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2024-08-09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共11篇)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1

一、家居产品绿色设计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世界经济水平的发展开始迈上新的台阶, 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将绿色环保意识引入科研领域, 因为人们将绿色科研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所以相关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确保自己产品能够符合环保要求之上。这也是为了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 绿色科研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 其中家居产品绿色设计也成为一项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在家居行业, 居室家居产品在材质的使用上面更加多样性, 其中一些新的金属材料也应用其中, 但是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如果不及时处理便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为此, 家居产品的绿色设计开始受到关注, 绿色设计能够保护我们的环境不受侵害, 确保我们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同时为后代营造绿色的家园。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的理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我国的设计界所引入, 随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已经在我国的家居设计中形成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具体如下: (1) 注重家居产品设计中所选用材料的环保性, 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2) 注重家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节能性, 不浪费能源; (3) 注重家居产品设计的可再生性; (4) 注重以人为本, 确保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舒适; (5) 尽可能的加入一些文化科技的因素。尽管以上特征提高了我国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的水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来看, 依旧面临一些目前仍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很多消费者在选择家居产品的时候往往认为那些价格越高的产品越能够体现自己的身份, 而渐渐忽视了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设计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能够以人为本, 但是能够良好的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自身生活空间品质的提升, 同时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家居产品也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和威胁人体的有害物质。

二、无印良品家居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在家居产品的绿色设计方面, 无印良品的做法十分值得推崇, 对于绿色家居设计展开过充分的研究, 该公司认为绿色产品的推广必须要建立在消费者具有足够的绿色意识之上, 这也是今后市场所步入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因此, 家居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引入绿色环保设计的理念, 不仅仅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舒适度, 而且在产品设计方向上面更加符合时代环保的要求, 其产品设计中绿色设计观念成为主流。

无印良品的设计团队中, 每个成员都信奉一个道理, 那就是最真实的一定就是最纯粹的。以家具设计中最重要的家居来说, 当家具的材料为原木的时候, 就会有相当多的棱角、色差、弯曲甚至不平整所出现, 这样会导致做粗的产品质量方面也很难做出保证。但是恰恰因为原木这一点, 其原始的样子能够更加迅速的融入一个家庭, 其价值也能够有效的提升,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突出了简朴, 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 因为原木的产品无论是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 还是说制成成品后在使用的过程中, 都不会对使用者和环境带来健康方面的危害。

无印良品这里所提倡的家居绿色设计值得所有品牌去借鉴学习。

三、如何做好家居绿色设计

家居绿色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做好人文设计, 因为人文设计这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其不仅具有综合性, 而且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的基础之上, 是有功能的空间艺术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需求, 而且要求设计的时候要兼顾人类的利益, 其出发点应该是人类整个社会能够获得更好的持续发展, 因为这才是整个人类所关心的, 最基础的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利益。人文设计是家居绿色设计的基础, 对此, 整个国际社会对于人文设计已经达成了共识, 人文设计的原则具体如下:第一, 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第二, 使用者的健康不会受到影响;第三, 使用这类产品的时候会让消费者感受到来自身体和心灵上的愉悦。

根据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人文设计和绿色设计对人类的重要性, 只有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做好家居绿色设计: (1) 有效的利用自然能源; (2) 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避免资源浪费和消耗, 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资源; (3) 尽量在选择家具材料的时候选择无毒害的材料; (4) 对家居功能的设计和研究要放在首位, 时时刻刻进行更新和研究。绿色家居设计的基础就是能够使得消费者所使用的家具产品, 居住空间能够具有绿色理念, 更加环保, 家居环境能够重新回归自然, 同时人们所获得的家居产品又不失人性化和舒适度。

四、绿色家居设计材料选择

对于绿色家居设计来说, 其中最需要进行考虑的就是家居设计的材料, 因为家居设计的基础就是这些材料的选择, 是绿色家居设计的一种载体, 因此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可以适用于绿色家居设计的材料, 具体如下:

1. 具有可再生性, 这种材料往往是可以从自然之中获取的, 或者经过简单的开发之后就可以进行使用。

2.可以经过反复循环再利用的, 选择这样的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 或者被丢弃之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而且还可以经过加工后继续投入使用。

3.选择能够降解的材料, 这些材料往往能够经过日晒、氧化以及水解等就会降解消失, 对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

只有选对材料, 家具才能够实现绿色设计, 因此, 充分利用以上材料, 才能够真正实现家居设计的绿色化, 这也是未来绿色家居设计的发展方向。

总之,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使得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而且我们的家居生活不仅可以更加舒适, 而且还能够获得更高的美观程度。但是在家居设计中, 人们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和空间往往会为环境带来影响, 而在家居设计中充分的加入绿色设计的理念十分有必要。绿色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就是节约资源以及对环境进行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是这种理念的重中之重, 我们只有善待环境, 才能够获得环境的善待, 才能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环境负责, 必须对现在有悖于家居绿色设计的理念做出改变, 做到真正的绿色生活。

摘要:在现代社会,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产品设计能够符合环保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催生了绿色设计, 这种设计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其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环保, 以环保为目标, 不仅能够确保产品的功能和寿命不受影响, 还可以满足环境要求。这种设计也渐渐走入家具产品领域, 人们在生活中不仅获得了便利, 而且还能够享受绿色设计带来的健康和环保。同时, 绿色家居的特点不仅仅是环保和健康, 还需要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本文对家居绿色设计目前在我国的现状进行归纳分析, 同时以无印良品为例阐明绿色设计的现实意义和进行家居绿色化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家居产品,绿色设计,家居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锷.无印良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黎德化.生态设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王建琪, 陈东亮.大设计——设计何为?设计无界[M].中信出版社, 2013.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2

制造业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结构模型研究

在分析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了形成涵盖绿色产品属性内涵、评价指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多属性矩阵结构模型.对模型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模型是建立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的前提,具有通用性和可重构性等特点.

作 者:徐剑 温馨 张青山 XU Jian WEN Xin ZHANG Qing-shan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23刊 名:工业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年,卷(期):9(5)分类号:X324关键词:绿色产品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结构模型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绿色设计;标准化;家电产品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32-02

家电制造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其环境破坏一方面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另一方面源于家电产品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且两方面影响程度都是由产品自身固有的环境属性所确定的。由于任何一种家电产品,当它离开设计环境而进入实际生产时,其环境属性大多已经固定下来,而且在其生命周期的每时每刻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目前采用的“有污治污”的末端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为了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在下述客观因素的重压下,绿色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1 绿色设计概述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绿色设计是获得绿色家电产品的保证,同时也提供了表达环境问题的新渠道,通过绿色设计可以将关心环境污染问题转化为对设计的挑战,激励产品设计人员拓展设计思路,提高环境意识。绿色设计方法的研究、推广及应用已经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家电制造企业的关注,他们纷纷开发和改进产品,把绿色家电产品推向市场,如日本尼桑公司正在开发绿色汽车;富士公司投放市场的绿色相机;美国IBM 公司研究开发的绿色电脑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今后无论哪一家企业若在全球进行竞争,都必须按照绿色规定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产品。

2 家电产品实施绿色设计方案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为了解决家电产品在高速发展中造成的环境问题,消除欧盟相关指令的影响,家电生产企业应以家电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主线,采取以源头控制为主,末端治理为辅,强化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绿色设计方法。通过实施绿色设计可以达到3个主要目标:①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即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②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即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③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家电产品,即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对环境、对消费者无污染和安全、优质的家电产品。

3 用标准化推进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的实施

综观目前绿色设计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可以看出,目前的绿色设计正处于百家争鸣的初级阶段,现有的研究仍停留在概念研究、认识研究的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首先,设计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在绿色设计理论体系中,各种设计方法和技术,如DFD、LCA等研究范围、界线模糊或重叠。主要是由于这些设计方法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个别阶段,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许多观点和结果有片面性,甚至有时相互矛盾,因此,需要从产品生命周期全局出发,建立绿色设计方法理论体系,并通过实践应用进一步完善。其次,实际应用研究不够充分,致使目前在设计领域产生了绿色设计有空洞理论研究之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对于长期脱离实践的理论研究必然难以获得长足发展。但如何将绿色设计同目前的产品设计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制造企业产品开发实践,即绿色设计实践方法已成为当前绿色设计研究面临的最大难题。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生产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历史证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标准化的动力,而标准化又为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保证。同样,绿色设计是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同样也需要标准化的规范和指导。比如,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绿色工艺、绿色材料等开始时只能在小范围内研制,一旦经过技术鉴定,纳入相应标准,并贯彻标准,就能及时迅速推广和运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说,标准化是实施绿色设计的桥梁。家电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机电产品,它具有更新换代速度快,生产和出口量大等特点,同时众多家电企业也在呼吁绿色家电,同时也很想将绿色设计的方法和理念真正地运用到具体的家电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等过程中。但就目前来说,家电行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设计规范、标准。而标准化是家电行业实施绿色设计和发展的保证,同时也是我国循环经济“大厦”的地基,“大厦”盖的越高,地基就要打得越深越坚固,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就要越高,标准化体系的广度要更广、深度要更深。故此要推进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的实施,标准化要先行,要率先制定相关标准,严格贯彻相关标准,规范和促进绿色设计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和实施。

4 结束语

资源和环境破坏现状的日益加剧,使产品“绿色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设计作为实现产品绿色化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绿色设计的实施已经遇到瓶颈,在这种情况下,绿色设计标准化呼之欲出。相信通过建立家电行业的节能、节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环境影响、清洁生产和废旧家电回收与再利用等相关标准,必将推进家电产品绿色设计的实施。

(编辑:王昕敏)

Standardization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en Design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Bai L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mer green performance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ances manufacturers is how to implement green design and how to adv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design through standardization.

Key words: green design; standardization; home appliances

产品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研究 篇4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能否在第一时间里推出自己的产品往往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据估计,约80%的设计为变型设计(Variant Design)和自适应设计(Adaptive Design)[10]。这类设计基于已知的求解原理,只是在体现设计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大多数设计过程是基于以前设计知识的重用,捕获这些设计知识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重用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设计重用根本上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充分挖掘、利用企业现有知识和资源,加速企业的知识转化为竞争优势,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支持新产品的快速开发;减少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风险;保护企业的设计知识,使知识和经验得以继承、发展,避免人员的变动而造成知识流失。

蔡波等人[1]在对设计重用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粒度层次的概念设计重用框架,使PDM系统成为概念设计重用的系统平台。英国学者S M Duffy等[2]人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提出了设计重用的过程模型。王玉等人[6,8]对现有设计重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识别概括出设计重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基于计算机的设计重用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理论体系框架;并总结概括出设计重用的使能技术,即CAD技术、AI技术和Web技术,提出了基于这些使能技术的机械产品设计重用框架、模型和策略。张东民等[7]研究总结了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策略及技术,包括CBR、KM/KBE及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模型框架,对产品设计重用研究、应用及开发支持产品快速设计的设计重用工具和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绿色设计思想提出了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设计约束,利用IDEF0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建模,并探讨了产品设计知识的重用过程。

2 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

本文讨论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确切地说是基于绿色的设计重用,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绿色设计的重用也在有意与无意间进行。软件重用是对软件代码的重用,但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设计本身的重用,在某种意义上设计活动中获得的设计知识的重用更为重要,这种重用是更高层次上的重用。图1是一进化的设计过程模型。其输入为产品需求,输出为产品描述以及设计过程中获得的设计知识。这一知识又被返回到设计重用系统供下一设计过程重用。

定义:绿色设计重用是对设计本身及设计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的重新使用,是将过去设计的信息、知识或者经验应用到当前的设计活动并融入基于重用的绿色设计思想。

3 设计重用过程的IDEF0建模

产品设计重用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产品设计重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通常描述为线性化的系列事件。参考文献[9]、[10],一个通用的、一般化的产品设计过程形式化的描述应为:设计规范-设计分析-详细设计-完善设计。

设计重用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伴随着产品设计的每一阶段。文中利用IDEF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产品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产品设计重用过程是一个逐步迭代演变的过程,根据产品设计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基本包括4个阶段:(1)根据客户、市场、企业需求等制定新产品计划及产品设计规范;(2)依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分析;(3)由产品规范制定出详细的新产品设计方案;(4)完善设计及归档。迭代作为产品设计的内在特性嵌入在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与此类似,设计重用特性也同时贯穿于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根据新产品设计流程、设计重用与新产品设计的相互作用及IDEF0建模规则,支持设计重用的新产品设计过程IDEF0模型如图2所示。

设计重用存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产品设计的策略、设计概念和配置以及设计原理实现等,图2清晰地阐明了设计重用对产品设计的作用。图1表明新产品的设计必须从需求(用户需求、企业自身需求)、相关设计约束(绿色约束、指令约束)、经济技术需求(市场经济前景、技术变革、竞争对手)等信息的调查、分析、综合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进行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澄清产品设计的规范、设计概念、系统的功能结构、总体布局配置以及最终的产品设计文档。作为产品设计的“前端”,在新产品设计中,各类信息的收集,尤其是市场/用户信息,信息的分析、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产品未来的成败。图2是图1中节点的进一步分解,清晰地描述了支持设计重用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型。图中的I1,I2,I3,I4表明了在各个设计阶段之间以及各个阶段内部迭代特性,不仅有顺向迭代还包括逆向迭代。绿色设计重用的迭代机理为:

4 设计知识的重用

通过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的研究分析,可以知道在产品知识设计重用时,如何找到与设计产品特征相同的设计知识,是绿色设计重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利用相似度分析方法,检索判断以往设计知识能否用在新的设计中。

产品的相似度即产品A与产品B之间的相似程度,记为Sim(A,B),Sim∈[0,1]。当Sim=0时,表示A与B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当Sim=1时,表示A与B完全相同。在0与1之间,表示两者有一定的相似度。Sim越大,说明二者的相似程度越大。

不妨设产品(对象)A可表示为A={a1a2∧an},这里ai表示产品的第i个属性,可由一个三元组表示ai={Nivipi],其中Ni表示属性名称,vi表示属性的值,pi是属性的权值,表示该属性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度,权值越大,该属性越重要,且由此可见,我们将产品用一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集进行量化描述,这种结构化组织形式利于设计知识的管理的检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也可以是组成产品的一个基本部件甚至可以是一个零件。该数据集直接关系到对象匹配效率和准确度,因此,产品(或对象)的属性划分将是十分重要的。

按产品的不同属性类型,将产品的属性相似度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2]。

(1)当属性为确定的数值时,其相似度为

其中,x,y∈[α,β]。

(2)当属性为模糊值时,其相似度为

Sim(x,y)=1-|f(y)-f(x)|,

(3)当求解确定数据x与一取值范围[a,b]的相似度时,

产品(对象)A和B之间的相似度计算过程为:先计算A与B对应属性间的相似度Sim[a1,b1],Sim[a2,b2],……,Sim[an,bn],然后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A与B之间的相似度,即

在设计重用环境下,要想在庞大的知识库找到两个相似度最大的设计实例,其步骤如下:

(1)设计人员必须提供拟设计产品或部件的属性集及对应的权集;

(2)计算机检索设计重用知识库,找出含有属性集(或主要属性集)相同的所有产品;

(3)分别计算拟设计产品与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并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产品;

(4)最后该产品的设计知识即为拟设计产品的设计基础,完成设计知识重用过程。

5 结语

基于绿色设计思想的设计重用技术对产品设计具有很大影响,研究绿色设计重用的方法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DEF方法相对于其它系统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突出优点,目前,IDEF方法在我国CIMS应用工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采用IDEF方法进行复杂系统、产品设计分析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绿色设计重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中对产品相似度匹配分析,进行设计知识重用和分析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蔡波,陆继翔.产品概念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7):154-156,159.

[2]Duffy A H B,Smith J S,Duffy S M.Design reuse research:a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ds.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Bury St Edmunds:Professional EngineeringPub,1998:43-56.

[3]Finger S.Design Reuse and Design Research][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3-9.

[4]Shahin T M M,etal.A Design Reuse System[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63-72.

[5]Wang T,et al.Recording and Reuse of Design Strategies in an Integrated Case-Based Design System[J].AIEDAM,1994,14(8):219-238.

[6]王玉,邢渊,阮雪榆.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9):767-768.

[7]张东民,程筱胜,等.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2):10-11.

[8]王玉,邢渊,阮雪榆.机械产品设计重用策略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5):21-23.

[9]Pahl G,Beitz W.Engineering Design:A systematic approach[M]//Kenwallace.springer-verlag.The Design Council,1988.

[10]Stuart P.Total design:integrated methods for successful product engineering[M].Workingham,England:Addison-Wesley Pub.Co.,1991.

[11]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5

关键词:绿色设计;产品包装;包装设计

0 前言

包装需要在创新上进行其价值的体现,不能在一个局限性的包装领域进行其应用的发展。因而产品在包装上更考究,对其包装工艺的提升成为了产品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产品包装设计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沟通消费群体潜意识中的情感,并与之交流融合,才能全面反映消费大众的感觉和渴望。通过在绿色设计思潮的引导下,对产品包装的设计进行研究,可以对产品包装向着更多功能属性的转变以及改善环境效益作为现实参考价值进行分析。

1 绿色设计思潮

在绿色设计思潮的影响下,针对产品包装方面上更加主张利用绿色环保材料运用和设计。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的包装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塑料等非环保包装材料里面有有害物质,对于产品的整体环保性以及安全方面都存在很大消极影响,大致来自下述几点内容:树脂毒性;在生产过程当中添加增塑剂、稳定剂、其他添加物与着色剂等带来危害;油墨污染;复合薄膜用黏合剂对于食品安全影响;回收塑料针对食品安全影响;塑料包装的表面污染等。以上这些产品包装用料都是绿色设计思潮和绿色设计理念严格抵制和杜绝的,该理念更加推崇采取可重复利用、低碳环保无污染的材料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

2 绿色设计思潮引导下绿色创新材料对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在绿色设计思潮的引领下,绿色环保材料为最为广泛应用的食品包装材质。例如,纸质品包装。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纸制品生产量上涨比例明显,从2000年600万吨整张至2015年1200多万吨,是100%再生纸材料、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但在纸的生产上会产生水污染等等,并将燃烧木头,纸材料被广泛使用在世界各地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环境层面上,应该采取措施早日实现纸生产无污染;在资源层面上,应优先选择可回收的纸。例如,石头纸技术作为一种时尚的概念,绿色设计技术的诞生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和浪费森林资源的过程中传统造纸;第二,大量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在传统的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水量较大,需要添加漂白剂和其他辅助添加剂和辅助添加剂等。而与传统的包装材料相比,绿色设计思潮追求的绿色设计材料不会造成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并且制作成本远低于传统材料制造成本。总的来说,绿色设计思潮下引领的绿色环保产品保障材质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很好。

3 绿色设计思潮下产品包装的关键之处

3.1 在包装设计中如何凸显包装盒的特点

在绿色设计理念和思潮的影响下,产品包装更加注重充分利用的色彩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出了完美的经典形象,为产品的包装提供了灵感。中国相关产品的包装在当今社会中不乏有很多成功的典范,但是就总体包装与产品的外观包装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基本大同小异。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包装比较复杂多样,存在很多局限性。然而我国产品的包装与国外相比,产品包装色彩比较单一,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意识理念比较薄弱。基于此,就更需要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包装盒的整改与装扮,让产品与包装盒融为一体,实现共同营销的价值增长。

3.2 设计包装特点如何与市场结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带给人们的享受已经日新月异,设计师基于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的创新在不停地探索。对我国产品包装的创新中,需要将传统理念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相结合,真正做到可回收利用的创新工艺。产品从单纯的商业意义上来说,更加具有明显的市场性和推销性。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可以通过突出一个民族的地域风情,使好的品牌经久不衰。世界上有很多不用的民族,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发展的灵魂,世界各地的文化丰富多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外包装是自身的立足点,树立产品的品牌价值,把个性鲜明的外包装设计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4 绿色设计思潮下产品包装的原则

4.1 产品包装设计要可持续发展

产品的包装结构承载着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外观形象上承载着情感内涵、文化底蕴,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注意,引起购买欲望,同时在外观包装上的设计也给每种产品带来了传奇的色彩。绿色设计思潮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把每种产品自身特殊的造型和不同的色彩等形象作为切入点,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世界,促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在消费者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满足消费者审美的心理需求。

产品之所以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是由于每种产品的独特包装与外观标志让人一眼认出,是因为其不仅风格纯真,更在其外观设计上融合各种文化艺术色彩。产品包装盒的造型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演绎着多元的地域文化色彩,使人们过目不忘,让人们对于世界各地文物、城市、文化如身临其境般触手可及。

4.2 适当使用天然包装材料

绿色设计理念更加讲求天然材料的运用,能让包装体现出良好的艺术和环保特点。由最初的类似古老药盒的简单的造型,容易倾倒的容器缺点,对外观形象不断创新和对品牌名称的特殊设计,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产品作为产品,需要逐渐广为流传,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对每种产品都情有独钟,为其作画,制作平面广告。在设计中延续了波普艺术风格,强调新奇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胆地反对现代社会主义的自命清高,体现清新脱俗的艺术的风格,从而赋予了产品的时尚与个性的文化品牌。在绿色思潮的引导下,设计者通过对盒子在各种情况下的摆设,拼接出不同艺术风格的抽象造型,使得产品与任何事物相结合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设计风格巧妙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自身由于独特的风格逐渐涉足于艺术领域,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对其的创作,被每个产品自身的特殊魅力所倾倒。

4.3 环保公益在包装盒上的体现

环保公益元素可以在产品包装中进行整体到细节的展现。包装设计与艺术的创意离不开对生活的完美感悟,艺术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如稻香村明月系列高端产品的包装,设计者在包装上从传统的产品盒入手,通过对周边事物的一座小屋、一条河流、一片云彩都做到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对产品的外形包装有着丰富多样的设计风格,传播着以产品盒为招牌的基本元素,旁边配有插图与幽默的旁白,把完全透明的水晶玻璃材质盒身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欣赏。对此,以绿色设计思潮和理念为线索,特加的产品包装盒也被世界各收藏家作为收藏对象。设计者也抓住了广大女性的消费心理,从女性性感的本质出发(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满足她们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产品的各种演变都体现了设计师设计产品的理念和艺术的结晶,吸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艺术创造者的灵感,为产品成功建立了经典的品牌形象,创造出了很多艺术设计品的精品佳作。

5 基于绿色设计思潮进行产品包装设计

5.1 产品包装礼盒重复使用

产品包装在功能上的设计要体现多功能性和艺术性。产品在销售出去以后,要让盒子可以有其他的用处。例如,稻香村的亲情系列包装盒就把很多产品盒设计成一个个木质的小盒,在食用食品之后,其包装可以作为一个精致的储物盒。因而产品在实际中需要对其使用后的盒子的其他功能进行考虑,可以把盒子设计成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也可以把盒子设计成为一个储物盒等等。

5.2 产品包装的绿色材料运用

产品包装总是尝试新的技术与设计理念,不脱离传统的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不断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产品包装的各种演变都体现了设计师设计产品的理念和艺术的结晶,为产品成功建立了经典的品牌形象。产品在材质上的设计要体现环保的理念核心,在回收上进行更为细致的考虑,因而设计元素在材质上的选择都是偏向木制品等环保材质,避免用到合成材质的材料。

5.3 绿色印刷油墨的运用

人们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从最初欣赏一件精美的产品,在短短时间内,首先会被产品的油墨所吸引,然后才会注意到产品的外观。油墨是人类情感的传播媒介,会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对其注意。所以,产品的绝对油墨设计抓住了人们对油墨敏感的特点,融合了颜色、图像和文字的技巧,注意冷暖色的搭配,油墨的分配和文字的独特设计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

油墨是产品的重要视觉语言,一件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在油墨要素上体现产品包装设计象征意义的内涵,融合民俗气息和传统风俗的风土气息,同时也要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产品的流行性,把握好与时俱进的油墨创新,这是人们对时尚追求的反映。

产品包装的油墨包装没有像其他的物品按照常规的属性配色,而是利用独特的反常线油墨并融合民族地域特色,使每种产品自身的独特风格脱颖而出,其油墨元素的使用将产品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为了让平面的设计体现出不同于产品设计的价值,通过对产品完美地摄影,为产品自身树立了完美的品牌形象。

6 结语

本文认为产品的包装设计应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研究,从其研究中,更加透露出对于产品包装艺术的美好表达。针对以上文献研究,总结本次研究的方向与中心,并得出在绿色设计思潮的引导下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对于包装设计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促进作用,将其应用在产品包装中,不仅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绿色设计思潮和绿色包装创意具有的促进消费的作用,还能够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实际数据支持。继而在现有绿色设计理念及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绿色包装与绿色设计思潮更好地结合,推动相关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包装设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应有的努力及贡献。但本次研究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在绿色设计思潮下的产品包装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借助本次研究,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斌.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13(02):99-101+105.

[2] 王佳琦.浅析绿色包装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8):45-47.

基于用户研究的产品绿色设计 篇6

关键词:用户研究,需求,产品绿色设计

一、用户研究概述

(一) 用户研究的定义

用户研究是近年来欧美设计界兴起的一股新思潮。它从产品用户的角度出发, 体现了一个过程概念。作为“用户中心”产品设计流程中的首步。用户研究通过焦点小组, 用户访谈等各种方法, 充分了解产品用户, 将他们的需求、态度、评价等依据及时提供给设计师和企业, 来有效提升产品体验的水平并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定位。

(二) 用户研究的目的

用户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了解用户, 定义产品的目标用户群, 明确目标用户需求、细化产品概念, 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等特征的研究, 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产品设计的客观依据和导向, 使设计的产品能更好地让用户使用, 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 加强用户对产品的黏性与满意度并能够适时的引导用户。

(三) 用户研究的内容

用户研究的内容包括:用户群特征, 产品功能架构, 用户任务模型和心理模型, 用户角色的设定, 用户体验等等。从用户的基本情况到用户的潜在心理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要研究他们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取向、周边的生存环境, 甚至连他们平日使用的产品、家居摆设、喜欢的业余活动、待人接物的态度等都属于我们研究的内容。

(四) 用户研究的方法

对用户进行研究时, 应当从用户角度出发, 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人种志、用户访谈、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卡片分类法、人物角色、日记/笔记研究、可用性测试、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等研究方法。人种志、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卡片分类法、人物角色、日记/笔记研究等方法在产品开发初期开展比较合适, 可用性测试、参与式设计、焦点小组方法可以贯穿整个产品开发周期。

二、用户研究体验的设计意义与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 用户研究体验的设计意义

未来市场是一个“用户中心”的市场, 所以用户研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人的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要通过详细的用户研究之后, 才能对市场及目标人群做出准确的定位, 为产品设计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数据。这不仅仅是对消费者负责, 也是对市场、对企业负责。只有经过深入连贯的用户研究, 设计师或是企业才能推出符合用户需求, 市场定位准确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并有利于自身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用户而言, 用户研究也使产品更加贴近他们的真实需求。

(二) 产品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爆发, 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师开始从更深层面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力图通过设计活动, 寻求一种人—社会—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这就是产品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流派, 更多的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也是工业设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如今, 产品绿色设计的概念显然已成为全球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产品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不同, 它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实现了产品“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它以节材、节能、降耗、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为宗旨, 提出了面向环境、面向能源、面向材料的新设计思路和方法, 强调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的循环利用。

三、基于用户研究的产品绿色设计

(一) 用户研究与绿色设计的融合趋势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绿色设计知识的普及, 客户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和技术方面, 环境保护、绿色性能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受到广大客户的重视。所以在产品设计中, 应该充分重视客户的这些特殊需求, 同用户达成绿色设计理念的共鸣, 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由绿色性能的特殊性所引发的问题与冲突。这一过程应贯穿用户研究、用户需求向技术特性的转换、技术特性的工程实现等不同阶段。在产品绿色设计初始阶段, 将用户研究理念引入其中, 将成为产品绿色设计的必然趋势。

(二) 产品用户研究促进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时代的发展, 使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认知成为未来产品设计导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未来的产品绿色设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我们需要将用户研究引入到绿色设计中, 把洞察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在用户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着力研究用户的需求, 包括他们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因此我们设计出的绿色产品不仅能够实现产品的理性价值, 更应该突出的是它们的感性价值, 而这种价值将远远大于产品本身,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另外, “绿色”本身就可作为产品用户研究的主题, 在研究用户的同时, 引导用户的绿色需求, 刺激用户的消费动机, 让消费者更愿意去使用绿色产品, 主动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间的良性循环。

(三) 绿色体验的营造

用户研究将用户的参与融入到设计当中, 把研究过程作为一种媒介, 将用户与设计联系到一起。因此, 它需要将用户研究作为激发用户绿色环保意识的“导向标”, 以用户为中心创造能够使用户乐于参与和消费使用的绿色产品。如何实现绿色产品中的体验呢?首先, 主题是体验的灵魂, 只有为产品赋予绿色主题才能构成绿色体验;其次, 由于体验是人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切身感受, 就需要寻找引发用户绿色意识的客体元素, 而这种由客体所引发的情感共鸣需要建立在他们原有的经历与认知上, 通过分析当前生态发展观下的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人们对绿色文化的理解程度, 在理念的表达上使用户找到符合自身的表达物;最后, 就产品的形式和功能, 只有体现出切实、生动、深刻的主题, 才更容易被用户所接纳, 从而最大程度地通过体验来传达绿色设计的人文关怀并激发用户的环保意识及绿色消费。2007年, 中国为遏制“白色污染”而推出了“限塑令”。布袋和纸袋成为了塑料袋的替代性产品, 但在此令颁布实施初期, 人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使用和消费习惯一时无法改变, 环保袋也只能够被强制推广。而在英国, 由Hind march推出的一款叫做“I am not plastic bag”的全棉环保袋, 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购买热潮, 其售价从开始的5英镑, 一路飙升到将近60英镑, 成功的在市场中突围。这款帆布包如此畅销, 与设计中对用户的研究分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帆布袋, 但设计师却为其取了一个不普通的名字:“我不是塑料袋”, 如此一来不仅使产品彰显了自身的绿色本质, 同时也明确了产品的体验主题。人们所购买的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环保袋, 而是充当个人形象和价值观的象征物。

(四) 富于教育特性的未来产品绿色设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我们正迎来一个“物质”与“非物质”并行的社会, 未来绿色产品的功能和设计重心也相应发生了转移, 不仅只局限于节能与环保, 设计师更需要考虑产品对用户情感的影响及绿色意识的正面引导。应当强调的是, 用户研究是连接绿色产品“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效工具, 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用户研究的这种特性, 实现人与产品间的互动, 在产品的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体现“绿色”。这种用绿色产品影响人们意识, 引导用户绿色生活的特性称为产品绿色设计的教育特性。基于此, 我们可以在用户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营造难忘的绿色体验, 为用户树立正确的绿色生活观;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用户研究的形式也将随之不断丰富扩展, 更多新的研究、体验方式融入到产品绿色设计当中, 从而呈献给用户更多、更生动的绿色产品。像在Nagoya Design do 2006设计大赛中获得银奖的作品“I save”。这是一个提示人们节约用水的环保水龙头, 它用数字符号夸张显示出使用者的用水量, 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控制用水量。在用户研究中, 产品绿色设计的教育性通过用户的体验, 间接刺激和引导用户的感官和行为。让用户产生对绿色生活的责任感, 反思自我行为, 从而将消费需求上升到绿色产品的高度, 最终实现个体用户带动群体, 群体用户推动社会, 从而实现全人类绿色生活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21世纪是一个生活中充满设计的时代。设计将面临形形色色的用户群体, 且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逐渐成熟, 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同时, 产品绿色设计的思想也已成为目前设计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种形势下, 基于用户研究的产品绿色设计理念对满足用户需求,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及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力农.当代设计研究理念:用户体验·超人性化设计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欧阳波, 贺赘.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9) .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4]蔡克中, 余伟伟.基于环境意识的人性化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 2006, (6) .

[5]许芳.如何构建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J].商业时代, 2006, (13) .

[6]任工昌, 高晋, 王平.以人性化为导向构建绿色设计战略体系[J].包装工程, 2009, (1) .

[7]郭伟祥.绿色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与方法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8]邱东, 宋旭光.观念创新与政策实施之桥——现代可持续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9]齐皓, 张俏梅, 余勇.设计心理学 (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 [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10]宁三香.用户研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 (4) .

[11]周祎德, 许佳.以体验为导向的绿色产品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9) .

循环经济与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7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保护环境的理念兴起, 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 如何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产品绿色度、履行生产者延伸责任 (Extended Producer Resposibility, EPR) , 对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 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使用的生命周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成为产品供应链中的监督者, 为保障企业生产的生态化和低能耗, 起着鼓励和监督作用。

近年来, 许多国家出台各项政策法规, 以约束企业进行产品回收和利用, 如欧盟对使用某些有害物质 (Ro HS) 的限制、关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 (WEEE) 的限制 (Esther et al, 2014) 。我国对生产者延伸责任的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2005 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其中主要提出了在产品的生产设计阶段, 就需要为是否有利于最后的回收考虑, 并进行相关的符号或者图案标识, 即引进EPR制度。2006 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其中提到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再生塑料制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再生纸制品”等对其含量做了明确规定。2008 年8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 年1 月1 日起实施。2011 年颁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中, 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础上, 对EPR的概念和执行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和责任认定。其中, 明确指出了由政府负责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多元化回收;建立专项资金, 鼓励民间投资;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 (Sheth et al, 1991) 以保障整个行业的行为规范。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也产生了许多废弃产品。对产品生命周期而言, 在其无用废弃之后所进行的再循环过程, 主要是指将它们与其他彻底无用的废弃物区分开来, 通过分类回收、回炉冶炼等高新技术对原料进行搜集和集中再利用, 使其回到原材料的形式。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研究发现, 产品再循环的执行可大大减少废弃垃圾的数量, 同时对地球上可用的原材料资源也能得到很高的利用率, 这也是产品绿色设计的优点和本质。因此,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要把重点放在产品的绿色设计上, 通过产品的源头, 解决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研究背景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为了控制环境的不断污染,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 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目前, 不少制造商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尝试回收可循环材料。产品绿色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对环境因素的考虑不仅在产品的回收处理中, 更是将其从产品设计的源头进行探讨和控制, 这种思想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相容性能更加注重, 考虑也更加完善。产品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产品材料资源、能源的利用最大化, 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工业产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产品设计初期, 企业就需对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详细考虑和分析, 并充分考虑产品各种零部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难易度、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加工方法、回收处理零部件结构的工艺性等与回收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1]

产品再循环设计的有效实施对企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效益。通过对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的标准化控制, 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传递给消费者, 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 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二是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制定再循环设计的系统, 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与维护、处理支出, 如对材料与能源重复利用、简化回收拆卸程序、降低焚烧填埋步骤等。三是环境效益。作为绿色设计的重要手段, 产品再循环设计针对其生产制造与循环利用提供绿色的解决方式, 力求将环境污染降到最小, 对环境与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

自上世纪60 年代开始, 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与保护使得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逐渐萌芽。“循环经济”这个概念最先由美国的经济学家K.Boulding提出, K.Boulding指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整个系统主要由人、自然、科技三者组成,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通过投入自然资源, 而后企业利用资源进行产品生产制造, 消费者使用产品及对无用的产品的丢弃, 在这整个过程中, 依靠资源无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将最终会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 而将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来发展的可持续经济, 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为保障长远的发展, 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参与者, 就要求企业的经济发展必须实践一种新的发展观:一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增长型”经济转变为“储备型”经济。二是通过循环经济手段, 改变以往只依赖于无限开发和使用新能源的经济模式。三是推行以福利和实惠为目标的经济, 而不是以往只注重于产量和利润的经济模式。四是以建立资源无限循环利用、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循环式”经济, 而不是过去“单程式”的经济方式。

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其他发达国家相对较慢, 对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也较晚, 约在上世纪90 年代左右, 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 同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入。

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过程是:1998 年, 德国的循环经济理论被我国引入, 同时德国政府不断修正后得出的“3R”原理在我国循环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基本确立。1999 年, 我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点进行归纳和整理。2003 年, 我国政府将循环经济理念纳入了科学发展观, 并确定了以物质减量化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2004 年, 政府通过不断实践和发展, 结合相关经验提出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从城市、区域、国家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推广。之后, 政府通过不断推出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2009 年1 月1 日, 在经过10 多年的不断摸索和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 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 调整循环经的济各个环节, 同时制定了绿色采购法, 特定资源、特定产品、特定产业的循环利用的单项立法 (条例) 和各项循环经济标准, 至此初步形成了我国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2]

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不同, 循环经济本质特征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也是建立在资源回收、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模式, 产品生产的循环经济特点是消耗低、排放低和效率高。通过循环经济的三个特点, 可发现资源能否有效循环利用就是循环经济成功的关键。

我国于1996 年引入的德国政府颁布的 《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中指出, 对废物处理, 最优顺序应是避免产品产生 (即减量化) 、材料反复利用 (即再利用) 、最终产品的处置 (即再循环) 。据此, 3R原则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 (reducing) 、再利用 (reusing) 、再循环 (recycling) 。其中, 减量化原则是指希望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参与者企业着手, 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控制, 以期达到规定的生产目标或市场目标并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再使用原则通过对产品及其包装、容器等的多次重复使用要求, 以及产品的使用期限尽可能延长要求达到;再循环原则要求产品自设计之初将产品的生命周期考虑其中, 保证产品在消费者手中完成使用功能被废弃后, 能成为有用的资源而非无用的垃圾。根据材料循环的程度不同, 产品再循环可分为原级再循环、次级再循环两种情况。原级再循环包括报纸、易拉罐等可以重复使用的产品;次级再循环是将A产品使用后的废弃产品转化为B产品或C产品等的原材料, 而根据再循环的效率, 原级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产品的绿色设计与企业发展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将资源整合、清洁生产、可持续消费和生态设计这几大特点融合起来, 达到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高效、优良的经济发展方式, 使得经济建设的同时能够美化环境, 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循环经济中所需要树立的产品乃至企业和行业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中, 产品绿色设计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并要求在产品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上世纪80 年代末, 人们对环保理念与产品制造的关系理解越来越深刻, 形成了一股国际的设计潮流, 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也随之产生。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早在上世纪60 年代末, Victor Papanek就在其 《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一书中提出, 产品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球环境的保护, 不能一味的要求经济发展为先。[3]一开始, 其理论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之后爆发了世界“能源危机”, 使得“有限资源论”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 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产品的绿色设计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 产品的绿色设计要求企业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 考虑其环境属性的同时保证应有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和质量要求。其中, 环境属性包括与回收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相关的产品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绿色设计的潮流表明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崛起, 也代表了设计师对产品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准则。

根据相关理论, 产品绿色设计的内容可分为几种:绿色材料的选择设计、绿色制造的过程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绿色物流设计、绿色服务设计、绿色回收利用设计等。在产品绿色设计中, 不仅仅要选择产品的材料、确定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流程, 选定产品的包装材料, 还要对产品的运输环保性等都充分考虑资源的消耗量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并且不断寻找和采用尽可能合理和优化的结构方案, 使得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负影响降到最低。

本研究中提到的产品绿色设计, 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时, 所考虑到的与生态环境相容的同时, 保证产品本身应具有的功能和使用寿命等, 要将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处理过程考虑其中, 最终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建立绿色、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 绿色设计是在更深的层次上, 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以建立“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产品绿色设计中的生产者延伸责任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概念提出、形成和发展仅有20年左右的历史, 尽管历史很短, 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4]1988 年, 瑞典隆德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Thomas Lindhqvist首次提出了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概念。在给瑞典环境署提交的报告中, Thomas Lindhqvist指出, 生产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责任应被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从广义上讲, 生产者延伸责任所指的是一种原则、一种生产者必须承担其产品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全部影响的责任, 这就包括了在产品材料选择和生产流程时所产生的上游影响, 以及在产品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下游影响。另外, Thomas Lindhqvist对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作出了五个方面的规定:环境损害责任、经济责任、物质责任、信息披露责任、所有权责任。[5]

随着循环经济、产品绿色设计的理念不断被大众理解、接受和推崇, 生产者延伸责任这一概念也不断被提及、使用和实践。1996 年, 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议会 (PCSD) 根据对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理解将生产者延伸责任改为“延伸产品责任”, 同时指出在延伸产品责任的体系中, 制造商、供应商、使用者 (公共和个人) 、产品处置者必须一起承担产品及其废物对环境所产生影响的责任。延伸产品责任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在生产链上的那些最有能力、最方便改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参与者。该责任的主体根据在生产链上的能力情况而定, 或许是原材料的生产者, 或许是最终用户, 或许是其他。[5]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中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代表, 在2000 年开始实施的 《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法》中就明确地体现了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思想并加以推广实施。从2001 年开始日本政府规定, 家电生产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 均有回收、循环利用废弃家电并负担部分废弃产品处理费用的义务。在生产者延伸责任理念实施过程中, 由制造商负责对产品进行回收、再生和处置, 费用则是由用户负担。在基本法中明确立法规定了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这四种家庭常用家电的生产者必须对生产销售的产品承担回收和再商品化责任, 而消费者在使用了这四种家电后, 不可随意丢弃或空置, 必须在给厂家上缴规定的费用后, 通过一定的渠道交给厂家, 由厂家回收并再利用。[6]在我国台湾, 环保署在1997 年7 月颁布了《废弃物清理法》, 并宣布废弃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者四件大型家电为不易处理且长期不易腐化的一般废弃物, 并规定从1998 年3 月1 日起执行对这四种家电的回收处理工作。《废弃物清理法》规定, 废弃家电的回收处理责任为生产商和进口商, 要求责任方完全负担回收处理所产生的费用, 并因此成立专项基金。

结论

作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品绿色设计已成为企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否成功占领市场、成为新的绿色化生产的潮流, 取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程度、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执行程度。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计国君, 刘华.面向再制造的产品生态创新之演化博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6) :66-75.

[2]王保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12) :1-4.

[3]Victor Papanek.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M].Chicago Press, 1984.

[4]刘画洁.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7.

[5]鲍健强, 翟帆, 陈亚青.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7 (8) :98-105.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8

随着我国农牧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割草机、搂草机、打捆机等大型牧草机械已经进入草原帮助农牧民生产作业。大量使用机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我国的草原牧区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气候寒冷, 风大沙多, 无霜期短;虽然草原面积广阔, 但草原生产能力低, 退化严重。大型农牧业机械的使用更是加剧了草场的退化程度和速度。根据国家《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 发展草原循环经济势在必行[1]。保护草场的环保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对牧草机械的设计和生产产生了影响。割草机、搂草机、打捆机等大型机械是农牧区的主要机械, 对其实行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和制造, 可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减少对环境损害和能源的损失。

项目研究企业是一家生产割草机、搂草机、方捆机、圆捆机、切割压扁机、太阳能饲草烘干设备等产品的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销往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 并有部分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等二十几个国家。根据国家农机产业政策和绿色环保新理念, 企业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生产环保、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1 绿色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

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 主要表现在环保农业和产业的兴起、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绿色设计的产品, 重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保问题, 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 做到清洁生产, 而且产品本身也不含污染物, 在使用中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的物质, 直至产品报废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对环境影响减到最小[2]。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报道, 目前世界上每消耗1 t产品, 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 要给环境增添8t负担, 称之为冰山现象[3]。因此, 对于牧草机械的绿色设计和制造, 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 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 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对牧草机械进行评价, 识别与量化在生命周期内消耗的能量与材料释放的废物, 分析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并对改进方案进行评价。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见图1。

2 牧草机械的绿色设计和制造

常用的干草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在每个流程中都会使用到机械, 要实现绿色设计和制造就要考虑到每个环节消耗的能量以及产生的废弃物。主要从材料选择、维修、回收、人机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研究。

2.1 主体材料和加工方法的绿色化

在牧草机械的设计中优先选用绿色材料 (Green Material, GM) , 选用具有良好使用性能或功能, 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生态与环境污染小, 有利于人类健康, 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 在制备、使用、废弃直至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中, 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牧草机械的零部件材料采用可回收的钢铁和塑料为主要材料。模块化的设计和制造, 不再需要企业生产全部部件, 大部分零部件使用标准件和常见材料。原材料和部件集中采购其它企业工艺成熟并稳定生产的零件和材料, 材料具有可回收和容易加工、取得可模块化和机械化加工生产的特点。集中采购的零件和材料性价比高, 避免企业自己加工制造时由于技术不成熟和批量小等原因产生的人力、物力过多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牧草机械的制造和加工过程还引入了工业机器人、钢板压弯机等现代机械和先进的加工方法、工艺, 引入新的物流机械和管理系统, 减少了传统加工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部分塑料等自然界中不可循环的材料, 使用可回收塑料,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面向维修的绿色设计

牧草机械具有机械体型大、内部精细、工作环境复杂等特点, 且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机械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弱, 采取以下设计提高产品的维修性:

(1) 牧草机械零部件间的连接方式兼顾可靠性和可拆卸性。尽可能少用焊接、铆接等不可拆卸的连结方式, 多用易装拆、易定位的连结, 外罩、外盖采用快锁装置, 松开后有挂托结构, 以免松托时需要扶托。

(2) 维修作业的可达性和可操作性。检修时故障应便于迅速查找, 元器件、导线、管道应采用色彩和标记予以标识, 标识朝向检修人员。要考虑维修过程中人员的视野和工具是否能达到, 设置合适的检修观察窗和装拆维修孔, 并且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 根据使用者的特点, 提供使用、操作视频和光盘说明书, 并定期进行培训, 设置维修点并培训维修工人。

(4) 对部分易坏部件使用标准件, 采用快速拆换方式。个别零件在其全生命周期中不必维修。

(5) 装拆检修尽可能使用通用工具;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应存放在附近的固定位置。

(6) 保护装拆、维修人员的操作安全, 操作手出入的孔口应消除尖角锐边, 或以橡胶、塑料防护圈套住孔口边缘。对运动部件及高压电线设置安全盖罩, 打开盖罩机件即停止运动、高压电源即被切断;盖罩外部明显部位有警示标志[4]。

2.3 面向回收的绿色设计

处理牧草机械报废产品的最好途径是将其回收再利用, 在设计时为了便于产品回收, 采取了以下原则:

(1) 设计的结构易于拆卸。

(2) 尽可能地选用经工艺处理可整新重用的零件, 可重用的零件应考虑其净化工艺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3) 限制所使用材料的种类 (特别是塑料) , 增加同类材料的使用量, 以便于回收处理、管理和降低购买价格。

(4) 设计的结构尽可能用简单的夹具和设计装置, 易于调整和更换零件。

2.4 对操作者和制造者保护的绿色设计

牧草机械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噪音、粉尘、尾气等危害操作者和制造者的因素。牧草机械的切割器等零件在作业时会产生大的振动和噪音。研究表明, 大量的振动和噪音对操作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 引起身体各部分共振。振动会造成工作者视觉模糊、仪表认读、手眼动作协调和跟踪操作困难。振动会使神经中枢机能下降, 注意力分散, 易感烦躁和疲劳。在产品绿色化设计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 采取减振措施对操作者进行保护。可采用CAD/CAE/CAM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仿真模型, 分析机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强度和位置, 并得出改善工作环境的解决方案。

(2) 在机器上设置安全标志与警示, 对机械进行安全保护系统设计, 防止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伤人, 石头、杂物、刀片等甩出伤人。

(3) 设计减少噪音、粉尘、尾气等有毒物质对制造、操作者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4) 研究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应用, 加入充电电池和自动操作系统。

(5) 防止触及危险区的距离与防挤压间距, 防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2.5 采用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绿色设计和制造

为了更好地研究机器的性能, 减少设计研发费用, 采用CAD/CAE/CAM技术和虚拟样机设计等先进技术减少设计流程和工作量。使用仿真软件对机器整体或部分进行仿真建模, 然后使用ANSYS等专业软件进行受力情况和约束模拟, 对模型进行模态和力学分析等, 取得受力、变形、频率等数据,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机械进行改良, 得到新的方案。引入数控技术、干切削、快速成形等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3 结论

牧草机械的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是产品设计理念与模式的变革, 可以较大地缩短开发设计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成本, 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能使人类更好地与环境相处, 而且对提高地区及国家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牧草机械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绿色设计和制造, 能从设计阶段防止产品产生污染, 节约能源和资源, 对我国的草原保护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牧草机械是农牧民主要使用的作业机械, 牧草机械的使用会对草场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运用绿色设计理论对牧草机械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和分析, 得出更符合绿色设计的牧草机械。

关键词:绿色设计,牧草机械,人机工程

参考文献

[1]恩和, 双喜.中国北方环保型农牧业与循环经济[S].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5:100.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编.现代机械设计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52.

[4]阮宝湘.工业设计人机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3-21.

[5]江志刚, 周帆等.机床绿色制造系统工程的实施框架[J].航空制造技术, 2013 (5) :42-47.

[6]张宁, 赵满全等.基于ANSYSWorkbench双圆盘割草机连接架模态分析[J].农机化研究, 2014 (5) :71-74.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9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关于环境管理的ISO14000 系列标准后, 推动了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 有关绿色制造技术研究的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目前, 制造业针对典型机械产品的绿色制造各单元技术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然而如何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帮助企业综合应用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面向绿色制造的设计是将绿色产品的要求作为设计约束的一部分,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 将3R (Reduce, Reuse, Recycle) 直接引入产品研发阶段, 从而实现产品的闭环设计。它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绿色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和回收处理设计等6个方面, 要求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必须被并行考虑, 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因此有必要构建网络环境下实现面向拆卸、面向回收等绿色设计的机械产品开发平台, 并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体系, 从而实现面向绿色制造的典型机械产品并行化设计。为此我们初步研究开发了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的原型系统, 该系统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面向拆卸、面向回收等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工艺的机械产品开发平台, 具有信息反馈机制, 基本能够满足绿色制造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并行化设计的需求, 这种方法对于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产品设计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1 系统建模

1.1 系统设计原理

为了避免繁琐的底层系统开发, 我们另辟蹊径, 借助成熟的商用CAD/CAM软件平台UG NX进行二次开发, 同时另行开发网络化的数据管理系统, 并将两者有效结合, 最终构成了完整的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

具体的设计工作需要基于客户机和Web服务器分别展开。在客户机上, 主要是利用Dreamweaver网页编辑器建立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层叠样式表) 样式的动态网页, 使其交互内容与UG零件族电子表格字段一致, 并增加面向拆卸、面向回收的设计的有效参数或评价指标, 通过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数据库互连) 定义数据源, 从而实现网络上各客户机对服务器上电子表格数据文件的操作。针对服务器主要是利用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互联网信息服务) 功能建立Web服务器, 在服务器上设计该产品各零件的参数化模型和装配模型, 并建立零件族, 利用UG NX的数据管理功能创建每个零件族的电子表格数据文件。最终利用服务器上的零件族电子表格文件与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关联, 当客户机输入的原始数据满足绿色设计要求时, 驱动UG生成满足绿色设计要求的产品模型。原型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实现远程产品数据管理、基于UG开发系统零部件库和实现客户端远程数据库管理。图1所示为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的设计原理图。

1.2 系统数据传递模型

用户在客户端可以登陆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主页, 通过超链接, 先打开零部件的参数网页, 在网页中输入参数后提交, 新的数据就写入了数据库的excel表中了, 后退至原型系统网页, 点击链接打开零部件族的数据文件, 将新写入的数据复制进去, 生成新的部件保存。点击在UG中创建的用户对话框, 输入零部件的参数后, 可以生成三维模型, 最后可以将装配好的模型通过链接上传至服务器供参考修改, 改良后可以再将其下载到本机上。系统数据传递模型如图2所示。

2 远程产品数据管理的实现

2.1 原型系统网页的制作

根据要求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主页中必须包含三个链接, 它们分别链接到专用镗床主轴箱典型轴系零部件参数网页, 相应零部件的模型和专用镗床主轴箱典型轴系装配模型B/S交互网页。该网页可利用Dreamweaver软件完成。

专用镗床主轴箱轴系装配模型B/S交互网页和主轴箱轴系零部件参数网页制作的方法与原型系统主页类似, 完成的网页如图3和图4所示。

2.2 批处理文件的制作

在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主页中有一个链接是打开相应零部件的模型, 专用镗床主轴箱轴系装配模型B/S交互网页中则有多个实现轴系装配模型上传下载的链接, 这些链接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实现网络资源调用, 有效简化操作流程, 这些链接的实现可以借助批处理文件由FTP功能完成。

(1) 打开零部件模型的批处理文件的制作。

FTP是网络应用层中使用最多的协议, 用FTP传输文件, 使用的是典型的Client/Server模式。可以用批处理文件实现FTP文件的自动传输。因为UG软件端口不支持外部.xls表格数据与UG内部的.xls表格数据发生交换, 因而在网络环境下, 无法对零部件实现自动调用。由于受到UG软件的限制, 所以只能人为的把新生的.xls文件中的数据复制到UG中零部件族的.xls文件表中。所以有必要做一个打开相应零部件三维造型的批处理文件和网页链接, 形成更完整的系统。

如需建立打开zc11零件或装配模型的批处理文件, 可新建zc11prt.bat文件, 并在其中输入以下内容:

cd C: Program Files UGS NX 4.0 UGII '进入UG应用程序的目录

start F: UGNX_Open++ prt_file zc11.prt '打开零部件的三维造型

然后将zc11prt.bat存放在D盘里文件名为1的文件夹中, 并将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主页中的“打开相应零部件的模型”做成链接, 链接到zc11prt.bat这个批处理文件。这样用户只要点击这个链接, 系统就会自动调用UG软件并显示相应的零件或装配模型。

(2) 实现轴系装配模型FTP上传下载的批处理文件的制作。

打开零部件模型的批处理文件的制作只需实现客户机本机软件和文件的调用, 而实现轴系装配模型FTP上传下载的批处理文件的制作则需调用服务器资源。

假设客户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统, 需要传输的主轴箱I轴系的装配模型的路径是F: prts zhou1,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也是Windows系统, IP地址为10.100.3.47, 上传的文件就放在FTP站点的根目录, 登陆用户名是anonymous, 口令为空。

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实现从客户机上传文件到服务器的操作。

首先新建一个FTP文件up1.ftp, 并在其中键入如下内容:

将up1.ftp存放到目录 D: 1 up1.ftp 。该文件只要扩展名为ftp, 前缀可任意取名。目录也不一定要在根目录, 主要以方便为主。文本中Bin为用二进制码格式传输文件, 如用ASCII码格式传输文件可去掉该行。再新建一个批处理文件up1.bat, 并在其中键入如下内容:

ftp -n -s:"D: 1 up1.ftp" 10.100.3.47

将up1.bat存放在D盘里文件名为1的文件夹中。这样, 您随时可以执行该批处理文件进行FTP文件的上传。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完成从服务器下载文件到客户机的批处理文件。同样将下载批处理文件down1.bat后存放在D盘里文件名为1的文件夹中。

将所做的主轴箱轴系装配模型B/S交互网页I轴系后的“模型上传至服务器”和“模型下载至客户机”做成链接, 分别链接到up1.dat和down1.bat两个批处理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上传或下载装配模型文件了。

3 原型系统零部件库的开发

为提高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便于数据管理, 有必要针对专用镗床主轴箱的主要零部件建立绿色设计零部件库。该零部件库依托于UG/NX软件平台, 采用了造型动态建模的方法, 这样做既可充分利用UG软件强大的建模和计算工具, 还可自动生成零件族电子表格, 便于系统数据的管理。

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零部件库的设计可以采用造型动态建模的方法, 即利用UG软件建立主轴箱常用零部件三维模型并提取主要几何参数生成零件族数据表文件;利用UG/Open Menuscript编写用户菜单, 直接挂在UG系统的主菜单上, 形成与UG融合统一的接口;利用UG/Open UIStyler制作具有UG风格的对话框, 供用户菜单调用;通过Visual C++和UG/Open API编写参数化设计应用程序, 并生成动态链接库 (Dynamic Link Library) 文件, 在UG启动时自动加载, 实现对UG的底层开发。

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零部件库的调用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在系统主界面上点击相应的下拉菜单, 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关参数, 系统就会自动调用参数化设计应用程序和三维模型, 并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实现模型重构。具体调用过程如图5所示。

4 客户端远程数据库管理的实现

在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中, 网络数据库保存在服务器端, 需要在客户机端提供远程数据读写服务, 可以利用IIS功能和ODBC设置数据源实现上述功能。

4.1 IIS的添加与运行

添加“Windows组件”中的“Internet信息服务 (IIS) ”组件, 添加的IIS组件中包括Web、FTP、NNTP和SMTP全部四项服务。

当IIS添加成功之后打开IIS管理器, 将所有服务状态设置为启动。

根据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IIS, 并将机床部件绿色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主页置为默认项。

4.2 ODBC数据源的创建

启动 ODBC 数据源管理器, 指定所需参数, 创建数据源。

除了用ODBC 数据源管理器创建数据源, 还可以通过命令行来实现。只需在命令行中键入dbdsn命令, 指定希望使用的连接参数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想要通过ODBC直接读、写Excel表格文件, 首先, 应确保ODBC中已安装有Excel表格文件的驱动“MICROSOFT EXCEL DRIVER (*.XLS) ”。

4.3 数据库的读写

这里对数据库的读写, 其实是直接通过ODBC读写Excel表格文件, 把Excel表格当作数据库来处理。对已建立零件族电子表格的机床零部件编写针对其数据表的读写代码并保存为.asp文件, 保存到“C: Inetpub wwwroot”文件夹。这是因为要在Internet信息服务中的默认网站下实现对具体零部件的数据库的读写。

经过上述处理后, 再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中的目标文件, 在网页上就可实现对该机床零部件的数据表的读取, 图6所示即为远程读取的圆锥滚子轴承数据表。数据表的写入可通过访问前述机床零部件的参数网页并调用同一.asp文件实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机床零部件原始零件族电子表格中, 每一格不能有空缺。否则在不同的版本下, 可能无法实现对数据库的读取, 严重的可能导致数据库被破坏。经过测试, 用上述方法对.xls文件内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写入是完全可行的。

5 结束语

面向绿色制造的典型机械产品并行化设计原型系统的开发研究必然要受到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等诸多系统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必须有全球化意识、社会化意识, 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同时也必须采用集成化策略和网络化策略, 在高性能计算机和高速网络的支持下, 建立典型机械产品的信息模型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从而形成一个集成的工程支撑环境, 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整个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并行设计。因此, 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 应当继续完善面向典型机械产品的绿色并行设计系统平台, 除在网络虚拟环境下进行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外, 与企业协作进行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的实施, 使得绿色制造各单元技术与企业资源和现实生产过程结合得更为紧密, 真正形成一种适用于未来机械制造企业的现代设计制造新模式。

参考文献

[1]HUISMAN J, BOKS C B, STEVELS A L N.Quotes for environ-mentally weight recyclability (QWERTY) :Concept of describingproduct recyclability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val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3 (41) .

[2]ELENA GARCIA-SANDA, FRANCISCO OMIL, JUAN M.LE-MA.Clean production in fish canning industries:recovery and re-use of selected wastes[J].Clean Techn Environ Policy 5 (2003) .

[3]苏纯, 陈志伟.绿色设计法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8 (7) .

[4]刘晓辉.Windows 9X/Me/2000/XP/2003DOS命令实用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 篇10

(上海海事大学 a. 物流工程学院;b. 科学研究院;c. 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

0 引 言

为响应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理念要求,近年来世界各个港口都将节能减排作为首要任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节能减排技术以提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港口四大货种之一的集装箱,其装卸主力设备——集装箱起重机正不断更新换代,朝着智能化、低能耗、高效环保型方向发展.大型集装箱起重机[1]主要由起升机构、俯仰机构、小车机构、大车机构和其他机构等组成,机构设计和金属结构计算是大型集装箱起重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反复验算来确定产品零部件的关键特征参数,是大型集装箱起重机设计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饱和及竞争加剧、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提高要求集装箱起重机制造企业将绿色设计[2]思想与产品配置设计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开发出环境友好型产品.

近年来,国内外对产品配置的研究极为广泛.文献[3]对大批量定制产品配置的框架进行概述;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可拓展产品族的产品配置建模方法;文献[5]应用遗传算法研究注塑模冷却系统的配置空间设计方法;文献[6]研究通用产品配置系统中的知识表示及应用;文献[7]利用混合的模糊逻辑方法建立从客户需求到产品配置设计的参数化模型;文献[8]用p-median问题模型研究产品配置优化问题;文献[9]应用数学编程方法提出基于产品功能分解的离散设计变量分层优化方法.虽然以上研究均可提高产品配置的效率,但都主要针对产品常规性能设计要求的配置建模与求解,很少考虑绿色特性要求.

为使产品配置方法能够支持绿色设计,文献[10]研究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绿色设计产品信息模型、产品族规划;文献[11]提出将可拓学中转换桥方法引入绿色设计冲突消解研究;文献[12]研究基于拆卸树模型的定制产品绿色设计支持系统;文献[13]提出一种基于四层类模块产品结构的方法,为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带来便利;文献[14]提出产品可拆卸结构单元图谱构建与演化方法.然而针对集装箱起重机这种特殊的复杂产品的绿色配置设计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绿色设计思想融入集装箱起重机产品配置设计模型,建立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映射;针对客户需求,进行需求分析与反求工程设计,给出需求驱动的绿色产品配置设计流程;基于实例模板与客户需求的局部相似度、局部绿色特性满足度、子零部件间的可装配度,构建多目标带约束0-1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可有效支持大型集装箱起重机产品的绿色配置设计优化和开发.

1 需求驱动的绿色配置基因进化模型

1.1 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映射

实例模板[1]是指产品零部件某一组实例的共同特征属性的抽象与分类,具体表现为具有共同特征属性的多个实例集合.应用实例模板作为产品配置设计的进化平台与工具可使配置设计的进化模型简化、产品实例检索空间缩小、配置设计技术方法容易实现.参照生物基因工程原理,通过对实例模板实施基因化操作,表达产品虚拟特征基因来支撑产品配置设计.产品虚拟特征基因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决定着产品的特定结构、功能特征,是有遗传价值的、标准化的产品特征信息的有机集成.

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映射关系见图1.产品层存储满足客户功能需求的a个产品(P1,P2,…,Pa),每个产品均是由功能层的若干实例模板(Ti,i=1,…,b)组成,而功能单元的实现需借助于结构层的产品虚拟特征基因X完成.结构层通过访问支持层中的知识库获得配置信息.客户需求的差异导致产品功能实现结构上的差异,因而产品虚拟特征基因可能有若干种表达方式,与这些表达方式相对应的具体结构称为该产品虚拟特征基因的实例.

图1 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映射关系

1.2 需求驱动的绿色产品配置设计流程

由于结构层产品虚拟特征基因所表现出的绿色特性各不相同,配置结果的绿色特性影响也各不相同.为优化配置结果的绿色特性,以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关系为基础,以知识库中规则库、关键字库、实例模板库、进化库、装配库的信息为支持,给出需求驱动的绿色产品配置设计流程,见图2.

图2 需求驱动的绿色产品配置设计流程

需求驱动的绿色配置基因进化模型是将满足客户需求和设计者反求工程设计的产品配置问题转化为以关键字过滤的零部件特征属性的组合优化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分析;二是基于知识库的反求工程设计.

客户需求是客户在对产品功能、特性、外形、价格等了解的基础上,从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绿色化要求出发对需求产品的直观描述.客户需求分析是集装箱起重机产品配置设计的动力和源泉,决定产品配置设计决策和优化.通过对客户驱动的信息特征的提取和处理,将客户需求转换成需求描述空间(性能特性需求、功能特性需求、结构特性需求、经济特性需求、绿色特性需求),即配置设计中的约束.因为目前产品知识库中很少有能完全满足其具体要求的产品,且满足经济特性需求和绿色特性需求的过程多在产品改进设计阶段结合产品评价完成,所以进一步将客户需求分为强制性约束和建议性约束.[10]为明确约束的作用范围、提高配置效率,对产品的约束按照一定的映射规则转化为数字属性、文字属性[15]和特征属性权重,从而把配置约束转变为与产品知识库对应的、可直接参与产品配置的需求驱动参数空间.借鉴生物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实施基因操作,得到产品虚拟特征基因和虚拟染色体.

反求工程设计是指设计者运用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根据现有知识库进行功能、结构、经济、绿色等方面的解剖,并对约束规则、配置知识、进化操作进行分析,重构和再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零部件以满足客户某种需求.

1.3 问题表述

以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大车机构为研究对象,基因化的实例模板见表1.假设给定的产品有b个实例模板T={T1,T2,…,Tb},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虚拟特征基因X={X1,X2, …,Xn}构成产品虚拟染色体,每个产品虚拟特征基因均拥有Mi(1≤i≤n)个实例,Xij表示第i个产品虚拟特征基因的第j(1≤j≤Mi)个实例.客户需求Rk是拟为第k个客户定制的产品(1≤k≤q),Rk=(R1k,R2k,…,Rik,…,Rnk).文字属性为“抗风等级”“抗腐蚀等级”,属性值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在实例特征表中存储时,定义“低”为1,“较低”为2,“中”为3,“较高”为4,“高”为5.结合客户对产品的绿色特性需求及其他配置约束,对满足客户功能需求的产品虚拟特征基因的实例进行优化组合,使最终配置结果的综合特性在所有可行方案中最优.

表1 基因化的大车机构实例模板

1.4 局部相似度

局部相似度描述实例模板中的实例Xij与客户需求Rik之间的相似程度,用S(Xij,Rik)表示,S(Xij,Rik)∈[0,1],且满足条件:对称性S(Xij,Rik)=S(Rik,Xij);自反性S(Xij,Xij)=1.

(1)若Xij,Rik均是点值,则

(1)

(2)若Xij是点值,Rik是区间值,Rik∈[b1,b2],则

(2)

若Xij为一个区间值,Rik为一个点值,两者间的相似度计算与式(2)类似.

(3)若Xij和Rik均是区间值,Xij∈[a1,a2],Rik∈[b1,b2],则

S(Xij,Rik)=

(3)

1.5 局部绿色特性

(4)

1.6 配合亲和力

每一级部件只有在下一级子部件两两间相互匹配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装配成功.基于大型集装箱起重机产品配置设计系统和知识库,将两个基因实例(如Xij与XnMi(i≠n))在配置生成的产品方案中的相互配合情况称为配合亲和力[16]:

(5)

式中:d是兼容强度,0

为降低带有配合度差的基因实例的产品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对配合亲和力处以一个惩罚函数

(6)

式中:Yu是可变惩罚函数,用于处理第u个产品方案内零部件的可装配度信息;ε为惩罚因子,与零部件的不兼容程度成正比,可表示为

(7)

式中:α是正的系数,β是正的惩罚基数.

1.7 数学模型

综合考虑局部相似度、局部绿色特性满足度、配合亲和力,建立多目标带约束0-1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式(8)和(9)中:Fu是第u个产品方案的全局适应度值;Wu是第u个产品方案的重量;Wij是基因实例Xij的重量.该目标函数满足如下约束.

(1)产品虚拟特征基因选择约束.在配置过程中应保证在每个产品虚拟特征基因中仅选取一个基因实例,该约束关系可表示为

(10)

当基因实例Xij参与配置时,Xij=1;当基因实例Xij不参与配置时,Xij=0.

(2)产品虚拟特征基因配合约束.在配置过程中应保证从不同产品虚拟特征基因中选取的基因实例相互之间是可装配的,该约束关系可表示为

A(Xij/Xnci)≠0,i≠n

(11)

(3)产品虚拟特征基因相关性约束[2].在配置过程中,属于不同结构单元的产品虚拟特征基因实例间可能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结构单元X1中的基因实例X11需与结构单元X2中的基因实例X22配对使用,该约束关系可表示为

(12)

式中:δ为配置过程中需考虑相关性的产品虚拟特征基因实例的个数.

(4)产品虚拟特征基因成本约束.配置产品的总成本应在客户的承受范围内,该约束关系可表示为

(13)

式中:Cij表示基因实例Xij的成本;cr表示客户可以承受的产品最高总成本.

(5)产品虚拟特征基因权重约束

(14)

式中:ei为基因Xi的相对权重,表示对顾客购买决策的重要度.

2 算 例

为验证本文建立的配置模型,结合基于实例模板的层次化加权多级检索算法[1],基于已构建的大车机构实例库[1]和知识库[17]中产品零件材质、零件使用寿命、零部件联接关系、零部件联接深度、回收方法等信息,针对某一客户需求进行集装箱起重机大车机构设计.集装箱起重机大车机构实例库网状结构模型见图3.大车机构实例库中有52个八轮大车机构实例,采用本文提出的大型集装箱起重机产品模型进行配置设计,全局适应度值达到1.84,而大型集装箱起重机结构的质量为659 854 kg.客户需求信息及本文方法配置结果见表2.

图3 集装箱起重机大车机构实例库网状结构模型

表2客户需求信息及本文方法配置结果

序号特征属性权值客户要求配置结果1轮距/mm0.201000~120011002电机功率/kW0.1013~1514.53行走速度/(m/min)0.2045~60454抗风等级0.10较高较高5高度/mm0.203500~400037006走轮直径/mm0.04700~9008007最大轮压/Pa0.10≤85808加速度/(m/s2)0.0250~60559工作风速/(m/s)0.0240~504610非工作风速/(m/s)0.0255~6560

由表2可见,该产品方案获得的配置结果符合客户要求,可见本文提出的模型是可行的.

3 结束语

本文首先针对集装箱起重机的特点,建立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映射.其次,为优化配置结果的绿色特性,以基于实例模板的产品功能结构关系为基础,以知识库为支持,设计需求驱动的绿色产品配置流程.最后,基于实例模板与客户需求的局部相似度、局部绿色特性满足度、子零部件间的可装配度,构建多目标带约束0-1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以产品虚拟特征基因的选择、配合、相关性、成本、权重为约束,寻求配置设计方案与客户需求的全局相似度最高和重量最轻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为大型集装箱起重机产品配置设计的优化和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海荣, 杨勇生, 张军. 集装箱起重机设计的产品配置技术[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4, 25(3): 38-42.

[2] 张雷, 刘光复, 刘志峰, 等. 面向绿色设计的产品优化配置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39(9): 122-128.

[3] DANIEL S, RAINER W. Product configuration framework: a survey[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1998(13): 42-49.

[4] ZHANG S, CHENG H H. Product configuration design based on extensible product family for mass customization[C]// Proc ASME Int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 2005(2B): 1079-1089.

[5] LI C G, LI C L.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cooling system design by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method[J]. Computer-Aided Design, 2008(40): 334-349.

[6] 席震宏, 严南南. 通用产品配置系统中的知识表示及应用[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8, 29(2): 82-85.

[7] GOLOGLU C, MIZRAK C. An integrated fuzzy logic approach to customer-oriented product design[J]. J Engineering Design, 2011, 22(2): 113-127.

[8] OSTROSI E, BI S T. Generalised design for optimal product configuration[J].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10(49): 13-25.

[9] YOSHIMURA M, YOSHIMURA Y, IZUI K,etal. Product optimization incorporating discrete design variables based on decomposition of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J]. J Mech Des, 2009, 131(3): 031004.

[10] 张雷, 刘光复, 胡迪, 等. 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绿色产品配置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 19(10): 117-122.

[11] 陈建, 赵燕伟, 李方义, 等. 基于转换桥方法的产品绿色设计冲突消解[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 46(9): 132-142.

[12] 谷振宇, 曹华军, 刘飞. 基于拆卸树模型的定制产品绿色设计支持系统[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 15(4): 639-644.

[13] LUH Yuan-Ping, CHU Chih-Hsing, PAN Chih-Chin. Data management of green product development with generic modularized product architecture[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10, 61(3): 223-234.

[14] 张秀芬, 张树有, 伊国栋. 产品可拆卸结构单元图谱构建与演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3): 95-102.

[15] 朱芸, 陈心昭, 张利, 等. 客户驱动的广义产品配置模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5, 16(13): 1175-1180.

[16] 周美立. 相似机电产品系统杂交集成设计[J]. 机械工程学报, 2002, 38(4): 96-99.

绿色设计——引领绿色家居生活 篇11

一、室内绿色设计的概念及内涵

绿色设计并不是像“白色派”“银色派”那样只是属于室内设计流派中的色调派。这里的“绿色”不光是颜色的概念, 更象征着和谐、健康、安全和幸福。当今世界, 人们把绿色作为对人类与环境均有益无害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 绿色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知识经济的助动力。绿色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绿色生活也成为当前社会的时尚热点。

绿色设计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股新的国际设计潮流, 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绿色设计是配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成长起来的, 它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 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等联系之中实现一种平衡和优化。

二、绿色设计在家居设计中的方法

家居设计是当前十分热门的行业, 需要综合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建筑设计原理、美学、经济等多个方面, 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如何把绿色设计引入到家居空间中, 实施的方法成了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列举如下:

(一) 生态意识下绿色材料的选用

绿色材料又称生态材料, 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环境污染小, 有利于人类健康, 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 在制备、使用、废弃直至再生循环利用的过程中, 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室内设计是通过对各类材料的施工与组织完成的, 材料的合理选择并使用是绿色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在装修设计中应树立正确的用材观, 避免无谓消耗, 尽量减少材料种类, 选择天然材料或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其中, 天然材料的应用是室内绿色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自然材质的色泽和肌理, 如木、竹、藤、石、棉、麻、丝等材质, 或原始粗犷、或精雕细琢、或热烈质朴, 使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

生态意识下的家居设计还应体现适度消费的思想, 反对豪华和铺张, 强调自然生态美, 欣赏质朴、简洁, 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 运用科技手段创造出家居绿色设计。

(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化、人性化设计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模式,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运用科技的力量, 减少对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1. 使用节能产品

要做到绿色家居设计, 应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 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 对可再生资源, 也尽量低消耗使用, 要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如LED节能照明设备和显示屏, 节水马桶和龙头, 低能耗环保的电器等, 还包括尽量避免使用装电池的产品。另外, 室内人工照明、空气调节、用水和燃气设备, 也要实现可调节或分段控制, 这样更有利于实现家居低碳化。

2.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智能设计

采光调节:尽量减少内墙复杂的装饰, 少用隔断, 以增加自然光的利用, 还可以加速室内空气流动, 减少空调、电扇等家电的能耗。界面采用浅色光洁的材质, 以增强反光, 提高室内亮度。

合理运用玻璃、太阳能及其它导热材料: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 约50%是在门窗上。选择节能中空玻璃作为隔断, 再加强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设计, 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能有效地降低采暖、空调的能耗, 减少碳排放量。利用室外的太阳能光电和光热转换装置可以为室内提供热水、做饭、甚至发电, 如果和遮阳功能结合起来, 不仅能巧妙地将吸收的能量转换成对建筑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 而且避免了遮阳构件自身可能存在的吸热导致升温和热传递问题。墙壁使用混凝土结构和选择保温层的导热材料, 可以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 良好的控制室内温度, 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噪音, 起到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的作用。

3. 合理利用空间的功能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相对的是住房越来越紧张。解决这种矛盾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家居设计中, 进行合理利用空间的功能设计。首先, 要增加室内的收纳空间, 把储物家具和装饰家具、准人体家具, 甚至人体家具相结合。如高箱床、储物凳、储物隔断等。还可以利用立体空间, 如设计吊柜、鞋柜式的玄关、飘窗或地台下的收纳柜等。其次, 选择多功能家具。如沙发床、可折叠餐桌椅、可根据儿童成长变化而调整功能的儿童家具等。再次, 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家具宜少不宜多, 并要选择合适的体量。最后, 设计选择组合家具。因其采用模块化设计, 打破了传统家具一成不变的模样, 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形式, 改变空间的视觉感受, 同时丰富了家具的使用功能。这样, 既充分利用室内空间, 为人们提供相对较大的活动场所, 同时又不过多占用资源, 体现了绿色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 物尽其用的再循环设计

强调再循环设计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自然资源, 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家居中的再循环设计包括可拆卸、回收利用、重复使用等方面。

可拆卸主要指选择可拆装设计的家具。这类家具不仅有在设计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和安装方面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优点, 而且便于回收利用, 减少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除了家具和陈设这些“可移动”的物体可回收利用外, 室内其它一些看似固定“死”的部件也可回收利用。如室内门、橱柜门、灯具、电器、甚至是地板, 一些会展或商业空间短时间使用过的木地板,

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包装设计现状及发展探析

张磊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850030)

摘要:近年来拉萨旅游业不断发展, 但具有西藏特色的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包装设计却严重滞后, 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进藏旅游游客的需要, 成为制约拉萨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以深入的市场调查为依托, 剖析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包装设计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并从品牌、形式、文化、人才的角度探讨了其该如何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包装设计

基金项目:2012年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自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以来, 就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政策性导向, 青藏铁路的通车,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西藏旅游, 西藏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是将当地历史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的重要载体, 旅游纪念品及其包装设计的水平标志着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是衡量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一、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及包装设计现状

1. 拉萨旅游纪念品市场规模初现

自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 拉萨旅游业呈欣欣向荣势态快速发展, 2009年拉萨市旅游局开始对《拉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指导拉萨旅游业发展, 并着手研发自主品牌旅游纪念品。目前拉萨旅游纪念品市场涌现出很多的纪念品小作坊, 如八廓街纪念品集市;还有已成品牌化运营的旅游纪念品商店, 如天那纪念品专卖店、巴扎童嘎等。同时, 唐卡、冬虫夏草、藏红花、以及藏香、藏刀都被列入拉萨市主打旅游纪念品。

拉萨目前已有两处国家5A级风景区, 分别为布达拉宫风景区与圣湖纳木错风景区。据《西藏日报》报道, 今年1至5月份, 拉萨市旅游市场表现活跃, 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 旅游接待

通过拆卸后再次使用, 还可缩短释放有害气体的时间, 提高效率。另外, 家居空间中很多陈设都可以重复使用, 如一些可移动的家具、灯具、风扇电器等, 可根据使用情况随时移动。

三、用设计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一) 提升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绿色设计对室内设计师有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 要具有生态意识, 设计时从环保、低碳的角度出发, 为业主选择自然的材料和节能的设备, 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 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浪费,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增加产品的使用时间;最后, 要突破原有的室内设计套路, 不做过度装饰, 不搞病态空间, 不片面追求奢华虚荣, 以减少视觉污染,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滥用。更重要的, 是要做优秀的、经典的设计, 切记盲目跟风, 避免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

(二) 形成回归自然的室内风格

家居绿色设计, 通过使用绿色建材, 选择搭配自然和谐的色彩, 减少主义的装饰原则, 加强室内阳光、植物、自然通风等方面, 满足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在室内设计流派纷呈的今天, 人们寄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因此, 无污染, 低能耗, 崇尚自然, 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成为室内设计的趋势。要以生态美学的概念来思考设计问题, 尊重自然, 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同时加大艺术感染力, 形成简洁、宁静、生机量大幅度增长, 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182961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35.86%, 实现旅游收入10.33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49.35%, 其中, 接待国内游客1166896万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38.34%, 国内旅游收入9.97亿元。

综上所述, 拉萨旅游纪念品包括:藏药、藏民族工艺品、艺术品 (例如唐卡绘画、藏戏面具等) 、文物及建筑微缩复制品、土特产品等。由于政策的倾向、政府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有效措施, 拉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旅游纪念品市场也初具规模。然而, 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

2. 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拉萨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真实情况, 笔者对拉萨市已有的旅游纪念品专卖店 (包括天那、巴扎童嘎、玛尼吉彩) , 以及拉萨八廓街旅游纪念品一条街, 还有青年路、北京中路上零星分布的纪念品小店, 进行了走访调研, 并与商家及消费者进行访谈。与全国其他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售卖的纪念品质次价高、品种单一、缺乏个性特征的共同特点相比, 拉萨旅游纪念品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首先, 拉萨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不完善, 除了旅游纪念品专卖店, 八廓街纪念品一条街之外, 在各大著名旅游景点却少有与之相符的纪念品专柜。例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宗角禄康公园等, 都没有成立专门贩售纪念品的专柜。笔者在与游客的访谈中发现, 游客游览完相应的景点后, 大多还需要去街上寻找纪念品, 游客也表示景点中没有设置纪念品专柜不仅没有完善旅游资源, 而且也对游客们购买纪念品造成不便。

其次, 纪念品工艺与价格两极分化严重。以民族工艺品为例, 目前拉萨纪念品市场上销售的藏民族工艺品其工艺与价格不成比例, 往往做工精美, 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价格极其昂贵, 国内消费者难以承受;而八廓街贩售的民族工艺品价格便宜, 但质量与生产工艺落后, 产品粗糙, 不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

盎然的装饰风格, 创造有利于业主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空间环境。

(三) 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设计改变生活”。通过设计来倡导人们绿色的生活方式, 是家居绿色设计更高的要求。如设计分类垃圾桶、安装可踩踏发电的地板、净水技术, 包括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鞋套等方面, 来引导人们家居生活要垃圾分类、珍惜资源、避免浪费、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不可再生能源, 并把这种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从室内扩展至室外, 做到适度消费、绿色出行、节俭节约。这已变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使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颈椎病的防治下一篇:NC8系统交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