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2024-07-06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共12篇)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篇1

一、爱情生活中对独立的坚持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独立意味着不被其他人或事所控制, 不依赖于其他人, 在简·爱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把“独立”具体化:精神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意味着她有独立的个性和思想;经济上的独立意味着她可以自给自足, 不靠他人养活。童年时期的悲惨遭遇让简·爱学会了只有拥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和养活自己的能力, 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1、精神上的独立

简·爱一直坚称“I am a free human being with an independent will” (我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 , 当罗切斯特先生问他:“Do you think me handsome?” (你认为我长的漂亮吗?) , 她回答:“No, sir”.“If he (Mr.Rochester) expects me to talk for the mere sake of talking and showing off, he will find he has addressed himself to the wrong person.” (要是他希望我为说而说, 炫耀一番, 那他会发觉他找错人了。) 她独立的思想在此得到了完美体现, 她不是一个“yes-girl”。不会为了奉承或者讨好她的主人而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言辞,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她独立的思想意识支配的。在她发现罗切斯特先生已婚, 而且家有结发妻子, 不得不离开罗切斯特先生的时候, 她非常痛苦, 大喊:“Let another help me”, 但是她的内心告诉她:“none shall help you, you shall, yourself, pluck out your right eye;yourself cut off your right hand…” (没有人帮助你, 你得自己挣脱, 摆脱困境) 。内心的这种冲突使简·爱意识到世上没有人可以帮她, 她必须要依靠自己, 独立面对困难, 精神上, 独立的意志再辞给了她力量使她走出绝境。

2、经济上的独立

在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问题上, 她还一直坚持着经济上的独立。罗切斯特先生在向简·爱求婚后, 承诺给她买珠宝和漂亮的服饰等等, 简·爱告诉他:“I will not be your English Celine Varens.I shall continue to act as Adele’s governess by what I shall earn my board and lodging and thirty pounds a year besides.I will finish my wardrobe out of the money and you shall give me nothing…” (我不会做你英国的塞丽娜·瓦伦, 我会继续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 挣得我的食宿, 以及三十磅的年薪, 我会用这笔钱购置自己的衣装, 你什么都不必给我…) 。尽管罗切斯特先生很富有, 但简爱不会依赖他, 她依然是一个独立的, 自给自足的人, 她爱的是罗切斯特的人, 而不是他的钱。在发现伯莎·梅森的身份后, 罗切斯特先生要简·爱做他的情妇, 给她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简爱拒绝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 经济上越是要独立, 如果她答应了罗切斯特先生的请求, 她就会成为“the successor of these poor girls (Mr.Rochester’s other mistresses) ”, 她不能忍受因被人包养而遭人歧视、抛弃的命运。所以不顾罗切斯特先生的再三挽留和恳求, 毫不犹豫的离她的心上人而去。

总之, 简·爱的爱情观不惨杂念, 她不做金钱的奴隶, 不做他人的附庸, 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 她永远是独立的, 只有独立, 才能在爱情中寻求平等。没有独立就没有平等, 因此,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 她都不能将自己置身于别人的控制之下。

二、爱情生活中对平等的坚持

正是简·爱对平等的定义源于精神上, 所以她敢于对罗切斯特先生说“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 and conventionalities, nor even of moral flesh:--it is my spirit;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 and we stood at the God’s feet, equal, --as we are!” (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 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 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说话, 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 站在上帝的脚下, 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

在她重返桑菲尔德庄园的时候, 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大火中为拯救发疯的妻子而不幸双目失明, 躯体严重残疾, 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同时又妻亡财毁, 孤独生活的事实后, 她依然爱他, 并且和他结了婚。她对平等的理解驱使她这样做。罗切斯特先生问她:“Jane suits me;do I suit her?” (简合我意, 而我合她的意吗?) , 简·爱回答:“To the finest fiber of my nature, sir.” (你与我的天性丝丝入扣, 先生) , 这里的“finest fiber”是指道德上、精神上、情感上都是平等的, 正如我前面所述, 简·爱的爱情不是基于财富和相貌, 而是基于精神上的平等。

结束语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简·爱一直坚持独立和平等, 其实都是源于自尊的需要, 独立和平等是维护自尊的外在表现形式。她一踏进桑菲尔德, 便卷入了爱情的漩涡, 遇见了情敌英格拉姆小姐, 英格拉姆是大家闺秀, 但是态度傲慢, 说话咄咄逼人, 但不管情况多么恶劣, 简·爱总是从容面对, 不失尊严。自尊在简·爱的爱情生活中处于第一位, 坚持独立, 寻求平等, 正如大仲马所说:“Without respect, love cannot go far.” (没有尊重, 爱情不会久远) , 对对方的尊重是必须的, 但自尊尤为重要。从简·爱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魅力, 她正直、诚实, 高尚、纯洁, 崇尚自由, 而且忠贞于自己的爱情。简·爱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她对如今女性的影响依然存在, 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 女人只有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能力, 双方平等, 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BRONTE CHATTTE:Jane Ey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黄源深译:《简·爱》, 译林出版社, 2010年版。

[3]罗京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篇2

大家好,我是来自对外1202的李欣。今天我带来的演讲是《平等?不平等!》。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社会是平等的么?可是《独立宣言》不是说“人人生而平等”吗?当重新听到这句话时,我便觉得前辈们前功尽弃了,太天真了!谈及平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最常见的莫过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

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还真是朗朗上口啊,全世界无辜的人民在它的安慰下开心了好几个世纪呢。这句话是由英国学者洛克提出的,但完整来说是这样的,“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所以才强调在法律面前要实现平等啊”。

所谓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它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比如,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受教育的质量是不平等的。小布什试图做到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他可没法“让每个孩子都领先”;人人都享有医疗保障,但获取保障的质量是不平等的。乔布斯和其他人一样排队等待肝脏移植,但是他有钱到多个州去排队,他也就比其他人活下来的可能性大了很多;人人都有当总统的机会,但绝大多数人当选的几率约等于零。比起当总统所需要的能力和天分,钞票、关系网和利益集团才是关键,少了哪个你都没得玩儿。

再有一个就是“社会性别平等”。在也门,妇女只能作为半个证人,而且没有丈夫的同意,都不能离开家,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品格丧失的行为;在沙特,妇女无权投票,甚至不能开车,更令人气愤的是强奸案的受害者居然还有罪。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们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现在自信的站在这儿为大家演讲。现在有这样一个说法:就业有三难女生难、文科难、低学历难,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轻视、歧视、甚至是无视!

当然,我今天的演讲也绝不是什么反社会的蛊惑。如果调转枪头,一味去控诉社会的不平等,我们也是瞄错了靶心。困境和追求的矛盾,让我们直面不平等的人生。想要改变环境加给你的不平等,需要主动精神。现实最可怕的不是不平等的待遇,而是一个人遭受风雨坎坷,却没有认清不平等的现实。一个人只要心中树立一个目标,然后以自己的汗水、智慧和毅力一步步走近它,你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能长出让人仰望的灿烂和辉煌!

透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平等;差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22-02

一、問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它是师生交互的舞台,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播科学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公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创造性的培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关注课堂中发生的事对于我们审视教育过程的平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现行教育体制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教师被迫将注意力投放于有望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学业成绩一般和较差学生的需要,有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接受教育的愉快体验,相反面临歧视,甚至中途放弃学业。这样的教育是不公平。教师这些教学行为也有失公正,有些偏颇。对此,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及时警醒,及时调整,使自己的教学能像阳光一样照耀每个学生,不管学生成绩优劣。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1.教师对待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差异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把提问的机会,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给成绩好的学生,这无疑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无可厚非。但教师不应该忽略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表现在对差生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差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可教师却对他们提出和优等生一样的要求,这些学生达不到目标,经常处于沮丧之中。教师会考虑如何把优等生培养的更优秀,而对差生的学习困难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师功利主义教学,使这些学困生丧失了学习信心,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有的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为30%,高中为10%。还有位学者对北京市1500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30多个,均为非智力因素。我们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公平行为有关系呢。这些被列为差生的学生,大部分的智力并不差,是老师的?有色眼镜?让他们变了形,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由于某些原因,学生学习欠佳,教师和家长如果能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全面公正的评价他们,相信他们,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积极进取的人。

2.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差异

阿拉伯谚语说:把少的拿给多的,让多的多得有余,让少的一无所有。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往往也是这种态度,对待优等生总是一味的呵护、关爱、迁就,生怕伤了优等生,教师满脑子都是优生;对待差生则一味的指责、挑剔,心目中根本没有差生的地位;教师能容忍优生的错,却不能容忍差生的错。教师往往看不到差生的进步,只看见差生的不足。如果我们的教师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学生,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差生是如此可爱,差生也有很多优点,他们依然有追求上进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的热情略加鼓励,情况就会大变,可是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中却缺乏这份耐心和细心,使自己在工作中失去了发现差生点滴进步的机会。学生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这样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座位编排的不公平

座位编排本来应以全体学生的身高和视力为依据,为全体同学更好的进行学习为目的。可现实是,有些教师习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优等生、中间生、差生。一走进教室,人们都会看到教室后面两个墙角有座位,无庸质疑,这肯定是差生的专座,而不管学生身高几许,视力如何。这是一个被爱遗忘的角落。

三、教师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客观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的学生,合理的进行座次编排,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是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幸福的人。教师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教师应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加强学习指导,以促使每个学生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

3.教师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具有各种情感、埋藏着大量潜能的、一个尚未臻于完善的人而珍视他们。评价学生不应只看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自由和潜能的自我实现。生命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过程,不管外在条件如何,生命都有维持、增进和复制自身的倾向和能力,在适应的条件下,个人有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营造一种友善、宽容、接纳、照顾、和同情理解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促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丰富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树彬.教师是如何制造差生的[J].教师博览,2002(9)

[2]王栋生.纯净我们的教学语言[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

[3]王秀辰.成功心理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8)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篇4

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现状分析

1.1 城镇居民内部消费差距明显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数据, 可以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分组消费支出增长如表1。

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2002年-2012年)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从2002年到2012年, 我国城镇消费支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通过计算各年的消费增长率, 发现在2002年到2012年城镇高收入户居民消费支出的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并且在2012年最高收入户消费支出是最低收入户支出的5.15倍, 城镇居民内部消费不平等差异明显。

1.2 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地域差距明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978年-2013年) 。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区域差距主要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1984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在逐步的缩小, 最高省份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最低省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在300元左右波动;第二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1996年, 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差距迅速扩大, 从1985年的471.2元扩大到1996年的3995.28元, 增长了8.5倍, 同时最省域之间的消费支出比从1985年的1.9倍增长到2.44倍;第三个阶段是1997年到2013年, 这一段时间居民的省域消费不平等维持在2.4上下波动。

1.3 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作用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的数据, 将我国城镇居民进行分组, 并对各组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2002年-2012年) 。

从表3中我们将各收入户的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分组, 结果发现, 各收入组的组内消费不平等与组间消费不平等均明显增加, 有时候还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尽管收入户各组内收入增长和消费增长具有一致性, 但是各收入户组间消费不平等的增长明显低于各收入户组间收入不平等的增加,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当收入增加的时候, 消费也随之增加, 收入减少时, 消费也随之减少。从表中还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不平等增长率小于收入不平等的增长率。

2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的选取和计算

本文采取了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组数据, 将我国城镇居民分为最低收入户 (10%) ;较低收入户 (10%) ;中等偏下收入户 (20%) ;中等收入户 (20%) ;中等偏上收入户 (20%) ;较高收入户 (10%) ;最高收入户 (10%) 并在此基础上, 假设一个指标μ来衡量不平等性。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把收入分成7组Xn= (X1, X2, X3, …, X7) , 每组人数所在的比例为Vn= (V1, V2, V3…, V7) , V1=0.1, V2=0.1, V3=0.2, V4=0.2, V5=

由式 (2) 可知:当X1=X2=…, X7时, μ=0, 当Xn的分布越不均衡时, μ值越大。同时μ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各个收入阶层变化的敏感性, 并且充分考虑到不同阶层所占的人数比重。把表3数据代入式 (2) , 可计算出消费不平等指数 (μx) 和收入不平等 (μy) , 计算结果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 μx和μy之间存在同步变化的趋势。都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接下来将根据计算数据进行检验。

2.2 相关检验

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μx和μy, μx和μy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结果表示μx和μy都是平稳序列。

协整检验:对 (μx) 和 (μy) 进行检验,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对 (μx) 和 (μy) 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 滞后期为1时, 伴随概率为0.0389, 得出的结论是拒绝原假设, 所以得出 (μy) 是 (μx) 的原因, 即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原因。

2.3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部分的检验得出: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两者数据存在明显同步趋势。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原因主要来源于收入的不平等。这也意味着如果缩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可以有效的缓解消费的不平等。

3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 我国消费不平等程度在不断加剧, 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两者数据存在明显同步趋势。收入不平等是消费不平等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原因主要来源于收入的不平等。这也意味着如果缩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可以有效的缓解消费的不平等。

因此, 笔者提出改善消费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缩小我国城镇消费的不平等首先应该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努力减小地区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消费支出消费不平等。健全消费信贷制度, 扩大信贷范围, 让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信贷来提高近期期消费水平, 应大力支持小额信贷, 通货小额信贷的方式, 使中低收入户自身发生转变, 才能缩小消费不平等的差距。最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 使所有的城镇居民都拥有一定的保障, 并且逐渐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邦昌, 么海亮.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分布测度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 (1) :79-86.

[2]蒋南平, 刘巍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解构分析[J].消费经济, 2010, (1) :19-23.

[3]李涛, 么海亮.什么导致了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不平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9) :31-40.

[4]杨秷波.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平等演变及其原因[J].财经理论研究, 2013, (4) :54-58.

[5]邹红, 李奥蕾, 喻开志.消费不平等的度量、出生组分解和形成机制——兼与收入不平等比较[J].经济学 (季刊) , 2013, (4) :1231-1254.

[6]杨继东.中国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其原因[J].财贸经济, 2013, (4) :23-30.

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 篇5

论文题目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现状、问题

与研究

学生姓名 沈超琪 学 号 ***78 指导教师 专 业 行政管理(专科)年 级 15秋 学 校 德清学院

1

目录 中国教育的现状 ························· 1 1.1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现状 ··················· 1 1.2 教育质量的现状 ······················ 1 1.3 教育经费的现状 ······················ 2 1.4 师资力量的现状 ······················ 2 1.5 硬件设施的现状(以校舍为例)··············· 2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 3 2.1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机会不平等················· 3 2.1.1 工作性质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3 2.1.2 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3 2.2 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 4 2.3 不同性别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 5 2.4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 5 2.5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 6 2.6 教育乱收费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 7 3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特点 ······················ 8 3.1 层次性 ·························· 8 3.2 综合性 ·························· 8 3.3 延续性或累积性 ······················ 8 4影响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原因 ···················· 9 4.1 外部因素 ························· 9 4.2 内部因素 ························· 9 5中国教育的改革途径 ······················· 10 5.1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10 5.2 对我国落后地区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 10 5.3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 ····················· 11 结论 ······························· 12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没有哪个国家会怀疑教育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也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教育。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民生事业。随着现代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高涨。但是在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人们的公平感和满意度反而降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教育不平等就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教育的现状结合教育不平等现象在我国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建议。

3 中国教育的现状

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各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尽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接受基础教育是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然而,时至今日,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远远没有达到平等的地步。

1.1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现状

单就普及率而言, 到2015年,全国只有92.6%的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 7.4%的地区尚未普及。同时,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微薄和学杂费的不断提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儿童中途辍学, 一些地方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甚至不到80%, 小学升学率在一些地方不到50%。

1.2 教育质量的现状

而在教育质量的差别上,城乡之间用“两极分化”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城市的基础教育发达,教育水平高,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所谓的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严重,教育现状堪称“凋敝”。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严重不足。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举债高达500亿元,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也很普遍,个别县甚至达到3亿元,是其财政收入的2倍多。而其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不合理的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从1986年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心下移到乡镇, 乡镇承担了大部分的义务教育经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 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 乡镇负担78%左右, 县财政负担约9%, 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负担很少, 不足2%。然而, 乡镇财政普遍收入不景气。2014年, 全国乡镇本级预算收入1051亿元,平均每个乡外镇收入是231万元;同年, 全国乡镇负债总

额达到108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238万元.1.3 教育经费的现状

我国省、市间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以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14年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6.81倍,到2015年,这一比例扩大到了8.95倍,绝对差距从4 42.7元扩大到10 256.83元。

1.4 师资力量的现状

在师资方面,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教师比例比中部地区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出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普通中学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比例比中西部地区超出更多。

1.5 硬件设施的现状(以校舍为例)

校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需条件,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办学条件的优劣。就全国而言,2014 年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10.52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8.15平方米。其中,东部11个省、市、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9.27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105平方米;中部8 个省、市、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192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5136平方米;西部12个省、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99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4177平方米(《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年)》)。可见,东部地区的办学条件优于中西部地区。

5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在世界各国都在追求教育平等、大力削减教育不平等的今天,还是存在如此众多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如种族间教育不平等,性别教育不平等, 区域教育的不平等等。

2.1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机会不平等

2.1.1 工作性质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 社会的阶层划分正在出现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新情况, 其中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差距开始突出, 如何平等分配教育机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成绩, 与其父亲职业、受教育程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在精英教育制度下, 农民、工人子女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和升入大学的机会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近年来, 这种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为例, 2014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1.7% , 2015年为17.6% , 减少了4.1个百分点;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8%,2014 年为22.3%, 减少了5.7个百分点。另据对2015年全国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分析, 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商业工作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3% 和13% , 而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则接近一半。

2.1.2 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许多研究表明: 受教育的程度与经济收入之间在许多时候构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受教育程度造成的,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力, 因此会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带来更多的边际收益。同时, 收入较高者子女所获得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会高于低收入者子女所获得的受教育程度, 并使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收入分配产生代际效应, 使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经济收入的两极分化

之间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使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另外, 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出现了进城务工者与城市居民之间国民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 中国一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对进城务工者涉及多方面的歧视, 其子女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尽管政策的制定者已经意识到, 不应以本地与外地的户籍为标准分配教育机会, 而应以居住地为标准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即 同城同待遇, 并且通过制定政策规定由流入地政府承担进城务工者子女就学的责任,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比如大多数流入地政府向外地户籍学生所拨生均教育经费要少于本地户籍学生, 对进城务工者子女仍存在实际上的歧视。此外, 进城务工者子女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仍在受户籍问题的困扰。

2.2 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中国目前的发展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显著,社会发展中的这一特点也在制约教育机会的分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 全国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北京、上海和天津, 其文盲比例为5.2%, 初中以上的人口比例达78.2%,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4.3%;东、中部省份(安徽除外)以及西部的新疆和陕西,其文盲比例在3.7%到13.4%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51.3%到70.1%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4.4%到9.9%之间;西部的四川、重庆、宁夏和华东的安徽,其文盲比例在10.2%到13.3%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44.8%到53.9%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3.6%到7.2%之间;西部的云南、贵州、甘肃和青海,其文盲比例在14.5%到19.8%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39.8%到48.4%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3.8%到5.6%之间;西藏地区的文盲比例为37.2%初中以上人口比例为15.9%,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为0.94%。从地区间人均受教育年限看,也显示出地区间所存在的差异。2014年,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全国为10.32%,吉林省最低为3.85%;西藏最高为44.03%。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8.3年以上,但西藏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年,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上数据表明, 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不仅存在, 而且已经对该地区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实

质性的影响。

2.3 不同性别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妇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全国城镇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8.2%;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16.9%;全国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为4.2%;2014年女性平均上学年数为6.1年,比男性少1.5年。2014年, 普通初中和高中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 和45.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女生的比例达到51.5%。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为6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

尽管女性的教育机会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性别差异在城市和农村中的表现很不相同。以高等教育的机会分配为例,城市女性的高等教育机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农村女性的高等教育机会则有下降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正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当城市居民群体中的高等教育机会性别差距日益缩小、并且女性还显示出某种竞争优势时,农村人群的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差距则在拉大。此外,在女性受教育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歧视女性的现象。有些学校或明或暗地设立了不同的分数标准,造成对女性的事实上的歧视。例如一些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对男女考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文、理两科的分数线女性考生分别比男性考生高出8分和17分。还有些院校为缓解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问题而规定按男女考生分别排队录取

2.4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上。2014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包括城市学生在内)的生均教育经费相比,只有平均水平的72.6%和82.7%。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不同的教育类别之间。在基础教育经费总量中,财政性投入所占比例不仅低于许多西方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在国家的公共教育投入中, 8 8

非基础教育比例过高显然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因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针对的人群范围最广,数量最大,是公共性最强的公共产品,但在国家的教育投入方面却未能得到相应的份额,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现象大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还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上。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 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的比例为53.8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9.4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5.4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4.2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校的比例为53.29%。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的比例为6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66.0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59.87%、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58.84%、理科实验仪器达标校的比例为73.14%。以上数据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能够达到法定的办学标准, 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学校师资的配备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2014年,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师比为: 小学19.31 :1, 普通中学16.90:1, 农村分别为20.09 :1,和19.92 :1。从师资质量看,农村师资学历层次较低,2013年,辽宁、云南、陕西农村具有本科学历初中教师的比例与城市初中的差距分别为40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2014 年,该差距进一步拉大至43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

2.5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从1997年起,由于允许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费用,因而大大刺激了高等学校扩招的积极性,中国的高等学校出现了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许多人以为教育规模的扩张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因此能使教育机会分配变得更加平等,其实这一直是一个存疑的问题。据相关的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学的扩招没有减少阶层、民族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反而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扩大。许多研究者指出,只要这种教育的规模扩张未能使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和群体达到教育饱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就不会下降,高等学校的扩招不仅未能减少较高等级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机会的不平等, 而且也没有减少较低等级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机会的不平等。

2.6 教育乱收费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都实行免费教育。近年来由于教育机会与个人回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日益明显,因此大大刺激了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持续的失衡现象。教育收费的政策选择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政策始于1986年, 高等学校则是从1997年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后开始实施收费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监管失控,出现了严重的乱收费现象,比如基层政府或有关部门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各种名目费用,向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学校也以各种名目向学生收取费用,或变相提高学费标准。学校收费已成为学校教育机构获取教育资源的新途径,借这种机会而滋生出来的混乱的收费现象扩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使一部分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向学生收取费用,因而逐渐脱离平等的目标,蜕化成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化学校。许多人认为,教育收费能扩大资金积累,提高办学效率,使居民个人分担教育成本成为可能, 因此合理的收费可以为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公平创造物质条件,从而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但由于在实施收费制度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偿力度, 建立与收费制度相配套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以及教育费减免制度,同时未能有效监控学校的招生行为,保证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同等的入学机会,因此学校的乱收费现象正成为影响教育机会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特点

3.1 层次性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对象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个人、群体、阶层和地域等等。对于个体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个人的个人素质、态度、能力和行为造成的。但对于群体、阶层和地域来说,则往往是一种结构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如女性群体的受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性,美国黑人的受教育权也低于白人。现实生活中各个层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当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偏向某个群体、阶层和地域时:对于群体、阶层和地域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必然包含了对个人的不平等:而对个人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一定包括对其他层次的不平等。

3.2 综合性

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因素造成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从资本方面的影响来说,目前的社会是个总体性资本很强的社会,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结果不仅受单个资本的影响,通常是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综合影响的结果。从主、客观方面来说,除去个体自身素质的因素外,还受社会风俗习惯、教育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3.3 延续性或累积性

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过程来看,教育机会不平等纵贯教育的整个过程,它表现在教育机会起点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这种延续性不只是表现在代内之间,也表现在代际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结果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流动,使社会成为一个封闭型的社会,上一代因教育机会不平等而处于社会低层的人同样也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条件,同样也会使孩子因得不到好的教育机会而使自己处于社会的低层。

11

4影响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原因

在世界各国都在追求教育平等、大力削减教育不平等的今天,还是存在如此众多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如种族间教育不平等,性别教育不平等, 区域教育的不平等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其成因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把影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因素归纳如下两个方面。

4.1 外部因素

经济发展不均衡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发达地区适龄人口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已初步实现了机会平等,而贫困则成了落后地区儿童享受教育机会平等的障碍;农村与城市教育机会不平等,广大农村地区在教育上处于不利境地,在入学率和在校率上,农村普遍低于城市,在辍学率上,农村远远高于城市。社会各阶层间收入的差异。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对教育的投资越多,未来收入也越多。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消费,能否进入这种消费,接受什么质量、等级类型的消费与阶层收入呈正相关。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不同,用于教育投资的可支配收入也不同,选择进入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机会也会不平等。家庭文化背景的制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接受教育的类型、层次、所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都会影响子女受教育机会。一般来说,父母教育程度高,则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高;反之,受教育较少或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对教育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则送子女上学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4.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可分为教育制度的弊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和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弊端。

教育制度的弊端,各国教育体制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考核来选拔社会的精英。

法国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制度不是铲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它以“遗传”的方式生产和再生产教育不平等。孙立平认为经过20多年改革和转型的过程,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了并以断裂和失衡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就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分野和裂痕。一方面,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开始构成一个巩固的联盟;另一方面,则是碎片化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是两者争取自己利益能力的高度失衡,他们的争夺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教育方面,这种不良社会的出现,不但对社会的利益格局,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又有学者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角度分析教育公平,认为在计划经济下,作为由政府包办的消费性公益事业的中国的教育事业,只能惠及城镇人口以及在农村地区维持很低水平。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国家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方向之一就是强化政府统筹公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还有学者通过对国家目标、教育价值、资源配置、发展路径、学校系统、教育权利、以及教育机会获得和教育公平评价等方面来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制度特征和当前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后, 认为在1977 年后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教育权利平等转化为教育机会平等,并提出了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而且从教育目标、教育价值、教育重心、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公立学校的功能和中学教育的功能等方面对大众教育与精英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并且提出转型期新的利益格局和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也对教育机会均等造成了深刻影响。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是指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有效运行而确立的制度、法规以及消耗的人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投入密不可分,教育投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教育的重要条件。而有些国家教育资源的投资往往是向城市倾斜,而在城市中又向重点学校倾斜,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带来了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弊端。教育结果平等一方面是指每一个学生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标准,另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个体能力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条件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是相对个人的比例平等。但是一些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却是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如“分轨”、“分流”、“科技班”、“奥赛班”的教育模式很能说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14

5中国教育的改革途径

有学者在分析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后, 指出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了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 从而使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学校制度才能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 通过变革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以消除这种差距, 从而实现教育平等。还有学者提出应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 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 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改变现行的教育产权制度所存在的教育机构行政化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错位的弊病。另外, 还有学者通过对以往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后认为应当重新定位现代教育制度的认识, 纠正对其认识的偏差。进而提出现代学校制度的出发点是学校, 落脚点是学校利益相关者, 最终目的是维护并不断扩展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制度;应该是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制度;应该是充满伦理和道德关怀的制度。改善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5.1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公共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更多地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

5.2 对我国落后地区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必须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居民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改善教育质量。保障贫困居民都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通过大众化教育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进而摆脱贫困,提高收入。

15

5.3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打破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分割,进一步完善劳动市场体系,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达到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预期目的。

16

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而在同一地区同样存在着不平等的表现,具体在:父母工作性质导致的教育不平等、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不同性别导致的教育不平等。通过总结我们得出我国教育不平等具有三大特征:层次性、综合性、延续性。最后通过研究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两大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提出改善现状的几点建议。

爱,由来不平等 篇6

中年人恋爱,大体像老房子失火,几乎没得救。女友不顾自己已经是一个上初中男孩的妈,一个成功地产商的妻,义无反顾地向电视台告了长假,去北京的语言学校学习,并毛遂自荐当了华侨的“经纪人”。每有演出及活动。她既当主持人又当献花使者,还到处拉企业赞助。然而,对方最终不适应这种唱和相随的情侣关系。两人吵崩了,女友的“德国梦”随之破灭。

从北京铩羽而归时,她已有9个月没有回家了,以她老公的阅历与精明,岂有不明白的,她怎么有脸回家?

她曾想,老公不动声色地来机场接她。你们猜,见了面,她老公送上的重逢礼物是什么?不是一顿羞辱,而是一辆宝马。她老公淡淡地说。回来就好,电台给你重新安排工作可能需要一段时日,这段日子别闷坏了,送你一辆车是让你可以随时兜风会朋友。

她心虚得不敢去看丈夫的脸,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不敢相信她出走的这一页就这样不受追究地翻过去了,她不相信丈夫不知情,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她犹豫挣扎了5年,直到儿子去外地上了大学,自己也老得“扑粉都掩不住褶子了”,她觉得是摊牌的时候了。一天,她一面擦拭餐桌一面问正在看报纸的丈夫:“当年我去北京……”丈夫敏捷地打断她:“我知道。”“我本准备出国的……”“我也知道。”“那你为什么接受我回来?”丈夫取下眼镜,深深看她一眼:“我不愿意你受打击。你应该明白。我对你的爱意,远超过你对我的爱。我一直对自己说,爱一个人要有气量,所以我选择不追问不追究,等你自己想明白了再做决定。”她的眼泪,猛然间纵横了一脸。

我一直以为这段故事是杜撰出来的,直到看到法国新任总统萨科齐出自传承认,他的妻子塞西利亚两次为了情人出走纽约。而她每次归来,他都喜出望外。我这才相信,在男女之间,类似“园丁与花园”一般不对等的爱,普遍存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深情意长,能宽恕与谅解她的全部过错,仿佛任劳任怨的园丁;另一个人始终回应得淡淡的,还经常生出“旁枝逸出”之心,仿佛不甘寂寞的花园。

大部分情况下,男人似花园,女人似园丁。结婚20年,女人看男人吃饭饮水的眼神,就像看她最得意的儿子;习惯了这种思维的女人,当看到法国总统的家事,反而会为那男主角鸣不平:她哪里配得上他这样对她?

呵呵,凭什么?就凭在他们的感情生涯中,她做定了姹紫嫣红的花园,他肯当甘之若饴的园丁。没办法,爱是不可思议的,爱生来不平等,爱是三生石前欠下的债。刘德华日前在回答“谁能嫁给刘天王”时说:“她要温柔,她要有一头长发,更重要的是,她爱我的程度必须是我爱她的10倍。”刘天王很自私很没理?我倒觉得他诚实得可爱。没错.以他的成就。他是没办法扮演园丁的,那么只有委屈女方来当园丁喽。讲实话,能管理刘天王这样一座常开不败的花园是当园丁的荣幸,因为,人家杨丽娟哭着嚷着要当“园丁”,全国人民都称她不够格哩。

校规,不需要绝对的平等 篇7

一、校规是怎么来的?

校规是伴随学堂出现的产物。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校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弟子职》。这个“校规”针对的只是“弟子”,不仅规定了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同学和学业,还规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宋代,随着书院的大量出现,随之产生了若干“院规”,这些“院规”开始涉及教师的职责。例如,朱熹出任南康太守时,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其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期间制定的“院规”,除了包括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内容外,还提出了教师应该如何施教等方面的要求。

近现代新式学堂的规章制度更加翔实。如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制定的校规,除了对教师的任职条件、行为举止、教育教学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外,更多内容是对学生的规范,包括学生选拔、学习管理、日常行为规范、课余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校规就是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既“规”教师也“规”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来看,一般的校规都会有“公共规则”,也会有专门针对教师或学生的“非公共规则”。换句话说,教师和学生在校规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同的,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校规是干什么的?

一般来说,学校管理者除了通过由国家颁发的教育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之外,还十分重视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我国中小学校规的管理功能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校规具有规范性和引导性,有一定的强制性,因而它能确保学校这架机器正常运转。二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校规将学校组织内每一个人的语言规范和行为标准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有助于建立一个连贯、协调、稳定的学校生态体系,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得到保障,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章可循。三是促进师生发展。学校管理者依据校规来组织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对符合“标准”或“导向”的师生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对不符合“标准”或“导向”的师生行为给予贬抑或矫正,指引师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长。

以上功能的实现,说到底是校规通过管理人来实现的,通过对人的约束、协调、限制和激励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有校规就会有管理,有管理就会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存在。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管理者,而学生自然就是被管理者。那么,呈现在校规里的师生职责也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看似“不平等”。这是由管理的本质决定的,与爱不爱学生、师德高尚与否无关。

三、校规里的平等与不平等

最初的校规针对的仅仅是学生,后来才涉及到教师的职责。即使在今天,校规管理的主要对象还是学生。这是因为学生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才是最需要成长的核心主体。

1. 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决定了校规面前师生的“不能”平等

基础教育的底线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人,学生终有一天要走向社会,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所以作为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基础教育,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与社会对接的生活环境。社会中有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有一些是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守的,比如法律。但由于社会中的人分工不同、责任不同,这种社会角色的差别就决定了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社会担当,要有一些独特的、专门的约束存在。同样,在校规中有一些是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也有专门针对教师或专门针对学生的制度,这不仅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角色和任务不同决定的,更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系统”所设置的。一个被学校“绝对平等”溺爱的学生,一旦走向社会必然会四处碰壁。因此,校规中看似不平等的一些规定,恰恰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2. 师生关系的多元性决定了校规面前师生的“有限”平等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成年人帮助实现社会化的群体,他们在知识学习、经验积累和品质形成上都需要教师的教化和促进。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元化,比如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管理者和示范者的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等。这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多元性:在知识传授上的授受关系,在人格和生活上的平等关系,在成长中的互相促进关系……这种多元的师生关系,决定了师生关系中除了平等的一面外,更多地体现了不平等。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平等不是指时时、事事、处处都平等的,这种平等应该是一种“有限”的平等。诸如社会角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育人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学中的教与学等,都决定了教师和学生要担负不同的责任。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校规都把学生定义为最重要的“被管理者”,对学生的约束条款会远远多于教师。

城乡教育不平等及转变 篇8

一、农村教育弱势探因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国情已经决定发展经济我们必须要重视占更大人口比例的农村。农村人数远多于城市人数,理论上应当涌现出更多的人才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然而一直以来,国家重视城市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而作为对立概念的农村教育忽视了自身的建设机理,把城市教育当做其发展的目标。在这种观念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仅缺乏自身特色,更大的问题则是很大一部分农村孩子得不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对于我国农村来说,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下,科技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这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村经济仅仅处于农业劳动获取利益阶段。政府为了发展农村教育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在农村长期以来的教育观念下,用城市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教材、教学方法来创办农村教育,虽然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并不符合农村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农村教育的资源仍然有限,因此面向的对象并不是全体学生,而是极少数的尖子生。为了极少部分学生的升学情况,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即使是在城市,所有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何况在教育相比于城市极其落后的农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能水平。

二、城乡教育不平等探究

究其原因,城乡教育不平等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而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随着国家发展,改革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中国在教育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城市和农村在根本上处于不同的地位,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财力资源也处于不同的水平状态。首先是城市与农村自建国以来的地位就不处在一个等级上,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更是迅速,尤其以沿海城市深圳、广州、珠海、厦门等。反观内陆,除高速及铁路交汇处和河运中心城市,其余农村只能靠自身特点来发展自身。经济能力也是相差巨大,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地区之间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这几个因素上拥有量的落差,村教育落后也就不足为奇。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经费支出上在逐步加大,明显表现出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并在农村教师工资及福利上做出调整,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高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也是国家重视发展西部地区人民素质的重大举措。其次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城乡二元体制,这是自建国以来就有的,只是到后来才被提出来。所谓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城乡之间平等发展的一种体制障碍,是一种以户籍制度为壁垒,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造成城乡之间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等不对称的一种制度。

三、城乡教育的转变

城乡教育转变是我国必须面临的一个转型,国家在做出一些努力的同时也发现了在努力后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国情的基调没有多大变化,但时代的潮流总是风起云涌。如农村人员大部分涌向城市,随之而来的状况有两种:一是留守儿童与祖辈一同生活,没有父母的监护教育问题更加严峻,向着比较恶劣的方向发展,另外一个是孩子随父母一同来到城市借读,这一趋势也在逐年加剧,据统计,今年我市新生数量仅外来人员子女就比去年多了10%,达到9.8万人。这一现象虽然还在加重,但是农村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仍不得削弱,需要更强劲的发展,协调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教育是一个应该被着重强调的方面。

总结

在当前国情下,教育体制改革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要做好必须要尽到更大的努力才行。要做到城乡教育平等应当尽力做到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第一,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以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以学校合理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五,以优质资源共享和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教育设备资源监管制度,合理分配资源,做到在对的时间给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传授正确的知识。

摘要:教育是根据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传授知识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陶冶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创造力的一种活动。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国家发展的人。因此,教育无论是对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都是祖国的希望,都应受到同样平等的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教育不平等现状逐渐改善。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基础教育,转变,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

[2]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04).

[3]蒋中一,戴洪生.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5(04).

[4]杨俊,黄潇.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03).

[5]王定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进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教育不平等的语言逻辑 篇9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习性”

很多学者否认存在某个阶层所特有的语言, 但他们大多承认语言的公用性和阶层性是共存的。“当人们说人类社会不存在一种只供一个阶级 (阶层) 通用的‘阶级语言’时, 不能排除如下的一种可能性和现实性, 即:各个阶级 (阶层) 都尽量把阶级 (阶层) 本身的意识……在公用语结构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塞到为社会各阶级即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语言中去。”[1]因此, 不同阶层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倾向系统, 即“语言习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社会底层形成了什么样的“语言习性”呢?他们的“语言习性”与来自社会中层的儿童有何差异呢?为此, 我们根据李培林提出的中国阶层结构划分标准选择了两个研究样本群体———来自社会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A班学生) 和来自社会中层家庭的儿童 (B班学生) , 并对其语言表述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 “拮据”的语言词汇

通过和中层儿童语言表述进行对比, 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习性”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语言词汇的“拮据”。

1. 专业术语的“去专业化”

词汇不仅是语言表述的组成单位, 它还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提出“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2]。而思想, 简单来说, 便是说话者对所表述对象的认识。因此, 对所表述对象认识的“专业”程度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话者使用词汇的“专业”程度。

我们经过调查, 在他们对“打乒乓球”的描写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所用词汇的“专业性”差异。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描写中, “打乒乓球”只是“打”, 球网被称为“中间的横线”;这些最“基本”、“普通”的只能用来勉强说明这些活动, 却无法详细描述活动的过程。因而, 在读者眼中, 这些描写缺乏“内容”。在中层家庭儿童的描述中, 我们却能看见较多的“专业”动作:“发球”、“反旋”、“小扣”、“挑”、“扣”。这些专用词汇反映出他们对这些活动具有更深层的了解, 因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述更生动, 也更具吸引力。

2. 地方语言的“异地呈现”

随着社会生活的分化, 社会会出现各种社会集团和阶层。由于每一个阶层在使用原初“公用”语言时总会加入他们独特社会生活的要素或者对它们进行改造, 因此各种“地方语言”形成, 它们共存于人类社会语言材料系统之中。然而, 它们的平等共存却异常短暂。在语言分化的过程当中, 由于某些复杂的原因, 必然有某一种“地方语言”被“选择”作为“标准语言”。这样, 这一“地方语言”也就被提升至其他“方言”之上, 成为社会公认的“通用语言”。这样, 社会语言系统也就被分成两大类:标准语言和地方语言。一般意义上, 中国大陆的标准语言是普通话, 而与普通话共存的则是各地方语言系统, 他们共同形成了汉语的庞杂体系。面对这一体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层家庭儿童会如何选择呢?下面是外来务工子女的描述 (括号中是中层家庭儿童的对应表述) :

他们二个一帮 (一组) , 然后再抱抱剪剪 (剪刀、石头、布) , 谁赢了就先跳, 谁输了就后跳, 等先上 (跳) 的人败了 (失败了) “才”上 (跳) 。

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 由于各种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缘故, 或许还有出于相互交流的需要,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标准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如此,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标准语言”中仍夹杂着众多“地方语言”:“帮”、“抱抱剪剪”、“上”……。“方言”在他们的生活中仍占据一定的分量, 当他们企图用“标准语言”描述他们的生活时, 这些“地方语言”就会无意识地“蹦”出来。相比较而言, 在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的表述中则很难见到这些“地方语言”。

(二) “独有”的语言思维

语言, 除了表现为一系列词汇外, 它还“成了思维进行所凭借的手段, 成了思维的工具, 成了思维的表现形式”。[3]思维支配着词汇“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支配着词汇的组合, 因而也赋予了语言内在的思维特质。思维和人的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同的生活类型会形成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1.“现实型”的思维

思维, 作为对现实生活及其事物的把握和思考, 在把握现实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类型。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表述看, 他们的思维倾向“忠实”于现实。当需要说明一个过程或一个事物时, 他们的思维总是着眼于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或者事物的每一个可见特征, 以展现其最“真实”的状态。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现实性”, 可称之为“现实型”的思维;而中层家庭的儿童, 他们的思维则倾向于对现实进行尽可能的“修饰”。当需要描述某个过程和事物时, 他们的思维总是倾向于抓住其中“精彩”点,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并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升, 从而使这一过程或事物更具吸引力, 我们可称之为“艺术型”的思维方式。

2.“散点式”的逻辑

思维除了具有类的向度之外, 还有品质的向度, 后者指的是思维的合逻辑性。逻辑引导着说话者把要说明的若干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是否具有合理的逻辑决定着表述的可理解程度。合理的逻辑使得别人容易理解这一表述, 而不合理的逻辑则容易让人对此表述产生困惑。因此, 每一个说话者要清楚地表述其观点, 其言语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我们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层家庭儿童的语言材料的分析发现, 两者的语言逻辑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 中层家庭儿童语言表述的逻辑是线性的, 在对人物外貌各个部分的描写时, 他们以其空间位置为顺序;在爱好的描写中, 突出看书这一爱好, 同时“因为看书多, 所以每次写起作文来, 她都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其中的因果联系也合情合理。

而依据我们的调研材料, 在对照逻辑规范的意义上, 我们可以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表述很多时候都缺少合理的逻辑。而若要把他们语言表述中的逻辑视为与规范逻辑不同类型的逻辑的话, 我们姑且可称之为“散点式”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引导下, 说话者缺少对语言表述的“整理”, 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前后的意思可以没有任何联系, 也可能完全相反。因此, 这种逻辑引领下的语言表述如散落的点一样难以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整合。

(三) “平直”的语言“构思”

语言表述除了具有若干词汇和特定思维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外部形式,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构思”。由于不同语言“构思”给读者或听者的感觉不一样, 因此它存在着“常见”和“新颖”之分。“常见”的语言“构思”虽然能令读者或听者明白表述的意思, 但“新颖”的语言“构思”还能给他们以“新鲜感”, 激起他们读或听的兴趣。因此, 不同的语言“构思”产生的语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和中层家庭的儿童的语言构思各有何特点呢?通过我们的调查, 外来务工子女的语言“构思”显得非常“平直”, 他们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表述形式。相比之下, 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在表述时则会努力寻求比较“新颖”的“构思”, 而尽量不落入俗套。

二、规范的“设置”:学校教育的语言要求

学校作为传递人类文化、实现人类文明传承的制度化教育机构, 它会根据统一的标准对人类文化进行筛选, 形成自己的文化标准。由于语言是重要的文化形态之外还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要接受人类文化则必须掌握语言这一工具, 因此在学校教育所选择出来的人类文化之中, 语言必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 相应地, 学校教育也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标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来自中层家庭的儿童都要遵循它的要求。

(一) 语言词汇:“标准”与“优美”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 是学校语言教学和学生语言学习的最小单位, 并从最根基处决定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 对词汇的要求是学校对学生语言要求甚至是学习要求的基础, 也就是语言标准的基础。因此, 要考察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语言标准, 必须从其对词汇的要求开始。

1. 语言词汇:“标准”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 普通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 它必然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教育中可以使用的唯一法定语言。可以说, 任何一本官方批准教材的语言都不可能使用方言进行表述。“请讲普通话”这种在学校中经常能够看见的标语便显示出普通话在教育中的规范地位。而且, 对于普通话的强调, 我们从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能得到直观的感受。而且, 这种要求不仅体现于学生的口头表达, 而且也体现于学校对学生书面语言的要求, 这从教科书的课文和范文中词汇的类型便可以发现。在其中, 我们很少会看见方言的影子。

2. 语言词汇:“优美”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外, 学校还要求学生掌握“优美”的词汇。它们可以使学生的表述更为“形象”和“生动”。对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相关的要求: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而在教师的评价中, 这一要求则体现为“用词形象”等类似的表述:

看得出你已经学会写日记。日记格式正确, 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记录下, 语言优美形象, 用词准确生动。

可见, 在使用“标准”词汇的基础上, 用词的“生动”、“形象”绝对是吸引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 语言思维:“清晰”与“生动”

学校对学生除了有词汇的要求外还有语言思维方面的要求。从相关资料的分析来看, 教育者为学生设立的语言思维标准是“清晰”与“生动”。所谓“清晰”是指思维要符合一定的逻辑;而“生动”则指的是思维要具有想象力, 展现语言表述的“表现性”。在他们看来, 这两个方面是好的语言表述的重要方面。

1. 语言思维:“思路清晰”

学校教育对学生语言思维的首要要求,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便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即其内在的思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及语言表述是学校中合法、标准的存在, 而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语言表述在教育中则是“劣等”存在, 也是教育必须予以“改造”的对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评价。而且, 事实上, 文章清晰的条理确实是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述进行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 然而, “清晰的条理和结构”则必须依靠组织语言的思维, 只有符合逻辑的思维才能组织具有清晰的条理和结构的语言表述。因而, 可以说对作文的条理和结构的评价反映的是教师对渗透于其中的学生思维的感受。

2. 语言思维:“形象生动”

语言除了具有交流功能之外, 还具有“表现功能”, 它还应该能够展现所描述对象的“精彩”, 从而使语言表述具有“感染力”, 即通常所说的“生动”、“形象”。虽然语言表述“感染力”的实现需要“形象”、“生动”的词汇, 但词汇本身并不能形成“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 还需要特有思维的刺激从词汇系统中把它们提取出来, 加以组织, 而这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在形成语言表述的“感染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此,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论述的: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因而, 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中, 独特的“想象力”常常成为语言表述的“亮点”。显然, 作为读者和评价者, 教师常常会被学生的“想象力”所吸引, 因而也会对该作文产生极为深刻的印象, 继而给出相对较好的评价。

(三) 语言“构思”:“新颖”

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语言标准, 除了对词汇和思维的要求之外, 还有对语言表述“构思”要求。由于“新颖”的语言“构思”具有独特性, 更能展现语言表述的“优美”, 因此, 这种语言“构思”也显得比一般的语言“构思”更好。在这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而教师在评价时, 也会被“新颖”的“构思”所吸引。这就使得那些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而那些无法达到要求的学生无疑就会处于劣势。

这篇文章结构新颖、构思巧妙, 读来令人眼前一亮!语言生动活泼, 对小伙伴的外貌、兴趣爱好的介绍非常仔细!一首小诗也为你的文章添加了色彩!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困境

作为异质“语言习性”的载体, 外来务工子女要学习和使用学校教育的标准语言, 必须“摆脱”原先的语言及思维习惯。然而, 这一过程并非如脱去旧衣服那样简单, 事实上它却是异常的艰难和漫长。

(一) 写作中的“模糊”与“平淡”

语言移入所导致的有限“驾驭力”首先表现为外来务工子女对复杂情形进行描述的困难。他们的词汇和逻辑似乎只能满足于对简单情形的较简单的描述。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语言交流功能的实现。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我们难以完全了解他们所试图表达的意思, 而只能凭借有限的可理解的“语句”和经验猜测其中的部分含义, 其全部的含义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除此之外, 由于他们原有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标准语言所要求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及缺少“生动、形象”的词汇, 外来务工子女对标准语言的有限“驾驭力”还表现为他们的语言表述缺少“表现力”。按照学校教育的语言标准进行评价, 他们的语言表述显得过于“平淡”。

(二) 课堂中的“失语”与“沉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除了要用标准语言进行书面的表述外, 还要在课堂上运用这一语言理解与接受所传达的意义, 回答老师的问题。此时, 两种“语言习性”的差异常常让他们在口头表达时处于“失语”的状态, 游离于学校教育的语言环境之外。

在调研时, 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 面对教师的一些简单提问, 实际上他们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相关内容简单复述一下就能满足教师的要求, 从而实现顺畅的课堂交流。然而, 他们给予教师的往往只有沉默。他们无法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或者无法自如地使用标准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者两者兼具。而为了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只能想尽办法进行提示。然而, 这种情况下, 学生还是只能重复教师的“提示”或者稍微迈出一小步, 而最终往往仍以“沉默”收场。这样, 教师的提问也就几乎成了自问自答。

学校这个传递“主流文化”的机构自身潜在地再制了社会“语言资本”的分配结构, 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隐藏在教育过程微观处的不平等。然而, 这一切是否如布迪厄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宿命式”存在呢?笔者认为, 虽然我们不确定这一逻辑是否能完全被打破, 但我们却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它的影响。而在各种具体措施中, 政策上的保证无疑是最有力的。通过政策的努力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困难, 加速他们对标准“语言习性”的接近实际上已经成为教育实践的要求。这样, 如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制定语言教育政策, 如何从政策上保证年轻一代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已然摆在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面前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25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成因分析 篇10

1、多重二元结构影响论

有的学者从多重二元角度出发讨论中国居民的收入差别的变化, 认为我国居民总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原因如下:经济二元结构所致, 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也表现为沿海与内地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 它们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别形成的基本动因。体制二元结构, 即体制双轨制。我国改革采取的是渐进的模式, 所以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价格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双轨制 (政府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机制) 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政策影响论

产生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彻底根除, 新的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就是说, 在于改革还没有到位。同时, 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收入分配差距出现的可能性, 具体反映为:调整了生产与分配,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改变了重积累, 轻消费的分配政策。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采取了多种收入分配方式, 扩大了收入来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 劳动已不再是收入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原则, 而是多种分配并存, 也就意味着必然出现收入分配的差距。

3、制度因素论

从我国在转型期制度方面看, 大量非正常收入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寻租活动, 执行资源配置功能的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的紊乱是寻租活动产生的根源所在。因此出现了合法的价格双轨制和大量具有独立身份与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 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欲望被唤醒, 利润最大化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的目标, 个人收入来源和消费形式的多元化, 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和消费的可能性, 加之价格双轨制和所有制上的政策双轨导致许多法制上的漏洞和空白, 许多经济法规尚待建立和完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法制不健全, 使得对寻租活动的监督成本很高, 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寻租收入得以混同于正常的合法收入, 寻租者和受贿者同时为其 (下转第34页) (上接第33页) 非法所得找到了保护伞。寻求地区和部门特殊政策, 寻求批文和公章构成转型期经济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的具体内容。

4、居民收入来源分析论

居民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是指居民凭借其为社会所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所获取的收入。劳动收入可分为直接生产劳动收入与经济管理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指居民不是凭劳动, 而是凭借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和各种渠道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 包括资产收入和转移收入。居民收入来源于多种途径。居民拥有的劳动能力、资产、社会关系等的差异往往会带来收入差异。

5、市场机制及管理缺陷论

全球不平等现象加剧 篇11

对世界大部分贫困地区来说,民主理想是否行得通还要看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不从根本上解决基本生活需要问题而单单实行程序性的自由,这是不够的--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似乎并不是自由市场内在优越性的明证,而主要是更广泛的全球性不平等的结果。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财富分配不平均的现象更为显著。据大多数专家认为,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接近70亿(100年中增加了3倍多),到2025年将达到85亿。这85亿人中可能有65亿居住在较穷的国家。更糟糕的是,这些人口中约有2/3集中在欠发达世界的贫民窟中,使他们极易接受激进的政治鼓动。

不利的人口趋势又伴之不利的经济趋势。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2年《人口发展报告》中的材料,在本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到了90年代,差距大到富国的收入比穷国高150倍!这种趋势目前仍未改变。这种贫富越来越悬殊的现象也发生在穷国内部,从而加剧了国内社会矛盾。该报告还估计,按人口平均计算,贫困国家中比较贫穷的那部分人所接受的援助,实际上只有这些国家较富裕的那部分人同时期捞到的援助数额的1/2。

富国正越来越注意治理本国的环境问题,结果可能是富国和穷国之间生活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一定时候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把这些开支的主要部分用于整个世界,不只保护环境而且更普遍地改善穷国的状况吗?

穷国中难以驾驭的青年人口众多,性情暴躁,常常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但是通过现代通信工具他们又对其他地区的情况有所了解,政治上日益活跃--这些青年的存在将加剧在全球贫困阶层中普遍存在的焦躁和受挫心情。

平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

爱情 不平等中的平等 篇12

纵向不平等 (vertical inequality) 一般认为包括个人之间和家庭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与此相对应, 横向不平等 (horizontal inequality) 被定义为不同群组间的不平等, 通常的分组是按照不同的文化来定义的, 如按照种族、宗教或者人种来分组。

纵向不平等的度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Sen (1973) 、Foster (1985) 和Sh or r ock (1988) 都讨论过纵向不平等的测算。D.Jay ar aj and S.Subr amanian[1] (2004) 通过不同分组间指标的累加得到全社会的不平等指标, 进而得到横向不平等的指标体系。同时, 在分组细化到以人为单位的情况下, 横向不平等的度量也可以推出相应的纵向不平等的度量方法。Reeve Vanneman and Amar esh Dubey[2] (2011) 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往使用支出数据来考察不平等程度不同, 使用收入的数据后, 印度的不平等程度上升。且整体收入不平等中大部分来源于各邦内部的不平等, 即横向不平等虽然已经较为明显, 但和纵向不平等相比仍然较小。

二、纵向不平等的应用:税收和养老金的视角

(一) 税收再配置效应中的纵向不平等

Kak w ani (1984) 、Plotnic (1985) and Jenk ins (1988) 讨论了转移支付过程和征税过程中, 收入重新变化的重要性。Kakwani (1980、1984) 认为税收的再配置效应可以分解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组成部分。Lambert (1985) 在Kakwani的研究框架下提出通过支出效应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结果表明累退税实际上可能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放大了正向的配置效果。Jenkins (1988) 进一步拓展了Lamber的分析, 使得利用一些适当排序的微观数据度量纵向不平等成为可能。Frances Stewart, Graham Brown and Alex Cobh am (2009) 认为提高直接税或者间接税会提高横向不平等和纵向不平等。

Jeff Ank r om[3] (1993) 的研究结果显示压缩收入的政策可能会导致横向不平等, 伴随着税收和转移支付对收入调节作用的消失, 大量的纵向不平等出现。Adam Wagstaff[4] (2005) 分解了税收的再配置效应, 并据此分析了收入随时间变化所引起的横向再分配效应和重新配置究竟是抵消还是增强了纵向再分配效应。

R afael Salas and Isabel R abadan[5] (1998) 在一个社会福利的框架内分析了跨期的收入不平等, 公共部门的重新配置以及收入的平滑。此外, 文章认为传统观点下通过用一系列截面数据的纵向不平等缩减指数来观察纵向再分配效应可能是有偏差的。

(二) 养老金分析中的纵向不平等

Amsber g et al. (2000) 、Bar r os and Fouguel (2000) 指出如果仅仅把退休养老金和其他养老金的支出认为是以对抗贫困为目标的社会支出, 那就是没有很好的关注这些养老金。Barros et al (1999、2000) 、Delg ado an d Car doso Jr. (2000) 度量了养老金、老龄化以及贫困之间的关系。许多截面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公共养老金福利, 老年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当低 (Brown and Prus, 2004;Weller, 2004;Fuk aw a, 2006) 。Smeeding and Williamson (2001) 认为高水平的公共社会支出会带来低水平的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Caminada and Goudsw aar d (2005, 2010) 比较了社会公共保障和私人保障的再分配效应。他们认为私人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效应小于公共社会保障。Rodolfo Hoffmann[6] (2002) 按照收入来源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考察了巴西人均家庭收入的组成部分对收入分布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程度, 结果表明养老金收入的集中度高于总收入的集中度;此外, 来自于养老金的收入对总体人均家庭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贡献度增加, 尤其是在大城市。

Steven G.Pr us (2000) 分析加拿大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对同一群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收入不平等程度会降低。Hancock and Weir (1994) 运用英国综合住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 1979年到1989年间英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尤其是在后五年中, 由于是否拥有职业养老金的分化程度增加并且在拥有职业养老金的人群中不平等程度也增加了, 后五年的不平等程度增加的更为明显。

Jay Ginn and Sar a Ar ber[7] (1999) 考察了1985年到1994年老年人来自国家和私人养老金收入的变化。结果表明:尽管来自国家的养老金收入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私人养老金对总收入的相对贡献在这八年时间里增加了很多;并且, 私人养老金收入的性别差异加大。

H ancock and Weir (1994) 、Joh nson et al. (1996) 认为1980年后国家对女性养老金提供的变化极大的限制了养老金的再配置角色, 这也是养老金收入不平等上升的重要原因。Davies and Ward (1992) 认为1980年金融激励从公共的养老金计划到私人养老金的转变可能会给予女性和低收入群体更少的养老金。Legal and Gener al (1998) 认为由于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 在同样的价格下, 女性养老金的购买力比男性低17%。Johnson et al. (1996) 用英国家庭支出调查的数据发现, 1960年到1970年老年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下降, 但是随后开始上升, 到1990年上升到了1965年的程度。作者认为80年代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 主要是由于私人养老金的增加和处于收入分布上层的人群投资收益所引起的。

养老金是否加剧了不同人群组间的不平等状况?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各组间领取养老金的几率可能不是随机的, Lazear (1979) 的文章中退休历史调查的数据显示, 调查样本中49%的工人有养老金计划的覆盖, 但是黑人员工的覆盖面比白人员工低6.6%, 类似地, 女性员工的覆盖面比男性员工低8.6%。第二是养老金规模怎样随着领取人性别和种族的不同而变动。

Edw ar d P.Lazear and Sh er w in R osen (1987) 分析的结果表明养老金计划的存在似乎对黑人和白人员工的不平等有正向影响, 但是在白人员工中男性和女性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没有改变。在黑人群体中, 养老金加剧了性别差异的不平等, 主要是因为黑人女性领取养老金的可能性只是黑人男性的75%。

Leibbr ant and Woolar d (2001) 运用一个多元变量模型衡量了南非家庭收入不平等中要素的贡献度, 结果表明老年人养老金所占的份额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他们发现在黑人家庭中, 养老金对收入不平等有一个很小的负的贡献度;当仅仅把农村黑人家庭包含在分析中时, 养老金和收入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一个较小的正值。

Mar tin Feldstein (1976) 考虑了社会保障体系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效应, 利用1962年消费者财务特征调查 (SFCC) 的数据, 他发现当把社会保障的财富———远期社会保障收益的折现值包含进家庭的投资组合时, 家庭财富的不平等程度下降大约30% (基尼系数从0.72变成了0.51) 。David Domeij and Paul Klein (2002) 用一个校准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瑞典公共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结果表明, 财富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大部分拥有零或负的净财富的家庭引起的。

Olaf van Vliet et.al (2011) 利用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欧洲15个国家1995~2007年间从公共养老金到私人养老金提供转变过程中的分配效应。2007年老年人的平均收入不平等程度 (12个国家) 比1995年下降了将近18%。这可能是因为更多的低收入的老年人被私人养老金计划所覆盖, 和那些高收入人群相比, 低收入人群的所领取的养老金更大一些。

Er ling H olmoy and Ky r r e Stensnes (2008) 用动态微观模拟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精确地考察了挪威的养老金改革, 结果表明养老金改革显著地提高了财政的可持续性, 但是这是以养老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为代价的。

Javier Oliver a (2009) 认为秘鲁的养老金改革显示了三方面的积极成效, 首先是养老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降低了, 原因是打破了从劳动收入不平等到养老金不平等的传播渠道;其次, 改革也提高了社会福利, 尽管这依赖于为个人账户所选择的贡献率的值;再次养老金债务也大幅度减少了。

Gijs Dek k er s (2010) 通过把指数化的养老金、退休年龄和养老金不平等程度的发展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了养老金不平等背后的推动因素。结果表明:第一, 不论何时, 养老金越滞后于工资水平的发展, 养老金的不平等程度就越高;第二, 退休年龄越大, 养老金的不平等程度越低;第三, 退休年龄越大, 养老金的不平等程度就越容易快速地对养老金滞后于工资的发展做出反应。模型还认为制度是影响养老金不平等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长远来看, 人口老龄化, 尤其是预期寿命的持续增加会导致不平等程度的增加。

Nadia Kar amch eva and Geoffr ey Sanzenbach er (2010) 运用美国劳动统计局当代人口调查1980年到2008年的数据发现, 对于处于收入分布底层的30%的人群而言, 养老金的参与率显著下降, 造成了老年人之间养老金收入差距扩大。

和以上多数的结论相反, Esping-Andersen (1990) 发现有更多私人养老金, 以市场为导向的老年人福利体系的国家, 倾向于保持甚至增强那些退休前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的工人的位置。Schirle (2009) 发现在加拿大, 随着私人养老金提供的比例的加大, 老年人之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在加大。

三、结论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 国外对纵向不平等的实际应用有丰富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养老金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属于同一时期的跨国比较或者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的比较, 采用的数据为宏观层面的数据, 对养老金纵向不平等的研究停留在一个整体的层面上;对于使用微观层面的数据, 并且详细讨论养老金纵向不平等特征的文献较少, 这无疑对完整的审视老年人养老金收入的不平等问题带来了障碍。

参考文献

[1]D.Jayaraj and S.Subramanian.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equality:some intercomnections and indicator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6) 75:123-139.

[2]Reeve Vanneman and Amaresh Dubey.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equalities in India, India Human Development Survey Working Paper No.16.

[3]Jeff Ankrom.An Analysi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quity in Sweden, the U.S.and the U.K.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5, No.1 pp.119-124, 1993.

[4]Rodolfo Hoffmann, Inequality in Brazil:The Contribution of Pensions 2003.

[5]Jay Ginn and Sara Arber.Changing patterns of pension inequality:the shift from state to private sources, Ageing and Society, 19, 1999, 319-342.

[6]Edward P.Lazear, Sherwin Rosen Pension Ine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上一篇:经济发展阶段论下一篇:设计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