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成长

2024-07-21

平等成长(精选8篇)

平等成长 篇1

2013年生物教师国培讲义中讲到了一个关于伊夏的故事。伊夏这个孩子有好奇心,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善于想象、特喜欢画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先天存在阅读和识字障碍, 回答老师的课堂问题有困难,作业也完成不好,学习成绩也差。以致老师看不起,学生也嘲笑歧视。造成了伊夏这个孩子丢书本、摔书包,厌学了。要不是后来遇到了一个美术老师尼克的话,伊夏这个孩子有可能会成为社会上的庸才,人类社会就少了一个绘画的天才呢! 所以作为我们老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健康宽松的成长小环境是很重要的。要不这样的话,你很有可能就会埋没一个又一个在各个方面有各种各样潜能的学生!

在我们郊区和农村的普通学校,几乎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或两个看似有障碍的学生。作为他们的,也是国家的一位教师,如何正确地科学地面对他们呢? 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呢? 我原来遇到过这样一个看似有点蠢,班上大部分学生都嘲笑歧视的女学生周XX,反应慢、接受能力较差、成绩最差,长得又不好。老师喊到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都窃笑,班上做劳动等活动中也欺负她。我首先就召开了“人生来就平等”的主题活动,讲清人生来就平等的道理。课堂上选最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提高她的学习成就感。而且我发现她做事虽然很慢, 但是有条理,做的作业一笔一画工整而且很整洁,向来与世无争,从不与人争吵,遇到批评指责的事情总是憨厚地一笑置之。穿的衣服白鞋虽不是新的, 但总是很干净的。我有意识地安排她担任劳动组长,让她起模范带头作用。有意无意时跟她多交流、谈心,课余和她打乒乒球。抓住她身上人人都看得见的优点,在周一的班会上大力表扬,给她在班上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也增加了她做人做事取得成功的信心。三年初中毕业后她没有升学就读,而是选择了就业,在一个城镇上开了一个早餐店———煮我们郴州市有名的栖凤渡鱼粉。由于她的性格憨厚、爱干净、卫生搞得好,吸引了周边的各县市区的顾客纷至沓来,别人的店子稀稀拉拉, 而她的店子总是熙熙攘攘、门庭若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解决了几个人的就业问题,也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也达到了我们普通学校的教育目的! 由此看来,我们做教师的真的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宽广胸怀和人人都是“材”的教育理念啊!

平等成长 篇2

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让他们生活在自由、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样的气氛中,让幼儿充分地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愿望和能力的机会。

活泼开朗是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从小培养他们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怎樣陌生的环境,都不胆怯、退缩,表现自如,热情大方,适应新的环境。我们班上的孩子,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大方,他们能处处表现自己,遇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问候,为大家表演,看见小朋友有了困难会热情上前帮助,小朋友之间出现矛盾,发生争吵,能主动调解,这样的性格是我们所倡导的。但也有的孩子,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比较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一旦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他们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地方,就没有了安全感。环境改变了,他们就变得胆怯了、怕生、不敢说话、缩在角落里,这种性格的形成,是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和条件,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引导和纠正,形成胆怯的性格定向,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因此,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与幼儿接触,和幼儿交朋友,使他们有话愿意对老师讲,有事能主动请老师帮助。对于胆小、不爱讲话的幼儿,教师应经常利用早上、下午和休闲的时间,多与他们个别交谈,引导他们讲出自己看到、听到的一些有趣的事,如,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看了哪些动画片?说的比较好的有趣事情,就请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表达自己意愿的主动性。其次,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讲评自己的活动情况,每天自选活动后的小结,是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游戏活动的极好机会。如,美工区的幼儿讲出自己画的是什么,捏的是什么,剪贴的是什么?插塑区的幼儿讲出自己建构的是什么,怎样使用?角色活动区的幼儿讲自己扮演了什么角色,做了哪些事情,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设计些能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引导每一名幼儿积极思考发言。也可利用值日生工作,促进幼儿主动交往。

总之,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使他们敢于大胆探索、发表意见,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有更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的性格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平等成长 篇3

在巩固练习环节, 让学生做课本46页第4题 (如下图) 。

师:在求最大公因数时,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第一行最大公因数都是1。

学生2:第二行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因为这组数中较大数都是较小数的倍数。

学生3:第三行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

(这出乎我的意料, 原本我只是想让学生明白这一组是特殊情况, 两个数不互质也不存在倍数关系。我认真观察后发现, 这几对数的最大公因数还真如学生所说, 但这只是一种巧合, 不可能两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差。此时, 我并没有马上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而是继续引导。)

师:真是这样吗?

(我随意写出:24和36, 25和30。)

学生:老师, 还真是两数的差!

(我又写出:33和27。)

师:现在最大公因数还是它们的差吗?

(这时有的学生开始摇头了。)

师:最大公因数跟两个数的差有关系吗?

学生4:我认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还是跟它们的差有关系:33-27=6, 27和33最大公因数是3, 3也是6的因数。

师:这个发现很有意思!但你能说得更准确、更具体吗?

(大家静静地思考, 有人举起了小手。)

学生5:应该说跟差的因数有关, 两个数的差如果不是最大公因数, 就再找差的其他因数, 从大往小找, 这样一定能找到。

(顺着学生的思路, 我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它们差的因数。)

我举起双手对大家说:“此时应该有掌声!” (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要不我们再试试? (学生情绪高涨, 我也有了底气, 充满自信。)

8和9, 9-8=1,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4和36, 36-24=12, 12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72和68, 72-68=4, 4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78和64, 78-64=14, 学生观察后发现14不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就又往下找14的因数7, 2……

大家高声喊到:是2。

……

学生屡试不爽, 一个个都沉浸在自主发现的快乐中, 直至课终。

课后, 我做了以下证明:设A和B为非零自然数, 且A-B=C, m为A和B的最大公因数。那么, A=am, B=bm, 根据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可知a和b也为非零自然数。

A-B=am-bm= (a-b) m=C

a-b也是自然数, 所以m也是C的因数, 如果A、B的差很小时, 这种方法确实简便, 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从案例不难看出:学生是课堂数学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我们应创设“平等、开放、互动”的课堂, 让其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堂”。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快乐、充实的“天堂”

学生是“自由”的。当他们说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差”时, 得到的不是斥责, 而是教师的宽容。在这里没有传统的约束、思想的桎梏, 有的是和谐与幽默、自由与坦诚。教师的宽容为学生的自由想象、师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能说自己想说的话, 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学生是“快乐”的。学生从发现“最大公因数跟差的因数有关”“最大公因数也是差的因数”, 到最后会用“从差的因数中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紧张和不安, 没有训斥和责备, 有的是阳光般的微笑、雷鸣般的掌声, 所以学生是“快乐”的。

学生是“充实”的。这节课, 学生不仅学会了找最大公因数, 还自主发现了最大公因数与两数差的关系。从发现规律到验证规律的过程, 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识, 还培养了创新意识。“讷者”学得深, “敏者”学得快, 没有忧虑的目光, 没有茫然的眼神, 有的是自信, 有的是满足。在这样自由、快乐的课堂中, 学生怎能不充实, 怎能没有收获?

二、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天堂”

多年的教学生涯, 我不曾留意过从“差的因数”中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节课学生发现了, 这是他们的收获, 更是我的收获。我收获的不只是多一种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知道了课堂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样的课堂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那么, 如何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成长的“天堂”呢?首先, 教师应该爱学生, 懂得欣赏和宽容学生, 对思维出错的学生不能责备, 而应给予鼓励、期待。如当学生说最大公因数是“两数的差”时, 我没有批评他, 反而用微笑鼓励他, 用眼神关爱他。其次, 教师应该知识渊博、谦虚好学, 不仅精通专业知识, 还要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课堂, 把教学当学问做, 且教且思, 乐在其中。

平等交流平等对话 篇4

如《浙江教育报》上有一篇名为《我是家长,我怕老师》的文章,写的就是一位非常苦恼的母亲向记者讲述最近发生在10岁儿子身上的一件事:孩子偶尔犯了个小错误,老师就罚他值勤并且歧视他。这位母亲最后说,“孩子的确会有毛病,但老师对‘不听话’的孩子怎么能歧视和惩罚呢?可是,我不敢与老师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怕的是老师误解,给孩子‘穿小鞋’。”其实,这位母亲的心态是很具代表性的,表现出来就是家长对教师的害怕。据了解,家长怕老师的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一个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揪耳朵,孩子回家不敢告诉父母,后来被妈妈发现。夫妻俩想了一个晚上,决定还是不与老师理论此事,怕的是现在看来还是小事,一理论反而将事情闹大。还有一个孩子,被老师罚抄作业,心理受了很大刺激,不想去上学。尽管如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还是没有去找老师,而是自己通过关系让孩子转学了事。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即使孩子表现优秀的家长也表示,害怕教师在他们面前较多地提及孩子的不足。我在跟许多家长沟通交流时,也有家长流露出这种心态。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心理因素,但是双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一些矛盾也不足为奇。我们仔细推究一下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方缺乏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有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能力过分自信,认为双方没有建立经常联系的必要,不

相信家长是教育工作的助手,或者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而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热心,或者对班主任工作抱冷漠态度。这样,就致使双方不能及时地互通情况,缺少必要的心理沟通,这必然会造成双方对学生的情况和评价各执一端,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二、双方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的分歧。由于教师和学生家长所处的角色地位不同,文化修养、教育理论素养、个性特点不同,故而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不尽一致,具体的教育目标、情感、合作愿望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双方经常产生心理分歧。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听之任之,甚至掩饰和辩护。有的教师因而对家长失去

耐心,不愿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愿主动消除隔阂。

三、彼此不尊重,相互推卸责任。有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不友好,彼此不满意,不尊重,相互埋怨指责,因此伤了感情,造成交往障碍。如有的班主任由于学生表现出任性、散漫、满不在乎,就指责家长对孩子娇惯、放纵。而家长由于学生的诉苦,就指责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不热心、不负责。

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不少教师不把家长、学生放在等高的平台,平等交流的意识和言语都不到位。在平时对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上只抱有公务式的态度,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本职工作,其他都是可以忽略的小事情,逐渐形成了一种态度定势,而这种态度定势就容易同学生家长对孩子富有人情味的态度发生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地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期望,是骨肉之情,亲子之爱。他们日夜为孩子的命运操心、担忧,因而对教师寄予厚望。家长对孩子常常情感重于理智,而我们教师对学生却常常是理智重于情感,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情感。

简言之,教师在平常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一定要有友好、平等、积极的态度。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叶家埭小学)

此“平等”非彼“平等” 篇5

第一, 教学对话的主体究竟是谁?

我觉得搞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人, 总是特别看重人和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于是讲民主政治、民主社会就得讲平等, 讲平等就得讲话语权的问题, 讲话语权就要说你不能搞话语霸权, 咱们话语权是平等的, 都有说话的自由, 但这是人与人的社会人际之间的主体关系。这种主体关系适合拿来讨论教学吗?如果用它来讨论师生关系, 或许还有些道理, 但师生关系未必就是教学关系, 我们经常分不清这里的区别。譬如教师和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这未必就是教学矛盾, 如果是教学矛盾, 它应该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为了某个共同的课程或教学内容发生了矛盾。因此,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它不是简单的一个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尊严关系、尊重关系的对话, 它必须加上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教和学双方共同的课程或者教学内容载体。有了这个载体, 我们看待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对话的时候, 对话主体实际上是有双重意义的。一重是两个社会人, 两个话语权力平等的对话主体, 这是政治学、社会学意义上的, 这之间发生的对话未必是教学对话, 可能只是师生对话;另一重是这两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谓程或教学内容在做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的事, 这是教育学教学论意义上的, 这之间发生的对话才是教学对话。教学对话的主体, 不是简单的谁跟谁对话, 是教师与课程或内容、文本之间结成的关系, 与学生与这个课程或内容、文本之间结成的关系, 是这两种关系在对话。这才能找到教学对话的真谛。失去了作为教学的限定性条件, 教学对话就把教学的本质丢失了。教学究竟特殊在哪里?教学和自学有什么不同, 教学和今天咱们的学术论坛有什么不同?自学是自己学习, 话语权在自己, 学术论坛是讨论, 话语权平等, 教学是有教有学, 有教就是有领导, 有主导, 你说教学对话的特殊性在哪儿?

第二, 教学对话中的主体, 是一种复合型的、有条件的主体, 他和我们一般说的主体有没有差别?

话语权是否因此也不同, 奇怪的是, 人们讨论教学对话, 竟然对不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作区分, 而实际上这必须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你说国学大师季羡林, 如果给大学生上课, 能平等他的话语权吗?大学生根本就插不上话, 拿什么来平等他的话语权?我们的中小学教师, 他把握的对教学而言的条件, 关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程度、水平, 比那些来求学的孩子高明多了, 教学凭什么事事都要跟他平等对话、平等沟通?教一首唐诗还要鼓励他跟杜甫去平等对话、平等沟通, 沟通到后来都收不了场。所以, 这里有很多差别, 不同的人遭遇到一块儿, 对话有差别;教学不同的学科, 对话也有差别, 不承认差别就是不承认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也就没法理论联系实际, 也就不能在真实的教学中有效对话。所以, 我想劝大家的是, 对话主体加上了教学的条件之后, 是有差别的, 对话主体的话语权因此得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依据这些差别拥有的话语权是要负责任的, 是要向教学的目的、使命负责, 而无原则地放弃话语权, 还有可能是放弃责任。在教学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尊严关系, 跟对教学本身的这种尊重不矛盾, 教学话语权的不平等, 一点儿也不影响人与人的平等相处, 在这个问题上, 教的一方的强势话语或话语霸权也未必都是问题。你到驾校学开车, 你就必须听教练的, 你还能平等对话地学开车?教练说踩刹车, 你非得踩油门, 能行吗?所以, 教学对话得明白古人说的“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的道理, 它不是一个我是老师, 你是学生的问题, 关键是一旦结成了教学关系, 那教的一方的话语权自然就有所偏重。这是教学特定的、特殊的范畴中的话语权的科学分配问题。

第三, 教学对话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 严格说来只是一种方法。

教学对话不是目的, 对话是一种方法, 我们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当然, 对话也能生成某些过程中的目的, 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等。但是它执著的教学目的依然是清楚的, 就教学目的而言, 对话就是为了有效地、高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潜能, 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形式主义害死人, 如果教学对话只重视对话的形式, 不顾对话的实质, 就是有方式没方法, 课堂教学就会弄成搞名堂、搞装饰、搞巧饰了。“饰”这个字是跟“素”对应的, “素”跟“朴”的意思差不多, 合起来就是朴素, 古人说的“素而不饰”, 就是主张朴素不主张形式主义。教学对话是一种朴素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用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为了充分地达到这种服务目的, 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对话形式。大家在实施对话教学的时候, 千万别平庸到了一上课就是不停地问答。最后五十几个孩子多少个说话了?说不定那些没说话的听得最认真呢!没说话未必不是用非语言的形式在对话!所以千万别为了那点形式去对话。那点形式只是给人看的, 那可能不是教学, 那是演出。如果课堂教学堕落到了演出的地步, 那真的需要正儿八经进行一下关于教学的对话了!

最后, 教学对话如果是方法, 这个方法究竟是过程还是终结?教学对话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得慢慢来!幼儿园对话、小学对话、中学对话、大学对话、研究生对话能一样吗?到博士生对话, 到底怎么对?到了学术论坛上, 咱们今天在这儿应该怎样对话?我觉得对话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结性的方法, 而是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地变化、调整、提升、增加很多优秀的或者是有效教学的新品质的方法。孩子有孩子的对话, 少年有少年的对话, 青年有青年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 教学双方对话的权威性或者话语权, 是在自然而然地依照某种规律性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这不可以强求。所以, 中小学校、大学本科, 教师就叫老师, 不仅叫“师”, 还得加上一个“老”, “老”就反映了某种权威性、话语权力, 权力就是责任。我是教你的, 我得向你负责, 至于我用这样那样的方法, 那都是教法演绎出来的。到了研究生, 硕士生、博士生都不叫老师了, 叫导师, 导师和学生之间以引导为主, 而且还研究, 这时候的话语权就发生变化了。等到博士也读完了, 也不用教学了, 因为他再继续研究就叫博士后了。这时候, 我们就可以开沙龙、办学术论坛了, 也可以真正平等地对话了, 完全没有话语霸权地对话了, 这就是一个发展的逻辑。前人留下来的那句话也就派上用场了, “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你看这个话语权力到了最终全部给谁了, 给“学”了, 最终是为了不需要教嘛!教会了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可以不教的时候, 学生在干什么, 自己看书学习, 是书代替了教师在教。这时候的话语权就全部还给学生了, 一切都是学生说了算。所以, 当我们研究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的时候, 关于教学对话的发展逻辑, 最终实现的是学教对话, 只不过这个教是不言之教。

论股权平等到股东平等 篇6

关键词:股东平等,股权平等,中小股东

一、股东平等的内涵厘定

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有两重不同的含义。所谓形式上的平等是指公司与股东之间在基于股东身份而发生关系的场合, 应该给予股东以平等待遇。详言之, 形式意义上的股东平等原则至少具有以下四重含义:第一, 所有股东在法律人格的享有上是平等的, 也就说, 将股东作为抽象的私法主体来看待时, 所有股东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第二, 基于股东身份所享有的权利的性质和类型是相同的, 比如说只要是股东就享有出席股东会、参与公司重大问题决策和选择管理者、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分取红利等权利;第三, 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 股东权利的行使在状态上是有差异的, 但是这种差异可以依据股东自愿增减其所持股份而发生转化;第四, 股东所享有的股权在流通性上是同样的, 不应该区分不同股东设置不合理限制。所谓实质上股东平等是指适当限制处于优势地位的部分股东的某些权利, 补足处于劣势地位的部分股东的某些权利, 使体现在公司中的各方的利益能够维持平衡, 公司的运作稳定和有序。

二、股东平等原则确立的法理依据

(一) 现代民法平等原则及私法自治理念在公司法中的体现

股权平等原则是从资产角度界定平等的含义, 它源于近代民法中的平等原则, 同时也是“私法自治”在公司法领域的延伸和绝对化的表现。但近代民法的私法自治理论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是建立在“抽象的”法律人格的基础上, 即将所有的人都视为被抽掉了各种能力和财产的差别而存在的平等个人。无视现实的差异, 大谈平等自由, 产生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 其背后掩盖的是事实上的不平等。因为股权平等, 必然要求少数资本服从多数资本, 这个计量化的决议方式, 有可能导致多数决定的滥用, 使小股东的表决权没有意义, 并使大股东的意志得以强加至小股东和公司身上, 就小股东而言, 其意志与财产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而大股东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往往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 破坏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绝对的私法自治和个人权利本位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 从而使民法中的“人”开始由“抽象的”法律人格转向“具体的”法律人格, 开始正视当事人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抛弃形式正义观念而追求实现实质正义。民法学观念的上述转变, 带来了公司法领域的深刻变革, 单纯的股权平等理念为股东平等观念所替代, 股权的自由行使须建立在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 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股东予以特殊保护, 实现对实质正义的追求。

(二) 股东平等原则有利于保护股东投资的积极性

如果在股东之间人为地设置不平等规定的话, 会大大挫伤投资热情。公众的投资热情是资本市场存在活力的源泉, 公司需要从这里汲取其生存所必须的资金。公司资本的来源主要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公司的滚存利润等。我国的公司, 特别是上市公司体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尽管这种偏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护公众的投资热情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三) 防止多数表决权滥用进而保护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平等包括股东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实质平等, 当然包含了补足小股东行使权利能力不足的含义。比如上市公司的小股东无法通过实现资本的意志选举出代表他们利益的董事, 就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安排独立董事。尽管规定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但是从特别强调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 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影响的角度来看, 他们无疑会被视为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者。所以说股东平等原则是保护中小股东权利, 适度限制大股东权利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 有利于制约和规范公司经营者处理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分离的情形下, 公司的经营者原则上只对公司负有善管与忠实义务, 若无股东平等原则的约束, 经营者难免对股东厚此薄彼, 往往会利用其所处特殊地位, 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三、股东平等原则在我国新公司法中的体现及完善

鉴于股权平等制度的局限性和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先天不足, 国外公司立法纷纷对其进行修正, 合理限制大股东的权利, 保护中小股东权利以及对中小股东恶意行使股权作出限制, 保证公司高效运作。我国也不例外, 2005年10月27日颁布的新《公司法》为回应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强烈要求, 设立了一系列体现股东平等原则的制度规范, 具体包括:表决权回避制度 (第16条第3款) , 股东诚信义务的原则规定 (第20条) , 决议撤销申请制度 (第22条第2、3款) , 临时股东会议召集请求权、召集权和提案权制度 (第40条第2款, 第41条第3款, 第101条第1款第3项, 第102条第2款, 第103条第2款) , 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 (第75条, 第143条第1款第4项) , 累积投票制度 (第106条) , 股东诉权制度 (第152、153条) , 解散公司的申请权制度 (第182条) 等等。应该说, 上述制度既有实体法上的安排, 也有程序法上的设计, 它们大多是在回应我国公司实践要求前提下, 合理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科学构建, 但也有部分制度略有缺憾。具言之:

(一) 表决权回避制度适用范围过窄

表决权回避制度是指某一股东与股东 (大) 会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的利害关系时, 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权的制度。新《公司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 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该款仅仅将股东回避表决的事项限定为“公司为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笔者认为, 股东回避表决的事项应该包括股东 (大) 会决议的, 与其自身有利害关系, 可能影响公正表决进而有害于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任何事项。

(二) 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过于原则

新《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法行使股东权利, 不但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该规定虽然可视为对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 但其规范对象过于泛化。事实上, 易于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乃至其他股东利益的往往是某些大股东, 因为小股东一般“人微言轻”, 难于左右大局。藉此, 国外公司立法大多特别规定大股东的诚信义务, 例如, 根据美国各州法院判例所确立的原则, 除董事、经理等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注意义务、忠实义务外, 那些有控制权的股东在就出售其股份、公司合并、章程修改以及公司资产转让等特别事项进行表决时, 也对少数股股东负有此类义务。英国普通法中也有关于多数股股东权利行使不得构成对公司和少数股股东欺诈的规则。德国公司法则要求股东行使表决权时不得违反社会善良风俗。我国公司实践中, 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经常被大股东漠视、侵害, 立法上突出强调大股东的诚信义务在我国更有其现实必要性。

(三) 决议撤销申请制度有待完善

新《公司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 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 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 请求法院撤销。”然而, 对于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 尽管该条第1款明确规定决议无效, 但一般股东依法既无权直接主张其无效, 也无权申请法院宣告其无效。实践中, 违法决议被执行的并不少见。因此, 笔者认为, 新《公司法》在规定股东上述撤销请求权的同时, 还应规定股东对于违法决议请求法院宣告无效的权利, 以实现立法规范的周延性。

(四) 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尚存缺憾

新《公司法》第75条、第143条第1款第3项确立了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 但其第75条只明确列举了股东行使请求权三种情形, 缺少对“其他情形”的概括规定, 这又落入列举主义立法自身局限性的巢臼。事实上, 迫使股东决定退出公司的情形并不限于上述三种情形。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列举一些易于迫使股东无赖退出公司的具体情形之同时, 对于现实中难于穷尽的其他情形通过概括性条款予以规定, 使其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又不失法律规范的周延性。

(五) 累积投票制度亟需修正

新《公司法》第106条第1款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 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 实行累积投票制。”该款确立了新《公司法》对于累积投票制度的许可主义的立法态度, 即是否实行累积投票制由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予以明确, 公司法并不强制规定。但是, 《治理准则》第31条规定:“在董事的选举过程中, 应充分反映中小股东的意见。股东大会在董事选举中应积极推行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 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该条在上市公司是否实行累积投票制问题上, 基本采取了强制主义的立场, 这就使该制度在上市公司上的适用产生矛盾———依“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 新《公司法》的规定应视为对《治理准则》第31条的修正;但上述准则对于上市公司仍然有效, 且依“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之原则, 《治理准则》第31条在适用上还具有某种优先性。因此, 新《公司法》的上述规定亟需修正。

(六) 限制表决权制度仍然缺位

限制表决权制度是国外公司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有力举措之一, 一般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由法律或公司章程对大股东的表决权加以限制;二是发行无表决权股。“一股独大”长期以来是我国公司股权分布之“常态”, 因此, 建立限制表决权制度在我国尤有其现实紧迫性。

笔者认为, 新《公司法》应从两个途径进行限制:一是直接由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 采取对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份折合计算表决或直接规定表决权行使上限的方法, 限制大股东表决权。二是发行无表决权股以稀释大股东控制性表决权。股东平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它以股权平等为基础, 又是股权平等的扬弃;股东平等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范畴, 其制度设计随着现代公司实践的发展而日益丰满。笔者预言, 尽管新《公司法》的股东平等立法尚存缺憾, 但是, 随着公司实践的发展和公司立法经验的丰富, 我国的股东平等制度必将日渐科学和完善, 我国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也必将日愈健全和完美。

参考文献

[1]罗志坚, 危晓美.从股权平等到股东平等[J].中国律师.2004, (7) .

[2]罗培新.论股东平等及对少数股股东之保护[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4) .

浅析私主体泛平等化与实质平等 篇7

社会的进步以每一个“人”的自我完善为基础, 只有每一个私法个体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运转。但民商事活动中的私主体并非一开始就具有平等的地位, 其平等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且曲折的过程。

作为当代大陆法系滥觞的罗马法, 虽很早就承认个人作为法律上权利义务主体的正当性;但并不承认所有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能力。一个完整的人格必须同时具备自由权、市民权、和家族权三种身份权。换句话说, 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市民、家族三种身份才能称作具有头颅 (Caput) , 可以享受公法上、私法上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称为法律意义上的人。 (1) 自由权是区别于普通人与奴隶的主要标志;失去自由权被称为“人格的大减等”即丧失法律上的行为能力。市民权是享有罗马市民身份的人才享有的权利。家族权又称家父权, 家父作为自权人享有完全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有权控制家族其他成员的自由和财产, 其他家族成员则不具有这些能力。罗马法中的这种不平等的身份制度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阶级分明 (奴隶与主人的划分) 、长幼有序 (家父和他权人的划分) 、内外有别 (外邦人与市民的划分) 、幼 (小孩子) 弱 (女子) 有所恃 (家父的保护功能) 、幼弱有所养 (监护和保佐)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罗马法身份制度也最终因为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与古罗马帝国一同作古。

英国历史法学派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亨利·梅因爵士在《古代法》中得出一句经常被人引证的结论:“迄今为止的进步社会运动, 乃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根据梅因的观点, 一种进步的文明, 其标志乃是独立的、自由的和自决的个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而出现。 (3) 从启蒙运动,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和“契约自由”等思想的萌发到法国大革命彻底否定封建等级制度;私主体平等化过程几乎浸透了血与火的交融。《人权宣言》第一句话就明言“在权利方面, 人人生而平等且自由。社会的差别只可基于共同的利益。”受此鼓舞《法国民法典》第八条也明文规定:“所有法国人均享有私权”。但这种平等还仅限于自然人之间。随着商事活动的展开, 仅以自然人作为民商事活动的主体并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交易模式。于是19世纪末以高度抽象化和概念化著称的《德国民法典》创造性的将“法人”这一制度引入民商事主体中, 并赋予其在商事活动中平等的主体地位。这一创新将私主体范围扩大到法律上的“人”。

由于私主体平等化过程的长久和艰难, 因此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平等被泛化的强调并体现在从立法到司法的每一环节中。但这种泛化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私主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把预先制定的权利义务强加到每个私主体身上, 实现的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言:“民法典是不知晓农民、手工业者、制造业者、企业家、劳动者等之间的区别的。” (4) 私主体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是具体的“人”面对的也是具体的客观情况。这种泛化的平等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和正义。

二、私主体泛平等化之殇

私主体泛平等化缺乏对不同主体的差别区分, 使得这一平等既不能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也无法对私主体提供实质的公平正义, 而广为市场诟病。

(一) 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与法人二者有相同之处, 比如独立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能力、权利能力和责任承担能力等;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比如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等法人就不能享有。在一些具体情况下自然人和法人缔结一项契约, 双方权利义务从表面上看似平等, 但实质上却是不公。首先, 从行为能力上来说, 个人的能力就算再突出也是有限的;而法人的背后却是众人的群策群力, 无论是抽象的规划还是具体的施行, 其效率和周密性都远远强于自然人。其次, 责任能力上, 一般情况下法人的财力和物力都远远强于自然人, 法律在此问题上将两者平等待之, 显然对自然人不公。最后, 在商事活动领域, 相对于普通民事活动来说, 更为复杂、接触面更多、涉及面更广, 而私法领域的法人则大多为适应这种环境而创设, 其对商业环境的适应性远强于自然人;因此法人在商事活动中获取的资源 (包括信息资源) 比自然人多。所以对自然人来说, 在与法人做比较的时候, 平等的私主体地位反而不公平。

(二) 自然人与自然人

不同的人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占有的资源、以及个人的资质都不一样, 造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经济地位的不同;即民法通过平等原则来实现商品经济的平等精神, 而现实中弱肉强食的现象广为存在, 一次又一次损害了民法的平等精神。 (5) 法律赋予自然人相同的权利,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实践;同样, 法律加在他们身上的责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即权利上平等的主体之间因为能力上的差别使得相同的义务对他们而言并不平等。私主体的泛平等化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自然人来说更像是正义的天平倒像了处于强势地位的人那一边, 看似平等的对话其实是一方居高临下对另一方的俯视。

(三) 法人与法人

如同自然人之间存在能力的差别一样, 法人之间也有着类似的区别。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与雇员上万的集团、业务局限一隅的公司与跨国集团、财力有限的小企业与大型财团、民企与国企、民企与外企等, 不同类型的公司其能力和占有的商业资源肯定不一样;使得他们在商活动中面对的环境和所处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压力对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来说如“微风拂过”, 而对一些实力不济的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片面的强调所有商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平等显然过于武断且有“罔顾客观事实”之嫌。

总之, 私主体泛平等化对于民商事关系中的主体而言并未发挥其维护平等正义的初衷。相反正是由于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泛化的平等, 反而不利于维护私主体之间应有的公平正义。

三、回归平等的本质

(一) 保护“弱而愚”的“人”

私法中的主体, 不论是自然的人还是法人, 都是具体的;也因此会产生各种能力上的差别。星野英一认为:现代民法中的人是“具体的人”, 是“弱而愚”的人, 尤其是穷人以及轻率从事、意志薄弱的人。 (6) 其实何止是在民法中, 商法中又何尝缺乏那些“弱而愚”的法人呢?既然要维护实质公正和平等, 那么就有必要对那些在私法活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施以援手。让他们能真正与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的人平等竞争。

对劳动者的保护: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大量劳动者尤其是那些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往往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获得工作岗位, 求职者经常不得不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 或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传统理论中体现主体之间平等协商的“契约自由”已经成为掩盖实质不平等的“遮羞布”。新修订的《劳动法》虽加强了对劳动者身份权的保护, 但在矛盾最为突出的劳动合同、劳工赔偿、劳动时间、劳动者报酬、集体合同、特别是工会在劳动者保护这一方面仍旧有不完善的地方。对此, 我们有必要参考西方国家的工会制度, 提升工会在劳务关系中的地位;赋予其更多权利使之能更加直接和积极的为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

对消费者的保护: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 向“强而智”的商家主张合法权益时, 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讲, 凭借其有限的个人能力与公司企业争夺利益显然胜算渺茫。从“损强补弱”的方法来谈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认为有如下几种方法: (1) 增加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 建立完善的责任倒追制度; (2) 对经营者提供的格式合同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进行严格的限制, 提高其对消费者告知义务的标准, 完善告知方式; (3) 对涉及民生的行业要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

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企业法人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上文中已有论述, 此处不再赘言。关于民企的保护一方面是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下文中将专门阐述) 。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结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规制;防止强势企业滥用优势地位。

(二) 营造公平的“竞技场”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如果用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也许在贴切不过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年也是我国商业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但商业的空前繁荣并不能掩盖早已暴露的缺陷。

当前, 企业的划分除了以责任和组织形式为标准外, 还有一个特殊分类, 即国企与民企。同样组织形式的企业, 经营同样业务, 面对同样受众人群。但国企因有国家“撑腰”, 又有地方政府“站队”, 无论是行政审批还是银行贷款, 都远比民企要容易;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垄断, 垄断的是“抢跑”的权利。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私主体泛平等化”面具下的不平等;而正是这张面具让实质上的不平等变得“理直气壮”。

世界级的企业应该诞生于一种先进的商业制度之中。垄断当然能够产生效益, 就好像集权能够带来效率一样, 但垄断和集权并不能与市场化的、公平的商业制度并存。世界级的企业应该经历过伟大的冒险和征服。 (7) 健康的商业环境应当具有公平的竞争规则, 平均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是合理的发展模式。商场如同竞技场, 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商主体都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和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抵御风险, 更灵活———顺应市场变化, 更高效———创造价值。对于一些国企而言, 借助国家政策和法律上的扶持获得的发展是一种病态的增长。只有把国企从政府的怀抱推入市场竞争中才能才能使其健康发展。

举例说明, 美国军事力量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军拥有一流的武器供应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通用动力这些全球顶级军工企业基本上都是私人资本在运作。且都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赢得美国国防部亲睐;也是因为竞争的存在才使得这些企业的不断推出超乎想象的战争机器。在中国, 我们过去迷信举国体制, 限制民企涉足军工行业;使得中国军工企业总是以模仿者的角色出现市场中。如果再这样下去, 中国想要获得与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军事实力恐怕仍旧只是一个构想。 (8)

建立实质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其中一个基本点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 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 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 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否则我们发展的将不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而可能是权贵资本主义, 政府应该放下很多亲自参与竞争与民争利的举动, 把主要精力用在保护公平竞争上来。 (9) 只有构建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从实质上对私主体泛平等化给当前中国商业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补救。同时对于处在市场经济这一巨大“竞技场”中的诸多商主体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展现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一个走向卓越大企业的机会。

四、结语

垄断的大量存在是国家之耻。世界百年商业文明的历程证明, 一个现代商业国家的演进过程, 就是国有资本日渐自我瓦解的过程。 (10) 当今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公司都需要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私主体泛平等化并没有给中国民商事活动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他变得保守、变得偏颇、变得不那公平。市场呼唤真正的公平、社会需要真正的正义。对于私主体泛平等化的缺陷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相反, 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被平等外衣掩盖下的种种不平等, 才需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改变。

印度圣雄甘地有句名言“要改变世界, 就先改变自己。”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 想拥有让世界侧目的力量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对于中国民商事法律而言, 改变从修正充满弊端的“私主体泛平等化”开始。

注释

11 康茜.罗马法人格小减等制度——依然争议的学说[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 2011, 1:144.

22 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 (上) [J].法学, 2002.6.

33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96-97.

44 拉德布鲁赫.法律学入门[M].碧海纯一译.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 昭和三十七年版.109.

55 许中缘, 屈茂辉.民法总则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95.

66 [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M].载自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M].第8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75-194.

77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上)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297.

88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北京市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将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军工、银行、证券、保险等垄断型行业.

99 张朝阳.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在妨碍中国崛起.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上发言[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6 c248b639b6648d7c1c746f9.html.

平等成长 篇8

关键词:城乡居民,现状,原因,路径选择,平等保障

城乡居民差别即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 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所享有的待遇和权益是不对等的。要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平等就应在深入分析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我国城乡居民差别的现状

( 一) 收入分配差别

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城乡居民的收入均得到了提高, 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城乡发展 出现脱节, 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

( 二) 教育机会差别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的发展问题与农民受教育的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部分人为因素, 我们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时, 往往以城市为中心, 比较重视城市居民的教育问题, 而忽视了农民的教育处境和教育诉求。

( 三) 就业方面差别

在就业方面, 城乡差别也较大, 许多农民并没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机会, 尤其是进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中的差别最为明显, 许多企业在招录人员时都偏向于城镇户口的居民, 许多岗位和职业限制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就业, 致使城乡之间就业率差距不断扩大。

( 四) 医疗保障差别

城乡居民在享有医疗保障有关权利时并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与医疗保险标准不一致两方面。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导致了农村医疗水平低下, 医疗卫生事业较弱的普遍情况, 广大农民不能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 在我国部分地区, 城乡居民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不同的, 城镇、农村居民缴费和报销比例都不一致, 这使得广大居民只能根据所属户籍被动加入相应的保障制度, 强化了城乡户籍观念, 固化了二元社会差距。

二、我国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原因

( 一) 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长期以来, 城乡之间各自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一是在运作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导致了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果, 二是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差异巨大, 收入差距也逐渐变大。三是城市与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不一致、不平衡, 城市的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快, 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较缓慢。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别日渐显著。

( 二) 二元化制度的影响

首先是户籍制度。很长时间以来, 在我国实行的是二元户籍制度, 这使得城乡之间的鸿沟更加难以逾越。其次, 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提下,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相对应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劳动者被分成两大群体: 农村就业者和城市就业者, 这两大群体也相对孤立。再次, 在户籍、就业二元化的同时,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是二元的, 城市职工的收入大多来源于工资, 而农民收入则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

( 三) 法律制度的制约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法的宗旨在于对消费者的保护, 然而, 这部法律并没有体现出城乡平等, 反而有“城市化”的倾向。农民消费者的权益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充分保障。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别, 保障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路径选择

( 一) 对于城乡不平等问题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从现状来看,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 城乡不平等问题已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与政府缺乏重视度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 政府确立起城乡平等的观念至关重要。

( 二) 力争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差别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大的重要因素, 所以, 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首要的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这里提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不仅是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要不重蹈过去割裂城乡发展的覆辙, 城乡收入差距即会日趋缩小。

( 三) 通过制度改革保障城乡居民平等。首先, 应该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实行以有固定居所和稳定收入的标准划分城镇人口。其次,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政府应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要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 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 提高其专业化程度。

( 四) 完善农民法律保障机制。政府可以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农民切身利益的法规来明确农民应有的合法权益及法律保护措施。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并使其制度法律化, 另一方面在兼顾城乡、工农和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同时, 对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应当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总之, 要明确地赋予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与平等的社会权利, 同时对于农民享有的权利 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救 济措施。

参考文献

[1]吕云涛.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逐步实现[J].未来与发展, 2012.11.

上一篇:接受不完美下一篇:苯胺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