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平原

2024-10-15

鄱阳湖平原(精选10篇)

鄱阳湖平原 篇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增加、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增多, 农村劳动力已日趋老龄化, 水稻直播这项省工、省力、节本、高产、高效的轻简栽培技术, 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鄱阳湖平原水稻主要种植方式。为探究直播二季晚稻高产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 增加经济效益, 笔者于2013年在直播连作晚稻进行了“3414”施肥技术示范试验, 现将示范应用效果概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西省恒湖垦殖场进行, 该场位于赣江下游东岸、鄱阳湖畔, 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湿地, 以水稻为主导产业, 为江西省重要商品粮基地集中区之一。田块前作为直播早稻, 土壤为湖积物与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水稻土,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土壤自然肥力较高。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杂交早籼稻淦鑫203, 返秋作二季晚稻直播栽培;供试肥料为46%尿素、12%钙镁磷肥、60%氯化钾, 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农业部“3414”施肥试验方案进行设计 (表1) , 即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组合。3因素为氮、磷、钾;4水平为:0水平为不施肥, 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 1水平为2水平施肥量的0.5倍, 3水平为2水平施肥量的1.5倍[1,2]。当地高产杂交早籼稻最佳施肥量 (2水平施肥量) , 据2008—2012年, 当地杂交早籼稻 (及连作二晚) 直播栽培施肥量综合调查分析总结而得, 即在头季 (或前茬) 稻草经机械收割切碎或捣碎后全部还田的基础上, 目标产量9 t/hm2左右, 施用纯N 190.650 kg/hmn2 (46%尿素414.5 kg/hm2) 、P2O576.2 kg/hm2 (12%钙镁磷肥635.0 kg/hm2) , K2O 152.4 kg/hm2 (60%氯化钾254.0 kg/hm2) , N∶P2O5∶K2O的施用配比为1.0∶0.4∶0.8[3]。各施肥水平各处理组合N、P2O5、K2O的施用量见表1。氮肥分第1次分蘖肥 (播后9 d) 、第2次分蘖肥 (播后17 d) 、穗粒肥 (稻苗主茎倒2叶露尖时) 施用, 3次施用比例为5.0∶3.5∶1.5;磷肥全在施第1次分蘖肥时作面肥施用;钾肥在施第2次分蘖肥及穗粒肥时分2次施用, 2次施用比例为5.0∶5.0。各处理区面积90 m2, 随机排列, 不设重复。各处理区间筑小泥埂相隔, 并用农膜覆盖泥埂, 以防肥水串灌, 各处理区单独排灌。处理区周围设保护行, 且设保护行内不施用任何肥料。

1.4 试验实施

7月17日分区定量均匀播撒催芽种谷, 播种量为45kg/hm2;7月26日、8月2日、8月28日, 分别施第1次分蘖肥、第2次分蘖肥、穗粒肥;10月28日机械收割。各处理区除施肥量不同外, 其他操作管理均按大田生产要求进行, 且农事操作和管理方法一致[6]。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记载各处理水稻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获期, 记录试验期间的气温、降雨、冷空气、风力等主要天气情况及各处理区水稻的抗倒伏性, 收获前取样进行成熟期经济性状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所有施用了氮肥的处理, 其生育期较对照处理1长1~8 d, 全生育期以处理11为最长, 其次为处理4, 其他各项施氮处理生育期之间差异不明显, 说明氮肥偏多或施用过量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 延长生育期;氮、磷肥合理配比施用或增施磷肥, 可促进水稻提早成熟, 缩短生育期;完全未施氮肥的处理1、2, 后期表现出早衰, 提早成熟 (表2) 。

注:倒伏程度分为直、斜、倒、伏4级。直为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斜为茎秆倾斜, 与地面所成角>45°;倒为茎秆倾倒, 与地面所成角<45°;伏为茎秆完全贴地[4]。

2.2 2013年二晚生长季内主要天气特点及各处理水稻的抗倒伏性

2013年江西省恒湖垦殖场二晚种植以早籼稻返秋作二晚直播栽培为主, 于7月中旬后期至7月下旬播种。二晚生长季内主要天气特点是:前中期高温干旱少雨, 后期持续晴天少雨;强冷空气入侵少、但风力大;入秋后至10月下旬出现了2次强冷空气南下影响, 第1次出现时间为9月25—26日, 秋后第1次过程降温7.6~10.0℃, 风力4~5级, 阵风6级以上, 第2次出现时间为10月15—16日, 过程降温8.7~11.4℃, 风力4~5级, 阵风7级以上;没有台风路径 (穿过) 在整个二晚生长季内, 没有登陆台风路径 (穿过) 鄱阳湖平原, 但10月7—8日受第23号台风“菲特”外围云系影响, 出现了阵风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

该种以晴热干旱少雨为主的天气, 虽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防控病虫危害造成的倒伏, 但后期的大风天气却易导致水稻倒伏。据每次大风天气过后目测田间各处理的倒伏情况可知, 9月下旬籽粒成熟尚处于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 9月25—26日的大风天气未造成水稻倒伏, 但10月7—8日、15—16日的2次大风天气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倒伏程度总体以偏施氮肥、未施磷肥的处理N3P2K2、N2P0K2为严重, 其次为磷肥施用偏少的N2P1K1、N2P1K2处理, 未施氮肥的N0P0K0及N0P2K2处理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 配比施肥的N2P2K2、N2P3K2、N2P2K1、N2P2K3处理茎秆只有小部分倾斜 (表2) 。说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 能有效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

2.3 产量

各施肥处理的收获产量与未施肥处理的收获产量比较差异明显, 收获产量以处理6的9 715.5 kg/hm2为最高, 其次为处理7和处理10, 产量分别为9 567.0、9 013.5 kg/hm2, 其他各施肥处理间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表3) 。根据处理2、3、6、11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 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但氮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 处理3、6、11分别较处理2增产16.4%、52.5%、28.0%, 处理11较处理6减产16.0%, 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产量相差明显, 施氮增产效果显著, 但氮肥施用量超过了一定限度反而会造成减产;根据处理4、5、6、7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 在氮、钾肥施用量相同但磷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 处理5、6、7分别较处理4增产10.7%、21.7%、19.8%, 处理7较处理6减产1.5%, 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量产量相差也明显, 施磷增产效果也很显著, 但过多偏施磷肥不一定有增产效果;据处理8、9、6、10的收获产量比较可知, 在氮、磷肥施用量相同但钾肥施用量不同的情况下, 处理9、6、10分别较处理8增产2.6%、13.8%、5.6%, 处理10较处理6减产7.2%, 表明不同的钾肥施用量产量差异不明显。在氮、磷、钾3种因素中, 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 其次是磷肥, 施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

3结论与讨论

氮、磷、钾是水稻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2]。试验结果表明, 氮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大, 其次是磷肥, 再次是钾肥。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表现明显, 是由于该场稻农近10~15年普遍施用了氮磷钾复合肥, 单成分磷肥施用量严重减少, 稻田土壤含磷量缺少;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与该场近15年全面推行机械收割、稻草还田, 稻田土壤含钾量增加有关。氮、磷、钾肥的施用要有一定的范围及配比, 某1~2种肥料施用偏多或偏少, 都会影响到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水稻产量下降[3];目前, 鄱阳湖平原稻田应要增加单成分磷肥的施用, 将N∶P2O5∶K2O的施用配比由1.0∶0.4∶0.8提高到1.0∶0.5∶0.8[4,5,6]。试验结果还表明, 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平衡施用, 既有利于水稻获取高产, 又能有效增强水稻抗御风害的能力, 增强水稻抗倒伏性。

参考文献

[1]张灶秀, 李名钦, 易克阳, 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5) :126-127.

[2]郑舜华, 陈菊兰, 曾文高, 等.二晚“3414”肥效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5) :78-79.

[3]熊春梅, 王修慧, 李浩元, 等.鄱阳湖区优质早籼稻连作晚稻双季直播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模式[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2) :32-33.

[4]程式华, 李建.现代中国水稻[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7:356.

[5]游国玲, 石孝均, 王文华, 等.梁平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0) :16884-16887.

[6]祁石刚.宿迁市砂土地区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4) :26-27.

塞伦盖蒂平原 篇2

这一次,大游和奇灵去的是坦桑尼亚,他们最精彩的照片来自塞伦盖蒂平原。

塞伦盖蒂平原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濒印度洋。1929年,塞伦盖蒂中部228,600公顷地区被定为狩猎保护区,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整个生态保护区的一部分,公园以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

赛伦盖蒂植被以开阔草原型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盐碱土壤的代表植物)等茅草。在较湿润地区,水蜈蚣属植物生长占优。公园中部为大片金合欢林地草原、丘陵植物和茂密的林地,以及一些长廊林覆盖了公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

塞伦盖蒂是野生动物的王国,这些动物群在季节性的水源地和草场之间来往迁徙。有人说,野生动物与非洲大陆这片神秘的土地之间有种人类永远无法介入的纽带,赛伦盖蒂大草原验证了这种说法。赛伦盖蒂在马萨伊语里意思是“永远流动的土地”,这个名称也许来源于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大规模迁徙的习性。每到七八月份,草原上成千上万的动物居民便由赛伦盖蒂草原西部迁移到北部水草丰美的地方,十月则南下准备产仔,然后再折回到草原西部。年年如此,不论路上会遇到什么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不论路上有多少天敌在伺机吞噬它们的幼仔,它们迁徙的时间和路线像时钟般准确,如地球自转般无法变更。这片草原上的动物已经将每年的千里迁徙化入了本能之中。它们为什么迁徙?为什么总是走同样的路线,他们怎么把这些迁徙的知识传给族群中的幼仔?科学家们试图了解其中的奥秘,但你若不是一匹角马,又怎能知道迁徙对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赛伦盖蒂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角马一年一度的大迁徙。角马,即牛羚,这些角马过着群居的生活,常常集成大群,在开阔的草原上觅食野草和灌木。它们几乎总在迁移,寻找雨后更新的草地。每年6月,当赛伦盖蒂平原牧草稀疏、河流干涸时,角马便聚集在一起,汇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向草原北部和西北部的湿润草原进发。这段行程大约有160千米,历时4天左右,直到11月雨季来临,千千万万的角马才会重新返回故乡。

每年,同角马一起迁徙的还有斑马,它们排成数十个方阵,速度由慢到快,然后飞奔前进,所到之处,黄尘滚滚,吼声隆隆,场面蔚为壮观。那些队伍中的老、弱、病、残者,通常就成为狮子、豺狼和鬣狗的美食。

赛伦盖蒂草原的流动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止。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一匹马最美的时刻是没有任何骑手驾驭,没有任何笼头束缚,是在自由奔驰的那一瞬间。生命的魅力在这些不断前进的动物身上展露无疑。

也许惟一能够多少介入赛伦盖蒂这片神奇的自然世界的人类就是当地土著居民马萨伊人。不过,他们在外人眼里看来是那么奇异的一族,他们居住在用牛粪建成的房子里,穿着特色的马萨伊民族服装,尤其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耳廓上穿满了各种饰物,甚至连鼻子上也都挂满了饰品。他们同样是我们无法了解的一群人。

19世纪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的开阔草原一直没有遭受舌蝇的侵害,畜牧业主在这里大量放牧。19世纪80年代一场牛瘟造成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大量死亡,导致许多人放弃该地远走他乡。公园的东部原先都是马赛牧区的一部分。野生动物和家畜共同分享这里的自然资源。马赛人是东非最大的游牧部族,他们的文化习俗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相关链接:

坦桑尼亚是非洲的旅游王国,全国有11个国家公园、1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总面积占国土的1/4。其自然景观壮丽多姿,风土民情奇异古朴。尽管旅游设施尚不完善,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仍然吸引着各国游客。

语言: 斯瓦希里语,英语,马萨伊语

气候: 坦桑尼亚位于接近赤道的南半球,气候温暖舒适。除3-6月的雨季,游人可选择6-9月的凉季或10-2月的热季到那去旅游。

平原公路排水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平原公路,道路排水,统计,探讨

1 研究背景

某公路东西走向,所经过地段均为平原,全长141.6 km,设计速度80 km/h,整体路基宽度为18m,双向4车道。全线有停车区、服务区、各类桥梁、涵洞,并配备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系统等设施。该公路路面排水在填方段主要是通过路面拦水槽和急流槽将路面雨水排至路堤边沟;挖方段和反坡路段主要是通过集水井、窨井和横向排水管将路面雨水排至边沟,边沟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排水沟。该公路只有个别段落排水可以通过排水沟引至河流排除之外,其它大部分均排至蒸发池。

本文所提出的排水问题主要是将路面、路基和边坡地表水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出路基之外,最终汇集于公路之外的蒸发池内。其目的是不影响路面行车舒适和安全,以及不影响路堤和上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2 公路排水的重要性

2.1 能够确保行车的舒适与安全

公路路面的排水是否顺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如果排水不畅,在下雨时公路路面上就会有一定的积水,积水达到一定的量则会增大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车的阻力,对行车速度有较大的阻碍;雨后如果路面积水未能及时排除,也严重影响着行车速度。同时,如果排水不畅,对雨中行车的安全性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排水不畅将影响公路上行车制动效果,并且路面有雨水的话可能会导致路面抗滑能力降低,不利于驾驶人雨天行驶。相反,排水顺畅则能保证驾驶人即使雨天行驶也能够保证安全与舒适行驶。

2.2 能够确保路堤和道路结构安全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使其稍有缝隙就可能从表面渗入,进而影响着路面、路堤和结构物等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路面如果排水不畅,雨水长期积存于路面上,难免会导致雨水从路面渗入到中面层、下面层,甚至渗入到底基层,久而久之就使得各层之间产生分离现象。结构物顶部的路面如果排水不畅,雨水则会通过上面层渗入到桥面铺装层,时间久了则会使得路面破损现象产生。

路堤边坡排水不畅,则可能影响着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如果雨水通过边坡渗入到路基基底则可能导致路基局部沉陷现象的产生;上边坡如果排水不畅,当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导致上边坡失稳,甚至产生泥石流涌到路面上,严重影响着公路安全服务能力。结构物排水不畅主要是桥台部位和锥坡,该处排水不畅可能导致部分雨水渗入台背位置或者锥坡内,最终产生台背下沉或者锥坡局部沉陷。

3 公路排水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对所研究的公路在开通运行后的三个月内,主要是下雨期间(降雨量达到60 mm以上的降雨)以及雨后在公路上对公路排水问题进行排查统计。通过排查统计发现,路面、路基、结构物和附属物等都凸显出来不同的问题。

3.1 路面排水存在的问题

该公路填方路段采用的是预制拦水槽将路面水汇集于拦水槽内,然后通过间隔50 m的现浇混凝土急流槽将水排至路堤边沟内。通过对该项目排查统计发现南北半幅填方段均存在着大量路段拦水槽积水以及部分段落排水不畅的现象。还存在由于局部段落土路肩填土高度不足或者未压实,导致边坡冲刷严重,特别是急流槽两侧多处出现冲沟,造成边坡冲刷、积水,最终产生了局部段落排水沟积淤严重的现象。另外,还有少许急流槽上端入口标高高于拦水槽标高,使路面水无法排入急流槽。挖方路段和反坡段落路面排水采用的是集水井结合窨井,然后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至挖方段排水边沟内,进而再通过排水边沟将水排至蒸发池内。这类段落的主要问题为部分集水井、窨井容易被路面杂物及灰尘所堵塞,最终致使排水不畅,反坡段落路面积水较多。

3.2 路基排水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路基排水边沟采用的是混凝土边沟,通过对路基排水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排查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于:(1)部分排水沟段落排水不畅,主要原因为局部排水沟过长,使得排水沟内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另外还存在部分排水沟坡度过小难以及时将雨水排至蒸发池。(2)部分排水沟与板式通道交接部位难以形成闭合,部分排水沟的雨水直接排至板式通道内,使得大量板式通道内积水严重,给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难。(3)个别段落排水沟内积存了从路基边坡上冲刷而下的泥土,使得部分排水段落难以将雨水排至蒸发池内。(4)局部排水沟由于上边坡含水的土压力过大,使得部分排水沟侧墙倒塌,使雨水大量积存于倒塌部位。

3.3 结构物排水存在的问题

结构物排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上跨线桥排水管所排出的水未能很好的排到路基边沟内,未能与排水边沟闭合;另外桥台部位护面墙内渗水现象较为普遍,使得部分护面墙损坏。(2)主线桥存在着泄水孔遭泥土堵塞的现象,致使部分桥面紧急停车带,甚至是三四车道都有积水。(3)桥台部位、锥坡处的排水沟不够完善,使得桥台部位雨水无法及时排除,甚至雨水渗入到锥坡内,致使大量浆砌片石锥坡沉陷。(4)涵洞通道排水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通道内普遍积水现象严重,大部分都是由于通道内标高低于两侧被交线,使得雨水大量聚积到通道内;另外,还存在部分排水边沟无法与通道内排水边沟有效衔接。

3.4 排水附属物存在的问题

此处所指的排水附属物主要是蒸发池,并且该项目由于地域特征,使得蒸发池成为其汇集雨水的最重要目的地。通过对该项目蒸发池进行统计发现,普遍存在着蒸发池储水量难以满足双向四车道雨水汇集的要求,一旦降雨量过大,就会存在着蒸发池溢出,甚至水倒流的现象。

4 针对公路排水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合理设置急流槽

对于拦水槽积水的现象,应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急流槽,特别是结构物、桥梁端部,原设计为间隔50 m的急流槽如果难以满足及时排水的需求,应合理增设,以便于下雨期间和雨后能够保证路面没有积水。对于急流槽排水不畅的现状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原因进行合理解决;对于局部冲刷较为严重的段落,应该在发现后及时修复,避免路面悬空和路基损坏。对于集水井、窨井堵塞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横向排水管的畅通,避免反坡段落积水。

4.2 增设蒸发池

针对排水沟排水段落过长的情况,应在合适的部位增设蒸发池,确保排水沟内的雨水不积存。对于排水坡度过小的情况,可以进行局部优化,在排水沟底部采用砂浆抹面的形式来确保排水坡度。将排水沟与板式通道内的排水沟进行有效的衔接,以便排水沟内的雨水能够通过板式通道排水沟将雨水排出,避免板式通道内存在积水的现象产生。

对于排水沟内积淤及杂物堵塞的现象,应结合养护单位进行定期清理。对于排水沟侧墙倒塌的现象,应及时对边坡进行休整,并对边沟进行及时修复,确保在二次下雨时排水不受影响。

4.3 增设排水管道

对于上跨线桥排水管所排出的水未能很好的排到路基边沟内的问题,应采取增设PVC排水管或者混凝土引沟的形式将雨水排至路堤边沟内。对于桥台护面墙渗水的现象应查找原因,分析出雨水是如何进入护面墙内的,进而根据问题所在进行处理,并且对损坏的护面墙应及时修复,避免新的问题产生。

对于泄水孔遭泥土堵塞的现象,应安排专人进行定期养护,确保桥面水能够及时排出。桥台部位、锥坡处的排水沟应完善并确保美观,避免桥台台背遭雨水渗入。对于涵洞两端需要朝同一方向排水的,可增设暗管涵或者倒虹吸的方式,来达到排水的畅通;对于通道内积水问题应在通道内增设与公路方向垂直的排水沟,将水引至蒸发池或者就近河流,避免通道内雨水散排。

5 结语

总之,不同的公路在路面排水、路基、桥梁排水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排水系统,但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且排水问题是一项关乎公路服务水平和行车舒适性的重点,做好公路排水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以及增长公路使用年限,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维护保养的费用。因此,不论是公路建设方,还是设计方、施工方以及运营养护单位,都应该高度重视公路排水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公路项目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公路能够为广大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J TJ018-17,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2]李世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施工[J].现代企业文化,2010(5).

婚姻的平原期 篇4

最常见的冲突是习惯,譬如小赵单身时都将内衣内裤叠好放在浴室内,这样洗完澡换内衣裤,顺理成章。薇薇却不同意,她觉得浴室潮湿,不适合放衣服,就把小赵的内衣裤移进卧室的衣橱内。小赵洗完澡找不到他要换的内衣裤,必定大呼小叫,接下来两人便为内衣裤该放在什么地方吵了一大架,其结果有3种:

一是薇薇任小赵将内衣裤继续放在浴室内;二是小赵接受薇薇的建议,将内衣裤放到卧室的衣橱内;三则是:薇薇回娘家,小赵去道歉。

冲突没什么了不起,是两人进一步了解的过程,也是两人练习妥协,进而寻求日后长久共同生活的必经阶段。再说吵架经常能刺激出热情,正所谓“床头吵、床尾和”,属于某种极其浪漫的行为。

一旦两人的习惯逐渐磨合,甚至连架也懒得吵了,婚姻便会进入鸡肋般的平原期。譬如女人习惯了男人因工作而晚回家、周末赖在家里补觉;两人习惯了吃晚饭时看电视;女人习惯了男人于回娘家时玩手机、男人也习惯了女人于回婆家时装聋作哑。夫妻俩完全按照理所当然的节奏进行一成不变的生活。

小如结婚11年,平原期平到能随时打呵欠的地步。据她说,每天傍晚7点半她家老王下班回到家,什么也不说,先洗澡,再吃饭,而后看电视,绝不改变。原先两人说好每周五、日做爱,后来搞乱了,变成哪天老王没回家吃饭,还在外面喝了几口酒,就做爱。周六上午必回婆家,下午到老王好朋友老张家吃烤肉,喝了一肚子的啤酒,半夜回到家,老王要做爱,小如嫌他臭,就变成周日上午老王醒来后再做爱。

总之,少了兴奋,少了期待。或许很多人因为习惯,接受了这种模式,可也有些人拒绝这么习惯下去,很担心这辈子都这么一成不变,这么乏味。

平原期的时间可能很长,有人从结婚第二年就开始了,其间幸好因为孩子的诞生略有改变,不过一旦孩子进了中学,第二段平原期就会再度光临。既然躲不开平原期,似乎得对它做点什么改变。

许志斌和胡雅婷年轻时爱旅行,于是旅行成为婚后的重心之一,他们从不参加旅行团,一定自由行,分工合作地规划行程、订旅馆、找便宜的机票。每年出国3次,行程虽都只有一个星期左右,但前后的准备期很长,这使平原期的婚姻变得没那么制式化,平添了兴奋与期待。

我曾经好奇地问过他们,出国旅行的次数这么多,不会嫌无聊吗?“不会,因为我们每次去的地方不一样,都有新鲜感。”许志斌说。“不会,我们常因为去哪里、行程怎么安排而吵架,吵架有时挺不错的。”胡雅婷说。哈,吵架竟然是维持婚姻很重要的元素之一?

有人认为生孩子最好相隔10年,这样婚姻容易因为孩子而维持得更紧密,空巢期也不会太早来临。可是,比较少人能够做到。莎莎婚后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女儿,年龄差不够10岁。于是,她才把儿子培养到念高中,儿子出国念书了;刚把全副精力转移到女儿身上,女儿也到外地念寄宿学校了。一下子,莎莎很难适应孩子都不在身边的日子,老公呢,却仍维持上班、打球的老习惯。莎莎实在受不了,两夫妻做了个其他人只能夸他们胆大的改变—莎莎厨艺很好,老公在同一间公司内工作了近20年,上不上,下不下,干脆辞职和她一起在台北近郊开了家餐厅。有赖网络宣传,生意不错,女儿也常爱回家帮忙跑堂,家庭关系随之进入新的阶段。

我又去问这对夫妻,两人成天在餐厅内相处,不会发生冲突吗?

“不会。”莎莎说,“我们从早忙到晚,怎么会有冲突。”莎莎的老公却有不同看法:“生意如果再维持一年,我打算开家分店,免得成天被她啰嗦。”“啰嗦?你嫌我啰嗦?如果你把事情做好,要我啰嗦吗?”

平原区沙区治理研究 篇5

1 廊坊市沙区治理成绩

1.1 沙地森林迅速崛起

2001年以来, 廊坊市沙区治理造林10.7万公顷, 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 现有林木占地面积22.9万公顷, 林木覆盖率40.7%。初步形成了以环城、环镇、环村绿化为点, 以河、渠、路、堤、坝绿化带为线, 以速生丰产林、名优果品基地为面, “点、线、面”相结合, 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1.2 沙区林业产业迅猛发展

全市形成了以木材加工、果品生产、种苗花木生产、森林旅游四大产业, 以富民林业工程为重点的林业产业体系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 全市共有涉林企业3 000家, 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林业产值达到155亿元。

1.3 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全市沙岗、沙丘已全部消灭, 沙化土地得到根本改良, 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自然灾害明显减轻, 粮食稳产高产。通过治沙造绿工程, 使廊坊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的天数连续3年达到330d以上, 实现了天蓝、水清、树绿、花美。实践证明, 以沙区治理为重点实施的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 为全市林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沙区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 基本经验

2.1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在沙区治理工作中, 廊坊市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市林业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了以造林绿化为主体的沙区治理战略。重点抓了5项工程。

2.1.1 基地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沙碱荒地、废弃地和低产农田, 实行市场化运作, 鼓励大户造林, 营造了6.7hm2以上的片林1 014块。初步形成了以北部优质果品、种苗花木基地, 中部用材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基地, 南部木材原料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为主体的木材、果品、花卉、苗木等生产基地, 总面积达到16.0万公顷, 年可产木材100万立方米, 年产果品50万吨、花卉6 000万株 (盆) 、苗木1.8亿株。

2.1.2 通道防护工程。

以主要河、渠、路、堤、坝绿化为重点, 每侧绿化宽度平均达到50m以上。初步形成了贯穿全市的防风固沙大框架, 通道绿化率达到95%以上。

2.1.3 农田防护工程。

实施了以保护基本农田为目标的农田林网建设工程。要求网格面积最小不低于20hm2, 主林带2~3行、副林带1~2行, 乔木下配置灌木。全市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 比2000年提高30个百分点, 保护基本农田33.3万公顷。

2.1.4 村庄防护工程。

把村庄绿化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制定了村庄绿化的标准, 要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每个村都要营造环村林, 连村道路全部绿化。目前, 全市3 222个村街, 已经有1 544个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有1 000个达到30%以上, 有600个达到25%以上。2.1.5城镇防护工程。为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 廊坊市在环市区、环县城、环乡镇和省际结合部营造了各具特色的生态风景林, 在市区主要出入口建设了绿化景点。廊坊市区环城林带实现了“双环”闭合;在出入市区的5个路口建起了景色各异的迎宾景点, 在与北京、天津接壤的河、渠、路、堤、坝处, 提升了绿化档次, 实现了与京津绿化的有机衔接。

2.2 创新机制, 增加活力

在治沙造林的实践中, 廊坊市总结出一条非常成功的经验, 就是活化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放手发展民营林业, 制定和完善了优惠的政策, 转变了造林绿化的主体, 变单纯由国家、集体投入为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全市参与林业建设的民营企业、个人12.8万户, 造林6.67hm2以上的大户达到835户、33.33hm2以上的143户、66.67hm2以上的大户36户, 实现了由政府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2.3 壮大产业, 兴林致富

几年来, 廊坊市在大力发展治沙造林过程中, 注重发挥林产品加工业的拉动作用, 积极鼓励林产品加工业发展, 育龙头、建基地、连农户、进市场, 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木材“龙型经济”。全市现有人造板、木浆造纸、木材加工等涉林企业3 000多家, 年消耗木材869.5万立方米。廊坊市在工作中, 一方面, 积极鼓励企业在沙碱荒地建设原料基地;另一方面, 发动农民群众大力植树造林, 实现企业、农民、政府的“三赢”。文安县通过抓人造板产业, 拉动了全县林业的发展, 该县人造板市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人造板生产销售中心, 全县共有人造板生产企业1 500多家, 年创产值56.0亿元, 利税3.1亿元。在产业的带动下, 群众有树不愁销、有苗不愁卖, 走出了“种啥啥多、种啥啥没市场”的怪圈, 进一步增强了治沙造林、治沙致富的信心。

3 存在的问题

3.1 造林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林业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 一方面, 造林所用的次耕地和沙荒盐碱地, 土壤贫瘠、水源短缺、交通不便, 给造林增加了难度, 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水电配套以及购置交通、通讯设备的费用大大增加;另一方面, 沙区治理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 经济收益低, 致使群众造林积极性较难调动, 许多个体承包者因前期投入大、经营周期长, 造成欠债多、负担重, 后劲严重不足。

3.2 部分造林规模小, 难以保证造林质量

造林的治理者为个体, 涉及户多, 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比较分散, 在树种、苗木规格、栽植及后期管理上不利于很好的统一标准。造林方式单一, 缺乏造林实用技术, 有的造林户到外地远途调苗, 不仅影响造林成活率, 而且在品种上还容易造成品种混杂, 影响造林质量和效益。

3.3 造林树种单一, 治沙造林模式有待丰富

在廊坊市造林树种中, 杨树、柳树成了看家品种, 然而它们一方面容易发生病虫害, 另一方面治沙效益不明显。应在积极引进一些好的治沙树种之外, 大力推广乔灌结合、混交造林、林草间作、林药间作等多种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地的经济效益。

3.4 有些地方重造轻管现象严重

部分群众投资造林, 主要认为林业同农业生产相比, 省工、省力, 从而忽视了林木的管护工作。林分的集约化经营水平低, 影响了林木的保存和生长。

4 建议

4.1 进一步研究制订林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在平原区沙区治理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制订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 把沙区治理作为林业及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充分发挥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 建立一套关于土地租赁与承包、税费征收与减免、发展资金的信贷与支持、对典型乡村户的支持和奖励以及水电通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充分调动县、乡村、户各层次、各方面治沙造林积极性, 推动平原区林业的整体大发展。

4.2 进一步活化营林机制

造林营林机制必须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宜公则公、宜私则私。一要考虑不同树种的不同营林目的, 确立不同的机制;二要考虑宜林地的条件, 地域条件不同, 在采用造林机制形式方面也要有所不同;三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如村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群众造林营林习惯、集体和群众经济情况等。无论采取何种机制, 都必须明确程序、公开投标、健全手续、合同公证;涉及林地权属、林木权属等问题, 要发林地、林权证, 建立档案, 积极稳妥地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发展。

4.3 进一步搞好综合服务

平原水库土坝防渗处理方案 篇6

1 平原水库土坝防渗处理原则

对于已建平原水库土坝渗透破坏, 应先通过检查、观测、已有资料分析, 找出渗漏原因, 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在建平原水库应通过地质勘测、结构形式、筑坝土质、运用方式等方面综合考虑。无论是已建或在建的平原水库土坝渗透破坏处理, 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垂直防渗有混凝土防渗墙、水泥防渗墙、垂直铺塑、高压喷射板墙灌浆、黏土贴坡、黏土截水槽等;水平防渗主要有土工膜、复合土工膜或黏土水平铺盖、水下抛土等。措施有:在土坝的背水坡开沟导渗、坝后压渗、导渗沟和减压井等。一般来讲, 垂直防渗比水平防渗效果要好, 它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坝基和坝体的渗透破坏问题, 而水平防渗结合下游减压虽能保证坝基渗透稳定, 但仍有一定的渗漏损失。在实际土坝渗漏处理时, 应尽量采用上堵的方法。上游防渗是主要手段, 下游排水反滤只起辅助作用。是“上堵”, 还是“上堵”和“下排”相结合, 应根据实际情况、防渗条件和客观要求, 本着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来确定。

2 平原水库土坝防渗处理方案

2.1 水平防渗技术

水平防渗是较常采用的一种防渗形式。当迎水侧的地形条件允许时, 迎水侧台地与天然黏土铺盖或铺盖较薄或工程所在地附近有黏土资源时, 可以考虑采用水平铺盖防渗措施。水平铺盖防渗与土坝的斜墙防渗或黏质土坝的坝体相连, 共同构成防渗体。近几年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 采用复合土工膜替代黏土材料进行水平防渗已是大势所趋, 并为工程界所接受, 在许多防渗工程上得到应用。 (1) 黏土铺盖。在土坝上游的天然铺盖存在缺陷或有人工铺盖但经运用有局部缺陷时, 可采用原铺盖补强或增做铺盖等方法处理, 延长渗透, 控制坝基渗透变形、达到安全稳定的目的。黏土铺盖应结合原有天然铺盖情况、黏土质量、分布、厚度、地形等综合考虑。铺盖厚度和长度应结合地质资料通过设计确定。铺盖厚度应保证各处通过铺盖的渗透坡降不大于允许坡降, 下游渗流出逸处的剩余水头不致产生管涌、流土。铺盖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加厚, 前端厚度约为0.50-1.00m, 末端不应小于水头的1/6-1/10。水平铺盖与坝体或坝体的防渗体连接时应适当加厚, 有特殊要求时还要加铺一定厚度的保护层。铺盖的渗透系数与坝基的渗透系数之比大于1000倍。铺盖长度即有效长度, 可根据渗流量与铺盖长度的关系曲线上的显著改变点来确定。它应满足坝基和下游出口水力坡降, 并小于其相应的允许水力坡降。一般在水头较小、适水层较浅的坝基中, 铺盖有效长度可采用5-8倍水头, 水头较大、透水层较深的坝基采用8-10倍水头。 (2) 抛土防渗技术。在已建平原水库不能放空的情况下, 局部加固已存在的断裂、塌坑、孔洞等引起的集中渗泥, 加固铺盖, 可采用水中抛土防渗技术。通过船、排体等载运土工具至指定抛土区域将土倒入水中, 北方也可利用冬季冰上推土春季融化后或打冰槽、冰孔使土落入水中。 (3) 水平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复合土工膜是由PE或PVC的防水片材与涤纶或丙纶无纺布经特殊工艺, 如热融或热枯等加工而成。PE或PVC的片材起防水作用, 涤纶或丙纶无纺布起保护防水片材避免刺破的作用。复合土工膜的防水效果非常好, 较黏土防渗提高10万倍以上。用复合土工膜替代黏土防渗体, 在技术上、施工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复合土工膜的厚度应根据作用水头、膜下可能产生的裂缝宽度、膜的应变和强度等通过计算估算, 铺盖的合理长度, 应使坝基渗透坡降和渗流量限制在许可值内, 通过水利计算确定, 一般长度为作用水头的5-6倍。施工时, 先清除防渗区域内的一切尖硬杂物, 铺设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拼接有焊接和胶接两种方法, 一般焊接法应用较多。复合土工膜的周温铺至防渗区域以外5-6m, 以防绕渗, 并做齿墙压住。复合土工膜的上面防护可根据是否在枯水位以上或水库运用时是否对复合土工膜产生破坏为条件确定是否防护, 以及防护方法。

2.2 垂直防渗技术

垂直防渗是坝基或坝体防渗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坝基都适用。主要取决于坝基的地质结构。垂直防渗比较适宜于透水层较薄的地基, 与坝体防渗体相连, 可以作成封闭式垂直防渗, 基本截断渗漏通道, 渗透破坏可以得到根治。对于透水层很厚、隔水层很深的双层基础。采用封闭式垂直防渗施工难度大且造价太高, 如果单纯消除渗透破坏、增加渗径, 可以采用悬挂式垂直防渗。当坝基透水层内存在连续的浅层弱透水层时, 考虑半封闭式垂直防渗比较合适, 但必须在勘察资料充分且经过渗流计算后才可实施, 以免造成浪费。 (1) 链槽成铺技术。a.技术原理。通过与地面成45°大臂链条上安装挖斗切土器, 链条绕大臂旋转带动挖斗切土器全断面切削地层, 岩渣通过控斗切土器运至地面, 槽内用泥浆固壁。槽内可以置入土工腹或注入混凝土形成防渗帷幕。b.主要设备。全套设备由链条开槽机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链条开槽机包括造浆系统、动力系统、升降和牵引系统等。c.应用范围、适用地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堤坝防渗、病险库除险加固、施工田堰防渗、海岸港池工程防渗、截潜、闸基防渗、构筑物防渗等工程。适用于最大粒径不超过槽宽的各种松散地层、最适用于砂性土和各种砂砾石、鹅卵石地层。 (2) 开槽成墙技术。a.技术原理。利用电动机带动直线针轮减速机驱动刀杆上的利刀和喷嘴作往复运动, 刮刀破岩、喷嘴喷射高速水流切削地层, 通过反循环系统, 泥浆护壁。成槽后置入土工膜或浇注混凝土形成防渗体。b.主要设备。锯槽机、柴油发电机、高压水泵、普通水泵、慢速卷扬机、反循环系统等。c.适用土层。适用于土层、砂层和粒径小于5cm的砂砾层。d.施工工艺。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如平整场地、检查水管、电路连接等, 接通电源和高压水泵, 使锯槽机空转数分钟后, 在原地开沟造槽。按开槽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启动慢速卷扬机, 牵引锯槽机前进2-3m, 把卷有土工膜的钢管垂直放入成槽内, 并随着锯槽机的的进入, 将土工膜垂直、平展地铺在成槽内。e.技术特点。成槽连续, 宽度可随设计要求在20-50cm之间变化, 成槽深度10-12m, 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渗效果好、操作简便、造价低等特点, 得到工程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王春生, 刘欣锋.水库土坝防渗加固处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12) .

大平原:成功来自产品设计 篇7

大平原绝非仅仅播种设备, 其产品线非常宽, 产品品种非常齐全, 涵盖了大中小各种机型。仅“大平原”耕整地设备、播种设备和中耕喷药等设备, 配套动力涵盖 50 马力到 500 马力。播种机有从 1.5m-15m 作业宽幅的产品;耕整地机械有 23 个系列的产品, 作业幅度从 2.5m-18m;条播机有从 1.5m-18m 多达 18 种不同工作宽度、40 种不同类型的产品, 牵引的、悬挂的、气吸的、少耕的、免耕的、折叠的。大平原人士自豪地宣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有大平原这么多品种的条播机, 在美国大平原条播机市场占有率达到 60%以上。如此长的产品链, 使其能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机器品种非常多, 车间工作非常繁忙, 在萨莱纳的7 个车间有 13 万 m2。其中一个供出口的车间没有流水线, 由于订单不一样, 根据不同区域的机器类型进行分组组装。

在今年大平原召开的全球经销商大会上, 公司共展出 40余款创新型设备, 包括垂直灭茬圆盘耙 (Turbo Max) 、灭茬重耙 (7000 series Disk Harrow) 、垂直深松机 (Sub Soiler) 、气力式精量点播机 (Yield-Pro) 、紧凑型免耕播种机 (Compact Drill) 、大型施肥播种机 (Air Drill) 、液态肥施肥机 (Nutri-Pro) 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产品之丰富让人眼花缭乱。

大平原圆盘耙的种类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在演示会上大平原公司展示了垂直灭茬圆盘 耙 (TurboMax) 、灭茬缺口圆盘耙 (X -Press) 、偏置型重 耙 (7000 Series Dis Harrow) 以及短款型重耙 (Short Disc) 四款不同类型的圆盘耙。为什么大平原这么重视耙茬机具的研发?因为收获之后的秸秆管理作业是作物的高产的基础。用户可以根据农艺要求, 选择合适的耙茬整地设备有效地切割混合残茬并且平整土壤, 为之后的播种创造理想的苗床。在平整均匀的苗床上使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能确保种子的出苗更为均匀。在我国当前秸秆不能焚烧的形势下, 大平原灭茬缺口圆盘耙很适合当前的秸秆后处理, 需求量很大。

据悉, 大平原的垂直灭茬圆盘耙 (Turbo Max) 在美国市场上供不应求, 其原因是该款设备强大的秸秆处理功能非常强大。该设备配套大直径波纹圆盘 (TurboDisc) , 前后两排耙盘组可在 0°-6°之间组合调整, 进一步强化切茬能力。可折叠的垂直耙两翼还配套液压增压装置。这款耙非常适合处理大量的玉米秸秆, 拨开耙整过后的上层松软土壤, 我们可以看到底部犹如桌面一般平整, 在这样平整的苗床进行精准播种作物的出苗状况更加茁壮和均匀一致。

大平原公司的播种机种类丰富多彩。少耕条播机、免耕条播机、复式整地播种机、空气式条播机、气吹式点播机等等, 品种丰富的播种机可以满足各类大田作物的播种需求。欧美农场追求的精准农业的标准在大平原播种机上体现的一览无遗。例如播种期间若有一行排种受阻, 终端控制仪就会报警。点播机上播种的株数、株距、施肥量等都通过控制器进行精密监控。这样的精度标准是欧美农机的标准。

在设计上, 大平原独有的复式 整 地 施 肥 播 种 机 CenturionDrill, 是一款精品作业机具。产品设计上更注重利用率, 精量施肥减少土肥流失, 不浪费种子和原料, 作业时株距均匀, 不破坏种床。同时速度更高, 有效提高用户投资收益率。系统设计灵活, 免维护, 整地、灭茬、施肥、播种一次性过, 料斗能称种子质量, 配有故障监测系统。这种高智能的播种机适合不同区域的作业条件。

大平原公司在今年经销商大会上展示了最新款的气吹式精量点播机 (Yield-Pro YPE) , 这款产品是针对欧洲以及中国等区域的用户的农艺需求在原有的美国式点播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成, 是一款非常适应中国市场的精密播种机产品。今年开始已经投放到市场, 用户赞誉有加。大平原公司坚信这款产品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收益。据介绍, 今年这款产品通过细节改进, 将双梁结构改为单梁, 需求动力更小, 更加稳定, 可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据了解, 作为播种机领域的领跑者, 大平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气吹式排种器专利的厂家。所有的 Yield-Pro 系列点播机都配套 Air-ProR排种器。与当今该行业其它公司提供的产品相比, 大平原的 Air-ProR排种器在分种和播种间距精度方面领先了一大步。独有专利的大平原导种管, 采用气压式能垂直下落, 播种更精准、更加标准化。产品装配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每根导种管上都装有传感器, 如有堵塞等异情会自动报警提示, 以免影响播种精度和株距。由于产量提高明显, Yield-Pro 系列播种机在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今年在山东河北等区域大平原公司用这款新型点播机成功进行了麦茬地里免耕种植玉米的示范。有农艺专家点评, 这是整个山东播种机精度最高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 大平原正把在美国非常成功的宽窄行点播种植模式 (Twin Row) 推广到世界各地。这种模式是通过合理的宽窄行模式实现密植, 增加植株的光照利用率, 实现土地利用率最大化, 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播种机上还可安装 Swath-Com-mand 装置使用 GPS 定位功能自动开关播种行单元, 消除重复播种区域造成的产量损失。在美国和欧洲的十来年的实践证明, 宽窄行能保证 99.8%的出苗率的精准度, 采用这种播种模式可以提高产量 5%-15%, 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我国种植青贮玉米的农场, 利用有限的土地, 实现最大化的收益。现在越来越多竞争厂家在竞相模仿这种模式, 但是大平原作为这种农艺模式的倡导者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专业的知识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收益。

《大平原》:自然性的复现 篇8

《大平原》首先对于无关乎人类历史活动的自然作了大篇幅的描写。小说对渭河平原的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貌特征都作了非常详细的描绘, 对地貌的物理的、自然特征, 包括自然状貌的形成过程的描写非常详细。同样, 小说对黄龙山、高家村、甚至小说中人物的其他活动地域的自然地貌的描写, 也非常细致。这些小说中地貌的自然形态、特点, 与一定的历史时期人的历史活动无关, 是纯粹自然时间的结果。另外, 小说对农作物及自然风物的描写也很细腻。例如, 小说曾详细地叙述了小麦从发芽、抽穗、受精、成熟、收割的一连贯过程。《大平原》用大篇幅对自然地貌、作物的叙述, 体现了自然时间的变化轨迹及意义, 展现了特定地域意蕴。《大平原》也叙述了渭河平原上高家村的婚丧嫁娶等民情风俗, 对高家村的生辰、成长、婚嫁、死亡、节日等展开详细的叙述与描写。虽然这些婚丧嫁娶事件是高家村人的生命活动, 但是小说将其表现为高家村这个村落、渭河平原上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它们是按照高家村人的自然生命活动的秩序展开的。这些民情风俗, 与正在发生的历史之间并不具有横向的联系。因此, 它们纯粹是自然时间的体现。

与此相关联的是, 《大平原》在叙述时, 总是刻意把历史时间置换为自然时间。《大平原》广泛地涉及到历史时间, 但是, 小说对历史时间的处理上, 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小说里的历史时间并没有特别的价值意义, 它只是事件发生的自然时间的标记而已。《大平原》叙述了中国60多年的历史, 从1939年一直叙述到新世纪。小说中历史时间的标记比比皆是, 像“黄河花园口决堤”“李先念将军过渭河”“黄龙山解放”“入社”“1958年大跃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年”“四清”“社交”“文革”“一九七六年的秋天”等等。但是, 小说中的众多历史时间标记, 并没有和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意义联系在一起, 它们只是事件发生的自然时间标记而已。例如, “黄河花园口决堤”在历史上是指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 挖掘了黄河花园口大堤, 造成了河南难民潮。这个历史时间具有特别意义, 它表现了指向腐败无能、荼毒生灵的国民政府。但是, 《大平原》里的“黄河花园口决堤”时间只是指向河南姑娘顾兰子成为高家媳妇的契机产生的时间。再如, 历史上“黄龙山解放”意味着新生共和国的诞生, 它赋予了人们许多的意义能指。但是《大平原》中的“黄龙山解放”仅指高家从黄龙山搬迁回高家村的时间。《大平原》中的这些历史时间的丰富意蕴常常被悬置, 最终, 这些历史时间萎缩某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标示。《大平原》中历史时间就这样被还原为自然时间。

《大平原》叙述了中国六十年的历史, 其中屡屡涉及到自然灾害。但是, 《大平原》在处理自然灾害时, 更多地偏向从自然特性的角度来叙述, 从而规避了自然灾害的社会性, 冲淡了自然灾害的“历史性”, 强化了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性。《大平原》叙述了发生在渭河平原的众多自然灾害, 如瘟疫、水灾、旱灾等。但是, 小说并没有着重表现饥荒给人们造成的灾难, 甚至在饥荒时期的社会面貌在小说之中, 也是一笔带过, 鲜见细节描写。这样的叙述方式, 无疑悬置了自然灾害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裸露出了灾害的自然属性。例如, 《大平原》多次叙述饥荒, 但是小说在表现饥荒时, 不再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叙述, 不注重探讨饥荒发生的社会原因, 也没有呈示饥荒给社会造成的灾难。小说对饥荒的叙述重点, 转向了人和自然间的关系。于是, 我们可以看到, 渭河平原人怎样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源, 成为小说叙述的重心。显然, 《大平原》描写饥荒的目的是为了显示饥荒的自然特性。因此, 灾荒时期观音土、榆树皮、柳树叶、苞谷芯、苞谷杆等自然物, 在饥饿时期和渭河平原人建立的关系, 成为小说的主要内容。即使在处理饥荒给人带来的灾难时, 小说也是以轻松的喜剧笔调来叙述, 把饥荒给人的影响拘囿在某种自然性上。例如, 小说在叙述高发生老汉因为吃了油渣而难解大便这一情节时, 主要侧重他难以解大便的生理性反应。《大平原》这样处理灾害的方式, 遮蔽了灾害的历史性, 呈示出了灾害的自然属性, 从而间接地表现了这样的思想:这些灾害只是在自然时间序列上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除了复现了自然时间, 《大平原》还通过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的展示, 表现了自然村村民意识。《大平原》鲜有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人和人的关系, 而遵循自然宗法关系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大平原》表现自然村村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关系, 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但是, 随着现代化的来临, 宗法关系日渐解体, 社会关系逐渐代替了宗法关系。《大平原》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时候, 却仍然遵循宗法关系。这样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无非是向读者表现:它要表现的不是作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和意识, 而是要表现的是自然村村民的思想与情感。这一点在高发生老汉与高二的关系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高二和景一虹在共同工作中建立起了感情。高二与景一虹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关系, 体现了社会意识与历史意识的作用。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 依据共和国的第一部法律, 高二和顾兰子并不存在合法的婚姻关系。于是, 高二依据法律给顾兰子写一封修书, 企图终止和她的婚姻关系。这个事件是彰显高二“皈依”历史事件、表现高二的社会属性的最典型表现。但是, 在高发生老汉的家法治理下, 高二最终和顾兰子重续夫妻关系。在这场家庭冲突之中, 高发生老汉与高二之间并没有落入习见的父子冲突之中, 高二的“弑父”行动最终并没有成功。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高发生老汉和高二之间表现出来的, 不是社会成员之间的意识, 而仍然是建立在宗法关系之上的传统自然村成员意识。

同时, 《大平原》在处理人和历史关系的时候, 并没有把人物看成是历史的“传声筒”, 仍然展现了人物的自然村村民意识。高家祖孙三代, 从高发生老汉——高二——黑建, 历经岁月沧桑。但是, 小说没有表现三代人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之中思想的沉浮, 而是展现了不为时代不为历史所改变的、稳如磐石般的自然村村民意识。高发生老汉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民, 他淳朴、善良、忠厚, 他对人从来都很热情, 他的心也从来不设防, 他以宽厚仁慈的秉性生活在高家村。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自然村村民的意识。时间在推移, 高发生老汉一生秉性不改, 依然保留着作为中国传统农民难得的品格。高二作为小说叙述重心的第二代高家人, 他年轻时就参加革命, 才华横溢, 干劲冲天, 后来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但是, 他的身上也遗传了高发生老汉的品质, 仍然保持着农民的忠厚与朴实。高二身上显示出了和社会历史格格不入的思想情感, 因此, 他被人称作“永远只是一位著名的农民”。显然, 高二是作为自然村村民在历史事变之中的代表。黑建作为高家第三代人, 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世纪, 高家村消失了, 成为飞速发展城市中的一个街区。但是, 黑建身上“遗传”的农民秉性仍然存在。《大平原》虽然没有直接来表现黑建的自然村村民意识, 只是在小说的最后几个章节中, 以黑建在高新四区寻找消失的高家村为线索, 一一展示了在当下市场经济社会里日渐被金钱关系所异化的人际关系。小说正是通过被金钱异化的人格、性格的展示, 从侧面来表现对中国传统乡村意识消失的哀悼, 也凸显了黑建身上沉淀的自然村村民意识。因此, 我们可以把黑建作为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自然村民的象征。虽然, 高发生老汉、高二、黑建所生存的时代完全不同, 但是, 《大平原》所刻画的高发生老汉、高二、黑建形象, 都通过消减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意识的方式, 凸显了自然村村民意识。

平原水库防渗措施 篇9

【关键词】平原水库;渗漏;防渗措施

平原水库作为我國平原地区防洪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利国利民的作用。但是,多年来平原水库的防渗加固问题又一直是平原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很多地区基础土质较差,渗透性较强,在水流的作用下对坝基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平原水库的防渗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一、平原水库及平原水库渗漏

平原水库一般位于我国的大江、大河下游,例如我国的黄河、松嫩平原、新疆等地区。平原水库的建设对我国平原地区的防洪、蓄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比较山丘水库来看,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地质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平原水库与山区水库不一样,他围坝轴线一般较长,多以,封闭多边形状态出现,此外,加之,平原地区的冲击或者洪积地层等,使得平原水库的建设在地理位置上有着一定的不可选择性。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平原水库出现了渗漏现象,影响了平原水库的蓄水作用的发挥,也危害了水库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库渗漏是指水库蓄水后,库水沿岩石的孔隙、裂隙、断层、溶洞等向库岸分水岭外的沟谷低地渗漏。水库渗漏大大降低了水库作用,甚至会引起水库附近地区的盐渍化、沼泽化等现象,威胁大坝的安全。水库渗漏如果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修治,一方面将会对水库的质量造成危害,影响水库的蓄水功能,对我国的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维护造成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会危害水库附近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工作的开展。水库渗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也是近几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平原水库渗漏的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设计手段、施工技术等的发展与提高,平原水库的蓄水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建造平原水库的时候为了能够减少修筑水库占用的居民的耕地面积,保护我国的国土资源,平原水库大多建在荒坡、盐碱地、废弃的河道等区域,筑坝土料也大多取自水库内,这就造成水库的土料条件较差,很大程度上又影响了水库的蓄水深度,也造成了平原水库的渗漏,平原水库的渗漏将平原水库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一步步推向危害民众的端口。平原水库防渗工作势在必行。水库渗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围坝轴线较长

平原水库受修筑的地理位置等影响,水库的围坝多为封闭的多边形,这种形状与山区的水库相比较,围坝轴线要比山区的水库长得多。围坝轴线较长很大程度上对工程的加固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加固性不如围坝轴线短的工程,从而导致堤坝渗水或者漏水。

(二)地理位置局限性

平原一般是在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大部分的平原是由于河流冲积而成,例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等这些河流冲击而形成的平原具有地面平坦,面积广大等特点,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而这些地区对于水库的建设来说,地理位置基本上没有办法选择,而这些地区的土质一般为粘土或者沙土,这样的土壤会造成平原水库地基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渗水性。

三、平原水库防渗措施与方法分析

平原水库之所以会发生渗漏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渗处理就显得困难得多。对平原水库进行有效的防渗处理,不仅需要科学、统一的规划,还需要过硬的技术作为支撑。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为有效防治

平原水库的渗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垂直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对平原水库进行防渗处理中,垂直防渗技术是其中非常有效的处理措施。所谓 垂直防渗技术,指的就是通过将平原水库的地基经过相应的处理做成封闭式的防渗帷幕并以此来有效防止坝基渗漏的一种技术。垂直防渗技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讲,该技术较适于应用在平原水库地基透水层相对较薄或隔水层比较浅的区域。具体到垂直防渗技术本身,在其应用中一定要掌握其适用范围,并且要充分考虑其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垂直防渗技术通过专用机具在已经建成的坝体或是覆盖层透水地基中建造槽型孔,通过泥浆来对坝体墙壁进行有效加固,同时利用高压泵将泥浆压入到孔底。然后,高压泵又会携带大量的岩渣由孔底回流到地面。在此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直升导管来向槽孔中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浑然一体的混凝土坝体墙壁,进而实现防止渗漏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垂直防渗技术是目前平原水库防渗处理中运用最多也是效果最好的技术。

(二)水平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

水平防渗技术是相对于垂直防渗技术而言的,水平防渗技术也是平原水库进行防渗处理时常用的技术之一。所谓水平防渗技术,指的就是通过在平原水库的坝底水平铺设防渗土工膜来达到防渗目的的一种技术。水平防渗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施工面积大、工期较短、操作简单等。也正是由于水平防渗技术具有如此多的优点,使得其在平原水库防渗工程作业中的得到广泛应用,深受施工人员的欢迎。

(三)防渗工程

无论是垂直防渗技术还是水平防渗技术,不同的防渗技术在应用中都应针对具体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地质条件、蓄水深度、工程造价等)来选择最适合的防渗具体措施。并且防渗技术的运用必须有较为完善的防渗工程予以配合才能得以实

施。一个较为完善的防渗工程必须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材质选择。混凝土防渗墙是利用成槽设备在地基或坝体中成槽孔,并且采用泥浆护壁来防止槽孔发生坍塌。槽孔做成之后还必须用混凝土置换出槽孔中原有的泥浆,进而把坝体筑成坚固的墙体。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平原水库防渗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其次,施工的工艺。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很多方面对原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渗的作用。例如,在造孔方面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锯槽法,另一个是挖掘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中常用的两种工艺。也是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之后形成的更为科学也更为有效的造孔工艺,实际运用中效果很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再平原水库防渗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要想彻底整治平原水库的渗漏问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再平原水库防渗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殿武.关于北方地区平原水库存在问题的探讨[J].辽宁水利科技,1992.

[2]毛昶熙.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平原地区核桃栽培技术探析 篇10

1 园址选择

园址一般要选在排灌良好, 背风向阳,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交通方便, 土层厚度1m以上的中性至微碱性壤土或沙壤土栽培, 以两合土地为好。丘陵地应选择坡度15°以下的地块栽植。

2 栽植

栽植前挖好定植穴, 以1m见方为好, 上下土层分开放, 回填时先填表层土。要选择优良品种, 以薄壳系列为主, 苗木高度在1.5m以上、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嫁接干径在1cm以上的壮苗。河南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或10月中旬~11月下旬栽植为宜, 株行距3m×4m或4m×4m。

3 栽后管理

3.1 土壤管理核桃园的土壤管理主要包括土壤耕翻及扩坑、换土等内容

定植4~5a的幼龄核桃园, 为促进幼树生长发育, 做好中耕除草松土工作。若是种植花生、大豆进行间作的核桃园, 应加强综合管理, 除草与防治病虫害相结合。单独种植的核桃果园, 可视杂草生长状况, 每年除草不少于3次。为保证核桃根系生长有充分的空间, 可进行耕翻松土, 可于夏、秋季各一次, 深度以10~15cm为佳, 可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 夏季可浅些, 秋季则深些。

3.2 施肥基肥

核桃喜肥同其他果树需肥一样, 基肥施入的时间以秋季为好, 可于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这段时间施入, 也可配合施入一定量的速效性化肥, 效果会更好。

追肥一年可进行2~3次。以硫酸铵、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为主, 关键是要掌握追肥时期。第1次, 于早实核桃开花前、晚实核桃展叶初期追入, 以追速效氮为主, 促开花坐果、新梢生长, 用量为整年追用量的1/2。再次追肥可在早实核桃的开花后、晚实核桃的展叶后, 追肥以氮为主, 对大量结果的树可用N、P、K复合肥为好, 其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可降低或减少因缺肥而造成的落果, 促进新梢生长和木质化以及花芽分化, 使用量占全年的1/3。末次追肥, 主要集中在硬核期, 可补给核仁发育所需的养分, 从而达到坚果充实饱满的目的, 此次仍以N、P、K三元或多元复合肥为佳。

3.3 水分管理

根据河南历年降雨资料和气候特征, 在核桃生长前期和结果期, 往往干旱。因此, 这段时间是核桃需水需肥的重要时期, 为达到丰产, 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 施肥、灌水必不可少, 可同时进行, 每次追肥后, 根据墒情及时灌水。在灌水时间上, 主要把握核桃需水的3个关键节点时期, 分别为:萌芽水、花后水和采后水。每年的4、5月份是核桃新梢生长的旺盛期, 此时, 若干旱, 在管理上应适当补水促进新梢生长。6~7月为果实生长期, 缺水会导致果皮变厚。越冬前应灌封冻水, 有利于树体安全越冬和虫害灭杀。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果园内不能积水, 避免因水分过多而使树体受淹而死亡。

3.4 整形修剪

核桃冬剪和生长期修剪均可采用,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 不同地区, 不同修剪时期对核桃生长并无多大影响。

核桃生产中常用的树形主要是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开心形2种类型, 也有小冠疏层形。在生产中, 土肥水条件较好的, 一般栽植干性较强的品种, 宜采用主干疏层形。在土壤贫瘠的土壤条件下, 多栽植干性弱的品种, 宜采用自然开心形的整形修剪方式。在密植栽培的情况下, 多采用小冠疏层形。

3.5 人工授粉

核桃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且存在雌雄异熟的现象, 花期不遇常造成授粉不良, 因此, 在日常栽培中, 一个核桃园要同时设计几个不同的品种, 加强授粉, 特别是早实核桃, 幼树开始结果的最初几年, 一般只开雌花, 约3~4a后才出现雄花, 应避免因授粉不良而影响坐果。因此, 进行人工授粉显得也尤为必要。

3.6 疏除雄花, 增加产量

疏雄花序疏除核桃雄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 各地试验表明, 疏雄花序增产有效果非常显著。雄花发育势必会消耗大量养份, 因此疏除雄花, 可节约树体大量养分, 减少消耗, 增加产量。

疏雄宜早不宜迟, 可于雄花序萌动前或在休眠期完成为宜, 若过晚, 则增产效果不明显。

3.7 病虫害防治

核桃生长期和结果期, 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特别是核桃干腐病, 该病一旦发生, 对核桃的生长具有致命的伤害, 很难防治, 因此, 平时要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抗性, 对常发生的食叶害虫要做好喷雾防治工作, 对病害可与虫害防治相结合, 达到一次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效果, 为核桃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摘要:近年来, 随着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 国家木本油料作物战略的调整, 核桃栽培面积日益增加, 产量不断提高, 特别是河南省中原一带, 平原地区的栽培面积和栽培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本文就核桃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上一篇:边坡稳定计算下一篇:月桂酸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