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2024-08-16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共9篇)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1

交通银行是中国第五大国有股份制银行, 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球数据大集中。作为支撑其全球数据大集中基础设施的“两地三中心”, 包括上海张江数据主中心、上海漕河泾副中心 (同城灾备中心) 和武汉异地灾备中心。交通银行IT的基础架构建设和业务应用架构建设是基于整个集团的“两化一行”发展战略而部署的, 即“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 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 在3~5年内实现总资产和利润倍增, “再造一个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IT的发展是在上述战略的大框架下推进的。作为交通银行南京支行 (本文简称“南京交行”) IT基础设施的数据机房, 其一期布线升级改造项目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该数据机房为南京交行的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金融业务信息传输与处理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支撑。但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 其容量、性能、带宽、运行环境等严重受限, 基础布线的高带宽、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开始受到严峻挑战。

南京交行数据机房原有大部分网络设备运行于千兆以太网, 光纤介质采用OM2光纤。一期布线改造主要集中在替换原有的核心部分, 特别在提高核心交换与路由器带宽方面向万兆及更高过渡, 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 增加核心光纤链路的数量, 顺应未来3~5年的发展需要。原有的布线方式采用点对点的跳线连接, 在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直接进行跳线连接。随着设备的增加和移动, 敷设跳线变得越来越困难, 而且这种“飞线”的组织管理也非常复杂。一旦发生网络故障, 诊断定位非常困难。对于日常维护、系统扩容和性能升级都带来前所未有的障碍。如图1所示。

针对基础布线现有的被动局面, 康宁公司依照TIA 942标准关于数据中心布线星型结构的定义, 采用“即插即用”、“结构化”的布线解决方案, 运用分区域管理方式对原有布线系统进行改造。该“结构化”的布线方式符合TIA 942标准, 其定义星型结构如图2所示。

鉴于在线运行机房的特点, 务必确保基础设施的改造不对系统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康宁公司根据现有设备的机房布局, 为原有的设备区 (EDA) 增设主配线区 (MDA) 和水平配线区 (HDA) , 通过“即插即用”预制主干光缆连接MDA—HDA—EDA区域。

采用容纳288芯的PCH机架式光配箱部署MDA, 是基于核心区域高密度光纤端口连接的迫切要求考虑的。针对设备机柜空间不足、无法安装机架式光配箱的现状, 康宁公司采用架空地板下增设灵活小巧的SPH光配盒来设置HDA。这样, 原有的设备机柜作为EDA无需改动, 只要光纤跳线便可与HDA相互连接。在一期改造工程中, 部署10根24芯“即插即用”预制主干光缆, 1个PCH机架式光配箱, 5个SPH光纤配线盒, 10个MTP-LC光纤转换模块及OM3多模万兆光纤跳线。如图3所示。

由于采用预制主干光缆, 地板下和机柜内的线缆管理非常容易, 而且系统的移动和更改只要简单地改动部分跳线。这样不仅简化了原有光纤跳线所占的地板下空间, 而且对于维护和检修而言, 相当容易。如图4所示。

说明:MTP连接器是一种类似SC单芯连接器大小的12芯插拔式光纤连接器, 12芯光纤模塑在一个合成套管内。不带导向针的MTP连接器通常用于主干光缆, 带有导向针的MTP连接器主要应用于互连跳线、分支跳线或MTP连接器模块。通过使用这种高密度连接器可以显著加速网络布线进程, 错误最小化, 有效提高光纤配架面板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提及的是, 南京交行选择基于MTP技术的“即插即用”解决方案的另一深层技术原因是MTP连接器作为光纤收发器的标准接口, 支持现有网络系统平滑演进到即将普及的基于并行光学技术的40G/100G以太网高速应用。如图5所示。

因为部署“即插即用”光纤系统只需三步:其一安装光配箱/光配盒、MTP-LC光纤转换模块;其二敷设预制主干光缆;其三连接主干光缆与光纤转换模块, 并且整个安装过程除了螺丝刀之外不需要任何工具。因此在一期改造工程实施时, 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在2.5小时内完成, 从而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投入高效、稳定运营。

采用康宁“即插即用”解决方案实施改造后的基础布线, 传输介质由OM2光纤升级为OM3光纤, 网络性能达到万兆, 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性和灵活多变性等诸多方面显著提升。

早在2006年交通银行就开始全面开展数据大集中工程, 遍布全国的34家省、直分行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两化一行”战略, 必将顺应数据中心未来发展和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按计划、分步骤地升级改造其IT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2

。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缩写PDS)。另外,还有两种先进的系统,即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和工业布线系统(IDS)。它们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基本相同,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

PDS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

PDS的结构可分6个独立的子系统(模块)。

1.工作区(终端)子系统(WORK AREA SURSYSTEM)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线,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信息插座有墙上、地上、桌上、软基型多种,标准有RJ45/RJ11的单、双、多孔等各种类型.---bianceng.cn(学电脑)

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水平布线子系统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上的信息插座上,一般处在同一楼层。通常可以采用5类8芯4对双绞线,符合或超过EIA/TIA一568标准

3.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RSYSTEM)

垂直干线子系统指各楼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间的大对数多芯铜缆或光缆组成,或二者混用,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神经中枢,其主要功能是将主配线架系统与各楼层配线架系统连接起来。

4.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相连接。布线系统的优势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子系统上,只要简单地跳一下线就可完成任何一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以对任何一类智能系统的连接,极大地方便了线路重新布局和网络终端的调整。光纤连接时,要用光纤接续箱(LIU),箱内可有多个ST连接器安装孔,箱体箱内的线路弯曲设计应符合62.5/125微米多模光纤的弯曲度要求,光纤接头用STII,由陶瓷材料制成,最大信号衰减小于0.2dB,光耦合器可作为多模光纤与网络设备或光纤接续装置上的连接,配线架和光纤接续箱通常设在弱电井或设备间内,用来连接其它子系统,并对它们通过跳线进行管理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架和各公共设备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该子系统还包括电气保护装置等。

6.建筑群向连接子系统(CAMPUS BACKBONE SUBSY5TEM)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3

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对综合布线的全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设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三个因素, 设计介入的时间、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和产品的选型定位。

1.1 设计介入的时间

一般综合布线系统介入的时候, 设计院或用户已经指定了设备间 (布线机房) 、弱电竖井及管理间 (弱电间) 的物理位置, 即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很多情况下这些物理位置设计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造价, 所以设计介入的时间非常重要。该园区在进行建筑初步设计的时候就引入了整个园区弱电系统的设计单位, 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 帮助用户对设计院提出了设备间 (布线机房) 、管理间 (弱电间) 的位置和面积要求, 并且该园区积极协调, 将要求落实到建筑的施工图上。设计单位还与园区室外管网设计单位对新区室外综合布线系统路由进行了沟通设计, 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用户需求的了解

用户需求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基础,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客户需求, 布线系统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了。该园区用户在建设初期提出了如下的综合布线功能需求:

◆园区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业务计算机网络、Internet网络、电话网络需要;

◆业务计算机网络的布线与Internet网络、电话系统的布线完全分开, 分开的内容包括设备间 (布线机房) 分开, 管理间 (弱电间) 尽量分开 (如不能分开, 业务网布线机柜与其他机柜间隔大于1m) , 桥架 (垂直和水平) 、管路、面板之间的间隔大于20cm;

◆业务计算机网络的布线要求抗干扰;

◆主干的配置冗余备份, 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业务网目前满足千兆主干, 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 将来能升级到万兆主干, 千兆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水平;

◆电话网络目前采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系统实现模拟电话、数字电话, 将来可以升级至IP电话系统;

◆Internet网络采用园区集中光纤接入, 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标准。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 设计单位对三者网络逐一进行了分析, 对于园区业务计算机网络, 目前综合布线市场上屏蔽6类、7类以及光纤到桌面的方案均能满足要求, 考虑性价比等综合因素, 建议水平区子系统采用屏蔽6类双绞线, 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2路6芯50/125μm (OM3) 室内多模光纤,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2路6芯或12芯9/125μm室外单模光纤的布线方案。

当然, 光凭以上用户需求, 设计单位还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布线方案, 还需跟用户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沟通内容包括:用户业务网系统架构、程控交换机系统架构、Internet网系统架构以及准确的用户点位表, 这些能帮助设计单位准确定位园区主配线架、分配线架的合理位置, 根据线缆的数量和距离合理设计管理间 (弱电间) 的数量和每个管理间 (弱电间) 的容量。设计单位还需要跟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沟通, 沟通的内容包括:整个弱电系统桥架的分类, 水平线缆、垂直主干和建筑群主干的路由、管路的敷设方式 (明敷、暗敷等) , 这些能帮助设计单位绘出预埋管线图, 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3 产品的选型定位

根据以上用户需求以及与设计院的沟通, 设计单位认为该园区将使用到比较全的产品系列, 包括面板、模块、超5类线缆、屏蔽6类线缆、配线架、光缆、大对数电缆、跳线、防雷保安单元等, 建议采用同一个品牌的布线产品。之所以使用同一品牌的布线产品是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布线产品虽然在性能和质量上有些差异, 比如有的厂家生产的网线质量比较好, 有的厂家生产出来的网络模块比较好, 但不是把那些“最好”的产品组合起来进行布线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因为不同厂家的产品其内部材料的阻抗是不一样的, 阻抗的细微差别都可能对高速网络的信号衰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通信质量。所以最好采用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络产品进行布线。

那如何选择一家比较好的产品?笔者认为看厂商提供的产品手册意义不大。厂商提供的产品手册所提及的产品性能都为实验室数据, 现场参考价值不大。该园区用户在综合布线初步设计完成后对产品进行了招投标, 在比较价格的同时搭建模拟环境对不同厂商的产品进行测试。模拟测试环境要求各厂商在相同的时间内将90m超5类线缆和屏蔽6类线缆穿过1根有4个直角弯的Φ20的管路, 然后由厂商布线工程师进行现场端接模块、配线架和面板, 最终由用户使用FLUKE DTX1200设备进行测试, 结果可以考察两方面内容:第一、厂商实力及对工程的重视程度, 第二、实际的产品性能。在测试过程中, 一些厂商暴露出了问题, 工程师端接质量比较低, 导致测试不通过, 用户对这些厂商在工程中如何指导施工队布线产生了怀疑;还有些厂商端接一切正常, 但测试就是没有通过, 用户怀疑产品的质量有问题。最终用户选择了美国3M布线产品, 原因是其布线工程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端接, 测试数据相当不错, 而且产品价格有优势。

综合布线设计单位经过提前介入、与用户对需求的深入沟通、参与用户的产品选型后对该园区进行了详细设计, 其中业务网的设计为:园区中心总配线架位于A分区, 与C分区、E分区的分区总配线架之间采用两路24芯单模光缆进行连接, 各分区总配线架到各区楼宇总配线架之间采用单路12芯单模光缆进行连接, 各栋楼宇内部的配线架之间采用8芯多模光缆进行连接。系统拓扑图, 如图1所示。

语音与Internet网的设计为:园区中心总配线架位于A分区, 与C分区、E分区的分区总配线架之间采用两路12芯单模光缆进行连接, 各分区总配线架到各区楼宇总配线架之间采用室外大对数电缆进行连接, 各栋楼宇内部的配线架之间采用室内大对数电缆进行连接, 考虑到园区面积相当大, 采用室外大对数电缆的量又比较多, 容易在雷雨季节受到感应雷的冲击, 在分区总配线架与该区楼宇总配线架之间室外大对数电缆的两端设计了带3M防雷端子的配线架, 以保护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模块以及程控交换机系统设备, 这是非常有特色的, 且成本不高。系统拓扑图, 如图2所示。

2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一例成功的综合布线系统不光需要前瞻性的设计, 施工的好坏也是重要因素。决定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好坏的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机柜及标签的设计、产品厂商的技术支持、线缆敷设与系统的端接质量 (施工队素质) 、与安装公司等单位的配合。

2.1 机柜及标签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图一般由系统图和平面布置图组成, 布线施工队伍在进驻现场后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跟系统设计人员、业主就机柜内布置和标签展开深化设计, 依据此设计, 施工队伍就能组织施工的先后顺序, 保证线缆在水平桥架、垂直桥架内层次分明不交叉, 保证系统的美观。

2.2 产品厂商的技术支持

在参与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单位之中, 产品厂商对产品特性最为了解, 他们知道如何实施可以使产品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所以整个工程厂商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

在该园区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过程中, 3M中国公司派驻专门的技术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指导, 前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多次辅导, 手把手培训模块的端接, 指导工人穿线并进行抽查测试, 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整改, 使得整个工程屏蔽6类线的测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5%以上, 测试数据相当的好。

2.3 线缆敷设与系统的端接质量 (施工队素质)

综合布线系统是技术活不是体力活, 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布线的成本和质量。施工队进入现场后, 首先需要对线缆敷设进行计算, 充分利用每箱线量, 减少不能使用的余线数量, 从而减少成本。施工队伍要充分了解测试参数的含义以及施工中的诸多环节对测试参数的影响, 以便保证在线缆敷设、模块端接的质量。

2.4 与安装公司等单位的配合

综合布线施工的质量还与一些协作单位如安装公司的配合程度有密切关系, 很多工程的桥架管线工程由安装公司完成, 布管的质量、过路盒盖板的安装都关系到布线的质量。举两个例子, 第一, 25的管子本来要敷设两根线缆, 但是安装公司在管子90°弯时质量不过关, 2根线缆敷设非常紧, 影响测试数据;第二, 安装公司在封过路盒盖板时不认真, 螺丝将线缆打穿割断, 影响线缆使用。所以说在综合布线施工期间, 与安装公司等单位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3 综合布线的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工具做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的监控和管理, 但还会遇到以下问题: (1) 网络出现故障, 不能迅速找出故障点所处的物理位置以及整条链路的情况; (2) 网络系统端口经常变更但文档管理跟不上; (3) 网管人员变更后, 接手人员工作困难。所以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必须与高质量的管理系统进行匹配, 网络管理才能变得非常轻松。

该园区信息中心与综合布线系统实施单位配合开发了一套基于SQL SERVER平台的网络维护管理软件, 将综合布线涉及的所有信息包括系统图、机柜图、编号原则、编号位置、电子图纸、测试报告等与网络管理的所有信息与相关人员所处部门进行沟通, 当网管人员遇到故障时, 不用翻图纸, 只需要输入任何一个相关信息, 与之相关的图纸与信息点信息可以立刻一目了然。这个网络管理软件大大提高了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彻底解决了网管人员的后顾之忧。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4

这是一种成熟的、非载波侦听的、100M带宽共享的网络技术,采用了令牌传递服务策略,网络设备之间有主环和副环相联,在网络线路或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很强的自重构能力。同时其站管理(SMT)功能十分强大,适合于作主干网络。但其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扩展性较差,呈环行布线,与ATM不太兼容。

ATM(异步传输模式)

这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系统、应用了统计复用技术、采用了短信元交换技术的先进异步模式。它直接支持数据、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传输。速率相当快(达成155M,622M),由于采用了异步模式,共效率相当高,比较适合于作主干网格。但它仍然是一项有争议的技术,许多标准尚待完善,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互操作及通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

现在的高速以太网技术一般包括两种:100MVG-ANYLAN和100M-T。这里主要谈是后者--快速交换式以太网。100MAG-ANYLAN虽然提供了多媒体功能,但它的兼容性差、价格高、复杂度高,这里不作考虑。100BASE-T是10BASE-T的改良变种,它在原来的基础上采用将网格分割为若干网段,分割冲突域,并采有了缓冲交换,使网格上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快速以太网具有实用(兼容了原以太网,软件、硬件丰富),先进(速度快--100MBPS),升级方便(向ATM或更快的网格转换方便),扩展性好(通过互连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容易扩展),开放性好(软硬件协议开放),价格便宜(相比于ATM、FDDI),支持的厂家多(得到Intel、Sun、3com、Bay、Accton等大公司的支持)等特点。对于多媒体网格应用,快速以太网也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虽然以太网的网格设备之间的有效距离较短(100米),适合于部门级的小局域网,但可采用心光纤电转换器和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快速以太网具有极好的扩充性,使用交换式集线器和普通集线器,用户数的扩展对网格没有影响(正在使用时可以扩展),方便将来子网接入。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综合布线系统和网格技术的要点,这里向读者提供三种综合布线方案。

采用全双绞线结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这种方案是整个布线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双绞线,网络技术是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

优点是:布线造价便宜、网格设备便宜、管理方便,快速以太网技术相当成熟,它的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缺点是:如果楼层较高,这就有可能导致某些住处点的接线长度超过100米,众所周知,根据布线原则,双绞线一般不允许超过100米,这样会造成信号衰减以至畸变。

其次由于所有的接线都从中心机房通过垂直子系统向其他楼层辐射,对竖井要求较高。再其次是全双绞线结构难于升级为ATM技术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ATM技术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需要使用单模/多模光纤来连接构成主干。

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ATM技术)

这种方案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结构,其他子系统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网络技术是ATM技术。

优点是:首先布线造价较便宜(与方案一相比,只略高一点)。

其次垂直子系统大大简化,只需从中心机房向其他楼层辐射光纤,每个楼层分配一条光纤(最好加备份线),在每楼层中再采用五类双绞线布线,布线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下降,而且100米长度限制的问题不复存在,因为光纤不受短距离限制(单模15公里,多模1.5-2公里)。再其次是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先进的ATM交换技术,会使网络响应速度大大提高。

缺点:主要是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相当昂贵。由于采用了ATM先进的交换技术,必须配置相应的ATM交换机、ATM仿真桥、ATM适配器,这些设备是极为昂贵的。而且ATM交换机需要专人管理,基于现在的技术,ATM的交换功能尚不能达到完全自动,而要根据人们的设置参数进行工作,管理上受一定的限制。

综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缺点,这里提出第三方案。

采用以光纤构成垂直主干、双绞线为边缘的布线方案(快速以太网技术)

即采用方案一的网络技术和方案二的布线方式。在垂直子系统采用光纤,其他子系统用五类双绞线构成。网络技术使用快速交换式以太网。

优点:布线造价便宜;网络设备造价合理;主机设备也无需特殊配置;易于升级。而且以太网交换技术无须人工干预。实行全自动交换,管理方便。而且当需要升级到ATM或千兆位以太网技术时,只需要更换网络设备,无须更换布线设备,真正达到“一次布线,终身受用”的目标。但是系统需要升级时,还须更换部分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与实施 篇5

一、综合布线的设计

1、设计主干网

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各个方面, 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功能就是:利用网络进行办公、利用网络观看视频、进行网络信息的查询等。

一般来说, 选择将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媒介, 包含的主要品种有多模以及单模, 前者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成本低, 便于维护和管理;后者的优势则体现在传播的路径比较远, 十分经济实惠。在选择光线的时候, 综合目前的局域网所具有的特征, 在架设主干网的时候, 一般会同时选用这两种光纤, 具体的来说就是在某一个特定单位内部选用多模光纤, 在各个单位之间则是选用单模光纤, 这种设计方案的选用很好的节约了经济成本, 同时还充分利用到了两种光纤的特点, 便于长期使用和安全维护, 提高经济效益还保障了网络的顺利运行。

2、设计拓扑结构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局域网在计算机网络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系列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则是构成局域网的核心部分, 那么在设计网络结构时, 星型的网络结构就是拓扑结构设计的首选。一般来说, 在设计一个计算机网络结构时, 拓扑结构的选择通常采用多级作为核心, 其中包括了核心层、接入层、汇聚层以及边缘部分。在进行拓扑结构的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其复杂程度, 但是同时也要满足网络所需要的速度、距离以及便于管理等。在具体进行网络结构设计的时候, 要考虑到星型结构的具体特点, 但也不要忽略了单点之间连接多带来的危害。这就要求在设计拓扑结构的时候要考虑到网络备份问题, 这不仅仅指的是备份数量, 还包含了对路由的备份, 网络结构的设计要避免单点出现故障进而引发整个网络系统的崩溃。一般来说, 利用到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选择合理的水平布线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用到比较多的就是水平布线, 设计水平布线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网络工作水平质量的高低。根据主干网的结构以及拓扑结构的不同, 在设计水平布线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个网络系统所具备的网络速度以及结构特征, 一般选用的水平布线材料包括了: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等。因为双绞线电缆成本较前者低, 因此, 在诸多网络布线设计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拓扑结构中使用的星型结构也与其相辅相成。这种材质电缆所展现出的潜力十分巨大, 可以为计算机网络提供更快的网络运行速度, 当然, 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要因地制宜, 考虑到周围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 学生居住区、写字楼等对于网络的需求相对较小, 在进行水平布线的设计时选用合适的电缆即可。对于网络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 一般选用六类布线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居民对于网络的需求, 促进网络结构更快发展。

4、设计网络的工作区

计算机网络结构的质量高低与工作区的设计密不可分, 工作区位于网络与用户的连接部位,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优选跳线以及结构的设计要与建筑物本身相协调。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接口,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以及周围建筑单位的特征, 综合考虑接口模块, 对于办公单位, 接口一般选择设计在外部, 住宅区以及居民区的接口模块一般选择在房间内部和其他电器的接口部位。第二个需要做的就是科学选择用户的跳线, 跳线一般分为人工和机器生产这两种, 从综合考虑的角度上说, 机器生产的跳线在质量和使用频率上都远远的超过了人工制造。当然, 在具体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考虑, 不能以偏概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具体的施工过程

1、布线系统的选择。

一般来说,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以下三种:增强性的布线系统、综合性的布线系统、基本的布线系统。综合性的布线系统的网络比较稳定, 但是施工的难度比较大, 不仅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电缆线, 还要求在施工的时候了解建筑物内部的网络使用情况, 只有确定了可行性之后才会选择该种布线系统。增强性的布线系统比较支持数据以及语音的传输, 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包括三个以上的信息插座, 每个插座还要求有自己的水平布线。基本的布线系统则是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布线系统, 一般场所都采用该种布线系统, 对于硬件的要求较高。选择何种布线系统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网络需求, 合理选择, 不浪费、不蒙混过关。

2、信息点、材料数量确定。

根据详细的设计方案, 对于选用的布线系统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采购, 还要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汇总, 制定一个物资使用登记表格, 避免浪费。同时, 信息点的数量以及位置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选定信息点的位置要符合建筑物对于网络的需求, 还不能影响到了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 这就要求对于半径的控制要合理, 在选择硬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干扰影响。其次就是在确定位置之后合理选择信息点的数量, 一般选用线槽支撑保护的方法, 还会架设桥架, 在具体施工时, 多种技术的结合会带来更好的效果。施工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弱电管道之间的相互接触, 干线强点要远离干线弱点, 否则就容易出现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造成不稳定。

3、做好相对应的防雷措施。

近些年来, 因为雷击造成网络信号瘫痪的现象越来越多, 频率逐年上升, 因此, 在考虑到这些自然事故的影响, 要做好相对应的防雷措施, 一般要求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建筑物外部进行布线防雷, 建筑物内部做好设备的防雷措施。通常来说, 雷击都是由户外进入户内的。因此, 户外的布线防雷极其重要, 电力保护装置的安装十分必要, 做好相对应的保护措施, 才能保障网络信号的正常运转, 避免设备出现崩溃。

三、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综合布线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网络工作的核心部分, 对于一个正处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来说, 这种布线的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设计方案, 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综合布线工作的有效完成。

摘要: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施工, 一直以来都关系着计算机网络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使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 设计好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就是立足于该问题的基础上, 综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了几种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 包括了主干网的设计以及拓扑结构的设计等, 并提出了如何做好具体的施工环节, 希望其中部分意见可以起到科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具体施工

参考文献

[1]陶国芳.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实验室的设计和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03) :234-235

[2]吴辰文.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及线路测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 (04) :124-125

综合布线实训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篇6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 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场合、服务对象和通信内容都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加。建筑智能化建设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综合布线项目催生出设计、预算、施工、监理、维护和管理等众多专业技术的岗位人才的需求。培养有知识、懂设计、熟练掌握施工技术的专业人才, 是各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综合布线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必须具备综合布线工程的系统设计、工程施工的操作技能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设计实训项目, 决定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训中去, 能否掌握综合布线的各项技能, 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本文以综合布线工程的流程为主线, 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两方面来设计实训教学。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工程图纸设计一般都是在建筑物平面图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 建筑物的识图和制图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现在国内的建筑物平面图基本都是由建筑设计院在AutoCAD平台上制成的, 所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图也基本上是AutoCAD格式的图纸。档案管理、预算、汇报等工作需要熟练运用Office软件, 掌握必备的软件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方案设计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实训。

1) 需求分析实训

用户需求包括工程概况、总体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其他子系统 (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对网络系统提出的要求、信息点需求、配线间的划分及设置、设计约束、配线间的划分及设置、用户对系统的设计目标等, 全面的涵盖了综合布线的专业知识。在与用户沟通中获取用户需求要全面, 是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这个实训中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分析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并对其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提出自己对整个系统工程的独到见解。

2) 系统结构设计实训

需求分析后, 以《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或规范为设计依据, 按照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充性的设计原则, 确定系统结构设计所采用的标准、构局思路、计算依据、施工规范及验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实训可以分成六个子系统, 由浅入深的形成学生的设计能力。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实训、水平区子系统实训、垂直干线子系统实训、管理子系统实训、设备间子系统实训和建筑群子系统实训。例如, 以一个多媒体机房或一间办公室的布线工程实例进行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实训。各子系统实训过程实施步骤如下:

需求分析→设计图纸→编制设备材料清单→工程预算

水平区子系统实训可以引入工作区子系统设计结果, 以此类推, 使学生最终掌握包含六个子系统的复杂工程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实训将学生的思想融入到设计中, 要求学生熟悉产品的各项指标及算量。

3) 可行性论证实训

对系统结构设计实训设计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是否依据国家规范设计, 是否满足需求分析, 是否达到用户对系统的设计目标, 设备材料的性能和数量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是否超出用户工程预算。可行性论证实训在对各个方案评论的过程中, 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案与其它方案对比, 发现自己设计方案的优点与不足, 进一步成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施工设计、施工方法、材料使用, 能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随时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认真做好工程文档资料。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通常按国家的标准规范和要求执行, 可按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分为以下四类实训:

1) 管路敷设施工实训 (下转第1096页) (上接第1094页)

剔槽预埋施工是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基础部份, 一般在土建和装修时就完成了。主要加强学生管路敷设能力的实训, 应根据图纸所标注的类别选择相应管径线管施工。可以在实训中设计各种常见问题, 以加强学生工程施工应变能力的培养。

2) 线路施工实训

线路施工分为穿接线和测线两部分。穿接线开始于建筑装修的中后期, 要求学生掌握穿接线的各种施工方法和技巧, 线标的注明方案, 根据施工图纸按先后顺序施工。测线主要训练线路检测方法, 线路的短路、开路测试, 多芯线的检测。穿接线后要对每根线测量, 确保线路通畅, 无短路。

3) 设备安装实训

养成良好的阅读设备使用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资料的习惯是设备安装实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施工中有很多故障原因就是没有详细阅读技术文件资料造成的。

设备进场时要对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设备安装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便于安装和施工。由于经费限制, 大多设备实训室的设备都不会很全, 可以让学生通过技术文件资料来了解没有的设备的性能。

4) 调试初验实训

系统调试初验是按照国家、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各子系统实施质量的检验测试, 防止由于偶然性和异常性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的积累和延续, 借助初验资料分析, 及时发现操作者、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操作环境及管理上的问题, 以及系统整体运行及与其它应用程序的配合状况, 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进, 保证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7

1 建设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目标

1)该仿真实验室的建成应该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实习过程中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该仿真实验室的建成能彻底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例如:设备的严重不足、轮流实训过程中时间跨度的拉长、实训场所空间不足、实训耗材的大量浪费等。

3)为学校其他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带动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蓬勃发展。

4)该仿真实验室运行,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特别是让那些后进生也很好地投入进来,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2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室的设计要求

2.1 虚拟实训系统技术要求

1)通过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用户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了解作业过程中的知识点,查看作业中所涉及的工具,在练习模式中体验训练17个模块,掌握作业的基本技巧。在考核模式中完成整个作业流程。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学生的成绩记录。

2)用户可以通过开始界面登录虚拟现实仿真系统。

3)进入选择界面后,用户可以选择练习模式、考核模式或者设备认知。

4)练习模式:在练习模式中,学生可以选择练习操作17种分项训练,水晶头的制作、机柜的安装、模块的端接、配线架的端接、管卡的安转、线管的制作、线槽的制作、垂直系统的安转、穿线操作、FD-BD-CD之间的链接、永久链路的制作、测试链路的制作、光纤热熔、光纤冷接、底盒的安转、大对数的端接、TV同轴电缆的操作。当用户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系统会提醒用户。

5)考核模式:在考核模式中包括两套模拟试题。两套试题的不同在于机柜和底盒的位置不一样。在用户选用指定试题后,系统会给出一张平面图,用户会根据操作流程完成每个步骤,如果回答错误系统会记录用户的错误点,以便老师后期查看。

6)设备认知模块是会将每个流程中所涉及的工具设备都以三维模型加文字描述的形式收录进来。学员可以挑选其中的工具进行360度查看,这样方便他们课后巩固。

7)老师可以登录后台查看学生的登录记录和考核模式中反馈。

8)系统中的动作和交互会包含真实的声音和音效,以便满足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2.2 虚拟仿真开发平台技术要求

1)可获取所有3D数字工厂3D素材和多种Open GL应用程序的三维模型、并发布到投影系统中立体展示。

2)可以将正在打开的Catia、ProE、Navisworks、Sketch UP等设计软件快速同步到G-Magic投影系统中,直接立体展示、漫游、拆装、剖切和测量等,不需要任何格式的另存和数据转换。

)可以导入常用三维格式数据如、、、等。

4)拥有自己的数据压缩格式,可保存工程/项目文件。

5)可复制和删除模型,控制显示模式(网格实体、隐藏显示、居中显示等)。

6)支持模型设计编辑功能,可修改模型姿态、纹理、材质属性。

7)支持灯光系统,可以实时阴影渲染。

2.3 虚拟仿真头盔技术要求

1)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单眼有效分辨率为1200 x 1080,双眼合并分辨率为2160 x 1200[4]。

2)2K分辨率大大降低了画面的颗粒感,几乎感觉不到纱门效应。并且能在佩戴眼镜的同时戴上头显。

3)画面刷新率为90Hz。

3 本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优势

1)采用游戏式的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入综合布线的场景,并十分投入地全程完成各个环节,从而获得所需知识,形成相应技能。

2)采用仿真系统和虚拟仿真头盔两种模式,解决学生批量实验实习的需求和高仿真度的场景模拟。

3)17个模块的建立,真实再现了综合布线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每个环节的内容及细节,让教学过程更灵活多样。

4 结束语

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只是个开始,如何高效的利用该实验室并服务于教学是把在我们面前更大的一个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的需求还会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开发更多的虚拟工具和场景;同时随着V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还可以将虚拟场景的沉浸度、交互性做得更好、更逼真。

参考文献

[1]曹海燕.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山东理工大学,2008.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8

1 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网络技术

当前利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有3种,这3种分别是异步传输的网络技术、铜线与光纤的分布式数据接口技术和快速以太网网络技术。从这3种技术的应用来看,分布式数据接口技术的完善性和成熟度较高,所以在目前社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此种技术的管理能力强大,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和ATM技术的兼容性较差。异步传输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光纤设备,而以太网网络技术的扩展性良好,适用范围较广。

1.2 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的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指的是一种综合的结构布局系统。此系统的发展和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此系统,可以满足现代化市场通讯应用的要求,所以在利用了模块化和压接的方式之后,利用此系统就能够构成一个综合性的网络结构,利用这个结构,可以实现范围内的数据媒体资料的传播,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和设计等级分析

2.1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有着两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是此系统的经济优势显著。在此系统的建设中,无论是利用何种方案进行建设,其成本都较低,更为关键的是在低成本下,系统的功能性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所以此系统的竞争力较强。第二是综合布线系统克服了基本布线系统简单化的缺陷,增强了基础设备的功能性,这就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在基本布线系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2.2 综合布线系统等级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在进行实际布线时,有3个明确的等级,分别为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系统配置较为严格,其工作一般是由若干独立的工作站合力完成。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相比于基本型系统,无论是功能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则是3种系统中功能最为强大,系统运行效率最高的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资料传输。

3 当前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分析

3.1 综合布线方案为全双绞线结构

全双绞线结构是目前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方案。在此方案中,作为基础的是双绞线结构,以太网的网络技术在方案中的应用,会发挥更高的优势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此种设计方案的管理更加便捷,而且整个方案中利用到的设备和元件都较为便宜,所以方案的经济性优势显著;第二,以太网网络技术的成熟度比较高,在利用此种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时,可以不再利用人力的辅助,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智能化。

3.2 采用ATM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布线方案

利用ATM技术进行综合布线也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布线方案。在此方案中,利用的主干网是光纤或者电缆。在进行布线时,一般是在布线边缘设置双绞线,这种方案利用的网络技术就是ATM技术。此种方案在利用的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此方案在整体布线时所消耗的成本比较低,所以经济性较为突出;第二,此系统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使系统运行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此系统对以往的布线方案缺陷也进行了纠正,所以此系统的利用价值较高。

3.3 采用快速以太网的综合布线方案

利用快速以太网进行综合布线也是一种重要的布线方案。这种方案通是对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有机结合。在此方案中,垂直的子系统采用的是光纤,而其他的子系统则采用的是双绞线。此方案采用的网络技术是快速交换式的以太网。综合各方面而言,以太网的利用使系统的造价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在网络传输中的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此种方案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方便系统和设备的升级,在持续利用方面的优势显著。

4 结语

网络技术的利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展,在深化技术认识时,积极地推进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综合布线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金龙.浅析某学校学生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

[2]郑兴华.浅谈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商,2013(5).

[3]赵艳彬.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1).

综合布线的设计与思考 篇9

本大楼总共4412个数据点, 2136个语音点, 共计6548个普通信息点。涉密信息点共有302个, 其中保密电话点14个, 涉密A网174个, 涉密B网114个。

数据点:水平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 公安信息专网、非专网的数据干线及部分图象传输采用24芯的单模光缆, 同时所有分配间至弱电主机房预留2根非屏蔽六类缆作为备用主干。

语音点:水平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 (两个语音点配一根超五类缆) , 语音干线采用3类50对的非屏蔽大对数电话电缆。

涉密A、B网:水平采用六类屏蔽布线系统。

保密电话网:预留管路。

设备间及管理间设置:在大楼二段5楼设网络中心, 用于管理整个大楼的语音数据系统;同时在各个楼层 (地下层不设, 接至1楼) 的分别设一个分设备间, 管理相应楼层信息点。大楼共设置25个楼层配线间。

管理子系统:在通信机房和楼层配线间进行配线、跳线、线号、现场管理。在信息中心机房和楼层配线间对楼层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每个设备间及分设备间语音数据全部采用机架式管理, 数据端接采用24口跳接式配线架, 语音采用110配线架, 光缆采用机架式光纤配线架。根据每个设备间管理信息点的数量, 在每个设备间内配置两台2000×600×600机柜。

另外, 根据业主的需求, 在二段5层的通信机房设立光纤配线架机柜 (总容量为1008芯, 其中楼层25×24+院外入96+通信机房两根96芯至地下一层总配线间+冗余120) 及电话系统的总配线架 (容量为3000线) 。

在地下一层总配线间设立光纤配线架机柜 (总容量为576芯, 其中网监4×24+技侦6*24+治安24+指挥中心2×24+至通信机房两根96芯+冗余72) 。

2.设计思路

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办公楼整体建设目标及现代型智能大楼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 在功能设计遵循结构配置科学性、技术先进性、产品模块化与兼容性、投资经济性的原则, 紧扣系统目标进行设计。

考虑到办公楼的实际情况, 以及目前市场上布线的发展及布线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本系统本着用最少的钱实现最优的系统并保持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及配置的科学性。

根据办公楼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智能大楼内各弱电系统对基础网络传输平台的需求, 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

3.设计特点

3.1完整的产品

为办公楼综合布线提供一套完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包括双绞线 (铜线) 及光缆传输线、配线架、匹配器、安装、维护工具及工程服务。

3.2模块化结构

系统的模块化结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3.3综合通道

作为基本链路的通道连接楼宇内外的各种低压装置。综合布线为大楼内通信、网络及其它基于网络传输的应用系统提供一条综合传输通道。

3.4灵活性

在任意信息点上, 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综合布线系统为工作区使用终端提供统一接口 (RJ45) , 同时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 只需增减的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同时, 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 只需对配线间的跳线进行灵活管理即可按用户要求进行灵活组网。

3.5面向未来

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按智能大楼建设需求, 保证智能大楼建设的先进性, 综合布线系统允许楼宇主人或使用者, 利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支持平台接收各种新技术的信息等。

4.系统安装工艺要求

4.1工作区

根据大楼内各个工作区不同情况全部为暗装方式, 采用墙壁或地面装, 提供标准的RJ-45接口。可接电话、计算机、传真机等, 并且根据国标规定, 所有墙上型信息插座均距地300mm;所有地面信息插座距强电插座中心距不小于300mm。

根据大楼内各个工作区不同情况

为便于设备使用, 每个信息插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一组。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相隔300mm。

综合布线信息点的位置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

缆线敷设线槽线管

4.2缆线敷设线槽线管

(1) 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电缆桥架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缆线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的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 是一种闭合式金属桥架, 安装在吊顶内, 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房间, 在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 (PVC管) , 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布线是放射型的, 线路量大, 因此在设计线槽时, 对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 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 应根据水平线缆的直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路横截面积之和×2。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 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以做到防火防腐, 如镀锌、喷塑、烤漆、防火漆等,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 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 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转弯自如。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 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金属线槽、金属软管、金属桥架及分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 然后接地。

本系统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建议使用第一种走线方式。水平缆线一般采用穿管+线槽的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 对于墙面信息出口, 其水平线缆由楼层设备间的配线架引至本层吊顶的金属线槽内, 在合适位置套穿金属软管 (或KBG管) 经墙内暗埋线管沿墙敷设至信息出口。电源配套相应处理。

(2) 预埋暗管的要求

(1) 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调协过线盒装置。

(2) 暗管的转变角度应大于90度, 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 并不应有S弯出现, 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 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 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 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 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

(3) 暗管转弯的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4) 一般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 弯管应为40~50%。

(5) 一般F20管可以穿放2根六类缆、F25管穿放3根六类缆。

4.3综合布线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线管的要求

缆线布放应符合《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要求, 同时考虑以下几点:

(1)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 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 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 应标明编号, 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2) 缆线终接, 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 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 预留长度宜为3~5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非屏蔽4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15倍。

(3)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 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 在缆线的首、尾、车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4)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 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 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用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5)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 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 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 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4.4配线架放置建议

配线架均安装在各层配线间, 在本方案中, 配线架均为机柜安装型配线架, 全部安装于标准的机柜中。配线柜需做好良好接地。

5.结语

传统的建筑物内各应用系统的布线采用各自独立的布线系统像电话、计算机、电传机、保安设备、一卡通等系统都是采用各自独立的布线系统。各布线系统采用不同厂商的设计和安装, 这些不同布线系统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或互换。这种非结构化的配线方法存在许多缺点:

(1) 在线路的路由上, 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 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 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2) 在布线时, 重复施工, 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3)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 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4)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 以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 难于维护和管理, 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然而, 随着现代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及行政部门对网络数据及网络信息的保密要求, 该办公楼作为行政部门办公场所, 布线系统就应该满足行政办公楼的要求并为其服务。为迎接未来信息高速发展的需求而特别设计的配线系统, 它应用高品质标准材料, 采用组合压接方式, 使其很容易组合成一套完整的配线系统。

摘要:随着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联网技术及楼宇控制技术的普及应用, 智能大楼成为建筑物的新亮点。智能建筑紧围着大楼内各应用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智能建筑内各弱电系统应采利用现在先进的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对大楼进行统一规划, 特别是对于大楼内建筑物的布线技术, 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一篇:英国花境分析与借鉴下一篇:拖拉机的维护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