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主义

2024-06-29

东南亚地区主义(通用12篇)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1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 又是东盟的创始国及核心国之一;东盟是世界上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主义国家组织,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之中, 东盟是发展得最好的区域国家组织。对于东盟, 以及东南亚地区主义的看法, 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 人们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笔者想通过分析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关系, 从中可以管窥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的一些特征与趋向。

一、东南亚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摇摆于东亚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主义之间, 马来西亚倾向于向东亚地区主义方向发展

亚洲的区域整合一直面临朝东亚主义或亚太主义的方向前进的摆荡, 如果从地理上的基本出发点来看, 亚洲的区域整合自然以亚洲国家为范围, 但事实上所谓的亚洲也是人为建构的概念。在战后由于冷战笼罩, 亚洲成为东西冷战的前缘, 战后两次大规模区域性的冲突皆发生在亚洲地区, 包括了韩战与越战。在此时, 由美国主导与亚洲国家缔结了一系列的共同防御条约。例如美日安保条约、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等等, 作为防堵共产集团扩张的盾牌。因此, 亚洲的整合问题有很强烈的美国因素在内。美国在亚洲的策略是希望藉由将亚洲的概念转化为亚太 (Asia Pacific) 的概念, 以便自身积极参与亚洲的各项议题。因此, 在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最初提议成立东亚经济合作论坛作为亚洲贸易进一步自由化的构想时, 遭到美国的反对并转为提出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以吸纳环太平洋的国家, 并受到澳洲、新西兰等国的赞成。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后, 日本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 (AMF) ”设想, 也因美国的反对而夭折。在东亚地区, 任何排除美国在外的多边机制皆因日本作梗而难以启动。然而, 经过成功启动“亚欧会议”的铺垫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痛定思痛, 东盟加中日韩的“10+3”对话与合作机制终于得以启动。“10+3”其实就是除朝鲜以外其他东亚核心国家均已参加的机制, 它的启动是东亚合作进程的第一步重大突破。

大东盟的发展已经起步, 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其在亚太的角色目前东盟成员国尚无明确共识, “面向东亚”与“面向亚太”的矛盾难以调和, 如前面所述, 很明显, 马来西亚倾向于东盟朝东亚地区主义方向发展, 马来西亚不遗余力地推动EAEC的发展, 1994年3月, 马哈蒂尔曾发表演讲, “我同时既是东南亚人, 又是一个东亚人。我很自豪我们一起把战场转变成市场。温馨与友情开始在整个东南亚大地蔓延。作为一个东亚人, 我致力于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 在这个东亚共同体内, 我们共同建设我们的和平与繁荣的局面;在这个东亚共同体内, 我们这个区域的巨人——中国、日本、印尼各得其所, 履行他们各自应尽的职责。在这个互相尊重、互联合作的社区之中, 我们尽享欢洽。”而印尼作为本地区大国, 谋求发挥作用的范围大大超出东南亚区域, 对亚太乃至世界都很关注。新加坡与泰国也对排斥美国的做法难表赞同。对于东盟而言, 朝东亚经济组织——EAEC方向发展还是融合到APEC组织, 这种争论短期内难以解决。对东盟来说, 放弃EAEC将使其在APEC中的地位受到削弱, 但久拖不决无疑也将不利于它对APEC的发展进程施加影响。

从地缘考虑还是从经济的角度看, 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核心成员应该是东盟与中日韩三国, 如前面所论, 东亚经济组织与APEC并不矛盾, 1991年1月7日, 马来西亚工业部长拉斐达·阿齐兹曾经出访新加坡, 曾就关于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问题寻求新加坡方面的支持, 阿齐兹说, 外界对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批评并不公正, 组建东亚经济集团有三个好处, 一是东亚经济论坛的原则与关贸总协定的原则一致, 在一段时期内, 它可以缓和乌拉圭回合谈判某些领域出现的僵局。第二, 东亚经济集团可以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 使亚太经合组织更具活力。第三, 东盟在东亚经济集团内部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东盟在与外部进行经济谈判时可以增加底气。只不过东亚各国在经济上对美国依赖很大, 如果不能消除美国的疑虑, 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将会命中坎坷。

二、从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历程来看, 东盟不可能象欧盟那样高度机制化

东南亚的区域主义以东盟为依托发展至今, 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 有人曾预言东盟会逐步朝着欧盟的发展方向进行变革。如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1991年曾表示, “东盟各国经济虽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但是如果我们在东盟合作框架下朝着自由市场方向前进, 有朝一日我们也会达到欧共体目前所达到的合作水平与繁荣”。不过, 就目前来看, 这种可能性不大。

不可否认, 早期东南亚地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试图仿效欧洲模式, 这从当时东南亚政治家的言论可以反映出来。1962年, 马来西亚前驻菲律宾大使赛顿·易卜拉辛宣称, “看看欧洲共同市场吧, 从它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马来西亚前财政部长谭秀森 (Tan Siew Sen) 1966年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我认为东南亚共同市场的最终结果会与欧洲共同市场类似”。泰国前外长、东盟缔造者之一塔那·科曼也认为, “必须记载下来的是,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 尤其是我, 我们的模式是欧洲共同体, 而且现在仍然是”。2003年10月7日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宣布, 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 从表面上看, 东盟开始向欧盟靠拢, 而且, 自冷战结束后, 尤其是东南亚经济危机期间与东帝汶事件中东盟组织的无所适从使人们对东盟的机制的有效性充满怀疑, 要求东盟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安瓦尔提出的“建设性干预”与泰国外长素林提出的“灵活性干预”政策, 便是对东盟改革呼声的回应, 实际上东盟也在渐进式地变革, 逐步地机制化, 但是它与欧盟相比, 从其产生、发展的各项历史条件来看, 差距太大, 不可能发展成欧盟那样高度机制化的组织。欧洲的区域整合是建立在一个完备的制度基础上。从煤钢组织 (ECSC) 、经济共同体 (EEC) 到原子能共同体 (Euratom) , 这些区域整合的设计倾向一个条约的架构以及执行的机制。欧洲法院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ECJ) 的设置以及其在整合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给予欧洲的整合努力一种规范上的控制性, 使得欧盟的体制从国际法上的组织逐渐朝向一个宪法上的架构, 而由欧洲法院扮演宪法法院的角色。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史显示, 东盟的机制多是建立在东盟成员国自愿的基础上, 任何具有超国家色彩的措施难以推行。实际上, 从二者的名称上也可以看出本质区别, 东盟的英文全称为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 这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我国习惯上称之为东盟, 但就英文本义来看, 港台及海外翻译得才恰到好处, 我国香港地区大多简称东协 (也有少数报刊称之为“东盟”) , 台湾简称东协, 新加坡简称亚细安, 马来西亚简称东协或东合。它与欧盟的Union完全不同, 而且东盟组织松散, 其决策方式是独具特色的“东盟方式”, 机制化不强。从法理上看, 这种自愿性、灵活性或曰非强制性降低了国际条约的法律效力, 但这正是东盟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成员国的关系的实际情况所做出的恰当安排, 因为这种安排考虑到了东南亚国家的差异和意愿, 简化了处理争端过程的复杂性, 并使争端更易于解决。另外, 这种安排还包含着“公正”的成份, 因为在东南亚, 除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之外, 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与马来西亚之间存在着边界、领土或领海争端。如果由高级委员会处理这些争端, 有关各方围绕该委员会代表的组成问题势必会发生新的争执, 即使该委员会得以组成, 它所做出的处理结果的公正性也难以得到保障。既然《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方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而且作为负责处理争端的唯一机构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那么, 东盟国家处理彼此争端的渠道和方式只能在东盟的组织框架之外来寻找。事实正是如此, 自东盟成立以来, 不曾有哪一个成员国将其与另一成员国的争端提交给东盟处理, 它们对分歧和争端的处理基本上都是在国家关系的层次上通过双边渠道进行的, 这与欧盟的运作方式显然不同。穆罕默德·凯姆林曾批评西方的学者, “他们看起来都相信必须用欧共体这种模式, 除非具备一个集中的决策制定结构, 否则不存在真正的地区之间的合作, 尤其是经济活动方面。……在争执过程中, 他们看来并不能理解不断更新的反映东盟领导人意图与希望的各种宣言, 对阻止东盟发展成为地区合作中凝聚性力量的诸多限制也表示不解”。

三、东南亚地区主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与西欧一样, 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这集中体现在东盟的决策方式上。东盟拥有自己所特有的处理内外事务的方式——东盟方式。马来西亚前外长加扎利·沙弗尔认为, “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村庄中的“一致”精神, 不仅是马来西亚与印尼之间通过秘密谈判, 缓解对抗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且也是东盟得以建立的基础。它强调非正式性、非对抗性与协商一致, 带有浓厚的马来文化特色。与西方推崇的正式性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大相径庭。协调一致是东南亚很重要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 是东南亚区域马来乡村的一种传统议事方式。这种原则最早来源于阿拉伯社会, 当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时, 这种决策方式也为马来人所接受, 直至今天, 马来人村落中仍然采用这种决策方式。马来乡村中的首脑人物在做出决定前一般要与所有村人进行协商, 只要没有达成一致就一直商议下去, 尊重所有参与人的意见, 这样就不会导致分裂, 最终达成一个整个村子能够接受的建议。这种马来人传统的决策方式经过改造, 被移植到东盟之中, 成为东盟处理内外事务的独有方式。当然, 东南亚各国宗教、文化、历史条件差异巨大, 通过这种“软”决策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僵局与分裂, 马来西亚与东盟之间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表明这种方式对东南亚地区主义的顺利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整个亚太地区来说, 由于各国之间千差万别, 东盟方式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四、东南亚地区主义仍在发展之中, 充满着很多变数

从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关系发展来看, 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起点比较低, 至今仍在不断变化之中。欧盟的创始国都是老牌的民族主义国家, 欧洲一体化的思想在欧盟成立之前久已有之, 各国之间的文化、历史、经济条件的差异远没有东盟成员国之间那么大。东盟初成立时, 如马来西亚, 面临着严峻的国家认同困境。因为在立国之前, 经受了数百年的殖民统治, 可以说马来西亚的地区认同与国家认同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所以说, 东南亚地区主义与西欧相比, 起点低得多, 它的发展充满着应急的色彩, 如它处理内部事务的原则与决策方式基本上是在解决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关于沙巴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 其处理外部事务的决策方式是在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东盟的机制也是在处理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中逐渐发展完善的。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 外界对东盟的评价非常乐观,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则转而悲观。如东南亚学者班德罗认为, “东盟的确将会更加分散与缺乏凝聚力, 东盟 (扩大以后) 集团内部的长期存在的对抗将重新浮出水面, 这使得东盟更易受地区外大国力量的影响……东盟不仅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而且处于失落与解体的边缘”。

五、结语

总之, 东盟与东南亚地区主义的未来发展仍然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其未来走势仍显得比较模糊。目前, 地区主义在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扮演一种缓冲与沟通的角色。原先封闭的、内向的地区一体化形势已成为历史, 如今的地区主义, 是要融入全球化同时不让国家利益受损。詹姆斯·迈耶认为, 地区主义“是一个中层概念, 没有世界主义那样的崇高追求, 也没有民族主义那样反复出现的狂热”。“地区主义似乎不大会成为人类认同的替代性中心;它首先被认为是对民族主义的补充, 而非要取而代之”,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东盟的扩大, 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 东盟也在变与不变之间徘徊。在亚太地区, 冷战后, 关于地区主义的构想日益呈现多元化特色, 在东盟内部, 关于地区主义的发展方向, 马来西亚与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国所持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因此,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 区域主义是多色彩的, 欧盟代表一种方向, 东盟的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地区主义) 还远远无法成为一个统一的概念, 也就无法成为全球体系的组织原则。最多只能说, 地区主义可能会成为演变中的国际秩序众多支持支柱之一。”

参考文献

[1]R.S.Milne, The China Threat:Perceptions, Myths and Reality,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 (马来西亚) 南洋星洲联合早报, 1991年1月8日

[3]Fu-kuo Liu and Philippe Régnier,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Pradigm Shifting,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 2003

[4]Fu-kuo Liu and Philippe Régnier, ibld

[5]Fu-kuo Liu and Philippe Régnier, op.cit

[6]Andrew Hurrell, Louise Fawcett, “Conclusion:Reg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der”see Andrew Hurrell, Louise Fawcett,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Regional Org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Press, 1995

[7]Donald Crone, The ASEAN States:Coping with Dependence,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83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2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8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36%,居全国第6位。辖有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省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半数的县区和99个民族乡。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均分布有少数民族。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辖有358个乡镇,4945个村民委员会,农村人口465.8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279.35万人,耕地面积301.73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4.23千公顷。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省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三农”政策支持下,我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十五”以来,湖南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湖南民族地区经济支柱产业正在形成,非农产业蓬勃兴起,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随着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保靖县200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6.5%。由于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到2005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未解决温饱的人口由2000年的100万减少到57.5万,40多万群众已摆脱贫困,部分人开始步入小康。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近年来,我省重点抓了民族地区农村骨干交通、小城镇开发、水利水电建设、通讯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基础设施,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小城镇建设及通讯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利水电建设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三)公共事业逐步完善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有新突破。与此同时,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基层组织逐步健全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做好农村各项事业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农村协会组织正在兴起。

(五)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

“十五”期间,湖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并积极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逐年改善,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多,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反哺”能力弱。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全省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能力较弱。

2、农村基础设施脆弱,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交通建设仍然滞后,农网改造不够彻底。这三个问题依然制约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前,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仍有8个村未通电。保靖县45%的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农村电价仍在每度1.2元以上,农民反映用电负担重,甚至有少部分村连用电都没有保障。芷江侗族自治县还有13个乡镇、167个村、近4.3万农户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占总量的50%以上。

3、农民增收受诸多因素制约,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民族地区的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农民的收入仍普遍偏低,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而生活成本却居高不下,再加上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和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到收入的增长。

4、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发展后劲不足。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影响到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发展缺乏应有的科技、人才及保障机制作支撑。这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落后,科技文化落后,公共卫生事业滞后,社会保障不健全这四个方面。

5、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五”以来,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逐步得到健全,农民参政议政、自我服务的自治意识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建设不到位。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三是村民自治不到位。四是执政能力建设不到位。民族地区部分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习惯于以往“搞运动”的方法,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需要通过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历史目标。

6、村镇建设杂乱无章,环境治理任务重。一是住宅建设缺乏规划,比较凌乱。二是农民缺乏环保意识,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保护。

三、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民族地区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差,财政实力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谋划。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关键要做好“增强内力、借助外力”两篇文章:既要注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内部发展活力;又要注意争取支持、借助外力,增强外部推动发展的合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如国家西部大开发、湘西开发、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给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根据中发[2006]1号文件和湘发[2006]1号文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抓好一些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增强稳步、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后劲。

具体来讲,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力还较弱,一定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并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调整经济结构。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农业调整,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城市、乡镇、自然村等三级服务体系。

2、壮大民营经济。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来抓。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 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培育特色经济。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民族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4、加快城镇建设。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来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强城镇经济。在加强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促进农村繁荣。

5、优化经济环境。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来抓。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已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争夺市场、争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通过自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抓好提高农民素质这个关键,才能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民族地区一定要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逐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切实解决好“就学难”的问题,让农民子女真正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打好文化基础。

2、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体系、疫病预防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应急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将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纳入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理顺农民医疗保障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及资金管理进行科学设计,防范运行风险。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加速农村社区医生队伍建设,为农民医保建立可靠载体。

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一是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基本对象,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以及农业农村有关政策等知识的教育培训,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必要法律知识,增强致富技能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尽快实现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劳务培训要做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专业化培训、一体化服务的劳务培训格局,推动劳务技能培训再上新台阶。三是努力开展创业培训。民族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势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充裕的空间。必须重视和抓好企业经营层及其员工的培训,增强民族地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能力。

4、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教育教学基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破除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等活动,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文明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发动农村文艺队伍,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经常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是广泛开展“科技示范户”、“文明诚信户”、“文明乡镇”、“双带双强型党员”、“五好村支部”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星级评选活动,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强诚实守信、守法护法意识,树立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三)抓好基层党的建设,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离不开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必须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头脑,增强农村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照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规范化。同时,注意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使农村基层干部做到公道正派、务实廉洁,从而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一支坚强的骨干队伍。

(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民族地区要逐步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形成一个竞争型、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高度重视。2003年7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在浙江等省确定了八个试点地区。民族地区要注意学习借鉴这些试点地区的经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尽快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配套扶持政策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根据种养殖业项目回报期长的实际,发放中、长期贷款,扩大信用贷款额度,满足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资金难题,确定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贷款期限和利率。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以缓解农民贷款抵押、贷款难的问题。

2、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力度。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政府农业支持手段,是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有效结合。我国目前提供农村政策性**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但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仅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有名无实,因此亟须深化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完善其服务功能,把**范围由目前重点支持粮棉油收购逐步扩大到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上来。由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3、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实现民间金融适度发展。民间金融营运方式上的灵活性,服务方式上的多样性以及利率上的自由浮动,使其具有更高的运转效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农村经济多元化的要求,也说明了它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此对民间金融,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民间私人借贷机构等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对投机性民间金融组织和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要予以严厉打击。

(五)借助外力发展,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多都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自身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特别是对“三农”做到“多予”的实力还不强。“借力发展”是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一定要下大气力做好这篇文章,多方争取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加大投入。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是中央的既定政策。民族地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吃透、用好这些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扶贫开发的投入,使民族地区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得到发展,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二是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注意建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同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面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省民委课题组:组长:王德靖 副组长:田代武 成员:曹承明、龙毅、谭玉勋、张立)参考书目:

1、《农民收入增长论》(汪金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共建和谐——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研究》(汪金敖、曹承明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3、《三农问题研究报告》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拉美地区“社会主义”热的思考 篇3

关键词:魂归乡土;社会主义热;社会公正

一、飘扬的旗帜——切•格瓦拉魂归乡土

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出生在阿根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参加过玻利维亚的工农运动,积累了革命经验;在秘鲁,他深入麻风病医院,救死扶伤,了解人民痛苦;1953年他和卡斯特罗兄弟一起战斗,打出了一个红色的古巴。局部的胜利没有使这个革命者停下脚步,格瓦拉开始领导拉美其他地方的正义革命。然而不幸的是1967年10月8日在玻利维亚的拉依格拉被俘,由于当时玻利维亚独裁政府军人的残忍迫害,使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1967年10月9日。

格瓦拉用生命去捍卫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着,使得民众没有忘记他。今天,拉美国家的广大市场被少数发达国家以极不公平的手段抢占,新自由主义像魔鬼一样萦绕心头,似乎要吸干拉美每个民众的骨血。社会的不公平,民主权利不畅通,贫富差距拉大致使民众对公平、正义、自由更加向往。于是,格瓦拉又成为了一面飘扬的旗帜,成为了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民的旗帜。格瓦拉追求平等和幸福的精神将永远启迪后人,鼓励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为理想奋斗。

2007年10月9日古巴、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40年前的今天39岁的革命者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遇难。40年后的今天,拉美范围内的掀起了“格瓦拉热”。现在,“他头戴贝雷帽、嘴叼雪茄烟的头像,不时出现在T恤衫、打火机、酒瓶、艺术作品、流行海报甚至是狂热的追随者们的肚子上”。[1]2009年10月9日在哈瓦那大学举行纪念格瓦拉的音乐会,在委内瑞拉“2月12日学生运动”将在加拉加斯南部的一个广场举行一个志愿者工作日,以此纪念格瓦拉逝世42周年,同时将放映有关格瓦拉的电影。玻利维亚前游击队员奥斯瓦尔多•佩雷多说:“切的形象更伟大了,他的精神更具有时代意义”。[2]

二、拉美地区“社会主义”热的原因

第一,两极分化依旧存在。从拉美国家的发展现状看,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拉美国家积极兜售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积极推行并没有使拉美处处充满爱,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相反却是拉美国家遭遇了“失去的十年”的悲剧,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两级分化严重。在这悲剧的十年里,拉美贫困人口从1亿多增加到2亿多,几乎增长了一倍。据拉美经委会2005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世纪70年代,拉美富人的收入是穷人收入的6倍,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变为50多倍。拉美总人口5.2亿,其中贫困人口2.13亿,占41%。极端贫困人口8 800万,占总人口的17%。在整个拉丁美洲,“超过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超过1亿人面临饥饿威胁”。[3]21世纪的钟声敲响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贸易虽然拉动了拉美经济的发展,但国际经济剪刀差让能源贸易杯水车薪,发展的步子不是很大,人民还不能永享太平。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拉美国家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游行示威者随处可见,有的街道两旁也写满了“人民不要私有化”等标语。据国际媒体报道,“仅2005年5月到8月,拉美地区共发生2300多起抗议活动。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两极分化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4]

第二,拉美民众践行民主权利渠道不通畅。大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滞后让本来政治文明不发达的拉美雪上加霜,民众自由践行民主权利也就得不到有效地保障。如秘鲁、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国家的民众参与选举有限制,提名候选人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党精英手中。“在议会中印第安等土著居民的代言人却低的让人吃惊,秘鲁为0.8%,厄瓜多尔为3.3%,危地马拉为12%,玻利维亚为26%,在这些国家,土著居民占总人口的比率分别为43%,34%,60%和61%”。在法律方面,普通民众一旦惹上官司,不仅要没完没了地耗费时日和精力,而且诉讼费高的也常常让人吃不消。还有妇女和儿童的生命健康权也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践踏,“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各种虐待妇女的暴力行为,以及各种性骚扰、胁迫妇女卖淫、拐买妇女和儿童”。[5]比如,“在智利的圣地亚哥,50.3%的被访妇女曾经遭受到配偶的暴力伤害;在墨西哥城,三分之一的家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行为,其中90%的受害人是妇女”。[6]

第三,现行的某些政策使拉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各国为了经济的腾飞,强行把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实施了减少农民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市两极分化更为严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二十一世纪初,拉美金融体系放松管制并实现自由化,这带来的是银行业被外资银行收购,“其中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金融资产几乎完全被外资金融集团控制,使得本国的金融投资者丧失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对拉美金融体系造成伤害”。 [7]

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拉美地区“社会主义”热的动力泉源

新自由主义“这个毛手毛脚的大夫并没有治好拉丁美洲的经济顽疾,反而带来贫困悬殊、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4]美国大夫的药方让拉美人失去了信心。亲身经历、亲眼看到拉美地区发生的非正义事件,格瓦拉感到强烈的愤怒并得出结论:改变这个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建立一个没有饥饿的社会,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格瓦拉是为理想而战斗的勇士,为理想而牺牲的英雄。“切格瓦拉与美国帝国主义势不两立,并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拉美的出路”。[8]查韦斯也认为,资本主义是万恶之源,是造成委内瑞拉社会分配不均、两极分化严重的根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委内瑞拉,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造成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消除贫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莫拉莱斯进行新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步。查韦斯、莫拉莱斯恰好是在这一点上,与切格瓦拉的革命异曲同工。拉美转身选择了另类发展模式,即探索适合拉美的新社会主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与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都在任期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措施。修改宪法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时间和法律保障;建立查韦斯的社会主义试验田,实施了一系列反贫困和改善民生的项目;重要领域实施国有化,扩大非私有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强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莫拉莱斯说,我们首先要生活的好,不公正、不平等和大众的贫困促使我们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对查韦斯和莫拉莱斯来说,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观点和梦想,他们正在为构建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着。

参考文献

[1]“切!切!切!”[N].http://pinglun.eastday.com/p/20071009/u1a3151293.html.

[2]伴随“粉红色浪潮”英雄格瓦拉重返拉美[N].http://world.zjol.com.cn/05world/system/2007/10/09/008862305.shtml

[3]拉丁美洲:向左,再向左[N].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6976.

[4]陈士富.大国政治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第九次拉美地区妇女大会呼吁尊重妇女权利[N].http://news.163.com/2004w06/12582/2004w06_1087108087133.html.

[6]林华.拉美国家的家庭暴力问题及其对妇女的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04,(3).

[7][墨]艾丽西亚•希龙.银行业兼并和超级并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J].拉丁美洲研究,2009,(1).

[8]切•格瓦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动力泉源[N].http://www.ce.cn/xwzx/xwrwzhk/peoplemore/200710/18/t20071018_13288648_1.shtml.

东亚地区主义的合作与展望 篇4

一、东亚地区主义合作的现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的建立是东亚地区主义启动的关键一步。其思想基础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以民间合作为起点带动政府间的合作, 及至80年代末在借鉴欧盟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区发展特点。这一组织的建立强调的是开放性政府间地区主义特点, 是地区主义在东亚经济的实践。但是囿于政治、军事、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因, 目前这一组织仅仅是一种效率比较低下的政府间磋商机制, 在促进东亚地区融合的作用方面效果不甚明显。

东盟 (ASEAN) 建立于1967年, 建立的初衷是协调处理东盟内各个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确保本国的安全及政权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重点开始转移, 逐渐由东盟内部转向范围更大的亚太区域, “APEC又是东盟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起点”。[3]然而作为APEC创始国之一的东盟对APEC一直有意识地保持距离, 强调东亚的地区主义是域内成员的地区主义, 反对美、澳等国插手东盟事务, 控制东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东亚地区主义的方向性和自主性, 同时也是因为东盟的发展奠定了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小国主导”机制以小马拉动大车。APEC内多边合作的低效及东盟地位的边缘化使东盟立即调整了合作策略, 把目光投向了东亚, 试图联合中日韩三国来共商经济、安全问题, 并将此作为日益明显的发展方向。[4]东盟越来越认识到东亚的一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提出了东亚地区主义的构想——“10+3”模式。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东盟力促自由贸易区 (FTA) 的建立, 以此来抵消APEC不断削弱的多边协调功能。FTA的建立使得东亚地区主义有了不同于欧盟的新特点——双边的自由贸易趋势不断加强。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的最终建立, 显示了东盟双边主义的倾向。

东盟地区论坛 (ARF) 成立于1994年, 是本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政府间多边政治和安全对话与合作渠道, 是目前亚太地区的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冷战结束后, 亚太国家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多边安全对话。ARF的建立“并不在于成立了一个新的地区安全论坛, 而在于此论坛可以改变东盟自己的角色。东盟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将许多过去的敌国以及潜在的对手都召集到一起的组织中心。”[5]尽管这一地区论坛有很多内部问题没有解决, 成员国的立场和导向也不尽相同, 但毕竟初步达成了各方在安全方面的某些共识, 集体安全与合作安全的理念已经成为各国在处理安全问题上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东亚地区主义合作的域外因素——美国

在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中, 域外因素的影响非常深远。美国虽然在地理上不是东亚的“地区内大国”, 但是其存在远远超出了“地区外大国”, 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离开美国因素来思考东亚地区的合作和安全保障没有多少意义。[6]在西雅图会议上克林顿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建议显示了美国借助APEC插手东亚事务的意图,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美国主导的、以经济、民主和安全三要素为支柱的“亚太共同体”。亚洲秩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力量作用或影响的结果, 而不完全是亚洲国家自身力量作用的结果。受这一因素的影响, 亚洲国家普遍倾向于同西方国家而不是在亚洲内部结成和寻求结成同盟关系, 目前的日美同盟关系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7]由于历史的原因, 美国一直十分关注东亚, 日美同盟关系是美国实施其“太平洋主义”战略的关键环节。从结构层面看, 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是通过保持美国对地区事务的主导权来实现的, 而美国的主导地位又是通过特定的地区安排而赖以保证的。在安全上, 美国长期保持在本地区的“轮毂-轮辐”式双边安全同盟, 并在冷战结束后对一些同盟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在经济上, 美国试图通过亚太经合组织来推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 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经济秩序。[8]

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建立路径, 能否借鉴法德在欧盟建立过程中的经验, 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姑且不论中日之间能否形成认同, 彻底和解, 共同领导东亚建立合作的大厦, 就域外因素而言, 可以看出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克林顿政权时期是以中国为中心, 而在布什政权时期是以日本为中心制定的。这不仅缺乏政策的稳定性, 也无助于东亚的两大“行为体”-日本和中国建立稳定关系。[9]而在欧盟形成的过程中, “当时西欧的外部性大国——美国采取了不介入、不支持的态度”。[10]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 东亚地区主义合作过程中, 美国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

三、东亚地区主义机制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能否真正运行, 关键要看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东亚经济强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合作。[11]就目前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状况而言, “东亚”还没有取代“东南亚”, 所谓“10+3”还是东南亚利用东北亚的机制。[12]

“亚太地区的多样性决定了亚太多边机制的特色和特性。在可预见的将来, 亚太区域合作仍将是多机制、多层次、多速度, 相互补充、共同发展。”[13]未来的东亚地区主义机制应是 (可能是) 介于地区国家协会与国家联盟的新型地区联合体, 成为连接东亚各国家的中间。它具有四个层次:地方、地方组成的微观地区主义运动 (次地区) 、各个国家、东亚地区。这个东亚地区是在东亚经济、社会联系相互依存基础上建设出来的。[14]多样性的东亚地区主义机制是以弱制度的软区域主义为特征的, 它的构建一方面强调利益和权力结构, 另一方面也需要观念和制度的参与,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不论是单纯的现实主义理论还是建构主义理论都不能单独完成这一任务, 建立机制的过程, 也是重新构筑理论的过程。就目前的东亚的现状来看, 地区主义机制的构建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先, 要完成集体身份的认同和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温特认为国家间集体身份形成是以文化为背景的, 集体身份很少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 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认同同心圆 (concentric circles of identification) , 即行为体依其身份和利益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行为体认同, 同时又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国际抵制集体身份形成这个事实并不意味着集体身份永远不能够形成。[15]地区认同是集体认同的一种, 区域认同有功能性认同、归属性认同以及回应性认同。目前东亚的归属性认同比较复杂, 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回应性认同和功能性认同是达成集体认同的主要路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 通过东亚国家间经济的互助合作走出危机的阴影成为各国一致努力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 东亚各国以经济为先导, 通过加强经贸方面的合作, 走出一条新功能主义的道路是现实也是可行的, 在日益强化的交往过程中进一步确立共同体的身份和意识。东亚地区主义合作过程中最好采用灵活的形式促进各方的参与, 深化其合作动力, 以实际行动加强对地区性事务的统一协作, 在反对恐怖主义、贩毒、海盗和非法金融合作方面实施统一的区域政策和行动。

其次, 与欧盟形成不同的是, 东亚区域合作具有开放性和软性规制的特点。欧盟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封闭性和刚性规制的。东亚区域合作不采取“东亚至上”的内向方略, 而是承认利益差别, 鼓励多层努力, 实行“开放的合作主义”, 即在东亚地区各国进行合作努力的同时, 允许和鼓励各国同时与区外国家进行合作。因此, 东亚区域合作不带有封闭性和对抗性。在经济上, 表现为多层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在安全上, 承认和保持了现有的双边合作或结盟关系。[16]实行渐进主义是东亚安全区域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也是东亚区域主义柔性特点在安全方面的表现和要求。亚太和东亚复杂的区域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状况决定了亚太和东亚的安全区域主义的演进必须遵循渐进主义的路线。东亚的特点和状态更适于进程论, 行动在前, 框架结构和规约在后, 以实践拉动区域合作制度和架构, 在实践中修正和总结相关制度性要素, 并且这种制度性要素不同于欧盟的刚性制约, 一定程度上更像是一种实践进程中的认同或者认可, 这也是东亚不同于欧洲的典型特征。

四、结语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吉安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落实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平安吉安,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吉安在江西中部崛起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不同地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构建和谐社会的程度和水平不同,要求和重点也不尽相同。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在吉安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既有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同的共性,更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的制约,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少,综合实力弱,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薄弱。其次,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人口多,贫困面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其三,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处理好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难度较大。

这些特殊性,使得构建和谐社会在吉安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也决定了吉安在构建和谐社会要付出比沿海发达地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的心理准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从吉安自身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构建和谐平安吉安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扎扎实实推进建设和谐平安吉安,共创富民兴市大业。

(一)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强构建和谐平安吉安的物质基础。

贫穷落后是社会不和谐的总根源。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平安吉安的根本之道。改革开放以来,吉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4年全市GDP达到242.86亿元,但经济总量还是偏低,人均GDP不到650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不足,社会物质财富少,宏观调控能力弱,不同利益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管理控制体系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仍然是制约我们构建和谐平安吉安的最大问题。因此,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平安吉安不可替代的第一目标,也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平安吉安的物质基础。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明确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二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调整第一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为重点调整第二产业结构,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调整第三产业结构,打破原来“小而全”和自我

1平衡思维习惯,突出比较优势,强化竞争优势,使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内参与资源配置,构建成以城镇为区域经济中心,骨干企业为支撑,效益型农业为基础,市场体系为杻带的经济新格局。三要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援,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注意保护和发展民营经济。四要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思想,积极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必须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优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五要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改进作风,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才能推进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

(二)大力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切实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加大,低收入人口比重高,城乡就业压力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的矛盾不断突显,特别是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严酷,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这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低收入、贫困群体的利益和权益保护,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大力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切实提高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要推动城乡人力资源的良性互动。由于农村相对落后,使人才的分布出现了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城市既有闲置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又有大量的空缺岗位;农村既需高素质的人才,又有众多闲置的劳动力。城乡人力资源互动迫在眉睫。只有使城乡人力资源双向交流,优化配置,才能带动物质、信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才能使城乡经济获得发展。二要推动城乡市场良性互动。目前我国消费水平阶段已形成买方市场,产品过剩是相对的:一边是大量工业品积压,另一边是大量农村的基本设施、家用电器、生活用品不足;一边是大量农产品积压,另一边是城市对绿色食品等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可见,使城乡市场找到有效结合点并最终实现良性互动,仍然大有文章可做。三要推动城乡信息良性互动。信息鸿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农村缺少城市的信息,不知道城市拥有什么,流行什么;城市也缺了农村的信息,不知道农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同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信

息来源渠道少而慢,并且又有许多虚假信息,极大限制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只有建立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四要推动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当前,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低消费水平的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低素质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只有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越是贫困地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矛盾越突出。吉安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吉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有的地方自然资源破坏十分严重,有的地方污染物排放超过了环境自净的能力。这种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使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少地方出现的灾荒、水质恶化、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生物多样化失衡等就是其矛盾的表现。这些表明,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那么,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导致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进一步增加,使本已紧张的资源更加耗竭,使本已遭破坏的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如何在扩大生产,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在完成工业化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工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在当前,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界上两种新的走向现代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源于前苏联,政府包揽了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但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在具体事务操作过程中,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分不

清哪些事务该政府管,哪些事务不该管。二是政府及工作人员留念权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政府及工作人员对权力的留念,使市场机制难起推动作用。市场与权力的竞争,结果往往是权力占上风,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样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同时容易产生腐败。三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健全。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社会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是否健全密切相关。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先天不足,因而所有事务必须由政府管理。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也日益完善,且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趋势。经济越发达,社会功能越齐全。相反在欠发达地区,因社会功能不足,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来自公务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树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克服官本位思想影响,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观念;克服无政府主义思想,树立法制观念。二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要逐步形成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改变“政”出多门,管理标准不一,执行程序各异的状况。要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章的限制任意发挥,也不能放弃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职能,“无作为”或“有选择”地行使。三要提高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要认清自己应承担的职责,发挥政府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需要应发挥的作用。凡市场机制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尽量不要介入,更不能代替,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凡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政府把它管理好,以弥补市场的缺陷,让人民满意。四要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结合本区的实际,制定规划,加大投入,统一标准,搞好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统一、畅通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在网上公开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定,发布政府工作的有关信息,提供便捷的信息通道。建立网上审批管理制度,开展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业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强化社会对政府的监督。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6

摘要:小学阶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阶段,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阶段较为落后,尤其在贫困地区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更加落后。

关键词:小学阶段, 爱国主义教育 贫困地区 落后

【中图分类号】G621

1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1,2]。

2 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后的原因

本文作者长期在贫困地区的小学任教,经过多年的家访和摸底,贫困地区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较为落后,主要原因主要为:

2.1家庭原因

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生的家长,由于生活的需要,长年累月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小孩基本是由爷爷奶奶辈的负责照顾的,但是爷爷奶奶这一代人,受到的文化教育较少,知识较为落伍,因此无法在身旁教育好小孩子。而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仍然受到的知识较为新,视野较为广阔,但由于和小孩离开较多,接触较少,不能有效的对小孩进行教育和管理,更别说是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小孩甚至不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什么。有一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一般来自影视,比如一些抗日影片,还有一些是学校教师的教育。

2.2学校的原因

众所周知,由于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很难留住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任教,而这些大学毕业生,知识新,视野广,能够很好的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原有学校的教师,由于学历较低,视野较窄,同时后期的培训较少,甚至很多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任何职业培训,更没有到发达地区进行现场考察和观摩,因此才导致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有限。

2.3当地管理部门原因

营养午餐计划的实施,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些计划的实施,使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吃饱了,身体慢慢长结实了,但是地方管理部门确忽视了,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不仅要吃得好,穿得暖,还有享受像城市小孩一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种种好处。因此希望贫困地方管理部门,在很好的解决小学生吃饱穿暖的同时,更要注意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想办法留住教师人才,对基层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尤其是可以组织到发达地区进行现场的考察和观摩,进一步提高基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解决对策

要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落后问题,不是单单一个部门能解决事情,它需要更多政府部門,社会人士和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3.1 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

贫困地区经济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才是解决现有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方法。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了,很多小孩的父母就会回来创业,这些人从发达地区带回来新的知识,就能很好教育小孩,这样既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能解决贫困地区小孩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3.2 学校问题的解决

“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执行,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一连串学校问题也就能很好的得到解决。现在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关键是缺人,缺新人,缺能够很好有职业培训和发展前景的人。

如何留住新教师,如何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这才是解决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的关键问题。

大力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的交通,同时使贫困农村地区出行较为方便,同时在建设新型农村,改善农村环境,为留住新教师创造较好的客观环境,并且积极探索贫困农村地区新老师的出路和发展方向,引进来,关键要留得住,并且长期留得住。

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原有的老教师,加大职业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相应工资待遇,稳住老教师的心,同时开展教师上升的渠道。

只有上述两点,才能留住新教师,稳住老教师,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开展贫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否则新教师留不住,老教师人心不稳,更何谈爱国主义教育。

3.3 管理部门要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贫困农村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应经常组织教师到发达地区进行教学考察和观摩。

对于贫困农村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应因地制宜的探索新的方法,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小学生到革命圣地进行现场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爱国影片,还可邀请相关爱国人士,做一些爱国主义的报告。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实质上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4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较为落后,原因是有各个方面造成的,但只要各个方面团结一致,共同努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就能使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好转,人们富裕安康,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就能稳步推进,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桂莲.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审视[J].社科纵横,2008,23(1)81-84.

[2]范鸿鸣.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课堂[J].教学探新,2012,(11):50-51.

1作者简介: 安承云(1975-),女,大专,小教高级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7

南疆地区农村地势偏远, 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 特别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渗透, 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信仰、行为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加之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薄弱, 在新疆,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一度打着“民族”旗号, 极端宗教势力利用群众朴素死亡宗教感情, 肆意歪曲, 搞了不少违法犯罪勾当, 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民族观。

在新形势下, 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 一定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 离不开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的根本转变。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提高农民群众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力的重要保证, 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 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

(一) 南疆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

1基本信息

在喀什、和田、阿克苏三地区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的380名村民作为问卷受访者, 其中男性195名, 女性185名, 族别:维吾尔族290份, 汉族50份, 其他民族40份。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者79名, 50岁以下30岁以上者200名, 30岁以下18岁以上者101名,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上者305名, 初中以下者75名。政治面貌:群众145名, 团员185名, 党员50名。家庭月收入:1 000元190名, 1 000-2 000元175名, 2 000-5 000元25名。宗教信仰:不信教的有80名, 信仰伊斯兰教260名, 信仰佛教40名。参加宗教活动:从不参加有45名, 基本每天参加170名, 经常参加85名, 偶尔参加80名。母语以外的语言掌握程度 (只会一门语言, 不做本题) :非常熟练38名, 比较熟练116名, 一般66名, 不太好110名。在抽取调查对象时, 考虑到了经济状况、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平衡性。

2调查结果

问卷设计的指标主要包括道德观、人生观、信念信仰, 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途径和方式、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等方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分析后, 本文将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信仰、信念问题

信仰是人们对理想或价值的一种认同、确信, 还意味着感情的皈依、真诚的信奉, 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在南疆农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坚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实现国富民强占53%, 把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的约占37%, 有其他精神信仰的约占10%。这说明: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占主流,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任重而道远, 必须大力加强。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日趋多样化, 人的思想更加复杂, 在10%的“其他信仰”中, 存在五花八门的思想或教派。

(2) 道德素质问题

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 是精神文明的灵魂。通过调查显示, 传统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状况总体良好。在“您认同集体主义道德观吗?”这一题中选择“非常认同”约占46.8%, 选择“比较认同”约占43.9%, “不认同”约占2.1%, “不太认同”约占7.1%, 这表明农民对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大部分还是认同的。在选择“您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吗?”这一题中选择“非常和谐”约占38.9%, 选择“比较和谐”约占51.3%, 选择“不太和谐”约占7.8%。在“当他人需要您的帮助的时候, 您是否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尽己所能, 帮助他人?”这一题选择“非常愿意”约占51.8%, “比较愿意”约占40.7%, “不太愿意”约占5.2%, “不愿意”约占2.1%。在“您怎样看待社会上的见义勇为的行为?”选择“值得赞同”约占88.2%, 选择“漠不关心”约占5.2%, 这说明南疆农民在内心还是崇尚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并在日常行为活动中实际践行着自己心中信奉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少部分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一定偏差。

在“您看到社会丑陋的现象, 比如不道德现象时, 会是什么表现?”选择“愤怒”和“谴责”约占97.3%, 选择“习以为常”和“无动于衷”约占2.7%。“您希望和自已有所接触的村民、邻居是怎样的人?”这一题选择“对人真心实意”约占59.2%, 选择“工作脚踏实地”约占7.9%, 选择“为人诚信友爱”约占32.9%。“您希望社会多些怎样的人?”选择“诚信”约占28.1%, 选择“孝顺”约占60.5%。“您觉得农民应具备哪些品质?” (请选4-5个) 中选择“务实”、“守信”、“进取”、“向善”占40.8%, 选择“仁爱”、“勤劳”、“负责”、“勤俭”和“孝顺”约占38.1%。“您觉得对于像父母一样的老人来说, 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选择“子女的陪伴, 安享晚年”约占43.4%, 选择“身体健康, 生活快乐”约占28.4%, “子女过得好, 生活踏实”约占23.7%, 数据显示了南疆农民较好的精神面貌, 有正确的是非观, 但也有少部分人在具体的行为上, 没有将思想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它是基础性、深层次的内容, 它往往潜藏于人们内心, 但观念的东西要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怎样将思想转换为行动, 将应然转化实然, 应是树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着力点。

(3) 农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

“您关注国家大事吗?”选择“很关注”的约占50%, 选择“一般”约占45%。“改革开放以来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出现一系列问题, 您对改革开放政策持什么态度?”选择“充满信心”约占64.5%, 选择“相信但不够坚定”约占27.6%, 选择“悲观失望”约占7.8%。

据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南疆农民对国家大事有较高的关注度, 并且绝大部分农民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有正确的认识, 也有极少部分农民对改革开放持悲观态度。

(4) 农民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的认同接受程度问题

“您知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全部选择正确的约占65%。“您是否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非常了解”约占51.3%, 选择“基本了解”约占40.8%, 这表明广泛宣传, 绝大部分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宣传具有普遍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您认为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和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用如何?”选择“作用较大”约占53.9%, 选择“作用较小”约占27.6%, 选择“没有作用”和“不清楚”的约占18.5%。这也表明有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是消极的。

(5)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途径

“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网络”和“社区宣传”约占84.2%。“您认为以下哪种途径更有利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评选道德模范”、“文艺演出”、“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活动”约占93.4%。“你们村 (社区) 一般以什么方式进行宣传?”选择“文艺下乡”和“在墙上写标语”约占72.3%。“您认为在农村 (社区)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是那些?”选择“身边先进人物的感染”和“文艺下乡”的约占48.7%。“您认为目前政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如何?”选择“一般”的约占21.1%, 选择“过于单一, 有待改进”的约占17.1%。

二、南疆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 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 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 这些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南疆农民的价值观呈现以下特点。

(一)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但少部分农民主体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 南疆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 绝大部分农民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人民的领路人, 他们热爱祖国,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 热爱社会主义,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给广大人民谋福利, 才适合中国的国情,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人民才能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问卷“你认为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选择“学校教育”占45.2%, 选择“家庭教育”占36.3%,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农民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子女进行爱国主义观念的教育, 说明他们对祖国的认同, 对祖国的归属感较强。

但也有少部分农民在受访中表现出主体意识不强。被问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应该做些什么, 他们基本处在被动地位, 缺乏主动思考的主体意识, 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村里让怎么干就怎么干, 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很少, 只是停留在知道、支持的初级阶段。

(二) 道德价值观清楚, 但功利主义思想抬头

根据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农村农民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和传统美德还是有着较为正确的认知。比如在伦理道德方面,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子女对长辈要孝顺, 尽孝道, 对邻居他人要有关爱仁慈之心, 问卷中“您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和谐吗?”选择“非常和谐”占38.9%, 选择“比较和谐”占51.3%, 这表明了邻里之间是互帮互助的。对弱者要有同情怜悯之心, 问卷“当他人需要您的帮助的时候, 您是否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尽己所能, 帮助他人?”选择“非常愿意”占51.8%, “比较愿意”占40.7%。问卷“您认为, 向农民宣传八荣八耻等理论,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建设有无必要性?”选择“十分必要”占61.8%, 表明了大部分人还是有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这些表明了绝大部分农民还是信奉礼义廉耻、孝爱慈怀、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等道德价值观的。

“您怎样看待社会上的见义勇为的行为?”选择“漠不关心”占5.2%, 据访谈, 现在有些年轻人对父母不孝顺, 在农村也存在奢侈铺张的浪费之风, 大办红白喜事、盲目追求排场、相互攀比, 虚荣心日盛。这些都表明了有很强的功利主义思想在做怪。

(三) 开放发展的需求强烈, 但创新竞争意识薄弱

南疆农村地势较偏远, 生活的自然条件较恶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自治区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政策, 一部分农民渴望到外面去, 渴望与外界交往。一部分农民希望学习新技术, 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向外界积极宣传推荐自己本地的特产和生产优势, 一部分年轻人都希望并且已经走出农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 他们带回来的信息和观念意识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农民一方面有开放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墨守陈规, 缺乏竞争意识。需要发展机会和条件, 但又不知道如何创造机会和条件, 需要生产发展的新技术, 但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难以加以应用。在竞争意识方面, 随大溜思想严重, 没有效率优先的概念和评判标准。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聚人心,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新疆的稳定发展。南疆地区农民的价值观现状总的看来是符合社会主流的, 整体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少部分农民主体意识缺乏;道德价值观清楚, 但功利主义思想抬头;开放发展的需求强烈, 但创新竞争意识薄弱。

关键词:南疆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

参考文献

[1]吴春梅, 郝苏君.新生代农民工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基于河南新乡70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调查[J].科学社会主义, 2012 (2) .

[2]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8.

[3]吴春梅, 席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 2014 (6) .

[4]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8

太仓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南小镇, 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前来投资的外国商人, 外企颇多是这一小镇的一大特色, 有“德企之乡”的美誉, 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然而和许多其他的中小城市一样, 在整个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 人才的开发与创新成为制约太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作为城市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极其匮乏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影响制约着经济基础的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要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民却没有随之成长起来, 新农民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里我们对劳动力的需求。为了打破这一局面, 我们需要对太仓及周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和素质培养做一次崭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新型农民的市场化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太仓是个物资富饶的县级市, 本地市民中大部分来自农村, 因为在拆迁的过程中, 政府给的补助较为丰厚, 所以当前的物质生活比较优越, 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或其他教育, 使得他们的小农意识浓厚, 安于现状, 不敢参与竞争, 不考虑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与文化素养, 市场化意识淡薄, 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本地农民中有三种主要的职业倾向, 第一种是许多农民没有了田地以后, 没有正式的工作, 留在家里打打麻将, 或做点临时工, 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不愿或不能承担;第二种是部分农民参加了一些企业的招工, 他们到人才市场中进行应聘, 为一些企业做一些苦力活或者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收入可想而知只能维持日常开支;第三种是还有一些耕地的农民, 他们种植些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口粮, 口粮多了的情况下, 他们会拿出去卖掉, 贴补家用, 看似轻松, 其实收入甚少, 只能维持生计。然而, 在城区或乡下的重要企业及企业中的重要位置或者是一些技术工作大部分被城里人或者外地人所担任, 收入相比之下, 农民们的收入不具有竞争力, 由此, 太仓成为不少有为的外地人成家立业之地。长期以往, 这种现象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 两级分化。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提高整个农民阶层的市场化意识和综合素质, 对原有农民进行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必由之路。

二、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创新

太仓的农村职业教育已有一段历史, 太仓人也一直致力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探索和实施中, 但是制度层面的职业教育有待建立和创新, 我们要保证新型农民的积极转型, 没有制度的保障, 农民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常态化, 为此,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和条例, 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成功实施。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

有了制度的保障以后, 我们还应该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执行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问题, 这个管理机构应该做到专业化, 在每年的年初上报该年度的新农民职业教育计划, 每年年尾总结一年的实施情况及经验, 并且准备制定下一年的职业教育计划。机构里既要配置专门的管理和执行人员, 也要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 保证教育计划按时按量保质进行。

四、职业教育投入的稳定化

农民的职业教育保障, 除了有制度和机构的保障外, 还要有经费的投入和支持, 没有经费的稳定地持久地投入, 所有的问题都只是空谈, 这里的稳定化的投入经费不是指固定的多少经费, 而是指按照政府收入的百分比进行投入, 即每年政府收入多, 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就越大, 需要的相对应的新型农民的比例就大, 投入自然就高;反之则低。我们有了这些基本的经费后, 要做到每笔费用使用的透明化, 要接受社会和舆论对所有经费使用的监督, 尽力做到每笔经费使用的透明化高效化。

五、育人机构的分工与合作

在管理机构下面, 我们应该设置专门的从事农民职业教育的机构, 即各级各类的学校, 目前, 主要从事太仓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市里的一所高校的一个部门, 新型社会主义农民的职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囊括了新型职业农民身上所缺乏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等, 一个教育机构很难把所有的内容都高效地传输给每一个受众, 这一过程需要很多软件与硬件的保证, 需要各级各类育人机构的分工与合作。为此, 我们可以根据教育的内容和对象分别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 如, 中等、高等职业院校;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私人办学进行职教, 另外, 如果在本市选择不到合适的育人机构, 我们也可以请外面的专家, 或者外国的专家来本市教学, 这样既提高了办学质量也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让小农意识在我们职业教育的影响下慢慢根除。其中, 切不可因为本市或周边环境里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机构就随便找一机构代替, 马虎行事, 浪费教育资源。

六、受训对象的甄选

从目前太仓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受众来看, 大多是来自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 而来自农村工作的一线农民却少之又少, 研究人员当然可以接受再教育, 但是他们不应该是农民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 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市建设的中坚和重要力量应是广大的农民群众, 而不是少数的研究人员, 作业农业研究人员也应该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在一线工作的新型职业农民, 让研究人员手中的技术、知识、科研成果等变成真正能生产出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第一生产力。在选择哪些人员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的时候, 我们可以在培训之前进行考察并结合农民自愿的形式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我们培训的内容是农民们需要, 也是他们想要的, 只有培训的内容是农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时候, 他们才会认真地去学习,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所有的投入才能够高效地产出。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培训对象的划分问题, 因为新农民的职业方向不同, 一部分流入城市, 从事城市化建设;另外一部分农民继续新农村的建设, 所以在选择培训内容的时候会有所不同, 培训的侧重点也有差别。

七、受训内容及课程的合理设计

培训对象确定以后, 根据培训对象所从事的职业方向的不同, 分别设计不同的受训内容。为此, 我们需要对受训对象进行摸底, 要清楚地知道他们缺少什么知识、技能和素养, 针对这些知识、技能和素养我们开设相应的课程, 合理设计好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尽量做到准确、详细、科学, 确保课程设计有的放矢。课程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技能与素养相结合地进行设计, 既能够提高文化素养又能够提高技能水平。

八、授课方法的科学性

授课内容有了, 方法也必须要因人而异, 农民们平时的工作及生活习惯, 使得对他们的授课方式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 每一种授课方式的进行需要时间去检验, 讲授、视频、案例、实验、情景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授课方式可以穿插进行, 乃至找到最适合农民们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尽量活跃起来, 有时候我们可以让学员自己来讲授, 然后请个同学对每位学员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点评, 最后老师总结, 让所有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印象深刻,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九、受训成果的评价

授课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们需要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相应的评价和考核, 来检测我们授课的效果, 检测的方式不能全部按照传统的检测形式即闭卷形式来进行, 而应该探索出不同的检测形式, 如:实际操作、现场演绎、现场讨论、心得体会等, 对于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发放相应的毕业证书, 而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不予毕业, 继续接受二次培训, 直至所有学员顺利合格。让农民们真正地体会到通过了这样的学习以后自身的技能和素养确实得到了提高, 以后他们更愿意来参加这样的学习了。同时, 这样的考评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十、授课老师的选拔

教师的选拔也是整个农民职业教育的重点, 因为教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育效果的好坏, 所以我们在选择培训教师的时候, 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可以胜任的老师我们一定要用, 不可以胜任的老师一定不能留。老师的来源可以来自高校、中专、技术能手、职业专家等, 来自学校的老师本身已经具备了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能, 但是来自一线的技术能手和专家在教育和教学方面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前期培训, 让他们成为“双师”型老师, 才可以胜任培训工作;同样, 对于来自学校的老师, 缺乏一些一线技能, 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既懂教学又懂技能的“双师”型人才, 使其完全能够胜任培训工作,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我们还要对这些“双师”型技能人才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物质精神奖励, 鼓励他们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多出主意, 多作贡献。也为其培养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前期投资。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城市也是在几代甚至几十代农民的付出中向前发展着, 而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着新农村乃至城市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 如何进行太仓地区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更是值得我们思索和考虑的历史性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撰述给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职业教育的人们一点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素质报告——新型农民素质调查评估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9-11.

[2]郜艳丽, 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和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 :834-835.

[3]孙进昌, 张翠萍, 张必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1) :179.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9

一、传播条件困难, 传播效果不平衡

桂西北地区自古以来自然条件恶劣, 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交通条件、通信条件非常落后。桂西北地区还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 在相对封闭环境中形成某种亚文化, 对于外来思想观念不轻易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理论又是实践, 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理论。在发达地区, 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优势, 在信息、政策方面有优势, 可以更先享受到、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接受更深、更容易理解接受。而桂西北地区即使上级文件到了, 要贯彻落实、要宣传教育也要慢好几拍。在八九十年代, 桂西北地区没有像样的公路, 各地被大山阻隔, 交通往来极为困难, 基本靠步行和畜力。即使今天仍然有农民利用马等牲畜把种在山里的甘蔗、茶油果等农作物运到公路上, 再利用汽车运到山外。在广西各地中桂西北是交通最落后的一个地区, 桂西北的河池市是广西最后一个通高速路的地级市, 2013年7月9日六宜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该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河池市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也实现了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全部贯通高速公路。在邮电通信方面, 河池市1986年邮电业务总量为459.98万元;市话年末户数为2689户;农话年末户数4010户,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为380.98万元。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桂西北核心地区的河池市, 邮电通信方面相对其他地方是十分落后的, 作为河池市首府的金城江在1995年8月1日, 才正式开播河池地区金城江电视台[1]。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信息传播不流畅, 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推广带来极大的困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地区的传播也是不平衡的。在一些中心城镇, 转播的效果会好一些, 而对于边远的地区传播效果则要大打折扣。根据信息传播理论信息在传播中会随着远离信息源而递减, 这本来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但这问题在桂西北尤为突出,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信息接收时效问题和信息接收量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对信息认可、领会、认识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桂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与边远地区的差异非常明显。中心城镇一般都有党和政府的指导机关, 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播贯彻比较到位, 因为中心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好, 很容易体会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带来的变化和利益, 而边远的地区缺少这一条件, 感受不到这种变化和利益, 对于党和政府要灌输和引导的东西不怎么重视。为此党和政府不得不出台一些专门措施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干部到农村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负责“宣传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服务经济发展, 投入新农村建设”等任务[2]。

二、当地红色资源对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桂西北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根据地, 是红七军的故乡当年的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热土播下革命的种子, 燃起革命的大火, 无数桂西北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也给桂西北人们留下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和文化。革命年代, 党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1930年5月15日, 在邓小平的主持下, 右江苏维埃政府制定颁布了《共耕条例》, 用法规把“共耕”固定下来, 巩固土地革命成果[3]。使桂西北对于党有独特的亲切感、信任感, 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桂西北的人对于这一这段革命历史倍感自豪, 以红色后代自居, 对于家乡的革命历史、革命人物如数家珍, 他们有这样的观念, 先辈们搞革命都是走在前列, 现在党和国家号召改革开放也不能甘居人后。因为革命的传统, 桂西北的人关心政治, 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渴望了解, 因为革命的遗迹, 每年总有不少官方的、民间的人物前来参观旅游或搞各种帮扶活动, 新的信息不断从外面带到这个边远地区, 使当地人比较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的变化, 对促使他们接受新观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地政府在推行政策, 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的红色资源, 弘扬“拔哥精神”,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革命年代的“拔哥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 唤起当地人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人民自发的创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的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面的理论, 是应社会需求和社会实践而生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村民自治的理论直接改变了当代中国农村的政治面貌, 而桂西北人民在这方面发挥了首创精神, 写下了浓彩的一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河池宜州的合寨村, 在全国首创性地进行了村民自治选举, 这一措施后来推广到全国。有人把合寨村的村民自治与小岗村的村民承包并列为中国农民在推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两大创举。合寨村首创的村民自治模式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推广, 给桂西北人民很大的振奋和鼓励,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觉贴心, 是属于他们的理论, 觉得更好理解、推广。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致富观念深入人心, 地理环境不优越的桂西北人发现仅凭一家一户几亩几分田地很难发家致富, 他们在闯荡市场中自发成立了各种合作社在农业为主的桂西北地区, 农民占了绝大多数, 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理论水平更是谈不上, 但是现实需要总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践行推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因为这是他们需要的。改变生活, 改变生存环境, 推动着桂西北人民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创造, 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变化着,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这种变化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的传播, 结合了当地的特点, 克服了各种困难,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桂西北大地成为不可逆的历史洪流, 必将根本改变桂西北贫穷落后的面貌。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的传播有如下特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及薄弱的基础设施使传播极为困难, 传播效果不平衡;桂西北地区特有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桂西北人民强大的首创能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桂西北地区,传播特点

参考文献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10

一、新形势下创新宣传普及方式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将其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首先,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国情、党情、世情、民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 社会个体和社会成员的平等、独立、民主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其次,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不断侵蚀部分党员干部, 漠视群众、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和其他种种不良行径不断刺激公众容忍底线。非理性的声音充斥在民众中, 大众舆论形势逼人、不容乐观。再次, 以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如不积极应对, 传统媒体将日渐式微, 传统宣传模式将逐渐边缘。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 如何开展理论宣传工作, 创新宣传普及方式,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把深奥的科学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以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使其入脑入心, 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成为宣传思想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成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二、德宏州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做法

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指南。近年来, 德宏结合州情, 以“民族五用”措施为抓手, 充分考虑边疆各族干部群众的理解能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 以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为载体,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 在宣传普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 用民族干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干部既了解掌握党的各种方针、政策, 又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 在民族群众中说道理、讲政策、做工作, 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德宏州实施民族干部培训的“百千万工程”, 打造领导干部、理论专家、驻村干部、“土”专家四种类型的民族干部理论宣传队伍。组建民族干部宣讲团走村串寨宣讲党的科学理论, 在寓教于乐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广大民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指南。

2. 用民族节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德宏州五个主体世居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 有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在民族节庆期间, 通过展示德宏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对外开放形象、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和谐, 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 用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德宏州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在传播普及党的科学理论中尊重、弘扬、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在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学习党的科学理论, 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 用民族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施每个民族一本书、一首歌、一个电视片、一盘光碟“四个一”民族文化传播工程;推出了孔雀之乡——德宏、中国葫芦丝文化之乡——梁河、东方珠宝城——瑞丽等城市名片。既宣传普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又弘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

4. 用民族文字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德宏州使用的民族文字主要有傣、景颇、载瓦、傈僳四种。在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针对地处边境、民族干部群众对汉字表述理解不深不透的实际, 为把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汉语转化为民味十足、容易接受的民语, 增强对本民族干部群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德宏州近年来以民文报纸、民文刊物、民文图书为载体, 以农家书屋为平台, 编创了许多用民族文字出版发行的学习材料, 同时结合时代特征, 规范了很多新词术语, 如用景颇语将“科学发展观”规范为logidat ringzhat yoq chang、将“理论体系”规范为tara munglun hkrang, 加深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理解。

5. 用民族语言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语言在德宏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使用空间, 但德宏州民族种类多、方言复杂, 群众接受党的科学理论比较困难。为此, 德宏州立足边疆实际, 发挥民族语言亲和力强、通俗易懂的优势, 采取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现代科技传播手段, 通过面对面讲解、创作民语文艺节目、开通民语广播频道、开设民语电视栏目、建设民语互联网站。用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 传递党的声音, 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德宏州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启示

1. 必须联系实际使宣传普及的内容具体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普遍性, 而我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之间差异巨大, 再先进的理论也只有和各地区的具体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与基层的工作特点相结合, 与当地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 与当地干部群众特别是民族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结合, 才能把看似高深莫测“基本原理”转化为干部群众“生活道理”, 大众化才有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2. 必须找准载体使宣传普及的形式多样化

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要根据各个地区干部群众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 采取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纵横交叉的立体宣传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活化意识形态的内容, 提高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如德宏州歌舞团创作的现代快板《科学发展观来领航》, 傣族、景颇族歌舞小品《买牛》、《绿叶信》, 歌伴舞《又是一年春风暖》等节目, 深受民族群众的喜爱;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群众自编的阿昌山歌——《科学发展就是好》, 常年在本村和周边村寨传唱。这样的宣传普及方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感悟。

3. 必须运用科技使宣传普及的手段现代化

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 增大宣传教育的现代科技含量特别是信息技术含量, 配合相关的文字、图画、声音和影像等, 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 增加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如国际互联网德宏新闻中心在开通英文频道、民语频道的基础上, 结合桥头堡黄金口岸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新举措, 还开设了缅语频道, 不仅在国内, 甚至在整个东南亚华人圈中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必须生动朴实使宣传普及的语言通俗化

俗话说, 深入深出是没学问, 浅入深出是假学问, 只有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深入浅出的理论宣传首先要做到语言的通俗化。要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用人们熟悉的语言, 谈群众关心的问题, 将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真正做到晓畅明白, 易懂易记。切忌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言、高深莫测的哲学语言、空洞晦涩的理论语言和做报告式的领导语言。如德宏州把汉语的“幸福”转化为傣语“入里金万” (傣语, 意为“好吃好在”) , 把“理想”转化为“默着” (本地方言, 意为“想着要得到什么”) ,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象生动地融入到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5. 必须持之以恒使宣传普及的机制常态化

党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党的理论武装同样永无止境。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能一阵风、运动式, 不能忽冷忽热、虎头蛇尾, 而应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特别是本地区的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这份责任担当起来, 时时关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讨论的良好氛围和学习风气, 提高宣传的覆盖面, 增强宣传的渗透性, 让党的科学理论成为群众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题, 让党的科学理论更加深入生活、深入人心。如德宏州把村组民族干部和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民族带头人培养成理论宣传的“土”专家, 扎根最基层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成为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宣传队伍。

四、创新宣传方式, 继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 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边疆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千万条, 最根本的就是人力资源短缺、干部素质偏低、群众观念陈旧。因此, 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 继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1. 宣传理念的创新

创新宣传理念,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宣传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要借鉴其他领域在宣传上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一首流行歌曲为什么能够唱遍大江南北, 一部美国大片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 一部文学作品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其在宣传上应该都有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 都符合人类共有的主流价值观念。如美国同样重视《独立宣言》、《联邦宪法》等重要历史文献的政治观教育, 政党、学校、社团等各种组织, 文化娱乐活动、电影、电视等媒体, 以及历史文物、纪念场馆等, 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宣传、传播、控制、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自由女神像被赋予自由、民主、平等的含义, 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等规模宏大的场馆, 是美国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假如仅限于在宣传文化战线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研究、讨论, 不走出象牙塔, 用老百姓生动鲜活的语言、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普及宣传, 大众化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2. 宣传方式的创新

一直以来, 我们的理论宣传往往是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 集中各级领导干部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灌输式宣讲, 中央怎么要求、省里怎么贯彻等诸如此类。创新宣传方式, 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理论对理论的枯燥说教、言之无物、脱离现实的假大空、运动式的宣传方法。而应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家里, 说老百姓的话, 讲老百姓的事, 面对面地引导、心贴心地解答、实打实地点拨, 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 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的叙事说理中自觉接受党的理论成果。

3. 宣传手段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宣传思想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运用信息传播规律, 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方法,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唱响主旋律, 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新宣传手段, 必须发挥现代科技的功能, 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 既要充分用好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 更要充分用好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 作为一种核裂变媒体, 其实时性的特点是其他媒体难于企及的。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 收音机需要38年, 电视机需要13年, 互联网需要4年, 而微博只需要14个月, 微信仅需几个月。目前中国的微博用户已超过3亿人、微信用户近6亿人, 如果在理论宣传上不善于使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思想阵地就会让一些不良信息占据, 理论宣传工作将处于被动滞后的局面。

4. 宣传内容的创新

要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 必须创新宣传内容, 逐渐淡化以往一些固有的概念、说法和口号, 少用慎用一些政治味浓厚的术语, 多用一些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日常用语和乡土词语。同时, 不能就理论宣传理论, 而应结合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有针对性地将党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边富民战略、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 让理论宣传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趣味。习近平总书记朴实平和、通俗易懂和大气派、接地气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前德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理论武装至关重要。但理论宣传不能心浮气躁, 须知, 理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种指望理论武装一蹴而就的想法既不科学、更不现实, 只会使理论武装成为无本之木、让理论宣传自说自话。只有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 创新理论宣传方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得到推广普及, 成为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12 (11) .

[2]中共德宏州委宣传部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M].大理: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3 (7) .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11

人本主义的思想源远流长,不论中西方,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千年前。在西方,这一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形成于文艺复兴,发展于启蒙运动,在现代社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同科学主义一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早在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标志着智者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指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在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相对应,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从根本上讲,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下对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的复兴。在东方思想中,尤其是中华民族,提倡“以人为本”,渊源已久。从孔子以“仁”为中心的儒家学说,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尚书》提出的“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等,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发展到现在,理论庞杂,总起来讲,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可归纳为“需要”和“生态”两大理论:

需要理论

马斯洛将人类需要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1)生理需要。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即需要能维持生命的最低数量的食物、水、栖身之处和衣服等。主要表现为人对物质的需要。(2)安全及保障的需要。安全及保障的需要使人的需要从生理的层次提升到了社会的层次。在生理需要的层次上,安全意味着个人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得到满足。这就融入了更高的社交的需要,即个人不应由于他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或遭受损失。安全需要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并受到保护的感觉,它与生理需要一起构成物质需要。(3)从属与爱的需要。任何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需要,都希望被别的人或团体所接纳。从属与爱的需要指的就是个人成为一个家庭、团体、社会的一部分,并与之形成密切的、有意义的人与人的关系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人有感觉到受尊重、有个人价值、有基本尊严的需要。这就进入了工作需要的层面,个人觉得自己能进行生产活动,个人活动有价值。归属与尊重的需要称为基本的社会需要。(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在工作中有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

需要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满足最低需要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最好保障。人类的不同需要都是从低层次到高層次不断向上发展,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较低需要层次的时候,才有可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将这一基本理论运用于人本主义经济学中,可认为人类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时,才是有意义的。人类正是从这个根本目的出发,才产生出各种需要。

生态理论

在人本主义经济学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应该围绕以下两个问题来进行:一是怎样更快地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二是如何使人类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使人类能更好的感受到更多的幸福。由于人类可能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唯一的,而人口却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样,随着人口的增加,如果不注意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将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因此,人本主义经济学认为,生态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就是必须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

人本主义对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结合人本主义中的这两大基本理论,其对我国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根据人本主义经济学的需要理论,当前最首要、最紧迫的问题是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解决少数民族人口的生存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扶贫。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自行解决,还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制度安排,直接解决民族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快速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民族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良机,不失时机加快发展速度。

解决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还仅仅是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生理层次的需要满足。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不断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会层次的需要。满足社会层次的需要必须有赖于民族人口自身的素质提高,提高民族人口素质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教育。因此,按照人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了,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满足其自身的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提升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主要是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首先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要在全面巩固提高六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次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现阶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应主要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的效益基础上巩固和提高,而不应过于追求总体规模的扩大。应打破高等教育市场的垄断局面,发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鼓励发展民办高校,积极推进“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体制改革试点,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第三是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技能训练,使每个职校毕业生都成为技能高手、强手,毕业后既能寻找到自身的位置,又能缓解人才不足、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尤其要重视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让农牧民掌握适合当地特点的种植、养殖等技术,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在民族地区得到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着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

在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我们说要走可持续发展路子,一方面是以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核心的,即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为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也是人本经济思想的生态伦理观所要求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靠向大自然索取来维系生存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生态的严重失衡,并容易陷入“贫困——生态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首先,大规模的资源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失缺并存。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和传统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开发与资源保护相互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这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布局与生态重建滞后;某些经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破坏性开发等。其次,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原生性相对和谐与现实“超短期行为”和“公地悲剧”并存。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工业发展阶段及其程度的滞后和人们依存自然的朴素意识及其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使得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具有和谐相处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制度、体制和谋生的需要而引起的肆意破坏生态的“超短期行为”却随处可见。

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的生态状况不仅成为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也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不相容的。因此,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努力建设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要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体系结合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实现人本主义视角下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包括身心理多方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东南亚地区主义 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其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作为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此马克思说:“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也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为“感性的外部世界”,认为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生存环境和进行生产劳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场所。马克思说:“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中,马克思主义不仅认为人要依附于自然界,而且更深入地强调人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因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人在与自然的物质变化过程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依照规律的要求来实现物质交换过程。但是人类往往为了满足自己越来越膨胀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使得人与自然产生了对立的一面。恩格斯的两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因此,可以看出,人与自然之间虽然有对立,但不是根本性的对立,而是既对立又统一,是在统一之中的对立。

2. 人与自然通过劳动相联系,并且劳动与自然一起创造财富。

人产生于自然,存在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以劳动为媒介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所以正是生产劳动使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并不能据此得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其实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恩格斯也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3. 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人消极适应自然、人积极适应自然到人主宰支配自然的历史过程,与此相适应,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得以发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借助于科技手段,人类征服了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然而由于资本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人们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不加保护和珍惜,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废弃物,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实质的同时,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对土地、森林、矿产的滥用和破坏。“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简直不起作用。”“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随着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少。……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就应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同时人必须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上述要求在当今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使资源永续利用,形成资源的再循环,不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要求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许多著作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大量阐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诸多观点。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过一段善待土地的话:“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及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恩格斯也指出:“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二者都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基础,强调人口、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我国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状况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土地面积广大,但质量较差,由于区内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工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且占有明显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区内及全国工农业发展的需求。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同时,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加剧,沙尘暴灾害频发;森林和草场被破坏,面积逐渐缩小,危及到动植物的生存;水资源匮乏且污染严重。西部地区虽然资源、能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粗放式开发经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非法开采,乱采滥挖且浪费严重,导致一些资源储量锐减,面临枯竭的危机,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 保护与挽救西部地区环境资源,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上所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浪费、破坏严重,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资源的再循环与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遏制西部地区环境资源恶化趋势。

2.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低下,设备陈旧,一方面导致西部地区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且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循环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积极开发、利用替代能源,促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关乎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也关乎到全国范围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540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区域人口2.8亿,占全国人口的23%,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00多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以上;耕地、森林面积占全国50%以上,草原面积占全国80%以上;资源、能源丰富,为区域内及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随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益枯竭,不仅影响到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影响到区域外的我国其他地区。所以,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有助于全国范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的共同选择,我们必须积极参与,长期执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共识,各国政府相继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我国政府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全国以至全球共同利益出发,为共同的地球家园,为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积极调整自身行为,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认识,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以西部地区要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认识,正视西部地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提倡尊重客观自然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宣传教育,从西部地区实情出发,从全国范围角度考虑,既满足当代人的现实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在广大公民中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生态、造福后代的共识,为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

2.依靠技术创新,切实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方面带来严重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因此,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涉及许多环节,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首先应培养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人才,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专家为西部发展作贡献。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生产技术,发展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少损失和浪费,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再次,积极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产品技术,创造更多更环保的替代产品,以减少资源的消耗,缓解资源短缺的危机。最后,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过程,对技术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淘汰,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的运行最主要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上,即“3R”原则上,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发展模式为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系统,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要以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从而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拓宽生产技术链,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其次,循环经济的“3R”原则及发展模式都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力求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保证西部地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循环经济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口、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既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又为后代人生存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应放在科技进步上,积极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与应用高新技术;其次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次,构建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市场监管和处罚机制;最后,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普及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循环经济理念,让循环经济的意识深入人心。

4.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现阶段西部地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加紧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并针对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积极宣传普及,加大执法力度与监管力度,用法律制度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立足西部实情,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可持续,基础是发展,所以西部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西部地区应立足区域实情,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以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形成一批有前景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壮大西部区域经济力量;借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经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时与东部地区及区域内其他地区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严格实施资源与环境保护工程。

对于西部地区已成事实的生态环境恶化现状,不能坐等无视,应积极采取措施,依靠科学技术,治理风沙,缓解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森林、草场的退化与破坏,从源头上治理污染,还西部地区天高云淡、山川秀美的景象。此外,应将治理与保护结合起来,严格资源管理,继续实施环保工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对于在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涌现的典型,应大力宣扬,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自觉地投入其中,加快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进程,不仅使当代人受益,也为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慧娟.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社科纵横,2006(12)

[2].滕振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当代价值.世纪桥,2008(10)

[3].周泽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湖北社会科学,2008(5)

[4].李荣锦.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9)

[5].周鑫,杨亚锋.关于西部地区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

[6].陈文.论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甘肃农业,2004(11)

上一篇:播出监控下一篇:制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