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摄影

2024-10-12

野生动物摄影(共6篇)

野生动物摄影 篇1

·150余“鸟友”

·120多架“大炮”

·最牛观鸟车队

·中国野生鸟类保护宣言

·迷彩服望远镜

··关闭车灯放轻脚步

在自然界所有的野生动物中, 鸟类是我们最常见的。可是在自然摄影类别中, 鸟类摄影却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鸟儿天性都很机敏, 生存于野外的野生鸟类则更加容易受惊, 拍摄它们的自然状态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 鸟类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的表现形式, 用它精彩的影像作品拉近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因此, 鸟儿本身的自由天性、优美的生存环境以及鸟类摄影的难度、科研价值、艺术欣赏价值, 吸引着很多人。引用一位资深“鸟人”的话:喜欢观鸟、拍鸟, 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打开观察世界的另外一个窗口!

各地的观鸟拍鸟护鸟人士在全国知名网站——鸟网齐聚一堂。鸟网是一个民间组织, 是这些人的天下, 它为广大爱鸟护鸟者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的网上交流平台。拍鸟人把拍出的一些有意义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得到网友精彩的点评外, 或交流爱鸟护鸟经验, 获取鸟类知识, 发布相关拍鸟信息, 相约结伴出行等等。

除了在网上交流, 鸟网也会定期在各地举行各种摄影展、观鸟活动等。每年, 鸟网都会举办一次隆重盛大的年会, 而且每年年会都会有不一样的主题, 讨论的是大家应该注意的焦点问题。2010年鸟网年会的主题是“热爱鸟类, 规范行为”。《旅游纵览》杂志社受邀前往年会召开地河南省焦作市和三门峡市, 全程报道此次年会活动。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 由中国150余名观鸟拍鸟爱好者、专家, 50余辆装载着摄影器材的车组成的“最牛观鸟车队”云集在山水城市——焦作、天鹅之乡——三门峡进行摄影创作, 120多架“大炮”聚焦候鸟天堂, 生态河南。

鸟网2010年年会暨中国野生鸟类摄影高端论坛, “锦光徕卡杯”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由鸟网和鸟网摄影家协会主办, 鸟网河南焦作联络站和鸟网天鹅城三门峡联络站承办, 《旅游纵览》杂志社、《摄影之友》杂志社协办。共有来自全国50多个地市的150余人参加活动, 其中既有政府官员, 又有成功企业家;既有鸟类研究资深人士, 又有鸟类摄影大家;既有鸟类保护民间团体, 又有社会主流媒体代表。可以说此次活动聚集了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来共商鸟网发展大计, 共研鸟类保护大业、共探鸟类摄影大道、共贺鸟网创办五周年大庆。

12月10日晚,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方唯一作者何芬奇先生一堂精彩生动的观鸟知识讲座揭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何芬奇在讲座中感慨:“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 我国观鸟活动人员之众, 设备之精已令世界人民震惊。”他主张拍鸟人不要只停留在悦己的层面上, 要将拍到的作品和拍摄故事拿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 鸟网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12月11日下午, 鸟网2010年年会暨中国野生鸟类摄影高端论坛, “锦光徕卡杯”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焦作举行。鸟网创始人兼总版主段文科, 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焦作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在会议大厅外迎接参加本次年会的领导、嘉宾和鸟网会员们的到来。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杨丹,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何芬奇, 《旅游纵览》杂志社社长、总编张德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项目主管、助理工程师卢琳琳,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飞羽瞬间大赛”秘书长赵超, 《大众摄影》“大众DV”执行主编金俊, 中国鸟类学会观鸟摄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聂延秋, 国家林业局《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赵向往, 苏州锦光徕卡公司代表胡向荣、胡波, 《摄影之友》杂志社记者李风等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 年会承办方代表、焦作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先生首先致大会欢迎词,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项目主管、助理工程师卢琳琳代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大会致贺词。鸟网总版主段文科做了鸟网的工作总结及关于鸟网未来发展畅想的主演讲。大会特邀嘉宾作论坛主旨演讲。会上还对鸟网核心层及管理队伍进行了扩充, 聘任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杨丹,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方作者何芬奇, 中国鸟类学会观鸟摄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聂延秋,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现任中国鸟类学会、观鸟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东方鸟类学会荣誉会员、北京观鸟会专业指导、中国最早倡导和指导观鸟活动的专业学者赵欣如等人成为鸟网专家组成员, 邀请张德志、贾少勇担任鸟网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表彰鸟网十佳版主、十佳联络站、爱鸟护鸟模范;经《旅游纵览》杂志社申请, 鸟网核心组研究决定, 鸟网2011年年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戴河举办, 由《旅游纵览》杂志社承办, 鸟网总版主段文科向《旅游纵览》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张德志授旗。

此外, 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也是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过大赛评委会委员杨丹、何芬奇、聂延秋、张德志、金俊、赵超、陈龙、刘东伟、卢立群、周展星、张明、谢建国等12名专业评委公平、公正的评选, 经过初选、复选, 最终评出金奖1幅, 银奖2幅, 铜奖5幅, 优秀奖20幅, 大赛至尊鸟种奖获奖者3名, 鸟种数量、拍摄奖, 金、银、铜奖获奖者共11名。

鸟网作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民间组织, 一直致力于树立正确的爱鸟观念, 引导摄影人在不干扰、不影响鸟儿正常生活的基础上拍出它们最自然的状态。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热爱鸟类, 规范行为”。年会的最后一项内容, 就是由鸟网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鸟网副秘书长谢建国先生宣读《中国野生鸟类保护宣言》, 并由与会代表举手一致通过。

除了会议本身的内容, 本次活动还为鸟友们安排了两次采风机会:到孟州市白墙水库拍摄鸬鹚和去天鹅之乡——三门峡市拍摄野生大天鹅。

百余人的车阵、炮阵, 走在哪里都是一道风景。清晨或黄昏, 50余辆装载着摄影器材的车, 大多数是越野车型, 组成“最牛观鸟车队”在高速路上飞驰, 场面十分壮观。而当我们的车队进入生态保护区范围内时, 则有管理员过来挨个提醒着司机关闭大灯, 勿按喇叭, 悄悄潜入, 一股爱鸟的暖流弥漫在空气中。

尤其在三门峡拍摄天鹅的时候, 鸟友们在路边拍鸟的几个小时里, 不断有巡护车通过, 贴着“热爱湿地、保护大天鹅”的标语, 有保护大天鹅的警车通过, 有很多的森林警察、湿地保护工作人员关注着大天鹅的动态。大约上午8点半, 有工作人员穿着水裤涉水进入湖塘撒着大天鹅的食物, 如此种种, 都让人感到天鹅的安全和幸福。

鸟网的“鸟人”们都有专业的装备。迷彩服、望远镜、摄影包、三脚架、400mm以上的定焦镜头, 几乎都是每样人手一件的。他们就把“炮阵”架在岸边上, 对准着天鹅, 时刻捕捉精彩的瞬间。天鹅们也不算是太怕人的鸟类, 默许着这种超过正常安全的距离, 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用它们最本色的表演迎合着人们。它们时而在水中慢慢划行;时而将长长的颈埋入水中;时而转头用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以便让自己完美靓丽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又突然挥动着大大的翅膀, 似要飞翔, 其实是在作秀, 当你满怀希望能看到它起飞的样子时, 它们则又收起了翅膀, 恢复了慵懒的状态;还有几只互相追打着似乎在争抢着食物。鸟友们的心思就这样被天鹅一阵阵地牵动, 却又不会太过声张, 发出大的声响, 在观察、拍摄天鹅的同时他们更关爱着这一群美丽的生灵, 不惊扰, 不乱来。

如此多的人对拍鸟产生狂热的兴趣, 也同时反映出一个现象, 在这背后, 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鸟网总版主段文科表示:目前, 鸟网仍在一步步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普及鸟类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搞好宣传教育, 并且, 将广交天下鸟友, 团结并联合各方力量, 共同促进中国野生鸟类的保护事业。

鸟网www.birdnet.cn

鸟网创办于2005年, 2006年鸟网论坛正式开通。

鸟网宗旨:秉承健康、向上、和谐、共融的发展理念, 通过鸟类摄影、鸟类观察, 达到关爱鸟类、保护自然、宣传环保、促进和谐的目的。

鸟网理念:和谐鸟网, 绿色家园。

鸟网论坛开办以来, 得到了广大鸟类爱好者的关注, 聚集了国内外一大批鸟类摄影师、鸟类研究人士和鸟类保护人士。截止2010年12月, 鸟网注册会员已逾45000人, 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 并在各地组建了50多个联络站。

鸟网属于爱鸟人的网络, 为所有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宽松、健康的鸟类影像和研究平台, 共同推动爱鸟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鸟类摄影和观鸟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几年来, 鸟网的广大会员在鸟类摄影和观鸟过程中, 身体力行, 规范行为, 在保护野生鸟类与人鸟和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伴随着全民爱鸟热潮的不断高涨, 一个保护鸟类、珍惜环境、热爱自然的风尚正在逐渐形成。然而, 面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捕杀野生鸟类的行为, 以及在野生鸟类摄影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侵扰和破坏野生鸟类生存环境的现象, 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鸟类摄影人、观鸟人, 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责任, 让野生鸟类与人类共享地球之美。为此, 本届高端论坛发表野生鸟类保护宣言如下:

一、我们要时刻牢记爱鸟、护鸟的宗旨, 在鸟类摄影和观鸟过程中, 要积极秉承健康、向上、和谐、共融的理念, 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 唤起人们爱鸟护鸟意识, 最终达到关爱鸟类、保护自然、宣传环保、促进和谐的目的。

二、我们要严守野生鸟类摄影规则, 在观察和记录鸟类影像过程中, 重视野生鸟类的自然生态习性, 不用人为的声音或动作诱惑和驱赶鸟类, 不惊吓鸟类, 使鸟类活动于自然状况下, 促进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完美, 让鸟类永远保持自由与安详的状态。

三、我们要了解和掌握鸟类知识, 在拍摄和观察过程中要尊重鸟类的生活习性, 随时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要保持隐蔽和安静。要谨慎拍摄鸟巢, 如遇鸟类正在孵化应该尽快离开, 避免亲鸟弃巢。要维护好拍摄地自然环境, 不随意丢弃杂物, 离开时要带走所有的遗弃物。

四、我们要慎重拍摄鸟类育雏的镜头, 拍摄时必须使用帐篷等隐藏工具, 其装备要伪装、掩蔽, 并与野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鸟巢周围环境不要做任何的损坏, 同时对稀有鸟类的繁殖或育雏的信息不要详细披露, 更不要公开化。在鸟类进入繁殖期时要有选择性的贴图, 育雏与巢穴的图片要求过季发表。

五、我们要在爱鸟的前提下拍鸟和观鸟, 如遇受伤的鸟类要及时救助。同时, 要真实记录个别地区和个别人对野生鸟类的滥捕乱杀行为, 及时制止或举报那些破坏鸟类生存环境, 以及捕食、贩卖鸟类的行径, 要用我们的影像记录, 坚决扼制捕猎者的行为, 唤起人们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

六、我们要肩负起爱鸟、护鸟的神圣职责, 要用爱心和努力, 从事好我们的爱鸟事业, 维护好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让野生鸟类在我们的保护下能够自由地生活在碧水和丛林之间, 翱翔于蓝天之上。

鸟网2010年“锦光徕卡杯”野生鸟类摄影大赛评委会及大赛获奖名单

大赛评委会委员:杨丹、何芬奇、聂延秋、张德志、金俊、赵超、陈龙、刘东伟、卢立群、周展星、张明、谢建国

金奖:徐松平 (探索) 《雪鸮》

银奖:慕荊 (蕭灑) 《荷塘彩鹬》

承光 (joinus) 《爪哇池鷺》

铜奖:

何家偉 (pasha) 《斑鱼狗》

沈越 (寰尘) 《纹背捕蛛雀》

郭伟修 (古馳) 《翠鸟》

张刚邡 (探路者) 《褐马鸡》

马井生 (折返之光) 《激情一瞬》

优秀奖:

宋天福 (天福) 《互不相让》

黄进 (山那边) 《鵟斗》

吴向群 (乾乾) 《我心飞翔》

宋大利 (庄生晓梦) 《鸟影四季》

解磊 (老爷子) 《雪鹑》

曹晓春 (moni) 《银侯长尾山雀的故事》

张天理 (张天理) 《天鹅湖》

吴健晖 (大侠一刀) 《翠鸟》

贾少勇 (船长) 《燕子翻身》

马林 (龙马人) 《蓝喉蜂虎》

李振中 (胖李) 《大鸨》

金炎平 (一坤) 《蚁鴷之爱》

王尧天 (北方老狼) 《黑鹳》

周华春 (白尾海雕) 《小溪晨曦》

贺跃进 (肖河) 《彩鹬》

韩庆双 (远方) 《大鸨》

李全民 (蓝天白云) 《欢歌起舞》

刘建明 (焦作小刘) 《寿带》

林婉君 (lyk0712) 《褐翅燕》

李俊彦 (焦作老李) 《收获》

蔡琼 (秦岭阿琼) 《红腹角雉》

纪念奖:所有入围作品

鸟种数量拍摄奖

金奖: (网名) 老爷子

银奖: (网名) 张果老、寰尘

铜奖: (网名) 鸟语者、绿水青山、被海吸引

优秀奖: (网名) 北方老狼、大连红隼、一犁膏雨、穗穗红、清清水

至尊鸟种奖:肖克坚 (重庆咔嚓) 《三趾翠鸟》

柳明玉 (鳄鱼) 《勺嘴鹬》

刘响忠 (三少) 《栗斑腹鹀》

野生动物摄影 篇2

二、主办单位:某某大学校团委

三、策划、协办单位:动物协会与摄影协会

四、赞助单位:do do礼品店、五、活动对象:某某大学在校学生

六、活动时间: 作品征集时间:1月20日-3月20日 作品初选时间:3月21日 作品终评时间:3月23日 获奖作品公告:3月23日 获奖作品收稿:3月24日-3月26日 获奖作品公示:3月29日-4月5日

七、活动流程:

1、作品收集——在1月20日-3月20日期间,参赛者将稿件压缩到150k内,文件名命方式为:作品名+作者名+联系方式,然后统一发到大赛邮箱,影协会员到时交到各部门的收稿负责人即可命名方式一样;

2、作品初选——由摄影协会及动物协会组成初评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第一轮筛选,选出40幅优秀作品;

3、作品终选——由摄影协会指导老师及动物协会指导老师组成评审团,对进入初选的40幅作品进行终选;

4、网上公告——在海浪等媒体上发布获奖名单及作品;

5、作品收集——收稿负责人联系获奖作者收集稿件原图;

6、作品公告——获奖作品将在主楼底或者图书馆底展示。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奖品:大相框+获奖相片+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 奖品:公仔+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 奖品:相册+获奖证书 优秀奖10名 奖品:dodo礼品店优惠劵+获奖证书

九、联系方式:动协 林泽文影协 林桂峰注:

1、以上时间均为初定时间,如有更改,另行通知!

2、主协办单位拥有获奖作品的使用权,不另付稿酬。

3、凡投稿参赛者则视认同本比赛章程。

野生动物摄影 篇3

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人类通过智慧与劳动创造了城市,形成了人类社会。而动物却始终坚持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繁衍生息,我们除了要学会如何与同事、家人相处,更要学着如何与动物共同守护同一个地球。本文将由野生动物摄影师程斌、彭建生用独特的视角及更近的距离,带我们走近那些未曾谋面的朋友。

选择装备的几种方案

根据不同的地域类型和拍摄目标,我大概会有三类配置:

1 热带和亚热带:主要以林鸟和两栖爬行动物、昆虫、植物为主。此类拍摄,目标相对距离较近,数量也较多,拍摄量较大,体力易消耗。适合选择APS-C系统,有利于抓拍,例如佳能EOS 7D MarkⅡ、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镜头、EF 100-400mm f/4.5-5.6L IS Ⅱ USM、随身便携机是佳能PowerShot G7X或者索尼RXlOOⅢ。

2 温带和湿地:主要以林鸟、水鸟、小型动物为主。拍摄目标相对距离较远,数量一般,拍摄量适中,体力消耗较小。适合选择“全画幅+APS-C系统”组合:例如佳能EOS-1DX、EOS 7D Mark Ⅱ、适马150-600mmf/5-6.3DG OS HSM,随身便携机随身便携机佳能PowerShot G7X或者索尼RXlOOⅢ。

3 寒带和高原:拍摄目标相对距离较远,数量小,拍摄量较小,但运动目标较多,对抓拍性能要求高。考虑到体力易消耗,适合选择“全画幅相机+无反光镜相机”组合:例如:佳能EOS-1DX、适马150-600mm f/5-6.3DG OS HSM、适马24mm f/1.4DG HSM|A、奥林巴斯E-M1、奥林巴斯M.Zuiko DigitalED 75-300mm f/4.8-6.7Ⅱ、奥林巴斯M.Zuiko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随身便携机随身便携机佳能PowerShot G7 X或者索尼RXlOOⅢ。

脚架:富图宝磐图T-63c脚架、富图宝RM-110R八爪鱼。

备注:除超远距离拍摄条件外,不建议使用长定焦镜头,长定焦镜头虽然光圈大,成像素质也较好,但是效率偏低,对体能消耗巨大。建议选择成像优异的长变焦镜头,这样不仅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也有利于更多的构图和景别控制。

寻找野生动物

有时候,敬畏源于无知;有时候,敬畏又源于了解。我们不必纠结这两种来源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因为仅仅从表象上去解读敬畏就足以让我们深思。

当人们在地球村的天空中俯瞰,就渐渐忘却了曾经用怎样好奇的目光来观看这个未知世界;当大家都以为早已熟稔了的那些山川不会再带来惊叹,也失去了以探索的心境去感受自然世界中无数微小生命的博大和精彩。如果我们抛开人本位的眼光,伏下身,沉下心,去静静地细心观看它们,就会发现原来它们的世界非但不渺小,反而使我们这个星球变得更加博大与精深。因为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生命,都在属于它们的世界发生着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这一切都远超我们的经验与想象,不同形式的生命力,以它们独有的生存方法适应着甚至是征服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征服不同于人类所谓征服了某一片土地、某一座山峰。这是一种相融而合的征服,是神奇的自然演化。

只是,“走进”自然并不意味着“走近”自然。这其实关乎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程度。很多人会认为,进入长满植物的公园或者长途跋涉到鸟语花香的森林就是走进自然。其实不然,即使你可以近到用手抚摸一棵千年古树,抑或你用双手捧起一汪溪水,即使你在内心感受到了来自于自然的某种力最,感受到轻松、释放和愉悦等,但这仍然只是物理距离的靠近和直接的感官反应,并不意味着你的心真正地走近了自然。走近,靠近,需要的是更多的了解和感知,一种全然的心灵触碰。

因为我国面积幅员辽阔,从最南到最北的季节差异也较大,有些地区只有雨季和旱区之分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来具体划分。以下为一些大致的建议:

春:广东北部南岭山脉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拍摄目标为鸟类和两爬、昆虫、植物。海南中南部的五指山、吊罗山等,主要拍摄目标为鸟类和昆虫。陕西秦岭位于南坡的汉中、佛坪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小型兽类、鸟类和植物。云南中南部的保山、腾冲、西双版纳、勐腊、普洱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鸟类和昆虫。

夏:四川西部的稻城、康定、唐家河、贡嗄山南坡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多种兽类、鸟类、高山植物。青海中南部的青海湖、可可西里、玉树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各种兽类、蝶类昆虫、高山植物。云南横断山区的怒江、德钦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鸟类、蝶类昆虫、高山植物。广西西大明山、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拍摄目标为鸟类、昆虫。新疆天山、阿尔金山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各种兽类和鸟类、昆虫、植物。

秋:东北中北部的吉林长白山、黑龙江扎龙、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兽类、鸟类、植物。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察隅、墨脱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小型兽类、鸟类。西藏西北部的樟木、山南、阿里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各种兽类、鸟类。

冬:贵州地区,昭通等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越冬鸟类。西藏北部,羌塘、双湖地区,主要拍摄目标为各种兽类。

寻找野生动物的经验,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生物类群的生态习性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未了解,综合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大型兽类:在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戈壁、山地等开阔区域,晨昏时段和淡水水源地。小型兽类:在原生林的林缘、溪流附近和山地垭口地带寻找,早晨时段较活跃。

鸟类: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林缘、人工果园、森林公园、各类湿地、各类水源地,繁殖季节和早晨时段最佳。

两栖爬行动物: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溪流和池塘附近,中午和夜晚为主要活动时段。

昆虫:原生林和山地雨林的林缘地带、灌木丛、城市公园、溪流池塘等生境,留意观察大型叶片、朽木、花朵、果实等,早晨、中午和夜晚为主要活动时段。

备注:鸟类除留鸟外,还需要了解侯鸟的活动规律,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主要有3条路线,一个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第二条经过我国中部省份,第三条经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经过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

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野生动物摄影来说,一是指我们先要学会从物理距离上去接近它们,以创造更多的拍摄机会;二是不断增加对拍摄目标的了解和认知,从心理上走近它们,把自己融入自然世界之中。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过度靠近往往意味着危险。虽然多数野生动物是惧怕人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肆意枉为,以下几类尤其要引起重视。

例如脾气火爆的野牦牛和破坏力巨大的棕熊,它们是青藏高原真正的霸主,孤狼和狐狸无法对它们造成威胁,只有群狼才偶尔斗胆挑战。对于人来说,这些巨无霸的奔跑速度和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和我们生活经验中的印象有天壤之别,无论任何时候,当它们转过身与人面对面时,即使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最好的办法也是迅速远离。在发现目标的空旷地带,不要远离车辆只身行走,在紧急情况下车辆还是相对有用的掩体,即使不在缺氧的高原,百米跑你也绝对赢不了。

在我国广大地区分布着许多蛇类,有些蛇的隐蔽性强,毒性极大,对于在山林中行走的人来说都要十分小心。如果偶遇,无论你是不是能够确定判断它的种类,都不要过度靠近,更不要高估自己的反应速度,人的肌肉和大脑反应速度比起入门级的相机快门时滞都差得多。有很多不同毒性的蛇外形非常相近,不要心存侥幸。通常来说至少需要保持3米以上的距离,而眼镜蛇和大型的眼镜王蛇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尽快远离。在密林行进时,用登山杖“打草惊蛇”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一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昆虫却也有很大的威胁,比如蜂类和蚁类,在行进过程中,一些隐蔽的蜂巢很难被发现,不管有意无意,被侵入领地对于一些蜂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为了避免引起群起而攻之的严重后果。而小小的蚂蚁和蜂类是近亲,有些种类一旦蜇人可不是有关痛痒。无论看上去有没有威胁,切记不要用手直接触碰。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羚牛、黑熊等等不能一一列举,在自然界中,现代人类的各种感官已经严重退化,在许多野生动物面前我们是迟顿和笨拙的。但是有一条法则始终是通用的,保持敬畏并不是意味着胆小,而是意味着专业。

摆脱单纯记录

诺贝尔奖得主、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曾说:“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敬畏一切生命,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不论是单纯记录还是艺术表达,首先我们还是要培养对自然的热情。越是对自然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种热情就会越浓厚。影像的记录价值可以从很多层面和角度去定义,但是对于野生动物摄影,对于一些不缺乏影像资料的物种,在这里我们要更多地谈一谈如何摆脱单纯记录。在我的概念里,摄影也是我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一种观看方式,宏大的风景也好,微观的场景也好,我都在用心地观看,唯有观看才能积累足够多的想象力,培养想象力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乐趣的。在想象力和主观意念的支撑下,从一个个精彩故事里抓取片段,这种片段才有可能生动和有故事感,也才能把静态的影像变为故事呈前启后的节点,在观者的心里继续演绎和发展下去。

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更需要能从平常中找到不平常的眼光。展现摄影技艺的同时又能让作品饱含摄影师的真情实感,这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平常的现实记录。摄影师所有的设备都是有限和不足的,用好现有的设备,熟练应用,扬长避短,做到胸有成竹。技巧为意识服务如何才能不是一种空话,这取决于我们对于自然摄影的初衷。不仅要避免陷入一招走遍天下的误区,更要在适当的时候懂得不为了拍摄而拍摄。

大自然是一个授人以渔的好老师,她传自然之道,授万物之业,解千般迷惑。好的自然摄影作品并没有所谓的标准,但是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时常提醒自己:“自然摄影,有自然,有摄影。”理解这句话并不难,在作品中不仅要能体现出自然事物本质的魅力,也要能体现出摄影技艺的表现力。在不断完善的拍摄技巧的基础上,时不时想一想,问一问,我们为什么拍摄?我们最想拍什么?我们该怎么去拍?投入你的真心,一切都能水到渠成,这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使用摄影器材

我从胶片时代就开始使用佳能相机,当时使用佳能EOS 3。到了数码时代,第一台万元级的数码单反相机EOS 300D也成为了我的囊中之物。后来从EOS 350D、EOS10D、EOS 20D、EOS 5D、EOS 50D、EOS5D MarkⅡ、EOS 1D Mark Ⅳ一路升级。不断淘汰的机器一些送了朋友,一些则是用来改装红外相机。

现在我使用EOS SD Mark Ⅲ与EOS 7DMarkⅡ。我既拍高山植物,也拍摄西部的哺乳动物与鸟类,所以需要众多的镜头。现在保留的有EF 16-35mm f/2.8L Ⅱ USM、EF 17-40mm f/4L USM、EF 24-70mm f/2.8L USM、EF70-200mm f/2.8L IS USM、EF 300mm f/2.8L ISⅡUSM、EF 400mm f/5.6L IS USM,而EF 200-400f/4 IS USM镜头购买不久,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拍摄带有环境的野生动物,而不仅仅是特写。鱼眼镜头则使用图丽10-17mm f/3.5-4.5 DX,这款镜头很便宜,但成像不错,关键最近调焦距离能达到14厘米。从鱼眼、微距到远摄镜头配备都很齐全。

我不怕蚊虫叮咬,高原地区也很少遇到毒蛇。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野外调查,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水保暖,所以我的户外服装都买防水透气性能最好的,尤其注重登山鞋的品质,保护从脚开始。

一次拍摄的装备

每次出去拍摄一定要带全所需器材,然后到野外调查时根据当天的拍摄对象选择器材。拍花卉与昆虫时,百微是最主要的镜头,配上EOS 5D MarkⅢ、佳能600EX-RT闪光灯以及引闪器。还会带上“EOS 7D MarkⅡ+图丽10-17mm f/3.5-4.5 DX”,用来拍摄带有环境的植物,这样不用更换镜头。拍摄鸟类与野生动物时,则带上“EOS 7D MarkⅡ+EF-200-400mm f/4L IS USM”,还有捷信脚架,同时会携带索尼黑卡RX100便携机,用来记录环境和路上遇到的植物。

寻找野生动物

如果只是想感受拍摄大型哺乳动物,走青藏线一趟就可以了。在青藏线可以拍摄到赤狐、藏狐、狼、野牦牛、藏羚羊、藏原羚、喜马拉雅旱獭等,还可以拍摄胡兀鹫、秃鹫、大鵟、猎隼、红隼、斑头雁、黑颈鹤等鸟类,当然还有壮丽的风光尽情拍摄。

但是想拍好其他的野生动物就需要做很多的功课,查阅拍摄对象的科学资料,在拍摄之前有足够的知识准备。最好选择某一个类别,用多年甚至一生去拍摄才能出成果。比如灵长类仰鼻猴属(金丝猴),可以在云南白马雪山拍摄滇金丝猴;在秦岭或者四川岷山山脉拍摄川金丝猴;在贵州梵净山拍摄黔金丝猴;在怒江片马拍摄缅甸金丝猴;甚至出国到越南拍摄越南金丝猴。这样的拍摄需要周密计划,与保护区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要有优秀的护林员或者向导陪同。能这样长期拍摄一个物种的摄影师不多。

非常爱好又做不到如此专业的话,做志愿者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北大山水社在三江源招募雪豹调查志愿者,假如你的申请如果能得到批准,不但可以与研究雪豹的博士一起调查,往返交通费用与当地的食宿都能帮你解决。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多,关注各种研究机构、保护区、非官方组织(NGO)的微博就能获得这些信息。但是你一定要负责任、勤恳、努力地做好志愿者工作。

上班一族收入不多,尤其是假期不多,又喜欢拍摄野生动物,则建议参加各种俱乐部。很多俱乐部真是很专业、很敬业、很有经验,而且参与活动的费用也不高。有经验的老驴不但能指点你专业知识,还能在生活上照顾你。融入一个集体非常重要,这种集体精神能感召你、感动你。

说了半天没说如何去寻找野生动物的技巧与方法,但每种动物都生活在特定环境里,就算一种动物,用短短几百字说清楚也并不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当地的好向导,他能帮你找到动物,还能照料你的生活与安全。尊重向导、与向导处好朋友,当然一定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因为你的爱好让一个社区的农民获得了一份收入,这就是生态旅游的功用:因为他做向导获得了收入,他会更积极保护他周边的生态环境。

惊险的拍摄经历

在中国拍摄野生动物非常困难,因为中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太严重了。很多人都怕突然遇到猛兽,这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如果真发生了,对摄影师来说遭遇是最难得的机遇。2008年11月份我与摄影师董磊在梅里雪山原始森林里调查,看到很多西南花楸被黑熊扳倒,树上有黑熊留下的新鲜抓痕,肾上腺素突然勃发,顺口问董磊,要是黑熊现在未了咋办,他不经思索就回答:“拍啊!”

有次奚志农在秦岭拍羚牛,突然一头羚牛从箭竹丛里好奇地走到他面前,距离他仅1米不到。奚志农没有动,羚牛走到他面前,用舌头添了添鼻子,嗅了嗅奚志农身上的味道然后慢慢离开,而奚志农用苹果手机广角拍摄了羚牛的视频,在他上面100米处的护林员则看得目瞪口呆,另一个摄影师则用视频记录了这个奇遇。

这些故事不是告诉大家不需要注意安全,安全永远是第一的。我们在西双版纳龙门保护区调查,在老寨河边看到新鲜的大象脚印与粪便,向导突然跑了爬到大树上躲起来,我们几个摄影师则茫然不知所错,好在大象约在1个小时前经过此地。老乡是最有经验的,要是遭遇亚洲象,你永远跑不过笨重的大象,他一步顶你三步,你在丛林里需要绕着跑,而大象可以像坦克一样压过来。安全的距离最重要,不要轻易进入大型野生动物的领地。在青藏高原,要是遇上孤独的野牦牛,千万不要靠近,永远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就算你坐在越野车上,野牦牛也能把车顶翻。

最困难的拍摄经历

我去年获得中国国家地理自然摄影大赛哺乳动物组别金奖的作品《穿过山谷的雪豹》不是最困难的拍摄经历,我仅仅是在海拔4500米的高度,用35分钟时间手持500mm“大炮”爬高到5000米高度记录了它的英姿,对许多人来说这个高度这个速度是不可能的,但我生在高原长在高原真没感到困难。最困难的经历在雅鲁藏布大峡谷,2011年7月IBE(影像生物调查所)在雅鲁藏布大峡谷调查,团队让我与董磊去喜马拉雅南坡多雄拉山调查,那里是全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北上,在喜马拉雅东南端突然遇到7782米高的南迦巴瓦峰,冷暖气流交锋,每隔30分钟一阵山地暴雨,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生活拍摄了一周,帐篷睡袋衣服全是湿的,没有干柴可以生火取暖做饭,四周是冰川与暴雨形成的瀑布,最后是向导与西藏影像生物调查所同行的人扛不住了,请求我们下撤。但我们记录了路德雀鹛、棕尾虹雉、喜马拉雅黄花岩梅、单叶绿绒蒿、独叶草等喜马拉雅区域特有珍稀物种。

摆脱记录的束缚

作为一个自然摄影师永远不能摆脱单纯记录野生动植物,记录是摄影的本质,科学需要真实的影像。但是单纯地记录一个物种不是自然摄影师,而只可能是一个科学家。自然摄影师不但要真实地记录这个物种,还要有美学价值,他所记录的这个物种才有传播的能力。

如何做到既真实记录又有审美价值,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了解该物种的特性,拍摄时突出该物种的特征,往往一个物种的特征是其最美的一面。另外就需要展示摄影师的技能,光线的把控、景深的控制、角度、环境、瞬间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

野生动物摄影 篇4

曾经是监狱警察的金炎平, 因为工作内容涉及摄影, 逐渐对摆弄相机、摄影记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2年调到地方后, 受连续四届的《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的熏陶和影响, 在工作之余与当地的影友继续玩酷!直到2009年, 他认识了网名叫“大桥”野生鸟类摄影师后, 被他的鸟类作品深深吸引, 逐渐收起原来的长枪短炮, 添置了300mm、500mm、600mm的大炮, 开始了鸟类摄影!

金炎平开始学习鸟类摄影后, 便一发不可收。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观鸟拍鸟上, 倾听自然是他最好的减压方式。

今天, 追鸟狂人金炎平做客《旅游纵览》, 与大家分享他的拍鸟故事和心得。 (以下“记”代表记者, “金”代表金炎平)

记: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拍鸟故事吗?

金:几年来, 我一直用影像记录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 再向社会展示, 以唤醒大家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明白保护鸟类便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在工作之余, 寻着各类野生鸟类的足迹, 冒严寒, 战酷暑, 上高原, 走泥泞, 足迹遍及全国, 结识了很多鸟友益师, 用艰辛和汗水换来了470余种野生鸟类姿态各异的倩影和它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像。

就拿2012年来说吧。1月8日我到达呼伦贝尔, 拍摄雪鸮, 时间为7天。1月30日大年初八启程赴北京颐和园趴冰, 北戴河冰天雪地“战”白尾海雕, 时间为7天。2月17日, 赴云南高黎贡山感受“冰火两重天”, 为的就是那些我梦寐以求的可爱的鸟儿, 时间也是7天。3月10日, 赴西藏拍鸟15天;3月30日, 到南昌、婺源、开化拍鸟7天;4月18日, 第3次赴陕西洋县拍摄野生朱鹮, 时间是5天;5月7日, 第3次去新疆拍鸟, 时间11天;5月27日, 开化古田山拍鸟, 时间3天;6月22日, 我们开始了所谓的“疯子行动”, 到内蒙古达里湖拍鸟, 时间为11天。9月10日, 江苏如东拍鸟, 7天;9月12日, 再次到开化古田山, 时间3天;9月20日, 河北曹妃甸, 时间3天;10月1日, 我又来到川西高原, 拍鸟7天;10月15日, 去内蒙古海拉尔、乌尔旗汗等地拍摄黑嘴松鸡、乌林鸮等, 时间为6天……

这么多次的拍鸟经历, 每次都让我记忆犹新。

最难忘的是那次“疯子行动”。我们一行9人, 自驾车11天, 跑了9600公里。线路是:浙江丽水—宁波—开化—江西婺源—湖北红安—河南董寨—河北北戴河—内蒙古达里湖—河北北戴河—天津—河南董寨—湖北红安—江西婺源—浙江丽水。当时我们3人乘一车, 轮换当司机。那段时间里, 我们的早、中两餐都在专注的观鸟、拍鸟中应付了事, 晚上影友们聚餐交流心得体会。尽管十分疲劳, 但却非常开心, 这就是鸟类摄影的魅力。

今年5月份, 为了拍好我的梦中王子——白鹇, 我多次在山沟蹲守, 忍受蚊虫叮咬, 无谓毒蛇骚扰, 最后终于拍到了, 高兴的我还为实现这个愿望大醉一场!

记:有没有家人朋友不理解你?

金:有, 经常有人问我, “你拍的鸟有什么用?为什么这样拍?”

我还真的回答不了。但是, 有一点我是明白的。

在拍摄过程中, 通过追寻鸟类的足迹, 我感受到青翠山色和潺潺溪流, 感受到阳光和鸟鸣, 激发了我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

当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 触发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动, 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感动和轻松, 从而享受自然的绿色、亲切, 感受自然的那份神奇、丰富。而且, 每次拍摄都不会重复, 都会有新意, 正是这种对于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把握, 让我在从事野生鸟类生态摄影的过程中充满了刺激和兴奋, 才让我有这份疯狂和执著。

野生鸟类生态摄影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当你真正接触自然生灵, 了解它们的生活之后, 有了情感的融通, 会感觉到大自然所有生命的可爱, 人类应该与万物生灵和谐、和睦相处, 并会从内心中意识到保护生灵、爱护自然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野生鸟类摄影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无度开发和索取, 使自然生态发展失衡, 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 鸟类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鸟类生态摄影的深层意义, 在于真实地记录鸟类生存状况, 记录自然之美, 同时, 用丰富生动的影像来唤起更多人对鸟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保护, 这应该是拍鸟的真正意义。

记:你认为怎么样才能拍到一张好鸟片?

金:这几年来, 我的体会是:

首先, 野生鸟类摄影要注意不能惊扰鸟儿, 要取之有道, 文明拍鸟, 保护鸟儿生存的环境。其次, 一幅好的摄影图片应该具备:焦点实、质感好、瞬间美、情感浓这几大要素, 追求背景环境和光影效果, 诸多因素组合才是佳作中的精品。

近距离拍摄是获得高质量的基本保证。要想焦点实、质感好, 不拉近到一定的距离是难以做到的。距离是硬道理, 但想要在渐进时, 不惊扰鸟类, 就要了解鸟儿的习性, 对不同的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其次, 不断丰富自己的鸟类知识很重要。观察鸟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把握美的瞬间, 及时按下快门, 将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定格。有人说, 拍鸟靠运气, 其实不然, 运气也需要建立在仔细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上。

直到今天, 我还没有拍到一幅非常满意的精品。

近年来, 全国拍鸟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拍摄的题材和方式各有不同, 追求鸟种的、寻找珍稀濒危的、讲究精彩行为的, 观察情趣故事的。就拍鸟的意义而言, 选择哪一种主题都没错。

令人仰视的动物摄影师 篇5

马塞尔范欧斯汀 荷兰摄影师

荣获2012年Discovery频道举办的动物星球主题作品组图片展冠军。

其作品为纳米比亚共和国(非洲西南部)纳米布沙漠中的抖树……

我不知道抖树为什么要放在动物星球主题作品中,也许都是生物吧。

大师是这样做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在摄影师面前这条真理不适用,每一个设备都是真金白银“烧”出来的!

马塞尔范欧斯汀经常使用的设备

配备镜头:尼康AF-S 17-35mm f/2.8D IF-ED镜头

尼康24-70mm f/2.8G ED镜头

尼康VR 70-200mm f/2.8G IF-ED镜头

尼康VR 200-400mm f/4GIF-ED镜头

尼康600mm f/4GED VR镜头

腾龙90mm f/2.8微距镜头

其他装备:捷信GT3530LSV碳纤维三脚架

辛格锐ND偏光镜

大神&奇趣爱好者成功其实都可达成

有些摄影师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具有无与伦比的天赋,而有些只是摄影爱好者的人之所以成功举办了个人展受到世界的关注,则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长期的坚持。

35年捕捉研究伪装艺术

奇趣爱好者:亚特沃尔夫

走过的地方:非洲沙漠、南美洲雨林、美国山脉、加拿大积雪平原。

这些照片是由摄影师亚特沃尔夫花费35年拍摄的,该照片集名为《动物伪装艺术》。无论它们是掠食者还是被掠食者,这些狡猾的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能够愚弄多数目光锐利的“过路者”,看上去它们好像并不存在。

可想而知,当摄影师去捕捉伪装者的影像时,将是多难的一件事。沃尔夫穿过每一个大洲,他说:“发现并拍摄隐藏起来的动物令人非常愉悦,虽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目前我仍在不断地完善这个照片集。”有可能这个照片集会成为他终生都在收集和探索的一项事业。

坚持日系小文艺小细腻

奇趣爱好者:岩合光昭

坚持的风格:野生动物或者与动物相关的摄影师总是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但这位老先生却坚持日本很多年轻摄影师的细腻文艺清新风。算是动物摄影师中的另类!

岩合昭光先生19岁便涉足野生动物摄影,当问及为什么选择野生动物摄影师这一职业时,岩合昭光先生提起了他的父亲。岩合昭光的父亲是一名动物摄影师,主要对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进行拍摄,其照片用于活跃社会气氛。受到父亲的影响,岩合昭光先生也开始拿起相机拍摄动物,他选择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方式——拍摄野生动物。

世界知名动物摄影师

我们在此不会详细介绍每位摄影师的信息,因为后面将一一列举世界伟大的动物摄影师们的作品和事迹!

这些都是国际知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的伟大之处,是利用多年的时间去观察和拍摄各种动物,然后将保护动物的观念通过图片传播到更多地方。

然而,也有一些摄影师独辟蹊径,用自己不同的视角和发现成就了辉煌!

最值得尊敬的摄影师

每一位成功的摄影师,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从意念到方法,都在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模仿别人,不去赶热闹,专注于人生、社会和历史,有的甚至对摄影技术和拍摄方法进行新的尝试,成为独树一帜的榜样。

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亨利· 卡蒂埃· 布列松,法国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的作品极具自然亲和力,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了一种艺术。

“决定性瞬间”是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布列松以自己的职业尊严感,借给了世人一双慧眼,让人们在自己身边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美。

相机是素描本,是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上世纪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师

理查德· 阿维顿,美国人。世界十大优秀摄影师之一、美国人像摄影大师。将时装摄影升华成艺术,以人像摄影展现名人和市井小民的神韵,从高级艺术到商业影像,再由前卫时尚到波普艺术。赢得“上世纪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家”的美誉。

阿维顿的拍摄对象都是摆拍的,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浅浅的灰。他从来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欢影子,他想方设法避免闪光灯打亮时在背景板上留下阴影。不试图掩饰人物的生理缺陷,皱纹、眼袋、疤痕在画面上很显眼。就是这种不太有诱惑力的真实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观者的兴趣。他为时装照片注入情绪和动感,拍摄模特在户外活动、展现笑靥的片刻,一改时装照中的模特僵硬呆板的形象,掀起摄影界的革命。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会有退休的那一天。

永远充满活力的摄影师

霜田一良,日本人。著名的风光摄影师,领导本国100多家摄影会员单位。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照片经常刊登在国际杂志上。

霜田一良用相机拍摄了大千世界的瑰丽景色,用镜头记录了山水的雄壮伟岸。当大自然给予霜田一良快乐、幸运和生命的同时,也让他经历了种种刻骨铭心的磨炼。火焰山60℃高温下的暴晒,可可西里-40℃寒冬的煎熬,帕米尔雪山海拔5300米高原的考验,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

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麦可· 山下,亚裔美国人。是当代世界最著名摄影大师之一,服务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达32年。麦可· 山下的拍摄地点遍及世界各大洲,而亚洲始终是他最爱的地方。麦可· 山下曾赢得包括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协会 (NPPA)、亚美新闻记者协会(AAJA) 最佳照片奖、《国家地理杂志》最佳故事奖和最佳摄影奖等许多国际大奖,拍摄了一批世界摄影界里程碑式的作品。

从2000年开始,他循着马可· 波罗的脚步,历时三载,跨越十国,拍摄1万多卷胶卷。出版了《马可· 波罗现代东游记》。之后又选择了另一位中国探险家郑和的西行路线,为《国家地理杂志》制作《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专题。在他的作品中深入的故事性和极具震撼的表现力,是一位在行走中的摄影师带给人们的震撼。

时尚圈里的“一灯大师”

陈漫,中国人。新锐时尚摄影师,摄影作品曾多次刊登于知名时尚杂志。中国优秀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丰富且具有显著身体形象的照片,让人们在她的视觉王国中旅行,叹为观止,是国内众多知名艺人的御用摄影师。

陈漫的摄影作品,是诸多奢侈品牌、时尚杂志、歌手唱片、电子产品的最后一道包装,也是打出的第一张王牌。她的镜头阅人无数,演员、歌手、模特、甚至普通人,无论是谁,总能捕捉到他最独特的一面,让人惊艳。对于陈漫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陈漫的作品既有过去的东西,也有未来的元素,既主流也非主流,既时尚又有点另类。力量和冲击力在于她对人们的欲望的理解和用出色的形象让视觉再现的能力。作为80后的代表,她的作品抓住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个性和态度。

成为摄影大师的7个关键词

每一个学习摄影的人都希望成为摄影大师,除了了解你的装备,掌握熟练的摄影技巧,耐力、胆量、爱心、创意等这些大师身上的宝贵精神,你学到了哪些?

交流

一幅打动人心的摄影作品,不只是色彩的渲染,内容中所传递出的情感故事,将作品赋予灵魂。拍摄人像时,除了需要在拍摄技巧和用光技术上下功夫,还要去了解他,尽量同被摄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发现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在拍摄前同被摄者进行交谈,使其放松、自然。不论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神韵跃然于画面之上。

无声的传递

加德帕斯·费利克斯·图尔纳松,19世纪所有摄影家中经历最丰富而最具有才华的法国摄影师。一生中拍摄过许多著名的学者、艺术家、演奏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人物。拍摄时,他从不允许有道具或背景干扰,不论哪种情况,都要认真地引导被摄者,抓住被摄者的面部表情,从而拍了许多传神之作。读者通过照片上的人物神情,可以与被摄者进行无声的交流。

友爱

当你面前是一个饥饿的孩子,如果怀着一颗冷漠的心,必然拍不出他心中的渴求。面对一只无助的小狗,你若只是记录,就算手中拿着再高级的相机,也拍不出狗狗的内心世界。用一颗有爱的心去感受和关怀,必然会产生共鸣,拍摄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意志

尽管有很多人热衷于风光摄影,大家其实也明白把这个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一幅成功作品的诞生,往往需要摄影师拥有足够的耐心。最美的景色往往是在糟糕天气持续很长时间、摄影师们感到毫无希望纷纷离开以后才出现的。正所谓希望在绝望中诞生,转机的出现需要耐心地等待。大自然不以人的意志发生变化,摄影师必须做好等待之后没有结果的心理准备。但要相信,只要付出时间、努力足够多,就会收获最美的景色。

这真的是一项体力活,你需要有非凡的韧性。独自一人进入荒无人烟的地方,尤其是还要随身带着很多沉重而且昂贵的设备,这对于人的体能和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这组照片选自美国摄影师Traer Scott拍摄的流浪狗系列。他镜头下的流浪狗形象让人心生怜悯,尽管这些狗的处境不佳,却让各地喜欢狗狗的人产生极大的兴趣。作品中表现了狗狗动人心弦的情感、尊严,以及憨态和怪脾气。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摄影师引发了人们救助动物的意识。

创意

多重曝光是创意摄影运用较多的一个小技巧。在同一幅底片上拍摄多张相片,可以利用一次正常的焦点和一次出焦,令相片添加艺术色彩,或令一个人拥有分身术在相片中出现多次,增加照片的迷幻色彩。

摄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将你对生活的感知通过镜头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天马行空,让一切无所不能。观察事物,并亲自做一些记录。摄影不应该只遵守刻板的规则。新颖的想法、新奇的角度,比笔直的水平线、传统构图还要出色。

视野

世界瞬息万变,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创新前行。电子、科技,先进的工具会为你的创作提供便利、提升品质。电影、音乐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会为你带来新的创作灵感。走出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去创作。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不要吝惜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全面

优秀的摄影师不仅会摆弄镜头,更是生活中的多面手。以野生动物摄影师为例,涉足这一领域,除了必须熟练掌握摄影技术之外,你还需要具备生物学家、鸟类学家或动物学家所拥有的特殊专业知识。在一年当中,你必须知道,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能找到你所选定的生态拍摄最佳地点和时间,以及它们饮水和觅食习惯。这一切将有助于你抓住那动人的一刻。无论你要奔赴哪里,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让照片充满故事

在20年的摄影生涯中,摄影师约尔萨托尼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野生动物保护上,将野生动物带进摄影棚,用专业的灯光给他们拍照,用动物们清澈的眼神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摄影师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这样的照片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风格

学习一项技能,在最初的阶段大多会使用的方法是模仿。如果你想朝着大师的方向迈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坚持。坚持会让你在某一个领域变得精通、变得不可替代。艺术有时有很多相通,就如Coco Chanel(香奈儿创始人)曾经说的——“时装会褪色, 但风格永存。”

野生动物摄影 篇6

看到可爱的雏鸟,我真想追上去拍摄,但是雏鸟惊慌失措的奔跑样子,让我压下了拍摄的冲动。那只奋不顾身的勇敢亲鸟,让我感受到鸟类的母爱,也提醒了人们应当给鸟类多留些空间。

鸟类是大自然中最绚丽多彩、品种繁多的空中精灵。从左到右分别为正在吸食花蜜的太阳鸟、扑食鹌鹑的毛脚鵟、交配过程中的黄喉蜂虎和以米团花为食的赤尾噪鹛。

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讲,醉心于鸟类生态摄影,执迷不悟地不断追求,就是无法取代的人生幸福。随着岁月流逝,这种幸福也越来越醇厚。

鸟类生态摄影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艰苦的户外活动和十分刺激的艺术创作的结合体——超长焦镜头、专业相机、捷信5系三角架,已让摄影包成为几十斤重的负担。拍摄路上,有时接连10多天在茶马古道上奔走,有时数日在青藏高原上忍受着高原反应,有时在黑龙江、内蒙草甸上连续追寻几十个小时,有时身披伪装在烈日下曝晒几天,或在风雪中忍饥受冻等待数日……但是鸟类生态摄影的魅力和诱惑,仍然令我无法抵挡。

虽然过程艰苦,但当我欣赏着山色湖光、鸟语花香,品尝着意料之外的神奇和激动,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悄然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仿佛又如梦般回归。因此,每次按下快门的瞬间,触发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轻松。鸟类生态摄影对于瞬间精彩和意境的挑战,对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极致完美的追求,让我欲罢不能。

追寻神奇的鸟类迁徙之路

鸟类的迁徙,周而复始,是对生命千古不变的承诺。候鸟春季的迁徙,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则相反。

鸟类为何迁徙?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断,较多学者认为,地球上交替出现的冰川期与鸟类的迁徙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冰川活动期,生活在纬度较高区域的鸟类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后,出于本能鸟类又迁回高纬度的繁殖地,从而形成了南来北往的迁徙传统;也有学者认为迁徙行为起源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迁徙过程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鸟类在此期间经历严苛的物竞天择,才能使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

到了每年的鸟类迁徙季节,鸟类摄影者纷纷行动起来——了解和掌握不同鸟类迁徙的特点和信息,是拍摄的重要捷径,而鸟类迁徙前的集群地和途中驿站就是最佳的拍摄地点。

每年春秋两季,我都会多次来到江苏南通如东县洋口湿地进行拍摄。洋口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鸟类国际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在2010年秋季迁徙调查中,鸟类学家一共在此录得超过45万只水鸟,其中有许多都是全球性濒危的珍稀鸟类,如大杓鹬、小青脚鹬、勺嘴鹬等。据国际鸟盟统计,2007年全球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已少于100对,其保护现状为极危程度。勺嘴鹬每年春秋两季往返于繁殖地俄罗斯和越冬地东南亚湿地之间,单程约9100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洲际旅行者。2010年9月,洋口湿地曾在一日之内录得24只过境的勺嘴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重要的观看、拍摄勺嘴鹬的地区之一。

与南北迁徙不同的另一种方式是垂直迁徙。每当冬季雪后,低温和食物缺乏会让一些珍稀的鸟类从人们无法攀登的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转移,这种垂直迁徙,会带来难得的拍摄机会。也许是一种执着,也许是一种召唤,我曾连续3年在春节期间前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垂直迁徙的珍稀鸟类相约,不见不散。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总面积12万公顷,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间生活着400多种鸟类,是拍鸟人向往的圣地。虽然每天要冒着严寒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攀爬陡峭的羊肠小道,但是,在此先后拍摄到的上百种鸟类作品,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鸟类繁殖季节的美丽和感动

春秋之交的繁殖季节,鸟类最为美丽、最具生命活力。一到繁殖期,鸟类纷纷换上漂亮的繁殖羽,以优美动听的鸣唱或者舞蹈甚至食物来吸引、讨好异性。不过不同的鸟类,对繁殖地也有不同的选择。

黄喉蜂虎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小,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一带,平时难得一见,只有在每年5月繁殖季节才有可能出现。为了拍摄它们,我从上海出发,先飞行5个半小时,再坐5个多小时的汽车才最终抵达,一路艰辛可想而知。

5月阳光下,大片胡杨林和红柳林成了蚊虫最喜欢躲藏的地方,即使我涂遍了驱蚊剂,也不管用,至多是暂时缓解了蚊虫的攻势而已。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蜱虫,我曾两次受到蜱虫的光顾,那种体验让人不寒而栗。

尽管拍摄黄喉蜂虎的挑战很大,但许多摄影人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黄喉蜂虎在新疆众多鸟类中色彩最美,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气候温暖湿润,河岸上植被茂密,黄喉蜂虎雄鸟会以十分优美的飞行姿态,努力地表演空中抓虫,并殷勤地将捕获的昆虫献给雌鸟,以取得交尾的机会。

与黄喉蜂虎不同,我关注的另一种美丽鸟类——寿带鸟则生活在大别山深处。这里村落散布,溪水潺潺,寿带鸟尤其喜欢在溪流旁高大的阔叶树上营巢,它们的智慧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有一次,我亲眼所见一只寿带鸟飞到村民家的院墙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它已经十分敏捷地用嘴将挂在墙上的蛇皮袋的尼龙丝抽取出来,飞回树上,用细丝将巢捆扎在树枝上——用尼龙丝扎出的巢既坚固又舒适。看着它用力扇动翅膀,抽取尼龙丝的样子,我真为它的智慧而折服。

寿带鸟貌似温柔,但它们的领域性却非常强,护巢行为尤为激烈。我曾见过一对寿带鸟怒气冲天地对猛禽虎纹伯劳发动攻击,咬住虎纹伯劳的尾巴打斗,在它们的狂怒追击下,虎纹伯劳不得不放弃了在同一棵树上筑巢的想法。寿带鸟用智慧和勇气,履行着它们对爱情和家庭的承诺。相比于筑巢的智慧,鸟类的护雏行为更令人感动。一次拍摄间歇,我坐在草地上休息。忽然间,一只小小的环颈鸻冲到我面前6~7米远的地方,翅膀一高一低,左歪右斜地走动,仿佛受伤了一般。我十分惊喜,兴奋地拍摄着,这只环颈鸻似乎将我面前的草地当作了T形台,来来回回不停地表演。我突然想起:这只环颈鸻冒着危险,近距离地表演,是否是护雏行为?为了保护小鸟,亲鸟往往会装出受伤的样子,引人注意,从而将敌人引离巢区。我停止了拍摄,在四周搜索,果然,一只毛绒绒的雏鸟从我身后悄悄钻出,向远处的的小池塘溜去。亲鸟见到雏鸟,便马上停止了它的即兴表演,带着雏鸟躲进了池塘边的草丛里。看到可爱的雏鸟,我真想追上去拍摄,但是雏鸟惊慌失措的奔跑样子,让我压下了拍摄的冲动。那只奋不顾身的勇敢亲鸟,让我感受到鸟类的母爱,也提醒了人们应当多给鸟类留些空间。

历尽艰辛,可遇不可求的精彩瞬间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千差万别,造就了形态各异的鸟类栖息地环境,也形成了丰富的鸟种资源,比如猛禽、涉禽、路禽、攀禽、鸣禽、游禽等等。要想创作出满意的鸟类摄影作品,就必须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无论拍摄迁徙、筑巢还是繁殖,都要在正确的时间,到达准确的地点,等待、发现、然后接近目标鸟种。

拍摄大别山仙八色鸫就是一例。色彩艳丽的仙八色鸫行踪最为诡秘,难得一见,正因为此才吸引了无数摄影人的苦苦追寻。曾经有一位美国鸟友远渡重洋来到大别山麓,在林子深处守候了3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到了仙八色鸫。许多鸟友闻讯后纷至沓来——其中就有我的一位朋友,他坚持每天凌晨4点花一个多小时徒步上山,在溪边一直蹲守到晚上,如此花了5天时间,却还是无缘相见。而我更是用了整整3年时间,多次到南京、河南等地寻觅,终于在2011年发现了一对正在筑巢的仙八色鸫,记录下了这美丽和感动的瞬间。

除了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外,要想拍摄成功,有时还需要涉险的勇气和胆识——根据鹭、鹳、鹬、鹤类涉禽喜欢涉水觅食的习性,沿海湿地是拍摄它们的绝佳位置,但是在广袤的海边滩涂,即使用800MM的焦距也无济于事。为此,最佳的拍摄手法是在大潮来临之前,摄影人事先进入海滩深处埋伏,等待涉禽被潮水赶入镜头的瞬间进行拍摄。但是如此一来摄影人也会被潮水包围,有一定的危险性。记得在2011年时,我和一位朋友到海边拍摄,考虑到当日已是三潮,潮水不大,我们便往海滩深处行进了3公里,果然发现了大批水鸟。我们忘情地拍摄着,却没想到潮水的涨幅远远超出预料——等我们察觉时已经无法撤回海岸大堤。

当潮水淹没滩涂后,我们已无法分辨潮沟的方位了(潮沟是潮水冲涮出来的深沟,一但陷入,后果不堪设想)。不久之前,曾经就有一位上海的生物学教授因陷入潮沟而不幸遇难。虽然我有过多次下滩经验,可当看到潮水哗哗涌来,四周白茫茫一片,还是感到了无比的惊恐和无助……所幸在被困3小时后,潮水退了,虽然有惊无险,可这一次经历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由于鸟类摄影的特殊性,如何在锁定拍摄目标后不错失良机,把瞬间的变化定格为永恒精彩,这就需要考验摄影人的创作技巧了。

巧妙运用快门速度是表达创作思路的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拍摄飞行或打斗中的鸟类要用较高快门速度——这便于定格精彩的瞬间。但有时为了拍出飞行的动感,就得打破常规,用三十分之一秒或六十分之一秒的慢速,进行追随拍摄,也就是手持镜头追随鸟飞行的轨迹,边摇动边拍摄。虽然这种慢速追随拍摄难度较高,但动感效果十分不错。

背景处理也是创作构思和构图的重要内容,这点相对较难,但是价值最高。背景处理得当,不仅能突出主体,还能深化意境。有时运用大光比——将主体置于阳光下,背景置于阴暗中,形成明暗对比,如此能形成较好的强化效果。

上一篇:对消系统下一篇:减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