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是一种美丽

2024-07-22

放弃是一种美丽(共10篇)

放弃是一种美丽 篇1

你是否曾羡慕过春日里蹁跹美丽的蝴蝶?你是否曾羡慕搏击长空的雄鹰?其实, 任何一种美丽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 以微小代价换取永恒美丽。譬如蝴蝶, 放弃温暖的蛹才得以美丽地停驻于花丛间;譬如雄鹰, 放弃舒适的巢穴才能自由地翱翔于天地间。

自然间的动物尚且明晓的道理人类又何尝不明白呢?鲁迅舍弃了冰冷的手术刀才换来了文学史上光辉的一笔, 成了闻名中外的一代大师。也许在那黑暗时代, 需要的就是那一个个刀剑般犀利的文字来剖开血淋淋的事实, 唤醒沉睡的国民。

医学能救人体格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 鲁迅深刻的思想和正义的精神如甘霖般滋润了这片久旱的土地。他放弃了一些理想却拯救了无数愚民, 点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之路。

伟人总是懂得放弃, 智者总是懂得舍得, 要得到更大的利益, 不舍弃一些较小的代价如何能实现?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就是生活中的一位智者, 他放弃了安逸舒适的教授生活, 选择踏上一条艰苦研发之路, 最终取得成功。

李开复说过:“人生的意义就是要让这个世界上有你, 和这个世界上没有你, 两者的区别达到最大。”而要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 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没有人能拥有所有美好的东西, 需要人们选择, 是要芝麻还是要西瓜, 贪婪无度最终将会一无所得, 放弃才会创造另一种美丽。

人生往往如股市一般, 有收益就会有风险, 当风险来临时, 要懂得止损, 以较小的代价博取较大的利益。这就好比在人生的转折点, 你会选择放弃局部, 还是选择全盘皆输呢?鲁迅选择放弃医学, 他收获了人生辉煌;李开复选择放弃教授职位, 他收获了事业成功。

由此思之, 新一代的我们也应该具有放弃的智慧, 当高薪就业变得艰难时, 我们是否该放弃高不可攀的目标, 不切实际的理想?看看如今那些自主创业和当起了村官的大学生们, 现在他们的力量也许还很弱小, 但以后他们必将成为撑起中国的脊梁!

人生之路就像行走在一座开满鲜花的花园, 要想采摘到终点那朵最艳丽的花儿, 就必须放弃旅途中无关紧要的野花杂草,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明智的放弃才可成就未来的辉煌。

导师:陈吕红

点评:在大多数人的眼里, 放弃意味着毁灭与痛苦。作者却能逆向立论, 并将“放弃也是一种美丽”这一论点写出新意。文章的开头以蝴蝶和鹰为喻, 句式工整而论证严密, 颇具特色。在行文中, 作者善于将论据与论点紧密地联系起来, 论据翔实, 论述层次清晰明了。若能更加注意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则会更好。 (王晓霞)

放弃是一种美丽 篇2

教育系 07级(本)3班 夏美玲

李太白有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生要过“万重山”,就必须轻装上阵,舍弃一切不必要的东西,让生命之舟轻装而动,之达百花争芳的彼岸。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你想人生有意义,年老回忆往事不感觉遗憾,而是乐此不疲的品味着人生的乐趣,那么从现在起,你就不能让任何东西套住自己,不要总想着获得,又是人生也需要放弃。

还记得《老人与海》里的那位老人吗?我们敬佩老人的拼搏,不屈服,永不言败的精神,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老人是愚蠢的:既然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全是有那条大鱼造成,为何不早早将他扔掉。虽然巨大无比的鱼实际是天来的成果,虽然那条鱼是战利品,虽然那条鱼将解决他暂时的生活困难,但是有时候也需要学会放弃。无法学会放弃的人就会像老人那要精疲力尽的拖回一架鱼骨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连命也差点儿丢掉。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像烈日与彩虹不能并存,懂冬与语夏天不能同在。若想成功就必须放弃一些东西。在一条舟上,面临着沉船的危险,金子舍不得扔,珠宝舍不得扔,那就只能让你自己的生命随你的财宝一起消失在浩瀚的大海。这时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呢?

老人若在第一次鲨鱼袭击后,把大鱼扔掉,便不会引来更大一群凶恶的鲨鱼,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环境中。有时候,常常是贪婪之心使人失去了理智,没有了明断能力,什么都舍不得放弃,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早就有了安排,才华横溢之人往往容貌平平,而面容姣好之人则常常肚中无墨。想鱼与熊掌兼得几乎比登天还难,既然如此,何不学会放弃,学会坦然面对呢?

所以,生活在要求我们学会争取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学会放弃。

如果你感到日子太苦太累太烦太杂,如果你有太多的心事与烦恼,如果你没有亮丽的仪容,流利的口才,如果你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你的真情挚爱背叛了你,如果你的生活被浓浓的迷雾遮住了双眼,请尝试放弃一些包袱和托累,因为生活中不只有这些,他还有金榜题名时的欢喜,他乡遇故知的幸运,酒后风干淋的愉悦

放弃需要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放弃是痛苦的,是难舍的,是悲凉的,是心有不甘的,需要心灵太多的挣扎,徘徊和坚强,放弃意味着永远的丧失和缺憾,甚至有时需要我们一鼓作气,从头再来!

当决定放弃的那一刻,一切都结束了!可是,想要车的放弃真的不甘心,但事实如此,面对现实吧,从虚拟的世界中走出来。即时放弃,放弃得当,勇于放弃。即使你失去了月亮,但是还有星星的呵护。这一次的放弃,也许是下一次获得的开始!

外在的放弃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弃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眉头就轻易丢掉,精神上的垃圾也无需抱残守缺。

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有的人却能在暗淡的机遇中窥视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生活就是这样,在得失之间平衡着,虽然偶尔你失去的是珍惜的东西,但是你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美好,只要你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昨天的烦恼早已成为过去式,但他还象一根刺深深地扎根于你的心底。也许连根拔起会很疼很痛,甚至让你痛不欲生。但是不要忘记,他曾经把你刺的遍体鳞伤。过期的日历我们会一页一页的撕掉,那么早就过期的伤痛又何必耿耿于怀呢?没有锐利的刺,你不会再伤及无辜,不再是人见人惧的刺猬,你会处事更圆滑,更亲近人群。

懂得放弃是一个苦涩的过程,学会放弃是一段艰辛的风雨兼程,能够放弃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想说放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真正做到更难,他需要的不仅是一份执着,更重要的是那把果断的利剑„„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可以选择,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人生航向。该放弃时就放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学会放弃,在流泪之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

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

学会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美,这种行为并不懦弱,因为放弃也需要勇气。放弃,并不代表逃避,因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这也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 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 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放弃某种思想。这时就会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在说一遍!

放弃是一种境界 篇3

人活着,有许多责任和许多欲望,这些东西背在身上,要是拿掉了,人生就会变得轻飘、无意义。可老背着他们,一样也舍弃不了,最终有可能累死在路上。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单腿立地的,因为这是一种奔跑的姿势。

生活原本是非常纯朴、简单的。人们所需要的并不多。这并不是鄙视物质的存在,但是不应让这些东西堆在身上把人压垮。学会舍弃自己不特别需要,对人生益处不大的东西。学会放下你的另一条腿,保持一颗简单和明朗的心,你会觉得其实在奔跑中也可以走得很沉稳。

人,正因为不懂得舍弃,不能放手去清扫自己,才会有多少纠结无解的痛苦,甚至陷于深深的而又无法自拔的困境中。当自己能懂得舍弃和清扫自己的艺术和智慧时,自己就会豁然开朗,生命就会马上向你展现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致。

《卧虎藏龙》里有一句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都在你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懂得舍弃,生活中鱼和熊掌都能兼得毕竟是少数,每一次的放弃是为了下一次得到更好的回报。紧握双手,肯定是什么也没有,打开双手,至少还有希望。

勇于放弃者精明,乐于放弃者聪明,善于放弃者高明。

学会放弃吧,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虚名的争夺一放弃烦恼,摆脱纠缠,使整个身心沉浸到轻松悠闲的宁静中去。

倘若蝌蚪总是炫耀自己的尾巴而舍不得放弃,那它将始终长不成自由跳跃的青蛙。请别忘记,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上的旅人,正倾倒出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颗砂石”,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暗地里的中伤和被打击者的倦怠。

人生的确苦短,我们更需要丢掉个人恩怨、形形色色的杂念,在不恃强、不沽势,宠之不喜,辱之不惧的心态下,学会放弃。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篇4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时刻要面临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危险。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要经常学习充电。

但如果竞争真发生了,又发现自己所面临的是个公平竞争,就不要乱阵角,给自己营造一个好心态,不急不燥,这样就等于已赢了一半。

即使输了,也要安慰自己:发现自己的弱点也算是收获,以后弥补上,会有更大的提升。

如果是个不公平的竞争,此时就要格外小心了,千万不要中了人家的计,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看清现在与将来的因果联系。

对于高鹗的续集,最受大家赞扬的地方就是王熙凤想出的掉包计:一个欢天喜地的结婚,一个病死在床上,临死前还说出了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宝玉,你好……

这样描写很有戏剧色彩,赚取了不少读者的眼泪。

可稍微想想,就觉得这个描写有问题:王熙凤为何作茧自缚,非让薛宝钗成为荣国府的二奶奶,夺走自己的管理大权呢?如果换成黛玉做二奶奶,岂不对自己更为有利——这位身体不佳的二奶奶,不可能和自己争这个管家的职位,每天只管安心守着恋人过小资生活。

如果王熙凤回到那边,她和婆婆邢夫人关系一直不好,邢夫人不知会怎样虐待这个“总爱为别人家的事操心”的儿媳呢?

即便是王熙凤凭借自己的心计斗败了邢夫人,取代了尤氏的位置,但也只是管管日常小事而已,已不是整个贾府的管家,实权和荣光是没有可比性的。

也许是王熙凤太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无法被取代。可在她小产的时候,王夫人已让宝钗参与过管理家政的事,这已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以王熙凤的聪明,她是可以感知的。

而且从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对宝钗并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好感,反倒是讽刺她过于自私,遇事时总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关己事不开口”。

而对黛玉,好像还比对宝钗略好些,也曾经向她开过意味深长的玩笑:你既然喝了我们家的茶,就得做我们家的媳妇。

而且王熙凤与平儿在谈论贾府将来的事情时,特意说了一嘴:宝玉和林妹妹他们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不动用官中的银子,老太太会自有梯子拿出来。

以此可以想象,王熙凤是支持宝玉和黛玉婚事的。

当然,也有可能,王熙凤真的像高鹗描写的那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尤其得了重病后,要强的心也没那么强了,心里会想:反正薛宝钗是自己的表妹,当了家也不能亏待自己。

可结局却远不像王熙凤想象得那么乐观。贾母死后,宝钗虽没说什么,王夫人禁不起邢夫人背后的折腾,把王熙凤赶回了宁国府。

也许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把王熙凤描写得太精彩了,所以高鹗一绪写王熙凤聪明人做糊涂事,大家反而接受不了。这样,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却倒也符合生活中的因果规律:

有太多的人,在小事上精明强干无比,可遇到大事,就失去了敏锐的判断力,看不清现在与将来的因果联系,最终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实在尴尬。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世上的事,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管理者之所以做事慎重、严于律己,并不都是在为自己考虑,而是考虑得很全面、很周到,包括公司、客户、消费者、公司同仁等,甚至还有自己的家人。

只有想得周全,才能让方方面面的人都挑不出毛病,工作才会越来越向完美靠拢。

王熙凤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失策,所以在查抄的时候,逼死尤二姐的事也成了罪证,让丈夫贾琏也获了罪。

此时,王熙凤似乎已有了预感,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巧姐也有可能会受自己牵连。所以刘姥姥来后,她一改原来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作风,低三下四地求刘姥姥,让她在自己走后,能帮她呵护巧姐,为此还把手腕上一支金镯子褪下来交给刘姥姥。

王熙凤不愧是聪明人,她的预测果然应验了:她刚死,被她得罪得很苦的贾环便开始报复,拿巧姐出气。

贾环想的计策是:联合邢大舅、贾芸,把巧姐卖给外藩当丫头。

这个计策的毒辣程度不亚于凤姐。在那个年代,卖给别人家当了丫鬟,实际上就是成了奴才,或生或死全凭主人的心情。更可怕的是,巧姐被卖到外藩,就等于现在的被卖到国外,家里人想找都找不到,根本没有救回来的可能性。

这个计策不但毒,其实施者本身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贾琏从外地回来后,一定要追究此事,贾环和贾琏也一定会有一场恶斗。

贾环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和凤姐结怨太深。

当初,她做管家时,不但处处给赵姨娘和贾环白眼,没事还去指桑骂槐地敲打他们娘俩。

王熙凤当时没有想明白,赵姨娘虽然是家生丫鬟出身,可毕竟做了姨娘,生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在荣国府已有了稳固的地位。赵姨娘和王夫人是有矛盾,但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家,再介入王夫人的家事,显然是不恰当的。

而且探春为人好、聪明能干,贾府的人都敬她,大家总是会顾及探春的面子,而不去和多事愚笨的赵姨娘斗气。可凤姐偏偏看不透这一点,事情总是做得很过分。

贾环和宝钗的丫鬟莺儿玩骰子输了钱,便耍赖,多拿了莺儿的钱。结果遭到宝玉的训斥,赵姨娘得知此事后,在教训贾环时,别有用心地挑拨宝玉与贾环之间的关系。

这种教育方法的确不对,很叫人生气。但作为晚辈,凤姐教训赵姨娘的话也的确太过分了,竟然说:贾环是主子,赵姨娘是奴才,没有资格教训贾环。贾环有了错,应该是太太老爷教育他!

接着,她又骂贾环:不听我的话,让赵姨娘教得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整天抱怨人家偏心!

这些话,字字像刀尖,专门挑赵姨娘和贾环最敏感的地方戳,为此,双方的积怨越来越深,所以,贾环在王熙凤死后,要想出这样的毒计害巧姐,也就不出乎大家的预料了。

在当今社会,许多管理者最爱犯王熙凤的错,为逞一时之快,做事不讲分寸,最后,不但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有时,还容易将自己完全置入公司内部争斗的漩涡当中,险象环生。

实战案例

我咨询过的一家企业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这家公司的销售总监叫蒋爱婷,是个标准的强人,工作业绩十分出色。市场部总监名叫刘涵宇,在公司行政人士部工作多年,角色和王熙凤类似,也是老板的爱将之一。

有一年,公司的一名副总裁走了。老板想从内部提拔一个人上来。蒋爱婷和刘涵宇都是候选人。

关键时刻,蒋爱婷把刘涵宇同公司前台程芳芳的恋情关系公布了出来,还将他和程芳芳在一起的照片发给了刘涵宇的老婆。结果惹得这个厉害女人到公司足足闹了一天。

因为这件事,刘涵宇没有当成这个副总裁。但让蒋爱婷没想到的是,公司老总以销售部离不开蒋爱婷为由,也没有提拔她,而是从外面挖来了一个人当副总。

不久,负责行政的刘涵宇说要通过猎头,从竞争对手公司挖一个人来当公司的副总。当时,公司许多人都不同意,觉得这样不保险,万一这个人和公司有二心,经常向竞争对手泄露情报怎么办。

蒋爱婷却没听大家的意见,她也没有多想刘涵宇会不会报复自己,马上支持这一举措。刘涵宇自己见过对手公司的那个经理,业务能力和自己不相上下。她想,如果这人来后,应该会成为自己有力的左膀右臂,在公司就不愁吃不开了此后,再竞争副总裁的职位,一定会十拿九稳。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篇5

是啊,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追逐会增加人精神的负担。人要想活得健康一点,自在一点,有许多东西是必须舍弃、必须放下的。其实。放弃有时也是一种美丽。

小溪放弃了宁静的港湾,而获得了旅途奔腾的畅快;雄鹰放弃了温暖的巢穴,而获得了搏击长空的壮美:骏马放弃了舒适的窝棚,而获得了驰骋草原的乐趣。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追求。如果一个人心如槁木,万念俱灰,那便是行尸走肉。但是人的欲望也不能过于强烈,企图拥有一切,征服一切,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有时候,放弃,并不是一种错;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获得。放弃春日的百花争艳,才有了腊梅洁白傲骨的情怀;放弃溪间的恬淡幽雅,才有了瀑布一泻千里的壮观。生命在于追求,在于在追求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生命还有它精彩的另一面:勇于放弃,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去创造更加绚烂的辉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放弃了摧眉折腰的生活,李白策马扬鞭,登高舒啸,饮琼浆于尘上,洒豪迈于青山;携一腔豪情,超然世外,终成一代诗仙。因为放弃,才有了诗仙奇幻的想象;因为放弃,才有了诗仙狂舞的豪放。勇于放弃,才能实现更好的追求;勇于放弃,才能奏出更美的乐章!

勇于放弃不是盲目地丧失追求,更不是消极地纵情山水。勇于放弃是一种品质,它能够阻止你的狂热。释放你的理智;勇于放弃是一种境界,它能够融化你的孤傲,成就你的超越。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篇6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常常看到他得到了什么,却常常忽略了他同时失去了什么?因此,很多人为了成功或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不断地在失去“更多的失去”,而且,似乎他们别无选择。但是,在生命过程中的美好景致,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选择真的不是很重要吗?放弃真的很难吗?

记得一次和同学们聚会,大家谈论起关于“选择”这一话题,具体内容我记不大清楚,但当时在座的一位老师的话却令我记忆犹新,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是实在左右为难,那就不妨随意扔一枚硬币,由硬币落地后的正反面决定这件事是否去做。我们听了,都非常惊诧,这不是封建迷信吗?这不是撞大运吗?老师却说:你不选择,怎么能知道结果终究怎样?你不选择,怎么能知道对锗?当你选择去做了,发现不对,马上改变,再去做,这样不是很好吗?每每回想起老师的一席话,我总是有所悟,只有选择了,放下了,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在遇到事情发生时,我们应当如何选择,放下呢?早在1931年,心理学家勒温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按照冲突的形式,将面临选择时的内心冲突分为四类,它们是:

双趋冲突通俗地解释是:我们必须从两个喜欢的事物中选择一个。比如你有机会得到两份很好的工作,但是只能选择一个,那么,你该怎么办,如果你始终举棋不定,很可能会错失良机,鱼和熊掌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你果断地放弃鱼,就可以得到熊掌,反之亦然。结果是至少你得到了一样好东西,以后你还有机会得到另样。

趋避冲突也就是说,必须选择讨厌的事物,放弃喜欢的事物。例如一个女子和一个已婚男子互有好感,男子表示很喜欢这个女子,女子爱上这个男子,但是男子告诉她肯定不会离婚,女子这时就会内心冲突继续和他交往,没有婚姻的结果,而且会有法律和道德的压力,如果离开他,自己在感情上已经很依赖他。经过内心激烈的冲突,这名女子最终离开自己所爱的男子,这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再如,和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大多数父母感到沟通很吃力,想知道、想管孩子的切,但是孩子在思想上、心理上要求断乳,所以,父母不如选择把孩子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对待,这样也许孩子反而更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

双避冲突这是指必须从两个讨厌的事物中选择一个。这一类冲突的解决可能是两害中取其轻,这是一种既趋向又回避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比如,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被领导误会了,他又不善于也不太喜欢与领导打交道,但此刻,他与领导取得沟通是重要和必要的,因此,他再不善于人际交往,也要克服,及时沟通消除误会。当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情景时,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

双重趋避冲突 个人同时被两个事物吸引和排斥,即面临两种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有喜欢和不喜欢两面这种冲突最难解决在重大事件前往往是此种冲突。比如谈恋爱,他忠厚老实,但是看书不多,学问不大,没有大的发展前途,但对感情似乎很专一,另一人聪明,有能力。有发展潜力,体贴人总是到心坎里,但对感情似乎不是很专一,究竟选谁做男朋友,这时候的她就会举棋不定,不知选择谁。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总是犹豫不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想得到,又总是怕失去,最后失去的永远失去了,该得到的也没有得到。智者云,“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放弃不如意,放弃桎梏,这样我们才能聚集身体的所有能量,开始崭新的生活,释放全新的自我。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结果仅仅是一种结果

我们选择放弃,是放弃不如意,是为了更快乐的生活。我们会用善心帮助他人,会用真诚的掌声传递我们对他人的喝彩。叩问自己,什么时候最高兴?实话实说的话,当自己成功的那一瞬,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对别人心怀真诚,但我们更应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告诉我们自己善待我们自己,是对生活最好的回报,是对爱我们的人最好的回报。

法学上认为生命是平等的;医学上认为生命是脆弱的,有限的,社会学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心理学认为生命是种思想。

人生的乐趣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目标确定后,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轨迹,我们尝遍人生的辛酸苦辣,在黑暗中我们体会到光明的可贵,在痛苦中我们品尝快乐的甜蜜,在磨难中我们体味幸福的甘露,没有人生的磨砺,就无法看到心中那一道彩虹。

假如有这样一种药,吃了之后你再也不会有悲伤,再也不会有痛苦,再也不会有烦恼,你是否会吃?其实人生的悲伤、痛苦烦恼是生命的重要组成,由此,我们才体会到每一次的欣喜,每一次的快乐,每一次的振奋。

现在请你写下你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你的选择将是怎样的?当你写下后,请你体会五样东西何以如此让你感到珍贵;当不得不保留四样你将如何选择,保留三样,你会怎样保留,保留两样,你会怎样保留,但是当你不得不保留最后一样的时候,可以肯定,无论你最后做怎样的选择,最终你会考虑生命存在的意义。

按照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级,分别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当我们满足生存需要后,势必我们要有精神追求。

当我们实现了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快乐的,是自豪的,是骄傲的,我们享受勤奋,努力、拼搏带给我们的人生乐趣,我们的灵魂在快乐的飞舞,嬉戏地歌唱,人的能力虽然不一样,也许比起参天大树,我们仅是一棵小草,我们之所以给自己掌声,是因为我们做了最棒的自己!

德国神学、哲学,音乐、医学的伟人,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伯特·史怀哲认为,人必须熟悉死亡,才能真正发展成善良的人,死亡是我们每天、每小时思索的课题。当人生的道路带我们来到视野开阔之处,可以极目眺望地平线的尽头时。千万别闭上眼睛,让我们停下脚步,欣赏远方景致,在这种情境下思索死亡,爱生命的心情就会油然滋生,接受死亡后,我们会把每一周。每一天都当作礼物。唯有用这种方式接纳生命,才会一点滴理解生命的珍贵。

在顶峰前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篇7

只要活在今天都是幸福的, 30年前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那个时候体制很僵硬, 我们没有创新的可能性, 大家穿一样的衣服, 一样的体制。这么多年社会的改革把社会企业家精神释放了, 我们才有机会成功或者失败, 所以我们在这个年代就都是幸福的,

我是一个登山的人, 每次看到都是死亡, 失败。在高山最想念的是什么?涮羊肉对我来说就是天堂美食。那时候发现在山下的每一天都是天堂, 这样想你就没有什么不知足的了。我登山走过全世界最穷的国家, 像尼泊尔、坦桑尼亚、肯尼亚, 走过最乱的国家, 像布鲁什, 再过30年它们也没有机会走出贫穷。这么一想你也就幸福了。

在这个时代, 我们可能确实需要回想一下我们的价值观、幸福观, 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出了问题。现在的社会把什么底线都突破了, 什么都不敢吃, 什么都不敢用, 什么不要脸的事都有, 这是一个底线被整个突破的时代。在一个底线完全突破的时代, 幸福价值观又从哪里来,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是处在一个重新考量幸福价值观的年代。

把不同要素重新组合也叫创新, 但在一个企业平稳创新要比过度创新划算, 很多企业就倒在了过度创新。像德隆那样的模式, 是走在时代前面, 企图创立一个混业模式, 但就倒掉了。再平稳一些熬过一年其实就能过来了。我们做房地产发现做下去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 我们就从这个领域出来, 做了商业地产、旅游地产。

我登了三次珠峰而且活下来, 是珠峰对我的宽容。我也再不登山了, 就写泪别珠峰——“我又一次站在人类顶峰, 群峰仰视我但我知道那并不是敬仰, 我只是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慢慢走, 让自己灵魂干净, 珠峰请允许我今天因为告别为你献上一份洁白的哈达。”

为企业赎罪

一个社会要是不干净的话, 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当初, 我开始搞企业的时候灰色空间比较大, 法律也不健全, 一些旧法已经不适用, 比如投机倒把罪, 但新法还没出。大家法律观念淡薄, 整个社会就是这样。

从这个角度讲, 说我多么“干净”也绝不可能。说实话, 我大行贿也不敢做, 毕竟我是中央机关出来的干部。但如果说送点礼买个卡, 这些肯定得有, 但太大了也担风险。再就是做项目时请领导一起出国去考察, 请这些政府官员出国你得买单啊, 这个肯定有。

有的企业老板可能会说他没有行过贿, 但他不行贿不代表他的企业不行贿。比如说一到过年过节, 税务就来了, 工商来了, 干吗来了, 来要过节费来了, 你能那么强硬我一分钱不给?不给就等着吧, 那你企业就做不了。

现在回想起来, 我为什么要好好做企业?有个赎罪的情结, 毕竟多少企业也是从原罪过来的。我们这一代企业家有责任赎罪, 比如说我们对社会某些道德的破坏, 还有对环境的破坏, 拆迁等行为, 所以现在回头想起来, 确实是从“血淋淋”的时代发展过来的。

金钱是一出生就带着罪恶的。我想这一代人忽视这个是不对的, 这个就是冯仑讲的野蛮生长。因此, 我认为现代企业应该多承担社会责任, 把钱还给社会, 做慈善、环保。另外, 企业已经强大的, 就不要再继续更深地有原罪。

我想, 再过十年, 我就动员这些企业家写一个忏悔录, 介绍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这个不是一个赎罪的过程, 也不是一个告诫, 而是留给后人, 看我们这一代财富是怎么“野蛮”地积累的。

企业家暴富的太快

对我来说, 个人方面没有焦虑, 因为中国民企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所以承担一些骂名也没什么坏处。

从做企业角度来说, 我对这个国家还是看好的, 要相信中国政府的学习能力, 而且执政党早看到这个问题了, 你看腐败反的越来越强, 抓的高官越来越多, 这个很了不起。

现在民众虽然焦虑, 但我认为那是另外一种焦虑, 是对以后的一种担心、忧虑。是在财富大了以后, 分蛋糕分得不匀、抢食、不公带来的焦虑。而不是为穷的没有前途的出路焦虑。这就像我以前插队的时候, 整夜睡不着觉, 头疼, 因为我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 是挖煤矿工还是当兵, 都不知道。

我认为这源于现代性, 欧美国家都经历过这种焦虑的时刻。现在这个问题来到了中国, 我认为这个阶段绕不过去, 现代人的分裂, 是财富和精神的分裂, 这是现代性带来的问题。中国也在走美国、法国走过的这条路, 所以垮掉的一代都是焦虑的。但中国还没有到那么严重, 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历史地看。

在中国, 焦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社会越来越固化, 开放体制下, 社会流动性很强, 像我这样的底层人能向上流动, 而现在却不行。现在想做企业也很难, 没有当初的混沌阶段。

另外, 官二代、富二代、特殊利益集团基本把社会资源都占据了, 这是社会最大的问题。农村的孩子考北大越来越难, 外地没指标就等于把流动性减掉了。现在的中产阶层, 如果没有偶然的机遇, 也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因为权力、财富都被固化了。

我觉得国家在下一次战略转型期间, 经济发展应该放慢一点。企业家暴富的太快, 在暴富的同时一定有一个利益受损的阶层。比如说拆迁, 比如说你用的廉价农民工, 他们中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学。

还财富于社会

郭美美事件对民企做慈善影响很大, 当前慈善体制行政化太严重, 政府对社会组织都不放心, 都要管起来, 所以慈善很难有所发展。要相信社会, 政府做未必就比社会做得好。

我原来想过, 但是现在放弃了。赎罪也好, 歉疚也好, 或者说登完这么多山了之后感悟也好,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 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前几天我想去医院验血, 我问有没有私立医院, 公司的人说有, 但抽个血要1500元左右。我说怎么那么贵?他们说全是贵宾服务。

像我这样的老板应该15万也不在乎, 但是我还是去协和医院排队, 80块钱。全是老百姓, 我也挤在那儿等着, 抽两次, 餐前血, 餐后血, 先后要等几个小时。

在登完山之后, 我就认识到我的财富没有什么了不起, 所以整个生活方式就平淡下来, 人生也不过如此。我最后的财富, 一半要还给北大, 一半还给我的员工, 也就是把财富最后都还给社会。

等待是一种美丽 篇8

一、等待的美丽源于责任

胸怀责任, 世间便会多一分守, 少几分候。用责任去等待, 才能在幸福的路上共同吟唱“成熟”的歌, 才能采撷美丽的生命之花。记得我刚当班主任时, 班上有一个叫向远超的学生, 他的父母早在二年前就离婚了, 而且各自都组建了新家, 这孩子就跟着七十岁的爷爷两人过日子, 爷爷根本管不了他, 父母又不管, 这个学生就越来越调皮, 经常欺负其他同学、逃学, 甚至与老师发生冲撞等不良行为, 多次教育、谈心收效都不大。对这个缺少爱的孩子, 我更有责任去用爱融化那颗偏激的心灵, 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的转变。于是, 我就经常叫这孩子帮我做点小事 (如:帮老师把教案拿到教室来好吗?帮我把试卷发下去好吗?) , 让他知道老师在关注他, 其次也让他知道他还能为班级做点事。

虽然明白改变后进生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但我没想到时间不长,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又跑到小学去找小学生“擂肥”。面对这样的学生, 是放弃, 还是用真情打动他?最终教师肩上的责任让我做出正确的抉择, 我决定等待契机, 用真情去感化这个孩子。

有一天, 这个孩子在打球的时候把裤子撕破了, 我忙找来针线帮他缝好裤子, 记得他当时动情地说:“老师, 您这样, 与我妈妈帮我缝衣服时的情景一样……”“是吗?”我连忙说, “妈妈要是知道你调皮会怎么样呢?”“会伤心的。”“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表现好, 不再让妈妈伤心呢?这样, 你妈妈才能放心把你接在身边, 而不是让妈妈为难:怕你不能和后爸的女儿相处好。不在身边, 做妈妈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那天的真情打动了这个孩子, 他流着泪说:“老师, 我一定会改好的, 我不会再让妈妈伤心, 不会再让您失望的……”之后, 我又多方打听, 将这个学生的改变转达给他的母亲, 听说后来母亲将他接到了身边照顾。

我们只有牢记教育的责任, 才会去等待时机, 在机会到来时去留心, 抓住机会出手去拉一把, 会拉出一个全新的学生!因为等待有利时机, 从心灵深处去触动学生, 才能激活学生纯真的本性, 让偏激的心灵健康快乐地成长。正是责任让我学会等待有利的教育时机, 才在我教书生涯中画上了绚丽的一笔。

二、等待的美丽源于宽容

不知你是否等过人, 或许大多数的人不喜欢等人, 等待是种焦急而又烦躁的过程, 甚至到了恼怒的程度。然而, 有些时候等待是一种宽容的表现, 或许正是由于你多等一会儿, 一个误解并未发生;或许正是由于你多等一会儿, 一场硝烟将默默地消失;或许正是由于你多等一会儿, 一份快乐与美丽便降临在你的身上。

我班上有一位学生上课有点爱讲话, 鉴于该生性格比较倔强、性情比较急躁, 我多次侧面提醒也没改正。一次纪律委员反映该生上课又讲话, 我决定将这位学生换个座位, 以此来控制其讲话行为。但该生自恃平时学习成绩较好, 受科任老师的喜欢, 并且作文写得也很不错, 竟不服从我的安排冲出了教室。顿时, 一股热血冲上脑门, 当时我非常生气, 觉得有损我在其他学生面前的威信, 很想大发脾气, 但理智最终还是战胜了愤怒。示意几个班干部将他拉进教室时, 只对他说了一句:“你自己想想, 老师为什么给你换座位?你怎么看你今天的行为?”对学生的这种态度, 我当时并没有处理, 而是给了这个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 我等待着这个学生自己承认错误。

第二天, 上早自习时, 我一眼就看见这位学生自动坐在我安排的座位上, 迎着我的目光, 红着脸低下了头。第四天, 还偷偷地放了封信在我的课桌上, 信中写道:“……我以为我的行为触动了老师的尊严, 我一定会受到重重的处罚, 但老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这让我感激老师的宽厚仁慈, 又悔恨自己当时的冲动……”那一刻, 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更深刻地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谁说这些学生不够可爱呢?不, 只要我们停下脚步来耐心等待, 就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

其实, 只要我们把握宽容的尺度, 学会耐心地等待, 给学生一方晴空, 一片希望, 他们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 一份收获, 并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等待的美丽。

三、等待的美丽源于赏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 通过心理暗示,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 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更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去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以前我班上有一个调皮的女生, 平时的作业就是一团乱麻, 学校生活就是得过且过, 三番五次谈话, 基本无效。我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教育契机,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她作业本上的字写得特别工整, 但一眼就能看出来, 作业是抄别人的。在作业点评时我说:“今天的作业, 你们知道谁写得最认真吗?”像往常一样同学们都说是班里成绩一向很好的学生, 我说猜错了。当我说出这位女生的名字时, 学生们都惊呆了, 他们怎么也不相信。我当时只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只是有时你并未发现。”短短的一句话, 这位女生居然开始按时完成作业。一个月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老师, 我想了很久, 一定要向您吐吐心里话。首先我要说对不起!我误会您了, 以前总认为像我这样的差生是不会得到老师赏识的, 您的一席话让我感动, 让我觉得我还有优点, 今后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一句赏识的言语, 感动了一个心灵, 成为前进的动力。赏识是久旱的甘露, 是炎夏里的凉风, 是种子的催化剂!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下, 学生像大自然的野花一样绚丽多彩!赏识引向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 这也使我想到对学生的赏识, 要渗透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去, 并且去赏识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用赏识去缔造一种别样的美丽!

蛰伏的万物生灵因为有等待, 在春风热情的呼唤下, 她们才有了勃勃的生机, 绽放艳丽的鲜花, 把大地装扮得异彩纷呈, 美轮美奂。莲花有在淤泥中寂寞的等待, 才出落成君子般的高洁;才有了人们对她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千古传颂。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期待。给学生一方晴空, 他们定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惊喜, 带来“美”的享受。有了这份等待, 就有了很多可以预约的或是不可预约的精彩。

语文课堂中“安静也是一种美丽” 篇9

我以为课堂永远是一门艺术, 特别是语文课堂。老师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中红叶漫山的香山之秋、欢快记忆的鲁迅百草园、硝烟四起的边疆战场……多媒体动感的画面展示, 形式各异的操作演习, 学生机灵的反应、洪亮的争辩、回答声更是活跃了课堂。我们老师往往为如此活跃“不冷场”的课堂感到很有成就。但是, 我想, 更完美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时时刻刻都处在这种热闹的高潮中, 它需要冷静, 也需要思考, 需要想象……

一、首先, 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应多处留有“空白”, 即让学生有安静思考的时间

1. 建立知识网络时要留有“空白”。

语文中很多知识内容是相联通的, 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这节课所学的课文与其他篇课文的联系, 这时, 老师不妨留有一些“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找所学知识与旧知识的联接点,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尝试新的体会。

2. 提出问题后要留有“空白”。

很多老师为了让课堂活跃到不能有停歇的机会, 一把问题抛出来, 后面往往还跟着一句“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 于是, 有那么两三个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举手, 回答, 最后老师归纳。这样, 大部分的学生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或者, 他们正在思考的过程当中, 听到其他学生的回答, 思维就造成阻碍。所以, 在课堂上,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些“空白”, 让学生去回忆, 去思考。

3. 在知识出现模糊时要留有“空白”。

在学习中, 往往有些概念相似, 这使学生容易产生模糊。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 而是要留有一定“空白”, 让学生自己去比较, 去讨论, 去澄清。这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比教师讲解的牢固。

4. 出现错误之后要留有“空白”。

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常常会出现某种错误, 这时候, 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纠正, 应在此时引导学生重新思考, 冷静三思, 让他们自己获得正确的理解和体会。

二、其次, 语文的阅读心理需要安静

无论是哪一类的文章, 学生对它的理解都要有一个由浅到深、由内到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静静地阅读、比对、思考、联想。单靠学生的大声朗读、老师的详细讲解、学生的激烈争辩, 只能游离在文本之外,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教师应在耐心的等待中, 让学生走进文本, 沉浸在文本中, 对文本有真正的深刻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 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比如在默读过程中, 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 可以结合上下文多读几遍, 还可以停下来思考、质疑, 甚至还可以不受限制的、在读到动情之处时细细咀嚼, 能有效提高阅读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质量。我曾多次观察我的女儿读书, 虽然有些字她不认识, 可是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做在沙发上读书, 时而咯咯笑出声, 时而拍大腿跺跺脚……这就说明她已经读懂了, 甚至进入角色了。由此可见, 自主性学习的今天, 默读尤为重要。

三、基本技能的训练需要安静

《语文新课程》指出:“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基本技能包括:汉语拼音技能、识字技能、写字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倾听表达和交流技能、使用语文工具书的技能等。这些技能显然要通过一堂又一堂的课来训练落实, 让学生学习、学会到熟练运用、完全掌握, 学生需要有静静的训练时间。

放弃上大学也是一种理性 篇10

四川新闻网最近的调查发现,四川每年都有相当部分被录取的贫困学生自动放弃走进大学校门。而除了社会人士所知的家庭经济因素外,有相当部分贫困学生是因为就业形势不乐观而主动放弃就读大学的。

纯洁崇高的象牙塔,多么令人向往;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理想。在一般人看来,上不了大学是人生的一种遗憾,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大学,就会更加让人有点酸涩,这点酸涩是对他们前途的担忧,是对教育体制的控诉。然而,不仅仅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考上了大学然后放弃上大学,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考角度,尊重贫困生们的理性选择。

“因就业难放弃上大学”,体现着一种经济理性。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意味着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也意味着一次投资。投资就是要讲成本的,要讲收益回报的。一般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提升自己文化层次,促进自己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放弃高考,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一次概率性的机会成本,节省了高额学费的直接成本,节省了至少四年的时间成本。在各地相继出现民工荒、大学生难就业的背景下,他们的选择是符合经济理性的。

今后,高考再也不是一考定终身了,如果在某个时候他们想进一步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认真复习,作为社会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或者参加成人学习、或者参加自学考试,达到提升自己教育程度的需要,体现着一种教育理性。

同时,这还体现着一种道德理性。无论国家的助学政策多么完善,贫困生的大学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放不下的重担。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继续经济上的负担,还可能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现在,许多大学生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体谅父母,有的考上了大学,硬是把父母逼上了死路,这虽是社会之痛,也是个人道德之痛。四川的这些贫困生,看到了父亲肩上的重担,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们选择暂时放弃高考,分担一下父母肩上的重担,这透露着人性之光、感恩之光、道德之光。

上一篇:刑法的经济分析下一篇:西安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