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精华

2024-08-14

汲取精华(精选7篇)

汲取精华 篇1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学生之间的千差万别,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会有显著的差异, 其中有些情况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 我们将这样的情况称为“生成”。这样的生成有的是利于学生的探究深刻化的, 有的则起着相反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要区别对待生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分拣“生成”, 做出合适的判断

课堂生成就像开采矿山的最初资源, 有的价值斐然, 有的平淡无奇, 我们在面对课堂生成时, 首先要科学地分拣, 辨别生成的利用价值, 然后再做出合适的判断, 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资源。如果我们一概置之不理, 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能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的机会, 而过于注重这些“生成”, 则可能带着学生“兜圈子”, 影响既定教学计划, 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例如, 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 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707.707 中, 最右边的一个“7”在哪一位上?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7”又表示多少?大部分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这个问题, 但在交流的时候一个学生展示的答案为:最右边的“7”在百位上, 第二个“7”表示7 个0.1。其余学生判断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想想这位学生为什么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学生发现他是将左右顺序搞反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教师要学生举左手, 举右手来分辨左右, 再把原来的数从左往右的四个“7”分别在哪一位上说一说, 之后再举出几个相似的问题来强化训练。

该错误是个案, 这样浓墨重彩的处理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这样的问题, 找错误的原因, 这样的处理是合理的。但是接下来的环节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这样的错误不具有共性, 不能作为课堂生成性资源, 教师将这样的偶然情况当成共性来处理, 显然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延续“生成”, 引导广泛的辨析

面对问题时, 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 观察的角度不同, 都可能引发他们不同的发现。这样的发现有可能与主流思潮不同, 但是往往这样的发现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这样有价值的课堂生成,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辨析, 让学生从中受益。

例如, 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教学中, 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出二分之一, 学生找到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有的横着对折, 有的竖着对折, 还有的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折。而交流的过程中一位同学的想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先将长方形纸对折 (横着) , 再这样对折 (竖着) , 然后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两块, 这样也可以表示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对于这样的二分之一, 大家众说纷纭, 反对者认为“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4 份, 涂出了两份, 所以应该用四分之二表示”, 支持者认为“二分之一就是一半, 这样的涂法也表示出长方形的一半, 所以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面对这样的情形, 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确定自己的想法, 然后再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之后, 学生的意见逐渐统一起来:这个图直观表示的分数是四分之二, 但是四分之二与二分之一的大小相同, 所以可以看做是二分之一。

这样的生成凝聚了学生的智慧, 而教师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后, 学生延续了对“课堂生成”的研究, 最终取得了意见的统一。正是因为对生成的深入探析, 才让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脱离了模仿, 走向了实质, 可以说这样的生成对于学生深刻地认识分数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融入“生成”, 推动认知的完善

学生的“独特”想法正是他们知识体系中缺少的东西, 当学生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或者是产生了疑问后,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益的生成, 帮助学生填补知识体系中的空缺, 让他们的认知更完善。

例如, 在“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教学的整理与练习上, 学生将所学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并标出它们的大小相当于怎样的正方形。一组学生提出了疑问:除了公顷和平方米之外, 每一个相邻面积单位对应的正方形, 边长分别为1 厘米、1 分米、1 米、100 米和1000 米, 这中间少了一个边长为10 米的正方形, 到底有没有这个单位呢?这样的说法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有的学生甚至给这个猜想的单位命名为“平方十米”。在这样的情形下, 我给学生介绍了“公亩”这个单位, 填补了学生认知中的“空缺”, 很多学生就表示有了这个单位后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为100 就更容易理解了。

在生成的促动下, 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顺畅、更自然了, 这样的进步来源于学生的思考, 也来源于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 这样的刨根问底让学生思维更深入, 更主动。

总之, 科学地面对课堂生成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正确的态度, 有智慧的处理方式, 让“生成”为我所用, 为教学服务, 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汲取教育精华 收获智慧启迪 篇2

理念引领,培育学校精神文化

笔者一行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这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的省四星级高中,是江苏省首批体育传统学校、常州市外语教学特色学校。该校定位准确、管理精致,教科研研究、教师队伍建设一直走在常州市教育前列,教育教学质量高,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该校的校训、办学理念无处不在,它时时刻刻引导和激励着全校教职工;学校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有着完备的检查措施,“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管理理念已经真正落到了实处。

文化引领,建设学生精神家园

在三中的每一天,笔者都感受着学生的快乐,这一切都源自学校新一轮主动发展规划中着力推进的“一二三工程”,即完善一个育人标准,加强两项重点建设,突出三个重要项目(养成教育、生命教育、科技教育)。

他们还把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会学”当作新的德育目标,鼓励学生持久学习、终身学习;始终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精细管理教育引领”为主要内容,严格常规管理,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抓起,从规范精细的管理中彰显德育的实效性;举办内容丰富的多彩趣味科技节活动,为广大学生获取科普知识、驰骋科幻思维、展示科创实力构建平台。

科研引领,打造智慧团队

三中的智慧团队的打造,真正缔造了三中教师职业的幸福。

他们集思广益,结合学校的实际,不仅注重外来先进经验的吸收和消化,更注重在教学管理上适合自己的校情,用“课程统整”的观念来引领课程发展,所谓“课程统整”就是以学校为单位,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重组的过程;创建了智慧课堂,关注课堂发展;以“构建智慧课堂,促进学生自信发展”为抓手,以预习学案为依托,倡导实施智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通过聘请专家等方法使教育科研回归真实研究,让课题研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细心体会,受益匪浅

在常州的两个月的时间,通过深入课堂、走访干群、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参加专题会等多种方式,笔者逐渐触摸到了这所学校精神文化的脉搏,受其熏陶,为之感动,有许多值得笔者思考和借鉴之处。

管理就是引领 首先是引领方向。常州教育近年来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关键的一点就是宏观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以规划为龙头,全面启动实施了促进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建设。其次是教师需要激励,需要得到尊重,需要个性化的帮助,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思想、专业知识、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引领,让他们知晓努力的方向。

管理就是凝聚 校长要重视培育学校精神文化,要把学校办学历史、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勤奋务实、乐意奉献、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形成全校的价值观,并深入全体教职工的骨髓,成为大家的共同信念和追求。

管理就是务实 任何教育管理,都只有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常州,反思在教学上,他们把提高教学质量已从仅仅停留在依靠加班加点转向更多注重把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注重从精神、习惯、意志品格等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从而达到包括教学质量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从根本上突破了单纯抓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徘徊不前的瓶颈;反思在常规工作上,他们普遍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但仍会不厌其烦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做的事情创新做;反思在制度管理上,很多时候不用校长说话,而是制度在说话,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

教育不是苦旅,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对幸福的希望,这是常州教育给予笔者的最大的感悟。无论哪种模式,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笔者坚信,只要不断研究本市的学情,以我为主,博采众长,靖江教育定会拥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

汲取精华 篇3

关键词:双元制,工学结合,专业学校

德国产品以其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性能优异一直受到国人的青睐, 与国货相比, 相同的制造设备、相同的工艺流程, 但产品的质量却有很大差别。这固然和两国的科技发达程度有关, 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业员工素质的差别。追根溯源, 德国的职业教育功不可没。高质量职业教育培养了高质量的员工, 高质量的员工造就了高质量的产品, 职业教育已成为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助推器。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是“双元制”。所谓“双元制”的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 另一元指的是企业。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由职业院校来完成的, 而是由企业和职业院校两方共同实施, 即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 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支持, 且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具体特征如下:

1. 职业教育有两个教育体———企业与职业学校,

交替性地按比例、分时段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而且以企业为主, 企业直接参与从招生、教学直至学生就业的整个过程。由于重视企业的主导作用, 企业的参与度高, 人才培养过程由企业设计, 因此培养的人才贴近企业需求, 保证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质量。

2. 教学内容上, 以企业为主制定培训计划、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企业主要讲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工作流程和经验;职业学校主要传授数学、外语、专业理论等一些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使得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掌握了企业所需要的技能, 充分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3. 教学实施上, 由职业学校老师和企业教师共同

协作完成, 学校的理论老师传授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 企业的实训老师主要任务是上技能实践课。校企教师轮流授课, 使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技能的同时又补充了理论知识。

4. 教学评价上, 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分开进

行, 学校负责所教授的专业理论的考试, 而技能资格考试由企业所属行业协会组织考核。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类证书———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而企业颁发所属行业协会资格证书。

二、“工学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之路

德国职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 “双元制”在德国发展业已成熟, 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是“双元制”的特征之一, 并且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而我国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 办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仍然是职业学校, 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企业的低参与度造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鉴于两国在多个层面上的众多差异, 因此不能照抄照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而应深刻挖掘其内涵, 认识其实质。纵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贯彻始终。汲取“双元制”精华并结合我国实情, 深刻体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 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 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工学结合”移植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1.坚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石

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证明,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和质量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 根本上是为企业服务的。因此, 职业教育应立足于企业, 制定一系列措施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 将众多企业吸引过来, 改变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被动地位。通过建立董事会、职教集团、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形式, 把企业纳入职业教育的“战略联盟”中来, 通过合作举办二级学院、共建专业和实训基地、建立“校中企”和“企中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施“订单培养”、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等多种形式, 构建多渠道、多方向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

在“双元制”中, 企业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借鉴其重视企业的经验, 在教学设计上, 通过市场调研和召开专家座谈会等多种方式, 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将岗位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 经归纳、汇总提炼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在此基础上, 邀请企业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探讨, 设计基于行业典型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将岗位任务融入学习领域、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同时, 随着国家、区域科技经济的发展, 专业要及时调整方向、课程及教学内容, 以不断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3. 建设校企混编师资队伍

学习“双元制”模式, 建立真正的“双元制”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把企业培训师的培养体系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相对接, 校企共同组建混编型师资团队。学校教师到企业进修、实践, 使教师具备企业培训师的素质, 同时, 企业教师走进校园, 传授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 校企师资融合, 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4.将企业实训环境迁移到校园

在现有实训实习条件的基础上, 按照工作流程导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仿真实训平台与职业环境一致的硬件平台建设;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规范开放、灵活高效的实训运行机制, 使实训基地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的功能, 即成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场所, 以达到“双元制”校、企交替实施教学的效果。

三、校企合作, 践行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示范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建设中, 通过学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 抓住“校企合作”这一主题, 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创出新意, 成效显著。

目前, 通信技术专业与通信行业知名企业中兴通讯已进行深层次合作, 构建了“全程职业模拟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 设计了从新生入学到学生课程学习、就业, 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优势行业企业资源的整合完整地还原目标岗位的行动领域, 转化为符合知识成长规律的学习领域课程, 形成校企合作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师的培养体系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体系相对接, 校企共同组建混编型师资团队, 建设了一支更符合通信行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师资团队;重点改造、新建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模拟真实通信环境的实训室。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地进行学习和借鉴, 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郑向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历央、内涵、持点及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3) .

[2]王家爱.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0, (10) .

语文教学应从传统中汲取精华 篇4

一、强调诵读

古代的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开始,就日诵不辍,因此古时有读书“口舌生疮”之说,古人之所以这样强调诵读,固然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更与汉语言的特点有关,由于汉语是由一个个单音节的方块字构成的,因此,一方面只有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才能实现识字悟义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才能深切感受到汉语特有的审美表现力。像汉语那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如果不是通过诵读是很难品味出来的。除语音美外,其它诸如词汇美、句式美等,也莫不都需在反复诵读中予以体会。至于诵读还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古人也是早就认识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但在目前,诵读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已是一落千丈了。事实上,孩子们学的科目又多又杂,且分到语文这一科目的时间有限,并在浩繁的题海中疲于奔命,哪来的兴致又哪来的时间精力去诵读?更不用说养成诵读的习惯了。面对这种现状,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他们说: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而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诵读便是语文教学上的“返朴归真”,这是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的一项重要措施。语文教学虽然包含的因素很多,但它是一个整体,而要把握这个整体,诵读则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注重练字

众所周知,由于汉文字的特点,中国的书法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朵艺术奇葩,字如其人,古时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首先就是看他写的字,因此注重练字就必然地成为我国文化教育中特有的优良传统。由于过去用来写字的工具仅毛笔一种,不仅携带不便,而且书写费时费事,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

现在,毛笔在书写中地位差不多全为钢笔、中性笔、圆珠笔所替代。诚然,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因为这些笔较之毛笔使用起来省时省事,而且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卫生。但这种进步同时也造成了令人惋惜的后果,那就是注重练字的优良传统在学校的语文教育中差不多丢光了,这不能不是当今语文教育的失策。

从实用的角度而言,钢笔等硬笔是绝对便利,随着电脑的普及,有时连笔都不要了,但目前毛笔还有用武之地,其一是传统的书法艺术继承需要毛笔(硬笔书法艺术代替不了传统的书法艺术);其二是一些特殊的书写场合要用毛笔;其三是孩子们练习字的结构和布局仍以毛笔为宜。从语文教育来说,至少在小学阶段应训练学生用毛笔写字的能力和习惯,为其书法基础打下坚实的功底,这将是一辈子受用的事。

三、训练属对

所谓属对就是对对子,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特有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法。古人练对子,主观上大概是为作诗和写骈体文作服务,而客观上其作用远远超过这个范围,是一个波及面很广的综合性语文基础训练,同时又是操作性很强的一种训练方法。

属对训练首先是语音训练。因为属对要讲平仄,这就得掌握阴阳上去(或平上去入)四声。不熟悉语音,属对就不能做到和谐悦耳。

属对训练也是词汇训练,它是以词为单位的,涉及到词的性质、词的意义、词的类别、词的感情色彩等等。属对讲究炼字(词),力求配对的字(词)必须贴切、得体,所以词汇训练同时也是语感训练。

属对训练更是语法训练,它是严格按照语法结构来组合词语的。

属对训练还是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属对中要经常用到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自不必说。对于概念、比较、分类等逻辑关系,学生也是在属对训练中积累了许多感性经验。

今天的语文教育无须着力培养学生作写古诗的能力,但从“通文理”的角度来考虑,古人的属对训练值得我们借鉴。

四、文史渗透

在古人的观念里,文史是不分家的,一般地,优秀的历史作品往往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字最早就是用来记载历史的,能够传世的典范文章,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丰富的历史见解。翻开作为传统教材的《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就不难明白这一点。教材上的文史渗透决定了教学上的文史渗透,如果说“文”是“道”的载体,那么“史”就是“道”的体现,文道统一就是在文史渗透中得以有效实现的。其次,由于古人写史崇尚征实而又讲究春秋笔法和文字简练,因些文史渗透的语文教育对塑造民族性格以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学而时习之

汲取精华 篇5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方式, 被称为“华尔街日报体”, 简称华体, 与我们在消息写作中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编辑更是一种考验。

这个考验主要源于报纸版面的制约。我们要在有限的版面中给予读者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资源, 这就要求我们的文稿短而精, 而倒金字塔式体裁, 在编排时, 最安全与最正常的删改方式就是从最后一段往前删, 直到只保留导语仍然能充分展示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

而“华体”新闻因其体裁的特殊性就会使每一段都与前一段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些联系使得编辑不可能像删改倒金字塔式新闻那样从后往前大段删减, 而如果把每段都删节一部分, 成为一句话一段, 又会使文章的可读性与故事性大大降低。

因此, 可以这样说, 华体新闻报道能否在一张报纸上获得充分的版面空间,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要靠编辑改变思想观念, 更新新闻理论及实践水平。

改变观念, 正确认识版面信息量与发稿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个版上编发一堆垃圾稿件, 不如编发一篇新闻价值高、内容多、服务性强的稿件。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减轻记者完成任务的压力、方便版面编排等, 尽可能删短稿件, 尽可能多地往版上挤稿子。有时也不排除在编稿时偷懒, 看见一篇长稿子, 直接另起炉灶, 改写成一篇很短的倒金字塔形式的消息。这种做法在初接触华体新闻时尤其明显。因为华体新闻报道一般要将一个故事贯穿始终, 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 直到把新闻的主题完全展现出来。这样做稿件不可避免地会较长。此时, 用倒金字塔的格式重新改写一篇消息稿, 显然要比细致地保留稿件原来风格进行编辑省时省力得多。只是这样一改写, 省事倒是真省了, 但记者在一个新闻报道中要透露的信息可能绝大部分都找不到了。

因此, 作为一名编辑, 笔者的体会是, 不但需要时时学习新的新闻传播理论, 同时也要在实践中真正把报纸的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不偷懒, 精编细编那些信息量大、新闻价值高的新闻, 还要舍得给版面, 敢于打破排版模式, 做抢眼新闻。当然, 这也需要报纸在考评上时时进行鼓励、引导。

紧扣主题, 围绕中心讲故事

观念转变之后, 在具体的“华体”新闻稿件编辑中, 要紧扣新闻主题, 编辑适当的导语小故事, 剔除不能使主题更鲜明的细节, 精练语言、平实叙述, 围绕报道的中心讲好故事。

编辑适当的导语故事。“华体”的最大特色在于运用作为导语的小故事情节吸引读者, 利用精心选择的事例层层推进, 直到完全展现新闻主题, 并在结尾时返回开篇故事, 从而串联上整篇报道。这势必使得导语故事成为稿件的一大“重头戏”。在编辑过程中, 笔者发现有一些学习或模仿“华体”的稿件过多地在导语小故事上着墨, 故事写得很精彩, 而整个报道的主题却显得不太重要了。有些稿件给人的感觉是偏离了主体新闻的采撷和挖掘, 过分寻求琐碎的事件。所以, 在编辑“华体”新闻稿件时, 首先要把握的一点就是:重新考虑导语故事的写作, 既要把这个故事写得趣味盎然, 又要简单、明快, 充满诱惑力, 更主要的是要能恰当地引出主题。也就是说, 在编辑过程中, 时刻记住这个导语故事是为主题服务的, 是用来引出主题的, 而不是与主题争风头。

立足事实, 剔除琐碎细节。由于“华体”新闻报道更多地采用非虚构或短故事形式, 需要汇集大量的新闻素材, 作者很容易陷入罗列事实的圈套, 将题材弄得零零碎碎, 不利于明确地表达思想。罗列事实也使作者习惯于跟在事实后面跑, 而不能从事实上升到广泛的概括。因而, 编辑在编稿过程中, 必须明确把主题放在首位, 立足于新闻事实。除去事件的来龙去脉, 编辑要处理的不单纯是事实和细节材料, 还有事实材料中的细微之处、情绪和情感, 从中选择最有意义的, 然后加以分析、概括, 通过细节观察的方式重构故事, 运用足够的背景及相关资料向受众诠释主题。与此同时, 毫不犹豫地剔除那些对主题来说次重要的细节。

精练语言, 避免刻意渲染。由于“华体”新闻报道的主体就是讲故事, 注重故事性, 一些初接触的新闻报道者常常会用一些文学上的手法来写消息性报道, 刻意渲染气氛, 运用一些矫揉造作的格调和弄虚作假的手法。编辑这些稿件时, 就要做到让稿件简单明了, 条理清楚。新闻的艺术在于写得简短、清楚明了, 只有在把新闻写得简明扼要时才能实现。因此, 在保证故事本身能反映主题的前提下, 应该尽可能地让事情本身说话, 用普通的词汇来讲述这件事, 并且使用直截了当的陈述句。为了做到平实叙述, 写作就像电视新闻镜头那样, 把现场展现给读者, 使读者能看到、感觉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汲取精华, 用细节打动读者

“华体”本身是非事件性新闻写作的一种方法, 通过见事又见人的故事描述手法, 特别是通过普通人这个点以深化新闻主题的面, 在赋予了人情味的同时又突出了贴近性, 极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华体”这种写作风格备受推崇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少记者在运用“华体”框架结构进行写作时, 往往生搬硬套, 开篇是人物故事, 中间表现主题, 结尾再强行让导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出来说两句话。而目前的综合性日报 (党报和晚报) 很多报道都是事件性新闻报道, 仍然不作改动地照搬“华体”套路, 就使得新闻报道形成了新的八股文。

汲取精华 篇6

一、读导结合, 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由于年代的差异和审美取向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变异, 加之语言环境的变迁, 当代高中生普遍对文言文认知不足, 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 对文言文存在陌生感和畏惧情绪。 其实学习文言文大可不必如此费劲, 只要放松心情, 放开喉咙, 大声诵读, 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文言文诵读, 不是简单地读, 而是要目睹其文、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地进行综合阅读活动, 是从字、词、句到段、篇、章的全面感知和把握, 是一个仔细体味和琢磨文章语气、语调和情感的复杂过程。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走进文本, 做文本的知音, 通过对文本有声的朗读和本文进行情感的沟通。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诵读, 自然就会感受文言语言的抑扬顿挫, 内容的丰厚多彩, 结构的严谨整饬, 从而增强对文言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文言作品的鉴赏能力, 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就一扫而空。

除放声朗读外, 我们还可以创造友善而轻松的环境, 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情绪, 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言文。 在教授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点, 由点及面, 先精选一些和课文有关的精辟语句或语段介绍, 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文章佳境。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一代改革者矢志不渝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之精美之境、豪迈之气融而为一… … 通过这些与所学文言文相关联的精神内涵做先导, 以这些语段中的人生体验和睿智激发学生的好奇和质疑, 在精美语句的熏陶下一步步深入文本, 领悟文章的精髓。

二、多向对话, 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 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 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抑或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沟通都至关重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深刻研究, 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不乏个性的解读, 在课堂时用清晰的流程向学生传达, 与学生分享体验、交流碰撞。 在教师的有效带动下, 学生走进文本, 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入手一步步体会领悟、质疑探讨, 逐步寻求文本的思想内涵。

掌握文言知识信息, 仅靠课堂上一点时间或者个体的积累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 将课堂上提到的文言现象记录下来, 一个词语的一种用法或者一种句式在这篇课文中出现, 就把它记录下来, 其他课文中如果再出现这些词语的其他用法或者其他句式或者同种句式的不同语例, 就把它补充进去。 拿古今词义来说,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的异同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二是某一词的常用古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作为常用义项使用,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三是某一词的常用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尔存在, 但已不是常用义, 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这三种情况外, 除第二种情况, 学生基本不会理解错误, 在阅读文言文时, 这类词就不会造成阅读障碍。 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学生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常用义理解古义, 就很容易造成对文句理解的错误, 这类词在文言文中占据比重大, 如果让学生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收集整合后互相交流, 那么大家的信息量就会增大。

三、多元解读, 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

文言文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教学文言文, 除了课堂教授的有限篇幅外, 我们还应该把视野放开,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 将文言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由课文拓展到古代典籍, 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种探究性阅读主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相互交流, 质疑启发, 深化理解。

以《史记选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 从君王将相到普通大众, 无一不是丰富复杂的, 我们解析这类文本就不能只是单向思维, 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历史人物。 在学习《管仲列传》时, 我提出质疑, 作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他的政治生涯中可圈可点的太多, 作者司马迁为何不遗余力地花大量篇幅在传记开篇写鲍叔牙和他的交往, 这有什么深意呢?

教材中很多课文只是原文的节选, 如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全篇乃至所属专著, 拓展学生的文言文感知空间。 在拓展阅读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 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 增强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 个人将所读文章的内容结合理解联系思考, 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 提炼出个性化的解读, 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 一起交流。

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整体的阅读量, 还激发了学生探讨的热情和质疑的勇气, 并且通过书面表达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过程操作的关键在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布鲁纳) 。 实践证明, 在文言文教学中, 放手让学生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学习, 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 开发潜能, 更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主动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王力.古代汉语文化常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中汲取精华 篇7

关键词:教学资源;定位;视野;多元设计;呈现方式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2011年版)》明确指出:“讲述当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区域发展,易侧重经济社会状况的历史成因和现实表现,而不宜过多地进行政策、国策方面的解读。”对标准的这一提法,我满怀敬意。的确,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需要这样真实的、细微的、原汁原味的“现实表现”,需要从历史教学资源的“蛛丝马迹”中汲取一些精华滋补于课堂教学。有选择性地将教学资源充实于课堂教学,学生的视域必将更加宽广,其身心、思维和情感必将得到多方面的滋养和锻铸。

一、一种细节化的定位:视野更宽

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仅是改变着孩子们的观念,也在拓展着他们的视野。如果学生满足于“历史与社会是这样”,而不去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其收获肯定是单薄、单一的。比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教学中,如果仅仅知道史前社会的人类活动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基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那么学生的认知就是零星的、苍白的、浅薄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通过一些教学资源,放宽文本的视野,也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就《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的教学而言,如何从弋射收获图、农耕图中了解到更多呢?窃以为,对课文原模原样的静态复制也许效果不大,不妨出示以下教学资源:

设计一:PPT出示“弋射收获图,农耕图,现代都市图”,说一说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活动各有什么特点,是否会产生环境问题,如果有,请举例说明。随后出示“史前社会”和“农业社会”时期的“洪水、猛兽、风暴、地震、泥石流……”等资料,以此了解到更多的史前环境。

设计二: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对比图”“海上溢油现场”。

设计三:在出示“美国和加拿大关于跨界酸雨长达三十多年的争执”资料的基础上,出示“加拿大关于酸雨危害的警示牌”,并引导学生认识到酸雨会导致水体和土壤的酸化。

学生“目睹”与此有联系的活生生的材料,视野必将更加宽广,其触角伸入到有关环境问题的“曲径通幽处”,其兴趣水涨船高,其效果水到渠成。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诸多教学资源所打开的幽徑越深入,孩子们的全球视野也就越开阔,而这正是教师需要不断努力的。

二、一种多元化的设计:眼睛更亮

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的确,只有选择更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设计更多针对性强、多元化的练习题型,历史与社会的真相才能“浮出水面”。如此,方能擦亮学生的眼睛;如此,才能洞开学生的全球意识。

例如,关于工业社会环境问题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牵扯到诸多因素,为了能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某教师出示了以下题型设计:

材料一:据统计,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在雾霾(PM2.5)天气中,人呼入的PM2.5可达5000万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由此会增加3.3倍。

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呼吁:我国亟须对“PM2.5”的监测、治理、防控等问题制定专门法律,给造成“十面霾伏”天气的行为套上更严厉的“法律枷锁”。

(1)从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片中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全国人大代表呼吁的理由。

(3)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除法律手段以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举一实例并说明。

这样的教学资源,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既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问、第三问侧重从思想品德学科角度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体现了开放性。

可见,仅仅拘囿于教材那点“自留地”是远远不够的,不足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钟情”。将目光伸入到环境问题的更多细微处,多多揣摩、多多比较,加以对比和串联,也许孩子们在“历史与社会”的田野中将走得更远,收获得也更多。

三、一种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更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只有创造出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加强学法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确,单一的教学呈现方式很难长久地吸引学生,而从听觉到视觉、从静态到动态、从文字到图像、才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必将惠及于历史与社会教学,当然也惠及于正在成长中的青葱学子。

例如,就“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这个教学内容而言,应在知识和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多下点工夫:

1.文字呈现:中国把“节能减排”纳入国家发展大计,英国石油公司宣布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和投资太阳能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说说当地政府重视环境的举措。

2.图片呈现:元阳梯田、富春山居、天府都江堰等等。

3.视频呈现:播放1997年12月9日的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的会场视频等等。

徜徉在这样的教学资源的深处,与古今联系,足以触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警觉和思索。这样的材料呈现更注重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过程的了解,正所谓:“优质教育总是重视过程多于成品。”当然,这需要教师从诸多的教学资源中,撷取几朵晶莹的“浪花”滋补于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教学资源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以此打造厚重、多元、精彩的教学新时空。

参考文献:

[美]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套管气回收装置下一篇:急诊手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