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栽培

2024-12-05

玉米地膜栽培(共11篇)

玉米地膜栽培 篇1

使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通常可以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30%~70%, 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实现成倍增加产量。尤其是我国东北等地区, 气候寒冷, 无霜期短, 再加上一些地区常年干早, 而力了使玉米提早成熟, 采用地膜覆盖玉米, 可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 同时也扩大了玉米种植范围。

1 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1.1 保水作用

玉米地膜栽培整地要求上虚下实, 这样土壤深处的水份可以不断上升到地表。在盖膜后, 土壤与大气被分割, 这样土壤中的水分就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去, 反而在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不断循环, 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1.2 增温作用

土壤耕作层的热量主要是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而地膜的作用能够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晴天, 阳光中的辐射波透过地膜, 使地温升高, 通过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 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由于地膜阻隔作用, 地温逐渐升高, 膜内的二氧化碳增多和水蒸气不易散失。因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倍, 温度升高30℃;每蒸发l mm水分, 温度下降1℃, 汽化热损失极少, 温度下降缓慢。可使全生育期提高积温250℃~350℃。

1.3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固、液、气是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的三项主要因素。地表由于被地膜覆盖并不会受到降雨或灌水的冲刷和渗水压力, 所以土壤可以保持疏松状态,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增加了孔隙度, 降低了容重, 对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效果。

1.4 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覆盖地膜有增温保墒的效果, 能够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促进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分解, 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盖膜可以阻止雨水和灌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淋溶, 阻止养分受到损失。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在植株生长旺盛的情况下, 发达的根系会增强吸收量, 消耗大量养分, 致使土壤中有效养分减少, 容易形成早衰或倒伏现象。所以一定要施足基肥, 分次追肥, 满足养分。

1.5 改善光照条件

植株叶片容易互相遮荫, 所以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光照条件差。覆膜之后, 地膜和膜下的水珠会形成反射作用, 将漏射在地面上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 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使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得到提高。

1.6 加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

覆膜会创造各种优越的生育条件, 促进早出苗, 早吐丝, 早成熟。试验表明, 根条数增加26.4%, 根长度增加8.3%, 单株重量增加219.9%, 叶面积增加73.3%, 叶面积系数增加61%, 有效穗数增加16%, 穗粒数增加110粒, 百粒重增加4.1 g, 穗长增加2.3 cm, 增产效果显著。

2 地膜覆盖技术

2.1 播种前的准备

优良品种选用。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 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7~10 d播种。与当地露地玉米生育期相比较, 应该选用适期品种。如当地露地种植115 d左右的品种, 地膜覆盖田可选用125 d的品种。应该选择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

2.2 覆膜玉米整地

2.2.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 有利于排灌, 土质最好是轻壤、中壤。或者是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坡地的坡度在15°以内, 必须具备保水保肥的能力。

2.2.2 整地

适时耕翻, 做到整细整平, 同时清除根茬、石子等, 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 能够增温保墒。由于北方冬春干旱, 所以要抓紧利用秋墒。在秋收后及时进行深耕, 同时施基肥, 耙耱保墒, 第二年早春顶凌耙耱保墒;假如有灌溉条件, 则在冬季灌水造墒, 早春顶凌耙耱保墒。

2.3 播种与盖膜

2.3.1 盖膜方式

有两种盖膜方式, 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 出苗后破膜放苗。适于机械化水平高, 土壤墒情好的水浇地或湿地。应及时打孔放苗, 否则容易烫苗。另一种是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 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播种时打孔点籽。播后遇雨易使播种口上的盖土板结, 影响出苗, 应及时松动。

2.3.2 选膜和铺膜

最好选用幅宽为80 cm, 厚度为0.007 mm的微膜或线型膜, 以降低费用, 适合用小行距为40~50 cm宽的垄面。盖膜时将膜拖展, 紧贴地面铺平, 四周用土压严盖实。视风力大小, 每隔5~7 m或更长距离压一道腰土, 以防风鼓膜。

2.4 覆膜玉米苗期管理

2.4.1 护膜

播种后如遇大风, 要封严地膜四周和播种孔, 遇雨后要及时松动播种孔的盖土, 以防止板结。

2.4.2 放苗定苗

对于先播种后盖膜的地块, 要及时破孔放苗。机播地放苗时应根据留苗密度所规定的株距打孔, 放苗孔应该越小越好, 每孔放出1~2株健壮苗, 放苗后用土将苗孔封严。

2.5 覆膜玉米穗期管理

定苗后, 中耕垄沟;松土保墒, 清除杂草。待苗长出分蘖, 应及时彻底除掉, 以免消耗养分和水分。喇叭口时期要防治玉米螟和黏虫。此时追施剩余20%氮肥并浇水, 防止早衰, 提高粒重。

2.6 覆膜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后期管理, 隔行去雄, 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促进高产。去雄时不要伤害旗叶和茎秆;靠地边的四行不去雄, 保证用粉。除雄后彻底清除废膜;此时地膜还较完整, 容易清除干净。清除废膜时不要伤害叶片和根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及地膜覆盖技术等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地膜,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1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善了玉米的水肥温度等生态因素,为玉米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创造了良好的生育环境,使高产品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1.1 增温效益

透明的薄膜覆盖地面后,白天太阳辐射的光能透过薄膜投射到地面,转化为热能,又因为地膜上夜间凝的露珠可阻隔长波通过,因而使地温升高,同时由于多贮存的因乱流或平流送给贴地面气层的一部分热量以及因水分蒸发而带走的一部分潜能得以保存下来,并向土壤下层传递,所以,地膜覆盖下各土层温度都高于裸地。到了夜间,这些多贮存下来的热量,不断被输送给膜内地面及各土层。这样,夜间膜内地面温度和各层土壤温度也都高于裸地。据沈阳农业大学旱地课题组2010年~2012年在朝阳市喀左县实验,播种后60d地表下5cm平均积温比没覆膜多128℃~129℃,平均每日增加2.1℃~2.2℃,这样增温效应可使晚熟玉米品种铁源3号早出苗4d~6d,早抽穗2d~4d,提早成熟8d。

1.2 保墒

地膜覆盖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阻,使总的蒸发量下降,同时来自土壤中的气态水遇冷,凝成水珠,在重力影响下流回土壤,使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沈阳农业大学旱地课题组在喀左县对覆膜玉米测定结果如下:

表1 覆膜土壤水分含量

测定时间土层深度含量较未覆膜增加

2012年0cm~5cm11.5%

5月20日5cm~10cm1.3%

10cm~12cm1.7%

由此可充分看出地膜覆盖对土壤保墒和提墒的作用,显然由于地膜覆盖一部分水分只能在膜下循环。因而水分能够较长时间存在土壤当中,提高了土壤对水分的利用率。

1.3 增加土壤養分,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高,水分大,为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土壤养分分解,促速效氮﹑磷有机质含量增加,下表是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2012年三年测定结果。

表2 覆膜土壤物质含量

项目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

有机质(﹪)1.171.191.031.381.09

三年后比处理前

增加(﹪)0.90.380.230.570.25

速效氮(㎎/ ㎏75.0768.2561.4268.2561.43

三年后比处理前

增加(﹪)16.079.252.429.252.43

速效磷(㎎/㎏)14.2511.7510.0012.0010.00

三年后比处理前

增加(﹪)8.666.164.416.414.41

实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效果。

1.4 抑制盐碱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因而减少了随水分上升而积累于地表盐碱的数量,使地表耕层中盐碱含量明显下降,在一些难以保苗的盐碱地,可以提高保苗率。

1.5 抑制杂苗

将膜孔封严,由于膜下高温通气不良,可以使有些杂草出土后死亡,起到杀死并抑制杂草的作用。但对有些杂草如马齿莞,刺儿菜,效果较差。

1.6 促进发育,提高成熟

由于增温作用,加速了生育过程,促进了早熟,使生育期长的品种完全成熟,发挥了品种增产优势,而且适度密植,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从而增加了产量。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中轻度盐碱地也可以,且忌低洼地,易涝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上栽培覆膜玉米,干旱瘠薄等不良条件下也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整地要在秋季进行,深翻﹑深施底肥,耙压起垄或做畦连续进行,做到地面细碎平整。

施肥方法要科学,施肥量要适当,由于密度大,产量高,因此施肥量要增加,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养分分解,容易出现玉米前期徒长,后期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种肥以磷钾为主,配以少量氮肥为主,这样就能保证玉米全年生育期养分均衡供应,施肥量则因地制宜,可以参照每100kg籽粒施纯氮2.68kg,五氧化二磷1.13kg的大体比例。

2.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比当地裸地栽培提前5d~10d,首季晚霜前播种,晚霜后出苗,种植密度要适当增加,比裸地栽培增加10%左右,播前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以上,盖土深不少于3cm,镇压强度适宜,保证出全苗。

2.3 选膜﹑覆膜

选用微膜缩小覆盖度,即能降低成本,又利于积纳自然降水,在生产中小垄单行(行距65cm~70㎝),盖膜宽30cm~4cm,大垄(行距100cm~105cm)双行(种双行玉米),膜宽70cm~80㎝,覆膜是覆膜栽培玉米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播种和覆膜先后可分两种方法。

(1)先播种后覆膜。出苗后破膜放苗,优点是不仅适于机器播种,还可以保证播种覆膜质量,出苗整齐,但不利于播前保墒,破苗封口费工,放苗不及时烫苗.在地势平坦,墒情好,便于灌概,适于机械覆膜地块可以采用。

(2)先覆膜后播种,播种时在膜上打孔,播后用湿土封好膜孔,这种方法有利于播保墒,一般不用放苗,如果发现小苗在膜下不出来要及时扶苗出膜,播种时比较费工,适于土壤水分充足但灌概困难地块。

无论那种方法,覆膜均在无风天气进行,覆膜时将膜拉紧展平,紧贴地面,膜两边各压5cm~10cm土,膜上每6m~7m 要压一上带,防止大风鼓膜。

2.4 选用适宜品种

所选品种生育期比露地栽培的主要品种长7d~14d,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好、发挥品种增产优势,同时还要具有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黄志德,王安宁.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因与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06)

[2]封正禄.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原因及措施[J].湖南农机,2011(03)

[3]薛小花,吴改香,陈宁,王少杰.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1(06)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篇3

一、播种前的准备

选用优良品种。 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 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7~10 天播种。生育进程快, 提早7~15 天成熟。 根据这一点, 与当地露地玉米生育期相比较, 选用适期品种。 如当地露地种植115天左右的品种, 地膜覆盖田可选用125 天的品种。 所选品种应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

二、覆膜玉米整地

1.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肥沃, 土层深厚, 排灌方便的地块, 土质以轻壤、中壤为宜。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亦可, 坡地的坡度在15°以内, 必须具备保水保肥的能力。

2.整地

要求适时耕翻, 整细整平, 清除根茬、石子等, 做到上虚下实, 能增温保墒。在北方冬春干旱, 抓紧利用秋墒。秋收后及时深耕, 结合施基肥翻地, 于秋翻后和翌年早春时耙耱保墒。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最好在冬季灌水造墒, 早春顶凌耙耱保墒。

3.起垄

旱地平垄播种, 浇水地、下湿地、轻盐碱地要起垄播种, 一般垄高8~10 厘米, 垄面宽度可根据使用地膜的宽度而定。 一般采用大小行播种方式, 小行40~50厘米, 大行70~80 厘米。 地膜覆盖小垄, 垄面宽度一般为50~60 厘米。 坡地起垄, 一般沿等高线水平起垄。

三、播种与盖膜

1.盖膜方式

盖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 出苗后破膜放苗。 这种方式适于机械化水平高、土壤墒情好的水浇地或湿地采用。 应及时打孔放苗, 否则容易烫苗。 另一种是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 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播种时打孔点籽, 播后遇雨易使播种口上的盖土板结, 影响出苗, 应及时松动。

2.选膜和铺膜

最好选用幅宽为80 厘米, 厚度为0.008 厘米的地膜, 适宜用小行距为40~50 厘米宽的垄面。 盖膜时将膜拖展, 紧贴地面铺平, 四周用土压严盖实。视风力大小, 每隔5~7 米或更长距离压一道腰土, 以防风鼓膜。

3.喷除草剂

覆盖地膜前, 必须喷除草剂, 防治田间杂草。铺膜后, 田间杂草不易清除, 由于湿度高, 水肥条件好, 杂草长势旺盛, 与苗争肥水, 甚至撑破地膜, 影响铺膜效果。

4.种子处理

种子进行精选, 去掉烂、秕、杂和小籽粒。 选后的种子, 在阳光下晒2~3 天, 可提高出苗率5%, 并用药物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5.播种

时间一般比露地提早7~10 天, 或膜下5 厘米处地温稳定在6~8℃时拌种。 幼苗应该在当地终霜来临时刚出土, 若苗子过大易受冻害。 播种深度一般为4~5 厘米, 还应根据墒情而定。 播种时最好做一标准打孔器, 使播种深浅一致。

四、覆膜玉米苗期管理

1.护膜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 特别是大风时, 要将地膜四周和播种孔封严, 遇雨后要及时松动播种孔的盖土, 防止板结。

2.放苗定苗

先播种后盖膜的地块, 要及时破孔放苗。 机播地放苗时应根据留苗密度所规定的株距打孔, 放苗孔应该越小越好, 每孔放出1~2 株健壮苗, 放苗后用土将苗孔封严。 放苗时间应避开风天和中午。 先盖膜后播种的地块, 出苗后封严苗孔。幼苗3~4 叶时定苗, 除去弱苗、小苗、病苗, 每孔留1 株健壮苗。发现缺株时, 可在相邻孔中留双株来补缺, 比移栽或补种要好。

五、覆膜玉米穗期管理

定苗后, 中耕垄沟, 松土保墒, 清除杂草。 若苗长出分蘖, 应及时彻底除掉, 以免消耗养分和水分。喇叭口时期要防治螟和黏虫。 此时追施剩余20%氮肥并浇水, 防止早衰, 提高粒重。

六、覆膜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地膜玉米上报文件(模版) 篇4

关于上报2011年地膜玉米补贴统计结果的报告

农业局:

按照区农业局统一安排,为确保地膜玉米补贴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高度重视,确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实施。抽调财政、农技干部成立核查组,逐村、逐组、逐户对今年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进行核查。采取逐户统计,村委会公示,村监督委员会审查,镇纪委审核等方式,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我镇地膜玉米补贴统计工作全部结束,现将统计结果随文上报,请予以审核批准。

全镇种植面积2994.8亩。共涉及10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1253户,每亩补贴10元,共计补贴资金29948元。

特此报告

附: 2011年地膜玉米补贴资金汇总表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篇5

关键词: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30-1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多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玉米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升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近些年由于地膜投入的费用增大,导致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收益不是很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使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

在高纬度冷凉地区使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因为,这项技术可以抵御灾害、促进大幅度增产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以使产量增加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1提高地温

使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以使10厘米深处的地温高出露地2℃~4℃,这样就能促进玉米高产和早熟。

1.2更换品种

由于地温的增加可以使播种期提前,所以,可以更换品种,采用新品种则可以让产量增加30%。

1.3让肥效得到提高

养分的矿化率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使用下获得提升,这样就可以降低养分的挥发和流失,可以让肥效提升20%左右,让玉米生长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还可以让旱地春季返浆水的蒸发和损失获得有效缓解,膜下20厘米处土壤的水分含量比对照高8%。

1.4使密度增加

将原来60厘米的行距种植变成40厘米、80厘米的大小垄。不改变平均行距,把株距适当压缩,这样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得到了改善,种植密度也得到了增加,出苗率增加的幅度在13%~35%。亩增加密度在750株左右,可以大幅度提升玉米总产量。

2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

2.1在播种前要做好准备

选择肥力较好的土壤进行播种。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方便灌溉、保肥性能好的農田适合地膜栽培。这样的农田具备中等以上的肥力,把玉米、豆类、马铃薯作为前茬作物比较好;深施肥。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让化肥和有机肥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需要使用测土配方让施肥达到平衡,争取让深施肥的程度达到100%;选择品种。高产、优质、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优良品种是地膜玉米覆盖技术的首选。可以让地膜玉米的产量得到保障;仔细整地。把土地进行深翻在播种之前,清洗干净土壤中的残留物,保持土壤疏松和细平;对种子进行处理。在播种前2~3天对种子进行晾晒,把种子当中的霉变粒和杂质进行清除,让种子的发芽潜能得到提升。地膜玉米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关键是选择好播种时间。所以通常是早于露地玉米播种时间7~10天,在播种前还要使用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并且晒干和装袋。

2.2要对播种期和播种技术熟悉

对播种期的掌握。最适合的播种期是当地表5厘米处的地温持续3天左右稳定在10℃时。将播种期适当的提前对延长营养生长期有帮助。能够让作物穗大籽饱,成熟期提前;适当的播种方式。有两种类型的播种方式:一个是先播种后覆膜,采取每穴2~3粒的开穴播种方式,在播种之后采用土覆盖并且喷洒除草剂覆膜;另一种是先覆膜后播种,这种方式采用打孔播种的方式。2粒是每穴的最合适播种数目。播种之后回土踩实并且把膜孔封好。

2.3田间的管理非常重要

准时放苗。如果发现玉米幼苗的叶片变绿并且开始顶膜的时候,必须及时在没有风的天气上午10点或者是下午16后破膜放苗,膜孔要用土覆盖好;在合理的时间内定苗、补苗。当发现缺苗的时候,应该采取就近带土移栽定苗的方式,定苗要找到生长点,不然活不下来。均匀、去小留大、去病留健是留苗时候的要点,此外,还要根据定苗的状态来做好株间松土和除草工作;灌水追肥。追施攻秆肥是在玉米拔节期。追施穗肥是在大喇叭口期,打孔穴施是通常使用的施肥方法,孔深一般是10~13厘米,在施肥过后使用土进行覆盖,这样可以让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还要注意通过灌水的方式及时调节土壤湿度;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地老虎、黏虫、金针虫是常见病虫害,要注意防治。

2.4注意后期管理和收获贮藏

在生长后期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茎秆直立、植株健壮、不早衰,从而保证产量。收获的最佳季节是玉米籽粒的灌浆乳线消失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收获的玉米粒粒重最高。收回来之后要及时晒干,并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藏。另外还要进行秸秆还田,把田间的残膜清除掉,防止对土地造成污染。

3 结语

通过实验和分析进一步证明,地膜玉米栽培是一项可以促进玉米高产、高效、降低成本的技术,这项技术相对于露地种植,在相同投入的条件下表现出的增产效果明显,对增加农户经济效益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该大力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加大对地膜玉米的种植方式和增产原理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注重因地制宜的推广,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对农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保证这项技术在大范围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春晗.玉米新品种北玉102号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09).

[2]何洁.司马兰兰.徐洁.杨有贵.陈耀余.宁夏彭阳县玉米集雨补灌节水增产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01).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6

一、播种前的准备

1优良品种选用

地膜玉米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正常年份比露地提前7~10天播种。生育进程快,提早7~15天成熟。根据这一特点,与当地露地玉米生育期相比较,选用适期品种。如当地露地种植115天左右的品种,地膜覆盖田可选用125天的品种。所选品种应为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

2覆膜玉米整地

①选地:选地势平坦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质以轻壤、中壤为宜。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亦可。坡地的坡度在15°以内,必须具备保水保肥的能力。陡坡地、沙石土、易涝地、重盐碱地等都不适于覆盖地膜栽培。

②整地:要求适时耕翻,整细整平,清除根茬、坷垃、石子等,做到上虚下实,能增温保墒。在北方冬春干旱,抓紧利用秋墒。秋收后及时深耕,结合施基肥翻地,耙耱保墒,翌年早春顶凌耙耱保墒。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冬季灌水造墒,早春顶凌耙耱保墒。

③起垄:旱地平垄播种,浇水地、下湿地、轻盐碱地,要起垄播种,一般垄高8~10厘米,垄面宽度可根据使用地膜的宽度而定。一般采用大小行播种方式,小行40~50厘米,大行70~80厘米。地膜覆盖小垄,垄面宽度一般为50~60厘米。坡地起垄,一般沿等高线水平起垄。

二、播种与盖膜

1盖膜方式

盖膜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出苗后破膜放苗。这种方式适于机械化水平高,土壤墒情好的水浇地或湿地采用。应及时打孔放苗,否则容易烫苗。另一种是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播种时打孔点籽。播后遇雨易使播种口上的盖土板结,影响出苗,应及时松动。

2选膜和铺膜

最好选用幅宽为80厘米,厚度为0.007毫米的微膜或线型膜,以降低费用,适合用小行距为40~50厘米宽的垄面。盖膜时将膜拖展,紧贴地面铺平,四周用土压严盖实。视风力大小,每隔5~7米或更长距离压一道腰土,以防风鼓膜。

3喷除草剂

覆盖地膜前,必须喷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铺膜后,田间杂草不易清除,由于温度高,水肥条件好,杂草长势旺盛,与苗争肥水,甚至撑破地膜,影响铺膜效果。

4种子处理

种子进行精选,去掉烂、秕、杂和小籽粒。选后的种子,在阳光下晒2~3天,可提高出苗率5%,并要药物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5播种

时间一般比露地提早7~10天,或膜下5厘米处地温稳定在6℃~8℃时播种。幼苗应该在当地终霜来临时刚出土,若苗子过大易受冻害。播种深度一般为4~5厘米,还应根据墒情而定。播种时最好做一标准打孔器,使播种深浅一致。

三、田间管理

1查膜、放苗

出苗前后及时查膜,用土封实地膜,防风揭膜,出苗期间按密度及时放苗,以免膜内高温烫伤苗,并用土封好膜孔。

2间苗、定苗

在玉米出苗显行后及时间苗,4-6片叶时定苗,定苗时要去弱苗、病苗、畸形苗,留大苗、壮苗,要求株距控制在20~25厘米,每亩保苗5000~5500株。

3中耕锄草

出苗后至头水前中耕锄草2-3次,以消灭杂草,提高地温,起到蹲苗促壮的作用。头水前中耕要结合开沟培土施肥1次完成。

4人工打杈

玉米拔节后,茎秆基部常会出现分蘖,根据田间玉米分蘖情况,进行1~2次人工打杈,以减少玉米植株的养分消耗。

5灌水施肥

玉米是需水肥较多的作物,生育期加强水肥供应,防止早衰、早枯。头水前适当蹲苗,拔节后灌第1水,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每亩施尿素20~25千克,有利于玉米营养体生长,为玉米壮苗、高产创造条件。在喇叭口期灌第2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促进茎叶雌穗的生长及小花分化,减少空秆,增加穗粒数。一时浇不上水的地块,每亩用尿素150~200克加磷酸二氢钾、早地龙等叶面肥,对水15~20千克叶面喷施,3~5天喷1次,以增强作物的耐旱、抗旱能力,缓解旱情。注意浇好抽雄扬花水,保证玉米授粉和灌浆良好。玉米全生育期灌水4~5次。

6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预测,掌握发生动态。玉米苗期害虫是地老虎和金针虫,采用种子包衣或拌种可以防治。玉米喇叭口时注意玉米螟的危害,可在喇叭口时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2千克灌心预防。在中后期做好玉米红蜘蛛的防治,采用氧化乐果、灭扫利、螨残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四、适时收获

地膜玉米“七改”栽培法 篇7

1 改春播品种为春夏兼用品种

2010年以后, 改常规春播品种为春夏兼用品种, 开始种植郑单958、陕单609、榆单88、吉祥1号等春夏兼用、紧凑、耐密型优质包衣良种, 较好地拉长了播期, 避免了因干旱春播品种播种晚, 造成玉米不能正常成熟或成熟期推迟, 影响小麦适时下种。

2 改分户种植为连片种植

实行“五统一连”, 即统一供种、统一供膜、统一供肥、统一整地、统一播种、连片种植 (百、千亩连片) 。用大型拖拉机连片秋春整地, 播种时农民、技术员跟车作业, 这样既提高了整地、播种质量, 又省事省力, 实现了农户之间的均衡增产。

3 改经验性配方施肥为量身定制配方施肥

通过近几年的卫星定位法采土化验, 农技人员对全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了如指掌, 并结合地膜玉米的需肥规律, 将全县分为县南、县中、西北、西南四片区, 委托专业肥料厂家生产了四个不同配方的玉米控释专用肥, 直接提供给农民朋友, 方便了群众, 节约了成本, 平均每亩可节约化肥5~8kg, 节约成本10~15元。

4 改适时播种为适期足墒播种

地膜玉米适播期为4月20日~4月30日, 常因春旱而无法下种。为了实现一播全苗, 针对渭北旱塬春季干旱少雨、春播难以下种、抽穗期易出现“卡脖旱”等问题, 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年有效积温多 (3 820℃) 、光照充足 (4~9月日照时间数为1 351小时) 、雨季集中 (7~9月降雨多) 等, 通过播期、品种等项试验示范, 将播期拉长至4月20日~5月20日, 推行选用春夏兼用品种、适期等雨足墒播种等技术, 达到苗齐苗全。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确定澄城县春玉米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20日。

5 改等行距 (50+50) cm、 (60+60) cm为宽窄行 (40+70) cm种植

地膜玉米等行距种植, 有光合性能差、通风不良, 后期温度过高、植株易早衰等问题, 通过相应的品比、密度等试验示范研究, 总结出宽行70cm窄行40cm的宽窄行种植技术, 一般中棒型4 000~5 000株/亩、小棒型4 500~5 500株/亩。确定了郑单958亩留苗4 500~5 500株, 陕单609亩留苗4 000~5 000株的合理密度。通过试验对比该项技术相对增产率达18.52%。

6 改地膜覆盖膜上打孔种植为膜侧开沟单粒种植

前多年我们主要是膜上机械种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膜的集雨保墒作用, 避免膜孔错位、遇雨后板结, 出苗难等问题, 县农技中心与厂商联手研制出了膜侧开沟单粒播种机, 减少了劳力, 降低了用种量 (1kg/亩) , 特别是膜侧种植便于后期人工揭膜, 利于残膜回收, 减轻了土壤污染。此项技术在周边的合阳、蒲城等县旱作区得到了大面积应用、推广。

7 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篇8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地膜覆盖曾在北票市掀起一次技术性革命, 农民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经济作物, 如棉花、西香瓜、红薯、蔬菜, 到九十年代, 总站开始做渗水膜试验, 用于玉米栽培。近几年来, 由于大面积推广节水滴灌项目, 玉米地膜覆盖形成规模效益, 发展面积和发展速度迅速上升。

二、地膜覆盖的优点

1. 地膜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温度

由于地膜覆盖阻挡了垄体土热辐射与对流的热量损失, 同时阻挡了垄体土壤水分的蒸发, 使地膜覆盖土壤的温度高于裸地土壤温度。覆盖地膜以后, 白天由于塑料薄膜透光率很高, 太阳辐射的光能直接透过地膜而辐射到地膜覆盖下的土壤上, 把光能转化成热能。由于地膜和地膜上所结的水珠阻隔土壤辐射放热, 并把因地表面气流乱流、平流及水分蒸发所散失的热量向土壤深层传导, 所以地膜覆盖下的各土层温度均高于无地膜覆盖的露地。到了夜间, 深层土壤的热量不断向地表输送, 同时地膜下面的水气沿着地膜表面凝结放热, 所以夜间地膜覆盖的地表及以下各土层温度也均高于无地膜覆盖的露地。土壤温度升高, 创造了适合作物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

2. 地膜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由降水和灌水而进入土壤的水分, 常因蒸发而损失, 降低了水分的利用率。由于覆盖地膜, 使土壤表层设置了一层不透水的阻隔, 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挡, 迫使水分横向运动到无地膜处或植株出口处蒸发, 这样使土壤蒸发量大大减少。此外, 地膜使大部分水在膜下循环, 有利于水分在土中长期贮存、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

3. 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利用率

覆膜后, 防止了大雨和暴雨侵淋垄体, 造成土壤和肥料中养分的淋失, 提高了养分有效利用率。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后比裸栽减少了施肥量10%以上, 而且减少了养分淋失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因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 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加速了养分的分解, 使养分提前释放。

4. 地膜覆盖能有效保持垄体土壤结构疏松

地膜覆盖土壤表面, 防止降水造成土壤表面板结, 使地膜下的耕作层能较长时期地保持整地时的疏松状态, 有效的防止了板结, 有利于土壤水、气、热的协调, 保护根系正常生长。而且由于有地膜覆盖, 田间作业减少, 可使根系免受机械性损伤,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肥水的吸收。

5. 地膜覆盖能有效增加光照

地膜对光谱有反射性能。据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测定, 烟株采完脚叶后, 下二棚叶片叶背的反射光照度, 当自然光照强度达 (10~12) ×104勒的晴天, 覆盖普通透明膜烟田的烟株为裸栽烟的1.5~2.5倍, 使烟株背光一边叶背面的光照强度超过光补偿点, 因而有利于提高烟株下部烟叶的质量。但不同颜色地膜中不同光波波长对光谱的反射率有显著的差别, 波长越短, 反射率越高。银灰色膜对光的反射率最高, 对300~850纳米的可见光波长反射率高达34%~51%, 乳白色膜次之, 黑色膜最低。透明膜在膜下附着细密的水珠后与乳白色膜反射光效果接近。自然光照越强, 反射光强度越大。随着烟株生长, 叶片对地面的遮荫程度增大, 反射光量逐渐减少。

6. 地膜覆盖能有效抑制垄体杂草生长

地膜覆盖垄体, 在晴天强光时地表土温和膜下空隙气温迅速升高。连续晴天可达60℃以上, 高温可抑制杂草生长。对杂草生长抑制作用的强弱与地膜的颜色和覆膜的严密程度有很大关系。据试验调查, 地膜抑制杂草生长的强度, 随地膜色泽的加深而增强。其强度大小顺次为黑色膜、银灰膜、增温膜、透明膜。地膜覆盖严密, 紧贴垄面土表抑制效果好。如果地膜边缘封压不严, 或地膜有破孔洞, 膜下高热空气外逸, 反而造成有利杂草生长的条件, 使杂草丛生。

三、玉米沟播覆膜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 具有明显抗旱、增温、保湿、保肥、保苗全, 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北票市玉米单产, 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实现稳粮增收目标, 现介绍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如下。

1. 地膜规格选用

选用幅宽100~110厘米, 厚度为0.008毫米的超微膜, 亩用量4.0~5.0千克。

2.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肥力中等, 增产潜力大的平地和缓坡地, 不宜选择陡坡地、瘠薄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田块种植。

3. 因地制宜, 选用良种

地选好种, 一垄顶两垄。种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 是农业生产上的物质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好种, 从生育期、产量水平、抗逆性、耐旱性适应区域等方面综合考虑。适合北票市耐密品种有北育288、、郑单958、粮原5698、辽单565等。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 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硫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用20%粉锈宁150~200克加水1.5~2.5千克, 拌在50千克种子上, 以防治丝黑穗病。

4. 施足基肥, 氮、磷、钾配合

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 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 又能防止后期脱肥, 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每亩用农家肥1000~1500千克, 玉米专用肥50~75千克或40%的配方肥50千克, 混合作底肥施在两行玉米中间, 切忌种子与肥料接触。

5.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当土壤耕作层5~10厘米, 地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玉米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应提早57天播种。玉米地膜种植5月5~5月15日为最佳播期。采用宽窄行规格化栽培, 宽行为80厘米, 窄行40厘米, 株距25~28厘米。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 点播每穴3~4粒, 亩密度4000~4500株。

6. 盖膜严实, 保证盖膜质量

玉米地膜栽培实行先播种后盖膜, 随种随盖的方法。并在盖膜前把土壤中前茬残留根茬、秸秆、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 打碎大土块, 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膜一定要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 把地膜用土压紧, 压严, 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 以最大限度保持膜面宽度, 扩宽采光面, 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7. 加强田间管理

(1) 检查地膜。播种后若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 要及时用细土封严。

(2) 及时破膜放苗, 避免高温烧苗。播种后5~7天检查出苗情况, 出苗长到3~4片叶及时放苗, 放苗时掌握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 阴天突击放, 晴天避中午的原则。每穴放壮苗2株, 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 苗放出膜后, 及时用细土封严, 以防通风漏气。

(3) 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苗高6~7片叶, 亩施尿素10千克, 第二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 亩施尿素20千克, 最好使用追肥枪深施, 还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以提高穗粒重。

(4) 防治病虫害。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螟、蚜虫等, 用辛硫磷防治玉米螟及蚜虫。

8. 适时收获, 清除残膜

玉米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 篇9

1.地膜选择、选择地膜既要保证大幅度增产, 又要节省地膜和成本, 以利提高经济效益。

(1) 低密度聚乙烯地膜这种膜透光性好, 光反射率低, 热传导性小, 保温性强, 白天蓄热多, 夜间散热少, 增温保温效果显著;透水、透气性低, 保水保墒性好;耐低温性优良, 脆化温度可达~70℃;柔软性和延伸性好, 拉伸和撕裂强度高, 不易破损;耐酸碱, 无毒无味, 化学稳定性好, 不会因沾染农药、化肥而变质;可焊接性好, 便于拼接修补。

(2)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地膜这种地膜的拉伸、撕裂和抗冲击性强, 抗穿刺性和抗延伸性等均优于低密度聚乙烯地膜。适合于机械化铺膜, 能达到低密度聚乙烯地膜相同的覆盖效果, 但厚度却比低密度聚乙烯减少了30%~50%, 大大降低覆膜成本。其他性能及用途与低密度聚乙烯膜相同。

(3) 高密度聚乙烯地膜这种地膜除具有低密度聚乙烯地膜的优点外, 最大特点是强度大, 比较薄, 每公顷用量60~75千克, 成本可降低40%~50%, 但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如低密度聚乙烯, 更比不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地膜。

2.选茬整地地膜覆盖栽培玉米, 宜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水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地块。底墒要充足, 灌足冬水, 墒情不足的灌好春水。土地平整, 实行多次耙耱、镇压保墒, 达到地平、土绵、墒足、上虚下实。

3.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根据玉米种植区特点选用优良品种。为了防治地下害虫, 播前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用20%粉锈宁150~200克加水1.5~2.5升, 拌在50千克种子上, 以防治丝黑穗病。

4.施足基肥, 氮磷配合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 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 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 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75~120吨, 碳铵450~600千克, 磷素化肥300~450千克。结合播前浅犁地一次施入, 实行集中沟施肥效更好。

5.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土壤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盖膜单种玉米一般比不盖膜玉米应提前5~7天播种;划线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 每穴点籽2~3粒, 播深3~5厘米。一般每公顷保苗晚熟品种以6.75万~7.5万株、中熟品种7.5万~8.25万株、早熟品种8.25万~9万株为宜。

6.盖膜严密, 保证覆盖质量玉米地膜覆盖宜采用宽窄行平作规格种植, 行要开直, 实行先播种后盖膜, 随种随盖的方法。播种行向可采用顺风种植, 以减少风力接触面, 防止揭膜。在盖膜前把地里的前茬作物残留的根茬、秸秆和石块等杂物清除干净。打碎土块, 以免划破或顶起地膜。盖膜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盖膜一定要严密, 将地膜拉紧、拉展、铺平、铺匀, 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 把地膜用土压紧、压严, 以防大风揭掉地膜。但膜边压土不宜过多, 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 扩宽采光面, 做到严、紧、平、宽的要求。

7.加强田间管理

(1) 播种覆膜后要经常查田, 防止地膜破损和风剥。

(2) 剪孔引苗当玉米普遍出苗并第1片真叶展开时, 及时剪孔引苗, 引苗后用湿土封严苗孔。放苗时要掌握放大不放小, 放绿不放黄, 阴天突击放, 晴天避中午, 大风不放苗的原则, 一般每穴只放一株壮苗, 苗孔一般以一寸为宜。苗放出膜后, 应随时用细湿土加适量的草木灰混合把放苗口封严 (既不板结, 又渗水保墒) , 以防透风漏气、降温跑墒和杂草丛生。

(3) 打杈除蘖一般玉米出苗20天左右就分蘖, 如不及时除掉, 与主茎争肥争水, 消耗植株营养, 影响主茎生长和发育。因此, 应随时检查, 发现分蘖及时除掉, 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4) 适期揭膜覆膜的主要作用是增温保墒, 玉米封垄后, 渐进雨季, 地膜前期增温的作用也基本达到, 这时就可以揭掉地膜,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充分接纳雨水。

(5) 合理灌水根据地膜玉米需水规律, 前期要控水, 防止幼苗在高温、高湿、高肥的条件下徒长和后期早衰。中期蒸腾量大, 耗水量多;要适当增加灌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 否则土壤湿度过大, 不仅玉米易引起病害, 而且使根系呼吸和营养吸收受阻。

(6) 及时追肥结合灌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肥。离玉米植株10厘米的地方, 分别每公顷穴施 (或沟施) 硝铵240~270千克和645~750千克, 每公顷用硫酸锌1.5~2.25千克溶于750千克水中叶面喷施1~2次, 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要, 并可防治白花叶病。喷施磷酸二氢钾两次, 每次用量1.5~2.25千克 (溶于750千克水中) 。

(7) 喷施玉米健壮素, 实行科学化控玉米健壮素喷施后使玉米植株矮健、光合效率增强、延缓衰老、高度抗倒、早熟、增产。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即抽雄前5~7天, 田间群体个别早发株的雄穗已露出时进行。喷施用量每公顷375~450毫升, 对水450升, 随配随用, 均匀喷施于植株上部叶片, 不重喷、漏喷。

玉米地膜栽培 篇10

一、选用良种

1. 马铃薯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休眠期短、丰产、优质、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如陕北紫花白、费乌瑞它、辽东白、东农3030、早大白等脱毒种薯,一般亩备种150~200千克。

2. 玉米品种选择。可选择中早熟、耐旱品种郑单958、榆单9号等。

二、催芽

1. 催芽时间。一般在播前1个月左右催芽。

2. 催芽温度。10~20℃,不可超过25℃,并保持一定湿度。

3. 催芽方法。催芽前1~2天,将选好的种薯切成小块,每个种块带1~2个芽眼。待切好的种块走风后,用草木灰拌种,然后催芽。应选择在阳光能够直射,并能保证催芽温度的室内将切好的种块摆放,当芽长到1~1.5厘米长时即可播种(芽长不能超过2厘米)。

三、备耕

1. 选地整地。以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及3年内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宜。前作收获后,深耕细耙,耕深30厘米左右,做到土地平整细碎。

2.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推行薯、麦、豆类3年或5年轮作制度,目的是防治以土壤或病残体传播的病虫害。

3. 施肥。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除需氮4.4~5.5千克、五氧化二磷1.8~2.2千克外,还需氧化钾7.9~10.2千克。三者比例为1∶0.4∶2。根据测土情况,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播种时施入宝丰牌配方肥(12-8-15)70~80千克。施肥时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与肥料同时撒在地表面后深翻土壤,以预防地下害虫。

四、播种

1. 起垄。垄宽60厘米,高20~25厘米,垄间距20~25厘米。

2. 播种。每垄播两行,行距24~28厘米,行间播种呈三角形错开,株距20~30厘米,每亩播5000穴左右。要求芽眼向上,穴深13~15厘米,覆土后留浅穴。

3. 化学除草。播种完后用33%二甲戊乐灵150~200毫升,对水40~50千克作畦面喷洒,以喷湿地面为佳。

4. 覆膜。播种后一般选用厚度0.006~0.008毫米、宽80厘米的黑色地膜覆盖。前边用喷雾器喷雾,后边覆膜。覆盖时,在垄的两边开沟覆膜,方法是铺展拉平地膜后,将其两边紧贴垄面,压入沟内,覆土,并压实压严。亩用地膜2.5~3千克。

5. 适期播种。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期为耕作层土温稳定在4~5℃,玉米的适宜播期为耕作层土温稳定在7~8℃。我市具体播期为马铃薯在2月中旬,玉米在4月中下旬。同时示范推广机械播种,播前精细整地,具体播种工序为施肥——开沟播种——喷杀虫除菌剂——起垄刮平——覆膜。

五、及时放苗、定苗,保全苗

1. 出苗时间及决定因素。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30天左右,膜内温度白天宜在20~25℃之间,最高不超过30℃。

2. 查苗放苗。每天要查看田块,及时将幼苗从地膜中放出来,以免烧苗。若遇低温天气,可先放绿苗,再放黄苗,适当延缓放苗。放苗时要细心,以免伤苗。放苗后要及时用土封实放苗口,以保地温促进幼苗生长。

3. 清棵定苗。苗齐后要清棵定苗,每穴只留1株。

4. 防徒长,促进根系生长。幼苗期(苗出6~8片真叶),重点是防徒长,可喷施多效唑进行调控,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下茎的分枝强度,为丰产打下基础;现蕾前后,亩用40~50克多效唑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防止徒长,同时摘除花蕾。

六、玉米播种

玉米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两垄地膜中间套种1行玉米,玉米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留苗4000~4500株。玉米在苗期亩追施配方肥15千克,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20千克。

七、病虫害防治

1. 蚜虫防治办法。可选用10%吡虫啉、3%啶虫脒等药剂。

2. 疫病防治办法。首先是拔除病株并作深埋处理。其次是大田喷施霜霉威、甲霜灵等杀菌剂,每隔7天喷1次,连续3次。特别是雨水较多时要注意防治晚疫病,一般用70%代森锰锌500倍、58%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等喷雾防治。

3. 玉米黏虫、玉米双斑跗萤叶甲等病虫害防治办法。采用敌百虫毒饵诱杀或敌百虫等喷雾防治玉米黏虫,用20%灭多威乳油3000倍液防治玉米双斑跗萤叶甲。

八、马铃薯收获及储藏

当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直至枯萎时应及时收获。温度1~3℃,相对湿度90%左右是马铃薯种薯储藏最适的范围,在此条件下,块茎呼吸微弱,皮孔关闭,病害不发展,块茎不发芽,重量损失最小。温度低于-2℃,块茎即受冻害。储藏方法分室内和室外,有棚窖、井窖、沟埋等。应先放在通风场所摊放2~3周,待热量和水分散完后,当气温稳定在0℃时再入窖储藏。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篇11

1 地膜覆盖玉米增产的原因

1.1 保水

地膜覆盖后, 土壤与大地相隔, 土壤中的水分很难蒸发到空气中, 而是在地膜内以液——气——液的形式往复循环, 始终保持土壤表层湿润。

1.2 增温

通过阳光中的辐射波透过地膜, 是地温升高, 再通过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 使较深层的地温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显而易见, 地温增高的原因就是由于地膜阻隔的作用, 使得膜内的二氧化碳增多及水蒸气不易散发。据试验, 此项技术可使整个生育期的积温提高250℃~350℃。

1.3 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覆盖地膜后, 地面不会受到降雨和灌水的冲刷及渗透的压力, 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 透气性好就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此外, 地膜覆盖在增温保墒的作用下,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分解, 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同时也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有效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最终加速玉米生长的发育进程, 从而提高产量。

2 选地与整地

2.1 选地

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 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排灌方便的土质。像重盐碱地、易涝地、沙石土、陡坡地等都不适宜地膜覆盖栽培。

2.2 整地

要适时进行耕翻, 精细平整, 仔细清除土壤中的石子、根茬、坷垃等。力求做到上虚下实, 以增温保墒。北方冬春多干旱, 这就要求抓紧利用秋墒。秋收后立即进行深耕, 结合施基肥翻地, 耙耱保墒, 第二年早春顶凌耙耱保墒。如有灌溉条件的, 最好在上冻前灌水造墒, 早春顶凌耙耱保墒。

3 选种及种子处理

3.1 选用优良品种

因为地膜玉米能增加200℃的有效积温, 所以在正常年份可比露地玉米提前1周播种, 由于生育进程快, 能提前1~2周成熟。根据这一特点, 就要考虑到如何正确选用适期的品种, 同时兼顾到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这一点。

3.2 种子处理

种子精选, 去除病粒、杂粒及小籽粒的。精选好的种子要在阳光下晒2~3 d, 这样可提高约5%的出苗率。播前还要进行药物拌种, 用以防治地下害虫。

4 播种与覆膜

4.1 盖膜

盖膜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 出苗后破膜放苗。另一种是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 这就要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盖膜时将膜施展开, 贴紧地面铺平, 将四周用土压实。

4.2 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较露地栽培提前约1周左右, 膜下地温稳定在7℃左右就可以播种。播种深度约5 cm左右, 不过, 最好还是根据当时的土壤墒情再定, 这样更有利于出苗。播种时最好做一标准打孔器, 使播种能够达到深浅一致。

4.3 喷施除草剂

盖膜前须喷施除草剂, 以防除田间杂草。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5.1.1 护膜

播种后要随时进行检查, 特别是大风天气, 更要注意将地膜四周和播种孔封严, 在雨后要及时松动播种孔的盖土, 以防土壤板结。

5.1.2 放苗

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 要破膜放苗。如不及时破膜放苗, 叶子会因气温高被灼伤。因而, 播种后要随时到田间检查, 待出苗率达50%时, 就要开始分批破膜放苗。机播地放苗要根据留苗密度所规定的株距打孔, 放苗孔越小越好, 每孔放1~2株键壮苗。放苗最好在阴天突击放, 如晴天就要避开中午, 大风天则不放苗。

5.1.3 补苗

地膜玉米也会由于种子发芽率低, 放苗不当造成幼苗烫伤或冻伤, 施肥不当以及地下害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如遇此种情况, 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幼苗2~3叶期, 发现缺苗或死苗, 要结合间苗进行移苗补栽。

5.1.4 定苗

定苗不宜太早或太迟, 最好在3~5叶期定苗。定苗的基本要求就是去弱苗, 留壮苗, 使全田苗基本保持一致。

5.1.5 杂草防除

主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除草剂用量要按照说明书确定, 一般每公顷1500 g, 混配使用时, 每种除草剂用量适当降低。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有的地块杂草较多, 可揭除地膜, 进行追肥、除草、培土, 即防除杂草, 又可防止倒伏。

5.2 穗期管理

5.2.1 增施穗肥

由于覆膜玉米植株高大, 叶片繁茂, 根系发达, 需要的养分较多, 单靠底肥不能满足玉米生长中后期对肥料的需求, 在这期间还须重施一次穗肥, 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追肥量一般为玉米总量的30%~40%, 以氮肥为主, 每公顷追碳酸氢氨500~600 kg或尿素180~220 kg。追肥期应在50%叶片展开时实施。

5.2.2 适时浇水

浇水的重点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这一时期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 植株生长迅速, 幼穗分化也在加快, 叶片蒸腾量加大, 这一时期的需水量约占玉米整个生育期的50%左右。这就要求此时土壤的含水量须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如不足就要及时进行灌溉, 否则会影响到授粉结实。掌握浇水时间很重要, 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重浇一水, 抽穗开花期浇第二遍, 以保攻穗增粒, 促进高产。

5.2.3 防治害虫

地膜覆盖因其土壤温度高, 湿度大, 是玉米螟的多发期, 因而要进行重点防治。

5.3 花粒期管理

5.3.1 人工去雄与授粉

隔行或者隔株去雄能够促早熟, 增产效果比露地栽培更好。据测算, 普遍增产达6%~8%, 早成熟3~4 d。人工授粉则选在雄花盛开和大部分雌穗花丝露出后, 晴朗无风天气, 最好在上午露水干后即开始授粉, 中午温度升高应停止。

5.3.2 补肥

适当补肥能延长玉米叶片功能期, 提高中后期光合效率, 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 防早衰, 增加穗粒数好粒重。这期间, 每公顷可追施尿素150~220 kg, 或者4%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洒叶面。

5.3.3 防治害虫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下一篇:二十国集团和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