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课堂

2024-07-31

平等课堂(精选12篇)

平等课堂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正充盈在如今的语文课堂, 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 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 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那么,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呢?

一、优化目标, 让对话启迪智慧

在教学实践中, 无论是哪一个年段、哪一项内容的教学, 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 所有对话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 真正做到让对话启迪同学们的智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 在《鸬鹚》一文学习中, 抓住文中对渔人的动作描写来展开对课文的感悟, 把“一抹”理解定为一个“点”, 然后设一个对话场景。《鸬鹚》教学片段:师: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渔人赶鸬鹚下水的动作写得非常精彩, 十分传神地写出了渔人动作的娴熟和对鸬鹚的关爱, 你能找出这个词语吗?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出“一抹”这个词语。师:渔人一抹抹出了什么?生:抹出鸬鹚下水。生:抹出许多鱼儿。生:抹出渔人的繁忙。师:除了以上这些, 渔人这一抹还抹出了什么?生:抹出了快乐。生:抹出了需要的东西。比如:摩托车、彩电、冰箱……生:抹出了幸福的生活。这番围绕文本的对话, 通过对渔人美好生活的描绘, 让学生体验了渔人的幸福生活源于他的勤劳。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 获得思想的启迪, 这样的对话开启了学生的智慧。

二、与文本交流, 思想相碰、情感相激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对文本进行诠释、语言重组、再造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文本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 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中逐步使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的交融、情的沟通、疑的化解、并使学生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 同时实现智慧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陶冶、能力的构建。如, 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课文时, 学生们都很投入地在自读课文。冷不防, 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书上有个拼音是错的。我姐姐教我读‘绿油油 (yōu) ’, 书上是‘绿油油 (yóu) ’。”我首先表扬了他善于发现问题, 敢挑出书本上的错误。但仔细一看, 书上并没印错, 是他姐姐按口语读成了“yōu”, 我还是向他和同学们作了说明。紧接着, 又有一个学生问:“老师, 我不懂:小竹排是什么?它怎么能在画中游?”“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看来, 让课堂留有学生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 还真不错。

三、自主构建, 学会共享

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也重视集体的交流。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经常组织教学沙龙, 他说“在相互交往中长见识”。因而, 课堂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分享知识和经验, 分享智慧和情感, 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交流, 鼓励学生讨论、争论、比较。如:《田忌赛马》教学过程, 我做了4项设计。 (1) 合理分组。根据互补的原则, 每个小组4—6人。 (2) 明确任务。师:读课文想一想, 孙膑为什么劝田忌再赛一次马?他是根据什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3) 形式整合。学生个别学习, 大约5分钟。当大家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进行合作学习, 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每个小组选一个中心发言人, 一会儿代表本组向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各组的代表人把本组的想法向全班交流。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所有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特别要注意人家想的与你不一样的地方, 然后作出评价。在这过程中, 师生双方彼此欣赏、共同提高。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而成长, 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而提高, 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

四、善捕难点, 联系生活, 拓宽对话的广度

“生活即教育。”阅读教学中, 教师抓住学生阅读中的难点,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 积极唤起他们的生活记忆储备, 帮助提炼生活经验, 用来解读课文, 变“无意识”的生活积累为“有意识”的比较系统的生活经验积累, 从而将阅读对话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由课本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不断建构更深、更广的对话体系。如, 教学《可爱的小蜜蜂》一课, 学生提出:“蜜蜂明明在为人类酿蜜, 为什么课文却说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这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蜜蜂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生活中, 你知道蜂蜜的哪些用处?”因为架设了问题与生活的桥梁, 思维在已有生活经验积累基础上绽放, 精彩对话展开。有的说, 蜂蜜可治疗便秘, 还可消炎止痛;小孩子的药里添加蜂蜜, 所以还可入药……因为对话源于学生生活, 所以虽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 但经教师的点拨, 学生不但认识了蜂蜜的用处, 还清楚理解了文中说“蜜蜂酿造最甜的生活”的真正含义, 对话也自然提升了广度。

总之, 对话教学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果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必将给“万马齐喑”的语文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平等课堂 篇2

吴文兵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摘要:课堂教学中学生面临着种种不平等现象,包括:奖励上的不平等,提问上的不平等,知觉方式上的不平等,课堂空间位置上的不平等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平等。对学生而言,尽管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因素真实地存在于他们自身,但这些因素具有非选择性特征。教师以学生具有的非选择性因素作为对待他们的直接依据,便造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现象。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不平等现象

第一章

不平等现象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是教育的民主化;从国内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要达到这一目的,须先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不仅表现为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条件平等,也体现在平等的教育条件下,学生受教育的机会也应是平等的。

家长或教师经常这样抱怨学生:同在一个教室,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和同样的教师,你为什么不如别人?这句话实际上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在同等的教育条件(外在的物化条件)下应出现等同的教育效果。这一假设显然是难以成立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使学生面对相同的教育条件,并非享受等同的教育机会。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假定学生面临相同的教育条件,但因学生自己难以选择的一些客观因素(家庭背景、生理特性、性别等等)会受到教师的不同对待。而正是学生所面临的种种自己难以选择的因素造成了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在同等教育条件下学生可能面临着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从而在事实上造成了教育效果的不均等。本文试图对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于教师身上的某些行为偏失进行分析,以揭示课堂教学中教师未曾意识到或难以意识到、但学生却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的种种不平等现象。

第二章

教育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不平等,原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不均等的机会。本

教育历史、哲学、社会学基础作业

吴文兵

提问是手段,也是目的。作为手段,重在检查;作为目的,重在参与。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师使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却面临着种种不平等的待遇。

2.2.1 提问机会上的不平等

机会上的不平等,首先表现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将学生作了不同等级的分类,处在不同等级上的学生得到教师提问的机会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教师总是喜欢提问好学生,而且期待着正确的回答;教师也许会将提问的对象指向差生或有课堂纪律问题的学生,但这时教师往往对这类学生怀有一种消极的期待,即教师不在乎学生提供的答案本身,教师更多是通过提问传递自己对这类学生的不满而已,是一种明显带有惩罚倾向的提问。

其次,机会上的不平等还表现为提问时的性别偏向。性别角色上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研究发现,二年级教师在阅读课的教学上对女生的学术性接触多于男生,而上数学课时则对女生辅导较少。提问学生时,尽管有时存在性别的同一倾向性提问,但更多则表现为性别的交叉倾向性提问,即男教师多提问女生,女教师多提问男生。

第三,提问机会上的不平等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备性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偏向。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准备律表明,学生做好回答的准备而予 以提问会引起满意,因此,这时如果提问便是奖励性质的提问;相反,学生未做好回答的准备而予以提问,就会引起烦恼,这时的提问是一种具有惩罚性质的提问。这种惩罚性的提问,是学生自己无法选择的,因而对学生构成一种机会上的不平等。

2.2.2 提问结果反馈上的不平等

造成反馈结果上出现不平等的原因往往不是基于学生的回答,而是基于回答本身之外的其它方面的信息。具体表现为:

.第一,补充与遗漏。对同样问题的回答,教师对其期待较高的学生的回答倾向于指出正确部分并作补充性反馈;对其期待较低的学生(大多是差生)的回答倾向于遗漏正确回答的部分而多指出不足的部分。

第二,笼统与具体。教师对自己偏爱的学生所作的回答倾向于将正确的部分

教育历史、哲学、社会学基础作业

吴文兵

教师的抚摸、轻拍等动作不但是一种肯定的信号,更重要的是这种动作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积极情感期待。一般地说,那些长得可爱(不一定漂亮)而机灵(不一定聪明)的学生往往是教师这种知觉方式的对象,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成为幸运者。就这一点讲,每个学生所面临的机会也不平等,因为教师的这种知觉方式确实不依赖于学生的个人努力,而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主观体验和喜好。

2.4 课堂空间位置上的不平等

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其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但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教师往往将自己有限的注意范围集中在教室中间靠前排的位置上。从教育学的角度讲,课堂中每位学生出现在教师注意相对集中的范围内的机率应该是均等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变化应是随机的,但事实上并非这样。在中小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往往是由教师根据其身高安排的,那些在同龄中个头较高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坐在靠前排的位置。在一个大班教室里,教师常常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中间靠前排的位置,而对后排及两侧这样的“边缘地带”则难以顾及。

在大学课堂上,学生如果不愿听课而又无法逃课,就往往坐在教室的后面或两侧,因为这些地带往往是教师视觉控制较少的地方。相反,在学生喜欢的课上,则会出现学生争抢中间靠前位置的现象。这就足以表明,同在一个教室,学生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受到教师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累积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2.5 学生个体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平等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须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平等对待学生提供了活证据。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1 家庭背景差异造成的不平等

家庭背景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家庭政治、经济背景的差异。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来自贫困的社会环境,而且教师认为在校行为不良,则他们在学校内的成就会受到递加的损失,反之就能部分地克服环境和智力测验的结果所带来的限制。一教育历史、哲学、社会学基础作业

吴文兵

般地讲,那些从经济条件好、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学生往往会受到教师的优先注意。家庭其他成员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例如,研究发现,学生由曾教过其哥哥、姐姐的教师来执教,若哥哥姐姐原先成绩好,能讨教师喜欢的,则教师对哥哥姐姐的看法会多少投射到弟弟妹妹的身上,弟弟妹妹跟着受益;反之,若哥哥姐姐是不讨教师欢心的,则弟弟妹妹 跟着受损。家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即教师总是把对家长的看法和态度投射到其子女身上,使子女跟着父母受益或受损。

2.5.2 生理特征差异造成的不平等

谁都承认,任何一个人都无权选择自己的生理特点,如长相、身高、体型及肤色。然而任何人都不否认,生理特征是一种标志性的符号,带有这种符号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避免它给自己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影响。比如,外部生理特征较好的个体往往比那些外部生理特征较差的个体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前者在首次与他人交往或在新环境中办事比后者更加顺利,我们将这种生理特征影响个体办事效率的现象称为“红绿灯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也存在同样的现象,比如,教师在与学生的初次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首因效应”,而首因效应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外部形象。对学生来讲,生理特征是自己无法选择的,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根据学生无法选择的生理特征差异区别对待学生,就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平等。

2.5.3 气质及性格差异造成的不平等

气质是一种神经活动类型,是先天的。性格是一种稳定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后天形成的。个体的性格差异会造成人们对他们所做的同一件事做出不同的判断。比如,就做错了某一道题而言,如果是一个粗心的学生,教师可能会认为出错是因为态度问题;如果是一个细心的学生,教师则可能认为是能力问题。这样的判断往往有失公允和平等。另外,由于学生的气质类型不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会不同。教师倾向于偏爱与自己具有类似气质类型的学生。

教育历史、哲学、社会学基础作业

吴文兵

第三章 对教育不公平的反思与期许

同在一个教室中的学生给教师提供了各种不同的信息,其中的许多信息是个体难以选择的。然而教师会根据这些学生无法选择的信息对学生予以不同的对待,而这些不同的对待方式往往会造成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的。造成这种不平等作用机理是:学生提供的自己难以选择的信息——教师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教师不合理的期待——教师不适当的行为——学生不平等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教育效果。这与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机理相似,但不同在于:罗森塔尔效应中教师关于学生的信息是虚构的、不真实的,而我们讨论的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学生信息是真实存在的,教师若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并尽而区别对待学生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不在于对这种不平等现象的责难,而是基于从学生到教师经历的深切感受,将这些现象予以提炼和概括,以唤起广大教师对这些现象的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都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思考和设计,决不可以拿学生自己无法选择的特征信息作为区分对待学生的依据。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有赖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也有赖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训练和提高。

参考文献:

营造平等氛围 构建和谐课堂 篇3

一、教师要成为新理念的实践者

课堂行为之所以难以得到改变,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在升学、考核、社会舆论等多重压力下,教师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教学的着眼点仍是紧紧围绕考试,被成绩束缚了手脚。因此,尽管许多教师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上总是有意无意地、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新的教学方法徒有形式,尽管课堂看起来很热闹,最终学生还是“九九归一跟我走”,跟着老师的结论走,学生很少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因此,课堂要变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而且要以之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行为表现,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去体验、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而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实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在讲文字的重要性时,教师不用喋喋不休地讲述,可以通过设计“传话”这一游戏,教师给第一位同学说一句话,一个一个交头接耳地传下去,结果一句话传到最后一个同学时,同学们发现与第一个同学所说的已大相径庭。通过这一简单的过程,学生体验到文字的重要性,何时在“玩中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信服者

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活而不乱”,我认为必须要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要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首先就必须要有一颗爱生之心。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教师真心诚意的爱护、关心自己的学生,学生就能借助情感的触动和催化,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而且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教师的威信也就由此树立起来了。当然,这里所说的“爱生”是指关心、爱护学生,而不是溺爱学生,而且这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如果过分的宠爱学生,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可能还会引起另一部分人对教师的反感。

其次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难度不高,但要求知识面拓展。教师要能够驾驭课堂,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具备相关的丰富的知识,从而避免照本宣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随之就会失去魅力,课堂就会变得一团糟。

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机会,努力工作,让学生对教师的德、才诸方面有一个肯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随着教师工作的渐见成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会愈来愈高,使学生在课堂上不随心所欲,能围绕主题探究讨论,从而少一些呵斥,多一些赞扬,使课堂更显和谐。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倾听者

有一位深圳的特级教师曾说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从倾听开始。”我觉得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倾听,二是教师应学会倾听。倾听不只是学生的义务,也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意见或疑问,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对学生的意见不屑一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参与的兴趣。相反,仔细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巧妙地激起学生的疑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进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实现求学目标。

曾经在一节社会课上,我照例讲解练习,其中,在讲到“在屈辱的岁月中,西方列强对我国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时,我不假思索地把中考考纲中的三次战争: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报了出来。这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坐着轻声说,至于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我走下去俯身问他:“你在说什么?”他大声地告诉我:“日本是属于东方国家,不是西方国家。”我从未细想这个问题,经他一提醒,我发现这里涉及许多知识点,何不抛砖引玉,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于是,我把这个问题给了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怎么认为的?”有的同学说,问题提得有道理。有的同学说,一般是这样认为的,日本是属于西方列强的。碰到了意见难以一致,且谁也无法说服谁的时候,我就微笑着说:“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大家讨论一下。中日甲午战争到底是不是西方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说说你的理由。”整个课堂沸腾了,许多同学都想到了初一社会中讲到的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查找地图以后,认为日本应该是东半球的国家,而不是西方国家。我适时地提醒了一句:“东西方的划分标准是否只有一个?”许多同学又翻课本又查资料,突然,有同学想到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讲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也叫东西方对峙。我听到以后,又问了一句:“那么,东方指的是谁?西方又指谁?日本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这时:许多同学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从政治上来划分的。有的同学马上说:“那么,抗日战争也是的。”我又问同学:“抗日战争是不是西方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有同学说,不是。我请他站起来说说理由。他说:“抗日战争是站在我们中国的立场上来说,对日本来说,应该是侵华战争。”我又问:“中日甲午战争是不是侵华战争?”学生说是的,我又问:“如何把这两次战争区分开来呢?”有同学马上想起来,说:“后一次战争可以说是1937——1945年的侵华战争。”

平等自主, 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4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负面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中, 大多数老师总是力求精研教材, 精心构思教学环节, 力求课堂语言精美, 力求课堂上讲得透, 讲得精彩。殊不知, 一味地把课文往深里钻, 往课外揪, 过分追求课堂语言的精美, 却只是形式上的完美, 而忽视了学习上的真正主人——学生。而老师则是独霸课堂, 滔滔不绝。其结果只能是学生或漠然静坐, 或昏昏欲睡, 课堂没有生机。这种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只能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抹杀学生的个性

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活动怎么进行?如何深入?这些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 换句话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因为只有具有个性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个性的彰显需要自主平等的土壤, 师传生受、满堂灌、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课堂非常单调而枯燥, 学生的意志在课堂上得不到自我展示, 个性得不到张扬, 学生便会恹恹欲睡, 课堂必定会因此而失去艺术的光彩。

2.削减学生的自信

积极参与课堂, 满怀热情与期待进入学习活动, 体验收获的喜悦, 是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而传统课堂上, 老师是主角, 学生只能被动地充当一个个听众, 没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平台, 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疑难问题, 更不能关注自己喜爱和愿意思考及探究的问题, 个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潜力统统被压抑, 被抹杀, 长此以往, 他们失去自信, 其学习进取的的信心和激情将日渐消减。

3.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

老师讲得再多再精彩, 学生参与得少, 讲得少, 所学知识都不会长久, 思维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 更不用说学习能力的提高了。而不经常思考和表达, 势必造成注意力的分散、大脑思维的迟钝, 以及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混乱, 从而影响信息的有效吸收与传递。

新课改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它唤醒了讲台上滔滔不绝自我陶醉的老师, 唤醒了漠然静坐, 昏昏欲睡的学生, 它呼吁:课堂必须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老师只是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应该做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等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 创造高效精彩的课堂。

对此, 我们不妨再次学习领会一下《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论述和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很明显, 我们只有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平等与民主, 才能使语文教学生动而精彩。

二、实现高效精彩课堂的有益尝试

那么, 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精彩的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要先自主地独立地阅读课文, 进行初步的解疑与寻疑。首先是扫清文字障碍, 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掌握的阅读方法, 如参考工具书、查阅传统媒体刊载的相关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 尽可能地读懂课文, 能读懂多少是多少。然后是发现疑难不解之处, 想方设法去求解。实在弄不清楚的, 便留待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 或者直接向老师提问, 以求得释疑。这样, 学生参与课堂的底气才足, 才会产生求知欲,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预习中, 要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首先是反复阅读课文, 至少阅读三遍后, 再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思考。包括:揣摩课文题目的含义, 初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初步思考一下课后练习题怎么解答等等。

2.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形成合作探究的氛围

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 而且要参与到学生中去, 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样, 才能使学生解除思想上的包袱, 尽情地展现自我, 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其次, 要留给学生充足思考交流讨论的空间。语文学习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得到深化, 但教学任务的深重, 时间的紧迫却往往使交流讨论发言流于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 能力弱的学生还没进入状态, 能力强的学生讨论也不深刻充分, 这对于学生真正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发展收效甚微。因此, 教师必须设置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交流讨论, 互相聆听, 直至最终得出结论, 这样才能展现课堂的精彩,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 保护学生的发言激情

每个学生因思想情感、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的不同, 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就不一样,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教学时, 老师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而不能因学生的意见与老师的不同就打断学生的话甚至讽刺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护学生的发言激情。

4.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 鼓励学生创新热情

平等课堂 篇5

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因为()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B.我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C.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已融为一体 D.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了矛盾

【解析】 我国的民族差别依然存在,各民族还没有融为一体,各民族间矛盾还没有消除,故B、C、D三项均错误;正是由于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根源,我国建立起当前的新型民族关系,故选A项。

【答案】 A 2.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再如“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了我国坚持()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民族团结原则 ③民族互助原则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材料中的文化成就有利于民族文化平等发展、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故①④正确;民族团结和互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②③。

【答案】 D 3.“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①民族团结关系到社会稳定,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④民族团结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②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4.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是因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是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是为了消除民族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③④ C.②④

B.①② D.①③

【解析】 ②中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说法错误;民族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应尊重各民族的这种差异,而不是消除,④不选。

【答案】 D 5.河池市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总结十年来民族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近年来全市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研究部署今后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在我国,之所以强调民族团结是因为()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团结尤为重要。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回答6~7题。

6.西藏自治区的成就说明:必须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说法 的理论依据是()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没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就不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解析】 材料强调民族发展,指向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故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答案】 C 7.西藏自治区国家机关下发的公文、文件必须要有藏、汉两种文字,如果没有藏文,基层机关可以拒绝接收。这项法规的制定()A.保障了藏族人民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B.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完全平等 C.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上的保障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 要求公文使用两种文字,体现出民族语言使用上的平等权利,故A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题意;各民族在经济等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平等,B错误。

【答案】 A 8.“春天里中南海的一束朝阳,点燃天山科学跨越的希望;五湖四海化作一砚吉祥的浓墨,给力新疆写就后发赶超的诗行。”2012年两会以后,19个省市进一步加大了支援新疆发展的力度。支援新疆发展()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体现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是新疆不断发展的根本 ④能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中的“中南海的朝阳”指向党的领导,各省市支援新疆指向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故②④正确。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①错误;外在支持不是根本,自身努力是根本,故③错误。

【答案】 B 9.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可见在我国()A.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

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 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 【解析】 此题考查民族关系。由于我国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差异与民族问题仍旧存在,故排除B、C两项。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是要消除民族个性,故排除D项。

【答案】 A 10.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 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解析】 此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原则。各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人大代表,可见政治地位的平等,故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答案为C。

【答案】 C 11.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 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和睦相处 C.一律平等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故选D。

【答案】 D 12.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讲述江苏省在中小学举行民族团结夏令营活动,这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故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④表述错误而且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接近代 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别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拥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2001年,15个对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无偿援建西部地区716个项目,资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除中央政府投资外,“十五”时期,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1个,无偿投入资金10.62亿元人民币。

材料三 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 500亿元人民币。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怎样体现的? 【解析】 注意抓住每则材料的主要指向性,三则材料分别指向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解答时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不能只摆理论。

【答案】 ①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4.2013年3月底,山东某校新疆班同学举办沙龙,诚邀你的参与,畅谈“民族团结”、“新疆发展迎历史性机遇,谋划山东新疆共发展”,“绿色低碳新疆”等。

结合材料,请你从公民角度列举出你的发言提纲。

【解析】 一是注意站在公民角度来写提纲;二是注意发言提纲要充分体现材料中的各个信息;三是注意思维的宽泛,不能仅局限于民族知识,还要充分融合公民的政治参与等。

平等对话,生成美丽的数学课堂 篇6

一、处理“超预期”的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

教学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虽然上课前教师都细致地进行了备课,但学生还是可能有超预期的生成,此时应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此时不应该将学生强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应顺学而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我先出示4个苹果,问道:“这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接着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如果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备课时,我想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有生活经验的,会说出“每个小朋友分得半个苹果”,从而自然地切入新课教学。谁知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和我的设想有偏差,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人说出,学生是怎么想的呢?我没有强行地将学生拉到预先设定的轨道上来,而是请得到这个答案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理由。学生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获得1份,就是一分之二。”学生没有学过分数,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认为应该表示为二分之一()。这样的情况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且学生同样的思维表达却出现了分歧。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打开书本,好奇心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上述教学中发现,课堂教学采用对话的方式导入,使课堂生成比原先的设想更精彩。

二、倾听“复杂化”的解释,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喜欢提问题,每每遇到这几个学生提问,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百分数”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4比5少百分之几?”有一个学生列式为(5-4)÷5=20%,然后跑来问我:“如果不问‘少百分之几,而是问‘4比5少多少,该如何解答?是答‘少1,还是答‘少20%?或两者都可以?”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当时不禁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学生问得很好,是学生的质疑让我进一步反思教学。显然,问题变得复杂了,那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一起讨论研究。通过探究和对话,学生认识了两种比较方式,即量上的直接比较和百分比角度的比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发问的积极性,也借助于个别学生的质疑有效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捕捉“挑刺式”的发问,活化知识的解读

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精细化分析、解读教材,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一课时,我在揭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要求学生对教材结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进行自主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品读、分析后,我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

生2: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

生3:这里两个“通常”的含义是什么?

师:大家读得细致,想得深入!对于这些问题,你们能否结合刚才的例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4:第一个“通常”的意思是指,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5:第一个“通常”还有一种意思,即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生6: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如果有特定要求,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立刻告知正确答案,而应将其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努力从整体上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然后围绕“通常”一词展开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数学结论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总之,数学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激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蓝 天)endprint

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让学生经历互动对话理答的过程,实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标,并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技能。下面,我就结合几个平等对话的教学案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大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处理“超预期”的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

教学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虽然上课前教师都细致地进行了备课,但学生还是可能有超预期的生成,此时应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此时不应该将学生强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应顺学而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我先出示4个苹果,问道:“这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接着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如果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备课时,我想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有生活经验的,会说出“每个小朋友分得半个苹果”,从而自然地切入新课教学。谁知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和我的设想有偏差,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人说出,学生是怎么想的呢?我没有强行地将学生拉到预先设定的轨道上来,而是请得到这个答案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理由。学生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获得1份,就是一分之二。”学生没有学过分数,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认为应该表示为二分之一()。这样的情况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且学生同样的思维表达却出现了分歧。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打开书本,好奇心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上述教学中发现,课堂教学采用对话的方式导入,使课堂生成比原先的设想更精彩。

二、倾听“复杂化”的解释,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喜欢提问题,每每遇到这几个学生提问,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百分数”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4比5少百分之几?”有一个学生列式为(5-4)÷5=20%,然后跑来问我:“如果不问‘少百分之几,而是问‘4比5少多少,该如何解答?是答‘少1,还是答‘少20%?或两者都可以?”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当时不禁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学生问得很好,是学生的质疑让我进一步反思教学。显然,问题变得复杂了,那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一起讨论研究。通过探究和对话,学生认识了两种比较方式,即量上的直接比较和百分比角度的比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发问的积极性,也借助于个别学生的质疑有效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捕捉“挑刺式”的发问,活化知识的解读

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精细化分析、解读教材,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一课时,我在揭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要求学生对教材结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进行自主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品读、分析后,我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

生2: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

生3:这里两个“通常”的含义是什么?

师:大家读得细致,想得深入!对于这些问题,你们能否结合刚才的例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4:第一个“通常”的意思是指,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5:第一个“通常”还有一种意思,即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生6: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如果有特定要求,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立刻告知正确答案,而应将其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努力从整体上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然后围绕“通常”一词展开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数学结论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总之,数学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激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蓝 天)endprint

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组织教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让学生经历互动对话理答的过程,实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标,并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技能。下面,我就结合几个平等对话的教学案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大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处理“超预期”的生成,演绎课堂的精彩

教学是一个探索未知的旅程,虽然上课前教师都细致地进行了备课,但学生还是可能有超预期的生成,此时应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此时不应该将学生强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应顺学而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我先出示4个苹果,问道:“这4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接着我拿出一个苹果问学生:“如果只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备课时,我想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有生活经验的,会说出“每个小朋友分得半个苹果”,从而自然地切入新课教学。谁知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和我的设想有偏差,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人说出,学生是怎么想的呢?我没有强行地将学生拉到预先设定的轨道上来,而是请得到这个答案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理由。学生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获得1份,就是一分之二。”学生没有学过分数,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认为应该表示为二分之一()。这样的情况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且学生同样的思维表达却出现了分歧。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打开书本,好奇心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深入探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上述教学中发现,课堂教学采用对话的方式导入,使课堂生成比原先的设想更精彩。

二、倾听“复杂化”的解释,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班级中有几个学生喜欢提问题,每每遇到这几个学生提问,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百分数”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4比5少百分之几?”有一个学生列式为(5-4)÷5=20%,然后跑来问我:“如果不问‘少百分之几,而是问‘4比5少多少,该如何解答?是答‘少1,还是答‘少20%?或两者都可以?”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当时不禁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学生问得很好,是学生的质疑让我进一步反思教学。显然,问题变得复杂了,那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一起讨论研究。通过探究和对话,学生认识了两种比较方式,即量上的直接比较和百分比角度的比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发问的积极性,也借助于个别学生的质疑有效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有效挖掘。

三、捕捉“挑刺式”的发问,活化知识的解读

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实现精细化分析、解读教材,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一课时,我在揭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要求学生对教材结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进行自主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品读、分析后,我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

生2: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

生3:这里两个“通常”的含义是什么?

师:大家读得细致,想得深入!对于这些问题,你们能否结合刚才的例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4:第一个“通常”的意思是指,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5:第一个“通常”还有一种意思,即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等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生6: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如果有特定要求,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们不要立刻告知正确答案,而应将其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应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努力从整体上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然后围绕“通常”一词展开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数学结论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总之,数学课堂中实现平等对话,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激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的平等观念 篇7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走下三尺讲台, 坐在学生中间, 不但从形式上让学生感受到平等, 而且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 改变了课堂的权威结构。师生面对面地坐着交流合作, 缩小了交际的空间距离, 建立了一个接纳的、宽容的、支持性的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思维活跃, 积极思考, 自由参与, 主动交流, 乐于表现,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增加了教师在学生中间活动的时间, 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扩大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抖落教师的威严, 耐心地倾听、引导, 甚至和学生一起争论。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哪怕是山穷水尽陷于尴尬之境也无悔, 因为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

合作中发展张扬个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引导者。教师坐在学生的中间, 了解他们的差异, 把握他们的不确定性和生长性, 开展个别化教学, 创造教学的“生态环境”。师生有效合作, 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坐下来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 促进他们共同发展。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指导他们有效合作学习, 而且要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 一道寻找真理, 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错误的遗憾……在合作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想情感, 反思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激励影响学生, 以自己的人格和道德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师的真心参与, 最大限度的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坐下来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 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由于教学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教师要允许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多元的表现, 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和学生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 共商活动的进程安排, 合理安排任务, 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师参与实践活动, 及时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共同搜集材料互相交流, 互相配合开展活动, 随时记录活动内容, 书写自己的活动感受, 或记叙, 或议论, 或抒情, 各显其能。

多元的表现需要多元的评价, 彰显个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坐下来和学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参与评价, 尊重学生个性的多元评价, 改变了教师的单一评价;在校报校刊多种媒体或参加各种比赛等, 多渠道展示学习成果, 张扬学生的个性。师生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践行语文学习和深刻思考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多种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等, 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得以实践。

师生交流中碰撞创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开放的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生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师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讨, 和谐的氛围、活跃的思维让学生自由自主地交流, 智慧的尽情展现必然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创造性的思考和行动必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在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 教师不要因循守旧, 仅用资料的结论———“讳疾忌医”评价桓侯, 沿袭“防微杜渐”一剂良方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扁鹊“立有间”即言桓侯有疾, 并不明示何因等语句, 提示联系现今医者的不良行为评价扁鹊和站在王者的位置评价桓侯的表现。学生思索交流, 教师及时走进学生中间倾听, 在交流中引导, 学生会得出结论:

1.扁鹊不言明症状就说桓侯有疾, 给人耍名医大牌之感, 亏是名医, 否则有江湖游医行骗之嫌。

2.因此, 桓侯疾在自身而不知, 不盲信名医不责怪扁鹊, 有可贵之处 (比较曹操杀华陀的暴行) 等。

在语文课堂里展开自由平等对话 篇8

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通过学生民主、平等地参与课文意义的生成, 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同时起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心智、构建学生独立完满人格的作用,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

那么, 我们的语文教学, 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实施有效对话呢?

一. 创设和谐的对话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强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化的乐趣。”要让学生走进教材, 就得创设一种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悟教材。在教学中, 要注意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 调动一切可发挥的情智因素, 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学习氛围。

如, 有位老师在教学《向沙漠进军》时, 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扬沙天气, 再出示一组我国土地沙漠化进程的数据, 让学生充分认识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 鼓励学生阅读课文, 畅谈学习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情景的设计,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致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对话, 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自我发现、感受课文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去成功学习及实现自我认知价值的健康情趣, 形成了一种“情境对话场”, 在这样的“情境对话场”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

二. 形成民主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标所倡导的“平等对话”, 就是要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应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 而不应做传统的施教者、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再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 而是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参与的机会, 提供交互式的对话学习平台, 使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下有主动参与、对话体验的愿望和机会, 产生和谐的对话场面。

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话, 教师的学生和学生的教师等字眼将不复存在, 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和学生教师。”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 “春草图”、“春花图”这两节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对话共同学习, 后面的“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内容的学习, 学生轮番上台当老师, 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对话共同学习。在这堂课上,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彰显。

三.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无论是知识、经验, 还是思想、性格、情感等都不尽相同。因而,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他们提高认识、交流思想、发掘潜能和熏陶情感, 为构建学生的完美人格打下基础。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独特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求异学习, 因为求异学习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 它不是完美无缺的, 同样, 教学参考书也不是标准答案, 教师的个人答案更不可能无懈可击。在教学中, 应大力引导学生敢于否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 敢于怀疑老师的正确讲解, 敢于推翻公认的标准答案。

平等课堂 篇9

一、深度探讨, 渗透笃学精神

深度探讨是指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主动参与, 探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从而使知识得到长期保存。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锻炼学生专心好学的能力, 淡化教师的影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2 这一单元的单词时,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单词, 同时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认识该单元的单词, 然后让他们自主讨论, 找出这些单词的衍生词或短语。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 相互探讨, 充满热情地回答了问题。有的学生说出了occupy的衍生短语be occupied with, 意为“忙于做某事”。有的学生说出了consist的衍生短语consist of, 意为“由……组成”, 以及consist in, 意为“在于”等。通过学生找出的这些单词的衍生词, 笔者向学生讲解了这类单词的学习方法:联想记忆法。这是一种利用单词之间的联系, 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 能够有效提高记忆英语单词的效率。此外, 有学生说出了replace的衍生词replacement, 即replace的名词形式。还有学生说出了entire的副词形式entirely等等。笔者又通过这些单词, 向学生介绍了英语单词的另一种学习方法:构词记忆法。笔者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前缀后缀, 如名词的通常后缀-tion或-ment, 副词的通常后缀-ly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对单词的探讨, 掌握了两种学习英语单词的方法。笔者引导他们在日后的英语单词学习过程中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单词进行进一步探讨, 这对于他们的英语单词学习十分有益。

这种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沟通深入探讨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专心好学的习惯。

二、引导质疑, 培养怀疑勇气

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英语课堂。在课堂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勇气。

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教学中, 笔者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 让他们预习课文, 自己思考并且提出问题。但是课堂检测过程中, 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敢提出问题, 甚至不知如何提出问题。于是笔者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为了改变学生只会学习知识, 解决问题, 而不会提出问题的现状, 笔者将学生进行分组, 小组成员之间以相互问答的形式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质量的问题, 如“How did people use to build great buildings?”“What is one main similarity between Pompeii and Loulan?”等等。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通过让学生互相对话, 激发了学生想要提出问题的欲望, 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与此同时, 笔者还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避免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锻炼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这节课中, 笔者着重培养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质疑, 敢于质疑。想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这种质疑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提出质疑。

三、正面激励, 树立自信心理

在英语课堂上不乏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内心缺乏自信, 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对于这种现象, 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原因, 适当改变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 让学生能够树立信心, 从而燃起对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模块四Unit 2的教学中, 当笔者提出一个问题, 却没有学生敢站起来回答时, 笔者就会鼓励学生:“Don’t be shy, just try. I’m sure you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在笔者的鼓励下, 陆续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有的学生成功回答出问题, 笔者就会在课堂上表扬学生:“Your answer is very good! You are so smart!”表扬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适当的夸奖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自信心, 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的学生鼓起勇气回答了问题却没有答对, 这时笔者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是在指出错误的同时表扬他的勇敢, 鼓励他再接再厉:“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在英语课堂上, 看似学生只要认真听课, 做好笔记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励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摆脱自卑心理, 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创设平等对话环境还学生课堂主体 篇10

“你提的问题, 你请人回答”

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话语, 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 老师把请人回答的权利让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平等对话的自由, 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看来这种做法是值得尝试的, 然而, 课堂上的反馈让我们有喜有忧。

[案例一]课堂上, 老师请一名学生起来提问, 这位学生兴致极高, 起身质疑, 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 教师满心欢喜, 请他点名请人回答, 点名者自己点完名后, 因为享受了点名的乐趣, 心中美滋滋的, 只顾着高兴, 哪里还听得进别人的回答。其他学生有的能够用心听一听, 有的因为没有被点到, 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 也有的因为无聊, 自己在抽屉里寻找快乐, 或与他人窃窃私语。

[案例二]在《九寨沟》一课中, 讲读了课文后, 老师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提问, 一位学生踊跃举手提问:“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他正准备点名让别人回答, 周围立即就有学生笑答道:“这还用问, 照应开头, 总结全文呗!”点名者怏怏地坐下。

[案例三]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开始时, 学生只提出一些疏通性问题, 如“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他写了一部什么书?”“在编写《国榷》的过程中, 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这时老师对学生说:“你再读读课文想想, 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 如果真的不能, 我们大家帮你。”学生是很聪明的, 笔者发现, 过了一会他们书本上的问号会少去一些。同时, 教师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的信念是什么?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组问题, 哪些问题更能有思考价值。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 在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地方, 应留意重点的词句, 选择性地提出问题, 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

【反思】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这里, 教师采用了给学生点名权的方法, 顺利地打开了学生的心智大门。但是, 我们从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形式的积极性重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的现象, 其中也折射出个别学生思维的惰性。为此, 老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意义, 刺激他们的积极思维。同样是问题,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却是大相径庭的。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案例三中的老师没有一味跟着学生走, 由着学生走, 而是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调整、提升, 选准学习目标, 围绕那些有很大的覆盖面和穿透力、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或相对集中的做专题研究。

“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

当学生的语言无法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或者他们一起讨论后, 仍无法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 老师的一句:“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对学生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案例一]适时点拨求异。

“阿丙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是一次试卷上出现的的一句话, 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 让学生用“幽静”一词造句。然而所造之句真是令人失望。

甲:今天, 我在幽静的小河边散步。

乙:竹林里真幽静呀!

丙:下午, 我们在幽静的树林里踢球。

……

不难看出, 这三个句子似乎都造出了“幽静”的美, 写出了“幽静”的环境;但是, 甲句模仿之迹明显, 乙句求速不求质, 有投机取巧之嫌, 丙句中“踢球”与“幽静”又形成了冲突, 显得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句子, 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地引导:“我想给你们提个建议:请你们充当小小画家, 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展开讨论。”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 非常精彩。

不一会儿, 一幅幅幽静的画面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明晰起来了, 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也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甲:清晨, 雾还没有散, 爷爷就来到幽静的河边练习太极拳了。

乙:黄昏, 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幽静的竹林里写生。

丙:夜晚, 月光洒在田野上, 乡村是多么幽静呀!

……

其中也有别出心裁的, 如“清晨的树林里薄雾缭绕, 偶尔传出几声鸟叫, 真幽静呀!”此处以小动写出了大静, 真棒!

【反思】点拨是一种艺术, 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点拨, 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 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 活跃思维, 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 享受学会的喜悦。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现场资源 (学生说、读等活动) , 引发学生“对话”的契机,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生发的世界, 走进老师及同伴的心灵深处。

[案例二]及时总结求同。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片段, 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 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教师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 边读边想, 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兴趣大增, 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 他采了药为人治病, 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 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 隐居在深山, 采药行医, 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 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 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老人。”……正是有了教师的点拨, 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 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浅析构建民主平等的职中体育课堂 篇11

一、构建职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必要性

1.“以人为本”的需要

“以人为本”要求体育课堂的一切活动“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在职中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形态、各项机能以及耐力、速度、弹跳、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巩固生长发育。和谐的课堂能够使学生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掌握新动作、接受新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稳步发展。从心理上看,职中学生的情感易于情绪化而不稳定,有叛逆倾向,和谐的课堂能够促使他们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更积极地展示自我,有利于果断、坚强、拼搏、团结、勇敢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构建轻松和谐的体育课堂是基于“以人为本”的需要,是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职中生体育课兴趣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趣吸引阶段。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方法有趣,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阶段是兴趣产生阶段。学生在被教学内容吸引的基础上,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乐意去学习和练习。第三阶段是兴趣主动阶段。也就是在引起学生一定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志趣,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兴趣和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志向,也就是志趣,最终达到积极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另外,体育课的评价方式和过程较其他学科更直观、更具对比性,如果教师能小心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策略性的评价,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你很棒”、“你可以的”、“不错不错”等激励的话语,学生就更有信心学习一些技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这样有能力者会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暂时未能成功者也会受到激励而不放弃,大家相互勉励、良性竞争,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就建立起来了。

二、职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构建要素

1.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构建职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基础。首先,必须规范体育课堂养成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先入为主。在刚开始上课时,就应当针对服装要求、运动器材使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向学生明确宣布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一定不要做的,进行严格的规范,且一定要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其次,必须合理地处理违纪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违纪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破坏和谐课堂的形成。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坚决杜绝体罚;课后再利用体育教师容易亲近、更容易交朋友的优点,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再次,教师要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打动学生,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的情感。最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是一味地要对学生表扬。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浅尝辄止、随意应付。没有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每当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并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等加以调节,使学生的情感朝着预定的情绪目标发展。

3.不断追求寓教于乐

创设和谐平等的职高英语课堂氛围 篇12

一、创设和谐平等课堂氛围的意义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 回归真实的学习过程, 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和焦点。关注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个性、人格的成长放在首位,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人学哲学理论指导下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20世纪下半叶兴盛于美国的人本心理学观点不谋而合。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由课堂心理氛围, 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 使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在职高英语课堂上创设和谐平等课堂的必要性

在中国, 职高生大多数是初中各班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 他们大多数由于长期受不得教师重视, 甚至经常挨教师批评, 自信心备受摧残。所以在课堂上有问题不敢问, 害怕发言、害怕在众人面前表演, 甚至害怕教师的关注。他们已经认为并接受了自己的“低人一等”。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让他们重拾自信, 敢于发言积极发言显得尤其的迫切和需要。他们大多数不善于记忆, 但另一方面, 他们的动手能力却很强, 善于从实践中学习。根据这一特点, 江苏省职业学校英语新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内容的来源, 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新颖、实用性强的主题和活动, 让学生“做中学”, 即在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下, 学生通过互助合作完成一个个教学活动, 来收获知识、发展能力。

三、如何创设和谐平等的职高英语课堂氛围

(一) 赞美中体现平等和对独特个体的尊重

职高生由于长期在班级中排名落后, 大多数受到的是批评甚至是歧视, 所以他们内心极度渴望教师的赞扬。但他们内心又是极度敏感自卑的, 赞扬的方式若不得当, 反而适得其反。如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该避免使用“You are better than sb.”“You are best.”“You are better than I expected.”等这些有比较的话, 而要更多关注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应尽量多使用“You have done a good job.”“Your idea is very new.”“excellent and clap for you.”再者, 赞美一定要出自真心。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 教师说“Great!”, 学生问题回答很一般甚至有失偏颇了, 教师也说“Great!”, 这时候学生都觉得教师的赞美不再是赞美而是一种职业习惯, 以后从这位教师嘴里说出的赞美, 不管是真心还是无心, 都不能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教师的赞美欣赏只有发自内心深处, 才会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不自觉地朝教师期望的方向上迈进。最后, 要教师要把欣赏的目光、赞美的语言投向每个学生。“爱漂亮的孩子, 更要爱难看的孩子”。

(二) 师生相互支持、启迪灵感、共构学习过程

1.利用好新教材中每单元的主体活动

新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主题来源, 每单元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新颖、实用性强的主题和活动。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主题活动, 比如在讲到食物主题单元时, 教师在Warm-up部分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 通过竞赛的方式来认识尽可能多的食物。在听说环节, 在做完听力后学生对在外国餐厅点菜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时候学生可以三人一组, 分别扮演receptionist、waitress、customer, 模拟餐厅就餐。在读写环节, 可以让学生扮演doctor给肥胖病人提供健康减肥的建议。学生需要自己寻找搭档, 和搭档进行交流协商、互信合作才能出色完成各项教学活动任务。所以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和谐平等的职高英语课堂氛围就自然营造成功了。

2.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如果只有检查功能, 遇到提问时, 学生就会感觉很紧张, 甚至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如果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从而增强自信;另外要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思索、辩论, 得出各种各样或者各个层次的答案, 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 不盲从权威。这样的提问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从和谐平等的课堂中, 学生在积极思索中收获了知识、自信和乐趣;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也收获了惊喜、灵感和经验。

3.鼓励学生发问

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要求师生间和谐平等, 这就要求课堂上不能总是由教师霸占话语权, 学生始终被教师撵着走。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问, 善于发现问题。传统课堂习惯了由教师发问, 学生作答, 这样学生就很难发现问题, 不敢于“标新立异”。所以在课堂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和学习相关的问题, 不管多简单, 都要给予正面回应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 知识积累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这需要教师创设和谐平等的职高英语课堂氛围,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实现师生间双向交流, 共建学习过程。Because sharing, we are better!

参考文献

[1]吉红燕.如何营造高效、轻松、民主的英语课堂[J].东方教育, 2013 (9) .

上一篇:安庆师范学院下一篇:小学英语作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