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024-10-12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精选12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1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2013年升格为本科, 改名为武汉商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作为本校的拳头专业, 将申办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 前期申本调研工作小组通过文献、网络、走访交流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 为申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做好充分准备。考虑到后期该专业该如何建设以及怎么样建设,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

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 建设思路

(1) 总体思路

按照“坚持差异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 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建设思路, 立足湖北省暖通行业, 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科研促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切入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2) 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教学业务水平。

(3) 提高科研水平的思路

坚持以高层次科研成果为目标, 以创建优质科研平台为基础, 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的应用性和可行性, 努力培养一批科研水平高、视野开阔、搭配合理的科学研究团队。

(4) 学生培养的思路

专业将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领域内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继续加强与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及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安装及制造等工业企业的联系和交流,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思路

加强校内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提高校内实验室、实验场所的使用率, 加大对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办公条件等方面的投入, 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

2. 建设目标

本专业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 以培养区域暖通空调产业需求人才为己任, 着重加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申本后5年内, 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内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专业。

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 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规划, 成立以校主管领导、院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带头人、校内专家教授和校外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负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规划等的指导, 由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1)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质量, 为此拟采用以下措施加强课程建设。为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本专业的特点, 调整学科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积极申报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2) 教材建设

在5年专业建设期内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使教材建设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新的台阶。组织优秀师资编写主干课程教材, 力争有教材被列为国家规划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

3. 师资队伍建设

在稳定原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措施, 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加快专业教师硕士、博士学历培养进程, 把提升学历作为教师考核的硬性指标。重点培养和大力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相结合, 构建专业方向优势人才群。坚持教师挂职锻炼制度, 并给予工作补贴,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效果, 造就一批学术水平高、在专业领域影响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4. 实践教学及条件建设

在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 完善建全专业实验实训室功能, 拓展实验实训内容, 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提高教学效果。着重培养学生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与科研兼容的专业实验实训中心, 使之既具有综合型、开放型的特点, 又能从事专门技能培养, 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省内同类高校一流的实验实训中心。

5. 科学研究

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 并对在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提倡积极参与课题申报, 鼓励多撰写专著及论文, 加大科研的引导和投入力度。采取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兄弟院校的交流, 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 促进其不断开拓视野, 提高科研水平。

6. 教学质量保障

制定科学合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管理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管理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这都决定着本专业的办学前途。

(1) 加强教学巡视

依托学校行政主管部门, 每学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巡视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听课评价和督导 (理论课和实践课)

听课评课主要包括各级领导听课、督导组听课、相同相近课程的教师互相听课、观摩教学 (示范性) 听课、对新教师会诊听课等。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 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 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3) 理论和实践教学检查

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实验计划、实训计划、实习计划等组织上课、备课、作业 (报告) 布置和批改、考试命题与阅卷、考试质量分析等情况。

(4) 学生教师评教评学

每学期进行1~2次学生评教及教师评学工作, 其结果纳入教师业务年度考评。

(5) 学生信息反馈监控

继续沿用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 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聘请学生为教学信息员。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各种反映, 指导和改进教学。

(6) 教材质量监控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对专业所选教材的适应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估认定, 就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适应性等方面征求教师、学生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及时反馈到学院和教研室。

(7) 行业企业参与评估

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教学, 并从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师德师风、教学纪律等方面, 建立以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管理与考核为主、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考核的评价机制。

(8)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收集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信息, 并建立毕业生信息库, 为本专业的后续招生及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平台。

7. 服务能力建设

本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湖北及全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可在工程设计、房地产开发、设备安装及工业企业等单位中从事暖通空调、燃气和建筑给排水等系统的设计、设备安装、运行、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建筑设备系统设计、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获得设备工程师执业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的开设将有效弥补传统建能专业培养人才的局限性, 将顺应高等院校建能专业的改革趋势, 符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趋势, 适应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缓解了暖通行业和领域快速发展与专业人才匮乏的矛盾。专业建成后, 可选派专任教师中在企业、公司担任技术顾问、经营顾问、营运总监, 为其提供技术服务。还可以在完成管理企业、技术指导、员工培训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本专业学生可以为上述企业或公司提供暖通空调和建筑给排水等系统的设计、设备安装、运行、工程监理和造价管理等岗位的社会服务, 使社会服务范围由武汉市的相关企业扩大到市外、省外企业、公司。

参考文献

[1]周丽等.湖北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需求调研[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2012 (05)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2

籍    贯: 重庆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北京市 市辖区 朝阳区,北京市 市辖区 海淀区,北京市 市辖区 海淀区

期望职位: 能源相关 咨询 投资

意向概述: 希望能从事新能源或咨询、投资方面的工作。

教育经历

年9月 - 2012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工程 硕士

209月 - 2010年6月 河北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 本科

自我评价

在经历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等方方面面后,我觉得可以用十个字来评价现在的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粪厂。

工作实践经验

年4月 - 2011年9月 中国农业大学 调研队长

年4月 - 2009年6月 石家庄第七十八中学 班主任

年7月 - 2008年8月 快运通物流公司 实习生

校内职务

年3月 - 2007年12月 学生会体育部干事 河北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3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

1 建能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是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1]。实验教学作为建能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理念是重理论轻实践,现阶段建能专业的实验项目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则按步骤或实验指导书要求重复操作进行实验,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较差,公式化、被动式的实验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设计型、探索型、创新型实验以及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实验则相对较少,应用性不强,从而把实验教学当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型仪器操作与管理人员,虽然有教授、博士上课,但因为不是专门针对哪台仪器操作的,上课讲理论多,基本操作多,对于一些实验新分析方法、新技术的更新与学习不及时,致使技术更新缓慢落后,联系实际检测的少,对于不同专业或行业的实际就联系更少了,十分不利于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时碰上仪器有故障,实验室的管理编制有限,维修人员不足,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不及时,实验课只好停了。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现有仪器设备资源严重不足,大型仪器设备台套数少,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基本上是一台,老师害怕学生搞坏仪器,不希望学生个个动手操作,上课能操作仪器的学生人数少。另外由于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本科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随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校的专业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通过建立开放的校企合作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新型的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改善地方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教学现状,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地方型高校应用人才培养大环境中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2 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动手能力的结合,积累项目研发经验,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结合内外两个课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基于教学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以整体项目形式自定实验课题。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给学生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项目主要来自于各个实际的企业承担的工程项目,或者是根据工程项目修改以后的虚拟项目,还有一部分题目来自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学生被分成若干开发小组,学生以指导教师确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为课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下自主学习,共同探讨。这种模式不但使学生掌握自学专业知识的方法,也培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实际项目操作和管理上能得到较为真实的体验,使教学实践与实际工程实践无缝连。

(2)在实验实践项目开始之前,在学校周边地区知名企业进行调研。这些企业的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可以作为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师外聘或引进,为学生讲课,讲实验操作规程,讲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讲工程项目操作设施的流程,将实际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培训青年教师,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对实验仪器不熟悉、实践经验不足的困难,外聘引进企业的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实验教师,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实验课程的优秀教学团队,打破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师资经验短缺的瓶颈。

(3)实训内容系统化。经过企业和学校的联合选拔出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项目研发团队,进入实训基地。让有实战经验、课题项目比较多的企业导师指导,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技术研发项目的研发工作。实训学生经过前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后,项目开工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团队建设训练,项目经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分成各个项目组,每组成员6-8人不等。启动实训项目后,各组学生按照分工不同,均须完成业务理解、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直至项目验收等完整一套项目研发。

(4)建立完善严格的培养考核机制。现行的考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理论考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难以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具体案例分析及知识运用能力,无法单一的根据笔试试卷很好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素养。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引人企业管理考核元素,建立完善的、可行的实验教学考核标准。通过采用过程考核和业绩考核相结合,企业考核和校内指导教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中采用以技能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的考评机制,应该包括对学生工程素质评价、对教学体系的企业评价、学生中期考核评价反馈、实习基地建设等专家定期指导和检查实习情况,学生也必须定期向专业导师反馈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通过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以评促学,保证工程实践的顺利进行。

(5)建立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为实验课程的教学辅助资料建立一个包括项目管理、实验指导、小组协同工作、实验评价、项目实验操作流程等功能的课程实验平台,有效管理课程实验开发的全过程。在学生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课程实验项目案例库,实现教学网站的互动性,丰富教学网站的资源,学校和企业可以随机增加实际项目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方面的内容;增加相关的专业竞赛方面的知识;增强界面可操作性,实现教学过程全程上网和教学资源共享;增强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测试的功能和安全性。建立学生学习跟踪系统,使平台建设能及时更新有关工程项目的新知识、新思想、新工具、新技术,使之有效改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尴尬局面,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所结合、协同育人还不太成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但这种模式必将极大地推动应用型、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转型发展。我们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有我院党政领导在培养模式上的大胆创新,建能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伴随着校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在新形势下必然会走出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

[2] 刘丽莹,余晓平,彭宣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讨--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39-14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4

本文运用系统协同学的理论, 构建城市能源动力设施系统和环境保护设施系统两大系统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城市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1 评价指标体系

对公共基础设施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宏观层面比较国家或者地区的竞争力, 其中公共基础设施评价成为宏观评价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体情况、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等12个层面对全球各区域经济体的竞争能力进行评价;从评价各国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角度,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环境发展可持续性、空中交通基础设施、地面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2) 对公共基础设施本身进行评价, 这类文献主要以国内学者为主。从环境设施等5个维度22个指标对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评价。

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公共基础设施评价指标选取过程中, 首先, 为科学区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不同的产生途径和作用机制, 将指标分为增量指标和存量指标两大类。增量指标用来描述样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新增投资数量, 具体表现为投资规模;存量指标用来描述样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数量, 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系统所能提供的用于城市生产生活的设施数量。为更加明确、细致地表示公共设施的存量, 进一步将存量指标分为服务水平和质量效率, 其中服务水平表示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 质量效率表示公共设施的服务效率。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和多维矩阵结构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通过征询专家意见法、检索统计文献使用频度法, 并注意使用可获得的统计数据指标, 设计能源动力设施系统、环境保护设施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并分别用A表示城市能源设施的综合发展指数、B表示城市环境保护设施综合发展指数, 如表1所示。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了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区别, 由于各类指标数据自身的特点和分析评价要求不同, 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分析。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逆向指标指的是人均电力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电力消耗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比值、人均工业粉尘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烟尘排放量, 其他的都属于正向指标。

3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记为Si (i=1, 2, 3) , 各个系统所包含的指标标准化后的向量为XSi= (xi1, xi2, …xin) , 各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为WSi= (Wi1, Wi2, …Win) 经济、能源和环境协调度分别为Ec、Ee、和Ev。本文将在单个系统的协调度、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度以及经济、能源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度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单个子系统协调度的计算公式为:

本文的权重主要采用德尔菲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确定,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体现出评价者的决策意愿, 而且可以避免评价者的主观意愿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与此同时, 还可以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中, 可以依次找出各个系统的主要指标, 将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的方差贡献率αi与因子载荷 (k=1, 2…, m;i=1, 2…, n) 线性组合求得各个指标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度。对于两个系统的协调度定义为:

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经济、能源和环境两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虽然能够反映出两个系统协调的程度, 但是却不能反映出系统之间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采用的模型计算协调发展度为:

对经济、能源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度以一般函数为基础, 经过权衡分析,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4 城市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协调度测算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2~2012)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2~2012) 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02~2012) 。

式中:U (A/B) 指的是A系统相对B系统的协调度;UA指的是A系统的实际值;UA′指的是通过并选取回归方程A=f (B) 得到B系统对A系统要求的协调值;S2为A系统实际值的方差。从式 (7) 中可看出, 实际值越与协调值相近, 如果状态协调度U越大, 则表示系统协调程度越高, 如果状态协调度U越小, 则表示系统协调程度越低, 当实际值等于协调值时, 状态协调度U=1, 表示系统完全协调。通过状态协调U可以对两个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取式 (8) 作为包含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的系统协调度。

式中:U (AB) 为A系统与B系统的协调度指数;U (A/B) 的值越大, 说明两系统间协调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 两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越低;而当U (A/B) 与U (B/A) 相等时, 说明两系统间完全协调。2001~2011年两大系统的协调度结果如表2所示, 协调度曲线如图1所示。

5 结语

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及污水处理、防灾、能源动力、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六大系统, 各系统协调配合, 才能为高度密集的城市生产、生活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城市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和影响。

(1) 公共设施综合评价值代表公共设施的发展水平。能源生产增长速度、电力生产增长速度指标对提高能源动力设施系统的评价值推动作用明显。

(2) 城市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的协调状态不平稳, 处于震荡状态, 可见两系统的协调状态很不稳定, 处于持续波动状态之中。

(3) 应长期加强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之间协调性监测研究, 同时,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 应关注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的协调情况, 以保证能源动力设施系统与环境保护设施系统向社会更和谐有序地提供公共设施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金川, 黄武强, 张煜.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1 (1) :47~54.

[2]吴建楠.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 200 (10) :1624~1628.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习报告 篇5

系别: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姓名:徐豪

学号:045414144

指导老师:李奉翠

完成时间:2015年6月25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5.6.25

一、动员大会

时间:2015年6月23日 地点:3号教学楼A407

实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并积累初步工作经验的重要学习环节。会上,李奉翠老师说明了我专业就业前景并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紧接着,马良涛进行了发言,他希望大一的学生能严守实习场所的纪律,保持良好的形象,不迟到早退,不擅离职守,也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这个舞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上,做到学有所思,做有所成,并预祝同学们能取得圆满成功。增强了大家对未来工作的美好期待,此次大会座无虚席,大家满腔热情,现场气氛热烈。我系历年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工作,系部多方联系企业,为同学们提供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动员大会的召开,让同学们明确了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大家必将满怀信心地开始自己的实习生活!动员大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会议的召开解决了他们在实习方面的各种疑惑,为即将开始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对实习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 备。

二、实习目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知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 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企业,了解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可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同时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从事的领域和业务,本专业的工程情况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了解专业一些简单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仪器室参观 时间:2015.6.23 地点:3号教学楼

中央空调系统有主机和末端系统。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和半集中式。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可分为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一次回风 二次回风)。主要组成设备有空调主机(冷热源)、组合式空调机组(风柜)、等。

系统优点

经济节能:主机由微电脑控制,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开机计费,不开机不计费,有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

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 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个性化:中央空调系统以区间为单元,满足用户不同区间需求,室内末端安装采用暗藏方式,不影响室内的审美观,不占据室内空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简化管理:于采用不同区间单独控制系统为用户所有,产权关系明确,可简化空调设施管理。提升档次:中央空调主机可以避免破坏楼体的整体外观,使用户充分享受高档综合环境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及量贩档次。

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使用寿命长:中央空调一般使用寿命在15到25年,而普通空调超不过10年,如果保养好,中央空调的寿命还可以更长。

工作原理

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室外的制冷(热)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2.风管(道)式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室内机组通过布置在天花板上的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安装在室内各房间天花板中的风管(道)内,并通过出风口上的散流器向室内各房间输送空气。在风管(道)上设计有新风门和排风门,可以按一定比例置换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变频一拖多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各室内机组通过暗装的方式布置在天花板 上。通过其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再从送风口将处理后的空气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送回室内。机组在能量调节方式上由微电脑控制,室外机组的变频式压缩机根据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以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要求。

它是利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是借着水蒸发过程来完成,并使冷却水可以继续的循环使用,从经济效益上来说,无形中减少了成本的浪费。

冷却原理:系将热水喷撒至散热材表面与通过之移动空气相接触。此时,热水与冷空气之间即产生显热之热交换作用,同时部份的热水被蒸发,亦即蒸发水汽中其蒸发潜热被排放至空气中,最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槽内,利用泵浦将其传送至热交器中,再予吸收热量。

特点:1)、结构采用瓶型设计,迎风量最小;

2)、散水方式采用旋转喷头式,旋转速率可由喷水孔角度调整; 3)、依结构特点,有标准型CT-(图1)、低噪音型CCT 4)、为最先开发和最通用之产品; 5)、其维修较困难和无法多台并联使用。

四、公司实习时间:2015.6.24 地点:平燃天然气输配分公司

天然气输配系统包括一种或多种压力等级的管网和相应的设施,其任务是将燃气从供气源点,如城市门站,贮气设施或制气厂,经济、安全、可靠地向用户供气。随着各国城市燃气气源的发展和变化、城市规划的不同特点、供气规模的大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燃气输配系统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人工燃气时代,供气规模较小,民用户占主要地位,因而供气压力较低,输配系统的组成也比较简单。自从天然气成为城市的主要气源后,由于用户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是复杂的综合设施,通常由低压、中压及高压等不同压力等级的燃气管网,城市燃气分配站或压气站、调压计量站或区域调压站,储备站,监控与调度中心,维护管理中心。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生产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城建学子,应该为自己以后能创造的巨大价值感到骄傲和自豪。

城市燃气门站通常称作“调压计量站”。是长距离输气管线与城市燃气输配系 统交接处的燃气调压计量设施,简称城市门站。来自长距离输气管线的燃气,先经过滤器清除其中机械杂质,然后通过调压器(见燃气调压器)、流量计(见 燃气计量)进入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如燃气需要加臭(使燃气具有明显气味,以便漏气时易于察觉),则调压、计量后要经过加臭装置。当燃气进站或出站 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安全装置自动启动。站内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越站旁通 管供气。长距离输气管线如采用清管器清管,则可将清管器接收装置设在燃气 门站内,以利集中管理。(见图)

五;实习总结

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6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逐渐显现,世界主要国家对于能源安全和能源危机的问题也更加重视。本文从宏观角度描述了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环境与前景,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新能源;国际环境;国内环境

一、关于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政策的分析

1投资新能源的积极性高涨

美国的能源政策对世界的影响最大。1993年克林顿和戈尔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彻底改变了此后15年世界发展的趋势。奥巴马和拜登在2008年提出的美国新能源政策,将成为影响此后15年世界发展的最重要政策之一。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未来10年内耗资1500亿美元刺激私人投资清洁能源,帮助创造500万个就业机会;未来10年内节省更多石油,节约石油量要多于目前从中东地区和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总量;到2015年前,将有100万辆美国本土产的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到2012年,保证美国人所用电能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这个比率将达到25%;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80%。

欧盟也在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投资,意在加速欧盟转型为21世纪充满活力的低碳经济。在其经济恢复计划中,总共10项具体措施,其中有3项与节能环保直接有关,该计划书预测,节能建筑将获得10亿欧元的投资,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将带来至少50亿欧元的投资。

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为了促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普及和发展,2009年度财政预算中的相关预算将比2008年度增加约1300亿日元,增长幅度为50%。此外,增加预算还包括政府对企业为节能而进行设备投资的支持,预计2009年达1200亿日元,比2008年度增加约300亿日元。

2天然能源的变化趋势

从短期的局势来看,油价有回落的趋势,从而使新能源在成本上的相对优势无法显现出来,这对新能源发展的经济性和必要性给予了消极的判定;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复苏以及石油等不可再生来源终会减少直至枯竭,油价会逐渐上升。基于以上分析,发展新能源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有利可图的。企业会因为利润的激励纷纷投资于新能源行业,国家也会为了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而将其作为战略主导产业。

3金融危机对于新能源发展的影响

当前,各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许多传统企业纷纷倒闭,而某些新兴企业却在迅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是其中的代表。金融危机非但没有阻碍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反而唤醒了人们超前发展的意识。

许多国家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中,新能源是摆脱经济衰退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产业,中国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演讲中提到,“在温总理不久前访问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召开的座谈会上,大连重机场的总经理发言,他的传统产品即钢铁、矿山和港口机械的订单减少了60%,但是大连重机场今年的产值还要远远超过去年,他们靠什么呢?他的风力发电的订单要比去年增加200%,他的例子也不是唯一的;东北还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叫第一重型机械厂,它的钢铁订货一下子掉了20亿人民币的订单,但是由于有核电这样的订单增加,所以他的整个产值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增加。”这些充分说明了新能源在就业方面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

除了就业方面的好处外,新能源产业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中国为例,传统产业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已经很难赶超发达国家水平,而新能源产业上的差距并不明显;且我国不存在发达国家的产业惯性,投资新兴产业的机会成本较小。因此中国如果及早起步,推动金融业与新能源行业共同发展,将有可能在新兴技术上超过发达国家,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新动态

1新能源发展竞争加剧

由于各国几乎都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在大力呼吁发展新能源,导致我国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情况逐渐加剧,某些产业正由垄断竞争演变为充分竞争。例如高纯多晶硅最初主要用于半导体领域,自2004年以来受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需求拉动而出现供不应求,致使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并带来暴利,暴利的诱惑引来许多资金进入。当越来越多的厂商掌握了生产技术,增加生产时,多晶硅行业便从之前的垄断竞争格局转向充分竞争格局。因此,未来新能源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渐降低。

2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出台,规划目标及在该领域的投入将大幅提高。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总投资预计将达4.5万亿元,能拉动全社会总投资9万亿元。这一数额远高于此前规划的3万亿元。

新能源振兴规划草案初稿显示,到202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至约1.5亿千瓦;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目标为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约8000万千瓦。这一目标分别为2007年可再生能源及核电两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原目标的5倍、11倍和2倍。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水电的发展重点为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到201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1.9亿千瓦,到2020年,水电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

风电的发展则将通过大规模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尽快使风电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风电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甘肃和吉林建立百万千万风电基地。到2020年,力争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

在太阳能方面,将在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3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政府和社会已经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发展,也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中国虽然实行市场经济,但政府不能完全任其自由,因为这样会导致企业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也会危害行业正常的竞争秩序。一个好的市场是需要政府经过长时间培养的,所以目前政府通过设定发展规划,合理地确定未来几年的目标,能够避免一蹴而就和盲目扩张的现象,为新能源行业创造一个合适的发展环境。

3新能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技术仍然落后。技术落后导致了新能源不具备价格优势,成为新能源无法市场化,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电力储存技术,风电的电网接入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的间歇性等都可能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障碍,短期内风电和核电等仍难成为商业化的主体替代能源。此外,

生物质能、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多晶硅原料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和材料我国也基本依赖进口。高成本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总体来说,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在国际产业链中还处于加工环节,利润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必须大幅度增加新能源科技研发投入,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研发机构,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2)急需政策扶持。由于当前的技术还不成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依然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因此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潜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力度。

尽管此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的政策措施,比如太阳能建筑补贴等,新能源规划还会包括其他财政补贴措施,尤其是针对太阳能发电方面的补贴已经列入了新能源振兴规划草案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财政补贴可直接以终端消费者为对象。如在新能源车的推广上,不仅要给制造商支持,更重要的是给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补贴,因为需求问题是根本的问题。除了财政支持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为新能源行业制定了一套良好的游戏规则,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发展。

(3)须尽早建立行业标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迅速,投资增幅逐年加大。但由于缺乏相关行业标准,新能源市场显得混乱无序。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销售和配套设施的严格标准,才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使生产商能够形成标准的加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否则产品质量会参差不齐,社会资源被浪费,并在某些领域会出现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4)缺乏银行信贷支持。新能源行业的特点是前期技术投入大、项目周期长,因此发展一个项目需要巨额投资。而私募、风投等投资方重视短期收益,一旦市场售价达到他们的预期,便果断获利了结,不可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帮助。政府补贴和通过成立相关能源基金虽然可行,但对于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因此,银行信贷还是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会出现借贷现象,政府更应该主动出面,为商业银行承担风险,以此扩充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认为,经济危机给新能源股票带来的虽然有阻力,但更多是机遇。在其他企业纷纷倒闭的困境之下,新能源行业却在逐渐兴起,可见其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仍有上升趋势,而且由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新能源终将成为未来人类的唯一选择;在短期内,技术改进也会使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的成本优势逐渐体现出来,通过价格传导使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新能源有了政策的支持,如太阳能建筑补贴和将要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其他措施。政策对于新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引导着产业资金的流向,而且还能扩宽市场,规范行业标准。

从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来看,新能源也是被各机构重视的板块,股神巴菲特高价入股新能源电池公司比亚迪就是一个例证。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7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工程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类居住、生产等对建筑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 建筑能耗快速增长。目前, 人类所有生产生活能耗中, 建筑能耗已占到40%以上。为满足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在建筑环境中应用的人才需求, 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把建筑智能设施、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纳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范围扩展为建筑环境控制、城市燃气应用、建筑节能、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领域。新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中, 明确了“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拓宽专业口径”等基本原则, “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既是坚持统一的专业标准, 又鼓励各院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确定具体的课程体系、教学重点及培养方式, 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更名前课程体系及教学现状

在过去的十年中, 各学校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已基本形成了以“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为专业理论平台课程;以“暖通空调”、“建筑冷热源”、“建筑自动化”为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框架[1,2], 同时兼具各自的地方及行业特色。

对于我国北方地区, 尤其是内蒙古、山西等以能源、钢铁为支柱产业地区的高校, 过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多是围绕着煤、电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建筑环境应用技术来设置的, 随着国际社会对建筑节能低碳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要求到2050年, 化石燃料在建筑空间供热和热水制备所占比例减小到现在的5%-20%, 制冷系统的平均效率将提高两倍以上[3,4,5]。显然, 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在建筑能耗及经济分析、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源转化利用模式、区域能源规划、智能建筑控制等方面是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的。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用设备人才需求锐增, 仅十年, 设有本专业的高等院校由1998年的68所猛增至2011年的180所。在教育教学环节, 由于快速扩增, 导致的突出问题是: (1) 部分学校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忽视设计及实践环节; (2) 大批新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缺乏工程和学术实践基础, 教学理念和个人的学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3) 专业实践被简化为参观、参观、再参观, 学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 思维分析能力达不到本科要求; (4) 学生缺乏“工程系统”概念, 知识结构不完善, 社会、经济、管理知识欠缺。

二、突出地域及行业背景、拓展课程体系

更名前, 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大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及行业特色, 都较早地设置了“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 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暖通空调方面的专门人才。近十年间, 本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所构建的大框架下, 大都保留了传统的集中供热、工业通风、空调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专业课及课程设计, 方向比较单一, 学生所接触的暖通空调系统也较为传统, 没有和目前国家提倡的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结合起来, 学生缺乏节能、经济的宏观意识。所以, 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在必修课中适当增加以“建筑能耗及经济分析、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能源转化利用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课程模块以及“智能建筑控制、电气与自动控制”的控制课程模块。这样才能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及管理的过程中, 具备“工程系统”的概念, 能从全局优化的层面上去考虑节能或者工程可行性。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范围宽了, 增加了“能源应用技术与管理”以及“建筑节能控制”的内容。如何使专业教师提高素养, 分清专业课的“课堂上该讲些什么”就成为我们应思考的问题。专业课的教学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应以工程应用为依托, 介绍技术和设备的特点、原理、发展背景、应用条件、优缺点判断;应着重于技术方案分析, 让学生不仅仅了解各种技术方案及设备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特点, 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一个系统设计为什么选这种方案而不是另一种。而对于一些非关键的技术细节和一些设计校核计算, 则应该在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中解决。这也同时提高了对专业教师的要求, 要求专业教师通过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教师具备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科学视野, 具备了创造和创新意识, 跟踪技术进步的意识,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工程人才。

四、尝试多专业配合, 建立“工程系统”概念,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

培养高规格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用性和工程系统性思维是工科大学毕业生的重要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成果是各专业相互配合形成的, 而由于各高校有比较分明的专业分类, 我们在实际“教与学”过程中, 也忽视了与其它专业配合, 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会对其它专业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同时, 同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又是割裂的, 例如“供冷与供暖教学”, 空调课只管夏天, 供热课仅管冬天, 缺乏“工程系统”意识。所以我们需尝试多专业联合设计, 如暖通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建筑学专业等, 共同设计一项“公用工程”, 培养学生设计的“整体意识”;改进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不能有割裂和鸿沟;并通过以下方法加强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 (1) 实践环节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2) 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 (3) 设计环节始于专业课的开始, 指导教师根据课程进度, 指导学生随时将刚学到的知识用到设计之中, 以强化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等。

新形势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我们专业负责人和一线专业教师经常思索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通过明确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了解新形势下专业外延和内涵的发展变化,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 提高教师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加强学生设计实践环节训练, 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规格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工程系统性思维相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颖心, 石文星.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 (高等建筑版) , 2011, (05) .

[2]张国强, 李志生, 陈友明, 李念平等.基于教育国际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6, (03)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8

因时间排得太满, 笔者只能在程院长到工地现场检测由他带领设计的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途中和工作的间隙, 对其进行了采访。在断断续续的采访过程中, 笔者与程院长相谈甚欢, 并受益匪浅。

学者谈现状

“专业名称又调整了, 从暖通、暖通空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到刚刚国家才发布的2013年正式执行的新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路走来, 不难看出专业内容的变化。顺应这种变化, 教学和工程也要随之有所调整和变革。总的来说, 暖通专业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这个行业也正变成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但同时, 由于专业范围的不断扩大, 专业内容的不断深入, 给暖通工作者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尤其是, 怎么样既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 同时又能实现节能降耗、保护资源与环境, 在新能源利用、先进技术集成、设计方法和手段的变更包括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 都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暖通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采访伊始, 程海峰就感慨良多。

提到安徽的暖通行业和中央空调现状, 程海峰介绍:“安徽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类型典型, 从典型年气象参数上可以看到, 冷、热、湿等极端工况出现的频率都很高, 几乎适合所有现有的通用空调系统, 客观上行业发展具有天时地利;安徽经济发展起步早, 速度慢, 经过长时间的缓慢积累, 最近几年跨越的步子非常大, 正处于发展的井喷期。暖通行业的市场容量一般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线性关系, 因此, 现在的安徽省正是各个厂商和工程商进驻抢滩的极佳机遇期, 这是天时;安徽人敢为人先, 开放包容, 容新创新, 对各类先进技术的利用不抱成见, 发展虽晚但起点很高, 是为人和。因此, 不难预见安徽暖通行业的美好前景。”

确如程海峰所言, 安徽作为近年来发展火热的中部桥头城市, 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自然发展条件优越, 中央空调行业蒸蒸日上, 市场容量逐年增长, 随行采访的经销商朋友也深有体会。对于目前安徽的良好发展态势, 程海峰表示“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专业和行业, 如何根据合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建筑功能需求, 设计适合的系统, 最大限度的发挥暖通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是安徽暖通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

市场、技术良性互动

中央空调行业长期以来, 呈现着市场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促进行业繁荣, 行业繁荣推动技术进步的现象。制造商、经销商、设计师在繁荣市场中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设计师和经销商、制造商在互相学习、互相依存中共同进步。

如今, 在成熟稳定的通用技术操作层面, 中央空调项目的设计与产品采购对专家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反而以前仅作为终端销售的经销商近年来作用显得越发大。制造商在各个区域市场中能立足并做大, 依赖众多经销商的人脉推广及典型工程的树立, 典型工程从无到有, 从一到二, 长此以往, 制造商的口碑及美誉度自然形成, 实现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而对于行业内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及特殊技术, 专家的作用则显得非常大。程海峰介绍道, 中央空调行业的专家、设计师一方面不能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知情权恶意推销一些产品技术:另一方面, 他们有责任及义务推广优秀新技术及新产品, 以促进行业的进步。由此不难看出, 中央空调行业需要制造商、经销商、设计师通力合作, 才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校企合作 共创未来

谈到“校企合作”时, 程海峰饶有兴趣, 并一再强调, “校企合作”的未来是一条康庄大道。校企合作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家对高校科研投入逐年增加, 技术研发的经费瓶颈逐年改善, 客观上使高校高层次人才既能谋食, 也能谋道, 促进了高校的科研氛围;有远见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 亟需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促使他们到高校寻求合作共赢。

“高校里注重理论, 企业注重实践,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 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 有针对性培养人才, 结合市场导向,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 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另外, 校企合作是真正‘双赢’, 校企合作, 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 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 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 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大大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程海峰告诉《中央空调市场》, “如今, 安徽有几家注重校企合作的中央空调企业, 我们应当给予这些企业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有时候顶尖的技术往往会出现在企业, 良性循环下去, 暖通行业必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言传与身教并行

讲起从业经历, 程海峰的身份比较特殊。198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设计院工作, 从设计师到总工、副院长, 20多年设计经验, 10多年专业总工, 2007年开始, 又兼任学校环能学院副院长, 领导学校暖通专业建设, 可谓“能文能武”。既能静下心设计优秀的项目, 也能走进高校教导学生,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更准、更及时的把控市场。据学生介绍, 程海峰教过的本科生, 带过的研究生不计其数, 为安徽暖通行业培育了很多优秀人才;设计过的项目更是多而精, 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安徽省CBD中央广场, 圣大广场, 亳州、池州、凤台等政务中心, 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 和平饭店……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设计师或正在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 程海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学校里打下夯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没有知识的积累, 设计如同纸上谈兵;走上工作岗位后, 务必要沉下心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去, 在锻炼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如今, 安徽的中央空调项目越来越多, 体量越来越大, 对新兴势力来说, 机会很多, 主要看如何把握, 他相信, 只要在业内稳住脚跟, 刻苦钻研, 加以时日必定能得到业内的认可。

后记:

采访前, 朋友就说, 程院长是典型的治学者, 专注于做学问, 不喜欢炫耀, 也不喜欢公众媒体骚扰, 对媒体的拜访一般都婉言相拒。回来后,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关于程院长的信息无非是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 资料甚少。

对于另外一些频频出场、引人注目的专家, 笔者也不觉有不妥, 因为经常走动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市场, 但相比而言, 程院长更显得务实、淡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 真心希望能多些沉下心专心做事的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9

一、研究生党支部团体的特征

研究生群体思想相对成熟,学习和科研能力较强,是国家未来科研创新、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原因,面临的毕业就业压力较本科生更为突出,尤其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大部分还肩负着家庭的责任和义务。鉴于上述原因,研究生党支部团体具有以下特征:

1. 来源广,差异大。

研究生群体的来源不仅包括全日制在校生,还包括相当一部分工作后又回到高校继续深造的工作人员。不仅在年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个人阅历上、价值观上千差万别,而且在读研目的、入党动机等各方面,每个人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并且对于党支部集体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

2. 集体意识较弱。

首先,从研究生的性质来说,研究生的生活主要围绕科研展开,而科研又是以导师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研究生的活动一般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其次,对于经常外出实习调研的研究生而言,参与研究生党支部集体活动,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是不允许的。再者,对于大多数的博士生而言,除了基本的科研外,还要兼顾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党支部的集体意识更显淡薄。

3. 政治素养亟待提高。

研究生群体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外,往往还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而且面临着一定的科研产出压力。有限的时间和无形的压力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降低,政治素养的提高较本科生而言有一定差距。同时,研究生群体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其功利思想较本科生也浓厚了很多,这也对研究生政治素养的提高以及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研究生党支部存在问题

党支部主体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多数高校党支部在设置形式上过于机械化和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没有统筹兼顾研究生群体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这不仅使党组织难以深入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也使得党员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不强,政治热情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组织生活的效果。

党支部组织活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党支部干部或委员缺乏对新形势下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调动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积极性的途径、方法的创新与探索。思想上多依赖于上级党组织的布置和安排,组织活动上内容较为单调、趋于形式化,对研究生党员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约束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成效。

党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差,主观能动性意识淡薄。少部分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党员观念淡化,主体意识缺乏,对于组织活动缺乏必要的政治热情、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缺乏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进步而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组织生活意识的提升,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停留于感性、片面认识,缺乏实践的过程,对组织生活的重要地位和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以各种借口脱离党的组织生活,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党员的公众形象,造成群众误导。

三、党支部横纵联动机制创新实践

研究生群体在国家未来社会科技创新与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与设置上,既要体现研究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又要不断的创新、发掘研究生群体的潜力,最大的程度的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为国家科研创新事业贡献力量。然而,现实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横向型”设置模式,注重同年级的交流与沟通,但却对日后长远的支部组织活动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纵向型”设置模式,注重同专业的经验交流和传承,但对支部凝聚力和大型党建活动的活动效率有所影响。

因此,亟需科学合理的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开拓一套横纵联动的支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面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为例,阐述“三位一体”的横纵联动党支部构建。

1.形式与内容。横纵联动党支部联动机制虽然结合横向型模式与纵向型模式的优点,但更要着眼于高校支部的实际情况,从实践中出发、创新支部活动建设、激发支部成员主观能动性,促使支部与支部成员共同发展。

为探索高效有力的党支部联动管理模式,该学院依托我院能源、环境、化学三大主干特色学科,借助年级自然行政班平台,充分考虑博硕阶段差异、学科间科研方向差异,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横纵联动机制,即以党支部活动组、党支部、党小组为三个基本组成单元的立体式联动机制,如图一所示。探索全方位、立体式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管理模式,推动研究生党建工作科学高效开展。横向兼顾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差异,依托党支部、党支部党小组进行构建。硕士生以自然年级行政班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每一级的所有行政自然班级组成的党支部为一个横向大组;博士生以专业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所有的博士生党支部为一横向大组;同时每个党支部根据数量多少下设若干党小组。纵向兼顾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差异,依托党支部活动组、活动组党小组进行构建。同时考虑研究方向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党支部活动组;不同的课题组以科研方向为依托建立活动组党小组;同时,纵向活动组党小组可打破年级、学习阶段组建纵向大组。以此形成了横向党支部工作组,纵向党支部活动组网格化立体式联动机制。

2.作用和意义。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研究生党员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精神平台,是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的神圣殿堂。横纵联动机制的构建对于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创新、党支部活力和凝聚力的激发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突破年级限制,新生党员和毕业党员可更替,使得党支部永葆活力,并且老党员干部可以对下一任党员干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支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突破专业限制但又保持同一课题组的党小组形式,既有利于科研创新思路的开拓,又增强了党支部成员的相互交流,对组织生活的创新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再者,横向纵向均设立大组,促使小组负责人与党员干部之间相互监督、经验互通、互相竞争,对于避免党组织生活的活动形式化、单一化具有促进作用。

“三位一体”的横纵联动党支部构建机制,既克服了横向模式下的不同专业见党员沟通较少,缺乏跨学科交流的窘况。促进了不同学科间党员在生活上、学习上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能对党员各自的科研工作有所启发,提供新思路,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内容的发展;也克服了纵向模式下的支部成员阅历年龄差异带来的不便,同时以课题组或实验室等形式组建的党小组间相互联系,增加了支部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使支部间集思广益、创新交流,更利于支部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克服了党支部在后期活动开展乏力的缺点,破除了党支部始于新生班终于毕业班的窘态,使支部具有了实践中老干部带新干部的优秀品质传承的特点,从而使得支部活动的开展能够健康有序的传承。

四、总结与建议

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研究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和自然属性,突破专业和年级的局限,采用“三位一体”横纵联动的机制,并在探索工作新渠道中积极拓宽视野,学习与科研相结合,创新特色党组织活动,积极发挥支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凝聚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及我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笔者认为,党支部的构建,还应该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导师在党建活动中的作用,可将学生的党建工作与导师的考核相联系,打造系统完备的师生良性互动的党建教育机制,这也是今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励恒.浅谈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9,(175):41-43.

[2]杨菁.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北京教育德育,2013,(658):56-58.

[3]赵志朋,李安.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活动研究[J].教育研究,2014,(01):83-85.

[4]武会忠.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反思与创新[J].西安社会科学,2009,27(2):26-30.

[5]万军民.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03):147-15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10

1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

农村能源生态工程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寻找生态环境工程的最佳适应性对策。在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中需要严格地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建设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的和谐发展, 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率, 实现农村能源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工程的设计中需要确定系统规模和控制的等级, 对于能源工程调控的等级越高, 控制的范围越广, 这种控制属于宏观控制, 情况比较复杂, 调控的精度较低。如果控制的等级较低, 调控范围比较小, 就属于微观调控, 调控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通过能源生态工程的系统分析, 找出农村能源生态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的约束条件。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模式设计的核心是方案设计, 通过方案设计可以改善能源生态工程的结构, 调整资源利用的方式, 合理配置农村能源利用的技术。优化能源设计方案可以促使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促使农业能源利用体系的良性循环[1,2]。

2 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2.1“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

“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在农村比较常见, 通常是以单个的养猪农户为单位, 在猪舍的附近建立沼气池, 并且在农村附近有数量比较多的果园或茶园。这种模式的工艺流程通常是养猪农户在猪舍附近建立沼气池, 使猪的粪便以及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并在沼气池中放入一些植物的秸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沼气池就会产生沼气, 农户通过在家安装相应的净化设备之后, 沼气就可以用于生活。需要注意的是,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沼液和沼渣需要更换才能够确保沼气的供应。因此, 对于沼液和沼渣的处理, 通常是用作果园和茶园的肥料使用。这种模式可以将粪便和污水经过沼气的发酵进行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它可以将沼渣和沼液当作有机肥使用,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实现了零污染。“猪—沼气—农作物”能源生态工程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使用[3,4]。

2.2“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

“器—气—池”生态家园工程通常是以村为单位的, 这种生物工程模式通常是指在每户农民的房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农户使用沼气做饭, 并且需要建立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这种模式可以把太阳能、生活污水以及沼气结合起来, 给农户带来清洁的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另外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是以规模巨大的畜禽养殖场为单位的, 需要建立和养殖场规模相当的沼气工程, 这样才能够确保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得到及时的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是把畜禽类的粪便污水进行固体与液体相分离, 对于粪便可以进行深入的加工成为肥料或者是有机肥。对于污水流入到沼气池中, 采用厌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 之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 沼气可以输送到储气柜中, 供农户使用。而对于沼液的处理, 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另一方面可以经过好氧曝气池的处理, 促使沼液达到标准, 之后进行排放。这种工程模式采用了固液相分离的处理技术, 可以让污水的浓度大大降低。在处理污水的时候采用了厌氧发酵技术、好氧处理技术、AF技术、稳定塘、氧化沟等技术相结合的工艺, 这样可以促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处理, 减少污水对水利以及农田的污染。这种模式运作成本低, 并且可以促使畜禽养殖场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的建立需要因地制宜, 而且工程选址比较适宜选择存在自然落差的地方,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运作的费用。另外, 如果在畜禽养殖场附近有农田、果园等, 可以在工程中考虑沼液的综合利用, 而沼气通常被农村居民利用。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短缺以及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分析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的设计方法, 深入地探讨了3种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环境,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工程模式初探[J].中国沼气, 2003, 13 (4) :112-115.

[2]施骏, 陈磊, 秦大东, 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知识库的研制与应用[J].农技服务, 2007, 11 (5) :117-120.

[3]吴清萍.可再生能源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评估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0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篇11

记者来到位于西安交大一隅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栋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宏伟 !天井里的实验装置占据了整栋楼里绝大部分的空间,有很多大型管道锅炉组成的仪器设备组。但是从楼外却根本看不出来。

记者刚进到办公室,就见到了今天将要采访的人,那就是郭烈锦教授。看起来年纪并不算大的郭教授,在能源研究领域可是知名度很高的,曾获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数十个荣誉称号。郭教授在新能源科学方面的研究同样令人叹服,郭教授现担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科学委员会(ICHMTC)委员、国际多相流联合中心(ICeM)通讯会士、国际氢能学会国际奖励委员会七人专家组成员,他还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氢能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上担任重要职务。

郭教授一边和蔼地招呼记者入座,一边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2004年,西安交大能动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便已设立新能源专业方向(时称“C模块”)。时任能源动力学院院长的他,认定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会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希望能培养出在新能源开发应用方面既专且精的人才,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模块刚成立时,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压力和重重困难。当时,不仅是国内,西方各国的大学中,也没有单独开设新能源科学课程项目的先例。同行中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发展这一方向为时过早,最终,郭教授力排众议,带头创建了新能源模块的最初班底。由于没有先例可循,郭教授等人全靠自己摸索研究,2004年至今西安交大本专业独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均由郭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编写。凭借着多年的能源科学工作经验和长期从事能量转换方面的研究,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现多已供职于各大国企、公司和研究所,为国家新能源的发展竭尽所能。他表示,在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满足行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能够登上更大更宽广的国际舞台,更加出色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说到这,郭教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篇12

1 3E复合系统的特征

3E复合系统是属于三个属性的环境、经济、能源子系统在相互的联系、作用、渗透下形成了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动态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协调性指的是能源、经济、环境各系统在发展中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以合理经济关系为纽带,高效利用能源并且充分地保护了环境。

和谐3E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动态性、自律组织性。整体性是指3E复合系统并非简单的组合能源、环境、经济等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都会被其他系统所影响。动态性是指这一系统是动态的并不是静置的,借助多种经济规律,持续自低转高,由混乱变为协调。自律组织性是指复合系统结构中各组成均存在协调能力,协调3E复合系统还有自我调节作用,不仅但具备自身的协整性,还有着独立整合的能动性能,有力推动了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2 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2.1 选择序参变量

基于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文选择的序参变量一共有三类。能源系统:万元GDP能耗、煤炭在总的能耗中的占比;环境系统:万元产值下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经济子系统,GDP增长的速度。

依据脱钩模式,针对能源和环境系统各序参变量上下限进行取值。3E复合系统理想化发展状态为脱钩,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不管GDP怎样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均不上升,达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公式为:,g是GDP年增长率,t为单位GDP能耗及环境负荷年下降率的临界值。如果tk=t,则能耗和环境负荷及经济增长为脱钩;如果tk<t,能耗和环境负荷必将在GDP增长内出现降低,且差值更大,能耗和环境负荷会更快下降;如果tk>t能耗与环境负荷随着GDP增长而上升,且两者差值越大,能耗和环境负荷上升速度就越快。

能源与环境子系统各序参变量下限值为中国当年的脱钩发展模式,上限是统计数据的最大值,煤炭和总能耗内比重下限值需要参考世界水平;GDP增速序参变量则代表着当年的协调发展程度。

2.2 子系统序参变量有序度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内相关数据,调整和计算得出能源和环境数据相关数据,将原始数据代入上文的公式,算出能源、环境、经济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序参变量的有序度。最终得出,在能源子系统内我国在1999年至2016年,万元GDP能耗序参变量的有序度在逐渐提升。对能源子系统来讲,煤炭占总能耗内的比重长期小于序参变量的有序度,这是由于我国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环境子系统的万元产值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序参变量有序度较为稳定,且相对值比较大,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大了治理环境的力度。

2.3 3E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从1991-2007年的3E符合系统发展的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中得知,我国3E复合系统协调性发展的趋势如图1所示。

在图1内可知,近15年中国3E复合系统协调度均为正值,且在前协调向协调发展,但是近几年协调演化趋势放缓,甚至存在不协调发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耗量涨速较快,但石油涨价后,导致煤炭消耗占比提高,能源子系统协调度降低。

3 针对3E复合系统的调控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能源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保证能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安全,积极高效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形成环境友好社会等,在维持经济的增长中还要保证提升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并发展新型替代性能源,建立能源的清洁化使用机制,提升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低能耗第三产业及技术密集产业发展。针对环境可以制定对能源展开合理利用的强制政策,制定十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指标,针对环境和能效标志认证体系,制定对应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向着环境友好型以及能源节约型社会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在对我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展开实证研究后得知,我国的3E系统在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偶尔还会存在速度放缓和波动的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了积极的调控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陈黎明,王颖,田建芳.中国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1).

上一篇:内强素质下一篇:变换教学手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