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精选5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篇1
据《新京报》消息, 俄罗斯当代作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2013年年初去世, 享年89岁。他将与妻子一起合葬在莫斯科瓦甘科沃公墓, 这也是叶塞宁、奥库扎瓦等诗人的安息地。中国读者最熟悉瓦西里耶夫的一部作品无疑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书中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 五个苏联女战士与德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最后献出生命。这部作品之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并在多个国家翻译出版。瓦西里耶夫1924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 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志愿奔赴前线, 曾三次落入希特勒分子的包围并成功逃脱, 1943年负伤, 之后进入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他开始发表作品, 作品题材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 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篇2
一、愤怒的开始
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腾达项目在戈壁,条件艰苦,伙食糟糕,但自由方便,有机会领略最原始的印度风情,而且大家回来后都减肥了;W厂条件不好,但是伙食好,还有不错的运动氛围和和谐的团队;苏丹项目据称是最苦的,但至少回来的人血糖血脂和身材都变好了,而且还有机会去了一趟金字塔;兰卡项目监理是最严格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真正的提高,技术和态度,而且环境也许是最美的,但那也只是回忆了,我们一路的说着各自的看法,大家都参加了太多的项目,各抒己见,都猜测着印尼亚齐这个项目会怎样?会不会留给我们巴厘岛风光一样的回忆呢?
当然谁也没有料到我们的期待会这么惨烈的落空,旅途劳顿没有人会抱怨,但是棉兰机场海关粗暴的态度,恶劣的行为,激怒了每一个人,然而在别人的地盘,没有坚强的后盾,我们终究孤掌难敌双拳,过一趟海关,所有美好的幻想都被挡在了关外。
现场的条件不用多说,大家一致同意这是所有项目中最糟糕的一个,不过做工程的国际民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早已经是五星级了,不就是走多远上厕所么,不就是饮食不合之类嘛,都小事一桩了,不过糟糕的篮球场,也没人打球还是让我失望了,对于我来说无论生活好坏,下班后的锻炼是必须的,没有锻炼真的全身难受。
现场的项目管理也让人着急,混乱不堪。2013年的最后一天,因为简单的翻译问题,我们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凌晨2点准备工作,结果人家说的是其它的事,这简直是笑话!还有太多的问题,不想不愿也不必再赘述。只是有一点令所有人都难以接受,除了工作,我们要躲避印尼移民局的检查!刚到后没几天,总包方忽然告诉我们,下午移民局要来检查,叫我们躲起来,或者在屋子里面将门反锁,或者到集控室去。这简直是令人作呕的管理,备案每个人就几百元人民币,这些钱都省,搞得我们像做贼一样,人心惶惶,当然我们是不愿配合的,从海关到现场,我们被印尼人和省几千块钱的国人彻彻底底侮辱。不过中国人的逆来顺受早也不是新闻,那天蹲厕所的时候,就听见旁边坑位的人在说,“移民局来的时候,我从窗子跳出来的,幸亏跑得快……”这是打仗吗?面对这些令人发指的情况,我们决定不躲了,我们有很多的老同志,万一出现受伤,实在是无谓的牺牲,抓住就抓住,遣返就遣返吧,这样过着也难受!然后大家一致要求包方给我们备案,不过事实就是答应得好好的,半天却没有什么动作,该说该做的已经说了,我是不会躲的。移民局来的那天下午,去现场的几个同事,在路上,炎炎烈日下待了一个下午,因为路被堵了,还没出屋子的人,门反锁上,关着灯,静悄悄的,静悄悄的躲在屋子里面,听着印尼移民局的人脚步声由远及近……中国公司拿下这样的项目,一定是因为低廉的价格,绝不是精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所以成本到处在省,连这样的几个钱也要省……呼气,吸气,呼气,吸气……
每间房住了三个人,最幽默的是床。现场板房配席梦思是不和谐的,所以我们睡的全是木板床,简单拼接的木板床。第一天晚上,还没睡,同事X君的床板就垮了一块,另外一个同事W君床板也会掉。我算幸运的,我的床不会垮。经常就听见多么安静的时候一声“咔嚓”,某人的床板就垮了。这个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某个半夜的时候,我正熟睡,一声“咔嚓”和“哦喝”把我惊醒,之后就听见X君的抱怨,迷迷糊糊中又睡着了,没过多久,又是一声“咔嚓”和“哇靠”,W君也中招了。最后的结局是X君的床板掉了2块,W君的床板掉了3块,我们全醒了,但X君将就着睡了一晚,W君不堪折磨,重新把掉了的床板拼接回去,因为已经无法入睡。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把这事跟隔壁的同事说,他们只是淡淡一笑,完全没有大惊小怪的样子,一看他们表情就知道大家都经历了同样的故事。一起找来了工具,四处找钉子,把床重新固定了一遍,之后我们屋子里面再“垮床”的事少了许多,但其它的屋子就不知道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搞工程,瞌睡好才是真的好!
现场的生活用水是直接用泵打起来的地下水,经常可以看见里面流淌着的泥土和小虫们,第一次开那个水,实在是汗颜,小虫子在蠕动!洗澡都是冷水澡,我倒是不在乎冷水热水了,以前就经常洗冷水,只是担心那个水不知道能不能洗干净。有一次我洗澡的时候,用盆在旁边接了一盆水没倒,洗完澡的时候,盆子底部已经是一层泥土了,所以我都不敢穿白衣服了,白衣服会越洗越黃的。平心而论,装上一个好一些的过滤器也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我不过也就是在这里呆一两月,那些在这里呆了四五年的盆友们,真的为你们的健康担心呢。
对于项目或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只要你愿意听,还有几箩筐的问题,只是我已经无力吐槽。生活还得继续,工作还得继续,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慢慢适应下来,再试着快乐。愚人在远方寻找快乐,智者在身边创造快乐,我们在这里,痛,并快乐着!
二、晨艳
生活中最重要的快乐是发现的快乐和创造的快乐。发现,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和对美的热切愿望。
前往现场的路是一条小路,其中还有一块木板搭成的独木桥。路上常有水牛,或漫步或低头吃草,同事笑言它们是自由的,我把他们当作风景和乐趣。有一次我正在照相的时候,他们慢慢的全都围过来,直瞪瞪盯着我,好像我冒犯了它们一样,看情况不对,我撒手就跑,还有几头也跟着我背后追来,我边跑边回头看,一直跑过独木桥后才停下来,因为它们过不来了。后来有一次我看到它们在玉米地里吃别人的庄稼,我先拍照留下证据,然后用力扔了几块石头把它们全吓跑了,算是报了上次它们围追我的仇。独木桥其实就是一块木板,只容一人过,这个现场有时候简陋的超乎想象,这是到电厂每天的必经之路,每天都可以练平衡木!有一次我到桥边的时候,桥上正好有两只半米左右长的蜥蜴,它们回头看到我,瞬时纷纷纵身跳下水去。阿弥陀佛,我甚是感觉对不住它们,吓到它们了,害它们掉进了深渊,因为桥下的水就是电厂里面排出的废水,深褐色的工业废水,里面一定不好受,愿佛主如来真主阿拉上帝耶稣一起保佑你们平安逃命吧。
在这条路上最惊艳的发现是牵牛花。牵牛花有个洋气的英文名,morning glory晨光,也有别名晨艳,早上7点左右路过的时候,粉红色的牵牛花开满了树枝,真不愧“望见篱墙心窃喜,翩然飞上翠荫间”,一朵朵张开了嘴,贪婪地享受着清晨的阳光和清露,繁华却不热闹,抬头一看蔚蓝的天空,真的像洗过一样,透着天空的蓝再看枝蔓见点缀的朵朵粉红色牵牛花,说不出的清丽和浪漫。我真的被她们迷住了,至少停留了10分钟才到现场去。等到工作完回来的时候,烈日当头,牵牛花全都闭上了,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叫她晨艳呢,以后要看牵牛花,就得早起了。
有一天清晨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厕所后面野草丛生,阳光穿过椰树的树枝,洒在草丛里,而草丛上开满了牵牛花,粉红色白色的蓝色的,一朵朵在清晨的阳光里那么舒展那么潇洒地看着,还有很多牵牛花爬到了芦苇丛中,芦叶在微风的吹动下摇曳着,芦苇也都出了穗,芦花柔絮飞扬,直飞到蓝蓝的天空,这里的天空总是那么蓝,蓝得那么纯粹。这样一幅如画的美景,深深感动了我,忍不住照了些许照片,写上“日出晨安”发给了好友和女友。这一刻我已经毫无疑问喜欢上了牵牛花。
每次看到芦苇,我都会想起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彤管多美,而是约会的时候静女送我彤管这事很美。静女是幸福的,因为她送出的礼物,给出的爱已然被接受被回应,还留下这篇千古名篇《静女》。遂想起一件小事,上次去深圳的时候,我们到海边去看海景,半途停车上厕所的时候,我看到芦苇开满山野,于是一股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趁其他人都上厕所的时候,徒手爬到山上,摘了很多美丽的芦花和一朵红色的野花,扎成一束,非常漂亮,自觉很满意很浪漫,激动地跑下山送给女友,谁知她却是个神经大条女,接过花顺口一句:“好漂亮的扫帚!”直接拿着这束花在地上比划扫地,看得我眼泪花花都出来了,不过也逗得大家都乐了,许是自觉无颜,后来我也就找个借口把花给扔了。不过我还是拍下了这张照片,每次看着都觉得那束花真的很美,无论是花本身还是她拿着花的表情,不知是我臭美还是她没懂得我“美人之贻”的美意呢,不过这一段也是那次旅程中一个时时令人回忆的插曲。
牵牛花只是发现的开端,湛蓝如洗的天空和这里的雨也是别样的惊喜。来之前不久,全国各大城市的PM2.5居高不下,让人无处可逃,蓉城的天空也总是沉郁的,现场来的朋友说那段时间西安PM2.5官方数据一直在500以上,令人咋舌!想来肺癌发病率最高这项指标我大中华要夺魁了,谈及国内环境每每让人默然,无所适从,无计可施,尤其对于环境专业的人来说,知道得越多,伤心越甚。看着这里清澈的天空我就开心了,即使下雨被淋成落汤鸡我也不会担心落下的是酸雨和全是粉尘的雨。来后有一天晚上,没有太多前奏,暴雨骤至,没有半刻停歇,直到深夜。屋外蛙声一片,那么清晰和响亮,那个热闹啊!我当时被震住了,细细想想,真不敢相信,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听到蛙声了,犹记得故乡的夏季,每当大雨时候,故乡的田野蛙声骤起,田蛙们全部像打了鸡血,扯开了嗓子吼,仿佛万马嘶鸣,堪称蛙界盛世大交响!那时候有时还真有些讨厌,这么聒噪!不过后来离开了故乡,城市的水泥地终究不是田蛙们的舞台,蛙声已经在心中沉寂多年,今夜听到,有一种熟悉的田园的感觉,且让我在这暴雨如注的晚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如果雨是有性别的,那热带的雨一定是一位一直在疾行的侠客,来去匆匆,不似江南的雨,阴雨蒙蒙,如少女般轻柔温婉又缠绵。热带的雨虽然走得快,但天空总会留下他的痕迹,闪电仿佛他的刀光剑影,彩虹便是他侠骨柔肠里的泪痕,在这里看彩虹是很容易的事,有时候没有下雨,天空也挂着几道彩虹,还有时候天空几个地方都有彩虹,许愿都要找漂亮一些的了。更有甚者,记得有一次在兰卡的时候,一团乌云飘来,黑云压城般,暴风骤雨稀里哗啦就来了,令人惊讶的是,这朵云以外的地方还是晴空万里,在分界的地方形成一道如瀑布般的雨帘,还有美丽的彩虹,令人叹为观止!那得需要多么好的运气和多么清澈的天空才能看到那样的奇观,而我幸运的看到了!
不下雨的晚上,星星和月亮经常也都很美的,蓉城几乎全年看不到“月光仙子”,常喟叹不已。满月那天晚上,夜空极其美丽,圆圆的洁白的月亮悬在夜空,更令人称奇的是天空是蔚蓝的,像白天一样,月亮周围的几朵白云清晰得像白昼一样,月光明亮如此,在夜空下站立良久,美得让人无以言表,想说什么一句也说不出来,倒想起纳兰性德的《转应曲》: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
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
来夜,来夜。肯把清辉重借。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篇3
也许,我国不少观众不知道它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然而他的名字并不因此黯然失色,而依然光彩熠熠。说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国作家、翻译家高莽先生在他的《作家的幸福》一文里叙述的一件事情。1987年夏天,瓦西里耶夫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我国期间,在游览长城的路上,高莽先生对他说,他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根据它拍成的电影在我国影响很大,随便问一个游人都知道。于是在一家饭店里瓦西里耶夫问一位女服务员看没看过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女服务员激情满怀地说:“我看过两遍!我感动得哭了!”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真实感想和深刻印象,她一个劲儿地讲着,高先生简直无法为她翻译下去了。瓦西里耶夫望着女服务员,被她的表情、声音和内心的激动吸引住了,热泪沿着脸颊滚滚落下,他对高莽先生说:“你不用翻译了,我都明白了!”在场的诗人库古里丁诺夫看到如此动人的场面,说道:“世界上有一些作家,颇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但很少人读过他的作品。这样的作家是可怜的!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一些作品,但很少知道它的作者。这样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这样的作家!你值得骄傲!”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一个军官家庭,小时候,酷爱历史,也喜欢文学。在沃罗涅日念书时,他参加过业余演出,办过手写刊物。他刚读完9年级,卫国战争爆发了。时年17岁,他便投笔从戎,奔赴前线。1943年秋天,进入装甲部队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后,在部队里当军事工程师。1954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写卫国战争题材小说著称。他的处女作是剧本《坦克兵》,上演时更名为《军官》。他写了大约30部中长篇小说,其中多数被搬上银幕和舞台,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要射击白天鹅》、《后来发生了战争》等。1969年在《青春》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苏联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他一举成名,饮誉文坛。苏联评论家瓦西里·诺维科夫认为,这部小说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典型。1972年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导演将其拍成电影,1973年获奥斯卡提名奖,1975年获苏联国家奖金。
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发表后,瓦西里耶夫收到许多苏联读者的来信,问及作品是根据事实创作的还是虚构而成的。他回答小说的情节是以真事为基础的。在战争年代,他偶然在《消息报》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个受了伤的中土和德国一个伞兵支队作战的报道:在通往摩尔曼斯克铁路附近的前沿阵地,德军两次企图切断这条铁路运输线,但都失败了。德军就往苏军后方派遣一小队伞兵。伞兵隐蔽在一个驻防站附近的森林里。这里驻防士兵不多,当中还有伤残人员,只有几支步枪。但他们无所畏惧,同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等到援军赶来时,只剩下了一个中土还活着……
瓦西里耶夫便以此为基础,将男主人公换成了姑娘们,加上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成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正如作者在答《书的世界》杂志记者问时说的,作品里的每个姑娘都是综合形象,准尉瓦斯科夫也是个综合形象,“没有任何一个女主人公是以具体的某一个人为蓝本的。我力求再现的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年轻妇女的典型,她们只有一个目的:保卫自己的祖国。她们仿佛体现了奋起同法西斯进行自卫战争的我国全体人民的意志。”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并没有违背生活的真实,因为80万名苏联妇女参加了这场伟大的自卫战争,她们当中有当医生和卫生员的,有当通信兵、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和飞行员的。她们在前方同男人并肩战斗,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战斗,执行了各种危险的任务,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其中40万名女兵战死疆场,用自己青春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抒写了一首首苏联妇女和姑娘们为消灭德国法西斯,保卫苏维埃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空前悲壮的诗篇。
瓦西里耶夫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亲爱的妻子佐丽娅分不开的。2003年3月,《共青团真理报》记者采访了瓦西里耶夫。记者问他:“您说过,您当作家多亏了佐丽娅,这是句玩笑话吗?”瓦西里耶夫点燃烟,微微笑着,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好像是头一回笑。他回答说:“大实话!开始我写剧本,写过《军官》。可后来我想写小说。佐丽娅就说:‘做你喜欢做的事吧。’几年时间里,我们就靠她每月的96卢布过日子。当时,我偶然在《消息报》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个受了伤的中士和德国一个伞兵支队作战的报道。我就想到:要是中士不是和男兵而是和姑娘们在森林里截住了这些伞兵,怎么样?于是就产生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谈起自己的老伴佐丽娅,瓦西里耶夫眉飞色舞,仿佛变成了一个热恋中的小伙子。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里,他们携手一路走来,从风雪弥漫的夜晚走到朝霞满天的黎明,从战火纷飞的岁月走到和平阳光的年代。他们既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又是甘苦与共的夫妻,相濡以沫,恩爱一生。1943年秋,他进了装甲部队军事学院,遇见了未来的妻子——佐丽娅,她也在这个学院里学习,他们志同道合,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深深相爱了。有一次,他们漫步在山花盛开的原野上,瓦西里耶夫采集了一束山花准备给佐丽娅送去,这时他忽然看见了地雷,明白误入了未扫雷的地带。他小心翼翼地朝年轻的未婚妻走过去,而佐丽娅也发现了地雷,但她没敢叫出声,怕瓦西里耶夫朝她跑过去踩响地雷,便自己不声不响地走到了瓦西里耶夫的面前。这对情侣都争着要走在前头,把危险留给自己。争来争去,最后佐丽娅争赢了。他们谨慎迈步,终于走出了雷区。瓦西里耶夫后来回忆道:“从那时起,我经常遇上雷区……在我们生活的雷区,我也是尾随在她的后面,已经走了60多年,所以我很幸福。我无限幸福,因为我走在自己心爱的人后面。”
瓦西里耶夫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壮心未已,仍然每天坚持写作。72岁时他还学会了使用电脑。现在,他潜心研究俄罗斯历史,并写了不少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如今,他和老伴佐丽娅住在莫斯科远郊松树林中一栋大木房子里,他们在那里已经住了20年。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篇4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2013年3月11日在莫斯科辞世, 享年88岁。这条新闻, 让我不由得浮想联翩。
沐浴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的人, 对这部中篇小说想来都不陌生。这部作品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淡淡忧伤的情调, 而故事情节却暗流涌动、曲折惊险。作品讲述了二战期间, 苏联后方一场实力悬殊的遭遇战, 一位苏军准尉带着五名女战士, 同十六个人高马大的德国伞兵, 在一片丛林地带展开斗智斗勇的搏杀, 五名年轻战士相继牺牲, 留下一曲英雄主义的哀婉悲歌……
以此改编的同名影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 更成为80年代令人难忘的文化记忆, 与同时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等佳片一样, 使人们在感受深挚的情感波澜时, 也体味了颇具俄罗斯风情的美感。影片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以本片以及《白比姆黑耳朵》等名作驰誉世界影坛, 1992年应邀来北京广播学院讲学, 当年第3期《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刊发了其讲学纪要, 题为《对未来一代艺术从业者的希望》, 《现代传播》首任主编朱光烈教授在“主编札记”里特意写道:
本期正要发稿的时候, 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应邀到北京广播学院讲学。他不是教师, 不是理论工作者, 讲的似乎有点散, 但是形散而神聚。这个“神”便是处处闪耀着的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和平, 热爱和献身于艺术的崇高精神, 以及那开阔的、溶通的思路。大师年已七旬, 整个讲学全是一生艺术实践的生动经验及其升华, 听来使我们许多人激动不已, 许多话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 实际上却是无价之宝,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空气普遍浮躁的今天。
清华园南门外的蓝旗营, 有家普通超市, 毗邻民营书店“万圣书园”。超市现名“金泰”, 内辟一间门面不大的特价书店, 进的多为价廉物美的经典, 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丛书”等。像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精装版《三国演义》, 售价仅仅10元。一次, 我花了200来块钱, 就抱回20余部名著 (多数都有) :《变形记》《十日谈》《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别了, 古利萨雷》《一生》《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等, 以及傅雷先生翻译的《贝姨》、宋兆霖教授翻译的《赫索格》等。那天回复蒋方舟同学的邮件时, 也不由得谈到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本书不记得读过几遍了, 每次读都感到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震撼。五位女兵, 形象鲜明而性格各异, 一个个活灵活现, 最后各以不同方式殉国, 而且死得无不令人心痛。第一位阵亡的姑娘, 是个性格文静的高才生, 与恋人一样爱读诗歌, 在替准尉去取烟荷包的路上, 死于德军侦察兵的利刃。由于对方没想到是女兵, 一刀下去, 扎在她的左胸, 没有当即致命, 所以发出了一声“微弱、仿佛叹息似的呼唤”。这一声似有若无的呼唤, 被经验丰富的准尉捕捉到了。“他的神情逐渐严峻起来。这一声古怪的呼唤仿佛深深印在他的心上, 仿佛至今还在耳边鸣响”, 准尉的心“顿时凉了, 他已经猜想到这一声呼唤意味着什么”。后来手刃凶手后, 准尉无比心痛地想到:“索尼娅能够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 可是现在这根纱断了。在人类这连绵不断的棉线上, 一根细小的纱被一刀割断……”
小说属于战争题材, 而主题却是和平, 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所示, 和平是用英雄的鲜血换来的, 诗一般的书名也流露着这一意味。结尾处的一起一伏、一动一静两个场景, 更是对比鲜明、寓意深长。“一起”“一动”是准尉怒发冲冠、破釜沉舟、独身一人、硬闯敌巢, 用仅剩的一颗手枪子弹和一枚失效手榴弹, 逼降最后五个德寇, 读者似乎听到他撕心裂肺的怒吼:“怎么样, 胜利了吗?……胜利了吗?……五个姑娘, 总共五个姑娘, 总共只有五个!……可你们别想过去, 什么地方也别想去, 就得老老实实地死在这里, 统统死掉……哪怕上级饶了你们, 我也要亲手把你们一个一个毙掉, 亲手!让他们审判我好了!由他们审判去!”至于“一伏”“一静”, 则是随即过渡的尾声:一片迷人的田园风光, 人们尽享安宁、静谧、鸟语、花香, 湖畔有人垂钓, 还给朋友写信:“我今天才发现, 这里的黎明是那样的静悄悄, 静悄悄。”如此动静相融的结尾, 让人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随着梁山伯祝英台殉情时惊心动魄的高潮涌过, 音乐迅速滑向余音袅袅的尾声, 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渐行渐远……
俄罗斯文学翻译家高莽先生 (乌兰汗) , 在为本书写的序言《一部杰出的小说, 一本杰出的译著》里, 讲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87年, 瓦西里耶夫随苏联作家代表团访华, 有一天游览长城, 高莽同他谈起这部小说及其同名电影在中国的巨大反响。为了证实这一点, 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时, 随便问起一位女服务员:“你看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吗?”她一愣, 不知道这个问题同进餐有什么关系, 于是轻轻答道:“看过啊……”高莽说:“这位苏联朋友就是小说的作者!”她一下清醒过来, 睁大眼睛, 满脸喜悦, 惊呼:“我看过两遍!我感动得哭了!”然后, 开闸放水, 滔滔不绝。她不停地讲啊讲, 高莽已经无法翻译。瓦西里耶夫望着她, 热泪滚滚, 说:“你不用翻译了, 我都明白了!”在场的一位卡尔梅克诗人看到这个场面, 插了一句:世上有些作家很有名气, 大家都知道, 可很少读过其作品;世上有不少人知道一些作品, 很少知道其作者, 这样的作家是幸福的——而你, 瓦西里耶夫, 就是这样的作家。
类似这样的艺术家或文化巨匠, 在苏联以及俄罗斯的历史天宇上可谓灿若星辰, 闪闪烁烁。且不说哲学、神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诗歌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峰, 也不说普希金、勃洛克、莱蒙托夫、契诃夫、果戈理、列宾、屠格涅夫、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高尔基、肖洛霍夫、茨维塔耶瓦、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艾特玛托夫等精神巨擘, 仅看家喻户晓的《克雷洛夫寓言》如《乌鸦和狐狸》, 仅听绚丽多彩的俄罗斯歌曲, 就足以让人觉得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小路》《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神圣的战争》 (电视剧《潜伏》的片尾曲即化用这首世界名曲) ……
不言而喻, 现代中国与俄罗斯及其文化的密切关联, 主要源于世界格局的演化, 特别是抗衡资本主义野蛮运动的社会主义浪潮在全世界的汹涌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学者祝东力, 在为《凤凰周刊》记者玛雅采写的《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作序时指出:
世界近代史的总体走向是从西方到东方, 这个走向在地理上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革命”的路线:从英国革命 (17世纪) 到法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19世纪) , 再到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 (20世纪) , 自下而上的、暴力的社会革命一波接着一波, 巨浪般由西向东传递。另一方面, 相反相成, 从西方到东方还伸展着一条“资本”的路线:环地中海 (文艺复兴时期) 、北大西洋 (16—19世纪) 和亚太地区 (20世纪末至今) , 依次成为近代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热点或中心。第一条“革命”的路线主要走陆路, 它在解放了相关社会和国家的政治潜力之后, 也曾经形成新的异化。第二条“资本”的路线主要走海路, 它直接导致了对美洲的种族灭绝、对非洲的大规模奴役, 但同时也积累了财富并传播了技术和文明。位于“远东”的中国, 作为最后一个被纳入近代世界体系的东方大国, 恰好是这两大政治、经贸路线的交汇点。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 何以现代中国一方面深受“国际资本”影响, 另一方面又与“世界革命”密不可分;何以一方面与万里之遥的美国“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又与近邻俄罗斯“心心相印”。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 更对中国革命以及现代中国的旧邦新造产生了“第一推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到《国际歌》, 从共产国际到社会主义阵营, 从“苏联老大哥”到中苏论战的“九评”, 此间有多少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现代汉语有一个新词汇“司令员”, 就是留苏的刘伯承元帅参照苏联红军体制引进并翻译的, 之所以用“员”字, 也是为了体现官兵平等、人人平等的观念, 犹如司号员、炊事员、战斗员、卫生员、服务员等, 都在于突出普通一员, 而有别于国军的“司令官”。
学者沈志华教授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 对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间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与中苏关系做了翔实考察, 为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理解现代中国及其走向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也凸显了现代中国本属现代世界的有机构成, 而非自行其是的孤立运动。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 在雅俗共赏的“畅销书”《苦难辉煌》里, 更以大开大合而生动有趣的笔触, 展现了共产国际、日本军阀、共产党与国民党四种政治势力, 在中华大地上演的一幕幕活剧。总之, 在现代世界的巨变中, 中俄两大邻国有诸多相关与相似之处:苏联曾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本营, 而中国则是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在二战中都曾遭受法西斯的荼毒蹂躏, 伤亡惨重, 也都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首屈一指的贡献, 如果“西线”没有苏联红军的英勇奋战和伟大胜利, “东线”没有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拼死抵抗与巨大牺牲, 那么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势必沦为人间地狱。为此,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国人民永不磨灭的心声, 如同莫斯科无名英雄墓永不熄灭的火焰———“你的名字无人知道,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在这一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动态过程中, 苏联以及俄罗斯文化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广泛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以鲁迅、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左翼新文化运动, 还是成千上万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血青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英勇奋斗, 还是普罗大众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生活, 都曾长期以苏联以及俄罗斯文化为楷模、为样本、为“时尚”。俄语以及俄罗斯诗歌、小说、绘画、音乐, 如《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手风琴乐器等, 都曾是一个时代的流行风。“文革”期间, 能够上映的外国影片一度只有苏联的《列宁在十月》与《列宁在一九一八》, 片中高帅忠勇而身手敏捷的列宁卫士瓦西里, 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青春偶像。至于高尔基的散文《海燕》,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 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写下的“在清水里洗过三次, 在血水里浸过三次, 在碱水里煮过三次”, 以及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更是一代知识青年精神世界的鲜明符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013年, 习近平主席作为新任国家元首出访的第一站定为俄罗斯, 也不妨视为这一历史渊源的延续, 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里谈道: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 我们这一代人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品。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 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有着深厚基础。
就新闻而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经由苏联传入中国, 并与中国近代新闻传统与共产党的新闻实践相结合, 从而成为主导新中国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体系”。尽管其间不无失误、偏差、变异, 但其基本原则与核心理念始终如一, 并融入中国新闻业的血脉, 包括党性原则、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范敬宜, 书生意气, 风华正茂。一次, 他采访蜚声世界的苏联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 写出了一篇辞藻华美的报道。正当他兀自得意时, 没想到从解放区走出的总编辑批了八个字:“涂粉太厚, 未必是美。”这八个字, 让他铭记一生。后来, 无论位居人民日报总编辑并写下《总编辑手记》, 还是就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在大学课堂传道授业, 他都不忘这个描眉画眼的故事, 正如“勿忘人民”的穆青一生记得延安的那个“掌声”。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的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 从学生时代到担任国家通讯社总编辑, 一直手不释卷。2008年, 他应邀为新华社年轻记者做了一场关于读书的报告, 题为《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在这篇刊发于当年第5期《中国记者》的报告里, 南振中还谈到当年通读《列宁选集》的经验:
《列宁选集》第1卷858页, 第2卷1005页, 第3卷933页, 第4卷765页, 4卷合计3561页。由于采访报道任务繁重, 要在短期内读完这4大本书, 的确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读书同时间的矛盾, 1973年元旦我拟定了一个总体学习计划:按照每小时平均10页的阅读速度, 将《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需要356个小时。如果每天挤出1小时, 不到一年就可以把《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有了这个总体规划, 零碎时间就像珍珠一样被串了起来。实践的结果是只用了6个月, 就把《列宁选集》通读了一遍。
2011年, 可谓新闻学界的“凶年”, 当年有数位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相继谢世, 包括原北京广播学院93岁的新闻理论专家康荫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中国新闻史权威丁淦林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的外国新闻史学者郑超然教授等。放牛娃出身的郑超然教授, 天性淳朴, 平民本色, 乐观豁达, 风趣幽默。他与同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名教授的夫人刘明华有对宝贝女儿, 夫妇视若掌上明珠, 郑老师戏称为“上尉的女儿”。他对我解释说, 他在“五七干校”时当过连长, 而连长的军衔是上尉。显然, 此说来自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 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正因如此, 中国人民对苏联解体, 自然也同苏联人民一样, 百感交集, 惺惺相惜。北京有家知名的“莫斯科餐厅”, 位于俄罗斯风格的北京展览馆附近, 姜文执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有些场景与镜头就出自这家北京人俗称的“老莫餐厅”。苏联解体后, 公主坟附近又开了一家“基辅餐厅”, 菜肴同老莫餐厅类似, 不同的是基辅餐厅雇有一批俄罗斯艺术家, 他们的日常工作, 就是为就餐的顾客演唱俄罗斯歌曲, 有时还唱些中国名曲, 字正腔圆, 气息悠长, 每当餐厅响起“一条大河”“歌唱祖国”等歌声时, 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餐厅的入口处, 挂有一排他们的照片及其履历, 大多来历不凡, 诸如“功勋演员”“人民艺术家”以及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高才生、国际音乐大赛的获奖者等。虽说道理上都明白“人人平等”“劳动光荣”等, 但想到一个曾经傲然屹立的大国解体, 而艺术家为此“流落”他乡、“卖艺”为生, 情感上总难免有点不是滋味。在长诗《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里, 诗人昌耀就直抒胸臆:
看哪, 滴着肮脏的血, “资本”重又意识到了作为“主义”的荣幸, 而展开傲慢本性。它睥睨一切。它对人深怀敌意。它制造疯狂。它蛊惑人心。
这个世界充斥了太多神仙的说教, 而我们已经很难听到“英特纳雄耐尔”的歌谣……然而生命之树常青。人类抗拒不公正历史的脚步不会暂停。
苏联解体错综复杂, 一言难尽, 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播放的纪录片《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内幕》, 对此作了全面、深入、详尽的反映, 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结尾处的场景, 更觉凄凉酸楚: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 戈尔巴乔夫黯然离去的当晚, 西方正沉浸在圣诞节的欢乐喜庆之中, 苏联国旗伴随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悄然落下, 没有任何反应, 没有任何动静, 这里的深夜静悄悄、静悄悄……这一场大卫·科茨所称的“来自上层的革命”, 就这样定格于这幅俄罗斯风情画中而落下帷幕。在《来自上层的革命》一书里, 科茨还对苏联解体中的新闻传播以及意识形态重重乱象, 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和鞭辟入里的分析, 迄今仍属最具权威的解读, 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程巍的有关分析不谋而合:
在苏联, 文化领导权也经历了一种微妙的转移, 从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家手中旁落到了反苏联的苏联知识分子和西方意识形态家的手中。一旦文化领导权旁落, 那苏联意识形态家的任何表述, 即便是如实的表述, 都被当作谎言, 而反苏联的人士的任何言论, 即便是不实之辞, 都被看作真理。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1924年生于苏联的斯摩棱斯克,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参军入伍, 后来负伤住院。他创作的30余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多与战争和军人有关。他是“工农兵”中走出的作家, 如同那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更是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参考文献
[苏联]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王金陵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大卫·科茨等:《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曹荣湘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篇5
(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像我们讲述了苏德战争中围绕着苏军小分队与德军侦查兵的一次激烈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感受到了书中几位女兵的勇敢与坚强的意志力。
这本书精彩的刻画了多位女兵的生动形象。“姑娘们一登上小岛,一个个马上倒在去年的枯草上。她们气喘吁吁,浑身湿透,沾满稀泥。”虽然她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革命出身境遇,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优点,但我依然通过作者这种字里行间的细细描写中感受到了她们彼此间仍然拥有着共同的信念。在准尉瓦斯科夫的带领下,她们成为一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部队。我认为虽然他们平日里纪律懒散。但这些女兵仍然有着向着革命胜利的一股劲儿。她们实时根据《操典》的内容坚决服从命令。这场静悄悄的战斗随即开始了。
树林的静谧仿佛给我带来了一种不安全的祥和感。溪流的冰水哗哗流过,静静的观摩一场战斗的开始;两岸的草丛茂盛的可怕,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暗漩涡吸引你。偶然有些冷风嗖嗖的刮过,也不留一丝迹象。一切都是安静的可怕。这群没有战斗经验的女兵虽然有些生疏,她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状态。战斗前明确的分工保障了一定程度的战斗顺利进行。一颗子弹出膛划过的空气的声音打破宁静,冲锋枪密集的子弹迅速震响森林。这是一场遭遇战。女兵以微弱战术优势暂时击退了德寇的小规模进攻。遭到挫败的德军迅速调整战术,在树林黑暗的隐蔽下,包围了苏军小分队。时间仍在悄无声息的流逝。遭到围攻的女兵坚守阵地一天一夜。虽然最后她们一个个悲惨的牺牲,但从精神中流露出的革命精神让我很钦佩。
在这场战斗中,正如书名所取,一切都是静悄悄,隐蔽在静悄悄的树林中,更有着作战双方紧张而又迫切的希望,这种强烈的反差生动的带领读者体会着那个时代革命战士的艰辛不易,同时我更深深的感觉到了一股革命勇敢精神。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二)很莫名的就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也许它所讲的故事恰恰描绘了中国渐渐消失的东西,亦是最需要的东西„„
故事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火车哨战,那时正值德国纳粹时期,小小的火车站俨然成了一个军事要地,在这里就职的准尉却意外的迎来一排女兵。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他们在森林中意外看到了德国兵,5个女兵和1个男准尉就这样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战斗旅程。一路的沼泽,敌人,危险,让这些美丽的姑娘们受尽磨难,但她们仍然顽强的端起枪,向敌人挺进„„但,他们终因与敌人力量悬殊,倒在了血泊之中。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为这些年轻美貌的姑娘不惜生命,勇敢抗敌的精神感到疑惑,为什么她们舍得那美好的年华就这样结束;为什么愿意抛弃那炙热的爱情;为什么她们狠心丢下自己的亲人,加入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这些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直到所问题书写出了两个大大的黑体字:爱国。这使她们有了深深的责任感,为保卫祖国而奋不顾身!
爱国精神的力量竟是如此的强大,它可以使一切恐惧心理瞬间消逝,可使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可使祖国因为每个人忘我的爱而强大„„
中国在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不正却少这种团结的爱使我们能够更早晋级发展国家吗?当我们的祖国被这种爱所包围时,我们将让世界看到一个更顽强、自信、团结的新中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读后感
(三)今天看完了《这里黎明静悄悄》,一直到结束,当看到五名英雄女儿都倒了下去,男主人公将五名德国人押回去,路上他没有倒下,他哭了,我也哭了。我为丽达自杀而哭,为她的气概所折服;我为热妮亚而哭,她战斗到最后,永不倒下,敌人只能用乱枪让她失去生命,在那片白桦林里,她的灵魂给我以震撼,壮哉!我为里莎而哭,她倒在泥潭里,当泥泞淹过她的头颅,我们看到了她的军帽,在薄雾里,在清风中,她战胜了恐惧,她死在了她坚定的信念里;还有她,那位大学生,她的诗歌朗诵给我以期迪,她非常安静的死去,在她的思念里,在她的理想里;还有嘉尔卡,她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她,她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只有最后,当瓦斯科夫回眸纪念碑的那句话——和平!和平?他们,也许是她们在倒下去那刻未曾思考过的一个概念,通过他的心思传达给了我们。可是在我内心深处,我仍感觉到,这显得太过卑微。
许多年前,当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这里黎明静悄悄》电影已经传遍了我们中国,今天,也许是二十年,再一次看到《这里黎明静悄悄》,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它给人的思考空间更大,我想着她们在死去的眼睛,不屈、安详、恐惧、挣扎、思念,这正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在那个时空里,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的先辈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过着同样的日子。
60年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是,那场战争留给我们的创伤仍在流血,苏联人民可以在思念亲人,怀念战友的时刻,心平气和,充满思念和幸福,充满胜利者的骄傲;可是我们呢,我们国人呢!(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也许我们该去审判那时的执政党的蒋介石,但是,历史并不是要求现在在过去的时光里永无休止的批判,而是我们现在做的和将要做的,可否让我们25000000中国人安息,可否让幸存者不再流干她们最后的泪,可否让他们的后人得以真正解脱,可否让他们的人民的内心不在是仇恨,而是思念。
60年了,当我们在一次观看《这里黎明静悄悄》,纪念成了今日真正的主题,可是对英国、对法国、对美国、对苏联,对欧洲是,但对我们不是,那场战争并未结束,结束的是谗媚者脸上的笑容,结束的是伪道者心中的心安理得,结束的是麻木者的无知,结束的是可耻者的肮脏;数千万的魂魄并未散去,他们的英灵仍未得到告慰,侵略者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正义未得到真正张扬。
当全世界又一次把目光集中在了莫斯科,集中在红场,当全世界的爱好和平的人们在无限的怀念中纪念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同志,他们的盟友,但声讨、惩罚法西斯的行动却从未停止,可是这绝大多数是在欧洲;在731、在南京、在大半个中国,那些沾满鲜血、带着无数罪恶的人仍旧在那里高声狂吠;我们从未安宁,我们心中从未真正平静,也许透过历史的沉重需要我们比以前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在韩国,当卢总统明确表达反对日本进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时候,我们的游行者们正在北京遭遇堵截,那一刻,我显得很是迷茫,我陡然间不知道身在何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推荐阅读:
《黎明的通知》 设计09-22
充满活力的黎明美文07-26
黎明前的雨夜作文10-01
黎明散文诗的资料11-07
《黎明的通知》九年级教学设计07-22
随笔我在黎明的巷口看到向晚08-03
黎明之前论文05-17
黎明之前作文05-20
期待黎明作文11-14
学习解黎明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