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共4篇)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 篇1
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不仅在贸易上越来越开放, 在金融领域也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有了更多的合作。首先,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来中国寻求投资合作的机会。同时, 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也积极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来寻求在国外的发展机会, 但仅仅是设立分支机构还不能有效占领当地市场, 与当地银行相比也不占竞争优势。因此, 并购当地的银行就成为中资银行进入海外市场最为简捷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欧美国家的很多银行陷入了经营困境, 很多中资银行看准了这一抄底的绝佳机会, 于是都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扩张。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指导, 大多数银行的海外并购并不顺利。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 由此我们得出些许启示。
一、中国工商银行和南非标准银行的基本情况
1. 中国工商银行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CBC)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 是中国五大银行之首, 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改制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并于2006年10月27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时上市, 成功融资219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在国内, 工商银行不断地寻求技术和服务上的突破, 并且积极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截至2013年末, 总资产达到189177.52亿元, 总负债达到176392.89亿元, 全年实现净利润2629.65亿元,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ROA) 为1.4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21.92%。其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金融资产服务业务、资金业务等。在全球业务方面更是从来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 目前已拥有境外分行及其分支机构32家、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294家、境外中心及代表处2家。
2. 南非标准银行 (Standard Bank, 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代码:SBK)
1862年, 南非标准银行在南非注册成立, 当时作为英国标准银行南非分支机构来运营。1969年, 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成立, 成为南非标准银行的控股股东。当年标准银行和渣打银行合并, 成立了标准渣打银行。1970年, 标准银行在南非证券交易所JSE上市。1987年渣打银行撤出, 把持有的39%股份出让, 南非标准银行成为完全的南非本土银行。现在, 标准银行集团已成为一家全球新兴市场银行, 总部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它的基本经营战略为:扎根非洲、关注新兴市场, 重点是实现非洲大陆业务的持续增长。它在非洲1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拥有广泛的政府和商业资源, 是非洲最大的银行。该集团业务包括个人和商业银行、公司和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其在中国北京设有标银投资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设有标准银行 (中国) 商贸有限公司, 主要为中国公司在非洲的投资提供各种咨询和融资服务。
二、并购动机
整体来说, 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主要动机包括:海外扩张、追随客户、人民币国际化、增加投资机会、增加业绩等。
1. 加快海外扩张。
自从中国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百仕通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就开始不断地谋求海外扩张, 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速度明显加快。不少金融机构都把并购海外的机构作为最直接也是最为简捷的一种入驻当地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式。这其中包括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保险公司包括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而之所以中国工商银行会选择标准银行,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双方的战略目标都是着眼于新兴市场国家。标准银行的总裁杰克马理 (Jacko Maree) 曾经表示, “因为我们是非洲最大的银行, 很多欧洲和美洲的大银行都曾经表达过合作的意向, 但是我们选择了工商银行”。“我们是一个立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银行, 因此理想的合作伙伴不是进军欧美的那些银行, 工商银行刚好符合这个条件”。而且工商银行也可以通过标准银行这个平台达到通过南非联系整个非洲的目的。
2. 追随客户。
自从1950年中国和非洲开始贸易往来至今, 我国政府一直秉承“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 与非洲多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合作规模和合作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也鼓励国内企业到非洲去获取投资机会, 而这其中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工商银行在国内的客户。他们到非洲去投资需要有资金支持, 如果工商银行在非洲没有业务的话就会把这部分客户白白流失。因此, 只有追随客户到非洲去发展才能对工商银行本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3.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因为之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基本上都是使用美元来进行结算的,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要承受的汇率风险, 也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再投资。而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的合作除了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能够在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外, 标准银行还可以提供短期的人民币贷款和离岸的人民币货币市场储蓄, 以及一些对冲工具。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为离岸借款人提供了比在岸市场更低的人民币融资价格, 而且在岸和离岸储蓄利率可作为人民币利率差的指示。
这些方方面面的往来关系都说明了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4. 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增加业绩。
杰克马理 (Jac-ko Maree) 执掌八年的标准银行有着深厚的英国传统, 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战略眼光、人才团队等。通过与之合作, 工商银行可以在实力上获得很大的提升。此外, 工商银行将借调一个团队派驻约翰内斯堡进一步加强管理, 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在非投资机会。另外, 标准银行高达19.8%的年均收益率和长期保持在25%的股本回报率 (ROE) 高于工商银行, 合并报表有利于工商银行的业绩。
三、并购过程
2007年10月25日, 中国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联合宣布, 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 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7亿南非兰特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 成为该行的第一大股东。具体方式为:1.标准银行向工商银行定向发行相当于扩大后股本总数10%的新股, 发行价格为每股104.58南非兰特;2.工商银行按比例向标准银行现有股东协议收购相当于扩大后股本总数10%的股份, 收购价格为每股136南非兰特。两种方式互为前提条件。交易实施后, 工商银行将拥有标准银行届时股本总数的20%。收购之前标准银行的股份构成为:最大的股东是公众投资公司 (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 , 持有13.9%的股份;第二大股东Old Mutual是南非最大的保险集团, 持股8.2%;第三大股东Tutuwa Group是与保护黑人经济利益相关的机构, 占7.6%的股份, 而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超过5%。收购之后标准银行的股权结构如下:
其中工商银行持有其20%的股份, 为单一最大股东;公众投资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 而Tutuwa Group为第三大股东。
四、并购后的情况
在收购股权完成之后, 中国工商银行还与标准银行进行了其他合作。双方战略合作的领域包括公司银行、资源银行、投资银行、全球市场和资金业务、风险管理、直接投资、个人和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及基金管理。标准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专业团队与中国工商银行总部密切合作, 旨在把握中国、非洲和其他新兴市场之间巨大的贸易和投资增长潜力。中国工商银行借调了一个团队派驻约翰内斯堡进一步加强管理, 通过积极运作互惠业务加深双方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和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或者即将跨出国门, 走向非洲。而这些都为中国工商银行在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业务和发展机会。因此, 有理由相信, 中国工商银行在与标准银行达成协议之后必将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五、启示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之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希望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但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以成功而告终, 我们可以从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 应把目标瞄准新兴市场国家而非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大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投资机会较多。另外新兴市场国家不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进入门槛较高。事实证明, 在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时, 我国的银行及企业往往话语权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话语权, 即使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也往往收不到较好的效果。而我国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有很好的贸易往来和合作关系, 根据追随客户的原则, 中资银行选择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成功几率较大。
其次, 并购之前应对被并购对象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尤其是调查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众所周知的民生银行投资美国联合银行失败的案例就是因为事前没有发现被并购企业财务报表中隐藏的问题而盲目出手, 导致直接损失8亿多元人民币。
第三, 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应该以自身的发展路径和战略目标为主要依据, 而不应该人云亦云, 盲目投资, 往往容易陷入圈套甚至陷阱。
第四, 并购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关注与投资和我国有重点合作项目的国家和地区,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政策上的扶持, 还可以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获得帮助。
总之, 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切忌好高骛远、不经过充分准备就盲目出手。每一次成功的并购都需要在投资地域、合作伙伴、并购时机、战略途径等方面做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只有这样中资银行才能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邓小东, 孙芳.从跨国并购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基于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的思考[J].金融与投资, 2009 (8) .
[2]招商证券.从南非标准银行成长之路看中国金融的发展[Z].证券研究报告.
[3]刘思.浅谈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对策——以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为例[J].财务管理, 2014 (2) .
[4]路杨.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分析[J].财经视点, 2010 (8) .
[5]中国宏观对冲研究院.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继续国际化拓围.
[6]肖琳琳.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拓展应瞄准新兴市场: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启示[J].金融之窗, 2008 (23) .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 篇2
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将以个人理财、个人融资为主的个人金融业务列为其主营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之一。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金融市场也在不断进步完善,特别是证券、保险、银行私人信贷等业务的发展与成熟,为居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理财渠道。本文重点对中国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环节、营销环节、售后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银行 个人理财 风险
一、工商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业务的背景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含义及发展意义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指商业银行通过明确个人客户的理财目标,分析客户的生活状况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既包括投资、融资服务等一系列传统业务,也包括个人生涯规划、理财策划、理财方案设计与实施、理财咨询服务和资产管理等多种创新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之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而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贴身的个人理财服务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主要焦点。
反观国内,随着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的改革与发展,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就业、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保障,已经相继转变为由居民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风险及费用。“投资理财”也就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需要人们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理财投资,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如何理好财,用好自己的钱,使其能够不断保值、增值,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关注的共同话题。大多数居民对银行的理财咨询和理财方案设计很感兴趣,认为未经专家指导的理财方案存在很大的风险,希望能与银行的专业理财人士建立稳定的业务联系。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机遇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目前工商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内容上,实际上都处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初级阶段,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抓住优质客户,占领客户市场,获取更大利润,对于提高工商银行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
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是最早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的银行之一。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已经涵盖了个人结算、代理、资信、投资、委托、特殊服务等八大类业务,从而吸引了各个阶层的个人客户,使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一定发展。(1)基础技术设施优势
工商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网点资源,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这些遍布城乡的网络和独特的基础设施为工商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工商银行的电子化建设一直走在我国金融界的前列,拥有较完整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客户资源丰富
基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工商银行凭借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很早就通过发放贷款、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等方式与电信、电力、铁路、航空、医疗、教育等行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这为其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重要的客户资源。其次,工商银行拥有广泛坚实的客户基础,在各种个人金融业务中拥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再次,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个人客户、电话银行个人客户均居同业首位。
(3)信用良好
工商银行作为中资银行的龙头老大,是中国唯一一家上市银行,其文化背景是很多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他的信誉不仅有国家的隐性担保,也有体制、历史、文化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有工商银行的综合实力不容忽视。
二、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从其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情况都可以看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还存在这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产品开发环节,创新缓慢,同质化严重,存在被复制的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针对的是个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然而,工商银行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其他银行相比,在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大同小异。在业务范围上更多地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
另外,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其创新往往会被很快复制,被仿制出来的个人理财产品不仅在功能特点上相似,投资收益也大致相当,致使工商银行在产品创新上很难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对于个人客户而言,现在的理财产品另人眼花缭乱,但是缺乏特色的产品着实缺少实际吸引力。
(二)在产品的营销环节上,宣传力度不够
即使许多人对理财产品很感兴趣,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对于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上了解的客户也不多。部分产品结构设计过于复杂,产品说明书中运用大量专业术语,已经超出普通投资者能理解的范围。虽然在银行的营业厅里,都摆放有各种介绍理财产品的小册子或宣传海报,大学城工商银行门口的大屏幕上经常滚动显示各种新款理财产品。但一些新国债、基金等的收益、风险情况是顾客所不熟悉的,单单看一看宣传册,许多抽象数据,还有复杂的条款是顾客根本弄不明白的,常常需要推销员通俗化的解释才能让人明白。然而由于个人理财业务通路建设的不完备,以及销售人员的管理出现问题,通常却没有人主动向客户介绍。
(三)对客户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完善
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存款,它具有较高的收益,相应也就具有较高的风险。与大多数银行所犯的错误一样,工商银行在履行卖方风险提醒义务上不够积极。
一是编写较为复杂的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时,对风险的说明只是简单的列示,没有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二是新产品信息披露不透彻,产品设计存在一定陷阱。投资者表示:对新产品的这些潜在风险,银行的理财专员多半不会明确告诉投资者,反而会更多的强调产品保值、增值的潜力。三是投资收益披露含糊不清,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往往承诺至少能够获得固定收益,但实际上,产品合约上并不允许所谓“保本条款”。
(四)基本没有售后服务
虽然与工商银行业务有关系的个人客户的基础数据和资金交易情况等资料基本齐全,并有专门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查询到现有客户的有关信息,但对于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和挖掘仍很缺乏,通常在营销客户时非常投入,但不重视客户的维护和客户的增值服务,售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没有售后服务。
(五)新的购买方式——团购带来新的风险
近年来,各种团购活动不断出现,有一些金融网站推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团购活动。目前团购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在手续费用上多大折扣,另一类是通过集合资金,降低产品的投资门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较高,工商银行也设定了20万元人民币的底线为个人理财服务的起点,对VIP客户的要求则更高。监管部门设定投资风险是为了防范收入较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进入,通过团购的形式降低投资门槛,可能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鼓励老客户带新客户一起团购,但新客户一般没有投资经验,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银行向其销售非保本的理财产品,将来如果客户的本金受损或达不到预期,可能会与银行产生纠纷,多人合伙投资信托产品,将全部资金登记在其中一人名下,只有这个人享有受益权。一旦出现内部纠纷,其他出资者的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三、工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打造品牌形象,加大创新力度,提供特色服务,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工商银行要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丰富品牌内涵为重点,长期培养固定品牌的理财业务,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赢取顾客的忠诚和信任,新产品容易被复制,但品牌形象却难以被同行复制。
加强个性化理财产品的研发,新推出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在形式上应该简单明了,以便于顾客接受。在理财产品结构上,应加大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的比例。
在产品创新领先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工商银行基础网点多,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完善等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使其更具差异化。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更体现在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创新上。将为高端客户提供的贵宾理财服务——理财金账户逐步普及,提高预约服务的效率,避免或减少客户在理财过程中产生繁琐、不变等不良反应。
(二)加强营销渠道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通路成员的开发与建设。依据备选通路成员的基本能力、合作意愿、合作业绩、合作的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筛选,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变为实际的通路成员,是存在舆论约束形成退出壁垒。及时了解通路成员的需要和问题,对他们提供支持和持续的领导关系。
加大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第一,以优质产品为依托,做好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代理工作及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的捆绑营销。第二,开展新产品推介会、理财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强与优质客户的沟通。第三,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宣传,推销人员应当加大通俗化的、主动宣传的力度,明确提出产品的特色之处。强调客户的首问制,提高顾客满意度。
(三)积极履行卖方风险提示义务,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
在编写个人理财产品简介时,应当尽量简介明了,以具体的案例来告知投资者该产品所存在的风险。银行理财专员、客户经理、销售人员都不得随意夸大或片面的向投资者介绍产品的收益,不得随意向顾客承诺可能取得的收益,并将这一规定制度化。面对客户的咨询,银行的理财专员应当恪守职业操守,详细解答客户提问。建立良好的商誉才能树立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形象。
同时,为大部分有潜力的投资者配备专职的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的理财服务。与客户进行实时交流,详细解释理财技巧,分析理财误区,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无风险获取高收益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事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产品的风险级别,以及合约内容,对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科学评估,不要盲目购买,维护自身权益。
(四)建立健全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
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市场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银行在研发、销售和管理有关理财计划时,对需要处置的风险要有具体的技术安排。在进行相关市场风险管理时,应对利率和汇率等主要金融政策的改革与调整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评估可能对隐含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应急预案。
与公司业务相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较小,且有较高的门槛,但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个人性信用体系,性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因而建立个人性用体系有助于提高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于非保本的,且起点金额较高的理财产品只能销售给有投资经验的客户。
(五)强化售后服务,提高回访率
成立独立完善的个人客户服务中心,建立完整的个人客户对账服务系统,对目标客户资产负债状况以及家庭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计划、主动提出理财方案等方式进行持续的跟进,以便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建立客户回访和交流机制,对客户进行定期回访。除了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俱乐部,通过俱乐部活动的交流,将银行与客户之间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 篇3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探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概念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银行效率的内涵和改善路径,重点研究了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参数分析与非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非参数DEA方法的应用优势,介绍了可用于银行效率分析的CCR模型和BCC模型。
关键词:银行并购;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各国对金融业管制的放松,世界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银行经营领域得以扩展,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银行业并购浪潮已经风起云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银行并购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并购数量之多、拆资之巨、规模之大,更是历史之罕见。随着席卷全球的银行并购浪潮的高涨。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国际银行业的超级巨无霸。
在国际银行业纷纷通过兼并重组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推行经营多样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大环境下,中国银行业资产重组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银行业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更加严峻的挑战。通过并购优化金融产业结构。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整体效率。从而增强我国银行的竞争优现实表明,由于银行并购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追求高效率的动机与效果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银行规模过小,其抗险力和竞争力薄弱;规模过大,可以有效的降低破产与倒闭的风险。壮大竞争力,但是潜伏的负面影响和威胁也越大,效率也受到影响。这就需要银行经营管理者认真地考虑并购活动对效率获利的影响程度,因为决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因此,深入研究银行并购的效率问题。显然是有必要更是有意义的。
一、银行并购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1效率的概念。效率通常是考察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经济单位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效率值的高低反映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个的经营状况。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给效率下的定义为:效率意味着尽可能地有效运用经济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或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这时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的边界之上。
2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1)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企业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在决策单元样本选定的情况下,技术一定。产出水平一定时,耗费资源最少的决策单位称为完全技术有效单位。其技术效率值为1:其他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值是以完全有效单位为标杆测定的,其值介于0~I之间。在这种技术效率概念下,暗含着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如果将这一假设条件放松,技术效率就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测度的是被考察企业当前的生产点与规模报酬变化的生产前沿面之间技术水平运用的差距,因此也被称为可变规模报酬技术效率:而规模效率衡量的则是规模报酬不变时的生产前沿面与规模报酬可变时的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比较,它说明了由于不能在不变规模报酬下生产而造成的无效程度。
3银行并购的效率理论。效率理论认为,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从而增加并购参与者各自的效率。银行并购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通过并购在获得原有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资产的同时,还获得了原有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经验。从而可以提高效率。
第一,通过并购节省管理费用和人力资源。由于中、高层管理费将在更多数量的金融产品中分摊,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大大减少。第二。利用已有的机构网点和渠道进行销售,利用相同的技术扩散来生产,以节约营销费用和扩大销售规模。第三,银行间高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必然以大量科技和设备投入为基础。银行的科技和设备投资在开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并购,银行机构能够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和发展新技术,并能够节约科技和设备投资。第四,通过并购,银行规模相对扩大,使其筹资和借贷更加容易,能够获得比较优惠的价格竞争优势。第五,通过并购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税法对银行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存在很大区别。通过并购整合使并购后的资产达到最佳经济规模,同时还可以节省管理费用,解决合并前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并购后的效率远远超过并购前各商业银行单独经营时所带来的效率之和。
二、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方法
银行并购效率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是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参数非法和非参数分析法。
1参数分析法。参数分析法主要有三种:随机前沿法、自由分布法和厚前沿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随机前沿法。
(1)随机前沿法(SFA)。随机前沿法确定了成本、利润的函数形式,或者投入、产出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生产关系,并考虑了随机误差。
C=C(Y,X,W)+U+V(1)
随机前沿法定义了一个包含组合误差项的模型,C(Y,X,W)为处于效率前沿上的企业的成本函数,其他样本的成本还受到低效率值U和随机误差V的共同影响。随机误差V代表影响总成本的非可控因素。例如天气、有利机会等。它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成本,u主要代表X-低效率,其只会提高成本。在这个模型中通常假定低效率值u服从非对称分布,例如半正态分布,而随机误差V则服从对称分布,例如标准正态分布。由于低效率值不可能为负,因此低效率必然呈不完整的分布状态,并假定低效率值和随机误差项与估计方程中的投入、产出变量不相关。
(2)自由分布法(DFA)。自由分布法也定义了效率前沿函数形式,但是没有指定低效率值和随机误差的分布形式。假设各个银行的经营效率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随机误差的均值趋于0,银行的平均残差与效率前沿之间的距离,就是银行的效率值。在自由分布法中低效率值可以服从任何一种分布形式,只要低效率值不为负。甚至可以接近于对称分布。如果由于技术进步、利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效率值就可能随时间变化。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就是各个机构偏离效率前沿的平均程度,而不是各个时间点上的效率值。
(3)厚前沿方法(TFA)。厚前沿方法也定义了效率前沿的函数形式,而且假设计算得到的效率值对预计的效率值的偏离如果超出所有观测样本的上下限,则代表随机误差,如果这种偏离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是由低效率引起的。这种方法没有对低效率值或随机误差的分布做任何假定,但认为低效率值在上下限区间波动。而随机误差存在于这些区间中。该方法本身没有给出各个银行效率的点估
计值。而是估计银行效率的一般水平。
2非参数分析法。非参数分析法在测量银行效率时没有限定效率前沿的形状。不要求明确定义生产函数。非参数分析方法主要两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自由排列包。
(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线性规划方法。效率前沿是通过联接所有最佳方法观测点形成的分段曲线组合,得到一个凸性的生产可能性集合。最佳方法观测值的集合作为前沿将所有的观测值包含在其中,其效率值最高。其他的决策单位及其线性组合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出。换句话说。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不能以更低的投人生产出既定的产出量。与非参数方法相比,数据包络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无需具体的生产函数。在知道商业银行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具体函数形式后,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决策单元的规模弹性值。但是。要想利用建立商业银行的生产函数形式来研究各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则具有较高的难度和较大的复杂性。因为商业银行作为服务性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生产函数的建立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往往建立起来的生产函数形式未经实践检验。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然而,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来研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问题,没有必要建立函数关系。就可以求出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值,方便易行。
②自如地进行多投入和多产出情况下的规模收益分析。DEA模型测度的是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因此,可适当选取投入和产出指标,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方便地衡量决策单位的相对效率值。从而得到规模效率。这种无大限制的特点使得DEA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③便于确定规模无效决策单元的改进方向。DEA方法通过建立标杆。各个决策单元直接与标杆相比较。便于某决策单元对本单位经营状况的实时追踪,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如帮助管理层人员解决如下问题:如何确立标杆。作为努力的目标;如何调整投入和产出:在多大的规模上经营等等。
(2)自由排列包(FDH)。自由排列包是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一个特例,联接DEA前沿各个顶点的线上的点没有被认定为效率前沿。FDH生产可能性集合仅仅由DEA顶点和这些顶点内部的自由排列点组成。由于FDH前沿与DEA前沿一致或者位于DEA前沿内部,所以用FDH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均效率值通常高于用DEA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均效率值。
三、银行效率研究中的主要模型
由于研究对象是商业银行,其生产函数难以获得。因此。在测度银行并购效率时采用非参数分析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原型可以追溯到1957年,是Farrell在对英国农业生产力进行分析时提出的包络思想。此后。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主要依赖于线性规划技术,并常常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1978年,经过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的努力,形成了评价部门间相对有效性的CCR模型。使得非参数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起来。其主要模型有:CCR模型(不变规模报酬模型)和BCC模型(可变规模报酬模型)。
CCR模型是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第一个DEA模型。它存在两种模型,即投入角度效率度量模型和产出角度效率度量模型。下面选择投入角度效率度量模型来描述CCR模型。CCR模型所测度的是固定规模报酬下各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实际上,决策单元有可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状态,为此,Banker,Chames and Cooper(1984)提出了BCC模型,这一模型扩充了CCR模型的使用范围,并将CCR模型所测度的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BCC模型就测算了可变规模报酬下的纯技术效率。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 篇4
关键词跨国银行参股并购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型或巨型跨国银行逐渐将跨国并购的对象转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保护过渡期届满,跨国银行进驻中国的数量逐年增多。目前,世界上100家大银行绝大多数都已在华开展业务。从2003年开始,外资银行更多地通过入股国内银行进行合作竞争。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主要银行都有外资银行进行战略持股,这是中国银行业非常重要的变化,目前跨国银行已形成对中国内地银行的多层次全面参股:
一是跨国银行参股城市商业银行;二是参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参股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目前参与并购的主体多为国际知名的大型商业银行,它们无论是在资产规模、管理方式、经营效率、技术水平还是在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比国内银行更具优势。从总体来看,外资银行参股并购我国商业银行的良性效应显著。
1 外资银行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动因分析
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并购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符合外资银行扩展其在我国金融市场份额的经济需求。
1.1 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力
外资银行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是外汇存款业务,而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对中资银行的竞争威胁并不大。为了争夺市场,外资银行除积极筹备在华设立营业机构外,明显加快了并购中资银行的步伐。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外资银行通过并购中国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银行分支网络迅速开展实际业务,避开初始规模扩张的高资本要求。而且并购后再通过一定的投资,外资银行还可以迅速扩大中国商业银行原有的市场份额,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得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力量。
1.2 扩充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银行规模效应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现代银行所经营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加之现代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使得银行规模越大就越有竞争优势,越可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越容易赢得顾客信任。而并购是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便捷途径。
跨国银行在并购后可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信贷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并购,外资银行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提高单位收益,降低单位成本。此外,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整合银行组织机构,科学化运作在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分支机构,降低人工费用和各项管理费用,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
1.3 规避监管,降低风险
通过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内监管法规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各种限制。对于那些限制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也可以用并购的方式加以回避。 跨国银行可以利用并购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税收优惠,也可以通过并购不同的资产类型来充分实现合理避税,这样使得财务费用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外,由于金融创新的激励,各跨国银行都在竭力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但是新产品开发费用高昂,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并购银行就可以在业务运作上与中资银行相互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
2 外资银行参股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积极影响
参与跨国银行并购的中资银行也具有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参股的内在需要。
2.1 外资银行并购有利于改善中资银行的产权结构
长期以来,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管理结构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态度恶劣、企业融资难以及金融创新能力差等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单一的产权结构。跨国银行通过股权并购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东,这必然有助于打破中国商业银行单一产权制度,有助于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2 外资银行并购有利于改善中资银行的管理水平
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除资金约束外,仍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导致的综合管理能力欠缺。而外资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及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外资跨国银行的参股并购可以引入先进的国际金融企业运营惯例以及国际标准规范银行的运作模式,增强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实力。
另外外资银行并购有利于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人才的培养是一国的商业银行,乃至一国银行体系兴旺发达的根本。外资银行并购中国商业银行后,将会派出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同时会对现有银行员工建立培训机制和晋升机制。这就会使银行的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发生巨大变化,有利于培养出高级的管理人才,提高银行整体的管理水平。
2.3 外资银行并购有利于改善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经营效率
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都存在不良资产高、资本充足率低以及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外资银行参股可以有效扩充资本,利用资产重组或改制上市的方式增资扩股。积极地寻找实力较强的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伙伴参股并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资银行进入造成的竞争条件恶化,而且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资金使用率,降低风险资产比率,实现改善资产质量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实力和资本运营能力。
3 外资银行参股并购对中资银行的消极影响
外资银行参股并购中资银行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实际效果,但它的负面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3.1 外资银行并购会增加中資银行的经营风险
国际银行业并购将推动我国银行积极采取参与竞争的对策,给顾客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好处,但也将使我国银行面临很大竞争压力,冲击我国银行的盈利空间以及中小规模银行的生存空间。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经营风险至关重要。竞争程度加剧,获利空间减小,银行越有可能从事高风险的投资,这是银行业竞争的一个弊端。银行业市场本身具有垄断竞争的特性,因此跨国银行的过多介入必然会加剧东道国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经营风险。
3.2 外资银行并购造成了中资银行的资产流失
由于缺乏股份制改革和并购的经验,我国国内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时出现了低估股价问题。例如交行转让价格是2.35元,建设银行是1.78元,而这些银行在香港的上市价格远远高于转让价格,这说明在定价时低估了我国银行的价值,特别是国有银行在网络、品牌、人才、声誉、客户等方面的无形资产价值,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3.3 加剧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我国银行业处于相对劣势,单个银行的竞争力和实力逊色于国外的巨型银行,随着我国金融开放过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银行所面临由跨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带来的市场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另外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紧密融合也可能导致世界金融风险的转移和传递,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
【工商银行跨国并购研究】推荐阅读: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论文01-19
工商银行网上银行06-30
工商银行银行客户管理06-01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10-21
工商银行技术09-22
工商银行实习心得07-14
工商银行财产证明09-09
工商银行装修合同10-10
工商银行转型升级12-10
工商银行绩效评估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