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

2024-10-20

昼夜节律(精选7篇)

昼夜节律 篇1

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及社会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血压已成为目前临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 同时也是对心脑血管造成损害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有关研究数据表明, 血压昼夜节律的紊乱可以导致或者加重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规律, 现对近两年来于我医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全部动态血压监测 (ABPM) 、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肾功能等资料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和分析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节律的异常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自我院2010-2012年住院及门诊高血压患者, 据24 h ABPM结果筛选出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者设为对照组 (60例) , 相同对象经2年达标及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治疗后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确诊高血压病史≥5年 (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血液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既往脑卒中患者后遗失语、肢体运动障碍者;伴有严重心肌病, 风心病, 先心病;依从性差、未配合完成检查及随访者。

1.2 方法

1.2.1 随访时限及方法

分别记录研究对象入组时、随访治疗2年后 (恢复杓形) :ABPM、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脂、尿常规结果, 建立入选对象个人信息及就诊资料随访登记。

1.2.2 24 h ABPM

分别记录目标对象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诊断标准:血压昼夜节律采用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 即 (日间平均值-夜间平均值) /日间平均值, <10%为非杓型, ≥10%为杓型。

1.2.3 靶器官损害评价

(1) 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斑块 (位置、大小、分级、分类) ; (2) 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 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射血分数 (LVEF) , 左室后壁厚度 (LVPWT) ;按Devexu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 (g) =1.04[ (LVDd+IVST+LVPⅥ) 3-LVDd3]-13.6;左室重量指数 (LVMI) =LVM/体表面积;体表面积 (m2) =0.006 1×身高 (cm) +0.012 8×体质量 (kg) -0.152 9;LVMI的标准为:男性>125 g/m2或;女性>110 g/m2; (3) 12导联心电图; (4) 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取血前夜20:00后禁食, 抽取空腹晨静脉血, 检测尿素、尿酸、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脂指标。 (5) 尿常规 (尿比重、尿蛋白、尿红细胞) 。

1.2.4 治疗方法

个体降压 (ARB/CCB或ARB+CCB若上述两药使用不适或联用后血压控制仍不佳可换用或加用其他降压药) 、调脂 (辛伐他汀10 mg/20 mg q N) 、解聚 (拜阿司匹林0.1qd;若有禁忌可换用泰嘉50 mg qd)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及心脏超声情况 (表1、2) 。

由表1可知,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IMT、斑块检出率方面比较,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表2可知, *P<0.0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肾功能改善情况 (表3、4)

由表3可知, 两组GFR及SCR比较, 均有#P<0.05,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表4可知,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心、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一般人体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下, 血压数值会有所不同, 有时甚至相差很大。但是, 对于正常人而言, 血压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躯体的活动影响下, 会呈现昼高夜低, 活动或运动的时候会升高, 休息或睡眠的时候会降低的生理性规律[2]。而夜间血压的变化, 因受到机体体力和脑力活动的影响比较少, 所以主要是受到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而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 很可能与副交感神经的张力降低及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有关。当交感神经的活性和肾素-血管紧张系统被进一步激活, 会造成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而心肌细胞直接受到血管紧张素Ⅱ的刺激, 会使醛固酮造成心脏间质的增生, 并生成纤维细胞, 使胶原量增加且导致动脉内膜增厚, 从而引起一系列器官损害的表现[3]。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 其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者。随着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加深, 及血管壁结构的改变, 使血压随生理活动而改变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紊乱, 出现外周血管的阻力可逆性改变, 也会造成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又会加重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的失衡, 两者可互为因果。经研究证实,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普遍会有较高的血压负荷和较重的肾功能损害。因此, 在日常的规范治疗的过程当中, 在对单纯性的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的同时, 还要密切注意监测和恢复其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4]。目前, 虽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机制尚不明确, 但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有效扭转高血压对靶器官造成的损伤。因此, 在降血压的同时, 应密切注意对于血压节律紊乱的纠正, 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对靶器官造成的损害[5]。对于预测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程度和进一步判定高血压患者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顶立, 任昊.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诊断与防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2) :190-192.

[2]陈香美.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脏损害[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 21 (10) :563-565.

[3]于雪芳, 刘婷婷, 王广阔, 等.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昼夜规律及变异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9 (6) :409-412.

[4]马庆春, 孙宁玲.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动脉弹性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1) :108-110.

[5]李令华, 杨成悌, 张缤.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血管活性物质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9) :1393-1394.

昼夜节律 篇2

1 基于胃肠充塞度法的鱼类摄食节律

胃肠充塞度法是以养殖对象肠胃内的食物充塞程度来衡量其周期性摄食规律的,一般将肠胃充塞程度分为0 ~ 5 共6 个等级[11]。

1. 1 稳定摄食节律

借助于多等级的肠胃充塞度的划分[11]以及肠胃饱满指数的测定,周洁等[12]认为乌鳢仔鱼摄食具明显昼夜节律性,其饱满指数21 ∶ 00 最高,12∶ 00最低,每天在6 ∶ 00—15 ∶ 00 之间停食3 h左右。相似的明显昼夜节律性在黄颡鱼仔稚鱼的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13]: 黄颡鱼胃平均饱满指数在仔鱼前期、后期和稚鱼期分别于21∶00、3∶00、6∶00 达最高峰,但均于15∶00 达最低值。因此,和乌鳢仔鱼相同,黄颡鱼仔稚鱼亦属于夜间摄食型。竺俊全等[14]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鱼的昼夜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其仔、稚鱼苗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花鲈仔、稚鱼夜间并不摄食,属于白昼摄食型,且其40 日龄前,18 ∶ 00 前后肠( 胃) 充塞度最高,49 ~50 日龄及59 ~ 60 日龄,10 ∶ 00—20 ∶ 00 时肠( 胃)充塞度多数个体5 级、少数4 级。李宽意等[15]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大口胭脂鱼鱼种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10∶00—18∶00 为其摄食高峰期,22∶00 摄食活动基本停止,6∶ 00 摄食强度明显回升,每天约有6 h的停食时间; 相似的摄食高峰还出现在了人工培育的双棘黄姑鱼仔、稚、幼鱼中[16]。池养刀鲚鱼种也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4∶ 00—8∶00是其摄食高峰期,12∶00 左右摄食活动基本停止,16∶ 00起摄食强度又明显回升,属晨昏摄食型[17]。上述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摄食节律在其早期发育阶段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并非所有鱼类都具有这个特性,且该特性受多重因素影响。

1. 2 非稳定摄食节律

1. 2. 1 个体大小对鱼类摄食节律的影响

马爱军等[18]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半滑舌鳎的摄食节律,发现6 日龄仔鱼在24 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相对来说,9∶00、12∶00、15∶00、18∶00为其摄食率高峰; 而16 日龄稚鱼,9∶ 00、15∶ 00 为其摄食率高峰; 26 日龄营底栖生活后稚鱼,摄食率高峰出现在18∶ 00、24∶ 00。随着仔稚鱼的发育及摄食强度的增强,半滑舌鳎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摄食节律。段国庆等[19]研究黄鳝仔稚鱼的摄食节律,发现8 日龄仔鱼在24 h内均有摄食,无明显节律性; 21 日龄稚鱼的全天摄食率均为100% ,没有明显的摄食节律,但在24 h内,摄食强度在16∶00—4∶ 00 较高,最高峰出现在20∶ 00;35 日龄稚鱼呈现明显的摄食节律,属于夜间摄食类型,摄食高峰在20∶00、4∶00,摄食率为100% 。

部分仔稚鱼的昼夜摄食节律随着鱼龄增长还会发生较大的转变。陈慧等[20]研究了鬼鲉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发现仔鱼和营游泳生活的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白昼,并以白昼摄食为主;6 日龄仔鱼、17 日龄营游泳生活稚鱼的摄食率高峰出现在10∶00 和14∶ 00。但随着生活习性的转变,其摄食节律也发生明显变化。稚鱼和幼鱼在营底栖生活方式的阶段,以夜间摄食为主,另一摄食小高峰出现在早晨。进入底栖生活阶段的29 日龄稚鱼、40 日龄幼鱼的摄食高峰则为22 ∶ 00和6∶00。上述研究表明,个体大小对部分鱼类摄食节律具有一定的影响。

1. 2. 2 光照条件对鱼类摄食节律的影响

事实上,不同鱼类的摄食节律受光照条件变化的影响也不相同。乔志刚等[21]的研究结果和分析表明,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条件下,鲇幼鱼昼夜均有连续摄食特性,且夜间具有明显的摄食高峰,其明显的摄食低谷则出现在白昼。而同样在上述实验光照条件下,5、8 和12 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所表现出的摄食节律特征却不相同[22,23]: 在自然光照下,不同日龄的仔鱼在12∶ 00—16∶ 00 均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除了光照条件变化的影响,季节和月份变化( 本质上还是一种光照条件的变化) 对鱼类摄食节律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孙砚胜等[24]研究得出宝石鲈在7 月的肠胃充塞度和饱满指数最大,8 月次之,9 月最小。刘飞等[25]发现长江上游圆口铜鱼昼夜摄食节律在春季表现为白昼型,而在夏季和秋季为晨昏型。

通过胃肠充塞度法来测定养殖鱼类摄食节律的例子还有很多,但大体上过程是相似的: 借助于化学试剂对目标进行固定,继而解剖,随后目测肠胃食物的充塞度( 部分需对肠胃饱满指数进行测定) ,最后完成目标摄食节律的探究。在计算食物团重量时,按各类饵料生物平均个体大小进行折算,将一些微生物如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的湿重按照平均个体大小分别折算成相应的重量,结果较为可靠。综合来看,胃肠充塞度法主要以人工目测判断为主,精确度不高,更适合在不具备相关实验条件的野外进行目标真实摄食节律的研究。

2 基于日摄食率法的鱼类摄食节律

日摄食率是指鱼类每日摄食量占单位体重的百分比,由日摄食率可以推测出一定体重的鱼在1 d内的饵料需求量[26]。

2. 1 光照条件对鱼类摄食节律的影响

类似于上文中基于胃肠充塞度法的光照条件变化对鱼类摄食节律影响的研究,日摄食率法在鱼类摄食节律研究( 基于光照条件) 中的应用也较成熟。刘明华等[27]利用日摄食率法对东方真鳊日摄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鱼与2、3 龄鱼在日摄食率上的差异也存在于其他鱼类,由此说明鱼类摄食率是随其个体增大而降低的。相同的结论也在鬼鲉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鬼鲉仔、稚、幼鱼各阶段的日摄食率分别为: 6 日龄仔鱼69. 7% ,17 日龄稚鱼57. 7% ,29 日龄稚鱼42. 3% ,40 日龄幼鱼17. 7% )[20]。

李宽意等[15]分析得出,6、7、8 月池养大口胭脂鱼鱼种的日摄食率分别为34.9、121.5、74.1 g/( kg/d) ,其中7 月份的日摄食率最高,可见在主要养殖季节大口胭脂鱼鱼种的摄食活动较为旺盛。类似的,孙砚胜等[24]对宝石鲈的日摄食率进行测定并得出9∶ 00—17∶ 00 为其摄食高峰期,1∶00的摄食活动最弱,而翌日5∶ 00 摄食强度明显升高; 7—9月该鱼的日摄食率分别为6. 07% 、3. 34% 和2. 37% 。

上述研究表明,光照条件变化对东方真鳊、池养大口胭脂鱼鱼种和宝石鲈的日摄食率影响还是较大的,但其明显的白昼摄食节律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2. 2 投喂频率对鱼类摄食节律的影响

实际养殖中投喂频率的变化对不同养殖对象摄食节律的影响亦不相同。杨瑞斌等[28]对黄颡鱼幼鱼在日过量投喂8 次和投喂1 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前者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节律,摄食率高峰值出现在20∶00,低峰值在8∶ 00,夜间时段摄食率显著高于白天时段,差异极显著; 后者的高峰值出现在23 ∶ 00,低峰值在11∶ 00,但8 个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不显著。前者的日摄食率远高于后者。

郑珂珂等[29]对大菱鲆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的结果表明,在分段式投喂方法下幼鱼表现为18 h出现1 次摄食高峰,在1 次饱食投喂法下幼鱼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5∶00、21∶00、00∶00 和3∶00,投喂时间显著影响了大菱鲆幼鱼的日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结合生产实际,每天15∶ 00—18∶ 00 时间段投喂最佳。董桂芳等[30]探究发现,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鮰均表现出24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6∶00 和18∶ 00; 杂交鲟在1 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 和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 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 和6∶00。上述研究中,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和投喂时间的影响,不同养殖对象在不同投喂频率下所表现出的昼夜摄食节律并不相同。

由此可见,对于养殖对象日摄食率的测定也有着不同的计算公式,大部分是建立在日平均饱满指数法基础上的,即在胃肠充塞度法的基础上,通过测定同一天各次饱满指数求得其平均值,以及食物通过消化道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日摄食率的测定。因此,通过对目标胃肠充塞度、肠饱满指数以及日摄食率的测定,可以更准确的对鱼类摄食节律进行分析。但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研究成本较高。

3基于自适应投喂法的鱼类摄食节律研究

自适应投喂法是通过养殖对象咬食触控自动装置( Demand-feeding System) 来记录其摄食活动的一种方法,由于在研究过程中对实验鱼干扰少而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31,32]。Fast等[33]较早提出一种用于评估中国鲶鱼的摄食节律的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中国鲶鱼表现出较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高峰集中在7∶ 00、9∶ 00、17∶ 00 和19∶ 00。在相同的实验装置下,相似的摄食节律也在樱鳟中有所体现[34]。

借助于类似实验装置,Fortes等[35]对尼罗罗非鱼的摄食节律进行探究,发现其是属于夜间摄食鱼类( 摄食活动超过93% ) ,但大部分活动( 除摄食活动) 却集中在白天( 超过66. 7% ) ; 当刚进入夜间时,尼罗罗非鱼的摄食活动瞬间达到高峰,继而逐步减弱,最后趋于稳定。同样属于夜间摄食型的还有丁鲷和塞内加尔鳎。实验结果表明:丁鲷能够操作弦式传感器来启动自动喂料机,且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条件下,均表现出一种严格的夜间摄食行为[36]; 塞内加尔鳎能够操纵3 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包括棒状,弦式和光学传感器,且在室内、外条件下,其摄食均能表现出明显的夜间节律性[37]。事实上,借助于触控自动系统,鱼类摄食节律还被证明受所在鱼群中其他个体的影响[38]。

鉴于触控自动系统在鱼类自动投喂中的优势,自适应投喂法目前已被用于小规模的水产养殖实践中,且饵料浪费率也被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8,39,40]。由此可见,自适应投喂法不仅能通过自动化手段对鱼类摄食节律进行探究,即在保证鱼类福利化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实验过程中过多的人工投入,较为省时省力,更为养殖过程中智能投喂的实现提供潜在的可行方案。此外,该方法不需要对实验鱼进行解剖,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但需事先对实验鱼进行驯化,当实验鱼密度较大时,该方法的可实施性将会降低。

4 基于观察法的鱼类摄食节律研究

观察法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养殖对象的摄食行为强度进行人工观察。 KADRI等[31,32]测定了不同规格三文鱼之间的摄食节律,结果证明摄食节律跟三文鱼的大小有关,大鱼的摄食节律一天中处于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中等大小的鱼在清晨以及深夜摄食较为活跃,小鱼则在晨昏时摄食明显。邹桂伟等[41]观察得出大口鲇仔鱼在晴朗或少云的天气下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即白天很少摄食,夜晚摄食强度大增,并且有两个摄食高峰期( 傍晚和清晨) 。而何杰等[4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知,6 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家系之间的摄食周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t检验发现各家系内摄食周期和排便周期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表明吉富罗非鱼在家系选育过程中产生了摄食节律的分化,但其摄食强度不受昼夜时间变化的影响。

由此可知,该方法不需要对目标进行解剖,避免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且便于观察,但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投入。

5 结论

昼夜节律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已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共计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9.8岁。诊断标准参照WHO/ISH (2004年)高血压指南中的标准,其中1级高血压11例,2级高血压18例,3级高血压7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脑卒中6例。排除以下疾病:①继发高血压②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2 方法

治疗前停用一切降压药物。之后给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护仪(美高仪公司生产DS—25型),佩戴袖带前先测量患者两上臂血压,如果两上臂血压相差<5mmHg,则选择左上臂测血压。否则,哪侧上臂血压高则选择哪侧佩戴监护袖带。日间(6:00-21:00)每隔20min,夜间(21:00-6:00)每隔40min自动测量血压一次,监测期间活动如常。监测完毕后计算机自动分析,有效测量血压次数须>90%,否则重新测量。监测参数包括:24h收缩压均值(24hSBP);24h舒张压均值(24hDBP);白昼收缩压均值(dSBP)、舒张压均值(dDBP);夜间收缩压均值(nSBP)、舒张压均值(nDBP)。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白昼血压均值×100%.所有入选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均<10%。给予入选患者口服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早、晚两次,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量。8周后再行动态血压监测,观测参数同治疗前。

2 结果

治疗前所有入选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均<10%。经过倍他乐克治疗8周后,夜间血压下降率在10-20%的有31例,占81.5%;>20%的3例;仍<10%的2例。

3 讨论

健康人于清晨血压明显上升,6~8时出现一个高峰,此后在午后2~3时血压开始下降,呈现一个小的低谷,于下午4~6时血压上升,之后出现一个高峰,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直到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24h动态血压监测为“杓型”血压,这种昼夜变化节律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脑肾结构与功能是有益的。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曲线与正常血压者相类似。但在老年性高血压、严重高血压、明显靶器宫损害者血压昼夜节律波动幅度减小或消失,为“非杓型”血压[1]。有研究表明,夜间/白昼血压比值每升高5%,心血管危险升高20%[2]。因此,在降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使血压降到理想的范围,更要注意调整血压的昼夜节律。有学者认为,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应激性增高有直接关系。由于血管壁长时间处于高水平血压冲击下,使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内皮合成释放的舒、缩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使自主神经失衡加重,从而造成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更加明显[3]。倍他乐克为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从而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我们观察的结果显示,经过倍他乐克治疗后,81.5%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在正常范围。但也有部分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超过20%。研究表明,夜间血压过度下降即当过度杓型预后也不良,尤其是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者再发脑卒中危险性会很大[2]。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24h动态血压监测必不可少。对于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正常者,合理应用倍他乐克或其他β受体阻滞剂,并根据血压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用量及给药时间,对于稳定血压、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夜间血压下降明显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当适当减少此类药物的用量。

关键词:高血压

参考文献

[1]张开滋,郭继鸿,刘海祥,等.临床心电信息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55.

[2]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3—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4.

昼夜节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集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史均超过2年, 且一直正规服药治疗, 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指数>200、近1个月发生过急性心血管事件者剔除, 共入选98例, 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 (51.3±6.4) 岁, 其中男性58例, 女性40例。根据ABPM结果分为勺形组和非勺形组, 其中勺形组54例, 男性30例, 女性24例;非勺形组44例, 男性28例, 女性16例。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

采用美国Spacelabs 9020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连续性动态监测, 将袖带缚于患者右上臂, 白昼 (6 AM~10 PM) 每20min, 夜间 (10 PM~6 AM) 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记录并贮存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分别读取24h平均收缩压 (24h SBP) 和24h平均舒张压 (24h DBP) 、白天平均收缩压 (d SBP) 和白天平均舒张压 (d DBP) 、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 和夜间平均舒张压 (n DBP) 。当n SBP较d SBP下降≥10%为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即勺形节律, 否则为非勺形节律。

1.2.2 颈动脉IMT的测量

采用美国PHILIPS Envisor H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患者仰卧并后仰颈部, 用中心频率10~15MHz变频测量, 颈动脉后壁两条相对回声较低平行线的垂直距离即是颈动脉的IMT。

1.2.3 其他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1.3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二者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BMI、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测定值、颈动脉IMT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24h SBP、24h DBP、d SBP、d D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非勺形组的n SBP、n DBP高于勺形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非勺形组的IMT高于勺形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能间接反映脑动

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1]。颈动脉IMT的增加是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前期病理改变, 早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 可以早期、准确、灵敏的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IMT可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2], 且IMT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 随着IMT增大, 心肌梗死相对危险增加[3]。许多因素可致颈动脉IMT增加, 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4]。

APBM是一种无创检查, 一般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检查、疗效判定、预后评估等, 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得到了重视。临床研究提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较诊室血压和其他传统危险因子能更进一步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5]。人类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 正常情况下, 血压昼夜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形曲线, 这种昼高夜低的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 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即使正规服药治疗后诊所血压或白天血压达标,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 夜间血压持续升高。近年的研究发现非勺形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重于勺形高血压患者[6]。

本研究中, 虽然两组的24h SBP、24h DBP、d SBP、d DBP无显著性差异, 但非勺形组颈动脉IMT高于勺形组, 证实了颈动脉IMT除了血压的绝对值之外,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非勺形节律将促进颈动脉IMT的增加。所以, 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 不仅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还要求保持患者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indgren A, Roijer A, Norrving B, et al.Carotid artery and heartdisease in sub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J].Stroke, 1994, 25 (12) :2356-2362.

[2]O'Leary DH, Polak JF, Kronmam RA, et al.Carotid-artery intima and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J].N Engl J Med, 1999, 340 (1) :14-22.

[3]Rohani M, JogestrandT, Ekberg M, et al.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ext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the thoracic aorta,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the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therosclerosis, 2005, 179 (2) :311-316.

[4]Magyer MT, Paragh G, Katona E, et al.Serum cholesterols have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riglycerides in determining intima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 subjects younger than 55 years of age[J].J Ultrasound Med, 2004, 23 (9) :1161-1169.

[5]Staessen JA, Thijs L, Fagard R, et al.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using conventional v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patients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J].JAMA, 1999, 282 (6) :539-546.

昼夜节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0例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心电二合一监测结果, 根据日间 (06:00~22:00) 收缩压135 mmHg (1 mmHg=0.133 kPa) , 舒张压85 mmHg;夜间 (22:00~06:00) 收缩压25 mmHg, 舒张压75 mmHg, 根据病史, 体征及辅助检查,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1.2.1 动态24

h血压 (ABP) 心电监测 采用美国CARDIOTENS动态24 h血压心电监测仪, 袖带22 cm×12 cm (适用臂围24 cm×32 cm) 缚于受试者左上臂, 白昼 (06:00~22:00) 每隔30 min自动充气测压, 夜间 (22:00~06:00) 每隔60 min自动充气测压, 并贮存所有的SBP及DBP值, 血压测量采用压力示波震荡法, 监测时间从08:00~09:00时至次日08:00~09:00时, 血压可接受范围:SBP 7 mmHg~260 mmHg, DBP 40mmHg~150 mmHg, 脉压20 mmHg~150 mmHg, 有效测试次数40次, 其中选出杓型组183例, 非杓型组217例。ABP从均值波动显示, 杓型组显示双峰双谷曲线, 但较正常波动范围大, 上午峰见于08:00~11:00时, 下午峰见于16:00~19:00时, 且第一峰高于第二峰, 午间12:00~14:00时及00:00~4:00时为明显低谷, 非杓型组无此规律。

1.2.2 心率变异性检测

心率变异为动态血压心电二合一采样点得出, 总功率 (2 448 ms2~4 484 ms2) , 低频 (LF, 754 ms2~1 596 ms2) 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功能。高频 (HF, 772 ms2~1 178 ms2) 反映迷走神经功能。LF/HF (1.5~2) 反映迷走神经功能与交感神经功能的平衡。一项或多项值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 则HRV值低或高,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或降低, 或/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或增高。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 果

昼夜血压节律与HRV频域指标比较, 杓型组昼夜LF均高于非杓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杓型组夜间LF又明显高于日间, 但LF/HF比值日间高于夜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杓型组昼夜均以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 以日间为主。夜间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 说明夜间迷走神经受损。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 日间LF减低, HF差异不明显;夜间LF、HF均减低, LF/HF比值差异不明显, 说明非杓型病人交感神经活性昼夜均衡, 夜间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双重受损, 夜间HF低于杓型组, 证明迷走神经受损严重。

3 讨 论

人体血压24 h存在着昼夜节律波动, 无论正常人或高血压病人, 其血压上午高于下午。前半夜高于后半夜, 昼间高于夜间, 提示血压在昼夜24 h呈现一种生理节奏性波动[1]。本研究中, 原发性高血压中183例有此波动规律, 但与正常者不同, 其波动范围大。非杓型组217例无此规律。波动曲线较平缓。血压的这种双峰双谷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的活动, 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高血压无此规律, 即非杓型组,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受损, 尤以夜间迷走神经受损为特征, 那么这种波动情况即可减弱或消失,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或不下降, 反而升高。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高水平血压冲击, 加重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低HRV是高血压病人预后不良和死亡的原因之一。因为交感神经系统对维持和调节血压昼夜节律起重要作用, 所以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恢复昼夜节律显得至关重要。如在心情, 环境的调节中, 应尽量放松, 舒适。药物首选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 对延缓和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和死亡的发生尤为重要, 如转换酶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与其他降压药合理配合等等。避免交感神经兴奋对病人心率及血压的稳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将4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 分别观察两组的低频 (LF) 、高频 (HF) 、LF/HF变化。结果 杓型组病人昼夜LF均高于非杓型组 (P<0.05) , 夜间LF明显高于日间, 而非杓型组昼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杓型组病人夜间迷走神经受损, 非杓型病人日间交感神经受损, 夜间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均受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心率变异性

参考文献

昼夜节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选择本院100名临床护士作为对照组, 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平均年龄 (31.9±4.5) 岁, 观察组平均年龄 (32.1±3.6) 岁, 两组实验者均排除心脏病、肺部疾病。整个研究均在实验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进行统计。

在初次采集血样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两组人员均保持空腹状态, 抽取静脉血样。在食用标准餐2 h后进行餐后血样抽取。抽取的血样进行餐后2 h血糖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BG2h) 、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 A1c) 的测试[4,5]。

1.3 观察指标

PSQI量由18个自评条目组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个成分。每个成分0~3分, 所有成分累计评分为0~21分, 当评分≥8分时为睡眠质量差[6,7]。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2013年与2015年PSQI评分、对照组2015年与观察组PSQI评分比较分析

对照组在2013年PSQI评分为 (6.45±1.31) 分, 接近于正常值, 而2015年其PSQI评分为 (8.16±3.24) 分, 睡眠质量由正常转为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 (8.89±3.31) 分, 虽然其评分高于对照组2015年的PSQI评分, 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1) 与2013年对照组比较, P<0.05;2) 与2015年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对照组2013年与2015年Hb A1c、FPG、PBG2h, 对照组2015年与观察组患者的Hb A1c、FPG、PBG2h比较分析

对照组2013年Hb A1c、FPG、PBG2h的测量值明显低于其2015年的测量值,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的2015年Hb A1c、FPG、PBG2h的测量值虽小于观察组患者, 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1) 与2015年对照组比较, P<0.05;2) 与观察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当代社会, 快的生活节奏, 使得中青年人群忽略了对睡眠节律的注意。30~40岁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8]。有研究表明, 当青年人在连续7 d严重的睡眠不足后, 其糖代谢情况会出现异常。连续休息3~5 d后, 其糖代谢情况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9,10]。医院作为24 h工作的单位, 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实行倒班制。连续的生物钟紊乱, 使得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差, 其糖代谢情况出现偏差, 也会出现2型糖尿病的症状。

在本研究中, 本院护士2013年PSQI评分为 (6.45±1.31) 分, 接近于正常值。然而经过2年不规律的睡眠后, 2015年其PSQI评分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院护士出现严重睡眠节律失调。2013年经过对本院护士的糖代谢情况检测, 其Hb A1c、FPG及PBG2h水平接近于正常值。2015年再次对本院护士的糖代谢水平进行检测时, 其Hb A1c、FPG及PBG2h检测数值虽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院护士在经过长时间倒班制后, 其糖代谢水平已经出现了异常, 出现了2型糖尿病的症状。因为睡眠质量差, 会增加摄食的机会, 导致体重增加, 体重增加同时会诱发睡眠呼吸障碍, 使胰岛素的抵抗增加。睡眠质量差, 会改变瘦素与饥饿激素调节热量的能力, 导致热量增多, 引起了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的抵抗, 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继而导致餐后血糖的升高。睡眠节律差, 导致了IL-6和TNF-B浓度的增加, 抑制了葡萄糖的摄入, 诱导游离脂肪的摄入, 增加了胰岛素的抵抗, 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总之青年人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保持好的睡眠规律, 获得健康体魄。医院为了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应合理安排排班制度, 使医务人员以好的精神面貌服务患者。

摘要: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昼夜节律与糖代谢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2012年5月选择该院100名临床护士作为对照组, 选择2012年5月‐2012年12月该院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并在2013年完成对入选人员的匹兹堡睡眠指数 (PSQI) 、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进行统计。2015年3月对第一阶段入选的护士85人 (离职15人) 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对照组患者2013年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均优于2015年的统计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对照组患者2015年的匹兹堡睡眠指数、空腹及餐后的血糖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昼夜节律的失调, 影响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进而影响了血糖调节。

关键词:2型糖尿病,睡眠昼夜节律,糖代谢

参考文献

[1]张雷, 张盼, 娄培安, 等.睡眠质量及时间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2) :117-120.

[2]孙剑芳, 徐积兄.2型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22 (3) :493-496.

[3]张菊红, 李南方, 索菲娅阿布利克木, 洪静.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22 (4) :375-379.

[4]朱冰倩, 李小妹, 鱼星锋.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9) :1125-1129.

[5]叶辉, 修世国, 刘艳丽.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血清NO测定及其与血糖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6 (6) :1126-1129.

[6]聂静涛, 罗从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21) :3328-3330+3333.

[7]刘然, 陆菊明, 刘剑锋, 等.2型糖尿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1) :29-31.

[8]吴祖荣, 符茂雄, 陈宗存.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23) :6655-6657.

[9]黄元平, 纪莉, 赵艳飞, 等.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22) :4503-4504.

昼夜节律 篇7

关键词:老老年高血压,中青年高血压,动态血压,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可引起严重的靶器官损害。随着我国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人类寿命在延长, 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不断增加, 其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 高龄老年人的高血压治疗日益受到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目前, 对于大于8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治疗目标和获益程度存在争议, 本文就大于80岁的老年人与中青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差异进行研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以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在内科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病人, 大于 80岁的病人61例作为老老年组, 其中男31例, 女30例, 年龄 80岁~98岁 (83.4岁±3.9岁) ;中青年组42例, 其中男20 例, 女22例, 年龄35岁~59岁 (50.8岁±6.9岁) 。 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血压, 收缩压 (SBP) ≥140 mmHg (1 mmHg=0.133 kPa) 和 (或) 舒张压 (DBP) ≥90 mmHg者定义为高血压;SBP≥140 mmHg、DBP<90 mmHg者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人。

1.2 方法

1.2.1 诊室血压测量方法 病人坐位休息15 min后, 采用标准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右上臂血压, 共测量3次, 每次间隔2 min以上, 取3次的平均值。

1.2.2 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采用德国MOBIL-O-GRAPH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 每30 min自动测量1次血压, 白昼记录时间为08:00~22:59, 夜间记录时间为23:00~07:59。有效血压测量次数>80%为有效病例。记录24 h平均收缩压 (24 hSBP) 、24 h平均舒张压 (24 hDBP) 、24 h平均脉压 (24 hPP) 、白昼平均收缩压 (dSBP) 、 白昼平均舒张压 (dDBP) 、白昼平均脉压 (dPP) 、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 、 夜间平均舒张压 (nDBP) 、夜间平均脉压 (nPP) 。

1.2.3 血压昼夜节律 SBP和DBP夜间下降率, 即 (白昼均值-夜间均值) ÷白昼均值×100%。SBP夜间下降率≥10%为正常杓型动态血压节律, 否则为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诊室测量血压情况

两组病人的诊室收缩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中青年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老老年组 (P<0.01) , 老老年组中单纯收缩压升高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P<0.01) 。详见表1。

2.2 两组病人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两组病人24 hSBP、dSBP水平相当 (P>0.05) , 老老年组nSBP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P<0.01) ;中青年组24 hDBP、dDBP、nDBP均高于老老年组 (P<0.05或P<0.01) , 而24 hPP、dPP、nPP均明显低于老老年组 (P<0.01) ; 中青年组SBP夜间下降率、DBP夜间下降率高于老老年组 (P<0.01) ;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老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P<0.01) 。详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老老年组高血压病人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 24 h、白昼、夜间舒张压较中青年组明显下降, 脉压增大。与刘振东等[2]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特点, 显示老年组与老老年组均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后者增高更为明显相符合。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动脉硬化, 血管顺应性下降, 使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下降, 导致脉压增大, 宽脉压增加了动脉的牵拉, 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 管壁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 易发展为动脉瘤并最终导致破裂, 易使内膜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事件[3]。有研究证实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相关[4]。此外, 血管硬化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 致左心室肥厚, 降低了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耗氧增加, 并可导致左心衰; 舒张期相对低的压力限制了对冠状动脉的灌注, 当伴有左室肥厚时, 舒张期灌注时间缩短更加重心肌缺血。因此, 宽脉压、收缩压升高或同时伴有舒张压降低均是有害的[5]。

正常人的血压波动曲线如长柄勺, 夜间02:00~03:00时处于低谷, 上午06:00~08:00时和下午16:00~18:00时出现2个高峰, 尔后缓慢下降, 在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称为杓型血压, 而<10%提示血压节律减弱或消失 (非杓型) , 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受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双峰一谷的杓型血压节律对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有益的。本研究显示, 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比明显升高, 夜间收缩压亦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这是由于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各种重要脏器与内分泌系统功能衰退, 迷走神经活性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动脉顺应性下降, 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 导致血压波动性大, 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夜间血压持续升高使心、脑、肾等靶器官长时间处于过重负荷状态, 脏器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 另外老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晨峰现象比较多见, 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

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 应选用长效药物, 从小剂量开始, 缓慢、平稳降压;遵循个体化原则, 需考虑伴随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当单药不达标时, 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并针对老老年高血压病人夜间血压水平较高, 下降不良及晨峰高血压现象, 调整用药时间, 恢复他们的血压昼夜节律, 保护靶器官,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力生, 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0-31.

[2]刘振东, 路方红, 赵颖馨, 等.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 (12) :1560-1561.

[3]O’Rourke M, Frohlich ED.Pulse pressure.Is this a clinically use-ful risk factor[J].Hypertension, 1999, 34:372-374.

[4]Zureik M, Touboul PJ, Bonithon-Kopp C, et al.Cross-sectionaland 4-year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brachial pulse pres-sure and 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The EVA Study[J].Stroke, 1999, 30:550-555.

上一篇:收听率分析下一篇:平等合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