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表演(精选4篇)
眼神表演 篇1
一、歌唱时眼神的作用
眼神, 指运用眼睛看事看物看人时的神态。眼神, 可谓是面部表情的统领, 透过它能传递其内心所思所想。常言说:“眼睛是灵魂的镜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说的实际是眼神注视反映的实质。戏剧术语中有这样的说法, “一身之戏在于脸, 一脸之戏在于眼。”这是因为眼神反映的是各种各样具体、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可以说, 眼神往往在传递着有声语言和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
眼神是歌曲歌词的另一种含蓄、微妙、复杂的再创语言。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曲,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它能使观众从歌唱表演者的眼神和手势的配合中, 仿佛也看到了白云飘、马儿跑的情景。正如著名歌手蔡琴《你的眼神》歌里所唱, “像一场细雨洒落我心底, 那感觉如此神秘。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 而你并不露痕迹。虽然不言不语, 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 明亮又美丽。友情天地, 我满心欢喜。”歌唱表演时, 有了眼神的表达, 歌唱内容才不乏生动性与形象性。通过眼神的运用与人物性格及舞美情景结合在一起, 创造出更为鲜明的直观性, 让观众获得真实的近距离的情感体验。
有的歌唱表演者自认为情感丰富, 已有了充分的体验, 但在观众看来, 歌唱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平淡乏味, 毫无吸引力。甚至还有歌唱表演者脸部肌肉和眼神表现出与内心体验相反的情绪结果来。如歌唱表演者在台上演唱悲愤歌曲时, 尽管其义愤填膺或伤心欲绝, 而台下的观众却以为歌唱表演者在不适当的时候笑;歌唱表演者在表达喜悦歌曲时, 尽管自我感觉十分投入, 可是给人的感觉像在哭。原因在于歌唱表演者运用的不是眼神而是脸部肌肉, 眼神没有到位。脸部肌肉太紧张就会不听使唤, 眼神没有正确运用会导致与观众情感的通道阻塞。
歌唱演出中经常还能看到一些歌唱表演者手指着一个地方, 而眼睛看着另一个地方, 用一句俗话说, 叫“走神”, 不仅没能增添歌曲的表现力, 还影响了对歌唱表演者的整体感受。歌唱表演者要注意歌唱时“眼随手转”的原则, 考虑眼睛与手所指方向基本一致。如果双手作高音或气势助兴动作时, 眼睛就不需跟着手的方向看。任何事又不能太过, 如果歌唱表演时眼睛及脸部过分的活动, 这样会分散观众对聆听音乐的注意力, 影响整个欣赏过程, 适得其反。歌唱时的手势与眼睛虽然要考虑一致, 但还要注意手与整个身子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眼睛不要死盯着手掌或手指, 而是手所指的前方, 否则会出现“对眼”现象。
二、歌唱演员不会运用眼神的原因
1. 舞台经验不足而致心理紧张眼神不定
几乎每一个登台演出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初次上台或一些内外干扰下的歌唱演员, 会突然出现大脑空白或记忆混乱情况, 心理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有的还会出现脸部发红发热、心跳加快、手脚出汗, 眼神左顾右盼, 显得心慌意乱的状况。这些状况的出现都可导致声音不稳、眼神不定, 严重紧张的还可能导致舞台表演失控。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提升歌唱演出的效果, 歌唱前有必要加强台上的心理素质训练, 这样才能使歌唱时眼神的稳定性得到正常的发挥。
2. 缺乏意境想象力而致声音平淡眼神直白
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意境设想得很具体, 那么你在歌唱表达时的眼神就会很真实和生动。意境想象会促使你确立自己的眼神方向, 就如有人在远方叫你, 你会不由自主望去一样。对歌唱作品的理解越深, 在演唱时的眼神表达则越纯真和真实。当然, 歌唱者的音乐想象能力不是一日之功, 它是一种长期练习后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 越丰富, 眼神就会运用得更丰满, 更具有生活内涵。
3. 情绪兴奋度不够而致面部冷漠眼神无光
歌唱时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状态, 只有在一种既兴奋又激动的状况下, 歌喉才能舒展, 眼神才能遐想。我们发现一些人在演唱时满脑子私心杂念, 或还没有从现实的琐碎繁事中走出来, 情绪低落, 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 更不用说用眼神打动观众了。舞台上应尽量丢掉一切与歌唱无关的“包袱”, 以致充满激情而又轻松自如的进入“忘我的演唱”状态。只有在歌唱前积极愉快、兴奋激动起来, 歌唱时才能拥有甜美舒畅的声音效果, 才会更加自如地运用自然丰富的面部和眼神来表情达意。
三、训练眼神的方法
真正能运用眼神“说话”, 这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初练时, 眼睛稍有酸痛感, 这些都是练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其间可闭目休息几分钟, 眼睛肌肉适应了, 这些现象就可消失。眼神练习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不受场地限制, 只要求心态平静。眼神训练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1. 远眺定眼法
远眺定眼法的基本练法是:在前方10米左右远的地方, 选一个高度与眼睛基本同高的点而注视。进行远眺定眼训练时, 眼睛要比平时稍睁大, 眉毛上扬, 眼轮眶肌不宜收得太紧, 双眼正视前方目标时须思想集中, 不然就会走神。注视十几秒后双眼可微闭休息, 然后再猛然睁开继续盯住目标。这样反复的练习, 可以增强眼睛的明亮程度, 也是舞台歌唱时眼神定力的必要训练。
2. 悠然转眼法
悠然转眼法主要是要求头部不动, 而眼珠在眼眶里灵活转动。悠然转眼法包括对称转、圈内转等。对称转眼的训练应注意要领:眼球由正前方开始, 移到左眼角, 然后再移到右眼角, 或眼睛往上方望, 然后再移到眼下方, 反复进行。圈内转是指眼球在眼眶内画圈训练, 顺时针一次旋转8次, 逆时针方向同样。如此反复练习, 并注意训练时循序渐进。悠然转眼法是为了练习眼神的灵活性, 对于歌曲中表达复杂的人物内心活动非常有利。
3. 近物扫眼法
近物扫眼法是指眼睛将眼前物品在一闪过程尽量看清或记住。具体练习过程:在离眼睛3米左右处, 放一张画或其他物品。头不动而眼睑抬起, 然后头随眼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缓缓扫视。眼球转到两边位置时, 眼睛一定要定住。注意整个练习过程头要平视, 而且不能随意摆动。也可以对着镜子练习, 看看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这种训练可以使眼神更加有层次, 充满内涵。
总之, 眼神变化能够准确地传递某种信息, 不同的眼神表达着不同的含义, 如仰视表示向往或遐想, 俯视表示忧伤或思索, 正视表示庄重或平稳, 斜视表示蔑视或敌意等。歌唱时无论使用哪种眼神, 都是为了表达歌曲的主题内涵和人物个性感情。因而, 歌唱时绝不能为故弄玄虚而挤眉弄眼, 这会适得其反。歌唱演员在演唱时, 只有正确而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 才能更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各种情感, 充分展现出角色的神韵和风采来, 才能真正将炯炯有神并会“说话”的眼神, 辅助歌唱演出圆满成功。
摘要:眼神, 往往在传递着有声语言和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因而研究歌唱时的眼神, 运用它来辅助表达歌曲的内涵非常之重要。
关键词:歌唱表演者,眼神,培养
声乐舞台表演中眼神的应用探究 篇2
一、声乐舞台表演之要求
声乐表演不仅是听觉艺术, 也是视觉艺术。一首歌不但要好听, 还要生动。因此歌唱演员在舞台上, 展现的不单单是美妙的歌喉, 还要有神行兼备的舞台艺术气质。只有美好的歌曲和传神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 才能使歌曲更加生动悦耳, 舞台艺术表演更加形象。在声乐表演中, 一个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神态, 对增加歌曲的表现力, 展示作品内在的情绪, 有着至关紧要的联系。歌曲里的喜怒哀乐, 通过眼神结合面部表情, 真实地反映出来。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 应做到“神到”、“眼到”、“行到”。所谓“神到”是指在表现歌曲内容时, 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 适当的夸张。但不娇柔做作。“眼到”是指不同的神态都体现在脸部, 最集中的则是人的眼神。“行到”是根据歌曲内容所需要的神态, 来运用眼神, 手势和形体动作, 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促进演唱更加生动。
二、眼神的作用
在歌唱表演中, 眼神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歌曲演唱中所表达的美丑善恶, 贪婪残忍, 放达不羁, 阴险狡诈, 脉脉含情, 兴奋欢愉, 踌躇满志等诸多表情, 都要靠眼神来传递, 一笑一颦尽展歌曲的别样魅力。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 她的眼睛就很有神韵, 能把她在表演过程中涉身处地的所感所想全都通过, 她的眼神传递给观众, 使观众也融入她所要表达的歌唱意境中去, 同时也使观众从中获得到美的享受。她演唱的《小背篓》这首歌, 宋祖英的眼神是沉醉, 回忆, 和新奇的。她沉醉在童年的记忆里, 由妈妈背下了吊脚楼, 一次接触外面世界的惊喜和好奇, 追忆那妈妈深沉爱伴着她慢慢长大, 她的眼神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听众随着歌声的起伏, 融进了她的世界。她以眉目传情, 她以独特的艺术创造, 收到了极好的演出效果, 赢得观众的喜爱。
三、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应用实例
既然眼神如此重要, 下面就以《孟姜女》作品为例予以应用说明。该作品分四个部分。第一段:“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客盈盈。人家夫妻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一段表演者看似波澜不惊, 在平稳的演唱。其实内心充满了忧伤, 孤独之感, 还有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此刻肢体语言就会觉得乏味, 不能表达孟姜女真实感情, 唯有眼神, 歌者把那种伤感和思念之情, 通过眼神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第二段落也是四句:“牛郎会织女点燃的红灯笼, 我与祀良哥何日能重逢。夏夜里银河飞流星, 那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描述孟姜女七夕节的晚上, 独自看着牛郎织女星, 触景生情而发出的感叹。勾起了对祀良思念之情。继而望着星空, 满腹的愁苦化作两眼深泪。这段演唱尤其离不开眼神, “那是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 雾蒙蒙是一种状态, 也是此小节的关键, 这就需要歌者, 融入歌曲中, 为自己铺设一幅画, 心里想着, 牛郎和织女一年都能见上一次, 我和丈夫那?悲从心来, 慢慢地泪盈双眸, 声音仿佛也哽咽了。这种悲凉的思绪由眼睛传递出来, 以此种泪眼朦胧状态来打动观众, 引起共鸣, 取得完美的表演艺术形象。
第三段落是一个哀婉抒情的段落描写, 孟姜女在“落叶飘秋风凉, 窗前月如箱”的时候, 给“亲人做衣裳”的情景。轻轻地诉说:“天冷了秋风凉了, 月夜惨淡了, 想起了奴的丈夫, 还没有过冬的衣裳。”于是配合肢体动作, 假设针针线线都在手中, 带着她的情意把思念絮进寒衣里, 此刻她的眼神是悲伤的, 坚定的。决心要给丈夫去送寒衣。整首曲调委婉凄凉, 如泣如诉, 眼神和感情由悲伤地声泪俱下, 唱出“声声血泪声声唤, 天也昏来地也暗, 哭倒长城八百里, 只见白骨漫青山, 漫青山!”怀着绝望与愤慨, 从而完成全曲的演唱。
四、结语
俗话说的好,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声乐舞台表演中, 只要透过这个“窗户”, 就可以识别歌者是否融入情景当中, 是否通过艺术魅力打动观众的心灵。也就是说, 站在角色和境界之外的歌唱是苍白无力的, 是独自歌唱的发挥而不是表演真谛的生动诠释。而通过诸多著名歌唱家的成功演唱解读可知, 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之中的应用, 不仅在演唱歌剧选段和叙事体歌曲时非常关键, 而且对于演唱其它类型的歌曲也同样至关重要。因此, 眼神在声乐舞台表演之中的恰如其分应用, 可谓是具有“神来之笔”“画龙点睛”的重要韵味, 不可等闲视之而予以忽视!
摘要:在声乐表演中, 表演者眼神的运用尤其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眼睛能传神, 传情, 传递心灵的各种信息。中国戏曲表演中有句谚语:“一身之戏在于脸, 一脸之戏在于眼。”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眼神对于表情的重要性。眼神在声乐表演中同样很重要, 以眼传情, 以目传神, 才能使作品有了灵动的感召力。本文就以声乐舞台中眼神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舞台表演,眼神,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凤云.声乐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一个内容——歌唱中的“眼神”应用[J].黄河之声, 2008, 07:78-80.
眼神表演 篇3
关键词:维族舞蹈,眼神,重要性
引言
挺胸、抬头、拔腰是维族舞蹈中的基本特征。舞蹈中运用头、肩、腰、臂、肘、腕、膝部直至脚部动作, 使其形成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优美造型;再配合上“移颈”“打指”“翻腕”等装饰性的动作做为点缀, 形成热情、妩媚但不轻浮, 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除此以外, 让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与面部的“眉目传情”协调一致, 才能真正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可以说, 维族舞蹈中最令人回味的就是眼神, 眼神的多种特殊表达形式会带给欣赏者们深刻的印象。
一、维族舞蹈眼神的特点
首先, 维族舞蹈中眼神形象的节奏是内在的, 相同的眼神由于节奏的发展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 体现出不同的内容和涵义, 缓中有急, 急中有缓, 急而要稳, 缓而不断。然而节奏化只是一种表面的手段, 它能从形体中流露出来, 进而塑造出人物形象的一切。眼神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节奏感, 取决于我们的感觉和传达节奏的才能。慢中有快, 快中有慢, 慢而不温, 快而不乱。演员的节奏感能够暗示他采取一种最能充分展现人物的心理状况的节奏进程。
其次, 掌握了眼神的节奏, 才能开始大致的了解风格。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 我们一边跳着这个民族的舞蹈一边就在演绎着这个民族的文化, 演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演员对这个民族文化等方面了解的程度。比如我们学习维族舞蹈, 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自觉地体会维族人特有的“气质”, 去加强对维族人民的熟悉和理解。在维族舞蹈中, 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 而这种视觉源于生活的根基, 基于文化的内涵。上身挺拔, 脚底下快、碎而又稳健, 眼睛时而极目远眺, 时而俯临前方, 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 这一切体现出维族舞蹈的特征。什么舞配什么曲, 要懂歌曲的意思, 悲伤的、欢快的、庆祝性的或关于爱情的要看意思来表达。悲伤的音乐眼神应迷离深邃, 欢快的、庆祝性的音乐眼神应热情洋溢, 关于爱情的音乐眼神应羞涩妩媚。所谓眉目传情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感情的最直接方式。
再次, 维族舞蹈中眼神的方位是多变的, 在舞蹈过程中眼神随着节奏和律动的变换而产生出不同空间的各个方向, 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由众多点连成线, 神随形走, 头部和肢体是占主导方位的, 加上眼睛的配合可以说是一种小小冲击力的亮相, 从而产生眼神的方位, 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各个空间传达舞者内心的共鸣, 眼神各个方位跳跃性的节奏点使舞蹈更加生动形象, 便有了维族舞蹈的风格韵味。
我认为的眼神的三种特点, 即节奏、风格、方位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三者的联带完美的配合会让舞者更加淋漓尽致的呈现出艳丽动人的作品, 也给予欣赏者耳目一新的视觉美感。
二、眼神在维族舞蹈中的运用
目前, 国内舞蹈界的研究者们对维族舞蹈眼神的运用并没有详细的归纳。我认为眼神有两种训练范畴, 分为课堂上的练习和舞台表演的实践两种。
1. 课堂学习中的练习:
“心灵是眼神之源”, 而各种知识的积累正是心灵的支撑。因此要想眼神具有表现力, 根本还是在于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为舞蹈题材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 舞蹈中的人物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舞蹈演员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因此平常要加强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到关于它们的某些生活习性, 关注由这些生活习性生发的, 与该民族的生存意识相关的东西。
2. 舞台表演中的实践:
(1) 维族舞蹈中最令人回味的就是眼神, 眼神的多种特殊表达形式会带给欣赏者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具体表演时, 一是要善于把握维族舞蹈中典型的动态形象、民族的图腾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和他们的气质神韵。二是在肢体训练的同时, 通过观赏录相资料或者现场演出体验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抛开特定的文化和情感这个范畴来谈, 舞蹈毕竟是在表演, 虽源于生活但在舞台上舞蹈演员的眼神是要比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更夸张。 (2) 通过学习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 在维族舞蹈中, 我认为某个动作的瞬间转身就是眼神训练的一个最便利的途径, 平常训练万万不可忽视, 我们平时练习民间舞时, 也会听老师说, 把眼神放射出去, 要看的很远, 透过墙壁看到练功房外面去, 这其实也是老师用言语在开导我们对眼神的表现力, 我们应当在平常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中细细体会。例如, 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 舞者的动作并不是那么的花哨, 更多的是与观众内心的传达感受;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 是一群少男少女打情骂俏的场面, 男孩挑逗欢快的眼神, 女孩羞涩妩媚的眼神为舞蹈增添了活力, 也表现出维族舞蹈的热情洋溢、生动活泼。
三、眼神在维族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维族舞蹈是风情万种激情四射的一个舞种, 不仅让舞者自身能够充满激情, 也能使欣赏者感受到舞蹈浓厚的气氛。花哨多姿是维族舞蹈的象征, 但是在表演中如果只是局限于花哨百变的肢体语言和华丽的外表让舞蹈产生美感是不充实的, 千姿百态的造型和技术技巧固然重要但只注重于此也会使舞蹈枯燥乏味。真正要体现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突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认为眼神的表现是任何手法以及肢体都不可替代的, 它的表现力能把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巧妙灵活地运用眼神来传情达意, 才能使舞蹈赋有生机和活力。因此, 我觉得眼神在维族舞蹈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
“神韵”是艺术高度的一种境界。“神韵”则可以通过舞蹈中眼神的艺术表达形式去结合舞蹈的各种形体语言让观众去认识舞蹈中的神韵, 去感受舞蹈中最精华的东西。而且只有把握住了这种“神”和“形”才更有生命力。“心意”或“神”正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 而神是最重要的, 同样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它的真实涵义是指过自觉的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舞蹈动作, 而不是盲目地、纯功地去完成动作。跳维族舞十分讲究眼部的传神, 通过眼睛展现七情六欲, 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眼睛没有任何的内容, 心中的感觉也就十分缺乏, 那就算再优美的舞姿也不能打动观众, 所谓的心领神会就是如此。眼神的训练在维族舞蹈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训练中, 每一处最细微的过程最简单的动作都应是培养锻炼神韵的过程, 神韵常常是通过眼神的表现手法而体现出来的。因而我们说人体动
关于肚皮舞在中国的融合与发展
蒙丽娜 (蒙丽娜舞蹈工作室北京100000)
近年来国内兴起学习肚皮舞的风潮, 相当多的女性加入学习肚皮舞的行列。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中东舞蹈, 其时而激情热烈, 时而优雅柔美, 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妩媚与阴柔之美, 更由于肚皮舞无年龄和身材限制, 并可以达到纤体健身、减肥瘦身的效果, 正迎合了现代中国女性的口味, 深受广大时尚女性的喜爱。
“肚皮舞”发源于埃及, 是中东地区最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和全世界所有的舞种一样, 都表现了其民族的文化魅力, 就像我们国家56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代表性的舞蹈, 舞蹈来源于生活, 每一个舞种都是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的。你只有理解了它的文化和内涵, 才能正确的去表现舞蹈, 欣赏舞蹈。肚皮舞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有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融入了人类对生命繁衍不息的赞颂, 也表现在对生育崇拜的宗教仪式中。肚皮舞经过长时间的演变, 融入了不同的文化, 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肚皮舞, 均具有独到的特色, 在中东、印度、伊朗等地区受阿拉伯文化影响, 使肚皮舞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取得了快速发展。19世纪末肚皮舞传入欧美地区, 1893年, 来自埃及的肚皮舞团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当第一个来自中东的肚皮舞娘在大道乐园表演时, 令美国人大开眼界, 很快风行全美, 并通过世博会走向了世界, 其精致的服饰, 花哨的胯部动作及性感妩媚的姿态迅速风靡全球。
肚皮舞身体语言异常丰富, “抖胯”是她最突出特点, 尤其是胯部的多种变化和臀部的抖动、手臂的波浪柔臂、胸部眼花缭乱的环绕, 充分展现了女性柔软的腰肢、灵动的肚皮, 使舞者更具魅力。肚皮舞亦结合其他的道具来表现, 如阿拉伯弯刀、拐杖等。肚皮舞的服装按不同风格主要有埃及风格、土耳其风格、印度风格和部落风格等等, 每一种风格的服装各有不同的特点。还配有一些美丽的配饰, 比如头巾、发饰、面纱、手镯、耳环、脚链等, 使得舞蹈更为婀娜多姿, 舞动时饰物发出的声响, 也可以增强舞蹈的节奏感。鼓为肚皮舞主要的舞蹈伴奏, 并配合音乐, 以感性的肢体动作, 快速的舞步, 将闪光点提炼、放大、升华, 是音律与舞美的完美结合。在造型、音乐、灯光、道具、服饰天衣无缝的配合下, 将你带入历史悠久、文明辉煌的艺术之都。目前肚皮舞主要流派有以下几种:
一、中东流派
中东流派的肚皮舞多数保留着传统的特色, 且又各具一格。
二、东欧流派
东欧流派的肚皮舞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 极具爆发力和动感性, 肚皮舞被他们演绎的非常完美, 东欧国家中肚皮舞最兴盛的国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尤其是俄罗斯, 在俄罗斯有很多肚皮舞的大师级人物, 引领了新的潮流。
三、美国流派
美国肚皮舞是职业化的先行者, 也打造了一批肚皮舞明星,
作中的神韵并不是虚玄抽象而不可知的, 恰恰是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艺术灵魂。唯有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 才能通过训练达到以神领形, 以形传神的目的。
四、总结
舞蹈不仅能陶冶人的身心, 舞蹈更能扩大人的眼界与见识, 我们每一次民族舞的学习, 就好像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舞蹈不善于表现叙事和生活、劳动的过程, 更不善于平铺直叙。而舞蹈要求在生活中抓住和寻求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炼的、最动人的、最优美的思想感情之处, 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提炼出舞蹈形象。而舞蹈中优美的音乐、舞美和舞姿只有在相应的“眼常年闪亮在全球的舞台上。美国肚皮舞最大的收获当属创新了美国部落风格, 并在近几年迅速被人们喜欢和接受。
四、南美流派
南美人真正把他们所具备的身体优势和南美的舞蹈元素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了拉丁风格的肚皮舞, 把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演绎的更加激情、魅力。
肚皮舞在中国发展已经有快十个年头了, 带着神秘和深沉的内涵来到了中国, 受到成千上万的肚皮舞爱好者的青睐, 也使得肚皮舞在中国快速的发展起来。全国涌现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肚皮舞俱乐部, 从事着肚皮舞的培训事业。但肚皮舞这项集健身性、时尚性、娱乐性和艺术表演性的运动方式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更适合中国民族特点的风格形式。从中国肚皮舞发展现状看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肚皮舞风格更为符合中国女性, 创新与融合将是未来中国肚皮舞发展必要趋势。从肚皮舞在世界各国发展来看, 肚皮舞如潮水一样, 流到哪里就灌满了哪里的民族性, 我们现在听到的美洲风、部落风、芭蕾肚皮舞、吉普赛风、西班牙风等等, 都具有其民族性。当肚皮舞的河流流淌到中国这片土地, 并在这片土壤里生根成长, 滋润出中国肚皮舞美妙的艺术奇葩, 她也将骄傲的跟世界其他肚皮舞风格一起, 被模仿被推崇被爱戴。要想实现中国肚皮舞的民族性, 就要根据肚皮舞的艺术特性来进一步与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民间艺术紧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同时根据现代人的思维进行创作。中国古典舞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中国当代舞坛占据着实地, 闪现着光彩。中国古典舞主要是从戏曲舞蹈中分离出来, 例如中国古典舞身法、神韵、呼吸等元素,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 演变出一系列以“圆”“游”为基准的具有中国传统韵味与时代精神的动作语言。在作品中将埃及传统肚皮舞风格及中东各地区风格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相结合, 以肚皮舞为基础, 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技法融入其中, 并结合古典舞的扇子、袖绸、面具、腰鼓、腰铃等配饰, 在服饰的图案与纹饰点缀上体现中国风情。201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肚皮舞大赛中, 我编导并表演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肚皮舞《韵舞》, 我将古典舞身韵的技巧融入到西方肚皮舞的张扬魅力中, 并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 得到众多国外肚皮舞专业评委的一致赞赏与好评, 并荣获埃及现代融合肚皮舞个人组冠军, 带给大家全新的视觉享受, 也是中国式肚皮舞发展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舞蹈艺术博大精深, 她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并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肚皮舞是一种积淀了历史文化的舞蹈, 她包容着世界各民族的韵律, 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 细细品味这艺术的饕餮盛宴。作为一名从事舞蹈教学的文艺工作者, 我将继续这一美丽的探索, 将肚皮舞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精粹在中国继承和发扬光大。
神”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升华和超生活的境界。然而, 我们未能达到这种水平, 舞蹈对于我们来说, 仅仅是美的象征, 如何去理解, 如何用眼睛表现情感, 如何做到眉目传情, 就要靠我们不断的去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周萍黄奕华著.《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编导田露
[3]《掀起你的盖头来》编导靳苗苗
眼神表演 篇4
1. 喜:
开始时, 红色的嫁妆及暖色调的灯光, 都渲染着一种幸福甜蜜的气氛, 此时新娘的心里是无比的甜蜜, 新娘在新房等待新郎时, 内心的羞涩和含情脉脉的情感引导了新娘不时地将眼神投放在新房门口, 期待着新郎的到来, 可一想到幸福的来临, 又羞涩地将眼神很快地收了回来, 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演员正是通过了演员一放一收的眼神充分地将新娘内心矛盾复杂的感情体现出来。
2. 转折:
接下来的爱情双人舞, 是新婚由“甜”转“悲”的铺垫, 当两人陶醉在幸福中时, 新娘已经到达了一种忘我的梦境当中, 此时一切都感觉是那么的甜蜜与虚幻, 演员这时的心境让她感觉如梦般。因此, 此时演员的眼神里呈现的是他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种种生活场景及遐想。同时, 观众在欣赏《新婚别》的时候, 他们透过了演员们眼睛也看到了他们对这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甜蜜、安逸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憧憬与向往, 受演员们的感染, 和他们一同陶醉在这虚幻的幸福当中。这正是眼神表达的魅力, 直接而又感染力很强。
3. 悲:
然而好梦不长, 伴随着一声鸡鸣, 这对新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离别的恐惧挂在了脸上, 使舞台气氛急转直下。这时新娘突然由虚幻转回到了现实当中, 眼神也是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得实在起来。演员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 巧妙地将眼神变得实起来并迅速收回眼神, 表示她已经回到了现实当中, 并在现实的痛苦中是那么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很明显, 眼神在表述情节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新郎换好戎装出现在新娘面前时, 新娘心底的痛, 像黄河决堤般的涌了出来, 然后是忍耐、服从, 只能脱下新装, 为夫君送别, 在送别时, 一对新人捧着同心结, 一跪一拜, 望着走远的丈夫, 新娘万念俱灰。正是远送丈夫时, 演员抓住了新娘内心的不舍与痛苦, 由舞蹈动作带动眼神, 缓缓地将目光投放到了新郎的身上。“不舍”让她放神始终盯住了新郎, “忍耐”、“服从”让她不得不收回看丈夫的眼神, 就在眼神的收与放之间, 将新娘的不舍与痛苦之情表现了出来。最后, 女演员眼神放射到了更大的情景空间, 而不是局限于舞台, 表示丈夫已经走远, 她现在所能做的只是看着他远去的方向, 期待着他的归来。在情感这么复杂的作品中, 演员如果没有将眼神运用到位, 那么情感的表现就不会到位, 那么舞蹈的价值和表现的情感就会显得空洞无力。观众们在欣赏这段舞蹈时, 透过演员从眼神中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使得他们对这一过程中新娘的人物感情有了深刻的体会。新娘感情由喜转悲, 她的情感变化得到了观众们的一一解读和一一的感受, 观众们在舞台下与新娘一起呼吸, 同欢喜, 共悲切, 使作品达到了最高潮。
我之所以对以上古典舞经典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 意在强调古典舞的舞台上, 表演中,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时刻离不开眼神——这一“画龙点睛”的关键点。从古代舞人到戏曲名宿, 直至今天古典舞的舞台上, 眼神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表演中的那一闪光点都与眼睛“息息相关”, 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内与外相合, 心与神一体的艺术审美理念。
所以, 在舞台实践逐步积累的情况下, 使我越发意识到了眼神在表演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由舞台实践反观课堂教学, 我以为它还需要加强两方面的训练措施:
首先, 重视并加强眼神在古典舞训练中的地位。我在本文强调眼神的重要性, 意在为了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很多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 首先关注的是身体技能的训练, 而忽略了眼神的训练, 而这恰恰造成了当学生进入舞蹈作品、舞剧排练时, 忽然不知如何运用眼神, 如何鲜活地刻画人物。因此, 从学生一进入正规学习开始, 就应该是内与外的结合, 由内而带动外的。这样心与神的运动原理, 逐步成为学生运动习惯, 一种惯性而为之, 哪怕最简单的一举手、一抬足, 都遵循着这样的运动原理。
其次, 眼神训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意合”、“意与神合”。眼神在古典舞当中起到了表达“神”的作用, 我们如果好好地把握住了眼神, 那么将会赋予“形”——体态语言以生命力。“神”是舞者的心态和感觉的一种表达, 那么对于眼神而言, 是舞者通过自觉地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的, 而不是盲目、单纯的去完成一连串的眼神动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预动”。另外, 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 而是指眼睛受心理支配和表达的结果, “形未动、神先领, 形已止, 神不止”, 这形象地说明了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眼神的动作虽然较体态语言来说, 显得细微而简单, 而正是这细微简单的眼神动作, 起着支配艺术灵魂的作用。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正确的领悟和训练眼神, 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形与意合”、“心与神合”。
摘要: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当中, 眼神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及其刻画人物内心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婚别》是一部有喜有悲的舞蹈剧目, 喜的是新婚的幸福甜蜜, 悲的是新郎在新婚后即将出征, 两人不得不分离。在这部作品中, 人物情感矛盾复杂, 感情起伏跌拓, 除了运用高难度技巧和一些极致的动作外, 眼神也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
关键词:《新婚别》,古典舞,眼神
参考文献
[1]丁元元.眉目传情——中国舞蹈艺术的灵魂——浅谈中国舞蹈艺术中“眼神”的重要意义[J].剧作家, 2009, (04) .
[2]蒋苏黎.舞蹈艺术中的灵魂——眼神[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5) .
【眼神表演】推荐阅读:
眼神07-04
那眼神!06-12
那的眼神作文07-02
鸟的眼神随笔09-05
初中作文《难忘那眼神》10-22
爸爸的一个眼神作文07-03
初中期待的眼神作文07-26
同情的眼神的阅读答案06-04
以“眼神”为话题满分作文06-28
他的眼神作文650字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