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2024-07-17

相信(精选12篇)

相信 篇1

科学告诉你, 为什么有人不相信科学

“人一旦确信了某个观“点, 就不会轻易动摇。如果你告诉对方, 你不同意他的观点, 他就不搭理你了。如果你把事实和数据罗列出来, 对方就会质疑你的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当你诉诸逻辑时, 对方就搞不懂你在说什么了。”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 (Leon Festinger) 在一篇可以用来论述气候变化否定论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拒不承认, 正是如今众多的美国人对于全球变暖现象及其人为所致的事实所持有的态度。但这篇文章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 在那时谈气候变化还太早了点, 实际上, 费斯汀格讲的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案例。

费斯汀格和几个同事混入了“寻找者” (the Seekers) 组织, 这是芝加哥地区的一个小型的信徒 (Xiéjiào) 团体, 其成员相信自己在和外星人交流。教徒相信一个叫“萨南达” (Sananda) 的外星人, 就是耶稣基督转世到另一个星球的肉身。该团体的领袖是热衷于戴尼提 (Dianetics) 的桃乐茜·马丁 (Dorothy Martin) , 她通过无意识书写将星际信息记录下来。

经马丁之手, 外星人告知信徒末日灾难降临地球的准确时间:1954年12月21日。马丁的一部分追随者辞了工作、变卖家产, 眼巴巴地盼着当大陆开裂、海水淹没美利坚时, 一个飞碟会拯救自己逃离灭顶之灾。教徒甚至不穿文胸、拆掉裤子上的拉链, 因为他们觉得金属会对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

预言破灭时, 费斯汀格和他的团队与这群狂热分子待在一起。首先, “上面的人” (信徒有时这样称呼外星人) 没有现身拯救寻找者。其次, 12月21日这一天平安无事。这正是费斯汀格等待良久的时刻:信念体系如今已经被事实瓦解, 该教派的忠实信徒会做何反应呢?

一开始, 寻找者教徒都在努力找个解释说法。不过很快, 合理解释就出现了。他们收到了新信息, 说在最后一刻, 全人类都逃过了一劫。费斯汀格总结了一下外星人的新声明:“该团体成员彻夜端坐, 他们散发了太多正能量, 因此上帝最后将地球从彻底摧毁的悲惨命运中拯救出来了。”是寻找者他们坚信预言的强大意愿使世界免于被摧毁!

从那天开始, 原本不乐意在报刊上露面、也不愿意布道的寻找者信徒开始传教了。“他们的紧迫感特别强烈。”费斯汀格写道, “他们之前深信不疑的事被彻底证伪了, 这却让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

寻找者教徒丢了饭碗, 被报刊嘲讽, 人们还尽量让他们远离思想易受影响的年轻人。尽管马丁的太空教派算是人类自欺欺人事例中比较极端的, 但贴近生活的案例可不少。费斯汀格时代结束后,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批新发现进一步显示出, 人类先入为主的观念如何扭曲了人们的想法, 甚至连那些人类自认为最理智、最合逻辑的结论都受到了成见的影响。这种所谓的“动机性推理” (motivated reasoning) 倾向, 可以说明为什么对于证据确凿的事情, 不同团体的看法却截然相反, 比如气候变化、疫苗、死刑、总统的出生地点和信仰问题以及此类种种。看来, 希望人类能被事实说服是挺不符合事实的。

理性思考回避不了感性因素

动机性推理理论的基础, 是现代神经科学的一项关键认识:推理过程中其实充斥着感性因素 (也就是研究人员常说的“情感”[affect]) 。推理和情感不仅仅形影不离, 面对身边的人、事、观点时, 人类肯定和否定的情绪会比意识思维更快跳出来;情绪产生的时间是毫秒级的, 人类无法立刻意识到这些情绪, 但它们的产生却被脑电图设备捕捉到。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演化中, 人类需要对周遭环境的刺激做出快速反应。这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技能”,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家亚瑟·卢皮亚 (Arthur Lupia) 这样解释。人类会排斥有威胁的信息, 接受友善的信息。人类不仅将攻击或逃避反射 (fight-or-flight reflex) 用在对天敌的策略中, 也用在对信息的反应上。

当人们以为自己在说理时, 其实往往是在为自己所相信的观点开脱。

设想有这样一个人, 她坚信神创论, 最近听闻一则科学发现, 说一个新发现的原始人类证实了人类的演化论起源说, 这无疑在客观上对她的三观造成了冲击。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政治学家查尔斯·泰伯 (Charles Taber) 解释说, 接下来她的潜意识就会对新信息产生消极反应, 这种反应会引导意识头脑中某种记忆和联系的形成。“人们会想起那些与先前相信的观点一致的想法。”泰伯说, “这会让人们组织论证, 质疑自己的所见所闻。”

换句话说, 当人们认为自己在推理时, 可能恰恰是在为自己相信的观点开脱。或者, 用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 (Jonathan Haidt) 提过的一个类比来解释这事儿也挺恰

当人类认为自己是科学家, 但其实都在做律师的那些勾当。人类的“推理”不过就是达成一种预定目的的手段, 这个目的就是打赢自己的“官司”, 而推理过程中偏见随处可见。其中的一种被称为“证实偏见” (confirmation bias) 的偏见, 即人们往往更加注意支持自己观念的证据和论证;另有一种偏差称为“不证实偏见” (disconfirmation bias) , 说的是人们会花过多精力去拼命拆穿或驳倒与自身观念相左的观点或论证。

这里面提到了太多的心理学术语, 但放到人际关系问题中, 这些心理学机制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我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另一半红杏出墙、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恃强凌弱的校园恶霸, 对于那些感情上不甚相关的人, 他们不会否认眼前明显的行为, 但我会不遗余力地将这些行为做出另一番解释。这并不表示人类不想准确地认识世界, 人类当然想了。这也不表示人类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我们当然会改变。只不过, 除了准确性以外, 人类还有其他重要的目的, 包括确认一致性和维护自身感受。通常正是这些目的让人们即使面对事实, 仍旧极不情愿改变自己的观念。

科学很容易被曲解

现代科学的诞生源于人类铲除这类主观错误的尝试, 17世纪伟大的科学方法理论家弗朗西斯·培根将这种主观错误冠以“大脑的谬误” (idols of the mind) 的称谓。即便单个研究人员容易深陷在自己的理论中, 同行评议和质疑制度等更多个体参与的制度的建立, 就是为了保证最佳的结论最终能够脱颖而出。

但是, 人类个体对科学给出的结论做出反应, 这个过程完全是另一码事。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研究人员过度纠结于细枝末节并努力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因而人们在阅读科学文献时极易曲解文意。将与其信念相关的科学数据摆在思想家或信众面前, 无疑会让他们的动机性推理泛滥, 场面就像小孩子进了糖果店而没有大人管束。

毫无疑问, 很多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 人们对科学或者技术证据做出反应的方式, 就是为自身已有的观念做辩护。1979年的一个经典实验中, 支持和反对死刑的被试都看了一段2个虚构科学研究的描述, 其中一个研究支持死刑, 认为执行死刑对暴力犯罪、尤其是谋杀具有震慑作用, 而另一个则反对这样的观点。两组被试也都看了针对2个虚假研究的方法的详细评论, 从科研角度来讲, 这两项研究的合理性旗鼓相当。但每一组被试都会对结论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研究提出更多批评, 而觉得结论与自己观念一致的研究更“有说服力”。

此后, 科学家进行了很多其他的研究, 调查人们对平权法案、枪支管制和同性恋形象的准确性等诸多问题的相关证据作何反应, 都得到了类似结果。甚至当研究人员明确要求被试抛开成见、客观对待两方面证据时, 被试者往往也做不到这一点。

直截了当的说服方式有时会弄巧成拙, 在事实面前, 对方不仅不会改变想法, 甚至可能对自己的错误观点更加坚定。

人们并不是以曲解或选择性阅读科学文献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现有观念这么简单。根据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丹·卡汉 (Dan Kahan) 及其同事的研究, 人们对道德、社会秩序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能用来有效预测人们会认为谁才是正统的科学专家, 并由此预测人们对争议性议题中的“科学共识”态度如何。

卡汉进行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基于被试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将他们归为“个人主义者”或“社群主义者”, 以及“阶级主义者”或“平等主义者” (这种分类方式多少有点过于简单, 可以近似将阶级个人主义者等同于保守的共和党人, 将平等社群主义者等同于自由派民主党人) 。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要求不同实验组的被试帮好朋友判断气候变化、封存核废料、隐秘携带枪支法律 (Concealed Carry, 指以隐蔽的方式在公共场合携带手枪或其他武器, 随身携带或者置于附近, 比如背包或轿车里皆可) 相关的风险。“这位朋友会告诉被试, 他计划读一本与此相关的书籍, 但想知道被试是否觉得作者是知识渊博、值得信赖的专家。”之后, 研究人员会给被试一份编造出来的专家简历, 该专家“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在某所一流大学中获得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在另一所精英高校任教。”接着, 研究者会给被试看一段“专家”的书摘, 其中, 对该问题当前风险的描述或高或低、或有理有据, 或只是推测性质。

实验结果非常明显, 以全球变暖问题为例, 当该专家的立场是全球变暖千真万确且是人为造成的时候, 只有23%的阶级个人主义者认为作者是“值得信赖的知识渊博的专家”。但认可该科学家的专业见解的平等社群主义者则多达88%。将问题换成核废料是否可以安全地储藏在地下, 或者允许人们携带枪支是否能阻止犯罪时, 研究人员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这种效应有时也会改变。在另一项研究中, 阶级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会赞成强制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法律, 而个人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则反对该法律。)

换言之, 人们不相信科学资料的正确性, 是因为其结论违背了自己深信不疑的观点, 进而也就不相信上述几种情况下的相关风险。对于阶级个人主义者而言, 他很难相信自己标榜的东西 (商业、工业、人们持有枪支保护家人安全的自由) 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后果。反之, 宣扬平等主义的社群主义者倾向于认为, 自由市场有害、父权家庭会教坏孩子、人们管不住手中的枪。

研究中的被试并不“反科学”, 至少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反科学。只不过, “科学”是合他们心意的观点。“人们面临灾祸了, 这是一种糟糕的状况, 不同的公民相信不同的文化认证系统, 他们各持己见。”卡汉说。

怎么才能让人相信科学

人们一般认为, 一定要用证据和论证说服别人, 而上篇文章中的结论无疑让这种看法站不住脚了。事实上, 直截了当的说服方式有时会弄巧成拙, 在事实面前, 对方不仅不会改变想法, 甚至可能对自己的错误观点更加坚定。

以下面的问题为例,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前, 萨达姆·侯赛因是否秘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 。政治学家布伦丹·尼汉 (Brendan Nyhan) 和詹森·莱弗勒 (Jason Reifler) 给被试者看伪造的报道, 一篇最早提及该问题的文章 (引用了2004年小布什总统的话) , 之后是驳斥该观点的文章 (其中引用了伊拉克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 没有证据表明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前, 伊拉克开展了任何WMD项目) 。研究者发现, 观看报道起了反效果, 保守派比观看报道前更愿意相信战前伊拉克拥有WMD这一观点。 (研究者也给自由派看了一则虚假新闻并观察了被试的反应。这则假新闻上面说, 小布什政府并没有“禁止”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自由派也没有被说服, 但也没有更相信自己之前的观点。)

另一个研究可以告诉我们, 当人们拒绝相信别人的说辞时, 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西北大学的社会学家莫妮卡·普拉萨德 (Monica Prasad) 及其同事想看看, 他们能否让那些最有可能相信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有秘密合作的人, 即高度亲共和党国家的共和党支持者, 改变自己的想法。为此,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研究。在实验中, 研究人员引用了“9·11”委员会的报告, 以及小布什本人否认其政府曾“发表过‘9·11’恐怖袭击由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共同策划”的声明。

事实表明, 甚至连小布什的亲口之言都无法改变选民的想法。原本坚信伊拉克与基地组织有所勾结的人中, 改变想法的只有1/49。人们更常见的反应, 则是以种种方式拒绝接受该事实, 有的人会反驳, 有的人则是坚持立场:

采访者:“9·11”委员会并未发现萨达姆与“9·11”恐怖袭击有任何关系, 而且小布什总统也认同该说法。对此你怎么看?

受访者:好吧, 他们肯定说委员会没有任何证据, 但我觉得, 人们 (我们) 还是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 即便他们这样说, 人们 (我们) 也还是可以表示怀疑。

有结果表示, 在现任政府面临的争议性问题上, 人们也有相同的反应。例如, Ground Zero清真寺 (Ground Zero mosque, 指计划在与世贸中心原址相距两条街区的位置建造的伊斯兰文化中心, 其中包括一座清真寺, “9·11”之后, 美国人用Ground Zero代指世贸中心原址——译者注) 的问题。利用政治谣言粉碎网站Fact Check.org的信息, 俄亥俄州的一个研究团队给被试看了一篇详细的文章, 该文驳斥了“支持伊斯兰文化中心和清真寺提案的伊玛目 (伊斯兰宗教领袖的尊称) 费萨尔·阿卜杜勒·拉乌夫 (Feisal Abdul Rauf) 同情恐怖分子”这一流言。但知晓该流言并相信其真实性的人中, 只有不到1/3改变了想法。

不相信科学的合理性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这种反应到底有多“不理性”。而这个问题恰恰很难回答。一方面, 因为接收了一小段新鲜信息, 就抛弃了前半生建立起来的整个信念体系, 这不太现实。“一个人很可能说:‘我之所以支持死刑, 是基于我之前生活中接触到的全部真实信息。’”斯坦福社会心理学家乔恩·克洛斯尼克 (Jon Krosnick) 解释说。的确, 将拒绝接收科学结论视为极其“合理”的行为是有一定道理的。耶鲁大学的卡汉解释说, 在一些保守的群体中, “如果有人说:‘我觉得气候变化还是有点道理的。’该群体的其他成员就会给他贴上特定的标签, 这个人之后的生活就会多少有点不顺利。”

这或许能够解释尼汉及其同事在研究奥巴马是穆斯林这个谬误时所发现的奇怪模式。当非白人研究员进行实验时, 被试会改变自己对于总统宗教信仰问题的看法, 纠正错误观念。但是, 当只有白人研究员在场时, 共和党被试尤其容易更加坚信奥巴马是穆斯林这条流言。被试会根据听者的身份, 依照社会称许性 (Social Desirability) 来调整自己的观念 (或者所对外宣称的观念) 。

这使研究者的关注点聚焦到媒体上。人们在证据确凿或可解的问题面前, 态度却呈两极分化态势, 这也许是由于某种动机性推理, 但也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接受的信息就是歪曲的, 或者是两个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例如, Ground Zero清真寺的这个例子, 一项后续研究表明, 问卷回答者中, 看过福克斯新闻的人更可能相信拉乌夫同情恐怖分子的流言和与此相关的三个流言, 而他们对流言的相信程度也比没有看过福克斯新闻的受访者高。

知道得越多, 越难改变观点

好, 人们会倾向于关注与自己相信的观点一致的信息, 而且也会对传递信息的来源做出选择。似乎情况一直如此, 对吧?也许是的, 但如今这个问题无疑变得更严峻了, 因为人们浏览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会通过facebook好友分享的链接、缺少细节信息和语境的Twitter (微博) 、小众传播和受众数目少却志趣相同的、通常高度观念化的媒体接受信息。密歇根大学的亚瑟·卢皮亚说, 基本的人类生存技能“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信息时代了”。

如果你想搞清楚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何选择了动机性推理、抛弃了事实, 除了气候变化, 你找不到更好的测试案例了。毕竟, 人类已经掌握了该问题高度专业的信息, 人们也对此问题有根深蒂固的见解。很肯定的一点是, 一个人是否承认全球变暖的事实, 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就是看他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即便科学在这一问题上给出的结论愈加明确, 这两类人对此的态度却变得越来越对立。

看来, 教育并不能改变共和党人的看法可能并不奇怪。正相反, 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错误观念就越顽固, 2008年的一项由皮尤民众与媒介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 只有19%的具有大学学历的共和党人认同全球正因人类活动变暖, 而31%的大学以下学历的共和党人认同该观点。换言之, 就气候变化而言, 学历越高, 往往否认科学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 对于民主党人和独立派, 教育程度越高, 往往对气候变化的承认度越高。

这也许是由于某种动机性推理, 但也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接受的信息就是歪曲的, 或者是两个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图片来源:online.wsj.com

其他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效应:自认为对全球变暖问题最了解的共和党人, 却是最不关心这个问题的人;而共和党人中, 一般而言对科学不信任程度较高的人, 即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也不会产生更多忧虑。这究竟是为什么?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查尔斯·泰伯和米尔顿·洛奇 (Milton Lodge) 说, 动机性推理的一个潜在的危害就是, 相比了解不多的人, 熟知政治话题的人更容易有偏见。“反感某项政策—比如堕胎—的人, 如果对此了解不多, 他们只是立马表示反对, ”洛奇说:“但如果他们知道很多, 就会进一步提出反驳论点。”这些人和其他人一样受感性驱使、一样带有偏见, 但他们能想出更多、更好的理由去解释自己为什么是对的, 因此就变得更难改变想法。

气候门 (Climategate) 中, 选择性引用的邮件内容之所以能被有偏见的人快速轻易地抓住, 作为丑闻的铁证, 也许也能由此得到解释。动机性推理者在支持自身观点时, 最容易出现的行为就是挑选最有利的证据 (cherrypicking) , 而且无论你对气候门看法如何, 那些邮件中总可以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新信息。

气候门对公众舆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耶鲁大学气候变化对话项目主任安东尼·莱斯洛维茨 (Anthony Leiserowitz) 这样表示。这一事件导致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担忧程度总体上下降了, 对科学家的信任也显著减少。但是, 人们现在应该能想到, 这些下降主要集中在特定美国群体中:共和党人、保守派以及持“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人。自由派和“平等主义”价值取向的人对气候科学及学者的信任根本没有下降。“从某些角度讲, 气候变化就像罗尔沙赫氏试验。”莱斯洛维茨说, “不同群体对模棱两可的事实解读大相径庭。”

科学进步, 反科学的体系也在壮大

有没有主要是“左派”人士拒绝承认科学的案例呢?当然有, 儿童疫苗导致自闭症疫情这样的说法就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中, 最有名是环境保护人士小罗伯特·肯尼迪 (Robert F.Kennedy Jr.) 和诸多好莱坞名流 (最出名的是珍妮·麦卡锡和金·凯瑞) 。《赫芬顿邮报》给了反对派许多版面。新书《恐慌病毒》 (The Panic Virus) 的作者赛斯·芒金 (Seth Mnookin) 提到, 如果你想找反对疫苗的人, 只要去全食超市 (Whole Foods) 里溜达一会儿就行了。

不接受反驳意见的观念系统有很多特征, 反疫苗这个观念具备其全部特征。过去十年,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 儿童疫苗促使自闭症发病率上升的说法并不可信, 而且, 尽管据称疫苗中会导致自闭症的试剂 (一种叫做硫柳汞的含汞防腐剂) 已经禁止使用很长时间了, 但自闭症发病率仍在上升, 这一事实也能驳斥该观点。

但是, 真正相信这一说法的人仍旧深信不疑, 他们会批评每一项反驳其观点的研究, 疫苗-自闭症研究者安德鲁·韦克菲尔德 (Andrew Wakefield) 1998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论文被撤销, 其行医执照随即吊销后, 他们甚至团结起来为其辩护, 这篇论文恰恰是当前疫苗恐慌的源头。然而, 人们根本无需惊讶。反疫苗人士建立了自己的喉舌媒体, 比如自闭症时代 (Age of Autism) 网站, 每当新的科学进展又给反疫苗论提出了进一步质疑, 这些媒体就迅速发表批评反驳文章。

这一切产生了一个问题:就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偏见而言, “左派”与“右派”有明显的不同吗?或者, 是不是所有人产生偏见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两者的区别很明显。如今, “右派”拒绝承认科学的倾向显然更明显, 一旦你针对气候及相关环境问题、反环境主义、基督教右派对生殖健康科学的攻击、干细胞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问题进行调查, 就能发现这一点。更明显的是, 民主党派政府官员中支持反疫苗态度的人几乎不存在, 而共和党选举产生的官员, 几乎众口一词的反对气候科学的观点。

一些研究人员指出, 政治“左派”和“右派”之间存在心理差异, 这些差异会对他们对新信息的反应产生影响—保守派更死板专制, 而自由派则对有分歧的议题更包容。纽约大学心理学家约翰·乔斯特 (John Jost) 进一步提出, 保守派是“卫道士”:他们用动机性推理维护现状。

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 因为只要一个人试图用心理分析法去分析固有的政治差异, 一连串的反驳观点随之而来:教条又好斗的共产主义者呢?历史上党派的意见是如何改变的?毕竟, 前苏联否定遗传学这段历史恐怕是最典型的意识形态驱使的否认科学的案例了, 当时, 凡是与特罗菲姆·李森科意见相左的前苏联研究者都被处决了, 就连遗传学本身也被打成了“资本主义”科学, 官方禁止遗传学的研究教学。

如何让人接受科学证据?

结果就是, 目前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 所有人都会在一些情况下一叶障目。然后, 问题就变成了, 人们怎么做才能消减人类本性的不利影响呢?

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人类对新信息的扭曲反应作用非常强大, 考虑到这一点, 有一件事就变得十分明确:如果你希望某人承认新证据, 一定要保证在不会触发其防御性情感反应的环境下把证据拿给他看。

部分由于卡汉在耶鲁大学的研究工作, 这一理论渐渐受到青睐。在一项研究中, 他和同事将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知识编写成两篇伪造的报纸文章, 分别冠以不同的标题—“科学专家小组为解决全球变暖提出了反污染方案”和“科学专家小组为解决全球变暖提出了核方案”, 然后测试不同价值取向的市民反应如何。果然, 后一个标题让阶级个人主义者更容易认可人类是全球变暖的祸首这一事实。卡汉推断, 会出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科学事实被改编成了对他们的亲工业世界观有吸引力的故事。

依此逻辑便可得到以下结论:如果有商业或宗教领袖能将气候变化问题放在另一种语境中论证, 使该语境的价值观不同于环境主义者和科学家在论证时所持有的那种, 经他们之口, 保守派对气候科学持认可态度的可能性会提高。这样做可以在卡汉所说的“事实的文化战争”中有效地传递出一个缓和信号。换句话讲, 这虽然看上去有些矛盾, 但不要以真相为重点以期说服对方, 而要以价值观作为糖衣炮弹, 这样才能给真相一个乘虚而入的逆袭之机。

相信 篇2

在上党课之前,我一直觉得党课是介绍共产党*思想、党的发展、理论等很理论且有些枯燥的课。而对于很多理论、实事问题,我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或者应该怎么思考。于是抱着应该也没什么收获的心态上了党课,然而两节党课虽不能算是我听的最认真的课,但是却收获了很多很多。在党课上我知道了党的纲领、特点、作用及党的基本路线,理解了为什么共产党*是党的最高纲领,知道了如何实践党的纲领。我还知道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明白了为何我们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及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竟然记住而且理解了大部分的内容,收获真是不小啊!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讨论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快走不下去了,回想苏联解体,看看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问题,再看看资本主义仍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于是很多人对共产党*动摇了、不坚定了。对此列宁说到:“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老师教导我们作为党课学习的积极分子,一定要有这样的想法:要相信党、相信共产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一生其实不也是这样吗?有起有伏,有得有失。当我们处在困境之中时,如果能告诉自己:低谷是正常的并且走出低谷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将会对生活增加多么大的信心与热情,对生命也会平添几分热爱与希望。那么,年轻、朝气蓬勃、无所畏惧的青年,为什么不去努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去实现梦想呢?人活一次不容易,与其在垂暮之年因放弃理想或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乘风华正茂之时躬身实践、奋斗不止!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所以青年们,加油!向前!更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开创!

另外一点深刻的体会是关于如何实践党的纲领的讨论。老师对于我们的建议有:勤于学习,要有远大的理想,不局限于个人的生活,要善于创造,迎难而上,甘于奉献,乐于生活……这些建议让我明白了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提高党理论方面的知识,增加对党的了解,同时思想方面要进行全面的武装,尽早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坚持不懈的去实现它。讲到理想,大家都说现在的大学生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每天过着堕落颓废的日子。而关于免费师范生,也有很多负面的评论,认为这样的政策让我们缺乏斗志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相比前面所讲的大学生我们更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对于这一点我及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很不同意,或许相对来说我们是要比非师范类的学生少点压力,可能有些时候,或许我们的潜意识,也确实告诉自己,我们还是有些保障的,但也只是一点点。周围大部分同学都很上进,每个人都有对生活、对未来的规划,我们努力的去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向,大家追求着自己想要的。常常会看见很多同学在QQ上更新的状态:天天向上;时刻准备着;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真!……我相信大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会以切身行动,让青春无悔。

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两个理想:第一个是我要建连锁学校,用新的 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从小开始培养学生。我希望这所学校可以给他们很好的环境,让他们的本性得以发展,让孩子们快乐健康、有创造力、有个性的成长,早日完成自我实现。另一个梦想是,我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我希望能给那些贫困的人生存的技能,生存机会,可以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永久性的摆脱贫困。可是慢慢的随着我长大,也变得理性了,我发现这两个梦想的实现真的很难(或者虽然他们是很难,但是只要全身心的努力,也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我的理智也有可悲的地方,让我不敢再做这样的梦了)。

随着大学的升入、专业的选择,自己的调整和思考,我现在决定以后要做的事情是教育及公益,主要都是和孩子有关系。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勤于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希望有一天当我可以做我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我有能力去实现它。最后真诚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实现。

相信不相信 篇3

“我要再表演一次,这次我要绑住我的双手走到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可以做到吗?”杂技高手对所有的人说。我们知道走钢丝靠的是双手的平衡,而他竟然要把双手绑上。但是,因为大家都想知道结果,所以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杂技高手真的用绳子绑住了双手,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一步、两步终于又走了过去。“太棒了,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但没想到的是杂技高手又对所有的人说:“我再表演一次,这次我同样绑住双手然后把眼睛蒙上,你们相信我可以走过去吗?”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杂技高手拿出一块黑布蒙住了眼睛,用脚慢慢地摸索到钢丝,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为他捏一把汗。终于,他走过去了。表演好像还没有结束,只见杂技高手从人群中找到一个孩子,然后对所有的人说:“这是我的儿子,我要把他放到我的肩膀上,我同样还是绑住双手蒙住眼睛走到钢丝的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吗?”

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走过去的。”

“真的相信我吗?”杂技高手问道。

“相信你,真的相信你!”所有的人都說。

“我再问一次,你们真的相信我吗?”

“相信,绝对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所有的人都大声回答。

“那好,既然你们都相信我,那我把我的儿子放下来,换上你们的孩子,有愿意的吗?”杂技高手说。这时,整座山上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敢说相信了。

现实中,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你。

2009相信奇迹 篇4

每一站都有难以忘却的记忆,

那些快乐和泪水布满了一分一秒,

《尚舞》陪你一起

翻开2009年公开赛的笔记本。

2009年4月11-12日海宁站

“看来大家对经济危机下比赛会不会变得简陋的顾虑是多余的了,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第一次用最豪华的整体包装,公开赛就这样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这是《尚舞》2009年五月刊专题中的引言。作为首次更名为“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的第一站,海宁站被人们寄予了太多的期望,组织方为比赛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无论是体育馆的包装、统一的工作人员着装还是严谨的裁判管理、比赛流程,都为随后几站建立了范本。

画面一:明星爱戴的开场舞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推荐的体育舞蹈电影《斗爱》恰逢海宁站比赛期间上映,主办方特地邀请了剧中的男女主角钟汉良和爱戴作为嘉宾在第一天比赛中跳开场舞。不料在比赛前夕,钟汉良由于档期的缘故无法到来,这让一些从各地赶来的钟汉良粉丝失望透顶,一度甚至要“大闹赛场”。

“早上我还在睡觉呢,组委会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今天晚上要我和爱戴去表演开场舞。”最后成为爱戴开场舞舞伴的职业组选手张劲告诉记者,“当时音乐没有,舞蹈套路也没有,谁都不知道表演会变成什么样。”1 1日晚,张劲牵着穿黄绿色流苏裙的爱戴步入舞池,他们就着缓慢的伦巴音乐跳了一些基本步,由于爱戴没有穿拉丁鞋,看起来脚下有些吃力,整个表演维持了1分32秒,虽然缺乏激情,但必要的一字马、托举、旋转一个没少。由于事前宣传得不是很广,现场甚至有许多人不知道那是爱戴,所以掌声和喝彩并不热烈。“在明星开场舞的部分,我们对明星表演的渲染和现场气氛的制造还不够好,不过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希望今后能做得更好。”CDSF秘书长尹国臣表示。的确,每一件事情总有第一步,无论第一步走得怎么样,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

画面二:精彩纷呈的“表演赛”

虽然少了党奇/牛佳、袁成均/苏娜、尹向荣/黄绮雯等选手的参加,对比起其后几场公开赛分站赛,海宁站依然可以说是“著名选手”到得最齐的一站:无论是标准舞的齐志峰/兰帆、周吉天/孙雅洁、吕杰/彭丁、邢进/王梦远、黄忆/桂仕楠、杨超/谭轶凌、沈宏/梁瑜洁、吴稚安/郑岑等,还是拉丁舞的张劲/罗文清、邵克强/杨娜、王为/陈金、石磊/张白羽、范文博/陈世瑶等的倾情“演出”,都让整场比赛成为裁判夏宗基口中“非常非常非常精彩的一场‘表演’比赛”,一些裁判甚至表示自己宁愿坐在场下当观众而不是在场上执裁,“这样我们就能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另外,随着对体育舞蹈的规范和改革,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近年举办了不少有口碑的大型比赛,吸引了更多的国标舞圈的优秀选手加入公开赛,有数对舞蹈圈的选手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其中就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刘晓昂/曲远菲、胡伏/胡青青和李栾/张赤(其中李栾/张赤更第一次参与体育舞蹈比赛就取得了职业组拉丁舞第六名的好成绩),他们在之后的几站比赛中成为职业组比赛的亮点,尤其是酷似吴镇宇的胡伏和舞蹈风格颇“四两拨千斤”的李栾甚至赢得大批粉丝,在比赛过程中不断为其加油。

2009年6月27-28日上海站

由于和舟山明星表演赛结合在一起,很多选手对上海站的记忆更多的是长途车、摇晃的摆渡轮船、咸咸的空气、自助餐、集体开场舞……不过回归到比赛,选手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更专业的服务和更热烈的比赛氛围。通过海宁站的“实验”,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出台了《中国体育舞蹈竞赛组织管理岗位职责与流程》,为这次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连主题格调、会场布置、灯光等方面也有了统一的标准。另外由北京大陆雕塑工作室的李欣先生制作的“流动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自此,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有了属于自己的奖杯。

画面一:陆宁、魏巍回来了

显然这是上海站最大的看点之一。虽然陆宁、魏巍选择了同一站比赛归来,但是两人名字之间已经不能再用“/”来表示了,陆宁携同赋有天分的张丁方参加职业组拉丁舞比赛,魏巍则和学生刘潇在A组拉丁舞与前仆后继的年轻选手争夺桂冠。陆宁比赛时,魏巍一直在场边观看;轮到魏巍上场后,陆宁恰好就坐在魏巍站位的正前方。

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陆宁/张丁方第一次参加公开赛就进入了三甲,他们把一种清新的气息洒向职业组拉丁舞,年轻又有冲劲,使得该组别的比赛甚至比A组拉丁舞更有悬念,最后的排名也因为他们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格局。大部分的裁判都对陆宁和张丁方所展现出来的冠军味道啧啧称叹,“这对选手真的很优秀,只希望在日后能把默契度提升上去。”

相比之下,刘潇/魏巍并没有那么走运,止步于半决赛的成绩对于一个曾获得黑池冠军的选手来说有点残酷。裁判李建安剖析魏巍失利的主要原因在“由于女生所表现出来的气势强过男生,这种跳法在仍然由男生‘主导’的体育舞蹈来说是不明智的。”不过正如赛后魏巍告诉记者的那样,她更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无论多大的挫折我都遇到过,成绩怎样无所谓,因为这只是很多场比赛中的一场。”

画面二:周吉天/孙雅洁的告别之作

周吉天/孙雅洁在本场受尽万千宠爱,然而没有人想到,上海站会是这对金童玉女的告别之作。由于出任Supadance的代言人,印有周吉天/孙雅洁舞姿的巨大广告牌树立在体育馆入场口,极其醒目,甚至有人笑言他们代言的不是品牌,而是这一站比赛。纵观整个比赛,他们即便不是“代言人”,也是“最受欢迎的人”。记者一直听说周吉天在上海非常受欢迎,但闻名真是不如见面,在比赛这些天,没有人能忽略这么一群“有组织、有预谋”的舞迷,他们高举“周吉天”的红色横幅,大致分四拨坐在场馆的四个角落,只要周吉天/孙雅洁随着音乐舞到任何一个位置,她们都整齐划一地摇着手中的加油板并发出尖叫,在比赛后更会在门口巨大的周吉天/孙雅洁广告牌下等着自己的偶像,为他献上真挚的祝福。“就连周吉天在台上领奖都会有个粉丝突然冲上台把一个玩具熊塞到他怀里。”当时负责采访周吉天的《尚舞》编辑说道。

由于有了这么一个后援团,两人在比赛中显得王气十足,周吉天每一次出场都会向看台上为他呐喊的粉丝致谢、招手,其心中的自豪感溢于言表。周吉天/孙雅洁的表现得到了许多裁判的肯定,“他们经过了磨合期和多个国际大赛的锻炼,越来越有默契。”但令人惋惜的是,经过上海站比赛后,他们缺席了香港站,最后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拆档。

2009年8月1-2日香港站

这是公开赛第一次落户香港。虽然从年初就传出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将有一站在香港,可是直到比赛前一个月依然没有确切的消息证实比赛可行——正是由于众多的不确定,香港站最后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香港站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内地和香港体育舞蹈界全面的交流和沟通,也使得体育舞蹈公开赛更圆满。社体中心副主任林洁说:“选手们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这都为他们将来继续在香港进行体育舞蹈活动打下了基础。”该站让大家难忘的画面非常多,如“惊鸿一瞥”的何艟/单菁、陆宁/张丁方的再次优秀亮相、杨娜的裤子、多米尼科和吕杰的对话……另外,许多拆档或“牵手”的消息在这场比赛中传遍后台和前场,使得本次比赛像是一个万花筒。

画面一:巨星舞影耀香江

如果没有“巨星舞影耀香江”表演,相信香港站会失色不少。在两个小时内,Domenico&Gioia (多米尼科/乔娅)、Maxim&Beata (马克西姆/贝尔塔)、Roberto&Morena (罗伯特/莫宁娜)、Michael&Joanna (迈克尔/乔安娜)相继为大家献上了20支舞,换装秀般的斗牛舞、活泼的牛仔舞、高难度的椅子舞、快速转圈的恰恰舞……每一支舞的出场和动作都经过精心编排,灯光和动作搭配得完美无缺,连放音乐的工作人员都由熟悉他们舞蹈风格的朋友来客串。这些巨星的到来不但为比赛增添了精彩度,还让中国的选手难得地近距离“偷艺”。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什么?“他们覆盖式‘大容量’(即身体的各个方向伸展度、运动度大)的跳法让舞蹈充满美感,这是我们中国选手需要借鉴的。”裁判温亮富表示,“这几对选手的舞蹈不但韵律十足,动作像脉冲一样连绵不断,还能用高难度的托举加讨喜的喜剧性获得观众的心。”一些中国选手说“巨星舞影耀香江”仿佛是比赛中给自己上的一堂大课,告诉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舞蹈。这些大牌选手不但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舞蹈,还告诉了他们什么是真正的服装,多达20套的服装令人眼花缭乱,表演后,它们成为许多选手制作衣服时的灵感来源。

画面二:更国际化的比赛氛围

身处国际大都会的中心地,场外是繁华的不夜城,比赛现场的“国语、粤语、英语”三语播音。场边圆桌、看台上坐满穿戴隆重、珠宝华服的“全国最懂舞的观众”,每对选手跳完一曲都能得到所有人响亮的掌声和喝彩,他们犹如裁判一样金睛火眼,能看出谁是真正的高手。更有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喊着舞者们的名字,有不少城中名人乔装打扮慕名而来,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妈妈也来跳了一曲,据说连林青霞都青睐于比赛……这一切,只是在香港。

在赛前裁判会上,CDSF领导重申了在香港比赛期间的行为准则,连说话不要太大声都在准则范围内,更不要说不许在不允许吸烟的地方抽烟或随地吐痰了,“香港更接近西方社会,礼节非常英式,任何一个不当行为都有可能被罚款或监禁。”另外,在场馆设备和服务方面相当人性化,对观众和选手的服务意识很强,例如第一次在后台用电子屏幕展示选手的背号,从检票、检录到计分等工作人员都统一着装……这让一些没有出过国比赛的年轻选手初次尝到国际化的比赛氛围。

在休闲娱乐方面,香港比其余几站更具优势,所谓“购物天堂”的美名并非浪得虚名,更何况比赛场地离铜锣湾时代广场不过几分钟的路程。“血拼”成为大家比赛外的中心活动,裁判、选手们倾巢出动,没有不是大包小包地回来的,“在香港买比赛的水钻、化妆品都特别便宜,我们比赛的奖金全都用在购物上了。”选手刘畅说。

2009年9月12-13日宜昌站

和世界青年拉丁舞锦标赛结合的宜昌站公开赛,水平和规格都非常高,极具权威性和观赏性。172位世界顶尖拉丁舞高手云集宜昌市体育馆,可谓星光璀璨、交相辉映。在这一站比赛中,由于外籍裁判的加入,比赛名次与之前有所变化,裁判的打分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另外,宜昌站的整体气氛营造非常到位,身穿定制礼服和拉丁鞋的礼仪小姐、体育舞蹈公开赛图片展、世青赛创意的出场方式……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赛的品牌品味。

画面一:小鬼当家

宜昌站很好地将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推向了世界,中国的青年选手不必走出国门就可以了解到当前世界舞蹈技术的走向和变化,“同时也触及了一个敏感问题:怎样选择队员参加国际赛事”。最后,联合会派出了曾经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拉丁舞选手阎棒棒/魏诗瑶和颇有潜质的乔亚楠/王雨婷代表中国出战,他们在整个世界青年拉丁舞锦标赛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主角。

另外,一些稍显陌生的名字陆续出现在众人耳边:张玉玺/房璐、王思乐/李淑怡、王振博/刘雯爽、高阳/雷莹、姚喃栋/吴迪、金文杰/张安琪……他们以黑马姿态杀入半决赛甚至决赛,原先的排位格局顷刻改变,另外一直在半决赛周边徘徊的选手,如孙看/谢欣因为状态神勇闯进决赛,获得第六名。现场朝气十足。

画面二:媒体关注度高

中央电视台、三峡电视台、搜狐娱乐、《中国体育报》《三峡商报》《三峡晚报》《三峡日报》《楚天都市报》等近30家媒体齐聚宜昌,使得宜昌站成为公开赛中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一站比赛。“当地几家报纸都辟出专版《舞动宜昌》,甚至从赛前就开始向市民普及拉丁舞知识,从拉丁舞的概况、拉丁舞的分类、拉丁舞的节奏到什么是体育舞蹈。”《尚舞》前方记者说道。

不过遗憾的是,许多新闻宣传还停留在较浅的内容,一些基本的知识和竞赛的介绍都不够准确。

2009年11月14-15日张家港站

公开赛最后一站的张家港站,比赛精彩依然,但在包装、竞赛模式、比赛编排上没有太多的亮点。不过作为媒体,我们彻身体会到张家港站对于媒体的重视,“张家港站在为媒体服务方面做得很不错,整个场馆布满了网络,有线和无线的都有,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实时写稿发稿,这和当地每年承办许多奥运项目赛积累的国际大赛经验是分不开的,这个设施可以作为硬性指标成为将来比赛的必备条件。”尹国臣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作为收官之作,张家港站虽然没有给人们太多的惊喜甚至有些保守,但整个过程顺利,对裁判的管理和服务到位,给许多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画面一:为党奇鼓掌!

党奇在2008年年底后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无时无刻不想重返赛场,当党奇在张家港站中重新踏入舞池时,所有人都给予他热烈的掌声。这一次,与他牵手的是周吉天的前舞伴孙雅洁,她说:“我认为我和党奇的性格十分合拍,我以前的舞伴其实也很好,但是我们性格不合。现在党奇给我了更多的自信。”

与孙雅洁的自信相比,党奇显得有些担心,他不停地在场边练习,戴着耳机听音乐找节奏,候场时一旦想到哪个动作不太纯熟,就立马举起双臂一个人认真地练上几遍,他“突然练习”的举动几次让孙雅洁“侧目”。这一幕幕发生在张家港站、上海锦标赛、公开赛广州总决赛上,还会一直持续地发生下去。“你知道吗,我离开赛场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自己能跳成什么样,我希望我在比赛中不出错,所以比赛中很紧张。”党奇说。党奇是舞蹈圈中公认的“舞痴”,他似乎就为了舞蹈而活,“我希望一直跳舞,一直跳舞。”2008年末不得不退出比赛后,他一直坚持训练,每次比赛都认真地坐在场边观看,只要给他一个舞伴,他随时能回到舞池中央。

我们相信舞者的内心会表现在他的舞蹈中,“他有一颗真正爱舞蹈的心,没有任何杂念,他的舞蹈让我感动,使我不由自主地喝彩。”王永刚说道。“另外,他的架型保持得很好,有修长的身体线条,现在同样修长的孙雅洁能帮助他达到自己的舞蹈目标。”在张家港站的比赛中,党奇的眼睛一直在看向远方,也许,他看到了一个未来。

画面二:“糊里糊涂”的冠军

张家港站令人意外的一幕发生在石磊/张白羽身上,他们“糊里糊涂”地成了冠军。

石磊/张白羽在上一站宜昌比赛获得了冠军,这一次大家都在猜测他们是否能卫冕。从比赛来看,他们表现出色,但另一边厢三站冠军王为/陈金跳得也很好,两对选手都信心满满,“我们很期待裁判的亮分。”一位观众表示。

亮分环节气氛异常紧张,王为/陈金和石磊/张白羽各赢两支舞,在牛仔舞的分数上,大家都以为是前者赢了,“看到Mark表时,陈金一阵欢喜,接着她就被CCTV的记者拉着接受采访去了。”负责跟拍王为/陈金的编辑说。然而一刻钟后,另外一位编辑在主席台前遇到张白羽,问她获得了什么名次,张白羽一脸茫然地说:“我觉得是第二名的,可是他们非说我是冠军……”然后,她和石磊就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冠军台。

相信自己,相信学生 张如 篇5

——课改反思

初一英语组 张如

上学期末我们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对于这次网络培训,一开始我是抱怨无端增加的工作量,后来开始接触国培之后,逐步发现其中的乐趣。专家的精品课程仔细学习便能够发现其中有很多是自己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案例和理论基础,也可以帮自己答疑解惑。

而且国培培训也不是一味枯燥的课程学习和习题作业,而是有班级论坛等项目。在论坛里我们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同仁们交流学习,同时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一些平时教学中的问题,互相帮助,建言献策,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我平时就很喜欢写教学日志,这回学习有研修日志这个栏目,正合我意,我可以把每次课堂上或课下关于学生,关于课堂或者关于某个问题的自己的看法和困惑写下来,发在自己的主页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也能够给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想法,补充了我的不足。

平时我总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课程,也让我觉得特别充实,时间得到了有效地利用,还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敢于在教学中建立自己的新观点和想法,并且付诸文本,用于实践中。就比如说,在培训期间我们正好赶上期末复习,新课教授完毕,到复习环节肯定是枯燥乏味的,我虽然心里着急想把自己总结好的知识一下子给学生灌进去,但是后来想想觉得这样的话,知识还是我的,学生似乎没得到多少,而且没有什么兴趣。后来我参考学习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这一课,于是产生了想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想法,在这个想法的引导下,我做出如下方案:

一.将复习任务按照话题分配给班级英语前20名的同学,让他们俩人一组整理复习提纲和资料。具体在安排的时候我特意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孩子们平时的相处,尽量让他们愉快的去做这件事情。二.复习要点

1.重点单词,短语

2.口语交际用语 3.语法知识点

4.话题作文

5.易错题难题

在确定这几个要点之中,我分配好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有一些重点的较难的话题我特意安排非常仔细认真的同学。

任务分配完毕之后,接下来给他们三天时间准备。这三天内我明显能感觉出他们的认真,经常去办公室主动询问。三天后我们第一组同学上台展示,虽然这样的事情他们是第一次经历,难免有些紧张,但是我不断的鼓励他们,给他们指导,告诉他们你整理的很好,很全面,就这样实施,他们于是得到鼓励,敢于上台展示,而且做出了精美的PPT。

这是我第一次在台下以学生的姿态欣赏我自己的学生,突然发现他们的魅力无限,他们的潜力实在太大了!有待我尽力的去挖掘和开发。我原来太不放心他们,太不信任他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了!有的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把重点的东西解释清楚并且让其他同学记住,我觉得我就没有这样的能力,我总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看来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思维去考虑。

通过近一周的复习,我们每天都是这样的程序,每天讲台上都有不同面孔的“老师”,孩子们也觉得新奇,而且听的起劲。台上的“老师”们则变换着花样让下面的同学认真听,他们是非常有创意的。而且孩子们找出的易错题难题都非常好,有的虽然简单,我有时甚至发现不了。这样我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他们,剩下的我做补充和修复,我们的复习进行的声声有色,不枯燥乏味,比上新课还有意思!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

通过这次尝试和改变,我也思考了很多,我们很多时候已经不自觉的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导致他们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要多多想这样的好点子来促进他们学习。

相信不相信 篇6

“我要再表演一次,这次我要绑住我的双手走到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可以做到吗?”杂技高手说。我们知道走钢丝靠的是双手的平衡,而他竟然要把双手绑上。但是,因为大家都想知道结果,所以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杂技高手用绳子绑住了双手,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一步、两步终于又走了过去。“太棒了,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没想到杂技高手又说:“我再表演一次,这次我同样绑住双手然后蒙上眼睛,你们相信我能走过去吗?”所有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杂技高手拿出一块黑布蒙住了眼睛,用脚慢慢地摸索到钢丝,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终于,他走过去了。表演好像还没有结束,只见杂技高手从人群中找到一个孩子,然后对所有人说:“这是我儿子,我要把他放到我的肩膀上,然后绑住双手蒙住眼睛走到钢丝的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吗?”

所有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一定可以走过去的。”

“真的相信我吗?”杂技高手问道。

“相信你,真的相信你!”所有的人都说。

“我再问一次,你们真的相信我吗?”

“相信,绝对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所有的人都大声回答。

“那好,既然你们都相信我,那我把我的儿子放下来,换上你们的孩子,有愿意的吗?”杂技高手说。这时,整座山上鸦雀无声,再也没人敢说相信了。

现实中,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你。

(据《百色早报》)

相信爱情 篇7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 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 所以,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静人深时刻, 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爱情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一件事。爱情可以让人变得快乐, 可以让人忘却所有;爱情总是甜蜜的, 在爱情面前, 糖友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糖友小文, 大学已经毕业, 小时候就发现了糖尿病。她现在有个非常喜欢她的男朋友, 难得的是, 他说要跟她一起面对糖尿病。虽然现在两个人的爱情路还漫长, 但是他们执着的心, 相信最终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糖友李先生, 几年前查出了糖尿病, 得病后, 在一起的女友也提出了分手, 这样的打击让他很长时间不能从糖尿病的阴影中走出, 也不敢再次尝试爱情的滋味。直到他的妻子出现, 他慢慢地接受了爱情, 并且觉得爱情里有无以伦比的甜蜜……

糖友小张, 高中的时候就被查出了糖尿病, 那时的他, 只知道学习、控制血糖, 还不曾体会爱情带来的味道。上了大学后, 他渐渐地成熟了, 也有了心仪的女孩, 只是碍于病情不敢说出口, 纠结了一年的时间, 他还是表白了, 并且成功了。有时候, 遇到爱时, 要大声的说出来!

我相信 篇8

我我相相信信,,拥拥有有理理想想的的人人是是幸幸福福的的,,快快乐乐的的。。我我从从不不认认为为自自己己成成为为一一个个作作家家的的理理想想太太卑卑微微,,不不够够远远大大,,不不够够令令人人羡羡慕慕,,因因为为那那是是我我的的目目标标,,是是我我真真心心向向往往的的!!我我相相信信,,在在实实现现这这个个理理想想的的道道路路上上会会布布满满荆荆棘棘,,刺刺痛痛我我的的心心,,让让我我流流下下不不少少的的汗汗和和泪泪,,但但,,我我一一定定会会执执著著地地走走下下去去…………

我相信,作家是每一本小说的“根”。他们可以使文章情节节曲曲折折复复杂杂,,也也可可以以使使文文章章情情节节简简单单幽幽默默。。我我相相信信,,作作家家可可以以为读者带来欢乐,作家可以用笔抒发愁闷,用墨来描写想像,用纸来描绘人生,用字来充足生活!作家可以是小说家,散文家……,不管是哪一种作家都可以引领读者进入故事的幻境,使人们乘着书的文符在那无比神圣的世界里乘风破浪。

我相信,当作家并不容易。作家的感悟,都要沁透在文字里。仔细想想,一下午可以看完的书,作家往往要倾尽心血,甚至消耗半生精力,就像那一部《红楼梦》,每一字无不凝聚曹雪芹的心血,耗尽他毕生精力。

流沙河的《理想》里面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我相信,我不会因为作家这条路艰辛、曲折、坎坷而畏缩。因为无论成功与否,我都相信在拼搏后留下的疤痕都是自己美丽的回忆。

相信自己吧 篇9

在天才的著作里, 我们认出了那些自己业已放弃的思想, 它们显得疏异而庄严。于是, 它们为我们拱手接纳——即便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没有比这更深刻的教训了。这些失而复得的思想警谕我们:在大众之声与我们相悖时, 我们也应遵从自己确认的真理, 乐于不作妥协。

随着学识渐增, 人们必会悟出:嫉妒乃无知, 模仿即自杀;无论身居祸福, 均应自我主宰;蕴藏于人身上的潜力是无尽的, 他能胜任什么事情, 别人无法知晓, 若不动手尝试, 他对自己的这种能力就一直蒙昧不察。

相信自己吧!这呼唤震颤着每一颗心灵。

伟人们向来如此, 他们孩童般地向同时代的精英倾吐心声, 把自己的心智公之于众, 自本自为;从而拔萃超类。

但人们却常被自己的意识关进了囚牢。一旦他的言行给自己带来声誉, 他便受制于众人的好恶, 从此难免要取悦于人。他再也不能把别人的感情置之度外了。

往往, 你对自己往昔的言行且敬且畏, 只图与之相协调, 因为除了自己往昔的行为以外, 再无其他数据可供别人来计算你的轨迹了;而让人失望又非你所愿。

但为什么要回顾过去, 为什么为了不与你在大庭广众下陈述过的观点相抵触, 就拖着记忆的僵尸不放呢?假如那是你务须反驳的谬论, 那又怎样呢?看来即使在纯记忆的行为里, 你也不能只单单依赖记忆力, 而应该把往事摆在千目共睹的现在来判断, 从此以后不断自赎自新——这才是智慧之道。

我们今天应该确凿地说出今天的想法, 明天则应确凿地说出明天的意见, 即使它与今日之见截然相悖。——“哎呀, 这么一来你肯定会被误解的!”——难道被误解是如此不足取吗?毕达哥拉斯就曾被误解, 还有苏格拉底、路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还有古今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智慧精灵, 他们唯谁未遭误解?欲成为伟人, 就不可避免地要遭误解。

人往往懦弱而爱抱歉;他不敢直说“我想”“我是”, 而是援引一些圣人智者的话语;面对一片草叶或一朵玫瑰, 他也会抱愧负疚。他或为向往所耽, 或为追忆所累;其实, 美德与生命力之由来, 了无规矩, 殊不可知;你何必窥人轨辙, 看人模样, 听人命令——你的行为, 你的思想、品格应全然新异。

相信美好 篇10

这些日子里, 每天的新闻让你只能以叹气回应:你欣赏的偶像在一夜之间变成瘾君子;大家公认的好男人全军覆没;娱乐头条爆出来的消息让你经受着接而连三的打击, 而生活让你切身感受到它的糟糕:你好心扶起摔伤的老人, 却被她诬告;你在公交车上义正辞严地指责小偷, 下车后却发现自己的钱包不翼而飞;你身边的人说着不切实际的谎言, 挥霍着你对他们的信任, 你坚信的被他们一一摧毁, 所以, 你很失望。

可是有时候, 失望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有所期待, 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 才会有期待。

你的失望, 源于你对这个世界的深爱。

记得吗?你曾经很崇拜柴静, 她不过是一个纤弱的女子, 却倔强地走过那么多别人不曾去过的地方, 了解别人不曾听过的心声, 你可以毫不顾忌地相信她说过的每一句话, 因为她让你看到了这个时代真实的样子, 听到了这个世界发自内心的声音。

哪怕偶尔, 这份真实有些疼, 但并不妨碍你深爱这个世界。

记得吗?去年夏天在微博上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起初你看见那么多明星在镜头前微笑的用冰水灌顶, 还以为这不过又是个炒作的噱头, 而当你切身感受到冰水刺骨的寒意从头顶浇来时, 终于明白, 其实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英雄。在得知他们不动声色地为ALS患者捐出了数额不小的善款后, 你毫不犹豫地把他们从普通的“明星”上升到了“偶像”的位置。你参加的微公益活动, 现在已经帮助了许多渐冻症患者得到了缓解痛苦的治疗机会, 帮助许多兔唇儿童找回了久违的笑容。你说, 在看到他们明媚的微笑时, 你的视线被晃得有些朦胧。

哪怕现在, 这份力量还不够强大, 但你能看到那盏用善意点亮的灯, 把这个世界的未来照得通亮。

还有忘不掉的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暖意:下雨天替老人撑伞的最美女孩;公交车上用手掌护住你额头不被碰伤的阳光男生;给流浪猫义务做饭的“喵妈”;给予临终老人最后照料与关怀的志愿者。不过惊鸿一瞥, 他们却给你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身影和一份美好的回忆。

我们生于这个世界, 年幼尚不谙世事时, 双目所及之处都是世界的美:蓝天白云, 绿树红花, 都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恩典。而年事渐长, 我们慢慢看到了些许不曾了解的角落, 肆意宣泄着我们的不满, 但坚持用真实代替虚假, 用善良掩埋恶意, 用美丽驱赶丑陋。我们从不美好中走来, 却仍与世界温柔相待, 是因为坚信总有一天它会回报我们以歌。

相信学生,相信教师 篇11

在芬兰,“活到老,学到老”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人们也相信它的重要性。芬兰人倡导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模式,公共大学的教育讲座总是人满为患,不早去根本就找不到位置;在芬兰的各个图书馆里,永远充满了渴望学习和更新文化知识的人群。芬兰被称为全世界最爱看书的国家,芬兰人在家阅读的传统已传承400多年,是全世界最爱跟图书馆借书的人,每人每年平均借17本书。根据调查,41%的芬兰中学生最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就是阅读。而让芬兰拥有这样一笔他国难望其项背的幸运资产的原因就是,芬兰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相信学生,相信教师。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学生能力的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PISA会在各个国家中抽取4500名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试题着重于应用及情境化。受测学生必须灵活运用学科知识与认知技能,针对情境化的问题自行建构答案,因此能深入检测学生的基础素养。经合组织之前公布了有40多个国家25万名中学生参加的PISA测试结果,芬兰学生在历次测试中名列第一。

也许另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2011年8月,世界前三大新闻通讯社路透社转用俄罗斯电台影片,刊登两张俄罗斯潜艇在北极海底下插国旗的照片。住在芬兰北方小镇的13岁的芬兰中学生塞罗丁看到报纸后,觉得怪怪的,于是动手找资料,确认这张潜艇照片是翻拍自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的一个片段。路透社被迫认错道歉。小孩会主动想、主动问、主动找答案,这就是芬兰教育连年惊羡全球的秘密,也是最近这些年,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访客络绎不绝来求学取经的重要原因。

1970年代初期,芬兰教委会扛下芬兰独立建国后最大规模的改革重担,他们的使命是提供高质量的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训练出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下一代。 教委会决定采用“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的模式,让7岁到15岁的中小学生,不分年级,都待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在九年一贯义务教育中,学生课本、交通和午餐费用,全由政府负担,经费则由中央政府出资57%,地方政府分摊43%。这个决策延续40年至今,不因政党轮替而改变。这使芬兰社会拥有为所有7岁至17岁儿童提供义务教育的完善体系。

贯穿改革脉络、促使政策成功的教育核心价值,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平等精神。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精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教育从平等出发。60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 “无一人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翻开芬兰各种有关教育的宣传,从不强调“快乐学习”,对他们来说,有了公平,快乐就不是问题。

人生究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最适当的位置,拥有完整丰富的人生。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芬兰教育带给我们的,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感动与认同。

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所以对于芬兰基础教育来说,学习并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概念所启发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老师的教导是远远不够的,更多需要去相信学生,相信孩子。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它起源于自我管理,这是芬兰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将事情交予孩子主动处理,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这是芬兰教育理念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特色。在芬兰校内推行不分年级上课,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有的人八点半上学,有的则是九点或九点半,大家放学的时间也不一样。班级老师会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坐下来讨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评估不是根据和其他人的比较,而是看是否完成最初设定的学习目标。学生没有成绩单,只有学习报告。在芬兰,教育的目的是学习,而非竞争,芬兰绝对不会用竞争来刺激质量。芬兰人相信,日后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将是芬兰的资产!而且还是已经准备好直接面对国际社会的芬兰中坚人才。

除了相信学生以外,芬兰教育如此出众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信教师。在芬兰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不仅要拥有硕士学位,更要具备在其教育领域中研究、教学与思考的多种能力。师资教育从原本的三年延长为五年,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的师范窄门。专门研究师资培育的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坎萨宁(Pertti Kansanen)指出,芬兰师范学校的唯一任务,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必要的专业质量,以确保教师生涯能够持续进步。换句话说,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而教师无疑也是芬兰中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职业。

在芬兰,基础教育的教师没有任何的考核和评比。教师会自行制定出一整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规划下一阶段或明年的教学计划要如何达成,总结去年之中最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成绩是什么,为什么会让自己满意或不满意。校长和老师一起以每个人不同的条件与情况去评估,这就是一种对自我期许的鼓励。老师们从实际教学情况对现在与未来有所构思与规划,再加上回顾讨论过去教学的方式,让老师自己找到生涯规划的真谛,找到自我成长、策励的动力。

他们认为评比与评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扭曲的竞争反而丧失了鼓励老师们自我充实、进修的本质与意义。那些乍看之下貌似公平的能力表现评审制度,仔细推敲其实处处有着明显的不公平。剔除起跑点上的不公平与评价制度的不平等,人性的尊严和自我实现才会自然浮现。唯分数的考核,扭曲了多少原先对这份工作与学习有热情、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师和孩子们啊!因为制度、过程的规范、设计与执行,要远比一味地追逐短期成效或只求第一,对每个人的人生与整体社会,更显得重要而有意义。

对于芬兰教师,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尽其所能地去教导他们所知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如此而已。

我们相信你 篇12

那节体育课我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八字跳长绳”。讲解示范完毕以后, 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我则巡视指导。来回转了两圈, 我发现小敏一直在摇绳。遂叫过组长询问情况:“老师不是说安排每人轮换摇绳吗?可我看小敏一直在摇绳呢!”“老师, 我安排她去跳了, 但是她说她不会, 不愿意跳”。“她是你们小组的一员, 不会大家要一起教她啊, 如果你们不给她练习的机会, 她可能永远也学不会。对不对?”同组的女生不约而同地点点头。“我们一起来教小敏跳绳, 好吗”?我大声地问到。“好!”

看到我们的阵势, 小敏有点“受宠若惊”, 嘴角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老师, 我不会”。“你还没试, 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不用怕, 老师来教你”说完, 我让两个学生去摇绳, 准备给她演示一次。可她却抓着跳绳不放, 一脸哀求:“老师, 我还是摇绳吧”。我有点恨铁不成钢, 转而问她:“你看她们跳得好吗”?“好”。“羡慕吗”?“羡慕”。“想学吗”?“想学”。“哦, 不”。她好像突然意识到被我“绕进去”了, 刚说完想学又赶紧摇头。“那你为什么不想学呢”?“我怕我跳不好”。她难为情地说。

终于找到问题所在了。“谁也不是一出生就会跳绳的, 老师当年不学也不会呀”。继而我转向同学问:“你们要是不学, 会跳吗”?“不会!”同学们异口同声, 摇摇头。“你看, 不练谁也不会。只要你勤于练习, 我们都相信你今天一定能够学会的”!“对, 我们相信你”!

在我们执着地鼓励下, 小敏不安地揉捏着衣角轻轻说:“那我试试吧”。看到她终于肯尝试, 我和同学们欣慰地笑了。我先让她原地跳了几次, 表扬她跳得很好, 她似乎有了一点自信。然后我示范了一次跑入跳长绳, “看清楚了吗”?她点点头。可真让她跳时, 她还是站在原地迟迟不敢行动。于是, 我找准了上绳的时机, 让大家一遍遍有节奏的提示她:“进、进、进……”终于有一次, 她随我们的节奏跑了进去, 跳成功啦!我带头为她鼓掌, 同学们也乐得“耶”声一片, 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课后, 我才知道小敏是刚转来我们学校的, 以前没学过跳长绳, 害怕跳不好同学们会笑话她。我告诉她:“任何人做事都有第一次, 只有敢于尝试, 你才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看到她如释重负地点点头, 我的心里满是喜悦。

端午节前夕, 我收到她特意送来的糖果和一句虽稚嫩但却让我暖心的话:“老师, 谢谢你教我锻炼身体, 让我身体健康。祝你节日快乐”。那一刻, 我的内心充满激动。很庆幸我没有对她的胆小视而不见, 而是鼓励、引导她树立自信, 积极尝试, 帮助她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相信这一次跳绳经历会让她勇敢去面对以后人生之路的“坎坎坷坷”。

上一篇:绿色理念下化学实验下一篇:高效课堂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