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地膜

2024-09-01

渗水地膜(共3篇)

渗水地膜 篇1

五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全县总耕地51万亩, 其中旱地占到总耕地的86%, 年平均气温6.9℃, 无霜期110~125天, 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 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 该县将渗水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来抓, 经过多年试验推广, 渗水地膜显示出了较强的抗旱能力,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年推广面积达到7万亩左右。据观察记载, 渗水地膜比普通地膜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增加3~5个百分点, 增产15%以上。

一、渗水地膜性质

该县推广的渗水地膜为山西省农科院研制的渗水地膜, 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通气、耐老化等多种功能, 与覆盖常规地膜相比, 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 提高表土层肥料利用率, 利于作物根系呼吸,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经试验, 宽幅渗水地膜具有5方面的优势:一是提高了小雨利用率, 可将渗入到膜下的水分保住, 控制逆渗蒸发。二是调节了地温, 利于作物生长。春季或气温较低的季节, 渗水地膜与常规地膜有相同的保温增温效应。但在盛夏和高温季节 (气温>35℃) , 渗水地膜下的地温低于常规地膜下的地温, 能起到护根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三是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比常规地膜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四是提早成熟期、不早衰, 即玉米提早成熟15天以上, 未发生早衰, 利于提高复种指数。五是收获后, 渗水地膜仍具有较大的弹性, 很容易从地面取走, 土壤污染很小。

二、技术措施

1. 精细整地。

秋翻秋整地2~3年轮翻一次。前茬收获后, 及时灭茬施肥秋翻, 做到根茬翻埋良好, 耕深18~25厘米, 耕后及时耙、压, 注意保墒, 在秋季达到可播种状态。春天待土壤化冻15厘米左右时, 就要耙、耢、起垄、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

2.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如长城799、先玉335等。

3. 种子处理

(1) 试芽。播种前15天进行一次发芽试验。 (2) 晒种。播种前3~5天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平, 在干燥向阳处晒2~3天。 (3) 种子包衣。播种前选用通过国家审定登记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防治地下害虫及丝黒穗病。 (4) 药剂拌种。对易感丝黒穗病的品种, 用烯睉醇或三睉醇类农药拌种。如果采取催芽拌种, 要在浸种后拌匀药再催芽。

4. 播种

(1) 播种期。当土壤5厘米处地温稳定在6~8℃、土壤耕层含水量在20%左右, 即可开犁播种。播种期为4月10~30日。最佳播种期要随春季土壤墒情适当调整, 干旱年提前3~5天, 多雨年推迟3~5天, 地膜覆盖要提前5~7天, 以确保全苗。 (2) 机播盖膜。采用宽幅渗水地膜覆盖机播种覆盖, 1.4米宽幅渗水地膜, 一幅覆盖3行玉米, 1.9米一带, 株距按地块肥力而定, 一般为0.4米, 播种深度根据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 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 如果土壤粘重, 墒情较好, 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 易干燥的砂性土和墒情较差的旱地可适当深些, 做到播种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3) 播种量。亩播种量2.5~3.0千克。

5. 施肥。

施肥以增施有机肥为主, 所施氮肥均为非硝态氮肥, 所施钾肥均为不含氯钾肥, 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配合使用。

(1) 底肥。由于地膜覆盖, 底肥必须施足,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 N:8~13千克, P2O5:6~10千克, K2O:2~3千克。农家肥 (包括根茬、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或腐熟还田) 结合秋翻地或整地起垄一次施入。化肥混匀后结合秋耕深施或早春结合整地深施于耕层。 (2) 后期补肥。玉米后期如脱肥, 用1%尿素溶液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如喷洒后4小时遇雨, 需重喷一次。

6. 田间管理

(1) 查苗补种。播种后10天每隔5天进行一次查种、查芽, 对坏种、坏芽的应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2) 间苗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 4~5叶时定苗。地膜覆盖玉米要在出苗后及时放苗, 放苗要遵循“大风不放, 晴天中午不放”的原则, 遇高温大风天气要抓紧放苗, 一时来不及全部放出时, 应隔2~3米打一孔先放风, 以防烫苗。 (3) 拔除杂草。地膜覆盖田不做株间中耕培土, 但应及时拔除行间和苗孔杂草。 (4) 浇水。根据玉米前期少、中期多、后期较少的需水规律, 一般浇水3次, 底墒水600~750立方米每小时, 拔节水750~900立方米每小时, 灌浆水450~600立方米每小时。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播种时采取药剂拌种, 种子采用包衣。 (1) 花白苗。5月中、下旬 (6叶期前) 发现病株, 用0.3%的硫酸锌溶液喷洒1~2次。 (2) 黏虫。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如平均每株有一头黏虫, 用氰戊菊酯类乳油对水喷雾防治, 把黏虫消灭在3龄之前。 (3) 玉米螟。7月上中旬每亩释放1.5万头 (分2次、间隔5~7天) 赤眼蜂, 将螟虫消灭在孵化之前;设置高压汞灯诱杀成虫;将BT颗粒剂于心叶末期前撒入心叶里, 亩用量0.7千克;1%辛硫酸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 亩用量1~2克, 加5倍细土或细河沙混匀撒入喇叭口。 (4) 红蜘蛛。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喷雾;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喷雾;15%哒螨灵乳油2500倍液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5) 丝黒穗病。用种子重量的0.3%~0.4%粉锈宁拌种、立克锈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 或12.5%的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 (6) 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 减少害虫滋生, 适时喷药消灭传毒介体, 治虫防病。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雾。结合间、定苗, 拔除病苗。

8. 收获。玉米生理成熟后7~10天为最佳收获期, 一般为

9月底~10月初。收获后, 玉米要及时扒皮, 起堆以促脱水。

渗水地膜 篇2

1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增产原因

1.1 蓄墒保墒

地膜覆盖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提高土壤保墒功能, 增加土壤含水量;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接纳自然降水, 减少地表径流, 特别是渗水地膜是一种带有局部双层微米级线性小孔结构的通透性的新型地膜, 具有渗水作用, 从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1.2 提高地温

覆膜栽培可有效提高地温, 特别是谷子生长前期增温效果显著。据测定, 地膜谷子苗期0~15 cm土壤温度比露地高1.6℃~2.7℃, 拔节期高0.6℃~1.3℃。地温的提高可使地膜谷子比露地谷子出苗提早3~5 d, 成熟提早8~11 d, 成熟期的提早解决了因早霜造成的成熟难的问题;同时, 覆膜后由于地温增高, 墒情充足,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气条件, 不仅有利于谷子发芽, 而且根系发达。

1.3 抑制田间杂草, 减轻病虫危害

田间杂草在覆盖条件下, 靠膜下的高温灼伤和缺氧窒息, 膜内抑草率可高达80%以上, 减少杂, 也草相对减少了病虫的寄主源。同时, 覆盖改变了田间小气候, 打乱了地下害虫活动规律。

2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

2.1 严格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 必须实行合理轮作。一是可以合理利用土壤养分, 减缓土壤肥力下降, 二是可以抑制或消灭杂草, 三是消除或减轻病虫害。谷子对前茬无严格要求, 但实践表明, 豆类作物是谷子最好的前茬, 马铃薯、麦类、玉米是谷子较好的前茬。在地块的选择上, 地膜覆盖的谷子要求地势平坦、地块大、土层厚、土质松, 中上等肥力的旱地。

2.2 精细整地

秋季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 耕深25 cm以上, 耕后耙耱, 使土壤有充分的时间熟化、接纳雨水、积蓄水分。深耕一般可保持3~4 年的后效, 每3~4 年深翻一次即可。早春土壤刚解冻时, 立即耙耱保墒。

2.3 增施肥料

为获得高产和克服地膜覆盖追肥效果不良的缺点, 渗水地膜谷子要施足底肥, 最好在秋季深耕时施入。一般要求每0.067 hm2施优质农家肥2 000 kg左右、磷肥40~50 kg、尿素20 kg或专用肥40 kg。

2.4 选用优种

选用经国家或省级认定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适宜孝义市的优良品种有晋谷21 号、晋谷29 号、晋谷40 号等。

2.5 适期播种

谷子不宜早播。孝义市一般在5 月中下旬播种, 有利于谷子蹲苗、抽穗、灌浆。

2.6 选用渗水地膜

渗水地膜是一种具有微米级双层小孔机构的新型地膜产品。渗水地膜不但保留了普通地膜具有增温保墒的功能, 而且增加了渗水、微通气功能, 具有调减膜下最高温度和利于作物根系呼吸生长等特性, 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比普通地膜更适宜的近地面微生态环境。

2.7 播种方法

2MB- 1/4 铺膜播种机是专门为实现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机械化穴播免间苗种植模式研发的新产品。特点是:一次性施肥, 宽膜波浪形覆盖、一膜覆盖4 行作物、自动打孔、精密穴播、覆土、镇压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

2.8 合理密植

每0.067 hm2用渗水地膜3.5~4.5 kg, 条带间距40~50 cm, 穴距20 cm, 行距35~45 cm, 密度7 000 穴/0.067hm2, 每穴5~7 粒, 每0.067 hm2留苗3×104~3.5×104株。

2.9 科学进行田间管理

2.9.1 人工辅助机播

播种后对播种机覆土镇压, 播种孔处覆土过厚或土壤黏重, 雨后板结, 膜孔错位, 造成出苗不畅时, 需人工辅助放苗。

2.9.2 人工辅助除草

地膜覆盖机械穴播谷子膜下杂草生长较快, 除结合壅土在膜上压土使地膜紧贴地面、及时密封播种孔等措施外, 对从播种孔长出的杂草要及时拔除, 其余的在膜上用脚轻踩几遍后, 在膜上压土, 即可抑制其生长。

2.9.3 叶面喷磷

开花成熟期叶面喷磷对降低秕谷率, 增加千粒质量有明显效果, 并且有利于强秆防倒作用。一般在谷子开花灌浆期, 用磷酸二氢可防早衰, 促粒增质量。一般在谷子开花灌浆期, 每0.067 hm2用磷酸二氢钾400 倍液或过磷酸钙3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10 适时收获

成熟后及时收获, 推广机械化收获。

摘要:谷子渗水地膜机械穴播技术的引进为孝义市核桃林下种植探索出了非常好的种植模式, 这项技术的推广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产量, 实现了农民增收。

渗水地膜 篇3

沁县位于长治市北部, 太行、太岳两山之间, 属黄土丘陵山区和半干旱、半湿润雨养农业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平均海拔1 000 m, 境内坡岭地、旱垣地、沟坝地相互交错, 土壤深厚, 土质以红黄土质褐土性土占绝大多数, 全县沁州黄谷子种植面积达到4×104hm2。

近年来, 沁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优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中国小米之乡”品牌优势, 坚持把发展壮大沁州黄谷子作为培育“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2012年, 引进了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 经过3年试验示范, 有效解决了沁县农业生产中“旱、寒”的制约因素, 保水、积雨效果好, 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技术。2014年实施项目谷子较过去增产70%, 试验田册村镇西北村典型地块覆膜谷子每0.067 hm2产量达500 kg, 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县农委和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共同努力, 全县地膜覆盖项目实施面积由2012年的33.3 hm2扩大到666.67 hm2, 涉及3个乡镇10个村4 000户。沁州黄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极大地带动了种植谷子积极性, 促进了沁县谷子产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特点及增产机理

2.1 两个产品

渗水地膜和2MB-1/4铺膜穴播机是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的两个载体。

渗水地膜是一种带有局部双层微米级线性小孔结构的通透性的新型地膜, 具有渗水、保温、增湿、调温、微通气、耐老化等功能, 具有调减膜下最高温度和利于作物根系呼吸生长等特性, 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比普通地膜覆盖更适宜的近地面微生物环境, 对半干旱地区小雨发生频率高达70%的降水资源利用特别有效, 比普通地膜覆盖增产30%左右, 节水100 m3/0.067 hm2。

2MB-1/4铺膜播种机是专门为实现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型覆盖技术模式研发的新产品。特点是:一次性施肥, 宽膜波浪形覆盖、一膜覆盖4行作物, 自动打孔、精密穴播、铺膜、覆土、镇压等作业一次完成, 能抗旱播种、出苗率高、覆盖度大、水分利用率高、成本低、适宜的作物种类多。

2.2 省工、节水、穴播、保苗是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的关键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栽培就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 运用机械进行穴播, 既发挥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 又提高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和田间管理效率。可以起到省工、节水、省籽、保苗的作用, 解决了谷农间苗难的问题, 保证了播深一致、出苗整齐、苗匀苗壮;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 具有较好的渗水、保墒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进程, 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谷子进行渗水地膜机械穴播每0.067 hm2播7 000穴, 每穴5~7粒, 留苗3×104~4×104株左右, 从而达到谷子少间苗的目的。谷子使用渗水地膜加上机械覆膜穴播, 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和间苗困难的问题, 对谷子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及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增产增效是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的根本

沁州黄谷子渗水地膜机械穴播示范基地位于沁县册村镇西北村和温庄村, 实施面积66.67 hm2。2014年9月下旬省、市、县三级联合测产结果:沁州黄谷子渗水地膜机械穴播万亩 (1亩=0.067 hm2) 示范田, 平均每0.067 hm2产量为390.8 kg;比对照田单产289.2 kg, 平均增产101.6 kg, 增产率为35.1%。其中册村镇西北村示范户霍高兰示范田, 每0.067 hm2成苗28 801株, 每穴3~5株都成大穗, 产量达459.6 kg, 比对照田单产301.6 kg, 增产158 kg, 增产率52.4%。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 保证谷田单位面积成苗株数, 减少缺穴率是谷子渗水地膜机械穴播技术高产的主要因素。目前在该基地推广的还有可降解渗水地膜, 该技术还在试验阶段, 在谷子收获后渗水地膜逐渐自然降解, 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该技术比常规种植每0.067 hm2可节省间苗和中耕用工4个, 按50元/工计, 节省工费200元。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有利于培育壮苗, 提高产量, 平均增产30%~50%,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3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及配套技术措施

3.1 选择地块要科学

选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较大、上下坡度缓、侧面倾斜不明显、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 前茬作物最好是豆类或马铃薯, 谷子不宜连作。

3.2 整地质量要好

3.2.1 秋季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 粉碎长度小于10 cm, 深耕25~30 cm后埋入土壤, 及时耙耮保墒。播种时整地质量要好, 播前结合施肥进行浅中耕、重耙耱、细整地, 最终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坷垃及无根茬等播种覆膜要求。

3.2.2 春季整地

前茬是地膜覆盖的旱地, 秋季不耕地春季土壤墒情较好时, 在春季播种前一次性施足肥料耕地、耙耱镇压。土壤墒情较差时, 可在播种前2周施肥耕地、耙耱镇压。

3.3 品种选择要合理

由于地膜覆盖可以使作物提早成熟, 要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120~130 d左右, 如沁黄2号, 长生07, 晋谷40号等优良品种。

3.4 播种商情要足

当5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0℃时, 结合农时 (小满后一周内播种) ;在做好春季耙耱保墒的基础上, 抢墒重于抢时, 等待降雨及时播种, 保证足墒下种。当遇到持续干旱可采取干播法等雨。

3.5 底肥要足

由于地膜覆盖不能进行中期追肥, 底肥要一次施足, 每0.067 hm2施优质农家肥1 500~2 000 kg, 复合肥40~50 kg, 选用谷子专用控释肥, 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

3.6 病、虫、草害防治要及时

在严格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加强植保的基础上, 种子要进行精选, 并用甲霜灵拌种防治谷子白发病。对于田间杂草的危害, 采取人工锄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进行防治。

3.7 田间管理要科学

选用0.006 mm×1 650 mm的超薄渗水膜, 适时抢墒机械覆膜穴播, 做到铺平、铺正、拉紧、压严、紧贴地面达到不跑温、不漏气、风揭不动、草顶不起, 一膜4行, 7 000穴/0.067 hm2, 每穴播5~7粒;出苗后要及时检查, 如有膜压苗要把苗放出来, 扬花灌浆期叶面喷施砱酸二氢钾, 防止早衰, 减少秕粒, 增加粒质量。

3.7.1 辅助放苗

当播种孔处覆土过厚或土质黏重、或者雨后板结、或者膜孔发生错位造成出苗不畅时, 需要人工辅助放苗。

3.7.2 及时查苗补种

当苗达到二叶一心, 以穴计算的出苗率在80%以上, 不需补苗。当以穴计算出苗率<80%时可人工补种。

3.7.3 间苗

本技术规程原则上不间苗, 但是当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单穴出苗量过大时 (指单穴多于15株或连10穴以上大于10株) , 应人工辅助间苗。不分蘖品种单穴理想出苗数为4~6株;分蘖强的品种单穴理想出苗数为2~4株。

4 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组织措施

落实惠农政策, 示范户免费提供了渗水地膜和播种机械, 在谷子示范基地建设中, 严格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严格落实“沁州黄谷子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推广应用谷子新技术, 全面实行“统一科学规划、统一供种供肥、统一适时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防病治虫、统一收购加工的“六统一”措施。

5 该项技术在试验示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土壤暄虚, 造成缺苗断垄

谷子春天播种时现耕现种没有踏实的时间, 土壤暄虚, 机播后又滚压得不实, 会造成播种后出苗不全。建议在特别干旱和整地粗糙的地块禁止使用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技术。

5.2 播种墒情不足, 播后没雨, 造成缺苗断垄

沁县最佳播期在小满后1周内播种, 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确定最佳播期。播种过早谷子开花授粉时易遭遇高温导致个别植株出现花粉败育现象。建议适期播种, 墒情不足时适当推迟播种期, 也可以播后等雨, 发挥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的作用。

5.3 病虫草害造成缺苗断垄

出苗后有地下害虫和谷茎跳甲的危害, 拔节阶段有谷子钻心虫的危害, 易造成谷子的缺苗断垄, 严重影响了谷子产量的提高。建议春播前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并注意观察虫情, 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保证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机械穴播地块全苗满垄。

5.4 底肥不足造成缺肥早衰

近年来, 多数谷农种谷时盲目施肥, 使谷子造成前期缺肥后期早衰。地膜覆盖不能进行中期追肥, 底肥要一次施足, 建议选用谷子专用控释肥, 推广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5 种子漂移现象造成缺苗

2MB-1/4自动覆土铺膜穴播机, 一膜4行, 一次完成开沟、铺膜、播种、覆土作业, 播种后对播种孔覆土镇压, 厚度3~5 mm;土壤黏重、墒情好的宜薄, 墒情差、质地轻的宜厚。播种孔处覆土过厚或土质黏重、雨后板结、膜孔错位造成出苗不畅时, 需人工辅助放苗, 建议出苗后及时查苗放苗, 减少缺穴率。当谷苗达到2叶1心, 出苗率小于80%时可人工补种。

5.6 品种选择不当造成差异

地膜覆盖可以使作物提早成熟, 沁黄2号生育期115 d, 生育期短的品种适宜晚播, 预防早衰现象。建议选用与生态区适宜且株高较矮的品种, 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中晚熟品种, 生育期120~130 d左右, 如长生07, 晋谷40号等优良品种。

5.7 良种良法配套, 农机农艺结合, 生产生态协调

上一篇:自动技术下一篇: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