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艺术设计研究(精选12篇)
产品艺术设计研究 篇1
1 产品造型特征线
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形态来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则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的好坏, 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形态的解读。而最能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和分析的, 正是产品的造型特征。
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 任何一个形态都是由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设计者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运用, 造就了千变万化的产品形态。
点, 在几何学上被界定为没有长、宽、厚度、大小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线, 则可以看作是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轨迹;面是线的轨迹的集合;体则是由面运动而形成的或是由面围成的。由此可见, 点在造型设计中由于过小而不能构成产品的形态特征, 常被用在细节处理上;而面和体则相对过大, 其特征往往不明确、不强烈, 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所以在以点构线、以线构面、以面构体的造型基本规则中, 线是本身具有特征而又最能影响整体识别的最小单位。因此我们可以把对产品特征的考虑简化为对造型元素的线的特征的考虑。
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能够获得一定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但是当他们描述所使用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时候, 他们不会像工程师或设计师那样使用定量的词语来描述, 更多的是用诸如“大方”、“简洁”、“时尚”等等模糊的词语。而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今天, 消费者的这些定性描述, 就成为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的指导性原则。这些描述来源于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 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特征的定性认知, 但是影响消费者感受与认知的是产品造型特征中的线的特征。
于是, 我们在产品设计活动中引人“特征线”作为产品造型信息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结合点。我们可以将特征线定义为:在产品造型中, 对产品的特征形态、表达意象产生重要影响的线条, 即影响产品特征与造型风格的关键线。特征线的影响产品特征的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对使用者, 它可以影响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 另一方面则是对设计者, 它可以指导设计者选择合适的造型特征。
英国知名设计师Baxter在其著作《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提出:“人们观察物体时, 先快速扫描整体, 然后才注意其细部。通常前期的认知过程具有整体意象优越性, 而此整体意象优先性也会形成对细部观察的影响或支配。”根据Baxter“整体意象优先性原则”, 产品的外观整体造型在视觉前期中占影响人类视觉的统治地位。由此推断出, 产品造型外观轮廓的线条更易影响人们对产品的感受与意象, 这也正符合设计中的“先整体, 后局部”的原则。
产品造型的特征线可以分为整体轮廓特征线和局部特征线。整体轮廓特征线指的是能够影响产品造型风格的外观轮廓线条;局部特征线指的是影响产品局部造型特征的线条。局部特征线往往依托于整体轮廓特征线存在, 并在风格上与整体轮廓特征线保持一致。一般来说, 整体轮廓特征线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前期的特征线, 它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局部特征线属于影响注意力后期的特征线, 虽然在整体上对注意力的影响较小, 但是在产品外观造型类似的情况下, 局部特征线的差异也会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可见, 不论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前期的特征线还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后期的特征线, 都是设计者要仔细考量的。
2 特征线的提取和使用
形成产品造型的线条有很多, 但是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 特征线指的是影响产品特征与造型风格的关键线。因此在利用特征线指导产品造型设计的时候, 我们必须能够准确的找到并提取出特征线。我们在设计分析与定位的过程中引入了“意向尺度图”的方法, 来对当前流行的同类产品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从中提取出对我们的造型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线。
首先我们收集要进行设计的产品的形容词若干对, 再将收集到的形容词对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验, 挑出其中比较准确、主要的10对形容词, 如年轻的—成熟的、流线的—直线的、硬朗的—柔和的、理性的—感性的、高贵的—典雅的……然后由若干个具有设计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员, 以小组讨论表决的方式, 主观角度进行第二次筛选, 选取出最具有代表性或是能代表消费者需求的两组四对形容词。如我们选择硬朗—柔和, 简洁—丰富这样的形容词对, 并根据该形容词对建立语义空间坐标。对收集到的产品图片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在语义空间坐标中的位置, 建立意向尺度图。
根据意向尺度图的分析, 我们提取出不同造型的特征线, 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发现不同的特征线对某些感受影响力比较大。如客车造型的外部轮廓特征对硬朗-柔和这类偏重于整体意向描述的形容词影响较强, 而局部特征线则对简洁-丰富这类偏重于细节描述的形容词影响较大。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不同的线型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如直线常表示力量、稳定、刚强、生气;曲线常表示优美、柔和、文雅、运动;圆有饱满充实、光滑、封·闭统一的感觉, 还可以使人感到周而复始地旋转运动的动感……这些结论可以指导我们利用特征线针对不同的感受语素和客户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客户的目标需求, 结合我们分析得到的结论, 选择合适的特征线进行造型设计。
使用特征线指导设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心理需求, 一是满足生理需求。满足心理需求主要是利用不同线型带给使用的不同感受, 针对目标感受语素进行造型设计, 如庄重的纪念碑常采用垂直硬朗的造型;满足生理需求则是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分析结论, 选择符合人类生理曲线的线型进行造型设计, 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更为舒适, 如座椅的设计, 其靠背的特征线与人类脊柱的生理弯曲相吻合。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要先分析所设计产品的特征线, 并根据客户提出来的意向目标要求和技术要求, 结合不同线型的含义和特征, 有目的的改变产品特征线的形态, 使其在整体形态上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完成意向的表达, 又能够在相关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下, 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设计师在进行三维电子模型的制作表达时, 可以利用特征线对产品形态进行把握, 从而准确的表达出产品形态, 并方便设计师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修改。特征线也可以在设计后期用来对产品造型进行设计评价, 即评估一个产品的好坏的时候, 通过特征线的影响力分析、判断产品造型的合理性, 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3 结论
特征线是产品的理性描述与感性描述的结合点, 也是设计师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最小的造型元素, 它是连接产品语义表达于产品生产技术的桥梁, 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表现, 因此, 特征线的把握与使用能够使设计活动具有更强的方向性。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通过产品特征线的分析及合理使用, 可以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影响产品的形态。因材研究产品特征线对产品设计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消费者也已经慢慢参与到了设计活动中来。但是消费者或客户在描述他们的需求时, 往往会使用一些定性的词语, 如“大方的”、“简洁的”、“现代感的”等等, 而产品的造型设计则通常是以定量的信息进行描述, 如“直径”“、曲率”等等。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之间的结合点的分析, 最终设计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造型。特征线正是这样的一个结合点,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产品造型特征线的分析, 可以使产品造型设计过程更简单明了。
关键词:定性描述,定量描述,特征线,整体意向优先性原则
参考文献
[1]闫卫编著.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程序与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2-36, 126, 146-147
[2]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8-4.
[3]杨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10-12, 55, 232-233.
产品艺术设计研究 篇2
转眼间产品设计程序用户研究的课程结束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懂得了产品设计的概念以及产品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和采用的基本方法、设计的基本要素等。
产品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物质材料对产品的造型、结构等的综合性创造。按照产品造型时间的一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方案实施阶段。细分的话,可分为设计选题、市场调研、准备构思、创意草图、确定设计方案、产品效果图、工程图绘制、编写设计报告书。
首先设计师应根据企业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计划,对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做广泛调查,如功能性、认知性、审美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等。在选题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设计的对象、用途、及影响产品造型的各种参数。
市场经济决定着产品的生产,因此,市场调研应把销售作为主要课题来研究。产品设计包括产品的工程设计和产品的造型设计,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也有所不同,工程设计接近于生产者,而产品造型设计则偏重于消费者。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使用对象、市场状况、产品使用的环境和地区等等。
我们还学习到了产品设计方法的种类,如:智力激励法、设问法、列举法、联想法、整理法等。在归纳后便开始产品的创意草图。创意草图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直接反应,能清楚地表达出的每一个思维跳跃和创意火花。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电线插线板进行了拆分,对它的内部和外部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一比一绘制了插线板的三视图。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产品设计构造。之后利用了几天时间对插排进行市场调研。接着我们便开始绘制插线板的改良设计草图,并在全班进行公开研讨与辩论。
在这个课程当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相互讨论,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对电线插排进行了后期改良设计,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产品的能力,与同学交流,完成了插排的改良设计。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还锻炼了我们动手能力。在未来的设计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多加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进一步。
设计艺术学院
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 篇3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对精神上的追求也渐渐涉及到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产品设计也在人类的感情方向上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探索。如今的产品设计应该立足于感情的基础上,不只是最初时期仅仅对物质上的满足的过程,应当在追求物质的基础上满足感情上的需求。本文主要从街道垃圾桶的外形个性化,颜色,材质等各个方面体现诠释人性化感情对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性化 产品设计 垃圾桶 街道
1 人性化情感在产品中的回归
1.1 人性化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情感的人性化要经过导入期、发展期、成长期三个阶段。在设计词典中对人性化设计的解释:人性化设计比较重视人类需求,在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会根据人的感官、人体的需求、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的原有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优化,让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如垃圾桶设计中,产品外观不仅仅要符合人机需要,还要考虑人扔垃圾的时候情感的体现。
1.2 在产品设计中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途径
人性化设计产品形式要素可概括为造型、材料、色彩、功能等方面的体现:(1)产品造型与用户的体验相关联。产品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直观反映出该设计的本质与特性,使其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2)产品材料的环保和可再生。当今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在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可再生,可循环在产品设计中优越性。(3)产品色彩需与使用环境和群体结合。在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使用环境中,色彩的选择和利用非常的重要。如垃圾桶的颜色设计要有利于人的垃圾分类和方便寻找的标识作用。(4)产品功能需注重用户的需求。一个好的产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功能的运用,功能的实现能否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加考虑到人们新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
2 产品设计表现中现有垃圾桶设计现状
现有垃圾桶普遍存在的问题:(1)污染的废水被倾倒入垃圾桶,腐蚀垃圾桶;(2)生活垃圾在自然状态下分解,散发恶臭,影响周围环境,破坏城市美观;(3)大块垃圾放不下,堆在垃圾桶四周,影响周围环境;(4)在不熟悉周围环境时,找不到垃圾桶,垃圾不能及时入桶;(5)现有很多回收塑料瓶的工人,他们在翻找垃圾桶时容易被垃圾桶内的尖锐物体刺伤。
3 垃圾桶人性化创新设计
3.1 基于垃圾桶现有环境给予人性化思考
由于人口剧增,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处处可见,城市卫生问题也日趋严重。到处可见城市道路上有垃圾,这既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同时,也给道路清洁人员增加工作量。相关卫生部门想通过增加垃圾桶的数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同时也引来了其他问题。垃圾桶密度加大了,这岂不是浪费了城市空间。所以在垃圾桶的设计思考中,既要让人们容易看到垃圾桶,又要尽可能地节约空间。
3.2 创新性垃圾桶基于人性化设计的方向和定位
本次研究的最终设计方向是设计一个有标志易于寻找的垃圾桶,运用诸多富有人性化和情趣化的元素符号,设计出独特的垃圾桶。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对现有的垃圾桶进行了优化,使得人们无论从使用方式还是从审美中都能满足对其的实际需求和精神追求。创新性垃圾桶定位是街道垃圾桶的创新设计。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并进一步统计和分析,从人们对空间,及其对产品需求,到对使用环境的考虑作了一些列优化,针对目前市场的街道垃圾桶的不足,进行改良。
3.3 人性化垃圾桶创新设计基于人机的考虑
本设计组经过一系列推敲研究,最终确定一个终极方案。垃圾桶桶身采用锥形,使得重心上移,清理垃圾桶的时候更省力。模仿双人背对背抱的姿态设计垃圾桶的形态,这个造型更容易让人们接受,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使人们更乐意走过去扔垃圾。而且,本产品采用和垃圾桶结合的方式,大大地节省了城市空间。另外,在垃圾桶的挡板处,特别将塑料瓶分别回收,大大方便了捡塑料瓶的人,避免他们在翻找垃圾桶时被里面的尖锐物体扎破手指,避免将垃圾翻出来污染环境。
结语
这款垃圾桶巧妙地和路灯结合,适用于学校道路、小区、农村道路、街边等等可以与路灯结合的场合。在垃圾桶的外形上采用了仿生设计,增加了趣味性,给生硬的城市增添了一些情趣。另外此款设计,将可回收的塑料瓶进行分类回收,可大大方便回收塑料瓶的人,不需要翻找整桶垃圾,这也是人性化的体现。人性化设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一.E时代的人性化设计[J].大众文艺,2011,11.
[2]賈晓华.浅析产品人性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产品设计符号特性研究 篇4
一、产品符号的含义
产品符号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概念,不同的工业产品都需要一定的符号来传达出它的内在意义与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产品已超出本身所具有商品价值,它更多的是由众多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以特定的符号及组号向使用者传递各种情感信息。人们接受到一定的视觉符号之后,就会在大脑中产生一些特定的印象和理念,即产品设计的符号价值。产品的符号特性,不仅可以使其发挥出它的认知特性,更能体现出它的内涵文化和美学特征。
二、产品设计符号的特性
1. 普遍性
由于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工业产品本身服务,因此设计者必须采用能让设计者、消费者都容易理解的设计符号,让设计符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最终设计出的产品才能在消费者群体中广泛应用并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因此,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不能仅仅考虑到自己的使用感受,更应该考虑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很多设计师在费尽心思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后,消费者却迟迟不肯接受,导致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障碍,设计者必须找出自己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一定共性,让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从而设计出更为广泛应用的优秀产品。
2. 认知性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认知性是设计符号的根本属性。特定的造型特征容易形成各种不同的视觉语意感受,并反映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产品特有的设计符号容易与消费者达成一定共鸣,形成传达特定信息的目的,符号信息传达的准确度与认知性的强弱具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能否选择适当的设计符号对于一件设计作品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设计者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难题,在产品设计中,认知性可以说是设计符号的生命。
3. 地域性
不同的地理区域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在产品设计的表现与使用上也会有不同的习惯、角度与倾向。在进行特定区域的产品设计时,只有融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元素,产品才能在它特定区域内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只有对特定区域的代表元素了解深入、透彻,才能更好地将代表性元素符号融入在产品设计中,使地域性的符号特征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使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符号。
4. 整体性
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每一个单独的设计符号都不能脱离整个设计整体而单独存在。每一个设计符号都是与产品整体形象相符合相适应,作为一种有机结构体而存在,并不是简单的符号相加而构成整体。在整个设计整体中,部分符号有机体要符合整体而存在,为整体形象和功能服务。
5. 双重性
在构成产品设计的各项因素中,设计符号不仅通过物质材料来表现自身的精神内涵,而且是一种传达情感信息,表达精神世界的抽象形式,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特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6. 独特性
虽然具有普遍性的设计作品更容易被消费群体所接受,但是对于如何突出作品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文化内涵,更具有鲜明的识别性和个性感,同样是设计者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设计的对象已不仅仅是“物”,而是人、产品与环境之间产生的新型设计关系。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更加强调精神情感方面的因素,产品要想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心灵共鸣,就要具备个性鲜明的独特性,并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三、结语
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研究论文 篇5
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实践与理论根植于东方土壤,传统思想中对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均有着智慧的思索,包涵着对人、生活、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感、存在意义以及人生境界的追寻与认同。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核,纵观禅宗在与传统的儒、道思想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陶瓷产品作为典型的固态化文化形态载体,其设计审美的本质是借助设计载体对自我内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精神活动进行表达。从文化与禅意美学的思维高度去审视陶瓷产品设计,对传统造物文化进行回溯,探寻器物的深层次精神体验与时代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将设计理性与感性融汇,使文化在扬弃中重塑与传承,建构文化的现代性价值与大众审美认知。这种创新设计思路可以调整设计师功利的价值取向,超越机械僵化的思维形式,探索更为本真的思维形态,消解现代大生产技术背景下与传统文化间的排斥,强化人与器物的情感交流与记忆联结,指导当代陶瓷产品设计实践层面重建文化抱负与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竞争软实力。
1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特征
中国美学一直以来关注诗学标准与心灵体验,通过诗意情感延伸主体的客观形态,以心通物是重要的造物智慧。陶瓷产品设计的诗性指设计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旨,设计本身创建宁静、感动、想象等模糊的精神层面的原型能量与深远的如诗般的感知体验。与诗的特性相通,陶瓷产品设计也在禅意美学引导下形成高度概括与凝练的设计语汇,传递出或洗练、飘逸、含蓄的情感性与或宁静、静谧、悠远的生命性,使设计彰显本真涵义与终极价值,使产品“忘其形而存其意”,激活“无用之用”的深层文化价值。“禅是诗,是哲学,是道德,只要有生命活动的地方,就有禅”。禅体现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与生活的方式,禅意美学可以为陶瓷产品设计注入鲜活血液,使其由形态审美向生命功能的审美进行偏移,使陶瓷产品设计最终达到“求真、臻善、趋美”。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体现道法自然的和谐关系。关注传统造物思想中孜孜追求天、物、人整体和谐的境界与正、清、和、雅的精神,彻悟万物本然的面貌,打破自然的界限,从日常的情境出发,还原自然的生态之美并对自然之道高度关注。(2)烘托意境的时空审美。设计手法中借助动与静、情与景、意与象、形与神,使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器物进行交融互渗,以意象的思维范式提供体悟直至人心,寄托自然、映照天地、宁静淡远、怡情悦性,关注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使得产品具备多元意蕴与细致入微的诗兴之思。(3)强调生命永恒的形上思辨。设计具备生命特质与生命情感,充满生命活力与生命内涵,向更纯粹的精神领域衍化,使产品与生命在有限空间内谐和共振,使观者探寻深层精神体验,进而产生慰藉与顿悟,赋予产品直达人心的感性灵魂,建构审美心理结构,设计价值也因时间而隐射永续。
2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的诗性语言修辞
陶瓷产品设计实践活动以器物功能为导向的物质需求与情感期望为导向的精神需求两个向度共时性展开,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塑造需脱离现实语法桎梏,延伸到生命本体领域,涵容存在形式和精神实质两方面,通过产品传递生命生生不息的和谐状态与永恒的生命力特质。
2.1自然写意隐喻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命题语境中,自然是一个主体与环境、人性与神性、物质与精神的特殊命题。人在造物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梳理中孕育了设计艺术的审美,并将审美从对物的静态关照移向人在使用中的生命有机体验。禅宗哲学中自然是能量,同时禅是人人所具有的能量,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去对无限的宇宙本体进行体验,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化的物我和谐化一的密切关系,人与自然的交流过程可以产生情感共振与融合,启动审美领域对形而上的本体的直觉体验,以情释性,产生“妙悟”、“禅悟”的内心之道,最终完成诗意化生存。隐喻作为符号修辞的一种方式与语用现象,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往往指通过简单的形态语义本体表达复杂的事物与事理,通过艺术意境的塑造引发观者延伸联想,寄寓无法意释的精神世界。陶瓷产品设计中的禅意美学塑造中的自然写意要素源于自然,设计“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领悟自然的过程中传递自然中的生命美感,引发使用者拥抱自然,与自然浑然一体。由于设计语言具备异质同构性的特征,自然写意符号系统的转换具备超越时空的特殊审美涵义与精神能量的传递,通过自然形态的隐喻,直观传递自然之道,通过自然物象使精神净化,最终达到观者心灵感知的浸润与体悟。设计师贾伟的《高山流水》香台(图1)整体造型以瓷的圆润与细腻体现香台的沉着静敛,使用过程中烟气挪移,青烟如同云海瀑布,方寸间彰显生命的转瞬与天地的永恒,充满生命张力与宇宙本体的禅境。禅学态度下的陶瓷产品设计将设计导向返璞归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智慧,俯察天地自然,突破时间维度,以空间的角度进行诠释,探索求真艺术化的自然,将设计中主题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进行融合,用心理时空代替重组自然时空,在自然山水中涤净心灵,追求赋予产品生命意象与自然秉性,保持自身的虚静心理状态,如诗入境般体现禅意美学的人文意蕴与价值回归。
2.2语境意象引借
产品的灵性蕴含在使用者心理意象的思维活动中。意象是将视觉思维与心理感受统一的媒介与桥梁。引借作为诗歌中的互文形式通常为诗歌传递含蓄与悠远的诗歌品质。鉴于思维意象的选择性特征,设计不是对主体形象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形象的总体结构特征进行选择与抽象简化演变,通过设计的外在“映象”转化为胸中“意象”,最终经由观者的感性经验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禅韵“境象”,形成“简而能远,淡而有味,意境空阔”的禅境审美风范。在禅宗哲学中把心念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并非禅的真正本意,禅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观物的本身,一切自在来去。《檀钓》香座(图2)取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古诗悠远意境,捕捉蓑翁形象的突出意象特征,并抽象简化为简洁素朴特征的造型属性结构,坐拥江山,激荡回旋,香气氤氲,禅机隐现,沉静中不失灵动。通过使用者主观的想象力的投射,与江山、山水等象征形象产生联结,激活记忆与联想,进而融合产生感性的精神维度的禅境想象、丰富审美的层次并在禅意中心性浸入与灵魂净化。设计中需将陶瓷产品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进行意向脉络的统一,在形象鲜明的造型中超越形式的简单模拟,上升至引导观者进入内敛物象境界的审美体验,留下广阔的联想空间与画外之旨,最终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与“亦实亦虚”之禅境。
2.3交互秩序映射
通过主客体间的交互秩序构建情感体验,强化陶瓷产品叙事的感染力。禅宗哲学中崇尚“动静不二”与“因缘而合”。通过陶瓷产品交互过程的“动境”,演化到人与自然的“画境”,诗意传达“意境”。“禅师动中的极静,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动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窗境》茶具(图3)整体设计营造出清明洁净的产品形象,通过泡茶的体验过程让使用者获得美感,透过镂空的窗格观看沏茶过程的壶中天地,如同在南方古典园林中透过窗户欣赏美景,看着片片绿色茶叶水中漂浮继而慢慢沉入壶底,完成从动态到静态的过程交互。于审美中感受自然之物,万籁皆空中坐拥宁静,借茶益思并引发观者的诗情与画意,茶具设计中师法自然营造静谧与清净,而其中的忘物与精神寄托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禅学思想中的超越时间与空间观念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瓷产品设计中可以通过交互秩序建立人与产品间的对话与思考,使人、产品、心、境高度贯通,穿透时空界限组成空间场景,传递审美意境的圆融以及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物我合一的融汇,进而涤荡观者精神世界,营造空明的心境。
3禅意美学下的陶瓷产品诗性语言语形秩序
禅宗的教义精神精髓是“般若”和“佛性”的观念。“般若”强调“一切皆空”,“佛性”主张“顿悟”,两者综合致力于启发人的悟性。在陶瓷产品语形塑造中,亦应重视对知觉经验的把握,使观者通过观念回归禅意美学价值观。
3.1空寂净素之美
通过设计手法上的“无为而为”与“以静制动”,对内容、符号、色彩进行制约性控制,如图4通过形式的极简凸显产品的本质意义与内涵。充实的精神留白、回归本源的朴素色调,在禅宗传统美学的辩证观念中,“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空”与“满”之间存在隐喻关联,极简造型诠释对大者无形的追求,通过简素与节制沉淀洗练美感,并给人以最大限度的思考。
3.2瞬间永恒之美
禅宗哲学中的“顿悟”是指某一瞬间突然醒悟,设计中模拟自然情境,从最平凡的语形中诠释生命之美,通过无意识感受激发瞬时共鸣,关注感性与直觉的体验与内心体悟,唤醒沉睡的感官以及平静、谦卑的心性,达到人与自然心性的联结。
4结语
禅宗的终极目的是超越现世的有限性和生命的非绝对自由状态,提升至生命永恒的绝对自由境界。陶瓷产品设计本身作为文化维度的重要认知路径,可以实现文化观念的表意与外化。立足于禅宗哲学内涵,突破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双向禁锢,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将物质客体的静观转向为使用者、陶瓷产品与自然宇宙所共同组成的有机生命体,超越产品本身的功利性,扩大其生命方式转向禅的精神层面进行抽象与思辨,以精练的设计语言创造禅意美学观,以禅意美学情态作为审美框架,使产品超物质性升华到诗意主体性的存在,融入文化形态与审美意识,完成意与境高度契合的美学意义的建构,进而体验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超越。通过陶瓷产品传递体悟自然之道与天地之美,传递给使用者体悟深层的生命内涵促使向生命本真的价值进行回归,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照,展示禅文化的永恒活态魅力,达到审美精神的最终归宿,实现从“物以致用”到“用以致情”。
参考文献:
产品艺术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色彩设计;产品造型;环境艺术;展示设计
1 色彩与人的关系
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可多方面反映人们心理审美的视觉感受,直接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人与光色等)。[1]因此,色彩设计的研究应根据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人的情感,观念,习惯,情报活动,法律,舒适性和其他限制。所以,设计师重点是设计产品色彩,以达到人的各种不同要求。
首先,从色彩对生理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色觉是一种感觉,感觉与其他颜色同样也存在适应。在色彩的色觉变化的影响所造成对人类眼睛的刺激,即颜色适应。为了适应特定的颜色到另一个颜色,它必须适应作为色带的颜色添加成分,那么这种感觉会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颜色,它主要是指工作能力,提高视力,减轻视觉疲劳的生理作用。在色彩视觉上,人们可以根据色相,明度和纯度,以了解一个或多个对象(在依靠非亮度对比色在视觉识别智能)之间的差异,从而增加了识别的敏感性。[1]当对象具有色彩对比,即使在亮度、对比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也有良好的视觉条件,眼睛不会疲劳。
不同颜色的身体机能等生理过程发生在不同的角色,甚至影响内分泌系统,水盐平衡,血液循环和血压。例如,红色很容易让人兴奋,促进快速的心率,提升血压的功能;蓝色调,使各器官趋于稳定的功能,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脉搏减慢;绿色,黄色和紫色中立,但紫色有负的生理反应,因此在工作场所更多的使用黄绿色。
其次,从色彩对人心理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人对色彩感觉的完成首先要有光、要有对象、要有健康的眼睛和大脑,其中缺一不可。有时两个颜色在人们感觉心理的性质,一个情感型,可也成为情感功能,每个人的经验、文化教养和其他因素,其他普通型的感情,这情感功能对人的关联依赖,这是一种特定的颜色和生活经验的东西,看到接触到的事情。[2]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看到了一种特定的颜色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有的人甚至对某些颜色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自然环境或协会中,这是心理状态和本能的反应,而有些则是由于长期经验已修复。该协会是分为特定的颜色协会和抽象的协会。研究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特点,尽可能设计形式美的产品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
2 对流行色的把握
流行色是一个外来用语,其意思是指在一定时间、地区内深受人们喜爱的几种或几组合乎时代风尚的色彩,也可以通俗的译为“时髦色”。[2]流行色具有时髦、新颖、变化快、敏感性强等特点。
流行色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消费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本、香港等一些消费水平很高的市场,流行色的敏感性更高,作用更大。英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法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瑞士、捷克、荷兰、西班牙、联邦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于1965年联合成立了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该组织每年举行两次色彩专家会议,确定第二年的春季和秋季的流行色。流行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国内流行色协会于1982年开始,在198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流行色的协会。[3]流行色在中国同样也有很大的应用范围,除了服装服饰类产品以外,汽车、家居、电器产品甚至室内环境都有流行色应用问题。
3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工业产品设计的色彩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形式,形状与颜色相比,颜色具有一个更直观,更激烈,更诱人的魅力,所以该产品是好或坏的色彩处理性能与内在品质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的外观相称,并满足用户的审美要求,负责协调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提高效率,创造一个人造的舒适的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产品的设计,必须把重点放在考虑颜色的问题上。可以说,在人类的视觉感知中,颜色对产品存在整个第一幕形象夺人的潜在偏见。产品的颜色,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协调或弥补某些缺陷的造型,以使其更加完善,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青睐的感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不合适的产品的色彩处理,不仅影响其功能,整体造型及产品的销售,而且很容易摧毁工作中人们的情绪,使人产生枯燥,乏味,寒冷或无奈的情绪,分散运营商的关注,降低工作效率。因此,产品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颜色更不能被忽略,可以说,颜色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在产品造型色彩设计中掌握好色彩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分析:首先,满足产品功能要求。广泛的工业产品,不同的功能,他们可以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以完成其功能效用。该产品的特点和色彩结合,以符合该产品的功能发挥,并取得良好的结果。其次,满足作业环境要求。产品造型设计中的颜色也应考虑使用环境。从地理位置上讲,产品一般以温暖为好,在寒冷地区,让人们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户外使用的产品,根据它的周围的颜色或背景颜色,为提高用户关注和认可,以高纯度的颜色与背景颜色形成强烈反差。产品所使用的设备和周围的条件和环境,一般使用低纯度,明度和温和的冷色调在室内照明。在一个纯粹的,干净的环境,应使用高纯度的温和的浅色调。再次,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档次的这种变化,也改变了人们对美和追求美丽的标准。在一定的时间,某些颜色受人倾向,这些颜色因在某一國家受人民的欢迎,而大受欢迎,这是流行色。创新,现代风格,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新颖性的风味,能适应人的心理变化,结合广告的宣传作用,因此常常为流行的色彩和符合产品销售条件的颜色,如此受欢迎的颜色会在一段时间内,特别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颜色。
总之,产品的色彩,首先应该是有利于人们使用的,在使用时给人们带来温暖的感觉,有一种舒适,安全,幸福和美的享受。如用在机器设备上,一般最好是纯色,使整机看起来更加坚实。如用在工作台上,则应采用浅色调,以减轻工作人员的沉闷感。
参考文献:
[1] 裴俊超.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曹雁飞,徐晓亮.产品造型设计中的绿色思想[J].包装工程,2008(02).
[3] 李吉.光影在建筑室内空间的艺术表达[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孔键,丁敏,新汶.现代室内光环境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高馨.照明心理的灵性把握[J].科讯信息中心,2010(01).
[6] 王玫.浅析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规律[J].大众文艺,2009(07).
[7] 李文华.室内照明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产品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研究 篇7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能否在第一时间里推出自己的产品往往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据估计,约80%的设计为变型设计(Variant Design)和自适应设计(Adaptive Design)[10]。这类设计基于已知的求解原理,只是在体现设计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大多数设计过程是基于以前设计知识的重用,捕获这些设计知识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重用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设计重用根本上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充分挖掘、利用企业现有知识和资源,加速企业的知识转化为竞争优势,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支持新产品的快速开发;减少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风险;保护企业的设计知识,使知识和经验得以继承、发展,避免人员的变动而造成知识流失。
蔡波等人[1]在对设计重用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粒度层次的概念设计重用框架,使PDM系统成为概念设计重用的系统平台。英国学者S M Duffy等[2]人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提出了设计重用的过程模型。王玉等人[6,8]对现有设计重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识别概括出设计重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基于计算机的设计重用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理论体系框架;并总结概括出设计重用的使能技术,即CAD技术、AI技术和Web技术,提出了基于这些使能技术的机械产品设计重用框架、模型和策略。张东民等[7]研究总结了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策略及技术,包括CBR、KM/KBE及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模型框架,对产品设计重用研究、应用及开发支持产品快速设计的设计重用工具和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绿色设计思想提出了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设计约束,利用IDEF0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建模,并探讨了产品设计知识的重用过程。
2 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
本文讨论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确切地说是基于绿色的设计重用,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绿色设计的重用也在有意与无意间进行。软件重用是对软件代码的重用,但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设计本身的重用,在某种意义上设计活动中获得的设计知识的重用更为重要,这种重用是更高层次上的重用。图1是一进化的设计过程模型。其输入为产品需求,输出为产品描述以及设计过程中获得的设计知识。这一知识又被返回到设计重用系统供下一设计过程重用。
定义:绿色设计重用是对设计本身及设计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的重新使用,是将过去设计的信息、知识或者经验应用到当前的设计活动并融入基于重用的绿色设计思想。
3 设计重用过程的IDEF0建模
产品设计重用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产品设计重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通常描述为线性化的系列事件。参考文献[9]、[10],一个通用的、一般化的产品设计过程形式化的描述应为:设计规范-设计分析-详细设计-完善设计。
设计重用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伴随着产品设计的每一阶段。文中利用IDEF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产品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产品设计重用过程是一个逐步迭代演变的过程,根据产品设计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基本包括4个阶段:(1)根据客户、市场、企业需求等制定新产品计划及产品设计规范;(2)依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分析;(3)由产品规范制定出详细的新产品设计方案;(4)完善设计及归档。迭代作为产品设计的内在特性嵌入在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与此类似,设计重用特性也同时贯穿于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根据新产品设计流程、设计重用与新产品设计的相互作用及IDEF0建模规则,支持设计重用的新产品设计过程IDEF0模型如图2所示。
设计重用存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产品设计的策略、设计概念和配置以及设计原理实现等,图2清晰地阐明了设计重用对产品设计的作用。图1表明新产品的设计必须从需求(用户需求、企业自身需求)、相关设计约束(绿色约束、指令约束)、经济技术需求(市场经济前景、技术变革、竞争对手)等信息的调查、分析、综合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进行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澄清产品设计的规范、设计概念、系统的功能结构、总体布局配置以及最终的产品设计文档。作为产品设计的“前端”,在新产品设计中,各类信息的收集,尤其是市场/用户信息,信息的分析、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产品未来的成败。图2是图1中节点的进一步分解,清晰地描述了支持设计重用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型。图中的I1,I2,I3,I4表明了在各个设计阶段之间以及各个阶段内部迭代特性,不仅有顺向迭代还包括逆向迭代。绿色设计重用的迭代机理为:
4 设计知识的重用
通过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的研究分析,可以知道在产品知识设计重用时,如何找到与设计产品特征相同的设计知识,是绿色设计重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利用相似度分析方法,检索判断以往设计知识能否用在新的设计中。
产品的相似度即产品A与产品B之间的相似程度,记为Sim(A,B),Sim∈[0,1]。当Sim=0时,表示A与B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当Sim=1时,表示A与B完全相同。在0与1之间,表示两者有一定的相似度。Sim越大,说明二者的相似程度越大。
不妨设产品(对象)A可表示为A={a1a2∧an},这里ai表示产品的第i个属性,可由一个三元组表示ai={Nivipi],其中Ni表示属性名称,vi表示属性的值,pi是属性的权值,表示该属性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度,权值越大,该属性越重要,且由此可见,我们将产品用一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集进行量化描述,这种结构化组织形式利于设计知识的管理的检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也可以是组成产品的一个基本部件甚至可以是一个零件。该数据集直接关系到对象匹配效率和准确度,因此,产品(或对象)的属性划分将是十分重要的。
按产品的不同属性类型,将产品的属性相似度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2]。
(1)当属性为确定的数值时,其相似度为
其中,x,y∈[α,β]。
(2)当属性为模糊值时,其相似度为
Sim(x,y)=1-|f(y)-f(x)|,
(3)当求解确定数据x与一取值范围[a,b]的相似度时,
产品(对象)A和B之间的相似度计算过程为:先计算A与B对应属性间的相似度Sim[a1,b1],Sim[a2,b2],……,Sim[an,bn],然后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A与B之间的相似度,即
在设计重用环境下,要想在庞大的知识库找到两个相似度最大的设计实例,其步骤如下:
(1)设计人员必须提供拟设计产品或部件的属性集及对应的权集;
(2)计算机检索设计重用知识库,找出含有属性集(或主要属性集)相同的所有产品;
(3)分别计算拟设计产品与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并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产品;
(4)最后该产品的设计知识即为拟设计产品的设计基础,完成设计知识重用过程。
5 结语
基于绿色设计思想的设计重用技术对产品设计具有很大影响,研究绿色设计重用的方法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DEF方法相对于其它系统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突出优点,目前,IDEF方法在我国CIMS应用工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采用IDEF方法进行复杂系统、产品设计分析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绿色设计重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中对产品相似度匹配分析,进行设计知识重用和分析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蔡波,陆继翔.产品概念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7):154-156,159.
[2]Duffy A H B,Smith J S,Duffy S M.Design reuse research:a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ds.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Bury St Edmunds:Professional EngineeringPub,1998:43-56.
[3]Finger S.Design Reuse and Design Research][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3-9.
[4]Shahin T M M,etal.A Design Reuse System[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63-72.
[5]Wang T,et al.Recording and Reuse of Design Strategies in an Integrated Case-Based Design System[J].AIEDAM,1994,14(8):219-238.
[6]王玉,邢渊,阮雪榆.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9):767-768.
[7]张东民,程筱胜,等.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2):10-11.
[8]王玉,邢渊,阮雪榆.机械产品设计重用策略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5):21-23.
[9]Pahl G,Beitz W.Engineering Design:A systematic approach[M]//Kenwallace.springer-verlag.The Design Council,1988.
[10]Stuart P.Total design:integrated methods for successful product engineering[M].Workingham,England:Addison-Wesley Pub.Co.,1991.
[11]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产品包装绿色设计研究 篇8
伴随全世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用户对产品包装设计的评定指标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加之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为此产品的包装设计不能以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 必须将绿色设计贯穿于产品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产品包装绿色设计研究, 为此我们预计, 绿色设计将于未来的产品包装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
一、产品包装绿色设计
产品包装绿色设计是指遵照环保要求的包装又称生态包装或环境友好包装, 其最终要求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自然环境不产生污染, 对人类健康不产生危险性, 并能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绿色包装设计要求节省材料, 降低包装中产生的废弃物, 包装容易再生利用、重复使用及回收利用。同时焚烧过程可以回收热量, 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通过填埋可以自然降解。过去产品市场使用的包装材料大多采用价格低廉加工技术要求较低, 同时可以印刷的不能降解的塑料原料。这种原料在产品包装中的使用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长期性的污染。
二、绿色包装的生命周期
包装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绿色包装生命周期和传统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两类。产品绿色包装设计要表现出人性化的思想, 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灵巧、方便、舒适的产品包装设计需求。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深入, 用户的自由选择性逐渐提高, 用户的消费需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产品包装设计不单要满足装饰效果, 还要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要求。以人为本的产品包装设计思想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充分为用户考虑, 提高产品包装设计的方便性、灵巧便携性及环境协调性。产品包装设计要注重产品包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消费的全过程。通过产品绿色设计充分发挥有限的自然资源和利用能够回收的原料生产包装产品, 并充分思考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产品包装传统设计方法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原料的采用, 通过加工生产包装产品, 最终到产品在市场流通之后结束。绿色包装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包装原材料的生产, 产品包装生产制造、装配、包装运输、销售、使用, 直到回收重新利用等的全过程。产品包装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有原料的使用和消耗, 最后进入自然环境的循环过程, 造成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伴随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包装设计更加注重外观设计, 对包装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重视不足, 为此产品包装设计应该向绿色包装设计不断发展。
三、产品包装的绿色设计方法
1、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贯穿于产品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从事产品包装设计时, 要充分论证包装原材料回收的可能性, 成本高低以及处理方式, 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有关的一整套问题, 以实现包装资源原材料和自然能源的有效充分利用, 将产品包装设计的开环运行模式转变为绿色设计的闭环运行模式。废弃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情况。废弃的包装仅仅是从包装的功能层面而言, 如果将废弃的产品包装分解为更小的单元, 则它们将会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只有按照科学有效的方式, 找到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 对于包装产品企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节约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可见产品包装的循环设计不单单延展了传统包装产品的生命周期, 而且也大大地降低了人类在进行产品包装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2、模块化设计
产品绿色包装模块化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包装品种规格, 生产成本和产品包装设计周期之间存在的矛盾, 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绿色包装设计的更新换代速度, 有益于产品包装材料废弃后的回收利用, 拆卸利用, 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的保证。例如:大型家电的包装设计产品可以在尺寸和规格上进行统一的模块化设计, 拆卸后能够折叠成一些简单的家具或者用于其它产品的包装, 不至于家电包装打开后废弃包装产品, 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产品包装的使用价值, 减少因进行再次加工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的不同属性, 不同规格的产品包装造型进行功能及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出产品包装中一系列功能及造型模块, 通过这些模块组合和选择可以组成不同的产品包装基础块, 满足不同的产品造型设计的包装需求。
3、原材料设计
产品包装的原料绿色性对于产品包装绿色设计有重要影响, 目前世界流行被称为”绿色包装”的纸包装原料, 因为它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 很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能够很快进入自然循环中。这种绿色包装已经成为世界产品包装设计竞争的主流之一, 创造出产品包装新的使用经济价值和内涵。一些学者还从仿生学层面及环境条件因素, 研究天然包装的价值, 探究自然的奥秘。希望能从诸如豆荚的”颗料”包装、鸡蛋的气室防震功能和薄壳建筑式构造、桔子的”缓冲式”包装等自然包装中探索绿色包装的新思路。产品包装设计人员在产品包装的使用和处理方面, 既要减少产品包装费用, 又要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传统的包装设计注重于直接使用的价值, 忽视了产品环境价值和包装价值之间的相互影响, 忽视由于环境导致的产品包装制造的成本及使用的成本, 而新的设计方法要求将所有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思索, 这意味着产品的价值形态发生了改变, 并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价值创新设计的评估, 据此来评价产品包装的价值标准。
结语
产品绿色设计一方面要思考产品的功能和外观, 还要从绿色思想出发, 本着对全世界负责的高度不断重视绿色环保设计对于整个世界的重要影响。产品包装绿色设计思想不仅局限于产品包装设计行业, 更要广泛的深入市场。产品包装绿色设计和产品设计充分融合在一起, 不仅仅让广大用户收益, 还能促使全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和谐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产品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论述了产品绿色设计的方法, 为不断提高产品包装设计的环保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产品包装,绿色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研究 篇9
1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1 考虑功能因素
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才能使产品得到好的生产和销售, 可见产品是功能的载体, 功能是产品的实质, 而且产品的销售都是采用实体形式, 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产品的功能。因此, 在对产品进行制造和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产品的功能为核心,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优化设计, 为实现功能的最优化提供可行方案, 比如, 在进行医疗器械的形态设计时要围绕提供最优的治疗为中心展开。同时, 对产品概念设计时要合理安排实现功能的紧密结合。
1.2 考虑构成因素
产品概念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产品元素的布局, 对产品的构成元素进行有效地分解和组合得到最优的产品, 上述操作过程被称为定量优化。在此操作中设计师已经对各类组成元素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形成了有序的位置安排。虽然构成产品的元素可以出现多种组合方式, 但是经过筛选之后, 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只有那么几种, 因此通过对产品构成元素布局设计的研究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最优化。另外, 不同产品的构成因素存在细微的布局差异, 但是不同方案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产品中某些细微功能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凸显产品的个性化。
1.3 考虑形态因素
由于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 工业设计中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 并在进行各方面设计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形态的设计。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要对各类形态因素与知识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 促进产品形态的最优化。形态作为实现产品功能的介质, 应该得到设计师的重视并围绕形态进行设计, 充分反映产品的经济家价值、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1.4 考虑色彩因素
色彩作为构成产品的重要组成因素, 往往可以给人们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 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评价。同时, 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激发使用者的内心, 使其与设计师产生共鸣, 好的色彩处理还可将产品的内涵和意义更加直白地传递给消费者, 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如果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运用, 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还可以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产品的销量。另外, 设计师在进行色彩的使用时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知识, 用不同颜色传递给消费者不同的设计理念, 比如采用红色表达产品的热情, 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利用代表理智的蓝色让人冷静下来。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还有对产品面向的群体, 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色彩, 防止出现相反的设计效果。
2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可以采用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促进产品的概念设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法, 为此笔者将列举部分方法和使用方式:其一, 类比法。运用此方法时设计师要对相关类似的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 将产品存在的优秀设计方法和思想运用到自己产品的设计中产生新产品;其二,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当设计师难以对产品进行再次设计时, 设计师可以对自己设计思维和逻辑方式进行适当的逆向, 并对设计顺序和设计方法做出调整, 或许可以有新的收获;其三, 采用移植法。此方法与类比法相似, 区别在于移植法是将其他领域的优秀技术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应用;其四, 选用列取法。设计师为了更好地对新产品的功能和特征进行了解, 可以运用表格和图形方式进行呈现, 获得对新产品的准确评价;其五, 综合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将与产品概念设计中有关的材质和材料、机理处置方式等运用到新产品中;其六, 采用仿生学。由于大自然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发展, 形成很多优秀的结构、形态和功能, 设计师可以将其巧妙的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发明和改进中, 使产品设计更优化。
3 结语
工业设计中的概念产品设计不是对某一产品进行单纯的设计, 而是重在将新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传递给消费者, 让设计的产品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为此,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可以进行大胆尝试, 为产品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静.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 2006-04-30.
[2]刘艳.产品概念设计研究及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运用[J].天津大学, 2007-06-01.
产品艺术设计研究 篇10
一、产品设计信息可重用性
在产品设计信息的可重用性是指与企业在进行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将之前产品有关设计信息再次使用的能力, 可重用性的作用就是用来衡量产品设计信息是否具有可重用能力的一种标志。产品设计信息重用一般用在产品的设计原理、设计需求信息、功能信息以及相关设计知识与经验。高层概念设计信息具有十分良好的功能共性, 而且它的抽象程度也很高, 但是却很难用形式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对它进行描述, 其可重用性的大小也就难以利用显式的方式进行衡量, 一些产品的部件设计信息虽然功能共性及其抽象性都比较差, 但是它具有的模块性却十分良好, 因此, 利用产品的一些部件在其他新产品及其产品系列中使用频率进行可重用性大小的客观衡量。对于某一款产品的某一设计信息来说, 是可以通过一些项来进行其属性、特征表征的, 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 将这些项和特征值进行确定, 让其作为判断设计信息能否重用的依据。
概念设计是一种超潜意识的设计, 也是在进行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初步的构思, 设计师采取某一些的设计方法和借助某一些的设计元素来进行设计创意的表达, 重用设计时就是将设计思想的重合度来判断其时候重用, 当然也可以抽象这种思维方式, 更高层次的重用。产品功能上, 当新设计的产品与以往产品的功能需求相同, 就可以将原有的设计信息重用, 进而满足新产品的功能需求。在产品材料和色彩的设计上, 一些产品会因为材料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设计中将不同的材料和色彩进行积累, 并将其收集和整理分类, 将其风格和用途一一注明, 当需要重用设计, 就可以按照产品风格及其部位特征来判断是否需要重用, 以及应该怎样重用。
此外, 产品设计信息的可重用能够有效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而且一些新产品的设计都是基于原有产品所进行改进的, 也就是说原有产品的可重用的设计信息就有很多, 所以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设计师的设计工作量, 同时也能减少产品生产的准备时间, 加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进度, 这样既能够增加企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还能大大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新产品中如果有重用原有产品的部件, 那么新产品的质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因为这些重用部件在之前旧产品生产实践中就早已得到检验的, 代表是合格产品。与此同时重用本来就是环保的, 即使是对产品设计信息和数据的重用, 也是符合环保需求的。
二、产品设计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产品设计资源管理DRM是一个全新技术资源管理技术, 它是在PDM、知识库技术以及设计原理获取上所建立的, 其目的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已有产品设计资源信息的重用。PDM技术的出现的目的是帮助解决三个方面的计算机管理问题, 分别是技术文档、CAD文档以及大量工程图纸。技术原理获取技术, 它是为了将更好的管理、设计以及学习支持提供给设计者, 其中设计支持就包含有信息可重用支持, 也就是通过把设计原理视作历史知识索引的方式, 也可以是进行设计推理与决策的时候利用设计原理本身的方式来支持涉及重用。而知识库技术是一个基于知识并且智能的设计产品建模系统, 设计知识库可以更方便进行知识表达、共享、获取以及重用的协作, 它是建立在大量产品信息知识基础上, 通过搜索引擎的途径将可重用的设计资源提供给用户, 是在普通设计数据管理中分布环境的情况下, 用以解决知识共享的问题。
在众多定制集成设计系统里面, 产品设计资源库都是在产品设计仓库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 产品设计仓库是一种基于产品功能结构与需求的产品设计信息数据库, 其中包括产品外在显示信息以及决定显示信息的内在隐式信息, 比如设计知识、关系和约束等。设计仓库是用于公共设计知识的表达、共享、获取和重用, 它所管理的对象是某个特定设计产品的模型, 亦或者是基础表达、基理以及界面的建模系统, 也就是设计产品的相关内容。设计知识库是支持基于知识的设计开发过程, 知识是存放于设计知识库中的, 它们可以让设计的产品全部生命周期里每个阶段的知识表达、共享、获取和再利用的可能性变得更高。可重用产品设计信息的模型是产品设计信息库的管理对象, 它通过全面描述产品的设计信息, 利用多视图以及分层次的表达方法, 支持产品设计信息的重用。多视图是指通过四个视图把设计信息模型从不同侧面进行设计产品属性信息的反映, 而这四个视图分别是结构、行为、功能以及需求。每个视图都是由一棵从上到下的分解树所构成的, 以此将其分解关系反映各视图模型上, 有宏观再到微观, 又由抽象到具体, 反映出顶层产品设计信息经过传承方式逐渐向下传递。分层次也是自上到下, 按照产品的结构层次进行逐步细化, 减小其信息模型粒度, 进而体现出各个视图在相应层次上所具有的相互映射关系, 同时将结构视图作为信息载体。
设计资源库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所存入库中的设计信息对象进行索引的编辑, 也就是每个对象都对应一组表示属性, 亦或者是轮廓, 而一个对象的轮廓就代表一个重用对象。在设计信息可重用模型中, 高层特征信息是其重要的特征, 比如客户的需求、其产品的设计原理、实际功能以及约束等, 因此, 在产品设计信息库之中对产品设计信息模型对象进行的索引, 就应该包括这些高层特征信息, 当这些特征信息在进行设计信息模型的建立时就早已关联起来, 然后就根据某种分类方案进行重用设计信息对象索引的编辑。设计信息库不仅仅需要允许完全匹配或者部分匹配候选对象的检索和查询, 还应该允许进行浏览共享某种功能的各个对象。
三、结语
产品设计信息可重用性是关乎着产品大批量制定和设计的效率的, 也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新产品大批量定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产品设计信息可重用性的开展以及研究产品设计信息管理关键技术是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点, 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发展的方向。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产品设计的周期长短、质量的优劣以及客户对结果的满意程度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而且产品设计信息的重用是对设计本身及其活动中所获取的知识再次使用, 有效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关键词:产品设计,重用性,资源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彭文利, 谈娟娟, 史丽侠, 徐菲.皮革制品设计信息的可重用性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8 (1) :62-66.
[2]伍英杰.面向机械产品设计的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3]朱保廷.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机械产品形象系统设计研究 篇11
摘要:产品形象系统是企业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产品形象系统设计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建立的过程,可以从产品周期、产品家族、时代发展三个维度考虑。产品周期维度是产品形象系统构建的基本维度,应在设计理念与策略、造型、人机界面、工程规范、宣传销售等方面对产品形象进行统一而连续的塑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形象系统不断完善,这时的产品形象则要彰显产品家族特征,通过对机械产品的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参数和生产过程的可重复使用性,以体现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产品朝着智能化、模块化、个性化、多功能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机械产品形象系统设计理应在延续产品稳定性和不断创新的平衡中不断地发展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在技术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2015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中国有8家企业上榜,前10名中,中国企业有2家[1]。但是,国内大多数机械企业在过去只重视工程技术创新,忽视了设计体系的构造和均衡发展,这导致其所生产的机械产品无法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产品为中心,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其构成独特且具有延续性的设计风格,可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辨识度高的产品形象能极大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立足于中国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产品设计研究,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与我国制造业相匹配的产品形象系统,已成为当今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通过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考察,从产品周期、产品家族、时代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产品形象系统理论模型,以供学界参考。
一、PIS理论研究概述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产品形象系统(PIS)在概念、理论归宿、总体构成及评价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比如,李良[2]在《工程机械产品识别设计策略研究》中运用形态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阐释了产品意象、产品识别的概念及其关系,提出了产品造型识别特征群这一概念;张凌浩[3]在《基于基因遗传理论产品形象的延续与更新方法研究》中,对生物科学中的现代遗传及变异理论与产品形象延续及更新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为产品形象创新与品牌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车承刚等[4]在《工业设计产品形象系统建构之研究》中,运用“期望价值理论”建构出了基于体验经济概念下的产品识别系统;杨道陵[5]在《产品形象系统PIS建构脉络》中,叙述了产品形象识别系统建构的4个阶段,即企业核心理念与产品策略研究、产品线形象框架结构研究与建设、产品模板系统与设计指导、PIS管理体系的制订与实施。徐娟燕等[6]在《基于PIS的焊接系列产品造型设计研究》中,从产品形象的理念建立和视觉设计两方面对焊机、焊枪和焊帽3款产品进行了系列化造型设计,为同类设计提供了参考;张久美等[7]在《基于产品形象的大型机电产品外观视觉形象建构》中,通过理念识别、核心要素分析、造型特征设计等,倡导将产品形象的设计方法融入机电产品设计中,以塑造并提升大型机电产品的整体外观视觉形象。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对产品形象作如下理解:从狭义上讲,产品形象是产品在用户群中的视觉形象,是产品的视觉外观,是暂时的;从广义上讲,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视觉与知觉上产生的、有关产品印象的集合[8],产生这些印象的主体除了使用者之外,还包括决策者、潜在购买者、销售者等,是他们对于产品的视觉形象、使用体验、引发的联想等经过大脑分析处理后的形象,是对产品的一个综合的认识和印象,是持久的。
目前,学术界对产品形象系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产品形象系统进行理论模型构建,PIS构建中仍存在大量企业形象系统(CIS)理论的影响,缺乏以产品为核心的宏观系统的研究。
根据现代系统科学,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产品形象也是一个由产品形象相关元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各元素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产品形象系统设计将会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也是工业设计从单纯产品型向策略型转变的重要体现。
二、PIS与CIS的关系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械企业需要面对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竞争,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国外的CIS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但在推行CIS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更偏向于运用图像符号来表现意义和形象思维,没有建立起连续的产品形象,导致识别意向模糊,无法传达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企业文化内涵;再如,企业文化理念与品牌的塑造需要长期累积,而部分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缺乏资金,急于求成,眼光短视,对发展CIS兴趣不大[9]。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PIS更具实效性,也更加符合我国机械企业的实际情况。对PIS与CIS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对PIS的深入研究及其理论模型的建立。
PIS设计是产品的内在品质形象与外在视觉形象的统一,是塑造CIS的重要途径。PIS的主体是产品,CIS的主体是企业;产品形象的传播方式是产品的塑造,企业形象的传播方式是视觉识别;PIS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建立起稳定的、具有延续性的产品品质形象,CIS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市场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市场的基本单元用户直接、密切接触的是企业的产品,所以要想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塑造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有品质的产品形象。PIS是CI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子系统。PIS从产生起便伴随着设计策略,包含着企业文化内涵,在企业所处的具体阶段进行相应的产品形象塑造。
PIS具有高度的提炼性和继承性,它为企业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CIS的建立不一定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发展,也可以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扩张,是一个庞大而又持久的工程。从局部到整体的扩张,就是要根据各子系统的重要性区分优先级。PIS是CIS构建的主要方面,其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来说,应优先建立PIS。在PIS构建的过程中,应对CIS进行信息反馈,使之不断发展完善。CIS的发展指引着PIS的方向,PIS也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优胜劣汰,不断完善,将信息反馈给CIS,避免CIS的发展出现偏差。
三、机械产品形象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机械行业迅速成长,市场对于机械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获得快速发展,我国机械行业在发展中一度偏重于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而忽略了产品形象系统的设计。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重合)的特定阶段,机械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调整,除了更新技术外,还应建立起稳固、高品质的产品形象,这对于产出价值最大化具有战略意义。相对于普通的日常消费品,机械产品面向专门的行业市场,因此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应与日常消费品有所不同。
对于机械产品形象系统设计而言,应从全局着眼,树立整体观念,不断优化目标,使系统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将机械产品形象系统看成一个开放系统,结合机械产品的特点,从整个品牌发展的角度展开分析,可知:企业在刚开始构建产品形象系统阶段,产品形象系统的构建主要依附于产品研发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随后在整个产品周期中,产品形象开始在市场中发挥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产品的种类在不断地增加,形成产品家族,这时的产品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家族中各成员的共同表达,传达出企业文化内涵,以便与其他企业产品区分开来。时代在变迁,在企业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这时的企业形象系统构建已较为完善,影响产品形象的主要因素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在机械企业发展的初期,产品形象系统是一维的,企业往往通过产品周期的各个环节来对产品形象进行塑造。当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时,这时的产品形象系统就达到了二维,可以着手产品家族设计,以增大市场占有量。在产品家族中,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生产周期,有些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有些则可以互相借鉴和通用,这时的产品形象是以家族特征的形式表现的,更加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形象系统发展成了三维,要考虑到科技、社会都在不断发展,新的趋势、新的技术、新的文化的产生势必会带来新的需求,这将影响到产品周期的每一环节。适应新的需求,产品形象系统中适合时代要求的元素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发展,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元素则被淘汰出局。在产品家族量变的基础上经由新的刺激因素会产生质变,存留下更适合时代的产品,这时候的产品形象更深入人心,存在也更加久远。下面分别从产品周期、产品家族和时代发展三个维度构建机械产品形象系统理论模型(见图1)。
1.产品周期维度
在机械产品形象系统设计中,一款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都伴随着产品形象的构造。产品周期维度是研究产品形象系统构建的基本维度。周期中的每一环节都影响着产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刺激、使用体验、情感联想等,对于产品形象品质的树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品形象设计过程中,应保持统一性和连续性,将单个的产品设计开发秩序化。下面从产品周期中对产品形象塑造产生影响的几个环节进行探讨。
(1)设计理念与策略
通过对市场、用户需求和企业自身定位的分析,明确机械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产品的风格与所要传达的核心理念。这是整个产品形象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纲领,用户最终接受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品牌观念都是在这一阶段确立下来的。由于机械产品的研发和使用周期相对较长,产品形象设计的理念与策略应具有前瞻性,既要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被用户所抛弃,又要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有差异化区分。
(2)造型设计
机械产品的造型设计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质。机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用户对其技术性的要求,但不能忽视其造型。产品造型将直接从视觉上影响到人们的心理,而这种潜在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到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应根据产品所要传达的理念来对产品造型进行设计,如大型机械,形态上应庄重,力度感要强,因为形态美可以通过视觉感染力来消除人们对于大型机械的恐惧,以增强其安全感;若是强调产品的高效率,产品形态设计上则应简洁、轻巧、流畅。产品色彩也应与产品设计理念一致,大部分机械产品在色彩上应偏向于冷静、沉稳,这是由机械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而非日常生活的特点所决定的;某些产品色彩应比较明快,以打破沉闷的感觉,但配色应和谐。机械产品工作环境特殊,材质是保障机械产品的安全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机械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钣金件,在与人接触的界面应尽量采用具有亲和力的材质。通过对形态、色彩和材质进行设计和整合,从视觉上对用户进行刺激,可引发用户的联想,从而形成对产品的整体视觉形象。
(3)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是机械产品直接与人作用的界面,除了使用界面外,还包括安装界面和维修界面。随着机械行业的拓展,机械产品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其操作界面应符合使用者的认知习惯和生理习惯,以减轻其认知负担和操作负担。人机界面的设计除了为使用者提供精确高效的操作界面外,还应在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中,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操作舒适度、方便性、无污染等因素,尽量减少机械产品自身和外部环境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需要从细节着手,而细节往往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体现。人机界面应从体验入手,对用户进行知觉和思维上的刺激,使之产生更深层次的产品联想与印象。从用户体验来说,获得宜人的、愉悦的用户体验,是决定购买某一产品的关键因素。即便部分机械产品的购买决策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用户体验也是影响决策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4)工程规范
机械企业的工程规范在机械产品形象的品质塑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机械行业的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依据标准化准则,产品的某些零部件、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应按照国家与行业统一的标准选用;产品的人机界面、说明书等所包含的符号、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也应符合标准。因为这些标准影响到产品形象的专业化、在安装维修的过程中的方便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5)宣传销售
机械产品的宣传多采用行业展会、专业刊物广告等方式进行,一些大型行业设备,一般用业务员拜访企业的方式进行销售。在宣传销售方面,产品的展示、包装、宣传册等的设计风格应与产品理念一致,以建立起统一的、整体的产品形象。
此外,在对机械产品的维修、保养、软件升级,以及产品使用寿命终止的后续处理中,企业若能给用户以周全的服务,会对产品形象品质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2.产品家族维度
一款产品在特定市场中成功地建立起高品质的产品形象,还不足以形成稳固的产品形象系统,会不断有其他企业新的同类产品对其进行冲击。产品家族的建立是中长期的产品形象系统建造阶段,如在没有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就开始着手家族化,其风险将是巨大的。不同层次的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机械产品的家族化就是要覆盖更广的市场,满足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产品家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不同的产品种类开发潜在市场。产品家族的核心是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参数和生产过程的重复使用性,以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家族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并使产品具有家族识别性,而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产品家族的每一款产品在自身的产品周期中,都要融入产品家族的通用特征,通过系列产品来体现产品形象的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在一段时期的机械市场中,标志性的产品家族特征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印象。而强化产品形象系统,可以加强机械产品与用户的情感联系。
3.时代发展维度
《连线》前主编凯文·凯利在《机器想要什么》一文中提到:“在技术的进化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与生命进化相同的趋势——走向普遍化、多样化、社群化和复杂化。”[10]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产品的DNA逐渐形成,从而逐渐进入机械产品形象系统的长期塑造阶段;通过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产品的特征稳定地遗传下来,不断繁衍。人们对于产品的使用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习惯了某一款产品并达到“专家”级的熟悉度时,便会产生更高的要求和期望[11]。同时,在不同的时代,科学技术、经济状况、文化潮流都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机械产品形象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依据系统固有的开放性特性,产品形象系统设计应重视并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兼顾全局,努力完善系统自身。机械产品形象系统一旦具有了遗传性,这种遗传性将指引产品家族特征的建立和单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形象的塑造。在实践中,对应不同的时代,机械产品形象系统适应时代的部分会作为体系发展的基因而保留并遗传下来,不适应的部分则会遭到淘汰,使得整个机械产品形象系统不断优化,并与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就像遗传基因会发生突变一样,产品形象中遗传物质也会产生不稳定传递,使产品形象特征出现新的变异,影响产品家族的进化,而“基因”突变是创新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产品正朝着智能化、模块化、个性化、多功能和节能环保方向发展,机械产品形象系统理应在保持产品稳定性和不断创新的平衡中不断发展完善。
四、结语
机械产品形象系统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性。系统的效能不是其构成元素的功能之简单叠加,而是依据所处的实际环境情况有机地组织起来,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从而使系统整体性功能达到最大化。根据国内机械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产品形象系统,使产品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这对于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树立稳定的、突出的、公众可信任的产品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8家中企上榜Yellow Table 2015工程机械50强[EB/OL].(2015-07-22)[2016-02-12]http://news.21-sun.com/detail/2015/07/2015072210494315211.shtml.
[2]李良.工程机械产品识别设计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张凌浩.基于基因遗传理论产品形象的延续与更新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7(8):170.
[4]车承刚,冯永华.工业设计产品形象系统建构之研究[R].台中: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东海大学,2007.
[5]杨道陵.产品形象系统PIS建构脉络[J].装饰,2012(5):133.
[6]徐娟燕,陈颖捷.基于 PIS 的焊接系列产品造型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5(1):126.
[7]张久美,胡光忠,徐刚.基于产品形象的大型机电产品外观视觉形象建构[J].机械设计,2015(2):123.
[8]杨颖,周立钢,雷田.产品识别在品牌策略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2):163.
[9]晏群,肖旺群.关于产品形象系统(PIS)理论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包装,2009(10):74.
[10]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02.
产品体验设计的方法研究 篇12
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 开创了工业设计的一个时代。这是源于机器工业兴起后, 人们对于批量生产的机器产品的反思。从19世纪开始, 工业设计师致力于产品的结构、造型、色彩、材质、包装等要素, 从而实现产品的易于生产和便于使用。然而, 经济向前发展, 仅仅满足人们对于产品功能的、美观的需要已经远远不够了。Richard Eisermann在2007年11月14日的英国Design Council Intersections 07会议上对产品设计曾论断:“……产品设计已经死亡了……这并不是说产品将不再被设计, 他们将继续被设计, 但是已经不会像过去的很多年那样被孤立地设计了。”Don Norman也认为产品设计进入了涉及多学科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候, 一个新的设计原则——体验设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它涵盖了诸多学科, 贯穿设计活动的始终。在体验设计思想的影响下, 产品设计的对象从产品转移到人的活动上来, 产品自身也由“主角”变成了为顾客创造美好的回忆与体验的“道具”。在新形势下, 面对设计关注焦点的改变, 传统的产品设计师需要转变设计思想、寻找新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体验设计的概念与层次
Schifferstein和Hekkert (2008) 给“产品体验研究”的定义为:对由人与产品交互而引起的主观体验进行研究的领域。Pieter Desment和Paul Hekkert举了一个例子来对产品体验进行了阐释:一个主人公在访问中国时买了个陶瓷茶杯。当他把脆弱的杯盖放到茶杯上时, 清脆的声音让他产生美的享受;他迷恋这个杯子, 因为这个杯子是个纪念品, 代表他去过中国;他发现茶杯的尺寸恰好符合喝茶的需要, 就产生对杯子本身功能的满足。“美的享受”、“迷恋”和“满足”都是杯子带给他的美好体验。
例子非常简单, 却提出并阐明了体验的三个层次或者说类型: (一) 人们对产品的直接感受, 即产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系列的感官体验; (二) 产品是否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 即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使用体验; (三) 产品具有的某种象征性意义, 这种意义引发的一种对产品的迷恋体验。
体验设计给产品设计的启示与方法
体验是复杂的多样的, 但是可以把体验设计的这三个层次作为产品体验设计方法的参考。文章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阐释如何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一、完善产品感官体验形式, 让产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感官体验
人们的视网膜、耳朵和神经细胞每天接收到各种产品无数的感官信息, 哪些产品能使我们把它保存在记忆里并成为永久体验呢?研究表明响亮的声音、绚丽的色彩以及粗糙的表面要比柔弱的声音、清淡的颜色和光滑的表面对感官的刺激更强烈。看下面这个例子。
新加坡的一家自行车商店Shingle Trek, 想推广他们的悬架山地车, 本地设计公司提供了一个巧妙而非同寻常的解决方案:创作了一系列海报, 每一张都具有独特的三维纸雕, 用这种凸凹不平的感觉来描述崎岖的地形, 从而让受众感觉到运动, 以显示出这种自行车的优秀潜能。海报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这个例子别出心裁, 在二维的情况下, 以三维形式展现, 创造不同一般的触觉效果。凸凹不平的海报, 似乎始终在召唤“来摸我吧!”。海报立意新颖、独到, 突出主题, 恰到好处。这样的海报通过增加独特的触觉, 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
合理地使用材料、色彩、肌理, 赋予产品引人注目的外形, 让其散发芳香的气味, 发出悦耳的声音……巧妙地满足人们的视、触、听、嗅、味觉的需要, 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感官体验, 有效地增强感官刺激程度, 也使人们对体验更加难以忘怀, 而且突出产品的某一或多个感官特征, 能够使产品更容易被感知, 促进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根据这一研究, 美国设计师为传统的产品增加新的感觉形式, 设计出了可发散香味的嗅觉电视, 可播放音乐的座椅;根据温度高低改变灯光颜色的花洒, 如图2所示。让产品给人体验的形式成为整体的、全方位的,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些产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二、精心设计, 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使用体验
产品设计师在满足人们对产品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更关注用户其他一些可用性的需要。这关系到产品质量的优劣和用户的满意程度。这些可用性问题在以下两种产品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一) 传统的机械产品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设计师在设计机械产品时, 要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高效、舒适等指标的追求。图3为太原理工大学为X400A立式漩涡式光整设备造型设计。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到了脚踏板、操作空间、控制面板等的位置、尺寸, 按钮的形态等, 以保证工人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解决这类产品的可用性问题, 涉及到使用人机工学、产品语义等学科的内容。设计师需要把这些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准确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
(二) 交互式的IT产品
可用性问题在交互式IT产品 (计算机软硬件、网站、消费电子产品、仪器设备等) 上表现愈来愈突出。近几年来, 产品设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以iPhone为代表的多点触摸移动通信设备的出现, 打断了设计师对五花八门的手机造型的畅想, 从而开始在一个个大屏幕的方盒子中进行新的探索。人机界面是否友好、可用, 成为设计师和使用者共同的关注焦点, 也成为交互式IT产品、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换句话来说, 人们注意力集中在了产品是否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上, 即用户能否用产品完成他的任务, 效率如何, 主观感受怎样。
迄今为止, 对IT类产品可用性的研究也有了阶段性的结果。针对交互式IT产品, 人们总结出了经验评估、用户测试、问卷调查等方法, 进行产品可用性的评估。研究的范围涵盖了人机工程、认知心理、行为心理等领域。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如眼球运动计测、大脑活动计测等被应用到可用性评估上来, 以找出产品可用性方面的问题, 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
可用性评估方法虽然相对完善, 但是, 随着技术的向前发展, 产品可用性的标准将不断提高, 更多提高可用性方向将会出现。模拟真实的环境, 就为可用性的继续进步点亮了一盏明灯。
2010年底,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推出了的3D购物商城测试版, 如图4所示。与人们熟知的网络商店不同, 3D商城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购物环境。3D商城中, 街道、商店、人群以及景观、导向图在这里全部清晰可辨, 接近于真实的商业步行街。象征自己的人物模型, 在鼠标的拖动下能够实现进出各个商店、选择商品、与其他购物者交流的操作。在这样的网络商城中, 购物者基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真实的购物感觉。模拟真实的环境, 使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变得形象化, 用户不用在学习、理解计算机的操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也就提高了可用性。
在强调用户体验的今天, 传统机械产品的可用性问题, 在设计中依旧值得关注。IT产品设计, 作为产品设计领域内蓬勃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其可用性问题亦需要广大设计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希望今后的设计师能在更深层次上带给人们良好的使用体验。
三、挖掘人们的内心需要, 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个人喜欢的物品可以是过了时的、褪了色的、陈旧的, 小小的装饰品、旧的布娃娃、一个奇特的杯子等等。这些物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 能够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 如旅游纪念的杯子、见证爱情的戒指……。这些回忆使我们想起家人和朋友、经验和成就, 这些物品创造了人们在感情上的独特感受。 (二) 是人们在心理上的自我实现的见证, 如DIY的装饰品, 奖品, 甚至一封表扬信等。这些物品反应了人们过去的成就。马斯洛认为,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动机。自我的概念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 (Norman) , 诱发自我的一个有力的方式是通过个人成就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自己的期望得到满足, 理所当然会产生良好的体验。 (三) 满足了人们心底的潜在需求。人们喜欢阿玛尼、香奈儿、L&V, 更多的是喜欢这些奢侈品带来的艳羡的目光;日本电子宠物能受到老年人欢迎, 也是因为电子宠物的养成过程, 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戏谑的“同性接吻”镜子, 如图5所示, 反应的是人们对一种生活幽默的认同。
在设计过程中, 人们建构美丽的物品、可爱的物品、华丽的物品。无论这些特征是多么的重要, 更能打动人们的是蕴涵在物品里的一种情感。挖掘人们内心需求, 设计出有强烈吸引力的良好主题, 将成为未来产品体验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适应环境, 创造完美体验
以上文章从体验设计三个层次探讨创造完美产品体验的方法。然而,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产品体验设计的对象不是产品本身, 而是人类的活动。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体验设计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将要出席高档晚会的女士, 适合她的肯定是一双华丽、时尚的高跟鞋。一个同样漂亮的女护士, 适合她的却是一双舒适的白色鞋子。高档晚会和医院分别是这两位女士所处的环境, 典雅、美丽和舒适、卫生分别是这两位女士的两种不同的需要。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根据产品不同的使用环境, 需要设计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产品所处的所有环境中, 最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环境。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 不同民族、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产品设计师在借鉴或面向不同区域设计时, 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文化差异, 而不仅是简单的“拿来”。
总结
体验设计作为一种设计原则, 能够为产品设计提供许多非常有效的设计方法。然而, 一个方法论的建立不是一件易事, 我们需要探索“无数可能的途径” (西蒙) 。体验设计这种新兴的设计理论,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希望设计师能仔细研究, 以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Desmet.P.M.A., &Hekkert.P. (2007) .Framework of product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1 (1) :57-66页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左铁峰.产品设计进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59-62页
[4]保尔·内尔福特.交互设计已死.体验设计长存.装饰[J].2010 (01) :19-21页
[5]徐家亮.产品体验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艺术与设计[J].2010 (01) :97页
[6]薛海安.基于用户心理的产品体验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位, 2010
【产品艺术设计研究】推荐阅读:
吉祥艺术产品设计12-23
文化艺术产品05-16
商业艺术产品设计发展09-17
卫浴产品艺术特性分析12-06
产品设计研究11-13
茶产品的外包装艺术设计解析论文07-09
产品设计符号特性研究05-23
家居产品绿色设计研究08-09
产品包装绿色设计研究08-12
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