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保护区(精选8篇)
鄱阳湖保护区 篇1
摘要: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具有生态、水文控制、环境控制三大功能, 对调蓄长江洪水、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鄱阳湖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索和讨论了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保护对策
鄱阳湖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 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 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国家水资源战略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 鄱阳湖湿地资源不容乐观。因此, 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和恢复鄱阳湖湿地资源, 使之更好地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作用。
一、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
1、沿湖河岸土地资源丰富
鄱阳湖区总体上是湖积、河积平原, 具有较高的自然肥力;地形地貌相对复杂, 湖泊水面、平地、岗地、坡地和山地交错, 复杂的地形以利发展相应的产业, 合理配置, 既避洪, 又丰产;耕地相对集中连片, 水田面积大, 且水稻单产高;旱地利用价值高, 是旱粮 (包括棉花) 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2、湿地面积大, 生物多样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有着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高等植物约600种, 鸟类310种 (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10种, 二级保护44种) , 各种淡水鱼类122种l2l。
3、湿地旅游资源丰富
其特色可概括为:水、洞、城、桥、侯鸟。水有鄱阳湖 (包括候鸟区) 、泉瀑、柘林水库、长江及其它河湖;洞有龙宫洞、涌泉洞、狮子洞、聂桥洞等;城有九江、南昌及滨湖小城镇;桥有九江长江大桥、南昌大桥及湖口长江大桥等。
4、淡水渔业资源丰富
鄱阳湖水系发达, 江湖相通, 有广阔的水域和众多的可养殖水面, 水草、浮游动植物丰富, 是我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也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渔业资源库。鄱阳湖有鱼类140种, 占全省鱼类种数的76.4。主要经济渔类有鲤、鲫、草、青、鲢、鳙等, 珍贵鱼类有鲥鱼、银鱼、白鲟、中华鲟等。
二、鄱阳湖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总体呈退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鄱阳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如不加以控制, 有可能经历污染急剧增加, 破坏急剧膨胀的过程, 环境发展的倒8型曲线并非不可能出现。
2、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
(1) 湖滩草洲的实际分布面积逐年减少。从1927年至1988年的61年间, 共减少面积318.7平方公里, 相对面积减少33.5%, 平均每年减少5.22平方公里。
(2) 洲滩植被生物量逐年下降。
3、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据1996年卫星遥测结果, 鄱阳湖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52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21.1%, 占山地面积的35%。鄱阳湖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500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3900多平方公里, 容积也由317亿平方米缩小到260亿平方米。
4、洪涝灾害日益频繁
首先, 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 成辐聚状的集水区, 其集雨面积达16.22万平方公里。同时, 由于江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加上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 使得鄱阳湖区7-9月常常洪水泛滥, 水涝频繁。其次, 鄱阳湖汇集“五河”来水,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导致大量泥沙入湖淤积, 使河床湖底不断抬高, 湖泊调蓄能力严重衰退, 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 小洪水、大灾情”的现象, 加剧了洪涝灾害。
5、血吸虫病更趋猖獗
鄱阳湖区辽阔的湖滩草洲是钉螺良好的草生场所, 沿湖各县为我国血吸虫病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血吸虫病和其他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严重威胁湖区人民的身心健康。
6、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湖区地表径流和“五河”携带的面源污染、工业废弃物排入湖体, 其水质已开始了富营养化的倾向。严重的富营养化可造成湖泊水质恶化, 水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
7、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显著
鄱阳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 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据调查, 在60年代有119种, 80年代只有101种, 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种, 物种消失的速度令人震惊。
三、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对策
1、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在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中, 水患和人为破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要根本解决问题, 必须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 做好“人退水进”, 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湖区工矿企业和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渣、废水等有害物质, 应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 大力扩大废物资源化, 减少污染, 减轻对鄱阳湖湿地功能的破坏。
2、调整产业结构, 推行清洁生产
对当前容易造成生态破坏的产业, 如采矿业和采石、采砂、取沙业, 要适当调整, 尽量减少对湖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 如造纸厂等, 要毫不犹豫地进行“关、停、并、转”。要大力提倡发展清洁、安全、健康的产业, 在农业上, 要尽量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动物饲养添加剂等各种化学制品、生物激素的使用, 以减少对湖区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和食物等造成的污染;在工业上,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发展“清洁工艺”, 推行“清洁流程”, 从而生产出“清洁产品”。
3、科学规划, 合理调控
要充分运用“3S技术”积极开展鄱阳湖湿地研究, 特别是对“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三峡工程、控洪工程的效应进行研究, 利用环境遥感技术, 完成对湿地生态系统最有益的保护规划, 切实掌握鄱阳湖湿地的数量和特征及其动态演变规律, 通过国家重大政策及工程建设实现对鄱阳湖水位的控制和湿地环境的改善。2003年7月, 淮河流域发生洪水, 但因为控洪工程的作用, 将洪水灾害控制在最低程度。鄱阳湖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和重要的国际湿地, 也应该尽快建立应洪机制, 不单是实现减灾的目的, 并且通过各种工程, 寻找最佳的控制运行方案, 以谋求最大的综合效益, 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真正实现鄱阳湖区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防止污染和血吸虫病
无论丰枯水期, 鄱阳湖有机污染物80%以上均来自五河, 重金属污染也主要来自五河, 特别是饶河。因此, 湖区水域水质的主要保护措施是对五河的治理, 保证沿河生产生活污染物达标排放, 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血吸虫病的预防, 要根据目前鄱阳湖湿地的现状, 特别是“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对策。围垦造田曾对预防血吸虫病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工程的逐步落实, 要对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 控制传播、控制感染、控制疾病, 保护湖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创造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5、加强保护宣传立法
由于我国引进湿地概念相对较晚, 还未形成管理湿地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沿湖一些干部和群众对湿地的作用和功能及其保护认识不够, 只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出发, 对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人为的威胁, 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湿地知识的普及和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 增强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同时加快专项立法工作, 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 使湿地保护利用走上法治轨道。
参考文献
[1]鄱阳湖研究编委会:《鄱阳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鄱阳湖研究编委会:《鄱阳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2]罗先诚、郑林、钟业喜:《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2]罗先诚、郑林、钟业喜:《鄱阳湖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孔平、张小雄、江燕:《鄱阳湖湿地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开发, 2001, 16 (4) :41-44.[3]孔平、张小雄、江燕:《鄱阳湖湿地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开发, 2001, 16 (4) :41-44.
鄱阳湖保护区 篇2
摘要:鄱阳湖生态湿地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对调蓄长江洪水、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护候鸟和湿地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保护鄱阳湖生态湿地的对策.作 者:胡遥云 欧阳青 作者单位:胡遥云(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欧阳青(中共九江市委党校,江西,九江,33)
鄱阳湖保护区 篇3
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在注重高新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同时,开始意识到对传统资源的传承、利用与保护,传统资源保护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纳入国际文化保护的新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法律手段来保护传统资源。2009年国务院批复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省政府提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要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这一目标,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法律保护,必须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性。具体而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应当采取合同法保护模式、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并通过专门法在某些规则上修改,以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充分保护。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的表现形式
1.遗传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5000余种高等植物、4500余种昆虫、55种兽类、205种鱼类、310种湿地鸟类以及118种两栖爬行动物,有许多属于珍稀物种,如享誉华夏的鄱阳银鱼、鄱阳白天鹅等。
2.传统知识。有誉为“江南第一古衙”的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知识。
3.民间文学艺术。包括吉安灯彩、瑞昌剪纸、南昌瓷板画、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征
1.权利主体的集体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是在本区域内几千年来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生活习性,如鄱阳银鱼生长在气候、水温适宜的鄱阳湖,因此银鱼具有“补肺清金、滋阴补虚”的功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是本区域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结果,如鄱阳布胎漆器是采取松香雕作阳模,用漆布裱褙成胎,胎成后击碎松香,一次脱胎成型的技艺。这种技艺是历年来鄱阳县漆工在实践中创造并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具有其他漆器不一样的特性。由此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是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定社区劳动人民创造,具有集体性的特征。
2.时间上的延续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延续下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植物品种历经千年逐渐进化而成,在时间具有渐进性的特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互联系。如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就是景德镇瓷工在制瓷过程中形成的,是广大瓷工们应对社会环境各种挑战过程中生存智慧的积累。瑞昌剪纸、南昌瓷板画等传统技艺是瑞昌剪纸工匠、南昌瓷板画师在长期实践中口传身授承继下来的,其承继者在传承中又加以创新。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3.较强的地域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产生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定地区,具有鲜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是在本区域内几千年来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较强地域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是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劳动人民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生活习俗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其礼仪、节庆活动及技艺技法具有特定文化空间特性。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仅限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
二、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必要性
现代化冲击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传承,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在发展中遇到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没有足够认识,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是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意识欠缺,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遭到冷遇与轻视,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境地;再次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淡薄,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标志被仿冒、民间传统技艺被不当使用。因此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保护,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在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基础上,合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能够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动植物品种,特别是鄱阳银鱼、鄱阳的白天鹅等珍稀物种,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既能促进本地区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又能保持本地区生物的多样性;挖掘、整理出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民间文学艺术并将其演绎出来,是展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底蕴的最佳方式,并能更好地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业发展;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包含化学、热能工程、建筑等科学技术知识,对当今相关行业技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学艺术年代久远,其中大多数不大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商业价值尚未发掘,在现代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学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技艺权属主体专利权及商业秘密权,允许传统技艺权属主体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其权利的收益;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权属主体对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通过法律手段对不当利用与贬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行为予以制裁,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权属主体精神权利与物质权利的实现。
三、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机制的设想
(一)合同法保护模式
采用合同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能够充分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进行商业化利用,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权属主体物质权利的实现。具体而言,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合同法保护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遗传资源保护方面,对于可以进行商业开发的遗传资源,如鄱阳银鱼,可以将其注册地理标志,所有本区域内的渔民生产、销售银鱼需与地理标志权利持有人签订合同方可使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方面,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往往是现代文艺创作的源泉,现代文艺作品如果使用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作为其作品的创作素材,必须得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持有人授权许可并表明素材的来源,在授权许可合同中可以约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持有人分享的利益;在传统技艺保护方面,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乐平古戏台建筑工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包括化学、热能工程、建筑等科学技术知识,对当今相关行业技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现在,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是符合申请专利及商业秘密保护条件的,专利权及商业秘密权持有人可以通过合同方式将授权、许可他人商业使用并由此获得相关收益。但是,合同法保护模式属于一般法保护模式,忽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知识产权的特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大多数都是智力成果,有些传统资源是本区域内历代劳动人民的智力创造,可以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所以,除了通过合同法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利用并实现惠益的分享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应当还包括其他保护模式。
(二)知识产权法保护模式
1.商标法保护。对鄱阳银鱼等传统资源实行地理标志保护,所有本区域内的渔民生产、销售银鱼需达到特定质量才允许使用地理标志,这对于提升鄱阳湖银鱼的品质、信誉具有重要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如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其所在区域出于推广本区域文化及促进本区域旅游业的考虑,往往将以上习俗演绎并向外界推广。因此,可以将与习俗有关的旅游服务通过证明商标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著作权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间文学艺术如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劳动人民熟知,本区域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在此基础上将其演绎并进行再创造,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演绎与再创造者有权对其演绎与再创造的作品享有以下的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演绎与再创造者享有的物质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摄制权、表演权、展览权、播放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放映权、出租权、翻译权、改编权和汇编权。其他人如欲使用民间文学艺术,需经专有权人同意并支付相应报酬。民间文学艺术演绎与再创造者的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
3.专利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中的动植物品种、传统医药品种及配方可以作为化学物质申请专利保护;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可以作为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保护;传统特殊技艺如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等,其原料的配方、关键制作工艺均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可以将其视为商业秘密,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虽然能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传统性特征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的理念上存在着冲突,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上存在以下困境:在主体保护上,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创作主体具有集体性的特点,现代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主体往往是个人,即使某知识产权是集体创造,也有确知的创作主体,与传统资源所呈现的不确定的创作主体有较大冲突;在创作时间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时间连续性,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产权保护都是有时间上限制的。由此,应通过专门法在某些规则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充分保护。
(三)专门法保护模式
1.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确认后,建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登记制度。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分布区域广,以及传统资源主体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如果不对传统资源登记注册,有时无法确定传统资源的种类及权利主体,因此,建立对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登记制度显得非常重要。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传统资源所在地方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申报,通过政府管理部门进行认定,明确传统资源的名称、类别、权属主体、权利内容等,对能够明确的传统资源登记注册,并对登记注册的传统资源进行法律保护。
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权利主体确认上,应分别进行确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在权属主体确认上应遵循以下原则: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由于有明确的个人或者组织掌握并维持传承的,掌管该技艺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权属主体;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知识,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群众熟知的内容,由起源于该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 (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由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演绎并再创造,演绎并再创造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权属主体;动植物等遗传资源,浮梁古衙等文化遗址,由于没有明确的个人或者组织为持有人,由起源于该区域的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地方人民政府为权属主体的,由该级政府成立专门遗传资源、民间文艺作品管理委员会进行专门管理。
3.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保护期限上,应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殊性。对于鄱阳脱胎漆制作工艺、瑞昌竹编技艺、湖口草龙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由于是历代工匠们在长期生存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与技能,是由历代工匠们代代传承、世代延续的,具有时间连续性,所以对传统技艺不应当设置任何时间上的限制;有关科研机构对鄱阳脱胎漆的配方、乐平古戏台建筑材料化学成分的还原与再创造,由于符合发明创造的特性申请了专利保护,应该按照我国的《专利法》的规定享有20年的保护期限;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等传统知识,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历经数年流传并为本区域劳动人民熟知的内容,是本区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代代传承的特性,应不设置任何时间上的限制;对于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弋阳腔、青阳腔、武宁打鼓歌(锄山鼓)、新干摇钱树(莲花落)等民间文学艺术,由于是由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演绎并再创造,创作主体在创造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因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特定的演绎和再创造个人或者组织享有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1]余俊.CAFTA框架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对策建议[J].河北法学,2011,(2).
[2]宋继瑛.少数族群传统知识和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困境探析——以TRIPS协定和CBD公约为视角[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曹兵武.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建设[J].东南文化,2010,(4).
鄱阳湖保护区 篇4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鄱阳湖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增大,流域范围的渔业资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湖体大面积萎缩、水质恶化、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多个方面[3]。该地区极度敏感的水文生态环境、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与不确定性,使得鄱阳湖流域的渔业资源安全问题错综复杂,流域渔业资源安全保护任务异常艰巨,对我国相关基础和应用科学的研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对2009—2011年,鄱阳湖水域鱼类渔获物组成、渔获量、产卵量以及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相关调查,对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保护对策,为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安全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鱼类渔获物组成及渔获量统计
在鄱阳湖所在湖区(图1)分别选择30~40艘渔船进行渔业捕捞日志统计,并选择2艘船作跟踪调查,统计渔获量、渔获物组成、渔获物比例,每个种类全年样本数量不少于50尾(不足50尾,则全部取样)。通过湖区生产船只数量与调查船只平均单船捕捞产量统计湖区产量。
1.2水质监测方法
在鄱阳湖渔业水域布设1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设3个测线,每测线设上下测点,在距水面0.5 m和距湖底0.5 m处取水样。其中,水温采用GB/T 13195—1991,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法;pH采用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DO采用GB/T 11913—1989,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CODMn采用GB/T 11892—19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TP采用GB/T 11893—1989,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TN采用GB/T 11894—1989,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3产卵场监测工具及方法
监测工具: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圆锥网、LJD型流速记录仪、集苗桶、集苗网箱、铅锤、缆绳、显微镜、水温计、便携式pH计、量角尺、培养皿、吸管、广口瓶、沙克氏盘、解剖盘和2~5 m2暂养池等。
监测方法:四大家鱼产卵条件及卵(苗)发生量监测断面的设置、取样次数、采集网具的规格、鱼苗样品的处理、鱼苗径流量的计算等按易伯鲁和余志堂[4]方法进行。
1.4数据分析
以鱼类繁殖期、越冬期和育肥期的时间段为分析单元,将功能期内测出的各监测位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平面和深度测点监测算术平均。分析评价标准为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监测项目在该标准中没有列入的按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
2结果
2.1渔获物组成
2009年,鄱阳湖湖区共监测503船次(2 515网次),统计渔获物25 104.11 kg,年均单船产量为1 297.63 kg,捕获物主要由“四大家鱼”和鲤、鲫、鲶、黄颡鱼等组成(表1)。2010年,鄱阳湖湖区共监测482船次,统计7天渔获物31 316.78 kg,日均单船产量为9.28 kg,捕获物主要由“四大家鱼”和鲤、鲫、鲶、黄颡鱼等组成,“四大家鱼”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为9.74%,与上年相比增加5.13%,鲤、鲫占总渔获物比例有所下降。2011年,鄱阳湖湖区共监测469船次(2 515网次),统计渔获物48 260.1 kg,年均单船产量为6.86 kg,与上年相比,日均单船产量减少26.08%,捕获物主要由“四大家鱼”和鲤、鲫、鲶、黄颡鱼等组成,鱼类体长及重量组成见表2。
2.2渔业水质
对鄱阳湖渔业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主要是水温、溶解氧(DO)、pH、高锰酸盐指数、铜、铅、总磷、总氮、氨氮、叶绿素a等。监测结果见表3。
2009年水域超标污染物为铅、总氮、铜、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铅在鱼类越冬期、繁殖期、育肥期分别有44.4%、100%、33.3%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1.0、5.2、2.7;铜在鱼类繁殖期和育肥期监测位点均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2.2、6.2;总磷在鱼类越冬期、繁殖期和育肥期分别有100%、55.6%和33.3%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5.7、1.1、0.9;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在鱼类越冬期分别有11.1%、77.8%、16.7%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0.7、1.4、0.6。
2010年,影响鄱阳湖水域水质的主要指标为铜,其监测值在越冬期、繁殖期均超渔业水质标准,超标率为100%、66.7%,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2.3、1.7;总氮监测值在繁殖期、育肥期均100%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3.3、1.6;总磷监测值在繁殖期、育肥期均100%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1.7。
2011年,总氮在鱼类越冬期、繁殖期、育肥期分别有100%、100%、66.7%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3.8、2.4、1.6;铜在越冬期、繁殖期、育肥期分别有33.3%、33.3%、100%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1.4、1.1、9.4;铅在越冬期、繁殖期分别有44.4%、11.1%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分别为2.5、0.2;总磷在鱼类育肥期100%监测位点超标,平均标准指数9.6;与上一年相比,铜、总氮依然为该水域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不明显。
2.3鲤、鲫产卵场分布与规模
2009年鄱阳湖产卵场共有33处,产卵面积332 km2,产卵量为41.6亿粒,比2006年减少了7.6%。2011年,鄱阳湖产卵场面积缩小为186 km2,产卵量为33.68亿粒,产卵面积与2000年相比缩小了7%,比2009年缩小了44%,而产卵量与2000年相比则减少了5.10%,比2009年减少了19.04%。
3讨论
3.1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现状分析
3.1.1 鄱阳湖水域鱼类的主要类群
从以上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鄱阳湖水域鱼类物种中鲤科鱼类占的比例很高,2009—2011年其比例均为35%以上(低于40%),这对于鄱阳湖水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有重要影响。由于鲤科鱼类具有咽齿,食性分化广泛,使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加快捷。而鲤科鱼类所占比例与以前相比,明显减少。据统计[5],在1955年至2000年期间,鄱阳湖累计记录鱼类136种,隶属于25科7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71种,占总种数的52.2%。
3.1.2 鄱阳湖渔业资源变化
在许多鱼类物种变得稀有的同时,鄱阳湖水域的渔业资源也呈现出衰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天然捕捞量下降,渔获物种减少,渔获物结构小型化等。1960年代前期为2.267万t,1960年代后期为1.834万t,1970年代前期为1.505万t,1970年代后期为1.272万t[6],目前的渔获量虽稍有回升(徘徊在3万t 左右),但主要是靠加大捕获强度,这是鄱阳湖渔业资源衰退的表现。1990年代初,国家渔业部门曾对鄱阳湖的鱼类进行过一次普查,当时鄱阳湖的鱼类共有158种。最近一次普查是在2008年,结果显示,鄱阳湖中的鱼类只有122种。不到20年,鱼类减少了36种,白鳍豚、鲥鱼、胭脂鱼等濒临灭绝,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的产量也越来越少[7]。不仅如此,渔获物的种群结构也发生变化,表现为高龄鱼减少、低龄鱼及幼鱼比例增加。
3.1.3 水体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和不合理的水产养殖方式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环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下降,鱼类资源受到严重影响。钱新娥等[8]于1997—1999年对鄱阳湖区湖口、蛤蟆石、星子、康山水域湖水水质调查结果显示,pH、CODMn、Cu(铜)、Pb(铅)、总磷、氨氮等均未超过渔业水质标准,鄱阳湖区水质良好。而近年来湖水中铅、铜、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的超标(表3),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质量。
3.2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对策
3.2.1 减少水体污染
从以上水质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鄱阳湖渔业水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铅、总氮、铜、总磷和高锰酸盐等含量的超标,严重影响渔业资源安全。为保证渔业生态环境,应严禁肥水养鱼[9]。加强对地表水进行生态服务功能分区管理,对饮用水源区、景观娱乐区、渔业用水区和农业用水区等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避免水体交叉污染,有效降低水体总氮、总磷、铜、铅等污染物的浓度,使其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控制入湖污染和有害物质输入,强化水环境质量和生态与湿地生态恢复保护,有效保护和改善鱼类生境。
3.2.2 增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对于生物物种的保护,最好的方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对生物进行就地保护,也就是建立生物自然保护区[10]。长江流域已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自然保护区”、“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的设立为长江鱼类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同时也为鄱阳湖渔业资源的保护积攒了一定的经验。现阶段,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致使鄱阳湖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日趋衰退,对淡水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目前,鄱阳湖仅有一个江豚省级保护区,水产种质(鲤鲫鱼、银鱼等)资源保护区的增设,对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具有重要作用[11]。因此,需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完善生境保护管理体系,开展鱼类生境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积极实施生态工程,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鱼类栖息地环境质量。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铒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3.2.3 实施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工作在国外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12]。从1950年代起,日本、美国等世界渔业大国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的增殖放流工作起步较晚,到1980年代才形成一定规模;19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增殖放流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针对鄱阳湖地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资源破坏严重的状况,加快渔业资源恢复和增殖,维护鄱阳湖水域生态平衡;按照生态优先的要求,有计划地对鄱阳湖水域实施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13]。
3.2.4 完善生态监督管理体制
鄱阳湖渔业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立法工作的不完善,决定了鄱阳湖渔业资源保护法律体系还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随着鄱阳湖渔业资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立法力度的加大,鄱阳湖渔业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也必将日趋完善[14]。为保护湖区渔业资源,严防非法捕捞行为,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把渔业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促进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补充完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条例、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规,修改鄱阳湖水域各省的渔业管理条例和渔业收费标准,增加养殖污染内容及处罚标准,用经济杠杆调节养殖行为。
4结论
鄱阳湖保护区 篇5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季节性淡水湖。江西全省流域面积97%的江河水注入鄱阳湖, 其中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多年平均入湖水量有1285.7亿立方米。鄱阳湖作为世界重要的生态湿地, 草美花香水秀, 水产物种丰富, 珍稀鸟类众多, 有150多种鸟类在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栖息越冬, 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受季风气候影响,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很大的吞吐型湖泊, 其年均降雨量为1636 mm、多年平均水位为12.86m。每年春夏之交, 湖水猛涨, 湖泊面积有3841平方公里;冬季, 湖水则剧降, 湖面骤然缩小, 这是鄱阳湖面积仅140平方公里, 固有“洪水一片, 枯水一线”的说法。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枯水期长, 严重影响了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2007年, 湖水水位突破了历史最低点, 持续干旱, 湖区上千万人饮水困难, 湿地面积缩水, 越冬候鸟及其他生物的数量因为随之减少, 候鸟越冬栖息环境恶化。
鄱阳湖区46个县处于江西的中北部。该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气候温暖湿润, 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区内地形东、南、西三面高, 北部低, 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地貌以平原、低丘岗地为主。该区是我省主要商品粮、棉、油料及淡水产品生产基地, 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养殖基地。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愈渐频繁。2007年受降雨长时间偏少影响, 鄱阳湖水域面积从最高4000 km2一度减少到不足50 km2, 碧波千里的湿地却面临巨大的干旱危机, 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严重影响了鄱阳湖水生环境, 水质污染严重, 造成湖泊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小。鄱阳湖区还属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疫区, 血吸虫病一直困扰着湖区群众, 影响了沿湖地区经济发展;都昌、永修和星子等县的环境破坏使得大风、沙尘灾害时有发生, 鄱阳湖生态调和能力下降,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有增无减。这一切都助长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问题分析
(一) 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污染减排压力持增
随着江西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流域内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监测数据表明, 部分河段水环境污染过度, 尤其是城市河段, 鄱阳湖部分点位已经轻度富营养化。危害空气质量污染因素有增无减, 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而相对较高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没有减弱, 全省酸雨现象仍然严重。二是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必然使机动车尾气污染开始成为污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也需要加强。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后经济发展快速恢复,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加快, 城镇化进程的全面开展, 全省化学二氧化硫和需氧量都出现了较大的新增量, 减排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由于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日常运行还有配套管网建设的滞后, 生活化学需氧量削减量远远小于新增量;三是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 想方设法漏排、偷排, 甚至不使用治污设施, 将环境成本转嫁为社会成本, 逃避治污责任, 这无疑使得减排工作更加难以进行。四是随着污染减排工作的力度加大, 可供我们利用、施展的重大工程减排措施空间越来越小, 总量控制体系的改善与发展, 减排考核指标也会随之更加严格、更加全面和完善。
(二) 森林防护欠缺, 湿地植被破坏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滥砍滥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以及毁林开荒、开矿、修路, 一度造成环鄱阳湖区森林资源再生能力下降, 森林植被和地表都遭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我省虽进行了林权制度的改革, 加快绿化造林的进程, 森林植被面积、森林资源有所回升, 但森林的质量较低, 主要表现在: (1) 森林覆盖率低, 仅仅是全省的2/5; (2) 森林种植比例不合理, 防护林种植面积远远小于经济林面积; (3) 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面积小, 针叶林面积大; (4) 森林总体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森林种植不够均匀密布。由于林地资源减少、森林资源质量的持低, 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效被大大消减, 生态环境平衡也被破坏。
(三)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必须要有法律法规的保证, 但由于鄱阳湖区体制欠缺、管理行为不协调、经费条件制约等原因, 立法滞后、执法方面不严格,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难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如2004年3月实施的《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 作为我国湿地保护过程中意向重要按法律成果, 虽然加强了对鄱阳湖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范化管理,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条例》只对鄱阳湖湿地区域排污总量实行严格控制, 却没有具体规定其上游地区排污控制量。《条例》没有明确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对区内土地、水、渔业等资源的管理权力。《条例》没有明确对征占用湿地的行政许可事项, 出现了湿地征地“无人能管”的现象。相关部门对有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 如在鄱阳湖区虽然实行季节性轮休鱼禁港制度, 加强了渔政管理, 但由于湖泊面积辽阔, 管理难度大, 滥捕滥猎现仍然存在, 使得渔业资源的保护难以全面开展。
(四)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有限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世界趋势。20世纪80年代, 江西省政府对公众参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开始了规范与鼓励。经过近30年努力与实践, 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 总体来说, 目前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是依靠政府力量获得的成效。公众参与在其中的贡献却十分有限。与发达省份相比, 江西省民间环保组织总体规模小、团队数量少、发挥作用小。从参与方式上看, 公众参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方式与渠道都较为有限, 主要通过少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环保专家的提案、建议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基本上都是间接、被动的参与方式, 而不是直接、自觉、广泛的参与行为。从参与内容上看, 目前公众参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为末端参与和微观参与, 主要在参与宣传教育方面较为活跃, 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提高, , 例如事后举报、受害者投诉;而在预案参与和宏观参与方面则相对落后, 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价值取向、政府开发艰涩项目的决策与实施过程等方面的作用可谓微不足道, 开发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过程等影响力十分有限。从参与保障来看, 目前鄱阳湖区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并没有真正形成制度, 大多是由政府支持、组织和发动的, 一些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对公众参与的权利作出了有关规定, 但大多过于条例化, 也没有明确对公众参与的保障等等, 使得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基本上还是纸上谈兵。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对策
(一) 加强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源物总量减排
加强主要污染源物总量减排, 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 完善污水处理网点。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推进完成2015年所有市县和重点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的目标, 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的监督与管理, 从源头杜绝污水进入鄱阳湖的可能;抓好重点治理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优化发展降低污水排放总量。实行重点行业环境准入管理,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鄱阳湖地区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科技水平, 奖励企业污水处理科研发明, 利用经济手段、科技手段、政策手段切实提高鄱阳湖地区污水处理率。
(二) 加快林业建设, 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
根据建设生态江西的总要求, 以绿色GDP理念为指导, 控制经济活动对于环境的改变在适当范围, 使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富裕、环境生态文明。一是推进长江防护林的建设, 贯彻落实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等国家政策;二加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工程建设, 做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三是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管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为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目标,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实施平原林业工程, 加快绿色地带、城镇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发展鄱阳湖地区平原林业, 推进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造林工程建设;二、加快建设绿色通道工程, 注重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沿线两侧的防护林建设, 为此, 要将其绿化经费直接纳入政府工程预算, 同时还要加大绿化工程的财政投入;三、着力建设乡村绿色工程, 激励当地农民保护家乡青山绿水的主观能动性, 抓好乡村的绿化美化抓建设四季常绿、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四、建设好城镇美化工程, 进一步推动城镇美化,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注重城镇工业园区裸露地的再绿化, 扩大城镇绿化面积, 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科学技术措施以改善城市绿化问题。
(三)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既是珍贵的经济资源, 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涉及多个管理部门, 同时多部法律法规体系交叉涵盖。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又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的平衡。因此, 需要特别注意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 要站在鄱阳湖流域的整体角高度上, 制定出一个科学、全面、系统、法定的总体规划以更好地促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此外, 由于鄱阳湖区面积较大, 涉及的城市、县级行政范围较广, 在管理过程中难以明确区分责任范围,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按照《江西省鄱阳湖湖湿地保护条例》, 加强对湖区进行合理开发与保护, 对一切违反《条例》的行为都要严惩不贷。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并落实生态环境的普查评价,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及时公布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的相关信息, 积极指导监督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并禁止破坏生态环境项目。
从根本上说, 社会公众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和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支持程度是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成功的关键。提高公民的生态素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奠定鄱阳湖生态保护的社会心理基础。而要强化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是政府付要发挥组织、指导作用。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力军, 首先要让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武装政府工作人员, 从上到下地推广生态环境理念, 从最根本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二是要利用宣传教育方式, 一方面, 把生态环境治理知识加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 让人们从小树立起环境保护理念。另一方面, 通过各种宣传与培训方式, 普及湖区居民的环境教育, 让人们意识到,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兵.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问题与保障[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6) .
[2]杨励君, 刘铭富, 刘良源.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1) .
[3]邓水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 2011, (1) .
[4]张平.鄱阳湖生态经济系统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 2009, (6) .
鄱阳湖保护区 篇6
江西不仅是人文荟萃、文化集结的省份, 更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如兴国山歌、采茶戏、永新盾牌舞、吉安鲤鱼灯、湖口青阳腔等, 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傅安平、喻峰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阐述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现状, 分析了抢救保护原则, 提出了抢救保护对策。而东华理工大学、九江学院分别成立戏曲研究中心, 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及其保护。这些研究成果都具有开拓性,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提出了不少新的观念, 为笔者从整体性与延续性视角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研究工作机制进行研究提供了启发性视角和可供借鉴的文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 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 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 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生态保护而言, 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同时任何建设与发展都不可避免会破坏文化遗产, 更何况江西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 着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成长基地、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独具特色和极具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重要加工基地, 这种工业化进程是需要代价的。这里存在一个两难的问题, 就必须权衡轻重, 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中, 尽力做好规划, 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 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自信心, 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又是珍贵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也是实现江西崛起的根本保证。笔者深入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研究的规律, 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 探索非物质文化传统整合为当代文化体系有机部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建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国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模式, 使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独特功能, 为赣鄱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撑。其次, 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遗产学”的建设,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提供理论根据, 进而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与研究的实践, 一方面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向心力, 另一方面则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 更好地挖掘、保护与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除了政府机关和文化系统之外, 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要求,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互相协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和地方工作部门的工作优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特定历史时空中审视, 尊重其在特定语境中不断变异和创新的本质属性,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重点对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保存、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的方式方法展开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融入到江西高校的育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去, 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发挥,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入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传承与研究。从而达到文化遗产、高校发展、地方保护三方共赢的效果。进而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推进中国文化遗产学基础理论建设。
诚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口头讲述和行为传承等动态方式存活, 始终与变化着的文化语境相适应, 表达的是当下传承主体的鲜活情感, 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几千年江西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所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而高校与地方合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途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中树立起高校的主体性功能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使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验研究、开发利用的保护与传承基地。
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 它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观, 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可以通过融入高校教育教学进行保护, 笔者主讲了一门公选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向学生讲述鄱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课学生大都是江西人, 对自己故乡的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 不仅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通过博客、QQ空间等载体上传故乡节日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其各种仪式, 从而让更多的读者获得相关知识。
鄱阳湖保护区 篇7
(1.Chongren County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Team,Jiangxi Chongren 344200;2.Chongren County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Jiangxi Chongren 344200)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被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生态、社会、经济功能。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2]。
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问题使湿地及其功能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因此,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西宁河湿地生态对鄱阳湖水系的生态维护具有重要价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当下江西省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2009年初,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了重要指示: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祉。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把鄱阳湖保护开发推向新的阶段,使之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1]。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1 西宁河湿地基本概况
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河流起源于乐安县的鸭公嶂,流经本县南部主要山区乡镇相山、桃源、石庄等地,全长42公里,河宽50-100米,枯水深0.1-0.4米,枯水流速0.14-1.8米/秒,常年水位正常,水质清澈。西宁河流域是我县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穿山甲、野山牛、野山羊、白琵鹭、野鸭、石鸡、毛栗、野黄花菜、胖山厥、青竹笋、山木耳、芦苇、灌木柳等,还有无数珍稀的花木、中药材,据调查统计动物种群有100多种,植物种群有200多种。湿地面积达10.8万亩,其中:天然湿地5.3万亩,主要是河流、河滩、水库及山间洼地;人工湿地(水田)5.5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上水田达0.5万亩。
长期以来,由于西宁河流经区域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措施不力,很多地方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以及林区过渡采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加上在河上游进行水电建设,沿河一带有近30家工矿企业和木竹加工企业,每年有近100万吨污水流入河中,加上过度的工农业用水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致使目前河流流量逐渐减少,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水质变差。西宁河是崇仁河的主要支流,而崇仁河这条母亲河的水质则关系到沿河两岸十多万人民的饮水安全。为此,加强西宁河上游森林植被的保护,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是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发挥森林、湿地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需要。为此,实施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湿地的主要功能概述
2.1 湿地的生态功能
一是提供水源。为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源源不断提供水源。二是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森林和湿地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时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经流慢慢放出,减少危害下游的洪水。三是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缓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吸收。四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的繁殖、栖息、越冬的场所,是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五是保护小气候。森林、湿地可以影响气候,影响当前的降水、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挥较大的作用。
2.2 湿地的社会功能
保护好湿地一是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当地群众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二是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湿地保护,有利于当地富余劳力的安置。三是河流两岸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可开发成为具有自然观光、漂流、休闲、娱乐等风光旅游胜地,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2.3 湿地的经济功能
森林和湿地可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鱼、虾等丰富的物产。人民群众通过采集出这些物产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保护区内群众每年可得到生态补偿资金,开发森林旅游、漂流、观光,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3]。
3 当前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宁河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长期以来,过度砍伐森林资源,破坏了湿地植被,致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质量下降,西宁河蓄水功能减退、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缺乏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县还没有针对湿地保护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有关乡镇也没形成有效的村民保护公约。
(3)公民湿地保护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对湿地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宣传教育滞后,公众尚未形成自觉保护湿地意识。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现象严重。
(4)缺少必要的湿地保护资金,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渠道无着落是湿地保护管理面临主要问题。湿地保护日常工作、湿地调查监测、科研、湿地保护宣教、执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因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持久正常开展。在湿地区内的农户和生产生活设施,没有资金将其迁出保护区,不利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和湿地的恢复与发展,严重制约了管理工作。
(5)管理机构、机制不健全,保护措施、管理手段滞后。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在湿地利用上多部门管理,保护上却无任何责任,机构不健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此外,湿地管理人才缺乏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湿地保护管理规范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进程[4]。
4 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对策
经过长期对西宁河湿地的考察和研究,我们认为对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应该做到:
(1)尽快出台有关湿地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措施,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成立由林业、农业、水利、水产、公安、财政、监察、当地乡镇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中利用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中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实施森林植被保护工程。森林植被的保护是湿地保护的前提,否则湿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功能不断退化。为此,在保护区内实施阔叶林8.5万亩禁伐、针叶纯林12.6万亩补阔改造,从而提高森林植被和湿地的生态功能。
(3)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流域内的天然湿地5.3万亩,实行重点保护,并建立保护管理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解决人员编制及经费。
(4)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对山间洼地地处坡度25°以上的0.5万亩耕地,实施退耕还泽,并将居住在高山上的村庄整体搬迁,以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
(5)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可以政府出面采取招商引资或成立股份制公司个体参股等措施,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及附属产品,实施市场运作。据测算至少能够解决200个劳动岗位,保护区群众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2600元/每人左右,可为县财政创造税利160万元以上。
(6)严禁在林区乱砍滥伐、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切实保护好森林植被和湿地资源。对肆意破坏森林和湿地资源者,公安、司法机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7)政府应以行政手段严格禁止任何人在保护区内狩猎、捕鱼,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8)严禁在西宁河内采砂,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依法防治污染,保证湿地健康和饮水安全。
(9)加大资金投入是保护西宁河湿地的关键。县政府应出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立项,通过上面争取和自筹资金等形式,尽快建立“崇仁县西宁河湿地保护区”并开展保护工作。
总之,保护西宁河湿地资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一项功在当代,惠泽后世的“造福工程”。林业科研机构、林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湿地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教育人民群众尤其是西宁河上游山区林区群众自觉地保护好湿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对湿地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人员设施,落实经费,制定保护规划,切实搞好西宁河湿地的保护,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共同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jxdpc.gov.cn/poyanlake/.
[2]赵魁义.地球之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薜选世.关于中国湿地保护的思考[EB/OL].黄河网·黄河报,2007-05-07.
鄱阳湖保护区 篇8
今年6月, 山西省首次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 在公示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晋阳湖地区优化方案》中明确提出, 在片区内的太化集团和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等污染企业搬迁之后, 将利用现有设施, 在原址上修建工业遗产公园。这是太原市第一次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将工业遗产保护写入城市规划的城市。这对于推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业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 截止2010年底, 世界各地共有52处工业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的名录。其中, 中国仅有青城山及古老的都江堰灌溉系统打包申请成为世界工业遗产。从工业遗产数量不难看出, 我国的工业遗产进入世界工业遗产名录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国的工业化社会时间比较短, 在工业化运动的跑道上, 涌现出了张之洞、刘铭传等一批近现代实业家, 他们为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也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工业遗产。
民族工业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重要的痕迹。在2010年, 针对山西省工业遗产多, 分布广, 但面临“换脸”的境况, 山西省决定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工程, 并先后将一批工业遗址列入保护工程。
晋华纺织厂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纺织厂, 1912年, 由阎锡山的叔丈人徐一清等人出资筹建。1920年开始动工建设, 1924年正式投产运营。当时, 晋华纺织厂规模庞大, 除了在厂内设置有纱锭7.5万枚、线锭5000枚、气流纺768枚、有梭织机877台、喷气织机55台、萨维奥全自动络筒机3台等等数量的纺织设备外, 学校、医院、报社、电视台一应俱全, 晋华纺织厂一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厂。
后来, 由于资本家的剥削与裁员, 晋华成为榆次县城工人阶级运动的爆发地, 运动的爆发打响了晋华纺织厂的保卫战。2006年, 曾辉煌一时的晋华纺织厂宣告破产, 现存的厂部旧址、水塔、厂房、库房等建筑与繁华城区屹立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沧桑与单调, 但是这些建筑依旧保持完好。因此, 晋华纺织厂无论是对于工业设备、工厂建筑遗址的保护, 还是研究中国工人运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工程后, 通过山西省晋中市文物局及其相关部门的配合, 晋华纺织厂推荐申报为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晋华纺织厂外, 还有山西同煤集团、太远矿山机器厂、古井亭汾酒作坊遗址等厂址被保护起来。
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 是我国重型工业基地。前不久, 通过全市工业遗产普查, 共发现工业遗产60处, 并在这60处中选出了沈阳铁路交通遗产廊道、铁西区装备制造业遗产群、大东区民族工业遗产群三处工业遗产拟打包申请辽宁省工业遗产。同时, 在今年的两会上, 有代表针对沈阳市工业遗产多, 但是保护不佳的问题提出, 政府应该尽早规划保护工业遗产区, 并在沈阳市建立工业遗产遗址公园。要将工业遗产群打包申请省级工业遗产, 以推动沈阳市工业遗产的保护。
工业遗产要保护与利用并举
目前, 我国各地工业遗产保护脚步越来越快, 很多地方也开始注重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但在很多地方都是圈一个围栏, 将工业遗址挂上保护牌, 缺乏有效的开发与管理, 工业遗产的长久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说出了他的担忧, 近些年有一部分工业遗址被列入保护行列, 但是工业遗产项目纳入法律保护的内容很少, 加上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不足, 很多废弃或停产的工业场所被认为是社会落后的表现,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进程。即使有些像晋华纺织厂等被纳入保护的工业遗产, 也因为管理的不善使工业遗址陷入无人看管的尴尬境地。
宁立新认为, 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中, 需要多部门配合, 联合展开工业遗产专项调查。同时, 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为试点, 逐步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实施工作, 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企业文物的博物馆、工业旅游景观。
有学者以上海为例谈到, 上海地区的工厂主要分布在苏州河、黄浦江一带, 这一带现在被大量开发, 在上海的纺织博物馆里, 竟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纺织机。这就说明制度的缺失是导致工业遗产大量消失的重要原因。现在, 我国还没有一份各时期工业遗产的完整名录, 虽然一些地方制定了不同的保护法规, 但是要真正保护好工业遗产, 还需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从源头上遏制破坏现象的发生, 并寻求有效保护的最好方法。
工业遗产遗址的保护十分重要, 但在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显得更加重要。
“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模式有很多, 但是没有‘万能’, 就像现在商业保护模式下的很多工厂被改造成卖场, 这是一种有效利用的方式, 丰厚的盈利资金为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准备金。而另外一种方式, 像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学校、图书馆等文化场所, 必须依靠政府的投资和长期补贴, 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政府的财政能力。因此, 工业遗产的保护应该因地制宜。”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吕建昌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