时候,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作为整体的存在,因此不能够正确做出政策和投资的决定,就无法切实地得到落实。”

专家指出,国内缺乏创意产业原创理论。目前多数人存在一个误区,一提创意产业想到的无非是动漫或影视,但二者都只是创意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创意,已经涵盖到餐饮、会展、建筑、旅游等产业。与产业链的广阔延伸相比,创意二字依然缺少明晰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力度。

创意产业看上去是一块大奶酪。在天津、在杭州,动漫或者影视产业的开发颇为引人注目,也成为开发的新噱头。一时间,三五成群的地区都要争相“吃螃蟹”。这是创意产业一个颇为常见的现象。但是,不是所有的动漫或影视都能长久。创意产业的“千篇一律”不能成为所有地区的参考,大到城市或乡村、小到街巷里弄都要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别具风土人情的产业,才能炼成一个品牌。

此外,中国的创意产业还面临着经济结构限制创意产业发展、整体职业结构存在缺陷、城市发展规划思维定势、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传统教育无法提供创意土壤、创意产品消费需求不足等等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整个创意时代在全球范围内的来临。现代创意,在神州大地的成长之旅也早已启程,一个以青年经济为重要特征的创意中国,正蓬勃生长。当这个世界已习惯于为中国贴上各种“NO.1”的标签时,有朝一日,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意人才发源地?完全有这个可能。

上一篇:大数据分析方法下一篇:行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