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技术质量(精选11篇)
播出技术质量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也逐渐走进家各家各户,成为当今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电视媒体的普及不仅给大众带来了休闲娱乐,更是有着普及教育拓展视野的作用。因此,对于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把关要尤为关注。笔者就提高电视传媒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出详细论述。
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以及内容对于大众的引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大众的整体思想方向,更影响着民众对于社会的情感态度。因此,对于精品节目的制作更要众团队的齐心合作,起到带来更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也就如何更好的提高节目的技术质量;制作方向;研究思路以及运营上的问题, 以自身经验作为理论依据。
制作团队的管理
如果想电视节目的质量达到理想效果,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便是关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团队的人员管理问题。电视节目的首要原则即为节目的安全播出, 由此引出安全播出的定义即为在日常的电视播出中不出现政治问题、画面质量问题等方面的错误。这也就要求制作团队的员工具有意识和能力这两条基本要 求。只有保证节目的安全播出这一基本要求,才能说进一步的丰富节目的内容以及提升节目可信度等等。身为每一个节目制作员工都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播出意识,所以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播出意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可以从员工内部深入,为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以及规章奖励等措施来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当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度有了显著提升也就为节目质量打下了很好地基础,当在员工之间有了很好的工作氛围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的对安全播出这一原则,有了很好的改观和重视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容小觑,首先在挑选员工上,不是说随随便便的依靠经验学历等因素进行选取,而是更要看中员工的综合实力以及是否踏实肯干。其次,对于员工的管理惩处规则要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可实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对于工作的信心及热情度。最后,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能力上的培养教育,不是开展讲座进行“说教”内样反倒效果不佳,活动教育更要注重实践上的操作,让员工都参与其中既可以熟练操作技术从中有所得,又可以丰富工作内容放松身心。
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不仅要求制作团队的合力配合,更要求设备的技术先进与专业。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定期对设备的保养、养护,以免在节目录制、播出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减少制作团队在设备维修上面不必要的开支,而且还可以让设备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录制出画面更清晰、色彩度高、层次性好的高质量电视节目。因此,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是否完好等因素都影响着节目质量的高低,所以就要求技术人员对设备的进行统一的养护维修。设备的完好也是制作出一个优质电视节目的前提所在。
加强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的监制
一个好的节目少不了一个好的后期编辑制作,而后期编辑制作工作确实非常的复杂繁琐,他需要制作人员对节目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进行仔细的加工修剪。这不仅要求员工有着很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熟悉节目带的使用流程。节目带的制作顺序也是有着多方面的制作要求,如保护带、引带、正式节目到带尾等制作过程,尤其是声道分配和电平的峰值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规定的标准。对于电平的检查要认真仔细切不可放过对每一帧的检查。电视节目 的图像质量好坏并不仅仅只是看图像信号幅度是否超标,因为它仍存在着色域超标的可能性。所以在检测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复合电视信号的幅度更要确保色域的不超过标准值。只有通过技术人员 们的仔细检查进一步确保节目制作的完成,后期编辑制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检查”而已,它更是成为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中有意思的亮点所在。
最佳的录音效果才能保证声音质量正常
电视节目是视觉与听觉更好地融合产物,它不仅让大众媒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也让传媒产业更加富强。电视节目中的画面效果以及录音效果也是节目质量的保证。在录制声音的过程中其声音的制作技 术参数与电平指标要严格按照所示标准进行把控。在技术人员和录音师的共同调控下,进一步确保声音的音频以及信号幅度正常,作为录制声音的最后一道把关。录制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以及清晰度也是录音效果好坏的参考标准。
总而言之,电视媒体以大众媒体的形式逐渐普及,也让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成为许多电视工作者一生所奋斗的目标。尽管提升节目质量的难度很很大, 也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设备的先进程度、技术的引进、人才资源、节目的取向编排等。但面对这些困难努力奋斗的电视技术工作者毫不退 缩,而他们的专业态度也将标志着开启一个电视节目的新时代。
播出技术质量 篇2
【关键词】大数据形势;广播电视
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国内广电系统的一项长期、战略性的根本任务。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涉及到很多单位,更要经过多重设备的传输才能够将信号安全地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个过程中信号需要经过多重转换。省级电视台在信号传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国内的广播电视信号容易受到非法信号的攻击与劫持,这对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大数据的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
一、国内广电行业大数据发展的现状
大数据背景下国内广电行业需要做出以下调整:首先要打造多维度的“收视率+”。对电视媒体行业来说,只有增加维度才能够拓展自身的视野,进而更好的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且我们也应当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收视率,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观众的需求。然而要准确把握观众的需求,必须对收视率作出正确的解读。可以尝试将收视率划分为节目、观众、市场、偏好程度以及流动情境五个维度,若同一时段内两个节目的收视率一致,则流动人数少的节目更吸引观众。其次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完善行业生态。当前我们正在倡导“互联网+”,而广电行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区别则是产品不收费,而依靠周边广告盈利。这一行业生态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以评比机制、定价机制、交易机制为代表的各种机制,各个机制的相互作用能够推进行业的发展,而大数据在其中扮演的应当是“助推剂”的角色。根据大数据形势对广电行业进行调整,能够打破节目参与方的壁垒,优化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更能够优化舆情的监控,更好的贴近观众的需求。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
2.1安全播出防护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播出技术的抗风险能力,广电单位在构建集中播控平台、有线电视平台时,更采取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密码技术、访问审核技术以及认证码技术等内容,这便是安全播出防护技术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广电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要求,对传输、播出系统中应用的安全保密、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实时性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一大优势,即便是在类似于真人秀的直播节目已经逐渐普及的今天,观众信赖的也更多是广播电视媒体。作为观众,他们对节目质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加之其口味、层次的不断更新,这更需要我们提高播出系统的可靠性。因此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防护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今后工作应当努力的方向。
2.2安全播出管理控制技术
首先是播出流程自动化监控技术,它将节目播出、信号传输以及值班人员联系在了一起,对广电的安全播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日常工作中,一线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部门台站故障而使节目无法正常播出的问题。一线值班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为这类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考,广电安全播出管理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其次是应急处置恢复技术。相关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处理技术已经由过去的人工操作转变为了智能操作。这部分技术与播出流程自动监控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监控技术发现问题之后,处置处理技术才能够对其进行处理,进而保障节目信号的顺利传输。
2.3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技术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技术其主要用途就是为了避免一些突发事件,提高广电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其应用下我们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内部资料,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还能够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实时互动。在该技术的作用之下,广电安全播出的信息采集、分析、汇总均能够集中在控制中心,这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一技术也能够将调度控制中心的指令及时传输至有关单位,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技术其主要依靠的是信息通信技术,即便是出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信息依然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联动。当前广播电视行业中常用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网络技术、信息预警发布技术以及调度通信控制技术等内容。相信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类技术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总结: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广电业务正在向着交互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安全播出技术则对提高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析,该类技术的发展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基于宏观层面分析,这也有助于解决广电行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相关工作的落实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特点 篇3
数字硬盘的播出系统设计方案
功能方面。数字硬盘的播出系统较以前的播出系统就是就具有超强的功能里,主要包括数据库辅助系统程序、上传和审核的技术系统、数据控制台以及离线偏单等。数字硬盘的播出系统具有的这些功能,这些功能模块各自负责着相关的任务,数据库的辅助系统程序主要进行播出系统后台数据库的程序操作问题,离线的上传和审片等系统程序主要是对播出电视节目进行调整和修改工作,而播出系统中的数据控制台也主要是对相关的频道和用户权限的管理工作,这样明确的分工能够更便于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
播出方面。在当前电视节目的编制过程中,还主要是采取弹出窗口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浏览和调整工作,这样的编制方式能够更好的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节省系统资源。数字硬盘的播出系统在播出软件方面能够针对当前节目播出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就是节目单的调整和修改以及节目的在线编辑工作,在线编辑工作主要包括节目的播出方式和节目中的人员安排,已经节目后期制度,加字幕和角标等。此外数字硬盘的播出系统在播出时还能够针对当前电视节目中的数据库进行及时的管理和动态的监控工作,这样使得节目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进行节目的切换,或者说是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从而保障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
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组成部分
播出子系统。播出子系统作为播出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的子系统之一,一般情况下播出子系统主要是有播出设备和备用播出设备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组成方式能够在节目播出遭遇意外情况时,还能够有效的保证节目播出的正常进行。另外就是播出子系统能够采用专业的视频播出卡,进行节目的有效播放。一般来说播出子系统主要有四个功能,一是能够更好的进行节目播放信息的显示,播出子系统在整个电视节目播放的过程中将节目信息,主要包括节目的播出状态和节目进行倒计时,都能够很好的显示出现,这样显示的方式有助于节目控制人员更好的进行节目的掌控和操作,进一步确保节目播放的顺利进行。二是能够更好的进行节目的在线编辑工作,播出子系统的这样功能能够有效的处理节目播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紧急播出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节目尤其是直播节目的顺利进行。三是,播出子系统能够同时进行信息的上载和节目的播放,这个功能是传统节目播出系统是完全无法做到的,也是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独特之处,这个功能能够更好、更方便的进行节目的播放,四是,播出子系统还具有自我检查和监控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够帮助节目操作人员更方便的把握整个节目播出系统的状况。
上载子系统。上载子系统是较播出子系统,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载子系统能够有步骤的实现那些准备上载的播放素材的查看工作,节目播放相关信息数据的准备工作和正式上载播放素材,并同时能够进行节目播放素材的审核工作,另外就是在进行节目播放素材的审核工作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实现节目相关信息的编辑和修改工作。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节目播放工作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于播出素材的管理。管理子系统它除了能够对播出素材类型,以及节目播出时间的控制工作外,还能够对于播出素材进行删减和拷贝工作,这样从而保证节目素材的正确和节目播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控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节目播出过程中故障检查和监管,这样的监测方式能够保证在节目播出出现问题时,大大降低工作人对故障的查找时间。因此,监控子系统在整个播出系统运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监控显示中数据变化,及时的掌握整个播出过程,从而确保整个电视节目的顺利播出。
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特点
(一)确保电视节目稳定安全的播出。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具有稳定和安全的特点,能够保障电视节目的稳定安全的播出,采用现代数字硬盘的播出技术能够更好确保
超稳定的底层接口技术的实现,另外就是在电视节目的操作过程中还能够支持多种格式,并可以结合其他有关的技术进行连播。
(二)提升系统高效运行和管理
采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在进行系统内部相关信息数据的控制中,能够采用更加简单的信息素材和权限管理文件等来保证整个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顺利进行和系统的检测。这样的方式就是极大的保证了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正常运转,极大的提升了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便于相关数据列表的播出。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能够采用更加专业和更和谐的播出界面,这样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文件播放的整洁和直观效果,更加推动了电视节目的流畅播放。
建立了安全的播出机制。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在进行系统文件的播出时,具有更加安全的播出技术,这样安全的播出技术能够针对当前定时的播放、触发播放和顺序播放进行应急的切换。采用这样的方式就是全面的保证了节目播出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整个电视节目播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
具备精准的同步和定位工作。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了当前现代化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节目播出技术的准确性,并能够针对电视节目进行精准的同步和定位工作,除此之外,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还具有更加精准的同步功能和作用,实现双倍的同步,这样就是能够实现节目全天的不间断的播放,即使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能够进行快速的切换,确保电视节目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东营广播电视台)
播出技术质量 篇4
新时代背景下, 媒体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媒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这使得当前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各类媒体形式与内容让受众群体应接不暇, 一些受众也因而变得麻木。优质的电视节目既要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还要带来视觉享受, 满足受众对画面的要求, 只有电视节目达到一定水准, 才能培养出固定受众群体。电视媒体想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站稳脚步, 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必须提高节目播出技术质量。电视台发展中必须对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提高重视, 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 采取相应措施。
二、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问题
电视媒体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媒体之一, 与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相比感染力和冲击力更强,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受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节目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主义, 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我国电视技术起步较晚, 在节目制作和播出中仍存在着许多技术质量问题。例如, 在节目播出中视频方面时常出现画面亮度层次不够、清晰度差、聚焦不实、底电平太高、不同机位画面色调和亮度不一致、画面杂波干扰明显等问题。在音频方面时常出现声画不同步, 口型不对位, 音效比例不协调, 声音不清晰, 音量忽小忽大, 电平动态范围存在问题, 杂声大等现象。[1]除此之外, 灯光方面也经常出现效果差, 光线暗、缺少轮廓光、画面生硬、色彩不饱满、布光不均匀、缺少明暗层次等问题。通过分析不难看出, 当前我国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问题在灯光、声音、画面三大方面尤为突出。电视是声画的完美结合, 受众只有通过声画才能获得电视中传达的信息。声画是电视的灵魂, 只有充分发挥电视的声画优势, 才能获得想要的画面效果, 得到受众认可。声音和画面技术质量存在问题, 十分不利于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中声音及画面技术质量势在必行。
三、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现状
对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分布在:拍摄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前期拍摄技术质量差是造成画面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节目部门为了节约成本, 外出拍摄阶段并没有带相关技术人员, 所以摄像机参数设置上存在问题。并且还有一些节目组使用质量不合格拍摄设备, 导致底电平偏高, 画面不透亮, 造成拍摄质量不合格。造成前期拍摄阶段质量存在问题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拍摄中对技术质量管理并没有一个正确认识, 未形成质量管理意识, 对质量管理并不重视, 缺少相关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和策略, 管理方式粗放, 随意性较大, 一些环节甚至由编导人员自行完成, 很多时候拍摄后技术人员并没有及时对节目技术质量进行监控, 使得整体节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2]另外, 后期处理涉及领域广泛, 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复杂性, 不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很难处理出较好的效果。在节目后期处理阶段,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 现有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使得后期处理质量不过关, 画面和声音整体质量低下。并且后期处理过程中技术部门与节目部门缺乏良好沟通, 使得节目部门建议无法畅通地反馈到技术部门, 所以最后节目处理结果差强人意, 未能达到节目部门想要的效果。
四、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的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 媒体融合趋势十分明显, 媒体市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 电视媒体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提高技术质量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发挥出自身声画优势。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问题基本都出现在拍摄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 想要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 就应从这两方面抓起。首先, 领导层必须提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 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对拍摄阶段的管理, 尽快制定前期拍摄规章制度, 规范拍摄程序, 紧抓拍摄质量, 从根源解决质量问题。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保障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其指明方向, 明确拍摄目标, 更能够约束相关工作人员行为, 增强编导责任心, 降低拍摄阶段存在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前期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画面和整体质量, 只有保障前期拍摄技术质量才能提高节目综合素质。[3]另一方面, 应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硬件设备, 为前提拍摄创造有利条件。此外, 为了保障后期处理技术质量, 应引进专业后期处理人才, 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 通过培训、交流、进修等多种学习方式, 帮助其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另外, 应构建起节目技术质量监督审查部门, 对节目拍摄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进行必要的监督, 在节目播出前进行审查, 确认无误后再播出, 从而保障节目技术质量。播出技术质量关系着电视媒体的生死存亡, 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节目质量关系着节目收视率, 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的生命线, 想要提高收视率, 必须提高节目技术质量。当前虽然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 但电视媒体也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 更有着固定受众群体, 为了促进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提高节目播出技术质量。
摘要:电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之一, 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国电视播出技术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 不仅画面质量、流畅性更好且信号也更加稳定性。但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虽然当前我国媒体市场依然以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 但从网络媒体发展趋势来看, 在不久的将来它必然成为电视媒体的最大竞争对手。电视媒体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必须进一步提高节目播出技术质量, 为受众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本文将针对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的措施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陈鹏.中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策略[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12-23.
[2]袁正光.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06 (19) :17-28.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及运用论文 篇5
现如今,大部分广播电视都只是通过导线或者无线电波,运用音响和图象的形式进行节目传播,具备较强的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及广泛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传播主要途径也划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虽然现阶段的广播电视播出技术正在不断完善,但在广播电视播出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安全性问题,其中包含技术、管理等每个方面都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更是影响广播电视播出质量的关键,若是想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就需要广播电视能够在其播出技术以及运用等多方面有所提升,为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性提供良好的保障,促使我国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发展。
播出技术质量 篇6
关键词:硬盘播出系统;维护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广泛应用,电视设备正向着系统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广播电视提高播出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采用硬盘播出系统。硬盘盘出具有稳定、安全、可靠、资源占用率低、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等特点。但是,由于县级电视台经济实力有限,在设备方面无法与大台相提并论,所以,硬盘播出系统中技术维护至关重要。我县属宁夏南部山区,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经济比较落后,县电视台使用的是超人X6000P数字硬盘自动播出系统。是由一台总编上载工作站,一台审片工作站,四台播出机组成的三个频道的播出系统(其中两个频道是两主一备,另一信息频道是专门一台播出机) 。目前,大多频道需要全天2 4小时不间断播出来加大频道容量,丰富节目内容,给播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播出设备必须满足全天不间断运行。所以,维护工作随播出方式的改变面临更大挑战。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笔者谈谈在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中技术维护工作。
一、硬件系统的维护
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维护工作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维护方式大不相同,而对于硬盘播出系统,视频服务器通常承担多个频道的播出任务,它的故障有可能意味着多个频道正常播出的中断。因此,除了系统设计时要设计出完善的应急方案外,合理的维护是必须的。传统的维护方法不再适于硬盘播出系统的维护。
硬盘播出设备对使用环境、人员的操作技能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问题的发生而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1.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IT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的系统工作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安全播出。为了确保计算机的硬件件正常工作,我们对于常用电脑配件都有作备份,(如网卡,硬盘,主板等)一当发生硬件故障,先判断出是什么硬件,然后及时安装更换,才能不影响播出。我们对备份的型号要求是,尽量用原形号以避免硬件这间的兼容性的问题。
2.硬盘播出设备使用计算机时多观察机器的工作情况,通过看指示灯、提示信息、工作速度,听声音等方面的异常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故障,及时处理故障。如出现电源、硬盘、网卡的指示灯不亮,计算机的报警声、风机声大、硬盘运转声大等情况,那么计算机肯定是有故障的,就要求技术人员及时排除。
3.硬盘播出设备对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必须使设备工作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室温下才能保证其稳定运行。我们在机房装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如有异常就通过空调调节。以确保播出设备系统稳定,工作可靠。
4.要保持机房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工作台必须经常清洁,及时擦除灰尘和其他污渍;操作台上绝对不能堆放其他无关的东西,如:锐器、茶杯、果壳等;要经常用干净的麂皮轻擦显示器屏幕,切忌用湿布擦拭。经常用柔软的毛刷擦除机箱风扇等处吸附的灰尘;对键盘和鼠标可用湿布或沾少量酒精进行擦拭并晾干;机房严格禁止吸烟。
二、软件系统的维护
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一般是长年累月的在工作状态下的,随着持续播出对计算机硬盘的持续读写,播出数据量逐渐增大,硬盘上的素材文件在多次上载和删除之后会存在大量碎片,在长期的操作在,计算机运行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使整个系统崩溃。必须及时维护软件系统,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硬盘播出系统的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会直接影响安全播出,所以硬盘播出系统的计算机上所有工作软件,驱动软件等,都必须留有备份,经发现有关软件工作不正常,都要及时重新安装使用,使之恢复正常。
2.软驱和光驱及USB接口,必须由专人将素材盘先查毒、杀毒,以确保硬盘播出系统在无病毒环境下工作。定期进行系统杀毒维护网管维护人员要定期检测日志,防止误操作或越权操作。
3.定期利用磁盘清理工具软件对磁盘进行清理、维护和碎片整理,彻底删除一些无效文件、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使得磁盘空间及时释放。通过磁盘碎片整理,是系统操作性能稳定,这对于视频文件盘的频繁读取尤为重要。
4.播出系统的网络管理员应定期详细查看、检测各项网络工作日志,通过日志信息及时了解网络运行的动态情况,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查看日志信息来了解故障发生前的设备运行情况,从而分析判断出故障的原因所在。
5.视频服务器的维护。我台使用的视频服务器MAV-70XGI是内嵌操作系统。由于视频服务器的磁盘阵列需要频繁进行读写,磁盘出现逻辑错误和物理坏道的机率大大增加,而且RAID系统只容许一块硬盘失败,当两块硬盘都失败时,整个RAID阵列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带来短期内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硬盘阵列的每一块硬盘的状态必须时刻得到密切关注。在服务器报错时,主要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查看面板菜单项来判断报错信息提示,如果一块硬盘报为“stop",则需要手动重启此块硬盘。因硬盘只有36G,数据恢复时间大约4 0分钟。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就需要对此块硬盘进行格式化后再重建,由于在线重建,系统的编解码和素材迁移工作正常进行,重建效率降低,对于36G硬盘重建工作大约要进行4个小时。如果离线重建,大约需要2个小时。
如果仍不成功,就需要更换硬盘,重做以上工作。格式化可以对整个磁盘阵列进行。对于MAV-70XG工多个磁盘格式化后,素材的恢复大约要一天半时间。
③数据库服务器的维护。数据库服务器是硬盘播出系统中数据管理和存储中枢,系绕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编单、上载、播出的全流程协调运营都是数据在应用层面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是整个硬盘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
④网络维护。对于网络上的所有控制机可以按照一般电脑的维护检测办法。网络测试主要通过“ping"命令,来检测网络连接是否通畅
三、加强硬盘播出系统管理制度
今年四川某电视台,由于播出部管理有漏洞,致使播出内容含有色情内容,长达十几分钟,在当地影响极坏,当事人和主要领导受到了处分,国家广电总局进行了通报。
良好的管理制度能保证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的,同时为技术维护工作减少没有必要的故障,保证播出系统更具安全性。
1.硬盘播出系统是需要多部门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就必须定人定岗位,各司各其职,各负其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减少没有必要的人为故障。
2.杜绝人为操作计算机不规范而造成的死机现象。要求播出值班人员,上载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同时必须及时地建立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维护制度,一切都按照制度要求去做,避免了因不规范操作机器出现的人为故障。
3.建立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是应对突然发生的故障而引起的影响安全播出的事故,制定突发故障怎样及时排除方案,,把处理故障问题考虑在发生前,把准备工作考虑周全,提高处理故障的能力,即使遇到突发故障也不会措手不及。
浅析播出图像质量监测解决方案 篇7
1 播出监测现状及解决方法
各个电视台都十分重视播出安全, 国家广电总局[1]也为了提高各台的播出质量设立了金帆奖。但是对于监测的指标、精度、环节等各个方面, 每个电视台都有其各自的想法。天津电视台追求高精度、多指标的监测, 监测系统自成一体, 不介入播出, 以减少播出安全隐患。由于在14个频道播出的整个过程中, 环节比较多, 若要做到每个环节都准确监测, 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冗繁的系统, 并需要大量资金来完成整个监测系统。经过慎重考虑, 建立一个针对全台所有播出终端的高精度监测以衡量整个播出的图像质量更具可行性。如终端发生图像质量问题, 即播出的某环节出现问题, 可以及时通过插播、垫播等方式来解决播出安全问题, 并及时排查问题的根源, 然后解决安全隐患。故而终端的高精度监测即可满足安全播出的基本要求。
2 对于监测的具体要求
该监测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任意一个设备损坏都不会影响到信号的播出。具有高分贝的声音报警以及故障记录功能, 及时提醒值班人员处理故障, 从而保证播出信号顺利安全地播出。监测精度必须是:视频为1帧, 音频为1 s。针对播出SDI信号中出现黑场、静帧 (不与声音关联, 画面静止即为静帧) 、各种彩场彩条、声音过高过低、视频中断、声音中断等8个故障进行24 h监测, 采用完全的广播级监测, 并且能够对故障进行记录, 实现日志和查找功能。整个系统中的设备应采用“嵌入式系统”, 从而稳定性、独立性、时序性都将更强。该监测系统必须做到低功耗、高密度、高精度、易操作等。
3 系统概述及具体应用实例
安徽现代目前拥有全系列数字、模拟信号监测产品, 涵盖广播电视行业中制作、上载、播出、音频调节等各个环节。可精确检测出信号中的视频故障、音频故障及信号质量超标等问题。该系统为嵌入式硬件检测系统, 监测精度高、高误报率低。而且该系统为独立网络架构不介入播出系统, 且监测精度完全达到广电总局金帆奖要求, 视频精度为1帧、音频为1 s。系统主要产品数字监测报警器 (DVE-101) 是播出SDI信号监测的专用产品, 可准确监测出播出信号质量的异常, 如黑场、静帧、视音频中断、彩场彩条、声音异常等故障, 并且监测参数可自由调节, 报警方式更为多样化[2,3]。
3.1 系统特点
播出终端的监测系统是由标准1U的数字监测报警器以及控制软件组成。该系统特点为独立IP地址不介入播出网络, 而且每台数字报警器可以对两路SDI信号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的具体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进行自由设定, 报警方式也可以通过控制软件进行设定及控制, 具有监测精度高等特点。
3.2 系统具体监测指标及描述
视频监测指标主要为视频中断、彩场彩条、静帧、黑场、马赛克。监测精度1~255帧可调, 故障记录精确到故障发生的时间点, 易于查询。静帧定义为无声音且画面静止。马赛克细分为轻微、中等、严重三个级别。音频监测指标主要为音频中断、音频电平过低、音频电平过高。声音电平低于-50 d BFS (d B Full Scale) 持续1 s及以上为音频中断;电平在-50~-38 d BFS之间持续1 s及以上为电平过低;电平大于-9 d BFS持续1 s及以上为电平过高。
在被监测信号出现以上故障时会发出100 d B的蜂鸣报警提示, 也可以经行计算机音响报警, 或者通过485接口外接人声报警器、GPS等多种报警方式, 故障记录由控制软件记录于控制机上, 以便通过控制软件查询故障记录, 并能以日志、周志、月志的形式打印出来以便查看故障数据。
3.3 系统拓扑
根据天津电视台实际要求与情况, 实施播出安全监测的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
每台监测设备完成对1个频道的主、备2路SDI信号的监测, 并共用同一个独立的IP网不接入内部网, 及时准确地完成关于黑场、静帧、彩场、彩条、视音频中断、声音过高、过低等监测任务。如有故障立即报警, 监测进度视频1帧, 音频1 s。蜂鸣报警声达100 d B, 能够及时提醒值班员及时处理问题。不仅如此, 报警门限值也是可以设定的, 根据安全级别来分类设置报警门限, 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压力。设备本身即为嵌入式的硬件, 不接入台网更为安全。而且设备采用1个机箱2块监测模块, 共用1个电源, 大大缩小了设备量, 能耗更低。高密度、低功耗、高精度的监测能更有效地保障播出的持续安全。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领域的重点, 而播出质量是电视台的重中之重, 那么就需要通过高精度的电视播出质量监测系统, 进行时刻监测播出, 及时有效地解决播出问题, 防止播出事故的发生。
摘要:为了提高播出质量, 谨防停播、劣播等重大播出事故的产生, 而进行高精度的图像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出一个更安全可靠, 并能支持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且记录故障的嵌入式系统, 从而建成一个对于各项播出指标进行监测、监管的方案。
关键词:安全播出,图像质量,监测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安全管理规定[EB/OL].[2013-01-02].http://www.gov.cn/flfg/2009-12/22/content_1493420.htm.
[2]肖海洋, 杨凯, 杨伟伟.盐城发射台信号调度检测报警系统[J]电视技术, 2013, 37 (6) :53-55.
播出技术质量 篇8
一、故障现象及定位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台办新闻在播出时出现声音停顿、失真, 画面不连贯的现象, 用审片工作站应急垫播, 恢复正常。接下来由此播出服务器播出的节目中, 有的出现相同问题, 有的不出现。出现问题的素材往往在原有时长内不能播完, 在审片工作站中均可正常播出。
当天上述问题出现之前, 此播出服务器在例行维护重启时, RAID盘丢失, 并伴有告警音。在配置界面发现所有组成RAID的硬盘为Fail离线状态, 执行Make Oline操作将硬盘置于在线。所有硬盘同时出错的可能很低, 应为RAID卡出现异常。播出质量下降的问题也很自然与此联系起来, 当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 排除其他可能性作进一步判断:
1. CPU过热。
服务器采用厂家研发的软编解码程序, 用CPU进行编解码。风扇老化可导致CPU过热, 占用率过高, 引起相似的故障现象, 甚至死机。
2. 病毒。
播出系统内安装杀毒软件会拦截专有协议的一些网络控制、访问。通过比对播出服务器中的进程可判断系统内是否有病毒活动, 断开网线试播若仍产生相同现象, 则可排除播出网内攻击的可能。
3. 素材生成问题。
有故障的制作站生成的素材, 可引起相似现象, 甚至画面出现马赛克。播出服务器与审片工作站均采用厂家专业的I/O板卡, 但型号与软件版本不同。询问节目制作部门素材有无参数改动或生成时发生异常, 可排除不同型号I/O板卡影响播出质量的可能。
再次启动播出服务器观察, RAID卡自检正常, 进入配置界面显示硬盘均在线, 进入系统后RAID盘也未发现异常。经过一段时间监看, 发现台办新闻必然出现质量下降问题, 自办栏目和广告有时会出现问题, 采集的节目则正常。台办新闻采用与播出同厂家A的非编制作, 码率设为15Mb/s;自办栏目和广告用厂家B的非编制作, 码率为6Mb/s;采集用厂家C的板卡和软件, 码率为4Mb/s。显然, RAID的数据传输速率很低, 只能正常读取小码率的素材。
二、故障的分析与尝试处理
有了近线存储系统作为播出级的二级存储, 即便播出服务器素材被清空, 也能在素材回迁后完全恢复。因此RAID初始化这个在多数应用领域绝不可行的操作, 在播出系统却成了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
1. 默认参数的初始化方案尝试及结果分析
首次初始化仍采用播出系统首选的RAID5, 参数为默认。配置界面中OBJECT-Adapter-Fast Initialization选项为打开, 可快速完成, 关闭则约需4小时。初始化完成后需在磁盘管理界面向导中格式化该盘。
初始化后仍出现播出质量下降现象, 很可能硬件出了问题, 导致性能下降。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软件配置,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先了解一下RAID级别 (RAID Level) 的特点和RAID卡参数的含义。
RAID主要包含0-7, 及它们的组合。RAID5 (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将奇偶校验信息均匀存在所有硬盘上, 任一块硬盘损坏, 都可以根据其他硬盘的校验信息恢复数据。硬盘的利用率为n-1。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 大多数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硬盘操作。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 写入时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 有“写损失”。RAID0 (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将数据分块存储在所有硬盘上, 因无校验信息, 所以当一块硬盘损坏, 所有数据都会丢失。硬盘的利用率为n。所有级别中, 它的速度是最快的。
RAID卡配置中主要参数有两个:条带的大小 (Stripe size) , 写策略 (Write Policy) 。Stripe size表示每次写入一块物理硬盘的数据量, 以KB为单位。Stripe size值小, 可以响应更多的I/O请求, 增加I/O访问速率 (IOPS) , 适用于单次访问数据较小的数据库;Stripe size值大, 响应较少的I/O请求, 可以增加数据传输速率 (Mbps) , 适用于大数据吞吐的多媒体环境。写策略有两种模式, 通写 (Wrthou) 模式下, 数据在以命令完成状态返回到计算机之前, 直接写到硬盘。回写 (Wrback) 是通过暂时将数据存在高速缓存 (CACHE) 里, 随后选择硬盘空闲时再写入数据的一种工作方式。通写具有安全性的优势, 回写则具有性能上的优势, 可提升整体的数据传输速率。RAID卡配置中的读策略与高速缓存策略按默认即可, 对整体性能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因此, 条带的大小应选用RAID卡支持的最大数值;在降低安全性的代价下, 选用RAID0, 回写模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2. 调整参数的初始化方案尝试及结果分析
再次初始化选用了速度最快的方案:RAID0, Stripe size=128KB, 回写模式。新配置 (NEW CONFIGURATION) 能正常建立, 但在初始化 (Initialize) 时不能选择逻辑驱动器, 下面步骤无法进行。经多次尝试, 在写策略为通写情况时, 初始化才可以进行。
初始化后播出质量恢复正常。用HD Tune软件测试的情况如下:
由图可见, 此时的RAID盘的平均传输速率为37.5MB/s, 比同环境下的独立硬盘 (系统盘) 的性能还低。虽然可以满足播出的需求, 但故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什么情况下回写模式不可启用, 硬件可能出现什么故障, 这还需了解RAID卡的构成及功能。
RAID卡有自己的CPU, 高速缓存 (CACHE Memory) , 固化软件 (Firmware) , 通过集成或借用主板的控制器来管理硬盘, 可以称之为一个智能化的设备。图3中控制器为SCSI, 还有SATA, IDE类型, 连接相应接口类型的硬盘。
回写模式依赖于高速缓存 (CACHE) 来实现。高速缓存是提升RAID卡读写性能的主要手段, 但对硬盘I/O来说, 它不是必需的:有高速缓存时, 首先从高速缓存读写;没有时, 直接从硬盘读写, 但I/O性能下降可能达70%以上。电池给高速缓存供电, 防止在数据在写到硬盘之前系统突然断电, 导致数据丢失。电池在不用的情况下也有使用期限, 一般寿命在1000天以上。电池失效后, RAID不启用CACHE功能, 回写和预读都不可实现。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池的失效。可以求助售后或自己购买电池, 找到同参数的电池并不容易, 也可采取最后的方法———订购一块同型号的RAID卡。
3. 分析总结
在保证播出质量的前提下, 兼顾安全性与资金投入的处理方法是最合理的。
首先可以换个角度想, 为了保证安全性, 节约投入, 多低的数据传输率是正常播出的下限。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素材最高码率15Mb/s=1.875 MB/s多少, 可以满足播出, 主要需考虑两方面:
(1) 读取素材的时间窗口大小。厂家对素材读取流程的描述:
●在播放文件之前, 会有5秒时间的预读时间, 在这5秒内, 会尽可能快地读取硬盘文件填充到内存中, 内存填充到一定容量后, 预读工作结束, 等待开始播放
●播放文件时, 会按照每40毫秒一次的速率读取硬盘, 填充内存
可见素材的读取不是不间断的, 而是在每个时间窗里读取素材。只有在厂家协议规定的当前时间窗内读到下一个时间窗到来前所需的内容, 才能正常播出。
(2) 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软件测试的情况是所有硬盘充分运转起来的情形, 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当需读取的数据主要分布在个别硬盘时, 实际的传输速率就会大幅下降。RAID5对数据的并行性解决就不好, 数据常集中在一块硬盘上。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 数据传输速率要大于素材最高码率几倍、十几倍才能保证播出质量, 具体情况只有通过实际监看来确定。
其次要优先采用不降低安全性又免费的方法:将Stripe size设为RAID卡支持的最大值。图4是Stripe size=64KB (默认值) 的测试:
与图1比较, 减小Stripe size, 数据传输率也相应降低。
如果还不能保证播出质量, 最后就要在降低安全性———由RAID5改为RAID0, 和增加资金投入——购买电池、RAID卡两种方法选其一了。
三、结论
播出技术质量 篇9
1.1 背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体制的不断变革, 广播电视行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行业内外带来的巨大挑战, 做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实现与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机衔接, 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任务。科学、有效地评价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地球站、微波站、无线发射台、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运营机构, 以及监测机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机构和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运行或管理情况, 对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业务, 提升广播电视行业保障能力、播出机构保障能力以及节目传输保障能力, 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能力, 具有指导决策的重大意义。
广电总局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安全播出质量的评比工作, 并且随着广播电视系统安全播出形势和技术系统现状的变化, 即将出台新的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办法。本文正是基于该背景, 紧跟行业管理需求, 通过分析行业技术现状和管理现状, 探讨并提出了一种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方法。
1.2 基本思路
根据现有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办法, 结合前行业现状,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基本思想可归纳为:
1.由广电总局和地方广播影视行政部门作为考评主体。广电总局负责全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工作, 地方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工作。
2.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考评对象是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机构、监测机构和播出单位。其中, 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安全播出主管部门与所属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参加考评。各单位按照专业参加考评。
3.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每年一次, 采取自评与行政部门考评相结合的办法。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采用分值评价的方法进行。
1.3 考评基本方法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考评按照行政管辖范围组织实施, 基本方法为:
1.考评对象按照不同专业分别进行考评。
2. 考评年度从本年度第一季度开始至第四季度结束为止。评比年度中先按季度进行初评, 再按年度进行总评。
3.在专业考评的基础上实现单位的考评, 即被考评单位的考评结果由该单位各专业的考评结果综合得出。
4.考评对象所属部门或台站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台站时按先对同专业不同台站考评结果平均, 再对不同专业考评结果平均的方式计算被考评单位的总分。
2 安全播出质量考评评价方法
2.1 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上反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情况的一系列指标的集合。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管理的要求,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指标体系可按四级指标进行设置, 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指标体系构成具体为:
1.考评项目。考评项目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中用于直接反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情况的一级指标, 考评项目就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考评指标。如“安全播出质量”是播出类相关专业进行考评的一个考评项目。考评项目或考评指标的分值基于考评科目分值合并获得。
2.考评科目。考评科目是考评项目的细化指标, 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如:考评项目“安全播出质量”细化后, 可进一步细化为“停播率”、“重大事故”、“重要保障期事故”、“技术安全事故”等考评科目。考评科目的分值基于考评点分值合并获得。
3.考评点。考评点是考评科目的细化指标, 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如:考评科目“设备维护”细化后, 可进一步细化为“落实维护责任制”、“维护效果”、“计划检修”等考评点。考评点分值基于考评要素分值合并获得。
4.考评要素。考评要素是考评点的细化指标, 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四级指标。考评要素是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的末级指标。如:考评点“停播率”细化后, 可进一步细化为“总停播率”、“台内停播率”等考评要素。考评要素分值是基于填报上报原始数据进行分值量化后获得。
2.2 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评价方法包括指标评价和考评评价两部分。其中指标评价包括“分值量化”和“考评指标分值生成”两方面的内容, 考评评价包括“专业考评“和”考评对象考评“两方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
2.2.1 指标评价
指标评价指对每次填报或上报原始数据进行分值量化并进行考评指标分值生成的过程。指标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考评要素的分值量化, 二是基于考评要素分值进行的考评指标分值生成。
1.分值量化。对每次填报或上报的原始数据, 按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评分办法得出考评要素的分值, 实现考评要素无量纲化。考评要素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分值量化的最小单元。
2.考评指标分值生成。基于考评要素分值, 根据指标体系设置按考评点、考评科目、考评项目逐级加权求和生成考评指标分值, 完成指标评价。
2.2.2 考评评价
考评评价指基于指标评价, 根据考评周期进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总体考评的过程, 包括对专业和对考评对象两方面的考评。对考评对象的评价是在对该考评对象各类专业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同考评指标的考评周期可能不同。具体为:
1.专业考评。考评评价指基于指标评价, 采用加权求和和算术平均的方式得出考评周期内某考评对象某类专业的分值。
2.考评对象考评。基于专业评价, 采用算数平均的方式得出考评周期内某考评对象的分值。
3 安全播出质量考评评价实现方法
3.1 指标评价的实现方法
3.1.1 考评要素分值量化实现方法
考评要素分值量化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值量化方法实现的。
根据安全播出质量考评办法, 考评要素分值量化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分值映射法, 二是阈值扣减法, 三是阈值累加法。
1.分值映射法
分值映射法指按照评分办法, 根据考评要素的原始数据与某一个区间的对应关系, 得出考评要素的分值。公式如下:
其中:
A——表示考评要素的分值;
f (xi) ——表示考评要素原始数据与考评要素得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 x为考评要素原始值;
(n1, n2) ——表示评分办法中包含考评要素原始数据的某区间。
例:播出类广播中心专业总停播率, 总分为10分, 评分规则为10秒/百小时以下10分, 30秒/百小时以下5分, 100秒/百小时以下0分, 则
2.阈值扣减法
阈值扣减法指考评要素包含多项内容, 若其中有一项或多项内容不符合要求, 则依次从规定的阈值上限中扣除相应的分值得到该考评要素的最后分值, 如达到阈值下限 (一般为0) 则不再扣减。公式为:
其中:
A——表示考评要素得分;
M——表示考评要素的阈值上限, 即最高分值;
N——表示考评要素的阈值下限;
f (x) ——表示考评要素所包含的各项内容的原始值与各项内容不符合要求时的应扣分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i为考评要素包含各项内容的个数, i=1, 2, …, n) 。
例:播出类专业技术措施等落实情况, 总分为2分, 评分标准为台内安全技术措施, 与有关方面协调, 组织、思想动员和实战演练四项内容有一项不到位扣0.5分则:
其中:
n——表示台内安全技术措施, 与有关方面协调, 组织、思想动员和实战演练四项内容中有n项不到位。
3.阈值累加法
阈值累加法指考评要素包含多项内容, 若其中一项或多项内容符合要求则从阈值下限 (一般为0) 依次加上相应的分值, 得到该考评要素的最后分值, 如达到阈值上限则不再累加。公式为:
其中:
A——表示考评要素最终分值;
M——表示考评要素的阈值上限, 即最高分值;
N——表示考评要素的阈值下限;
f (x) ——表示考评要素所包含的各项内容的原始值与各项内容得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i为考评要素包含各项内容的个数, i=1, 2, …, n) 。
例:播出类专业安全播出科技创新, 总分为5分, 按照评分标准, 科技创新国家一等奖每项加2分, 国家二等省部级一等奖每项加1分, 最高不超过5分。则:
其中:
m——表示获得m项科技创新国家一等奖;
n——表示获得n项国家二等省部级一等奖。
3.1.2 考评指标分值生成
考评指标分值生成是由考评要素、考评点、考评科目、考评项目逐级加权求和实现的。
具体过程为:
1.基于考评要素分值, 加权求和生成考评点分值。
2.基于考评点分值, 加权求和生成考评科目分值。
3.基于考评科目分值, 加权求和生成考评项目分值。考评指标分值生成公式为:
其中:
B——表示某考评项目分值;
Ay——表示某考评项目下第y个考评要素分值;
Qy——表示此考评要素的权重;
Qd——表示某考评项目下第d个某考评点的权重;
Qk——表示考评项目下第k个考评科目的权重。
3.2 考评评价的实现方法
3.2.1 专业评价的实现方法
专业评价是基于指标评价的分值, 采用加权求和和算术平均的方式实现的。具体过程为:
1.基于指标评价分值, 算数平均生成考评周期内某专业某台站某考评项目分值。
2.基于考评周期内考评项目分值, 加权求和生成某考评对象某专业某台站分值。
3.基于台站分值, 算术平均生成某考评对象某专业分值。
计算公式为:
其中:
C——表示某考评对象某专业分值;
Qx——表示某专业某台站下第x个考评项目的权重;
B——表示某专业某台站某考评项目分值;
m——表示在考评周期内数据填报上报次数;
n——表示某台站某考评项目;
i——表示数据填报上报最小周期个数;
l——表示数据填报上报最小周期个数。
3.2.2 考评对象评价的实现方法
考评对象评价是对专业评价的分值, 进行算数平均实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D——表示考评周期内考评对象安全播出质量考评的最后得分;
Ci——表示该考评周期内该对象多个专业得分 (i表示第个专业) ;
Qi——表示专业权重。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并提出了一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考评方法框架, 对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文件汇编.1999年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会议文件.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简报.2007年第五期.
[3]杜栋, 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Elliot Stern.Evaluation Reseach Methods.Sage2005.
播出技术质量 篇10
中央电视台以新台址建设为契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电视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现了台内全域的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全面建成了集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存储、交换、播出以及相关管理功能为一体的文件化网络化制播系统。顺应此种全台架构的巨大变革,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播出系统的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播出“的概念。新址播出系统最多可支持40个高标清同播系统的全自动播出,播出域内不再设置录像机,所有节目以文件形式通过网络整备至播出系统的二级存储,系统末端使用大规模集群化的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进行节目播出。
文件化,网络化给台内节目的制作播出和媒体资产的充分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提高了节目制作水平.但与此同时由于生产流程的改变,原有的节目制播质量保证体系已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作为IT技术与广电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新台址播出系统既具有传统系统未有的优势,也面临传统系统未有的难题,传统播出系统多为封闭式的,与外系统之间采用磁带进行数据交换,安全风险比较确定,故障不易扩散。新址播出系统在传统视音频设备的基础上,大规模使用IT设备,与全台其他业务板块之间又需要互联互通进行节目文件交换,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和动态多变的安全问题。新址播出系统从深化设计到系统实现都极其关注系统运行的可管可控,把提高节目文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针对网络化制播的特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技术和手段。
一节目文件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
在文件化网络化制播架构下,播出系统的节目文件均是通过全台基础网络传输到播出系统的,节目文件的整备是整个播出业务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安全播出。
在传统的线性编辑应用时代,节目技术质量控制的方式和方法都比较明确,。线性编辑的同时即可输出基带信号,通过示波器等测试仪器进行信号分析,确定图像,声音质量。制作完成的节目用磁带送播,在播出前可用录像机、监示器,示波器等进行技术审查。当节目制播数字化、网络化以后,原有的质量控制手段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收录,制作、播出等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视音频传输通过媒体节目文件方式进行,传统测试设备无法对节目文件进行检测,容易造成质量控制环节的缺失。如果解码成基带信号采用传统手段检测,只能实时回看,效率很低,无法适应目前越来越高效的生产流程。因此,在目前网络制播系统成为主流趋势的形势下,质量控制体系必须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技术,实现技术质量控制手段的革命性进步。
中央电视台新址播出系统将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相结合,针对待播节目文件建立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网络化制播生产环境下节目文件质量可控的问题。节目文件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址播出系统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统一的播出节目文件格式,并制定了台内播出格式视音频文件规范,从而保证播出视频服务器对节目文件的兼容性,降低视频服务器解析节目文件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确保播出安全。
●在节目文件整备的架构流程方面,新址播出系统采用了分级存储的设计理念和基于播出单的智能节目文件全域整备技术.通过不同功能的迁移集群实现了节目文件在播出域与外部系统间的即时交换和节目文件在播出域内各存储体之间的流转。
●为了弥补传统播出系统对节目文件质量控制环节的缺失,新址播出系统在整备流程中针对待播节目文件加入了必要的传输校验、文件转码、自动技审、人工复检、头尾检测等业务功能,进一步确保了待播文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二标准化的节目文件封装格式和编码格式
MXF作为媒体交换格式是SMPTE的标准格式,是一种媒体数据打包结构,文件本体可以是多种格式的视音频或元数据,非常适合于系统间的节目文件交换。从目前的趋势来看,MXF格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厂商采纳。因此、中央电视台新址工艺系统直接采用了MXF作为视音频文件的封装格式。
目前,SMPTE等国际标准化组织虽然已经制订了很多视音频MXF文件的相关标准,但这些标准相对宽泛,而新址工艺系统中采集、制作、存储、播出等各技术系统涉及的参建厂商和设备厂家众多,各个厂家的MXF文件格式对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所产出的节目文件的编码格式各不相同,文件的封装格式在关键参数项目以及具体参数方面有一定差别,文件结构和元数据描述也不尽相同。考虑到新台址播出系统除了要从媒资系统获得待播节目文件外还需从台内各个制作系统直接接收直送播出的节目文件,有必要对播出系统所使用的MXF文件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规范和统一,以便其他系统按照同样规格生成播出格式MXF文件,确保播出质量和播出安全。
考虑到为了便于交换,与紧急播出介质可兼容,支持网络化传输、断点续传、边传边播、随机索引、关键元数据交换等技术要求,并能被广大主流播出视频服务器设备厂商所支持,新址播出系统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视音频一体化的MXF Opla作为播出MXF封装格式。在充分参考SMPTE MXF系列标准、AMWA AS03等标准以及对各厂家的MXF Opla文件进行详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高清播出格式MXF的文件结构、操作模式、结构性元数据,实体数据、索引表等必要的关键参数给出了进一步的约定和规范,包括采用基于整分钟的多body结构、头部元数据中包含幅型变换信息、时码连续首帧为零等具体技术要求。
在高清视频压缩格式和码率选择方面,由于播出系统在工艺上无需考虑与前期设备格式兼容而要保证绝对的安全性,所以播出域适合采用统一的编码格式和固定的码率。另外,考虑到主流视频服务器的支持以及质量优先、兼顾效率,尽可能降低码率等前提,新址播出系统采用了目前所有高清压缩算法中最为成熟、算法相对简单、编解码效率较高的MPEG-2。对于MPEG-2高清编码来说,也有很多参数可以设置、其中采样方式的选择、GOP的大小以及码率的高低都会对压缩后的画面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多种应用场景测试序列进行的不同码率,不同采样方式、不同GOP长度的MPEG-2编码质量主客观测评,MPEG-2 IBP GOP=12 Ref=2 4:2:2码率在50Mbps~80Mbps之间时,对应MPEG-2 I帧码率在100Mbps~130Mbps之间的质量,所以新址播出将视频编码格式统一设定为MPEG-2 IBP GOP=12Ref=2 4:2:2,码率50Mbps。
三分级存储的体系架构和智能全城事备
文件化整备是新址播出系统与传统播出系统的最大区别,绝大部分待播节目都是通过文件的方式传输到播出系统的。为了保证这些节目文件的存储安全,新址播出系统采用了分级存储的设计方案,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了不同的存储策略,无论哪级存储损坏,均有应急补偿措施。
新址播出系统的存储系统主要由二级存储、应急备播库、近线带库和视频服务器存储组成。二级存储是播出节目整备的主要存储体,可分为A、B两簇,是两套独立的IP架构存储体。需要整备至播出系统的节目文件均衡地传输到A簇或B簇上。而对于更为重要的广告文件则在AB簇上镜像存储,任何一个二级存储单簇故障,不会影响到广告的整备和播出。应急备播库是另一套IP架构存储,作为二级存储的备份存储使用,采用循环冗余备份迁移策略,解决了短期内临近播出节目文件的冗余备份。近线带库是用于播后归档和重播回迁的数据流磁带库,可存储一年的节目量,满足长期海量节目文件的冗余备份要求。而视频服务器存储是视频服务器SAN架构的共享存储,每个系统组有主备两套,供每组十个频道的主备在线播出视频服务器使用。每级存储体在架构上都具有数据冗余保护措施,常见的单体设备故障(如单个硬盘损坏等)均不会影响数据的连续性。
所谓节目文件的智能全域整备就是根据播出单按照临近播出的时间顺序对待播节目文件进行自动整备的过程。新址播出的全域整备分为二级整备和三级整备两个阶段,具体工作由各类迁移服务器集群完成。二级整备主要是指将节目文件整备到二级存储的过程,主要包括通过转码迁移集群从媒资系统整备的正常入库节目文件,通过直送迁移集群从各制作岛、现址播出及广告备播系统整备的直送文件,以及通过容灾归档迁移集群从近线带库回迁的重播文件。三级整备主要是指将节目文件从二级存储整备到视频服务器的过程,主要由同步迁移集群完成。由于迁移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集群设计,任意一台服务器故障时会将其负责的任务自动分配给其他服务器,不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影响。新址播出系统的分级存储及迁移集群架构见图1。
该存储架构既实现了设备级的冗余备份,也满足了数据级的冗余备份:既能做到短期的应急快速响应,又能实现长期的海量数据储存;加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面向多存储区对象的GMP (全域媒体整备)存储管理软件,可以实现针对不同节目来源和整备方式的任务分配调度,系统存储区容量均衡及带宽均衡、任务负载均衡和大任务量持续并发场景下的优先级排序、故障存储区自适应调整以及节目文件在不同存储区内流转及删除的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满足了播出系统对于复杂整备场景下的节目文件智能调度管理需求,提高了节目文件整备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四全流程的节目文件质量保证手段
文件化制作以后,播出系统的节目文件绝大部分是从媒资系统整备来的。作为全台的媒体资料库,为了保证媒体文件被多次利用时的节目质量,新址媒资系统存储的是制作码率和制作格式的节目文件,而播出视频服务器播放的是播出格式的节目文件,所以播出系统在对媒资系统正常入库的节目文件进行整备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自动转码,完成编码格式和码率的统一转换。为了确保整备完成的节目文件,特别是经过转码的播出格式MXF文件的可用性和正确性,新址播出系统建立了一套全流程的节目文件质量保证手段,包括传输校验、自动技审,人工复检,头尾检测等多项业务功能,实现了对待播成品节目文件多手段,多角度的质量检测,如图2所示。
新址播出的传输校验采用了MD5校验。根据MD5这个简单有效的算法,任何一个媒体文件都有且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D5码。通过对文件传输前后MD5码的对比,可以获知节目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更改,从而保证节目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另外,新址播出在转码环节加入了软件的自动技审功能,依据台内制定的高清播出格式视音频文件的自动技审规范,在转码的同时对节目文件的视音频内容进行检测,如遇黑场、静音等节目内容问题即可给出帧精度的告警,解决了人工技审标准不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了技术质量检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节目文件转码完毕即可出具自动技审检测报告,并提供给后续的人工复检环节,作为人工审核的辅助依据。
人工复检主要是对即将播出的节目文件,特别是未通过自动技审节目文件的播出质量进行进一步的人工核实,从而确保整备到二级存储的节目文件的可靠性。人工复检时由人工复检工作站直接播放位于二级存储上的节目文件,由操作人员对输出的声音和画面内容进行人工审看并借助检测仪器对视音频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节目文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三级整备,新址播出系统设置了头尾检测环节,按照节目播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已经整备到视频服务器的待播文件自动快速播放开头和结尾,从而验证视频服务器中节目文件的合法性、确保其能正常解码播放。在最后的播出环节,新址播出还采用了不同品牌的视频服务器产品进行异构,用来避免由于某一品牌视频服务器的软件缺陷而造成系统级瘫痪。
五小结
面对全新的全程网络化的制播系统,新址播出系统从待播节目文件的格式选择、整备策略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满足网络化整备高质高效、高可用、高可靠的系统需求。
摘要:在电视台文件化网络化制播的大环境下,电视台播出系统的播出对象由传统的录像机磁带转变为待播的媒体节目文件,只有通过针对节目文件格式选择,整备策略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解决网络化制播生产环境下节目文件质量可控的问题,提高节目技术质量,确保节目安全播出。
关键词:网络化制播,播出系统,节目文件,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播出技术质量 篇11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是按照ISO9001标准和无线局《无线发射台质量管理认证准则》的要求, 结合发射台实际情况, 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 使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 真正做到了“责任到人、有章可循、相互监督”。体系中的制度化程序, 是紧密相关的各个工作环节相互督导、相互促进的量化标准, 是减少工作随机性和内部推托, 提高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的理论基础。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由《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文件编号规则》、《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组成。
1.1 安全播出质量手册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手册 (以下简称“质量手册”) 是依据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无线发射台质量认证准则》以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中的《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等编写出来的。质量手册规定了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方针、内部组织机构、岗位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管理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质量管理的要求等。
为了保证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 体系规定了定期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评审的机制, 以验证其运行能否符合发射台安全播出工作的要求。
1.2 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的内容主要是规定质量活动应做什么, 即实施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规定影响质量管理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验证和审核人员的责任、权力和相互关系。
程序文件共分为三类, 下面以501台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类为体系要求的程序文件, 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不符合安全播出工作的控制程序、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程序和管理评审程序等, 共6个。
第二类为发射台管理要求的程序文件, 包括值班管理程序、调度管理程序、检修控制程序、外协控制程序、数据上报程序、播出事故处理程序、安全管理程序、安全月控制程序、突发事件处理程序、技术革新与改造管理程序、人员培训与考核管理程序、安全播出例会程序、播出检查程序、无线电台执照申报程序和技术资料管理程序等, 共15个。
第三类为安全播出技术维护要求的程序文件, 包括环境的建立控制和维护程序、技术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应急播出管理程序、质量监控程序、指标测试控制程序、仪器设备控制程序、安全用具管理程序和备件管理程序等, 共9个。
1.3 作业指导书
在质量体系文件中, 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它详细地规定了某些质量活动应该如何开展的具体要求, 是对具体作业活动或质量活动的描述, 从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使过程控制规范化, 处于受控状态。
以501台为例, 501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中的作业指导书共有12个, 分别为变电站操作作业指导书、变电站检修作业指导书、变电站巡视作业指导书、发射机房操作作业指导书、发射机房检修作业指导书、发射机房巡视作业指导书、节传机房操作作业指导书、节传机房检修作业指导书、节传机房巡视作业指导书、维修室检修作业指导书、维修室巡视作业指导书、指标测试作业指导书等。
2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促进了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建立质量认证体系的过程中, 形成的各种文件和记录特别多, 时间一长, 相关措施的执行便流于形式, 制定的质量体系也会被束之高阁。因此, 要确保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在发射台能长期有效地运行, 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固化手段——信息化技术。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质量管理系统”) 便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 以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中的程序文件为依据, 所设计研发的信息化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通过自定义工作流程, 采取智能的方式来处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过程, 保证工作中的某项任务完成后, 按预定的工作流程, 实时地把工作传送到处理过程中的下一步, 同时, 保留工作流转进程中的操作痕迹, 更重要的是保证相关数据的自动更新。有了它, 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收集处理数据, 提高了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的工作效率, 降低了运行费用。
2.1 设计目标
(1) 实现对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体系的电子化管理, 包括播出质量体系文档的管理及播出质量体系内部的评审工作。
(2) 实现与安全播出工作有关的工作流程的自定义功能。
(3) 工作流到达时, 自动提醒相关人员。
(4) 对于延误处理的工作, 对相关人员发出警示。
(5) 所有的工作流程信息都具有可追溯性, 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其他人员的处理痕迹。
(6) 领导可全程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
(7) 可以对工作流的某一节点 (即流转的某一阶段) 设定多个并行的操作人, 以使操作者可以替代缺席的同级别人员对工作流做出处理。
2.2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管理系统由播出质量文档信息管理、播出质量体系内部评审、个人工作管理、工作流程管理、信息交流和用户管理等六个功能模块组成, 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
2.2.1 播出质量文档信息管理模块
播出质量文档信息管理模块汇集了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中的所有文件, 提供了一个体系文件的查询平台。通过这个功能模块, 大家可以查看到整个播出质量文档内容, 包括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手册以及与安全播出工作有关的所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2.2 播出质量体系内部评审模块
播出质量体系内部评审模块为体系内部评审提供了平台。审核组负责人通过播出质量体系内部评审模块制定内部审核计划, 系统以工作流的方式, 将审核工作发布给所有审核小组成员, 审核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完成审核工作, 并将审核情况提交给审核组负责人, 审核组负责人汇总审核情况后, 向台领导提交审核报告, 由台长对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审核组负责人根据评审结果组织修订、纠正相关文档, 系统自动对整个评审活动进行跟踪记录。播出质量体系内部评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3 个人工作管理模块
个人工作管理模块 (简称“个人公文包”) 是为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功能, 是个人集中办公的平台, 在这里您可以及时了解和处理与安全播出相关的工作事务。个人工作管理模块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2.2.4 工作流程管理模块
工作流程管理模块为发射台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的工作流程平台, 用户可依据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认证体系的程序文件, 结合发射台实际需要, 自行定义所需要的与安全播出有关的各种流程应用, 并建立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列表, 同时根据流程的走向记录每个任务列表的执行信息。
在工作流程管理模块中, 存放着已定义的各种工作流程, 可根据需要停用或修改, 但不能删除已启用过的工作流。当相关人员发起一项工作时, 系统根据事先生成的工作流程, 进行工作分配, 指定各阶段详细的工作安排及各成员的相应任务, 自动计算项目进度, 显示项目当前的状态。
通过工作流程管理模块可以生成播出事故处理工作流程、技术革新与改造管理工作流程、播出检查工作流程、无线电台执照申报工作流程等流程应用。
2.2.5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系统所涉及到的用户、部门之间的权限管理。由于本方案是基于已存在的2M内网完成建设, 用户管理加入到局内网单点登录系统, 也就是按照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管理与自动控制平台整合接口手册》提供的技术标准, 将需要的用户信息, 通过平台的AD服务器中间表进行数据同步, 并对同步过来的用户信息进行权限、角色的重新分配, 使其能够满足本系统的用户权限需要。其功能要求如下:
(1) 由系统管理员完成部门、角色的添加、修改。
(2) 由系统管理员完成其他用户权限、角色的配置。
(3) 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
(4) 具备登录功能, 验证登录用户的合法性。
2.2.6 信息交流模块
信息交流模块主要是为用户之间提供时实信息交流, 根据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 向有关人员提供电子审批、发放, 同时采用Email接口技术和短信的方式, 进行用户通信和过程信息传递。功能要求如下:
(1) 工作流到达时, 自动提醒相关人员。
(2) 对于延误处理的工作, 对相关人员发出警示。
按照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管理与自动控制平台整合接口手册》提供的技术标准, 采用Web Service接口, 可将此功能与已存在的平台RTX系统 (即时消息系统) 进行整合, 将需要发送的提示消息跨平台推到RTX系统中, 完成短信发布, 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2.3 系统设计说明
2.3.1 网络架构
发射台安全播出质量管理系统网络结构图如图4所示, 整个系统部署在发射台内网的OA网段, 通过交换机接入到内网的核心交换机上, 所有用户通过内网办公用计算机便可访问到该系统。
2.3.2 软件开发
该系统的软件开发采用通用的B/S架构, J2EE Spring MVC+Hibernate框架。Web层使用Spring MVC进行请求的处理和响应, 视图层采用JSP2.0和JSTL技术, 服务层采用Spring3.0, 持久层的Hibernate通过Spring提供的支持, 类集成到Spring3.0。数据库采用My Sql5.5, 开发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