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功能

2024-05-30

采血功能(共7篇)

采血功能 篇1

0引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 coagulation, DIC) 是临床患者病情危重的重要表现之一, 并且是所谓“疾病晚期”、“预后不良”的重要特征。DIC作为综合征, 是一组由于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临床病理现象, 临床表现为全身体表与内脏器官弥漫性的出血, 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全身广泛的炎性反应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障碍[1]。在临床工作中, DIC患者动静脉采血后, 穿刺点往往出血不止, 需延长按压时间, 如按压时间不足, 按压位置移动, 则极易出现再次出血、皮下血肿或皮下瘀血。部分瘀血或血肿甚至面积极大, 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 过长的按压时间对于护理人员而言, 占用大量工作时间, 特别在抢救过程中, 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 市面针对桡动脉止血的装置种类繁多[2], 我院在为DIC患者动脉采血后采用自行设计的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 可以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17例, 年龄25~92岁, 平均52.3岁。原发诊断为:严重感染24例, 恶性肿瘤10例, 多发伤6例。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延长 (比正常延长3 s以上) 35例 (87.5%) , 为17~20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延长 (比正常延长10 s) 36例 (90.0%) , 为56~80 s。分别选择左右桡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 左侧采血为对照组 (40例) , 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采血点止血;右侧采血为观察组 (40例) , 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3,4,5]如下:

(1)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及创伤等。

(2) 有下列2项以上临床表现:1严重或多发性出血倾向;2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或休克;3广泛性皮肤及黏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 或不明原因的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4抗凝治疗有效。

(3) 实验指标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1011个/L或进行性下降 (肝病、白血病:血小板<5×1010个/L)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或进行性下降或>49 g/L (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 g/L, 肝病<1.0 g/L)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20 mg/L (肝病FDP>60 mg/L) 或D-Ⅱ聚体水平升高 (+) ;4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 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肝病: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 s以上) ;5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6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不适用于肝病) 。

1.3方法

(1) 选择4名临床工作5 a以上的护士, 集中培训, 统一操作手法及评价标准。患者采血侧上肢外展, 手掌自然下压, 操作者以桡骨茎突为基点, 向尺侧移动, 触及动脉搏动处为穿刺点;穿刺点皮肤及左手食指和中指常规消毒, 左手固定搏动点, 右手持一次性血气针, 以15~30°向心方向进针, 见回血后停止, 待采血量足够后拔针。

(2) 对照组采血后, 取无菌棉签在拔针同时按压穿刺点, 左手食指位于棉签及穿刺点上方, 中指及环指按压血管穿刺点近心端, 由于穿刺角度问题, 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并非垂直关系, 故按压力度应沿血管走行略偏上。按压15 min后松开棉签, 检查有无出血, 如仍有出血则继续按压直至出血停止。

(3) 观察组选择血管后, 将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弹力绷带部分置于穿刺点下方, 待采血成功后, 取无菌输液贴在拔针同时覆盖穿刺点, 迅速缠绕止血器, 将充气气囊部分置于穿刺点上方, 按压空气球1~2次, 充气至20~30 mm Hg (1 mm Hg=133.322 Pa) , 即黄色区间。标注止血器使用时间, 15 min后缓慢放气, 通过透明可视的充气气囊观察有无继续出血, 如有出血则重新加压至出血停止。

1.4评价指标

(1) 观察24 h内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或穿刺处血肿的情况:皮下瘀血为瘀斑直径5 mm以上;穿刺处血肿为穿刺局部皮肤青紫, 面积≥2 cm×2 cm, 有肉眼可见出血性肿块, 高出皮肤表面[6]。

(2) 计算采血成功后拔针至护士离开病床所需时间, 作为止血操作时间。

1.5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2种止血按压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对照组有7例发生瘀血, 2例出现血肿, 而观察组仅发生1例瘀血, 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说明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的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按压方式。

注:2组比较 χ2=7.31;P<0.01

(2) 2种止血按压方法止血操作时间比较, 见表2。对照组平均花费17.32 min, 观察组仅花费1.24 min, 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说明应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所占用的时间明显短于棉签按压法。

注:2组比较P<0.01

3讨论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 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 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 随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重症感染患者炎性细胞积聚上升, 大量炎性细胞会广泛激活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大量促凝物质被释放进入血液, 从而引起凝血功能失常、微循环障碍、血栓等, 同时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的消耗, 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最终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微循环功能障碍、微血管栓塞。由于大多数DIC起病急骤、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 如不及时诊治, 常危及患者生命[8]。因此, 一旦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应该立即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在DIC患者的抢救中, 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因或诱因、临床表现及分期, 保证抢救时各种操作及时、准确、有效, 强调“时间就是生命”, 增加工作人员的使命感, 分秒必争[9]。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的改变, 血液学检查是监测病情变化的可靠和必要手段, 为抢救提供了真实客观依据, 需要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血气分析等, 根据结果调整电解质, 补充新鲜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对于DIC患者来说, 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而采血化验又是必需的, 所以要加强对穿刺点的护理。采集血液标本时选择血管应更加谨慎, 提高穿刺技能, 尽量一次成功, 避免反复穿刺血管。静脉穿刺时扎止血带不要太紧、时间不能太久, 穿刺完毕应长时间按压, 但不能太用力, 既需要避免由于按压过度引起皮下瘀血, 又必须避免按压时间不足导致的并发症。传统按压方式的按压压力由护士的主观意愿决定, 不能保持恒定的压力, 虽然持续一定的按压时间, 但由于按压压力的不确定、按压部位移动等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 甚至血肿, 若沟通不佳易引起医疗纠纷。本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经桡动脉采血采用棉签按压法按压20 min后未见再次出血, 护士停止按压离开床旁, 但穿刺12 h后, 穿刺点逐渐出现一个3.5 cm×3 cm的皮下血肿, 引起家属不满, 后经解释沟通后取得理解。

(3)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利用固定良好的充气气囊部分对采血部位进行按压, 充气气囊规格为6 cm×6 cm, 受力均匀, 压迫面积大, 可以保证持续有效的按压, 避免了护理人员在按压过程中由于疲劳而发生按压压力不准确、按压位置改变等问题。止血压力 (20~30 mm Hg) 经试验为动静脉采血后的安全有效压力范围, 气囊部分为透明可视材质, 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压力指示卡的气柱内腔与止血气囊相通, 当为气囊充气时, 气柱内腔受到同样的气压, 密闭的气柱随着压力的变化将指示卡的色卡推向不同颜色的位置, 以显示出在不同要求下的压力值, 从而达到最理想的压迫止血作用。整个操作过程标准有效, 操作手法统一, 止血效果明显, 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4) 对于护士而言, 采血后的长时间按压无疑增加了工作负担, 特别是在ICU、无陪伴病房, 采血后的按压必须由护士完成, 普通患者动脉采血后需要15 min的有效按压, DIC患者的按压时间更是需要延长, 直接导致了其他工作的停滞, 并造成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传统按压方式并不能完全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护理人员而言, 无疑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患者出现瘀血或血肿, 采血的护理人员首当其冲的成为责任人, 需要为此承担多方的压力。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的操作仅需十多秒钟即可完成, 护士每隔15 min左右放气一次, 检查有无再次出血, 若仍有出血则继续加压, 待完全止血后撤下止血器即可, 完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同时, 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的下一步设计中将加设简易的定时报警装置, 更有益于临床的操作和使用。

(5) 传统的棉签按压方式增加了护士与患者血液接触的机会, 而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可以避免这种接触, 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4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 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是治疗的根本措施[10], 在治疗过程中, 要求严密的病情监测, 及时的实验室检验及各项有效的治疗, 而对DIC患者动静脉的保护作为细节, 应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一处皮下血肿的发生将导致此部位较长时间内不可再次采血, 严重者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观察和治疗。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桡动脉采血中, 避免因采血导致的护理并发症, 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护士工作量, 保障临床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患者前臂采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DIC患者, 分别于左右两侧各采集动脉血标本1次, 其中左侧采血为对照组 (40例) , 采用传统方法用棉签按压采血点止血;右侧采血为观察组 (40例) , 采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止血。观察24 h内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血或穿刺处血肿的情况。结果:2组数据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在DIC患者前臂采血中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加压止血,DIC,桡动脉采血

参考文献

[1]安友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实质是内皮细胞重度炎性损伤[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11 (32) :887-888.

[2]Pancholy S, Coppola J, Patel T, et al.Prevention of radial artery occlusi—on patent hemostasis evaluation trial (PROPHET study)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versus patency documented hemostasis after transradial catheterization[J].Catheter Cardiovase Interv, 2008, 72:335-340.

[3]贾苍松.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 (1) :11-12.

[4]符有畅, 夏兰戚.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 9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 2010, 9 (2) :98-99.

[5]刘惠姿.35例产科DIC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1) :64-65.

[6]沈小清, 边旭娜.气囊压迫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3) :29-30.

[7]李家增, 王儒利, 贺石林.现代出血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6-137.

[8]张克俭.DIC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J].医学新知杂志, 2013, 23 (1) :16-17.

[9]于贵华, 马文, 张英.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救护理[J].河北医药, 2013, 35 (3) :473-474.

[10]吴健慧, 梁小玲, 陈芹.产科急性DIC的抢救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 2006, 27 (6) :945-946.

真空采血法应用于股静脉采血 篇2

1 操作要点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体位要正确。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膝关节微屈,准确选择穿刺点。股静脉是下肢最粗大的静脉,股动脉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联线中点,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选准位置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前提。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洗净双手,戴口罩,先用0.5%碘伏溶液和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中指,用消毒后的指头触膜到股动脉搏动后,然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消毒范围要广,消毒直径超过6cm。用一次性采血针以30°~40°角斜刺进针1.5~2.0 cm,穿刺手法同四肢静脉穿刺,抽吸见回血后,将采血针试管注入端插入真空试管。由于负压原理,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待达到标本需血量后,拔出针头,随即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处约5~10 min。

2 优点

双向针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

采血功能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09年11月在我室行静脉采血的600例病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男162例, 女138例, 年龄16岁~78岁 (52.1岁±12.5岁) ;对照组男171例, 女129例, 年龄18岁~75岁 (54.6岁±11.2岁) 。两组病人均无血液及血管方面疾病, 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静脉采血方法

观察组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对照组行无菌注射器采血。

1.2.1.1 无菌注射器采血

使用5 mL无菌注射器采血, 一般选用肘正中静脉, 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左手拇指压住静脉并固定, 右手持无菌注射器,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由静脉上方刺入皮下, 试采有血后, 抽取所需要血量。抽血完毕后松开止血带, 用棉签压住针眼, 拔出针头, 并将血液沿试管壁注入试管。

1.2.1.2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和一次性真空贮血管, 使用7号针头, 一般选用肘正中静脉, 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持一次性采血针 (前针头) 以15°~30°穿刺静脉, 见回血后顺静脉再进针少许, 并将采血针尾端 (后针头) 插入真空管胶塞内, 采集所需血量后, 抽血完毕时松开止血带, 分离真空管及采血针, 用棉签压住针眼, 拔出采血针。采血完毕后, 左右均匀摇动真空贮血管。

1.2.2 观察指标

1.2.2.1 采血时间

无菌注射器采血时间从静脉进针开始至所采血液全部注入试管为止;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从静脉进针开始至拔出采血针为止。两种采血方式均用秒表计算。

1.2.2.2 一次成功

静脉采血一次成功, 过程顺利, 所需血量足够。

1.2.2.3 血样符合

所采血样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符合相关血液检查要求, 并能得出相关血液检查值。

1.2.2.4 血液污染

包括两方面, 一为采血者及病人的手、申请单、相关护理用品有血液污染;二为所采血样被污染。

1.2.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率描述,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例 (%)

3 讨论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 医疗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使用真空采血器可以说是血标本采集的一大改革。真空采血器采血省去了卸针头、分装等采血后的处理过程, 避免了操作过程中血标本被污染或倒出[3];具有无菌程度高, 密闭性好;自动抽取, 自动计量;一次性注入试管;具有不同色码、分类明确的优点[4]。5 mL无菌注射器抽血速度太快, 易造成红细胞破坏和溶血, 不能有效保证所采血样的原始性状的完整性, 且要自行配制各种添加剂, 费时费力, 还会产生较多的医疗废弃物[5]。同时因采血过程密闭性不强, 易出现采血者及病人的手、申请单或血样被污染的情况。

综上所述,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方法与无菌注射器采血方法相比, 具有操作简单、取样准确、血样符合率高、干净安全等优点, 减轻了病人采血过程中的痛苦, 提高了采血者的工作效率。

摘要:[目的]比较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与无菌注射器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0例门诊静脉采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 观察组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 对照组行无菌注射器采血, 比较两组病人的采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血时间、一次成功率、血样符合率、血液污染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具有操作简单、取样准确、血样符合率高、干净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无菌注射器采血,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艳.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8) :1724-1725.

[2]刘奠忠.真空采血法使用的利弊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2, 17 (4) :59-60.

[3]曾漫瑜.门诊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9 (11) :78.

[4]雷菊华.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J].家庭护士, 2007, 5 (9) :41.

采血功能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采集血液标本的小儿, 男125例, 女75例, 足月新生儿102例, 早产儿33例, 0.1~1岁35例, 1~3岁30例。败血症50例, 小儿肺炎45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5例, 小儿肠炎40例。随机进行分组, 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120例患儿运用桡动脉采血, 对照组80例患儿进行股静脉采血。具体方法如下, (1) 股静脉采血: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操作前护士需穿戴整齐, 洗手和戴口罩。准备用物, 准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5 ml 1~2个, 0.5%安尔碘消毒液、棉签、放在治疗盘内, 同时护士依据医生的医嘱准备抗凝管、干燥管等。准备好用物, 放置在治疗车上, 此时护士将治疗车推进患儿病房, 护士核对患儿姓名等核对信息, 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做到三查七对, 护士首先向家长和患儿做出详细的解释, 以减轻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护士的帮助下, 使得患儿取仰卧位, 将患儿大腿外旋, 轻微外展, 小腿屈膝90°, 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 随之用0.5%安尔碘消毒皮肤, 用左手食指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中部, 触及准股动脉搏动, 将持注射器的右手与皮肤呈现出直角快速刺入股动脉内侧0.5 cm, 然后见到注射器乳头处有暗红色回血波动, 表示注射器已经在股静脉内, 护士需立刻给予固定, 根据医嘱需要采取血液量。如果未见回血, 护士应当控制进针速度, 边进针边试探性回抽是否有回血, 在抽取所需血量后立即拔针, 随之用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超过5 min, 不出血为标准, 护士将针头取下, 并把血液缓慢的沿着管壁注入。 (2) 桡动脉采血:护士协助患儿去仰卧位, 并且让患儿的手掌朝上, 绷紧患儿的皮肤同时将患儿的拇指按住, 使得桡动脉充分的显露在护士面前, 穿刺点位于桡侧腕横纹肌上约2 cm处, 此时护士将右手碰触患儿桡动脉最明显的搏动作为穿刺点, 护士进行常规的消毒, 然后用右手拿着事先接好注射器的5号半头皮针, 以30°角快速地刺入, 随之放平针柄随着血管走向缓慢向前推行, 将针头的1/2~2/3进入桡动脉时, 没有看到回血, 继而护士应稍微调动针柄的刺入的深度和方向, 见有回血后代表成功穿刺, 用针筒抽血至所需要的血液量, 之后快速拔针, 并用消毒棉签在穿刺点处给予按压5 min以上, 不出血即可。 (3) 护理注意要点:在儿科护理工作中, 护士应该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能力, 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和恐惧的心理。在操作前, 安抚患儿情绪的同时并跟家长进行交流, 护患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以达到家长协助护士工作, 帮助患儿消除内心的恐惧、不安, 以免患儿哭闹, 耽误护士操作进度, 加重病情。在给予患儿操作过程中, 护士不应带有沉重的心态, 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 利于提高护士自身在穿刺过程中的穿刺成功率。在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情况下, 对采血禁忌证时刻掌握, 同时要懂得凝血功能障碍者禁止采血。操作后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有无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采血时间、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21.0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采血时间情况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 (3.82±0.48) min, 对照组患儿采血时间 (6.67±1.48) min,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95.83% (115/120) , 明显高于对照组78.75% (63/8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红肿、血肿、血标本溶血、凝血情况比较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采血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患儿,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3 讨论

股静脉穿刺采血和桡动脉穿刺采血得到广泛使用[2]。股静脉在收肌腱裂孔处续腘静脉, 行经收肌管, 至股三角尖时位于股动脉后方, 往上渐斜向, 随之位于股动脉的内侧, 并包在股鞘内[3]。在给予小儿股静脉采血过程中, 由于股静脉位置深, 在触及股静脉时, 首先需要扪及股动脉的搏动, 找到股动脉的基础上, 继而就可以触及股静脉, 由于股动脉搏动大, 不易确定血管走向, 且股静脉易受患儿体位而发生变化, 即使股静脉穿刺成功, 但是患儿的体位变化易导致血管破损, 所以穿刺时要注意血管的走向, 以免伤及血管、神经组织及误刺入股动脉。由于股静脉涉及面积大, 易散热, 所以操作时应当脱去患儿部分衣物, 此时患儿容易感冒, 导致体温下降和增加内心恐慌感, 小儿股静脉位置较深, 血管易滑动, 不易被固定, 与此同时患儿的哭闹和躁动导致护士一次性穿刺失败且操作时间延长。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使穿刺部位充分表露出来, 在常规消毒的范围内, 穿刺部位严格消毒的范围要大。穿刺时, 针头应穿刺浅显, 以免伤及腹腔脏器[4,5,6]。护士协助患儿把腿外翻时取得适宜体位和操作带来的疼痛, 容易导致患儿哭闹不停、应激性的反应也容易污染消毒部位。严重时会引起来感染。护士应做到随时观察患儿的精神面貌, 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 如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 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果一次穿刺没有成功, 医护人员不宜反复进行多次穿刺, 易造成血栓, 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和体温, 造成血肿和局部出血等状况, 指导患儿正确的按压方法。同时患儿股静脉靠近会阴处, 应注意卫生及防止患儿排尿时污染从而造成感染, 因此应加强消毒、巡视并密切观察。

桡动脉是首先通过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 随之在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向下行走, 绕桡骨茎突至手背, 穿过第1掌骨间隙到手掌, 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建成掌深弓, 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覆盖, 在临床应用上是触摸脉搏搏动的部位[7]。桡动脉的解剖位置简单, 浅表血管清晰可见, 护士在患儿腕部随时可以触动血管搏动, 并加以容易固定, 不会随着患者的变换体位而改变, 护士能够简单的掌握并且一人完成操作[8]。在穿刺采血时, 在保护好采血过程的基础上, 消毒局部皮肤, 采用5号半针头头皮针进行操作, 利于降低患儿损伤度, 缩短按压时间。而股静脉穿刺需进针深, 注射器选用7号针头, 对患儿血管损伤程度加大。两者相比较, 桡动脉穿刺采血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也避免了患儿生理疼痛的加重。

由此可见,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小儿桡动脉穿刺法有效的降低患儿生理疼痛和皮肤损伤度, 同时也有效地促进护士提高操作技能, 家长也愿意接受, 值得在医学领域中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和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临床效果区别。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内采集血液标本的200例小儿进行随机分组, 120例小儿为观察组, 另80例小儿为对照组。在观察组120例小儿中运用桡动脉穿刺采血, 在另80例对照组小儿中运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将两组小儿的一次性穿刺率、操作时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采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患儿 (P<0.05) 。结论:在医学领域中, 小儿桡动脉穿刺方法损伤率低, 操作时间短,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桡动脉穿刺采血,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素娟.新生儿桡动脉与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10) :1647-1648.

[2]石金彩.桡动脉与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7) :1000-1001.

[3]陈伟霞.新生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采血方法的对比研究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5) :108-110.

[4]焦茜, 王莉.新生儿经桡动脉与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3) :36-37.

[5]刘国珍.新生儿两种采血方法的护理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8) :29, 33.

[6]袁小静.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与护理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5) :100-101.

[7]张淑珠.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在新生儿的应用及体会[J].吉林医学, 2009, 30 (16) :1782-1783.

采血功能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采血行常规检验或血气分析的4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35例, 女205例;胎龄28+1~36+6周;体重0.8~2.4 kg;选定动脉无损伤。440例早产儿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新生儿硬肿症及新生儿水肿。根据采血方法, 随机分为4组 (胫后动脉组、桡动脉组、肱动脉组、股动脉组) , 每组110例。4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疾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血工作由一位在NICU工作15年以上操作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 采血工具全部采用5 ml注射器连接5.5号头皮针, 以排除操作者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影响。

1.2.1 胫后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尽量保持安静。由于早产儿的胫后动脉绝大多数清晰可见, 故无需触摸搏动点定位, 选择血管最清晰且平直处为采血点。定位时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足部, 使其内踝与跟骨在同一水平面, 从内踝中点到跟骨引一直线, 靠近内踝1/3处为胫后动脉采血点, 穿刺点则在采血点下方0.5~1.0 cm处[1]。以穿刺点为中心, 常规消毒皮肤两遍, 直径>5 cm。左手固定患儿足部的同时绷紧皮肤, 右手持连接5 ml一次性注射器的头皮针, 针尖斜面向上刺入皮肤, 沿内踝切迹向后上方采血点进针, 进针角度15°~20°。见鲜红色回血后右手持注射器抽取所需血量, 拔针, 以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

1.2.2 桡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手心向上定位, 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 (可见一浅沟) 作一水平线, 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 即成“十”字, 于“十”字的交叉点往远端 (即掌根部) 移0.5 cm, 于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腕横纹与第二腕横纹之间为进针点, 以左手食指、中指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操作者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 拇指置于其掌心, 将患儿手掌轻轻拉向手背约40° (患儿手掌背伸能使桡动脉固定而不易滑动) ,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针翼以20°~30°角进针[2]。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2.3 肱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一侧上肢伸平外展手掌向上, 肱动脉位置与绷紧皮肤的方法有密切关系, 穿刺前应先绷紧穿刺点周围皮肤, 后触摸搏动, 可用指甲稍用力做一压痕, 确定穿刺点, 一般在肘横纹内侧1/3处触摸肱动脉博动点, 以肘横纹为横轴、肱动脉为纵轴的交叉点±0.5 cm处为采血点。常规消毒皮肤后, 手持头皮针, 以20°~40°[3]角快速刺破皮肤, 斜行缓慢推进, 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针头一般进入1/2~2/3, 可根据患儿皮下脂肪厚薄决定) 。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2.4 股动脉采血法

患儿取仰卧位, 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下肢, 使其下肢伸直略外展, 在腹股沟区域触摸股动脉搏动点并标记。穿刺点选择动脉搏动点下0.5~1.0 cm处。常规消毒皮肤, 右手持头皮针, 以45°角进针, 向动脉搏动点穿刺。其余操作同胫后动脉采血法。

1.3 评价方法

一次穿刺成功是指一针见血或进针过程中见回血即固定针头, 并采集所需血量。连续穿刺两次及两次以上未见回血或所采血量不足为失败。血肿发生率为采血后出现血肿的例数与总采血人数的比率。采血时间是指从摆放体位开始到按压止血结束并还原体位的时间。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胫后动脉采血法安全, 成功率较高

桡动脉采血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早产儿皮肤薄, 皮下脂肪少, 胫后动脉绝大多数为肉眼可见, 位置表浅, 一次穿刺成功率仅次于桡动脉采血法且十分安全。股动脉搏动虽然明显, 但位置较深、搏动弥散、定位困难, 而且股动脉穿刺点靠近股静脉和股神经, 若操作稍有不慎就会误抽静脉血或损伤股神经。肱动脉搏动明显, 易于穿刺, 但部位深, 毗邻关系变异较多, 易误穿到正中静脉等。表1显示, 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相当, 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前两组。

3.2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方便, 血肿发生率低

胫后动脉穿刺与桡动脉穿刺一样, 只需露出患儿四肢, 不需要特殊体位, 也无需穿脱衣服, 极为方便。胫后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法减少了皮下血肿的发生, 肱动脉与股动脉穿刺中, 若未见回血, 往往会在穿刺部位改变方向或向深部反复试探, 易造成皮下组织损伤、针尖穿破血管壁, 导致血液渗漏而形成皮下血肿, 增加患儿痛苦。胫后动脉采血时, 穿刺针由皮下直接进入血管, 减少了对皮下组织和血管的损伤, 拔针后易于止血, 对局部组损伤较小。表1显示, 采用胫后动脉采血法皮下血肿发生率仅为2.7%, 明显低于后两组。

3.3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耗时较少

早产儿胫后动脉无需触摸搏动点定位, 绝大多数为肉眼可见动脉, 位置平坦, 易于一次穿刺成功, 且按压止血方便, 管径细易止血, 采血时间最短。桡动脉与肱动脉位置相对较深、不可见, 且活动度相对较大, 血管滑动时往往需调整针头方向才能完成穿刺, 采血时间略长。股动脉采血体位要求高, 穿刺肢体需伸直略外展, 以充分暴露股动脉, 操作者扪及动脉搏动后才能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方向, 而早产儿的动脉搏动具有弥散性, 往往需反复感觉才能大致确定搏动最强点, 故耗时最多。

4 小结

胫后动脉采血法操作简便、安全、进针浅、损伤小、采血时间短、局部血肿发生率低、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 是桡动脉采血法之后又一较佳采血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薇, 郭丽芳, 熊格荣.新生儿胫后动脉血气采血定位法[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 2004, 9 (9) :48.

[2]方宝花.新生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42.

采血功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0~3岁, 一次采集静脉血量在1ml以上的360例患儿,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80例, 其中, 男88例, 女92例;0~1岁41例, 1~2岁61例, 2~3岁78例, 平均年龄:1岁11个月。观察组180例, 其中, 男98例, 女82例;0~1岁51例, 1~2岁65例, 2~3岁64例, 平均年龄1岁10个月。

1.2 工具

一次性头皮采血针:一端为头皮穿刺针, 做静脉穿刺用, 由针梗、针柄组成;另一端为针梗外面包裹密封橡皮套, 可连接真空采血管。两端之间以硅胶软管连接。

1.3 采血方法

1.3.1 对照组。

按传统方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 患儿取仰卧位, 暴露腹股沟区, 常规消毒皮肤, 在搏动处内侧0.3~0.5cm处, 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静脉穿刺端在穿刺点上方垂直进针穿刺采血。

1.3.2 观察组。

患儿去枕仰卧, 头偏向一侧, 肩下垫一小枕, 头尽量后仰, 使颈部充分暴露, 颈外静脉充分怒张, 助手或家属在患儿床旁, 面向患儿, 固定好躯干双手和头部。操作者位于患儿头顶端, 常规消毒皮肤, 左手置于患儿颊部固定头部, 同时绷紧皮肤。右手持一次性头皮采血针, 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联线中1/3处, 45°的角度进针, 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 再进针0.5cm[1]。然后将有橡皮套包裹的针头接真空采血管。由于真空采血管内负压, 采血时要将试管倾斜, 与水平面夹角小于45°, 使针尖斜面靠近管壁, 这样避免了血液直冲管底, 减轻血液机械性震荡。如需多管采血时, 应先用长约5cm胶布固定针柄 , 以方便更换真空管, 抽取所需采血量后, 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迅速拔针, 并立即将患儿抱起, 轻抚患儿, 并继续按压穿刺点5~10min。注意按压的力度要适中, 避免压迫颈动脉, 影响静脉的回流。

2 结果

对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一次性成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一次成功173例, 占96%, 不成功7例 (3例由于颈外静脉暴露不明显失败, 4例由于进针后患儿剧烈躁动血管移位失败) , 对照组一次成功159例, 占87%, 不成功21例。

3 讨论

3.1 股静脉采血法

(1) 操作者手指触摸来感觉股静脉的位置, 患儿腹股沟皮下脂肪堆积, 造成股静脉位置较深;哭闹、躁动、不合作, 造成穿刺点定位困难, 穿刺时容易移位, 导致针头偏离血管;针头在血管中探来探去, 加重了股静脉及局部组织的损伤, 或误伤神经、动脉, 易造成局部血肿。 (2) 采血前要占用一部分时间脱去患儿的一侧裤腿, 才能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周围的皮肤;患儿一侧下肢裸露时间较长, 冬季易受凉。 (3) 抽血时间延长, 抽出来的血标本容易凝固或溶血, 无法检测, 重新采集血标本, 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3.2 颈静脉采血法

(1)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其位置表浅、直观且恒定, 血流量较大, 在体表可明显见到。 (2) 由于采血部位在颈部, 不需要脱去患儿衣裤, 避免患儿受凉。 (3) 患儿年龄小, 还不具备控制自己行为能力, 这一不足点, 刚好是颈静脉采血的优势, 患儿哭闹或用力时, 血管充盈更明显, 更利于采血。 (4) 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患儿家属满意度也明显上升, 节约时间又节省人力。 (5) 注意事项:颈外静脉采血部位在颈部, 在固定头部时, 不要捂住患儿的口、鼻, 防止窒息。在操作过程中, 要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 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处理。

4 结论

采用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操作简易、快捷, 一针穿刺成功率高, 血标本合格率高, 增加了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技能素质的信赖。一针穿刺成功减少了物品的浪费, 缩短了穿刺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久琪, 许瑜.婴幼儿颈外静脉穿刺头皮针采血的体会 (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采血功能 篇7

1 方法

(1) 病人采取仰卧位, 下肢伸直并外展; (2) 穿刺部位消毒待干; (3) 操作者站于穿刺侧, 消毒左手的食指及中指, 在腹股沟中部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按压定位, 右手持采血针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垂直进针, 当针尖斜面刚完全刺入皮肤, 即将穿刺针的尾端插入采血器中形成负压, 针头继续缓慢刺入, 见回血即停止进针, 根据需要采集完所需的标本, 操作完毕按压。

2 讨论

注射器采血时, 需要往回抽活塞, 针头难以固定, 容易导致针头脱出血管外, 致采血量不足或采血失败;而一次性采血针有一段硅胶管, 可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不易使其脱出血管外, 同时针头在进针过程中已与采血器连接是带有负压的, 一旦进入血管血液立即被抽出, 穿刺成功率高,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为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上一篇:中学作文评改方法下一篇:基层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