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2024-11-01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共12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1

发展生态林业,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鄱阳湖流域生态格局、提高森林质量、建立发达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立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着眼于此区域经济活动在结构、空间和组织上的最优化,着重于对此区域经济问题的总体、综合和动态的研究,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目标[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背景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2]。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为促进经济区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尽早构建合理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1 公益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现代林业理论中,以不同地区气候、地理、土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森林功能的侧重需求,把林业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天然林区的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难以营林区、生态屏障区、居民休闲区、旅游区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的森林、主要公路(包括旅游公路和边防公路)两侧的林带,都属于公益林区域。公益林区域的经营目标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只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保护功能[3]。2001年,江西被列入全国11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省之一,此外,部分市、县也启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得到了有效保护。

1.1 江西省“一大四小”工程中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在江西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继1980、1990年代灭荒造林以来,第二次声势浩大的群众性造林绿化运动,对江西正在实施的生态立省战略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为鄱阳湖生态的改善创造了条件,为富民兴赣探索了一条新路,吸引了很多观念新、信息灵、有技术并有着一定经济实力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对拉动内需和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促进了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仅九江市全市新造高产油茶5 300多hm2,新造以杨树、泡桐等速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近2万hm2,为做大做强九江市林业特色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模式,“一大四小”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造林遇到的资金和管护难题,走出了一条政府投资启动,民间持续投入,群众广泛参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路,这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之路,是种极其成功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2 以天然林培育及保护为主的生态优先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已经影响了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气候调节等在内的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5]。因此,发展以天然林保护及培育为主的生态优先型林业生态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目前,江建设实施,水土流失初步得到了有效遏止,生物多样性也明显增加,为工程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门前打工”的良好机会。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为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工程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今后,江西省生态项目的实施重点将向生态公益林区域倾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广泛地营建了多种生态公益林:九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安远江———湘水水源涵养林、赣江源水源涵养林、都昌县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并将进一步发展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6]。

1.3 以生态重建与生态移民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011年《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公布,正式启动实施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东江源头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且区域生态环境功能正逐步下降,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江西存在很多这种脆弱生态环境区域。因此,在这类区域,可以实行积极的生态移民及生态重建政策,发展生态重建与生态移民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约束人类活动作为基本出发点,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的,力求依靠自然规律,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在东江源头区域拟实施的一系列工程有:生态林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矿山生态恢复工程、生态农业工程、防洪、饮水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与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1.4 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7]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代表着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将直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带动酒店、饮食、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同时大大改善投资环境,并且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大众消费。江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还有颇具特色的多元生态文化,这些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强大优势。

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龙虎山和三清山都有良好的生态背景与丰富的文化生态内涵,森林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风光秀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因此,此类林区的最佳发展模式便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应该靠近其他旅游景点,或者靠近开发价值较大的区域,而那些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的区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休闲山庄等。

婺源旅游经济发展[8]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形成了以旅富民、以旅兴县的独特发展模式。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2001年以来,婺源围绕“文化与生态”主题,先后开发了10多个景区,婺源作为一个文化与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全国首批林业旅游示范区。同时,依靠当地优质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文化旅游,将生态与文化巧妙融合,全面展示了林业生态文化旅游的精髓,达到了森林、文化、人类活动的充分和谐。婺源成为江西林业生态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江西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

2 商品林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商品林[9],是指满足林业产业发展需要,以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发挥森林经济效益为主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商品林区域主要经营目标是经济效益,目的是缓解短期内木材供需矛盾,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

2.1 林农复合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林农复合系统[10]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走出农业和林业单一发展的困境所作的选择。突破了传统农、林业单一的生产方式,形成以林为主的一个复合的、开放的、具有整体效应的生态系统。江西黄岗山、樟树、铜鼓县、彭泽县、鸦鹊湖等地这种益林益农的区域非常多,林农们充分地利用了林农复合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他们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优势,综合发展生态种植,生态畜牧业及绿色加工业。这些区域采用的主要模式有:粮———果———林型、林———粮———药型、林———牧———粮型。按照这些模式发展生态经济不但使林农的收入增加,使林区林农长期贫困的矛盾得以从根本上解决,还保证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通过建设绿色食品、水果和药材的种植加工基地,建设畜牧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畜牧业和种植业,走出农业和林业单一发展的困境,实现林———农———牧共同发展[11]。

2.2 资源综合利用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广义上讲,林区资源综合开发就是对林区的各种资源进行广泛的合理的开发利用,既包括山上的沟系开发,又包括山下的庭院经济和加工利用,以及矿产、旅游业的开发等。适合综合开发的林区一般自然资源湖生态经济区林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可以依托农业、旅游、矿产等资源优势,以营林为建设重点,整体协调,分不同地区进行林下资源和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矿产业、加工业。江西宜春丰顶山林场正在走资源综合利用型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对林业、旅游、房产、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建成毛竹林、用材林、果木林、天然林及珍贵树种林,林间套种毛竹、中药等经济作物,养殖鸡、鸭等家禽,推出含山茶、百合、生姜、辣椒、茶油、土鸡蛋等生态无公害高山蔬菜食品,建设养生渡假低碳绿色别墅,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和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全面诠释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规模。

2.3 林工一体化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林工一体化[12],是指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培育体系、林产品加工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三大体系,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系统化工程。林工一体化包括林纸一体化和林板一体化。实施林工一体化,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林工分离经营模式,将林木加工业与营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林木加工与植树造林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化格局。近年来,随着全员生态保护意识的显著增强和森林资源的短缺,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造纸产业,原料来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难题。而发展林工一体化,是破解这一难题、促进我国林产品加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实施林纸一体化中,江西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该公司正在建设10万hm2林纸一体化工业原料林基地项目,并拟用10 a左右的时间建成。目前,江西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在德安、鄱阳、东乡、进贤等县,发展原料林基地2 300多hm2。

摘要: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区域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几种不同模式下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积红,邓清华,钟瑞华.江西林业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8,12(6):23-26.

[2]郭杰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特征与构建[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4(28):91-94.

[3]欧阳勋志,王熙钱,廖为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优化及其管理对策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6):1002.

[4]曹志远,毛流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定位[J].江西林业科技,2009(S1):3-5.

[5]熊亮,黄海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J].绿色科技,2011(6):104-105.

[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鄱阳湖流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R].2008-8.

[7]邹宽生.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生态旅游,2004(S1):176-178.

[8]王立国,刘娅.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685.

[9]白秀红.我国林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

[10]赵运林.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特点及其类型[J].生态科学,1994(1):118-119.

[11]王冰.试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53.

[12]陈小松.实施“林工一体化”推进林区新发展.红网[EB/OL].http://hn.rednet.cn/c/2007/06/29/1242301.htm.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1],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的特色经济区,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中部发展战略的新支点,有利于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内容提要:本报告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做简要介绍,然后着重介绍都昌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的发展。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模式发展定位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1.1总体目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着力于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年~202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2]。

1.2发展定位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就是围绕着鄱阳湖的38个县(市、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中心始终围绕的是“生态”二字,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养育了一代代的江西人民,同时鄱阳湖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好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承诺。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将生态保护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自身定位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区。

1.3功能定位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区,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腹地,鄱阳湖地区基础条件较好,以占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按照经济区内生态环境的特异性和经济发展的现有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在湖体核心保护区以稳定湖体水质,维护湿地功能为主,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严禁围湖造田、围湖养殖。

在滨湖控制开发带推进植树造林,建设环湖保护林,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限制施肥量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加强污染综合防治。

在高效集约发展区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版块经济。

2.都昌新发展

围绕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发展要求,都昌县在近几年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保护和城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也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发展的道路上开创了新的路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就是要以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后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这种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真正将都昌建设成为一座美丽宜居的新兴城市[4]。

2.1落实生态工程

依托都昌县城湖边南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悠久的历史景观开始建设一座“山—湖—岛—人文遗址一候鸟”五位一体的湿地生态公园,选择南山湿地、矶山湖、西湖等有代表性湿地景观,充分整合人文、渔村、湿地生态资源,实现了生态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及保护。加强了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候鸟驯养繁育中心一座处、观鸟台5座、美化湿地100公顷、修复湿地1000公顷。

都昌县城以前并没有专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全部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内湖—东湖,造成东湖水体发臭,严重影响湖边居民的生活,自从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都昌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处理后在进行排放,使东湖的水体水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开始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2.2利用新能源,发展新工业

鄱阳湖地区风力资源丰富,以前并未等到充分的开发。近几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相聚建立了矶山湖、长岭、大岭风电场。2011年11月8日第四座风电场位于都昌境内的老爷庙风电场开始并网发电。作为江西迄今为止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老爷庙风电场装机容量49.5兆瓦,每年可提供1.0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项目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产业。新能源的利用降低了对于传统火力发电厂的依赖,使得一大批产能低、污染大的的小火电厂得以关闭。

工业企业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引入外资,构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2011年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90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8个,还引进外资5800万美元;另一方面,不断发掘都昌特色资源,开发新行业。落户都昌蔡岭工业集中区的江西鄱湖菊三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都昌当地水土条件适合种植菊三七的特性,把不起眼的菊三七产业做大做强。现在该公司是江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名贵药材菊三七种植基地10000余亩,建有菊三七特效牙膏、菊三七高级爽肤露、菊三七健身膏、菊三七系列化妆品等8条生产线,年生产牙膏7840万支、爽肤露100万瓶、健身膏200万贴,安排当地560人就业。

除了已经竣工的菊三七亿元项目外,还有钨钼矿、新世纪材料、汇泰科技、洁驰新能源等一批亿元项目正在建设当中。一大批优秀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逐步引领着都昌从一个农业大县向着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发展。

2.3深化城区改革,城镇化不忘优美化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原有的城区已经没有办法带动都昌实现新的发展。在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的基础上,都昌县政府加快临鄱阳湖的滨水西区的建设,将原有的一些散居的住户妥善安置后,重点打造一批错落有致的精品建筑和高档住宅小区,使城市与绿水相伴,与青山相融。在扩大城区面积的同时,生态还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于不同的新区开发,政府因地制宜,并没有采取同样的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南山新区位于鄱湖之滨,在未兴建南山大坝之前,南山就是一座与县城隔湖相望的孤山,但是南山区有许多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风景优美,早在北宋时期苏东坡曾到访都昌写到“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的优美诗句赞美南山美景。因此南山新区被重点打造成生态新区,并且突出人文文化底蕴。目前南山观湖路生态湖岸景观正在建设当中,而且南山茂密的林区将被打造成省级森林公园。

对于已经存在的老城区,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让老城区也焕发出新活力。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以改善城区环境,聚集城区人气为宗旨。升级了方便市民的城市公厕系统,加大了小街小巷的绿化、亮化力度,同时合理利用老城区仅有的闲置土地,对于老城区的土地出让以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标准。老城区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老城区的人气旺才能显示出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而市场商场的建设是盘活老城区人气的最好方法,随着农机大市场、万宜物流中心、建材大市场、鄱湖国际珠贝城、联盛商贸城等一批工程的建设,老城区也能够跟上新区的发展,整个都昌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2.4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农村初现端倪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重点在于改善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湖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江西目前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依旧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

都昌县在2011年新农村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600万,建设新农村点189个,并且大力开展“秀美乡村”创建工程,营建了北山福禄汪村、苏山坡山张村、徐埠袁新舍村等亮点新村。

解决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致富创富能力,政府在2011年投入水利资金2.3亿元,修复水毁工程1160处,提高农田的耕作能力。积极建设各种标准化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在2011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6家。

在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的条件下,都昌紧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潮,进一步推进生态农村的建设,在乡村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而且推广初见成效,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种,绿色有机食品1种。

2.5民生工程普惠群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1年县财政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资金4900万,转移农村劳动力1.46万,新增城镇就业5422人。截止到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8万人和3.75万人,城市和乡村低保人均月标准分别提高到300元、130元。

对于城市的低收入者及困难户,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开工建设廉租房634套、公租房738套,帮扶改造棚户区面积达5.44万平方米。在农村实行困难住户危房改造补贴工程,完成危房改造1157户。

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政府大力推展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成功举办三省十二县体育协作区第34届运动会。文化三下乡活动有序开展,县有线电视台成功举办首届“鄱湖红歌会”。中老年文化活动开展成效显著,民族舞《鄱湖秋色》荣获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银奖。政府在提升各项经济指标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事业,让城区的居民生活更充实,更幸福。

自从都昌县纳入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之后,都昌的发展逐渐进入快车道,对比2009年和2011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可以发现在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6亿元,全年财政收入3.23亿元;在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亿元,财政总收入6.3亿元[5]。在两年的时间内财政收入增加了近一倍,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环境保护更见成效,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湖区保护面积持续增加,湖区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持,珍稀濒危动植物数量有所增加;城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3.总结与思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成果展示了区域联合的经济模式的力量,以前大家各自独立发展,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独特优势,造成了发展滞后或者是盲目发展的情况。经济区的建立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南昌、九江、景德镇、新余、抚州等中心城市的协调互动,开展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共建,加强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协作,推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对接,打造鄱阳湖城市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告诉我们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的重要性。江西的经济发展一直比不过沿海的发达地区,在中部地区也处于落后的位置,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的方指定位,我们空守着鄱阳湖这样一个偌大的聚宝盆而不去利用。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任何省份都不具有而唯独属于江西的独特优势。我们只要做好鄱阳湖这篇文章,发掘出鄱阳湖的潜在优势,就能够实现江西省在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

[2]国家发改委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3]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都昌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进行时 篇3

鄱阳湖遭遇的极端天气

5月初,带着“水天一色”的想象走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视线间,只见草长莺飞。往年,若要在禁渔期走进矶山,没有船根本不可能。而今,我们却乘着车飞驰在鄱阳湖底;小路边,碧波翻滚,时现牛羊,再往远看,一艘艘木船搁浅在草滩深处,无人问津。

 2011年的鄱阳湖大旱,60年不遇。“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的景象或许无法再现。

鄱阳湖研究中心戴年华主任受邀全程参与这次的考察活动。这位对鄱阳湖研究多年的专家在行程中最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极端恶劣天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进入2000年以来,旱涝灾害使鄱阳湖地区的土地沙化日趋严重,草洲面积扩大,水域面积减小。今年的情况更是糟糕。自年初开始,江西全省降雨量异常,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的水域面积仅为2009年同期的一半。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在内的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饱受干旱之苦。“大旱”作为头半年的热门新闻关键词高居搜索排行前位。

“2002年以来平均降水日数在下降。降水集中度大,要么不下,要么就下大的,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就在江西省气候中心殷剑敏主任介绍鄱阳湖生态状况时,鄱阳湖地区人民还在饱受大旱之苦。时隔一个月,一场盼了150多天的暴雨终于倾洒在鄱阳湖上。当鄱阳湖人终于展露笑脸时,防汛的紧急号角又接连吹响。接连几场强降雨已经导致农田受淹,房屋倒塌,上百万人又将经历一场洪灾威胁。旱涝急转的灾情再次印证了殷主任的话。

旷日持久的“囚徒困境”

大旱之春,南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滩茂密。深入自然保护区矶山站驻地,禁渔期的村民却满面愁容。无雨,无水,无鱼。面对60年不遇的旱情,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承包鱼塘的村民只能仰面坐等天降大雨。洲滩上,苔草涨势凶猛,同行成员调侃说:“发几张图到网上,就说这是内蒙古大草原也有人信。”

按照常理,这些苔草只有经湖水淹没后才能让鲤鱼、鲫鱼挂卵。罕见的旱情让鱼类最佳的繁衍场所大大“瘦身”, 今年的渔业收成势必受到致命一击。因为水位不够,鄱阳湖被分割成一个个与大湖不相通的小湖,沉水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的生存空间也相应缩小,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8年1月,江西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身份的认定意味着任何对自然环境产生威胁的行业都将被拒之门外。发展工业虽然是带动地区经济提速的最佳模式,却势必与鄱阳湖周边城镇绝缘。一场“发展保护”之间的永恒博弈同样困扰着环鄱阳湖地区。

“这些年,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工业投资商都想进入南矶,基本上都被我们婉拒了。”在南矶乡政府会议室里,陈红桥乡长一脸无奈地说。如何在解决当地人生计发展的同时将环境威胁降到最小?发展旅游相关的服务业是最直接有效的模式,也正为其他相同境遇的区域经济体所实践。这种既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本身,又不额外增加环境负荷的做法是带动当下鄱阳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得之选。

夏水,秋荻,冬鹭—鄱阳湖富饶的生态资源已经开始吸引多家国际环保组织、生态环境学者以及背包客、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一入冬,近千只白鹭汇聚湖畔越冬的奇景只有在鄱阳湖才见得到。”鄱阳湖研究中心主任的戴年华谈起鄱阳湖时的自信溢于言表。

在走访亚洲湿地面积最大(35116.1公顷)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时,却并没有发现太多游客。紧挨湿地公园的内清村生活有600多人,目前只有3个农家乐宾馆。“渔家乐”宾馆的张老板介绍说,去年,自家生意还算不错,一个夏天接待了大概2000人。“客人主要都是周边的,该来的都来过了。”对今年的生意,张老板并不乐观。

身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除了传播宣传不力之外,往来交通的制约和配套产业发展的滞后同样阻碍着环鄱阳湖生态旅游的脚步。在解决“发展与保护”困境中选择发展生态旅游,其终极目的是带动当地经济,让普通百姓的日子好起来。

对经济整体水平偏低的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来说,“生态旅游”概念虽然已成为决策层的共识,但如何在执行层得到积极落实,并最终收到成效,让百姓获益,的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作为鄱阳湖专家的戴主任说:“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主题旅游十分值得借鉴。婺源的成功在于前期的景区规划做得好,周边配套设施的统筹工作也很到位。他们的经验值得鄱阳湖好好研究啊。”

解决之道

鄱阳湖流域的抚州地区是南丰蜜桔的主要产区,近年来,受冬季冻害和高温干旱气候变化影响,南丰蜜桔产量和品质令人堪忧。虽然温度的升高使蜜桔的种植面积扩大,但极端气温频发的趋势和水土流失的日趋严重,却极大抑制了果实的发育。

在走访德安县郊的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时,负责人特别介绍了坡地生态果园生态的研究成果,新技术的引进已为南丰蜜桔种植提供了新的改善方案。除此之外,政府也在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创新开发。江西省气候中心殷剑敏主任介绍说,政府已经开始和江西人保合作,南丰蜜桔冰害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即将推出市场。

在利用科研技术提高传统农业种植效率的同时,鄱阳湖流域的一些城市也在低碳节能方面积极尝试,以抵消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坐落在江西东北的共青城自命名之日起,便如朝阳似火的青年,担当江西发展的急先锋。1960到70年代,面向香港市场的板鸭催生了一代国产名品“鸭鸭羽绒服”,鸭鸭集团成为我国最早从事羽绒服装生产的企业。

进入21世纪,共青城开始在新城市发展上动脑筋。自2009年开始,共青城出大力发展全国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目前,园区已有超过60家企业入驻,投资强度超过200万元/亩。除了传统电子产品、纺织服装之外,创业基地正逐步吸引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投资,风能、光伏、太阳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相关企业相继进驻青年创业基地。身为低碳试点城市,共青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全省平均值低1/3。

清晨7点,共青城市政府隔壁街道,早点摊上1块5一碗的肉丝米线刚刚出锅,还冒着热气;街边,一家接一家的露天摊位出售着样式陈旧的服饰鞋帽,花花绿绿的塑料生活用品向我们反复强调着一座3线城市的特征。

在一街之隔的五星级酒店大堂,全身职业行头的高尔夫球友正准备将两套名牌球具装进车厢。坐落在胡耀邦陵园附近的庐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是江西省唯一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全年对外开放。作为革命名城的共青城,已将运动休闲旅游提上经济发展的议程。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会、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和在建的四季滑雪场……共青城,正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星子县位于共青城东北50公里之外,此地拥有优质的风资源,年平均风速约6.5米/秒。几年前,星子县政府以永久性占地5万元/亩和道路占地8000元/亩的地价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纷至沓来。2009年6月,由中电投江西分公司动工建设的大岭一期风电场,共安装了13台1.5兆瓦风机,并于当年12月并网发电,在2010年产出了近4200万度电。

爬上大岭一期风电场山头,听星子县发改委副主任、风电办公室主任陈维林介绍说:“我们在工业上没有优势,只有因地制宜。”在利用和发展优势风资源方面,星子县做得十分出色。除大岭外,星子县的长岭风力发电厂和在建的沙岭发电厂将为江西省的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农村的社会、生态之间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由此,经济上虽取得了一定的增长,生态上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解决农村发展的问题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生态农村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对政府依赖性较强,对生态农村建设认识不足。

生态农村建设理所应当要由政府充当主持人。但是当这项工程建设到一定程度后,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就要发生转换,应由农民充当这项工程建设的主人。然而,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对生态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宣传不到位,加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程度限制,导致农民习惯性依赖于政府的行为,对生态农村建设的认识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62%的农民认为生态农村建设只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2. 只注重外在形象改造忽略了内涵建设。

当前,大多数地方仅仅把建设停留在村庄外在形象的改造,而对于村民的文化建设、文明建设等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农村赌博现象屡禁不止,迷信风气较重,对于“算命”、“看相”等迷信深信不疑。还有的村庄攀比之风甚重,相互摆阔气讲排场,生活陋习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等等。这些都与生态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3. 生态基础设施薄弱,后续建设经费不足。

调查表明,尽管有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改造,但与生态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此外,生态农村建设的后续经费也明显不足。在有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后期损坏严重,缺乏维护,村容村貌也得不到保护,经常出现村庄垃圾成堆、牛粪满地、路灯不亮等情况。

4. 乡镇工业园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目前,各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都很重视,都积极地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大力扩建乡镇工业园。而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引进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些地方引进的企业大多数是高污染行业,如造纸厂、水泥厂、印染厂、纺织厂等。调查显示,40%的人认为居住地环境遭到了污染,30%的人认为工业园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可见,乡镇工业园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村建设的策略

1. 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建机制。

生态农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事关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应该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为生态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2. 加大宣传,强化农民在生态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

在生态农村建设进程中,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强化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以弱化他们对政府的依赖性。为此,政府应加大生态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建设进程中来。如不定期举办生态农村建设的宣讲,组织开展生态农村建设图片展,组织举办生态农村建设完成后未来生活大讨论等活动,让农民参与到生态农村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既可加深农民对生态农村建设的认识,又可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注重生态农村的内涵建设。

在外在形象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要适时地将建设重点转到内涵建设上面来。要大力开展扫除农村生活陋习的活动,宣讲赌博、斗殴、迷信等生活陋习对于家庭的危害,向广大农民宣传现代化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模式,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要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文化普及活动,以现代文明影响、推动生态农村的内涵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文明。

4. 建立长效后期维护制度。

生态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括了规划、建设和后期维护的全过程。规划、建设固然重要,但规划好了,建设完美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就会使原有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在生态农村的建设过程完成之后,更重要的是进行有效的后期维护服务工作。我们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后期维护制度,并督促落实运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朋友的主动性,积极投入到建设成果的维护中去,从而确保生态农村建设的成果能长期被广大农民享用。

5. 逐步建立乡镇工业园企业准入制度。

地方政府应该逐步构建乡镇工业园企业的准入制度,坚决禁止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进入。对高污染、高收益的企业要积极引导企业建设污染处理系统,并督促检查其运转情况,对于污染处理不力的企业进行黄牌警告,直至关停。对于低污染、低收益的企业可少量引入。对于低污染、高收益的企业则应大力引进,并给予适当的扶持。这样,既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又不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污染。

参考文献

[1]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讲稿 篇5

-------------------背景 接下来我将围绕位置范围、发展定位、功能分区、特色以及实施影响几个方面对该规划做一个大概介绍。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就是以鄱阳湖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南昌、景徳镇、鹰潭等38个县市区。

--------------位置范围 基于鄱阳湖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毗邻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发展的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

因此将其定位为:(三区一平台)

1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发展定位

规划又根据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三个部分,湖体核心保护区,以98年最高水位线为界,有5181平方公里,滨湖开发带一湖体核心保护区界线,向陆地延伸3公里,有3746平方公里,区内其他范围称为高效集约发展区,依据各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对各区的功能进行了界定,湖体核心保护区主要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而滨湖开发带主要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高效集约发展区则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功能定位

围绕着前面所说的发展定位及各区的功能定位,规划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环境友好型产业大发展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深化改革开放,而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环境有好型产业的发展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规划的重点,也是该规划具有特色的地方,我将对这三个方面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部分是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建设为重点,用工程建设的方式旨在提高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理念。包括重要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范,工程建设方面,在鄱阳湖建立了五个重点的自然保护区(图),以及遍布区内建设了三十余个污水处理中心,恢复生态植树造林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核心还是要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就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关键的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规划中强调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这是第二个特色,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方面进行规划调整,①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利用现代科技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依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包括优质稻谷生产基地、油菜基地、水产品基地、柑橘基地、茶园基地、食用菌加工基地、优质蔬菜基地。

② 第二块是工业,要求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突出特色,改造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鉴了国际与中国业内已成熟的产业转移和集群发展模式,各市抓住本地的优势,建立了八大产业基地(图),在南昌市建立了光电、新能源、生物、铜精深加工、航空、汽车产业基地,九江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湖口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景德镇航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贵溪铜冶炼生产基地、樟树生物化工产业基地、新余新能源产业基地、新干化工产业基地,实施支柱产业基地化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既整合了有限的资源,又可根据产业的前后级旁侧关联效应,优化产业结构。

③ 培育现代服务业,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主要也是依靠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3)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项目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针对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包括4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是水利设施完善,兼顾防洪与抗旱、生活与生产;第二个方面是保障能源供应,建设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图)布局合理规划,为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除此之外,《规划》还要求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完善电力传输网络,加快油气管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建设。

-------------------------基础设施 针对规划中的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可概括为三个定性的目标1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继续畏惧全国前列2经济实力明显增强3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该规划批复至今有四年多,从规划实施以来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鄱阳湖的环境,在定量目标上也不断地靠近,鄱阳湖湿地面积由08年46937.5公顷到13年增加到70126.8公顷,区内38个市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也不段提高、稳定在63%以上,此外经济综合实力也显著增强,2009年区内生产总值4491.39亿元,2011年达6805.48亿元,到13年前三个季度就达到了5739.2亿元,人均gdp也不断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进步都充分肯定了规划的重大战略意义。当然这其中也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比如完善鄱阳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工程建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统计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经济研究 篇6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规划》的主要内容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被誉为我国的“最后一湖清水”,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温家宝总理关于“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的重托,推动江西省在中部崛起;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战略目标:到201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任务: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四大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经济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等“十大产业基地”。

《规划》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特色是生态,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先行试验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这是一次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的探索,对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的构建,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具体落实。

二、何谓“低碳经济”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无休止地利用化石能源,放任CO2的高排放,把自己从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体系带入了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体系,同时也使自己面临全球变暖、气候恶化、资源濒临枯竭、经济发展受桎梏等一系列危机。面对此危机,人类开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有别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经济发展方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方式,一般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来实现。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道路上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立足于江西省情、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这对加快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生态区的一面旗帜有着显著的意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和挑战。

(一)机遇

1.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人类发展需要。怎样处理好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难题,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低碳经济为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作为欠发达地区,江西一直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两难博弈,然而国家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意味着国家鼓励其成为我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先行者。这意味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节能减排,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是兼顾“低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经济模式过分追求“量”的增长带来的环境破坏,而且能够为经济增长“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江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选择低碳发展之路是必然之举。

2.生态优势。江西良好的生态优势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地区成为低碳经济天然实验场提供了现实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57.3%;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05%,位居全国第二位;依托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建有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9个,居全国第一位;拥有自然保护区156个,其中国家级8个,列全国第二位。鄱阳湖周边地区早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其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即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的效果良好。

此外,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整个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每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00万吨,占到全国淡水养殖的10%,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再者,江西省已具有一定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比如,南昌市倾力做强做大一些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产业群,如光伏产业等,并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又如,新余近年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也积淀了一定的基础,在经济和区位以及国际关注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3.政策重视与支持。2007年,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与加快发展的统一,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战略。

2008年初,江西正式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008年3月8日,江西在北京宣告正式启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08年7月28日上午,鄱阳湖科技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论坛上,赵其国院士认为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江西在产业选择上应主要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新兴生态产业。江西具有良好的条件发展低碳农业,“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以低碳经济为抓手,这将为我省新型城镇化拓展更大的空间”。

2009年11月15日,为了配合首届世界低碳和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的召开,江西省政府发布国内首个以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为名的白皮书,提出了江西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区域布局等,阐述了江西低碳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思路,着眼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低碳工业产业群以及现代旅游产业群,发挥南昌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行以生态保护、低碳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江西建国以来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节能减排,实现低污染、低排放、可循环、高产出的低碳经济是一致的。

2010年1月27日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主题,江西两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江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双溪认为,江西应该大力发展好低碳和生态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2010年1月28日,在政协江西省十届三次会议提案协商办理座谈会上,“低碳”成为提案的核心词汇。四位民主党派代表和三位政协委员分别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10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科协、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承办,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江西省生态学会、江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题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包括中部六省(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在内的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举全省之力,国家给予了强力的重视和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其低碳经济,正值天时、地利、人和。

(二)挑战

在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由于人口增多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面临碳排放迅速增加的风险,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衰退、生物多样性削弱、水环境污染加剧等诸多问题,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江西省的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资源都十分贫乏,人均能源储量原煤约33.5吨,只有中国人均储量的1/3;人均能源消费量只有全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2。能源生产结构长期过度依赖煤炭,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扩大。全省原煤生产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高,而水电这种清洁型能源比重不断缩小。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使得环境和运输不堪其负。整个江西省现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时期,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换句话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

再次,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不足,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值得重视的是,上述问题和矛盾,都需要在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经济建设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江西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双溪认为,江西应该大力发展好低碳和生态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从节能减排、倡导生态产业、使用低碳能源、建设低碳城市入手发展低碳经济。

(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规划》指出要突出发展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突出发展高效低耗的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水平领先的高技术产业,突出发展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使低碳与生态经济成为江西崛起的经济脊梁。

1.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第一,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保证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第二,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出优良粮食品种,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培育壮大一批优质农产品出口专业基地;第三,改善水利设施,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建造标准粮田;第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加快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节水增效、有机农产品、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第五,在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更加积极地提倡并扶持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生物治虫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环节。

2.创建新型工业体系。《规划》提出,加快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创建新型工业体系,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要“上大压小”,建设高效率、大容量燃煤火电机组,关停小火电;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利用模式,全面改造工业制造、矿山开发等方面的流程工艺,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推进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着力推进钢铁、化工和有色金属等行业改造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延伸产业链,提高单个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程度。

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在严格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依托现有钢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积极推广窑尾余热发电等节能和环保技术,支持建设节能环保型建材项目。

再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

最后,加快开发新能源产业。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输送网络建设,构建清洁高效、保障有力、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3.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为16.4:52.7:30.9,三次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 0.21、1.31、0.33 吨标准煤 /万元,可见,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而相对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

要发挥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依托中心城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配套、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扶持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和机构发展,提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发展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节能咨询等服务业;积极推行污染治理特许经营,大力发展环境保护技术科研开发、环境保护产品经销、环境工程、环境保护技术咨询等服务;鼓励加强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和企业的环保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环保服务业技术水平。

着力发展旅游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和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剥离、分立或外包物流业务,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

(二)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该省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力求从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一是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碳税的税率由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因此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有明显作用。省相关部门应密切协作,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促进各地区、各单位之间利益均衡、提高减排效率有重要作用。另外,就是要深入研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问题,把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班子、考察班子的重要依据,作为培养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建功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要为各种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展示项目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尝试设立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等切实保证发展低碳的资金需求。整合现有的低碳技术,通过技术交易等手段,促进其迅速推广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应用低碳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即要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限制高碳项目的准入、注重高科技人才引进

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高危项目坚决不搞。在招商引资中实行重大的转变,把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选择没有污染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业和行业来落户江西,提高在全国具有平均先进水平的产业和产品进入江西。有效限制工业制造、建筑和交通运输等高碳行业的能源消耗,逐步开拓出一条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兴发展之路。

实施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引进高科技人才,因此要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广纳科技和管理贤才。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并积极开展与国际间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十大产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组建一批具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四)打造低碳城市、营造低碳生活舆论氛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有大量的城市建筑物涌现。据权威部门估算,建筑消耗了全球能源的大约40%,在我国,建筑已经占到能源使用的23%,释放出大约同等比例的二氧化碳。因此,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为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城镇建筑发展中应当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设计,诸如更好的隔热功能、更加有效的照明和电气设备、经过改进的门窗和排气风扇,使得建筑所需的化石能源可以减少70%或者更多。南昌市已与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保定市同时被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省市,率先在全省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责无旁贷,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展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区域城市群时,建设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并通过建成区内植树造林,营造近自然的城市森林,增加城市建成区森林面积;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郊野公园建设,逐步实现郊区森林公园化。

五、启示

我们所要建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在整个区域内实现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自身发展与周边联结互动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在得天独厚的契机与挑战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在江西省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辐射作用的生态经济圈,成为江西崛起的经济支撑点,成为全国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典范是指日可待的事。我们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余国良,祝小平,黄芳茭.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8).

[2]蓝伟国.针对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中国有色金属,2010,(20).

[3]孙国琴.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万载经济发展进位赶超[J].理论导报,2010,(8).

[4]喻春龙.从自言自语到借势造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宣传报道急剧升温及其原因分析[J].声频世界,2010,(9).

[5]周锐.低碳经济的环境立法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

[6]刘德豪,刘辉,谢利华,秦莉.基于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对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的研究 [J].区域经济,2010,(61-63).

[7]李武军,黄炳.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8]蒋如铭.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J].时代主人,2010,(9).

[9]沈谦芳.凝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强大合力[J].当代江西,2010.

[10]彭迪云,许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创新[J].江西崛起策论,2010,(10).

[11]肖复明,张学玲,蔡海生.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J].人民长江,2010,(10).

[12]何文靓.试析发展低碳经济是江西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0,(27).

[13]席鹭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5).

[1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瞄准低碳经济,着力转变增长方式,适应又好又快发展[EB/OL].中广网,2010-01-29.

[15]政协委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建成低碳经济实验区[EB/OL].今视网,2010-01-28.

[1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打生态,重点发展低碳产业[EB/OL].大江网,2010-01-28 .

[17]陈双溪: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EB/OL].中国江西网,2010-1-28 7:38:36

[18]建设鄱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向全球取经[EB/OL].江南都市报,www.jxgdw.com,2010-9-26.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 如何协调并促进二者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也是一个世界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得到国务院批复, 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实施并完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不仅关系到江西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及实践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支持意义。

生态经济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共生耦合, 其本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 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最终建立经济、社会、环境三者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 这就需要创新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是指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1]。因此, 生态产业具有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双重功效。笔者认为, 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上述双重任务的有效路径和必由之路,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载体, 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然而, 具体如何建设鄱阳湖地区的生态产业体系, 以实现《规划》所提出的战略目标, 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部门的人士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本文认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及主要内容,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其构建途径, 并以实例加以佐证, 旨在为该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提供相关支持与建议。

1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1.1 生态产业链的内涵

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 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 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2]。它是一种新型的产业链, 它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统一, 强调资源的内部循环和再利用, 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3R) 为基本原则, 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 它是由一系列产业链上有一定关联的企业所组成, 是集合了生产、销售、运送、分解和循环等项活动的集合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 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 最终实现物料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网的延伸。它是“循环经济”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践,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之一。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生态产业链构建是一项新型的产业系统创新工程。根据各企业自身的特征及其在生态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 可以将产业链上的企业划分为生产者 (包括物质生产者和技术生产者) 、消费者 (加工生产者) 及分解者 (还原生产者) [3], 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循环, 达到零排放、无污染的目标。各企业链接的简单示意图如图一所示。

1.2 生态产业链的生成机理

园区内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 决定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1) 受成本推动作用。企业共生关系的建立, 使得大部分副产品或者废物成为下家企业的原料, 这种在链网内直接消化的机制, 实现变废为宝, 直接降低了企业废物处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2) 受效益驱动。随着链网内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提高, 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参与共生的各个企业也都会享受范围经济利益。 (3) 受内生动力驱使。生态产业链系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无限输入和输出, 保证系统有序进展, 其协同性也自始至终贯穿于区域内生态产业链的整个形成过程。

1.3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关键之处

随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的外在压力以及技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大, 生态产业随之萌芽并不断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包含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在内的高效产业结构, 最终实现生态良好、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三者协调共进。生态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基础上, 把生态链与产业链有机高效的结合起来。在生态产业体系中, 每一个单元都作为其他单元的资源生产者及消费者, 环环相扣[4]。由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可以得知, 生态产业链就是生态产业体系的基本元素, 其链上各企业分工合作, 横向耦合, 纵向延伸。因此, 各产业内部或者两个及以上产业之间建立的生态产业链是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产业体系得以运行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构建一个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内部与产业间、企业内部与企业间的生态产业链。构建生态产业链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途径

2.1 确定关键种企业

作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在生态产业链构建过程中, 关键种理论逐渐得到重视与应用。“关键种企业”是在企业群落中, 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 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 居于中心地位的企业[5]。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选定“关键种企业”, 构筑企业共生耦合体, 是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它对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稳定和发展具有核心意义。

确定关键种企业必须因地制宜, 科学性与实用性并举。首先, 选定的关键种企业, 必须是那些对资源及能源需求量大, 废弃物和副产物排放量多的企业;其次, 关键种企业对整个区域系统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效应, 在整条产业链上处于支配地位, 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再者, 关键种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 能够不断创新, 吸引其他企业, 在技术上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最后, 关键种企业还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 选定关键种企业应该把产业链上的分解者考虑在内。

2.2 增入补链企业

优选出关键种企业后, 分析企业之间工业代谢的特性及价值活动的连接,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 以经济性、生态性及稳定性为原则, 以其利用副产品和废物、提供资源及能源为突破点, 有针对性的增入补链企业, 沿着产品代谢、废物代谢及原料来源三条主线, 以技术为支撑, 以物流为纽带, 采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办法引入补链企业。通过自上而下最先引入的企业主要是把关键种企业的副产物及废弃物 (经资源化处理) 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 自下而上则最先引入的企业应主要负责为关键种企业供应资源、能源及原材料。当然, 这部分最先引入的企业除了对接关键种企业及生产产品外, 也会产生部分仅通过关键种企业无法消化利用的副产物及废弃物以及对其他资源、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 因此要不断增入新的补链企业, 以利用其上游企业的副产物及废弃物, 或者为下游企业提供资源、能源及原材料, 如此循环往复, 生态产业链不断延伸, 无污染、零排放才有可能实现。同时, 作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一个重要支点, 各补链企业在规模上应与其链接的企业保持一致, 持续强化合作关系。

此外, 技术是生态产业链得以延伸的重要保障, 引入相关高科技企业和资源回收型企业, 把本来相关度不高的某些技术及企业紧密连接在一条链上, 构成技术群及企业群, 从而提高产业链上副产业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提升产业价值。

2.3 纵向延伸, 横向耦合

产业链上的纵向关系是指上游与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横向关系是指同为下游企业提供废弃物、副产物、其他资源、能源及原材料或者同以某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副产物、其他资源、能源及原材料为原料的企业之间的关系。纵向延伸主要是针对产业链的长度而言的, 横向耦合是针对产业链的宽度来讲的。

具体来说, 要构建生态产业链, 首先, 要不断拓展链上的上下游企业, 上游从提升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着手, 降低生产成本;下游不断深加工, 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转化增值。同时必须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废弃物或副产品及其他能源、资源、原材料的供给与需求的依赖程度以稳定整个产业链。其次, 要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之间的共生与耦合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加强企业横向关系上的协作与竞争, 提高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可获得性, 将几条平行的生态产业链横向链接起来, 促进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而提升整个生态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使得经济和环境利益进一步提高。生态产业链设计要坚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原则, 各企业之间要多层次合作, 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工业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在内的区域生态系统整体的优化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4 生态产业链网的构建

生态产业链网的形成是生态产业链发展的最高阶段。首先要确定主导产业链, 主导产业链是生态产业链网的核心链条, 通常决定整个生态产业链网的形成与完善, 并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维持着整个系统的生产稳定及持续发展。主导产业对其他企业及行业的发展有制约和领军作用, 居于整个生态产业链网的核心地位。因此, 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能力极强, 它在区域生态产业系统中应具有核心地位, 对区域内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及辐射效应。当然, 与关键种企业一样, 主导产业也必须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8

影响一个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很多, 根据调研, 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产业结构、资源、生态环境、资金、科技与人才等方面。影响因素不同, 引导的发展模式也截然不同。本文初步分析了这些因素, 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提出一些思路建议, 以期为合理构建鄱阳湖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政策因素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以及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 各种政策应运而生。影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因素很多, 既有国家宏观政策, 也有各区域具体的政策法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更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应该说, 国家对全面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给予了大力支持, 其中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加大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要合理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 构建合适的发展模式, 应该争取财政税收政策支持。调整和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 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及生产国家专用设备产品的企业, 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的优惠政策。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 探索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森林保险、责任保险、小额农业保险等功能作用,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

1.2 给予重大项目支持

自鄱阳湖流域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 国家在项目规划、布局及审批、核准等方面都予以了重点倾斜;在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上给予优先安排;同时, 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 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示范园及一批循环经济实验区, 推进开发区、工业园扩区升级。

1.3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项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一流示范性区域, 经过美国、澳洲、新加坡国际顶级专家规划, 按照“集聚经济, 高效开发”的功能定位, 建立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扶持机制, 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项目, 实行项目核准备案、土地供应、要素保障三优先, 按照一流标准来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核心示范区。

2 发展基础与产业结构水平因素

基础设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尤为薄弱、城镇公共设施落后、工业技术水平低。鄱阳湖流域经济中, 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商品化程度低, 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农业部门仅能向生态工业部门提供少而且品质较为低下的初级原料及初级加工品[4]。同时, 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还没有跳出传统而单一的“粮猪型”模式。近年来, 生态农业、特色效益农业虽然有所发展, 但所占比重很低。水产养植主要分布在乡村, 远离城镇工业发展区域, 没有做大做强, 不能形成有当地特色的知名品牌。农产品精加工不够, 产业链较短, 因此, 应全盘考虑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 制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 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 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5]。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多层次循环利用等为特征,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 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经营和管理的一种综合工业发展模式[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 就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在工业生产领域, 广泛运用生态经济技术, 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建立生态工业产业体系[7]。

3 资金投入因素

区域发展是需要成本的, 在很大程度上, 资金投入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特别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缺少资金可能对生态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随着经济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基础建设薄弱、公用设施落后、工业技术水平低等一系列不利情况下, 却要承接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 这些促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整体负担不断加重, 财政压力也不断加大, 甚至超出承接能力。因此, 国家和省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 必要时全面承担。国家应对该经济区安排配套的专项资金, 统筹解决经济区历史遗留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能有效改善生态经济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项目, 应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对区域内资源枯竭的城市, 在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乡镇村教育文化及卫生体育、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争取更多资金;对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 应加大建设资金投入;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做大做强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完善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积极推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建立金融风险分散机制等。

4 资源与生态因素

资源与生态状况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基本因素。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8]:“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 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9]。而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水源污染、农业生态恶化等, 将大大延缓经济发展。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过程, 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 必将停滞不前[10]。一般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水、旅游景观和矿产等资源也比较富足,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 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而且分布比较集中, 易于进行开发利用, 而且这些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有限, 只要提高开发能力,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必将大大促进当地经济水平发展。

5 科技和人才因素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科技因素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 科技进步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制约因素。然而, 长期以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低, 产学研结合的不够紧密, 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体系建设落后, 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如生态功能评估技术、优质速生林木资源筛选及培育技术、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控技术等, 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严重影响了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创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制定行业标准、培育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组建和完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促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体系建设等。

同时, 发展林业生态经济, 必须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态知识的人才, 生态产品的生产、经营也需要高科技人才。因此, 要特别注重科技力量的培养, 加快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一方面要留住现有人才, 另一方面要外引人才, 要用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应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和支柱企业的作用, 依托现有教育资源, 立足支柱产业, 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以加强企业与职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进一步提高高校专业技术人才输出率。

参考文献

[1]石广义.中国西部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5.

[2]大江网-江西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EB/OL].2009-12.http://jiangxi.jxnews.com.cn/sytem/2010/02/22/011312446.shtml.

[3]中国南昌.国家对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政策支持[EB/OL].2010-02-21.http://www.nc.gov.cn/ztbd/stjj/jjjd/201002/t20100221_214982.htm.

[4]邓水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中部崛起战略, 2011 (1) :206.

[5]麻智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J].企业经济, 2008, (8) :81

[6]杨文举.发展生态工业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2 (31) :37.

[7]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EB/OL].2011-01-25.http://www.poyanglake.gov.cn/zw/phgh/201101/t20110125_278775.htm.

[8]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的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学术文库博士论文, 2003.

[9]李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J].大观周刊, 2011 (23)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9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化建设的紧迫性

第一, 江西是我国能源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之一, 常规能源只有煤炭和水力, 缺油、少气, 且储采比率偏高, 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原油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完全依赖进口。水、火电, 送配电结构也不够平衡。

第二, 能源生产结构以煤炭为主, 过度依赖煤炭日趋严重。从能源生产结构看, 长期过度依赖煤炭, 而且比重还在不断扩大。 (见表1) 。

第三, 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50%靠外省调入。由于江西仍属于能源资源欠缺省份, 一次能源生产量远不能满足自身能源消费要求, 外购数量越来越大。2008年, 全省从省外调入的能源总量 (含进口量) 为3424.51万t标准煤, 比上年增长0.3%, 比2005年增长35.8%。

第四, 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经济结构。从江西省经济发展情况看, 工业化进程加快, 并且全面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期。从产业结构上看, 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二是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高。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实和长期发展状况与低碳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 鄱阳湖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来自“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三大挑战。

2.1 鄱阳湖生态区严重的生态污染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鄱阳湖生态污染主要表现在:

湖区水情恶化, 洪涝灾害上升: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 由于江西东、西、南群山环抱, 只有北部的鄱阳湖平原地势低洼, 因此构成了辐聚状的鄱阳湖水系, 其集雨面积达16022万km2。

湖床淤泥抬高, 农田涝积严重:鄱阳湖汇集五河来水, 五条河流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入湖淤积, 使河床湖底不断抬高, 田面高度相对下降, 造成地下水位升高。洪水季节, 堤外江湖水位均高于坪内地面, 堤内久渍, 易致涝渍。

水产资源破坏, 生物品种下降:鄱阳湖由于泥沙淤积, 人工围垦, 使湖床淤高, 湖面缩小, 鱼类资源趋向衰退, 渔获物的群体结构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 鄱阳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植物种类也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

2.2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鄱阳湖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 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 产业体系薄弱, 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同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些重点行业中落后工艺所占的比例仍然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 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的特征在未来几十年将长期存在, 陷入所谓的“锁定效应”, 这将极大地增加未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 并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带来更大的减排压力和区域谈判的压力。

2.3 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间存在着较尖锐的矛盾

目前,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 其特点是重工业加速发展。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 在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将加快, 温室气体排放将不断增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 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 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将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压力, 付出更高的代价, 面临更大的困难。

3 建设低碳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对策

3.1 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 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第一,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 鄱阳湖经济区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一流的工业技术、一流的骨干企业。已投产和在建的光伏产业及关联企业20余家, 2008年, 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68.5亿元,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全省围绕打造世界光伏产业基地的目标, 现已形成以赛维LDK太阳能为首的新余太阳能光伏产业, 升阳科技、晶科能源等重点企业, 实施赛维1600兆瓦多晶硅片扩建、2.1万t多晶硅料、100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升阳科技2500兆瓦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 培育科技术含量高、生产成本低、产业链条长、产业规模大、节能环保的光伏产业体系。

第二, 重点加强核电建设。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 核电属于清洁能源, 是可以大力发展的新能源。如果要建一个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 其需要的燃料 (主要是铀) 仅为30万t。鄱阳湖经济区是全国铀矿资源大省, 铀矿产量和铀产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所以鄱阳湖经济区新能源振兴和发展规划的重点是核电。

目前, 鄱阳湖经济区大力推进核电建设, 彭泽帽子山核电站的项目正在建设中, 到2012年, 全省统调装机容量在关闭200多万千瓦火电机组基础上, 达到1500万千瓦。鄱阳湖经济区核电如按规划建成, 年发电量可相当于1000多万千瓦燃煤机组的发电量, 将占全省年发电量的40%, 可年减少入赣原煤3000万t, 将大大减轻鄱阳湖经济区省电煤外购运输的压力, 大大降低燃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第三, 积极发展光电产业。作为节约能源的半导体照明 (LED) 产业, 是鄱阳湖经济区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围绕建设南昌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 以晶能光电、联创光电等企业为重点, 鄱阳湖经济区晶能光电公司自主研发的硅衬底发光二极管技术打破了美日技术垄断, 是全球第三家、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LED企业。

第四, 稳步开发风力发电。鄱阳湖经济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发展潜力较大。合理开发风力发电, 可以有效缓解全省水电丰枯矛盾, 实现风电水电互补。而且风电是环保型能源, 没有废气排放, 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振兴新能源也是鄱阳湖经济区省应对气候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 持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鄱阳湖经济区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 提升能源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必然趋势。

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008年, 江西产业结构为16.4:52.7:30.9, 三次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21、1.31、0.33t标准煤/万元, 可见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要实现节能降耗, 首先, 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从而相对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其次, 要加快发展轻工业, 严控高耗能行业, 调整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鄱阳湖经济区应抓住当前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正向中部内陆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 逐步缩小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要严防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借招商引资之机进入江西, 使经济结构逐步向节能型结构发展。

3.3 政府应该在低碳化建设中起到统筹领导的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 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鄱阳湖经济区来说, 政府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 应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难度大, 要求很高, 为了统筹全省低碳经济发展, 必须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研究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重大策略。

第二, 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议相关部门从税收、信贷、土地、产业等方面, 指出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 特别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给予激励政策。

第三, 着手建立低碳经济试点示范。低碳经济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无论是产品开发, 还是技术推广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为了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机遇, 建议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 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四, 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 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 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 并变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结束语:2009年12月底, 江西省出台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提出把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十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尤以清洁能源为首要发展产业。也充分显示出江西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心。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3) :14-20.

[2]胡俊,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江西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6) :7-9.

[3]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J].价格月刊, 2010 (12) :1-9.

[4]胡遥虹, 发展低碳经济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理论导报, 2010 (10) :17-18.

[5]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1) :21-26.

[6]金碚,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5-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10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 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目前,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 如何与时俱进,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这将直接影响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 并对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1 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意义

加强区域内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既是对江西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 也是对江西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既是对江西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洞察;既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 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

1.2 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区域内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对党执政兴国理念新发展的认识;有利于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宣传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有力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2.1 部分院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 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 区域内高校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类学校, 无论是与生态建设紧密相关的专业还是其它人文社科及理工类专业,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都较为欠缺。高校普遍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 教育内容仅停留在自然科学的生态学课程和形势政策宣讲教育的层面上, 生态人文教育内容缺乏, 且教材内容陈旧, 没有充分反映现代文化的创新;有些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的宣传和志愿者层面的活动。这些不全面、不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 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和自觉性,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成效也有限。

2.2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任何教育都不能靠单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亦是如此。由于对生态文明认识的缺失, 导致了学校、家庭、社会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很难与外界进行渗透与配合, 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 接受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的实践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也很少。

2.3 大学生群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存在差异,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难度大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 不同群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看法差异较大。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态意识、道德意志和行为较好, 能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实践;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离自己很遥远, 关系不大, 最多只要不乱扔垃圾、不随便吐痰等等就足够了;有的甚至还肆意践踏校园草坪, 随意攀折花草树木, 连随手关水关电的基本行为习惯都没养成。不同群体间的认识差异, 加大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难度。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1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 就是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观。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主要目的在于让区域内大学生认识到: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多样性神圣不可侵犯;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离不开自然界这个良好的生存家园。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来讲,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把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关乎人才培养质量, 关乎国家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并内化为实际的生态环保行动。因此, 区域内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十大新兴产业, 调整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积极创建和巩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业教育教学和实习及就业创业与道德教育活动基地, 自觉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高校课堂教学与课外素质拓展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大舞台, 切实加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 使区域内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和胜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从而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当代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虽然有所增强, 但他们在创新创业技能、消费方式、生活模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仍与现代生态文明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高校应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构建全面系统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开设有关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人文素质课程, 将生态环境素质列入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技能和本领, 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和开展生态文明特色教育。

3.4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大力建设高校大学生环保社团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 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 各高校环保社团经常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诸如大学生环保夏令营、生态体验、低碳消费、义务植树、环保宣传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态环保实践行动,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 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并有利于提升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因此, 区域内高校要不断重视和加强环保社团和志愿者组织的建设, 同时要重点扶植和打造一部分有实力、有潜力的社团,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担当者。

3.5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省情教育活动

近些年来, 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了以“热爱江西、建设江西”为主题的省情教育系列活动, 卓有成效, 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江西、认识江西, 把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激发了大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青年大学生是江西建设和发展未来的生力军,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要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江西省省情教育活动, 努力把丰富的省情教育资源转化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的生动教材, 让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促进广大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6 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区域内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要以项目化管理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组织大学生在社区、学校、公园等地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咨询”等活动, 组织大学生大力宣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宣传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在学生党、团支部中开展共建活动, 通过“党、团支部——村、街道”结对子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总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以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指针, 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 本着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着重研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如何着力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要培养更多生态文明建设人才[N].中国绿色时报, 2008-12-22 (001) .

[2]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科协论坛, 2008 (9) :139-140.

[3]李永兴, 魏延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商界, 2008 (3) :2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11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3-0021-06

[作者简介]黄国勤(1962—),男,江西余江人,农学博士后,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0-06-18

Analysis 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Hydro-junction Project in Poyang Lake

HUANG Guo-qin

Abstract: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hydro-junction project is the core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Pres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hydro-junction project is still in debates and unde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nd demonstr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is longstanding. As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we should study the disadvantages and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make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hydro-junction project a benevolent, moral and strategic project with the merit in contemporary age and the advantage in the century.

Key word: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the ecological hydro-junction project in Poyang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江西全省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关键工程、头号工程。当前,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仍存在一定争议,且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之中。本文拟根据个人的学习和理解,并结合有关调研工作,分析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利与弊,以期为有关方面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尽个人微薄之力。

一、问题的由来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要在鄱阳湖建坝,当时他提出的目的是为连通赣粤水路航运交通。1946年,当时的《赣江流域水利建设计划》提出建闸方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式平也提出在鄱阳湖建坝,他的想法是建坝挡长江洪水倒灌。

1979年至1984年,着眼于抵御1954年大规模洪水,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对湖控工程开展全面研究。

1981年7月6~11日,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全省24个学会、16个单位的负责同志和科技工作者共71人参加的“第一次鄱阳湖综合治理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会上,有专家提出了兴建鄱阳湖“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的设想。

1982年3月14~19日,在江西省农委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科协组织了省地理、地质、水利、畜牧兽医、环境科学等学会和省交通厅航运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18人,对鄱阳湖进行了一次综合治理利用考察活动,国家科委应邀参加了考察活动。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有专家提出了鄱阳湖“控湖调洪”的规划设想和建设鄱阳湖“控制性工程”的方案。

1982年9月1~6日,由江西省水利学会牵头,省农委、省建委、省科协、省科学院等全省35个单位(部门、学会)共60名代表参加的“鄱阳湖工程治理学术研讨会”在鄱阳湖区新建县召开。会上,代表们就建设“鄱阳湖控制工程”进行了专题讨论,多数同志认为建设鄱阳湖控制工程是有效益的。

1983~198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省17个委、办、厅、局和地市,39所科学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的600多位科技人员,对“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开发整治研究”进行科技攻关。该次科学考察与攻关,对鄱阳湖控制工程进行了专门深入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认为鄱阳湖控制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垦殖、水产、血防、旅游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工程,但也会带来一些如排涝、淤积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200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江西4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要求开展鄱阳湖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加快立项进程的建议》的“一号议案”。

2005年11月22~24日,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为指导单位、江西省政协为主办单位的“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该次会议上,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了“兴建湖控工程合理调节水资源——关于建设鄱阳湖湖控工程的建议”,受到会议的高度重视。

2008年底,江西省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工作小组,就“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推动。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加快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家战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10年1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举行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专家聘任暨协议签订仪式,聘请国内著名科学家曹文宣、李文华、韩其为、刘兴土4位院士和舒俭民等专家领衔承担“鄱阳湖水生动物资源现状及其水利枢纽对水生动物影响与对策”、“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候鸟影响及对策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泥沙冲淤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防洪影响及对策研究”、“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水质影响与对策研究”和“江湖关系变化研究”等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研究课题,预期不久将取得丰硕成果。

考虑到建设这一“湖控工程”或“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影响,以突出“生态”的重要性,以下用“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一词表述,并全面、科学地分析建设这一工程的利与弊,以供有关领导与部门决策时参考。

二、工程的方案

要分析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首先必须了解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生态枢纽工程的方案。

(一)原方案

1983~1987年“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的研究成果认为,鄱阳湖人工控制有三种模式:一是全控制模式。用水工建筑物对整个湖泊与入湖河川进行全面控制,使其水文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如洪泽湖、骆马湖、镜泊源、白洋淀等均以这种模式进行人工控湖。二是分控制模式。用水工建筑物对部分湖泊与部分入湖河川进行控制,使其水文状况发生一定变化。三是局部控制模式。用水工建筑物对湖泊的局部水域进行控制,使其在特定期间发挥作用与效益。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全控制模式较分控制或局部控制模式更优,因此,在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时,应选择全控制模式。

(二)新方案

2008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决策,为该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江西省水利厅随即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把鄱阳湖建闸的思路由此前的“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即鄱阳湖水利枢纽建成,采取“调枯不调洪”的运行方式:汛期保持江湖相通,发挥鄱阳湖分洪作用,在枯水期则放闸蓄水。而原《鄱阳湖控制工程规划设想》计划在鄱阳湖口建闸蓄水,抵御长江洪水倒灌,拒长江洪水于鄱阳湖外,鄱阳湖与长江完全隔断。显然,“调枯不调洪”的设计理念,是将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由防洪为主要目的转为水资源的配置保护与开发利用,这是对鄱阳湖“湖控工程”方案的一大突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

据了解,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坝址选定为鄱阳湖入江水道,上距星子县城约12公里,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公里。此处,右边是屏峰山,属都昌县;左边是长岭,属星子县。两山之间湖面宽约2.8公里,为鄱阳湖入长江通道最窄之处。两岸均为岩质边坡,地形、地质条件都很好。右岸是修建水坝的理想场所,并且右岸屏峰山的基岩埋深相对较浅,是修建水坝的理想场所。“身高”不足200米的屏峰山、长岭山谈不上巍峨,却如两把大锁,锁住了浩瀚的鄱阳湖水。

鄱阳湖水利枢纽由闸坝主体工程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闸坝主体工程分别为船闸、泄水闸、电站厂房和过鱼建筑物。

在建设闸坝主体工程时,还设计安排了对鄱阳湖(吴城)、南矶两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拟将保护区用长达38公里的堤围起来,使保护区形成相对独立的保护圈,然后再在小保护圈内设立节制闸、排涝站,控制圈内水位,满足自然保护区湿地的正常运行要求,以适合冬季候鸟栖息。此外,一旦该工程实施建成,鄱阳湖14~16米之间约有600k2的草沼湿地,加上鄱阳湖(吴城)和南矶山自然湿地保护区445k2的草沼湿地,届时,至少有1000 km2稳定的草沼湿地供候鸟栖息。

为了使江湖相通顺利和满足鱼类洄游的需要,调控水位从21米降到了12~15.5米,大幅牺牲了发电与灌溉功能。又坚持改坝为闸方案,2.8公里长的枢纽工程开有111个泄水闸,每个闸宽16米,加起来总净宽1776米。全部开启后,江湖基本上处于自然连通状态,保证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保障水体更换速度。在5月至8月鱼类洄游高峰期水利枢纽闸门全开,保证洄游通道畅通无阻,并将建设仿生态鱼道,让鱼类自由进出鄱阳湖。

此外,还可以满足鄱阳湖血防灭螺的需要,保证将枯水期控制水位以下的钉螺杀灭,基本消灭鄱阳湖血吸虫病,以保障湖区人民生命安全。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水位将根据季节来调节。5月1日~8月31日的主汛期,闸门全敞开,江湖连通。9月1日~9月30日的蓄水期,当湖水位消落到15.5 m时,控制闸门开度,使湖水位维持在15.5m左右。10月1日~10月31日的补水期,加大枢纽泄量,将湖水位从15.5m降至调控高水位14m,以补充下游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外江水量减少。在11月1日至次年2月底的供水期,为满足通航、生态基流需求,枢纽最小下泄流量按925m3/s控制,尽量使湖泊维持在调控高水位运行。到3月1日~4月30日,加大枢纽泄量,至4月30日将湖水位降至调控低水位12m。

科学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将提供一个有效、可控的平台,保护、调节鄱阳湖生态系统新的平衡,促进鄱阳湖“水-草-鱼-鸟-人”复合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之“利”

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正面”作用和多方面的效益。

(一)航运

目前,由于湖面日益缩小,鄱阳湖通航范围必然缩小,且由于水位年变化巨大,一年中只有半年时间较好航行。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改变鄱阳湖现有的航运条件,湖面将变宽,水位将比现在稳定,航运的范围将扩大,航运时间将延长。水位提高以后,轮船吨级必然相应提高。据预测,鄱阳湖控制工程建成以后,可实现江西五河经鄱阳湖到长江再到沿海城市的通航直达,从而解决鄱阳湖内枯水期停航或绕道行驶的问题。

(二)发电

鄱阳湖多年平均流入长江水量为1470亿立方米(或1450亿立方米),超过黄、淮、海三河入海流量(黄河574.5亿立方米,淮河351亿立方米,海河226亿立方米)的总和,且鄱阳湖一口通江、通海,不从其他地方流入长江和海洋。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如将水位控制在16~18米,鄱阳湖控制工程建成以后,每年可发电8.94亿~10.33亿度,如果加上汛期长江倒灌入湖水量,其发电量还要增加。

(三)防洪

兴建鄱阳湖控制工程,不仅对鄱阳湖区的防洪功能有作用,而且对长江洪水同样具有调蓄作用和防洪功能。在1983~1987年的“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中,水利专家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认为建设控湖工程,可有效防御洪涝灾害,达到“江湖两利”。

在抗御洪涝灾害方面,由于鄱阳湖洪水季节一般出现在4~6月(或4月上、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而长江洪水一般出现在7~8月,修建鄱阳湖控制工程可利用长江和鄱阳湖洪峰期的差异,通过电力排灌“削峰填谷”等措施防洪,可获得“江湖两利”的防洪效果,对长江防洪和鄱阳湖防洪都有利。其实,不用通过电力排灌“削峰填谷”,在长江和鄱阳湖洪峰错开的年份,只要在长江洪水的第一或第二个比较安全的洪峰经过鄱阳湖口时关闭控湖工程的闸门,让长江水不进入鄱阳湖直接东流,保持鄱阳湖低水位,等到长江第三、第四危险洪峰经过时,再开闸门削长江洪峰,也可以提高鄱阳湖的调蓄洪水的作用。如果出现类似1998年长江和鄱阳湖的洪峰相碰的年份,有了鄱阳湖水闸也可以对江湖两边进行评估调控,同时保障两边的安全。若洪水出现严重危险需要泄洪,有了鄱阳湖控制工程的水闸,也可以控制洪水向泄洪区的流入量,从而减少泄洪区的损失。

(四)供水

鄱阳湖控制工程建成以后,可利用最低消落水位与汛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调节库容,在长江枯水季节的特枯时段(12月~2月)为长江下游补充优质的淡水资源,这也是对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有力支持。据鄱阳湖湖口站1950~1991年共42年的水位资料与鄱阳湖容积曲线分析,天然湖泊在长江枯水季节的特枯时段,即12月至2月仅向长江吐水量5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在天然状态下,长江特枯时,湖泊向下游吐出的水量是很少的。鄱阳湖控制工程建成后,可以将约40亿立方米的水量保留到长江枯水季节的特枯时段再放出去。这样,不仅在长江特枯时段多年平均能比天然状况多向下游供水约40亿立方米,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按下游的需要放水。这些水还可作为江苏省、上海市有效和可靠的优质水源。

(五)灌溉

鄱阳湖汛期水灾以后,紧接着就是伏旱与秋旱相连。期间,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大,沿滨湖农田主要靠提水灌溉。干旱年鄱阳湖水位低,提水灌溉受到影响,湖区旱灾也常发生。控制工程建成后,汛后(10月以后)将湖水位维持在18米或16米,能使沿江滨湖圩内高程在18米(或16米)以下的大部分农田,至少是高程在16米以下的300多万亩(20多万公顷)农田由提水灌溉变为自流灌溉,既可节省提灌费用,又可减免这些农田的旱灾损失。

根据测算,控湖工程建成后,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扩种双季稻50万亩,增加粮食产量30亿斤以上。

(六)养殖

鄱阳湖区历来是“鱼米之乡”,每年为国家、为江西提供了大量农产品,尤其是优质水产品。但因洪枯水域面积变化较大,对发展淡水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鄱阳湖水产业的发展。鄱阳湖控制工程建成后,水位相对稳定,水体面积、容积增大,为大力发展鄱阳湖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千载难逢的契机。

(七)血防

鄱阳湖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泛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修建鄱阳湖控制工程,对于消灭湖内主要生存于14~16米高程滩泥草洲里的钉螺,防治血吸虫病发生具有显著效果。有人试验蓄水13个月,钉螺死亡率达到93.52%。

根据大量研究,水利灭螺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方式,通过控湖工程调控水位及持续时间,能直接影响到钉螺的消灭程度。若湖控水位为16米,每年连续水淹8个月以上,连续5年以后,16米以下洲滩的钉螺便会被消灭,而16米以下有螺草洲占全湖有螺面积将达约80%。

(八)旅游

鄱阳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若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将“创造”一系列新的风景,从而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必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九)高效

2001年,江西省水利部门的专家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测算和认证,得出鄱阳湖控制工程总造价为80亿元人民币,总投资仅为三峡工程的1/25,大大低于三峡工程;而其蓄水能力却可达到200亿立方米,是三峡工程的2/3,占全国水资源问题的0.8%。如进一步实施退田还湖、加固圩堤,可蓄水300余亿立方米,超过三峡水库的蓄水能力。若仅从蓄水工程成本来讲,鄱阳湖水库每立方米的蓄水成本仅为三峡水库的1/16。

(十)简便易行

与三峡水库相比,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拆迁,更不用移民安置,具有简便易行、建设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四、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之“弊”

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既有上述有利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利”的影响,或者说,还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采取防范措施。

(一)淹没湖滩草洲

目前,鄱阳湖有湖滩草洲面积140万亩。草洲草类繁多,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并与水生动物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些湖滩草洲是鄱阳湖水牛季节性牧场,是湖滨农民农田绿肥和生活燃料的采集地,还是野生水禽和天鹅、白鹤等候鸟的栖息地。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由于常年保持较高水位(如原定16~18米,现定12~15.5米),湖滩草洲的全部或至少是大部分将被淹没,这对湖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也影响到农民有机肥的积制和生活燃料的来源,还对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严重影响。

(二)危及湖泊堤垸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湖区有相当部分堤垸常年“浸水”或“泡水”,必然对湖泊堤垸产生危害。

(三)有碍鱼类洄游

在当前未建生态水利枢纽工程之前,江(长江)、湖(鄱阳湖)是连通的,水生生物可以来回流动。鄱阳湖控制工程一旦建成运行,湖与江就产生了“天然屏障”,一年中可能有半年左右时间(具体时间长度等工程建成运行后方知晓)相互阻隔,水体生物来往受到影响,尤其是可能阻碍鱼类洄游,对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将产生影响。

(四)影响候鸟越冬

控湖工程将影响鄱阳湖冬季候鸟的种类和数量。由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鄱阳湖冬季生态环境较目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必然对鄱阳湖冬季候鸟的种类和数量产生深刻影响。

鄱阳湖是白鹤的越冬地,目前全球所有的3000多只白鹤几乎都在这里过冬。长期以来,鄱阳湖形成的生物系统大体与白鹤的栖息、觅食需求相呼应。如果鄱阳湖的水位在冬天突然提高,白鹤及其他的越冬水禽将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种群数量将可能严重减少。近年来鄱阳湖越冬候鸟数量减少,说明鄱阳湖冬季生态环境有“变劣”的趋势,这是值得关注的。

但也有人认为,候鸟具有逐草而生的本领。冬季蓄水,旧草洲淹掉了,地势高的地方会形成新草洲,只要保护得力,那里同样会成为候鸟们越冬的乐园。

(五)破坏流域生态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可能对鄱阳湖流域生态、长江流域生态产生深刻影响,或者说将可能对上述两个流域的整体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鄱阳湖控制工程的建立和运行,必然对水体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将严重影响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的生存。据有关分析,在鄱阳湖口建立闸门控制水位的想法已让豚类保护学家担忧。长江珍稀濒危生物白鳍豚灭绝之后,长江原来非常丰富的江豚也将遭遇灭绝的危险。目前江豚只剩下不到2000只,分属两个稍大的种群,一个在长江干流内生活,一个在鄱阳湖里游弋。鄱阳湖口的公路、铁路等设施,频繁的运输船只,已经让这两个种群几乎中断了交汇,基因衰退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修建这个“生态闸门”,则将彻底断绝这两个种群互换基因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江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随白鳍豚一样,永远告别生物界。

“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上游离不开下游,下游也离不开上游”。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将对鄱阳湖生态、长江流域生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绝不可掉以轻心,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五、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说,建设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对于其存在的“弊”,我们要积极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将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战略工程。(2009年12月6日和12月25日,作者接受了《中国环境报》记者刘蔚、楚蕙萍的采访;2010年3月~4月,作者应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之邀,参与“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湿地与候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的有关工作,并撰写出两篇相关调研报告。本文系根据上述工作整理而成。)

[参考文献]

蔡其华.2009.健康长江与生态鄱阳湖——在长江流域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N].人民长江,40(21):1-4.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N].江西日报,02-22.

黄国勤,刘宜柏,石庆华. 2009.新中国成立60年来鄱阳湖的研究、开发、利用与保护[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1-11.

胡四一.2009.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认识和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40(8):2-3.

胡细英,朱宏富.1998.三峡工程与鄱阳湖区重要城市防洪[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4):365-370.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1983.江西省鄱阳湖综合治理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江西省人民政府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领导小组办公室.1986.1988.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报告集[C].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6.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

李国强,王海,陈东有.2009.科技创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刘宜柏,王晓鸿,黄国勤,主编.2009.生态经济与生态江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彭眖生,主编.2007.江西生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鄱阳湖研究》编委会.1988.鄱阳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任江华.2006.别把鄱阳湖变成“死湖”[N].人民日报,06-26.

吴龙华.2007.长江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增刊),(10):586-591.

熊小英,胡细英.2003.人工控湖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1):89-93.

张平.2008.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及影响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6):87-88.

赵其国,黄国勤,钱海燕.2007.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土壤学报,44(2):318-326.

钟业喜,郑林,熊小英.2002.鄱阳湖人工控制与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的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3):270-2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 篇12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对策

在江西省的科学规划和实施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诸县市的生态农业取得了明显成绩,呈现出许多特征。例如:一是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二是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已经确立;三是湖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四是观光农业开发模式不断创新;五是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六是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等。但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理念制约

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影响,鄱阳湖区的农业生产者没有直接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长期受稳步发展思想的指引,形成思想保守、竞争意识缺乏等不良思想,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是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延续着比较传统、老套的思想观念,生态农业的意识很浅;二是市场信息的不畅及闭塞的环境成为农民思想保守的重要原因;三是大多数农业生产企业都是小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耕作及专业化生产不利,这种传统的思想、陈旧的经营理念及落后的耕作方式很难与湖区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发展机制制约,一方面,农民选择何种农业发展模式还不确定,另一方面,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农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五是循环农业理念还有待深入人心。

1.2 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落后

对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不足一直都是鄱阳湖区“三农”发展存在的最大障碍,资金的缺乏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如农田基本设施、水利设施、农村道路交通等陈旧老化,以至于抗灾能力逐渐弱化,难以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据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全省的旱涝保收面积还没占到耕地总面积的70%,另外,水土流失的面积达3.25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的21.1%及山地总面积的35%,很多灌区长期得不到修理维护,由于时间久远,工程逐渐老化而且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损坏;农作物种子在良繁体系的建设上也一直受到资金问题的困扰,以致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种子公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仍然很落后;农机的装备水平也亟需提高,对现有的农机装备结构给予的调整力度还比较浅显,农机化投入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场库棚、修理点、机耕道等基础设施缺乏相应的配套,农机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很难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也因为财力有限,对农业的补贴无论在范围还是程度上,都无法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这样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因前期的投入严重不足而难以全面铺开。

1.3 环保形势严峻,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亟待改善

江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具有快速发展省域经济的迫切要求,所以在过去的工业、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多有忽视,产生了一些有违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问题。

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重视对环保的投入;政府对环保的监管不力;公民的环保观念比较落后,环保意识较差。但是,现在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发展理念,所以迫使江西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摒弃以往不科学、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无疑给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布置了新的环境保护任务,带来了严峻的发展形势。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尽管目前鄱阳湖区内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对生态农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如赣南脐橙、煌上煌等知名品牌。但总体来看,数量还是偏少,尤其是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组织形式发育不全,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结构调整,大宗农产品大多以鲜销和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比重低、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综合利用低,影响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和附加值的提高。湖区生态农业由于分散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而缺乏整体规划,从而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农业中的信息、能量、物质的多级转化利用受到了影响,生态农业只能局限在小生产的循环中,束缚了生态农业在整体综合效益方面的发挥。鄱阳湖甚至江西的农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大力广泛实施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必须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着力培育大型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具有很明显的乘数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1.5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从目前来看,虽然农村经济改革非常成功,但是在真正贯彻和落实生态农业政策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湖区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有效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在一些地方,目前还不能向农民提供优质技术、品种、种苗、肥料支撑以及信贷与信息服务,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土地、水环境等国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趋向于整体恶化,但目前还没有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这己经成为阻碍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对策

2.1 充分发挥政府规划、调控、监督职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经济要成为经济区乃至整个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其中,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最为关键。政府必须借助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有效约束,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引导,通过激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为鄱阳湖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首先,应科学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政府必须制定系统的扶持和激励措施予以引导;再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最后,引导相关机构开展绿色农业研究,保障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2.2 进一步调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空间布局

鄱阳湖区的资源分布特点要求湖区内各地生态农业都应当立足资源,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而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作出科学的空间布局,使湖区的农业产业布局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规模化经营,而且能发挥出农业资源特色,培育出大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优势农业产业集聚区,优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基地。首先,根据鄱阳湖区各区域资源禀赋,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其次,在以上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布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各地资源禀赋进行细分,可规划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淡水养殖基地、棉花种植基地、油菜种植基地、有机茶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早熟梨种植基地等“八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3 加强环鄱阳湖地区农业基础建设

首先,高起点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是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管好。推广“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等生态种养模式,以此不仅可以改善湖区农民的生活条件,还可减少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育。农民是建设生态农业的主体,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强化各级政府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努力营造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积极整合优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吸引农民参加培训。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保证农民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建设现代卫星远程教育双向视频系统。通过广泛、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降低教育培训成本,扩大教育培训的规模、范围和层次,传播农业技术、培训资源和信息。

2.4 拓宽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持续建设,其中,是否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在确保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必须多途径、多手段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难题,逐步形成以政府是各级政府要确保对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二是政府要广泛地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三是要鼓励金融业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投入力度。企业投资农业的极度缺乏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资金短缺,所以金融部门应当积极开发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的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对农业贷款的分配额度等,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尤其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不仅要简化其贷款程序,还有贷款利率、担保方式和种类也要灵活多样化,以此培育和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以优良的金融服务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激发各级各部门发展生态农业的动力,加速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5 完善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体系

强化科技支撑,用现代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指导工作,以及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体系以及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着力解决影响湖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

[2]吴洪涛,武春友.中国生态农业模式在推广阶段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8(,10).

[3]黄国勤,王晓鸿,刘宜柏.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刘存斌,刘俊威.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难点及着力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陈洪昭.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政府行为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1).

[6]李恩,孙为平.农民专业合作社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农业经济,2010(,11).

上一篇:课堂教学高潮下一篇:健康效应指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