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2024-10-08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通用12篇)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1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部队指挥信息系统中各指挥终端已不是独立工作,而是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工作。但是对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目前我们还处在技术人员逐台对指挥终端进行软件部署的阶段。这样就面临着如下问题:(1)难以全面地掌握指挥所本地网络中所有指挥终端的软件安装现状;(2)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人员疏忽某步骤或文件导致各种系统故障,难以快速准确地更新各终端的应用软件;(3)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发布应用软件更新,难以避免机械的重复劳动;(4)安装或更新出问题或软件版本不统一,容易造成终端上应用软件不能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此可见,对指挥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版本进行控制管理十分必要。我们对应用软件版本控制管理已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研究一套版本控制软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1 版本控制软件设计

1.1 基本功能

版本控制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1)系统首次安装时,通过某一管理终端对普通席位进行快速发布;(2)当应用程序或配置文件更新时,自动将所要更新的文件及时地发布到各席位;(3)记录应用程序安装、更新版本的历史过程,防止随意修改应用程序版本并为问题回溯提供依据。

1.2 基本组成

版本控制软件由下列4部分组成:版本控制服务器端软件、版本更新服务器端软件、版本更新客户端软件、远程安装发布服务器端软件。其中,应用程序发布服务器端软件运行于Windows平台管理席位,版本更新服务器端软件运行于UNIX服务器,版本更新客户端软件运行于Windows平台普通席位。版本更新客户端软件是随应用程序在系统首次安装时由安装发布服务器端软件安装到各个席位[1]。版本控制软件结构如图1所示。

版本控制软件能够对用户上传的文件(需要将更新的应用程序或配置文件上传到指定的目录中)进行发布和控制,但是对于此外的文件(用户在客户端修改的文件不在服务器指定上传目录中)将不作监控。

版本控制软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有两种情况。

情况之一:

流程1:服务器端软件定时在局域网内发送广播报文,报文内容由文件更新列表的唯一标识和时间戳组成。

流程2:客户端软件接收到广播报文后,将报文中文件更新列表的唯一标识和时间戳与本地保存的信息进行对比,当两者有所区别时,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报文,请求获得新的更新文件列表。

流程3:服务器端接受请求,并向客户端发出更新文件列表(包括需要更新的文件数量、名称、位置、大小、校验值等信息)。

流程4:客户端经过对比更新文件列表中文件信息与本地对应文件信息,生成实际需要发送的文件列表,并且将列表发送到服务器端。

流程5:服务器接受列表,建立文件发送过程。

情况之二:

客户端软件定时将本地上一次更新的文件列表中的文件与实际文件信息进行对比,当文件信息不一致时,直接进入流程4。

1.2.1 版本控制服务器端软件

版本控制服务器端软件主要完成4个任务:广播更新信息,本地文件管理,客户端管理连接,日志功能。

(1)广播更新信息:定时在指挥所内局域网上广播本地需要更新的文件信息,广播报中内容包括文件列表的唯一标识符和时间戳。当文件有更新的时候,立即开始定时广播报的重新计时,并发出包含新内容的广播报文。

(2)本地文件管理:对本地指定上传目录中的文件进行定时扫描,一般在第一次扫描后即把文件的名称、大小、位置、CRC校验值等信息记录下来。随后每次扫描都将结果与上次扫描进行对比(对比上面提到的所有信息),如结果一致则等待下次扫描,如结果不一致则重新生成文件信息记录和文件更新列表,并通过广播通知客户端有文件更新。

(3)客户端管理:客户端管理用于响应客户端的各种请求,包括:发送当前更新文件列表;根据客户端的实际情况,准备实际文件发送列表(因为在服务器端,可能只更新了某几个文件),并将这些文件发送到客户端。

(4)日志功能:日志功能主要记录以下信息:服务器端每次文件更新的时间、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校验值、文件位置等信息。客户端更新文件的历史记录包括客户端地址、更新时间、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校验值、文件位置等信息。

1.2.2 版本更新服务器端软件

版本更新服务器端软件由本地文件处理、过程记录、客户端管理、前台服务组成,如图3所示。

图3版本更新服务器端软件组成

本地文件处理主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1)定时扫描指定的上传目录,通过递归扫描的方式,将文件的位置、文件的名称记录下来。在扫描的同时计算出这些文件的大小和CRC校验值。因此用户如果需要更新软件或配置文件,就需要按原目录路径将应用程序和配置文件上传到指定的上传目录。

(2)将用户上传的文件同本软件工作目录中的文件进行比较,看是否有更新的文件和新加入的文件。如果有则通知“前台服务”,由“前台服务”通知各客户端更新文件并且如果当前有正在更新的任务,则停止;如果没有文件更新,则删除上传目录中的文件。

(3)将所有操作通知“过程记录”,由“过程记录”形成日志文件。

1.2.3 版本控制客户端软件

版本控制客户端软件主要是完成本地文件管理和日志功能。

(1)本地文件管理:将接收到由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文件列表中的文件信息与本地对应的文件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不一致则向服务器发送更新文件请求,准备更新文件。每次更新文件前,保存上一次更新的文件。当更新版本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用户进行回滚操作[2,3]。

(2)日志功能:记录每次更新的过程[4],并保存每次更新的时间,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校验值、文件位置等信息。

1.2.4 远程安装软件

该软件只有服务器端,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代理程序。远程安装软件完成两个功能:客户端管理、软件安装。

(1)客户端管理:自动完成本地局域网计算机的搜索或由用户指定扫描某网段计算机,将搜索到的计算机列表保存下来;由于远程安装需要远程计算机的超级用户密码,所以对于用户指定安装的计算机保存其密码,对远程计算机进行管理[5];保存客户端安装软件的历史记录。

(2)软件安装:用户通过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和指定要安装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开始安装程序。对完成安装任务的计算机,交客户端管理部分记录其状态。

2 技术验证

首先用版本控制服务器端软件安装客户端软件,如图4所示(该图为客户端管理界面,显示搜索到的计算机列表),安装完成会有客户端安装成功提示,如图5所示(在安装的客户端机器上看到的客户端软件启动信息),客户端软件已启动运行。

向客户端配置项目管理,即确定需要监视管理的目录以及其中的具体文件,如图6所示。

版本改变提示,当被监视的目录中有文件修改或删除时会给出提示。将IP地址为“7.96.32.24”的客户端即“kjb-zz”的test目录中的gw.cpp文件修改,出现如图7所示界面(客户端监视目录有变化提示)。

3 结束语

文章分析了当前指挥信息系统的特点,研究了相适应的软件版本控制管理软件,针对当前指挥终端进行软件部署的方式进行了改进,能够显著提高软件部署效率及准确性。目前我们对指挥信息应用软件版本控制管理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初步使用阶段,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应用软件版本控制管理技术在实际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系统用户的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于晓明,网络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徐文聪,徐慧,羊帅.基于消息中间件的远程医疗监护技术[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4(01):52-57,62.

[3]Jon L,Matthew M.Git版本控制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4]斯威司古德.版本控制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孙子龙.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8):57.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2

答:会计软件的来源主要有通用商品化财务软件、定点开发财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三种渠道。

1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商品化通用财务软件,会计业务比较简单财务软件的选择方式如下:○

2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小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应以选择通用财务软件为主。○

一般都有其特殊要求,在取得一定会计电算化经验以后,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定点开发方式,以

3一般地,大中型事业单位待会计电算工作深入后,通用财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满足本单位的特殊要求。○

其各种特殊的核算与管理要求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通用财务软件定点开发部分配套的模块,选择通用财务软件与定点开发财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1易用性○2安全可靠性○3适用性○4可恢复性2.微观角评价一套会计软件应该从以下来考虑:1.宏观角度:○

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环境3.售后服务。度:○

2.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

答:1.计算工具不同。手工会计主要以算盘为主,而会计电算化主要以应用计算机为主。2.记在数据信息载体不同。3.账簿形势与错帐更正方法不同。4.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手工会计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而会计电算化通过输入、处理、输出。5.账户设置不同。6会计共组织机构不同7.人品素质不同。8.内控制度不同。

3.账套的含义及建立账套应包含的内容?

答:账套指的是一组具有相关关联的数据。

建立帐套包括:1.注册系统管理;2.输入账套信息。包括账套号、账套名称、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间;3.输入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地址、法人代表、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税号、所有制类型等。4.核算类型设置;包括本币代码、本币名称、企业类型、行业性质、账套主管、是否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5.基础性信息设置;包括存货是否分类、客户是否分类、供应上是否分类、是否有外币核算;6.分类编码方案设置;7数据精度

4.如何理解系统管理员与账套主管的不同权限

答: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应用系统的总体控制和维护工作,可以管理该系统中所有账套。一系统管理员身份注册进入系统,可以对账套进行管理(包括账套的建立、引入和输出),设置用户角色,角色及其权限;可以设置备份计划,监控系统运过程以及清除异常任务等。

帐套主管负责所管账套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对管理的账套进行修改,对所选的账套进行管理(包括账套的创建、清空、引入、输出以及各各子系统的年末结转),以及该账套操作员权限的设置。

5.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财务分工中角色和用户的理解?

答:角色是指在企业管理中拥有某一类职能的组织这个角色的组织可以是实际的部门,可以是由拥有同一类职能的人构成的虚拟组织。角色管理包括角色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在设置了角色后,可以角色的权限。当用户归属于某一角色后就相应的拥有了该角色的权限。

用户是指有权限登录系统,对相应系统进行操作的人员。用户管理主要完成用户的增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

用户和角色设置不分先后;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分属于多个不同的角色;若修改了用户的所属角色,则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也跟着角色改变而相应改变。

6.如何对所建账套进行维护?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及应用 篇3

【关键词】软件工程;程序编写;软件模型

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0年的发展时间,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发展,每一次改革与发展的着重对象和发展进度都在不断变化中。现如今,计算机基础正朝着高科技、现代化、信息化的层面不断发展,传统的软件工程技术在质量和效率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软件开发局面必须要向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

1.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它的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程序设计阶段、软件设计阶段、软件工程阶段,第一个阶段就仅仅是没有软件的概念,只是围绕计算机开发出规模较小的程序内容,只是简单的程序编制。第二个阶段开始出现“软件作坊”,软件开发环境相对成熟,技术开发人员逐渐意识到开发出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软件工程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对软件工程技术的需要。第三个阶段中,由于开发软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投资的费用巨大,但是其软件技术的实用性却不能得到保证,落后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从而导致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此阶段出现了严重的“软件危机”,开发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了得不断的研究和改变开发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才能开发出统一、规范的软件工程。这个开发阶段成就了现如今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思想,为软件工程基础的完善构造了基本框架。

2.软件工程技术的概述

就软件工程而言,主要就是借鉴传统软件工程技术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软件工程现阶段的要求就是应需而生,其本质就是对物理空间中的行为模式,进行逻辑的抽象。首先要研究软件的元素和结构模型,实现“高层概念”到“低层概念”的映射,其中应用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用于构造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和成本的管理。软件开发的模型是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活动 、任务的结构框架 ,早期的瀑布式开发模型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需要做什么,经过不断的发展,到后来的螺旋模型让人们在开发软件时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每个模式都展示了在不同时代软件产业对软件开发不同的认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软件模型都有自己的有点,越到成熟时期的软件模型更加趋于完善。但是要根据开发软件的实际情况来使用软件模型。

3.软件工程应用的实施

在实际的开发应用中,主要通过几个步骤来完成应用实施,首先要制定计划,确定软件目标,选择实施方案,弄清项目开发的限制条件;其次进行风险分析,分析评估所选的 方案,考虑如何识别和消除风险;其次是进行实施,实施软件开发和验证;最后提出评估,提出修正建议,指定下一步计划。

3.1软件开发的制定

必须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合理的估算出软件开发项目所需的成本,资源和开发进度,并制定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按照过程有序进行,在做计划时,必须就需要的人力、项目持续时间及成本作出估算,此估算需按照历史估算的成本做参考,软件项目计划包括两个任务:研究和估算。即通过研究确定该软件项目的主要功能、性能和系统界面。

3.2需求分析和定义

风险分析对于软件项目管理是决定性的,然而现在还是有很多软件开发者不考虑风险就着手进行,风险是软件开发不可忽视且长期潜在的不利因素,它能不同程度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开发软件者在软件风险的目标还没有造成之前,要及时对软件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而减少或消除风险对软件带来的损害。

3.3软件设计

此步骤是软件开发的核心,是把需求变成实质需要的具体方案。首先先搭建一种概念设计,要注重项目计划的层次性。它是把许多事物和问题抽象起来,并且抽象它们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将问题或事物分解并模块化使得解决问题变得容易,通常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方面。总体设计是系统通过使得设计陈述逐渐接近源代码,从而导出软件的模块结构。而详细设计主要注重于把框架逐步求精细化为具体的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算法表达,按照模块的设计准则把设计行为、数据、算法和程序设计通过现代程序的界面设计结合起来。

3.4程序编写

是让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使用某种编写程序代码,并最终得到相应结果的过程,根据源程序清单写出的程序结构简单、直观、易理解。

3.5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时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阅读需求,理解需求,与客户、开发、架构多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其次,根据需求估算测试所需资源(人力、设备等)、所需时间、功能点划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资源等;再次,根据测试用例的详细步骤,执行测试用例,通过不断测试、追踪,直到被测软件达到測试需求要求;最后,通过用户体验来完成软件的发布。

4.总结

软件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随着其运行环境的演变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在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软件作为一种特别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市场,因为现如今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然而软件就是各类信息带到生产力中,很大程度上为用户带来了便捷,软件系统为了适应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将会逐步呈现出柔性、多目标、连续反应式的网构软件系统的形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软件的质量,生产出适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进一步促使软件生产产业向更高水准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韩洋.软件工程的历史及新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桥梁施工管理软件中新技术的应用 篇4

在世界范围内桥梁施工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 有很多先进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国外的管理软件一般来说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也可以称为基本功能阶段, 例如质量的管理、投资的控制、进度的控制、采购的管理和资金的管理等, 是通过对基层工作流程的效仿和模拟而实现的, 这在某种角度成功的进行了数据共享, 促使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减轻。第二阶段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有两种功能, 首先是预测和分析功能, 对项目中层工作人员的业务需要和项目业务的相关要求进行满足, 其次是计算机使用功能及通讯功能, 一般包含对成本变动、工期变动、资源代替、资源变动、汇率变动、恶劣气候及市场物价变动等无法预见因素所导致的影响进行的专业详细的分析。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之后, 将会有预测功能的产生, 有对资金需求、投资以及进度的预测等, 并建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第三阶段是以因特网为基础的桥梁施工管理, 使得在因特网上能够进行传统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的应用, 以此使得相关操作地点及操作系统不会受到限制。与此同时让全部的桥梁施工管理工作与因特网能密切完美的结合, 例如利用因特网来开展视频会议、进行在线讨论等。

相比较国外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的发展, 我国对此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目前很多管理软件还在第一阶段发展, 一些管理软件正在向第二阶段对数据的预测、分析和通讯来发展, 目前还没有与因特网紧密结合的第三阶段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出现。因此, 通过计算机来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是目前桥梁施工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WEB为基础的面向对象具有可视化和集成化功能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桥梁施工管理软件中新技术的应用

2.1 COM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 COM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和广泛, COM新技术能将桥梁施工管理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 有效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可集成性。通过COM新技术来研究和开发桥梁施工管理软件指的是将某个复杂化的桥梁管理系统分为几大部分, 这些功能部分所对应的产品的生产厂家和生产时期可以不同, 对开发语言没有要求, 也不会特别限制软件开发的环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若干功能部分利用COM接口有效而可靠的结合在一起并将整个软件系统的开发任务完成。例如下图1以三层结构的开发方式为典型来说明COM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管理软件中的应用。

三层软件的开发也就是将全部系统划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客户层, 由COM部件来进行中间业务层的实现。数据层进行数据库支持的提供, 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某些存储过程和一些表间连接关系来进行数据的维护。业务层作为桥梁施工管理软件中的核心部分, 对全部的用户需求进行处理, 并在处理完以后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客户层。客户层进行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的用户界面的实现, 按照用户的实际操作来进行业务逻辑的调用。利用COM接口来实现层与层之间的互相访问, 如果两层互相间的COM接口没有改变, 那么一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另一层。COM新技术中三层结构的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 能够分离出系统数据库与用户操作界面, 因此在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和维护中的复杂性有效降低, 促进系统稳定性的提高, 在可以数据共享的前提下进行不同软件系统之间集成的实现。

2.2 WEB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WEB新技术使得以分布式计算为重点的计算网络时代得以开创, 在促使IT行业有重大变革发生的同时, 为我国桥梁施工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内, 将网络作为基础的GIS新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比于其他的技术, GIS新技术的优点是便于连接、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能支持多媒体数据、环境开放, 对于GIS站点中的相关空间数据, 用户可以进行随意浏览并且制作专题图, 以此来分析和检索空间。桥梁施工管理软件具有比较明确的结构关系, 一般有高速公路建设总公司、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利用WEB新技术, 承包商、监理和业主互相间能进行数据共享, 使得数据传输的速度加快。整个桥梁所包含的属性及空间信息数据一般在业主服务器端中进行保存, 在各自的客户端、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能够处理和编辑相关数据, 能在所有的桥梁地图进行开窗、缩小、放大和漫游等操作, 可以在桥梁地图上来分析与查询。桥梁施工管理中各种各样的实体构造物的计划、费用、进度和质量等的及时有效更新可以在承包商端和监理端进行, 因此在属于业主的图形工作站中能够对桥梁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视、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操作来将多种信息提供给桥梁管理者, 使得桥梁管理者做出的决策科学合理。

2.3 GIS新技术在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GIS新技术是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和管理学科融为一体、将属性数据和空间位置信息巧妙结合到一起的一项技术。GIS新技术的外观为计算硬件、软件系统, 内部是地理学空间数据库与计算机程序互相形成的地理空间信息的模型, 利用可视化的表现方法和独特的空间分析作用, 能动态的管理和检测桥梁施工管理过程, 并对桥梁施工管理过程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馈, 为桥梁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GIS技术系统的建立一般包括专业模型数据、应用处理数据和GIS数据等相关功能的集成和综合, GIS新技术的利用能将专业应用系统与GIS系统进行紧密且高效的衔接。通过GIS新技术能将支档构造物、桥涵和隧洞、道路路基以及排水构造物等形象的表现到桥梁地图上, 由此来模拟全部桥梁道路的情况。在GIS系统中各个实体都表现为一个对象, 他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是进行系统构成的元图, 每个对象具有一组进行各自行为表示的方法、一个独特的标识和一组进行其特征描述的属性。通过图形能对对象的质量、总造价、总工程量、计量支付、进度与计划等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能通过图形来对比各个实体对象, 为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利用桥梁工程的基本数据库来提供相关空间信息, 通过GIS新技术所具备的绘图作用来将桥梁的平面图形绘制出, 同时在每个图元对象上进行属性数据的绑定, 使每个对象都具备相关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在将属性数据与图元对象进行关联时可以使用关键词, 在桥梁施工中通过施工单位来进行进度与计划的数据的提供, 并对位于属性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及时有效的更新, 业主也能适当的了解工程计量支付、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等。因为每个图元对象对应有自己的属性数据, 只要在桥梁图形中进行实体的简单操作就能对实体对象的工程量、桩号、工程姓名、造价和开工日期等进行动态的了解, 然后通过查询图形和创建专题地图来比较每个合同段的工程量及工程进展状况, 为桥梁工程在后期的评估奠定基础。

3 结语

在桥梁施工管理软件新技术中, COM新技术的应用能将系统维护和开发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使得数据间的共享能够真正实现;WEB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桥梁施工管理系统朝着集成化、网络化及可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GIS新技术为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进行了可视化现场图形的提供, 能将各个图元对象的属性数据及时提供, 以便于桥梁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三种新技术在桥梁工程管理软件中的应用对于桥梁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豫川, 孙立军.高速公路全寿命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01 (增刊) .

[2]夏井新, 黄卫.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1 (3) .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 篇5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软件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拥有庞大的就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1.培养目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软硬件工具,具有一定的硬件维护能力和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除须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重点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流行软件工具,高质量地开发大中型软件项目。具有熟练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2.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型数据库处理技术等。

3.软件专业学习基本要求

(1)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数学好并不等于你逻辑思维一定好,是需要通过难易不同的题去测试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2)英语能力,能记住常用的英语单词,会运用基本的语法,因为需要敲代码的,所以你一定要有英语基础。

(3)要有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勇于尝试。

4.就业方向

企事业一线直接参与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技术支持和维护工程师、软件销售与推广人员等岗位。

5.职业资格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程序员、软件评测师、系统分析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微软认证专业开发人员(MCPD);SUN认证JAVA程序员(SCJP)等。

6.武汉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发展前景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携手慧众聚成集团共建软件开发专业,致力于为政法部门定向培养现代信息化警务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技能、具备优良职业素质的新型紧缺软件开发人才。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 篇6

【关键词】计算机 软件技术 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9-01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的不足

1.软件产业核心技术匮乏

我国目前的软件技术开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研制的初期,无论是开发能力或者是应用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极度匮乏,造成我国的软件产业在全球的软件生产开发中位置偏下,研制的新产品质量水平较低。产品质量的无法保证,究其原因是我国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最前沿技术的研发仍然还处于尚未研制阶段,出现了空白。

2.软件顶尖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的研制工作者大部分属于基础性人才,众多高端设想无法实现。由于软件顶尖人才的缺乏,导致我国的软件开发领域要想取得突破,向更深领域扩展,遇到了较大难题。并且,软件专业人才的资金投入也会相应提高。

3.软件产业研制环境影响

在我国以往的计算机技术研制过程中,研发人员往往更加注重硬件的开发,而忽视了软件的开发,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投入的人力,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还经常遇到盗版、非法竞争与利益诱惑等不良现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这一系列原因导致软件企业技术研发过程中投入的“三力”不足,软件开发优良环境就无法形成,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大大降低,发展空间自然也就无法提升。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

1.软件生命周期方式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该避免盲目性,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开发。软件生命周期法是软件开发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软件生命周期法将软件的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区分,每个阶段的准备和结束都需要按照各阶段的严格要求。软件生命周期一般维持时间为6个月,也就是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根据遵照相关要求标准,更具实际研发情况进行调整等,完成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2.原型化方式

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要进行严格定义以及预说明,并要求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刚开的时候就要对系统整体功能及信息需求有全面、准确、深刻的认定。倘若用户提出的软件目标没有相应的输入或输出需求,又或者是开发商对于系统的适用性和人机界面的形态难以确定,此时,开发人员就可以采用原型化方式,通过对该研究阶段的研究,来确定软件本身需要满足的要求。在此期间,开发人员还要注重对各方面的评审,继而进入修改阶段,直到最后顺利完工,满足用户需求。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具体应用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之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是为了让计算机技术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应用最普遍的工具,使用者不需要具备较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应用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是应该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决定。计算机软件开发还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全过程,让软件技术功能与实用得以体现。

四、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方向

1.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格化形式是网络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互联网发展迅猛,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联系日益紧密,网格化发展必然会成为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更多的居民提供便利与服务。

2.开放化方向发展

开放化发展主要是指软件源代码开放与软件产品逐渐开始标准化,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发展能够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行业内人员的共同进步,使得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进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与应用空间。

3.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人工智能化的社会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软件技术也会随着该方向发展,如果人工智能软件研发成功,将会是软件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五、结语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加强,人们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扩展,各种高技能手段不断满足人们需要,这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将会加快我国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建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产品,提高办事效率。除此之外,今后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还要加强知识技术的创新,还有与用户实际需求的贴合度,从多个方面推动计算机软件开发产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清华,周文军.软件开发人员应该掌握的几种编程语言 [J].科技资讯,2012.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7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可有效提高效率

一个企业往往需要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常常需要系统的、繁杂的资料。企业传统的培训管理中,往往是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和系统的学习。这种做法实际上消耗了员工大量精力,并且成效并不显著。

并且,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的任务往往很繁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就可以避免浪费时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有侧重点,可以减少企业投入的财力物力,也可以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更加精简、有效率。

1.2计算机软件技术对人才测评可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

企业在对人才进行测评时,需要保存一系列的档案、数据,进行有效地信息采集十分必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对企业的人才测评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企业对各方面信息的采集,并且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对培训信息进行录入时,对培训管理进行负责的专人应该侧重询问一些本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减少与之无关的信息,是高效的人才系统得以建立并使用。例如,企业对员工进行档案整理时,可以根据其性格、特长、爱好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总结出适合员工工作的一些方案,避免对人员的使用不当。

1.3 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使培训管理信息得到保存

企业前期对人才会进行培训,但是培训资料容易遗失、不易保存,对人才培训的数据也容易有所缺失,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工作人员前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保存、备份相关资料,培训情况及时整理存入计算机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后期资料不全、人员培训记录缺失等问题。公司对内部人员进行统筹管理时,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料,以便于对工作进行合理划分,使得公司得以高效运转。将资料保存在计算机软件中,是能够使公司进行统筹管理的重要手段。

2 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管理

2.1 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输入

一方面,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个人基本信息进行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学历、特殊技能、个人履历等。以个人履历为例来说,包括是否有工作经验、曾从事的单位、获得的奖励等,其中获得奖励还包括在什么时间获得奖励、因何事获得奖励等。每一项个人资料可能包含多项相关的资料,因此,个人信息显得复杂且多样化。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对此进行归档保存,把复杂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存、归类。这极大便利了企业对个人资料的管理。

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培训信息进行管理。培训信息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培训项目、负责人员等。还要记录培训的具体内容、在培人员的编号,若是培训期间表现优异者获得荣誉,还要对其所获得荣誉进行记录。

2.2 在培训管理中计算机软件技术提供的作用

查询更加快捷。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常常需要调用各种人员的具体资料,只需通过简单的搜索检索就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各种资料进行过滤分类,提供最接近检索者所需要的资料,这极大方便了检索者查询资料,节省了时间,更加高效、快捷。

个人信息的保护。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个人信息的泄露、恶意病毒的攻击、黑客的攻击等对培训管理中的信息造成了威胁。培训管理中的信息往往包含了大量的个人隐私、重要数据,如果遭到泄露,往往会对个人及公司造成大量的损失。企业往往会重视对培训管理信息的保护,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因此,培训管理的信息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

等级权限的管理。不同等级的人员获取的权限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级别越高的人员对信息获取的权限越大。在计算机软件管理中,负责培训管理的人员被要求定时对信息进行更新、整理,便于查询,获取最新信息。对于培训管理中的信息获取,不同的人获取的程度不同。例如,有的人可以查看所有资料,有的人则只可以查看其中部分资料。计算机软件技术对这一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功能。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培训管理中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信息的传真、打印、拷贝等。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方面资料的打印。这极大方便了培训管理信息的传递。

3 重视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3.1 计算机软件技术方便培训管理信息的保存和查阅

运用传统的纸质档案对培训管理信息进行保存,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花费一定的财力,还要聘请专业的档案记录人员,在对培训管理信息进行保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缺漏,也不便对培训管理信息进行更新、整理。传统的纸质档案受影响的因素多,天气状况、人为失误等都可能造成档案的缺失、破坏。需要查阅信息时,由于资料繁多,也不方便及时查阅。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培训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保存资料的时间更为长久,甚至可以永久保存。也可以对信息进行备份以防信息的丢失。总之,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培训管理信息进行保存优于传统纸质档案对培训管理信息的保存。

3.2 企业应该重视培养相关的人才

利用计算软件技术对企业进行培训管理,还需要专业的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每个企业应该具备的技能。对相关方面的人才进行培养,有利于企业办事更高效,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人才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被需要。企业拥有相关人才,可以使企业高效、快速运转。

3.3 如何实现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管理

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力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支持,自主研发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培养自己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团队。实力一般的企业,可以对相关方面的人才、技术进行引进,加以培训,使其能够适用于企业的发展。计算机人员对企业的作用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企业对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的人才是每个企业发展所必须的。

4 结论

经济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本文强调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企业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培训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的人才更是越来越被需要。因此,企业培养相关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诉求。本文最后强调了企业应加强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秦燕.基于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5):49-51.

[2]曹誉竞.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2):20.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8

关键词: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软件状态管理

0 引言

软件测评已成为装备定型考核必备环节, 对于装备主管部门来讲, 装备中软件经哪家测评机构测评合格, 固然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来获知, 但由于管理系统与要管理的具体型号的装备软件是分离的, 这种分离性无法避免由于管理上未及时更新所导致的信息不一致[1]。对于测评机构而言, 某型装备中某个版本的软件是否是经本测评机构测评合格, 也需要一种机制, 确保将本测评机构的身份信息与经过测评合格的装备软件信息捆绑在一起, 从而实现对测评合格的装备软件的认证。

数字签名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信息的一种签名确认方式, 它将某个密码算法作用于需要签名的消息, 产生一种带有操作者身份信息的编码, 将该编码与签名的消息捆绑在一起, 从而实现信源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技术在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以及匿名性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大型网络安全通信和电子商务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2]。数字签名技术契合了在对软件进行测评后需加入测评机构身份的装备软件状态管理需求, 采用数字签名对软件实现测评机构签名, 可以使经过测评的装备软件打上测评机构的标签, 便于对装备软件维护变更实施验证和仲裁。本文利用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对软件内容的消息摘要值进行数字签名, 验证了基于欧拉定理的数字签名算法RSA, 探讨了其在装备设计定型软件测评中测评机构签名应用的可能性。

1 数字签名原理

1.1 数字签名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 为表达事件的真实性, 常常需要当事人在一些契约、合同、书信等文件中手写签名或盖上表示自己身份的印章, 手写签名与印章就起到了认证、核准、鉴别的作用。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今天, 文件不再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体, 而是以电子形式进行存储和传输, 传统的手写签名与印章方式已经很难适用, 需要一种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认证的新手段。

数字签名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信息的一种签名确认方式, 可以防止通信双方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欺诈。这种欺诈有多种形式, 如银行通过网络传送一张电子支票, 接收方可能改动支票金额, 并声称是银行发过来的。由于接收方有能力伪造发送方发出的电子文件, 因此发送方也可以对自己发出的电子文件予以抵赖, 从而获得非法利益。数字签名是对数字形式存储的电子信息进行处理, 产生一种类似于传统手写签名功能的信息处理过程。数字签名将某个算法作用于需要签名的消息, 产生一种带有操作者身份信息的编码, 消息连同其数字签名能够在通信网络上传输, 可以通过一个验证算法来验证签名的真伪以及识别相应的签名者。

在数字签名技术中, 将执行数字签名的实体称为签名者, 所使用的算法称为签名算法, 签名操作生成的编码称为签名者对该消息的数字签名。有了数字签名后, 就可以实现信源认证, 在技术上避免欺诈和抵赖的发生。当发送者A发送一条消息给B, 在发送的消息上加入自己的数字签名, B接收到以后只要验证A在消息上的数字签名的真实性, 就可以确认消息是A发出的。同时, 因为消息上有A的数字签名, A就不能否认其发过的消息。因此, 数字签名是保持数据完整性、实现信源认证的重要工具。

类似于手写签名, 数字签名应满足3个基本使用要求:

(1) 不可否认性。签名者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否认自己曾经签发的数字签名。

(2) 可验证性。收信者能够验证收到的数字签名, 而任何人都无法伪造别人的数字签名。

(3) 可仲裁性。当双方对数字签名发生争议时, 可通过可信的第三方仲裁机构裁决。

1.2 数字签名系统组成

一个数字签名系统由签名者、验证者、数字签名方案几部分组成。签名者出示自己的签名, 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让验证者确认所发送消息的完整性;验证者验证签名, 以此来确定签名者的身份或判断消息的完整性;数字签名方案由签名算法和验证算法两部分组成[3]。

签名算法用于对消息m产生数字签名, 记为s=sign (m) , 它通常受一个签名密钥的控制, 签名密钥是保密的, 由签名者掌握, 不知道密钥的人不可能生成正确的签名, 从而不能伪造签名。验证算法用于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记为ver (m, s) , 它通过ver (m, s) =True或False来验证签名。数字签名方案形式化为一个五元组 (M, S, K, sig, ver) , 其中:M是所有可能消息的一个有限集合, 称为消息空间;S是所有可能签名的一个有限集合, 称为签名空间;K是所有可能密钥的一个有限集合, 称为密钥空间, sig是签名算法。

ver是验证算法, sig是一个映射:

ver也是一个映射:

1.3 公钥密码体制模型

公钥密码体制是现代密码学中一种划时代的革命性、创新性的密码体制, 公钥密码的诞生, 解决了传统密码学中无法解决的大量问题。公钥密码体制有两个密钥:一个叫做公钥 (public key, 简写为PU) , 用于加密和签名的验证;一个叫做私钥 (private key, 简称PR) , 用于解密和签名。只要私钥PR是保密的, 即使公钥PU公开, 密码也是安全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解密模型如图1所示。

若Alice要给Bob发送消息m, 只需要用Bob产生的公钥PUb加密m后发送给Bob即可;Bob收到后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私钥PRb进行解密, 就可以得到明文m。任何不知道Bob私钥的人, 都无法对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 也无法从公钥PUb推导出私钥PRb。

公钥密码体制的核心是设计或寻找一种限门单向函数, 不同的密码算法仅仅是限门单向函数不同而已。所谓的限门单向函数是指满足以下3个要求的一类函数f:

(1) 正向计算容易, 即如果知道x, 计算y=f (x) 相对容易; (2) 反向计算极其困难, 即如果知道y=f (x) , 反向计算x=f-1 (y) 非常困难; (3) 存在限门△, 即如果知道y=f (x) 和它的限门△, 计算x=f-1 (y) 则相对容易。

第一条要求相当于公钥密码的加密运算, 知道明文m和公钥PUb, 计算加密运算相对容易;第二条要求相当于攻击者知道公钥PUb无法推导出私钥PRb, 知道公钥PUb和截获的密文c无法恢复出明文m;第三条要求相当于公钥密码的解密运算, 知道密文c和私钥PRb, 计算解密运算相对容易。这里, 私钥PRb就是一个限门, 为安全起见, 作为限门的私钥PRb必须对外保密。

1.4 数字签名实现模型

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本质上是公钥加密算法的逆应用。在签名算法中, 签名者用自己的私钥对签名信息进行加密运算;在验证算法中, 验证者仅适用签名方的公开信息即公钥进行解密运算, 从而验证签消息的发送者。因而只有签名者自己才能产生代表他意愿的有效签名, 别人不知道其私钥, 不可能伪造有效签名。任何用户只要知道签名者的公钥, 就可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图2给出了基于公钥密码的数字签名的实现模型, 发送者用自己的私钥PR对消息m进行签名, 生成签名sigPR (m) , 将消息m和签名仪器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用发送者的公钥PU对签名sigPR (m) 进行解密, 比较解密结果与消息m是否满足验证函数, 若满足则说明此签名有效, 否则签名无效。由于公钥和验证算法都是公开的, 任何收到签名的人都可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数字签名与加密是不同层次的过程, 数字签名不要求保密性, 签名算法是一个单向函数, 并不要求从签名还原出原消息。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公钥密码的加密运算速度相对较慢, 如果直接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则效率较低, 因此通常先将原始消息经过hash函数处理, 得到消息摘要, 再签名消息摘要, 然后用签名者的公钥解密收到的数字签名, 再将结果与重新计算的摘要相比较, 以确定数字签名的有效性。显然, 只有当签名解密的结果与重新计算的消息摘要一致时, 签名才为真。一个消息经过hash函数生成的消息摘要常常只有几百比特, hash函数的运算速度很快, 两次hash函数处理的开销对系统影响极小, 因此, 经过hash函数处理后再对消息摘要签名能大大提高签名和验证的效率。图3为基于hash函数的数字签名实现方法。

2 数字签名算法及其实现

当前, 被人们公认为安全有效的三类公钥密码体制分别基于大整数因式分解的困难性、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等数学难题, 分别以RSA、ElGamal和ECC等密钥算法为典型代表。本文重点研究RSA算法及其在装备软件状态签名中的应用问题。

2.1 RSA数字签名算法描述

RSA算法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三位著名的密码学家Rivest、Shamir和Adleman提出的一种满足全部要求的公钥密码算法, 它是一种明文和密文都是t比特的分组密码算法, 其数学基础是数论中的欧拉定理, 其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因式分解的困难性, 是至今仍被认为安全的少数几个公钥密码算法之一, 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事实上的公钥密码标准, 在现代密码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

RSA数字签名过程包括密钥生成过程、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3个部分。

2.1.1 密钥生成过程

(1) 取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q, 计算模数n=p×q, 计算n的欧拉函数φ (n) , 根据欧拉函数的性质有:

(2) 选取加密指数e, 要求:

其中, 式 (4) 表示e与φ (n) 的最大公约数为1, 即e与φ (n) 互素。

(3) 计算解密指数d:

即d是模剩余集中的e的乘法逆元。

(4) 将e和n公开, 作为签名者的公钥, d作为签名者的私钥, p、q是算法中的秘密参数, 需要保密, 如不需要保存, 计算出公钥{e, n}和私钥d后, 可将p、q销毁。

2.1.2 签名过程

设待签名的消息为m, 签名者利用私钥计算出加密后的消息:

s就是签名者对消息m的数字签名。

2.1.3 验证过程

接收方接收到签名 (m, s) 后, 利用公钥计算:

如果m’=m, 则s是签名者对m的RSA签名, 验证通过;否则, 签名不正确。

2.2 RSA签名算法安全性分析

RSA算法的安全性基于大整数因式分解的困难性。选择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和q后, 计算模数n=p×q相对容易, 而要通过公开的n分解出p和q, 当p和q很大时, 目前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攻击者无法从n中分解出p、q, 就无法计算欧拉函数φ (n) , 也就无法进一步通过公开的公钥e和式 (5) 计算出私钥d, 因而攻击者就无法利用签名者特有的私钥d对信息进行冒名签名。

为保证RSA算法的安全性, 在选择算法的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q的数值应足够大, 并且不应很接近, 长度最好相差几位。

(2) gcd (p-1, q-1) 应该很小。

(3) (p-1) 和 (q-1) 、 (p+1) 和 (q+1) 都应有一个大的素因子。

(4) p/q不应是一个接近于带有小分子或小分母的有理数。

(5) 模n不能共享。

(6) 公钥e的值应使计算得到的私钥, 为满足该要求, 通常先选取私钥d, 使其满足且gcd (d, φ (n) ) =1, 然后再由私钥d计算公钥e:e=d-1modφ (n) 。

(7) 一旦私钥d暴露, 应立即改变p、q和e、d。

除注意以上7点意外, 应用RSA进行数字签名时, 可以不直接对原始消息进行签名, 而是对消息摘要值进行数字签名,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字签名算法的效率, 而且增加了安全性。

2.3 RSA数字签名与验证算法实现

基于RSA的数字签名算法原理十分简单, 也较容易理解, 但在具体实现时,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互异的大素数p与q的产生问题、公钥e的选取问题、模指数mdmodn的快速计算问题等。所幸的是在Visual studio2010for C#.NET中已经提供了相应的算法库程序。

Visual studio 2010for C#.NET中加解密服务由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命名空间提供, 其中的RSACryptoServiceProvider类对应为RSA算法的服务类[5]。使用RSACryptoServiceProvider类进行数字签名时, 通常需要采取如下步骤: (1) 生成一个RSA签名加密服务对象RSASign; (2) 如果已经存在密钥参数, 则导入已保存的密钥参数, 否则使用加密服务对象默认的密钥参数, 同时将该密钥参数保存; (3) 对需要数字签名的信息产生摘要信息; (4) 利用RSASign.SignHash方法通过私钥对其摘要信息加密来计算签名。

进行数字签名验证时, 采用如下步骤: (1) 生成一个RSA签名验证服务对象RSAVer; (2) 导入签名加密服务对象RSASign保存的密钥参数; (3) 对需要验证签名的消息产生消息摘要Srchash; (4) 利用RSASign.VerifyHash对消息摘要Srchash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3 数字签名的软件状态标识实验

图4为本文设计的实验程序, 在硬盘中任意选择一个文件, 执行【生成摘要】, 会产生出该文件的摘要信息, 执行【生成密钥】, 会生成RSA签名的密钥信息, 然后执行【生成签名】, 会生成该文件的签名信息。

在生成密钥时, 可输入密钥长度, 当输入密钥不同长度值KeyLen后, 生成的私钥d和公钥中n的长度就为所输入的长度KeyLen, 同时利用生成的RSA算法密钥对对摘要值进行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的长度也为KeyLen, 即签名的长度由密钥的长度确定。所能设定的密钥长度最少应为48个字节, 即384位, 当小于48个字节后RSACryptoServiceProvider类就无法再产生密钥, 选定最小的密钥长度48进行文件的数字签名可以满足软件状态的使用要求。

4 结语

装备经设计定型软件测评后打上测评中心特有的标志, 有利于实现装备软件状态管理的有序控制。数字签名技术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本文研究了RSA数字签名算法的原理, 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10for C#.NET中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命名空间中的加解密服务类进行了数字签名的实验, 证明结果是可行的。但本文中的数字签名还只是一些十六进制代码, 后续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代码转化成当前广泛使用的二维码, 以更直观地表现装备软件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陈涛, 李伟.基于SVN的版本控制方案研究与比较[J].金融电子化, 2009 (5) .

[2]林晓芬, 付敏峰.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安全[J].软件导刊, 2012 (1) :139-141.

[3]邓元庆, 龚晶, 石会.密码学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武斌.数字签名技术常用加密算法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2 (1) :16-18.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9

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1.1 数据挖掘流程

通常而言, 数据挖掘可划分成四个阶段, 分别为选择、预处理、挖掘以及吸收, 如图1所示。其中, 选择是就有着极强交互性的庞大数据而言的, 在工作期间受信息数据不断更新影响, 通常要对数据展开重新选择;预处理则是将没有得到加工的信息数据变换成适宜挖掘处理的形式;挖掘是经由科学计算方法将预处理数据输入系统, 在庞大数据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从而完成分类、聚类等工作;吸收也就是数据的后处理, 其是为了将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反馈给用户, 使数据预处理、挖掘环节具备真实意义。

1.2 数据挖掘技术

现阶段, 在软件开发中数据挖掘技术诸如分析、聚类、预测及统计等已经得到较好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数据挖掘繁杂工程得到一定的简化, 也就是在海量的数据中尽可能快的时间内找出人们所需的信息, 且对系统予以反馈供人们使用。在数据挖掘工程中, 较为常见的技术包括关联发现、分类树、课时数据挖掘等, 同时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回归建模、统计分析等。在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中应当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以完成好软件开发信息管理工作。

2 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

2.1 软件开发数据较为复杂

现阶段, 软件开发数据以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 前一种数据多牵涉软件版本对应信息及缺陷报告等, 后一种数据主要涵盖相关软件代码及文档等。该两方面数据无法使用同一种算法, 然而它们相互又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换而言之, 在数据挖掘算法开发方面, 为了尽可能权衡到两方面数据的复杂关联, 很大程度上提升数据挖掘难度。

2.2 分析手段并非传统模式

软件开发数据挖掘后续工作是把取得的信息提供给需要的用户。在以往数据挖掘应用期间, 就好比电子商务或者金融行业, 就是把信息转化为文字或图表。然而, 软件开发人员所需信息并非如此简单, 其还涉及了缺陷定位、编程模板等用户信息, 所以对数据挖掘技术提供较高的要求。

2.3 数据挖掘结果评价标准不统一

现如今, 数据挖掘技术在诸多行业得到普及推广, 同时在结果呈现及评价标准等内容上相对完备。然而, 在软件开发新型管理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却并非如此。软件开发人员要获取诸多、繁杂的信息, 且信息表示方法各不相同, 如此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数据挖掘结果展开定量准确分析的难度。

3 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在软件开发信息管理过程中, 经对数据挖掘技术科学合理应用, 可为软件开发带来极有利的帮助, 达到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的要求, 消除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期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全面软件开发行业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 要与时俱进, 大力进行改革创新,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3.1 数据挖掘技术在开源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开源软件, 即源代码为开放的软件, 此类软件现阶段大部分对用户是不收取费用的, 也正是受此影响提升了开源软件控制管理难度, 鉴于此, 可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改善开源软件的资料。就好比, 日本某高校学生推出了一个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 该系统一方面可对大型系统开展数据挖掘, 一方面能够一系列开源软件开展数据挖掘。

3.2 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软件项目管理中数据挖掘多表现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对组织关系开展的挖掘, 一方面为对版本控制信息开展的挖掘。软件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对组织关系开展挖掘主要是指对人力资源开展协调分配。就好比, 一个庞大工程可能同时有千百余人参与, 在工程运行期间人员相互会出现频繁的信息数据交互, 经对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应用, 能够对人员组织关系展开合理划分, 积极促进软件项目管理的有序开展。同时, 数据挖掘技术还可应用于挖掘版本控制信息, 能够有效缩减系统维护成本, 改善软件项目管理水平。

3.3 数据挖掘技术在程序代码及机构中的应用

在数据库中收集有价值的代码、构件, 现阶段, 较为常用的手段包括经由关键词开展索引、经由记录输入- 输出关系索引以及以建立交互关系图为基础的方法等, 我们常常使用的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均能够开展数据检索。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软件开发信息管理过程中, 经对数据挖掘技术科学合理应用, 可为软件开发带来极有利的帮助, 达到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的要求, 消除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期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此, 相关人员务必要明确认识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 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 积极促进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有序开展。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分析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 对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概述、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的促进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软件开发,信息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坤, 陈立文, 张国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软件项目管理体系[J].经营与管理, 2012, (12) :34-35.

[2]毛澄映, 卢炎生, 胡小华.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科学, 2009, 36 (5) :1-6.

[3]马保平.关于对软件工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19) :196-197.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10

(一) 数据挖掘的定义

数据挖掘可以当作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用户可以从大量的数据当中高效、快速地发现令人感兴趣的各种规则, 挖掘的各种知识可以用于决策支持、信息处理和查询等。上个世纪末, 数据挖掘开始流行并获得很好的发展, 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行业领域, 尤其是商业领域, 当前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财务决策支持、信用调查和市场营销等不同领域都获得较好应用。

(二) 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

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1.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数据挖掘算法中的基础, 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也都需要利用统计分析技术, 例如数据仓库中的关联算法利用了置信度和支持度, 而聚类分析中利用了K均值算法。统计分析在回归建模和辨别分析当中都具有鲜明的优势。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能够根据数据仓库中相关联的量度标准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群组, 而且同一个群组内的数据具有相似性。聚类分析的附加结果是对每个类数据的综合描述, 而且这些附加结果对数据集分析而言非常关键。

3.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也是数据挖掘的主要技术之一, 主要用户发现数据仓库中大数据间的相关性与关联性。一般的关联规则分析主要基于“支持度——置信度”构架的, 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或者不确定的但是很有意义的规则。

此外, 还有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和决策规则、遗传算法和可视化方法等。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企业财务管理模型

(一) 财务管理系统架构

运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设计的财务管理系统具有核算、管理与决策功能,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深入分析现实的、模糊的、历史的、清晰的、内在的和客户的多层次、多角度信息, 并且运用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等多种数学方法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与分析, 从而辅助企业决策者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决策, 实现财务决策的智能化和动态化。

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管理系统采用“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的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组织层和数据分析展示层等三个主要层次。数据获取层属于后端处理, 数据存储组织层属于中间处理, 而数据分析展示层属于前端处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财务软件系统结构含有三个重要的主体, 第一个主体是数据库系统与模型库系统的结合, 是决策支持的基础, 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定量的计算分析信息;第二个主体是OLAP和数据仓库, 能够从数据仓库中提取综合数据与信息, 而且这些数据与信息能够体现出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内在本质;第三个主体是专家系统和数据挖掘的结合, 数据挖掘将知识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挖掘出来并加入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库, 从而帮助知识推理的专家系统进行定性分析与决策辅助。

(二) 财务管理系统处理过程

系统体系架构从逻辑上分为后端处理、中间处理和前端处理三个重要的步骤。

1.后端处理

利用数据ETL工具将多个数据源的业务数据根据数据仓库构建的模型进行信息抽取、清洗、净化和加载等, 数据源可以是企业内部财务系统, 也可以是外部财务系统, 系统可以是CRM、S C M 、 E R P和O A等相关系统。 后端处理的数据能够为数据查询、报表、数据挖掘与多维分析提供可靠、稳定的数据源。

2.中间处理

中间处理的主要功能在于根据定义的企业信息模型和数据建模工具对数据仓库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多粒度、多级别和多层次的数据信息, 并且为OLAP数据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3.前端处理

前端处理主要是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表示, 利用多维分析工具、多维报表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综合数据查询、数据分析与统计和统计图表的生成等,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人机交互, 并且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辅助。

(三) 财务管理系统模型

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系统模型是投资决策模型, 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合适的投资决策, 并且本文的研究也是为了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集成分析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案有单指标、多指标, 也有单方案和多方案等不同类型, 而为了提高企业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 决策指标往往不止一个, 因此多目标多方案的决策评价方法是企业投资的必然选择。

方案优选是为了能够从多个确定的方案中筛选出最优的可行方案, 但是实际的划分选择中存在了模糊性。为了能够确定最优的方案, 需要按照以下的思路设计出合适的模糊层次综合优选模型。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投资决策因素指标, 包括经济效果、环境效果和社会效果等三个主要的方面, 其次针对评价对象选择呢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出合适的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 并且建立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投资方案的指标体系, 具体包括财务层面指标、技术创新层面指标、顾客层面指标、发展潜力层面指标、业务流程层面指标、社会层面指标和风险层面指标等。

其次,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上述指标体系中不同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有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用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求解出不同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差异度与贴近度。

最后, 投资决策中应用的数据挖掘技术, 并且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同时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投资项目综合评价, 帮助企业的管理层选择最合适的投资策略。

三、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上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管理模型, 可以在以下两个重要的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应用:

(一) 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中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反映的是企业获得利润收益的能力, 是公司组织生产、销售各项活动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 同时也是企业在行业内获得竞争优势, 不断发展的保障, 因此企业对盈利能力都非常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企业可以借助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对企业财务报表、账目和凭证等相关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从而找出能够计算出上述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 最终得出分析结果, 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结合盈利能力指标计算结果与行业发展趋势, 评价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而这些工作不仅是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重点, 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财务中投资管理分析

企业投资管理业务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收益, 同时也是重要的财务管理职能之一, 企业投资管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成本分析和项目收益等。由于投资项目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投资业务, 同时也要制定出投资与融资方案的风险防控措施, 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在进行投资管理分析时首先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而此时需要借助大量的统计工具和数据挖掘分析模型,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动态地提供投资项目环境和行业发展变化的相关数据资料, 因此企业管理层可以借助这些数据资料构建数据挖掘模型, 得出对企业投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的信息。其次, 企业的投资管理决策要确保实效性和正确性, 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投资和融资管理分析时, 需要清除地了解融资金额数量、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期限, 这些都是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企业为了能够筹集到所需要的合适融资金额, 就需要对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对资金使用的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 同时还要综合比较不同融资方式自身的风险与成本, 此时, 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和回归分析模型预测企业投资、融资所需资金量, 并且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模型分析不同渠道的成本与风险系数, 从而挖掘出最适合企业筹资的渠道、方式和期限, 确保企业能够以尽可能小的风险与成本筹集到所需资金。

四、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企业财务分析中的意义

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企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成本问题、质量问题, 因此要求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要加强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调整财务中的相关数据, 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一) 有效降低财务分析的成本

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从长远来看,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动态和实时地反映出财务管理中的各种信息, 并且通过构建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对企业财务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数据多次访问、计算和分析, 因此能够有利于企业减少财务管理的成本。

(二) 深化财务分析层次, 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合理地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 因此能够挖掘和分析出企业财务数据中所隐藏的大量会计数据, 并且揭示财务管理数据的重要价值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 扩大财务分析范围, 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

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扩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与范围, 例如总公司可以分析分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创新金融工具信息、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筹资信息等。数据挖掘的这些功能与应用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有着很大的区别。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 并且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动态;与此同时, 企业还能够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整合, 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不仅对相关概念与技术的内容与应用进行了介绍, 同时也对基于数据挖掘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型设计给出了具体思路, 讨论了该模型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为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指明了方向与重点。虽然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但是却在企业财务管理和分析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提供精确的数据, 同时也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和便捷, 同时也为企业财务分析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为管理决策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数据挖掘分析需要的源数据务必真实、准确, 否则财务管理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就不具有可靠性;其次, 财务管理模型还需要综合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 确保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具有可信性, 当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制约, 但是由于实效性和动态性, 导致模型分析的因素难以做到全面, 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未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马明志, 李艳东, 鞠亚辉.高校智能财务分析系统设计研究[J].商业会计, 2015 (5)

[2]叶福兰.数据挖掘在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

[3]黄达雄.智能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软件的现状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10)

[4]汪诗怀.企业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5)

[5]车书.智能财务分析系统实践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4)

[6]吴胜, 张智光.浅析未来智能财务软件体系结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版) , 2015 (10)

[7]刘芊.智能管理新航向——智能财务分析系统[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11)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11

关键词 Web应用软件测试 现状问题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Web应用软件自身具备的特征为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以及测试技术的革新带来种种挑战,包括Web应用软件的异构性、分布性、并发性以及平台无关性等,令Web应用软件测试相较于传统程序测试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Web应用软件开发主要包含四个阶段,即软件设计阶段、软件开发阶段、软件运行阶段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上述四个阶段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软件测试技术以保障Web应用软件的使用性能。

1 Web应用软件的特点及故障分析

Web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以及遇到的问题都与其区别于传统软件系统而言的特殊性有直接关联:

第一,Web应用软件系统是一个多层架构的体系结构,其在逻辑层面包含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层。表示层与业务逻辑层之间的数据流通不在同一系统平台上,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的信息共享也不在同一系统平台上,表示层与数据层的数据信息传输也不在同一系统平台上。也就是说,Web应用软件系统的多层架构设计的先天特征为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测试工作不仅要顾忌单层系统平台的性能,更要考虑多层平台之间的性能匹配与整体性能调整。

第二,Web应用软件平台的搭建数据语言包含HTML、XML、Java、JSP等多类型编程语言技术。由此可以看出,系统对应的测试技术对于编程语言技术的要求以及覆盖范围有较高标准。换言之,多语言的Web应用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为其测试工作带来困难。

第三,从Web应用软件的组成成分数量看,其以若干实体为系统组成单位,这些实体可能为HTML文档,可能为XML文档,也可能是ISAPI程序。也就是说,Web应用程序的组成成分纷繁复杂、数量较多,为其测试工作的进行带来较多困难。

第四,Web应用软件的运行机制集合分布式、并发性、动态性以及交互即时性等特点,其运行机制包含用户提出请求、服务器给予响应、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交结果、用户解释执行。可见,在整个Web应用软件系统的流程中,服务器提交的结果可能包含多种语言,对其的解释执行操作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与此对应的测试体系也需要具有动态性。从技术层面而言,动态性的测试技术相对于传统测试技术而言更具有挑战性。

第五,Web应用软件的运行过程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原因在于系统内容的运行过程主要受用户意图及用户行为控制,加之用户规模数量较多,因此,Web应用软件的运行过程较难得到统一,从而促进了应用软件测试工作的操作难度。

2 Web应用软件测试的发展方向分析

如前文所说,Web应用软件系统的测试工作从系统属性方面看具有多重挑战,因此,对此议题的研究是一项漫长且紧迫的工作。结合实践经验以及数据整合结果,对于Web应用软件的测试未来的发展,笔者将做如下分析:

第一,MDT技术未来在Web应用软件测试的发展路程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MDT技术是随着MDA应用系统而产生的、对实现测试自动化有帮助的高效率测试手段之一。其测试体系的核心为Web应用软件测试模型的设计与建立。该模型的描述可以凭借U2TP建模语言完成,适用于Web应用系统内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在内的各个级别。当MDT技术的应用软件测试模型建立起来后,测试工作将由该模型构成的测试工具自动完成,在动态性以及多层保障性方面具有高效性。目前,MDT测试技术已经成为应用软件测试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方向。

第二,以Agent为核心的应用软件测试技术近年来以新学科的身份出现,受到了领域内相关研究人士的重视。目前已有学者得出相关应用软件测试框架,其原理是将Web应用系统中的测试任务予以分解处理,凭借不同测试代理对测试工作进行分工,并采取协同合作的方式最终完成Web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相比于原有应用软件测试方法而言,基于Agent的测试技术在自动化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这得益于其依托测试代理高度的分工协作。此外,基于Agent的应用软件测试技术可以降低应用软件测试体系所花费的成本,进而提升Web应用软件的测试效率。目前,此种测试方法由于受到形式化规约、模型检验等因素的限制,在实用性方面还需凭借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加强。

3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可以看出,Web应用软件测试工作时保障应用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能以及可保障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当前Web应用软件测试现状中的困境问题,相关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加强Web应用软件测试研究的力度,通过测试模型的改良、测试策略的调整、测试级别的精确以及测试过程的完善以提升Web应用软件测试技术的有效性。

(作者学号:1330474)

参考文献

[1] 路晓丽.Web应用软件的测试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6.

[2] 刘继华.基于风险的Web应用软件测试方案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

[3] 杨彬,常广炎.Web软件测试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8,01:6-7+10.

技术组态软件应用管理 篇12

当前客户对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软件产品的规模也更为庞大,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很难适应软件产品功能和规模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来适应软件产品的发展。软件复用避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软构件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1 软件复用基本概念

软件复用指的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软件元素的过程[1]。确切的说,软件复用就是开发出可以重用的软件构件,然后使用这些构件,进行构件组装,开发出软件产品。软件复用贯穿于软件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因此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的软件元素都是进行复用。

软件复用过程是在复用成分库中进行检索匹配得到可复用软件资源,并利用可复用软件资源创建软件系统的过程。软件复用过程将软件开发分成两个阶段:面向复用的开发和基于复用的开发。面向复用的开发是产生软件资产的过程,也称为领域工程;基于复用的开发是使用软件资产生产新的软件系统的过程,也称为应用过程。领域工程是应用工程的前提和基础。

2 软件构件技术

软件构件是有一定功能、能够独立工作或能同其他构件装配起来协调工作的程序体[2]。在软件开发周期中,软件构件可以被理解为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设计的程序模块,并且可以实现独立开发部署以及发布,对一个软件企业来说软件构件可以作为该企业的软件产品出售。软件构件在实现过程中对外隐藏了具体实现细节,只提供了构件接口。用户不必关心其实现的具体代码,只要按照接口提供的参数进行调用。所有的构件都要符合一种构件模型,支持可插拔性,允许对不同构件开发商开发的构件进行组装。

构件模型是对构件本质特征的抽象描述[2]。具体的说,构件模型定义了构件的属性、构件的接口结构、构件之间的通信机制等。目前成熟的构件模型有[3]:参考模型、描述模型、实现模型。其中,实现模型主要分为3大流派,分别是Microsoft的分布构件对象模型(DCOM)、对象管理集团(OMG)的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RBA)和Sun的EJB。

3 基于构件的美容美发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框架设计

通过调研、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及对目前美容美发行业管理状况的分析,X21美容美发管理系统包含6个模块:

1)前台管理包括:预约功能、排班功能、结账功能、查询功能。

2)会员管理包括:会员档案信息、积分信息、消费信息、会员卡信息、提醒服务。

3)职员管理包括:人事及档案信息、职务与培训信息、考勤信息、业绩与评优信息。

4)库存管理包括:入库信息、出库信息、调拨信息、库警信息和库损信息。

5)系统管理包括:设置用户及权限,功能模块增加与删除及日志信息。

6)参数设置包括:系统设置:店面、服务项目、提成、考评参数、班次、套餐、代金券管理、库存报警设置。

美容美发管理系统框架采用层次应用程序构架处理复杂的功能。美容美发管理系统的框架分为基础平台层、应用构件层、业务构件层、表示层。对于不同构件,按照其功能进行层次划分,美容美发管理系统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表现层:主要负责同用户进行通信,由ASP.NET页面构成。用户通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与业务构件进行交互。

2)业务构件层:该层由美容美发业务领域的专有构件组成,为表现层提供各种业务的支持,包括打印作业单构件、显示客户信息构件、生成作业单构件、短信群发构件、邮件群发构件等业务构件。

3)应用构件层:该层由基础应用构件组成,可以被不同的业务领域所共用,实现了不同业务领域中通用功能的复用。包括数据访问构件、系统设置构件等。

4)基础平台层:该层是美容美发管理系统框架的基础,采用Microsoft提供的.NET框架和SQL SERVER数据库。

4 构件开发实例

下面以生成作业单构件为例,说明构件实现过程。

1)构件功能描述

生成作业单构件主要包含系统的服务项目单生成和商品销售单生成两个功能。通过对业务功能进行分析,相似功能都集中到生成作业单构件中,因此该构件需要提供两个接口分别对应于服务项目单生成和商品销售单生成。同时对这两个功能的实现需要依赖数据访问构件和用户登录构件功能。服务项目生成模块提供服务的项目包含:剪发,染发,烫发等服务项目。商品销售生成模块需要提供销售商品的完整信息,包括品名、规格、价格、数量、批号以及销售人员编号等信息。

2)生成作业单构件工作流程

通过对开单管理业务分析,开单时应该完成以下工作:输入卡号显示顾客信息,包括上次消费记录,是否预约等信息。填写顾客基本信息,生成开单号。美发师确认作业单。图2给出生成作业单构件工作流程。

3)生成作业单构件实现

生成作业单构件需要提供两个接口分别对应于服务项目单生成和商品销售单生成。生成作业单构件功能示意通过UML模型表示如图3所示,构件依赖于底层的数据库访问构件IDBO.dll.

实现时主要是通过调用数据库访问构件提供的方法,将顾客消费的服务项目和购买的商品加入到美容美发管理系统中,供美发师使用。涉及的操作主要是从服务项目表和商品表中把所需的服务项目和商品以及顾客信息添加到顾客消费信息表中。

在服务项目接口中,接口函数的定义如下,其中YHM作为服务项目信息的参数:

5 结束语

文章阐述了软件复用及软件构件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利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设计开发了X21美容美发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系统功能模块,验证了基于构件软件的复用技术在系统设计和开发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陈菲,刘克勤.计算机软件复用技术研究[J].现代电力.2002,19(6):75-79.

[2]王映辉.软件构件与体系结构—原理、方法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代开发票下一篇:运行维护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