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2024-06-28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共12篇)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篇1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作者: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作者简介: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等。这本书由张旭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本书基于密切透彻的“自然主义”观察法,对12个有9——10岁孩子的家庭(6个白人家庭、5个黑人家庭,1个混血儿家庭)进行了调研。整个大项目包括中,工人,贫苦人群取样的88个孩子。并对他们所在学校进行探访,一个是市内的下里士满小学,另一是郊外的斯旺小学。本书主题: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有条不紊的塑造着孩子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成就。作者在第一章为我们解析了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的含义。第二章描述了调研中大多数孩子所在的两所学校以及这一年中作者所访察的所在其他地方。其中,对如何了解不平等存在的原因进行简短的讨论。接下来作者从三个方面来突出社会地位在孩子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的组织,语言的运用,以及家庭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在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加勒特.塔林格家(中产阶级白人孩子),泰雷克.泰勒(工人阶级黑人小孩),卡蒂.布林德尔(贫困家庭白人女孩)三个家庭展现了不同的日常生活组织模式。第二部分通过亚历山大.威廉斯(中产阶级黑人男孩),哈罗德.麦卡利斯特(贫苦出生的黑人男孩)两个孩子来阐释不同的日常生活组织中的差别对孩子语言使用影响,一个是以说理说服的方式,一个是以强调服从指挥。第三部分通过斯泰西.马歇尔(中产阶级黑人女孩),梅勒妮.汉德隆(中产阶级白人女孩),温迪.德赖弗(工人阶级女孩),小比利.扬内力(工人阶级白人男孩)的四个家庭展现不同的家长在监控和干预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有怎样的不同。

读书心得:

作者通过对中产阶级(包括上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贫困家庭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会谈,这本书展示了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已经渗透到组成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家庭生活的各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整合成一套教养孩子的文化逻辑。中产阶级倾向于采用这样的教养孩子的文化逻辑:他们注重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相比之下,工人和贫困的父母趋向于采用成就自然成长的文化逻辑。工人孩子拥有更像孩子的生活和自主权,中产的孩子看起来获得了在(教育或者其他)机构的重要优势,从协作培养的经历中,他们学到了各种对将来进入工薪世界可能大有好处的宝贵技能。”

作者基于布迪厄提出的“不同阶级、不同等级、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的孩子们,在饮食、衣着、音乐爱好等生活世界的细微之处,所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统合成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文化资本,开辟了未来的生活的多元进路,虽然共享同一时空,但是却分布在社会空间的不同等级维度上”理论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出外在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父母的社会地位,到父母依据资源环境所做出的对孩子教育的行动选择,并建构起家庭内外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塑造孩子,前后形成的一个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循环过程。

但是自然教养的很多积极的方面——在同伴面前的轻松自如、在创作游戏和安排自己时间方面的足智多谋、他对成年人抱有的尊重态度、她和家人之间深深的亲情——在社会机构的“真实世界”里,他们几乎都被当成是毫无价值的。教育工作者、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雇员们和其他人士都接受(而且帮助再现)同一种意识形态;在很多其他的能力中,这种意识形态重视说理和协商的技巧、巨大的词汇量、言谈之间和与陌生人合作时的应对自如,以及时间的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在协作培养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品质。

于是产生了:“在不同之处渐渐定义为不足之处的时候,这种机构制度上的偏好便演变成为制度化的不平等。”正是因为有这些合法化的模式,依照协作培养的逻辑教养出来的孩子就能以一种逐渐生成的优越感的形式获得各种优势,而照自然成长的逻辑教养出来的孩子则倾向于发展出逐渐生成的局促感。”

作者提出:“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通过各种训练使其孩子更加适应“(社会的)游戏规则”,而这些规则都是支配与公共机构的各种代表形式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法则。中产阶级白人和黑人孩子表现出了一种逐渐生成中的中产阶级所特有的优越感。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自然放养的模式中成长,他们在各种公共机构的场合下与他人互动时则表现出了一种逐渐形成中的局促感”。是否就真的是必然呢,就我个人经历和感受而言并不完全赞同。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带入进去,会不自然的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书本上重现的案例经历与我的童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作者的语句中我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经历套用进去,以验证作者所得出的是否是正确的。如果按作者的阶层划分我归属于工人阶级的家庭,有着“一个愉快的童年生活”,是作者提到的“自然放养的方式,子女更多的是与邻居、亲戚在一起”情景再现。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没有那些固定的有成年人为他们安排的活动,他们对自己的业余生活的特性用于更多的控制权”,“孩子有独立于成年人的自己的世界”,家长与我们的交谈并不是像“对孩子使用更人性化的商讨的交流方式,他们使用讲道理的方式来促成期望从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而且还会经常对孩子解释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可以促进孩子发展说理和谈判的技巧”的民主的形式,而是以“简短朴素”的指令性的语言,导致缺乏对权威的怀疑和语言要求上的不自信,不懂得如何顺利把自己转换互动的有利地位,我想这些正如作者所说也是我在自然成长的培养下所缺乏的。但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我所练就的自然应对和群体中的自我优越感,并不像书中案例那样在与社会其他人员的交往中丧失,在同伴群体中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帮助我弥补了在家庭所缺乏的肯定(父母给予的少的肯定),优越感和自信的提升帮助我在面对学校的老师和外界时表现出的并不是局促感而是不断提升的自信心,并且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努力和自身的潜力发挥。如今相比于部分中产阶级的协作培养的孩子所产生的能力而言,我并不认为我没有比他们更多的跨入工薪阶级的个人资本,不过不可否定的是由于家庭背景所导致的我确实比他们缺乏多的社会资源网络。

这也是我时常希望能够由母亲和父亲安排管控的、有组织的活动,一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提升社会资本。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反而更像是家长的一场战斗而减少了孩子在这其中的主动性。又或者正是因为我所缺乏这种感受而想被弥补的心态是否会对我将来的孩子的培养模式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循环呢?不得而知。

对于孩子的童年教养是让孩子快乐自由的生活,培养健康人格和发展创造性、独立性,还是以协作培养的方式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方略,有建设性效果的模式好呢?我想都不能绝对化,毕竟我们看到的从原本社会底层不断向上的社会流动的那一群家长正跃跃欲试的想对孩子实行协作培养,以弥补自己成长经历中遭遇到的痛苦的努力,正因为他们充分的了解自己在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中需要作出努力改变的方向和技能,因此想要从经历中提取经验为孩子的将来作出打算,帮助他们在童年时获得尽可能多的优势。然而却出现的是对孩子的过分控制和干涉,导致在孩童时期所培养的“自私、娇惯、冷漠、经常嚷嚷无聊,时间表被成天塞满而不会自己创造游戏”等反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藉口,任孩子在没有指点的环境下迷失的自然成长模式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需要的是适度的、有节奏的教养模式。

虽说“父母的所处的社会阶层机构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人们手中的资源、人际互动的关系,这些都成为他们的孩子们的文化资本,进而在家庭空间中了决定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安排,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组织、语言的训练与运用方面,还是家庭与教育机构的互动方面,都存在极其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又以同样的结构化的方式,建构成孩子们在童年时对于生活、教育、人生体验的意义,进而构成了他们的认知和价值体认,并通过日常的点滴认同和内化,积淀成每个人的自我个体化的身心性情倾向,并且在日常交往互动、语言表达、行动判断等方面,养成一种布尔迪厄意义上的“惯习”,进而对未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但是我想除了作者所验证的社会地位的力量是如何影响孩子及其家长日常生活的结构和节奏以外,个人的经验和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关于底层小人物通过努力奋斗成功的英雄传闻、楷模故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们都能举出无数例子,因此,以作者案例研究的方式无法解决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究竟是“不平等的再生产”,还是人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

就作者研究中那些目前位居优势社会地位的父母,他们童年的生活环境也极有可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那么他们如何超越其社会地位的结构性支配,最终实现了向上流动?作为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挣脱了既往的父母社会地位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对他们命运的支配和摆布,通过行动实现了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如果他们成功了,这到底是他们个人的努力,还是其背后能否折射出社会结构在社会流动机制上更加公正合理了呢?作者的持久的研究、富有真实细致的情景从现,以及个人的思考分享都将帮助我们更深刻有感触的思考问题,并促进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篇2

一、文化资本的概念

1、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首先提出“场域” (field) 概念, 进而引用经济学中“资本” (capital) 的概念来对场域活动进行分析。他把资本分成三种类型:经济资本 (economic capital)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和文化资本 (cultural capital) , 并集中分析了各种资本相互间的关系。特纳将文化资本定义为“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味与生活方式”。即社会各阶级和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的总和, 是一种有别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基于对文化资源的占有的资本。

2、形式

文化资本有三种基本形式:“ (1) 具体的状态, 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 (2) 客观的状态, 以文化商品 (图片、书籍、词典、工具等等) 的形式, 这些商品是理论留下的痕迹或理论的具体显现, 或是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批判等等; (3) 体制的状态, 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 这一形式必须被区别对待, 因为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的资产, 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了这笔财产的庇护。”故文化资本被相应的分为个体化的文化资本、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三个种类。

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1、“不平等的童年”

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研究童年环境如何再生产, 以及所导致的未来的差异, 试图从文化资本再生产的角度来建构一个“不平等”的循环过程, 她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个体承继下来的各种技能, 这些技能可以再他们行走于各种公共机构之时被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的价值”。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级:中产阶级家庭、工人阶级家庭、贫困家庭, 采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 对12个有9—10岁孩子的家庭 (6个白人家庭, 5个黑人家庭, 一个混血家庭) 进行了调研,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 聚焦于孩子们如何让度过闲余时光, 家长们使用语言及惩戒孩子的方式, 家庭社交网路的性质以及敢于公共机构的策略等来研究不平等的产生机制。

在家庭教育机制方面, 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通常采用协作培养 (concerted cultivation) 方法, 家长遵从专业人士提出的标准并参与到孩子的培养之中, 重点培养孩子的认知技能和社交技巧, 与孩子认真的谈话和讨论问题, 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权力, 认识到自己有权积极主动地管控自己在各种公共机构场景中参与的互动, 产生一种中产阶级特有的优越感;而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家庭选择成就自然成长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 , 中产阶级的孩子学会了如何向专业人士提出要求, 当他们成功地讲各种规则为自己所用时, 就增加了自己未来的文化资本, 而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孩子面对公共机构时, 却无法令其为自己服务, 也便无法为成人后的生活获得资本。如安妮特.拉鲁所言:“有一些家庭的文化惯行, 尤其是那些与协作培养相关的儿童教养惯行, 给孩子带来了其他文化惯行所不能带来的优势。”公共机构系统是有选择性的, 这种选择性更多还是建立在某些文化模式之上, 而对另一些文化模式则少予采用。

2、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诠释

文化之所以能被称为资本, 是因为它是文化资源与价值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自身的增值和再生产, 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财富 (即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其实是一种社会化的结果, 通过社会化, 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 继承他们父辈的文化资本, 从而使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代际传递。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两个主要阶段是家庭早期教育和学校教育, 而对于学校的选择还是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层次上来说,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较大程度上通过父母来传输,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手中所拥有的资源、人际关系等都构成了孩子的文化资本。不同的文化资本, 使孩子们虽同处一个时空, 但却分布在不同等级的维度上, 造成“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和“农民工子女”等不同群体的出现。

从表面上看,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只是一种教育和生活模式、观念的再生产, 而实际上随着惯习以及社会地位的承继, 也就是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 是一种社会机构性的再生产, 即社会结构的自我复制。于是这个社会不仅会有“富二代”, 还会出现“富三代”、“富四代”。

三、有关现代社会个体发展的自致因素

郭丛斌和闵维方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 认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位居前列的优势社会阶层, 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层次主要为高等教育;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有量均处劣势的社会阶层的子女接受的主要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并且在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方面, 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 而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中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略大于家庭经济资本。

当今社会, 传统的身份、地位都已高度碎片化, 很多传统社会依靠世袭的资源在当下已经渐渐消减, “自致”因素, 即个人的努力奋斗、成就动机等自我改善机制在个体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精英循环理论也表明非执政阶层的优秀者会因为能力突出或自身的努力上升为执政精英, 而执政阶层的平庸之辈会被淘汰出精英阶层。

但在现实生活中, 仅仅着眼于自治是不完善的, 脱离起点的不平等来谈过程与结果的不平等更是毫无意义的。

四、结论及启示

文化资本也是一种权力, 父母教育和影响在孩子的初期发展中至关重要, 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在现代社会, 父辈的文化资本就是传统社会的经济和权力的隐性世袭模式。

要重视起点的公平, 才能缩小过程与结果的不公平。社会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学校教育, 保证各阶层孩子的入学升学率升学质量, 从宏观上弥补社会中下层群体家庭教育不足、文化资本再生产处于劣势这一现象。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192.

[2]郭丛斌, 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11) .

[3]包亚明, 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2-193.

[4]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40.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篇3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新调查发现,富裕家庭完全按日程安排行事,子女跳芭蕾、踢足球、参加课外项目。这些家庭通常是双亲家庭,家长会花大量时间给子女读书,并且担心他们的焦虑程度和紧张的日程安排。

调查也发现,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待在家中,或在大家庭中消磨时光。他们成长的社区,更可能被其父母形容为不适合养育孩子,而父母会担心他们遭枪击、挨打或参与违法活动。

研究者认为,子女抚养方面的阶级差异正在扩大,这是不平等现象加剧的一个征兆,将会有深远的影响。不同的养育方式会将孩子置于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加深社会经济的差距,尤其是考虑到教育与收入有很强的关联。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学到在其所处的社会经济阶层内取得成功的技能,但不一定会学到其他技能。

斯坦福大学从事贫穷和教育不平等研究的教授肖恩·F·里尔登(Sean F. Reardon)指出:“早期童年经历会对儿童在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长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会影响教育的成功,进而影响以后的收入,因此早期童年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

这个循环还不止于此:较穷的父母可以投入到子女身上的时间和资源较少,可能会使子女的入学和工作准备不足,进而导致收入降低。

皮尤的报告和过去的研究发现,美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都差不多: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诚实有道德、有爱心和同情心。研究者认为,世上不存在最好的养育方式或理念;在所有收入阶层中,92%的父母认为他们在养育子女上做得不错。

但是,他们的养育方式却有相当大的差异。

安妮特·拉罗(Annette Lareau)认为,中产阶级和较高收入的父母将子女看成需要精心培育的工程。他们努力通过密切的监督和有组织的活动来培育孩子的技能,教导孩子质疑权威,出入于精英机构。拉罗将有关该主题的突破性研究发表在《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和家庭生活》(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一书中。

而工薪阶层的父母则认为子女可以自然而然地成长,给他们更多自主权和自由玩耍的时间。孩子们被教导要顺从成年人,对成年人要尊敬。

两种方法各有长处。拉罗发现,工薪阶层子女更快乐、更独立、抱怨少,与家庭成员更亲近。在收入较高的家庭,子女更可能觉得无聊,期望父母帮他们解决问题。

不过之后,富裕家庭的子女上大学和进入中产阶级的道路更顺畅,而工薪阶层子女则往往要奋斗。拉罗说,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更擅于应付官僚程序,在学校和工作中取得成功。

“是否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获得最大的成功?绝对是,”她说。“某些策略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在学校里取得更多优势?这有可能。如果父母少安排一项活动,是否就会给孩子带来损害?我对此真的很怀疑。”

社会科学家认为,出现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低收入的父母可以花在音乐课或学前班上的资金较少,日程灵活性也较差,没时间带孩子去博物馆或参加学校活动。

课外活动集中地体现了皮尤的调查中发现的养育方式的差异,该调查的样本包括1 807位父母,具有全国代表性。调查发现,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家庭中,84%称其子女在过去的一年中参加过有组织的体育活动,64%做过志愿者工作,62%参加过音乐、舞蹈或艺术类学习班。在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的家庭中,59%家庭的子女参加过体育活动,37%做过志愿者,41%参加过艺术学习班。

尤其是在富裕家庭中,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参加各种活动)了。在大学毕业的高收入父母中,有近一半的人在子女5岁之前就为其报了艺术学习班,相比之下,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家长这么做的比例为五分之一。

尽管如此,富裕家庭的父母当中,还是有20%认为,其子女的日程安排太紧张。而相比之下,贫穷父母的这个比例是8%。

另一个例子是朗读。研究显示,朗读能让孩子在上学后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和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皮尤的研究发现,在有大学学历的父母中,有71%的父母称他们每天这样做,而相比之下,只有高中或以下文凭的父母这么做的比例是33%。在婚内双亲家庭中,相对于其他家长,白人父母每天为子女朗读的比例更高。

大多数富裕的父母为其子女报了学前班或日托班,而低收入父母则更可能将子女托付给家人。

处罚子女的方式因教育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有研究生学历的父母中,有8%的父母称他们经常打孩子屁股,而相比之下,教育程度在高中或以下的父母这么做的比例是22%。

调查还探究了家长的态度和焦虑情况。有意思的是,家长对教育的态度似乎与家长的教育背景关系不太大,而与是否持有教育对向上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个信念的关系更大。

多数美国家长表示,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不关心孩子的分数。但贫困家长中,有半数称,他们认为孩子取得大学学历很重要,相比之下,较为富裕的家长中这个比例仅为39%。

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较为贫困的家长,以及黑人和拉丁裔家长,更倾向于认为过多干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问题。而白人家长、富有的家长或受过大学教育的家长则表示,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可能产生坏作用。

父母的焦虑反映了他们的家庭条件。高收入的家长更倾向于表示,他们生活的社区适合抚养孩子。尽管总体而言,孩子受到欺负是父母最大的担忧,但低收入的家长中有近半数担心孩子遭到枪击,高收入父母中则只有五分之一。他们更担忧的是孩子出现抑郁或焦虑。

在皮尤的调查中,年收入在3万至7.5万美元的中产家庭,在居住的社区是否适合养育孩子、参与课外活动、干涉孩子的教育等问题上,正好处在工薪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家长之间。

养育孩子的方式并不是一直都有这么大的区别。里尔登的研究发现,在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之间,出生于2001年的孩子当中的成绩差距,与25年前出生的孩子相比扩大了30%到40%。

过去我们周围都住着不同收入水平的邻居,但现在社区之间按照收入有了更大的隔阂。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根据皮尤数据,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些孩子生活在贫困当中的可能性,是婚内双亲家庭的3倍。与此同时,收入不平等加剧之际,要想赚到中产阶级的收入,大学学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了。

不过最近有迹象显示,鸿沟可能开始缩小了。里尔登和其他学者发现,在过去10年里,虽然收入不平等加剧了,但在读书给孩子听、去图书馆等一些养育方式上,社会经济差异却缩小了。

《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读书报告 篇4

一、写作背景

本书为卢梭应征第戎学院题目所写的文章。当时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卢梭为了构思这篇论文,特地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七八天。关于原始人在森林中自由闲散的生活和文明人的各种痛苦的对比,就是在那里冥想的结果。这篇论文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并为《社会契约论》的写作准备了基础。

二、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此外,卢梭在该书出版后有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做了附注。

卢梭在本书中假想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种机能(诸如理性、语言、观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爱慕、虚荣、贪婪)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本书中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和邪恶的文明社会对立的论点,导致了卢梭同崇尚理性和进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决裂。

三、个人感受

伏尔泰曾在给卢梭的信中写到:“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动物,读了你的书,真的想用四只脚走路了。”确实,读罢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一文,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现代人相对于原始人平添了太多本不应有的烦忧与困扰。

原始社会是人类最初的乐园。可以没有管制,可以没有等级,可以很自由,也可以很随意。然而,原始人之间纯天然的生活模式已于我们渐行渐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已然没有了当初的纯净。彼与此之间的尔虞我诈,争吵、嫉妒、憎恨、虚荣、欺骗„„各种现代人所特有的情绪在今天演绎的纷扰丰富。

原始社会中,没有不平等,没有等级,也没有法律。大家在原始社会所处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谁与谁争吵占了上风或是谁抢了谁的果实便证明谁比谁要强大,所有的智慧都是在人们具有了社会属性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没有财产之说,没有爱情之说,所以人们相互之间没有金钱与感情的制约,人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依附,所以说在原始社会不存在等级之说。同样,没有财产,没有私有制,自然也不会有法律。法律的存在旨在保护实物,对于不存在自

我意识的原始人,法律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束缚。

然而,人们在衣暖食足之后并不甘于满足现状,于是开始创造利于生活的各种工具。人们渐渐开始使用各种工具,本身所具备的天赋和能力渐渐退化。欲望的萌发使得整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却让人们自己丧失了更多原本便具备的优越本能。生理与智慧的差异伴随着欲望不断开创着新生活。这一切的出现助长了现代人的笨拙、懒惰,甚至让人们迷茫于各种工具之中,而遗忘了最初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互相关爱却又彼此伤害;由于职责,他们生来就是敌人,而由于利益,他们又相互欺骗。对比与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凭借着天然的同情心相互帮助,在尽可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去伤害别人。可是,科技的进步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是进步还是退化?如果说是退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一切又怎么解释?如果说会是进步了,那我们现在每天都会在无形中感受到的压抑感与无安全感又该怎样看待?

但是,对于现代肮脏的社会,我们并非没有了任何左右的力量,而倡导大家回归原始。就算回归到之前那种天然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还是会有社会出现的那一刻。因此,针对由于现代社会的救赎,我们所能做的不应该是诋毁眼前,从无穷的美好过去中逃避现在;而应该是正视现代,积极引导现代人,唤醒其天然的同情心,不再受过多的社会束缚。愿吾国吾民身心均可获得平定安稳!

四、选文摘录

1、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哪个人自始至终坚持一种行为模式了,再也不能看到哪个人还保留着伟大的造物主赐予他的崇高而庄严的淳朴本性,我们看到的是人们仅剩下过度情欲和昏庸无知之间的可怕交锋。

更糟糕的是,人类每前进一步,他与原始状态的距离就更远一些;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丢掉了更多的发现重大问题的工具。

2、由于忽视对人类本性的研究,我们难以确定自然权利的真正含义,或者界定的模糊不清。

3、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并不具备各种知识;直到人类在脱离了自然状态之后才拥有有思想。

4、人类对他人尽责并非因为后天的教育使然,只要他不抗拒同情心的自然冲动,他就绝不会伤害任何其他人,甚至任何有知觉的生物,除非在正当的情况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他才不得不伤害别人以保护自己。

5、我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我称之为自然上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或许可称为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其他处于劣势的人则没有。

6、主题:指出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权力何时取代了暴力,自然何时让位于法律,并且说明在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奇迹之后,强者甘心为弱者服务,而人们甘心放弃已有的幸福去追求空想的安宁。

7、原始人理解并能掌握的惟一工具就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而我们的身体则因缺乏锻炼什么能力都没有。现代技术使我们变得柔弱而笨拙,而原始人必须使自己强壮敏健。

8、这种动荡往往是由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欲望碰撞和胡作非为引起的。

9、这种种事实表明,大多数疾病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我们想要摆脱这些疾病,只能转而坚持那种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和清静的生活。

10、一旦被人驯养,它们便丧失了大半优点,好像我们所有对它们的关怀和

养育都只是对它们的损害。人类也是如此,当他具有了社会性,成为一个奴隶,他就变得虚弱胆小,奴性十足。他们萎靡安逸的生活方式完全消磨了他们的力量和勇气。

11、人类智力的发展都应该主要归功于欲望,而欲望能否被普遍满足要依靠智力的发展。

12、每个概念都是纯抽象的,只要想像一参与,概念立刻变成具体的事物了。

13、无论语言和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但至少可以推断,在以相互需要来联结人们并使他们易于使用语言这方面来说,自然几乎没有为人们提供多少社会性,并且也几乎没有为创造这些联系而做任何努力。

14、仅就人所拥有的本能而言,就足以应付自然状态的生活了,而要在社会中生活,他就需要发展智慧了。

15、一个人从对邪恶的无知中获得的益处,要远远多于他从美德的认识中获得的益处。

16、即使是善良和友谊也不过是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持久的同情,因为不希望一个人痛苦,和希望一个人幸福有什么区别呢?

17、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18、欲望越强烈,越需要法律的限制。

19、如果没有财产,人们之间怎么会有依附的关系呢?

20、只有在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奴役关系。

21、这些享受不断败坏人的身体和思想,而且随着它们的滥用而不再是享受,它们成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22、每个人都开始关注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而人们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的关注。这就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在最初的差别中,虚荣和蔑视产生了,羞耻和嫉妒也产生了,新的生活所引起的混乱将原始的天真和幸福一起终结了。

23、没有私有制就没有伤害。

24、人类能力扩展的这个时期正处于自然状态的闲散和现在的强烈的自我主义的一种中间状态,这一定是人类最幸福最稳定的一个时代。

25、要保护个人财产,人们必须首先拥有一些东西。

26、“本来就是”和“看起来是”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于是从这种区别中产生了傲慢的虚荣和欺骗伎俩,数不尽的罪恶也开始相继上演。

27、难填的欲壑。对财富的热望,与其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对超越别人的渴望。

28、穷人获得了一幅新的枷锁,而富人获得了一些新的权力。

29、只有对一个人有利的事物他才有可能去创造,而对一个人有害的事物,他是不可能去创造的。

30、人们选出首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为了奴役自己,这是全部政治法的基本准则。

31、对于文明人毫无怨言默默忍受的奴役,原始人不会低下他们的头颅,他们鄙弃用奴役换来的和平,而选择用暴力去换取自由。

32、奴隶是不配谈论自由的。

33、父权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文明社会。

34、政府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相反,专制权力却是政府堕落的最终形态。

35、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法律而不是官员,因而当法律不存在的时候,人们就重新获得天赋的自由权利。

36、人类的政府需要一个远比理性更为坚实的根基,同时也表明对于公众的安宁来说多么需要一个神圣的意志,给最高权威赋予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品质,从而,剥夺臣民危险的弃权的权力。

37、政府组织形式的区别,取决于在创立之初人与人之间等级分化的程度的差异。

38、一旦结成社会,人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从邻居们持续不断的交往中,人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

39、掌权者费尽心机破坏民众的联合,在民众之间制造分裂。他们制造所有能引起分裂的争端,却又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和谐,他们将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力对立起来,使各阶层的人民相互敌对、彼此猜疑,以加强他们的统治。

40、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篇5

2010级小教2班

杨春雪 201001102143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2010级小教2班 杨春雪 201001102143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撰写的。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和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她还提出了儿童发展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启示,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和认识。

一、对儿童的认识。

书中讲到,儿童拥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本能。这种本能,能使儿童做出惊人之举。如果这种本能遭到了破坏,那就意味着儿童将会软弱和缺乏活力。成人对这些不同的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他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他将永远丧失这种天赋的力量。儿童在其敏感期就能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某种东西,这就像一束光能把他的内心照亮,像电池一样能提供能量。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以一种独特的、强烈的方式来对待外界事物。在这一时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能轻松地学会每件事情。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能使自己的能力大大增强。只有当这个目标达到时,他才会感到疲劳和乏味随之而来。在一种激情耗竭之后,另一种激情将随之燃气。在这种节奏感的刺激下,儿童不断地去征服,这一切使他感到十分欢乐和幸福。正是通过这种在心灵中燃起的激情之火,人们精神世界的创造性工作才会日趋完美。这个敏感期泯灭之后,人们心智上的进步,就只能通过思维的加工、主观的努力和不倦的研究才能取得。但如果儿童在敏感期里遭到了障碍而无法正常发育,他的心理就会紊乱甚至扭曲。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而事实上他们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年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当儿童生机勃勃的活力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表现得难过或愤怒。由于人们不知道他为何有这种表现的原因,就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或者以为他们只是想得到我们的抚慰而已,我们因此认为儿童在成长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任性”或“发脾气”。儿童在敏感期发脾气是他们的需要没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这表达了他对某种危险的警觉,或对杂乱无序的反感。只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危险被消除,他们就会平静下来。我想,我们应该抓住儿童的敏感期,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条件,让其自由的发展,从而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同时,我们应改变以往对儿童发脾气的认识,多去思考”发脾气”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批评。

儿童有一个对秩序极其敏感的时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这种敏感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秩序感使他们能认识到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能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能够在所有的细节方面支配它。儿童对秩序的需要犹如动物需要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就能从他们将来要支配的环境中得出适应的原则。由于儿童是由他们所在的环境塑造的,他需要精确和确定不移的原则来引导,而不仅仅是一些模糊地、建设性的模式。秩序会产生一种自然地快乐,这也许可以从年龄很小的孩子们做的游戏中看出来。这些游戏由于缺乏逻辑而使我们吃惊,但游戏所能提供的唯一乐趣是使他们在安放物品的地方找到它们。有时候,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秩序性来辅助教学,从而使儿童自然地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二、对成人的质疑。

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成人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正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成年人把儿童看做是心灵里空无一物、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因为把儿童看做是脆弱的和没有自理能力的某种东西,为此成人就觉得必须替他们做所有的事。因为把儿童看做是缺乏精神指导的某种东西,因而觉得需要他们不断地给予指导。总之,我们也许可以说,成年人把自己看做是儿童的造物主,成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成人把自己当做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儿童必须以自己为样板来塑造。儿童的任何举动一旦偏离了成年人的方式,就会被认为是邪恶的,必须马上予以纠正。

实际上,成年人应该努力去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使儿童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得到自由的的成长和发展。成人不应该把儿童当做没有生命力的物体,不应该在他小的时候随便支配他,在他长大以后又让他惟命是从。成人必须确信在儿童的发展方面,成人只能起一个次要的作用。成人必须努力地了解儿童,这样才能适当地帮助儿童。这应该是所有母亲的目的和愿望,也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和愿望。由于儿童要比成人弱小得多,如果儿童要发展自己的个性,那么成人就必须控制自己,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人应该把理解和倾听孩子作为一种职责。在童年时期,当儿童开始意识到自我,他的本性处于一种创造性的状态时,他特别容易受到暗示。在这个时期,成人能够悄悄地潜入儿童的心智,用他自己的意志激发儿童的意志,使儿童发生变化。成人能够鼓舞儿童去行动,因为他就像一部打开的书,儿童能够从中学会如何引导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成人要想提供正确的指导,就必须始终平静地、慢慢地行动,这样,正在注视他的儿童才能看清他的行动的所有细节。如果成人不这样做,相反只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那么,他不但没有鼓励和教导儿童,反而把自己的快节奏强加给了儿童,并通过暗示的力量使他自己代替了儿童。我们只有改变过去以往的观念,多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对儿童多一些理解和关注,才能给儿童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师的心理准备。

对教师而言,观察儿童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仅仅有教育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首先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使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最根深蒂固的缺点,事实上,这些缺点会妨碍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为了发现这些潜意识的弱点,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引导。我们必须像其他人看待我们那样对待自己。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研究自己的缺点,以及自己的坏脾气,而不是过分关注“儿童的脾气”,或者“纠正儿童的错误”,甚至是关注“原罪的影响”。只有先清除你自己眼中的沙粒,你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发怒是一种罪恶,谨慎的态度能控制发怒。当我们跟儿童打交道时,他们不理解我们,也不能保护自己免受我们的侵犯。他们接受我们所说的任何东西。他们不仅接受虐待,而且每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他们总会感到错在自己。教师应该经常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儿童并不能用理性来判断待遇是否公正,但儿童能感觉到某些事不对头,并因此变得抑郁和心理扭曲。儿童出于对成人的怨恨或对轻率行事的成人的反抗,就用怯懦、说谎、出格的行为、没有明显理由的哭闹、失眠和过度的惊恐来表现,因为他们还无法用理性弄清楚抑郁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自我反省,摒弃专制,必须去除内心的傲慢和愤怒,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变得谦虚和宽容。这些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这种心理上的准备将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平衡和沉静。教师必须沉静,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篇6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我们将来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正好是儿童,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未来我们更好地去进行教育工作。在我看来,童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除了生理发展外,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的。

《童年的秘密》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名著,对儿童的世界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在书中蒙台梭利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这令我印象深刻。确实,直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仍然出现着像书中列举的那些错误的教育孩子的行为。是的,许多家长都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但是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感受,这是很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

《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们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大人都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会去考虑儿童的感受,这样就会违背儿童的心理愿望。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时期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和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蒙台梭利认为:成人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早已失去的那种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机再次激发他们,成人需要一个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给他们以更好的生活启发。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也为此感到愉悦。

在此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例子来支撑她的论点。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秩序感,成人不应以自己的意志去打乱这种秩序。例如,一个小女孩在旅游时睡在一个有栏杆的儿童小床内,当她回到公寓内只能和大人睡在大床上时,她便哭闹,怎么哄也不停。直到最后拿两个枕头围成一个直角成为她记忆中的栏杆时,她才安心地睡觉,不再哭闹。这是因为之前有栏杆的儿童小床给了她支撑感和安全感,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儿童便变得焦虑。一件东西放错了地方就严重地打乱了这个小孩关于一些东西应该如何安放的记忆模式。而往往成人不理解儿童,不明白儿童哭闹的原因,则认为儿童是没有缘由地“发脾气”,对儿童进行训斥。这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发展儿童个性的关键在于他自身,如果他有一种发展的进程和必须服从的规律,那肯定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力量,成人不合时宜的干预会阻挠这种力量的发展。

研究表明,儿童在敏感期时发脾气是他们的需要没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只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平静下来。

蒙台梭利在书中还讲到现在在我们社会中更加明显的溺爱问题。蒙台梭利认为,家庭财富应该给儿童幸福,而不是一个奢侈的环境。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逃避现实,所有事都由父母代劳,导致的是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的降低,自我生存能力的薄弱。

童年的秘密小说读书笔记 篇7

在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时,我对蒙台梭利的观点十分认同,我认为儿童本身拥有一种探求外界的冲动和本能,这种主动性赋予了儿童用心发展的生命力,儿童正是透过主动地探索来使自我在各方面适应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环境,由此我认为此阶段的教师不应将环境加以人为改变或安排,而是将儿童放在其所处的任意自然环境中,正因每一个环境都是由不一样的因素组成,不一样因素组成的环境,都会对处于此环境中的个体提出必须的适应要求,也就是每个个体都会针对相应环境发展相应的适应潜质,当然了,此时教师就应作为一个外围观察者和辅导者,主要是对儿童的适应动力予以持续和强化及儿童出现的各种困难予以帮忙,以保证儿童在此环境中构成必须自我能够凭借主观能动性他驾驭的潜质。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关键期”内,发展儿童所能够发展的各种智力。第二: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蒙台梭利认为,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儿童诞生之时,同时,幼儿教育就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重复练习。在儿童对外界事物处在敏感期内,正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如果幼儿能得到满足其内心需要的活动(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时,他们就能聚精会神的不断地反复的练习这一行为,直至这一行为到达其所处的年龄得承受范围内甚至对于一些天才儿童这种发展会超越几个年龄发展阶段。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告诉我们的幼儿教育者,幼儿的好奇心会驱使着儿童不断周围的事物发生了解的兴趣,由此教育者,不就应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带给环境,这样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儿童透过对一个个感兴趣的事物不断地重复练习,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带给更多的可能的空间,即使由敏感性构成的个体潜质,在今后的发展中,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突出发展,但对儿童的综合潜质的提高是会有帮忙的。

总之,教师要尽可多的为儿童带给能够使儿童重复练习的环境。二是自由选取。幼儿会根据自我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来选取所要感知的事物。所以,作为幼儿教育者始重要牢记不好限制儿童的自由选取性,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带给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取。第三: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相容的环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导与压制及不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正确的干涉,会引起儿童心理发展歧变。蒙台梭利总结出幼儿心理歧变主要有八种表现: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说谎。在幼儿身上,这些心理歧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一个幼儿有可能同时拥有几种心理歧变。心理歧变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失调,会使幼儿的心理处于紊乱的的状态。由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务必及早的发现这些问题,同时要及时的运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较及时,较快速的解决存在的心理歧变的问题。当然了,对于这些心理歧变,由于复合的形式不一样,也就要求教育者应用不一样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求教育者,要在实践中充分的积累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手段,以便丰富自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潜质。第四: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成人为儿童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甚至为了儿童的成长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必须能够发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认为儿童就应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会更好。这样成人就使儿童用“自我的身体,别人的大脑”在发展,而并非是儿童利用自我的身体和自我的大脑并辅之成人的帮忙来发展。当然,家长也不期望自我的付出会给孩子的发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们的无意识行为会影响儿童在其自身发展规律支配下的正常发展。

以上便是我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

童年读书笔记 篇8

那一段苦乐交织的时光

——《童年》读后感

童年,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被你小心翼翼捧住的蓝色水晶球,它是含在嘴里酸甜可口的棒棒糖,它是那支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风筝,它还是„„但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一代孩子幸福的童年生活。翻开高尔基的《童年》,带领我走进他那段非比寻常的时光。

本书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其间,他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自利。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的童年是苦乐交织的。他那天使般的外祖母常常给他讲优美动人的故事,“外祖母说话好像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润泽,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脑海。”外祖母就像一支蜡烛,照亮了阿廖沙小小的心灵;她又像一把钥匙,为阿廖沙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大门。

同时,他的童年生活也有黑暗悲惨的一面。他的外祖父因为对金钱的贪婪,变得吝啬、残暴,经常毒打亲人们,还怂恿帮工去偷东西。当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昏死过去,亲眼目睹了舅舅们互相伤害,他便深刻地看到了旧俄罗斯时代黑暗的小市民社会。

读完这本书,我既震惊又敬佩。高尔基在童年就成了孤儿,生活在一个贫穷、残暴、自私的环境里,十一二岁便要出去自力更生。可即使是这样,高尔基仍然坚持勇敢地挺过困难,在社会上努力生存,最终成为了俄国的大文豪。他那顽强的信念,坚强不屈的心让我深深敬佩。想到我自己,如果我遇到了困难,我会像他那样坚强勇敢吗?我会在逆境中拥有乐观的心态向上不屈吗?我们这一代孩子不愁吃穿,拥有父母无尽的呵护与疼爱,还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与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感谢我们美好的生活。

《童年》读书笔记 篇9

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姓名:刘振书学号:41115099

关键词:童年 悲惨温暖光明坚持珍惜

摘要: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最美好的记忆莫过于童年的时光,那里的记忆即美好又纯洁。每次回想起童年时的无知所犯下的错误,幼稚所引起的笑话,都会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笑。甚至会有想回到儿时的念头从脑海飘过,这足以证明了童年的时光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挥之不去的!!可是,世界不尽完美,高尔基所著的《童年》,告诉了我,世界如此之大,也会有黑暗的角落,也会有人有着悲惨的童年!————————————————————————————— 在《童年》里,那个孤独孩童时的“我”,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本书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寄居在外祖父家发生的事情。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充满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同时也是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这部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坠落而步向灭亡的过程。并且,通过孩童时代的“我”痛苦生活的描述,实际反映了当时童年时代的作者的艰难生活及对事实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广阔的社会画卷。在这部小说里,字里行间都叙述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人最纯洁的心灵被金钱或其他东西所给蒙盖,以及社会的痛苦压制与作者儿时的痛苦和孤独。

阿廖沙的生活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上父亲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公经常痛打外婆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黑暗的的环境下,谁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都是丑陋不堪的,他的身边还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阳。外婆总是用她的温存用她的宽容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

外婆用她的爱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以他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忽然间,感觉自己很幸福!以前的我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总以为老天好不公平,让父母那样的对待我。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是多么的幸福,有家人疼爱和呵护,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父母那伟大无私的爱!我知道了父母那样对我,是他们表达对我的爱的方式。还有我们应对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感到幸福,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

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使我们的童年过的无优无虑,过得是那么美好。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所以高尔基又感慨地说:“她(外祖母)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童年》读书笔记 篇10

高尔基所写的《童年》,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十九世纪七八十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让我们知道了俄国当时的社会情况。

在他很小时候,他随着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家里,外祖父是如此吝啬、贪婪、专横等等,对阿廖沙不是打就是骂,有一次因为阿廖沙染坏了一匹布,便把他打得差点就要昏死过去了。

阿廖沙生活在弥漫着仇恨与暴力的家庭里,幼小的他很早体会到人世间的丑恶与痛苦,幸亏,阿廖沙有着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外祖母,就如高尔基所写那样,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童年》讲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往事,描绘他十六岁至二十岁在喀山的生活,他刚开始抱着希望来到喀山学习,但很快意识到穷人上学,仅仅是个幻想,他住在贫民窟里,他为了谋生,去当码头工人等等,残酷的生活磨练着他的品格。

高尔基并没有受到沙俄当时复杂的生活情况所影响着他乐观上向的生活态度,民粹派思想对阿列克谢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却己经成为了积极探求生活真理的不妥协的青年。

如果我有一台时光机,能穿越来到这里,我一定要让阿列克谢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在这里学习,虽然现在还是个梦,但是我知道这个梦想会因我而变成现实,阿列克谢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你让我明白了学会珍惜,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优秀的品质。

《童年》读书笔记 篇11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友爱,使欢乐的音符时时洒落在我的身边。在竹林里嬉戏,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闻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开始的。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是善良,纯洁,乐观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

童年读书笔记 篇12

《童年》主要讲述了阿廖莎年幼时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这里,外祖父贪婪冷酷,外祖母却给了他关爱与教育。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明争暗斗以及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几年后母亲患病去世,外祖父破产,他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

创作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撰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的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好词:

模模糊糊、疲惫不堪、阴沉、上帝、圣母、怯生生、杯盘狼藉、挥霍、沉痛、融洽、斗架、精神、紧张、津津有味、愁容怜悯、狂暴、慈悲为怀、窃笑、训示、罪恶、笨手笨脚、愁眉苦脸、纵容、赏心悦目、忘乎所以、低沉、自言自语、挨家挨户、窥伺、哼哼唧唧、长吁短叹、精明强干、摇摇晃晃

好句:

1、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她人长得圆圆的,大头戴眼镜,松软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软绵绵的,好玩极了。

2、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不时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的,咕哝着。

3、伏尔加河静静的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桔红色的轮船逆流而上,轮角缓缓的拍打着蓝色的水面,隆隆作响,引走船移,两岸的景致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

4、作坊坐落在院子的角落里,此刻火舌在那里快活的跳跃着,把染房宽宽的墙缝照的通红,墙缝里露出许多烧红的钉子,弯曲变形。

5、他昂着头,站在那里,眉毛高高扬起,金色的胡须平直的举起来,他念到此,向学生回答问题一样,口齿清楚,而且他的语音清晰,富有威严。

6、晚餐吃得像过节一样丰盛,大家都正襟危坐,很少讲话,小心翼翼的,仿佛害怕惊动了某人的睡眠似的。

7、我一天到晚跟着外祖父,在花园里一声不响的忙活着,他在挖菜洼,把苹果树从架起来,刮掉苹果树上的苔衣,消灭害虫,而我却一直在建造和装饰我的住处。

8、用晒干的杂草编了密密的篱笆,挂在长凳上挡太阳和露水,就这样我给自己搭起一个小窝,舒舒服服的。

读书感悟

上一篇:1谈心谈话制度下一篇: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