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拥抱

2024-10-26

机场的拥抱(精选5篇)

机场的拥抱 篇1

航空运行控制管理是现代大型枢纽机场管理工作中重要一环, 机场运行的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型枢纽机场的整体工作效率。如何提高机场运行工作效率成为大型枢纽机场生产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 机场各相关单位系统的不统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机场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 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 我国很多大型枢纽机场已经开始通过对机场信息化改造和对一线运行设施设备的更新, 提高机场运行保障的效率和质量。

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 (DFW) , 是美国德克萨斯州最大、最繁忙的民用机场, 也是美国占地面积第二大 (世界第四大) 机场。2015年, 达拉斯-沃思堡机场的飞机起降达到了68万架次;客运量方面达到了6417万人次。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处理德克萨斯州60%的空中货运, 有75%的货运送往亚洲和欧洲, 是全球第二十五大货运机场, 曾多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货运机场”。

针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当前运行情况和即将到来的冰雪季节, 本文将对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的信息化和现场设施设备运行保障进行分析, 为昆明机场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 (DFW) 信息化

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信息化由机场主导推进, 通过信息技术服务部I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开发的C3Portal信息共享平台显示日常运行信息和运行。C3Portal由主要信息 (Dash Board) 、机坪 (Airfield) 、航班运行 (Flight Operation) 、地理信息系统地图 (GIS Maps) 、事件提醒 (Incident Notification) 、基础设施设备 (Infrastructure&Equipment) 、停车库 (Parking) 、航站楼 (Terminals) 、交通状况 (Transportation) 、天气云图 (Weather Maps) 和天气提醒 (Weather Notification) 11个分页构成。每个下属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订阅不同的信息, 也根据自己的职能更新相应的信息。主要信息 (Dash Board) 通过图表的形式可视化展示当日机场的运行状况, 内容包括:停车库占用情况、当日天气情况、航班运行情况 (取消、进出港) 、跑道关闭状况、交通状况、事件提醒 (如候机楼关闭时间, 跑道开放时间、行李转盘) 以及一些重要网站的链接。机坪 (Airfield) 信息由机坪场道 (Airfield Ops) 和AOC共同填写, 内容包括当日运行方向 (Flow) 、机场等待坪 (Airfield Hold Pads) 、Off-Gate Deplaning、除冰坪开放状态 (Deicing) 等信息。航班运行 (Flight Operation) 页面内容由ITS部门的AODB接口接入, 显示当日各个航空公司航班进出航现状、取消情况等信息。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在获取机场详细地图图像信息并确认地图上建筑物标有地址、编号和功能后, 导入对应设施设备的图纸 (例如水管管线的AutoCAD图纸) , 或根据需要进行人工标注 (如道路维修信息等) 的集成化信息系统。在11个分页中, 地理信息系统地图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ap) 作为DFW信息化集成度最高的部分, 通过计算机化的方式, 收集和汇总了众多DFW相关资料。

DFW的GIS系统包含了除候机楼以外的所有机场范围内管线、道路、标示、建筑、河流等信息, 并在日常运行中得到多部门的广泛应用。消防、警察、应急中心 (EOC) 用于应急救援时的地理信息参考;规划和发展部门用于土地规划的参考;信息、能源等维护部门用于管路信息的参考;环境和交通部门用于河流、道路等信息的查询;机场范围内房屋的位置、管道的分布等信息可用于AOC查询报修的具体位置以及该位置的地理编号, 方便填写在报修单上标注地理位置;GIS系统的历史记录功能能够通过历史查询观察整个区域的建筑物变迁;AOC工作人员使用GIS系统查询地图上建筑物地址, 记录入报修系统;管路维护人员能够通过管路的不同年份标注不同的颜色, 查看现场设施的老化情况;通过GIS系统对允许页岩气开采的区域和不允许开采区域进行标注;对停车库是否停满进行标注;建设指挥部门对机场范围内施工的情况的标注;模拟航路变化对噪音污染的影响等。

具有众多功能的C3Portal信息共享平台必然会出现由于使用者部门和级别的不同导致的权限问题, 对此, ITS部门将自主开发的软件集成到APP HUB内, 通过对部门权限的划分, 供系统内部使用。同时, DFW还设有LearningHub内部学习系统, 用于员工的定期学习和培训。

二、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 (DFW) 设施设备管理经验

本节对DFW基础设施运行保障中的地面维护 (ground maintenance) 及道路维护 (Pavements) 和除冰相关管理经验 (除冰演练和水管清洗) 进行介绍, 以期对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即将到来的冬季冰雪情况提供参考。

DFW的现场设施设备运行保障Infrastructure Operations主要由能源交通资产管理部ETAM (Energy、Transportation&Asset Management) 部负责。该部门下属5个子部门, 分别为能源设施服务 (Energy Utility Service) 、车辆交通 (Transportation) 、基础设施运行保障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基础设施规划工程 (Infrastructure Planning&Engineering) 以及商务服务 (Business Service) 。其中基础设施运行保障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共101人, 负责机场内大部分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 包括地面维护 (Ground Maintenance) , 主要负责机场范围内的除草、机坪内的冬季除冰作业;地面道路实施 (Pavements) , 负责机场内的路面维修、机坪围界的维护、机场内雨水管道的维护维修等;标示 (Sign&Marks) , 负责机场内的标示的维护、机坪内跑道及滑行道灯箱标示的维护、车辆的标示维护等;固体废物组 (Solid Waste) , 负责机场内垃圾的回收、处理等;行李 (Baggage claim System) , 负责行李系统的维护管理 (Terminal A、C、D行李系统由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管理) ;物业 (Infrastructure Service Facility) , 负责候机楼内电梯、钥匙、害虫防治的管理;航站楼 (Terminal B、D、E) 基础设施服务 (Infrastructure Service Terminal) , 负责候机楼内机械、水管、登机桥、结构损坏、油烟机烟道的维护维修;非航站楼基础设施服务 (infrastructure Service non-Terminal) , 负责候机楼外 (例如办公楼) 的机械、水管、结构损坏的维护维修。

针对冬季除冰雪需要, DFW购置了许多特种车辆, 主要设备具体数量如下表所示。同时, DFW每年都会进行例行除冰雪演练。表格中的大部分特种车辆也会参演。参演车辆主要包括:除雪、扫雪一体车 (Vammas) 、高速扫雪车 (High speed bloom) 、除冰车 (Deice vehicle) 。其中Vammas主要负责跑道的扫雪、除雪。该车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包括前端的铲冰雪单元, 中部的扫雪单元以及尾部的动力单元。High speed bloom主要负责滑行道的扫除雪工作。High speed bloom车辆的体积小于Vammas的体积, 扫雪的部件尺寸也小于Vammas, 没有车尾部的动力单元, 但车辆的速度更快, 扫雪效率更高。Deice vehicle主要负责喷洒地面防冰的化学物质。其中车辆在跑道清扫过程中, 呈倒V子形排列, 一般有10辆Vammas和若干辆Deice vehicle组成。

参练部门主要包括:ETAM、AOA和DPS。其中, ETAM是演练的主要执行单位, 各类除冰雪车辆由ETAM员工驾驶;AOA作为飞行区运行的主要监管单位, 主要负责车辆引领和飞行区监管的作用;DPS主要由消防指挥人员参与, 主要负责与DPS相关部门的沟通 (机坪门的安检人员等) , 并应对出现的紧急情况, 包括车辆的意外碰撞, 应急事件的紧急处置等。

作为例行演练, 演练设定了详细的演练剧本, 且为了减小对旅客航班造成的影响, 演练一般安排在凌晨。首先, 所有参演车辆在集结区域 (staging area) 进行集结;所有参演单位在凌晨一点半到达演练指挥大厅, 进行剧本演绎。在剧本演绎过程中, 每一位驾驶员都会收到一份路线剧本, 详细阐述了演练目的、演练内容、演练路线等内容;正式演练开始后, 按照预定路线实施演练。在演练过程中, 总指挥员负责对车辆指挥人员进行实时指挥, 包括停车区域和开车路径等。同时, 车辆上安装了塔台的无线电, 驾驶员通过收听管制员频道避免意外发生;演练结束后, 总指挥召集大家分析演练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 机场正常运行产生的污水和冬季大量的除冰除雪产生的废液可能会对机场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此, DFW建立了258英里 (415公里) 长的雨水处理管道, 22英里 (35.4公里) 长的污水预处理管道以及100个排水口。DFW拥有2000万加仑除冰液的存储能力, 77%除冰液的收集能力和美国排名第一, 世界排名第二的污水处理能力, 能将污水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至0.3%。2014年, DFW共处理了1300万加仑的除冰液。污水处理同时带来管道清污的需求, DFW为此每年要花费25万美元的清污费用。地下管道的检查工作一般委托给第三方进行, 通过机器人对地下管道进行检查, 收集数据分析问题, 发现管道裂缝、淤泥堵塞的情况并记录备案, 以确定是否需要适时更换地下管道。

三、DFW模式对昆明机场生产运营的启发

1. 以信息化为先导, 明确航班保障发展方向

信息化是当前中国民航重要助力之一,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也不例外。通过与合肥飞友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深入合作, 2014年起云南机场集团展开了“长水常准”航班进程管控系统建设的信息化探索之路。通过机场信息化建设, 昆明机场围绕“精细管控”, 将分散的数据汇总起来并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覆盖, 加快了特情的传递, 增强了新闻舆论传播的渠道力量。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传递消息, 云南省13个机场将信息传递时间缩短到不到原来的一半, 通过减少传递环节, 提高了地面保障准备效率。作为一款生产辅助软件, “长水常准”航班进程管控系统在持续增加航班保障进程时间监控节点的同时不断推进航班保障进程时间节点的自动收集, 通过及时的数据支撑, 实现不正常航班处置的透明化, 实现快速处置的科学公平。

未来, 我们应该继续依托“长水常准”航班进程管控系统建设, 具体实施以下五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一是整合机场指挥中心现有数据, 实现机位实时监控, 达到解决机位冲突, 提高靠桥率, 降低地面保障时间的目的。二是整合机场地面车辆资源数据, 实现通过监控车辆而监控进程, 达到提高保障车辆和地面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三是整合所有场面数据, 避免人、车、航空器冲突, 实现精准定位延误原因, 达到提高人员利用效率的目的。四是整合各机场、航空公司数据, 实现航空器跨区域全流程监控, 确保航空器、机场地面资源最高利用效率。五是融入民航流量管理体系, 实现安全监控提前到航空器进离范围, 通过地面+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终提高中国民航准点率。

2. 以资源能力建设为基础, 夯实航班保障基础

一是加强Ⅱ类盲降建设。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2015年4月, 昆明机场正式开放启用了低能见度运行及22号跑道Ⅱ类盲降运行。2017年以前, 昆明机场应努力完成03号跑道II类盲降建设, 进一步提升基础保障能力。二是加大除冰雪相关硬件设施设备配置。2012年, 昆明机场仅有8辆航空器除冰车, 1台国产多功能扫雪车, 经过努力, 到2015年, 昆明机场各保障单位共配备航空器除冰车14辆, 场道多功能扫雪车5辆, 除冰液撒布车2辆, 摩擦系数测试车2辆。随着除冰雪能力的整体提高, 冰雪日航班执行率均大于90%。下一步, 昆明机场应该持续加大机坪除冰雪设施设备的引进, 增强机坪除冰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停机位资源建设。目前, 昆明机场共有停机位161个, 停机位资源极为紧张。笔者认为我们应加大停机位资源建设特别是公务机、专机机位资源建设, 通过持之以恒抓资源能力建设, 不断夯实航班保障基础, 为航班保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 强化机场航班保障能力

DFW模式其实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具体表现。王志清副局长在去年的航班正常工作会上曾经强调“航班量快速增长和资源能力短缺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上海虹桥机场等国内大型枢纽机场也提出了精品建设的口号。未来, 昆明机场应继续围绕精细化管理“数据分析、全程跟踪、持续改进”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重点开展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巩固专机及重大运输任务组和航班进程管控质量提升组, 明确专人, 细化任务, 从源头上抓好航班进程管控工作。二是利用“长水常准”航班进程管控系统, 细化航班保障38个进程节点, 保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发声, 主动协调。三是每日定点发布各基地航空公司始发航班正常率, 抓住始发航班这一航班正点工作的“牛鼻子”, 努力营造各航空公司始发航班正常率比学赶超的氛围。同时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并通知有关航空公司。四是加强对不正常航班的管控, 对延误1小时以上的单批单架次航班实行专人监管、重点监管。五是加强对要客等重点航班的管控, 利用“长水常准”手持终端输入相关保障数据, 第一时间管控航班保障节点。六是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 及时向各保障单位发布始发航班及延误航班相关情况, 实现信息共享。七是着力提高廊桥周转率, 科学分配, 精确分配, 让更多的航班靠桥停放, 争取年度航班靠桥率超过78%。八是加大机坪资源管理力度, 发挥机坪运行监管、交通管理及FOD防治有机结合作用, 彻底解决机坪运行多头管理及出现管理盲区的问题, 努力实现机坪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四、总结

目前, 中国民航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正如美国等民航发达国家一样, 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必将成为我国大型枢纽机场的一个发展趋势。冬季已至, 极端低温冰雪、大雾天气将成为影响国内大多数机场运行保障的关键因素。在做好传统气象预警天气警报数据分析, 做好对天气研判的联合工作机制, 提供决策建议, 建立航班计划调整原则, 确保冬季设施设备运行正常等基本工作的同时, 如何借助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互通, 强化宏观管控已成为当前国内枢纽机场面临的共同问题。DFW冬季运行经验可以为昆明机场等国内枢纽机场进一步完善设备和提高运行效率指明方向。

机场的拥抱 篇2

机场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正处在从初级向有我国特色的高级阶段发展, 发展趋势大致为:一是低运营成本;二是枢纽雏形模式;三是“梯次枢纽网络”模式形成;四是国际枢纽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深远。这都需要市场、航线、资源、信息、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与此同时, 机场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一次飞跃。

1 机场配置智能化系统的理由

机场是大流量的开放式空间, 是为人服务的场所, 所以其配置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理由是“为旅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节约人力资源, 减少开支”, 分别占全部被调查者的36.0%和24.0%, 具体见图1所示。

2 机场节能

22.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使用变风量空调机组进行节能, 20.4%被调查者选择冷水机组改造进行节能 (详见图2所示) 。

除此之外, 还有机场选址、设计、建设、运营等各环节体现节能原则。

优先采用能耗低的设计方案, 减少制冷和制热方面的能源消耗;鼓励使用低损耗、高效能的材料和设施设备, 力求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要求下, 能源消耗最小;在机场照明、空调系统中逐步推广节电装置;根据天气、光线、温度和机场旅客量等采取不同的照明等级和温度控制。

3 机场智能化系统

在机场运营中, 10.1%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航班显示系统能影响机场运营的智能化系统, 还有9.0%的被调查者认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是影响机场运营的智能化系统 (见图3所示) 。

机场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FIDS) , 作为机场面向世界各地来往旅客的一面窗口, 基本功能包括显示、查询、监控等, 能快速适应航班信息发布需求的变化, 将各式各样的信息迅速、准确、美观地推向各种显示设备, 呈现给最终用户。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可以通过一些专用的显示设备 (比如PDP、LCD、LED) 来实时发布动态信息, 如机场中的值机信息、登机信息、到达信息等, 以便引导旅客登机、亲友接机和为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等。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主要由前端音视频数据采集设备、传送介质、终端监看监听设备和控制设备组成。通过在监控区域内安装固定摄像机或全方位摄像机, 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传输线路将摄像机所收集到的信号传至图像分配器或放大器, 然后再传入监视器, 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全面监视。最大限度的保障旅客安全, 预防事故的发生。

4 机场以太网

上述所说的航班显示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及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这些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的实现都要依靠网络, 据调查, 目前所建机场的网络中55.6%为千兆以太网, 更有44.4%达到了万兆以太网 (见图4) 。

目前国内机场仍存在一些问题:

◆建设前期建设与后期使用、管理和维护有些脱节;

◆采用新技术不够充分;

拥抱北京的秋天 篇3

一叶知秋,噢,秋天真的来了。

我喜欢北京的秋天。尽管北京的秋天比夏冬短暂,但北京的秋色之美令人拥抱不舍。

秋天,往往把温情传递给北京的市民和中外朋友,一簇簇鲜花,点缀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带紫的藤蔓,爬在一些四合院的围墙上,和院里几棵树上泛着紫光的果子,相得益彰,温文儒雅地礼赞着中秋和国庆这两个常常几近相连的节日。

秋天是风轻日爽的季节。诚然,北京这些年受到雾霾的裹挟,好天气甚少光顾。但在秋季,特别是在北京雨后的秋阳中,大多能看到几近透明的苍穹,心情在天高云淡、风轻日艳的景观中也变得清澈起来。

秋天是享受收获的季节。秋天是金色季,秋天的金色,熏熟了累累的果实,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快乐。新上市的粮食和水果,带着新一年收获的喜气,盛满了北京大小商店。

秋天是放开心情的季节。夏天燥热,冬天寒冷,只有秋天纯熟、温和、稳重。在不冷不燥的秋色里,一家人到郊外任何风景点静下心来,度一个周末,都会赏心悦目,其乐融融。

秋色是美丽的,但秋也给恐惧“人过中年”者带来丝丝秋凉。初秋过后,绿枝上开始出现发黄的叶子,如同人过五十华发中夹杂的几丝白发。古往今来的墨客,多有对秋抒发的感伤。看着飘然而下的秋叶,一些依稀的人生影子仿佛出现在飘浮的朦胧里。叶影幻移,低首回味,不免叹息着流年的过往。

一位将过中年的朋友说,岁月,掩盖了太多牵强的微笑,却掩盖不了秋叶留下的痕迹。沿着落叶的瘢痕,把淡了的思念系在枝头,用一缕秋风吹散那些逝去的印迹,去抚平那些往日的忧伤吧。

这话说得何等好啊。都说秋天是令人伤感的季节,其实,很多时候,秋却有着别样的明媚。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的,秋色之美,只有春天与之媲美。当一个人漫步在秋的林荫道上,或倚在棱角分明的某个角落里,拈一片落叶,细细品味,眼眸所见的秋的芳姿是那么明澈美丽,那么令人浮想联翩。此时的心绪和念想,不知不觉地就会萌发出很多斑斓的幻影。这是人生中难得静逸的幻影,也是人生中美丽的幻影。回味这幻影,它将激励人继续奋斗、有助人生下一轮的作为。

很疼的拥抱 篇4

两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来上课。3天过去了,他还没来。我有些纳闷,问他同桌,同桌亦摇头。4天过去了,他的座位依旧空空,我有些惴惴不安了。这孩子不像爱旷课的学生啊?记得一次他感冒发烧了,我打电话要让他母亲来接他,可他却央求我等上完课再打。他这次怎么旷课这么久呢?难道伤得很重?放学后我买了水果,便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向他家赶去。

他的家在城郊下面的一个小村里。除了公路还得走一段土路。原先在公路上骑车不觉得怎样,可一上土路却不一样了。坑坑包包不说,还很窄,来往的车辆也多,卷起的尘土呛得人直咳嗽。我只好一手把着车把,一手捂着嘴。颠簸的路程使得我胳膊腿发酸,屁股生疼。很难想象,那么瘦小的他,背着一个大书包,每天是怎么走过来的。

一进他家的院子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房子低矮破旧,墙皮已经脱落,窗扇摇摇欲坠,院子里还堆着一些破铜烂铁。难怪他穿得那么朴素,每次交班费都是褶褶巴巴的纸币。我的心立刻沉了下来。这时他妈妈出来把我迎进了屋。丁惠泽躺在炕上,脸色苍白,脸上的擦伤已经结痂成一道细小的黑色疤痕。眼睛低垂,眼里写满了痛苦,胳膊绑着绷带。娇小的身躯蜷缩在这简陋清贫的屋子里,显得那么凄凉与悲哀……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我看见不到12岁的他这般模样,不禁眼睛发涩,鼻子发酸,一种难以名状的痛楚顿时涌上心头。我一下子就把他抱在了怀里,眼泪流了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搂着这弱小的身体,声音颤抖,嘴里不停地呢喃:“怎么会摔成这样?怎么会摔成这样?”

丁惠泽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原来,丁惠泽的爸爸骑着自行车驮他去公园。在那条土路上,爷俩为躲一辆迎面开来的大车,刹车不及时,一下子就摔进了路旁的深沟,所幸爸爸并无大碍,但丁惠泽却很惨,胳膊骨折,脸、腿等多处擦伤。我紧紧地搂着这个小小的瑟瑟发抖的身体,尽可能给予他最大的温暖与安慰。此时真想自己拥有一把大伞,让所有的孩子都栖息在我的伞下,任凭风吹雨打,不再有伤害。

半个月过去了,丁惠泽终于能上学了。我和同学们都高兴地为他鼓掌。下了课,他跑到我身旁,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全好了,现在哪也不疼了。”末了又羞涩地说道:“老师,你不知道,那天你在我家抱我时,碰着我腿上的伤了,其实我很疼,但心里却很甜。”

机场的拥抱 篇5

新机场统一规划,分三期实施,适应潮汕民用机场作为我国干线机场的发展目标。设计目标年分别是2020年、2030年和2040年。一期航站楼采用前列式和卫星指廊式的混合构形,建设规模6.5hm2,由主楼和指廊组成,满足年旅客450万人次、高峰小时20个起降架次、高峰小时旅客2074人的需求。本工程计划2008年8月动工,2011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2007年5月举行全国方案设计竞赛。由于在竞赛中中标,使得我们有机会就一个全新的中小型机场航站楼的创作进行探讨。

潮汕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商贸传统,是著名的侨乡。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商贸传统。唐宋两代共有10位宰相先后到过潮州,带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该地区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地方文化特色鲜明。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潮州戏曲、潮州音乐、民间舞蹈、潮州饮食、工艺美术和民居建筑等方面。潮汕机场航站楼的设计构思围绕着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表达建筑的地域性而展开。

一、航站楼的设计理念

航站楼是机场的标志性建筑,我们主要的设计理念包括:

1、为广东省“东翼”的潮汕地区提供一个现代化的、融合潮汕地方特点的门户机场,航站楼具有标志性;2、为机场当局和航空公司提供高效、安全的航站楼运营设施,以及保证机场非航空收入的商业设施;3、为旅客和迎送人士、机场用户提供一个方向易识别、便利和舒适的环境场所;4、为旅客提供全新的花园式航站楼空间体验。

二、航站楼外形设计

1、总体造型表现飞行器特质和向前的动感,具有航空建筑的时代特征

航站楼的总体造型犹如飞行器,现代、流畅、浑然一体,并且具有向前的动感。外形给人驭风而起的感觉:弧形的屋盖,舒展的指廊两翼,既似飞鸟翱翔,又如飞行中的机翼。以流畅的曲线和曲面造型象征飞翔意念,外形设计融入了飞行器的特质。整个外壳由银灰色的铝板和通透的玻璃幕墙所包裹,透出异常精美的感觉。优雅的建筑造型与高效的建筑功能融为一体,互相平衡。潮汕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航空建筑的特点,也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正立面造型融合潮汕民居聚落的轮廓特征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大型民居聚落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俗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其延绵起伏的山墙和屋面,构成了其独特的轮廓特征。

航站楼高低起伏的屋面,片片弯弧的立面幕墙,斜坡形的屋面,正立面造型融合了潮汕民居聚落的轮廓特征,具有古建筑山墙的意味。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建筑群体。吸取传统美学、文化精华的设计展现了新风采。机场是一个地区的门户,其标志性不言而喻,富有地域特征的正立面是构成门户形象的关键。

3、屋面形态体现潮汕地区山与海的环境意象

潮汕地区倚山濒海,山川毓秀,拥有闻名遐迩的山海胜景,独特的田园风光。航站楼主楼波浪般起伏的屋面,流畅多变的外墙,体现了山与海的环境意象。屋面的自然挑出盖住了车道边,水晶宫般通透的幕墙完全展现出来。主楼和指廊的体形过渡非常自然,无论是陆侧还是空侧都浑然一体。指廊的造型同样舒展大气,与整齐排列的登机桥相映成趣。航站楼与周围景象融为一体,从环境优美的地平面乘势而起,让旅客从进入机场的道路就可以看到大楼全貌。

4、建筑造型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

潮汕地区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面向热带海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夏季多台风。北部高山绵亘,阻挡寒潮南侵,故常年气温较高,夏湿热,冬干冷,夏长冬暖,春秋相连,呈现出“夏季温高无酷暑,冬天和暖有阵寒”的特点。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遮阳、隔热、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手段。

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从传统建筑中可以得到有益的经验。如深挑檐的遮阳、屋顶和外墙的通风、坡屋顶的隔热、利用庭院进行通风,均给予建筑师多方面的启示。

航站楼屋面的出挑,以及立面的水平遮阳板,使建筑处于阴影之中,挡住了强烈的阳光。在屋面和外墙的连接处,通风百叶将屋顶的热空气带走。花园的设计为航站楼办票厅和到达厅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还作为航站楼的拔风口,引导自然通风。一系列天窗的设计,不仅是屋面的造型,也提供给航站楼自然采光,节省了照明能耗。

三、航站楼空间设计

1、精心构筑的花园式航站楼

潮汕民居聚落的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天井和庭院。无论是“下山虎”还是“四点金”,都是房屋围绕天井布置。大型的民居聚落,如“四马拖车”、“百凤朝阳”等,则有一系列天井和庭院,都循“四水归堂”的风水格局。

在潮汕地区,整年时间内大量种类的植物生长茂盛,结合有利的自然条件,精心营造出花园式的航站楼,可使来来往往的旅客享受到优雅自然的候机环境,对潮汕地区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主楼和候机指廊之间,设计了一个悬空式花园,旅客一进入航站楼,办票柜台后面花园的绿树映入眼帘,加上自然光的引入,旅客仿佛在花园中办票,悠闲自然的气氛使旅客倍感轻松,愉快的旅程将在这里开始。安检以后,围绕花园前行,进入了集中的商业餐饮购物区,室内绿化伴随一路,旅客在舒适的气氛中尽情消费。在花园附近设立了夹层,安排头等舱、商务舱候机室,面对花园的候机环境相当优越。

在指廊的放大端部,也布置了室内绿化,结合商业区的布置,把花园概念贯穿于航站楼的候机空间。在行李提取厅,通常都是比较封闭的空间,而在潮汕机场,到达的旅客也可以看到花园,把绿化景观引入其中,其感受完全不一样。种满绿化的前庭,也把自然光引入到达大厅和行李提取厅,空间上下连通,大大改善了到达旅客的感受。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提供了最好的场景。花园式设计概念使整个航站楼充满生机。

2、开阔流动通透的室内空间体现南方建筑特质

出港旅客在屋盖下的车道边穿过前庭进入出港大厅。从公共汽车或小汽车的狭小空间,来到出发大厅的宽敞空间,豁然开朗。室内空间的变化非常丰富,三维曲面的顶棚和侧墙紧紧相连,构成动感流畅的空间。在大跨的空间下面,没有多余的结构,视线开阔,旅客可以清晰地辨别方向。一组组大大小小的天窗,为大厅洒满了自然光,空间在流动,光影在变幻。生机盎然的内部设计和商业空间,带给旅客美好的体验。

空间的高度与平面规模相适应,与旅客流程相结合,在行进的区域,在面积较小的区域,高度略矮,在办票、集中候机的区域,高度增加,让旅客始终感觉到舒适的空间尺度。在旅客的候机流程中,尽可能看到开阔的机坪景观。到达旅客沿程也可以看到机坪的景观。

开阔流动通透的室内空间使旅客感受到南方建筑的空间特质。

3、空间的引导性与旅客流程相呼应,突出中小型机场的方便性

屋顶的轮廓从室外开始,沿着主要的出发流程起伏变化引导旅客,空间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前列式的办票柜台面向出港旅客,旁边分别是国内和国际的出发口,出发流程非常简洁。旅客和送行的亲朋好友来到精心设计的送客口,非常醒目。在这里旅客和送行的亲朋好友还可以相聚话别。

线型的空间结构引导到达的国际旅客穿过边防检查、到达行李认领区。然后,走过检疫和海关,最后进入宽阔的迎客大厅。国内到达旅客可以步行或从远机位流程到达行李大厅。

空间紧凑,方向明确,注重效率,充分突出了中小型机场的方便性。

4、商业服务设施安排与旅客流程紧密结合,考虑中小型机场旅客出行习惯

在中小型机场,旅客和迎送人员在航站楼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商业服务设施布置应该非常方便旅客,才能争取最大效益。

在办票大厅的两侧,布置了餐饮、商店和洗手间,方便出港旅客和迎客亲友;在中部指廊的候机区,是旅客最为集中的区域,安排了集中商业区,大大提高了商业效率。候机大厅也是出港流程的高潮,设计着重于商业的运作及服务。旅客在此逗留候机,餐饮和商店相对集中安排,使旅客一眼就能看见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商品,也方便用餐。这是商业价值最高的区域。在中小型机场,旅客的候机时间比较短,商业应布置在登机口附近,方便旅客,争取最大效益;在迎客大厅的两侧,也安排了咖啡厅和洗手间,为旅客和迎客人员提供服务,但小规模的商业已足够。

四、关于航站楼建筑地域性的几点思考

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对当地气候特点、历史文化传统、传统建筑特色、使用者行为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思考和应对上。

1、航站楼建筑地域性和时代性应该相互结合

航站楼建筑作为众多高新技术的综合体,毫无疑问应该反映出明显的时代性,而且潮汕地区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现代化的门户形象,因此航站楼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应该相互结合,事实证明也可以很好地结合。

2、航站楼建筑地域性是体现门户形象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地区门户,总是希望具有独特的形象,使来来往往的旅客对该地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风格日趋接近的航站楼建筑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通过对建筑地域性的探讨研究,融合地方特点,借鉴当地的传统建筑,可以使航站楼更加具有标志性。

3、航站楼建筑地域性表现可以多方面多层次

对航站楼建筑地域性的表现,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丰富内容,如建筑外形、空间设计、景观环境、建筑材料、装修风格等等方面,需要建筑师用心关注和研究,在设计过程中逐步落实。在航站楼建筑的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例如在贵宾室装修设计中,将可以表现更多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

4、航站楼建筑地域性只是建筑创作多元目标之一

上一篇: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下一篇:稀土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