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合作

2024-10-20

平等合作(精选12篇)

平等合作 篇1

新课改背景下, 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新课标强调, 教学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共享、共识、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我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两》时, 范读这首诗时故意错几个字, 结果刚读完, 学生个个都把小手举起来, 说道:“老师, ‘亦’你读成一声了, ‘抹’字你读成了四声了。”“老师您没有张若谷读得好。”学生个个表现出胜利的喜悦, 有了自信, 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我顺势感叹:“是啊!青出于蓝胜于蓝。你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潜力是无限的, 你们是我的老师。”学生个个都很兴奋, 在这样民主自由宽松的课堂里, 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很快便掌握这首诗的意境。

二、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

如何让课堂成为生成的课堂? 这是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课堂质量问题。合作学习能有效促使课堂生成, 让课堂成为生命的、生态的、生活的课堂, 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 群体协作, 研讨交流, 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开发学生的优势资源, 在合作、交流、探讨中碰撞智慧的火花。

我在教学《赠汪伦》时, 让学生自我解释诗句, 并说:我看小朋友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 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 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 那老师就拜他为师。

听了我的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 学生个个小眼发光, 纷纷埋头读书, 思考问题。

一会儿,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呢?

几个问题后, 再也没人举手了。我看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便鼓励说:“同学们一个个都很聪明, 都动脑筋了, 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 再思考思考, 讨论讨论, 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五分钟后, 班上的小手举得更高了。

“老师, 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 , 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呢? ”一个男孩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 一般人离别都很伤感 , 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 ”一位女孩子疑惑地问。

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 他们发现了书上写的与生活实际的不同, 于是我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思考汪伦为什么等李白上船时再送? 为什么汪伦要欢欢喜喜踏歌相送?

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 热烈地展开讨论、想象, 发表自己的“高见”。

有的说: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李白担心汪伦知道自己要走会伤心难过, 因而不辞而别, 汪伦知道后便来相送。

有的说:老师, 可能踏歌相送是当地的风俗。

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 我心花怒放, 拍案叫绝。显然, 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教法多样, 课堂协调统一。

在教学中, 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 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因素的多样性, 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比如, 语文教材文体有别, 结构各异, 教法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又如, 有的教师长于逻辑分析, 有的教师长于形象思维, 素养及教学风格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方法自然有所不同;再如, 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表现有新的发展变化, 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这种多变性的特点, 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换教学方法。

实际上, 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单就一堂语文课来说, 也常常是讲授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具体的协调一致的配合统一, 如此才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 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在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使其与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 以及教学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在教学中, 必须克服这样两种倾向:一是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倾向。其具体表现是墨守成规, 企图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二是对先进教学经验生搬硬套的倾向。其表现为对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 以简单的态度对待之, 生搬硬套, 机械模仿, 这种课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 但由于不适应教学实际, 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上述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都破坏了教学方法的多样统一性、恰当性和适宜性, 自然就无发展而言。要克服这两种倾向, 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如何“教”, 还要研究如何教学生“学”, 只有把“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都吃透, 才能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实现教与学的相互协调。其次要大胆改进教法, 既要善于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的教学方法, 又要勇于进取, 强化创新意识, 因人、因文、因时而异, 发现符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 把继承与革新、观念与方法和谐地统一起来。

总之, 只要教师给学生宽松自由的课堂, 给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资源, 碰撞出知识智能、智慧的火花。

平等合作 篇2

甘肃省静宁县细巷乡人民政府魏齐富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我们探讨平等的宪法依据。

平等是作为人所应当拥有的一种资格,而平等权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依法所应当享有的一种原始权利。平等不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在这个社会上的人格尊严,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不被排挤和歧视。而平等权作为一种原始权利,基于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尊严和地位更是不可剥夺不可侵犯的,因为只有通过平等权的实现才能保障平等的客观存在,平等权也是公民实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一种法律例证,因为这种例证它证明的不仅是公民的生存状况,更有效的证明应当是公民基于生命的最初意愿-----平等而且享有尊严和保障地位的存在着。这种理解,更加有助于我们廊清迷雾,准确把握平等及平等权的内在意义和原始意义。

平等必须通过平等权的实施来实现,而这种实现的途径不能仅限于宪法的文字规范,当然,文字规范是得以实践的唯一合法根据,我们的平等需要宪法规范性文件加以载明并宣告,但不停留于此,它必须长途远行。

从宪政言,享有平等和行使平等权的宪政主体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各种社团,但主要是对于公民言平等和平等权的。这里有一个前置,即只要是一国合法公民,则毋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出身背景、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贫富状况都享有平等和平等权。毋论国家元首、普通民众、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干部、群众、妓女、乞丐都享有平等和平等权。毋论其行为合法、非法、守法、违法都必须依据法律享有平等和平等权。

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在宪法实践中却被无情地践踏,任何一个非眼盲的公民都能读懂立在施行宪政面前的国情,这个国情,是一种对宪政最蛮横、最无知的刁难。

平等权的行使和平等的实现,必须有真正体现平等的良性法律来保障,必须有真正能够居中裁判的司法机关来保障,这种保障,必须有能够权衡把握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的法官来操作。

但是,我国的司法系统却由一些什么样的人把持:文盲、小学生、中专生。这些半路出家而成的司法者对法律、对公正、对公平、对法律精神、对法律原则的理解和认同不过是白纸画圆圈,生搬硬套。但为了遮司法系统的羞,这些非法律专业的文盲、小学生、中专生花几千元都获得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甚至有的还获得法律硕士学历,对此我们并无可厚非,只承认现如今的司法者经济能力均有所提升,他们占据司法维护公正保护正义这个稀缺资源,不愁没钱使用。而法律大专和本科以上具有法律意识和法律思辩能力并且能够权衡把握法律精神和原则的政法院校毕业生却在司法系统无立足之地,甚至一旦进入这个系统,原有的正义和公正却被涮得干净,这不仅让人想起“新警察和老警察”这个笑话,但这个笑话却又是活生生地戕害着这个社会的平等和阻挠平等权的正常行使。这又不仅让人想问,我国的宪法给了我们每个公民平等及平等的权利,但在这样的司法环境下,我们的平等及平等权又如何去实现?

历来的宪法教科书上讲:平等作为权利,是与义务相伴随的。而我要说:平等作为权利,是一种对世权,即绝对权利,不存在与其相对应的义务。作为绝对权,只需享有应当享有的权利,而不须考虑对他人的义务有无。因为绝对权对于每个公民言,都是如此,更无因义务的不履行而影响他人行使权利的可能。所以,对于宪法规定的平等权,每个公民只需积极主张,才能保障和维护作为共和国公民依据神圣不可侵犯和亵渎的宪法所应当享有的一切权利,也才是一个宪政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宪政意识和宪政精神!

欢迎访问:葫芦河畔左公柳 http://jnwei.blogms.com Email:jnwei@126.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告知作者。

平等中培养平等 篇3

他提出的“在教育坚持平等”,以我们平常人的思维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哪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坏、有无家庭背景,都要一视同仁。而李老师的“平等原则”则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不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

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师生间不平等的事屡而不鲜。上完信息技术课,课间休息期间,常有学生气喘吁吁地从教学楼跑到百米之远的二楼电脑教室,毕恭毕敬、拘谨忸怩着向老师道明:“老师,今天上午上电脑课,我把手表忘电脑教室了。”“老师,今天上课我把文具盒忘在电脑房了,我来拿一下。”我坐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用手指了指旁边的电脑教室,嘴一喏:“门开着的,你自己去找吧。”学生忙着去教室里去找,找到了东西还不忘走到老师面前,再道一声:“谢谢老师,东西我找到了。”而另外一些见到老师望而生畏,胆气小、怕看老师脸色的学生,因折服于老师的师道尊严,落下了学习用品、手表之类,却不敢过来跟老师说一声,闷声不响地自己回家重新买了学习用品。

中午去学校食堂吃完了饭,刚走出门口,夏日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外面就下起了大雨。咋办,伞都没带。我正好看见旁边几位撑伞的学生,轻声地问了一声:“同学,你撑我一下去办公室好吗?”虽然是轻声,许多孩子都听见了。于是,好几位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我身边,仰起了一张张笑脸,以最快的速度把伞遮在了我的头上:“陆老师,用我的伞吧!”“陆老师,用我的!我来撑你吧!”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服务于自己的老师。其中一位细心的女孩,反应敏捷,小跑着过来,怕伞上滴着的水珠滴到我的身上,先把伞倒过来朝着地面使劲地甩了几下把水珠甩了下来,再把伞递到我的手中,一路陪着我把我送到办公室里,临走时还不忘问候几声:“老师,雨没有淋到你吧,要是被雨淋到了,用干毛巾擦擦吧,否则身体会不舒服的。”

回想起几年前,我在南通大学参加专升本的函授学习,因路远住宿在校,晚上几个同学结伴去了南通卫校,真没想到在学生宿舍里,见到了好几位教过的女学生,孩子们领着我们去食堂去吃饭,热情地张罗着为我们打饭。第二天临走时,几位孩子步行把我们送到了车站,送上了公交车,临别时反复嘱咐:“老师,下次来时,记着先打一个电话过来,我们借自行车过来接你。”

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但却至今历历在目。我由这件小事往深处思考的是:学生有求于我们时,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师道尊严亲自陪着他们去做呢?而我们有求于学生事时,孩子们都是亲力而为地去完成。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学生毕恭毕敬尊重老师,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我们恭恭敬敬亲力服务于学生,则是有失体统的,因为我们是长者、尊者——老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过,现在我却要问我自己。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且有时学生微笑着招呼老师,老师只是低头“嗯”一声。为什么学生会为老师让座、搬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只是站,很少有“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犯错了要受到批评教育,而老师对学生做错了事情挫伤了学生的心灵,不仅不道歉还堂而皇之地振振有词地对学生严加指责。

一切都根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道尊严,师生是不平等的。师生的平等与否,也意味着我们的老师为未来培养出来的是平等的公民还是逆来顺受的奴民;也意味着我们老师为未来培养出来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还是心理不健康被挫伤、封闭的学生。

李镇西老师说过:民主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通俗地说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民主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表现为人际关系之间的平等。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观念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上的不同;我们努力要把学生培养成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善于交往,善于与人合作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此“平等”非彼“平等” 篇4

第一, 教学对话的主体究竟是谁?

我觉得搞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人, 总是特别看重人和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于是讲民主政治、民主社会就得讲平等, 讲平等就得讲话语权的问题, 讲话语权就要说你不能搞话语霸权, 咱们话语权是平等的, 都有说话的自由, 但这是人与人的社会人际之间的主体关系。这种主体关系适合拿来讨论教学吗?如果用它来讨论师生关系, 或许还有些道理, 但师生关系未必就是教学关系, 我们经常分不清这里的区别。譬如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这未必就是教学矛盾, 如果是教学矛盾, 它应该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为了某个共同的课程或教学内容发生了矛盾。因此,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它不是简单的一个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尊严关系、尊重关系的对话, 它必须加上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教和学双方共同的课程或者教学内容载体。有了这个载体, 我们看待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对话的时候, 对话主体实际上是有双重意义的。一重是两个社会人, 两个话语权力平等的对话主体, 这是政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 这之间发生的对话未必是教学对话, 可能只是师生对话;另一重是这两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谓程或教学内容在做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的事, 这是教育学教学论意义上的, 这之间发生的对话才是教学对话。教学对话的主体, 不是简单的谁跟谁对话, 是教师与课程或内容、文本之间结成的关系, 与学生与这个课程或内容、文本之间结成的关系, 是这两种关系在对话。这才能找到教学对话的真谛。失去了作为教学的限定性条件, 教学对话就把教学的本质丢失了。教学究竟特殊在哪里?教学和自学有什么不同, 教学和今天咱们的学术论坛有什么不同?自学是自己学习, 话语权在自己, 学术论坛是讨论, 话语权平等, 教学是有教有学, 有教就是有领导, 有主导, 你说教学对话的特殊性在哪儿?

第二, 教学对话中的主体, 是一种复合型的、有条件的主体, 他和我们一般说的主体有没有差别?

话语权是否因此也不同, 奇怪的是, 人们讨论教学对话, 竟然对不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作区分, 而实际上这必须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你说国学大师季羡林, 如果给大学生上课, 能平等他的话语权吗?大学生根本就插不上话, 拿什么来平等他的话语权?我们的中小学教师, 他把握的对教学而言的条件, 关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程度、水平, 比那些来求学的孩子高明多了, 教学凭什么事事都要跟他平等对话、平等沟通?教一首唐诗还要鼓励他跟杜甫去平等对话、平等沟通, 沟通到后来都收不了场。所以, 这里有很多差别, 不同的人遭遇到一块儿, 对话有差别;教学不同的学科, 对话也有差别, 不承认差别就是不承认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也就没法理论联系实际, 也就不能在真实的教学中有效对话。所以, 我想劝大家的是, 对话主体加上了教学的条件之后, 是有差别的, 对话主体的话语权因此得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依据这些差别拥有的话语权是要负责任的, 是要向教学的目的、使命负责, 而无原则地放弃话语权, 还有可能是放弃责任。在教学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尊严关系, 跟对教学本身的这种尊重不矛盾, 教学话语权的不平等, 一点儿也不影响人与人的平等相处, 在这个问题上, 教的一方的强势话语或话语霸权也未必都是问题。你到驾校学开车, 你就必须听教练的, 你还能平等对话地学开车?教练说踩刹车, 你非得踩油门, 能行吗?所以, 教学对话得明白古人说的“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的道理, 它不是一个我是老师, 你是学生的问题, 关键是一旦结成了教学关系, 那教的一方的话语权自然就有所偏重。这是教学特定的、特殊的范畴中的话语权的科学分配问题。

第三, 教学对话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 严格说来只是一种方法。

教学对话不是目的, 对话是一种方法, 我们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当然, 对话也能生成某些过程中的目的, 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等。但是它执著的教学目的依然是清楚的, 就教学目的而言, 对话就是为了有效地、高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潜能, 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形式主义害死人, 如果教学对话只重视对话的形式, 不顾对话的实质, 就是有方式没方法, 课堂教学就会弄成搞名堂、搞装饰、搞巧饰了。“饰”这个字是跟“素”对应的, “素”跟“朴”的意思差不多, 合起来就是朴素, 古人说的“素而不饰”, 就是主张朴素不主张形式主义。教学对话是一种朴素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用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为了充分地达到这种服务目的, 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对话形式。大家在实施对话教学的时候, 千万别平庸到了一上课就是不停地问答。最后五十几个孩子多少个说话了?说不定那些没说话的听得最认真呢!没说话未必不是用非语言的形式在对话!所以千万别为了那点形式去对话。那点形式只是给人看的, 那可能不是教学, 那是演出。如果课堂教学堕落到了演出的地步, 那真的需要正儿八经进行一下关于教学的对话了!

最后, 教学对话如果是方法, 这个方法究竟是过程还是终结?教学对话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得慢慢来!幼儿园对话、小学对话、中学对话、大学对话、研究生对话能一样吗?到博士生对话, 到底怎么对?到了学术论坛上, 咱们今天在这儿应该怎样对话?我觉得对话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结性的方法, 而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地变化、调整、提升、增加很多优秀的或者是有效教学的新品质的方法。孩子有孩子的对话, 少年有少年的对话, 青年有青年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 教学双方对话的权威性或者话语权, 是在自然而然地依照某种规律性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这不可以强求。所以, 中小学校、大学本科, 教师就叫老师, 不仅叫“师”, 还得加上一个“老”, “老”就反映了某种权威性、话语权力, 权力就是责任。我是教你的, 我得向你负责, 至于我用这样那样的方法, 那都是教法演绎出来的。到了研究生, 硕士生、博士生都不叫老师了, 叫导师, 导师和学生之间以引导为主, 而且还研究, 这时候的话语权就发生变化了。等到博士也读完了, 也不用教学了, 因为他再继续研究就叫博士后了。这时候, 我们就可以开沙龙、办学术论坛了, 也可以真正平等地对话了, 完全没有话语霸权地对话了, 这就是一个发展的逻辑。前人留下来的那句话也就派上用场了, “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你看这个话语权力到了最终全部给谁了, 给“学”了, 最终是为了不需要教嘛!教会了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可以不教的时候, 学生在干什么, 自己看书学习, 是书代替了教师在教。这时候的话语权就全部还给学生了, 一切都是学生说了算。所以, 当我们研究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的时候, 关于教学对话的发展逻辑, 最终实现的是学教对话, 只不过这个教是不言之教。

平等合作 篇5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三单元第七课

第一站 人人平等

灵宝市二中 王国辉

[预习提示] 阅读P78-81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认识平等?

2、法律规定青少年平等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3、怎样做才是平等待人?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如何理解“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学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3、知识目标

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难点: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教材79页“八路军改称谓”的材料。提问: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1、从八路军改称谓的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我们平时对待他人的问题上用的是什么态度?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不可取的? 通过同学们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调查活动

调查“你认为未来社会中最应提倡和最不能容忍的品行是什么?

(二)辩论平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并发表本组的观点及依据,展开辩论。甲方:平等权可以随意行使;

乙方: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

教师总结:公明在行使平等权是,必须依法办事,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三)社会观察 看教材第81页后,思考:(1)你是如何认识班级某些同学的行为的?(2)请你设想,欣涛可能发展的结果。(3)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班里的其他学生?

(四)各抒己见:

在我们同学交往中都有哪些不平等行为?试举例说明.(五)活动平台《猜猜他是谁》 教参116页,分四个步骤。

教师总结: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学会尊重他人。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道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明确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四、课堂检测(见练习题一)

五、板书设计:

平等待人

1、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3、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六、布置作业:

请平息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

七、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不是两性平等,而是所有性别平等 篇6

1999年9月,我到美国田纳西州南方大学呆了一个学年。

第一学期,我一到图书馆,就看到Women’s Studies有好几个专架的书籍,从“同性恋”到“Gender Studies(性研究)”。我大惊:美国的女生好幸福。“十八岁,二十岁啊,她就在心理上准备好了我将来会经历什么,就知道了我的权利是什么,我将来可以怎么应对这一切。”

我亲眼目睹:学生会讨论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去求职的时候我们是穿得性感一点好,还是穿得不性感好啊?所有这一切导致了我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我坐在那个课堂上对自己说,所有这一切,都应该让我的学生知道。

这以后,我看了一些跨性别的书,很受启发。当我们说两性平等时,就是说没有考虑如何取消性别压迫的问题,没有考虑建立在性差异、性别差异上的压迫。所以,最起码的男女平等就是所有的人、所有的性取向、所有的性别表达平等……我觉得这非常不对,很不公平。应该讲性别平等,或者说人人平等,所有的性别、性取向都是平等的。

美国跨性别作家小说《蓝调石墙T》主人公洁斯生为女性,但她从小就喜穿男装,以男性作为自己的性别表达方式。由于性别认同的危机,加上人们对同性恋、变性人的歧视,她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磨难。当她的人生到达自我阶段,她不再做男人,也不再做女人,抑或男-女人,她只做她自己。并为争取只做“自己”的权利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不断成长。

我曾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过这个作品,我觉得:人类的抱负已经进入到外层太空空间,我们对性别的想象不应该这么贫乏,不应该依然停留在二元对立方面。

所以,我们在中山大学开办“性别教育论坛”,开展校园性别平等与性教育性别。这是美国岭南基金会资助的中山大学人文教育重大项目。教育论坛既关注性别教育,也关注性教育。2001年5月由国务院正式通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指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同时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

我们建立这一论坛,正是为了把妇女与性别研究纳入人文教育的视野,推动性别课程的体制化和学科化。我们主张以多元的性观念展开性教育,避免目前国内一般妇女学课程惟有性别(Gender-only)的弱点,也排除一般性教育只讲生理知识不讲社会性别的弊端。

阴道怎么不能说?我觉得这是在限制妇女的表达

我在南方大学修习妇女研究期间,当讲到女性的性这一内容时,老师分析了所谓“阴道神话”,老师说:阴道里没有神经末梢,不是高度敏感带。神经末梢集中在阴蒂,老师把阴蒂的位置画在黑板上,因为粉笔画出来很大,同学们都笑起来。老师还发了有关文章的复印件,并介绍大家阅读相关的网页。说明阴蒂是女性性感器官的中心,这是女性主义理论在认识妇女的性与健康方面的一大贡献。阴蒂作为女性的一个身体器官,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感受性高潮。

2003年,我和一群女学生在国内演出了颇具争议的话剧《阴道独白》。

看过《阴道独白》的人认为,学生们把阴道演绎得辉煌庄严而且令人尊敬。“我的阴道是一个贝壳,一朵郁金香……我到来正如我离去。我的阴道,我的阴道,我自己。”

因为“阴道”、“高潮”、“叫床”,这些字眼,《阴道独白》曾被停演。阴道怎么了?为什么不能说?我觉得这是在限制妇女的表达。妇女自己有权讲述自己的身体,有权自己界说自己的欲望。阴道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身体部位了,它关系到妇女的生命、经历、地位等等。

我在美国上学时,有一天老师给我看了一幅画,画的是卫生间,里面有月经纸。我看了非常震撼。后来有男人对我说这有什么意义呢?我脱口而出:“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过月经!”

男权文化是对女性视而不见。本来我们应该非常自然地接受月经这种东西,而女性必须忘掉她的种种尴尬和不便,来融入一个从来没有过月经经验的男人的文化中。女性一直都是受到这种压迫的,但她没有语言去表达,没有合法性去说。

让我们再回头来说伊娃的《阴道独白》。作家非常清楚,性,包括性欲和性快感,不仅仅是生理学范围的问题。它连带着妇女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识,她是接纳还是迷失这个身份。失去身份、自我和自尊心,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更不用说失去了她们原本应该享受的性乐趣。

《阴道独白》最后一幕是一首诗,作家把它献给儿媳。题目《我曾在那个房间》,指的是医院的产房。在那里,作家目睹这羞涩的孔道变成考古隧道、运河和深井。阴道改变颜色,血像汗水一样渗出、屎和血块撑开所有的孔道……母亲们、丈夫和护士围在床边,他们忘了阴道,直待小生命冒出头、胳膊,落入人世。医生血淋淋的双手把撕裂的阴道缝合起来,这时,它就像一颗贲张搏动的红心。

艾晓明,中山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妇女和公共问题学者,曾积极介入和推动孙志刚案和黄静案,翻译、导演过女性主义话剧《阴道独白》。曾拍摄半裸照支持问责万宁性侵事件。

学术要平等师生更要平等 篇7

传统上, 文人要是没有一点狂狷之气, 好像就不正常。现在好了, 一方面从小被要求听老师话、守纪律, 连坐姿也必须一丝不苟;另一方面大量做习题, 时刻不忘向标准答案靠拢, 否则老师红笔伺候。如此长期训练下来, 乖孩子居多, 能考入名校的绝大多数都是唯老师马首是瞻的学生。突然冒出一个敢于褒贬教授且是同专业的名家, 用的更是“大不敬”之言辞, 当然会让导师“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是从中国学术发展长远计, 如果学生个个只会对前辈及其成就“高山仰止”, 不敢做丝毫怀疑, 这学术创见从何而来?

所有人在人格尊严上都是平等的, 学生错了当然要批评教育。至于学术批评, 不要说有理有据的批评是后学的水平和潜力之证明, 就是光凭敢于小视名家, 激扬个性文字, 这股锐气便属难能可贵。这世界上最后成就大局面的人, 年轻时不狂妄的恐怕不多。有想法且敢于说出来, 不管是在微信圈里还是公开发表, 都应该视为年轻学人的优点。要是说错了, 正好给了导师指导的机会。而且, 导师应该以学界的规矩与之“商榷”, 而不要简单套用“师道尊严”, 学生只能服从。没有学术观点的独立, 中国学术的未来是不可想象的, 而没有学生人格的尊严, 中国社会的未来令人担忧。

人们未必关心某个教授与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绝交”, 但可能已经注意到, 因为导师威武, 学生在辩解时慌不择言, 不经意间已流露出某种不敢坚持自己观点、更不敢坚持批评权利的怯意。把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生吓得放弃批评权利, 难道不是更大的错误?

过去讲“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师生关系过于物质化的倾向到处可见。但如果我们仍然承认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那么任何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就不应该简单因为“教不了”而放弃职责, 更不应该仅为学生在学术上褒贬名家而公开将其“逐出师门”。

浅析私主体泛平等化与实质平等 篇8

社会的进步以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为基础, 只有每一个私法个体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运转。但民商事活动中的私主体并非一开始就具有平等的地位, 其平等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且曲折的过程。

作为当代大陆法系滥觞的罗马法, 虽很早就承认个人作为法律上权利义务主体的正当性;但并不承认所有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能力。一个完整的人格必须同时具备自由权、市民权、和家族权三种身份权。换句话说, 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市民、家族三种身份才能称作具有头颅 (Caput) , 可以享受公法上、私法上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称为法律意义上的人。 (1) 自由权是区别于普通人与奴隶的主要标志;失去自由权被称为“人格的大减等”即丧失法律上的行为能力。市民权是享有罗马市民身份的人才享有的权利。家族权又称家父权, 家父作为自权人享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有权控制家族其他成员的自由和财产, 其他家族成员则不具有这些能力。罗马法中的这种不平等的身份制度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阶级分明 (奴隶与主人的划分) 、长幼有序 (家父和他权人的划分) 、内外有别 (外邦人与市民的划分) 、幼 (小孩子) 弱 (女子) 有所恃 (家父的保护功能) 、幼弱有所养 (监护和保佐)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罗马法身份制度也最终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与古罗马帝国一同作古。

英国历史法学派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亨利·梅因爵士在《古代法》中得出一句经常被人引证的结论:“迄今为止的进步社会运动, 乃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根据梅因的观点, 一种进步的文明, 其标志乃是独立的、自由的和自决的个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而出现。 (3) 从启蒙运动,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和“契约自由”等思想的萌发到法国大革命彻底否定封建等级制度;私主体平等化过程几乎浸透了血与火的交融。《人权宣言》第一句话就明言“在权利方面, 人人生而平等且自由。社会的差别只可基于共同的利益。”受此鼓舞《法国民法典》第八条也明文规定:“所有法国人均享有私权”。但这种平等还仅限于自然人之间。随着商事活动的展开, 仅以自然人作为民商事活动的主体并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交易模式。于是19世纪末以高度抽象化和概念化著称的《德国民法典》创造性的将“法人”这一制度引入民商事主体中, 并赋予其在商事活动中平等的主体地位。这一创新将私主体范围扩大到法律上的“人”。

由于私主体平等化过程的长久和艰难, 因此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平等被泛化的强调并体现在从立法到司法的每一环节中。但这种泛化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私主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把预先制定的权利义务强加到每个私主体身上, 实现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言:“民法典是不知晓农民、手工业者、制造业者、企业家、劳动者等之间的区别的。” (4) 私主体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是具体的“人”面对的也是具体的客观情况。这种泛化的平等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和正义。

二、私主体泛平等化之殇

私主体泛平等化缺乏对不同主体的差别区分, 使得这一平等既不能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也无法对私主体提供实质的公平正义, 而广为市场诟病。

(一) 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与法人二者有相同之处, 比如独立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能力、权利能力和责任承担能力等;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比如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等法人就不能享有。在一些具体情况下自然人和法人缔结一项契约, 双方权利义务从表面上看似平等, 但实质上却是不公。首先, 从行为能力上来说, 个人的能力就算再突出也是有限的;而法人的背后却是众人的群策群力, 无论是抽象的规划还是具体的施行, 其效率和周密性都远远强于自然人。其次, 责任能力上, 一般情况下法人的财力和物力都远远强于自然人, 法律在此问题上将两者平等待之, 显然对自然人不公。最后, 在商事活动领域, 相对于普通民事活动来说, 更为复杂、接触面更多、涉及面更广, 而私法领域的法人则大多为适应这种环境而创设, 其对商业环境的适应性远强于自然人;因此法人在商事活动中获取的资源 (包括信息资源) 比自然人多。所以对自然人来说, 在与法人做比较的时候, 平等的私主体地位反而不公平。

(二) 自然人与自然人

不同的人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占有的资源、以及个人的资质都不一样, 造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经济地位的不同;即民法通过平等原则来实现商品经济的平等精神, 而现实中弱肉强食的现象广为存在, 一次又一次损害了民法的平等精神。 (5) 法律赋予自然人相同的权利,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实践;同样, 法律加在他们身上的责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即权利上平等的主体之间因为能力上的差别使得相同的义务对他们而言并不平等。私主体的泛平等化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自然人来说更像是正义的天平倒像了处于强势地位的人那一边, 看似平等的对话其实是一方居高临下对另一方的俯视。

(三) 法人与法人

如同自然人之间存在能力的差别一样, 法人之间也有着类似的区别。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与雇员上万的集团、业务局限一隅的公司与跨国集团、财力有限的小企业与大型财团、民企与国企、民企与外企等, 不同类型的公司其能力和占有的商业资源肯定不一样;使得他们在商活动中面对的环境和所处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压力对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来说如“微风拂过”, 而对一些实力不济的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片面的强调所有商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平等显然过于武断且有“罔顾客观事实”之嫌。

总之, 私主体泛平等化对于民商事关系中的主体而言并未发挥其维护平等正义的初衷。相反正是由于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泛化的平等, 反而不利于维护私主体之间应有的公平正义。

三、回归平等的本质

(一) 保护“弱而愚”的“人”

私法中的主体, 不论是自然的人还是法人, 都是具体的;也因此会产生各种能力上的差别。星野英一认为:现代民法中的人是“具体的人”, 是“弱而愚”的人, 尤其是穷人以及轻率从事、意志薄弱的人。 (6) 其实何止是在民法中, 商法中又何尝缺乏那些“弱而愚”的法人呢?既然要维护实质公正和平等, 那么就有必要对那些在私法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施以援手。让他们能真正与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的人平等竞争。

对劳动者的保护: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大量劳动者尤其是那些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往往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获得工作岗位, 求职者经常不得不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 或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传统理论中体现主体之间平等协商的“契约自由”已经成为掩盖实质不平等的“遮羞布”。新修订的《劳动法》虽加强了对劳动者身份权的保护, 但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劳动合同、劳工赔偿、劳动时间、劳动者报酬、集体合同、特别是工会在劳动者保护这一方面仍旧有不完善的地方。对此, 我们有必要参考西方国家的工会制度, 提升工会在劳务关系中的地位;赋予其更多权利使之能更加直接和积极的为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

对消费者的保护: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 向“强而智”的商家主张合法权益时, 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讲, 凭借其有限的个人能力与公司企业争夺利益显然胜算渺茫。从“损强补弱”的方法来谈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增加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 建立完善的责任倒追制度; (2) 对经营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进行严格的限制, 提高其对消费者告知义务的标准, 完善告知方式; (3) 对涉及民生的行业要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

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企业法人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上文中已有论述, 此处不再赘言。关于民企的保护一方面是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下文中将专门阐述) 。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结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规制;防止强势企业滥用优势地位。

(二) 营造公平的“竞技场”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如果用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也许在贴切不过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年也是我国商业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但商业的空前繁荣并不能掩盖早已暴露的缺陷。

当前, 企业的划分除了以责任和组织形式为标准外, 还有一个特殊分类, 即国企与民企。同样组织形式的企业, 经营同样业务, 面对同样受众人群。但国企因有国家“撑腰”, 又有地方政府“站队”, 无论是行政审批还是银行贷款, 都远比民企要容易;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垄断, 垄断的是“抢跑”的权利。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私主体泛平等化”面具下的不平等;而正是这张面具让实质上的不平等变得“理直气壮”。

世界级的企业应该诞生于一种先进的商业制度之中。垄断当然能够产生效益, 就好像集权能够带来效率一样, 但垄断和集权并不能与市场化的、公平的商业制度并存。世界级的企业应该经历过伟大的冒险和征服。 (7) 健康的商业环境应当具有公平的竞争规则, 平均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是合理的发展模式。商场如同竞技场, 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商主体都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和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抵御风险, 更灵活———顺应市场变化, 更高效———创造价值。对于一些国企而言, 借助国家政策和法律上的扶持获得的发展是一种病态的增长。只有把国企从政府的怀抱推入市场竞争中才能才能使其健康发展。

举例说明, 美国军事力量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军拥有一流的武器供应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通用动力这些全球顶级军工企业基本上都是私人资本在运作。且都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赢得美国国防部亲睐;也是因为竞争的存在才使得这些企业的不断推出超乎想象的战争机器。在中国, 我们过去迷信举国体制, 限制民企涉足军工行业;使得中国军工企业总是以模仿者的角色出现市场中。如果再这样下去, 中国想要获得与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军事实力恐怕仍旧只是一个构想。 (8)

建立实质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其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 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 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 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否则我们发展的将不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而可能是权贵资本主义, 政府应该放下很多亲自参与竞争与民争利的举动, 把主要精力用在保护公平竞争上来。 (9) 只有构建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从实质上对私主体泛平等化给当前中国商业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补救。同时对于处在市场经济这一巨大“竞技场”中的诸多商主体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展现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一个走向卓越大企业的机会。

四、结语

垄断的大量存在是国家之耻。世界百年商业文明的历程证明, 一个现代商业国家的演进过程, 就是国有资本日渐自我瓦解的过程。 (10) 当今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公司都需要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私主体泛平等化并没有给中国民商事活动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他变得保守、变得偏颇、变得不那公平。市场呼唤真正的公平、社会需要真正的正义。对于私主体泛平等化的缺陷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相反, 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被平等外衣掩盖下的种种不平等, 才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改变。

印度圣雄甘地有句名言“要改变世界, 就先改变自己。”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 想拥有让世界侧目的力量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对于中国民商事法律而言, 改变从修正充满弊端的“私主体泛平等化”开始。

注释

11 康茜.罗马法人格小减等制度——依然争议的学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 2011, 1:144.

22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 (上) [J].法学, 2002.6.

33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96-97.

44 拉德布鲁赫.法律学入门[M].碧海纯一译.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 昭和三十七年版.109.

55 许中缘, 屈茂辉.民法总则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95.

66 [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M].载自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M].第8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75-194.

77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上)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297.

88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北京市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将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军工、银行、证券、保险等垄断型行业.

99 张朝阳.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在妨碍中国崛起.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上发言[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 c248b639b6648d7c1c746f9.html.

平等合作 篇9

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现状分析

1.1 城镇居民内部消费差距明显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数据, 可以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分组消费支出增长如表1。

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2002年-2012年)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从2002年到2012年, 我国城镇消费支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通过计算各年的消费增长率, 发现在2002年到2012年城镇高收入户居民消费支出的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并且在2012年最高收入户消费支出是最低收入户支出的5.15倍, 城镇居民内部消费不平等差异明显。

1.2 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地域差距明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78年-2013年) 。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区域差距主要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1984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在逐步的缩小, 最高省份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最低省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在300元左右波动;第二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6年, 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差距迅速扩大, 从1985年的471.2元扩大到1996年的3995.28元, 增长了8.5倍, 同时最省域之间的消费支出比从1985年的1.9倍增长到2.44倍;第三个阶段是1997年到2013年, 这一段时间居民的省域消费不平等维持在2.4上下波动。

1.3 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作用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的数据, 将我国城镇居民进行分组, 并对各组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2002年-2012年) 。

从表3中我们将各收入户的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分组, 结果发现, 各收入组的组内消费不平等与组间消费不平等均明显增加, 有时候还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尽管收入户各组内收入增长和消费增长具有一致性, 但是各收入户组间消费不平等的增长明显低于各收入户组间收入不平等的增加,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当收入增加的时候, 消费也随之增加, 收入减少时, 消费也随之减少。从表中还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增长率小于收入不平等的增长率。

2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的选取和计算

本文采取了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组数据, 将我国城镇居民分为最低收入户 (10%) ;较低收入户 (10%) ;中等偏下收入户 (20%) ;中等收入户 (20%) ;中等偏上收入户 (20%) ;较高收入户 (10%) ;最高收入户 (10%) 并在此基础上, 假设一个指标μ来衡量不平等性。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把收入分成7组Xn= (X1, X2, X3, …, X7) , 每组人数所在的比例为Vn= (V1, V2, V3…, V7) , V1=0.1, V2=0.1, V3=0.2, V4=0.2, V5=

由式 (2) 可知:当X1=X2=…, X7时, μ=0, 当Xn的分布越不均衡时, μ值越大。同时μ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各个收入阶层变化的敏感性, 并且充分考虑到不同阶层所占的人数比重。把表3数据代入式 (2) , 可计算出消费不平等指数 (μx) 和收入不平等 (μy) , 计算结果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 μx和μy之间存在同步变化的趋势。都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接下来将根据计算数据进行检验。

2.2 相关检验

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μx和μy, μx和μy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结果表示μx和μy都是平稳序列。

协整检验:对 (μx) 和 (μy) 进行检验,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对 (μx) 和 (μy) 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 滞后期为1时, 伴随概率为0.0389, 得出的结论是拒绝原假设, 所以得出 (μy) 是 (μx) 的原因, 即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原因。

2.3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部分的检验得出: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两者数据存在明显同步趋势。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原因主要来源于收入的不平等。这也意味着如果缩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可以有效的缓解消费的不平等。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 我国消费不平等程度在不断加剧, 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两者数据存在明显同步趋势。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原因主要来源于收入的不平等。这也意味着如果缩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可以有效的缓解消费的不平等。

因此, 笔者提出改善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缩小我国城镇消费的不平等首先应该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努力减小地区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消费支出消费不平等。健全消费信贷制度, 扩大信贷范围, 让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信贷来提高近期期消费水平, 应大力支持小额信贷, 通货小额信贷的方式, 使中低收入户自身发生转变, 才能缩小消费不平等的差距。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使所有的城镇居民都拥有一定的保障, 并且逐渐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邦昌, 么海亮.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分布测度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 (1) :79-86.

[2]蒋南平, 刘巍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J].消费经济, 2010, (1) :19-23.

[3]李涛, 么海亮.什么导致了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不平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9) :31-40.

[4]杨秷波.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演变及其原因[J].财经理论研究, 2013, (4) :54-58.

[5]邹红, 李奥蕾, 喻开志.消费不平等的度量、出生组分解和形成机制——兼与收入不平等比较[J].经济学 (季刊) , 2013, (4) :1231-1254.

[6]杨继东.中国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其原因[J].财贸经济, 2013, (4) :23-30.

本真与平等 篇10

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我在学校不断重复这个观点。我不仅仅这样说, 我还这样做。学校很少召开教师大会, 即使召开, 我一般都开成教育教学的专题会, 或研讨会, 或经验交流会。会上也不是我讲, 而都是由老师上台讲, 讲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理念。每个人不能泛泛的讲, 要讲自己的切身感悟、切身体会, 要有自己鲜活的、感人的、蕴涵深远的案例。老师们每一次都会认真地准备, 写成讲稿, 再做成课件, 事前会邀请校领导或同行去听他们试讲。而作为校长, 我一年一般只做两次报告:一次七月, 高三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 还有一次是十二月, 学校教代会上校长的年终述职。这是我所必须认真准备的, 每一次发言都思考很长时间, 或一个月, 或数个月, 或更长的时间。所谓以人为本, 落实到学校, 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面对师生我必须阐述我的教育理念, 我必须倾述我的教育理想、愿望, 以及我的困惑、矛盾, 我必须对教师或学生汇报、交流我的所作所为, 并对教师或学生说出我们互勉或寄语的话。我一直坚信, 今天的学校应该到了颠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时候了, 靠车头带的火车时速只有八九十公里, 而现在高铁、动车时速已经三百多公里了, 那可不是火车头带的结果, 火车一旦启动, 每一节车厢都能发出动能。如今, 学校的发展也是这样, 每一个节点上, 即每一个教师都有能动的自主发展的创造与创新的空间, 从这个意思上说, 每个教职员工不都是“校长”吗?

学校的教育理念需来自学校的传统及当下的教育生活。从百年前的“纯朴仁勇”的校训, 到今天的反映“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内蕴的学校文化精神;从正在践行的以“本真、唯美、超然”为内涵, 以“浸润”与“体验”为特征的“诗性教育”, 到学校座右铭般的“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的核心理念, 洋溢的都是“本真”的气息、“生命”的气息、“感恩”的气息, 形成了我们学校完整的教育理念体系。这种理念体系不是口号, 不是摆设, 不是与学校的实际生活两张皮的“外衣”, 已经内化为我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成为学校生活的灵魂。我们学校经常有外地的同行来参观考察, 总会有人问我:你是怎么使你们的教职员工认同你的理念的?每当这时, 我都会讲几个案例。我说, 我们学校的理念都不是校长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来自于我们学校的历史, 来自于我们学校优秀的教育传统, 来自于我们当下的日常的校园生活。比如, 我们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 原本的话是与此有差异的, 差异在哪里?差异就在一个字, 原本是“学生”, 今天是“师生”, 它也是有缘由的。一天, 学校召开经验交流会, 生物组的王老师上台发言, 她说:校长, 我建议把我们的核心理念, 改动一个字, 把“学生”改成“师生”。一字之改, 境界全出, 教师与学生平等的理念、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的理念, 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比如, “以人为本”, 是学校的基本教育理念, 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 班主任李老师上台就说, 泰戈尔有一句话, 可以充实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 泰戈尔说:“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又是何其好啊, 社会发展到今天, 教育发展到今天, 仅仅提“以人为本”, 似乎还不够, 作为补充, 还应该提“以生命为本”。每当我与兄弟学校讲到这些鲜活的案例的时候, 一般都会得到他们鼓励的掌声。教育要回到原点, 办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我的理想就是办一所有生命质感的学校, 学校应该是“本真”的呈现。我们培养的是一生有诗意、本土情怀的人, 也就是具有人生本色素养、素质的人。做到这些, 看似简单, 其实是艰难的。我曾遇到一件事, 我应邀去一所学校参加评估验收。评估结束, 我回家了, 收到了一封邮件, 是我刚离开的那所学校的一位学生写给我的, 她刚被我个别访谈过。她说, 这几天内心一直纠结不安。那是她人生第一次在那样正式的场合接受访谈, 也是第一次收到一张成人给她的名片, 她似乎想倾述又似乎犹豫, 她说, 很抱歉, 那天的访谈提供的学校情况或多或少掺杂着水分, 唯一真实的便是我对您说理想的大学就是您所在那个城市的那所大学。我很震惊, 那么一个纯情的高三女生, 在我看来当时那么纯真的表达竟是被校方“指导”过的。她说, 毕竟我还只是个未涉世的小孩, 但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写下这封信, 想请您原谅我们的第一次谈话是建立在谎言之上。过了几天这位女生又给我发来了邮件, 她说, 内心一直煎熬, 看到学校为迎接评估准备了几年的努力和付出, 不能由于自己冒失的一封信而毁了, 一再问我会不会影响这次评估最终的结果。最后, 她说, 她怕看到老师们的那种失望, 就像自己经过三年的努力没有实现高考的愿望一样, 她心里会难受的。面对这位学生的这两封信, 我能说什么?我能做什么?这个学校让我遗憾, 可这位学生却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一丝曙光在前的希望。我希望我讲述的这个故事, 不要被编者所删除, 让它成为我们校长办学的一个警示, 学校切不能纯粹为了功利而做任何虚假的、无意义的事情。假如, 校长要讲究“管理”, 就从这点上管住我们自己,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 时刻为师生做个好样子, 这就是我的朴实的学校管理观。

平等合作 篇11

关键词:平等;内涵;自由主义;社群主义

近年来黑人骚乱事件不断发生,如“2014年弗格森案白人警察枪杀黑人”,弗格森案在美国引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可以说是美国几十年来全国最大的抗议事件。黑人问题本质的原因在于社会不平等,阶层垂直流动性较差,使得很多人看不到上升通道。美国黑人骚乱类似的事件很多国家都存在,因此在新形势下更应该准确把握民族平等问题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当前民族平等问题的复杂性。

一、平等的内涵

平等一词最先来自卢梭,从那以后平等一词逐渐成为一种原则、一种价值追求。关于平等的概念,《辞海》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上处于相同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即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权利与义务。此外,平等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平等还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政治法律的需要,如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一些国家的独立运动等等。总地来说,平等是指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履行同等的义务,同时平等也是一种保证人或群体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取得成就。

二、当代社会关于平等问题的争论

民族平等是一个逐渐实现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两方面。民族平等究竟是要达到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对此问题之争主要是在自由主义及社群主义范式下展开讨论的。

1.自由主义的平等观

自由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机会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得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保证自己在就业、受教育方面的权利,以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为核心。以罗尔斯为代表人物的自由主义主张把平等视为社会正义的内在尺度和标准,强调两个平等原则,首先,自由原则,社会成员都应拥有最大限度的平等权利。其次,差别原则,不平等的结果要分配给每一个人,并将一些补偿利益给最少受益者,另外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地位和职能应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认为同时满足这两条原则的社会,才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此外,主张自由主义的还有诺奇克的持有公正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的“保守”公正观等。

法国是重视机会平等的一个例子,长期实行一元化的民族融合模式,强调中央集权控制,教育世俗化,坚持法语为唯一语言的共和模式,对平等的理解是从一种“个体一公民”的角度,其制度安排是以公民身份的塑造为旨归,忽略社会成员的族群身份差异,以确保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参加机会、获胜的机会和被挑选的机会,强调个人的机会平等。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法国存在“高认同“与”高冲突“并存的独特的民族关系,高认同在于这种模式警惕族群边界的固化,阻止民族主义发展的制度途径和发展空间,使得各个少数群体都建立了法国文化认同,如对于北非移民来说其认同是多重的,其对故国、地方宗教的认同与对法国的认同并不排斥,两者可以兼容,并且呈现随着移民后裔代际更替对法国的认同度越来越高的趋势。

然而同时,高冲突也同时存在,这些制度模式无法解决事实上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据统计,非欧洲裔家庭与欧洲裔家庭获得一套福利房的平均等待时间相差两年,此外移民出身的应聘者获得工作的机会要少40%。由此可知,法国移民大多生活水平低,沟通渠道缺乏,导致他们通过暴力手段表达其不满,如2005年巴黎爆发长达20天的骚乱,持续的骚乱使得当局对共和国的融合方式进行了调整。如2010年夏法国政府大规模的驱逐罗姆人,同年10月,法国颁布“罩袍禁令”。2011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公开表示,法国实行的民族政策彻底失败。从中可以看出法国在面临日臻突出的民族问题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改革的道路,而是选择强化原有的共和模式,无视结构性不平等及少数群体政治参与的弱势,导致民族问题频繁发生。追根溯源,其主要问题在于共和模式对“平等”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去族群化”的平等不能解决真正的不平等问题。

首先机会平等强调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是非常必要的,确保社会成员平等地分配权利和义务,因而在平等权的基础上,政府就有反歧视治理的义务,但这在法国不太奏效。如法国于2004年成立的反歧视与促平等高级公署(HALDE),虽则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控告请求多能解决的却很少、权力行使有限、无法解决间接歧视及结构上的不平等等问题。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提出要给社会上最不利者或者说是境况不平等的人给予补充,然而法国这种无视差异、价值中立、表面公正的措施,其实就是不平等,因而导致“高冲突”的局面存在。此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原因,各族群的文化、经济等发展不一,如果不顾现实情况一味强调绝对的机会平等,相当于让各族群在起点不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反倒引起更多不平等,如此这样那么公民身份对于少数群体就会失去吸引力。

2.社群主义的平等观

自由主义在西方是主流思想,拥有着正义话题的垄断权,但它也不断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如社群主义等的驳斥和批判,代表人物有麦金泰尔、查尔斯·泰勒等。社群主义指责自由主义是个人主义,主张群体权利高于个人权利,应该横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平等。他们表达的观点其实是跟实质的结果平等相联系的,因为结果平等必须指向某类群体,对此,多民族国家大多对少数群体实行“承认”政治,通过优惠政策来确保资源分配平等,这些优惠政策内容主要体现在经济、就业、教育等方面:

第一,教育中的优待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实行教育优待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的构成比例。如1965年约翰逊总统颁布第11246号行政令(即平权政策),教育方面取得佳绩,如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把20%的招生名额用于塑造多元化校园,在2012年比例上升至25%。这些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在共同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权重加分,得到更多的录用、录取机会。第二,商业中的优待政策。在菲律宾,穆斯林申请工作可以免去一些正式的要求,如不用参加政府部门职员录取考试或不需要提供信誉保证等等。第三,政治中的优待政策。1978年西班牙划分自治区,其中包括具有民族性特征的巴斯克自治区,其拥有如可以建立自己的警察制度并享有征税等的自治权。政治中的优待政策保证了少数民族成员能够通过合法渠道参与到国家的整体政治运行,确保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不管政策是如何的不同,政策的目的都是在各个族群之间调整报酬和机会,实行这种优惠政策,使得少数群体最终能够进行平等的竞争,可以消除因为客观经济差距引起的民族冲突,体现了正当性和公平性特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优惠政策也逐渐显现出她的副作用,1.人口代际更替将扭转民众对优待政策的支持。在中国,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民族优惠政策继续实施的必要性,认为既然讲求民主平等,汉族和少数民族就应实行一样的政策措施,认为此举有违公平正义。在美国,“肯定性行动”形成了针对其他族群的“倒过来的歧视”,结果平等的政策使得不平等持续加剧,增加族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2. 有些规定涵盖范围较为宽广,使得最不需要优待的群体也可能被包括在优待范围内,产生很多漏洞。如在我国出现很多修改少数民族成分、“虚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非法获利等重要的虚假身份事件。另外,优惠政策实施也会造成认知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在社会形成少数族群的刻板印象、影响被优惠者的自信心等。

三、结语

从上可见,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在民族政策的争论中各有其合理的价值基点,对民族平等的理解应视历史与现实的情况而定,不可偏废一端,赋予其相对化和动态化的合理价值观。当民族同质性较高,较少独立倾向,矛盾小,公共政策就偏向形式平等,反之,则应实行优惠政策,偏向实质平等。如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个体虽然实现了机会平等,但少数群体仍处于弱势地位,且比例远远大于主体民族,存在结构性不平等的现象,对此后来加政府对土著人实行优惠政策,采取了从形式平等到结果平等的政策,减少民族冲突。因此,不管是实行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关键在于两者结合的“度”,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制度和政策,以此确保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满足政治民主、政治整合的目标。然而民族平等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异民族身份的公民真正拥有平等权,即最后达到“自由主义”——个人机会平等, 也就是说“优惠政策”仅仅是过渡时期的一项临时政策,而“个人的机会平等”应为长远目标,最后都应完成由结果平等向机会平等的过渡。

因此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努力创造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将自然条件造成的起点不平等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强调机会平等对发展的激励作用,使每个人都相信,努力可以换来人生的成功。此外也要遵从补偿原则,让公共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缩小收入差距,抵消机会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辞海编委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10.

[2]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62.

[3]刘力达.高认同与高冲突:反思共和模式下法国的移民问题及其政策[J].民族研究.2013(5):3.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篇12

受此启发,我让班上的学生座位也轮流调换。首先是自己选择一个座位,然后是从第一排调到第二排,第二排调到第三排,依次类推,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这样每周前后换一次,然后每大组之间是7周左右调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坐在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的机会。此举不但使家长没什么怨言,学生更觉得新鲜,多了坐在不同位置的体验,一个个都对好的位置倍加珍惜。

我索性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也全部列举出来,擦黑板、洒水、扫地、擦桌子、关锁门窗、关灯等,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流做。

班干部也轮流做,当天的值日班干从喊起立敬礼开始,全权负责纪律、卫生、特殊事情的处理等。

我上课提问也是由前到后依次“开火车”,有答不上来的站起来说一声“我不会”再坐下,由后面的人回答。

……

为了做到教育教学的公平,以上是我做的一点点尝试。我觉得我所做的只是一种朴素的公平,也许对“公平”的理解有些狭隘。但我觉得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每个学生在校的学 习和做事 的机会相 对公平。学生在上学期间,如果在学习和做事上有所区别,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如果能做到“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家长和学生都将无话可说。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至于为家校矛盾纠缠不休。

2.学生的主人翁意 识和集体荣 誉感增强 。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员,“班级是我家,我为家添彩”正逐步深入人心。同时你做这事做得怎样,便有和别人的比较,相互之间较劲的最终结果恰恰是使每个人都格外用心地去做事。班级的荣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焉能马虎了事?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家的心才会往一处想。

3.学生的生活体验多了,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以前,有些事从来轮不到自己,不知道做那些事是啥滋味,别人做得好与坏,自己常常只站在局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还怨天尤人。等到自己做了之后,便少了抱怨,多了相互理解。有时,为了做好某件事,不得不请同学帮忙,这样就建立了同学间的友情。学会了以己度人,将心比心。

4.培养了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现 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有家长娇惯,动手做事的能力不强,在校如能把卫生工作做好,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特别是学生懂得了只有学会帮助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帮助,使学生懂得了怎样与人相处,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可以减轻班主任 教师的工作压力 。给每个学 生的机会都均等,使大家熟悉各种事务的规则,一旦整场运转起来,班主任就可以“少管”或“不管”,就可以腾出时间想怎样让班级运转得更健康、更轻松自在、更有活力。

上一篇:昼夜节律下一篇:数学模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