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采血法(共3篇)
挤压采血法 篇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开展的一项工作, 它能对一些目前无法在产前作出诊断的先天性疾病, 通过新生儿筛查得到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而新生儿筛查中标本质量直接影响到筛查的结果, 故标本采集至关重要, 临床上常因采血量不足或采血困难而反复穿刺, 即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 也增加了人力消耗。我院经过不断摸索、临床实践, 总结出单手挤压采血法。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穿刺部位的选择
针刺右足跟外侧小隐静脉分支处, 此处血流丰富通畅。
1.2 时间的选择
新生儿出生后72 h充分哺乳6次, 在新生儿沐浴或游泳后。
1.3 采血法
常规核对无误后, 将沐浴或游泳后的婴儿置于操作台上暴露右足 (右手单手挤压较顺手) , 用75%乙醇消毒穿刺部位, 干后用无菌三棱针穿刺, 置右足于身体水平位, 稍等片刻, 右手拇指置于右足跟后部, 食指及中指放于足底部, 其余二指顺手置于足背上, 轻轻挤压, 随着血液的挤出, 血液因重力作用往下滴, 左手则把纸片接触血滴。如不够充足, 可从小腿部从上而下轻轻往下揉挤至足跟部充血后再挤。采血完毕, 用干棉签按压, 同时抬高新生儿小腿, 有利于立即止血。
2 优点
利用血液自然下滴的特点, 采到的血渗透透彻, 且还特别圆润;避免采用左右手大拇指挤压造成新生儿局部皮肤损伤的弊病;左右手分工, 省去了双手拇指挤压时反复放取纸片的麻烦;止血方便, 效果明显。
经3年多的临床观察, 单手挤压采血法采集到的标本能100%达到检测要求, 此方法极大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
挤压采血法 篇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 每名新生儿在出生72小时后, 正常哺乳6次以上, 从足跟采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筛查[2], 目的是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 以避免永久性的脑损害, 使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达到正常水平。由于新生儿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 因此从足跟采血具有一定难度, 而采血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筛查的准确率, 故新生儿足跟采血技术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足跟采血成功率, 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我院对120例新生儿应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足跟采血, 并对两组采血方法进行比较, 旨在寻找最佳的采血方法, 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5月出生的新生儿120例, 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随机分两种采血方法采血, 对照组为传统采血方法 (n=60) , 观察组为脉冲式挤压足跟采血法 (n=60) 。排除患有病理性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影响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疾病和先天性出、凝血障碍性疾病, 皮肤出现皮疹、出血点等异常情况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采血物品
棉签、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扬州市创新医疗器械厂生产) 、75%酒精、秒表、专用采血滤纸卡片、一次性输液贴、一次性无菌手套等。
1.3 方法
向新生儿家长解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 取得家长配合。所有新生儿均为出生后72小时, 喂足8~10次奶, 在末次母乳喂养后0.5~1小时内 (新生儿哺乳0.5~1小时为血容量的高峰期, 采血过早血容量高峰期尚未到来, 过晚则错过高峰期) 。由同一名采血员在同一地点使用同一种采血针, 在同一环境下, 取同一部位进行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
1.3.1 对照组采血方法
采血在新生儿哺乳后0.5~1小时内进行, 采血前采血员先充分按摩新生儿足跟部直至局部发红,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绷紧新生儿足跟外侧采血部位的皮肤, 其余3指握住新生儿的踝部, 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 待酒精干后用专用针头垂直进针, 扎针力度适中, 足跟向下进行采血。用棉签将第一滴血拭去, 再用左手握住足底挤血, 采集3个直径≥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斑。采血完毕后, 用干棉球按压针眼处5分钟左右, 再贴上一次性输液贴, 2小时后去掉。
1.3.2 观察组采血方法
采血在新生儿哺乳后0.5~1小时内进行, 采血前采血员先充分按摩新生儿足跟部直至局部发红,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环形握住足跟, 其余两指垫于足背, 以防造成新生儿踝部骨折, 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 待酒精干后用专用针头垂直进针, 扎针力度适中, 扎针后放松, 用合适力度脉冲式挤压, 并且间歇性放松, 血液便自然流出, 拭去第一滴血, 使自然流出的血液成滴状后在滤纸片上渗开, 血片不可触及皮肤。用这样的方法采集3个直径≥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斑, 其余步骤同传统采血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采血所需时间 (从按摩足跟部开始至采血成功时间) ;采血一次成功率 (扎针一次采集3个≥8 mm浸透滤纸正反两面的血斑为成功) ;足跟红肿发生情况 (在次日新生儿晨间沐浴前观察新生儿足跟部是否红肿、局部皮肤是否瘀血) 。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及足跟红肿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新生儿采血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采血时间和足跟红肿发生率比较见表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足跟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1) 在足跟采集的是末梢血, 看不到明显的血管, 成败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末梢血运。脉冲式挤压足跟采血法可加强足跟末梢的血运, 采血前采血员先充分按摩新生儿足跟部直至局部发红,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环形握住足跟, 起到了阻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加强了足跟末梢的血运, 其余两指垫于足背, 可防止新生儿踝部骨折。脉冲式挤压可使毛细血管充盈, 血流丰富, 并使足跟处血滴形成迅速且血量充足, 大大提高了采血成功率, 保证了血样质量[3]。
(2) 采集的血液标本中避免了组织液的混入, 提高了化验结果的准确度;脉冲式挤压的方法使血滴迅速形成, 采血滤纸卡片渗透好且渗透均匀, 避免了因局部挤捏使组织液混入稀释血液而影响检验结果。
(3) 脉冲式挤压足跟采血法提高了采血一次成功率, 避免了用力反复挤血给新生儿造成的痛苦, 减少了新生儿局部皮肤的损伤, 提高了采血员的工作效率和家长对采血员的满意度。
4 结语
通过观察两组采血情况我们发现, 采取观察组的方法安全方便, 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更高, 采血时间缩短, 足跟红肿发生率明显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志芳, 张卫红, 王育舟, 等.采血部位及血样干燥时间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4) :225.
[2]徐美华.新生儿疾病筛查采样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3, 17 (6B) :714.
挤压采血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采血行常规检验或血气分析的4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35例, 女205例;胎龄28+1~36+6周;体重0.8~2.4 kg;选定动脉无损伤。440例早产儿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新生儿硬肿症及新生儿水肿。根据采血方法, 随机分为4组 (胫后动脉组、桡动脉组、肱动脉组、股动脉组) , 每组110例。4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疾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血工作由一位在NICU工作15年以上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 采血工具全部采用5 ml注射器连接5.5号头皮针, 以排除操作者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2.1 胫后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早产儿的胫后动脉绝大多数清晰可见, 故无需触摸搏动点定位, 选择血管最清晰且平直处为采血点。定位时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足部, 使其内踝与跟骨在同一水平面, 从内踝中点到跟骨引一直线, 靠近内踝1/3处为胫后动脉采血点, 穿刺点则在采血点下方0.5~1.0 cm处[1]。以穿刺点为中心, 常规消毒皮肤两遍, 直径>5 cm。左手固定患儿足部的同时绷紧皮肤, 右手持连接5 ml一次性注射器的头皮针, 针尖斜面向上刺入皮肤, 沿内踝切迹向后上方采血点进针, 进针角度15°~20°。见鲜红色回血后右手持注射器抽取所需血量, 拔针, 以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
1.2.2 桡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手心向上定位, 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 (可见一浅沟) 作一水平线, 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 即成“十”字, 于“十”字的交叉点往远端 (即掌根部) 移0.5 cm, 于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腕横纹与第二腕横纹之间为进针点, 以左手食指、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操作者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 拇指置于其掌心, 将患儿手掌轻轻拉向手背约40° (患儿手掌背伸能使桡动脉固定而不易滑动) ,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翼以20°~30°角进针[2]。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2.3 肱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一侧上肢伸平外展手掌向上, 肱动脉位置与绷紧皮肤的方法有密切关系, 穿刺前应先绷紧穿刺点周围皮肤, 后触摸搏动, 可用指甲稍用力做一压痕, 确定穿刺点, 一般在肘横纹内侧1/3处触摸肱动脉博动点,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为纵轴的交叉点±0.5 cm处为采血点。常规消毒皮肤后, 手持头皮针, 以20°~40°[3]角快速刺破皮肤, 斜行缓慢推进,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针头一般进入1/2~2/3, 可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决定) 。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2.4 股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下肢, 使其下肢伸直略外展, 在腹股沟区域触摸股动脉搏动点并标记。穿刺点选择动脉搏动点下0.5~1.0 cm处。常规消毒皮肤, 右手持头皮针, 以45°角进针, 向动脉搏动点穿刺。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3 评价方法
一次穿刺成功是指一针见血或进针过程中见回血即固定针头, 并采集所需血量。连续穿刺两次及两次以上未见回血或所采血量不足为失败。血肿发生率为采血后出现血肿的例数与总采血人数的比率。采血时间是指从摆放体位开始到按压止血结束并还原体位的时间。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胫后动脉采血法安全, 成功率较高
桡动脉采血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早产儿皮肤薄, 皮下脂肪少, 胫后动脉绝大多数为肉眼可见, 位置表浅, 一次穿刺成功率仅次于桡动脉采血法且十分安全。股动脉搏动虽然明显, 但位置较深、搏动弥散、定位困难, 而且股动脉穿刺点靠近股静脉和股神经, 若操作稍有不慎就会误抽静脉血或损伤股神经。肱动脉搏动明显, 易于穿刺, 但部位深, 毗邻关系变异较多, 易误穿到正中静脉等。表1显示, 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相当, 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前两组。
3.2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方便, 血肿发生率低
胫后动脉穿刺与桡动脉穿刺一样, 只需露出患儿四肢, 不需要特殊体位, 也无需穿脱衣服, 极为方便。胫后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法减少了皮下血肿的发生, 肱动脉与股动脉穿刺中, 若未见回血, 往往会在穿刺部位改变方向或向深部反复试探, 易造成皮下组织损伤、针尖穿破血管壁, 导致血液渗漏而形成皮下血肿, 增加患儿痛苦。胫后动脉采血时, 穿刺针由皮下直接进入血管, 减少了对皮下组织和血管的损伤, 拔针后易于止血, 对局部组损伤较小。表1显示, 采用胫后动脉采血法皮下血肿发生率仅为2.7%, 明显低于后两组。
3.3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耗时较少
早产儿胫后动脉无需触摸搏动点定位, 绝大多数为肉眼可见动脉, 位置平坦, 易于一次穿刺成功, 且按压止血方便, 管径细易止血, 采血时间最短。桡动脉与肱动脉位置相对较深、不可见, 且活动度相对较大, 血管滑动时往往需调整针头方向才能完成穿刺, 采血时间略长。股动脉采血体位要求高, 穿刺肢体需伸直略外展, 以充分暴露股动脉, 操作者扪及动脉搏动后才能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方向, 而早产儿的动脉搏动具有弥散性, 往往需反复感觉才能大致确定搏动最强点, 故耗时最多。
4 小结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简便、安全、进针浅、损伤小、采血时间短、局部血肿发生率低、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是桡动脉采血法之后又一较佳采血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薇, 郭丽芳, 熊格荣.新生儿胫后动脉血气采血定位法[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4, 9 (9) :48.
[2]方宝花.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