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报

2025-01-29

经济回报(精选10篇)

经济回报 篇1

摘要:简要分析个人经济动机的成因, 并运用网上购物的例子说明信息技术对个人经济动机的决策的关系分析。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科学运用好信息技术分析个人经济行为, 有效体现研究的现实意义, 为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个人经济动机,信息技术,B2B商务模式,信息技术发展,双赢

一、经济动机的含义和经济行为的产生

人们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是为了获得利润, 如果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人们消费也一定会选择能满足基本要求又能节省开支的产品, 可以说经济动机下人们会产生硬消费。

这种经济动机的消费行为会成为导致各行各业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定、资金流向、项目投资、人力资源;决定了什么产品应该淘汰, 什么产品应该加大生产, 什么样的产品应该减少生产;决定了每天有多少新工艺, 新产品, 新服务的问世;甚至决定了整个长长的产业链以及相关产品生产分解出来的很多新行业的发展。

经济行为的产生是经济刺激, 如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税收以及经济信息媒介等, 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行为不是经济刺激的直接映射, 其间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介变量的作用, 这些变量包括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认知方式、收集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对经问题的兴趣等。经济刺激通过中介变量的加工制作形成经济行为的意向, 而意向的外在显现才是人们所能看到的经济行为, 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一系列消费行为等等。

基于这样的观点, 我们对个人经济现象的研究应该从个人经济行为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从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人手, 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它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寻找经济过程中由此及彼的运动轨迹, 揭示经济现象和本质。笔者拟研究经济动机影响下产生的行为与因果回报的关系, 并且用信息技术来加于分析。

二、从个人的经济动机来分析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

到2008年, 我国的上网人数已到2.1亿。这是许多业内人士始料未及的。同时, 电子商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7年B2B电子商务公司中有62%的公司其交易额增加10%~20%, 国内B2B电子商务公司的访问量呈现整体增加趋势, 57%的B2B电子商务公司访问人数相对上个月增加幅度在30%~50%之间。同时, B2C网站的访问量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50%的B2C公司网站访问量增长10%~30%, 访问量增长50%以上的公司数和增长20%~50%的公司数均大约占总体的20%左右, 网上购物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有近90%的公司今年10月份销售收入有10%~30%的增长, 显示出中国电子商务在过去的网络泡沫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电子商务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商务形式已是必然。

人们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 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价格上的优势是传统购物所无所比拟的, 因为网上销售的商品一般都打折, 而且往往比传统购物方式享受更大的折扣。其次, 物品种类齐全。你喜欢的东西如果在购买者当地买不到, 或者没有合适的号码, 如果选择上网购买, 很多时候可以找到中意的。这是经济动机里面的心理因素起主导作用。再次, 比起传统购物方式, 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还可以节约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些也驱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

三、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个人的经济动机与回报的关系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分析我们个人经济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寻到经济规律, 更好的实现企业乃至社会的效益。信息技术说得广泛一点就是运用互连网为平台, 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如当下流行的网上交易, 代表公司的公司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盛科技等, 他们采取的都是B2B电子商务模式。英文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 一般指公司与公司间的交易, 比如, 供货商与销售商。其盈利模式简要来说就是用更多的渠道降低成本, 同时更适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同时几家成功的公司如:阿里巴巴被誉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 不仅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 也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阿里巴巴汇聚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 同时通过增值服务为会员提供了市场服务。目前阿里巴巴主要依靠中国供应商、委托设计公司网站、网上推广项目和诚信通赢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诚信通, 由于能够协助用户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 因此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诚信度的建立深有意义。

四、个人经济行为与网站盈利的辩证关系——以阿里巴巴“诚信通”为例

那么, 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网站盈利是谁决定谁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诚信通”。那么什么是诚信通呢?简单来说就是阿里巴巴的产品。一般阿里巴巴免费会员和收费会员使用的软件都叫阿里旺旺 (贸易通版) 。其中付过一定费用 (2800元/年) 的企业就叫诚信通会员。作为浏览者可以通过诚信通指数来帮助你在众多的会员中选择更符合你要求的会员, 让你的交易更加安全, 可靠, 放心, 有效。诚信通指数是阿里巴巴在诚信通会员的“诚信通档案”基础上推出的一套评分系统, 旨在塑造更加诚信的市场氛围。目前由A&V认证, 证书及荣誉, 会员评价, 经验值等构成。诚信通指数会不断丰富, 不但会包含信用度, 还会囊括活跃度等信息, 它将成为会员了解客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数。在搜索和查看信息时, 您可以通过点击“按诚信通指数排序”来对搜索结果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 从而选择您满意的会员。作为诚信通会员可以从网上看到买家的采购信息并在线跟客户交流。阿里巴巴推出的诚信通, 能够协助用户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 不管是公司对客户还是客户对客户都能通过这个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合作关系。这样信用能加强人们的消费心理, 那么消费心理刺激消费行为会让网站获利, 最终实现双赢。在我看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决定和影响了个人的经济动机。个人的消费动机来源于是否有利可图, 是否能最大化的实现最大的效用。网购的便利吸引了人们消费。那么, 信用就是确定了网站是否能吸引人再次消费的一个最大桥梁。所以, 这个例子只是信息技术运用的一个片面的分析。要想更好的决定个人经济动机就还要靠整个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只有信息技术更科学的运用, 更好的发展, 才能更好的分析和决策个人的经济动机。但是个人经济动机也是发展变化的, 会随着很多的指标、环境、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高、新、尖方向发展, 切合当前局势并且更好的实行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对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投资结构, 消费结构等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不仅是信息产业本身的优化, 也是全社会相关行业的全面优化。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科学运用好信息技术分析个人经济行为, 有效体现研究的现实意义, 为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吕廷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 9.

[3]陈萱.电子商务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马费成, 李纲, 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4.

[5]丘力生, 曾一昕.IT经济学.武汉出版社, 2003, 11.

经济回报 篇2

一、澳大利亚面临的挑战

在OECD成员国中,澳大利亚研究部门的整体质量较高。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数量居OECD成员国前10;在“2015全球创新指数国家排行榜”(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5 Country Rankings)上,澳大利亚的“研究与开发”(R&D)在141个国家中位于第10名;澳大利亚卓越研究(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体系表明,澳大利亚许多大学在多个研究领域产出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标准或者更高。

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研发支出不算高。2013-2014年,占GDP的2.12%,略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2.36%。2013-2014年,澳大利亚“研发名义毛支出”(Nominal Gross Expenditure on R&D)达到335亿澳元,与2004-2005年的160亿澳元相比翻了一番。

澳大利亚研发支出占GDP比例在全球的位置一直都没有改变,始终居OECD成员国第15位。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今世界,大多数OECD成员国都在增加研究支出,都将研究作为影响未来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其他国家也在快速提高研究支出占GDP的比例,如中国研发毛支出占GDP的2.08%,新加坡为2.02%。因此,澳大利亚必须加快速度才能保持其在全球的地位,同时需要最大程度利用研发支出。

另外,澳大利亚必须提高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向商业成果的转化率,26个OECD成员国中,澳大利亚在这方面表现最差,其大企业、中小企业与高等教育机构和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创新的比例排最后。同样,澳大利亚在“世界性创新”(New-to-the-world Innovation)方面也表现较差,在接受评估的17个OECD成员国中名列倒数第二。

二、检视工作的源起

2014年10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与产业部部长联合发布“产业创新与竞争力进程:更强澳大利亚行动计划”(Industry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genda:An Action Plan for a Stronger Australia),其中提出四项重要目标:一是更低的成本,减少监管的、企业友好的环境,更低的税收和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二是具备更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三是更好的经济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创新与创业精神的产业政策。其中,将研究成果更好转化为商业结果是该计划的关键构成部分。

2014年10月29日,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就“支持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成果的备选方案”广泛征求意见。2015年5月26日,在意见征求的基础上,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西蒙·伯明翰,工业、创新和科学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联合宣布“提高研究成果的商业回报战略”(Boosting Commercial Returns from Research Strategy)。该战略提出了大量提高大学和企业的研究贡献率的策略,以提高澳大利亚的创新力、生产力并促进经济增长,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更简单、透明的研究专项拨款制度,除了继续关注质量与卓越外,支持企业与用户更大程度的参与,鼓励大学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与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NHMRC)合作,确保这两个委员会对于竞争性拨款计划(Competitive Grant Programmes)的相关条件规定适度考虑企业的相关专长或研究;开发一个知识产权工具包,促进研究机构与产业合作;改进研究体系的评估过程,增加企业参与和知识转移、研究结果和影响等的评价指标。

为了推动该战略的实施,2015年7月7日,时任教育和培训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佩恩宣布,由前总理与内阁咨政部长艾恩·瓦特带领一个工作小组,对澳大利亚的研究政策与拨款机制进行全面检讨,寻找增强澳大利亚研究体系,鼓励大学、企业和用户之间合作的改革方案。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昆士兰科技大学副校长彼得·考德拉克、莫纳什大学副校长埃德温娜·康沃尔、詹姆斯库克大学副校长桑德兰·哈丁、创新研究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康纳·金,以及人文学科、艺术与社会科学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施瓦兹。

此次检讨工作的重点包括:基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商业回报战略”,如何对研究政策与拨款进行改革,以推动联邦政府的产业创新与竞争力提升进程;就如何确保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系承担的世界一流研究转化为国家的经济优势提供建议;制定“研究-产业”协作与合作的评估方案。

三、检视报告的形成过程

2015年8月11日,由瓦特教授负责的工作小组发布了题为《高等教育研究政策与拨款机制检视报告》,广泛征求意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征集关于“如何增强澳大利亚研究体系,鼓励大学、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与参与”的意见和建议。截止到2015年9月18日,共收到76份建议,大多数建议来自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及个体 ,少量建议来自企业或代表企业利益的机构。该报告还从32所大学收集了有关成功的大学-企业研究合作的48份案例研究。

2015年8月和9月,瓦特教授两次向高等教育和企业部门参与者征询意见;10月和11月召开55次会议,与大学、研究机构、学院、企业、产业领袖和政府代表进行协商;10月末和11月初,召开15次焦点圆桌会议,与大学副校长和代表们讨论建议和意见中提出的改进方向与备选方案。

此外,最终的报告参考了澳大利亚学习学术理事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Learned Acade-mies,ACOLA)发布的报告——《为了经济与社会利益转化研究成果:国家比较》(Translating Research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Country Comparisons)和墨尔本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国际创新基准:海外大学-产业研究合作模式综述及对澳大利亚的启示分析》(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Benchmarks—Scan of Overseas Model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Analysis for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四、检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最终发布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主要致力于实现以下5个目标:一是确保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与研究培训的高质量与卓越;二是通过“研究专项拨款”(Research Block Grants,RBG)以更加简单、透明的方式分配经费;三是为大学提供激励,增加并改进与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四是鼓励大学参与研究商业化过程,以及向企业和社会转让知识,包括提供经费激励,以及强调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等;五是确保竞争性拨款申请条件中支持研究成果商业化以及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具体建议有以下五点。

(一)针对“研究专项拨款”的改革建议

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支出占总研究与开发支出的30%,高等教育研究拨款政策的改革有可能推动澳大利亚创新绩效的改进。因此,在此次检讨中,RBG占据核心地位。RBG对于支持大学研究间接成本,促进终端用户参与以及研究培训非常重要。

报告建议,从2017年开始,建立新的RBG拨款模式,将原有的六项专项拨款计划合并为两个,充分简化RBG,鼓励研究与研究培训中的合作与创新——将“研究基础设施计划”“可持续研究卓越计划”和“联合研究合作计划”合并为“研究支持计划”(Research Support,RS),加大对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参与高校研究的激励。将“研究培训计划”“澳大利亚研究生奖学金”和“国际研究生研究计划”合并为“研究培训计划”(Research Training,RT),简化研究培训经费的相关规定。

为了确保向新机制有序过渡,一方面构建“研究支持经费安全网”,在前四年,大学获得的经费不少于前一年的95%;另一方面,在2017-2020年间,逐步提高新的研究培训经费模式的影响。

此外,从2018年开始,每年增加经费5000万澳元,进一步鼓励企业与终端用户参与大学研究。

最后,通过与澳大利亚大学联盟协商,由教育和培训部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决定如何评价终端用户的贡献。

(二)改革“竞争拨款计划”

报告建议,通过对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竞争性拨款进行改革,以更好支持终端用户参与研究。

首先,作为ARC旗舰计划的“连接项目”(Linkage Projects)旨在促进大学、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合作,但目前每年仅有的一次拨款机会限制了企业回应市场或创新的机会。报告建议,从2016年7月1日起,该项目改为随时申请,持续拨款,确保研究机构与企业灵活回应市场。

此外,如果雇员少于20人的企业申请“连接项目”,免除其现金捐赠要求;成立专家团,对ARC和NHMRC竞争拨款的申请者进行筛选,确保研究质量以及研究具有商业潜力,并能鼓励企业和其他终端用户参与。

(三)实施“关注企业”研究合作计划(Business Focuse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首先,联邦政府在未来四年(从2016-2017年开始)拨款大约2500万澳元,扩大“研究联系计划”(Research Connections),增强大学与企业的研究合作。

第二,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250万澳元,实施“博士生企业实习计划”(PhD Business Placement Initiative),支持大学每年新增700名到企业实习的博士生。将企业实习纳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部分是推动改革的有效方式,企业获得了高层次的研究技能,满足了自己的特定需求,而博士生也理解了企业相关研究的价值,培养了未来就业技能。

第三,作为2016年的一项优先行动,工业、创新与科学部应该尽快建设专门网站,帮助企业联系相关的研究和研究者。

第四,大学调整其人事安排与晋升政策,确保个体与企业沟通与合作的专长得到认可。

(四)改进知识产权管理

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应该要求所有未来“连接项目”的申请书及进程报告必须明确:通过该项目研究产生的实际和潜在知识产权及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等。

ARC和NHMRC修订拨款协议及拨款政策,要求从2017年开始,高校要列出公共拨款资助的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

2018年,ERA体系应该考虑通过出版物、公开资源库及知识产权转化等研究产出设定在评估过程中的相对权重。

(五)实施“影响与合作”评估

报告建议,设计一个新的“影响与合作框架”(Impact and Engagement Framework),评估大学研究成果的经济、社会和其他收益。新框架将与ERA体系相互配合,对未来研究拨款产生重要影响。

新框架参考了2014年英国的“研究卓越框架”,包括定量与定性评估,将一套评价“合作”的指标(如研究的收入来源),与案例研究和专家评估相结合,2017年开始进行评估实验,以后每三年评估一次。负责专家评估的工作组由教育与培训部召集,成员包含研究部门、政府和终端用户的代表。另外,为了使大学在评估中的行政负担最小化,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数据源和证据。

在2017年实验后,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是否将“影响与合作”评估结果与拨款挂钩。从2019年起,10%~20%的研究专项拨款有可能取决于“影响与合作”评估结果。

(六)评估澳大利亚的研究系统

报告建议,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工业、创新和科学部,健康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在公共资助的研究系统的评估表现方面起主导作用。澳大利亚研究系统的评估结果应该每年公开。

目前,教育和培训部联合产业、创新和科学部正在制定教育系统层面的绩效评估办法。报告认为,这项工作应该加速,还应该与企业和大学协商。

报告建议,对公共资助的研究系统的第一次绩效评估应该在2016年末进行,尽量使用现有的数据信息。

澳大利亚应该致力于影响现有和未来的“全球排行榜系统”,使研究评估中更多纳入对创新和产业参与程度的评估内容。

注释:

①文章根据原文报告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view of Research Policy and Funding Arrangements Report选取其重点内容整理摘编而来,更多信息请参阅https://theconversation.com/watt-report-suggests-financial-incentives-for-measuring-research-impact-51815。

时间加权回报率与货币加权回报率 篇3

ri——评估期第i期持有期收益率,i=1,2,3,……,n

r——评估期时间加权回报率

R——评估期货币加权回报率

MV0——资产期初市值

MVi——评估期第i期期终资产市值,i=1,2,3,……,n

CFi——评估期第i期期终现金流,i=1,2,3,……,n-1

例子:财政年度初,投资者以每股$50的价格买入了100股某只股票,第一季度末,股票涨到每股$60美元,投资者又买入$3,000的该股票,第二季度末,股票跌至每股$54美元,投资者继续买入$2,700,第三季度末,股票价格又涨至每股$62.1,投资者卖出100股,第四季度末,股票涨至每股$80。(此处不考虑分红)

货币加权季度投资回报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可求解得到:R=10.67%

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原因何在?是因为在投资期间有现金的流入流出,导致了各个投资持有期资金量权重的不均衡。

为了证明的方便,评估期只考虑存在两个单持有期。则

第一期持有期收益率与市值的关系式为:MV1=MV0(1+r1)

第二期持有期收益率与市值的关系式为:MV2=(MV1+CF)(1+r2)

时间加权回报率为:

根据几何加权平均的性质,时间加权回报率必定介于持有期收益率和之间。

比较(1)和(3)可以看出,货币加权回报率也必定介于持有期收益率和之间。

现在讨论时间加权回报率和货币加权回报率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可能性,讨论如下:

1、如果C F 1=0,则M V2=M V0(1+R)2=MV0(1+r1)(1+r2),可知R=r.

说明:倘若投资期间没有现金流,则投资期的权重保持一致,时间加权回报率一定等于货币加权回报率。

2、如果r1

2.1假如C F1>0,由(4)可知M V0[(1+R)2-(1+r)2]>0,因此r

说明:倘若投资第一期收益率不如第二期收益率,而第一期末有现金流入,那么第二期的货币权重超过了第一期,时间加权回报率一定小于货币加权回报率。

2.1假如C F1<0,由(4)可知M V0[(1+R)2-(1+r)2]<0,因此R

说明:倘若投资第一期收益率不如第二期收益率,而第一期末有现金流出,那么第二期的货币权重小于第一期,时间加权回报率一定大于货币加权回报率。

3、如果r2

3.1假如C F1>0,由(4)可知M V0[(1+R)2-(1+r)2]<0,因此R

说明:倘若投资第一期收益率超过第二期收益率,而第一期末有现金流入,那么第二期的货币权重超过了第一期,时间加权回报率一定大于货币加权回报率。

3.2假如C F1<0,由(4)可知M V0[(1+R)2-(1+r)2]>0,因此r

说明:倘若投资第一期收益率超过第二期收益率,而第一期末有现金流出,那么第二期的货币权重小于第一期,时间加权回报率一定小于货币加权回报率。

综上可知,时间加权回报率仅仅与市场本身的回报有关系,与现金流入流出的时刻以及大小没有任何关系。而对于货币加权回报率来说,在高收益持有期现金投资权重越高,则货币加权回报率也就越高,反之愈小,因此货币加权回报率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现金流量时刻与大小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者或投资经理人的投资策略。

下面讨论时间加权回报率和现金流之间的函数数量关系。

由MV2=(MV1+CF1)(1+r2),可知如下的导数关系:

为求时间加权回报率和现金流的导数关系,(3)的两侧对现金流量同时求导,可得:

整理可得:

进一步求导:

现金流如果是流入,没有上限,如果是现金流出,则流出量不会超过第一期期末的市值,即:-M V1C F1+M V0(1+R)=C F1+M V1>0

情形1:如果r1

若以现金流为横坐标,以货币加权回报率为纵坐标,则由上可知,一阶导数为正数,货币加权回报率相对于现金流为增函数,二阶导数为负数,为凸函数。左侧回报率为(第二期权重为零),右侧极限回报率为(第一期权重趋向于零)。

情形2:如果r1>r2,

若以现金流为横坐标,以货币加权回报率为纵坐标,则由上可知,一阶导数为负数,货币加权回报率相对于现金流为减函数,二阶导数为正数,为凹函数。左侧回报率为为r1(第二期权重为零),右侧极限回报率为r2(第一期权重趋向于零)。

回到最初的例子,因为四个季度的持有期收益率分别为12%,-10%,15%,28.8%投资者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加了权重,然而在第四季度减轻了权重,第二期是收益最差的阶段,第三季度收益一般,第四季度是收益最好的持有期,因此导致了最后货币加权投资收益率比时间加权投资收益率小很多。

只是投资者或经理人在增减现金量之时并不能确知下一持有期投资收益率的大小,故现金流入流出反映的是投资者或经理人的投资预期,预期也应当是投资业绩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间加权回报率可以作为消极投资策略(passive investment strategy)的业绩评估标准,而货币加权回报率可以作为积极性投资策略(active investment strategy)的业绩评估标准。

参考文献

践行慈善 回报社会 篇4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

保定爱心敬老协会的特邀顾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张志鑫说过,想做这个事业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结。

爱心敬老协会张平会长对此深有感触,协会的每一位会员心中都有一个情结,这种情结就是欠父母的情、欠父母的孝。张会长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说道,他从12岁就离开家到了外地,后来又去了新疆建设兵团,再到内蒙古、东北,等自己事业有成了,父母已经熬成了老人,一直未能在父母身边照顾老人,心中对父母有愧。

爱心敬老协会的会员大多也是如此,早年为了打拼事业,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心中存有对父母有愧的心结,有能力的会员发动自己的力量,向其他需要关爱的老人进献一份善心,向这些老人尽孝的同时也是在向自己的父母尽孝。

每到周六和周日,协会就会带着会员或者社会人士的爱心捐赠来到保定的养老院,查看老人的生活起居环境是不是还有需要改进之处,和老人聊天,举办联欢活动,看看老人的身体状况。从2011年11月4日开始,协会组织会员先后到保定市区6家民营养老院调研入冬供暖前的准备工作。调查中,他们发现其中一家养老院,老人卧室门口挂的还是秋天门帘,于是,协会立刻组织人员为老人们换上了棉门帘。11月15日,冬季供暖第一天,他们又走访了保定市3家养老院,查看供暖以后是否还有新的问题。据悉,张平每周都会到一家养老院看望老人和护工,连续两年的春节张平都是拉着自己的家人在养老院和老人一起过的。

另外,协会还对保定市区百岁老人现状进行了普查摸底,为16名老人建立了“百岁老寿星亲情关爱个人档案”。每年两次逐一对在市区居住的百岁老人进行探访和义诊,并为他们祝寿,送去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张平说,我们这么做,就是想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推动全社会来关爱老人。

扶贫助困 坚守社会道德底线

据了解,协会刚刚成立后不久,当听说高阳有个孩子考上了北大,因家庭困难临近开学还未凑够学费时,会长携会员便赶到孩子家中进行慰问,并捐献3000元。这个孩子就是当年的保定市文科状元刘晴,她4岁丧母,父亲患精神病,初二时就开始打工为自己挣学费。刘晴入读北大之后,协会还两次到北京专门去看望。

2009年9月29日,满城县苑庄村年仅10岁的小学生张硕上学途中被一辆逆向行驶的面包车撞伤。由于伤情严重,遥遥无期的治疗和高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协会获知情况后,与燕赵都市报等十余家单位一起举办了书画义卖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23162元,并交到了张硕父亲手中。

爱心救助并未就此结束,在张硕治疗后期,协会副会长、河北建新建筑集团董事长李建新还专程到医院看望张硕。张硕出院后,李建新委托张平到满城张硕家进行了实地探访,在得知张硕家住的是危房、外墙是用木头顶着之时,李建新立刻请协会做一个扶贫方案,并再三强调“一不要说是他做的,二尽快做好施工预算”。两个月之后,在张硕家危房原址上盖起了一座132平方米的大瓦房,房子地面铺上了瓷砖。据了解,该房总计花费约9万元。

张平说,我们协会的目的不单单就是捐点钱,而是通过我们的行动唤起社会的共识,巩固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坚守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的社会需要孝,需要爱,需要和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成功之后回报社会

据悉,爱心敬老协会目前登记在册的会员共有108名,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多名,超过了会员总数的50%;其他会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所在行业取得了一定成就,成功之后,他们自愿以自己的爱善之心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爱心敬老协会会员张俊荣,作为保定市春辉养老院院长,在做好本职工作、接受社会各界关爱和捐助的同时,并沒有忘记回报社会。春辉养老院经常参加协会的爱心捐助活动,向社会和协会捐赠。11月24日,当张俊荣听说协会次日要去曲阳贫困乡慰问6户特困家庭时,当即给6户家庭买了8条毛毯,6件衣服,并向每户家庭捐款100元。不仅如此,爱心敬老协会办公室的部分办公用品也是由她捐赠。

以歌回报世界 篇5

当祁 (qí) 文博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就学会了用勇敢和坚强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京沈高速公路北李官站附近有一条岔路, 坎坷 (kǎn kě) 曲折地步行约20分钟后, 眼前是一片棚户区。祁文博的家就在棚户区的最尽头: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平房。

火炕占据小屋半壁江山, 破木板搭成的桌上压着破碎的玻璃板, 厨房里的铁炉用来做饭烧水兼取暖。唯一一张彩色全家福合影里, 小文博无忧无虑地笑着……

生活的窘 (jiǒnɡ) 迫让小文博过早地懂事。她从不要零花钱, 孩子们吃的零食对她来说是一种奢侈。尽管全家勉强度日, 幸运却从未眷 (juàn) 顾这位小姑娘。

小文博8岁那年, 妈妈忽然患上精神分裂症。为攒够治病钱, 爸爸每天凌晨4点起床赶往早市卖鱼, 晚上要去很远的地方进货, 深夜才能回家。这样, 只有小文博来照顾妈妈了。发病的妈妈经常半夜跑出家门, 睡觉时, 文博总是靠着妈妈, 尽量不让自己睡得太沉;或是找来一根细绳, 一端拴着自己的手腕, 另一端拴着妈妈的手腕, 只要绳子一动, 她就会醒来。迷糊中一旦感觉妈妈不在身边, 她就得跑到黑漆漆的马路上去找。

通往小文博家的土路很偏僻, 下雨时都是泥, 下雪时全是冰。她泪流满面, 深一脚浅一脚地呼喊着妈妈, 最害怕的就是妈妈翻过铁丝网, 爬上附近的铁路。然而, 她还是不得不一次次进入铁丝网中, 把目光呆滞 (zhì) 的妈妈拉回来。为此, 铁丝网常把她的胳膊和腿划出一道道血痕。

夜里睡不踏实, 白天小文博也要坚持上学。尤其是三九天的早晨, 天还没放亮, 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小文博起床, 套上棉马甲, 搓着双手, 操起斧头劈柴……滚滚浓烟中, 她被呛出了眼泪才引燃土炉子。先烧一锅开水, 给妈妈醒来服药用;再熬一锅稀粥, 切点咸萝卜丝, 就是一家人的早饭。等粥烧开的间隙, 她打开英语书背单词, 还用烧火棍将单词一遍遍写在地上。

6时20分, 小文博背起书包徒步上学去。土路要走20分钟, 迎宾路上再走20分钟, 才能到公交车站。为了省下往返两元的车费, 她再徒步走20分钟。怕家人担心, 她常谎称自己乘车了, 暗地将这些钱攒下来, 贴补家用。

她是英语课代表, 带同学们上早自习成了她的习惯。午休时, 别的同学去小饭桌吃饭, 她就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学校德育主任秦兴隆最先发现了小文博的窘境, 自掏腰包承包了她的午饭。

小文博小学四年级时, 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爸爸被查出癌症晚期, 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爸妈, 咱家天没塌, 有我呢!”痛哭之后, 擦干眼泪的小文博在父母面前展露出明朗的笑容。

第一次手术后, 爸爸的身体极度虚弱, 医生要求他在家中休养。可爸爸若歇着, 全家便会失去生活来源, 别说付房租, 连饭都吃不上了。爸爸勉强在家休了半个月, 又去市场卖鱼了, 过度劳累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了两次手术。

有人劝爸爸, 家里太困难了, 别让孩子念书了。爸爸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不治病, 也得让孩子念书!”这句话, 小文博一直记在心里, 成为她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班级第一, 年级第一, 校第一, 区第一, 她考得一次比一次好———优异的成绩, 成为这个苦难家庭的最大希望。

卑微小草的梦想种子

因为妈妈屡次犯病, 小文博不得不辍 (chuò) 学一年, 全天待在家中陪护妈妈。

劈柴, 砍掉过指甲;做方便面, 烧煳过大勺;拉电闸, 摔破过膝盖……为了一家三口的饭食, 她甚至趁妈妈午睡时, 天天出去捡塑料瓶、旧纸盒。

苦难面前, 小文博始终面带微笑, 从未退缩与怨天尤人。“打记事起, 姥姥就对我说, 哭着过也是一天, 笑着过也是一天, 为啥不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呢!”

正是凭着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 她在复课后, 学业上获得了成功:从未补过课, 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5名。家里破旧的学习桌上, 那盏节能灯点燃着她心中的梦想。为了不影响爸妈睡觉, 懂事的小文博用床单将光亮围束在自己周围。

爸爸身体稍好一点, 就到东湖市场打工。放学后, 小文博背着书包一路小跑, 帮爸爸摆摊卖鱼。她撸起袖子撑起塑料袋, 刺骨的冰水常溅她一身, 她却一边哼着《感恩的心》, 一边用一双冻得像红萝卜的手刮鱼鳞、抠鱼鳃……

晚7时, 市场打烊 (yànɡ) 。7时半, 她坐着爸爸的三轮车回到家。妈妈不犯病时, 她和爸爸能喝上热乎乎的面条汤;一旦妈妈犯病, 小文博面对的就是蓬头垢面、凶神恶煞甚至抡刀砍人的“疯子”。即便如此, 她还是耐心地给妈妈喂药, 哄她睡觉, 然后才能拿出课本写作业, 直到深夜11时。

生活的磨难没有让小文博低头, 在班里, 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可是, 当有机会就读辽宁省实验中学时, 她还是放弃了。省实验中学离家远, 学费贵, 而父亲仍需要治病, 化疗费用昂贵。小文博知道家里的窘况, 毫不犹豫地进了离家很近的东湖中学。

用尊严回报信任 篇6

我当时便有点傻了眼的感觉。

来到美国的第二天,几位“老生”带着我们“新生”去学校旁的一家比萨店吃午饭。这是一家非常典型的美国快餐店,屋内的装修设施都非常美国化,点餐的时候他们会问你想喝的饮料,其中冰水是免费的。我点了一份比萨,并要了一份冰水。结账的时候,他们给了我一个空杯子,并指指一个拐角处说, 冰水在那边,请自己去取吧。我心想,免费的东西就是得自己劳动一下,于是将比萨放好后,便拿着空杯子去取冰水。

走到拐角处一看,我立马傻了眼———所有的饮料取口均在此处,从冰水到老美喜欢的各种饮料、啤酒。我倒吸了一口气问同学:店家不怕别人会要了冰水却过来取啤酒吗?同学耸耸肩说:不会啊,有谁会这么做呢?

在美国生活期间,为了要去超市采购食物,我和室友总会去小镇 上的WALBASH坐公交,单程是1.5美元一次。好像有点贵, 据说是刚涨的价,不过好在有学生证,可以打个对折。每次坐车我都会投币0.75美元 ,但从没有人会要求你出示学生证,司机总是微笑看着我说:Hi! 这样的无条件信任,总让我心中很感动。

比这更离谱的是洛杉矶地铁———那是一条“自觉地铁”:没有进出刷卡口、没有工作人员监督检查,买票全凭自觉。这对从中国去美国不久的我来说,相当震撼(hàn)。

圣诞节打折季,我和室友到镇上的梅西百货血拼。打折的衣服堆放在一起,其中有一堆特别醒目, 上面赫然写着“5”。都是些非常漂亮的名牌外套和T恤, 于是我们精心挑选了几件。结账的时候,有几件衣服在电脑中显示不出价格,于是收银员便问:“请问这几件衣服是多少钱? ”我们报了价格,没想到收银员一秒钟都没有迟疑就按照我们的报价进行了结算。我和室友吐了吐舌头,表示难以置信。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为什么这些小事让我至今难忘? 是因为我有被信任的尊严感。我有个同学曾说过,那天在洛杉矶,由于没有零钱,他“免费”乘坐了一次地铁,回去后好几天,他的内心都备受煎熬。这也是因为人一旦被信任, 就会愿意用更多的尊严来加倍回报信任。

我用努力回报您 篇7

每当有闲暇时间, 我便会走进沈农校园, 看看熟悉的宿舍、教学楼、花草树木, 看看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 看看操场上飞奔的矫健身影, 心中便充满亲切和温暖, 可以忘掉工作的辛劳, 让心灵得到一次洗涤, 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母校是我成长的摇篮和驿站, 在这里成长, 在这里积蓄力量, 奔向远方。

读书期间, 母校给了我知识;工作期间, 母校也给了我很多支持。有人说“禾丰”是沈阳农业大学的禾丰, 的确“禾丰”与母校根脉相连。每当我给客户介绍企业文化时, 每当介绍“禾丰”创始人的简历时, 每当介绍“沈阳禾丰”的前身是“农大禾丰”时, 我都十分激动, 感到自己身为沈农人的自豪和骄傲, 感到所担负的责任和压力。

知识的力量和辛劳的汗水终有所获, 看到养殖户因为“禾丰”的产品和我们的指导喜获收益的笑脸;看到“禾丰”市场销量节节攀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看到“沈阳禾丰”成功转型、销量创造历史的新高;看到“禾丰”由东北知名到走出国门, 赢得无数荣耀和尊重, 我欢呼鼓舞, 热泪盈眶!感谢母校, 给了我知识和能力;感谢禾丰, 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必将操劳不辍, 回报母校和“禾丰”!

客户回报计划研究述评 篇8

一、客户回报计划及其研究视角

客户回报计划, 也叫客户忠诚计划, 是一种基于行为的奖励计划, 它给予那些重复购买的客户以某种形式的回报, 比如价格折扣、现金返还等。这些回报应该是客户认为或感知对其有价值的, 同时这些价值的实现需要客户不断地进行购买或推荐 (胡保玲, 2008) 。回报计划产生不同类型的转换障碍, 包括经济的障碍———如果客户改变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就会失去诸如点数等经济利益, 以及心理的、社会的和关系障碍———增强客户对企业的承诺与信任水平。这些障碍可以帮助锁定客户, 建立更高水平的客户保持状态, 实现长期稳定的、有利可图的客户重复购买, 而高度的重复购买行为又能够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关系, 最终建立起客户对公司的忠诚。被保持的忠诚客户主动为公司传递好的“口碑”, 推荐新的顾客, 对竞争品牌和广告更少关注, 有成为合作伙伴的潜力。

随着对客户保持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增强, 许多公司纷纷采纳和实施客户回报计划, 以保持住有价值的客户。20世纪80年代, 回报计划首先在航空业、酒店业得到应用, 然后迅速普及到了电信、金融和零售等行业, 现在已经发展为跨行业、跨国家、线上线下联合的趋势。如今, 客户回报计划已成为公司关系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立关系、刺激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以及保留顾客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Kivetz and Simonson, 2003) 。随着客户回报计划的流行和传播, 西方学者对客户回报计划研究也产生了极大兴趣。总的来说, 以往文献对客户回报计划研究的视角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视角, 另一类是消费者认知视角。公司视角是客户回报计划研究的主流, 探讨或实证检验客户回报计划对钱包份额、市场份额、购买频率、利润以及重复购买次数等变量的影响。从消费者认知角度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客户对不同类型企业所实施的客户回报计划、所付出的努力与资源究竟感知如何, 以及客户回报计划的实施是否会对客户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满意与否、是否形成承诺, 等等。总之, 现有研究很少了解哪些是影响客户对回报计划作出有效反应的关键因素, 或者为什么有些回报计划是高度成功的, 而有些回报计划是失败的。

二、客户回报计划的有效性研究

客户回报计划需要企业长期的承诺和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旦回报计划有效性真的存在问题, 那么计划实施公司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从公司的角度看, 对客户回报计划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 从文献回顾看, 回报计划的有效性依然未得到很好的理解, 研究得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现有研究还不能给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既不能帮助管理者评价回报计划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是恰当的, 也不能帮助管理者识别改进回报计划的有效方式。

一些学者认为, 客户回报计划是一种建立客户忠诚和增加销售的有效工具, 这也是主流研究的观点。Rust等人 (2000) 对航空业的研究发现, 回报计划对购买意图有显著影响:回报计划可以提高某一企业客户增加或保持给予现有供应商业务份额的可能性。Bolton等 (2000) 和Vernoef (2003) 的研究显示, 客户回报计划能够显著影响客户重复购买、钱包份额与服务的使用, 它的实施能增加愿意保持长时间关系的客户人数。李纯青与徐寅峰 (2004) 实证研究发现, 合适的回报计划可以促进客户的购买、提高公司的利润及缓解价格竞争。这些研究认为, 忠诚主要 (甚至完全) 表现为一种行为, 所谓的忠诚顾客就是行为忠诚的顾客;并且忽略了竞争者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没有考虑竞争者也采取类似计划的情况。Gilbert和Karabeyekian (1995) 指出, 当行业内大部分公司都实施了回报计划时, 回报计划的效果将减弱, 不可能给实施计划的公司带来任何优势和利益。胡保玲 (2008) 认为, 在竞争者未跟进的情况下, 回报计划对重复购买意向可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竞争者跟进的情况下, 短期内它可能对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影响显著, 但从长远看, 其影响是弱的甚至无影响。

另外一些研究者质疑回报计划的价值, 认为回报计划不能带来客户的忠诚。Dowling与Uncle (1997) 指出, 短时期内回报计划确实可以刺激重复购买, 但基于奖励的回报计划想增加客户的忠诚是比较困难的。Sharp与Sharp (1997) 指出, 销售额的增加只能被部分地归因于回报计划, 特别是在存在垄断、地理环境限制等客户别无选择的情况下, 行为取向的指标更是一个误导性的指标, 片面地夸大了忠诚计划的作用。他们认为, 如果只从行为角度出发, 无法对回报计划的真实绩效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Hallberg (2004) 认为, 如果回报计划不能够在顾客与企业或品牌之间建立情感联系, 那么实施计划的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机会成本, 同时降低了增加顾客保留和钱包份额的潜能。胡保玲 (2008) 指出, 缺少情感因素的回报计划无法对顾客推荐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施客户回报计划的公司不要再仅满足于重复购买, 而是要增加客户对公司或其品牌的情感依恋 (于志华、胡保玲, 2007) 。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 客户与计划实施公司之间情感联系的缺乏是回报计划不能创造忠诚客户的关键原因。不过, 目前研究还未提出如何将情感因素注入到回报计划中去的具体建议。

三、结论

各种客户回报计划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但回报计划是否真如经理人员所愿能提高企业的客户忠诚度, 研究人员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在国外相关研究中, 大多数学者对回报计划效果的显著性持肯定态度,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认为回报计划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客户行为来加强客户忠诚。由此可见, 对回报计划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回报计划是关系营销的重要手段, 因此, 回报计划感知价值有可能以承诺、满意等为中介变量对客户忠诚产生影响。

另外, 现有研究还不清楚客户回报计划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 以及更重要的是, 什么导致不同计划的成功与失败。尽管一些研究探讨了计划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影响, 但是现有的研究往往把回报计划置于真空中, 对来自竞争企业和竞争计划的影响是无效的, 忽略竞争力量的影响是不可取的。以前研究表明, 患有近视证症没有考虑到竞争的情况下的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不理想的企业决定, 它还抵制回报计划在许多行业内扩散的市场现实。问题仍然存在, 关于是否竞争忠诚计划在这样的行业确实抵消了另一效果, 产生零和的博弈或者是否一些企业由于他们的竞争地位在忠诚计划上可能享有非对称优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对完整理解客户回报计划的关键。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文章分析探讨了客户回报计划的概念、研究视角与有效性, 归纳总结了客户回报计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回报计划,客户保留,客户忠诚

参考文献

[1]Bolton, Ruth N., P.K.Kannan, and Mathew D.Bram lett.Implications of Loyalty Programs Membership and Service Experiences for Customer R etention and Valu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 (Winter) :95-108.

[2]Hallberg Garth.Is Your Loyalty Programme Really Building Loyalty?Why Increasing Emotional Attachment, not just Repeat Buying, Is Key to Maximising Program Success[J].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 2004, 12 (3) :231-241.

[3]Kivetz Ran, Simonson Itamar.The Idiosyncratic FitHeuristic:Effort Advantage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Response to Loyalty Program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3, November:454-467.

[4]Vernoef Peter C.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fforts on Customer Retention and Customer Shar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3, 67 (October) :30-45.

企业公民迎来回报 篇9

对于蛰伏中国多年的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不再只是他们的试验田,更加开放的环境促使他们进入投资的收获期。之前在华的所有铺垫,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现在,很多跨国公司正在重整积聚数年的投资项目,通过集团化运作,强化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本地化+慈善事业

2004是摩托罗拉中国名利双收的一年。是年末,摩托罗拉公司副总裁兼个人通讯事业部中国区中国移动业务部总经理任伟光宣称,“2004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取得了战略性的成功。而2005年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飞跃的一年。”几乎在同时,摩托罗拉获选内地某财经媒体“中国企业公民”,以赞扬其连续六年对中国国有企业和供应商的不懈培训。

对于这种荣誉,摩托罗拉的传播与公共事务部总监杨伯宁坦言,“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本地化+慈善事业是跨国公司赢得所在国的一种核心战略。”

1997年,时任摩托罗拉董事长的罗伯特·高尔文访华。高尔文拜会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时问:“中国现在在做什么?我们能分担些什么?”江泽民回答说:“国企改革。”高尔文当即提议由摩托罗拉为中国国企提供培训,目标是5年内培训1000家中国企业。

1998年,“摩托罗拉国有企业优化中心”成立。截至2003年8月,该培训项目已为来自中国26个省市、1000多家国有企业的4000多名业务骨干举办了培训。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珠海多层电路板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国企,经扶持后陆续加入了摩托罗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摩托罗拉在中国有700多个供货商,其中176家是多年稳定合作的直接供货商,700多个供货商中的70%也在同时向摩托罗拉全球供货。摩托罗拉和这些供货商的关系非常稳固,大多数都合作了许多年。有的随着摩托罗拉的产品转型,一直跟随摩托罗拉成长起来。

天津的国有企业3527厂在8年前是给摩托罗拉生产BP机的镀金链的,现在转型做摩托罗拉手机的印刷电路板。摩托罗拉帮助其完成了转型。摩托罗拉天津公司的陈雷说,走进3527厂车间,感觉很像摩托罗拉自己的车间,从物品的摆放、标语这些看得见的东西,直到质量控制体系、供货周期管理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都师出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为国企培训耗费巨资,但也给自己带来了持久的收益。杨伯宁说,“中国本地原材料和人工价格低廉,这意味着生产成本降低,用户得利。其次,配套产品国产化缩短了摩托罗拉的生产周期,从国内定购零部件使摩托罗拉与附近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使沟通和双向反馈更加便利。”

摩托罗拉非常清楚,扶植供货商既可以增加本地采购,减少库存、降低产品成本,也可以扩大产品国产化率,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政府关系。

会“做事”带来财源滚滚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每年的预算中都有一笔在中国遇到紧急情况和灾害时可动用的捐款。前摩托罗拉中国总裁陈永正说,“风雨故人来”一向是摩托罗拉对华政策和政府关系的根基。几乎在中国经济每一次出现波动时,摩托罗拉都会适时站出来,以实际的支持行动展现一个强烈要求做“中国公司”的“企业公民”形象。

2003年5月的中国,正是SARS肆虐的时候。时任摩托罗拉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麦克·扎菲罗夫斯基乘坐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因为是SARS爆发后,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全球总裁,麦克·扎菲罗夫斯基被中国人铭记。

麦克·扎菲罗夫斯基的访华日程只有一天,重头戏是出席摩托罗拉支持中国抗击SARS捐赠仪式。其捐赠的现金和物资价值1180万元。随后,他马不停蹄地拜见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并在短短7个小时中一一拜访了中国的五大电信运营商。王歧山因此而称赞麦克是个“勇敢而有智慧的人”。

陈永正说,很多人对政府关系有曲解,政府关系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和政府关系好就可以给你市场和合同。摩托罗拉的政府关系是建立在摩托罗拉“以中国为家”的基础上,在每一次中国经济和发展战略发生波动的时候,摩托罗拉都顺应中国政府的需要,针对性地推出摩托罗拉的“中国战略”。

1994年,中国经济起飞,强调“用市场换技术”的对外开放战略。摩托罗拉即制定了四大中国战略:扩大投资和技术转让;人才本地化;产品国产化;加快与本土企业的合资合作。

2001年,在宣布中国入世的多哈WTO部长级会议的前2天,摩托罗拉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并推出了包括在华投资3个100亿美元、转移研发和制造在内的“2+3+3”战略。因为此时中国需要坚定外商投资的信心;更需要提升中国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而2003年SARS期间的这次拜访,麦克·扎菲罗夫斯基还带来了摩托罗拉中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所需的9000万美元前期投资。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平衡北京和天津的政府关系。在此之前,摩托罗拉主要的投资和生产基地都放在天津。

正是这种“适时而动”的“会做事”,促成了摩托罗拉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并且事实上也给摩托罗拉带来了滚滚财源。从1997年到现在,摩托罗拉全球赢利的年份寥寥,但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却是唯一始终赢利和高增长的区域性公司。

可以说,摩托罗拉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名气都没有在中国响亮。在美国,一流公司是微软、惠普还有被比喻成常青藤的IBM,摩托罗拉只能算是中东部的老牌公司。但是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工作的员工,不会感觉到这一点,摩托罗拉在中国是完全可以和任何一个世界顶级公司齐名的企业。

摩托罗拉通过在中国的近20年的投资拓展,在中国设立了10家企业和24家分公司,员工9万多人。到2004年6月,摩托罗拉在中国投资总额近35亿美元。2003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销售总额为46.7亿美元,出口总额40.9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摩托罗拉仅次于美国和欧洲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整合中国管理总部

摩托罗拉在履行对中国政府的长期承诺中,致力于一个“中国企业公民”的塑造。名利双收之余,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资也度过了尝试阶段。在中国入世3年后,面对更加开放和复杂的中国市场,摩托罗拉除加大投资规模外,开始整合企业集团。

摩托罗拉在中国一直有两个中心:制造中心在天津,研发中心设在北京。目前,天津生产基地在进一步扩大产能。而研发的整合也在2004年完成。

2003年麦克访华时为中国技术公司的成立带来了启动资金。2004年,摩托罗拉将在华19个研发机构整合为一体,在北京宣布注册9000万美元成立摩托罗拉中国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摩托罗拉风靡全球的手机中,有许多是出自中国研发工程师之手,摩托罗拉中国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无可争议地树立了在全球研发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2006年,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的整合将完成。届时,一个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摩托罗拉望京工业园区将伫立在世人面前。这是集管理、研发、市场和销售三位一体的办公区。整个园区的建设总投入约计1亿美元,至少可以容纳4000人。

1987年,当时的摩托罗拉全球总裁高尔文在决定对华投资的时候,还鲜有美国企业这么做。老高尔文当时说:“如果投资失败,就把它作为为中美友谊的付出吧。”如今,这个付出成为摩托罗拉投资回报最高的英明决策。

责任与机遇共在

摩托罗拉堪称过去20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成功典范,但并非所有的国际巨人在中国都有这样的成就。进入新世纪,面对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建议在华跨国公司认真总结在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强化社会责任,做良好的企业公民;不仅注重企业经营目标,而且注重社会责任;不仅注重企业赢利,而且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入世3年,中国积极进行体制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阶段,跨国公司可以更加注重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成为中国体制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因素。这样做,既符合近年来的国际潮流(CSR运动,SA8000标准和OECD2004年公司治理准则),也符合中国发展的主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还符合跨国公司自身的价值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和中国国内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要求企业做模范企业公民,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将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

“当然,跨国公司是企业组织。企业运营的一条最基本的底线是赢利。”王志乐同时承认,跨国公司的企业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往往会偏离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但是作为企业公民,跨国公司应当尽力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尽力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达到双赢。”

中国政府正在极力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去的一年里,不少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东北考察,研究加大在中国东北投资的前景。这一现象说明,跨国公司正在顺应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调整自己的战略。事实上,在中国中西部蕴涵着许多商机,投资中西部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并不仅仅是付出。

好军嫂自主创业,回报社会 篇10

余瑶, 厦门警备区某部助理员王松青的妻子, 厦门市余馋坊有限公司总经理, 厦门市第八届“十佳外来女员工”之一, 其创办的“军嫂爱心亭”被授予“厦门市‘1+1群’创业项目”。

“六一”为小朋友提供免费优质豆浆, 中秋节为社区群众送上免费放心馒头, 跋涉数百里为福建南平市受灾群众捐款58万元……在厦门市金鸡亭小区居住的王大妈, 一谈起厦门警备区某部军嫂余姚, 就赞不绝口。余瑶借助“军嫂爱心亭”传递爱心的故事, 更是被街坊邻里广为传颂。

6年前的她, 挺着大肚子卖鸭脖

作为一名军嫂, 余瑶的经历并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她当过瓷砖厂工人, 做过保姆、服务员, 干过打字员、文秘等十多个职业。至今她还记得自己拿到的第一份工资:186.6元。同样, 艰辛的打工经历、岗位变换时他人的帮助, 让余瑶更深刻地感受到爱心的伟大。

2003年5月份, 余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 跟随丈夫来到厦门。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 2005年底, 余瑶和哥哥在厦门市金鸡亭小区开起了卤味鸭脖店, 哥哥负责制作, 她负责开拓市场。当时, 她已怀孕七八个月, 丈夫在部队帮不上忙, 她只能推着小车到夜市推销鸭脖, 直到凌晨两点多才收摊。

“难的不是回家晚, 也不是累, 而是挺着大肚子经常遭客人讥讽。每一次推开饭店包厢门, 几乎所有客人都奇怪地看着我。有人还问我, 这鸭脖是不是叫‘大肚婆’牌的?”一次, 一位好心人花600元买走了余瑶餐车上所有的鸭脖子, 让她赶紧回家休息。余瑶说, 这个世上还是好心人多, 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心, 整个世界就会阳光灿烂。

高中毕业的她, 写出万字调查报告

看到妻子整天忙碌, 丈夫王松青也曾劝过她不要这么拼命。但倔强、固执是余瑶天性, 只要是认定了的事, 谁也拦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 余瑶开的店因讲诚信、质量好得到了群众普遍的认可。这时, 她开始把眼光放得更远, 想如何把卤鸭店做强做大。

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 余瑶利用送货上门的时机, 广做市场调查, 并在每天打烊后, 详细记录统计的各项数据。经过数月的数据积累、市场摸底和顾客的反映, 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余瑶终于整理出近万字的《关于在社区开设卤鸭连锁店的可行性调查报告》。报告出来了, 会不会得到认可?哪来那么多资金运转?有人给她鼓励, 但更多的人让她打“退堂鼓”, 但余瑶坚信自己没有错, 肯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此后, 只要有闲暇时间, 余瑶就会和附近的公司老板和社区居委会的同志讲述她的报告。

坚定的信念, 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 让余瑶迎来了一丝曙光。一次, 当余瑶将如何做大鸭脖市场的方案交给一个朋友看时, 没想到竟引来了一家集团公司100万元的投资。有了这笔资金, 余瑶乘势开办了厦门余馋坊食品有限公司, 主打产品是鸭脖。

此后, 余瑶的生意越来越好, 顾客也越来越多。为了公司的发展, 她全身心投入。一年多时间, 她家里几乎没有开过火, 全家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 门口小吃店就是她家的厨房, 沙发就是她丈夫的床铺, 动画片变成了她儿子最好的朋友, 而一个3元的冰淇淋就是儿子5岁的生日礼物。因为照顾不周, 儿子三天两头生病, 对此余瑶至今仍然十分愧疚。

白手起家的她, 把“爱心”办成连锁店

能吃苦加上有拼劲, 让余瑶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由原先的一家发展为具有数十家联盟的“军嫂爱心亭”连锁企业。在部队领导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余瑶的“军嫂爱心亭”成了“厦门市‘1+1群’创业项目”和“第二批厦门市创业基地”。

既然是“爱心亭”, 就要把爱心做得名副其实。在一次乘坐出租车时, 一位王姓司机师傅告诉余瑶, 他用开的士挣来的钱养活了从别处领养的5个孩子。王师傅的故事让余瑶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 余瑶和丈夫王松青提着200斤米、两桶油和一些日用品和文具, 来到王师傅的家里看望孩子。从此, 余瑶便和这群陌生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他们的生活起居到日常用品, 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9年10月11日, 余瑶被厦门市评为“第八届十佳优秀外来女员工”之一。得到荣誉后, 余瑶没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就马不停蹄地张罗回馈社会的事。同年12月份, 当她得知当地小学还有很多失去亲人的孩子等待帮助时, 她就牵头联系评上“十佳”的其他姐妹, 凑足一万多元, 并带上冰箱、彩电和生活用品去看望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们。“有爱就有希望, 才会有未来”余瑶告诉老师和孩子们。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余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每逢“六一”儿童节, 通过自己的“军嫂爱心亭”, 为全市所有儿童免费提供现磨豆浆, 其他经营产品随之赠送和优惠。

像这样的故事, 在余瑶的“军嫂爱心亭”里数也数不完, 道也道不尽。2010年9月, 余瑶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 决定捐款58万元, 跟随厦门市妇联主席前往南平对口帮扶, 帮助南平地区建立了10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受到了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赞许。

上一篇:高精度平台论文下一篇:报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