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保护原则

2024-10-15

平等保护原则(共9篇)

平等保护原则 篇1

所谓物权平等保护是指物权主体 (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 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对相同的物权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义务和责任, 并且在市场交易中也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市场主体的物权受到侵害后, 应当受到平等的保护, 而不应该有所歧视或区别对待。我国《物权法》第3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第4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使物权平等保护在法律上得以真正的确定化, 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 国家和其它民事主体不是平等主体, 对他们的财产不能平等保护;也有人认为, 物权法是私法, 首先应保护私人财产, 按照先私人, 再集体, 后国家的顺序加以保护。实际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种所有制经济形成的市场主体, 都是在统一的市场平台上运作并发生相互关系的, 只有遵守统一的市场规则, 才能公平竞争, 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也就是说要“坚持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一、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

(一) 平等保护原则的民法视角考察。《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是对平等原则的确认, 意指“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 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1]。由于民法调整的是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从调整对象加以分析。从财产关系方面来看, 集中表现为民事主体的合法财产利益得到平等保护。无论是自然人、企业法人或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财产在民法领域中受到平等对待;从人身关系来看, 平等原则是指人格平等, 即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没有上级和下级、领导和被领导的区别, 行为主体一旦被民法所确认, 其法律地位都归于一致。依此看来现行《物权法》中的“物权平等保护”应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强调:

1.物权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根据现行的《物权法》我国虽然存在国家、集体、私人等不同的物权主体, 但是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不能因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更不能歧视对待。这是贯彻平等保护原则的前提和基础。

2.法律都平等地禁止侵犯各种主体所享有的物权。《物权法》第56条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的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第63条规定:“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第66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也就是说, 无论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物权还是私人所有的物权, 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和破坏。

3.任何主体的物权受到侵害之后, 各物权主体都应受到平等保护。只要是合法所得财产, 都应受到物权法的平等保护, 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各种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以后, 都可以平等地享有物权请求权、侵权请求权以及其他请求权。通过行使此种权利, 从而使遭受侵害的财产得到恢复, 遭到侵害的权利得以补救, 遭受妨害得以排除。另一方面, 各个物权人无论在保护范围和保护的力度, 都应当是一致的。不能因公有和私有而有所区别。

(二)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宪法依据。

1.计划经济体制是对国有财产进行特殊保护的宪法依据。对国有财产进行特殊保护最初体现在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中, 该规定是以其宪法为依据的, 此后区别保护物权为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和学说所继受。虽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宪法的规定, 苏联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但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必须服从于国家计划的领导, 因此, 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是苏联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 国民经济的计划化是苏联的宪法原则。

但是在建立在社会公有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不存在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经济领域的一切都属于公法的范围, 而不属于私法范围。这种理论“抹杀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立, 把民法中的人由私人变为公民, 把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由私人利益替换成政治热情, 使经济缺乏活力, 使民法成为政治国家的驯服玩具”[2]。而且, 由于实行计划管理, 个人利益被抽象为一元的国家利益, 作为一个“部件”, 个人只有服从“大工厂的指挥者”的义务, 因此不可能有契约化的相对于国家独立存在的利益群体, 国家与社会二元一体。由于我国宪法和民法的制定都以苏联为主要的参照, 故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被我国采纳。所以国有财产主要依据国民计划经济运行, 而各类民事主体有不许遵守该计划, 故在国有财产权与其他主体的财产权相冲突时以不违背国家经济计划为由对国有财产进行特殊保护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2.市场经济体制是物权从区别保护向平等保护转变的宪法依据。在对我国1982宪法的先后四次修改中, 最主要显著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 于1993年将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其二, 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法律地位, 并越来越强调对其加以保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集体和私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相反,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因受价值规律的支配、竞争机制的影响, 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且意志是独立自由的, 可以说, 尽管我国宪法条文没有很明显的改变, 但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确实对民法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并成为理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概念的经济内涵的新基础, 因此, 区别保护各类主体享有的物权的宪法依据已经丧失。早在1979年, 邓小平同志为了摆脱“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3]的传统观念。他指出其错误, 并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4]。实践也证明了两者是不存在抵牾的。

可见,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对民法的基本观念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对物权法中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物权从区别保护向平等保护转变的宪法依据。当然, 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和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 并越来越强调对其加以保护, 是对物权法实行平等保护合宪性的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佐证。

3.物权的平等保护不会导致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丧失。对国有财产进行特殊保护的依据是宪法关于计划经济的规定, 那么, 自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 应当对物权予以平等保护也就水到渠成。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不过表明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左右着其经济形式。“如果认为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 国有经济因素经营不善、管理体制落后等原因导致亏损、倒闭而丧失主导地位, 将导致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经济内涵的否定, 这是不合逻辑的。在物权法中, 社会主义概念的经济内涵在其中应当得到体现, 但这种体现主要是某些类型的客体 (物) 只能有代表全民或集体的民事主体享有所有权, 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进行平等的保护, 不意味着公有财产亏损, 国有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也不能表明私有财产增加一定将导致公有财产减少。因此, 根据客观要求, 对物权实行平等保护在逻辑是不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5]。

《物权法》在将基础性经济资源作为国家、集体所有权的客体的前提下, 贯彻物权的平等保护, 鼓励平等竞争, 既体现社会主义概念的经济内涵, 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误区与澄清

(一) 公有财产特殊保护论。

1.公有财产神圣的缘由。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主要源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确立与资本主义国家截然相反的财产保护原则, 主要是从经济基础的简单比较中得出来的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保护和加强国家所有制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因为国家所有制是国家力量的后盾, 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和人民舒适生活的源泉。中国社会主义宪法也或多或少的遵循了这一思维模式。1975年《宪法》第8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保障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公共利益。”1978年《宪法》第8条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保障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家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破坏国家经济计划, 侵吞、挥霍国家和集体的财产, 危害公有利益。”1982年《宪法》则明显确立了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它在第12条中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有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虽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并没有直接规定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而是在所有制的意义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不容侵犯。但是, 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 是物权制度的基础。在所有制上确立的公有制或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反映了对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态度。从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确立的财产保护原则和规定方式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确立公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宪法与财产保护法律的具体规定要反映经济制度的这一要求的思维角度而得出的结论。

2.物权平等保护不违背“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物权法》第4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即“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违反了“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即“违宪”) 。理由如下:第一, 传统物权法是建立在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 其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私人财产权利。而我国制定的物权法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 其功能是既要保护私有财产也要保护公共财产。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并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第二, “平等保护”虽然符合《宪法》第6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规定, 但却忽视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虽然是并存, 但有主次。“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直接呼应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要维护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从生产资料的角度看, 私有财产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应。如果将私有财产与公共财产置于平等保护地位, 一般来说, 也就是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置于平等地位, 即矛盾根源。而“物权的平等保护”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抵触是因为对财产的侵犯分为“非法侵犯”和“合法侵犯”。从“非法侵犯”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私人财产还是公有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如果从“合法侵犯”的角度看则仅公共财产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私人财产不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并且“公共财产不可侵犯”不仅是一个“现在”命题, 也是一个“将来”命题, 它与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相伴随, 而“物权的平等保护”仅是一个“现在”的命题, 仅应当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通过平等保护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是为了将来的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 更好地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 私有财产特殊保护论。

1.私有财产神圣的缘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础。这种观点认为, 物权法是私法, 应当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主, 所以整个物权法都应当围绕私有财产的保护而展开。如果讲平等保护, 就离开了物权法的私法性质。应当承认, 私有财产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并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 鉴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 实行“一大二公”, 对公民的财产权缺乏必要的保护, 因而强调应当将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物权法不能仅保护私有财产, 而把保护包括公有财产的其他财产排除在外, 所以在坚持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时, 必须摒弃只注重一类财产而排斥其他财产的观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理解不准确、认识出现偏差所造成的, 也没有准确地把握物权法的立法目的和任务。

2.“物权平等保护原则”不会进一步加速私有化进程, 促进两极分化。对于“会进一步加速私有化进程, 还逐渐消灭公有制”的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看, 物权的平等保护肯定会起到进一步发展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但是由此得出“必将进一步加速私有化进程, 还逐渐消灭公有制”的结论为时尚早。为此, 我们应当理解“私有”的各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就生活资料而言, 在阶级社会除了在特定的国家在特定时期存在某种的形式公有外, 都是私有。因此我们担心的无非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化问题。实际上, 在现代社会,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都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关键是以谁为主导、以谁为基础的问题, 如果说物权的平等保护会加速非公经济的发展, 那么同样的道理也会加速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过非公有制经济而人为地置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果将两者置于不平等的地位, 那么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该怎么办?虽然物权平等保护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而市场经济的自发倾向又是私有化, 但是, 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可以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 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 自觉地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缺陷, 使其始终朝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方向前进。

三、我国现阶段行政救济制度在物权平等保护原则上的现状及改进

(一) 我国现阶段行政赔偿制度在物权平等保护的缺陷及改善。与新颁行的《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相比, 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在对物权平等保护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中最突出的是行政赔偿标准和计算问题。“所谓行政赔偿标准是国家支付赔偿金赔偿行政侵权受害人损失是所适用的标准。从世界各国的赔偿制度来看, 行政赔偿标准大致有三种, 即惩罚性标准、补偿性标准和抚慰性标准。我国行政赔偿主要是采用抚慰性标准, 这主要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不如发达国家, 不可能对受害人进行充分的赔偿, 只能以保障公民、法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需要为限, 因而也称为‘生存保障原则’”[6]。根据这一原则, 我国对受害者所受财产损失只赔偿直接损失而不赔偿间接损失, 人身权所受损害只赔偿身体所受损害及直接损失而不赔偿精神痛苦及间接损失, 且有最高额的限制。据《国家赔偿法》第28条规定, 财产权损害赔偿有以下问题:一是对违法取得的财物 (金钱) 赔偿, 只规定返还, 未规定赔偿利息, 对其受到的间接损失也不再赔偿的范围之内;二是对不能返还财产或财产不能恢复原状的, 根据损害程度给于相应的赔偿。此处“相应的赔偿”指什么?内涵?完全足额赔偿还是适当赔偿?而且对财产已经拍卖的, 则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那么要是拍卖所得的价款低于原物实际的价值又该如何?三是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的, 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的费用开支 (各种税费、水电费、仓储保管费、房屋租金、职工基本工资) 。至于停产停业期间损失的实际利益和利润, 国家目前尚不予赔偿;四是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在我国, 直接损失不包括可得利益在内。对照《物权法》的规定:对物权损害实行足额补偿的标准:如第42条: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 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 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由此可见, 《物权法》规定的足额补偿体现了国家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作为物权主体在相互关系上为一种平等地位, 而《国家赔偿法》反应的却是国家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物权问题上的不平等地位, 国家对公民的一方物权如违法加以侵害可以不予等值等价的赔偿而只是一种“抚慰性”的补偿。对此, 《国家赔偿法》应结合《物权法》做出相应调整和修改。

(二) 我国现阶段行政复议制度在物权平等保护上的现状及完善。

1.行政复议中的“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制度没有体现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现行《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复议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制度, 即在行政复议期间原则上不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只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四种例外的情形:一是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是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是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 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是法律法规停止执行的。行政行为执行不因复议而停止的, 是基于优先维护公共利益的考虑, 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的管理必须有连续性和不间断性, 并且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和执行力等法律效力, 因此未经法定程序由法定机关宣告行政行为失效前, 行政行为不因起诉而停止。这与《物权法》的物权平等保护是很不一致的。从行政复议的功能和性质来看,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 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 它不同于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制度。照此看来, 第21条中的停止执行条件中的“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就行政机关能否中立地贯彻“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值得考量和斟酌的。

2.我国现阶段行政复议制度的其他方面 (后果处理和外部责任) 在物权平等保护上的缺陷及改进。违法的规定被有权机关撤销后, 对依据该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予以撤销或者确认违法, 对其造成的损害申请人可以获得赔偿, 对于同类行为的相对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为申请复议或者由于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致使行政相对人逾期未能申请复议的, 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行政复议法》没有对此加以规定。依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赔偿范围, 如果《行政复议法》能够明确违法规定的赔偿责任, 则有助于消除理论上对这一问题的争论, 也更能彻底贯彻物权法中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尽管《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以及行政复议机构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违法、失职的法律责任, 但这种责任是内部责任, 对于如何促使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履行复议职责, 真正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 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正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功能, 欠缺制度上的保障, 特别是外部责任的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或者不作决定, 起诉时以最初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复议机关改变原行为的, 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经复议的案件, 由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机关, 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 复议机关对加重部分履行赔偿义务。立法上的这种责任分配极易导致复议机关为了避免自身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者国家赔偿的义务机关, 对于其受理的复议案件, 明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 却仍然作出维持决定或不作决定, 从而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物权) , 阻碍物权平等保护的贯彻。如果在立法中规定, 经复议的案件, 在行政诉讼中, 起诉时一律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在国家赔偿中, 一律以复议机关为赔偿机关, 复议机关在履行赔偿后, 可以向最初造成侵权的行政机关追偿, 如此, 必将促使复议机关依法履行复议职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物权) , 促进贯彻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三) 我国现阶段行政诉讼制度在物权程序上平等保护的不足及改进。

1.行政诉讼的“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执行”制度未能体现平等保护。《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执行”制度。《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形:一是被告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是原告申请停止执行, 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三是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行政行为执行不因诉讼而停止的, 基于优先维护公共利益的考虑, 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机关的管理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不间断性, 并且行政行为均具有公定力、确定力和执行力等法律效力, 因此未经法定程序有法定机关宣告行政行为失效前, 行政行为不因起诉而中止。这与《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很不一致的。首先, 这个规定只强调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考虑的是以其代表的公共利益的优先, 而忽视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包括物权) 的平等保护, 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置于明显的不平等的地位。其次,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停止执行的条件之一是:“原告申请停止执行, 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言外之意是说, 如果停止执行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人民法院就要裁定不停止执行, 至于因不停止行政行为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就可不必要顾及。这显然未能体现平等保护精神。笔者认为, 这种与《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不一致的制度规定必须加以修改诉讼期间是否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不能固守社会公共利益优于私人利益的观念, 应当树立平等保护的思想。

2.“行政诉讼不适用调剂”阻碍贯彻平等保护原则。《物权法》第32条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 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加以解决。”这个规定并未限制只针对私权力侵害而不针对公权力侵害, 那么也就是说, 如果物权受到公权力的侵害,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也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途径加以解决。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不适用调解。”两法相比较, 《物权法》规定的程序更能实现平等保护。理由有三:一是保护途径的多样化, 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二是和解和调解的适用可使双方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协商, 消除多抗, 增进合作, 真正实现案结了事;三是可以及时解决矛盾, 减少因诉讼带来的人力、物力、经历和时间的耗费, 保护纠纷之外的物权不受不应有的损害。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诉讼不调解制度过于僵化, 使保护渠道过于单一、片面, 也认为凸显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身份差异和行政管理中的不平等。从国外经验来看, 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司法审查和行政诉讼中, 都不同程度地允许当事人和解或法院进行调解。《德国行政法院法》第87条规定:“审判长或其制定之法官, 为使争诉尽可能一次言词辩论终结, 与言词辩论前有权有必命之命令, 其有权试行参与人为争诉之善意解决之和解。”我国台湾地区修正后的“行政诉讼法”第219条规定:“当事人就诉讼的标的具有处分权并不违反公益者法官或受托法官, 亦同。第三人经行政法院许可得参与和解。行政法院人人为必要时, 得通知第三人参加。”[7]行政法院不问诉讼程序如何, 得随时试行和解。因此, 行政诉讼中建立调解制度是必要的, 因为这有利于物权平等保护的真正实现。

四、结语

平等保护原则是世界物权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保护原则, 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也不同于别国的彻底平等保护原则。因为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应该是在平等保护的基础上体现出对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特别保护。而《物权法》既反映了世界物权立法平等保护原则, 也体现了中国特色。这种适应世界立法趋势反映中国具体国情的立法规定, 必将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近代以来, 不同国家对财产的保护主要采取了私权神圣与公权神圣两种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 两种财产保护的法律原则都趋于平等保护。这是世界物权立法保护的一大趋势, 我国《物权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保护的原则反映了世界物权立法走向平等保护的这一趋势并具有中国特色, 这一科学的选择也必将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物权法,平等保护,公有财产,私有财产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42

[2]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调整对象研究[J].法学研究, 1994, 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56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三)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3

[5].高飞.也谈物权平等保护财产权的宪法依据——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法学, 2006 (10) :135

[6].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507

[7].方世荣, 徐银华, 丁丽红.行政诉讼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77

平等保护原则 篇2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平等原则;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36

处于青年期的高中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随之同步发展,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情感教育是高中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面对我们怀远二中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中大多数是寄宿学生,所以在班主任的管理中,特别是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我结合平等原则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多一点沟通、理解。为此,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我逐渐深入认识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而且,用平等的原则去教育学生。那么如何运用情感与平等去教育学生,开展班级工作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分男生,女生,用爱心平等关爱每位学生的心灵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对于高中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应该清醒地知道男生与女生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差别,从而提出男女平等的管理前提。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另一重要条件,当我们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积极力量,正因为有了这份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能意识到无论乐男生与女生,都应该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师爱不但有情感色彩,又要有深刻的理智。学生违反了班规校纪,无论是谁,处理的方法要一视同仁;有时,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更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不分成绩方面的优生与所谓的差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碗水端平”,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个原则。我经常告诉学生,人们都希望一个公平的世界,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那么,我们首先有一个公平的班级环境。由此可见,公平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重要,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他们更需要我们公平地对待他们中的每一位,无论优生,还是差生。

在我们高三(15)班,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错,而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我班就有一位男同学就是这种例子,他认为自己成绩还可以,就可以上课不听讲,而爱和其他同学讲话,经常躲避出操,我严厉跟他说:在我们15班不存在“特殊公民”,班纪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你也一定要遵守,你也必须能遵守。当然,如果学生违反纪律,就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根本无需讨论,这样一来,大家都能理解且逐渐遵守。因此,在我们班,无论是谁,只要犯错误就得挨批,做了好事就会受到表扬,不论你的成绩的好与坏,这样做之后,优生会严格要求自己,而成绩差的学生会体会到自己在班上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从而使整个班级达到一种公平的分围。这样一来,我们高三(15)班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级体。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从我做起

学生与老师几乎每一天都在一起,他们时刻都在观察着你的言行,班主任应该是他们的各方面的典范。所以,自己的言行都在向学生证明你讲的道理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每一天,我都会在早读课之前到班级,这样一来,我们班几乎就杜绝了迟到现象,我认为,这就是“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上,如果我看到地面有未清理干净的垃圾,我就会自己清扫干净。我深知班主任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感情有个性的人,他们正处于由依赖性向成人的独立性的转变时期,其模仿性与可塑性都很强,班主任的思想、感情、语言、行為,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由此,要求班主任必须拥有诚实、正直、公正、言行一致等等良好品质,时时以身作则,处处言传身教,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另外,无论是早晨还是晚间,只要我有时间,我都会在班级与我的学生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便自觉的去学习。

论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篇3

一、物权法中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 物权法律地位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平等是各项法律的基本要求, 物权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平等保护原则体现了我国民法中的平等原则。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平等保护, 市场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竞争, 但是其主体地位都平等, 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 物权规则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物权规则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 我国相关法律对物权法有明确的规定必须遵循平等性的原则, 任意一个物权的主体在获取资产、设定资产和变更资产时都需要遵循相同的物权规则;其二, 任何物权主体发生矛盾时, 需要使用平等的原则对矛盾进行及时的解决, 任何主体都不会具有特殊的权利。

第三, 保护具有一定的平等性。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使国家、企业、各人的物权受到了平等的保护, 国家和企业的物权没有任何的优越待遇。在各人的物权受到威胁时会受到同样的保护, 不会因为各人的物权较小就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 这样使各人的财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二、落实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一,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立法中对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内涵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并且现有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 和实际平等保护原则的内容不一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立法部门需要对当前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进行详细的了解, 并且对近几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对立法中同物权平等原则不一致的内容进行修改, 对内容不全的地方进行补充, 在立法修改完成后, 需要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如果审核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改, 待审核通过后进行宣传, 我国司法部门和人大代表需要发表声明对修改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与此同时需要加大立法监督的力度, 禁止在修改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的情况, 使立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 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物权平等保护原则是司法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但是司法没有对发生物权问题的各人或者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 并且执行的力度不够, 平等保护原则在司法中落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判断其是否使用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依据是:司法法官在实践过程中是否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评判以及对仲裁权利是否进行合理的使用。但是, 当前我国一些司法法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不能公平、公正的对案件进行处理, 会出现收受贿赂或者靠关系评判的情况出现。为了减少上述情况, 我国司法管理部门需要对司法实践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让司法法官严格的按照相关法律进行评判, 并且需要提高司法法官的素质, 对司法法官进行定期的培训, 让他们清楚的了解当前法律的要求, 通过培养过程司法法官的素质有所提升, 对司法实践进行公平、公正的审理。除此之外需要对一些作风不良的司法法官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三, 在执法方面的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法律优先于行政法规”, 但是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例如:在房屋征用和拆迁执法过程中, 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会借用更高的法律条率对人们进行恐吓强行拆迁, 这种强制整占用和拆迁的情况使人们的财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并且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冲突, 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需要对地方行政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地方政府的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让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进行办事, 严禁出现暴力执法和恐吓的情况, 公平、公正的进行执法过程。

第四, 我国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现阶段, 多数人对我国的法律没有足够的认识, 认为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利益, 在个人利益遭受损伤时不能使用法律手段对其自身的利益进行维护, 多数人们会选择忍气吞声。与此同时我国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对个人的利益没有足够的重视, 甚至存在歧视的现象, 不能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上述文章对物权法中平等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 并且对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希望为我国平等原则的落实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永黎.论平等保护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3 (5) :58-62.

[2]何峰.论纳税人税务信息保护原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7 (1) :57-60.

试论行政法上平等原则的论文 篇4

摘 要:在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之中,我国行政法律原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就是平等原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法律的平等之上,遵循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位置,而平等原则所诞生的根本就是政法对于人性平等的理念的尊重,主要可以通过行政自我拘束和禁止恣意挑衅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实现。然而,目前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角度来看,在行政法上的平等原则的适用情况,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行政法上的平等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平等的概念入手,交代了平等的法律标准,并深刻的讨论了在法律关系中平等关系的体现,为日后研究行政法中平等原则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行政法;平等原则;分析

一、平等概述

(一)平等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对于平等的定义,就是无论是是政治地位,还是社会经济地位,都在同一标准之上,没有存在世袭的制度或是阶级的差别的一种特殊权利。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平等概念的理解,首先,权利的平等。权利的平等指的是在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所享有的义务和待遇都是相同的。其次,结果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指的是每一个公民,对于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及价值的索取是平等的。第三,指的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的意思是对于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利益来说,社会会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来为每一个公民提供机会,从而实现公民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平等,就是指的是人与之间能够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处于一个同等的位置之中,在平等的理念中,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保障条件的相同,对待方式的相同,即使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得到相同的对待,或者是说相等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不平等对待的情况发生,不存在任何的差别待遇。

(二)平等的种类

我们可以将平等的种类分为三个类型,第一,平等的种类可以分为权利的平等和状态的平等。权利的平等指的是我国的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在言论自由,社会发展,政治参与等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这一部分平等的权利是得到国家的宪法保护。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法律意义和保障的平等。对于权利平等来说,它将关注的重点是放在了公民的精神领域和人格领域之上,而与权利平等相反的一面就是状态平等,状态平等强调的是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平等,指的是所有人都会获得相同的物质或是经济利益,是一种切身利益的平等体现。

第二种平等的类型是机会和结果的平等,机会平等通常指的是,人们的发展理想等方面的平等,而结果平等主要强调的.是公民按劳分配的平等,也就是说,公民和公民之间享有平等的地位,因此,在按劳分配的时候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平等结果,保障实质和结果的统一,从而使每一个公民所分配到的劳务财产都是同一标准。

第三个平等的种类是完全平等和比例平等。完全平等指的是在多个方面公民都享有绝对的平等权利,例如,政治、经济和思想等,不同的公民之间不会出现差别待遇的情况,而比例平等这一概念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平等学说提出的,它的中心思想指的是通过比例的方式来实现公平公正的对待,也就是要求政府部门对待所有的人群都应该一视同仁,按照比例平等的原则来对个体展开平等的对待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二、平等的法律标准

平等意味着针对相同的事物,不会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或是针对不同的事物出现不同的差别对待的情况,然而在我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在人和人之间难免存在着一些差异,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实现简单的原则,就必须要确定不同的标准,我们对法律中的标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权利平等作为根本出发点。对于法律中的平等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自然部分有社会部分,对于种族、性别和外貌特征等等内容,我们划分到自然的范围之内,是无法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也无法以道德的标准去衡量,没有相应的善恶美丑之分。而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凭借富贵,贫贱、职业等内容,是由一些人的自主活动而造成的最终结果,因此,对于法律来说,法律上的平等应该针对不同价格体验给予不同的保护标准,从而确定这个社会的平等标准对待。

其次,是社会权利的平等标准,社会权利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它包含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对社会权利的平等标准进行认定,一方面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指的是公民有权利享受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来,而且国家的政治也不得对公民的政治自由产生干涉;另一方面是经济权力,经济权利指的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在经济方面作出贡献的权利,而且,社会在进行按劳分配的时候,也是以社会贡献为基础的,因此,不同的人会享有不同的经济权利,是按照贡献的比例来进行划分。

三、法律关系中的平等关系的体现

(一)法律地位平等

在行政的权力与公民的权利之间,所产生的行政法律制度是一个较为中间性质的观点,行政客体的权力可以任意地进行扩大,因此现代化的行政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是朝着自由裁量的方向发展,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自身权利的时候,会受到行政法的约束力和制约力,同时执法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要保障客体充分地享有自身的权利,保障法律地位的平等性,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行行政处罚的时候,必须要出示能够变身身份进行证明的证件,并且要出示违法的相关事,也可以给予当事人解释和申辩的权利。

(二)行政法律中的双方的独立性

对于国家的享有权来说,权力的真正主人就是国家的每一名公民,因此无论是社会的普通公民,还是政府的行政人员,二者之间的行政关系是平等的,而且在法律中也互相独立,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在企业中形成了一定的法人,使单位人成了有自主地位的法人,农民也成为了自由农民,不断的对公民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提升,从而体现出了行政法律中的平等原则。

(三)行政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就不断这次临时改变,同时我国的政府的职能也要进行转变,政府必须向公正和透明的方向发展,例如,公民日常的报警工作,公务人员的打击犯罪工作,都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而实现行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性,和平等性。从而确保我国行政法律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我国公民自身的权益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 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三民书局,版.

[3] 罗堂庆:《谈谈对平等法律主体的公平保护》,山东法学02期.

[4] 张恒山:《论正义和法律正义》,法制与社会发展期.

民事保全:价值回归与平等保护 篇5

内容摘要:民事保全制度设立初衷在于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解决法院的执行难问题,但是《民事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只规定了在申请人申请错误和法院违法行使保全措施时的赔偿义务,对于保全过程中保全标的物正常的毁损和价值减损给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如何处理,法律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民事保全制度价值取向上应当回归平等保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双方的利益,引人保全前标的物登记和评估机制,并合理分担保全标的物保全过程中正常的毁损和价值减损在申请人、被申请人和法院三者之间的义务关系。

关键词:民事保全 价值回归 平等保护

[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于2013年1月7日18时左右驾驶蒙K牌照挂货车由西向东行驶至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臧寨三叉路口时,与前方梁某驾驶的晋B牌照面包车尾随相撞,造成晋B牌照面包车成员徐某受伤。山西省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于2013年4月15日作出责任认定,以被告所驾车辆未定期检验,准驾车型不符,认定被告负主要责任,梁某所驾车辆未定期检查,其负事故次要责任,原告徐某无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徐某共住院治疗25天,支出医疗费用30649.98元,后虽出院,但留下终身残疾,朔州市人民医院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七级伤残。

原告徐某出院后于2013年4月25日向山西省应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原告张某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以及后期治疗费和残疾赔偿金。并于起诉当日向山西省应县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对被申请人(被告张某)驾驶的蒙K牌照挂货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山西省应县人民法院于2013年4月26日作出裁定支持原告徐某的保全申请。

一、问题的提出

本案后经山西省应县人民法院审理,于2013年9月20日作出裁判,判决原告徐某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各项损失为195979.73元,由被告张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赔偿137185.82元。在被告未在规定时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以及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对涉案车辆两次公开拍卖流派的情况下,山西省应县人民法院于2015年3月23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裁定被执行人张某(本案被告)所有的蒙K牌照挂货车作价30340元交付申请人徐某(本案原告)抵偿部分债务。

据了解,本案涉案车辆蒙K牌照挂货车为被告张某于2010年花费20.5万元购买,发生交通事故时间为2013年1月7日,之后直到2015年3月23日法院作出作价裁定,一直处于被扣押状态。即使按照车辆每年折价两万元计算,到发生事故时,本案涉及车辆仍价值14万元左右,但仅仅被扣押了两年两个月,价值20.5万元的车辆只能作价3万元,两年间价值减损17.5万元。

在本案中,原本足以履行法院判决义务的车辆,因为法院的扣押而大幅度折价,这还不包括该车辆因两年无法运营而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原告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因为保全制度而得以完全实现,相反在剥夺了被告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反而使得原告合法权益的实现更加困难,被告也因法院的保全行为而丧失了生产经营工具。可以看出,我国现行民事保全制度在保障被申请人财产权方面存在重大制度缺陷,不仅基本的价值理念偏失,而且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也难以真正有效的保障被申请人的财产权,有必要通过理念层面的价值回归和操作层面的制度完善来实现民事保全制度中当事人权利的平等保护。

二、我国民事保全制度及其价值取向

民事保全制度是指通过预定的民事法律程序,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从而使之不受非法侵害、减损的临时救济制度,是连接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的纽带。[1]从域外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目的的民事保全程序,一种是以保全将来判决强制执行行为为目的保全程序,另一种就是停止侵害以避免无法弥补的损失为目的的保全程序。[2]

我国在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首次规定了诉讼保全制度,但仅限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到1991年正式制定《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诉前财产保全的规定,并将原来的“诉讼保全”的表述改为“财产保全”,到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增加了行为保全的规定,同时将原法“财产保全”的表述改为“保全”,经历了“诉讼保全”、“财产保全”和“保全”的演变,[3]我国的民事保全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民事保全制度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执行难问题,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和维护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威,都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4]

因此,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价值功能一方面在于解决法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执行难问题,维护审判权威;另一方面在于保障当事人也就是申请保全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实现。

三、民事保全制度中被申请人权利保护的缺失

在解决法院执行难和保障申请人权利实现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我国民事保全诉讼呈现出单方参与审理结构的特点,就是法院在听取保全申请人一方的陈述的基础上,作出准许保全申请与否的裁定。[5]其实,立法者在设立民事保全制度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对被申请人利益的保护。为了衡平保全制度中法院、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保全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同时,2012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38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违法采取保全措施,造成损害的,利益受损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民事保全引发的申请人赔偿问题,是民事保全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但从《民事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被申请人可以得到赔偿的情形来看,仅限于申请人申请错误和法院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对于当事人申请正确和法院适用保全措施正确而给保全物造成的价值减损如何处理的问题,法律并没有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对于民事保全的方式,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规定,“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其中查封、扣押、冻结一般情况下分别适用于不动产、动产和其他权利。对于《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规定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153至159条给予了解释性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是指法律规定的除查封、扣押、冻结以外的其他执行措施,如,清点被保全的财产,并责令被申请人保管,保管期间可以使用,但不得变卖、转移、毁损和隐匿;对不动产和特定的动产,可以采用扣押有关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对债务人到期应得利益可以通知有关单位限制其支取;被申请人对第三人由到期债权的,第三人不得向被申请人清偿;对季节性、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7]从以上司法解释的精神和相关规定来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显然已经兼顾到了保全标的物在保全期间价值保值增值问题,但是,该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在在执行财产保全前进行登记和价值评估,这样被执行财产保全的标的物在财产保全期间是否被损坏或者发生价值减损就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不利于被申请人的权利保护和被执行标的物的物权保护。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双重属性,我国现行的民事保全制度既没有尊重保全物品的价值属性,更没有尊重保全物品的使用价值属性,所以使得保全物品在保全前后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发生巨大的减损;从法学的角度来看,物权包括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国现行的民事保全制度并没有完全区分物权所包含的四种衍生权利,直接导致保全物品在保全前后价值的减损。

因此,我国现行民事保全制度在价值理论和制度设计上存在着被申请人权利保护的缺失,有必要在回归双方权利平等保护的价值取向中,通过完善民事保全制度,实现保全标的物价值和使用价值提升。

四、民事保全制度的价值回归与平等保护

民事保全中的程序保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关程序公正和对当事人尤其是债务人的权利保护。[8]但是,财产保全制度的预设前提就假设为原告起诉后,被告存在隐匿、转移、损毁财产的可能,为了保障将来判决义务的实现,有必要先对被告人的财产予以控制。从法律性质来讲,保全制度只是一种对被告权益暂时性的限制,限制其所有权部分权能的行使或债权的实现,所以在采取财产保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损害被告的基本利益,不能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生活。[9]就实质性的利益而言,尽管保全程序是一种侧重于保护申请人利益的快速审理程序,但是完全不考虑被告的合法利益是违背程序保障或者正当程序基本理念的。[10]有权利必有救济,被申请人合法财产在保全过程中正常的毁损和价值减损同样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予以救济。

价值理念方面,我国民事保全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应当转变为既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应当对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在保全制度构建理念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尊重商品的价值属性和使用价值属性,在保证产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商品的价值属性和发挥商品的使用价值属性;从法学的角度来看,保全制度应当在限制处分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障物权所有人对保全物占用、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制度设计层面,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及《国家赔偿法》只是规定了被申请人申请保全复议、申请人错误申请保全和法院错误执行保全时的救济方式,对于被申请人保全标的物在保全过程中正常的毁损和价值减损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因此,为了保障被申请人的财产权,有必要在复议救济的同时,增加保全标的物登记和评估机制这一选择性程序,供被申请人选择。一种可以考虑的做法就是在法院作出保全裁定之后,被申请人可以申请保全标的物登记和价值评估,待保全解除后,再行进行评估,对于保全标的物在保全期间正常的毁损和价值减损,由保全申请人、被申请人和保管人以及法院之间按相应的责任进行损失分担。这样既能够限制保全申请人申请保全的随意性,又能够增加保管人及法院财产保护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保障被申请人的财产权,平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权利,实现民事保全制度的价值回归与平等保护。

注释:

[1]参见汤维健:《新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年版,第50页。

[2]参见李仕春:《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1期。

[3]参见黄文艺:《比较法视域下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修改与完善》,载《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5期。

[4]参见陈斌:《论财产保全》,载《现代法学》1991年第5期。

[5]参见王福华:《民事保全程序中的程序保障》,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

[6]参见刘恒林、曹清山:《民事诉讼中适用诉前保全之管见》,载《政法论坛》1995年第1期。

[7]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2012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条文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48页。

[8]参见王福华:《民事保全程序中的程序保障》,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6期。

[9]参见沈杨、朱业明:《财产保全的法律性质辨析》,载《法律适用》2001年第4期。

平等保护原则 篇6

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矫正正义的必然要求。所谓平等保护原则就是指物权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其享有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在受到侵害以后, 应当受到平等的保护。物权法的平等保护中的“平等”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物权主体的平等, 这种平等是人和物权主体在设立和转移物权时都应共同遵循的原则, 各个主体在地位上都处在平等的地位, 无论一方是国家, 另一方是公民, 还是双方当事人都是公民, 他们的地位都应是平等的, 任何一方都不得超越于另一方;物权主体的平等还指各类物权人在行使物权时, 也应当平等地遵循物权行使的规则。例如:物权法中的诚信原则、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原则等。无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 都应当遵循这些原则。物权法的主体平等正是矫正正义所要求的, 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康德认为, 所谓法律上平等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 当他人没有按照与我们合法的利益相协调的方式行为时, 我们就有权对他实施强制;而任何一个臣民违反了同样法律, 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对待。不能富人和有权者有一套法律, 而穷人和无权者有另一套法律。法律包括惩罚是普遍适用的, 不论公民的地位高低、贫富怎样。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的第二个方面含义就是在物权发生冲突时, 各个主体都适用平等的规则解决其纠纷。在发生产权纠纷时, 无论是国家还是其他主体都有权请求法院明晰产权, 确认归属;第三方面的含义就是在物权受到侵犯后, 各个物权主体都应受到平等保护。无论是公有财产还是私有财产, 只要它们受到侵害, 在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上都是平等的。物权法对财产的保护, 确切地说是保护其合法性, 不论个人的地位差别、财产的多寡, 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财产, 都要受到物权法的平等保护。物权法将公共财产和人民财产平等保护是物权法立法史上的创新, 有一种观点认为平等保护就是将富人的豪宅和穷人的讨饭棍平等保护, 实际上只是保护了富人而不保护穷人。实际上, 这种观点是没有充分理由的。首先, 物权法保护的个人财产是通过合法取得的, 只有合法的财产才能取得所有权。认为平等保护是保护富人而非穷人, 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人的能力上存在差异, 而这也是国家所不能取消的。康德认为, 追求财富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 是应当受到鼓励的。能力较强者在追求财富上的成功可以鼓励那些不那么能干的人, 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反过来, 较为平庸的人所取得成就又会刺激那些有才华的人更加努力进取。以这种竞争的方式可以有力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 如果不允许我们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 社会就不会稳定安宁。这就是物权法是鼓励人民群众创造财富、实现国富民强的法律的原因。而物权法是否忽视保护公有财产, 放纵为富不仁者的论述, 陈新民有精辟的阐述, 他指出:“物权法根本不必也不能如社会法预先确认劳动者、消费者等主体那样, 预先确认需要特殊照顾的诸如公有制主体, 贫困之类的‘目标团体’。”即使我国物权法必须依循中国社会所有制的实现而要在法律上确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这三种基本的所有权类型, 它也不能居于结果平等, 实质正义的正义法则考量可以去做有利于国家、集体 (相较于私人) 或者资产丰厚的个人 (相对于资产贫乏的个人) 的规范设计, 而是必须如西方国家的民法并不在单独所有与共有之间营造出差序格局一样对这三种所有权形势采取“平等确认、一体保护”, 而非“贵贱有别, 厚此薄彼”的态势。在这个意义上, 我认为, “对乞丐的要饭棍与富翁的小洋楼平等的进行保护”的观点并不应该承担当下部分学者“物权立法价值定位失当”的指责。”英国学者马修·黑尔就曾指出“正义的中心点便是:不要因同情而偏颇穷人, 也不要施惠于富人。”

物权法确认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对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进行平等保护, 既强调对公共财产的保护, 又注重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同时这些物权的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物权发生冲突时, 各个物权主体适用平等的规则来解决纠纷, 这正是矫正正义的充分体现。

摘要: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和矫正正义的阐释, 进而揭示出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是矫正正义的必然要求, 在物权发生冲突时, 各个物权主体适用平等的规则来解决纠纷, 这正是矫正正义的充分体现。

关键词:矫正正义,平等保护原则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65

[2]李梅.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 :26-28

[3]陈新民.公法学札记[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307

[4]杨振山, 朱庆育.制定物劝法的若干问题探讨.www.shu1000.com, 2008.4

[5]曹刚.物权法:直面三大伦理问题.http://www.southcn.com/nflr/shgc/1.htm, 2007.4

论劳动法平等原则 篇7

平等的含义是什么?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卢梭曾说, “至于平等, 这个名词绝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等;而是说, 就权力而言, 则它应该不能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富而言, 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人, 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当代美国著名学者艾德勒则通俗地解释道, “当一事物在某一认同的方面不比另一事物多, 也不比另一事物少时, 我们说这两个事物是平等的。”作为现代法学家的博登海默也说, “平等乃是一个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多形概念。它所指的对象可以是政治参与权利、收入分配制度, 也可以是不得势的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其范围涉及法律待遇的平等, 机会的平等以及人类基本需要的平等。它可能关注保护诺成合同的义务与对应义务间的平等、关注在因损害行为进行赔偿时作出恰当补偿或恢复原状、并关注在执行刑法时维护罪行与刑罚间的某种程度的均衡。”

我们所说的平等, 是马克思所下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 “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 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 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的用语, 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 人类的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统一, 也就是说, 它表明人对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从而指出了平等的本质, 即:人与人的同等对待关系。“一切人, 作为人来说, 都有某些共同点, 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 他们是平等的, 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是与此完全不同的;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 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 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 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 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 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 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指出了平等的最基本要求, 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

二﹑劳动法平等原则的体现

1、劳动法主体利益平等原则。劳动法主体利益包括国家的利益、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的具体条文也是在充分考虑衡量了三方主体利益之后确定的。因此, 这个原则也作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劳动法既要保护国家﹑用人单位的利益, 也要平等的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和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 并且有劳动愿望有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的劳动权利, 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的权利, 即在就业的获得方面, 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受歧视, 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劳动就业者获得劳动后有平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是妇女人权实现的基本原则和标志, 也是妇女人权的核心与灵魂,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学者认为原因有三: (1)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 男女之间关系的性质最直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和人的社会本质。 (2) 平等是人权的最高价值。与自由相比自由是人权体系的基石而平等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权利观念和权利要求, 平等是一切人权的基础。 (3) 妇女人权的历史告诉我们:二元世界里的不平等是导致妇女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症结所在, 妇女作为“第二性”难与男子共享人权与社会资源。正如有的妇女学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还要多, 可我们却被当作少数群体来对待”。这些都严重束缚着妇女自身的发展。我国劳动法贯彻了男女平等原则。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了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这是可喜的地方, 但《劳动法》中对男女劳动权利的平等规定过于原则而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同法国相比, 我们还存在差距。法国劳动法典规定了数条禁止性条款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给予保护。1983年7月13日发布的男女职业平等法明确规定:招聘启事或任何形式的公开招工广告中都不得指明招聘对象的性别和家庭状况, 招聘单位也不得以性别或家庭状况为由拒绝聘用。1977年7月12日的妇女保护和儿童教育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妇女怀孕而拒绝招聘该妇女或在试用期解除其劳动合同, 或擅自宣布调动其工作。禁止雇主查询有关当事人妊娠的情况。申请求职的妇女或女雇员并无公开其妊娠状况的义务。另外还规定:任何人不得因为其出身、性别、家庭状况、籍贯、习俗、种族、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工会活动等被拒绝在招聘程序之外、被惩罚或被解雇。根据这些规定, 性别不能成为被拒绝招聘的合法理由, 雇主不得在招聘广告中写明要招聘男性或女性, 不然, 即构成性别歧视;雇主也不得指明招聘对象是已婚或未婚。婚姻、家庭状况属于私生活范围, 与招聘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职业方面的保护, 表现为法律对女性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晋升机会、工作调动、享受有关待遇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同等权利的保护。“男女职业平等法”中规定:“雇主在采取任何措施, 尤其是在涉及报酬、培训、任用、授予资格、定级、晋升或调动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时, 不得出于性别的考虑。”即从法律上提出了男女平等待遇的原则。该法接着还规定:这一平等原则并不妨碍完全是为了有利于妇女、旨在使男女机会均等、尤其为弥补妇女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的状况而采取的临时性的措施。因此, 平等原则在这里也有倾向于女性的例外, 通常是通过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来规定, 尤其是在那些女性就业比例不高的行业中, 规定女性享有一定的优惠待遇, 如晋升、休假等方面。另外, 通过一些司法制度的建立来保证女性在劳动领域的权益。任何违反男女平等原则的规定和做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违反劳动法上的平等原则的规定和做法都是无效的, 雇主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另外, 任何雇员均不得因为证实雇主或其代理人的性骚扰行为或说出此行为而受到处罚或解雇。

摘要:平等的最基本要求, 就是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劳动法最主要体现了劳动法主体利益平等和男女平等.

关键词:平等,劳动法,原则

参考文献

[1]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7:5

论陕甘宁边区立法中的平等原则 篇8

一、各阶层之间平等的原则

陕甘宁边区成立之时, 正是中华民族处于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 为了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 使各阶层人士都加入到抗战阵营里来, 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只要是赞成抗日和民主的地主、富农和资本家, 都不再是革命和专政的对象。他们的人权、财权、参政权和各项民主权利, 与工人农民一样, 受到法律保护。即使是逃亡在外的地主富农, 返回边区后, 只要做到真心拥护抗日, 自愿遵守边区法令, 政府对其都既往不咎, 并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他们犯法, 也和工农群众采用同样的量刑标准, 不再因为其出身和成分问题而受到加重处罚。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六条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 (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 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除司法系统及公务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 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 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任何方式, 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为了贯彻这条规定, 林伯渠同志在二届参议会上强调指出:“边区司法制度要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在这个“人民”的概念中, 已包括了陕甘宁边区的“地主、资本家”等土地革命时期的专政对象, 并将他们的一切财权和政治权力等同于工人农民, 保护他们的财产权及政治权, 这就体现了各阶层之间的平等。这一规定极大地调动了边区各阶层人士的抗日积极性, 边区的一些有钱人积极捐钱捐地捐物, 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 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边区政府的“五、一施政纲领”亦指出:“对于汉奸分子, 除绝对坚决不愿改悔者外, 不问其过去行为如何, 一律实行宽大政策, 争取感化转变, 给以政治上与生活上之出路, 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这一法律规定将被迫参与汉奸活动与主动参与汉奸活动者区别开来, 将对自己的汉奸行为有悔过之意者与坚决不愿悔改者区别开来, 因而感化了大批有不良行为的人, 最大范围地争取到了抗日民众, 将抗日群体再一步扩大。如边区百姓朱友三因家境贫寒而受到金钱的引诱, 在汉奸杨盛德的引诱之下, 曾做了一些破坏抗战的事情。但考虑到朱友三被捕后有悔过之意, 认罪态度好又有检举的行为, 因此边区政府对他采取了宽大政策, 仅判他三年徒刑。这件事在当地曾引起巨大反响, 引起边区司法界及民众的广泛讨论, 为此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41年5月10日下发的对各县司法工作的指示中说:“边区判刑, 采取宽大政策, 对于罪犯凡能够争取的, 应尽一切的可能争取。我们必须知道, 从一个反对或破坏革命的罪犯争取转变到革命的方面来, 即减少一份反革命的力量, 增加一份革命的力量。”正是在平等精神的引导下, 边区实现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气候下的人格平等, 从而充分地体现出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切以抗战大局为重的总方针。

二、人权面前的充分平等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制定各项法律条例时, 明确提出要彻底破除封建社会的“礼遇君子, 法制小人”的封建法律意识, 要做到公务员和百姓之间、军民之间的、官兵之间的法律权的平等。陕甘宁边区政府如何做到上述的几项平等, 其实这也是边区司法的一个难题。干群关系直接影响到边区社会的各个领域, 公务员和百姓的平等对于维护和加强人民民主政权、改善边区的干群关系、军民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之下, 封建专制思想仍然严重地影响着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区乡干部和军队干部, 做事武断, 捆人、关禁闭、处罚人的行为在边区时有发生, 严重地影响到边区政府的民主形象。据此, 1941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六条规定:“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拷印问或处罚, 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任何方式, 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从边区法院判定的多起“妨碍生命罪”、“伤害人身罪”、“妨害个人信用罪”、“妨害个人名誉罪”、“妨害选举自由罪”等, 边区政府的确把官民的平等、军民的平等放在首位, 真正为保障民众的实权而努力。1942年1月发生在延安学生疗养院的一起命案的判决, 就是一件妨碍人身自由罪的具体案例。该院总务长白占山指使其秘书李延德将有误失的工作人员刘世荣捆绑, 吊在窑洞内的柱子上, 致其死亡。边区高等法院认为白占山李延德等人“身为负责之工作人员, 违法捆人, 酿成人命”, 判处李延德三年徒刑, 白占山两年零十个月, 其他参与捆绑的人员, 根据责任大小, 分别判处徒刑。此案曾在边区的《解放日报》展开广泛宣传, 不仅极大地教育了干部, 增强了法制观念, 同时进一步唤起民众保卫自己合法权利的觉悟, 开创了边区法律保障人权的新局面。

又如1943年甘肃镇原县五区刘桃儿与八路军三八五旅干部王福兴的离婚案, 也是轰动当时的离婚案。1943年甘肃镇原县五区二乡农民刘桃儿 (十八岁) 结婚未满一年即丧夫寡居, 经姑母介绍与军人王福兴结婚。结婚当晚刘桃儿发现王福兴家境贫寒, 连一床被子都没有, 刘桃儿即哭闹着要离婚。8月18日在骡马大会上, 双方为离婚诉讼在大街上吵闹而轰动全城。陇东分庭当即受理此案, 分庭庭长马锡五外出巡案未归, 马锡五夫人李春霖亲自了解当地群众对此案的意见, 多数群众表示要按刘桃儿的意愿判处离婚, 惟恐陇东分庭偏袒八路军干部, 而不会判决刘小桃离婚。陇东分庭根据刘桃儿本人的意愿及当地群众的意见, 准予刘桃儿与王福兴离婚。此案的判决结果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 群众认为边区政府不是官官相护, 是真正主张婚姻自由的。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离婚案件里, 民众看到了边区法律的官民的平等与军民的平等, 这也是边区普法的好机会。

三、男女平等的原则

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制定的法规中, 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为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让边区妇女尽快摆脱封建势力的压迫、感受到民主政权所带来的新景象, 边区政府从1939年起, 先后制定了《陕甘宁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等解放妇女的条例。1942年颁布《陕甘宁边区抗属离婚处理办法》, 1943年颁布《陕甘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以及1944年颁布的《修正陕甘宁边区婚姻暂行条例》等, 都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如在《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 在选举之日, 年满16岁的, 无论性别、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规定, 使边区妇女第一次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此, 陕甘宁边区通过民主选举, 先后建立边区、县 (区) 、乡三级参议会及政府机构, 在第一届参议会选举中, 路志亮、高敏珍、冯兰英、刘桂珍、刘生云、郗桂英六名妇女被选为边区级参议员, 在第二届参议会选举中, 郗桂英、宁志明、曹相如、郭玉兰、马娴卿、杨芝芳、白锋悟、邵清华、白飞娥、折聚英、杨桂曲、康秀英、尤香斋、路志亮、郝明珠、白茜、张琴秋等17名妇女被选为边区级参议员。24岁的女青年邵清华被选为安塞县县长。21岁的女青年乔桂英被选为延安县东一区第一乡乡长。1939年3月4日发出政府通令中指出:“应尽可能达到妇女参议员占25%之提议。同时各机关职员也要尽可能吸收妇女参加, 以资保证妇女参加的权利。至各机关、团体、学校之女职员和学生, 从3月份起按月酌加津贴二角”。这个通令在全边区得到贯彻执行, 因此第二届参议会中各级女参议员数较之第一届参议会有较大的增加。

在财产继承方面,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妇女与男性具有相同的继承权。《陕甘宁边区继承处理暂行方法》中规定:“配偶双方有相互继承的权利。其他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为:直系血亲卑亲属 (子女, 孙子女, 曾孙子女) ;父母, 亲兄弟姐妹;亲兄弟之子女;祖父母。”在这个继承法中, 只有血缘的远近, 没有男女的差别, 充分体现了男女在财产权上的平等。

综上所述,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 是新中国的发源地, 因此陕甘宁边区的刑法原则, 是革命法制建设的创造性的发展, 是革命刑法原则的光辉结晶, 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刑事立法的成熟, 对于新中国的法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创建的民主平等的立法原则, 至今仍是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纲领和终极追求, 也是中国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摘要: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与人的一种态度, 也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后, 根据雷经天、何思敬同志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的提案, 开始起草“刑法总、分则草案” (初稿) 。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立法,平等原则

参考文献

[1]艾绍润.陕甘宁边区判例案例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2]艾绍润.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3]张希波.中国革命法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平等保护原则 篇9

一、《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

关于男女平等原则的内容, 我国《宪法》第48 条第1 款明确规定。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 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1950 年我国第一部国家大法《婚姻法》颁布, 当中明确提出了男女平等原则。2012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

关于平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人的实际社会历史地位出发, 他们充分认识和肯定了妇女在社会历史中的伟大作用, 把家庭婚姻制度与国家兴亡演变联系起来, 将男女平等的实现最终归结为人类的解放, 并提出“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的重要论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平等要求是从人的共同特性中引申出的平等观念, 即一切人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男女平等是人的平等的具体化、特殊化。因此男女平等就是要正确认识女性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改变两性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改变歧视女性、侵害女性权益、女性发展受阻的状态。

二、《婚姻法》对促进男女平等的影响

《婚姻法》主要通过调整夫妻间权利义务及财产分配来影响男女平等关系。鉴于《婚姻法》的具体规定, 笔者认为女性应当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地位、正当维护自身权益两个方面来提高认识, 促进男女平等实现。

( 一) 正确认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地位是婚姻关系中男女是否平等最直接的反映。我国《宪法》、《婚姻法》等其他法律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如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结婚购置房产的所有权归属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女性不能通过婚姻关系自然取得男方购置的房屋产权, 该规定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然而法律制度的进步完善不等同于大众观念的进步, 单凭法律制度并不能完全保证婚姻家庭中男女平等。男女平等的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 更需要女性自身有正确的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 特别是对自我家庭地位的正确认识。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由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社会文化共同决定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造成女性丧失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从而不得不依赖男性, 而这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降低甚至丧失直接导致女性家庭地位的低下。

随着时代发展, 生产方式转变、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产, 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社会很多领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会文化大力倡导平等, 女性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的今天, 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并没有实现与男性的完全平等。究其原因, 除了有社会制度在保障男女平等方面的不尽完善之处及男权主义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完全消除的因素之外, 女性对平等认识的偏差及自立主张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制度法规对男女平等的完善发展, 以及社会思想的普遍提升和认同,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过程才能完全实现。而女性通过提高自身意识, 在家庭中建立平等地位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 并且对全社会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具有加速促进的作用。

婚姻关系是由男女两个独立的个体自愿结合而形成, 通过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等行为来维系。双方都具有独立性, 因此他们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中国封建思想里男尊女卑的观念, 直至今天也未完全消除。在房价高企的现今社会, 很多“无房不结婚”、“无房不嫁女”社会现象的出现, 并不完全是拜金思想在作祟, 它也是女性在对男性、对婚姻过度依赖心理下的一种选择。女性一旦具有这种依赖的择偶观、婚姻观就会在婚姻家庭中过分依靠男性, 导致丧失独立经济地位和独立人格, 成为男性的依附品, 从而失去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 二) 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

针对《婚姻法》的规定, 女性要想维护自身权益, 寻求平等的权利保护,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意识。

1. 自立意识

自立是男女平等的前提, 只有女性自立才能在婚姻关系中不依附任何人, 才能取得平等地位。自立主要在于思想上自主、经济上独立。思想上的自主包括女性通过受教育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对事物具有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判断, 不受封建思想和陋俗的束缚, 最大限度提高自身能力。经济上的独立不仅指女性有独立生存能力, 还指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 这也是婚姻法规定当中反应出的现实问题。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 很多人认为在遵循“男方买房女方陪嫁”传统习俗的中国社会, 这部司法解释是对男性财产的保护, 对女性不公。众所周知法律是用来定纷止争的, 它的出台必定是为解决当前棘手的社会纠纷, 缓解基层案件积压的现实问题。对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懂得在当前的法律规定下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利, 如没有工作的专职照顾家庭的女性可以通过投资保险来保障自己及子女的生活和收益等。只有保护好自我权益才能争取婚姻关系当中的主动权, 才能进一步要求实现平等地位。

2. 共营意识

自立是平等的前提, 共营是平等的内容。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感情为基础确立的一种法律关系, 家庭组建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共同营造。女性只有独立的能力, 而不能以共营的态度参与家庭组建和经营, 很难争取到应有的家庭地位, 单方面的依靠一方力量来营建家庭, 也不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固。如若抱着男性负责提供组建家庭的一切物质基础, 女性只管“拎包入住”, 则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势必只能成为房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 条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 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 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 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 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 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10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 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 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 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 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由此, 女性不出资想要取得房屋产权, 一种方式是可以在婚前强制要求男方在房产登记证加上自己的名字, 取得一半的房产。然而更有效的更简单更能取得尊重的方式是女性在组建家庭时争取独立买房拥有房屋产权, 或者同男性共同买房以及共同还贷取得房产的共有权。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家庭关系营建中也是如此。所谓营建, 只有共建才能共营, 才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处理家庭问题。以共营作为夫妻家庭地位平等的基础, 一方面保障女性平等地位, 另一方面也能稳固女性自身的财产权益。

3. 法律意识

女性想要维护合法权益, 需要具有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的规则, 只有明确规则才能理顺婚姻关系, 才能及早的规避风险, 保障自身权益。树立法律意识, 能有效避免许多女性在问题出现前没有规划, 在问题出现时不知如何处理, 在问题发生后一无所有的穷迫。要有法律意识, 首先女性应当知悉保护自身利益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维护女性权利的法律法规, 要熟知妇女享有的合法权利以及各种权利救济途径; 其次, 女性应当具有证据意识。我国法律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的举证制度, 即想要主张权利必须要自己举证进行, 如果举证不能, 则无法获得权益或者只能祈祷对方能主动“施舍”。在现实的离婚诉讼中, 缺乏诚信的一方总是千方百计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 使离婚时能被分割的共同财产严重“缩水”, 而一般情况下, 没有证据意识缺乏法律意识的人很难拿出对方转移、隐藏财产的证据。这样在离婚时能够被分割的共同财产往往只是应有财产的一半或者更少; 再次, 婚姻法以意思自愿为原则, 规定了婚前财产、离婚财产等可协议商定。这是现代法律的精神体现, 同时也是男女平等、协商共营家庭关系的要求, 所以女性应当注重协议处理家庭问题, 特别是要注重事前协议, 采用书面形式协议, 有必要的可以采取公证形式, 如此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三、《婚姻法》在保障男女平等上需改进之处

《婚姻法》对于保障和促进男女平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法律本身是具有滞后性的, 需要在时代发展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从而日臻完善。我国《婚姻法》要从加重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来推动男女平等, 作为进行改进完善的基本方向。

( 一) 《婚姻法》应注重发挥对婚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法律对社会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比起政策宣传、道德宣讲, 以权利义务为调整对象的《婚姻法》对于婚姻家庭观念有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婚姻法的规定对在社会上引导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促进家庭稳定, 保障女性权益上的责任重大。

《婚姻法》对离婚程序规定过于简单, 可以通过规定增加离婚成本, 包括时间成本和财产成本促使大众认真对待和选择婚姻, 减少离婚。如英美国家法律为加大离婚的时间成本规定在离婚前设定几个月的反省冷静期, 或者规定提出离婚后必须经过一段法定分居期法院才有可能采纳离婚诉讼请求。此外, 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经济帮助原则上做具体的加重规定, 也可以增加离婚财产成本。这些规定能提高大众对婚姻关系的慎重程度, 引导大众树立稳固长远的婚姻家庭观念, 从而提升婚姻关系质量、保障婚姻的长久稳定。

( 二) 《婚姻法》中的财产规定需进一步完善

1. 在《婚姻法》中增加人力资本的相关规定

人力资本是指工作机会, 劳动技能等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 是一种无形财产。在家庭中, 由于照顾家庭需要精力和体力上的付出, 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的减少。从理论上讲, 夫妻双方中为家庭付出较多义务的有可能是男方也有可能是女方。但是现实当中, 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 家庭中往往都是妻子过多承担家务, 有的甚至放弃个人的事业追求,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途径对丈夫的成就和地位进行投资。家务劳动本应该就是夫妻双方的共同义务, 因此过多承担或者全部承担夫妻两人家务的一方, 有充分权力分享夫妻的共同财产。承担主要家务劳动的一方的利益损失包括了两大部分: 一是家务劳动的补偿, 这可从分割共同财产的一半中得到; 二是失去的工作机会, 这足以影响其以后的财产收入。

在《婚姻法》中增加人力资本具有必要性, 一方面这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在现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和无形财产成为社会财富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 人力资本也应当纳入婚姻家庭财产中计算; 另一方面, 婚姻当中女性因为操持家务及生育子女通常要牺牲更多的工作机会及产生经济价值的能量, 导致人力资本的减少, 权益需要更多的保障。从法理的角度看, 配偶一方由于自己的牺牲而导致人力资本减少, 以及对方基于自己牺牲而导致人力资本增加, 在计算夫妻共同财产时都必须要计算在内进行公平分配, 否则必使得离婚变得是一方对另一方无情的剥削和掠夺。而这与婚姻法中实现男女平等、保护弱者利益的基本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 离婚财产分割要充分评估家务劳动对于夫妻各自人力资本及其预期利益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对一方因增加人力资本而取得的预期利益进行分割的同时, 对于另一方减损的人力资本予以适当地补偿。

2. 财产分割原则的规定应当更加具体以促进公正

《婚姻法》中对财产分割采取均等原则, 这也是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目前《婚姻法》中关于财产如何均等分配的规定不够具体, 在任何情况下“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只能实现形式上的公正, 要想达到实质上的公正, 必须做出具体规定, 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女性生育子女, 一方面在身体上要承受痛苦, 另一方面平等就业权实现也相对困难, 这些都会导致女性在财产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减损。我国虽然有生育保险制度, 但难以全面覆盖以及提供充分保障, 对生育子女的妇女进行保障和补偿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由家庭来负担, 因此在家庭财产分配上要对生育子女的女性给予更多的保障和补偿。我国妇女的经济地位仍然落后于男性, 离婚时未成年子女多数由母亲抚养, 离异妇女往往肩负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 片面采取财产均等分配容易导致离婚妇女生活贫困化。综上所述, 财产分配要充分考虑男女双方的经济情况及双方对家庭的付出程度, 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妇女生活情况要给予更多的照顾, 为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以保护弱势一方利益为原则, 对于处于弱势的一方多分割财产甚至分割全部财产。为了保证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判权, 真正保护离婚后弱势一方的利益, 还需将这一制度具体化。

3.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应做明确具体的规定

《婚姻法》第46 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导致离婚, 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1) 重婚的; ( 2) 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的; ( 3) 实施家庭暴力的; (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即损害赔偿原则。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是针对婚姻当中一方配偶因违反忠诚原则、侵犯对方人身权利等过错对无过错方造成伤害, 在离婚时或者离婚后进行物质及精神上的赔偿。该原则不仅保障了对无过错方的赔偿, 更重要的是对于婚姻中的不忠现象和侵犯人身权利的现象具有预防和威慑作用。从近几年我国的婚姻家庭的现状看, “包二奶”、“婚外恋”现象日益严重, 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损害赔偿制度规定若过于简单, 不仅不能满足对无过错方权利损害的赔偿, 也无法对破坏婚姻家庭和谐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损害赔偿的标准, 对这一制度做进一步详细具体严格的规定。

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无过错当事人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举证难索赔难。原因在于对于“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予以界定, 实践中也很难操作。另外, 同居行为、家暴行为一般具有隐密性, 当事人很难获得相关的证据。特别是同居行为, 即使获得了证据, 也因其来源渠道问题, 难以为法院所认定; 二是损害赔偿在法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操作难。没有具体标准, 则当事人在请求时要求赔偿的数额会相差很大, 法官在处理时也无具体标准, 难以把握, 导致很难真正实现完全的损失赔偿。该原则如要发挥作用, 就需要对过错做细化明确的规定, 完善取证方面的规则, 设定高额的、具体的损害赔偿标准。如美国婚姻法就规定, 男方如果因为婚外情离婚, 在法官判决谁应保有房子时, 通常会将房子判给女方。

4. 完善经济帮助原则

经济帮助原则的内容按照《婚姻法》第42 条规定为“离婚时, 如一方生活困难, 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 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该条款适用于男女双方, 而实质上它更多的是为保护妇女离婚后的权利。但该原则具有局限性, 首先该原则纯属于道德义务, 它缺乏强制性,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施; 其次, 该原则具有一次性, 对离婚后经济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缺乏有效的保障。而在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十分发达的我国, 大多数妇女在离婚后得不到法律的特殊照顾, 她们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与婚姻存续期间相比反而显著下降。据美国学者调查发现, 离婚后男性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女性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而离婚后需要抚养低龄子女的女性, 其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要比离婚前大。在中国, 由于传统观念等因素当前仍然会对离婚和单亲女性贴上负标签。种种现象都表明, 大部分离婚女性在生活中处于弱势状况, 其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从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角度来看, 有必要对该条原则进行具体规定, 增加原则实施的强制性和长远性。如规定对于离婚后对需要帮助的一方不实行经济帮助或者不及时进行经济帮助的, 可以规定强制执行。对提供的赡养费或抚养费, 应当根据具体时期具体地区的经济状况及其他特殊情形予以适当的调整, 以保障生活困难的一方能得到有效的帮助。

摘要:《婚姻法》通过调整夫妻间权利义务及财产分配来影响男女平等关系, 它作为保障男女平等的重要法律依据, 对促进实现男女平等具有重要作用, 对我国更好的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对现行《婚姻法》规定研究的基础上, 产生对男女平等原则的思考。一方面, 笔者认为当代女性应当树立正确的平等观念, 从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地位、正当维护自身权益两个方面来提高认识, 加速男女平等的完全实现。另一方面, 《婚姻法》在保障男女平等方面还有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遵循以加重保护女性权益来推动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注重发挥《婚姻法》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财产分配规定。

关键词:婚姻法,平等,权利意识,共营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婚姻法新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2]赵津芳, 岳素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语法的独立性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