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通用设计

2024-08-13

学习的通用设计(精选12篇)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1

一、拉近课堂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 尤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我经常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 从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启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双手和大脑, 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技术, 在实践中求知, 从生活中体验。

在引入新课或讲解某个知识点时, 我常常先创设问题情境:或设计问题情境, 或从日常生活的话题引入, 或从自然界生动的事例讲起, 或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或用实验现象启迪, 等等, 形成一定的“悬念”,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然后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这比一开始上来就讲概念要生动得多, 学生更愿意接受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结构与稳定性”时, 我一开始并没有先给出“结构”与“稳定性”的概念, 而是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乒乓球走钢丝。一开始, 乒乓球肯定不能被稳定在细线上, 但当我在乒乓球的下方挂了一个较重的物体时, 乒乓球就可以立稳在细线上了。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然后我让学生分析原因, 有的学生提前预习了, 很容易就引出了结构体的“稳定性”概念。接着我又和学生一起讨论影响结构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同的通用技术课课型, 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不同的, 即使同一节课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一节课可能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而不是一种方法贯穿始终,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无定法。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制作课、实验课和构思课一般采用小组学习法与研讨法。这种方法便于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力量。

概念、规律的导出一般采用教学案例分析导入法和情境分析导入法。这种方法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便于启发学生, 学生也容易理解得出的结论。

试验课、制图课和制作课一般采用试验法和示范模仿法。这两种方法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手设计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由于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的新增课程, 学校里普遍缺少辅助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 单凭教师的语言表达, 学生有时不能正确地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电脑有强大的处理图像、动画、影视、声音、文字等多媒体功能, 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多媒体具有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达到的动画功能, 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分析其变化过程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理性、抽象的知识,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都江堰”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像资料, 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巧妙。在控制系统的教学中, 可以制作一些小课件, 来演示某些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开环控制, 什么是闭环控制, 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2

一、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精华在线的几位历史老师,在教学当中,都非常注重帮助大家列好知识框架,可见这一点,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是极为重要的。

二、补充史实和教材观点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们可以尽力去还原这个事情,大家都很爱听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他能讲历史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个事情的所有内容都记住了。

三、牢固掌握学习公式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 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 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 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 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 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 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 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3

关键词:通用技术;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47-01

通用技术的学习主要以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方式展开,强调学生技术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强调学习的协作性,以体现有意义学习的特点,而这恰恰是一个良好学习环境所能给予的给养。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结合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给予学习环境特别的关注。

一、“硬环境”的创设

按照课标要求,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组织良好的多功能区,建立一套储存我们所拥有的全部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的制度和方法,以便学生根据需要自由的使用它们,当然这在实现过程中是很难做到的。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各校都纷纷建设和装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有了专用教室及其设备,实践活动却难以展开,成为学校教师的一大难题。2011年5月3日,我校举办了首届科技节。看着同学们的作品,我感到很欣慰,也很激动。回想起来,学校以及各任课教师为此次活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教师专业知识缺乏,技术实践能力不强

学生进入操作室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强烈地想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具体化为实物。而通技术的实践操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模型原型的制作涉及多种制作工艺,在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与制作能力的同时,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教师对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产生了顾虑,上课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2、实践活动经费不足,购买耗材有难度

在实践活动中,学校按照计划一次性购买了各项活动所需的材料,但某些易耗品事先难以确定,在操作过程中易耗品的损耗情况与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部分班级损耗可能较严重。如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有些老师看到学生缺少原材料,按捺不住,自行购买,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完成作品,但是这毕竟只能满足少数学生,有些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因材料迟迟不到位而放弃最初的设计方案。

3、专用教室管理、辅导人员缺位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学校并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员。教师为实践操作准备原材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课堂教学时,教师无法准备充足的材料以及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引导,解答、纠正问题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甚至出现工具丢失的情况。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1、主动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操作技能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与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不仅可以把握新课程理念,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技术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操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上能够适应通过用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2、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操作机会

在实践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压缩课堂内容,为增加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我校学生均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不同初中学校,总体上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在升学教育意识的影响下,以及各初中学校的软、硬环境的不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或甚至没有动手实践创作活动的机会,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较弱,制作出来的模型远不如幼儿园和小学的。但是这并等于学生制作模型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递减的趋势,问题在于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以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考虑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我们通过增加设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重新认识模型和动手制作模型,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冲动。

3、规划购置耗材与个人准备材料相结合

在解决实践活动所需的耗材问题上,采取学校规划购置耗材与学生个人准备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在设计活动中,由教师统一布置设计课题,统一使用相同材料进行设计制作,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有较大的局限性。如在本学期的实践活动中,某些班级近1/3的学生都制作电动小船,形式单一。如果由学生课下自己准备一些废旧材料在课余时间制作,使学生的设计制作活动有较大的余地,这不仅解决了材料采购的难题,也突破了学校操作上的一些问题。

二、“软环境”的创设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4

一、联系实际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才想学、爱学, 才能学好。通用技术没有高考的支撑, 只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起学习学习的兴趣。在授课时我们应该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体验、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信息作为案例, 例如, 有些电风扇倒下来之后, 为什么会停止转动?饭煮熟后, 为什么会自动保温?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等。我发现学生对这些问题就非常感兴趣。每次讲到这样的问题时, 他们就热烈讨论和认真听讲。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主动地投入学科的学习中。

如在学习“人机关系”这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用相关原理解决教室的设计问题——找出教室里的不合理和合理的人机关系。我们的学生就找出了诸多人机关系不合理的地方:凳子高度不可调, 凳面太硬, 坐时间长了屁股痛, 未达到人机关系中健康、舒适的目标;课桌放书的空间太小, 大多数同学将书放在桌子上面, 减小了桌子可利用面积, 也影响了教室的整洁等等。而人机关系合理的则有:灯光是白光;教室很宽敞;楼层高度大;墙刷成了白色, 空间简洁明快, 产生严谨、高效的学习氛围, 很好地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有前后两扇门, 学生进出不拥挤;门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合理, 达到了高效和安全的人机关系目标。让学生明白到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我们可以掌握技术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就有能力从事技术设计活动, 做出我们想做的事情。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好通用技术课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学和教学重点, 找到生活中针对性的例子, 思考、分析, 然后才能有发现、继承、创新。

二、让学生多动手制作, 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 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技术与科学的不同的地方是必须动手, 动手就是实践。设计制作实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技术活动使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 促使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设计制作实践活动与其它教学活动相比, 具有实践性的特性。设计制作实践活动以小组为活动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一环节, 在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优化等活动环节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现和解决问题,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要想使学生提高技术素养, 必须有一个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过程模式。例如:1、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 呈现技术与设计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启迪学生设计思路, 落实操作项目, 创建技术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在过程中了解欣赏技术设计, 使学生产生设计的兴趣。2、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或买到的纸板、塑料、矿泉水瓶、坏光盘、吸管等简单材料, 开展以班级为单位、个人或集体参赛形式的校级创意设计比赛。设计作品既有各种造型桥梁、相框、相片架、灯笼、小背包、钱包等等, 也有用橡皮泥制作的“恐龙与蛇”、“鬼子忏悔”等, 还有美观实用的书灯、水蜡烛、五彩蜡烛等。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在设计体验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选择典型案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里面有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 教师要认真钻研案例, 分析案例, 用好案例。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矿泉水瓶, 在技术设计上从结构、材料、环保, 实用等方面分析, 从艺术设计的线条, 视觉效果来分析它新颖时尚的设计, 学生对于桌子上这些平凡的矿泉水瓶有了具体了解, 首先材料必须对人体无害, 最好是可回收的, 其次设计应该符合美学原理, 第三, 设计时一般应该设计成圆柱形状的, 那样最节省材料, 可以降低成本。在讲到人机关系时, 瓶身有凹凸位和大瓶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我还让学生从设计原则上考虑它的创新、实用、经济、美观、可持续发展。从塑料的回收,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来告诉学生矿泉水瓶重复使用, 细菌就会在瓶子里反复繁殖, 塑料的分解危害身体健康。可以进行设计大赛, 学生们对矿泉水瓶进行方案构思, 他们独辟蹊径, 突破常规思维, 设计了一些新型矿泉水瓶, 非常有创意, 并用草图来表现设计思想, 还让学生收集用过的矿泉水瓶, 通过奇思妙想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意想不到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矿泉水瓶装水还用来做一些技术试验, 做结构的稳定性试验等。

通用技术教学最基本点是不能低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里的课程目标是通用技术教师教学依据, 教师不要局限于教科书的案例, 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 教学中灵活地使用教材中的案例。

四、提升教师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资之深, 则取文左右逢源”。通用技术是一门知识较宽泛的学科, 通用技术涉及理论与实践, 而实践又涉及多门技术领域, 对教师各方面素养的要求高, 目前通用技术教师很少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 多为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教材中所涉及的许多知识, 都是现任教师以前所未接触过的, 这对我们教师的授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为了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我们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就必须先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边教边学, 立足于通用技术学科, 既要精通专业也应经常浏览其他方面的书籍, 如物理学科中的力学分析、机械设计学科中的三视图、数学学科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保护等等。同时可亲自到企业、农村请教专业人员, 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纵横驰骋, 左右逢源, 应付自如, 使学生的思维大门得以开启, 求知欲望得到充分地激发。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新课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制作实践活动, 实现技术素养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建军, 段青.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技术与设计1》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阮武林.提高劳动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009, (2) .

[3]刑乃贵.如何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009, (3) .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通用) 篇5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1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写作业,我都需要妈妈陪在身边督促,只有这样,我才能快速的完成作业。那时的我总以为写完作业就是万事大吉,还是在妈妈的再三叮咛下才会开始复习。要是没有妈妈,幼稚的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小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字——玩。

自从迈入中学的校门,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要做时间的主人!要做自己的主人!”日益长大的我豁然开朗:自习课上,我不仅能快速把作业写完,还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因为我有自己的规划,会自主学习;回到家后,我不仅能主动地做练习题不用妈妈的督促,我还能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课程;我考完试后,我不仅把错题总结到一个专门的本上,还经常拿出来看看做做;我开始有方法、有总结地做题,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学会了自己主动抓紧时间、主动支配时间,我的学习有条不紊;学会了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我的生活有章有法。

当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抵制很多诱惑,要付出很多艰辛,但我相信: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从基础做起。让我们一起做自己的主人,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吧!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2

小时候,不谙世事,总是玩的不亦乐乎;不知人情,总是时时搞着破坏;不懂世故,总是在做错事后一笑而过。

时光飞逝,转瞬已过十余载……

已步入少年的我,总是想着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殊不知,那只是青春时期独有的热血冲动。

公元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刚经过两天紧张考试的我回到家里,书包一扔,就躺在了床上,懒得再说一句话,只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多久,老妈回来了,还未进屋便开始了“狮吼大功”,百变不离其宗的话语,听得我真想找个东西把耳朵堵上,可回头一想反正已经听了五六年了,也就释然了许多。

公元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考试成绩揭晓,我听了刺耳的分数之后,心中的那份期望顿时烟消云散了,本就处在青春期叛逆中的我,反抗之心尤其强烈。老师那番伤人的话语,更如在烈火中添了干柴、倒了桶油般由火堆变成了一片熊熊火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你轻视我,我会让你后悔的。

经过了对上半学期的总结,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要好好学。回到家吃完饭把想法告诉了老妈:我的学习我做主。但换来的却只是她无尽的冷嘲热讽。我只想问:为什么每当我下定决心准备实施的时候,在我只需一份鼓励便足以勇猛向前的时候,就不能得到妈妈的信任与鼓励呢?每每想到这里,总有一句话不自觉蹦入脑海,“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也挡不住我的腿,我要这世界再也挡不住我的信念,我要做那手握日月摘星辰之人……”

我的学习我做主,虽然差了一份信任的鼓励,我仍不会停下即将勇敢向前的脚步。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3

知识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无止境,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学完。学习要有方法,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你会发现学习是那么的有趣。

登山时,当你面对巍峨陡峭的`高山,你是望山而归,还是勇敢前进?选择前进的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而选择退缩的人等待他的只会是失败的懊恼。其实,学习和登山一样,只要有目标,有勇气,有毅力,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学习语文,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所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多学习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要多阅读,读大量有益的课外书。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书籍,一定得掌握好阅读方式。阅读时,一般的内容要略读,走马观花式的读。一旦碰到好句、好段,则要精读,要弄懂字、词、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自然会积累丰富。

学习数学,要多动脑、勤思考。在完成好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课外时间要多做一些习题,遇到不懂的,要认真思考,再不会的,那就得去问老师了。当你攻克一道道难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大脑越用越灵活。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住大量的词汇,会读会背,能把所学的知识都记住,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

学习,还要养成课前用心预习、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要老师查,不要家长催,快乐地主动学习。

“不经几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是啊,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好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勤奋学习,主动学习,用我们辛勤的努力,去品尝收获的喜悦。

我的学习我做主。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4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其规律则成,违背其规律则败,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螺旋式提高的过程。遵循学习规律,得学习方法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学习方法选择得当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大家共勉,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

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

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就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战胜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你才会学在乐中,乐在学中。

我的学习我做主作文5

已入深秋了,在每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清凉的秋风总带来了一份透明的心情。校园里那排白杨树叶儿已开始飘落。只有一个小女孩还在徘徊在这片树林里,她慢慢地向前迈着,神情间夹杂着一丝忧郁,一丝伤感。

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小女孩由于心理包袱太重,所以心情一直不好,一连几次做题,她都做得十分糟糕。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整天意志消沉,上课也老走神。成绩直线下降。

一次做数学题,她竟只做对了一个,这让她难过极了,哭了一宿。她觉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学不会。有一次,数学老师找她谈心,向她了解情况,可她却只说了一句:“我觉得自己笨,天生的愚笨,我是不可能学好的。”数学老师听后也默默地摇了摇头,不知说什么是好。

突然,风又起了,一片落叶打在小女孩的脸上,于是小女孩这才回过神来,背着沉重的书包向家走去。

太阳再次露出笑脸时,小女孩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当她来到座位时,惊奇地发现了一封信,于是她便打开——

“朋友,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你能否勇敢地战胜它。请给自己一次机会吧!请鼓起勇气去战胜它吧!相信自己,对自己高呼一声‘我能行’!”

小女孩看完这封信,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她望了望四周,找不到一位可疑的人物。

秋风乍起吹走了小女孩心中的压抑,她似乎又重新找回了自信。

慢慢地,小女孩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上课她积极发言,课后也是一心一意地深钻到学习中去。有一次,小女孩在看书,忽然发现有一个字——‘曌’她不认识,她拿着书去问妈妈,妈妈说不认识,她去问爸爸,爸爸摇摇头,她又去查字典,可字典里没有那个字,她又想到了现代最方便的工具——电脑。她带着书跑向几百米外的表姐家,因为表姐家有台电脑,她在表姐地帮助下打开了电脑,打开了百度,打开了手写栏,她慢慢地一笔一画地把字打到了电脑上,点击回车键,她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回答,她知道那个字念zhào,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造出的17个字当中她最喜欢的一个字,象征着日月当空的意义……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6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 技术 技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4

通用技術课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它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观点,其中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乐于探究就是探究性学习,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本学科探究方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的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本质。通用技术探究性学习不是模仿,而是优化创新。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重要学习方法,适合所有的课程内容,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我们更加侧重技术原理和技术设计内容的探究,还要切实注重技术思想方法的教学。技术探究不是凭空猜想推测,需要围绕探究目的,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适的载体来呈现探究过程,形成探究结论。载体选择的恰当于否,将直接影响到技术探究的进程和效果。典型的探究内容有设计1中的“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方案的构思方法”等;设计2中的“稳固结构的探析及设计”,“流程的设计优化及设计”,“系统的分析优化及设计”,“控制的方式和过程”,“控制的干扰和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又应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疑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堂交流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更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助推器。通过质疑问难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探究者的不懈努力。例如在《控制与设计》的教学中,笔者引入楼道的声控灯案例:如果白天有声音,灯同样会亮,这样浪费电。怎样才能达到白天即使有声音灯也不会亮的目的呢?借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当学生比较困惑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加以提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很多同学设计出了声光控灯,满足了设计要求。这一例子说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可以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去

通用技术是以培养学生技术设计和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它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现在的教学往往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能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充分参与,长此以往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充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发挥全体学的积极性,促进探究过程的有效开展。有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采取课堂辩论,激发学生进行探究

辩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善于发现、乐于表达的能力。通过辩论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从而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技术的两面性”的教学中,设计了“中学生上网的利弊”一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辩题设正、反方两个组,主要发言人各4名同学。同学们先分别收集资料,再在课堂上一争高低,大家积极性非常高,辩论非常精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技术两面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四、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课堂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

设计多元化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篇7

在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发展的当今, 设计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为公众所接受。设计的多元化特征包括以下3点。

1.1 设计形式的多样化

设计是不局限于设计图、效果图和设计计划等的, 而是全方位、深入生活、不受固定形式约束的, 且不再只是“设计师”的工作。

1.2 设计理念的多样化

无论是从实践中设计多元化发展形成理论的角度, 还是从采用多元化设计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 多元化的设计理念都是设计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设计内容和内涵表达的多样化

无论设计的形式和理念多么多样化, 其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 都需要通过所设计的东西完整、清晰地表达, 并传递给使用者, 否则就是失败的设计。

2 通用设计和多元化设计

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促使了设计多元化的发展, 但部分人却被多元化设计从普通大众中隔离出来, 比如残障人士等。然而, 通用设计的出现, 很好地以大众心理的方式解决了该问题。通过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有利了改变环境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缓解了环境给特殊人群带来的不便, 使弱势群体与普通人的差异最小化, 从而使所有人都能享受设计带来的舒适感、幸福感。通用设计本身与多元化设计存在一些共同点, 多元化产生的根本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而通用设计的目的也是如此, 差别在于通用设计可整合设计, 能通过设计使同一产品或环境最大化地满足各种残障人士或普通人群的需要;多元化设计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设计出各种不同的产品。因此, 通用设计是在设计活动中最大可能地为所有人设计出可使用的产品或环境, 消除差异和无情感的设计。

有些人认为, 精英设计师破坏了劳动人民有权拥有的一切, 这是因为在劳作群体的眼中, 工作装与工具是相同的, 方便且实用。但目前, 追求时尚的人打乱了他们的穿着习惯, 使他们不知道应在工作中穿什么样的衣服才能融入了现阶段的环境。设计已变得无孔不入, 在满足一代人在消费上的道德优越感的同时, 也引起了争议话题, 比如与种族、性别或阶级划分等联系在一起。无处不在的设计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一方面也使我们变得麻木, 变得熟视无睹, 在感官上, 我们需要越来越高层次的设计密度来应对此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人权越来越关注, 尤其是对弱势群体、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关注。根据目前的通用设计情况看, 其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设计是每个人都可以通用的, 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3 情感化设计与通用设计的融合

产品设计的整个系统中, 功能是主导因素, 易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也是重要因素。易用性是衡量产品功能和形式的根本原则;情感化设计可拉近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心理距离。

3.1 提倡多种人群的平等性

将残疾人作为多元化社会的成员之一, 探寻多元化人群共同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 超越通用设计, 发现事物的本质。

3.2 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展开通用设计

从更多层次、更多角度审视人类。

3.3 从认知弱者的角度发展设计

设计新的样式层出不穷的产品, 特别是盲人产品, 从而为盲人解决各式各样生活问题, 这是一种设计, 更是一种新想法。设计师在给弱者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普通人带来了舒适。

以往, 设计容易陷入局部思维中, 没有考虑全局, 比如拐杖设计, 并不只有老人才会用到拐杖, 户外爱好者徒步旅行时也会用到拐杖, 因此, 在设计某样产品时, 不能一味地考虑某种人群, 而应将产品更加大众化地表达出来。一些老年人并不喜欢出门带上拐杖, 从心理上看, 他们并不服老, 不愿意展现自己需要拐杖, 因此, 我们并不能为了设计拐杖而设计, 而应从老年人的心理方面设计, 且使大部分人都能使用, 比如登山、医疗, 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生活为设计活动提供素材, 设计活动围绕生活广泛展开。设计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情趣, 使生活丰富多彩、舒适和便捷。设计应符合普通大众的生理、心理需求。在迪斯尼公园的设计中, 园内有很多人行小道需要设计, 由于迪斯尼公园的人流量大, 设计师认为, 人行道路的设计一定是最方便游客的, 符合人们的步行习惯, 宗旨是要使游客在游园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便捷, 因此, 人行道路的设计应满足大部分游客的需求。设计师格洛佩斯提出, 在所有需要修路的地区全部种上麦子, 并开放公园, 鼓励游客随意行走, 按照自己的体验行走。时间渐渐过去, 被踩平的麦子渐渐显露出来, 形成了一条条小路, 设计师开始返修公园道路。经过这样的实验后, 设计师得到了大众最直观的反应, 即最人性化的道路设计。

4 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进步, 不应仅仅由科学发达程度、经济繁荣程度和文化普及程度判断或定义, 还应观察其科技是否普及、运用到了社会生活中;公民, 包括儿童、残疾人、病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是否受到公平对待, 是否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目前, 我们应将多元化设计逐渐推向“通用性设计”, 在技术的支撑下为社会的平等化作出贡献。在未来的社会中, “通用性”原则会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要:设计中的许多学科之间的碰撞促使设计发展走向“多元化”, 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多元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代名词, 引领了现代设计的走向。虽然“设计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通过比较多元化设计与通用设计, 以重新思考设计问题。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各界对盲人群体越发重视, 涉及盲人群体使用而设计的产品开始逐年增加。然而, 由于社会对盲人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知 (如“盲人都是全盲者”等) , 市面上已有的部分盲人产品在设计上不能全面地满足盲人群体的需求。通过对广州市盲人学校进行调研, 结合查阅的资料, 分析盲人产品在设计研究中可能被忽视的问题。基于通用设计的理念, 总结出盲人产品的设计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的设计手法。

1 盲人产品概况

1.1 盲人产品的市场状况

经调查, 在我国一线城市, 盲人产品的专卖店稀少, 文体商店、大型商城都几乎不会贩卖盲人产品。某新闻媒体, 跑了大半个城市, 才找到一种盲人专用象棋, 却发现由于产品盲文的标识没有统一规范, 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在某网上商城上搜索盲人用的产品, 按照交易数量从多往少排, 排在最前面的产品是一个普通的闹钟, 而成交数量只有266件。而带有创新性的盲人产品, 如指南针、盲人手机等都销量甚微 (见图1) 。

1.2 市场上盲人产品存在的问题

如今网络已普及至千家万户, 人们容易忽略盲人的监护人、家人大多数还是明眼人的事实。盲人很容易通过与明眼人交流来获取各类信息, 盲人本身也能够通过辅助软件使用网络来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在盲校的调查中发现, 盲校中小学生也能熟练操作手机, 进行包括明眼人常用的发短信、玩游戏、上网等活动。

可见, 盲人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并未落后于明眼人, 但是市场上推广的盲人产品, 却多还停留在声音大、按键大、块头大等早期的设计思路中 (见图2) 。当设计师还在孤立性地考虑如何为盲人带来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时, 盲人却在普通的产品中找到出路。虽然很多功能整合型产品不是针对盲人来设计, 不能给他们带来良好操作体验, 但他们还是选择使用这类产品, 因为既节省成本, 又方便携带, 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1]。

2 正确认识盲人

2.1 盲人的普遍生理特征

盲人由于视觉能力上的缺陷, 无法像明眼人一样依赖视觉去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大部分盲人在被确认致盲时就开始进行一些感官代偿方面的辅助性训练, 以帮助他们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方式去适应日常生活。如用鼓掌的方式通过感受声音在障碍物上反射回来的时长和音量强弱来辨别自己离障碍物的距离等。因此盲人在生理上通常在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四种健全感官上比明眼人更为灵敏。

2.2 盲人的普遍心理特征

盲人在除视觉以外感官更为灵敏的情况, 使得盲人跟明眼人在心理上也有着一些不一样特征。盲校学生在交谈中通过对方说话的语气, 语速来替代明眼人“察言观色”的方式去辨认对方的情感。然而这种方式缺乏可视信息的反馈, 盲人仅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容易片面, 因此容易导致判断的偏差, 形成过于敏感的倾向。此外, 盲人大都清楚自身视觉上的缺陷, 缺乏自信, 认为失败都是自己能力不足造成, 较容易产生自责倾向。大部分盲人仍然会有能与明眼人平等享有社会资源和机会的意愿, 自尊心通常较强[2]。

2.3 社会对盲人的常见误解

“盲人生活在黑暗中”是明眼人试图理解看不见而臆断出的[3]。在通过对广州盲人学校的相关调研中发现, 全盲生仅占了盲生中的23% (见图3) , 这表明实际上还有将近80%的学生是保留有视力的, 而近几年的为盲人的设计里多会出现将所有盲人都视作全盲者来对待, 产品的设定上就理所当然的取消掉了视觉模块。然而在调研的观察过程中经常能发现盲生多使用常见的产品, 并仍然多使用眼睛的残留视觉辅助使用, 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之中遇到了如字体过小, 亮度过低等细节上的问题。

在《我国盲文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一文中, 研究者通过对我国各个省市的盲人进行抽样调研得出我国的盲文现在仍旧分化成两种方案, 未能统一规范, 盲人使用盲文沟通实际上还存在障碍[4]。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却有很多针对盲人使用的产品仍旧采用盲文来替代其所对应的文字, 图像等的信息传达。在对广州市盲人学校调查的过程中, 部分盲人也同样有抱怨同类型产品使用不同规范的盲文, 给他们在从一个产品的使用转移到另一个产品的使用的适应上带来了许多不便的情况。

在对广州盲校的访谈和观察调研中发现, 现在社会上普及的数码产品也同时能够在盲校的学生中普及, 有盲生在访谈中提到他对专门为盲人设计的一些特殊化、复杂化的产品的不满。盲生多会在没有盲文标识的情况下以凑近屏幕的观看和听声音分辨方位的方式来解决对产品操作所遇到的问题 (见图4) 。大多数盲人并没有专门购买盲人专用产品, 他们同样使用明眼人常用的生活用品、数码产品。盲人对市面上的新产品并没有产生抵触的态度, 他们会去尝试克服这些产品由于对盲人的使用情况上考虑的欠缺所带来的问题。

3 通用设计理论下盲人产品的设计手法

3.1 通用设计的概念

通用设计的理念中强调每一个人存在的独特性, 提出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 能够考虑各类使用者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 同时尽量不让个体感到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通用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中, 它的核心内容只有一项, 就是公平的使用性, 其他六项均是对公平使用性的补充说明, 即给不同知识背景, 不同身体条件, 不同技术水平, 不同熟练程度的人们提供公平的使用机会。”[5]真正的平等是通用设计概念里最主要的意义, 其目的并非是要求真正完美地达到满足所有人需求的设计, 而是通过这种概念拓宽设计者的思路和视野, 让设计师尽量去考虑扩大产品的设计适用程度, 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让产品达到更高的利用率, 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限, 与此同时还能减少资源上的浪费, 带来更多深远的意义。

没有人会希望遭受差别化的待遇, 真正意义上的无差别对待是不让人意识到产品对某一用户的特殊化和专门化对待, 通用设计正是提倡在产品做到对不同用户的平等对待[6]。导致差别感的产生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从最初的物品本身的特殊性开始就让使用者感到有差别;第二类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发觉自己与其他人遭遇情况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别感受[7]。

3.2 产品案例分析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部分产品做到了接近对盲人用户的公平对待, 有部分是在产品的开发之初就针对盲人用户而设计, 还有部分是在产品问世之后正好同时满足了盲人的需求。通过对这类产品作分析, 得到设计师在基于通用设计理念去设计盲人产品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准则和设计手法上的启示。

3.2.1 将功能悄无声息地植入到产品中

苹果公司推出的对应其手机i Phone和平板电脑i Pad的i OS系统, 巧妙地采用了“感官代偿”方式, 在系统的辅助功能中默默地添加了Voice Over辅助操作程序 (见图5) , 采用声音的提示替换原本视觉上的传达信息的模式, 并且不取消系统的可视性。使得盲人在使用的过程中看起来流畅自然。盲人用户对苹果的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的评价。Voice Over的成功, 正是因为这项功能被藏在产品的一般功能中, 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才产生了该功能的价值, 悄无声息地满足了盲人用户的需求, 真正做到符合了公平使用理念。

3.2.2 产品本身的功能性强化

索尼公司推出的多款运动播放器 (见图6) , 是专为用户运动时听音乐而设计的产品。为区别传统运动播放器的通过视频输出, 按键输入的非便捷操作方式, 更进一步地取消了传统播放器的视觉输出模块。这一来不仅满足了明眼人运动过程中通过听、触觉操控播放器的需求, 还恰好迎合了盲人用户的播放器使用方式。而与一些打着专为盲人设计口号的产品相较而言, 这类运动播放器产品的设计外观更加时尚自然, 使用起来完全无异于明眼人, 让盲人用户的自尊心得到有效的保护。

3.2.3 现有普遍使用的产品基础上作适应性改良

诚迈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发布了星目智能手机系统 (见图7) , 该系统是基于现在受众最广的安卓手机系统为基础来开发的, 系统在定义之初就明确表示是为盲人用户而设计, 然而系统本身并没有在其界面上作出特殊化处理, 也没有在其对应的手机产品上加入辅助设备, 而是在安卓系统中添加了优化过的手势和语音方面的功能辅助盲人用户对触屏手机作更精准的操作。同时能快速切换普通操作和盲用操作模式, 使盲人真正克服了生理上的缺陷, 融入到现代信息化生活中, 为盲人的生活实现更多的可能。

4 结论

如今社会各界在对盲人的认知上还存在不足。在为盲人设计产品的时候, 首先需要对盲人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认识, 以有效地得出盲人的切实需求。在设计的期间要以通用设计理论下得出的“公平使用”的设计原则为要义。灵活运用如不动声息地植入功能、强化产品功能等设计手法来做到兼顾盲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既赢得市场, 又抓住盲人用户的心, 真正实现用心为盲人用户做出贴心的设计。

摘要:为了使盲人产品的设计更符合盲人群体的需求, 通过对市场上盲人产品和广州市盲人学校师生的调研, 分析了盲人产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盲人的身心特征以及当今社会在对盲人认知上的误区。结合通用设计的理念, 对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案例进行分析, 总结出能改善盲人产品适用性、真正关怀盲人用户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盲人产品,盲人研究,通用设计,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吴冷杰.论盲人产品设计的若干问题—以盲人用血压计产品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 2011 (5) :199-121.

[2]罗观怀, 布文锋.盲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9.

[3]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教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4]程黎, 顾定倩, 刘艳红, 等.我国盲文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 2013 (2) :42-48.

[5]刘洋, 朱钟炎.通用设计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6]赖安·克奈通.看不见的精彩[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 2008.

学习的通用设计 篇9

关键词:人脸识别,单训练样本,通用学习框架,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最近邻分类器

目前,已经存在许多人脸识别算法,如主成分分析( PCA)[1 - 2]、独立成分分析( ICA)[3]及线性判别分析( LDA)[4 - 5]都可以成功地完成人脸识别。此外,无监督特征提取融合监督分类的算法也被引入到分类中,即核PCA加LDA( KPCA + LDA)[6]。大多数人脸识别算法在每个人有多个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均能取得很好的识别效果,但是当每个人只有一个训练样本( 即单训练样本) 时,识别效果却不理想,因此,有效地解决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成为了一大挑战[7]。

针对单样本人脸识别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有效的识别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无监督学习、虚拟样本扩张法、通用学习框架法[8]。例如,文献[9]通过将每个单训练样本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且互不重叠的局部小块,以每个类的各个小块作为多训练样本,再利用FLDA进行特征提取,使得FLDA在单样本人脸识别问题中可用。后来,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本扩展的人脸识别算法,借助于相邻像素值差别很小的概念,将每个单训练样本抽取成多个低像素的人脸图像,每张人脸图像都与原图像非常相似,并利用传统的特征提取算法进行降维。文献[11]提出了一种通用学习框架,并且给出了几种基于面部的算法从通用训练样本集中提取判别特征。文献[12]通过引用一个通用训练集学习判别特征,解决了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中姿势变化的问题。上述各算法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问题,然而,识别效果并不理想,虚拟样本扩展法生成的虚拟样本往往失真比较严重,而通用学习框架算法又过分依赖于通用训练样本集的选取。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通用学习框架改进FLDA的人脸识别算法,与前人算法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将判别信息应用到单训练样本中,而是通过多训练样本集来预测类内散步矩阵及类间散步矩阵,再利用经典的FLDA算法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最近邻原则实现人脸的识别。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1 问题提出

传统的FLDA中,通常使用类内散步矩阵( SW) 与类间散步矩阵( SB) 来衡量类与类的分离性,如下所示

式中: C为类数; Si为第i类的类间散步矩阵; Ni为类Xi的样本数; mi为类Xi的平均向量; m为所有样本的平均向量。FLDA解决问题一般是通过下式

式中: 若SW为非零矩阵,当投影矩阵W为矩阵SW-1SB的本征向量时,可分离性最大。

但是,在单样本人脸识别中,每个人只有1 个训练样本,以Xg= { xkg: k = 1,2,…,M} 表示单训练样本集,xkg表示第k个人的人脸图像,此时SW为零矩阵,所以,FLDA算法将不能正常使用,而本文提出的自适应通用学习算法中借助于通用训练样本集Xt= { xtij: i = 1,2,…,C; j = 1,2,…,Ni} 来预测了单样本的类间散步矩阵SB与类内散步矩阵SW,使得FLDA算法得到有效地应用,其中xtij表示通用训练样本集中的第i个人的第j张人脸图像,Ni表示第i个人的样本数。

2 算法提出

2. 1 自适应通用学习框架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通用学习框架,基本的思想如图1 所示,没有直接将通用训练样本中的类间散步矩阵SBt与类内散步矩阵SWt应用到单训练样本,而是通过自适应的方式去预测单训练样本的类间散步矩阵SBg与类内散步矩阵SWg。

有了SBg和SWg,就可以很容易地运用FLDA来识别单训练样本中的人脸,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1 中的实现方式比较特别,接下来会详细地介绍这种实现方式。

前面也提到过,通用训练集里的每个类都有一对相关的类内散步矩阵及其类平均向量( 例如,Xit的为( Sit,mit) ) ,那么,C个类就有C对相关的数据以及一个训练样本xkg,那么,怎样来估计这个人的类内散步矩阵与类平均向量是一个典型的预测问题,目前有很多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算法———双线性表示算法。首先介绍一个双线性表示算法,接着介绍它的实现方案。

假设Xit表示通用训练样本集中第i个人的人脸图像,可以将其看作一个随机向量,Xit的期望与协方差矩阵分别用 μit与∑it表示。假设单训练样本中的某个人Xg可以用通用训练样本集Xit( i = 1,2,…,C) 的线性组合来表示

式中: wi为Xit的权重,如此,Xg的期望就可以用训练样本集的期望 μit( i = 1,2,…,C) 的线性组合来表示

Xg协方差矩阵∑g相对要复杂,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定义,∑g可以由式( 6) 计算

将式( 4) 与式( 5) 代入到式( 6) 中后,式( 6) 转换为

式中: ∑tij表示Xit与Xjt的交叉协方差矩阵,因为Xit与Xjt是不同的人脸图像,所以它们应该是不相关的,所以交叉协方差矩阵应该为零矩阵,这样,式( 7) 就可以简写为

∑g也可以有通用训练样本集的协方差矩阵∑it( i =1,2,…,C) 的线性组合表示。

根据上面的分析,接下来介绍一下所提算法的实现。

为了预测单训练样本中每个人的mg与Sg,关键的问题是求出组合系数{ wi} ,本文中,Xit由平均向量mit表示,Xg由单个人脸xg表示。式( 4) 可以写为

如果求出了组合系数{ wi} ,那么就能求出Xg的平均向量和类内散步矩阵

式( 10) 表明,mg可以直接由xg估计出,因为在单训练样本中,xg是Xg的唯一代表样本。

假设,矩阵A = [m1t,m2t,…,mCt]∈ Rd ×C,列向量wk=[w1k,w2k,…,wCk]∈ RC,其中d是样本的维数,C为通用训练样本集中人脸的类数,如此,对于单训练样本中的第k个人,式( 9) 可以重写为

wk可以通过逆矩阵很容易地解决

式中: A+是A的广义逆矩阵,求出了wk,就可以分别利用式( 10) 、式( 11) ,根据通用训练样本集中所有的mit与Sit估计出单训练样本的mit与Sit。

2. 2 识别

由上面的自适应通用学习框架估计出单训练样本中每个人的mit与Sit之后,就可以利用传统的FLDA算法来获得低维子空间,然后将所有的单训练样本及测试样本投影到低维子空间,然后利用最近邻原则来实现人脸的识别。

3 实验

实验使用MATLAB7. 0 在PC上实现,PC配置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酷睿2 处理器、2. 53 GHz主频、4Gbyte RAM。在2 个公开的数据库Yale[13]和FERET[14]上对提出的方法作了评估,也把所提方法与其他文献中提出的方法作了比较。

3. 1 Yale人脸库

Yale人脸库[13]包含了15 个人的165 张人脸,每人11张,包括了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场景的,如图2 所示为Yale人脸库中一个人的11 幅具有不同特征的人脸图像。

实验中,以每个人的第1 幅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其余9 幅作为测试样本,即训练样本有40 个,测试样本360 个,分别使用了( SBt,SWt) ,( SBt,SWg) ,( SBg,SWt) ,( SBg,SWg) ,利用FLDA进行分类,实验结果如表1 所示。

%

从表1 中可以看到,当取通用训练样本集的类间矩、类内矩时,识别率比其中一个取通用的,另一个取自适应的识别率高,当两个都取自自适应的时候,识别率最高,为77. 67% ,那是因为通用训练样本集的类内类间矩只是由通用训练样本确定的,无论单训练样本的情况如何,它都是固定不变的,代表的是共性的东西,而自适应的类内类间矩会因为单训练样本的不同而改变,这也体现了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学习框架的优越性与灵活性。

3. 2 FERET人脸库

FERET人脸库[14]包括ba,bb,bc,bd,be,bf,bg,共有200 个人,每人7 幅人脸图像,它们是在不同的表情、视角、光照强度下拍摄的,如图3 所示,为其中一个人脸的7幅图像,按照先行后列的顺序,对应为ba ~ bg中的一张人脸图像,选择ba作为训练样本,包括不同视角、不同表情、不同光照强度的bb ~ bg作为测试样本。

表2 为使用不同的类内矩、类间矩作用在FERET人脸库上的单样本人脸识别率。

从表2 中同样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各个样本库出发,还是从整体的平均识别率来看,当取自适应类内矩、类间矩时,均取得了最高的识别率。

%

3. 3 比较与分析

这部分,将所提算法与几种较为先进算法的单训练样本识别率进行了比较,包括GLF -PCA[2],EGF -FLDA[4],VSE - FLDA[10],Block - FLD[9],以及Generic -FLD[12],即使用通用训练样本集的类内、类间散布矩阵进行FLDA分类。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种比较算法进行实验。GLF-PCA算法中,取95% 的能量来确定主成分数; EGF-FLDA算法中只有1 个自由参数 α ,是人脸图像的投影组合权重,文献[4]中提到,当 α 的值在0. 1 ~ 0. 5 之间时,EGF-FLDA的性能对 α 不敏感,因此,在实验中,取值0. 3; Block-FLD算法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分块数,采用了4 种不同的分块方式( 10 × 10 ,10 × 25 ,20 × 10 ,20 × 25) ,实验列表中选取了最佳的实验结果( 10 × 25) ; 类似地,在VSE-FLDA中,人脸图像的分块对性能的影响很大,在实验中,采用了4 种不同的分块数( 16,32,40,72) ,选取了最佳的实验结果( 72) ; Generic-FLD算法中,先求出通用训练样本集的类内矩及类间矩,然后利用FLDA进行分类,最近邻完成人脸的识别。几种算法在Yale和FERET上的实验结果如表3 所示。

%

通过表3,可以清晰地看到,在Yale和FERET人脸库上,所提算法的识别率明显高于文献其他算法。其中,在Yale上,所提算法比GLF-PCA,EGF-FLDA,Block-FLD算法的优势很明显,相比VSE - FLDA算法,却仅高出1. 67% ,这不能体现出识别率的明显提高。但是,在FERET人脸库上,不论是看各个人脸库,还是看各个人脸库的平均识别率,所提算法都显得很优越,高出经典的VSE-FLDA算法5% ,甚至高出GLF-PCA算法10% 。

4 总结

本文对基于单样本的人脸识别问题进行研究,采用自适应通用学习框架的算法,借助于通用训练样本集来预测单训练样本的类内散布矩阵与类间散布矩阵,使得FLDA算法得到有效地应用,在Yale和FERET两大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通用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篇10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简单易学、功能强大, 而且可视性强、实践性强, 是高校文科类和经济类学生首选的课程, 也是大文科专业学生通过国家级、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所必选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文科学生在中学时期计算机基础较弱, 大学时直接进入程序设计的学习, 学生的兴趣不高;另外课时较少, 教学内容多、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做大量的设计与上机调试工作, 并需要教师的指导及同学之间的交流。而这些教学重点与难点, 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是不够的, 只有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介绍了基于ASP的教学网站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借助该网站, 学生可以学习基本的知识点、作课后练习和模拟测验, 并且可以通过留言板、E-mail等与教师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答疑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

1 网站的设计思想

目前, 虽然人们对网上教学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但是现阶段网上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主要是教学软件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现有的教学系统的动态交互性不强, 多是教学材料的堆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 不能实际地参与到系统中进行发现式、创造式的主动学习, 很难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 系统的实用性不高。目前的大部分教学系统只是单纯地对一门或多门固定课程提供固定模式的浏览式教学, 在现有的系统中加入新的课程显得较为繁琐和复杂, 不能满足和适应一个学院乃至一个学校的课程灵活可变的要求; (3) 数据动态更新较差。现有的教学系统对加入一个新项目和修改一个已存在的项目往往需要手工修改页面代码、手工上传文件、手工添加数据库记录来完成, 不能由系统自动实现动态地更新数据; (4) 现有系统多数不能根据学生的当前情况提供合适的、智能化的交互界面, 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且仍然束缚在传统素质教育的模式中, 不能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 实现因“才”施教; (5) 现有系统的学生测试功能不强。现有的网上测试系统多是在固定的Web页面上放一些固定的试题, 不能灵活地根据设置进行测试题的组卷、变换测试内容等。

针对这些问题, 网站希望能够通过平衡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利弊, 优化设计当前网络教学平台中所不足的地方, 使之能够达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既注意教师的教, 又注意学生的学, 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最终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

2 网站的总体规划

在规划设计阶段, 要明确为什么要建教学网站, 建何种主题、风格、内容的教学网站, 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网站的水平与效益等问题。教学网站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需要立足教学, 为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创新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学网站要符合教育心理规律, 无科学性错误。整体架构模块化, 网站内容实用化;交互性强, 导航智能化;立足于长期发展, 可拓展性、开放性强, 易于维护更新。教学网站设计规划的具体内容有:目标规划、主题定位、对象分析、内容选择、风格创意、网站形象设计、页面布局设计、栏目与功能设计、层次链接结构设计、导航系统设计。

2.1 网站总体分析与设计

本系统参照软件工程设计、网站设计的有关标准及《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按照系统开发的基本观点对网站进行分解, 网站的栏目设置如下:

(1) 教师简介。介绍教师的基本情况, 教师的先进事迹、教师的科研成果等, 以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兴趣。

(2) 课程简介。介绍该课程的基本情况, 主要适合那些专业的学生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可以掌握到那些技术、本课的发展前景。

(3) 在线学习。根据课程的特点以专题或案例的方式组织教材章节的知识点;以精华教程学习的方式呈现各章节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经典实例分析。

(4) 在线测试。在知识点、单元学习、专题学习和课程学习结束后, 设计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题目, 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并根据学生的作答给予分析和评价, 并帮助学习者分析存在的原因, 找出解决的方法。内容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5) 资料下载。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历年的等级考试试题以及其他学习资源。

(6) 试验指导。各个章节的试验指导。

(7) 学习社区。方便同学和教师交流的答疑论坛。学生可以通过注册上传文章资料和其他学习者分享资料和学习方法, 完成网上的作业, 可以在线留言, 与教师实时地进行答疑, 也可以到论坛里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交流。

(8) 后台管理。教学信息管理 (教程的发布、删除与修改;教师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按照课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章节的管理 (可自行修改课程的章节安排视频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 (对学生的注册信息进行管理可以进行修改、删除学生信息) 、提问管理 (对学生的问题回复和处理) 、作业管理 (发布最新作业, 并发布要求上交时间, 设置是否允许上传作业) 、考试管理 (主要包括试题的发布管理和成绩的管理两部分。

2.2 网站的结构图

3 网站的安全性

3.1 数据库的连接

访问数据库信息的第一步是和数据库建立连接。连接数据库模块为:conn.asp页面, 该页面的代码如下:

3.2 数据库的调用

为了使用户能够快速查找、各页面显示不同信息, 特在每一页面加入如下代码:该代码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数据库页面conn.asp, 以便更快捷地连接数据库和显示数据库中不同信息。

3.3 数据库自身的安全性

在处理数据库安全问题上, 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所以说安全问题只是相对而言, 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尽量把安全性提高。在此做了基本的安全保护, 对数据库可以加密, 在打开数据库方式选择“以独占方式打开”, 点“工具”选项选择“安全/设置数据库密码”, 因版本的不同操作有可能发生变化, 或者点击“工具”选项选择“安全/设置数据库密码”即可, 使得一般用户无法进入数据库, 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再就是连接数据库时可以把数据库的后缀名改掉, 使得非法入侵者大失所望。

如果用户在网站连接access数据库时出现错误 (未发现数据源或驱动程序) , 则改用以下连接串连接数据库。

conn.Open"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Jet OLEDB:Database Password=数据库密码;Data Source="&Server.MapPath ("数据库名.mdb")

3.4 配置安全

对包含.asp文件的虚拟目录允许“读”或“脚本”权限:对asp文件和其他包含脚本的文件 (如.htm文件等) 所在的虚目录允许“读”和“脚本”权限。对包含.asp文件和其他需要“执行”权限才能运行的文件 (如.exe和.dll文件等) 的虚目录允许“读”和“执行”权限。

脚本映射文件:应用程序的脚本映射保证了Web服务器不会意外地下载.asp文件的源代码。例如, 即使您为包含了某个.asp文件的目录设置了“读”权限, 只要该.asp文件隶属于某个脚本映射应用程序, 那么您的Web服务器就不会将该文件的源代码返回给用户。

参考文献

[1]刘淳.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1) .

[2]王佑镁.教师个人网站创建的教学设计模式[J].信息技术教育, 2002, (2) .

叶类蔬菜通用收获机的设计 篇11

关键词:叶茎类蔬菜;收获机;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2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365-03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产业的发展,对蔬菜生产机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设施蔬菜生产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蔬菜育苗移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灌溉和植保技术突飞猛进,但是,蔬菜收获环节的机械化进展缓慢,特别是叶类蔬菜的收获机械化尚属空白。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到1.864×107 hm2,且每年以7%速度增长,其中,叶菜类作物的播种面积是6.057×106 hm2,占总播种面积的32.5%,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30.5%。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民众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逐年上升,部分省市新鲜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且供不应求,归其原因主要是菜农不能及时将田间蔬菜收获。在整个叶类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收獲与加工作业约占整个作业劳动量的60%以上。收获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蔬菜的储存、加工和销售,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由于收获作业的复杂性,收获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还很低。目前,国内叶菜的收获作业主要依靠人工完成,需要劳动者不停地弯腰,劳动强度大。因此,发展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开发叶菜收获机械具有重要意义[1]。

1 整体结构设计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机的发展趋势,从符合我国国情的叶类蔬菜收获机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中凝练科学问题,采取理论研究、规律探索与实验验证相结合、前沿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和融合科研院所和装备制造企业各自的优势,开展叶类蔬菜收获机设计制造的关键科学理论和核心设计制造技术研究。该研究成果将直接推动我国蔬菜收获机械化。其总体技术路线见图1[2-5]。

1.1 叶类蔬菜收获机的结构

该机具收割的对象为茎叶类蔬菜。主要分为蔬菜收割部分、蔬菜收集部分和行走控制部分。总体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具体部件分为:操作手把杆、 蔬菜收集箱、后固定轮、发动机、变速齿轮箱、鼓风系统、切割齿轮箱、割刀、机架、前浮动轮等10个部件组成。

1.2 蔬菜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由发动机提供割刀收割蔬菜和鼓风机收集已收割蔬菜的

[FK(W15][TPXSH1.tif]

两方面动力,利用调速齿轮箱对输出的转速进行调整至合适的速度。通过曲轴和凸轮的有效配合来控制割刀的开合,从而完成蔬菜的收割工作。当蔬菜被割刀切断后,固定在割刀前上方的吹风孔吹着被割下的蔬菜并将蔬菜收到收割台上,进而对已经收割的蔬菜进行收集,最终完成蔬菜的收割工作。

1.3 机具的结构设计

(1)设计高度、角度均可调的水平割刀,达到高效、地毯式割尽的目的。为了适应在不同的田块里均能够实现从叶类蔬菜根部地毯式切割,本研究所设计的机具采用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的水平割刀,每把割刀根据种植地面的坡度实现角度与高度的调节,并优化最佳切割角度(图3)。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通过调速齿轮箱、曲轴与凸轮的有效配合,合理地输出切割力及切割频率等参数,这样可以保证蔬菜切割齐整,留茬深浅一致,不但有利于蔬菜整齐收获,而且方便田块后续作业。

(2)设计轮式行走机构以满足不同宽度田间作业要求,行走轮间距方便可调。由于叶类蔬菜种植模式为垄上种植,收获方式必然是一垄一收,保证叶类蔬菜收获机收获行驶的直线是必要的,因此,这给行走底盘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设计的行走轮为前轮浮动可调,可以根据田块的平整程度上下自动调整,从而保证机具在工作的时候蔬菜切割整齐,对割刀也起到有利的保护作用。由于使用的是导向轮,机具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垄直线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保证机具的行走轮始终保持在垄沟中。为了满足不同作物的农艺要求,本机具所设计的轮心距可调。

(3)设计输送装置起落架与微调装置并联控制系统,实现输送装置与切割刀的高度调节。叶类蔬菜收获机的田间转向灵活与平地行驶方便是现代蔬菜收获机发展的一个亮点。设计的输送装置起落架与微调装置并联控制系统可实现收获装置高度的调节,使其脱离地面,该系统使得机具行驶更为灵活,田间调头更为快捷,减少驾驶员操作难度,提高机具工作效率。

1.4 设计的验证和改进

本项目的研发体现了产学研的充分结合,设计工作由农业部门组织科研院校与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使用了成熟的技术。零部件的加工来自富来威公司及江浙一带设备先进、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机械加工企业,以保证零件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试制生产和田间试验过程中,也暴露了产品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改进:(1)风机,原先选用的是青岛一家风机企业生产的风机,这种风机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而且价格便宜,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风机为立式时会对发动机及整机的安装配套带来不便,而且此风机外罩材料为铸钢材料,整体笨重,操作不方便,风压也达不到要求,为此,改变了设计思路,按照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和市场上发动机规格型号及相关零件的配合尺寸重新设计合适的风机,并通过模具来保证尺寸要求;(2)第一轮设计制造的样机主要用于菠菜、白菜等平地种植形式的蔬菜收割,对于生长在垄上的蔬菜(如食用红薯叶)该机具却无法进行收割,为了提高此机具的适用能力,改进了地轮行走及调节机构,增加其调节高度的范围,不但可以在平地上进行收割而且也可以在垄上进行收割,从而拓宽了机具的使用性能。

2 机具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本研究通过2~3轮样机的试制试验获得较理想的叶类蔬菜通用收获机,可实现叶类蔬菜地毯式切割,其技术在国内领先,可提高江苏省叶类蔬菜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快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设备各项技术参数及指标如下:

nlc202309031502

2.1 技术指标

作业能力:0.33~0.40 hm2/h;收 获 率:≥98%;配套动力:18.4 kW;行驶速度:0.2~0.3 m/s。

2.2 经济指标

(1)机械收获费用比人工收获费用降低60%;(2)作业效率比传统机具效率高50%以上;(3)形成年生产300台的生产能力;(4)制定叶类蔬菜通用收获机的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

3 叶类蔬菜收获试验情况

2013年6月19日在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文明村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茎叶类蔬菜收获机性能试验。该大棚占地约004 hm2,规格为8 m×50 m。收获的品种为白菜,整体收获情况良好,留茬整齐,高度在3~5 cm。收获过程中对白菜的茎叶损坏情况较小,使用灵活,操作方便。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此收获机的收获形式为无序收获,收割完的蔬菜是杂乱无序的,蔬菜的后续整理工作量很大,此问题是由该机具结构形式决定的,如果要满足有序收获,机具的结构形式要进一步改善;二是由于机具是在平地上进行收割,行走轮是在蔬菜田里行走,不是在垄沟内行走,该大棚种植前期没有考虑机械收获,种植的时候是成片种植,没有预留机具行走的垄沟,机具在菜地里行走时,田块本身不平整,车轮有时轧到白菜,给机具行走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如果要考虑使用机具收获,那么在蔬菜的种植前期就应该为机具预留收获时行走的垄沟。

通过几次试验情况下来机具的整体适用性还算良好,不管从机具收获的质量、留茬的高度、对蔬菜茎叶的损坏情况,还是机具的工作效率、操作的方便灵活性都完全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但是由于蔬菜机械化收获是系统工程,单是从收获一个环节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在整田种植的开始环节就应该考虑机械的收获,为后续的收获工作做好准备,让蔬菜种植的农艺与农机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机械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很好地完成每一次收获工作。

4 收获机主要特点

采用轮式后轮导向前轮驱动底盘系统,利于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使收获机整体结构紧凑,且能有效保证收获机沿直线行驶,不偏离蔬菜种植田块。

采用高度和角度可调、可换的水平割刀,將叶类蔬菜地毯式切断,保证叶类蔬菜收获干净;水平割刀可换能使收获机在保证收获质量的情况下对不同收获要求的蔬菜进行收获。

叶类蔬菜收获机的田间转向灵活与平地行驶方便是现代蔬菜收获机发展的一个亮点,设计的输送装置液压起落架与液压微调装置并联控制系统实现收获装置的高度调节,使其脱离地面。该系统使得机具行驶更为灵活,减少驾驶员操作难度,增加机具工作效率。

5 结论

本研究所设计的茎叶类蔬菜收获机经过初步试验能够完成预定的设计功能,实现茎叶类蔬菜的机械化收获。收获的效率为 0.33~0.40 hm2/h,是人工收获的数十倍,并且机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该机具的设计研究对于提高蔬菜收获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加快我国高效设施农业前进的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 俊,杜冬冬,胡金冰,等. 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其发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2):81-87.

[2]王志强,郭维俊,王芬娥,等. 4YB-Ⅰ型甘蓝收获机的总体设计[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126-130.

[3]谭洪祥. 加工番茄果秧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2.

[4]胡志超,Peng B L,尹文庆,等. 多功能根茎类作物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8):58-61.

[5]姚会玲. 大白菜收获机关键部件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谈城市广场空间的通用设计 篇12

关键词:广场,设计,空间,城市,设施

1 关于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二战后期。随着战后生活步入正轨, 大批量退役军人及残障者重返家园, 社会经济步入恢复发展时期。其中大量饱受战争残害的人需要专门的特殊设计为其服务, 于是在日本、欧洲及美国“无障碍设计”应运而生。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对设计也提出更高更人性化的要求。比如:一直以来, 我们做建筑空间布局和环境设计都是参照一个身体各部分机能正常、未过中年的成年人作为标准对象进行设计。而事实上, 世界所有人中大概只有一半人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从而导致按此标准做出的设计结果给另一部分人设置了层层障碍或麻烦。综上所述, 到了70年代, 一位美国建筑师麦可·贝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消除环境中的障碍后, 每个人的官能都可获得提升。”他认为重新建立一个超越广泛设计且更广泛、全面的新观念是必要的。其后, 著名设计理论家巴巴内克在1983年出版的《为人类的设计》一书中指出:“大多数的设计是为住在先进国家富裕的中产阶级中的中年人而制作的。设计师们无视残疾人、贫困人、弱智者、幼儿、老年人、肥胖者和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存在。”这里提出的就是设计方向性的问题。到1987年, 另一名美国建筑设计师R.L.马赛教授归纳出一个设计名词:“通用设计”。他认为:“通用设计不是一项新的学科或风格, 或是有何独到之处。它需要的只是对需求及市场的认知, 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 让我们设计及生产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其后, 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和设计师加入到这个行列, 呼吁设计要更具灵活性和可适用性, 设计要服务于全人类而非部分群体, 要求设计应该显现出人性关怀的特点。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R.L.马赛教授与一群设计师制定了通用设计七项原则:原则1, 平等的使用方式;原则2, 具通融性的使用方式;原则3, 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原则4, 迅速理解必要的资讯;原则5, 容错的设计考量;原则6, 有效率的轻松操作;原则7, 规划合理的尺寸与空间、轻松不易疲劳的操作使用。

2 我国城市广场的现状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 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 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城市广场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维护、改善生态环境, 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生活和环境问题, 创造现代都市生活所期盼的舒适、方便、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空间。它是城市的重要节点, 是城市的窗口, 同时具有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1]。

目前, 城市广场在快速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究其根本是城市广场建设缺乏健全的、系统化的内在机制。例如:设计的利用率较低, 偌大一个广场, 真正使用的人三三两两, 远未达到设计的初衷。在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我们国内城市广场主要使用人群的使用前提:有闲暇时间、喜欢户外活动以及舒适宜人的景观绿化、有针对性的活动场地和器械、有固定的活动团体、组织、对象。除了公休、节假日, 上班族、年轻人和孩子有时间去以外, 大部分时间从晨练到黄昏, 老年人可能会是广场使用的主体人群, 为什么投以巨资建成的广场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分析了几个大型城市广场后,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设计无体系。城市广场空间中的设备、设施建设仅体现在部分的无障碍设施硬件建设上, 没有形成对整个广场空间的无障碍建设体系的深入研究, 缺乏体系感。由于这些相关设计流于形式, 反而会产生出对特殊人群不能一视同仁的歧视感, 导致有障碍人士不愿使用, 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

2) 实施范围较小。目前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出入口、各类坡道、台阶、卫生间等简单的基础设施上。流于形式, 无体系无衔接。其无障碍设计并未考虑到所有人的方便, 有时反而给其他群体带来障碍, 这个问题是需要通用设计来解决的。

3) 相关研究不够细致、全面。目前针对特殊人群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生理需求上, 对于心理方面需求的研究和在设计生活中如何体现这部分群体的心理需求, 还有待研究。

4) 相关的产品与设备较少。通用设计的专用设备、产品很少, 即使是无障碍设计的配套设备、设施也比较缺乏和不成体系。

5) 整体社会意识的转变。设计的无歧视源于整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现实中老年人、残疾人愿意和社会融为一体, 而不是社会把他们看成特殊的群体, 一视同仁是通用设计的核心。

3 针对我国城市广场通用设计的一些建议

3.1 广场空间对于硬件设施设计的建议与要求

1) 广场空间的可达性。首先, 广场空间的人行道应该提供最为直接和便捷到达目的地的线路;其次, 完善信息和引导。以老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更依赖感知信息, 最好在交叉口、设施前、转弯处设置相应可明确感知的信息, 如盲道、各类标识、提示音等环境提示信息;过于怪异的空间造型和尺度以及相对会让人产生混乱感觉的空间不要轻易规划放置, 可根据地形、景观特点, 采用不同形式的道路, 以丰富使用者的体验[2]。

2) 出入口的尺度位置。出入口的位置必须显眼, 尺度不可以过小, 否则会给一部分人带来行动障碍。台阶与过渡:入口处的台阶没有考虑空间上的过渡, 极易造成意外。空间尺度、转弯半径、步行道的宽度过小都会影响人们的通行, 尤其对于轮椅和拐杖使用者。

3) 台阶与楼梯。虽然具有适度可感知地形变化的空间比完全平坦的空间更具有视觉吸引力, 但对于老年人和肢体残障者来说, 较大的地面高差变化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台阶和楼梯陡峭、踏步不均匀、踏步凸出都会让人发生危险及意外;老年人及肢体有障碍的人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休息平台以及楼梯扶手, 扶手最好设置为双排, 以便步行者和非步行者使用, 材质应以不受气候影响的木质、塑料为宜, 扶手上面需设置相应的触觉图案及文字。对于轮椅使用者, 楼梯和有高差的地方均需设置坡道、电梯或升降平台。视觉障碍者要设置大字体醒目标识或铺设盲道。

4) 行走与地面。地面高差发生变化时, 需要有相应的提示性设计;过于光滑的地面在雨雪天气会更加湿滑, 在强光下会有眩光效果出现, 要做相应的防滑处理;过于粗糙以及材料不平整的路面会给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带来困难;混凝土路面虽然平坦, 但质感、触感过于坚硬, 一旦摔倒极易受伤, 需要采用一致、防滑、无反光的地面材料, 并保证良好的地面排水;铺地材料之间较大的接缝、凸棱、深槽均会阻碍运动, 在具体设计时也应尽量避免。

5) 设施。现有广场空间的座椅数量少且舒适感差, 需设置足够坐轮椅出入的固定或可移动座椅, 应在同一空间提供多样的座位形式,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没有饮水设施, 即使有, 尺度不适宜也会给儿童和残疾人造成障碍, 需提供尺度合理, 简单易控的饮水设施;运动设施所处的位置应方便直达。有障碍人士使用的运动设施不足或是其位置、造型的特殊化, 都会影响它的利用程度。此外, 在垃圾桶、售票、检票等环节也应注意相应的普适化功能设计。

6) 室外公厕。公厕的位置不可过于隐蔽、远离人群, 或缺乏信息的指示。门前若有高差, 必须设置相应的坡道。需开设有障碍者入厕异性陪护:我们身边的轮椅使用者多数为老年人, 陪护者多为夫妻。无障碍卫生间如果不允许异性陪护者进入, 相当于形同虚设, 严重影响肢体残疾的人使用。

7) 标志导向。标志导向位置要明显, 字体大、色彩对比鲜明, 标牌材料需耐久、不反光, 夜间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对于全盲者, 则需通过声音、触觉来导向。轮椅使用者的视点较低, 高低要适中。轮椅可以通行的道路应标记详细明确的导向图;包括所有通用设施的具体位置。老年人一般不愿向他人多打听, 又不放心需反复确认, 所以, 在每一个路口都需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导向。

8) 一览无余的大空间。应满足私密性需求:在大型的开放空间中, 必须设计一定的植物围合, 一览无余的感觉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接受。活动选择性尽量多一些:有人喜欢同他人聊天或下棋, 有人则喜欢静坐或独自观赏。人们的需求不一而足, 若是空间限定过于单一, 使得人们活动的多样性受到限制, 影响使用效果。

3.2 广场空间对于心理关怀设计的建议与要求

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会逐步形成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 即人的行为习性。在设计调研中, 应针对所有使用者的各自特点进行设计和考虑, 在设计中, 应多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自身的一些认知、性格和心理特点[3]。例如:残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孤独和自卑感, 敏感、自尊心强, 是其常见的心理特征。所以他们在户外空间更喜欢充当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与旁人交往的积极性较弱。针对其群体的心理特征, 在设计中应尽量使他们的活动拥有多种选择性, 为他们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具备可选择性和渐进性的可交往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交往与否, 同时提供给他们观赏景色与活动的空间。

1) 将社交环境与隐蔽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设计, 运用空间尺度上的变化, 与个人、集体以及不同种类户外活动相结合。提供老年人、残障群体选择性地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 并保留自己相对私密的空间需求。

2) 对于各种使用人群, 尤其是老年人和残障者, 在自然界中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心情的平和与美好。所以广场景观规划中应布置不同类型的栽植区, 从规整的花园到更天然的野生植物区, 培植不同的树种构成四季色彩变换, 创造人与自然相融的空间。

3) 确保开放空间中的安全性、私密性和流通性:相对独立的空间应保持与外界的视觉联系, 利用照明、铺地等细节和设施达到空间防护作用。

4) 提供各种类型的光照区与阴影区, 老年人和残障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光照或者树荫, 满足各个群体不同的温度、舒适度要求。冬日, 甚至可加建栽种观赏植物的阳光温室。

5) 专门的锻炼活动区:可在广场空间中设置专门的活动设施供老年人及残障者使用, 与大众健身区域分隔开来, 避免路人过多的干扰和关注。

4 结语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 开始引进无障碍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在公共建筑的设计实践中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初步探索。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老年人群的设计中, 在通用设计的设计研究方面起步更晚, 直到近年来国内包括台湾地区才陆续出现相关的通用设计理念, 并逐渐引起各设计行业众多设计师的关注, 尝试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同时, 我国的人文关怀设计研究及实践与发达国家相比, 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且更多关注的是城市的公共建筑, 对于公共广场空间的通用设计还没有更多的认识与研究, 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汉斯·罗易德, 斯蒂芬·伯拉德.开放空间设计[M].罗娟, 雷波, 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15-17.

[2]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陆伟, 雷芸, 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56-59.

上一篇:解决之路下一篇:心灵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