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平

2024-09-07

艺术生平(精选12篇)

艺术生平 篇1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象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当这段熟悉的旋律响起, 人们马上就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 也就能想到这首歌曲的作者。

王洛宾, 原名荣庭, 字洛宾, 中国民族音乐学家、著名作曲家、艺术家和西部民歌传播者, 被誉为“西部歌王”。1913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 1931年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师从汪德昭学习作曲, 1934年毕业。他一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搜集了大量的民歌曲调, 进行归纳整理, 并进行进一步创作。他一生的作品大约有1000部左右, 并著有多部歌剧。其中《半个月亮爬上来》和《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 在国际上也受到极大的肯定, 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国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我国政府甚至联合国多次对他进行表彰。

回顾王洛宾的一生, 他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 将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谱写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学习王洛宾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其生活经历, 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其歌曲的优美、舒展和其中的民族风味。总结王洛宾的创作经历,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抗日救亡时期

抗战时期, 他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 后前往新疆地区做群众工作。1938年参加“西北战剧团”,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当时的中国处于危机存亡的重要时刻, 他以一颗音乐人的爱国之心参加到抗击日寇第一线。在抗日组织中, 他积极发挥自身才华, 全身心投入到救亡图强的宣传工作中, 前线战士的抗争精神激励着王洛宾老人, 他先后创作了《洗衣歌》、《老乡, 上战场》《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歌曲, 唱遍抗日的第一线, 鼓舞了前线作战的战士, 也激励了广大青年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40年在青海地区, 他边工作边创作, 《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及《沙漠之歌》等歌舞类剧目及歌曲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1941年被反动当局逮捕后, 在狱中还创作大量的狱歌, 包括《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作品。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

王洛宾于1949年参加进入新疆作战部队, 奔赴解放全中国的战场, 并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 改编《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哪里来的骆驼队》《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新中国成立后, 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他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祖国的建设中来, 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干劲深深的感染了他,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的歌曲, 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 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十年浩劫期间, 他虽然含冤受狱, 但他一直未停止其创作热情, 获得平反之后他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创作热情又投入到工作中, 用极短的时间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包括《带血的项链》《托木尔的百灵》《奴隶的爱情》等三部歌剧, 他还是使用中、英文对照撰写《共产党宣言》《毛主席语录》等组歌类音乐作品的第一人。就是在其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的时刻他还是不忘创作, 用人生最后一点能量创作了《歌唱万青年》《人生之路》这两首歌曲, 鼓舞新时代的年轻人。

三、对民族歌曲的收集与整理

他在第一次接触到西部民歌后, 就被西部民歌的优美旋律所深深吸引, 当时他虽未到新疆, 但已经开始了对西部民歌的收集整理工作, 这也使他成为将新疆民歌传入内地地区的第一人。从抗战时期到建国之后, 他凭借双脚几乎走遍了西北的每个地区, 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深入到群众中, 搜集当地民歌, 并进行归纳整理。经过多方面长期的努力, 他对西部多个少数民族的将近700多首民歌进行归纳整理, 并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具有浓郁西部风情的民歌, 先后出版了10部歌曲集, 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走向了全国, 也走遍了世界。如《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喀什噶尔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歌曲, 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唱。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 还被多名世界著名歌唱家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 被享誊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王洛宾老人的艺术人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王洛宾毕业于北京艺术大学艺术系, 其授课老师既有来自国外的专家, 也是留学海外的学术精英, 他们也其音乐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并且他们鼓励王洛宾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就必须走出国门。可王洛宾并没有这样做, 他积极投身到了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奉献给了中国的音乐事业, 因为他深知成为一个真实的艺术家, 不光要有深厚专业基础, 还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这样的创作才是饱满的, 富有感情,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艺术家, 这样的作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艺术作品。事实证明了, 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虽然他并没有出国深造, 但祖国广袤的土地, 浓厚的风土人情, 已经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营养。他以自身不屈不挠的精神, 用自己的一双脚板, 走遍了西北的大部分地区, 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当地的民歌民谣, 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不只是中国音乐界的瑰宝, 也成为了国际上经典的艺术作品, 他的艺术创作不仅是中国, 更是世界的。

在当今中国, 从不缺乏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音乐人才, 但缺乏的是王洛宾老人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经典”不是灵光一闪, 也不是一首歌只唱几十天, “经典”是要靠时间的积淀, 岁月的打磨, 希望今后中国的音乐人少一些闭门造车, 多一些踏实肯干,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音乐立于世界之林。

摘要:王洛宾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 他的作品享誉世界。他一生的经历丰富多彩, 道路曲折, 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西部地区, 他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 将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谱写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笔者通过王洛宾老师一生不平凡的经历, 分析其作品的形成, 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王洛宾,人生经历,民歌,创作

艺术生平 篇2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氏,是一个名门望族,从他往上五代都是当时为官之人。王之涣在家中排行第四,从小聪明好学,长到20岁,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少年时期的王之涣喜欢行侠仗义,常常击剑悲歌。一直到了中年他才开始虚心求教专心写诗,此后十几年诗名大振,不久后他在冀州衡水县主簿,但是遭人诬陷,王之涣愤而辞官回家。

王之涣的诗在当时可以说是将唐朝大壮丽山河都描绘了出来,但是现在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就只有6首,收录在《全唐诗》中。王之涣一生没有走科举之路,而且他做官时双亲已经去世了,辞去衡水主薄的官职后,在家闲居,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再次入仕,以清官著称,很受当地老百姓称道,但是在文安县染病,从此卧床不起。

王之涣是怎么死的

王之涣死于壮年,在做文安县县尉的时候死在任上,最后葬在洛阳。王之涣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衡水主簿,当时衡水县令李涤将女儿嫁给了王之涣,当时是公元722年,王之涣已经是35岁而且已婚有孩子了,李氏18岁,比王之涣小17岁。

李氏嫁给王之涣必定是为这位才子的才华倾倒,二人的感情非常恩爱,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王之涣在家中闲居15年,李氏安贫乐道,跟着王之涣苦了15年,但是毫无怨言,不过李氏不到40 就守寡了,而且王之涣死后6年李氏也病死,因为有前妻,两人不能合葬。王之涣的生平在史料中鲜有记载,我们后人对他的身世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留下来的6首诗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才子的盛名不是空有的。

王之涣给我们留下的资料不多,但是他留下的寥寥6首诗歌却带给我们边塞诗的浪漫风采,人们大多认为《凉州词》是他的代表之作。王之涣的一生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追名逐利,反而有侠客之心,这样的诗人还是很少见的。

拓展:

王之涣经典的诗句名句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 王之涣《宴词》

6,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王之涣《送别》

7,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 王之涣《宴词》

8,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王之涣《送别》

9,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 王之涣《九日送别》

10,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1,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2,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于若木先生生平 篇3

为抗日救国,1937年10月,经中共济南市委介绍,她随一批平津流亡的学生一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被分配在陕北公学学习。不久因工作需要,组织派她去照顾因病休息的陈云同志。1938年1月,被派送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3月与陈云同志结为革命伴侣。

新中国成立后,于若木同志调到中央财经委员会专家联络室从事翻译工作,后被分配到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资料室,先后负责编辑机关刊物《科技动态》、《创造与发明》、《科学试验研究动态》等。工作期间,她接触到科技发展领域的最新信息,逐渐对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产生了兴趣,为以后从事营养、食品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1年1月,于若木同志调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顾问。她与科技组的同志到农业科学院进行调研,了解到该院蔬菜研究所在食用菌研究方面取得初步成就,并结合国内外食用菌发展情况,撰写了《食用菌生产大有可为》一文,在业内引起反响,促进了食用菌的生产发展。此后,她针对十年动乱中食品卫生制度遭到破坏、肝炎等疾病流行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提出的解决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问题,率先提出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卫生状况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她访问了医学科学院的专家,敏锐地看到了营养学关乎民生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前景,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和发表了《营养——关系人民体质的大事》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食品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她重视婴幼儿和中小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工作,先后撰写了《关心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当代人的天职》、《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的营养》、《于若木论学生营养》等文章和书籍,并成立了“若木营养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学生营养研究工作。由于在营养、食品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1986年她先后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等,1987年7月被评为研究员。

1988年4月,于若木同志作为妇女界代表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会议和活动,并继续从事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工作。1989年1月,出于对下一代的无限关情,她发起成立了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发展学生营养事业。在她的倡议下,国家先后启动了“护苗系统工程”、“大豆行动计划”和“学生饮用奶计划”,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1999年于若木同志出版了营养学专著《于若木文集》。

于若木同志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德高望重,被广大干部群众尊敬地称为“老大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牢记党员使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在新时期制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热情赞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吴起生平考 篇4

世间流传着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因此吴起人品也常被人所诟病,而吴起杀妻求将始见于《史记》“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这个故事看似符合吴起“家累千金”却能“游仕以破其家”的渴望求名性格。但就本事而言,并不可信。

《史记》记载吴起去鲁因“鲁人或恶吴起曰: “起之为人,猜忍人也……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此段记载有两点可疑之处,其一,虽然吴起娶齐妻,但战国之世,用士并不局限于本土的事已不少,甚至用他国人拜敌国人为卿相的如秦国有公孙衍、甘茂,如燕昭王时期甚至招揽大仇的齐国其士邹衍,都是明证,为何他国能用,而鲁国不能? 其二,除却这段记载,并没有其余记载关于吴起杀妻,对于吴起无论魏国后继之贤公叔痤或法家集大成者韩非都对吴起褒赏有加,而史记对此故事的出处,恐怕也只有这位对吴起“恶之者“按照这段对吴起的中伤,鲁君谢吴起无非两点理由: 第一点,鲁君以为“吴起杀妻”是吴起品德败坏实证,因而逐走吴起。但如果吴起真的杀妻求将,定然是在求将之时就为鲁君所知晓,如果因此而质疑吴起人品,哪又何能委一个为功名而亲手杀妻的人重兵呢? 关于“吴起杀妻”而怀疑其人品的理由站不住脚。第二点,鲁君因吴起诸多品行问题在前,而又因吴起获得了战胜大国的威名,怕诸侯图谋攻鲁,那么更有两点站不住脚,其一,如无吴起,恐怕鲁尚且不能应付齐国,又何谈诸侯图鲁呢? 有吴起,负威名,或许诸侯尚不敢来攻,无吴起,徒有虚名,于名于利,诸侯谁能不图之? 其二,如真要弃吴起谢天下,何苦放走吴起,落下一个有大才而不能用甚至可能被千古人相讥的可能呢? 不如以“杀妻”为罪名处死吴起。且不论这种种“可能”是否成立,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中有这样的记载“妻悍,夫殴治之,夬( 决) 其耳,若折支( 肢) 指,胅( 体) ,问夫可( 何) 论? 当耐。”这样的刑律,六国一向视秦为“虎狼之国”不同于诸夏,秦尚有如此法律,鲁作为诸夏代表,更当有此种法律,且“李俚撰次诸国法”商鞅携法经入秦,更是鲁应有此种法律明证。按照此法,吴起杀妻非但不能求得将,反倒是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因此,吴起杀妻之事应是流言中伤,后世之所以采取应是因儒士鄙视背弃儒家的吴起所以采信,这也是吴起的千载冤屈。

二、吴起“杀妻求将”与“去鲁入魏”

吴起“去鲁入魏”大凡两种说法: 其一,如前文所说,被鲁君请辞。其二,韩非子中有此下记载“鲁季孙新弑其君,吴起仕焉。”或谓起曰: “夫死者,始死而血,已血而衄,已衄而灰,已灰而土。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吴起因去之晋。

其第一中说法已在前文辩驳,理由并不可信。然而第二种,在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辩》中也遭到质疑。其理由是《史记·六国表》中记载着“齐宣公四十四年,伐鲁莒及安阳,四十五年伐鲁取都。”此战三年以后,吴起为魏将拔五城,因此吴起为鲁将抗齐,当在此年,即鲁缪公四年,并且《史记》记载“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因此钱穆认为缪公不见弑于四年,《韩非子》记载不可信。然而钱穆这种观点,却有另一种可能。

《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本是三晋之士,对于齐鲁等尚经典,传统的故事,多以攻击,批驳为主。钱穆在其《秦汉史》对于三晋之士与齐鲁之士有详细的论述。《韩非子》作为三晋之士中集大成者自然也对“篡政谋逆”大书特书并以此足证儒家观点之不可取如“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他称舜、禹皆为弑君之臣,三晋史书《竹书纪年》中也有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与“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从此,两种记载对比来看,韩非有意对饱受儒家吹捧的尧、舜、禹在三晋学术中被称为“囚君之臣”或者“逼君之臣”夸张为“弑君之臣”,以此证儒家学术的错误与三晋学术的实用。因此,季孙在鲁也许有幽禁鲁君或擅权的事,因此被韩非夸张为“弑君”实际上鲁君并未被弑且依旧以鲁君纪年。这段记载之所以误导人产生质疑,是因三晋之学与齐鲁之学中互相攻击的夸张,而不是《韩非子》记载本身不可信。

且前文所提,鲁君应早知吴起杀妻与否,早做出判断,不应等到吴起抗齐以后,且文中提到“鲁君疑之”与“而君用起”或此段传说本身“鲁君”与这位“恶吴起者”所说的“君”本不是一人,因此其谗言才构成了吴起出奔的主要原因。而《韩非子》所载“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吴起因去之晋。”或许可能是基于有人谗言吴起,而季孙意欲自毁长城,吴起主动出逃之魏。

三、吴起为魏将,为魏拔五城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 “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 ‘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吴起到了魏国以后,被魏文侯任用为将,且有着“击秦,拔五城”的战功,但似乎在《史记·魏世家》中,此战役并没有被记载,实则不然。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有这样的论述。《史记·吴起传》: “起去鲁之魏,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继叙为卒吮疽事。考《韩非·外储左上》: “吴起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起自吮其脓。”《说苑·复恩篇》云: “吴起攻中山,为卒吮脓,其母泣曰: 吴子吮此子父之创泾水之战,不旋踵而死。今又吮之,知何战而死?”《艺文类聚》《御览》引《韩子》,亦云泾水。按诸《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经郃阳城东,周威烈之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郃阳,( 汾阴乃雒阴字伪。) 即此城也。”钱穆所说五城确为吴起所取不假,但可见之处是在自此以后,魏并无主动出战秦西河地,而又有了“西河守”一职,且自此以后秦魏之事,常见魏记载有类似“秦侵我阴晋”,是魏对秦由攻转守,而秦想要夺回西河地,由守转攻,并且,孝公所说“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应当就是此时此事,也与此时相合。至于《说苑》以及钱穆所说“泾水之战”应是字有误,泾水与西河相距很远。

四、吴起为西河守与吴起出奔

西河入魏以后,吴起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吴起自从学以来,首次得到大用,而吴起也在任西河守期间建下了声名。吴起自文候终到“去魏相楚”之中,都任西河守,在魏武侯时,曾击退秦对西河的入侵。吴起在任西河守时,曾因针对西河的国策不同与魏国大臣王错有争议并且此事影响了吴起的出奔,《史记》看似记录了这一点,实际所记并非事实。《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如下记载: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 “善。”吴起在这段劝说魏武侯,引用禹与武王之事并以之为仁君,认为治国在德而不在险,这段劝说看似合乎情理,实际有两点可疑之处: 第一,吴起为韩非所褒奖,并是韩非的法家前辈,韩非有尧、舜、禹、武王皆弑君之臣的说法,吴起作为其法家前辈,也应有此观点。第二,魏国官方史书《竹书纪年》中存在对于尧、舜、禹“弑君篡政”的记载,这也应该是三晋学术不同于齐鲁的根本所在,为何吴起在此将这些“弑君之臣”鼓吹为仁君,魏武侯却不反驳呢? 且不论这两种可能,吴起此番劝说,按照《史记》的记载,是起到了作用,那何以出现秦国屡屡攻打魏河西的事情呢? 且吕氏春秋中,又何以出现吴起哭西河的故事呢? 由此来看,《史记》此段吴起对于魏武侯的记载,并不可信。

《史记》关于吴起出奔的记载,也有可疑之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 “起易去也。”公叔曰: “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 ‘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 ‘柰何?’君因谓武侯曰: ‘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战国策中,公叔痤曾将战胜韩,赵之功以为吴起遗教,说明其对于吴起是敬重,又怎么会相害呢? 且《吕氏春秋》中关于吴起出奔,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记载: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於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於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 “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 “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史记·秦本纪》与《史记·魏世家》中却有屡次进攻魏河西的记载,在魏武侯六年至七年,与《吕氏春秋》记载相对应。由此可见,吴起出奔的真正原因应是因为与当时的重臣王错政见不合,王错在魏武侯处屡献谗言,吴起对于西河无奈且对于魏国失望而出奔。因此吴起去魏入楚,当在魏武侯六,七年之间,当时秦魏正在争夺河西,而入楚为令尹,则应在魏武侯十四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后世所赞誉的吴起的思想与军事理论,应在魏已成熟。可见于《战国策》公叔痤为魏将所说的“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与《汉书·刑法志》所记“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都可以作为吴起军事思想在魏时已经成熟的证据。

五、吴起相楚

吴起去魏,在武侯六七年之间,随后入楚,做楚苑守,《说苑》记录了吴起与屈宜臼的对话,并记述吴起是做苑守一职一年以后,被楚王任命为令尹。但《史记·韩世家》记载着韩昭侯二十五年,屈宜臼与韩昭候的论对,距此有50年,与吴起论对的人,应不是屈宜臼,然而《说苑》记载的故事中,吴起做苑守一年被提拔为令尹的时间,是合理的。《韩非子》中记载“悼王行之,期年而薨,吴起枝解”则与吴起任令尹一年相当应,那么即楚悼王20年,吴起为令尹,前文所说吴起出奔在魏武侯6年 ~ 7年之间,对应楚悼王12 ~ 13年,同样一位入他国改革的法家商鞅,曾在秦孝公元年入秦,而实际与孝公讨论变法事在秦孝公三年,而正式开始变法,是在秦孝公六年。因此吴起虽然素有声明,但是从逃入楚国到被楚王赏识用6、7年时间是完全合理的。且从吴起死后,仅身为旧贵族所肢解,并没有什么党羽和亲信故旧来看,吴起在楚国进行改革仅仅2年甚至1年也是说得通的。

吴起在楚国改革,主要是针对楚国贵族,废止世卿世禄,禁止行私请托之类等。蔡泽曾评价吴起功绩为: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南攻扬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

可惜的是,吴起入楚时间太短,立足不长,可以说仅仅依靠楚悼王的支持才得以推行改革,又因为大幅度的动摇了贵族的利益,终于在悼王死后,被贵族们群起攻之,落下个肢解的下场。

六、结语

曾巩的生平简介 篇5

曾巩的学术和文章在他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声誉。降及南宋,盛誉不衰。朱熹在北宋各古文家中独服膺曾巩。吕祖谦编选《古文关键》时,只取曾巩,不取王安石,可见当时风尚。元末明初朱右编选《八先生文集》,开始将曾巩与韩、柳、欧、王及三苏并列。明代唐宋派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作文都推尊曾巩。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抄》,把曾巩正式列为八大家之一,这更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桐城派的宗祖方苞,以及刘大櫆、姚鼐等,将欧阳修、曾巩的文章作为楷模,从学曾入手学欧文。这种风气在从方苞到方东树的几代桐城派作家中都没有多大改变。从宋到清,虽也有个别贬抑曾巩的言论,但不是主流。

曾巩强调六经为本源,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完整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文章平易理醇,且其开阖、承转、起伏、回环都有一定的法度,显得规矩严密,故唐宋八大家中最便于学习。明清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由模仿曾文入手,这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家里藏书二万余卷,他一一加以校勘,至老不倦。收集古今篆刻500卷,编为《金石录》。所著文集《元丰类稿》50卷现存于世,有《四部丛刊》影元本。曾编校过《梁书》、《陈书》、《南齐书》、《列女传》,整理过《战国策》、《说苑》,另有《续稿》40卷、《外集》10卷,宋后亡佚。

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南昌市有一条子固路,也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命名的。

舒位生平考 篇6

摘要:舒位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作《瓶水斋诗集》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文中从舒位的传记、墓志铭、序跋等资料中考证了其生平经历,并分四个时期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舒位生平考

一、舒位的天才少年时期

舒位(1765—1816),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祖父舒大成,字子展,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翰林院检讨,有《试墨斋诗集》。父亲舒翼,官广西永福县丞,摄河池州知州。伯父舒希忠,官江南。舒位出生于仕宦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而奠定了他坚实的文化基础。

舒位虽为大兴人,但生于吴地,长于南方。舒位少有才华,十岁即能下笔成章。石韫玉《舒铁云传》云:“初,永福君之兄希忠官江南,永福君偕行,寄居吴门而生位。诞弥之夕,母沈孺人梦一僧手执桂枝,自言自峨眉山来,既寤而位生,因小字日犀禅。少颖悟,读书十行俱下,十岁能文。希忠抚之曰:‘此吾家之千里驹也。”

舒位的少年才名甚至传到了国外,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云:“十四岁,随父之永福任,读书署后铁云山,因以自号。安南入贡,侍父出镇南关迓使者,赋铜柱诗相赠答,传诗于其国中。”当安南使者来国朝贡,舒位随父亲出关迎接,舒位即兴作《铜柱》:“突兀三千仞,摩挲五百年。将军攻略地,丞相树参天。华表疑归鹤,淫谿感视鸢。六州谁铸错,只有谤书传。”诗中意象阔大,旨意深远。于是,安南国中人把舒位誉为“中国才子”。

二、舒位的中年漂泊时期

乾隆四十七年(1782),舒位离开永福,游历广西桂林、湖南永州等地,登临七星山、衡山等风景名胜。而后舒位自粤西入都参加科举考试,不第。《瓶水斋诗集》卷七《舟次长沙除夕》诗中注释云:“岁壬寅,自粤西入都。”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也记载道:“壬寅入都下第,居京师,发检讨君遗书数万卷读之。”

初试失利的遭遇对舒位触动很大,遂寓居京城,发奋苦读。于京城读书期间,舒位吟咏风月,感怀身世,写下了许多感怀诗。如《瓶水斋诗集》卷一中收录的《盆梅一本无生态久矣,今春始花,怅然有作》、《感遇诗》、《春雪歌》、《仇英桃花源图》、《红梅花诗》等。而后舒位又南下游历,途中的名胜古迹、朋友之间的交游唱和等都成了他笔下的诗句,如《钱武肃王祠》、 《青镇梁昭明读书台怀古》、《杂讽五首呈唐薏翁先生》等。这一时期的知识积累,对舒位诗学才华的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乾隆五十三年(1788),舒位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人。 《清史列传》卷七十二载:“弱冠中乾隆五十三年举人。”舒位中举人后不久,其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石韫玉《舒铁云传》云:“乾隆戊申领乡荐。是时,永福君以事失官,贫不能归故乡,殁于江西弋阳。位迎其丧至吴门。”舒位的父亲去世后,因舒位的叔父舒希忠也于此前遭到吏议,祖籍大兴的房产被抄没,因而舒位无法回故乡安葬父亲。而舒位的母亲生于吴地,不愿到北方去,于是舒位迎父枢回到吴门。随后舒位又由吴门迁家湖州乌镇,借住沈启震观察的房屋。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变故:“世父希忠亦先于江西粮储道任被吏议,原籍田产皆已入官,故乡无一移可居。太孺任固吴人,惮于北行,君因自粤迎归,并奉永福君枢以南。而吴门旧所市屋已属他姓,乃之湖州乌镇假沈观察启震屋居之。观察雅重君才,以是十年无风雨催租之患。”舒位家境贫困,又无固定职业,故中年时期他只能四处漂泊,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三、舒位的西南游幕时期

舒位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六十年(1795)再次入都,参加会试考试,不中。因贫穷无以为生计,舒位便来到王朝梧幕下开始了游幕生活。嘉庆二年(1 797)春正月,黔西南笼府仲苗韦朝元、王囊仙等举兵反叛。此时王朝梧被提拔为黔西观察,二月一日舒位随同前往,有诗《二月一日偕王疏雨备兵自燕入黔录别三首》。萧抡《舒铁云孝廉墓志铭》载:“尝客河间太守王朝梧幕中,太守擢黔西观察,君从之往。会南笼苗反,大将军威侯勒保檄观察从征,君为治文书,侯大赏之。数召至军中,与计事。”石韫玉《舒铁云传》记载:“从威勤公勒保征黔西仲苗,磨盾鼻,草军符,昼夜劳瘁,公深器之。”舒位在军中出谋划策,发挥文书方面的特长,为战事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文章不仅获得了本方将领的首肯,而且还打动了对方,收到了良好的教化效果。《清史列传》卷七十二云:“朝梧在行间,位为谕黄砦文檄,苗人识字者读之皆苦,拜散。”是年八月十五,南笼地区平定,舒位有诗《南笼凯歌三台》,记载了这次征战的过程,并对有功人员大加赞颂。王朝梧欲以英勇善战的幺妹嫁与舒位,舒位婉拒。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中记载道:“苗女从征者日龙幺妹,欲以归君,君辞曰:‘非所堪也。”舒位又作《幺妹诗》二首,为取得赫赫战功的幺妹送行。

这段幕游黔贵一带的经历,不仅使舒位在军中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受到了王朝梧等人的重用,而且丰富了舒位的人生阅历。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秀丽风光和苗民的特殊风俗,留下了《舟行望襄郡诸山作》、《澧州道中》、《夜抵白溶》、《抵贵阳日作》等诗歌,这些诗歌都是描写西南地区秀丽风光的作品。收录于《瓶水斋别集》卷二的《黔苗竹枝词》是记载苗民生活习俗的一组组诗,极富史料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四、舒位的归家省母时期

嘉庆三年(1798)重阳节后,舒位以赡养母亲为由请归。《清史列传》卷七十二云:“仲苗平,巡抚议以军府办事宾僚列请议叙,位辞,时论高之。勒保移督四川,与位约从游。时翼已殁,以母老辞归。”舒位作别王朝梧等人,结束了西南游幕的生活,并与次年春天回到家中,作诗《余以乙卯岁花朝出门,恰于己未岁花朝到家,盖四年矣,口占两诗解嘲》记载了这段离家的经历。是年舒位错过了春试,甚有遗憾。此后舒位游历于江浙一带,为生计而奔波。陈文述《舒铁云传》云:“贫无以养,恒负米湖、湘间,岁一归省母。既又客秣陵、会稽、云间,地势近,辄数月一归省。中尝一迁嘉兴,再迁苏州。”这一时期是舒位诗歌创作的高峰期,此间舒位和王昙、孙原湘、宋左彝、龙铎、萧抡、陈文述、陈裴之{赵翼、朱鹤年、唐以封等南方友人交游唱和,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诗歌,丰富了《瓶水斋诗集》的表达内容。

舒位归家后,仍然没有放弃对功名的追求。虽然当时舒位诗名影响很大,但并未扭转他科举失利的境遇。舒位曾于嘉庆六年(1801)、嘉庆十四年(1809)、嘉庆十六年(1811)北上入都,参加会试考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京城考试失利后,这期间舒位曾与毕华珍在礼亲王府邸共同谱曲,留下了珍贵的戏剧作品。叶廷珀《鸥陂渔话》中记载:“铁云礼闱报罢,留滞京华。时娄东毕子筠华珍方客礼亲王邸。二君皆精音律,取古人逸事,撰为杂剧,如杨笠湖吟风阁例。礼王好宾客,亦知音,甚重二君之才。王邸旧有吴中乐部,每一折成,辄付伶工按谱,数日娴习,即邀二君顾曲,盛筵一席,侑以润色十金,亦一代名藩佳话也。后来武林汪氏所刻铁云《瓶笙馆修箫谱》,即在都门所撰,有《通德拥髻》、《文君当垆》、《博望访星》、《吴刚修月》四目。”

嘉庆十九年(1814),已到知命之年的舒位,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放弃科举。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云:“君是时名满天下,世皆期君必为世用,君亦锐欲成进士为禄养计。乃九上春富,卒不得遇。至甲戌礼闱,绝意进取。君时年既五十,而太孺人春秋亦八十有八矣。”舒位再次回到江南,巴光诰、巴光奎兄弟幕君才华,招舒位至真州,并为之刊刻诗集。陈文述《舒铁云传》记载:“淮南巴朴园副使光诰、宿崖观察光奎,重君才,延之,并为刊所作诗。”

嘉庆二十年(1815)十月,舒位母亲卒,舒位得知消息后,自真州戴星奔丧回家。由于悲伤过度,不进水浆,于除夕(嘉庆二十年除夕应为公元1816年)卒。陈裴之《乾隆戊申恩科举人拣选知县舒君行状》云:“乙亥十月,君在真州闻太孺殁,戴星而奔,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擗踊号泣,闻者莫不流涕。既患疾笃,医来视之。皆言悲痛过度,中气受伤,非药铒所能治,延至除夕而卒。”萧抡《舒铁云孝廉墓志铭》云:“君享年五十有一,娶金氏,生丈夫子三:昌枚、镇楼、祖椿,女一。葬于都图原。”陈文述撰《舒铁云传》记载:“君生卒皆在吴,友人谋葬于吴,并于武林谋著词《瓶笙馆修箫谱》、《舒铁云王仲瞿往来书札及诗曲稿合册》等丰富的作品,他所开创的籍焉,从君志也。”

《水轮歌》作者生平简介 篇7

读者诸君, 在我们赏析这首赞美农业机械的诗《水轮歌》之前, 先来介绍一下作者祁藻的生平事迹, 这将大大增加对诗的理解。祁藻, 字叔颖, 号实甫, 山西寿阳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 (1793) , 卒于同治五年 (1866) 。他于嘉庆十九年二十一岁时中进士, 入翰林, 授编修。道光年间任体仁阁大学士, 军机大臣。咸丰初年直领枢务;同治元年以大学士衔授礼部尚书, 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书。卒后赠太保, 谥文端, 入祀贤良祠。有“四朝文臣”、“三代帝师”的美誉。

祁藻是杰出的政治家、爱国主义者。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他立场鲜明地站在以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一边, 不仅亲赴福建沿海会同闽浙总督邓廷桢查办鸦片及海防军务, 还写出《新乐府》三章大声疾呼鸦片亡国、亡族、亡家的危害。对英战争开始后, 他又写出《闻道四首》讴歌反英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讴歌“筹边有终始”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赞颂他在南粤为禁烟筹边报国效力!

祁藻作为宰相级的内阁大臣, 对农事、对民间疾苦特别关心。他有专著《马首农言》详细记述了19世纪上半期寿阳的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织事等事宜。此书是他42岁 (道光十四年) 归家守孝三年间写的。在他的《谷曼谷九亭集》诗集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有关农事的诗篇, 如《采棉行》、《苦旱》、《河之水》、《种麦歌》、《食乡米有感》、《苦雨》、《望雨》、《捕蝗》……等关心农事的诗就有百首之多。此外写民生疾苦的诗如《哀流民》、《牵夫谣》等也有大几十首。至于在他为官数十年上朝廷奏折中有关农事民生的篇章就更不胜枚举。如此关切农事关怀民间疾苦与他的身世有关。其父祁韵士亦以进士官至户部主事, 在祁藻12岁时祁韵士因监督宝泉局库亏铜案发牵连下狱, 祁藻与其大至随侍狱中读书, 19岁进又随父赴甘肃兰山书院侍读。近十年颠沛流离的岁月使他和民间有了较多的接触, 父亲宦海浮沉人情冷暖也使他对世态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世上疮痍民间疾苦在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心灵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这便是他始终关注民生与民间疾苦的原因之一。其次, 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其父祁韵士是一位品性刚直为官清正、才学超群的人物, 因受和党羽的打击而陷于冤狱, 出狱后又苦心著述, 讲学育人。在这样一位父亲的身教言传下“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民以食为天”的农本思想必然自幼深入其心, 这是他始终关心民生农事与民间疾苦的又一原因。

祁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优秀的诗人, 还是一位著名的“出柳入王, 褚、米、黄参之, 遒劲通达, 端而不浮, 美而不艳”的书法家, 和继顾炎武之后发展了清代朴学之风, 为士林所推重的学者。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定的十大卷《祁藻集》 (包括奏议、诗文、书法) 即将出版, 表现他生平事迹的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即将播出。当代政坛权威人物认为他是“以其出色的道德文章成为山西历史文化名人中最为耀眼的人物之一。”

林同骥先生生平 篇8

他的父亲林鼎章和母亲郭丰怡,有11个子女,林同骥排第7.林鼎章是清朝最后一届举人,并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法律科,曾任北京大理院庭长和南京最高法院庭长.林鼎章三兄弟与福州郭家三姊妹联姻,三对夫妇婚后生活幸福,各家之间相处非常融洽,在亲友中传为美谈.

林同骥的祖父林皋农是清朝进士,因仰慕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故于宅院门前栽种柳树5棵,院内春来翠柳如烟,夏至垂柳成荫,特别是两颗大树,一枣一椿,枝繁叶茂.林同骥出生和生长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大宅院里,大宅院有前、中、后3个小院,分别住着他的叔叔和姑姑、祖父和伯父与他的父母.满院的花草树木,满屋的和美融洽,跳动韵律的家乡方言,长辈们言传身教,众多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复习功课、讨论问题.勤俭好学的家风,和谐愉悦的氛围,使得日后林家人才辈出.

1932年,林同骥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1933年转读于南京金陵中学,1938年毕业于四川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目睹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在堂兄林同骅的影响下,林同骥选择航空工程作为深入学习之方向.

1942年,林同骥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加入四川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承担发动机维修检验工作.那时,林同骅正在厂里指挥制造双发动机运输机.第一次飞机试飞时,林同骅问在场的几位检验员:“谁愿意上?”林同骥自告奋勇,大声说:“我愿意上.”林同骅笑着对飞行员说:“你该放心了,万一飞机出事,你李家要死一个人,我们林家要死两个人,你去见阎罗王也有我们相陪呢.”于是,3人一起上了飞机,飞行员细心驾驶,中国第一架双发动机“C-0101号运输机”试飞成功.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贯彻了林同骥的一生.

1945年,林同骥考取公费留学英国,先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飞机制造厂做实习工程师,1946年进入伦敦大学航空研究院,1948年获得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1948年7月,林同骥转往美国,先在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后到加州大学做研究员.期间,通过妹妹林同崇的介绍,结识了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学习的张斌女士.1953年,林同骥受聘为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员.1954年,张斌获得柏克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布朗大学工作.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成就了这对科学伴侣.

海外学习和工作的10年,林同骥在稀薄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方面多有建树,并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的研究风格.

1955年秋,林同骥怀着爱国之情,偕夫人,怀抱尚未满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在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影响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创建.此后10年,他主要负责力学研究所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组织、领导以及相关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实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59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出席全国群英会,并晋升为二级研究员.他所领导的研究室也被评为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林同骥的夫人张斌因莫须有的罪名入狱达7年之久.他本人也受到粗暴对待,被派去烧力学研究所的取暖锅炉.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仍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负担3个幼小儿女的生活和教育,并在“运动”的一点间隙时间里,坚持学术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甚至在烧锅炉的时候,还仔细观测,天天记录煤耗、送风量和时间、水温、烟的颜色等,总结出一套烧好锅炉、节约煤炭的方法.“文革”十年,林家深陷困厄.然而,“时穷节乃见”,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一个坚强、正直的科学家的本色.

1976年,吉林发生罕见的“陨石雨”.林同骥专程前去考察.他仔细观察陨石表面花纹细节,并将陨石烧蚀现象与飞行器再入过程烧蚀效应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沟槽花纹形成的新机制,受到同行专家的赞誉.敏感于偶然现象或事件,洞察其中的科学问题或内在机制,常是一个科学家学术高明、融会贯通的标志.可惜多年动荡的环境使得林先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林同骥及所在的研究室,1970年划拨七机部207研究所;1974年,并入七机部701研究所,林同骥曾任701所副所长;1979年,回到力学所.1979~1982年,林同骥任力学所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部常务委员.

1980年,林同骥出席第一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做《无黏跨声速流场分析》特邀报告,其核心思想是在不可压缩流线和等势线组成的曲线坐标系下,跨声速流场可压缩流线与不可压缩流线之间夹角很小,因此可将高度非线性的无黏跨声速流动基本方程大大简化.

20世纪80年代之后,考虑到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长远需要,林同骥将研究重点转向海洋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如振荡流、分离和漩涡运动等,并相继主持了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为背景的“六五”国家科委“工程力学中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攻关项目和“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洋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他把大部分经费都分给别人,自己只留一点点.这种对待科研经费的态度,在今天有着现实的意义.

他还多次参加制订学科规划,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设立,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力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发展呕心沥血.

林同骥先生非常关心学生和年轻同事的成长,在这本文集中,汇集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读后深受教育.

20世纪80年代初,林同骥先生的三个孩子都到了美国,1989年他的夫人张斌也移居美国.1991年7月,林同骥先生赴美探亲.两年后,1993年7月29日,因病逝世于美国,享年75岁.

阮谌生平略考 篇9

阮谌,史书无传,文献皆不载其生卒年。《魏志·杜畿传》“恕奏议论驳皆可观,掇其切世大事著于篇。”裴注:“《晋诸公赞》曰:‘嘏有器局……阮武者,亦拓落大才也。’案《阮氏谱》:‘武父谌,字士信,征辟无所就,造《三礼图》传于世。’《杜氏新书》曰:‘武字文业,阔达博通,渊雅之士。位止清河太守。武弟炳,字叔文,河南尹。精意医术,撰《药方》一部。炳子坦,字弘舒,晋太子少傅,平东将军。坦弟柯,字士度’。”[1]508

按《阮氏谱》,阮谌字士信,一生不仕,其作《三礼图》流传于世。又《杜氏新书》言阮谌长子为晋人阮武,曾任清河太守,次子阮炳,官拜河南尹;其孙,阮坦,曾任晋太子少傅,还有一孙名为阮柯。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刘孝标注:“杜笃《新书》曰:‘阮武字文业,陈留尉氏人。父谌,侍中。武阔达博通,渊雅之士。’《陈留志》曰:‘武,魏末河清太守。族子籍,年总角,未知名。武见而伟之,以为胜己。知人多此类。著书十八篇,谓之《阮子》。终于家。’”[2]232

徐震堮校笺云:“魏末河清太守———河清,沈校本作清河。族子籍———案《晋书·阮籍传》云‘族兄文业’,则籍乃其族弟。”据刘注、徐笺言,阮谌乃陈留尉氏人(今河南开封),官拜侍中。阮武曾任魏末清河太守,阮籍为其族弟,则阮谌为阮籍之族叔父。

《晋书·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景元四年卒,时年五十四。”[3]1359阮籍生于209年,卒于262年。阮武为阮籍之族兄,故阮武生年当早于209年,亦即建安(196—220)十四年之前。又据《仪礼·士相见礼》言,十岁之内皆可称兄道弟,即阮武最多年长阮籍十岁,由此,阮武生年当不早于200年。今按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三十前后即可成婚生子,据此可稽阮谌生年约在汉灵帝建宁(168—172)时期。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卷一:“《魏志·杜恕传》注《阮氏谱》曰‘谌字士信,徵辟无所造就,《三礼图》传于世……《隋书·经籍志》:‘《三礼图》九卷,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按《魏志》注引阮氏谌不言谌为侍中,与《隋志》所题异。谌子武,魏正始中清河太守,武弟炳河南尹稽。其时代当是建安中人。”[4]17姚氏以为阮谌为建安(196—220)中人,这与上文所考阮武生年不符,同时阮籍为建安中人,阮谌作为阮籍族叔父,其生年显然要早于阮籍而不可能是同时代人,故笔者以为姚说有待商榷。《魏书·礼志四》云“阮谌《礼图》并载秦汉以来舆服。”言“秦汉以来”表明作者至少生活在东汉末年,阮谌的生活时代大致在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文献皆不载其卒年,无法进一步考证。

二、阮谌任“侍中”一职真伪略说

阮谌一生有无做官,文献所载有异。《魏志·杜畿传》裴注据《阮氏谱》言阮谌“征辟无所就”,《世说新语·赏誉》、《隋志》卷三十二皆称其官拜侍中,不知孰是孰非。笔者欲从以下几方面略说:

其一,陈留阮氏家族在当时的地位。魏晋时期,见于《三国志》、《晋书》等文献记载的陈留阮氏家族主要有两支:一支出东汉阮敦,其子阮瑀,为魏国丞相掾,深受曹操器重,又为“建安七子”之一,知名于世。阮瑀长子熙,武部太守,次子籍,晋步兵校尉,为“竹林七贤”之一,影响甚大。阮熙子咸,始平太守;阮籍子浑,太子庶子。阮咸二子:瞻,太子舍人;孚,丹阳尹、镇南将军、广州刺史。阮籍从祖略,齐国内史;阮略子觊,汝南太守[5]。另外一支出阮瑀的同族———东汉阮谌,前文有述,其长子阮武曾任清河太守,次子阮炳任河南尹,其孙阮坦曾任晋太子少傅。由上可见,陈留阮氏是魏晋时的名门官宦之家,在当时影响力较大,宋人郑樵《通志》卷二十六《氏族·以国为氏》亦言陈留阮氏“惟盛于晋宋”。阮谌为东汉人,其时阮氏家族尚未兴起,未逢阮氏盛时,地位自然不高,故身为东汉人的阮谌为东汉侍中不符合常理。又《晋书·阮咸传》言“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亦可为证。阮谌与阮籍同为一族皆居道南,比较贫穷,若阮谌担任侍中一职,何来贫穷一说?

其二,“侍中”一职在汉代的地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应劭注:“入侍天子,故曰侍中。”[6]739侍中得入禁中,服侍天子,其地位自然不低。又据《后汉书》载,汉代侍中如贾逵、王逸等大都有传,若阮谌任侍中一职,又有《三礼图》流传于世,按理说史书应该有传,然史书皆无其传记。笔者以为阮谌不曾担任侍中一职,《阮氏谱》所言为是。

其三,文献所载。阮谌任侍中一职,除《世说新语》旧注引《杜笃新书》言外,《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二云:“《三礼图》九卷”,原注:“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通志》卷六十四《艺文略第二》“《三礼图》九卷”,原注:“郑玄及后汉阮谌等撰。”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三《通礼一》载“《三礼图》,佚。按《隋志》郑玄及阮谌等撰,图共九卷。”秦蕙田《五礼通考》卷首第二《礼经作述源流下》“《三礼图》九卷”,原注:“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由上,《杜笃新书》已经亡佚,其说不得考,《隋志》盖依其说,后世文献皆依《隋志》。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卷一、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卷二皆称《魏志》、《隋志》所言不知孰是。聂崇义《三礼图集注》为礼图的集成之作,聂书中多次征引阮谌之《三礼图》,但文中无一提及阮谌为后汉侍中。笔者以为,《隋志》所载阮谌为后汉侍中尚有待考证。

三、阮谌著作、师承关系略考

阮谌的著作除传世之作《三礼图》外,《隋书·经籍志》卷三二载:“《三礼图》九卷,原注:‘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一卷,原注:‘祁谌撰。’”据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卷一知,祁或为阮之形讹,古人撰文体例多有蒙上文而下文省,不重复同样的话,即蒙前省。故祁谌前不书时代官位,此祁谌当为阮谌。又《隋书·宇文恺传》:“自古《明堂图》惟有二本,一是宗周,刘熙、阮谌、刘昌宗等作,三图略同。一是后汉建武三十年作,《礼图》有本,不详撰人。”[7]1593故阮谌还有《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明堂图》。

阮谌师从何人,文献所载有异,或云阮谌师从綦册君,如《宋史·聂崇义传》云:“陈留阮士信受礼学于颖川綦册君。”顺治十六年《开封府志·人物》卷二十四云:“汉阮谌,陈留人,精求礼制,受礼于颖川綦册君,取其说为图三卷。”或载师从綦母君,如《四库全书总目》“《三礼图集注》二十卷”下云:“陈留阮士信,受学于颖川綦母君。”或言师从綦毋君,如又乾隆十三年《钦定仪礼义疏》卷首上:“《三礼图》聂崇义,周世宗时被旨纂集,以郑康成、阮谌、綦毋君、梁正、夏侯伏朗、张镒六家图刊定。”笔者案《通志》卷二十九《氏族略第五》之“代北复姓”云:“綦连氏,代人号綦连部即以为氏。”又“平声”云:“綦氏,《姓苑》云‘义兴人,后汉将军綦儁,望出河南’。又《河南官氏志》,綦连氏改为綦氏。”[8]则綦姓是由复姓“綦连”而来。《文苑英华》卷二百六十八《送行三》之“王维十九首”载“王维《送别綦毋潜落第》、《送綦毋潜》、《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新唐书·艺文志四》云:“《綦毋潜诗》一卷,原注:‘字孝通,开元中,繇宜寿尉入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9]1609《宋史·艺文志七》载有“《綦毋潜诗》一卷”。则綦毋潜之“綦毋”连言,盖为复姓。《广韵·虞韵》:“毋,止之辞,又汉复姓……何氏《姓苑》有毋终氏。《左传》‘鲁大夫兹毋还,晋大夫綦毋张’。”[10]19则毋亦为姓氏,且綦、毋连言亦有明证,文献已见有载。郑珍《郑征君遗著》之《巢经巢文集》卷第一《经说》之《綦毋邃孟子注》云:“《隋书·经籍志》注梁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今亡。綦毋,复姓,毋读无,详《广韵》毋字注。《隋志》注作母,写误也。”[11]郑说以母为毋之写误,其言有理。二字音同形近,母乃传抄之形讹;册亦是传抄之误,故阮谌师当为綦毋君。

《宋史·聂崇义传》:“《四部书目》内有《三礼图》十二卷,是隋开皇中敕礼官修撰。其图第一、第二题云‘梁氏’,第十后题云‘郑氏’,又称不知梁氏、郑氏名位所出。今书府有《三礼图》,亦题‘梁氏’、‘郑氏’,不言名位。厥后有梁正者,集前代图记更加详议,题《三礼图》曰:‘陈留阮士信受《礼》学于颍川綦册君,取其说,为图三卷,多不按《礼》文而引汉事,与郑君之文违错。”正删为二卷。其阮士信即谌也。如梁正之言,可知谌之纰谬。兼三卷《礼图》删为二卷,应在今《礼图》之内,亦无改祭玉之说。按梁正所言,阮谌撰《三礼图》多从师说,与“三礼”所言多有不同,更是与郑玄所言有异。《隋志》所言《三礼图》乃郑玄及阮谌撰一说与梁正所言相符,一“及”字表明郑图在先,且影响力较阮图大。又郑图多本“三礼”,阮图多与“三礼”相违,故梁正言阮图多有讹谬。

摘要:《三礼图》作为研治“三礼”的重要文本, 由汉至宋, 文献载有郑玄、阮谌、夏侯伏朗、梁正、张镒等多家《三礼图》之作。其中阮谌《三礼图》流传较广, 影响深远, 然其生平文献所载不多, 今不详, 文章欲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平进行略考。

王占春同志生平简介 篇10

王占春同志生于1930年1月7日,河北临榆县大薄荷寨村(现秦皇岛市北戴河镇)人。

1949年9月至1954年12月,王占春同志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师范学校担任教员。1954年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同年至1969年8月历任助理编辑、编辑、体育组组长兼教育部办公厅直属体育指导处副处长。1969年8月至1974年6月下放到安徽省教育部“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6月至1977年10月,从教育部“五七干校”分配至北京市东城师范“五七大学”任教员。1977年10月至1978年8月,借调到教育部教材会议任体育组负责人。1978年9月再次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担任中小学教材编辑部体育室主任、体育编辑室主任,1990年5月离休。离休后继续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咨询委员直至2007年。

王占春同志的一生是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繁荣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甘于奉献的一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师范学校担任体育教员时,在教学中作出了突出成绩,被评为校级、市级、省级优秀教师。其教学经验在佳木斯市、黑龙江省进行了公开教学和推广。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后成为体育编辑室的创始人。在其辛勤耕耘的50余年中,王占春同志主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的编写;主持了《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以及配套教材的编写,他是新中国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教材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业界公认的中国学校体育的一面旗帜。

王占春同志对学校体育和课程教材建设有着深刻的研究和学术思想。先后编写出版了《新中国的学校体育》、《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编写纲要1954年~1988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论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四要素的关系》、《中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修订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研究与设计》、《学校体育与卫生管理》、《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关于编制学生广播体操的思考》、《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体育课与学生健康关系的思考》、《加强中师体育是解决我国小学体育师资的基本途径》、《我国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日本的中小学体育》、《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体育》、《王占春教育文集》等著述,深刻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为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财富。

王占春同志对党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离休后仍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和学校体育事业,在他78岁高龄的时候,又担负起《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体育卷》主编的重任,领导并亲自撰写,为研究、编写我国学校体育新一轮教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王占春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兢兢业业、奋力拼搏的一生,是对祖国和人民忠贞不渝、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学校体育无限热爱、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热爱真理、探究真理、敢于直言、坚持真理的一生,是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朋友遍天下的一生,他深受广大教师和同志的热爱和尊敬。

王占春同志的逝世,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人越老、志越坚、学越勤的终身学习精神;学习他勤奋刻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学习他言传身教、奖掖后人的育人视野;学习他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一生忠于党,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致,为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事业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

愿生平像风 篇11

故事里的女孩儿简直是与她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论性格还是体态特征。 我遇见她,从此无人像她。时光荏苒,忽梦少年事。印象里她仍然是一个十分钟就能搞定一篇600字作文的大神,穿着朴素的衣裳,说话也是温温柔柔的,像冬天的炊烟。柔情似水,让人安然。

你瞧阳光那么美,为何纠结愁心,明明可以潇洒如风,何必要做那种溺于书海的学霸? 一个人孤单寂寞时,容易依赖伴侣。我也始终认为单枪匹马比不上并肩作战。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成长面前它会一次又一次地催着你面对,你终会长大。

故事里的女孩儿如今怎样了呢?是否一如既往地等待远方,衣衫单薄,眉目清凉,占尽了月光。也许她是孤独的,没有心灵的慰藉,负荷前行。人生苦短,春意难留。背着重重的行囊,一个人一路喘息,何曾在意身边的风光,其实那大大的躯壳中有很多是可以摒弃的,比如那些世俗的偏见、物欲的躁动、追逐的劳累、攫取的烦忧。只要身无疾病,心无块垒,我们就会发现生命原来如此美好和轻松。

一个人穿行风雨也好,路过阴晴也罢,所有美好,一样寂寥。 所以,我更愿意那个女孩儿的生平像风而不是带着壳的软体动物。 愿她生平像风,煮酒闲话,眼角潋滟了往日,盛露饮,拈花一笑,白云承风景,山川载情事,余生,沐浴更衣,与清风温柔。

小R哥哥有话说:

试译金九生平简介 篇12

关键词:金九,韩国独立运动家

原文:

金九, 生于1876年7月11日, 卒于1949年6月26日, 号白凡。金九是韩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是著名的韩国独立运动家, 现代韩国的开国元勋, 被誉为“韩国国父”。金九出生在黄海道海州白云坊的一个农民家庭, 17岁时应考科举落榜, 其后加入东学运动并改名为昌洙, 成为东学军的活跃分子。1895年20岁时渡过鸭绿江, 参加了以金利彦为首的朝鲜独立运动义兵团, 不幸被铺, 1898年3月被关押于仁川监狱。在监狱里他接触到《泰西新史》、《世界地理》等新派书籍和知识。次年5月逃狱后于公州麻格寺出家, 后继续投入韩国独立运动并奔走于中国。主持了韩人爱国团等团体, 于1930年担任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一生致力于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为了国家的统一而顽强斗争。1949年6月26日, 被极右主义者暗杀身故。

译文:

Kim Ku was born on July 11, 1876, and died on June 26, 1949.He was also called White Fan.Kim Ku, a legend in the Koreanhistory, is a famous leader of Korean independence movement.He is a founding father of the modern Korea, known as the“father of Korea”.

Kim Ku was born in a peasant family of Baiyunfang in Haizhou Huanghaidao.At the age of 17 years old, he failed in the imperia exam, there after he joined the DongXue movement and renamed Chengzhu, becoming an activist of DongXue army.

上一篇:当代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强度和刚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