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试验

2024-08-09

压实试验(共8篇)

压实试验 篇1

在薯类种植的过程中旋耕起垄是一道重要的环节[1],同时它也是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的耕作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北地区种薯类种植的面积逐年扩大,依靠人工起垄的作业方式已经远不能适应薯类种植生产和发展的需要[2]。采用机械起垄作业水平尚不足10%,旋耕起垄是阻碍发展薯类种植业的重要因素之一[3]。

起垄机的起垄作业对农作物增产增收和增质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经过起垄机起垄作业后的底层土壤被翻到地面上来,并经过风吹日晒杀死了藏在土壤里面的寄生虫,从而大量地减少了农药的用量,有效地避免了农药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4];有助于改良耕作层的土壤结构,即土壤结构疏松,使作物对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充分地吸收。而目前市场销售的起垄机普遍存在的缺陷是机具起垄作业方式不能适应当地土壤特性,最终使起垄作业的效果不能满足农艺的种植要求[5],从而推广受限制;机具质量较重,工作时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机具在起垄作业时,起垄犁等关键部件使用寿命短、质量差但价格昂贵。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起垄机存在的一些缺陷,为满足农作物种植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就迫切期望新的起垄机出现。将研制性能优良的起垄机,来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高效生产。

1起垄机整体结构构造与设计

1.1起垄机整机结构

研制的起垄机,整机重量约为180kg。机具由起垄犁、机架、镇压板和镇压滚筒组成。其工作原理:利用位于机具两侧的起垄犁将旋耕后的土壤由两边向中间翻土,并通过左右镇压板对翻后的土壤进行镇压和固定,镇压板是通过拉簧的拉力来实现对土壤进行镇压的,镇压滚筒利用自身重力来对起垄后的土壤进行镇压。其整机结构如图1所示。

1.2机架构造与设计

机架的构造主要由拖拉机连接架、起垄犁安装固定架以及镇压辊筒连接架三部分组成。本机的机架材质主要为80×80钢管,整体大小为950mm×1000mm(长×宽),重量约为70kg。其中拖拉机连接架、起垄犁安装固定架共用一横梁,且横梁的大小为1000mm×80mm×80mm(方管),镇压辊筒连接架一端连接镇压辊筒,另一端与横梁焊接而成。如图2所示。

1.3起垄犁构造与设计

传统的起垄犁一般采用三角形华犁,起垄的作业方式是分为正反两次起垄成型,其缺点在于要求垄宽一致性得不到统一,并且容易造成垄体的中部疏松和不饱满[6]。因此为确保起垄的农艺要求,本机具的起垄犁采用一次起垄和一次成型的原理,即采用起垄犁与压板相结合的结构,作业时位于机具两侧的起垄犁将土壤由两边向中间堆起,紧接着左右的压板将中间堆起的土壤给压实来完成起垄。起垄犁的结构如3图所示。

2整机单因素试验设计及分析

在翻耕地的平整度和拖拉机运行速度一定情况下,将起垄犁入土角度、起垄压板和垄面压板的倾角及镇压辊筒为自变量,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及垄高高度作为因变量,每个自变量重复出现5次,则因变量: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及垄高高度各得到4次数据进行试验。试验工具:SPSS for Windows软件。

2.1不同起垄犁入土角度对起垄机作业的变化规律

不同起垄犁入土角度的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及垄高高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中,S表示起垄犁入土角度,S1表示起垄犁入土角度为10°,S2表示起垄犁入土角度为15°,S3表示起垄犁入土角度为20°,S4表示起垄犁入土角度为25°,数据中的小写字母(a,b,c)表示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数据中的大写字母(A,B)表示极显著差异p=0.01。数据中含有相同字母的表示无显著差异,相反,数据中含有不同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

根据表1中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在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情况下,垄床宽度一栏中的数据,起垄犁入土角度S2=15°与起垄犁入土角度S1=10°和起垄犁入土角度S4=25°显著差异,而起垄犁入土角度S2=15°、起垄犁入土角度S3=20°差异不显著,起垄犁入土角度S1=10°、起垄犁入土角度S4=25°和起垄犁入土角度S3=20°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2.2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对起垄机作业的变化规律

不同的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对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和垄高高度影响的分析结果。见表2。

上表2中,S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S1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35°,S2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40°,S3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45°,S4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0°,S5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5°,S6表示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60°,数据中的小写字母(a,b,c,d,e)表示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数据中的大写字母(A,B,C,D)表示极显著差异p=0.01。数据中含有相同字母的表示无显著差异,相反,数据中含有不同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

根据表2中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在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情况下,垄床宽度一栏中的数据,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0°与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5°差异不显著,而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0°和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5°分别与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30°、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35°、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40°、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60°差异显著;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30°、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35°、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40°以及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60°互相均差异显著。

2.3镇压滚筒直径对起垄机作业影响的变化规律

不同的镇压滚筒直径对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和垄高高度影响的分析结果。见表3。

在上表3中,S表示镇压滚筒直径,S1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0cm,S2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1cm,S3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2cm,S4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3cm,S5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4cm,S6表示镇压滚筒直径为15cm,数据中的小写字母(a,b,c,d,e)表示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数据中的大写字母(A,B,C,D)表示极显著差异p=0.01。数据中含有相同字母的表示无显著差异,相反,数据中含有不同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

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在显著差异性p=0.05水平情况下,在垄床宽度一栏中的数据,而镇压滚筒直径为14cm和镇压滚筒直径为15cm差异不显著,其他的直径则互相差异显著。

在垄沟宽度一栏中的数据中,镇压滚筒直径为15cm均与其他直径差异显著镇压滚筒直径为12cm、镇压滚筒直径为13cm以及镇压滚筒直径为14cm差异不显著,镇压滚筒直径为10cm与镇压滚筒直径为11cm差异不显著。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从本试验的显著性差异比较与分析,得出起垄犁入土角度为20°、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为50°及镇压滚筒直径为13cm对起垄效果的影响要明显比其他组合要明显,并且这一组合参数设计的结构比较稳定,确保起垄机在起垄作业时稳定性和可靠性,因而垄床宽度、垄沟宽度和垄高高度变异率下降。

3各因素对垄床宽度变异系数的影响分析

采用正交旋转实验法,以起垄犁入土角度,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镇压滚筒直径为影响因素,以垄床宽度变异系数为目标函数,实施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随着镇压滚筒直径与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的增大,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而随着镇压滚筒直径的增加,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先降低后升高。这是由于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的增大,镇压滚筒对垄床的镇压作用就减弱,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就降低;相反镇压滚筒直径与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均减小,对垄床宽度镇压和垄型的能力就会减小,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就升高。当镇压滚筒直径达到12cm、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达到45°,垄床宽度变异系数达到最大值。如图4a所示。

随着镇压滚筒直径增大,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而起垄犁的入土角度不断的增加,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这是由于镇压滚筒直径增大,镇压滚筒对垄床的镇压作用就减弱,造成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增大;相反镇压滚筒直径减小和起垄犁的入土角度减小能够确保起垄机工作时稳定和可靠,当然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就降低。当起垄犁的入土角度达到30°、镇压滚筒直径达到12cm,垄床宽度变异系数达到最大值。如图b所示。

随着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的增大和起垄犁的入土角度增大,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先升高后降低。起垄犁的入土角度达到25°,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达到55°时,继续增大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和起垄犁的入土角度,起垄和垄面压板对翻堆的土壤镇压作用增强,垄床宽度变异系数就下降。如图4c所示

4结论

1)起垄机的研制是一项具有前沿性的课题,同时,也是农业机械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中一项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是基于在前期起垄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起垄犁、机架、起垄压板、垄面压板以及镇压滚筒等关键部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最合理的起垄机结构。

2)起垄机试验与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起垄犁入土角度、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镇压滚筒直径提出最优的组合。

3)选择起垄犁入土角度、起垄和垄面压板倾角、镇压滚筒直径作为自变量,并且选择垄床宽度变异系数作为因变量,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李洪民.国内外甘薯机械化产业发展现状[J].江苏农机化.2010,(10):76~77.

[2]Iqbal,A.,Ning,H.,Khan,I.,Liang,L.,Dar,N.U.,2008.Mod eling the effects of cutting parameters in MQL-employed fin ish hard-milling process using D-optimal method.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379–390.

[3]王廷生,陈广德,李艳.甘南县向日葵生产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169~170.

[4]Belluco,W.,De Chiffre,L.,2002.Surface integrity and part accuracy in reaming and tapping stainless steel with new veg etablebasedcuttingoils[J].Tribology International35,865-870.

[5]F.Karaosmanog I lua,G.Kurta,T.OE zaktas.Long term CI en ginetestofsunoweroil[J].Renewable Energy19(2000)219–221.

[6]何进.北方灌溉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压实试验 篇2

第1题

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当K≥K0且全部测点大于等于规定值减几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 A.1 B.2 C.3 D.4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试验段密度用核子密度仪定点检查密度不再变化为止,然后取不少于()个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为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A.15 B.10 C.7 D.12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合格评定时合格率不得低于()% A.80 B.85 C.90 D.10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4题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应进行()次取平均值 A.2 B.3 C.4 D.5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进行含水率检测当含水率小于7时平行试验差要求是多少? A.0.5 B.1 C.0.3 D.2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应点点合格,且样本数不少于几个? A.3 B.6 C.9 D.1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路基路面压实不足的危害有哪些? A.沉陷 B.裂缝 C.车辙 D.破损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8题

以下哪些因素影响压实度检测结果 A.含水率 B.压实厚度 C.检测方法 D.压实功能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9题

以下密度为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的有 A.试验室标准密度 B.试验段密度 C.最大理论密度 D.现场检测密度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0题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 A.测试厚度 B.量砂密度 C.填筑材料 D.检测位置 答案:A,B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1题

路基与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以轻型击实为准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2题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规定,击实试验应作两次平行试验,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3题

当压实度检测样本数小于10时应按点点合格来控制且实际样本数量不得少于6个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8.0 批注:

第14题

当K小于K0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为不合格,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7.0 批注:

第15题

基层压实度检测数据中有一个点压实度小于标准规定极值,但K≥K0,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合格。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7 此题得分:0.0 批注:

压实试验 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冲击压实试验;冲击碾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8-0147-01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路质量不达标,必然会影响其使用安全,影响行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冲击碾压技术得到了普及和应用,能够在技术层面上,有效减少路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其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1 冲击碾压技术的优点

冲击碾压技术,是指利用冲击压实机械,在位能落差以及行驶动能的相互结合下,对土体进行静压、揉搓和冲击,通过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减压,不断增加压实面的土层密度,从而有效克服公路施工中存在的路基隐患,保证公路施工的安全。相比于传统公路施工技术而言,冲击碾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①保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施工后的沉降;

②通过对碾压成型后的路基进行检验性追加冲碾次数,可以提升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

③对于软弱地基机械冲击碾压的填前处理,可以使路基能够满足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④对于原有的水泥、砂石路面,利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2 冲击碾压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工程概况

某公路作为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交通通道,设计全长5.37 km,路面强度为四级标准,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在对工程进行现场勘察后,发现许多路段为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能力相对较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经过过专家研讨后,决定采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施工,以降低或者消除路堤的沉降,提升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

2.2 冲击压实试验

2.2.1 试验准备

在进行冲击压实实验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试验段的选择,要确保试验路段的代表性,保证试验效果。这里选择其中一段长约100 m的路段作为试验段,对其中线和断面进行明确。然后,标出冲击压实的范围,并做好高程的测量和记录工作。在该工程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检测深度,分别是0~25 cm、25~50 cm以及50~75 cm,检测数据包括土层密度、含水率等。最后,要选择适当的工程机械进行试验,包括冲击压实机、牵引机以及推土机、洒水车等。

2.2.2 压实次数

冲击压实试验的最终目的,是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对施工经验的总结,以指导公路主体的施工。在试验时,将试验路段划分为3个测试横断面,同时在每个断面设置5个测试点,按照每5遍一次的频率对其进行检测。

在第1~5遍碾压时,确保设备的推进速度在11 km/h,碾压5遍后,使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对试验段整平,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在第6~10遍碾压时,推进速度保持在9 km/h,然后进行二次整平和沉降观测;第11~15遍以及15~20遍碾压时,保持推进速度在13~14 km/h,同样按照每5遍一次进行整平和观测。在对沉降量进行观测时,要同时检测不同深度土层的压实度。

2.2.3 密实度检测

在冲击压实后,可以采用灌砂法对试验段地面以下25 cm、50 cm以及75 cm深度的土层压实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2.2.4 沉降量检测

根据之前在冲压过程中检测到的沉降量数据,可以看出,在冲击次数达到15次之后,土体的压实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工程的设计需求。继续冲击至20次,虽然土体的沉降量有所增加,但是出现了回弹现象,说明土体的压实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值,不需要继续进行冲击。

2.2.5 试验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以下的体会,为道路主体的施工提供相应的经验。

首先,在冲击压实机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其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调头,因此应该尽量选择长路段施工的作业模式,保证施工效率。其次,当土表含水率较大时,在冲压过程中,表面容易形成推移,出现上层约20 cm的土体与下部脱离的现象。因此,在施工中,要尽量避开雨天,如果雨后施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土表的含水率。然后,冲击压实的效果与土层表面约30 cm厚度范围内的平整度和含水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平整度越好,含水率与最佳含水率越接近,则压实效果越好。因此,在压实前和压实过程中,应该做好地表整平工作。最后,当施工中出现翻浆或者弹簧现象时,应该立即停止作业,对土层进行翻晒处理,减低其含水率。在冲压作业完成后,应该使用光轮压路机进行最后的碾压和整平,以进一步提升地基表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2.3 冲击碾压施工

在冲击压实试验结束后,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对施工经验的总结,就可以开始进行公路主体的冲击碾压施工。

2.3.1 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需要对路基边线进行测量,在两侧空出约2 cm的区域,使用石灰标出冲压范围。

2.3.2 碾压整平

对于地质状况相对较好的区域,可以直接使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清表整平工作,而对于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要削楞填坑,同时使用光轮压路机碾压1~2遍,对地基表层的压实度、含水率等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冲击压实作业。

2.3.3 冲击压实

结合之前的试验数据,将冲击压实机的推进速度控制在10~13 km/h,从路基的一侧向着另一侧进行循环冲碾,同时遵循“先两边,后中间”的施工循序。如果路基宽度在40 m左右,一般需要碾压20遍。

2.3.4 质量检验

在正式冲碾前,需要选择相应的试验路段,试压15遍,然后与之前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为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对于该工程而言,其冲压的检验标准为:

①使用三边形碾压机,碾压14遍,然后对标高进行检测;

②之后碾压1遍,再次检测标高,并与碾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③假如沉降量在1 cm以上,则继续碾压,一直到沉降量小于1 cm,则停止碾压,然后使用灌砂法对土层的密实度和沉降量进行检测。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采用冲击碾压技术,可以结合相应的冲击压实试验,通过填前碾压、填方压实、挖方压实以及路基不强等手段,能够为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工程成本低等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强度,减少沉降现象,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凯,郭建华.浅析公路压工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J].世界家苑,2013,(10).

[2] 周奎.公路施工中的冲击碾压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

压实试验 篇4

镇江市体育中心景观堆山工程拟建场地为低山丘陵地貌[4],场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尤其是山体的西南侧,地势较低,且基岩埋深约在18 m~25 m,上覆土层多为粉质粘土,在此之上要填筑约5 m~40 m。填筑高度较大,属于高填方工程,因此填土的压实度检测至关重要,如果检测工作出现问题将影响工程质量,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本文对镇江市堆山工程填土分别进行了轻型与重型击实试验,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确立了土体压实度的检测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 击实试验理论基础

土是由土颗粒、水、空气三种相态组成。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外力不能直接作用于土粒,只能传给土粒周围的水分和被封闭的空气,致使不能有效地增大密实度。反之,土粒含水量过小,亦不能增大密实度[5,6]。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就是在模拟现场条件下,找出填料最佳含水量及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以便于指导现场的施工过程。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仪器

本次试验采用重型和轻型两种试验,轻型击实试验落锤质量为2.5 kg,落高为30 cm,重型为4.5 kg,落高为45 cm,击实筒尺寸轻型为:10(内径)cm×12.7(高)cm,重型为15.2(内径)cm×17(高)cm。其他还需圆孔筛、天平、修土刀、拌和工具等。

2.2 土样制备

在对填土进行击实试验之前,首先对土体的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试验分析。填土原状土体呈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稍有光泽,土质均匀。土体强度总体偏低,尤其是摩擦角太低,并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天然状态下处于硬~可塑状态。

本次试验采用干法制备土样[7],首先取原状土进行风干,碾碎后过筛,轻型击实试验过5 mm 的圆孔筛,重型击实试验过10 mm的圆孔筛。然后根据需要配不同含水率的土样,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w为土样所需加水质量;wi为土样原有含水率;mi为含水率为wi时的土样质量;w为土样所要求达到的含水率。试验中配取了6种不同含水率的土样。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试验数据的拟合

击实试验的数据一般采用多项式来拟合,有的直接用Excle来拟合,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误差,因为Excle对数据的处理功能不是很强,有时候的拟合结果是错误的。也有的采用编程如用VBA对数据进行拟合[8,9],需要编制一定的程序语言,不易掌握且增加了工作量,本文采用Origin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无需编制程序,且拟合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拟合结果显示:对于重型击实试验采用4次多项式来拟合相关系数最大,残差平方和最小,因此重型击实采用4次多项式来拟合,残差平方和为3.56E-5,相关系数为0.987。对于轻型击实试验,3次、4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均较好,相差不大。但是为了简化计算,采用3次多项式来拟合数据,残差平方和为2.62E-5,相关系数为0.995。

图1,图2分别为重型、轻型击实试验的拟合结果以及现场压实度的实测结果。可以得到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分别为1.845 g/cm3,14.38%,轻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分别为1.685 g/cm3,19.22%。从中可以看出重型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要比轻型的大,且最佳含水率比轻型击实试验要低。

3.2 现场压实度检测标准

现场检测标准的选用方面,需要结合现场土体碾压的实际情况,镇江市堆山工程中为了得到更高的压实性,选用了重型压实机械,轻型击实试验的结果显然不能作为检测的标准,因此选用重型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检测的标准。图3为依据不同标准的压实度检测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若以轻型击实为标准,压实度大部分在100%左右,以重型击实为标准,压实度大多位于90%~95%之间。说明以重型击实为标准是合理的,且从现场检测的效果来看,填土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考虑到现场填筑时土体含水率存在损失的现象,建议土体含水率控制在16%左右,最大干密度以1.845 g/cm3为标准。

4结语

本文以镇江市景观堆山工程为例,进行了室内重型、轻型击实试验,并探讨了数据的拟合方法,得到了如下几点结论:

1)对于这种大型堆山工程而言,宜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结果作为现场压实度的检测依据。2)在对击实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时,采用Origin软件,方便快捷,减少了工作量且能满足精度要求。3)对于重型击实试验而言,采用4次多项式进行拟合较为合适,轻型击实试验采用3次多项式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姚占勇.黄泛区公路地基压实标准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6):79-82.

[2]程波.路基压实度的控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0(8):50-51.

[3]胡晋渝.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2,28(8):152-153.

[4]汤志刚,阎长虹,邵勇,等.复杂地基上堆载速度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38(5):58-60.

[5]张建辉,王敏.浅谈土工击实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8-60.

[6]冯忠居,谢永利.标准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理论计算[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2):10-13.

[7]JTG E40-2007,土工试验规范[S].

[8]戴小里,盛建龙,赵勇强.VBA编程在土工击实试验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06,6(12):110-112.

压实试验 篇5

20 世纪 50 年代起, 人们在用大型机械进行土壤耕作时发现有益的耕作常被土壤压实和侵蚀所抵消, 土壤耕层不是越耕越好, 而是土壤环境被破坏越来越严重[1,2,3,4,5]。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猛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以及大型联合作业机具不断涌现,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的机械压实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应运用适当的方法对现行机械耕作对土壤压实后的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对其压实特征及其危害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同时也对农业机械在设计制造时充分采用减轻或避免机械压实的技术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6,7,8,9]。

由于土壤种类、自然条件和作业方式的多样性,其差异性很大,所以不同土壤类型的压实很难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差异也相对较大, 但其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4]。即使对同一地区同一块试验田的土壤进行机械压实测试,但是由于农田作业机具的多样性、作业方式的变化,及其通过次数不同,很难进行全部内容的实际试验测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用简单的试验装置对土壤的机械压实进行模拟试验,分析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10,11,12]。

1 模拟试验装置设计

轮式拖拉机是一种农田作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轮胎在与地面接触印痕在静止状态下为椭圆形,在田间行走后的印痕为长条,试验中用一长方形木块来模拟拖拉机在田间行走后的印痕。轮式行走装置对土壤的压实,主要取决于轮胎的载荷和接地比压[13]。在选定木块面积后,通过改变在木块上所加配重的大小来模拟轮胎的载荷和接地比压,即模拟不同接地比压的拖拉机对土壤的压实情况,每一种按地比压下通过压实的次数来模拟拖拉机在田间的通过次数。拖拉机驱动轮胎的宽度在112~467mm范围之间[13],考虑到轮胎中心对土壤的压实较两侧重,同时考虑到取土环刀尺寸(高20mm,直径约62mm),所选木块的最大木块宽为80mm,为了简化试验数据的处理 ,木块面积取为100cm2 ,则木块的长度为125mm。模拟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1 .模拟木块 2.支撑木块 3.承重板

配重加在承重板上面,为了防止承重板在试验过程中对土壤的压实,在承重板与模拟木块之间用支撑木块支撑。为了加载平稳,承重板应尽量大些,加载配重时应缓慢加载,以防止产生冲击力从而造成试验误差。

2 试验条件和方案

2.1 试验目的

通过模拟试验装置来测取轮式作业机械在田间工作过程中在不同接地比压、不同的通过次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容重、含水率、坚实度的参数,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2.2 试验条件

试验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试验田进行,土壤类型为塿土,试验田用上海50拖拉机旋耕两遍,耕深为20~25cm。试验分两天完成,平均气温20℃,室内空气湿度是30%。

仪器和设备包括 TE-3型土壤硬度计、土壤容重仪、卷尺、直尺、电子天平和土样盒等。土壤原始参数测取结果如表1所示。

2.3 实验方案

农业用拖拉机驱动轮轮胎胎压,即接地比压的范围为0.8~1.6kgf/cm2 [13],在试验中选用接地比压分别为1.0,1.2,1.4,1.6kgf/cm2。根据模拟木块接地面积,则所加配重分别为100,120,140,160kg。在每个配重下进行压实1次,2次和4次的土壤压实模拟实验,在不同配重和压实次数下分别测量土壤平均坚实度和0~10cm,10~20c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容重参数。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土壤压实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在改变接地比压和压实次数后分别在0~10cm和10~20cm两个土壤深度范围内取土,3次重复试验,测得在不同接地比压和压实次数下土壤的平均含水率。试验结果如表2及图2和图3所示。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含水率的变化不管在土壤浅层还是在土壤深层都不大,说明轮式农用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接地比压和通过次数对土壤的含水率的影响不明显。

3.2 土壤压实对土壤容重影响

在测取土壤含水率的同时也可测得在不同接地比压和压实次数下的土壤容重,试验结果如表3及图4和图5所示。

通过上述图表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接地比压的增大,表层土壤容重明显增大,在同一接地比压下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壤容重变化较大,但在2次压实后对土壤进一步压实则土壤的容重变化不明显。在图5中看出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变化在土壤深层引起的土壤容重的变化不大。 这说明轮式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轮胎的接地比压对表层土壤的压实增大,则对土壤的比阻增加。

3.3 土壤压实对土壤坚实度的影响

在不同接地比压和压实次数情况下,测得在土壤深度为0~20cm的土壤平均坚实度,试验结果如表4和图6所示。

通过上述图表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压实次数和接地比压的增加,土壤平均坚实度明显增大;在同一接地比压下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坚实度变化较大,但在2次压实后对土壤进一步压实则土壤的坚实度变化不明显。

4 结论

1)用试验装置对土壤的机械压实进行了模拟试验,极大简化了试验过程,可以对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的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模拟试验研究表明,轮式农用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接地比压和通过次数对当时土壤的含水率的影响不明显。

3)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接地比压的增大,土壤平均坚实度和表层土壤容重明显增大;在同一接地比压下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壤的坚实度和容重变化较大,但在两次压实后对土壤进一步压实则土壤的坚实度和容重变化不明显;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变化在土壤深层引起的土壤容重的变化不大。

摘要:为了简化农田作业机械对土壤压实的试验过程,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参数的压实影响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简单的试验装置对轮式作业机械对土壤的压实进行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测取了不同接地比压,不同通过次数下土壤含水率、容重和坚实度3项指标的变化。试验表明:接地比压和通过次数对当时土壤的含水率的影响不大;接地比压对土壤坚实度和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土壤被压实1次和2次时土壤的坚实度和容重有较大的影响;接地比压和土壤压实次数对深层土壤的容重影响不大。

压实试验 篇6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对填料要求十分严格, 对于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等不易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对于天然土石混合填料, 对石料的粒径、种类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现场施工时由于现场的超径石难以预测, 因此对超径石的处理, 合理检测路基压实度也是一个施工的难点。

1 标准击实中注意的问题

1.1 含石量

土路基同一个取土场的填料只有一个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但土石混填路基因为土、石密度的较大差异, 不同的含石量有不同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对于土与石的分界标准以10mm为分界线, 即10mm以上颗粒含量为含石量。标准击实的含石量可以采用测得的天然含石量为中心在约±20%范围内取10%的整数倍。例如天然含石量28%, 击实试样的含石量分别控制为10%、20%、30%、40%、50%。经过对不同含石量试样做标准击实后得到最大干密度同含石量的关系曲线, 实际检测中测得现场试样的含石量后查关系曲线得此点的最大干密度, 即“一点一标准”。一般用直线内插基本能满足检测精度的要求。

1.2 超径石

土石混填材料的标准击实应采用Φ152的大击实筒, 此击实筒的允许最大粒径为38mm, 因此我们把38mm以上的颗粒称为超径石。由于现场的超径石比例是难以预测的, 最大干密度采用38mm以下合适尺寸材料所做击实试验的结果, 在现场测试中对超径石问题另行处理。

2 现场检测中注意的问题

2.1 量砂

确保量砂的密度稳定很重要。为了节约量砂, 检测单位对量砂用0.3mm和0.6mm的筛子回收, 期间不可避免地被混入0.3~0.6mm的土颗粒, 影响量砂的密度, 因此量砂的密度要经常标定。

2.2 锥砂

随灌砂筒内砂面高度不同和砂密度不同锥砂质量也是相应变化的。有的论文[3]中提出测定锥体体积, 乘以其密度得到锥砂质量。事实上, 因为锥砂上的压力与标定罐内砂的压力不同, 锥砂密度是略小于用标定罐测得的砂的密度的。较准确的做法是:测得不同余砂质量 (基本与砂面高度呈线性关系) 下锥砂的质量, 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现场测试中根据实际的余砂质量查关系曲线得锥砂质量。

2.3 洞深

试洞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 现场中测定层厚往往由于其下承层的平整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因而检测洞深随地点有所差异, 试洞内砂顶面的压力也会随余砂砂面的高度变化而变化, 从而密度发生变化。因此量砂密度标定罐应当与现场测试洞的深度相对应, 现场测试中根据洞深确定砂的密度。但实际操作中试洞的侧壁不可能象标定罐的侧壁那样顺直, 相同的深度试洞的体积一般较标定罐的体积小。方便起见, 建议在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数量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建立灌砂筒内余砂与量砂密度的关系曲线, 现场测试根据余砂的质量确定量砂的密度。建立关系曲线时余砂的质量是通过标定罐的深度变化来调整的, 因而需要制备与现场的试洞深度相适应的标定罐, 而不再是单一的深15cm的标定罐。例如制备10cm、15cm、20cm、25cm、30cm的标定罐。

2.4 超径石的处理

最大干密度是对38mm以下的合适尺寸材料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 因而压实度也是以合适材料的干密度为基础的。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来剔除超径石的影响:一是用排水体积法或水中称重法测定超径石的体积, 用试洞的总体积减去超径石的体积得合适材料的体积, 再由合适材料的干质量得干密度;二是将超径石回填洞中, 直接灌砂。似乎前者精度高, 但稍繁琐。在超径石比例不是特别大时后者精度足够。试验证明, 当超径石含量较大时, 回填的超径石延缓了量砂的流动速度, 测得的试洞体积较实际的小, 从而干密度较实际的大;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因为超径石颗粒大, 他们之间的相互嵌挤和“架桥”作用会降低 (或干扰) 合适材料的密实度, 用全部是合适尺寸材料击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来衡量混合材料的压实度偏保守。通过反复试验, 采用回填超径石的方法更能准确地检测路基密实情况。

2.5 含石量与含水量

石与土的吸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现场过5mm筛子后应分别称重并分别取样测含水量, 再由各自的含水量分别计算出干石和干土的质量, 含石量即为干石占总干料的百分比。若采用现场测得的湿石占湿材料的百分比, 对最大干密度的取用影响不是特别大;但若土石混合后取样测含水量, 样品的选取是否均匀对压实度的结果有较大影响。

2.6 其他因素

2.6.1 天平

为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 建议一个测试小组配备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5g的电子秤和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5g的电子秤, 分别用来称量试洞中材料的湿质量和含水量样品的质量。一个小组配备3套以上的挖洞工具。

2.6.2 风

称量材料质量时要注意挡风, 灌砂时开关的缝隙要在背风侧。

2.6.3 振动

减少一切可能的振动干扰, 附近不得有工作着的振动压路机, 工作着的发动机也尽量远离测试现场。

2.6.4 圆锥形漏斗与开关铁板之间的空膛

新灌砂筒密封好此空膛内进不去异物, 但有的旧灌砂筒流砂孔与漏斗交界处焊缝开裂, 使砂有可能进入。这种情况下只要注意用余砂标定各种参数时和现场测试时空膛内砂量基本保持恒定即可。常用办法是砂填满空膛后确保不倒置灌砂筒。

3 结论

在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检测过程中, 通过建立最大干密度同含石量的关系曲线, 准确确定土石混填路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进而采用超径石回填洞中的方法准确地测出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同时, 通过与沉降量检测方法的对比, 检测结果基本吻合, 均符合规范要求。

摘要:分析了标准击实现场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精度进行分析探讨, 为以后解决检测中的纠纷提供了帮助

压实试验 篇7

关键词:黄土,压实度,湿陷性,试验

0 引言

黄土类属特殊性土, 在一定的条件下易于发生湿陷现象, 可能导致工程病害及地质灾害。而地球表部黄土分布范围又广阔, 特别在我国西北地区, 黄土沉积层较厚, 各种自然地质灾害频发, 各类工程病害突显, 其主要原因与黄土的湿陷性有关。为保证黄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安全运行及环境保持, 通常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改良黄土的性质, 降低黄土的湿陷性, 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致力黄土各类特性研究, 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处理方法, 推动了黄土研究的整体水平[1]。本文主要以兰州地区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 在室内以不同的击实功制样, 通过湿陷性试验获取黄土的湿陷性系数, 建立压实度与湿陷性间的相关关系, 为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中黄土湿陷性处理提供参考。

1 马兰黄土试样基本特性

兰州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部位, 黄土高原西缘, 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 南北地貌类型差异性明显, 北部主要为卯状黄土丘陵, 而南部主要为黄土塬梁[2]。地表广泛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 (Q3eol) , 马兰黄土主要是由干燥环境下风力沉积所形成的, 具有结构孔隙性, 且大孔隙较多, 不够密实, 颗粒主要以粉粒为主, 土体垂直节理较为发育, 又因其可溶盐 (主要有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 含量较高[3], 所以其遇水湿陷性较强。

1.1 基本物理性质

取马兰黄土样进行室内颗分试验 (见表1) , 试验采用标准为SL 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4], 试验结果表明, 以粉粒中的粗粒粉土颗粒占绝大多数, 并且粘粒含量较高。

马兰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1.2 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

采用10组击实试验, 将取得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详见表3, 绘制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从而获得马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和最优含水量wopptt。。

土的干密度在一定范围内, 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达到某一最大干密度值后, 干密度则随含水量的继续增加而减小。由图1可以看出, 最大干密度为1.86 g/cm3~1.88 g/cm3, 最优含水量为13.1%~14.3%。

2 马兰黄土压实度与湿陷性的相关试验

在上述室内试验的基础上, 室内用击实试验模拟工程现场, 在不同压实功下制样, 测定黄土的湿陷性, 不同压实功下黄土的力学性能结果列于表4。

绘制压实度与湿陷系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对相同土样, 以不同的压实功下制样, 在室内置于固结仪中进行测定黄土的湿陷性系数, 测定结果见表4, 分析压实度与湿陷性系数间的相关性, 得到相关方程为:

其中, R为相关性系数。

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压实度与湿陷性有很好的相关性, 为指数相关关系。从微观角度来看, 黄土的湿陷与其孔隙有关。原状土的孔隙率一般比较大, 经过压实后, 土的孔隙所占比例会有所减小。根据孔隙的大小、形状及骨架颗粒排列的方式, 土中孔隙可分为大孔隙、架空孔隙、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架空孔隙是由一定数量的骨架颗粒松散堆积, 相互支架构成的孔隙, 该孔隙较大, 连通性好, 易透水, 故该类型的孔隙直接影响着土的湿陷、压缩等性质。黄土的湿陷性主要由架空孔隙造成。压实度增大, 使得孔隙所占土体的体积比减小, 虽密度指标不能直接反映架空孔隙的值, 但在总孔隙率减小的同时, 架空孔隙也会减小。这符合黄土湿陷性的规律, 因而可以通过压实的方法改变黄土的湿陷性, 为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原状土的孔隙率一般比较大, 经过压实后, 土的孔隙所占比例会有所减小。根据孔隙的大小、形状及骨架颗粒排列的方式, 土中孔隙可分为大孔隙、架空孔隙、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5]。架空孔隙是由一定数量的骨架颗粒松散堆积, 相互支架构成的孔隙, 该孔隙较大, 连通性好, 易透水, 故该类型的孔隙直接影响着土的湿陷、压缩等性质。粒间孔隙是指颗粒交错排列所形成的缝隙, 该孔隙较稳定。大孔隙是由碳酸钙胶结形成的空隙, 结构稳定。

3 结语

类属特殊性土的黄土因其具有明显的湿陷性, 对于工程建设及环境均带来不利因素甚至带来工程病害或地质灾害。改良黄土工程特性的理论、方法众多, 通过一定的压实功能使黄土孔隙变小、结构变密实, 也是改变黄土性能以及降低其湿陷性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保雄, 牛永红, 苗天德.兰州马兰黄土的水敏感性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 :294-298.

[2]李保雄, 牛永红, 苗天德.兰州马兰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J].岩土力学, 2007 (6) :1077-1082.

[3]苗天德, 刘忠玉, 任九生.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机理与本构关系[J].岩土工程学报, 1999 (4) :383-387.

[4]SL 237—1999, 土工试验规程[S].

压实试验 篇8

按照常规考虑, 土层的检测干密度一般都小于或等于其最大干密度, 但有时会出现土层的实测干密度大于其最大干密度的情况, 即压实度大于1.0, 出现这种问题究竟是检测过程的误差所致还是属正常理论范畴。本文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并结合工程实践对最大干密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1 由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单位体积击实功不同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规定,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三层击实时, 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轻型击实试验的击实筒容积为947cm3, 击锤的质量为2.5kg, 单位体积击实功约592.2k J/m3, 落高为30.5cm;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筒容积为2104cm3, 击锤的质量为4.5kg, 单位体积击实功约2684.9k J/m3, 落高为45.7cm, 分五层击实, 每层锤击56下。公路规范求得某一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常采用重型击实试验,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分别将土料调制成不同的含水率, 然后分别对不同含水量的土料进行击实试验并求出其相应的干密度, 并绘制干密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 分析得到土料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和最优含水率Wop。

由土的击实理论可知, 土料的最大干密度, 主要受击实功的大小影响, 且与土料的含水量、种类、颗粒级配、包含物成分及成因密切相关, 最大干密度变化随最佳含水量增大而逐渐减小, 随击实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但其增大或减小的幅度逐渐降低。

2 理论推导绝对最大干密度

假定某一土样含水率为固定值, 假定土粒体积Vs=1, 孔隙体积Vv=e, 则土体体积V=Vs+Vv=1+e, 土粒比重Gs, 土样含水率W (单位为%) , 饱和度为Sr (单位为%) , 根据理论公式, 土体的绝对最大干密度为:

式中ρd-土体干密度, 单位g/cm3;ρs-土粒干密度, 单位g/cm3;ms-土粒质量, 单位g;V-土体总体积, 单位cm3;Vv-孔隙体积, 单位㎝3;Vw-水的体积, 单位cm3;ρW-水的密度, 单位g/cm3;e-土体的孔隙比;

将 (3) 式代 (1) 得ρd=Gs*ρw/[1+W*Gs (1+W2217/Gs) ] (4)

从上式可以看出, 在土料一定下, 当土体饱和度Sr=100%时, 即土体中空气全部排出, 孔隙为水所充满时, 土体的干密度得到绝对最大值, 即下式:

若含水量采用百分数表达, 则为

从 (5) 或 (6) 式可看出, 当土料一定时, 其颗粒Gs比重一定, 水的密度ρw为定值, 相应于已知某一个含水量, 就可以求得其对应的绝对最大干密度。

3 理论推导及现场实验的结果对比

在实际工程中, 常会遇到检测的干密度值大于由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检测值比试验值大多少为正常, 通过理论计算的最大干密度可以进行解释。总之, 在保证土料质量和含水率一定前提下, 当检测的干密度值小于绝对最大干密度时, 该检测值及其对应的压实度是正确的;反之, 其检测结果必定是错误的。

现有一工程实例, 拟建北京路昌国路南延工程, 采用压实填土地基, 填土材料为粉质粘土, 采用重型击实试验进行测试, 室内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ρdmax=1.88g/㎝3, 最优含水量为Wop=13.8%, 土粒比重Gs为2.71g/㎝3。地基施工结束后采取6组检测数据, 其中第2组和第4组数据压实度大于100%, 现用绝对最大干密度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1。

从中可以看出, 2#和4#测点压实度超过100%, 但其对应的试验干密度仍然小于绝对最大干密度, 故土体仍有被压实的空间, 同时说明由室内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与施工结果相比偏小。

伴随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土体的压实要求也越来越高, 若仍单纯以室内击实试验数据为依据来指导施工, 恐怕难以适应施工中的设备能级状况和对压实质量的要求, 因此, 为更好评定路基填土质量和指导路基填土的施工, 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标准不能一成不变, 它应伴随该时期的平均施工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不断调整;但应说明一点的是, 填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极限的, 而不是可以无限增大的。

4 结论

不同材料所要求的压实效果是不同的, 可通过假设土体在质量和含水量为固定值的前提下用理论公式求得其绝对最大干密度, 作为检测压实结果的依据。

由标准击实试验求的最大干密度, 应伴随该时期的平均施工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不断调整, 相应的规范标准应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发展进行修订。

为使室内试验数据能更好的指导施工, 建议采用与施工设备相同的击实功进行室内击实试验, 这样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能与施工数据更接近,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问题能更好的控制。

摘要:工程建设中, 为了提高土的密实度, 增加其强度, 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 常采用施工机械将填土夯实,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求得实测最大干密度, 同时通过理论定义对最大干密度进行公式推导, 分析了两种最大干密度的结果, 对绝对最大干密度检验填土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压实填土,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参考文献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大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

上一篇:意笔人物写生下一篇:尊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