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设备(精选11篇)
污泥处理设备 篇1
静设备通常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静止或是配有少量传动机构的装置的总称, 因为静止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环境与其他设备的区别很大, 因而静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也与其他的设备有所不同, 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设备进行拆卸, 要在不影响整体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静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在诊断的过程中对设备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故障。要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必须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 在发生设备故障时, 对故障的类型, 故障的部位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然后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实现设备故障的恢复。
塔设备在实际的生产中是实现气相、液相作为传质、传热的设备, 油气在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在塔设备中完成的生产过程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依照操作压力可分为加压塔、减压塔和常压塔。按气态、液态物质接触方式的基本构件有填料塔和板式塔。我们以浮阀塔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例来说明塔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错误和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浮阀塔板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方法简便、造价低廉, 浮阀塔的优势在于浮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的升降, 气缝却几乎保持不变, 上升气流以水平方式吹入流动的液层, 气液的接触时间就更长, 因而塔板的效率较高;浮阀塔的劣势则是不易于处理容易结垢、聚合以及粘度较高的物料, 在使用的过程中阀片易与塔板粘结, 在操作时也会经常出现阀片脱落或者卡阀等现象的发生。
1 塔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塔设备
1.1 雾沫夹带
气液物质在塔盘上以鼓泡形式接触后, 当气体从液态层穿出时总不免会带有许多细微的小液滴, 有的小液滴来不及从泡中分离出来, 被气体带到了上一层塔盘的液体中,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雾沫夹带”现象。这些被带上去的小液滴会降低上层塔盘的分离效率。气体中夹带的液体的比重超过气体的十分之一时称为严重的雾沫夹带, 此时气相负荷定为塔的气相负荷的上限, 产生严重雾沫夹带, 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 在生产中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减少雾沫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气相负荷, 使其在允许范围内。另外, 增加塔盘间的距离, 一般都在300mm以上, 改进塔盘结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1.2 气泡夹带
液体横流过塔盘, 与气体接触后由降液管流到下层塔盘。液体流入降液管时常带有大量的气泡, 在降液管中停留足够的时间, 使泡沫分离气体与清液, 气体上升回到上层塔盘。如果液相负荷增加, 液体在降液管中流速增加, 停留时间很短, 液体中夹还的气泡来不及分离应被带入下一层塔盘, 这种现象称为“气泡夹带”。此时的液体负荷定为液相上限, 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气泡夹带线。严重气泡夹带会降低塔盘的分离效率, 所以也是不允许的。防止气泡夹带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回流量。
1.3 液泛
在实际操作时, 若气、液负荷都过大, 降液管面积不够用, 而气速又大, 使液体也不能从阀孔或舌孔中漏下, 致使液体流动发生者塞, 使几层塔盘上的液体连成一体, 这种现象称这“液泛”。液泛严重时, 流体可从塔顶冒出。可通过加大降液管的截面积, 控制回流量, 改进塔盘结构等方法来防止液泛的发生。
1.4 漏液
液体在塔盘上横向流动并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塔盘。如果气相负荷过小, 塔内气速很低, 大量的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 从阀孔或舌孔直接漏到下一层塔盘, 这种现象称为“漏液”。产生漏液的时气体负荷定为气相下降, 在操作负荷性能图上对应的曲线称为漏液线。由于漏液使气、液两相没有充分接触, 降低了塔盘的效率, 所以处理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不可随意减小。
2 静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阀门
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 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 改变介质的流通, 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 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 保护管路的设备的正常运行。
阀门的种类很多, 且有多种分类方法, 通用分类法, 既按原理、作用又按结构划分, 是目前国内、国际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隔膜阀、止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疏水阀、调节阀。
阀门启闭有卡阻、不灵活或者不能正常启闭, 甚至无法继续启闭, 主要是由于阀杆与其它零件卡阻, 主要是阀杆与填料之间的卡阻。一般有, 填料压盖偏斜后碰阀杆, 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填料安装不正确或压得过紧, 处理方法是填料预紧, 适当放松填料;阀杆与填料压盖咬住, 处理方法是更换或返修;零部件之间咬住或咬伤, 处理方法是适当润滑阀杆。
阀门密封面擦伤、阀杆光柱部分咬擦伤和阀杆螺纹部分咬伤等, 密封面研磨后有磨粒嵌入密封面里, 未清除干净, 造成密封面擦伤;有的经使用后, 磨粒在介质的冲刷下, 磨粒排出而粘在密封面上, 经阀门开关, 造成擦伤, 处理方法是合理选用研磨剂, 密封面研磨后必须清洗干净;介质中的赃物或者焊渣未清除干净, 造成擦伤, 处理方法是重新清洗干净;阀杆与填料压套、填料垫碰擦, 其次介质中含有硼的介质, 泄出后会结晶形成硬的颗粒, 在填料与阀杆接触表面, 开关时拉伤阀杆表面;处理方法是正确安装、调整零部件配合间隙和提高阀杆表面硬度;梯形螺纹处有沾污赃物, 润滑条件差;阀杆和有关零件变形, 处理方法是清除赃物, 对高温阀门及时涂润滑剂;对变形零件修正。
通过分析原因, 判断出系统故障的类型;故障定位是在前两部的基础之上, 细化故障种类, 诊断出系统具体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 为故障恢复做准备;故障恢复是整个故障诊断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需要根据故障原因, 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系统故障进行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来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方法[M].2000, 石油工业出版社
[2]沈庆根, 郑水英.设备故障诊断[M].2006, 化学工业出版社
[3]钟秉林, 黄仁.机械故障诊断学[M].2002,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盛兆顺, 尹琦岭.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EPON设备电话故障处理分析 篇2
关键词:EPON设备综服系统软交换网管
PON技术俗称无源光网络,根据所采用技术方式分为EPON,GPON和FTTH三种,三者虽然实现的技术方式不同但是在电话故障处理的方式上是完全相同的,本文以EPON设备为例在综服系统中,软交换网管系统中和EPON设备系统中因数据设置不当产生的故障进行分析,提供解决办法。
1 在综服系统中因数据设置不当而产生的故障分析
综服系统是EPON物理设备与软交换网管进行连接的管理系统,只有综服系统中EPON设备参数与软交换网管参数一致,电话才能正常使用,多数故障是因为二者重要参数的差异而产生的。
下面介绍一下EPON设备在综服系统中的几个重要参数。
EPON设备即以太网无源光网络,重要参数包括EID和TID,EID参数的含义为设备编码即EPON设备在软交换网管中设备的标识,即语音IP地址,此地址在软交换网管中不能重复,而且要求在综服系统系统和软交换网管的语音IP地址必须一致;TID参数即端口标识,是软交换网管与EPON设备单板端口的一个关联参数,中兴EPON设备TID号从0开始,顺序排序,此参数在综服系统统和软交换网管系统中也要求必须一致。EPON设备的电话故障多数与上述两个参数有关,多数因为软交换网管中与综服系统中不一致才造成施工工单不能正常执行,而转入统一工单滞留等待人工处理。
统一工单错误提示信息为系统信息:||4040100||业务参数不全。主要是EID、TID参数设置未按要求设置而造成的故障。
1.1 EID参数不全
EID参数需要在综服系统中录入,格式为语音IP地址:2944,其中:冒号和数字必须为英文半角,而且冒号前不能有空格,否则在统一工单中提示业务参数不全,此故障多数出现在冒号前加有空格,造成格式不对,另一种情况是EPON设备原来只有宽带设备,不需要录入语音数据即未录入语音IP地址,在扩容语音板时综服未修改EID参数,即缺少语音IP地址造成设备不能在软交换网管中注册。解决方法为通过综服系统查看EPON设备的属性就能发现此参数缺少,修改正确后必须将工单返回测量施工工位,重新运行工单。
1.2 TID参数不全
每一个中兴EPON设备TID号唯一,从0开始,顺序排序。TID参数不全多数为录入数据时漏掉了端口与TID绑定的步骤,特别是在只有宽带板卡,而后来扩容语音板卡,做综服数据时容易漏掉此步骤。解决办法可以通过综服系统查看EPON设备端口与TID绑定的信息,不难发现问题,修改正确后必须将工单返回测量施工工位,重新运行工单。
2 综服系统和软交换网管数据不一致而产生的故障分析
统一工单错误提示信息为“用户在网管数据库中已存在或需要的资源已经被占用。”,RETN=11。
2.1 用户电话号码在网管中已存在
此故障多数为拆机时,工单未成功执行,虽然营业已经进行了拆机释放,但是由于工单未成功执行,造成网管中数据未同步删除,出现了前后台号码数据的不一致,此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营业室核实此号码原来是否做过拆机业务,如果已经做过拆机业务,那么测量施工人员手工从网管数据中删除此号码,删除结束后必须将工单返回测量施工工位,重新运行工单。
2.2 需要的资源已被占用
此故障多数为电话号码需要分配的电路位置被其他号码所占用。此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将该电路位置上的电话号码告诉营业室核对此号码是否在用,如果在用将工单返回换一个电路位置重新执行工单;如果不在用,则删除电路上的号码,将工单返回测量施工工位重新配端口。
3 软交换网管数据设置不当而产生的故障分析
统一工单错误提示信息为“用户所在的网关设备没有加入到网管中。”,“用户所在单元组超过门限值。”RETN=11,处理过程如下:
3.1 用户所在的网关设备没有加入到网管中
多数情况出现在新建设备,在软交换网管中没有加入此IP地址,解决办法是通过在软交换网管中查询媒体网关属性,输入IP地址后,不难发现此IP地址未在网管中注册,联系软交换技术人员在网管中增加相应数据即可解决。
3.2 用户所在单元组超过门限值
在软交换网管中市公司为每个县软交换终端定义模块号,每个模块号内用户数量有门限值规定,超过此门限值则用户数据不能在软交换网管注册。解决的办法通过软交换网管版本升级增大用户数量门限值,如果门限值不能改变已达设备最大值,对于新开的EPON设备,可以将IP地址修改到其他用户数较少的模块上,对于已开通的EPON设备则只能通过修改该模块内的用户属性来完成,即用户的EID和TID参数不变,修改模块号,腾出空闲的用户资源为其他号码使用。
4 EPON设备终端数据设置不当而产生的故障分析
此类故障不容易被发现,表现形式为电话做被叫时主叫听回铃音,但是被叫不振铃,电话做主叫时无拨号音,摘机时只听到占线音。多数情况为以下两种情况:
4.1 TID号在设备侧和软交换侧不一致
在设备后期扩容容易发生,例如中兴EPON设备9806H,机框满配可安装4块业务板,支持语音板和数据板混插,最多可以安装4块语音板(每板48路),设备侧TID号1板默认为0-47,2板默认为48-95,以此类推。如果扩容时前面插了1块宽带,在第2槽位插语音板,则系统默认TID号为48-95,而在综服中习惯上TID号与槽位无关,只与语音板的数量有关,即第一块语音板TID号设置0-47,第二块语音板TID号设置为48-95,依次类推,这就造成了设备侧TID号48-95,而软交换网管侧TID号为0-47,TID号的不一致造成电话奇怪的故障,解决办法通知设备维护人员将设备侧修改TID默认值修改为0-47即可解决。
4.2 EID号在设备侧和软交换侧不一致
多数在新建设备时由于开局资料不一致,将设备侧和软交换侧同一EPON设备的语音IP地址设置的不同,而造成软交换侧IP地址成功注册,拨电话时主叫有回铃音,而被叫不振铃,但是设备侧IP地址在软交换侧未注册,摘机无拨号音,解决办法将设备侧IP地址按正确地址修改,问题就解决了。
5 总结
由此可见,故障大部分还是出在工作人员不认真,在录入综服时数据录入错误或者录入步骤漏掉,在设备侧制作数据时数据输入错误等方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综服系统与软交换网管数据不一致,软交换网管与终端设备侧数据不一致,发生了本不应该发生的故障,所以必须强化装维人员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减少人为因素,有机的将统一工单,综服系统和软交换网管结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电话故障数量,可以快速提升故障处理能力,可以明显缩短障碍历时。
参考文献:
[1]中国联通EPON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
[2]中兴公司EPON设备q开通指导.
[3]中国联通EPON接入资源操作手册.
污泥处理设备 篇3
摘要:本文阐述了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术语和定义, 并结合对广东佛山市镇安污水处理厂选用的压滤脱水机和离心式脱水机的工作原理、维护运行等作比对, 得出离心脱水机运行成本总体上比带式压滤机低、管理上比带式压滤机简单方便的结论, 为一些污水厂在污水处理设备的选用上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带式脱水机,离心脱水机
参考文献
[1]史骏.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试验及优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2.
[2]侯春香.污泥脱水设备选型[J].市政技术, 2001, (03) .
设备事故分析处理办法 篇4
为了规范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防止和减少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和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一、事故处理的工作程序
1、无论发生何种设备事故,现场单位必须立刻组织力量,迅速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有人员伤亡,应先抢救人员并保护现场,并逐级上报。
2、一般设备事故由运营管理部组织水厂及有关人员参加。按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报分管经理。
3、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报告运营管理部、分管总经理、总经理。
5、运营管理部汇同事业部及相关部门人员一起召开现场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并作出处理意见。报分管总经理。
6、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须在第一时间报公司总经理、分管总经理、运营管理部。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 牵头处理,公司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二、事故处理原则
1、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自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2、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和小事故。、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部门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船舶制冷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 篇5
1 故障现象
某船中央空调系统是采用集中送风模式,某次航行中出现客舱温度不能降低情况,经检查,两舷送风温度都上升了3 ℃左右,空调主机房的高低压压力均远小于正常值,初步认定是制冷剂R22不足引起。仔细观察图1所示的空调制冷原理图中的所有部件的明装接头和管路均没有油渍现象,电子检漏仪仔细检查亦没有发现漏气现象。由于暗装的管路、接头、蒸发器和冷凝器均难于检查,于是试充入制冷剂,启动能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参数均正常。但三天后发现高低压压力又下降了很多,客舱温度又升高了,停机后将冷凝器侧盖打开,看见有一根铜管有油渍现象,确定为冷凝器泄漏制冷剂。将破损的铜管补焊封堵后再充满制冷剂,启动运转良好。二个月后,制冷效果又变差,发现依然是管路破损,又将破损的两根铜管补焊封堵后再充满制冷剂,启动运转,但制冷效果仍然很差,同时还出现了频繁启停的现象,初步判断为制冷剂中含有过多水分而产生冰塞,拆下干燥器过滤器发现有积水,因此确定还存在其他故障隐患。
2 故障分析与处理
水分进入制冷系统的原因可能是:多次补充制冷剂带来水分;或是操作不当带入了大量的空气。但这两方面的原因不可能使制冷系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那么水是从何处来的呢?首先考虑水直接漏入高压管路的可能性,但在工作状态时制冷剂压力在1.5~ 2.0 Mpa之间,而冷却海水压力只有0.3 MPa左右,海水不可能漏入系统;制冷压缩机曾停止一段时间,之后再启动便无法正常运转,在停机期间冷凝器再次破损,使高压管内制冷剂大量泄漏,当高压管内压力等于或低于冷却海水压力时,海水会直接漏入制冷剂系统管路内,这就是造成水分进入制冷系统的原因。
当制冷系统进水后,水量已远远超过氟里昂R22溶解度,膨胀阀之后的冷管温度低于0 ℃以下,此时就会有一部分游离态水结成小的冰晶,随着时间增长冰晶会越来越大,系统中的水足以使冰晶扩大到冰塞程度,且水与制冷剂相溶后腐蚀剥落物将膨胀阀脏堵,还因润滑油赃污使油压卸载机构瘫痪,压力继电器失灵而使压缩机启动时无法卸载,且因吸排阀及管路问题造成“奔油”现象,而使得系统管路中存润滑油过多,使干燥器过滤器造成脏堵。
图1 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图
为了排除系统中大量的水分、变质的润滑油及脏堵物,需对系统进行清洁处理。首先关闭吸入截止阀,启动压缩机以收回制冷剂,然后关闭排气截止阀,停止压缩机;接着松开放油旋塞放空脏油,同时拆除曲轴箱侧盖清洁曲轴箱。同时,可将气缸头盖拆下,拆下吸排气阀,检查弹簧及阀片的损坏,换新弹簧、换新阀片;安装完成后手动盘车检查曲柄是否正常,检查曲柄箱是否完全清洁干燥,然后进行试压、检漏、抽真空、补加润滑油和制冷剂,最后系统试运转工作正常。
冷凝器是船舶中央空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工作环境恶劣,拆装、检修都很困难,若是岀现故障(如管路泄漏、管路堵塞、散热不良)非常难以修理。
上述故障是冷凝器管路泄漏的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遇到过冷凝器散热不良而造成压缩机频繁启动的故障。开始以为是膨胀阀冰堵造成的,对制冷剂进行了除水处理,更换了干燥器过滤器并补加足制冷剂后,系统试运转故障依旧。检测冷凝器进出口处的海水温度,温差很小,检测高低压压力都很高,应是冷凝器散热不良造成的。因海水冷却的冷凝器管道上附有污垢和微生物,降低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使得高低压压力都超过压力继电器的保护值而使压缩机停机,而当管内压力降低后压缩机又能启动,造成了压缩机的频繁启动。清除冷凝器管壁上的积垢和其他附着物后,系统工作正常。
从上述故障修理中我们需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维修保养工作中少走弯路:
(1)本例的故障最初是由冷凝器泄漏引起,由于制冷剂泄漏最初只考虑到冷凝器被氧化腐蚀变薄而破损,而没有考虑到制冷系统中的存水,这是对故障发生原因考虑不足以及未对系统全面检查所造成的。如果在制冷剂初次泄漏时就能引起足够重视,而不是简单地补焊泄漏管就了事的话,就不会有后面出现的比较严重事故了;
(2)在停用期间未对系统进行检查,从而使大量的水进入系统而造成严重的故障,造成不应有的人力及备件损失,所以无论正常运转或停机期间都应定时定期做全面检查;
(3)在更换干燥器过滤器时,必须注意防止空气进入系统,如果操作不当带入大量空气会使压力温度升高,降低制冷效果;
(4)R22的渗透性较强,较容易产生泄漏,因此拆检后应对相应的部位做检漏,系统运转时应保持各部件清洁,通过渗出油渍可知泄漏部位;
(5)不同的制冷剂、不同的的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的种类是不同的,应按照厂家推荐的品牌选用润滑油,不同型号的润滑油绝对不能混用,更换新油时应用新油将机器内的旧油全部清洗干净。
3 总结
(1)应通过故障现象来分析系统内在变化,详细地列举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并采用逐一排除、筛选的方法,最后确定具体的故障部位或故障原因,减少判断失误;
(2)要从整体到局部的去分析故障,辨别故障是整个系统的,或者是局部的;
(3)查找故障时应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避免故障的扩大和复杂化,最大限度地缩短故障的查找时间;
(4)应加强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经常检查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系统正常可靠的工作。
[1]杜存臣.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污泥处理设备 篇6
1 高位酸槽衬胶层腐蚀及处理方法
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设施是最容易发生腐蚀的设施设备,下图表示的是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近年来,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出现了诸多腐蚀问题,高位酸槽衬胶层腐蚀就是其中之一。
高位酸槽衬胶层腐蚀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处理系统中的盐酸中含有异常的有机物,如带有苯环的卤素取代物, 对一般的橡胶会产生乳化溶融性破坏作用,从而对高位酸槽衬胶层产生腐蚀作用。
对于这类腐蚀,首先应该确定水处理系统中的化学制剂是否合格,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材料的采购,以确定材料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如果从合成的盐酸厂家进货,则要尽量减少流通的环节,保证水处理系统的盐酸能符合要求。其次对于盐酸管道,要反复冲刷,直到管道中没有油状物,如上图所示,将2号低位酸池的余酸排入到1号低位酸槽,而且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池子的内部进行清理,确认正常之后才能加入新的盐酸进行生产。第三,要对阳床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碱洗复苏,以排出阳床中的污染物,防止阳床中的污染物对设备产生腐蚀。第四,要将各个设备中已经被污染的原料进行移出,减轻这些工业材料对设备的腐蚀,如果遇到已经有比较严重的腐蚀情况,应该要对设备进行更换,以免对生产过程带来影响。此外,还要给相应的工作人员配备防毒的口罩,做好危害的识别,统一进行处理,防止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2 酸碱中和池以及沟道中的腐蚀问题 以及处理方法
当前有很多电厂都是利用中和池来处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酸、废碱液等废料。酸碱中和反应中,如果酸或者碱的含量不足甚至是酸碱的搅拌不够均匀, 都会对溶液的PH值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溶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要加强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酸碱排放沟道以及中和池的腐蚀防护。
对这类腐蚀问题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阐述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当前很多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中,酸碱废水中和池的材料都是厚度大于30 mm的花岗岩石材或者一些耐酸的防腐蚀材料。这种材料修筑的中和池在材料结合的地方,往往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主要是由于对电厂准进行。因此,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施工过程中对块材施工中各种树脂胶泥的裂缝灌注处理,同时注意块材之间结合层的厚度控制,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块材结合造成的腐蚀渗漏问题。其次,对曾经发生过渗透的酸碱中和池的修复不彻底也很有可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进行修复时,要将被破坏的防腐蚀层进行处理,对酸碱中和池周围的土层进行检查,看是否已经被腐蚀性的溶液浸泡过,对于酸碱中和池的修复,要修复好混凝土的基层之后再开始修复防腐蚀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施工。第三,酸碱中和池设计布局方面的问题。如果设计布局不当,很容易导致酸碱中和池和排污沟发生腐蚀,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地基,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要从施工和设计的初期就开始控制,在设计布局上,不能将废水池和其他的建筑物紧挨在一起,尽量将废水池做露天的不止,另外, 对于废水池和沟道,尽量不要密封,如果必须要加盖子,则应该使用有一定透气性的水泥盖板,采用栅栏型的盖板,以便对内部的腐蚀可以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
3 循环水加酸系统的腐蚀问题和处理 方法
当前的电池化学水处理系统中,循环水加酸系统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循环水加酸系统的材质问题。常见的碳钢材质对酸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当前很多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水加酸系统也是采用碳钢材质进行制作的, 因为强酸会对橡胶产生腐蚀作用,所以在设备的阀门、法兰等接合面的垫片不能采用橡胶材质的,而应该用铅质或者或聚四氟乙烯垫片,强酸的作用会使得橡胶迅速老化,关于材质的要求比较多,在设施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的过程中,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材质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遵守相应的标准进行施工。其次对于循环水加酸系统的安装工艺问题的处理。由于设备的安装工艺不对,也很有可能会导致设备的泄露造成污染。在设备的安装中,水箱就位后应该灌水进行试验,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将管道连通管。系统中的化学制剂的管道一般都比较细,如果沉降不均匀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管道断裂,出现制剂的泄露。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管道外部的防锈处理以及保温问题,一旦发现泄露要及时进行处理。第三,对加药的方式要进行控制。有相关规定提出,对于电厂水处理系统的药剂加入最好是采用计量泵的方式进行加药,因为计量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循环水加酸的量以及加药的浓度。对循环系统中溶液的PH值进行准确的控制。
除碳器本体及风道的腐蚀问题和处理方法
除碳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衬胶层会老化,开始出现裂纹,因此加重了水处理系统中的溶液对除碳器的本体以及风道的腐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除碳器的本体穿孔。
处理这类腐蚀问题,需要对除碳器的本体内部出现的腐蚀进行打磨,将原来的旧胶层进行清楚,露出金属的表面,并且对金属表面进行清理,保证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毛刷对已经处理过的表面进行防腐涂层的涂刷,待防腐涂层干以后再刷一层。对除碳器中已经老化的部件要进行处理,用干净的抹布处理清理各个部件的表面,然后涂刷防腐涂层。对于已经腐蚀的风道,要将风道和除碳器本体之间进行连接的部分切除,重新焊接风道与除碳器本体连接的附件。
4 结语
传输设备误码分析处理 篇7
1 误码知识
光同步传输设备中按分段分层的原理对误码进行检测。具体有B1再生段误码、B2复用段误码、B3高阶通道误码、V5低阶通道误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误码上报信息, 光同步传输系统本端检测到误码时, 除本端上报误码性能或告警事件外, 本端还将误码检测情况通过开销字节通知对端。根据本端和对端上报的这些性能和告警事件, 可以定位是哪一段通道或哪一个方向出现误码。表1给出了与误码相关的性能和告警事件列表。
2 误码定位分析
2.1 产生误码的常见原因
2.1.1 外部原因
光纤性能劣化、损耗过高。光纤接头不清洁或连接不正确。设备接地不好。设备附近有强烈干扰源。环境温度过高, 导致设备散热不良。传输距离过短、未加衰减器, 导致接收光功率过载。
2.1.2 设备原因
线路板接收侧信号衰减过大、对端发送电路故障、本端接收电路故障。时钟同步性能不好。交叉板与线路板、支路板配合不好。支路板故障。风扇故障, 导致设备散热不良。
2.2 定位分析
以一个单向业务组网模型来分析出现误码的几种情况。注:为了便于阐述, 这里都简化为单向有误码, 而反方向没有误码, 并且只是某一站点出现某一类型的误码的理想情况, 当然实际中要比这复杂得多。组网模型如图2所示
2.2.1 C或D站出现再生段误码
每个站点都对B1字节处理, 考虑出现误码站点和上游站点两RST之间 (接口板、光纤通路)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定位方法:
采用测量法测量光功率, 直接有效地发现线路是否正常。首先测试对端发送光功率是否合乎设备指标, 再测试本端接收光功率, 如果接收光功率过小, 可以逐段测试找出故障点, 如果接收光功率过大, 导致光模块饱和, 此时要适当地加衰减。
用光口环回法进一步测试是否本端光板有问题, 但要注意将光板自环时需要加衰减, 以防止光功率过强损坏光模块。
采用收发尾纤替换法将本端和对端的收发尾纤同时对调, 看误码是否跟着尾纤走, 这样可以快速判断光缆线路的好坏。与环回法结合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2.2.2 D或E站出现复用段误码
对于D站误码来说, 由于C站是REG站点, 它不对B2字节进行处理, 所以很有可能是B站MST出来的信号带过来的, 也可能是D站RST与MST之间有故障。可以采用光纤自环定位是否D站、B站光接口板有问题。对于E站误码来说, 由于D站是ADM站点, 它对B2字节进行处理, 所以很有可能是D站MST出来的信号带过来的, 也可能是E站RST与MST之间有故障。建议用光纤自环的方法定位是否D、E站相连的光接口板有问题。
2.2.3 E站出现高阶通道误码
这时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如果D站对相应业务做VC4穿通, 则说明它没有对B3字节做过处理, 也就是说没有终结过通道开销。则问题可能出在B站 (B站对之做过终结) 。也可能是E站MST与HPT之间。如果D站对相应业务VC4开销做过终结, 则问题可能是D站HPT与MST之间或E站MST与HPT之间。
2.2.4 E站出现低阶通道误码
低阶信号复用传输过程经过PPI-LPA-LPT-HPA-交叉板-HPT-MSA-MST-RST, 所经路由都可能引入误码, 所以误码产生也最为复杂和广泛。如果有高阶误码, 我们先处理高阶误码;如果没有高阶误码, 我们可以把范围缩小到"PPI-LPA-LPT-HPA-交叉板"这个部分来分析。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到处理过此低阶通道的最近站点, 然后可以采用软件环回的办法判断问题出在本端或者对端。最常用的办法还是逐段环回法, 这样可以把问题定位到某一段。如果能定位到设备, 可以采取更换单板的方式来处理。
3 典型案例分析总结
误码问题的一般处理步骤
首先需分析误码的特点:是持续的小误码、突发的大误码、还是零星小误码。对于每l5分钟性能都有Bl、B2误码的情况, 可以马上通过自环光板, 或更换对应板来光板定位问题所在;其它两种情况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定位。
光功率是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对出现误码的光路需要了解这几点:光板类型、发光功率、收光功率、光纤衰减值、光缆距离、过载点、灵敏度;如果光功率有异常情况, 要进行相应调整 (主票指接近过载点或灵敏度) ;对于光功率正常, 但光缆距离过长的就要考虑色散问题。
确定误码是由光板产生的, 还是由光缆段产生的。
对于怀疑光缆问题, 则需要重点检查环境条件 (包括:机房条件、尾纤是否受压迫、光缆是否受外界影响等) 。设备到ODF这一段尾纤以及光缆出机房这一段比较脆弱, 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被压迫的地方、或者检查有没有压痕;室外光缆则需要了解是否架空或地埋, 因为两者会受不同的影响。如地埋光缆易受地面施工的影响, 而架空光缆则受天气因素干扰更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线路板上的法兰盘会容易松动, 特别是在多次转动的情况下, 所以在现场不妨检查一下, 说不定它就是罪魁祸首。对于其它外界条件, 如:电源波动、接地电阻大, 也会引起误码。
3.1 误码导致信令信号中断引发业务中断
故障现象:两个155/622设备组成点对点的PP环。运营商A反映互联互通业务中断, 怀疑是传输出问题。A运营商互联互通设备均为集中网管在省公司统一监控, 本地没有网管。用户反映交换侧用误码仪测量2M信号正常, 但信令信号中断。
原因分析:怀疑是光路不正常, 误码影响信令信号导致业务中断。
故障处理:测试主用业务收光光功率为-32dbm, 查询该光板有复用段误码, 但并未越限。向交换侧设备商咨询, 得知交换侧信令对误码比较敏感, 误码门限值为e-10。判断故障原因为收光过低引起误码导致信令信号中断, 引起业务中断。联系B运营商双双清洁光口及尾纤头, 清洁后本端收光恢复到-16dbm的正常值, 误码消失, 信令信号恢复, 业务恢复。本次故障因为2M信号测试正常, 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交换侧出现问题, 与传输无关。但真正的故障原因还是在传输光路出现误码。
3.2 尾纤松动导致线路误码
故障现象:某局采用SBS2500设备组成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 组网图见图3, 1号网元为中心局。所有经过3号网元的业务均有误码, 且误码率都保持在1E-5左右。
原因分析:查看环上各网元的当前和历史性能事件, 发现3号网元东向R16板与ASP板有误码数据。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 3、4号网元设备过热;2) 3、4号网元之间光纤连接有问题;3) 3号网元东向R16板故障;4) 4号网元西向T16板故障。
故障处理:首先从外部着眼, 检查设备是否过热和光纤连接情况。由于4号网元与中心局的距离非常远, 且无人值守, 因此首先清洁3号网元的设备风扇, 并检查光纤连接有无松动。风扇清洁完毕、检查光纤连接正常之后问题依旧, 只好前往4号网元。在4号网元首先检查光纤连接情况, 发现其西向T16板所连尾纤头松动, 尾纤头未与光板法兰盘拧紧。申请网管后, 清洁尾纤头与光板法兰盘后拧紧尾纤固定螺帽, 再长时间观察3号网元性能事件, 结果显示无误码。再进行24小时误码测试, 所有经过3号网元的业务不再出现误码。
3.3 时钟板故障引起误码
故障现象:组网如图4所示。图中A、B、C、D、E网元均为ZXMP S320设备, A、B、C、D网元组成一个155M通道环。网元E是挂在网元B上的支链。网元B及E的ET1板有时会出现少量误码性能值。没有影响业务。
原因分析:查询B网元设备光板的性能值, 有比较大的指针调整。然后查询其ET1板性能值, 有较大的指针调整及少量的误码性能值。查询E网元现象相同。查看B网元的当前时钟状态, 为捕捉状态。改变线路抽时钟的方向, 仍为捕捉状态。通常情况下, 误码不会引起指针调整, 而大量的指针调整则会引起误码。因此先处理指针调整的问题, 指针调整则可能是由于上游站或本站光板提供的参考时钟源有问题, 也可能是本站的时钟板有问题, 而改变抽取方向后, 故障仍没有消除则说明是本站的时钟板的问题。
故障处理: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后, 发现该设备时钟板RUN灯一直快闪, ALARM灯有时闪亮。说明该板不能正常工作。将其硬复位, 无变化。更换单板, 自检完成后, 误码消失。在网管上进行24小时误码测试, 无误码, 故障排除。由于时钟板故障, 无法锁定时钟, 大量的指针调整导致误码。
3.4 外时钟不稳定导致光路出现误码
故障现象:组网如图5所示。由ZXMP S380设备组成两纤单向通道环。A网元接E网元的输出时钟。在D站点挂表测试一条A站到D站155M光路业务的24小时误码发现每隔几分钟就会报一次误码, 业务没有中断。
原因分析:首先检查仪表的各项设置, 正常。从网管上查询性能发现从A站开始各站OL16板对应的高阶通道15分钟性能有较大的AU指针调整, 查询A站各板各项性能值均正常, 排除单板故障。最后将焦点集中在外时钟源上。外时钟源不稳引起较大的指针调整从而引发小误码。
故障处理:维护工程师在网管将A站时钟源改为内时钟应用后, AU指针调整消失, 误码消失。直接接入BITS设备, 测试正常。
4 结束语
误码问题在平时的维护工作中, 经常遇到。由于其告警点的不确定, 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 必须全盘考虑, 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引发误码的细节, 扎扎实实的处理才可以使问题顺利解决。
摘要:误码问题是传输设备维护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虽然有时小误码问题并不会对传送业务造成明显影响, 如语音等业务, 但当出现误码时, 说明传输系统中局部已经出现性能劣化, 需要尽快处理, 否则有可能发展成为业务中断等重大事故。本文将结合平时维护中遇到的问题, 对误码作一简单的分析, 以期可以抛砖引玉, 共同提高。
污泥处理设备 篇8
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站智能化程度较高,而且要利用变电设备。因此,维护好变电设备至关重要, 一旦出现故障误时维修,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甚至危及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及人员的生命。
1变电运行异常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及人们生活中所需求的用电量越来越大,国家对电网的投入程度也随之加大,各大变电站建立起来。但在变电日常运行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引发了变电事故,影响了生产运行及人们的生活。其原因分析如下。
1)变电电气设备的制造与设计不符合安全性。 目前,变电电气设备引发的多频变电运行事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电气设备在设计、选型以及生产质量都存在着各类问题,新型的变电设备在设计、制造工艺及生产技术等诸多问题没有太多的经验,考虑得也不很成熟。生产厂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降低成本为宗旨,没有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电力系统运行要求的安全性,在变电安装时,对有质量问题的电力设备也没有认真检查处理,因此,在实际投入运行后, 重大的安全隐患就会暴露出来。
2)变电操作员工的工作失职,忽视安全操作。 变电运行中,内部设备网罗密布,每一环节操作都要认真细致。设备维护人员的强烈责任心至关重要。一旦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心,操作技术跟不上,或违反变电设备的操作程序与原则,就会将安全隐患引爆,造成变电设备的故障,电网的供应链发生解体,经济损失无法弥补,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3)变电设备超期运行,老化现象严重。变电设备在一定的年限内运行,能保持正常工作,一旦超过规定的年限,设备的零部件逐渐老化,比如:变压器和线路等都会随着年限的推移,老化程度的快慢,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同时,非正常地使用变电设备, 也会使设备自身的风险提高,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过早地退出正常使用范围。常见的现象有:过高的温度状态下运行变电设备,促使设备加快老化。
4)安全管理缺陷,电力运行规范标准不健全。 在电力系统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领导管理松懈,相关制度形同虚设,措施落实不到位,计划工作不执行, 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2基于变电运行异常情况处理分析
设备运行人员在变电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地点,确定是哪些设备出现故障,仔细观察设备异常的表象,记录下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 便于分析事故的性质及问题的根源所在,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散。
变电设备事故处理程序和原则。在变电事故出现异常情况下,主要按下列程序进行操作:在变电事故出现前兆时,比如电灯光显示出异常,不停闪烁,电压及电流频率指示灯等显现下降图标,并伴有不正常的声音的弧光等现象,严重时,出现断路器跳闸、警报器报鸣,甚至有放电、爆炸等异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设备操作值班人员要遵守相关的规定, 密切关注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认真检查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保护动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故障录波器的波形信息,对事故进行处理分析、制定方案,带好记录手册及录音设备等,对事故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跟踪。其次,变电设备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听取设备操作人员的讲述,观察事故现场状况,分析事故发生的性质及原因,结合当时的设备运行及天气情况,找出事故发生的源头,迅速地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制定出事故处理方案,对危及到生命安全的异常情况,设法让问题设备停止运行,有效地控制事故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再蔓延。第三,对损坏的运行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和检修,排除故障速度尽快,以恢复正常供电。
变电设备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第一、在变电运行发生异常时,要检查核实跳闸开关的确切位置,将恢复跳闸开关手动拉至“分闸后”的标志点,以免拉错造成更大的事故。同时,对故障点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监护。第二、设备操作人员或技术人员加强业务素质,培养观察能力,对不同的保护装置显示出来的信号有正确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事故现象,变电运行的隐患及早识别,做出预防。一旦变电运行事故出现时,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果断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变电设备异常运行事故处理控制策略分析
变电设备在出现异常情况,尤其是变电运行设备出现跳闸后,可以采取强送电和试送电,避免因故障造成的损失扩大化。
在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首要的原则就是要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事故蔓延范围。针对设备反应失灵,如:投入自动重合闸装置的线路,在跳闸后仍没有自动重合的设备、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工作电源,在跳闸后备用电源没有自动投入使用,而且在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而出现故障跳闸状况,都可以采用强送电措施。针对另一种情况,可以采取试送电的方法进行合闸送电。比如:保护装置误动,并没有事故发生的象征而出现跳闸;后备保护装置在外部故障确定切除后,检查安全无误,可以试用电。
变电设备跳闸后强送电和试送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变电设备跳闸后,分析跳闸的具体原因,比如:是否短路、断路器等设备是否存在严重漏油现象,如果有影响强送电的因素存在,比如断路器“偷跳”现象,绝对不允许对变电设备进行合闸操作,禁止操作强送电措施,以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二,在分析可强送电前,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强送电作业过程中,电流强度变大, 电压急骤下降的状况,要马上切断线路,避免与故障线路混搭。第三,强送电线路和试送电作业线路,必须要分开,正确选择合适的线路强送端,对线路断线情况和已送电的断路器等都要外部检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送电操作稳步正常地进行。
变电设备跳闸后,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恢复要进行零起升压试验。仔细检查变电设备,确认实验设备没有电压的前提之下,再将零起升压实验设备单独联接到安装完毕的使用设备,逐渐增加励磁,监测发动机的励磁电流、电压以及绝缘装置。根据检测指标,时间定为最长15min,观测到三相电流无指示,发电机电压为正常值的1.05倍,使用设备没有出现异常故障,则可以不牵涉到大系统的运行状态,避免零起升压试验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解决机组不容易停下来、倒闸操作过于频繁而造成的安全故障问题。
电气设备出现的运行故障最多的就是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及二次回路断线事故,结合修试实践经验,查出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熔断器熔断事故的主要原因,退出与电压互感器相关联的保护以及自动装置, 检查更换已熔断的保险、熔断器,合闸后,多次检查熔断器是否有熔断的情况,如果出现,就要立刻断开刀闸,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工业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对变电设备引发的事故,制定了相应的事故处理原则和程序,对变电故障的自身损失造成的风险、人身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系统风险、设备风险评估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考虑,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摘要:运行中的电力设备偶发故障或事故,会造成大面积的电力恐慌,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的瘫痪、停电或更剧烈的事故。因此,电力设备运行人员需对变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针对异常情况及时地排查处理,有效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文对变电设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将有问题的运行设备暂停或隔离排查等有效措施。
污水回用处理设备的选优 篇9
一、处理设备
三家处理公司试验装置均采用曝气、生物法。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菌的培养、驯化和稳定期。
不同之处:
1.上海公司:
(1) 膜生物处理技术 (即MBR) , 即:活性污泥+中空纤维膜。
试验采用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A/O工艺) 。
(2)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 然后采用中空纤维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2.兰州公司:
(1) 生物曝气流化床工艺 (ABFT工艺) , 即:生物膜工艺。
试验采用6级ABFT生化处理池串联。采用自行研制的专用载体作为流化介质, 投加自制的生物酶制剂, 其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已申请专利。
(2) 工作原理:在ABFT池内填充大量JHE型生物载体, 通过培养和驯化使载体上挂上有用的生物膜, 利用高浓度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絮凝能力处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3.江苏公司:
(1) 生物曝气滤池 (BAF) , 即:活性污泥+生物膜+物理过滤。
试验采用专性生物菌, 处理过程采用二次处理工艺。其工艺上与前两家均有相似之处。
(2)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在调节池投放去除COD和油类的专用菌群使污水中形成优势菌群和活性污泥共同在通曝气条件下去除部分污染物, 在BAF滤池利用投加去除的专性菌群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与滤料共同作用, 进行过滤、吸附、降解污染物, 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利用采集的出水进行反冲洗。
二、效果比较
(一) 出水水质
检测项目包括:PH, NH3-N, COD, 总磷, SS, 油类。
总体结果如下:
1. 出水PH比较。
从图1可知, 三套试验装置的出口PH值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兰州公司因在运行过程中补加弱碱性营养液, 造成出口PH值略高于10#总排。上海和江苏两家公司的出口PH值略低于进水, 说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碱度消耗。
2. NH3-N去除效果比较。
从图2可知, 三套试验装置的NH3-N去除效果都不错。出口NH3-N值都在10 mg/L以下, 上海公司控制在2 mg/L以下, 江苏公司控制在1 mg/L以下, 兰州公司也基本能控制在2 mg/L。
3. COD去除效果比较。从图3可知, 三套试验装置的出水COD波动较大, 但从总体去除效果看, 上海和江苏两家公司基本能够保持在控制指标以下, 而兰州公司的COD值基本在控制指标以上, 未能达标。
4. 总磷去除效果比较。从图4可知, 三套试验装置对总磷去除有一定效果, 但不太理想, 总磷值均高于控制指标, 并受进水水质变化的影响较大。
5. SS去除效果比较。
从图5可知, 三套试验装置在10#总排悬浮物含量突变的情况下均有处理效果, 但出水水质的悬浮物含量均有较大变化。兰州公司的悬浮物浓度一直高于控制指标。
6. 油类去除效果比较。
从图6可知江苏公司的油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出口值逐渐降低到0.6 mg/L, 上海公司处理效果一般。但兰州公司由于气泵密封性、过滤性差, 部分泵体油随曝气进入生化池, 造成出口水质中油含量高于进水值, 处理效果不理想。
总体分析:上海公司出水的各项指标最好, 处理效果最好。试验装置运行较为稳定。其中NH3-N值保持在2.0 mg/L以下, COD值基本维持在20 mg/L以下。油类、总磷和SS均有一定效果。
江苏公司的出水的各项指标不错, 运行较稳定, NH3-N值保持在1.0 mg/L以下, COD值基本维持在30 mg/L以下, 总磷和SS有一定效果, 油类处理效果不错,
兰州公司的出水水质除NH3-N指标在控制指标内, 其余各项指标均超标。
(二) 处理量
通过以上数据, 江苏公司的处理量应该更具有说服力, 更接近生产实际。
(三)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的去除率, 水力停留时间长, 污染物去除率高, 但运行成本相应增加, 反之亦然。因此选择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处理是否达标和运行成本的高低都是至关重要的。
上海公司的水力停留时间最长, 兰州、江苏公司的停留时间相差不多。
(四) 可操作性
(五) 投资
通过跟踪观察、了解, 兰州和江苏的投资较为理想, 但兰州公司的占地面积较大, 自动化程度也较差。因为空纤维膜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大公司, 故上海的MBR生物反应器的基建投资高于传统的处理工艺。
三、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比较分析, 综合测评的结果为:
上海公司:良。采用的MBR技术先进, 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 操作管理方便, 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但是由于膜造价高, 造成该工艺投资要高于其他传统工艺, 为使泥水分离彻底, 同时减轻污泥对膜的污染, 必须采用大曝气量, 从而造成能耗高。水力停留时间太长, 处理能力太小。
兰州公司:差。生化处理机理具有一定技术含量, 但是其出水水质除NH3-N指标在控制指标内, 其余各项指标均超标, 水质处理效果太差。
江苏公司:优。几种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机结合, 实用性强。出水水质基本能满足要求, 由于其试验装置处理量大, 更接近工业化条件, 处理效果应更具有说服力。另外, 其自动化程度较高, 操作管理也较为方便, 且投资较上海公司少。
四、结语
根据试验数据及实际运行, 综合考虑江苏公司的水处理设备对于我公司污水回用是最优选择, 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在投入工业化使用后处理量及异常状态排放下的抗冲击性对处理设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S]
钢厂电气设备故障与处理对策分析 篇1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钢厂电气装置故障和处理分析更为透彻。通过研究现代化钢厂理念与技术,制定钢厂电气装置故障的有效处理对策。
关键词:钢厂;电气装置;炼钢
现阶段,钢厂主要应用电炉完成炼钢,其电气化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且也融合了电脑自动化技术。一般情况下,钢厂电炉依据工艺能够分成精炼炉和初炼炉等,各个单元拥有大量的单体设备。因此,分析与研究钢厂电气设备故障和处理对策有着深远意义。
一、钢厂电气装置要防止出现部件故障
钢厂内部电气部件点分布范围大,而且现场与电控制室间距离十分远,且在发生故障过后,若是处理时间相对比较长,就会导致单位工作出现中断,严重影响生产节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尤其是公用部分十分明显。由于电气设备部件破坏的预防工作处理比较困难,因此現阶段主要通过设置应急对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成的影响,加强防护性维护。
二、钢厂电气设备科学安装
在钢厂电气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安装说明,具体研究电气设备安装流程,若是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建立一个具体的安装方案,或是绘制安装图纸。而在准备好之后,才可以进行电气装置的安装。在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时,必须严格依据安装方案,同时对照安装说明书完成安装,不可忽视任何流程。在安装过程中若是出现问题应该集体讨论,共同分析与研究有效解决方案。另外,在安装完成之后一定要认真查核安装是否合理,并且回忆在钢厂电气装置安装时是否出现遗漏,若是发现必须及时处理,切不可等到问题发生再进行处理。
三、加强钢厂施工现场环境维护
由于钢厂温度十分高,所有车间基本是湿热环境,常常会造成电气装置老化,其中氧化问题十分严重,容易出现连电与装置烧毁等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及时进行检修,加强防护措施,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而灰尘流动性相对比较强,难以进行有效防护。另外,部分导电物质会造成带电装置绝缘距离有效缩短,为设备稳定运行埋下隐患,若是导电灰尘在积累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故障。因此,在日常中一定要重视电气装置相关的除尘工作,有效强化电气装置防护层。
近年来,钢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钢厂电气设备常常出现故障。因此,必须加强钢厂施工现场环境维护,科学安装电气装置,避免钢厂电气装置出现故障,确保钢厂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殷沐林,陆中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2(11).
调控模式下设备故障处理、分析 篇11
1 涑渎变电容器开关非全相运行
1.1 涑渎变接线情况及异常情况
事故情况介绍:2010年9月30日上午, 35 kV涑渎变周边地区为大雾天气, 35 kV涑渎变1#、2#主变并列运行。按照工作计划, 要在上午完成10 kVI段母线全部出线及10 kV洮西线的停役检修工作。在所有检修操作完成后, 无功优化系统自动切除#1电容器119开关, 实时运行方式如图一所示, 切除后, 调度中心调度值班员发现涑渎变10 kV I、II段母线电压存在较大异常, 10kVⅠ段母线电压为U线=10.24 kV;UA=6.69 kV;UB=4.46 kV;UC=6.91 kV;3 UO=14.77 V。10 kVⅡ段母线电压为U线=10.30 kV;UA=6.7 0 k V;UB=4.4 8 k V;UC=6.9 1 k V;3UO=14.65 V。并且监控系统间断发出接地告警信号和装置告警信号 (如图1) 。
1.2 主要处理过程
06:12, 涑渎变:10 kVⅠ、Ⅱ段母线接地动作, 出线开关告警信号动作。值班调度员在比较了紧临35 kV涑渎变的35 kV指前变10 kV母线电压后, 认为涑渎变电压异常较为明显, 可能存在故障。
06:35, 变电所值班员现场检查无异常。
08:12, 拉开10 kV母联100开关。10 kVⅡ段母线接地复位。10 kVⅠ段母线电压:U线=10.25 kV;UA=9.09 kV;UB=1.31 kV;UC=9.19 kV;3UO=46.17 V。10 kVⅡ段母线电压:U线=1 0.2 7 k V;UA=5.9 5 k V;UB=5.99 kV;U=5.85 kV, 3U=0.82 V。
08:15, 拉开10 kV旁路170开关。
08:17, 合上10 kV母联100开关 (确认故障电压非瞬时电压异常) 。
08:19, 拉开#1主变101开关。
08:28, 拉开10 kV母联100开关。
调度判断故障在#1电容器119开关。此时101、100均已经拉开, 可以无电隔离故障。
09:17, 调度口令将#1电容器119开关由运行改为冷备用。
10:07, 许可涑渎变1号电容器发接地信号检查处理。
11:38, 操作班汇报1号电容器发接地信号检查处理工作结束。原因是电容器119开关B相连杆螺丝脱落。造成拉开电容器119开关时B相未拉开。
11:42许可现场电容器119开关检修工作可以开始。
2 事故分析总结
当值调控员并没有因为电压异常程度不高而放松警惕, 更没有因为现场值班员汇报的检查无异常而麻痹大意, 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通过改变运行方式, 拉开母联100开关及旁路170开关后彻底将电容器开关故障暴露出来, 避免了故障设备长时间运行, 避免了35 kV涑渎变10 kV设备绝缘遭受损害, 消除了电容器119开关送电时对系统造成的过电压冲击可能带来的事故危险。幸运的是当天10 kVI段三条出线全部有检修工作, 这样又避免了10 kV出线的非计划停电工作, 保证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下面简单定性分析一下电容器119开关B相未拉开时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10 kV系统的电压变化情况。因事例中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且故障当日变电所负荷很轻, 故在10 kV母联拉开以前, 母线对地容抗如图2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 由于B相母线除了对地电容外还串联有B相电容器 (B相电容器中性点对地电容近似于A、C相对地电容, 即:CBG≈CAG=CCG=Ck, 因电容器电容CB>Ck, 所以又有XCB
因为CB这个分量的存在, 使系统的中性点发生了偏移, 因为XCB
拉开10 kV母联100开关后, 故障存在区域变成了容量更小的系统, 此时C’k变小即:C’k
3 结论及建议
(1) 建议变电运行工区对同一型号的电容器开关进行检查, 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根据工区反馈情况, 在同区域其他变电所已发现同一型号的断路器存在上述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
(2) 调控班加强对电容器投切后的信号监视工作, 保证能够及时发现电容器开关在分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类似故障。
(3) 随着电网接线的改变, 要配合好主变有载调压, 及时更新、化无功优化系统尽可能降低无功优化系统一天投切电容器的次数, 提高电容器开关的工作环境, 延长电容器开关使用寿命。
摘要:调控模式是电网企业“大运行”变革后产生的调度业务模式, 这种模式的诞生使调度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处理各类设备故障。本文结合调控模式下的设备故障案例进行了详细、深入分析, 希望对今后调控运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调控模式,设备故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电力系统调度规程[M].
【污泥处理设备】推荐阅读:
污泥处理技术10-07
污泥处理工艺10-10
表面处理污泥08-10
污泥、处理技术论文05-15
污泥处理工艺的优化07-20
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06-2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10-30
上海市城镇排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07-31
含油污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11-06
污水处理厂污泥固化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