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建筑环保

2024-11-14

园林绿化建筑环保(共8篇)

园林绿化建筑环保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 房屋建筑节能的标准也随之不断提高, 在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功能优异的节能环保材料, 对推广新型建筑节能环保保温材料及其结构体系形式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屋顶保温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屋顶绿化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新的设计方向。

1 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1.1 围护结构及材料

建筑外围护结构, 主要由包围建筑室内空间并将室内与室外隔开的结构材料和表面装饰材料组成,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墙、门窗、屋面、地面。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中, 墙体、门窗、屋面和地面是建筑能耗最主要的四个部位, 其中还以门窗排列在首要位置[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合理与否, 对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优化建筑结构各个部位的节能设计, 如减少围护结构渗透, 选择采用隔热保温墙体材料, 以实现外墙保温化以及结构冷桥的保温作用等, 可使结构在采暖耗能方面节能约20%~40%。

特别是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墙体外表面增加相应的保温层是非常必要, 也是非常有效的。而且, 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 墙体表面保温层厚度越厚, 建筑的热工性能越好。

1.2 节能墙面 (轻质隔断)

建筑室内采用的隔墙, 其墙面受室内使用功能相关要求的严格限制, 在设计墙面造型时不能产生明显的凹凸变化, 在确保满足房屋室内防火等级要求的前提条件下, 应尽量选择采用保温性能好的环保材料, 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室内热量的扩散流失[2]。在采用轻质隔断节能墙面的区域, 特别是在需要严格控制热量传导方向的分隔区域内 (如相邻的办公室与仓库隔墙) , 为能够尽量减少热量不必要地传导到无严格温度要求的区域, 应尽量选择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墙面材料, 如在轻质隔断内填充保温隔热材料, 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中添加相应的隔热保温材料, 在需要恒温维护的房间墙面上进行隔热处理, 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热量散失。

1.3 复合墙体材料节能

墙面的热量耗散量要占建筑整个采暖热耗的1/3以上, 特别是我国北方严寒地区, 其建筑墙体仅靠传统采用的单一材料将很难达到我国新的节能指标要求, 应尽量考虑采用复合墙体材料, 如粘土空心砖、非粘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与高效节能的保温隔热材料 (如通常采用的EPS板、XPS板以及聚氨醋等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墙体保温的形式, 通常包括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夹芯墙体3种。一般情况下, 采用最多的还是外墙外保温形式, 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 可有效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 增强主体结构的耐久性;2) 可有效控制外墙体材料因温差引起的变形, 大幅减少由于墙体温度应力导致的开裂现象;3) 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墙体的冷桥部位, 以及防止墙面冬季结霜现象;4) 把保温材料设置在墙体外表面, 不会占用建筑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5) 保温层施工时对住户的正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 尤其是旧房改造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在我国西北严寒地区的绝大部分住宅建筑, 基本以砖混结构体系为主, 墙体结构厚重、蓄热系数高、热稳定系数相对较大, 采用外包形式的保温隔热措施可有效防止保温材料层与主体墙体结构之间的蒸汽渗透。

目前, 我国建筑结构保温隔热系统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墙保温系统主要是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和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新型的节能保温隔热复合材料主要是膨胀聚苯板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

1.4 外门窗节能

建筑外墙门、窗是室内热量散失的主要渠道, 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部位。一般情况下, 玻璃窗户对建筑舍内热环境的影响最大, 它既是直接吸收太阳能热量的最高效部位, 又是室内热量流失的最主要通道, 一般情况下, 通过外门窗的热量流失可占建筑总热量损耗的40%以上, 在保证室内采光充足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窗墙面积比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推荐采用的窗墙面积比如表1所示。

另外, 低辐射玻璃等节能玻璃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目前全世界能源紧缺、节能和绿色环保呼声日高的形势下, 是建筑节能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应尽量利用新型门窗材料, 改善保温隔热性能, 才能达到有效的节能优化目的。

1.5 屋面保温节能

建筑屋面传热量虽然不是整个建筑散热的最主要部分, 但其对顶层房间是呃逆的温度影响显著。根据当地相应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屋面构造, 尽量选择采用性能优异的保温材料, 并对屋面防水、隔热保温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是进行建筑屋面节能设计的关键。在建筑屋顶构造设计中, 考虑其长期遭受日照、降水、温差、季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应通过对屋面结构造型、构造、屋面材料以及绿化措施进行合理的节能保温设计, 以达到综合利用并改善屋顶微气候条件的效果。

在我国北方地区, 大多采用平屋顶形式, 屋顶保温层材料通常选用防水性能较好的挤塑型聚苯乙烯板复合材料, 可有效降低屋面防水层的温度波动幅度, 最大程度地降低屋面女儿墙根部温度应力过大的不利影响, 有效延长了屋面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是我国北部严寒地区平屋顶防水保温材料的良好选择。

对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屋顶结构表面要承受范围较大的温差变化, 屋顶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可考虑采用屋顶绿化措施进行节能设计处理。

2 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与种植

2.1 因地制宜选择植物

植物生长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各地适宜植物品种的差异性, 如我国南方城市, 需要选种耐热、抗风性能强、喜欢强光照的植物品种, 但不一定适合种植中原地区的植物品种[3]。因此, 考虑到植物对当地气候和水土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应尽量选种本土植物, 尤其是对于种植在屋顶这类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场所, 更应选择生命力旺盛、适应能2力强的本土植物。为了增加屋顶绿化植物的可观赏性, 可适当考虑选种本土植物的精品, 以提高建筑屋顶绿化的景观效果和档次。

2.2 选择耐旱性、抗风能力强的植物

由于屋顶绿化植物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暴露于阳光之下没有相应的建筑物阴影遮挡, 夏季阳光直射气温高, 人工土层保湿时间短, 植物经常处于干燥、缺水的状态, 应选择耐旱性极强的植物。在高层建筑屋顶上一般风力较地面大的多, 特别是遭遇台风时, 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对植物的生存威胁最大, 因此应尽量选种低矮、抗风能力强的植物。

2.3 应选种常绿植物为主

屋顶花园建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建筑保温隔热, 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效果[4]。建筑屋顶花园选种的植物, 应经理以常绿植物品种为主, 宜多选种叶形和株形秀丽的植物品种, 通过不同层次结构的植被进行空间组合, 以满足景观绿化设计的要求。

3 结论

建筑工程建设实施的每个环节主要是出自建筑工程师的理念和设计, 从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构思到概念设计, 再从初步方案设计到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选择建筑材料等具体环节, 建筑师都应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过程中, 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因素,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合理设计, 在满足相关建筑规范和节能标准的前提下, 推广应用施工新工艺, 尽量选种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努力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小媛.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2002, 3.

[2]宋毅.建筑外墙节能技术及节能材料[J].国外建材科技, 2008, 6.

[3]余雁华.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种植设计[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 (5) .

[4]谢海松.关于城市立体绿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6) .3

园林绿化建筑环保 篇2

在学校大队部的号召下,以美化校园和宣传绿色奥运为契机,第一实验学校所有师生积极投入“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当中。我校利用家长资源,在校园内种上了番茄、丝瓜、黄瓜等蔬菜,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如何栽培。

这几天总务处还请花工把所有的花草进行了修剪,并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学生动手清除了绿化带内的杂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学生的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营造了和谐、健康的绿色校园文化氛围。

大队部要求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保护花草,给花坛里的小花浇一点水,给操场上的小树培一培土,一起来美化绿化校园。除此之外我们还做到有绿化宣传语、环保小卫士,来宣传爱护校园中的一草一木。还让学生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

城市园林绿化的低碳环保模式探究 篇3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科技得到了质的飞跃, 然而在这300年的工业文明发发展进程中也带来了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无限挖掘利用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在这300年间, 消耗大约为60%的地球资源, 据调查, 煤炭资源可开采年限不足50年, 石油资源不足300年。同时, 地球表面CO的浓度却同步增加了5倍, 地球大气当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0ppm (1ppm为百万分之一) , 比有史以来最高纪录还要高出27%。煤炭及石油燃烧释放的SO和NO的增加造成雨水酸化, 由此带来的全球变暖、水质变差、植物生长受阻、建构筑物受腐蚀等问题日益严重[2]。由此表明人类的工业活动改变了地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循环规律, 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绿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低碳发展模式下的城市绿化营造要点, 为创建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奠定基础。

2 当前传统城市园林绿化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重栽植、轻维护

对于一些政府牵头的市政绿化项目, 对于绿化效果比较注重, 而忽略了净化空气、除尘、固碳等效果, 导致在视觉效果方面, 市政绿化较为赏心悦目, 在净化空气、除尘、固碳等方面就显得的稍微欠缺。此外, 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 虽然建设较为完善, 但是相关的管理维护没有跟生, 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杂草丛生的感觉, 维护较差, 这也间接的导致新移栽的绿化植被出现较大的死亡率。在汇报有关相关部门过程中, 又出现部门分工不明确, 管理混乱, 缺乏管理的有效办法, 至使造成一种开建时候绿化很好, 过一段时间, 绿化效果大大消弱的现象。这种种情况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的使用周期短, 建好的园林绿化不要几年即自行衰微或被人为破坏, 其后果往往是推倒重来, 导致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不断重复进行, 造成财力的极大浪费。

2.2 重绿化、轻美化

由于绿化率的评定标准过于简单, 不少城市以平面绿化作为衡量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指标, 由此带来了不少绿化建设单位钻空子, 大量种植草坪来完成绿化覆盖率的指标, 而缺少垂直绿化, 园林形式单一, 自我生态修复系统脆弱, 很容易遭到生态破坏, 并且在景观方面缺少观赏性。实际上, 无论从植种和维护费上, 或者城市节水、生态效益上, 还是从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健康和休闲条件上看, 树木远优于草。仅仅是一片生态环境效益不高的草皮, 难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只是单单增加了城市绿化率而已。

2.3 重草本、轻乔木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 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 而被引用到城市绿化系统中的植物尚未超过800种, 很多中小型城市甚至不足500种, 致使城市园林景观千篇一律, 生态环境效益低下。目前城市园林绿化的植被结构有乔+草、灌+草、乔-灌-草等形式, 但是很多地方为控制成本, 又要达到绿化覆盖率的要求, 往往采取大量种植草坪, 零星点罪乔木, 并用灌木做草坪维护之用, 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地上和地下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绿化效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层次上的过渡, 给人以空洞、单调的感觉, 缺乏基本的美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整齐划一效果, 忽略了美化、绿化和改善环境的综合功效。很多的行道树均为单一树种, 没有任何与之衬托的其他树种, 显得过分单一、呆板。而且单一林种不仅造成美观性不足, 还可能因为树种单一产生病虫害多, 生态稳定性差的弊病。

2.4 栽植技术不到位, 成活率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城市绿化成为了热门的新兴行业, 然而由于我国城市绿化起步晚, 基础薄弱, 对从业者资质管理缺位, 缺乏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与指导, 在绿化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采用当地的乡土树种或有成功栽植经验的树种。仅仅出于绿化效果的考虑, 往往出现低海拔树种往高海拔引种、东部往西部引种、南方往北方引种等情况。这种忽视树木移植和管护技术的情况, 造成了树种成活率低, 导致重复绿化的惊人浪费。

3 城市园林绿化低碳环保模式营造要点

3.1 因地制宜, 突出原生态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上, 应该充分依据当地地形地貌特征, 最大限度的保有原生山林、天然植被、水资源, 让自然以最“自然”的方式存在;对于一些无自然生态资源的城市广场绿化和公园绿化, 也应模仿当地生态系统, 更多的引用当地本土树种, 设计出完善的垂直绿化体系, 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生态平衡性。在绿化工程施工中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 尽量做到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 土方就地平衡,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减少客土利用。城市绿化要充分利用当地野生植被, 发挥当地野生作物的生态功能, 推广原生态绿化设计概念。

3.2 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 园林绿化的节地。节地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而不是减少园林绿化用地的规划投入。特定区域垂直空间的绿化设计就能很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 应该广泛地推广地面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空间绿化-屋顶绿化的节地型园林形式, 尽量使每一个城市元素都被绿化。2) 园林绿化的节水。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利用雨水管道和蓄水池储存雨季多余的水, 方便干旱季节使用, 还可以利用透气性广场砖和草坪砖来增加雨水的地下渗透作用, 让土壤涵养充足的水分, 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在植物浇灌方式上尽量少用传统的浇灌方式, 可以采用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 推广应用本地的乡土植物种类, 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

3) 园林绿化的节财。节财不等于压减支出, 而是要提高资金使用率, 要花最少的钱建最多的绿化。可以多选用速生树种的小苗, 加快绿化成型, 尽量减少大树和老树的移栽, 更要坚决制止从深山老林挖大树古树移栽进城。提倡种大苗和用乡土植物, 坚决制止盲目引进名贵植物品种和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新品种。此外, 还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 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

3.3 加强植物配置垂直化设计

园林绿化简单粗暴的设计使得绿化利用率低, 生态效益低, 这种简单式园林方式并不是低碳节能的表现。垂直绿化从表面上看虽然造价成本有所上升, 但其生态的稳定性不言而喻, 大大节省了管理维护费用及降低了衰败重建的可能性。

实质上, 园林植物应该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在营造群体景观时, 应注意树形的对比与调和, 坚持以树为主, 乔、灌、草、藤、花结合, 多树种混合, 以乔灌组团为主, 植草为辅的绿化思路, 建设以高大乔木为主体, 具有乔、灌、草、藤复层结构的近自然模式的城市森林, 奠定以“林”为底色的城市环境基础才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 改善大气质量, 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生活环境状况。

5 结语

在公民普遍意识到环保重要性, 并以身作则, 从自身做起,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环保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种被动地减少CO2排放的行为毕竟无法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根本问题。因此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加强立体空间绿化, 增加垂直绿化品种, 大量运用当地原生态树种和梯级结构种植设计, 利用常绿乔木对CO2高效率的吸收来实现CO2的减少, O2的增加,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失衡的现状, 达到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南方, 刘伍生.低碳经济环境对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实践与探索, 2010;242-243.

高速公路环保绿化相关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绿化,植被配置模式

高速公路修建及通车后的废气、噪声等影响, 必然会改变沿线生物的生活质量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补偿。进行交通环境治理一方面应设法控制污染源, 减少污染的发生;另一方面应将绿化作为保护环境, 减轻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1 高速公路绿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1.1 高速公路绿化的概念及属性

高速公路绿化是指在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 利用植物及其他材料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 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并能满足高速公路交通功能要求的过程。这样高速公路绿化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属性。

一是自然属性。高速公路绿化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被人感知的因素, 较为独立并易于从高速公路路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高速公路绿化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有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的特点。三是特殊的功能性。这是高速公路绿化区别于一般绿化的重要特征, 高速公路绿化的依附主体是高速公路, 在其具有上述两种属性的同时必须注意满足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营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要求, 如交通安全、防止水上流失、净化空气、降低交通噪声等等。

1.2 高速公路绿化组成

高速公路绿化包括公路路体绿化、服务区绿化、互通区绿化三大组成部分。其中, 公路路体绿化包括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公路两侧预留地的绿化;服务区绿化包括收费站、餐饮及住宿区、加油站、修理厂和办公区等的绿化。

2 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

高速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内容。成功的公路绿化, 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 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净化空气。

2.1 对改善社会、经济影响的作用

近年来, 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防止人为因素使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进行适当的高速公路绿化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2.2 对改善生态环境影响的作用

进入90年代后, 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突破了以往小范围的、个体化的零散研究的局限, 开始向更宽广的区域性绿化生态效益定量评价上发展。为降低和减少对高速公路的污染, 使高速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应把高速公路主体设计与环保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公路的动态环境, 了解人们行车时的感受, 在满足路线设计规范的条件下, 调查道路线路和里程, 注意沿线地形、植被特征, 改善构造物的结构和位置, 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公路征用土地范围内补种相当数量的不同种类的植物, 以保持生态平衡。

(1) 保持水土, 维护道路及生态环境的作用; (2) 调节改善气候, 改善道路环境; (3) 避免农作物受损, 促进农业的发展; (4) 吸收放射性物质。

树木不但可以阻隔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布, 并且可以起到过滤吸收作用。据美国试验, 用不同剂量的中子-伽玛混合辐射照射五块栋树林, 发现剂量在1500拉德以下时, 树木可以吸收而不影响枝叶生长;剂量为4000拉德时, 对枝叶生长量有影响;当剂量超过15000拉德时, 枝叶大量减少。因此设置一定结构的绿化林带,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2.3 对改善大气环境影响的作用

(1) 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2) 吸收有害气体, 进行高速公路绿化, 对降低车辆的排放污染, 净化空气是很有意义的。

2.4 对改善自然景观影响的作用

高速公路两旁的绿化是大地景观的具体体现, 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 也是美化景观、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要考虑视觉效果, 还要遵从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及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利用, 这样能构筑一个融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大地景观。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 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 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 有益于身心健康。

3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绿化己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3.1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择

高速公路绿地生态环境特殊, 因此在植物选择上与其他类型的园林绿地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绿化用地夏季高温高燥、冬季高寒高风、土壤干旱清薄、绿化养护管理困难等等这些恶劣的生存条件, 植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绿化树种选择要与设计目的相适应; (2) 满足交通安全和生态防护等要求; (3) 优先选用当地乡土树种和公路绿化常用树种, 适当引用经过驯化的外来优良树种; (4) 抗逆性强, 生长习性应具备耐干旱痔薄、抗寒、抗污染等特性; (5) 管理粗放, 生长迅速, 生命周期长, 易繁殖。

3.2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

3.2.1 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防眩遮光角一般控制在8~15度, 防眩高度一般在150~170cm, 苗木的初值高度应大于120cm。中央分隔带绿篱栽植既有防眩作用又有在雾天和降雪天气引导驾驶员视线和改善景观的作用, 是公路绿化的重点。植物选择适应性强、耐修剪的常绿灌木为毛, 规则形式布置, 其间配以花灌木, 下部则栽植地被类。

3.2.2 边坡

边坡绿化的目的, 一是保持水土、稳固路基, 二是防止尘埃以及增加路容景观。挖方段的石质边坡无植物生存条件, 可采取在岩石仁拉网铺设材料培土植草、在坡面上凿设凹槽培土种植攀藤或悬垂植物、设置路折平台种植乔灌木等措施;挖方段的上质边坡, 应尽量放缓坡度, 坡顶可种植乔灌木、坡面采取草坪护坡适当点缀宿根花卉或成片种植低矮花灌木等方法。

3.2.3 两侧预留绿化带

两侧预留绿化带的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效果表现的重点之一, 绿化手法应因地制宜, 追求自然, 从而淡化高速公路与两侧的界线, 将高速公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3.2.4 服务区的绿化

服务区绿化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划分和植物配置, 以建筑物为主体, 结合现代园林表现手法, 并以植物造景点缀而成, 达到观赏、休闲、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高速公路环境绿化对改善我国交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公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恶化自然环境、破坏植物生长、影响人类健康、危及地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论文在分析高速公路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生态影响, 大气环境污染及景观影响的基础上, 从绿化在高速公路环境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 着重研究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 并论述了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涛, 陈洪凯.论高速公路绿化的景观协同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 (1) .

园林绿化建筑环保 篇5

一、园林环保技术的应用

园林环保节能的实现必然需要一系列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从整体来看, 园林环保技术应用主要遵循三点原则:可持续性 (针对整个园林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保护周围原始环境) 、统筹性 (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合二为一、统筹兼顾, 既做到维持生态平衡又能保证民众基本利益) 、因地制宜 (在综合考虑工程周围人文、地理环境之后对项目建设做出合理规划, 减少资源消耗) 。

1、整体布局环保技术。园林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独立性的项目, 其涉及到政治、经济、地理、生物、建筑等多个方面,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在施工之前以及建设初期就要遵循其统筹性原则进行统一规划, 尽量对各方面影响因素周全考虑做出正确决策。而且在资源有效配置、投资风险控制、对环境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利用等问题上也要进行完善的规划布局, 避免发生劳民伤财、斥巨资建设低价值工程等情况。

2、单体环保技术。单体环保技术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资源分类具体而言, 保证园林环保功能得到有效利用与发挥。 (1) 水资源节约技术。除了部分比较特殊的地区而外, 几乎所有的园林构造中都有水, 无论是小溪还是湖泊, 水是园林建设最基础的生态资源之一。在建设施工之时考虑到对雨水的收集、废水循环再利用并设计建造相关的资源节约设施如过滤池、定时洒水喷泉等有助于水资源的环保节约。 (2) 环境保护技术。就环境监测各项指标来说, 园林施工期间对环境伤害较大的是灰尘、噪音以及光污染, 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且情况严重就是灰尘悬浮颗粒造成的, 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施工时要注意采取喷水降尘、填埋垃圾、隔离作业等措施降低污染。 (3) 资源回收技术。园林施工过程中将损耗大量的工程材料以及自然生态资源, 对这些资源应当进行事前规划使用, 减少边角料的产生, 节约施工成本, 对一些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可以售卖给废品回收站处理。 (4) 土壤保护技术。除了水资源, 土壤也是施工利用的基础资源。根本而言, 建设园林就是对原有土地生态系统的一种破坏, 因而对土壤挖补填埋时当因地制宜, 防止土壤不必要的流失与浪费, 且要注意保护地表如维持酸碱度平衡, 合理的植被覆盖处理。

二、我国园林环保工作问题及解决对策

园林环保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从规划、审批、施工到投入使用、后期审核等环节涉及到的企业、部门范围非常之广, 某一环节出现麻烦就难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国园林环保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招投标制度不完善。园林环保行业引入招投标制度时间并不久, 其目的在于促进市场竞争, 避免行业垄断, 但由于招投标制度在应用过程中并不完善, 导致招标人、投标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引起了无序竞争问题。招标人随意设置门槛、投标人不考虑实力任性投标、监督部门有关人员收受贿赂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园林行业招投标制度的健康有序成长。招投标审批过程必须按流程实地调查, 不能流于形式;招投标相关部门及个人要严于律己, 不可违反法律法规, 促进行业内的公平竞争。

2、员工素质亟待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影响到施工人力资源管理, 施工各阶段对员工专业素质要求不同, 素质的参差不齐增加了人资管理难度, 且人力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则会影响到资源的利用率, 容易引起资源浪费。施工管理必须建立良好的专业指导与有效监督, 保证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工程施工效果。

3、缺乏后期养护管理。园林建造只是园林环保的一个环节, 更多的是在后期养护管理,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重视园林建设却忽视了后期养护, 导致园林内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需要不定期更换植被林木、园内硬件设施等, 既耗费时间有浪费人力物力。因而从建设初期就要注重对园林设施及环境的保养, 尽可能延长其使用的生命周期, 节约成本开支。

4、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达不到专业水平。如果说政府、市场、企业三者是园林环保工作的三大基石, 那么专业的行业协会与中介机构则是将这三者联合起来协力作用的桥梁。专业的协会机构为政府提供及时的市场行情与企业信息, 又为企业获得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提供便利。这样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促进行业市场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获得更为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成为为行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发动机。

5、行业标准体系与政府政策先进性不足。园林绿化行业标准一直存有争议, 体系不完善预示着下层工作没有一个可依靠可参考的标杆。同时, 政府方面也未能及时提供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其作业标准, 导致行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下、发展速度缓慢等弊端出现。行业管理者必须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稳定行业市场发展, 积极开拓创新, 为园林建设尤其是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的环保工作提供营养全面条件适宜的培养皿。

小结: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园林建设需要统筹规划, 保证园林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才能继续谈论工程建设投资利润的问题。我国园林环保工作还不够成熟, 在目前所掌握的技术上引进国外先进理念与科技是一个方面, 更要提高已掌握的环保技术应用效率与质量, 侧面来看, 这也是对资源的深层次利用与节约。园林发挥的功能具有多个层面, 究其根本还是应该从环保出发, 只有环保才能保证其其他功能在社会长远发展中发挥其效用。

参考文献

[1]赵明骥, 中国园林绿化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 2012年06月.

[2]厉刚, 园林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生活, 总第73期.

新型环保材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篇6

塑木, 顾名思义, 就是实木与塑料的结合体, 它既保持了实木地板的亲和性感觉, 又具有良好的防潮耐水, 耐酸碱, 抑真菌, 抗静电, 防虫蛀等性能, 是塑木地板系列与木地板行业合作的又一首创之举。利用木屑、稻草、废塑料等废弃物生产的系列木塑复合材料正逐步进入装修、建筑等领域。

它的推广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天然木材,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有了天然纤维的成份, 塑木有着更好的抗UV (紫外线) 性能和更低的热胀冷缩性能, 并且像木材一样易于加工。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环保型的新材料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塑木———一种替代木材的新材料, 以植物纤维为主原料, 与塑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同时具备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 适用范围广泛, 几乎可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 同时也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原料资源化、产品可塑化、使用环保化、成本经济化、回收再生化。

环保长椅的塑木板材, 是由含有木纤维、铝、塑的废弃牛奶饮料盒经过高温高压和特殊工艺成形。这种材料密度高、强度大、耐酸碱腐蚀, 防水, 防虫蛀, 防静电, 表面免刷漆, 清洁而美观, 非常适合露天使用。它们风格独特, 兼具实用性、观赏性与教育性。

塑木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型环保建材, 在国外也是刚刚起步。木塑产品所用的原料可用废旧塑料及废弃的木料、农林秸杆等植物纤维作基材, 不含任何外加有害成分。而且可回收再次利用, 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颖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 木塑地板属于节能环保型的产品, 不但能很好的控制有害物的排放, 还能够做到地面的防水防潮等作用。

2 人造石材

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黏结剂, 配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 以及适量的阻燃剂、颜色等, 经配料混合、瓷铸、振动压缩、挤压等方法成型固化制成的。与天然石材相比, 人造石具有色彩艳丽、光洁度高、颜色均匀一致, 抗压耐磨、韧性好、结构致密、坚固耐用、比重轻、不吸水、耐侵蚀风化、色差小、不褪色、放射性低等优点。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 在环保节能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是名副其实的建材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现代园林建筑首选的饰面材料。

人造石材色彩丰富。人造复合石材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石块粉碎的程度不同, 再配以不同的色彩, 可以生产出多种花色品种。每个系列又有许多种颜色可供选择。选购时, 可以选择纹路、色泽都适宜的人造石材, 来配合各种不同的色彩和档次, 同种类型人造石材没有色差与纹路的差异。而且人造石材主要的材料是用石粉加工而成, 较天然石材薄, 本身重量比天然石材轻。在铺设过程中, 人造石材不仅可铺设成传统的块与块拼接的形式, 而且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 组合成多种图案。以白色石材为底色, 中央镶嵌七彩的颜色, 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及奇妙的感觉。人造复合石材还能按拼接要求切割成圆、半圆、扇形等形状, 在直线条中配以柔和的曲线, 给石材的冷硬中辅以柔和的感觉。同时人造石材铺设的工艺也更简单, 人造复合石材的背面经过波纹处理, 使铺设后的墙面或地面品质更可靠。

人造石材环保。属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利废产业, 发展人造石材产业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资源、不破坏自然环境, 该产业利用了天然石材开矿时产生的大量的难以有效处理的废石料资源, 本身的生产方式是环保型的。人造石材的生产方式不需要高温聚合, 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废气排放的问题。因此, 人造石材产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业,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大力发展人造石材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 人造石材产业必将获得快速的发展。

3 沥青瓦

沥青瓦是新型的高新防水建材同时也是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的一种新型屋面材料。沥青瓦是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的一种新型的屋面材料。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 经浸涂优质石油沥青后, 一面覆盖彩色矿无粒料, 另一方面撒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瓦状屋面防水片材, 它具有良好的防水、装饰功能和色彩丰富, 形式多样, 质轻面细, 施工简便等特点。沥青瓦是一种具有装饰与防水功能的屋面材料。在美国与加拿大生产与使用量很大, 主要用于居民住宅与商业建筑的坡屋面。在欧洲也生产使用沥青瓦, 但相对数量较小。

与陶瓦, 也就是琉璃瓦相比, 沥青瓦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传统落后的陶瓦生产工艺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陶瓦面临着被淘汰的边缘。相比之下, 沥青瓦在应用与环境保护上更具有优势。

随着社会的高度人性化, 生态化和可持续化, 在园林设计中, 满足基本的园林绿化环境需求已不再是唯一目的, 而是更加注重其生态功能与可持续性, 这使得园林绿化设计完成它美化环境的功能后, 不会成为对环境的二次灾害, 这也符合未来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就是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以及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手段。

园林绿化建筑环保 篇7

1. 实验仪器和用品:

平底小试管 (10cm×10mm) 、3-4cm长的铁钉、铝热剂 (Fe2O3、Al粉) 、砂子、药匙、镊子、剪刀、钉锤、坩埚钳、水、引燃剂 (Kmn O4、Mg) 、甘油。

2. 实验原理:

3. 实验装置:

4. 实验步骤:

(1) 配置按质量比为5:2铝热剂。

(2) 在平底小试管里加入1/2-1/3干燥的砂子。

(3) 用镊子向把两支去掉钉帽的铁钉插入砂中 (见图) , 并将铁钉大约1/4部分留在砂外然后用镊子将铁钉靠紧。

(4) 把混合均匀的铝热剂按照质量比为7:2铺在砂子上面装满, 并墩实。

(5) 在装好的铝热剂上撒上质量比为5:1的引燃剂, 将引燃剂堆成锥形, 在奇顶部压一小坑, 便于加甘油, 将小试管竖直插入盛有砂的蒸发皿中。

(6) 在引燃剂上滴上4—5滴甘油, 引发反应。可同时用喷雾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 以防止教室出现过多烟雾, 等15秒左右反应就开始。

(7) 在反应完全以后, 把平底小试管的一端用坩埚钳夹住并将其敲断 (或者趁热把少量水滴加在砂与红热界面处) , 把砂子倒出并取出已焊接在一起的两支铁钉。

5. 注意事项:

(1) 平底试管尺寸不要太大, 以防熔融物烧漏。

(2) 基于砂子品质不同, 为了防止砂子中混有少量的石灰石在高温下产生气体导致铁水溅出, 所以实验前先用盐酸浸泡后晾干在使用。

(3) 配置铝热剂时, 由于Fe2O3易吸潮需烘干, 铝热剂混合必须均匀, 防止结块。

(4) 为了防止反应过程中产生O2引起铁水溅出进而减缓反应的剧烈程度, 我们把还原剂铝粉的用量 (由教材中的5:2改为7:2) 。

(5) 铝热反应非常剧烈, 温度高达2000℃以上, 三氧化二铁在1400℃以上可发生以下反应:6Fe2O3→4Fe3O4+O2↑有气体产生很危险。

6. 实验的好处:

(1) 不使用滤纸而改用玻璃试管的关键在于反应过程中现象的观察。由于试管透明, 当反应开始后, 学生容易观察以下现象: (1) 三氧化二铁和铝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反应。透过透明的试管, 很明显的看到反应物在试管内由上而下的反应过程, 放出的热使还原出来的铁熔化, 在实验结束后能明显看到红热的铁的生成。整个红热过程以及铁水生成和自上而下的熔化流动, 使学生能明确感受到反应放出的热量, 而不仅仅是耀眼的白光。 (2) 部分埋在铝热剂中的铁钉被炙热的铁水焊接在一起;在实验过程中无铁珠迸溅, 待冷却至室温, 取出事先埋入细沙中的两颗铁钉, 会发现两个铁钉焊接在一起, 足以说明反应中产生了单质铁,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铝热反应的用途———焊接铁轨。经过多次试验以及课堂演示, 成功率和安全性都有保证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

(2) 用引燃剂 (Kmn O4、Mg) , 甘油来引发反应, 方便而无光污染;在反应中用喷雾可有效降低实验的烟雾, 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目的。

(3) 不使用铁架台, 简化了装置, 平底试管可以固定在许多地方 (如废弃的易拉罐经过简易处理) , 不受实验环境的限制, 携带方便;可以用于演示实验, 也可以用于学生在教室内的分组试验。

(4) 为了检验是否有Fe的生成我们在细沙和药品间埋了铁钉, 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 而且现象更直观的观察出来。

(5) 平底试管内干净的细沙起填充物的作用, 这样起到固定铁钉的作用;同时可以节约药品, 使可见的实验现象明显。

参考文献

[1]王屹.铝热反应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 2010, (9) .

[2]郑志信.铝的性质中几个反常现象的探讨及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5) .

建筑环保设计与绿色建筑理念解读 篇8

关键词:建筑环保设计,绿色建筑理念,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下,建筑行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其不断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行业发展的可持续。基于此种发展状态,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断地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活动中,以有效缓解当前发展下的能源枯竭问题,以全新的途径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全新的途径,在最根本的环节起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以在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下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应用的高效性[1]。

1绿色环保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特征

1.1设计原则。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要求下,将建筑环保设计理念融入绿色建筑理念时需要重视能源的高效适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效提升现有能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在技术的支撑下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当然,在具体的能源应用和开发过程中要重视环境效益的建设。

于自然环境而言,建筑环境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建筑环保设计中需要体现出对自然环境充分的尊重,以有效促进自然环境同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效益。另外,还要确保建筑的舒适度,在现代化的发展设计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具体建设中强化对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优化,进而加强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并有效提升建筑外部的生态效应,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1.2设计特征

1.2.1节能。在不断的发展下,能耗问题一直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在现代化的绿色建筑理念下,体现了对于能耗的高度重视性,在建筑设计和应用中广泛应用节能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比如在对建筑平面布局进行优化时,应用双侧墙开口设计,以有效改善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并且在屋面节能系统和墙自保温系统的应用下,有效减少了建筑内热能的消耗问题,也可以在玻璃幕墙的应用下强化室内照明效果等。

1.2.2环保。环保是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所以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强化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并在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的基础上,以有效增强建筑的生态性能。另外,在建筑施工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地影响和危害,进而产生环境污染,在现代化的绿色建筑设计中,污染处理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体现,污水排放设计和消除噪音设计是常见的处理方式[2]。

2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环保设计中的体现

2.1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理念的要求和引导下,重视环保设计中的节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并在建筑设计中有极为明显的体现。

2.1.1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于建筑物的整体而言,围护结构是其构成主体,主要表现为内围护结构和外围护结构两种不同的形式,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外围护结构的优化方面,包括有门窗、地面、外墙、屋面等四个部分,通过对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等进行优化,进而合理有效的提高整体结构的人工性能。

2.1.2对通风、供暖、空调等进行优化。在开展具体优化时,需要实现冷却塔免费供冷、全新风供冷等技术的充分应用,以确保过渡季节公共建筑制冷的有效性,减少电动冷机的开启时间。另外,对空调进行优化时,需要对其系统内的风机和水泵等进行变频控制,或者也可以在主要功能区域进行独立系统的设计,以有效降低建筑过程中系统能耗的载荷。

2.1.3照明节能控制。对该环节进行优化时,需要针对建筑内的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分区性的照明设计,比如对于门厅、楼梯、地下停车场等公共性的区域采取感应节能、定时等措施。通过对光亮和声音等要素开展传感设计,在传感器的作用下进行自动控制。另外,还可以在优化中将照明功率的密度进行降低,可以通过高效灯具的应用或者在进行灯具安装过程中进行高度的适当降低等方式来实现照明效果的增强[3]。

2.2节地设计。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建筑用地的规模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所以在就爱那个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环保设计中进行融入时,需要实现具体应用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节约。在进行节地设计时,需要实现集约土地利用的节约,根据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的相关要求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用地面积进行确定,以确保建筑设计的整体科学合理性。另外,还需要对绿化用地进行合理的设置,不仅需要根据规范化的要求保证设计过程中的公共绿化面积,还要确保整体的建筑绿化率,并实现人工化的绿化环境同自然生态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还需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基本设计和建设中,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以在实现地下空间开发的基础前提下,使空间利用率得到大范围的提升,比如进行地下商场和地下车库等的建设,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的节地效能,进而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2.3节材设计。在建筑环保设计与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导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需要体现出环保和节能的特点,多应用可循环和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要求下严禁适用性能差和污染高的建筑材料。在融入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环保设计中需要体现出建筑造型的要素简约化风格,在减少大量装饰性构件应用的基础上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并且选用的建筑材料尽量的选用本地生产,以有效减少建筑运费。另外,在现代化的理念引导下,可以采用高强的建筑结构,比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等[4]。

2.4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对于室内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实际建设中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室内光、声、空气质量和湿热等各项指标的要求。在体现出环保设计时,需要对室内进行隔音墙的设计,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控制,并在隔音墙的隔振、隔音效果的保障修啊,最大化的消除室内的噪音污染。另外,可以对建筑门窗类型、房间表面的分析精度和反射比等进行分析,以实现对房间采光参数的合理有效控制,并在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下充分利用采光隔板、光导纤维、棱镜窗等的利用,以实现对天然光的利用与控制,充分体现出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结束语

建筑环保设计与绿色建筑理念当下时代发展和环境的基本需求,是可持续发展下建筑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在建筑设计体现出环保要求的前提下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需要在充分体现出环保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并在遵循基本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开展综合分析,在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节地、节材的前提下,加快环境效益和建筑经济的快速健康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融于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理念[J].江西建材,2016,6:58.

[2]吕贺.绿色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4,5:189.

[3]朱琴美,黄军山,曾庆东.基于节能理念下的建筑环保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3,17:283.

上一篇:文化馆职业道德建设谈下一篇:机械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