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品

2024-09-27

绿色产品(共12篇)

绿色产品 篇1

摘要:现在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温饱, 新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子孙万代的消费, 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而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绿色电子产品的消费行为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绿色电子产品,含义,现状,策略

一、绿色电子产品含义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 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一般意义上, 把符合欧盟Ro HS指令要求的电子产品称为绿色电子产品, 涵盖了所有交付最终用户的产品的每一部分都能够符合Ro HS指令的要求, 即产品所使用的零部件, PCBA, 外壳, 组装用的紧固件, 外包装等都能够达到要求。

二、绿色电子产品消费的现状

1. 消费者对什么是绿色电子产品不了解。

由于电子产品的环保问题一直不太受关注, 人们对于绿色电子产品的概念更是所知无几。

2. 消费者购买绿色电子产品的意识薄弱。

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电子产品也要讲究环保的意识, 加之对绿色电子产品的了解不够, 购买电子产品时, 是否环保是其考虑的最后一个因素, 甚至完全没有纳入考虑之列。

3. 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的绿色电子产品很少。

这与厂商的生产有很大关系。市面上的绿色电子产品不仅种类少, 而且价格昂贵。没有产品消费者就无从消费。另外, 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环保性诉求不大, 没有利益驱动厂家就不会费力去研发并推广。

4. 消费者有消费绿色电子产品的倾向, 但是否消费绿色电子产品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巨大。

调查显示, 85%的被调查者会倾向于购买有绿色产品标识说明的商品。

5. 对于电子产品的处置并不“绿色”。

电子产品报废后, 大多数消费者直接扔掉, 并没有循环利用的意识。当然这也与生产者有关。8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者应该为回收处理负责, 回收处理由企业来负责更有可行性。

6. 企业是否会坚持生产绿色电子产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市场上的电子产品大多是非绿色的,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1) 从技术层面看, 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持它们生产质优的绿色电子产品。

(2) 从社会层面看, 绿色电子产品的研发和制作都是高成本的, 这直接决定了它的高价格, 目前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是否能使大多数消费者有能力并且愿意消费它。在绿色和非绿色电子产品同等竞争的情况下, 消费者是否愿意多花额外的价钱来购买绿色的电子产品, 履行我们所说的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 要做到这一点, 必需民众普遍有较高的素质和较高的思想觉悟, 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否到了这一步, 这些都是问题。

三、绿色电子产品的消费趋势分析

第一, 电子产品中的存在一些有毒物质对人类有极大的伤害。例如:溴化阻燃剂 (BFRs) 长期接触会妨碍大脑和骨骼的发育, 这可能会导致对神经系统和行为能力永久性的影响, 如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减退。

第二, 电子废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生产电子产品的材料中, 显像管和印刷电路板里含铅;玻璃、液晶、磁盘驱动器里含汞;半导体、电池、电路板中含镉, 废旧电子产品掩埋在土壤中, 经渗透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甚至渗入地下水危及人体健康。

这些资料表明, 电子废物在当今已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若再不及时采取措施, 对环境的损害将无法挽回。然而, 消费绿色电子产品却能带来诸多有利之处:

1. 安全健康。绿色电子产品辐射小, 清洁无毒, 与非绿色电子产品相比, 对人体的伤害更小。

2. 对改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公众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消费方式, 购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电子产品, 防止来自报废电子产品及其处理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 最终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3. 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消费品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而公众的消费方式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

4. 易于回收, 易于升级。不仅保护了环境, 也节约了资源, 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有利的。

5. 倡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和能源, 实现可持续消费。

对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是有益的。

6. 为了应对欧盟Ro Hs指令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影响, 防止国外将大量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电子产品输入我国。

通过调查目前武汉高校大学生对绿色电子产品的了解及消费状况, 可以肯定, 绿色电子产品性能更加优越, 它是普通电子产品的升级和接班者, 其市场前景广阔, 是电子产品市场的未来之星。但绿色电子产品才刚刚兴起, 初露头角, 由于其行业技术不成熟, 成本高, 还未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四、非绿色电子产品的消费转向绿色电子产品消费的策略

1. 消费者应该更多地关注绿色电子产品, 支持绿色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

2. 学校加强环保教育, 提高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绿色消费意识。

3. 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绿色电子产品的宣传力度。

大学生可以多组织关于绿色电子产品消费的活动, 加深同学对其的了解;设立绿色宣传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有关绿色电子产品消费的讲座等。

4. 商家对电子产品进行回收、换购等。

5. 政府对于绿色电子产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电子产品;

也可对一些相对成熟的电子产品行业制订生产标准, 促使厂家研究并生产绿色电子产品。

绿色产品 篇2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主题是:绿色地球 绿色家园 绿色学校。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至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中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对地球肯定有很多的认识,比如地球给我们提供了大气资源,能够让我们自由呼吸;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物资源,能够让我们有着丰富的食物;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矿产资源,能够让我们有着便捷的交通设施与居住环境等等。但是,地球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其实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掉这些资源后就无法再形成。

再过几天就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世界地球日的来源吧: 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爆发了有2000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运动,这一天被命名为地球日。它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并促成了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此后各国的政府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也因此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共同的环保纪念日。

今年“世界地球日”我国宣传主题是:认识地球 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认识地球”是指在提升人们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加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经济建设实践中对地球的认知和有效使用;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是指在面对资源短缺困境,了解大洋深部和地球深部世界,为人类利用新资源开辟新的道路,更有效地防范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造福于人类;“保障发展”是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和共同努力,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海天:绿色产品的“至善”营销 篇3

还有不变的一点是,海天一直在探寻自己的绿色经营之道,以自己的绿色营销实践成为中国调味品食品行业的标杆。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食品质量备受社会关注的时代,“绿色”不再只是给企业营销锦上添花,对于那些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和品牌来说,“绿色”是它们必须具备的属性。

绿色产品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海天连续十多年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海天品牌逐步从一个区域性品牌成长为海内外知名的调味品品牌,海天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其海天金标生抽、草菇老抽、特级酱油、海天蚝油、黄豆酱等产品,成功行销市场数十年,拥有庞大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消费口碑。海天之所以能够长足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海天自始至终都将食品安全置于海天发展战略的核心。

海天坚持 “以卫生、安全、营养、美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质量方针,坚持“以至善之心,调味中精品”的理念,以务实认真的态度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从采购、生产、储存、销售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确保到达每个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具有均一的品质及高标准的安全保障。

采购是生产的前工序。绿色原料采购对于实现绿色生产至关重要。海天在采购环节,不仅关注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品质,更注重供应商本身的素质。

因此,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海天选择质量信誉好、内部管理规范、生产规模在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供应商,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调研、评估分析和现场考察,按照既定的高标准严格挑选供应商。对于已经进入海天供应体系的供应商,海天把每个供应商每批次供货的质量数据录入系统,作为评价供应商资质的重要依据,将产品质量优良、品质稳定的供应商发展成为核心供应商。目前,一大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实力、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与海天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地从食品原材料源头控制食品质量。

海天要求供应商,其产品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必须达到海天更为严格的质量指标。海天对所有的外购物料都建立了完整、细致、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采购部门在合同中对供应商明确规定质量指标,并要求供应商做出质量承诺,而质检部门按照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收货进仓,否则一律退货。

以大豆为例,大豆是酿造酱油必需的基础性原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酿造酱油的质量与风味。多年来,海天一直坚持使用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在大豆种植、收割、运输、接收、存储、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非转基因控制措施,以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酱油产品中不含有任何转基因大豆成分。大豆在进入海天仓库前,除了常规的粗蛋白、水分、死豆率等理化指标检测外,还要根据无机砷、铅、黄曲霉毒素B1等重金属指标,以及多菌灵、克百威等农药残留及转基因成分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项目达到20多项,其中有近10项是国家非强制性检测项目,或者是行业内其他企业没有能力检测、未检测的项目。正是“吹毛求疵”般的严苛控制,确保海天酱油在生产源头的卫生、安全。

海天认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因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障产品安全、品质稳定的关键。海天对每道生产工序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同时对每个过程产品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检验部门依据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过程产品的检验和判定。

在海天,一瓶酱油从黄豆进厂到包装完成,要经过119个质量监控点的检测,而这些还不包括黄豆在种植地到送货至海天前的质量监控,以及酱油从产品仓存储到发货往全国的过程控制。这么多的质量监控点,如果单靠人为的检测,多少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质量的波动。

2008年海天与IBM合作开发ERP系统,借助ERP管理系统,使得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全都通过计算机的固定程序进行控制。ERP管理系统的各个管理模块环环相扣,每个关键点,其原始数据由对应的检验人员录入,然后由系统依据设定的质量标准自动比对,只有达到质量标准,系统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借此“钢化”管理模式,确保海天产品品质的高标准以及质量监控得以严格执行。

绿色经营

从2000年近8亿元销售额到2011年超过60亿元销售额,十余年间,海天的销售额不断攀升,并且连续14年保持产销量全国第一,年均增长速度始终在两位数以上。2012年,即使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愈发严峻、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海天前三季度依然保持高位增长态势。目前,海天已经确立了自己“中国调味品领导品牌”的品牌地位及优势。

在海天发展的过程中,海天构建营销网络,以及在构建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举措,可以说是海天“绿色营销”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基于海天品牌长远发展的考虑,海天提出“有人烟处必有海天”的企业愿景。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构建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把优质的海天产品送入千家万户。

截至2011年年底,海天营销网络覆盖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300多个地市、近1000个县级市场,拥有30多万个终端销售网点。细密而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铺设了海天产品到达消费终端的绿色干线。

目前,海天在中国各地设有3个营销中心、16个销售大区、55个销售部、264个销售组或销售办事处,配备了1000多人的专业团队对区域经销商进行指导和管理,协助经销商与分销商开拓当地的销售渠道。海天对数千家经销商、分销商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而形成了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销售渠道建设的过程中,海天一直秉承的理念是“为经销商创造利润”。与很多企业注重销量不同,海天对自己的销售人员进行业绩指标考核,其重点是销售人员能否为经销商提供全面服务,能否为经销商创造利润。海天销售人员要帮助经销商解决销售难题,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提高业绩。事实上,海天的销售队伍其实是经销商的得力助手,而经销商则承载开拓市场的职能,帮助海天拓展市场空间,双方共同服务好千千万万个终端用户。

nlc202309011200

海天还建立产品模型、利润模型,帮助经销商选择最佳的产品销售组合。为了避免内耗,经销商相互恶意竞争,海天设置了价格梯度,所有经销商都必须在规定的价格体系中进货、出货。由于海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提高了经销商主动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又促使经销商与海天共同承担销售责任、维护品牌形象,进入良性循环。

与严密的渠道管控系统配套,海天通过“廉洁保证金”制度,预防和控制渠道腐败,建立了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营造阳光健康的协作环境。凡是海天的经销商,在与海天签订年度经销协议的同时,都必须签订《海天经销商廉洁协议》。廉洁协议界定了各种可能的“非廉洁”行为,并逐一明确违约责任及扣罚措施,包括收取惩罚性的高额违约金、终止经销权,情节严重的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廉洁自律制度同样适用于海天员工。每一个员工在与海天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签订《海天员工廉洁协议》。通过内外兼修的严密管控,海天确保自己的销售渠道长期稳定,并且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快速发展。海天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践行了自己一直倡导的“诚信合作”理念。

绿色文化

责任文化,是海天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天认为,企业最大的责任,首先是做好产品,善待员工,把企业经营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身为现代开放社会的企业公民,海天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海天不弃点滴,不骛高远,以多种方式在不同的领域践行社会责任,以“海天总在你身边”为诉求,为自己的企业责任文化注入鲜活的内涵。

十几年来,海天通过爱心捐助、慈善募捐、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多种形式,先后向社会捐资捐物累计数千万元。海天还积极参与、支持政府公益及社会慈善事业活动,用行动倡导慈善。国家铁强化酱油推广普及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慈善日活动、无偿献血活动、爱心超市扶贫助困慰问活动……点滴之间,绵薄之力,海天传承行善恒乐理念,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截至2011年年底,海天连续10年每年纳税超亿元,是佛山纳税大户;连续8年荣获佛山市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企业奖。2005年,海天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2009年,海天成立“阳光基金”,把扶贫济困纳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2010年,海天荣获食品安全亚运行活动组委会颁发的“亚运食品安全突出贡献奖”。

海天认为,助力公益慈善事业,贵在坚持。未来,海天将一如既往地参与到社会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中。

绿色建材绿色世博绿色生活 篇4

2010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每个设计师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设计, 处处弥漫着绿色的气息, 各个场馆在建材方面的创新较以往更具有人性化和先进性, 在2010年为上海打造了一个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世博园。

城市, 让生活更节能环保

上海世博会是在受到全球对生态环境问题十分关注的影响下举行的。

绿色建材最突出的亮点便是环保。因此, 本次世博会很多展馆都摒弃了惯用的纯木质结构, 取而代之的是用很多新型材料来展现自然材料的质感, 展现了一个绿色环保的世博园区。

在建筑外观上尤为突出的是外墙用类似生锈铁皮的特殊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将木材的特有质地模仿得惟妙惟肖, 澳大利亚馆和卢森堡馆将这种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不仅向世人呈现了其特有的木材质感的外观, 更展现了现代新型建材时尚、环保的优势, 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是一种新的尝试。

其中, 卢森堡国家馆通过其建筑和使用的材料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 尊重自然环境, 结合生态资源, 并向城市居民和来访者提供现代化的舒适生活, 其建材方面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钢、木头和玻璃, 都是些可回收材料, 更加彰显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巴西馆在外观上更是直截了当地用上了绿色来包装建筑, 展馆的建筑外观为形似“鸟巢”的网状结构, 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 为今后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后顾之忧。巴西人将一座绿色建筑竖立在上海世博园内, 在第一时间就将绿色的概念传达到人的脑海中,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它都像一个绿宝石在世博园中格外耀眼, 向人们直面地传达绿色的重要性和环保的迫切性。

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 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能电池, 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实现高效导光、发电, 展馆内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让科技为生态、宜居的现代环境筑巢。

韩国企业联合馆的主题是“绿色城市, 绿意生活”, 其建筑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甚至在展馆内用各种影像, 展示绿色成长、节约资源等内容, 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理念上的冲击。为了不污染环境, 整个展馆的外立面都由合成树脂做成, 不仅美观, 更为整个场馆建材的使用添加了几分新意。上海世博会结束后, 这些树脂外立面将全部被拆除下来, “变废为宝”制成环保袋分发给上海市民, 创意和技术都是鲜有的。

加拿大馆的亮点在于它的标题“Living City”, 其完整的主题是“充满生机的宜居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The Living City:Inclusive, Sustainable, Creative) 。建筑上处处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墙体由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覆盖, 雨水也被排水系统回收, 在展馆内需要水的地方重新使用。其展馆的墙体由钢结构组成, 外立面铺设有加拿大特产的红杉木板。红杉木生长神速, 成活率高, 而且树皮厚, 具有很强的避虫害和防火能力, 且不易受侵蚀, 在潮湿的上海也不用担心发霉变质。同时, 红杉木还具备了良好的保暖和隔音效果, 所以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但是红杉木建材的成本很高, 据了解每立方米高达1万元左右, 所以, 世博会结束后, 红杉木并不会被丢弃, 而将被制成其他装潢材料和家具等。这不仅使建材循环再利用, 也凸显了异域风情的高贵气度。

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不仅是一座现代化展馆, 更是一件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品, 它传达给人们现代建筑设计所具有的可塑性:由藤条编织的板材组合成起伏的波浪, 流转弯曲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大“篮子”, 藤编质感的外装饰用金属材料取代生态植物, 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参观者宛若置身西班牙城市的街道上, 亲身体验西班牙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人民的智慧, 这也证明, 世博不仅仅是文化交流, 还有生态、绿色的理念沟通。

城市, 让生活更多彩

色彩, 对于城市来说是一个城市的视觉灵魂。

在世博园中, 有散发着古老朴实气息的土著建筑, 也有色彩缤纷的现代场馆, 两者各有各的韵味, 放在同一个园区却显得格外和谐。中国的红、澳大利亚的赭石色、日本的淡紫色、韩国的斑斓多彩、俄罗斯的高雅米白、加拿大的枫叶红都为世博园的装扮添上了美丽的一笔色彩。

澳大利亚馆除了外墙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 幕墙的颜色还可以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 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 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 使人想到了澳大利亚充满野性的土著之美;而卢森堡馆, 以“袖珍”的森林和堡垒为创意源头, 用绿树和鲜花环绕成小尺度城堡, 内墙种植着多色搭配的鲜花构成空中花园成为馆中独特的风景, 都是为了彰显其“欧洲绿色心脏”的特殊身份。两座建筑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构造特色, 但在建筑外观上都采用了雷同颜色的特殊耐风化钢覆层材料, 在诺大的世博园中别有一番风味。

紫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 都是代表高贵的颜色, 配以弧形穹顶, 宛如一个巨大的蚕茧点缀着世博园, 形成了淡紫色日本馆;而美国馆, 展馆外观宛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 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其展馆是未来美国城市的缩影, 包括了清洁能源、绿色空间和屋顶花园等元素, 通过多维模式和高科技手段, 引领参观者在四个独特的展示空间踏上一段虚拟的美国之旅, 讲述坚持不懈地创新以及社区建设的故事。展示中还突出强调美国的创新理念, 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 表达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和社区的想法。不一样的构造手法, 不一样的建筑颜色, 但都表现了其高端的科学技术在建筑上运用自如的骄傲。

韩国馆, 以“魅力城市多彩生活”为创作理念, 以韩国的书契作为建筑造型的元素, 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诠释。建筑外观上运用彩色和大面积白色的结合, 在世博园中显得格外耀眼;而俄罗斯馆, 则用红、金和大面积的白相间的塔楼, 红、金、白分别代表美丽、繁荣、纯正, 非常具有俄罗斯风情。展馆建筑既似花朵, 又似“生命树”, 12个“花瓣”形成塔楼, 顶部的镂空图案则表现了俄罗斯各民族的装饰特色。夜晚, 塔楼的白金颜色会变成黑、红、金色, 三种颜色交相辉映象征着俄罗斯传统文化。同样大面积白色的运用, 却打造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外观, 各有各的特色, 各有各的绝妙之处。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中国的东方明珠, 上海对城市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最深。

不同的国度带来了不同的风情, 都在2010年齐聚上海, 向世人展示了科技进步的同时, 更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聚集全球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的生动课堂。“绿色环保, 低碳节能”的理念不仅在上海得以传播和运用, 也必将影响全人类的生存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将不断在各地推广, 新型材料的应用也将使人类感受到生态宜居的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所以说, 世博会不仅是各国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交流, 更是呈献给世人的视觉盛宴。

绿色产品 篇5

——垫江县包家学校“绿色校园”建设自查报告

在渝东明珠垫江县的西南端,幽幽龙溪河边,风光旖旎的长寿湖畔,有一所迅速崛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垫江县包家学校。包家小学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原址位于现敬老院处;包家中学于1997年正式挂牌;2000年5月,包家中学与包家小学合并为包家学校。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级,1570名学生。整个校园占地31218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11300余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2平方米,绿地率42.1%,绿化覆盖率51.3%,绿体率370%。校园地环境幽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亭台掩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谐一体。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目标。绿色校园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新模式,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和载体,是全面落实“五个校园”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途径。为此,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健康环保、和谐的绿色校园;按照“绿树成荫、房在树下、校在林中、生态环保”的总要求,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和谐”的校园,形成“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的生态理念。从环境管理、环境教育、提升绿色生活观念等几个方面致力于打造绿色校园。并在学校现有的环境条件下,投资近100万元,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教育课程渗透,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改善校园环境质量,营造环境保护的氛围,强化师生的环保意识,切实做到撒播绿色理念,打造绿色包家。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绿色校园”建设有关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实施绿色管理

1、加强领导,保证落实

我校领导班子一向十分重视校园绿色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2009年起,学校成立了建设绿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左天玖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处室主任、教研组组长以及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率先学习“绿色校园”环境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校园”的计划,做到了环境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检查。

2、健全制度,营造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详细健全的创绿制度是有效开展建设绿色校园工作的切实保障。学校全力实施“3456”工程,确保建设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同学;“五无”:地面无痰迹、校园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痕、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六不”:不追逐打闹、不乱吵乱嚷、不进网吧游戏厅、不随便吃零食、不损坏公物、不打扰他人休息。为此学校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强化卫生管理制度,卫生区包干到班,坚持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并聘请专人保持校园卫生,实施保洁员24小时保洁制等,养成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和意识,而且使校园内无纸屑、无果皮、无烟蒂、无卫生死角,环境洁净亮美,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二、优化校园环境,实施环境育人

近几年来,学校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建设优良的环境活动场所中。校园规划既立足于现有条件,又有创新意识,设计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整个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绿树成荫,小径通幽,喷泉吐彩,百花溢香,草地呈碧,怪石嶙峋;还有名人画像、文化路牌、宣传窗橱等。置身其中,情趣无限。充分展现了一个“绿化、亮化、诗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使校园呈现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美、整洁、典雅、向上的育人意境。

1、校园净化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多年来我校通过整体规划,充分论证,积极实施,努力提高学校外部

环境。为了更好地做好这一工作,经过多次考察和规划,学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拔出专项建设资金,每年暑假期间,对校舍及其有关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和粉刷,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寝室楼、食堂等内外墙面刷白,所有门窗维修和更新,对部分已老化的电线线路进行重新布线;对一些破损的路段进行硬化。基本做到办公室、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符合卫生标准,整个校园无卫生死角。

2、校园美化

①校园内建设布局比较合理。寝室、食堂、浴室等生活区功能齐全,塑胶操场等活动区分布合理。

②学校的各种校牌制作规范精致,在走廊过道和不同功能的室内,分别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营造和衬托了深厚的校园文化气氛。

③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在统一要求布置的同时又提倡适当创新。

④寝室内务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成教育和重要内容,为使我校住校生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总结制定了《包家学校学生寝室内务规范》。为住校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文明意识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一种“讲卫生、讲文明”的意识,“人人讲卫生,室室创示范”的行动蔚然成风。

⑤办公室美化工作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各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学校工会专门组织人员开展每月两次的评比检查活动,评出校洁美办公室若干,并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

3、校园绿化

历年来,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绿化的设计、规划工作,努力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努力建设绿色校园。并努力做到“无土不绿”。学校在校园绿化过程中,力求做到富有层次感受、艺术性和观赏性,并配有专业绿化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修剪。暑假期间由团委组织团员青年组成绿化养护小组,每年的植树节组织各团支部都开展植树绿化和绿地认养活动,这一系列学生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校园绿化的成活率和保持率。

4、校园人文化

一是以“上善若水 厚德修身”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水文化精品景观”,倡导全体师生“习水之品、树水之德”,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师生的创新激情为脉,沉静中坚守,耕耘中积淀,不断浇灌包家学校的文化之树,为每一位老师的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绿荫,托起一片蓝天,真正实现“和谐校园,让师生诗意栖居”的理想,让包家学校文化润泽当代、流芳后世。

二是通过对学校的花草树木挂牌命名,让全体师生在欣赏美景享受绿色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今的包家学校,你不能不为她的优美环境而钦叹。纵横交错的宽阔水泥大道,绿樟下的卵石幽径,映日生辉的假山水池,葱郁诱人的樟林,清翠平整的绿化带,以及那芬芳四溢的鲜花„„无不令人乐而忘返,遐想联翩。

三、整合学科内容,增长环保知识

学校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环境宣传行动纲要》过程中,要求全校教师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学科教材特点,以学科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组织了学生“人与自然”征文比赛;从写作入手,抒发对祖国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热爱,歌颂为环保做出贡献的人和事以及在语言上对学生进行环境熏陶。在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等学科中,教师们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意识教育。如地理课上的西部大开发和绿化工作;绿化与黄河、长江水质的关系;人类、人口和环境问题;防护林带的建设问题等。政治课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化与人类生存问题;环境保护和社会的未来;人口、资源、环境与西部开发问题;世界绿色组织的活动对世界的影响等。历史课中的历史变迁与环境变化等。化学与生物课中的化肥使用与环境问题;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酸雨问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温室效应问题;生命与环境问题等等。这种教学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环保意识。

四、注重环保宣传,倡导绿色生活

1、践行绿色生活

学校为提高师生对社会资源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绿色生活观念,师生在学校就餐不得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和快餐饭盒,提倡冬天不使用空调,夏天尽可能少开,这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可以节约能源。

2、践行绿色办公

学校文印室将教学和办公用纸由原来的复印纸改为价格低廉的70g双胶纸,既节省了开支,又减少纸张产生的“燥光”污染,保护学生视力同时强调双面印。学校总务部门不仅在醒目位置贴有“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警示牌和珍惜粮食的画像,还有严格的节电、节水、节粮的规章,如《关于男女生寝室用电管理的规定》中规定学生寝室用电实行包干,超量自负等。

3、强化绿色宣传

学生们在自身环保意识提高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社会的绿化、环保教育宣传工作,使得学校的环境教育的影响向社会辐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我们的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了家庭环保倡议活动,由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提出“做环保家庭”的建议,并拟定出了20条建议:

家中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和不可降解泡沫饭盒;使用无氯绿色环保家电和太阳能家电;为节约用水,家中可对淘米水进行再利用;家中的通道灯尽可能使用瓦数底的电灯泡;废电池放入废电池收集箱;不吸烟,并奉劝家人、亲友不吸烟;破衣服可以用来制作小工艺品或日用品;买菜用竹篮子,尽可能挑选绿色蔬菜;烧菜做饭少用煤炉,改用液化气;家中的阳台上多种花草盆景;洗衣服时选用无磷洗衣粉;每星期或每月要定时晾晒棉被、枕巾;减少噪音污染,尽量减低录音机播放时的音量;不在楼道上堆放杂物;家庭领养宠物,应到指定点登记、检查;为减少废气污染,尽可能不使用私家车;正确处理废弃物,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家庭装修时,不使用有害的油漆、涂料和有放射性危害的材料;过年少送贺卡片,可改用电话问候或电子贺卡;女士在化妆保养时,应多用黄瓜等天然水果,少用含化学成分的化装品。这一活动在家长们中间、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五、丰富实践活动,撒播绿色理念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实现形式,又是开展环境教育,促进学校建设绿色校园工作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们通过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组织学生开展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环境实际、喜闻乐见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1、阅览室订购大量的《中国环境报》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大力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一是通过引导上网阅览或下载资料、二是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三是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的学习,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垫江县包家学校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我爱绿色》。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置了环境教育宣传栏,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

4、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出版小报班刊、张贴宣传图片等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团委会、学生会经常组织有关环保活动,如组织参加植树种草,清扫校园卫生,参加市区卫生大扫除劳动,参加创卫生城市活动,协助宝山居委会灭“四害”,向群众和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卫生劝导队上街督查卫生,收到良好成效。

5、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题讲座,邀请环保局或水土保持站的专家或者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响良好。

6、我校通过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机会,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如通过 “国旗下讲话”、《倡仪书》、环保墙报、宣传标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作环保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绿色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六、建设成果丰富,彰显学校特色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学校绿色行动计划取得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校、重庆市健康与卫生促进示范校、重庆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垫江县文明单位、垫江县第23.24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垫江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垫江县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46项荣誉。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市级奖8人次,县级奖27人次;在国家、市、县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教师创作的案例、教学设计、课件等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150余人次;受各级表彰36人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舞蹈比赛、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运动会、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团体奖38次,获单项奖266人次;特别是在2010年3月举行的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喜获佳绩,78人次获奖,其中二等奖23人次、三等奖54人次,包月胜等5位教师被表彰为优秀辅导教师。

通过建设“绿色校园”活动,学生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间文明休息、文明玩耍,打架骂人的现象已经杜绝;走进校门,干净、整洁、清爽的校园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集会、做操、上下楼梯秩序井然;教室里,窗明地净,清洁用具摆放整齐,黑板报传达着校园的文明气息。

绿色产品 篇6

徐守盛书记一行先后考察了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天敌繁育示范中心、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业数据中心、林业展示中心和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在首站到达的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徐守盛书记深为中心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当得知中心是建立在过去荒芜的垃圾场及沟谷之上,可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咨询管理服务时,他对这一林业发展新业态点赞,希望该中心主动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发展以走进森林、同归自然为特点的森林康养和森林休闲业。在天敌繁育示范中心,徐守盛书记现场感受了智能化无人机侦察病虫害、喷洒防虫病毒的精准作业,细致察看了赤眼蜂卵、花绒寄甲成虫等生物天敌的生产,对不使用农药也能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深表赞赏,希望林业部门为“两型社会”建设多做贡献。在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徐守盛书记调研了林下种植铁皮石斛、花卉、蘑菇等林药、林花、林菜模式,对林下经济在消除“绿水青山掩盖下的贫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存林业数据中心、林业展示中心、省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徐守盛书记对林地测土配方、森林防火等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网络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并领先全国的林业信息化建设表示赞赏,希望林业部门继续为群众多办实事。

通过边走边看,听取邓三龙厅长的工作汇报,徐守盛书记对全省林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以邓三龙厅长为班长的省林业厅党组一班人的出色业绩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近年来,湖南林业呈现出新变化、新进展、新亮点、新气象,不打药能治虫,不砍树能致富,老百姓不跑腿也能办事。林业工作可喜可贺,可圈可点。尤其是湖南林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既定目标,国有林场、生态文明体制、林木采伐管理等改革有序推进,惠及了广大林农。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南林业在全国做到了有特色、有位置、有影响,值得骄傲和自豪。

徐守盛书记强调,湖南林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省林业厅的真抓实干,带领全省林业干部职工从严从实推动发展。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秉持一种永不满足、永远赶超、永远创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林农需求,紧扣国家政策和湖南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带领广大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三是坚持率先垂范,省林业厅党组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徐守盛书记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全省林业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在推动湖南“三量齐升”、“五化同步”的生动实践中,找准林业工作着力点、契合点,奋力推动湖南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迈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绿色保障和生态支撑。具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大局,认真贯彻实施全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划定和坚守林地、湿地、物种生态红线,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继续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稳定高水平森林覆盖率,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着力发展壮大林业经济。要突出区域特色,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山”的文章,深挖“林”的潜力,推动林业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发展林业经济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着力解决好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问题。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着力破瓶颈、补短板、强后劲。要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等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林业创新发展机制,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要积极探索和大力实施碳汇市场改革,走出一条新的生态保护、修复和补偿之路。要以科技创新提升林业发展水平,破解林业发展瓶颈,加大联合创新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林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居民可持续消费意识的提高, “绿色消费”问题已从少数人谈论变为全社会共识。在十七大报告中, “绿色”的“生态文明”被作为国策提出, 200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更是以“绿色亚洲”为主题, 2008年6月1日, 国家标准委出台的塑料购物袋等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

绿色消费与普通的消费最大的不同是, 它含有外部性效应。也就是说, 绿色消费不仅对消费者个体有利, 它还对消费者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后代的生存带有好处。绿色消费者的这种外部性效应影响到企业开发绿色产品的动机, 是为消费者个人考虑, 还是要兼顾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因此, 企业研发绿色产品的模式和规律就值得思考和研究。目前, 多数跨国公司已将开发绿色产品和服务作为开拓市场的核心竞争战略, 但国内企业的绿色产品意识还很薄弱, 因产品问题引发严重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案例还时有发生, 如近期出现的多家乳制品企业的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典型的事件。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 总能在全球市场上率先推出绿色产品, 并积极实施跨国的绿色营销战略,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本文通过典型的跨国公司研发绿色产品的案例, 分析和总结绿色产品研发模式, 旨在为中国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营销,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1 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机制分析

跨国公司开发绿色产品并非完全源于主动, 而是基于特点历史环境下的一种现实选择。20世纪70年代,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与绿色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也开始日益增强,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考虑的因素也开始从自身转向消费者进而到社会整体利益。这直接导致了企业营销观念的变化, 市场营销观念从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及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社会营销观念。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 企业和组织应该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 然后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 经维护与增进顾客与社会的福利。这一观念成为指导绿色产品开发的基本哲学。跨国公司以绿色产品研发过程中, 大多以这一观念作为指导。

在一个基本的社会经济体系中, 其基本组织形态有四种:社会公众、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要成功研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绿色产品, 必须在这四种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才能实现。

首先, 社会公众 (消费者) 需求变动是企业进行绿色产品研发的基本动力,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决定了企业最终的发展方向。

其次, 企业 (跨国公司) 是研发绿色产品的中坚力量, 企业出于自身发展或者竞争压力, 需要不断培养绿色市场, 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不断研发新型绿色产品。

第三, 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则是企业研发绿色产品的指示器, 也会为推动和促进企业大力开展绿色营销和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起重要作用。

最后, 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和主旨会帮助政府政策的形成, 也会帮助消费者增强绿色消费意识, 同时也对企业形成压力, 督促它们开发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扮演着外部推动和监控的作用, 而企业则是履行研发绿色产品的根本执行者。四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促进绿色产品研发的成功运行。

2 绿色产品研发模式分析

通过大量关于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案例的研究发现, 没有任何企业单纯依靠市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或者消费者去完成绿色产品的研发工作, 而是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 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2.1 “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模式

“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模式是绝大多数跨国公司进行绿色产品研发所采用的模式, 也是跨国公司最初选择的绿色产品研发模式。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带有强制性, 也就是说, 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研发是被动的。因为研发绿色产品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和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而且, 绿色产品研发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 容易引来大量的“搭便车”现象。从而导致那些实施了绿色产品研发的企业的部分利润被瓜分走, 其利益得不到补偿, 出现市场失灵。所以, 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开发绿色产品的强烈动机。

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扮演了两种角色, 一方面, 通过制定强制性措施和政策, 改变企业的政策环境, 强迫企业放弃传统的非环保产品, 进而考虑开发绿色产品。例如, 德国于1978年率先实行了绿色产品制度, 要求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必须都符合环保标准。又如1969年美国出台了《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 1970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1972年又通过了联邦《净水法》, 1974年通过了《安全饮水法》, 1976年又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再生法》, 1984年该法被《固体废弃物防治法》所取代。为了保证这些法规的顺利实施, 1970年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统一的环境保护机构——国家环境保护署 (以下称EPA) , 并赋予其很大的权力追查违法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各国政府除了大量制定相关环境法规外, 还积极加入国际环境组织, 各国参与的国际环境公约由50年代的6项迅速增长到180多项。

另一方面, 出台鼓励政策。对积极研发绿色产品的企业, 政府采用了征绿色税、补贴和认证等优惠政策, 鼓励这些企业的做法。如欧盟制定了CE认证, 包括EMC、LVD、WEEE、ROSH、EUP等指令;德国制定GS认证;美国联邦和州两级政府都开征了不同程度的绿色税, 试图减缓石油等能源的开采速度和确保这些能源的清洁生产。

同时, 国家的环保法律和政策也对消费者产生约束和促进作用, 如美国政府1990年的《防止污染法》, 把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了较大的拉动力。

除了政府, 更有力的支持来自一些非政府组织 (NGO) 。NGO在是推动绿色产品研发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方面, 它们通过舆论宣传、向政府与企业施加压力, 迫使政府调整经济政策、迫使企业调整营销模式, 使得绿色产品研发得到实践。另一方面, NGO通过宣传绿色知识、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 促使消费者在消费中对企业施加压力, 在选举中给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石油行业一直是环境保护组织的死敌。许多发达国家因此制定了限制石油方面污染的环境保护规则, 在非政府组织方面, 依次出现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和协会,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全球绿党组织。该组织还召开全球绿党大会, 通过《全球绿党宪章》, 不断给政府和企业施加压力, 迫使石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研发新的绿色产品, 而不单单提供石油。

英国石油公司 (简称BP) 在绿色产品研以方面就遵循了“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的模式。作为一个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 迫于相关压力, BP前CEO约翰·布朗从执政之初就在行业内刮起了绿色旋风, 把与环境相关的社会责任和环保理念的地位提到比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更高的地位, 力求将BP打造成世界超级环保明星。

在BP的宣传中, 并没有鼓励石油消费, 而是使用“请尽量控制该产品的使用量”这样的字眼加以提醒。正如其平面广告所说的那样——“我们让挖掘机停下, 让5000棵树的生命延续”。

BP不断积极进行绿色新产品的研发, 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从2001年到现在, BP完成了一系列的能源使用提高项目, 这些项目有助于BP每年至少降低5, 000, 000吨温室气体的排放。BP真正做到了“不仅仅贡献石油”, 还积极卖力进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和绿色非主要产品的宣传, 例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

同时BP还积极与绿色环境保护组织联手举办大型活动, 向消费者普及环保知识。强调BP始终如一的目标是“有效地开发世界油气资源, 保证世界对能源的消费需求”。

作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 成员之一, BP在《财富》年度“全球最受赞赏企业”的评选中被认定是全球最富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 BP当之无愧。

2.2 “市场+生态”双重竞争模式

人类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环境威胁的同时, 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新的挑战——绿色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的强弱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生态竞争和市场竞争一样不容忽视。

绿色竞争力首先是一种战略思维, 强调把节约资源、捍卫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等理念融入企业的产品开发之中, 从中获取“绿色利润”。其次, 绿色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力, 实际上它是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甚至是哲学观。

凭借这种哲学观, 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时候, 不断进行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 从而降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威胁, 还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 降低物耗。

在该模式中, 企业并非惧怕政府等部门的强制命令而采取保护生态行动, 而是迫于市场和生态的双重竞争, 自觉地进行绿色产品研发。实际上, 在“双重竞争”的模式下, 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因为它遵循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采用该模式的企业以绿色观念比较盛行的欧洲较为普遍。它们惯用的做法是:在市场竞争中加入生态竞争的成分, 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 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 这实际上也最大化了社会价值。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GE) 在绿色问题上曾经有过一段很不光彩的历史,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GE曾向美国哈得逊河倾倒过大量的多氯联苯污染物, 一度被列入破坏环境的黑名单, 其销售量遭到重创。这次败笔致使GE开始关注绿色竞争力问题, 并积极加入绿色产品研发行列之中。

“绿色创想”是GE早几年就开始实施的与绿色相关的战略。GE每年在绿色技术上的投资超过10亿美元, 目的是占领绿色市场, 并且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应对绿色挑战时, 研发能力也将获得快速提升。绿色竞争力和技术研发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它们同时作用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再提升。

实施“绿色创想”后, 在GE新研发的绿色产品中, 囊括了风能发电、清洁燃煤发电、Evolution机车、GEnx环保飞机发动机、海水淡化科技等方面, 体现其环保科技多元化, 深受各国大型企业欢迎。

更难能可贵的是, GE在该战略行动中, 还采用了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式沟通, 创建“绿色创想”网站, 还特意添加“环保乐园”游戏以及动画广告加强受众对“绿色创想”的感受, 使客户能更多了解GE品牌。

可以说, “绿色创想”既是一个环保计划, 又是一个战略计划。在这个绿色计划中, GE大幅度增加了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 将环保产品和服务作为其业务增长点。按照该计划, 5年内GE用于全球环保产品的研发投入将由原来的7.5亿提高到15亿美元, 并计划到2010年实现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事实也证明, GE实施“绿色创想”, 并不需要在环保和经济增长之间做单项选择, 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不仅研制出成功的新产品, 而且开辟了新市场。在GE的“绿色创想”报告中显示, GE在2006年来自于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的收入突破了120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了20%, 同时它的订单也达到500亿美元。

2.3 “消费者+非政府组织”模式

尽管绿色产品研发是以企业为主力军, 然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才是最基本的推动力。企业为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政府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以及绿色产业政策, 都必主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心理行为特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者迫切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 因此, 绿色消费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时尚。以绿色食品为例, 在英国, 目前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本国生产能力潜力, 每年进口量占该类食品消费总量的80 % , 德国则高达98 % (何志毅、于泳, 2004) 。人们对化妆品、电器、汽车等产品的绿色程度要求则更高, 这就使得企业主动去不断创新, 研制新的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协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在许多发达国家里, 消费者能很好地利用消费者协会积极捍卫自己的权益, 及时把破坏环境和损害人体健康的案件上诉到消协, 从而迫使企业改良产品甚至重新设计产品。可见, 消费者以及消协是绿色产品开发的力量之源。

这种模式最能体现市场营销的本质属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 这种模式比较普遍, 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难以实施。

美体小铺恐怕是世界上最有良心的企业, 其经营理念也非常特别——做世界上最诚实的化妆品公司。与这一理念相对应的是其品牌定位, 美体小铺在品牌定位方面把自己与传统的化妆品品牌区别开来, 诉求环保天然的品牌形象。这一定位体现在产品开发上则是坚持以人为本, 崇尚自然的原则。它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它始终认为, 任何企业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它所在的地区和地球上的环境。

从1976年在英国开办第一家店铺开始, 美体小铺一直在产品开发中坚持崇尚自然的原则。30多年来, 它已经开发了数百种美容美发用品, 全部采用纯天然的原料来制造各种化妆品和护肤产品, 例如, 它开发的苦瓜洗面奶、海菜洗发精、蜂蜜燕麦磨砂膏等都是纯天然制品, 而且包装都很朴实无华, 全是可再生的材料, 连商品标签都强调简单环保。

公司还非常重视对动物的保护, 在新产品测试的过程中拒绝进行动物测试。这使得其在新产品开发时需要完全萃取天然植物, 不添加任何香精香料和化学成分。

与此同时, 美体小铺在绿色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具有公益心。它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原材料, 借用这些非市场化资源独创绿色产品, 例如, 它研发的新产品“巴西豆护发乳”和“雨林沐浴球”就是采用亚马逊雨林区的卡亚宝族生产的原材料。这样, 美体小铺既获取了所需的原材料, 又能带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举两得。仅仅在2001年, 美体小铺就与26个国家和42个社区贸易供应商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美体小铺还是个多管闲事的企业, 时时处处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只要有环境保护运动需要的地方, 美体小铺就义无反顾参加。1996年, 由于美体小铺强烈反对使用动物进行产品试验的运动推广, 直接导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大约有400万人签名向欧洲委员会请愿。最后, 这次活动促成了1998年在英伦三岛范围内全面禁止化妆品和原材料采用动物试验的规定生效。2001年联合绿色和平组织, 美体小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防止地球变暖的运动, 鼓励消费者使用再生能源, 并承诺要给地球上的每个人选择无害能源的机会。

美体小铺是如此一个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 难怪它1999年被英国消费者协会评选为第二大最值得信赖的品牌, 而且还是全球第27大最杰出品牌。

3 跨国公司绿色产品研发模式的启示

事实上, 企业的绿色产品研发机制远不止上述三种模式, 只是这三种模式的使用最为普遍。对中国企业而言, 绿色产品的开发才刚刚起步, 如何使自己在日益兴起的绿色浪潮中抢占先机, 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

3.1 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跨国公司在绿色产品开发过程中, 非常重视处理好企业、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演变出了不同的绿色产品开发模式。

研究资料表明, 某些跨国公司推出绿色产品纯粹出于被动, 而是迫于东道国、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等压力;某些则是出于企业自身对市场、对消费者的一份责任感 (薛求知, 2004) 。中国企业要审慎处理好这些关系, 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绿色产品研发模式。

3.2 要有前瞻性

前瞻性要求企业在开发绿色产品时不是被动适应, 而是主动迎合。要长期规划, 而非短期应付。绿色产品开发在中国虽然起步晚, 但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绿色观念的迅速增强, 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快速出台, 绿色产品将会很快成为人们消费的重点对象, 如果缺乏前瞻性, 将会失去新的市场机会, 甚至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3.3 要以人为本

绿色产品开发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这要求企业在开发绿色产品时要时刻关注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品的需求特征, 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 这也正是美体小铺成功的关键。另外, 以人为本要求企业一定要把社会责任放在产品开发的第一位, 决不要做欺骗消费者的事情, 三鹿奶粉事件就是明证, 一个六十年的品牌因为欺骗消费者而瞬间倒下。

3.4 要有国际视野

绿色消费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而中国生产的产品早已超出了国界的限制, 国内市场的竞争早已国际化, 目前绿色产品的许多政策早已不是一国的主张, 而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因此, 在开发绿色产品时要有国际视野, 紧跟国际市场潮流, 遵守国际市场规范。

参考文献

[1]胡春才.新世纪跨国公司的竞争焦点:绿色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3) :28-32.

[2]何志毅, 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 :85-93.

[3]薛求知, 高广阔.跨国公司生态态度和绿色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以上海部分跨国公司为例[J].管理世界, 2004 (6) :106-111.

[4]徐大佑、韩德昌.绿色营销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4) :49-52.

[5]徐大佑、韩德昌.绿色营销模式及其演进的规律性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07 (5) :46-49.

[6]高慧娟.循环经济下的绿色营销模式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论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 篇8

一、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 又简称为绿色营销, 也可称之为环保营销。在受到市场营销的全面影响,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最大化的进展和突破。首先企业意识到了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的重要性, 不仅在产品的市场投放上注意科学的定位和宣传, 而且在科学的定位同时, 注重区别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与其他产品市场营销的差异, 针对性地针对体系建设中的关于网络、渠道、促销以及售后服务做了比较全面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其次绿色产品市场营销战略是具有一套相应完善的体系化网络架构, 整个营销体系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产品的市场基础。但是在当前的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中, 营销手段和营销思路偏离市场实际, 而且在网络构架中, 真正意义上的体系构建并不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 难以统合现代市场营销体系的优势;再有就是, 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尽管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影响和服务于企业的市场营销, 但是滞后的营销手段、方法难以满足市场营销的实际需要。

二、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和原则

1.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首先可以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营销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注重资源的统合利用, 协调资源与市场意识的完善和衔接, 优化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结合, 最终形成绿色产品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能力;其次, 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注重绿色产品的营销能动性与竞争优劣势的协调发展, 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最终可以促进绿色产品的市场规模化与产业优化;再有就是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能够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 有目标地构建营销途径, 优化促销方式和营销手段, 最终最优化地完成市场营销的这一总任务;最后, 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构建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 有助于产品的持续营销和产业的转型。

2.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在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中, 我们必须要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 资源统筹利用, 实现产品的持续营销;第二, 改变观念和方法, 注重营销战略和营销手段的优化, 促进绿色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体现;第三, 完善市场体系的制度管理规范, 基于网络化的信息构架要全面开展;第四, 壮大各种成分的营销模式, 促进绿色产品营销的产业化发展。

三、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 必须着眼与解决当前传统的营销问题, 根据当前营销方法中与市场脱节的行为造成的问题, 进行系统的甄别与科学的完善, 遵循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宗旨, 最大化地实现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 转变观念, 实行统筹规划

在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的进程中, 我们首先应当是要改变观念, 将绿色产品营销的科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与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相互结合,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营销体制, 价值制度的配合与销售技巧以及完善的服务理念的渗透,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得到充分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绿色产品营销体系的建设实行分级规划与管理, 规划区域性的产品营销体系建设与企业绿色产品营销战略相互匹配, 制定品牌绿色标准营销战略;根据企业的产品营销体系构建阶梯式的绿色产品营销体系建设, 协调建设中小型批发市场及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 健全产销协会体系。

2. 改变方法, 强化网络服务

根据现代国际市场服务功能的要求, 我们要转变方法, 注重网络信息在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首先应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配套设施建设, 包括通讯、信息网络、电脑结算系统、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 健全市场内部管理制度, 整顿市场秩序。国外的经验表明, 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信息网络是由政府出资、相关的业务部门负责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公众信息网, 它收集、发布各绿色产品批发市场的当日交易信息, 无偿为广大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有关研究部门和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 信息网的有效运行, 强化了绿色产品流通各环节之间、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促进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的战略实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专业发展, 融合多元渠道

走科学发展, 科学规划, 专业发展的道路是当前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趋势, 也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实现多元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首先要加强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以省级大型绿色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为中心, 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网络的产地批发市场体系。以确定的企业营销战略的中心市场为依托, 联结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 形成产地市场网络;以企业所在区域的大型市场为中心, 联结全国各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联结所在城市驻各大城市农产品流通办事处, 联结各地的绿色产品批发市场形成相应的销地批发市场体系;其次, 积极推动绿色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建设, 进行绿色产品流通理念创新。绿色产品市场流通存在独特的“利益变异”现象, 有过多的中介机构, 分享着过多过大的绿色产品流通利益, 不利于绿色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要通过专业的发展规划手段, 来改进方法推动绿色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建设, 实现绿色产品流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实现绿色产品流通高科技与高效率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再有就是把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为构建绿色产品流通模式的生力军。帮助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营销体系, 发挥品牌效益。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掌握市场信息, 拓展绿色产品销路。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统一包装, 统一注册商标, 统一组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等质量认定认证, 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 提高市场知名度。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培养合作社遵守商业道德, 依法诚信经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 推行绿色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4. 国际接轨, 倡导标准营销

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是农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入WTO后, 大量国外绿色产品涌入我国, 冲击绿色产品市场, 国外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 无疑是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的一大门槛。在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构建中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标准抓紧制订各种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在实践中, 不仅要自觉地遵守制度, 而且要根据国际化的认证标准, 进行标准营销, 大力推进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与国际认证接轨。实现营销上的标准化程度与产品本身的国际化认证同步, 最终达到营销体系构建的国际化。

5. 品牌运营, 构建市场体系

做好绿色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农业产业特色, 既要从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出发, 又要注意发现和引导带有苗头性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 充分重视工商、贸易、农业等部门, 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 区别不同产地的产业规模、交通条件, 按照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的要求, 研究制定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划。培育和发展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农产品市场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市场主体。绿色农产品市场主体实力和发育水平是绿色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培育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包括经纪人队伍、代理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农民协会、结算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以“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绿色农产品市场运作网络;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 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丽, 周灏;中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思考[J];北方经贸;2002年05期

[2]王金台;关于我国绿色产品问题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3期

[3]傅赛凤;现代企业需要绿色营销[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农产品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研究 篇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的日益严峻, 有利于人们健康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已成为时尚,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绿色食品已具备了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正是基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需求的关注, 国际上出现了大量的针对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消费意愿的研究。国内对绿色农产品类 (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 的消费意愿的研究也呈现较高的关注度。

绿色, 是充满希望的颜色, 它代表生命, 代表健康和活力, 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和谐, 有益于身体健康, 使环境优美。绿色消费涵义比较广泛, 它不仅仅指购买绿色物品和服务, 同时也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一种哲学。在绿色观念支配下的一切消费行为都体现出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主题, 是一种可持续的先进消费模式, 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 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在社会消费中, 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实现环境公平。绿色消费包括有三层涵义:一是倡导消费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向崇尚自然, 追求健康方面转变。

所谓“绿色”营销, 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 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 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 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二、绿色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总体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吉林省的农产品绿色消费状况, 我们对吉林省消费者作了拦截式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20份。

将绿色消费意识设为三个指标:绿色营销、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志。根据调查数据统计, 只有28%的人听说过绿色营销, 对绿色食品的了解相对较多达到95%, 但是对于绿色标志竟然有32%的人没有听说过, 在68%的了解的人群中只有半数的人认识绿色食品标志。

关于对绿色食品的了解, 通过调查表明:63.16%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是对身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18.42%认为不对环境污染, 2.63%认为节约能源, 认为三者兼而有之的占15.79%, 当然由于受到心理提示的作用, 实际上这个比例应该更低。

日本有91.6%的消费者对有机蔬菜感兴趣, 77%的美国人和40%的欧洲人喜爱绿色食品。通过比较看出, 吉林省消费者的“绿色”意识多数停留在初级阶段, 即他们主要希望自己“不受环境污染”, 而不是“不要污染环境”。

尽管有68%的消费者知晓绿色标志, 但实际上购买食品时受到绿色标志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受调查的消费者中, 有51%认为食品有无绿色标志对购买影响较小;19%认为没有影响;30%认为影响较大, 这个比例与知晓并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的消费者比例基本相符。

在购买食品地点上, 61%的消费者选择附近超市, 30%的去大型的商店或大型超市购买, 其余的19%在附近市场购买。因此, 超市和商店应该是商家选择营销的理想地点。

在价格方面, 我们把绿色食品比普通产品价格高出百分比分成4个范围:10%以下、10%~30%、30%~50%和50%以上。53%的消费者可以接受支出比普通产品价格高10%~30%而购买绿色食品, 29%的消费者选择小于10%的范围。

在购买食品类型方面, 消费者选择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比率分别是28%、32%和40%, 这个比例和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基本吻合。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 可能会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但总的来看, 消费者都会将无污染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接着依次是营养、口味、价格、品牌知名度以及外部包装。

三、绿色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年龄、收入及地区因素统计可见:吉林省绿色消费意识与绿色消费行为与国际上还有较大差距。绿色消费意识受到文化层次的影响。农村与城市的文化氛围相差很远, 他们对绿色产品的知晓度和重要度了解较少, 并且农村远离污染, 环境、生态、生活受到污染带来的危害较小, 因此, 人们对绿色消费的意识比较低。在价格方面, 多数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购买绿色食品, 但经济实力是影响购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鉴于收入的影响, 价格高于50%以上则消费群体明显减少;在购买食品类型方面, 年长者更倾向于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因为通常他们认为深加工精包装的产品会失去“原汁原味”, 而年轻人却相反, 更倾向于方便。30岁以上的人对社会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 比较有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所以更容易接受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的绿色消费观念。可见绿色食品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它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 有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农产品绿色营销影响因素分析

绿色营销是一种管理过程, 农产品绿色营销中绿色行为体现在农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Life Cycle) 的各个阶段。普通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 (cradle-to-grave) 的所有阶段, 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则应将其扩展成从“摇篮到再现” (cradle-to-reincarnation) 所有阶段, 对绿色食品而言一般包括以下五个过程: (1) 绿色食品原料的获取; (2) 绿色食品制造与加工过程; (3) 绿色食品销售过程; (4) 绿色食品消费; (5) 包装及废弃淘汰物的回收、再利用及处理过程。

将绿色营销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归总起来如下:绿色投入要素;绿色需求;技术水平;绿色成本;绿色价格;营销渠道;消费者因素;消费模式;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绿色营销的发展。

利用DEMATEL经计算得出:综合起来几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绿色营销的发展undefined绿色投入要素undefined绿色成本undefined绿色价格undefined营销渠道undefined绿色需求undefined消费模式undefined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由以上关系可见, 绿色营销的发展最终会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在绿色营销发展的过程中, 既受到上述各因素的影响, 同时又影响到各个因素, 最终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而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有利于绿色营销的发展, 因此而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社会经济, 促进人民健康。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由于绿色农产品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等均高于普通产品, 势必使得绿色农产品与绿色食品价格高于普通产品价格。鉴于消费者收入、年龄、文化水平以及消费模式等原因, 目前吉林省乃至全国农产品绿色消费并不理想。促进绿色农产品与绿色食品消费, 大力开展农产品绿色营销势在必行。

五、促进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 加强宏观调控, 为绿色农产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加快绿色食品立法工作, 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政府要对企业生产、营销过程加强管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照国际惯例适时调整现行法规, 以强制性手段促进企业进行绿色营销, 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尽快出台为规范和拓展绿色食品市场提供的法律依据。

2.强化宣传教育, 培育全民绿色意识, 转变传统观念, 引导绿色食品消费群体。消费者从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到认可、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要开展多层次的面向消费者的绿色食品宣传活动, 促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 提高人民的绿色意识, 自觉选择消费绿色食品, 加快对绿色食品的认可, 使消费绿色食品成为一种时尚。

3.加强市场管理, 监督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维护绿色食品市场主体利益。政府要组织协调技术监督、工商等有关部门,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保护力度。

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高产品品质。加强绿色食品技术体系的创新, 开发绿色农产品必须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 实行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

5.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工作就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 把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 并加以监测、实施, 使食品的生产、加工、管理和服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实施农业标准化, 既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又可以促进农产品优质化, 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6.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视发展环保农业。环保农业以及相类似的生态农业、节能农业、立体农业等农业模式,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应该把发展环保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建立环保农业基地, 促进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

7.加大产业提升力度,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培育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提高农民发展绿色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

8.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搞活农产品流通。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深入, 绿色农产品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 如果市场营销跟不上, 就会出现新一轮的卖难问题。要抓住有利时机, 把视角伸向国外, 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扩大绿色农产品出口, 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二) 微观方面, “公司+基地+农户”共同努力

1.作为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基地或农户,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 要关注绿色农产品消费信息, 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应强化绿色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传递工作。

(2) 及时了解绿色农产品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 分析研究同行竞争者产品开发和经营状况, 选择适合本地资源条件, 为目标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作为开发方向和重点, 制订切实可行的产品开发策略。

(3) 开发和发展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农产品。推行农产品商标战略, 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

(4) 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促进农产品品种多样化、专用化和优质化, 重视现有农产品的改造和升级。

(5) 积极发展加工制品, 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附加值, 满足市场多样化、便捷化的需求。只有创新加工产品, 才能使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度转化具有生命力。

(6)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 降低出口农产品经营成本。

2.对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来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 开展绿色营销。

牢固树立环保意识, 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 “绿化”产品价值链, 建立绿色营销理念和绿色经营哲学, 实行绿色管理, 并尽可能地争取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国际管理认证。

(2) 制定和实施绿色营销策略。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特点以及不同的绿色食品种类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同时在产品组合、包装、定价、促销上有所区别。

(3) 加强品牌整合力度, 组建绿色食品企业集团。

为扩大规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绿色食品营销企业要加快绿色食品品牌整合和集团化进程, 按照生态环境、经济区域布局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4) 选择适当营销渠道, 拓展绿色食品销售市场。

根据绿色食品自身特点和市场规模, 确定分销渠道的长短和中间商的数量。同时, 还要注意渠道组合搭配, 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 可利用互联网络超时空界限、低成本、交互性优势, 开辟远程市场 (包括国外市场) , 这将是未来一条重要的商品营销渠道。

(5) 抓住机遇, 扩大绿色食品出口。

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极大, 我国AA级绿色食品是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产品, 出口潜力巨大。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巨大绿色商机, 树立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以推动绿色食品出口。

参考文献

[1]邓竞成.绿色营销及我国企业的对策.商业经济研究[J], 1996 (7) :16~18.

[2]赵春雷, 张雷.21世纪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农产品绿色营销[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 :5~6.

[3]陈相芬.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4]T.Tagami, M.Goda, K.Morozumi, E.Nishizawa, M.Uno, Designing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ystemin an Is-land:Esti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Load from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balance, Tsukuba-Japan, 2000, 425~426.

[5]傅龙波等.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前景[J].国际贸易, 1996 (1) :37~38.

[6]万后芬, 马瑞倩等.绿色营销[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1) :2~3.

[7]郭国庆等.市场营销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89~213.

[8]李树.企业持续发展探析[J].商业研究, 2000 (8) :45~47.

绿色产品 篇10

本世纪7O年代以来, 工业高度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恶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种状况已经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探讨产生环境问题的原由, 是由于目前生产的大多数产品为非绿色产品。因此, 要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生产绿色产品。产品所带来的大多数环境问题是在产品的设计中就决定了的, 尤其是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因为概念设计在绿色产品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过QFDE方法可以把用户环境需求与其它一般需求合并在一起来共同指导产品设计。而且在QFDE方法中, 环境需求将具有更高的优先性。

二、QFD、TRIZ理论综述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又翻译为质量功能展开, 它是一种应用于设计阶段的系统方法, 它可以保证将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部署在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设计及制造等各个阶段之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质量设计技术, 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一致认为它是满足客户要求、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更多价值的有效方法。

QFD被用来作为集成环境需求到产品设计之中的一种方法QFDE (QFD for Environment) 。通过集成环境需求到QFD方法体系中, 设计人员可以最大程度的响应用户及政府政策关于产品的环境要求。事实证明, 现在的用户比以往更愿意接受一个环境性能优良的产品, 而不是一个单一追求高质量的产品。这个观点也许对于像武器系统之类的国防产品并不适用, 但却绝对适用于一般的商业产品和日常消费品, 这是因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正在日益增强。毫无疑问, 通过QFDE方法可以把用户环境需求与其它一般需求合并在一起来共同指导产品设计。而且在QFDE方法中, 环境需求将具有更高的优先性。

TRIZ是俄文中发明性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它是由前苏联专利研究专家Genrich S1Altershul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 自1946年开始, 花费1500人/年的时间, 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进化理论、分析、冲突解决原理、物质——场分析、效应、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三、基于QFD的绿色产品概念设计过程

1、绿色产品顾客需求分析和提取。

结合产品绿色设计的特点, 顾客需求可以分为产品的常规需求和产品环境需求。大多数顾客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阐述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和评价。直接从顾客获得关于环境的产品需求是有限的, 更多的产品环境需求隐藏在常规需求中。因此, 获得更详细的产品环境需求, 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隐藏在常规需求中的产品环境需求提取出来。

2、顾客需求的转换 (质量屋构建) 。

通过二维矩阵表示各个技术特性项与各个顾客需求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常采用一组符号来表示顾客需求与产品技术特性之间的相关程度。用一组相关程度符号定量地给以分值来表示。再通过重要度变换将顾客需求的重要度转用, 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换为技术特性的重要度, 建立质量屋。

3、绿色冲突解决。

利用TRIZ中的语言将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当参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时, 表明他们之间是“协作”关系, 当呈负相关关系时, 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为“冲突”。对于参数之间存在的绿色冲突, 可以利用TRIZ中的冲突分析解决问题。

4、质量设计。

质量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本公司可测定的技术特性的目标值。在确定这个目标值的过程中, 既需要明确本公司的技术水平, 也需要寻找到关键的竞争对手或者标杆公司的技术水平, 从而确定公司规划并可以达到的技术水平目标。

四、研究实例

本文以一款POS产品概念开发为例, 将基于QFD的绿色产品概念设计模型应用于POS产品概念开发过程当中, 为绿色产品的概念开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1、绿色产品顾客需求分析和提取。

根据PX公司一款POS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 结合5WIH和溯源法进行现场调查, 从产品顾客和产品使用现场获取第一手的需求资料, 总结出来顾客需求。经提取转化, 得到常规需求单元为{通过相关安全认证, 故障率低, 使用寿命长, 便于维修, 同时运行多种应用程序, 磁卡阅读功能, IC卡阅读功能, 非接触IC卡阅读功能, 程序运行速度快, 通讯速度快, 打印速度快, 外形美观, 尺寸小, 价格适中。

环境需求单元1为:满足国际、国内环保要求, 能源利用率高, 容易拆卸, 便于装配, 减少材料消耗。

常规需求单元环境因素的提取“便于维修”可解释为产品模块化程度高、容易拆卸、便于装配、资源利用率高;

“尺寸小、重量轻”可解释为减少材料消耗、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率高;

通过专家讨论得知, 相对于其它环境需求, 资源利用率高环境需求对常规需求影响较小, 重要度低。故在进行产品设计、生产、配置的时候可以优选考虑其他关联度更高的环境需求。由此得到环境需求单元2为:产品模块化程度高, 容易拆卸, 便于装配, 资源利用率高, 减少材料消耗, 能源利用率高。

将环境需求单元1与2进行处理, 经过检查、归类, 去掉重复的环境需求, 得到最终的环境需求单元为{满足国际、国内环保要求, 能源利用率高, 容易拆卸, 便于装配, 减少材料消耗, 产品模块化程度高。

2、顾客需求的转换 (质量屋构建) 。

制作POS机设计质量屋, 如图2所示。

3、绿色冲突解决。

从质量屋的屋顶可以的知, 部分技术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问题, 如“打印技术”和“节能技术”。既“打印技术”技术特性与“节能技术”技术特性之间产生冲突。根据TRIZ理论的内容, 技术冲突的解决依赖于冲突矩阵。查看技术冲突矩阵表, 得到的推荐发明原理见表1所示。

通过分析选择第19条原理, 也就是周期性动作原理。

这对冲突的解决方案:在供给电流不变的情况下, 加快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在电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打印机的速度。

4、质量设计。

产品概念设计小组通过查阅、试验有关文献的方式评估本公司产品和竞争公司产品的技术特性。根据技术特性的重要度来确定质量保证的重点方向, 以便将时间、资源集中地用于真正重要的地方。在明确本公司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后, 确定公司可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最终确定质量设计的目标值。如表2所示。

五、总结

基于QFD的绿色产品概念设计方法, 是研究绿色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运用QFD技术, 通过对绿色需求的提出及绿色冲突的解决实现产品的绿色设计, 为产品的绿色设计提供一套易于操作的、可行的方法。

摘要:绿色产品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绿色产品概念设计出发, 研究基于QFD的绿色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QFD,绿色产品,概念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德林.新产品概念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富民, 李宗斌, 林志航.质量功能配置 (QFD) 的研究及发展[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1.18.4.

[3]、Masui K, Sakao T, Inaba A.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or environment: QFDE (1st report) —a meth-odology in early stage of DfE [C]//Proceedings of the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and Inverse Manufacturing, Tokyo, 2001

[4]、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绿色产品 篇11

关键词:绿色奥运;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

一、绿色奥运的含义

狭义的绿色奥运是指在申办、组织、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及在受奥运会应直接影响的举办奥运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环境绿色等。广义的绿色奥运是指与奥运会相关的物质和意识上的绿色,包括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两大方面。

二、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概念及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实施, 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危害环境的消费。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有三方面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

物质绿色的主要内容:环境:它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奥林匹克宪章上有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这使他成为奥运会主办的基本条件之一。场馆与交通:场馆和交通的建设应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经济化,同时考虑到奥运会后的再利用,避免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作用。经费:举办奥运会的经费不能没有依据,盲目加大投资,会使奥运会造成负面影响。管理:管理机构人员组成都应严格控制,以更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奥运会会给举办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的人很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协调人、财、物,都是奥运会组织者需要科学规划的。比赛项目:奥运会项目的增多与奥运会规模扩大会使奥运会的政治性增强、观赏性减弱,有悖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而且,由于奥运会对单项金牌数的控制,许多新的进入奥运会比赛的项目,都不得不改变了它原始的模样,换一种形式进行比赛,导致该项目多样化的消失,这样不利于该项目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运动营养品:运动营养补剂是有效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的方法之一,但不能超出国际奥委会药品管理委员会所规定违禁药物和违禁方法的界限,这就是运动营养品的绿色。

当然,物质绿色绝不止这些方面,环境资源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增大,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越来越重视,绿色奥运中现代营销与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现代营销与绿色物流管理系统。

三、2008北京绿色奥运中发展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策略分析

1.绿色营销的策略设想

树立绿色观念;搜集绿色信息:绿色消费、产品、竞争、科技信息。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整体含义。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渠道:实施绿色营销的思想、条件和信誉。开展绿色促销;使用绿色标志、树立绿色形象、采取绿色行动、引导绿色消费;实施绿色管理、建立监管系统。

2.实施绿色营销设想

选择以“绿色奥运”为目标的市场和市场定位。采用绿色营销审核的SWOT法:分析公司内部优势(Strength)与缺陷(Weakness)及面对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绿色计划的分析:优缺点评估(企业各环节的恰当评价)、机会分析(企业发展机会)、威胁分析(市场“绿化”对企业的威胁)。绿色营销的实施。

3.绿色物流管理规划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对发生源的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其次,对交通量的管理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效率化。再者,对交通流的管理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绿色运输管理:①推广共同配送,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②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方式。③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其次,绿色包装管理: ①包装模数化,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②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实现过程的机械化,保护货体。③包装科学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梯级利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④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再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应注重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废弃物流的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分析,奥运会空前规摸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引发自然资源的恶化。废弃物物流要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再利用,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围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来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盈;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

总之,绿色物流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为绿色奥运提供保证。

4.意识绿色培养与绿色消费的引导

首先,奥运会参与者的意识绿色:奥运会的参与者,包括奥运会的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随队人员等,都应具有良好的绿色意识。组织者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奥运会和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造上;裁判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比赛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把握上;运动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公平竞争的理解和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上;随队人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它对本国奥运选手在奥运会上的发挥和对奥运会举办国的支持和鼓励上。奥运会参与者良好绿色意识是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基础。其次,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意识绿色: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离奥运会最近的人是影响奥运会举行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意识绿色也极为重要。这种意识的绿色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上,体现在他们对奥运的理解上,体现在他们的文明程度上,体现在他们对国际化认可度上,体现在他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上。北京市民意识绿色是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保证。再者,对奥运会理解的意识绿色: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存在的前提不同,古代奥运会是以宗教信仰为前提的,是宗教信仰才有了神圣休战,才有了古代奥运会几千年的存在;现代奥运会的发起是推崇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让人们在公平竞争的比赛中获得教育。因此,对奥运理解的意识绿色最主要的就是排除宗教信仰的对具有科学精神的教育功能健康信仰,这就要求排除兴奋剂的影响,排除贿选丑闻的影响,排除经济对奥运会这片净土侵略的影响等等。意识绿色可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营销和物流。绿色消费要从绿色消费需求;绿色消费需要;绿色消费群体三方面出发加以引导。

绿色奥运包括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两个方面,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应全方位规划;注重改革传统奥运中营销与物流模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 “绿化”体系;现代绿色营销与物流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2008北京绿色奥运形象,让“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与科技奥运”在中国北京实现。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 是么是绿色奥运.http://www.eku.cc/xzy/wxck/.

[2] 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45-47.

[3] 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7-98.

[4] 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8-19.

Inquisi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Green Sales and Green Phys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Green Olympics

( Department of sports, Shijiazhuang College)

Abstract: Analysing and developing Green Sales in the Green Olympics ’two aspects of material and consciousness and forming Green Management System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re the policy guidance of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 and the need of the 2008 Beijing Green Olympics.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Green Olympics, analyses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Green Sales and Green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also comes up with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Green Sales and Green Physical Distribution.

Key words: the Green Olympics;Green Sales;Green Physical Distribution;Green Expense

绿色建筑创造绿色环境 篇12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能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Robert和Bemda Vale说:“绿色环境的绿色方案应该是一个建筑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如果要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那所有输入到建筑中的能量都必须加以考虑,包括材料、燃料或者用户产生的能量”。

二、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001年9月,由建设部科技司组织编写,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三家单位参与编写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2004年8月27日,建设部颁布实施《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10月18日发布实施细则。尽管建筑节能规范早已经出台,但是我国所有大城市新建建筑符合建筑节能规范的也只有13%左右,能源消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放面:

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知识不少地方尚未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因而很难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力和质量。

缺乏严密的行政监督体系很多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不能给予高度重视,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实践证明必须把绿色建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

建筑、装饰材料污染严重,室内环境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住房和办公场所的装修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由材料引发的有毒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加上现有住宅结构上趋于封闭,建筑内部和外部缺乏有效连通,因此室内环境品质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健康性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尽快建立、完善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基础差,理论研究不足,工程实践少。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都尚处于研究阶段,我们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国土与资源有限,人口数量巨大,不能照搬国外的标准。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借鉴国外的经验。

探索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绿色建筑开发与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绿色建筑的开发和管理必须走政府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首先由开发商向政府主管部门申报,提出绿色建设方案及设想,政府主管部门经过初步审查后将该项目备案,然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并根据该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的情况对该项目进行绿色性能的综合评价,将结果分成不同的等级。政府针对不同等级的绿色项目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作为市场选择的依据。开发商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对称信息下的市场选择获得应得的投资回报。

加强全程监管,强制执行四节和环保标准要在建筑的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层层把关,做到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不批准、不立项、不施工,在根本上控制不达标建筑的建造。推行使用当地材料,规定建筑材料运输范围,减少材料运输环节中的能源消耗。结合当地特点,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高效率地利用当地资源、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目标。

加强技术研究和材料开发,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设备十分缺乏,需要组织科技力量,加强对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材料。及时、系统的引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熟技术和体系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新和发展,采取成本最低的办法来加快绿色建筑的进程。

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考虑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减免税收等。比如对高性能的建筑物少收税,对一般的建筑物适当多收取费用等。从而进一步减少绿色建筑的运行和维护费用,优化其市场价值,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进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四、结束语

上一篇: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下一篇:设计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