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27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学习心得体会之一

公务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2010年10月10日)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殷玉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现阶段的特定国情和现实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方面,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建设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主体和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是衡量创新型国家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影响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断培养和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公务员在社会大众眼里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价值取向。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创新能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因此,无论从全面实践公务员精神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都必须着力提升公务员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逐步塑造的。培养和激 发创造动机,最根本的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社会精神通过培养转化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创新精神,为创新提供精神支柱和动力。第一,公务员应具备勇于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的精神素质。培养创新的社会精神对推动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不迷信理论,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创新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锋、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创新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

第二,公务员应坚持良好的创新心态。

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即一个人在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心态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应该充满激情,保持求知、求新、求变、求奇、求胜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斗志,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要求。要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且以爱心和热情发挥这种习惯。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起全身心的巨大潜力,推动创新。

第三,公务员应具备坚忍不拔创新理念。做到百折不挠,必须确立坚持的心态,调适自控,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世界 上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挫折正是成功路上的指路牌,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务尽一切努力去赢得胜利,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不懈。

第四,公务员应掌握科学的创新理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内涵,它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要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因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公务员创新能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务员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败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公务员是否具备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素质,是衡量其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尺。具备创新意识,是现代公务员在精神素质方面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政府管理活动的综合性、多变性、动态性日益显著,有时瞬息万变,公务员如果不善于观察并提出新的东西来,就跟不上形势,工作就会被动,就完不成政府服务的使命。

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开发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人才创新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公务员是特殊的人才队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推进者,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公务员不仅个人要具备创新能力,还要求公务员必须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冲破陈旧落后的思维局限性,摒弃因循守旧的教条和讲话的思维方式,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公务员必须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创新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研究,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适应新时代对行政管理的需要。

公务员创新能力开发是公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讲求独创性,它力求探索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思维方法,更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寻找新事物、新形态与旧事物、旧形态之间的差异,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中产生新的突破,得出具有开拓性的、崭新的理论和选择。因此,行政管理人员只要大力开发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必将取得新的成绩,使自己得到新的发展。

公务员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素质。能力是人的素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它包括体力、智力、道德力、审美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一般能力,以及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特殊专业才能,如信息收集、鉴定、检索、利用,以及行政管理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能力等等。创新能力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是从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它是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实践,独立地解决问题,产生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与人的思维水平、认识方式、人格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创新能力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智力思维活动,如果长期坚持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就会促进其思维活跃,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创新致胜,成为行政管理的骨干力量,出色完成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开发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 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

创新能力有利于国家公务员提升管理能力和素质。创新能力与人的思维水平、认识方式、人格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公务员长期坚持创新能力培训,就会促使思维活跃,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创新致胜,成为行政管理的骨干力量,出色完成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还有助于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提高。

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说到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负责。责任是公务员的工作灵魂。公务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高度责任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也根本谈不上工作创新。其次,要善于学习和调研。要学好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在调研中开启心智,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再次,要求实上进。求实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基础。工作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必须有目标、有措施、有反馈、有修正等,不能用华而不实的工作手段来对待工作创新。上进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动力。对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争上游、争进位的状态,即使面对极其平凡、极其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断寻求工作的新目标,自觉地把工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作为检验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就是最大的创新。

总之,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运用科学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现实工作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是全体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而在教师组织下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初中政治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合作, 在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初中政治课合作学习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 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旨在培养中学生的政治课学习能力, 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主体”的转变, 使学生成为政治学习的主人,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 提高与人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交流和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沟通, 增强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下面就谈谈合作学习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合作欲望

1.1. 设疑导入, 激发合作兴趣

导入是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新课的前奏。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 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 即精彩的课前导入。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 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 起着酝酿学生情感、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设疑导入就是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学始于问, 没有问便没有学。疑问对学生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 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好奇的心理变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学生以真正的思维自由, 激发合作欲望, 促进合作达成。如: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 教师举学生痛恨的事例———小林偷看他人信件, 让学生明确公民有自己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不能受到侵犯的, 知道小林偷看他人信件的行为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公民权利。教师设疑导入:“你知道我国的公民还有哪些基本权利吗?小林的行为为什么不对呢?”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小林的行为, 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因势利导, 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兴趣, 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铺垫, 激发合作兴趣, 使课堂活力无限。

1.2. 运用媒体, 宣染合作氛围

多媒体用于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 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溶于一体,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调动了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把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等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实物, 让学生便于理解, 容易记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把政治教学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宣染了教学氛围, 达到了事半功倍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课时, 教师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部分录像,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百年雪耻洗的一件大事,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历史性的重要时刻, 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交接仪式上英国降下了“米”字旗, 我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历经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 激动不己, 学生们也为之动容, 情绪激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师及时引出:“香港成功的回归祖国怀抱遵循了哪一项基本方针?是谁提出了这一伟大构想?它的含义是什么?”用多媒体导入, 有利于把学生引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2. 践行合作学习, 构建魅力课堂

2.1. 异质组合, 培养合作意识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对组长和组员有明确的分工, 大家共同分担学习任务, 集思广益, 各抒己见, 人人都尽其所能, 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 共同提高, 应避免表面上热热闹闹, 而没有效果, 流于形式。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 达到共同解决政治课堂上的疑难问题的目的, 突出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讨论的意识。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受污染情况的具体材料, 然后把学生异质就近组合成学习小组, 确定小组里每个成员的职责, 进行分工合作, 让他们共同调查并分析本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并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人人有任务, 个个是学习的主角。经过小组的认真调查、分析讨论之后, 小组代表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此问题的看法, 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能够抓住他人发言的要点, 吸取其中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既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探究, 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使学生变“苦”为“乐”, 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2.2. 任务驱动, 彰显品德魅力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政治学习任务, 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组合, 一般是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 小组成员之间是同质组合, 个性差异较小, 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分工协作, 明确责任, 让性格内向、成绩较差的学生承担适合自己的任务, 人人有事做,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他们的参与意识, 并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如:在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 (1) 利用休息日, 学生和老一辈访谈, 了解八十年代前后农村家庭生活的变化情况。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 按照任务驱动组合,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体味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繁荣, 了解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2) 师生共同回顾在我们生活中, 有哪些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学生自主发言, 合作交流, 感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 适时进行指导, 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 给予正面的、积极地评价, 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善于发现和利用潜能生的优点, 平等对待他们, 让他们也发挥自己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 变“要我学”真正成为“我要学”, 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总之, 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点、确立信息、付诸行动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学习方式, 实施合作学习。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能够转变教学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合作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回归生活,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袁作宏.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J].成功 (教育) , 2012 (06) :211

[2]黄慧芳.贯彻新课标, 更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05) :179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课堂教学

当今时代,我们应当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学习个体进行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是学生实施自主学习行为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是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能否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正是为了提升学生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基本科学常识及通用技术的人才而开设的。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同样也是有益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

一、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的具体步骤

(一)教学活动开始阶段

在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能够做好学习准备,要求学生学会规划有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也应当逐渐放手,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规划学习时间。可以说,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者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某一主题学习或某一单位时间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方面加大力度,这个目标可以是认知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方面的,也可以是体验性、实践性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例如:在教授《生活与流程》这一教学模块之前,教师应当通过几个事例促使学生明确流程对生活的重要性,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习目标进行比对,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活动进行阶段

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即通过观察和监视对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使之不偏离原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对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常规性的自我记录。通过对每一阶段学习结果的审视,不断反思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调整计划、策略,并利用和创造条件实现原预定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过程结束阶段

在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归因和自我补救是提高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回顾学习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对学习结果与目标进行自检自查,找出差距与不足,并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精练与概括;同时也对自身在认识提高、技能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等方面的总结。通过这一总结,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作出恰当评判,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反思,为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的几个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而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旧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高中通用技术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才有可能促使学生积极提升自己的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反思研究者。教师应当适度的帮助学生学习,而非代替学生学习;最佳角度启发学生,而非压制学生;充分地相信和鼓励学生,而非漠视和怀疑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研究教法、导法,努力提高学生效能感,促进学生进行自律、自导、自控式学习,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主要通过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来实现。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感知,它使学生关注自身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是学生进行元认知监控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变量。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后设计难度相当,需要一定策略的试题(题量不要过多),学生答完题后,教师让学生先估计自己在测验中可能得的分数,并对这个分数不太确定则加一分,比较肯定则不加减分数,非常肯定则加一分,这次测验的最后成绩就是原始分加入对自我判断的分数。这样训练几周后,学生对自我的判断会越来越准确,对于最后形成学生元认知监控性学习的习惯十分有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流程的设计与管理中来,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可以放手由学生对小组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学习中参与的主动性以及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设置情境问题,形成一定的的课堂竞争,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问题探索之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即给他们一个寻找答案的充分机会,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特别重要。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让大家通过协商来共生、共建一种自主、科学、开放的学习方式,力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更广阔的时空和更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应当努力在这一教学平台上,采用各种有效教学策略及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学习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为国家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实现高中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息中平,刘朝晖.挑战与应答—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1 篇4

近来,通过对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通过和同事的沟通交流,对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前,建立学习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为更好处理今后工作中将遇到的各种问题,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自身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更加感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加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和一种生活方式,当作提高工作能力的现实需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第二、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要时刻牢记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依法办事,明确权限,不滥用职权,不推卸责任,树立责任意识。

第三、增强廉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廉政意识,严格自律。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总结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规律,从文化的高度广度来研究和解决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运用廉政文化作强有力的正面引导,使广大党员干部注重文化修养,自觉做到不义之事不为、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是要做到慎初,二要慎独,在与别人独处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

第四、社会精神创新。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正确的社会舆论会使个体产生创新的积极性,良好的风尚习惯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反映的精神素质。培养创新的社会精神对推动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怀疑精神。不迷信理论,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创新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批判就是研究,批判就是讨论,批判就是思想的交锋、互补和互动,通过交换达到思想的完整和提升。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可能性统一起来。其次,社会心态创新。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即一个人在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心理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心态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应该包括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应该充满激情,保持求知、求新、求变、求奇、求胜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的斗志,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要求。要使自己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并且以爱心和热情发挥这种习惯。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起全身心的巨大潜力,推动创新。其次,做到百折不挠,必须确立坚持的心态,调适自控,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挫折正是成功路上的指路牌,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务尽一切努力去赢得胜利,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不懈。最后,科学理论创新。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理论创新是人们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而赋予理论以新的内涵,它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要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我,古人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因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以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为动力和源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学习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习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现对学习心理调适能力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对于健康的概念众所周知,就是生物组织没有损伤或症状,《辞海》等文献对健康的解释也都是不完备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通过宪章规定:“健康…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正常。

何为健康的心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其标准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目前,国家工作人员除了他们党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外,大多可能都是存在心理问题。我深深体会到公务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1、心理压力大。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使一些个性突出、能力强、水平高的公务员常会感到压抑;人格冲突、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使少数公务员气馁,阻碍创新能力的发挥,有人思想报怨“不该做的必须做、该做的做不了”。

2、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公务员用来维持上下级关系和私人小团体关系精力支出大,认为这比作出成绩更重要,过度自我保护。

3、公权意识淡薄。即公权私用,少数公务员乐于结交“大款”相互利用,贪污腐化的风险低,一些公务员的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是非观念淡薄。

4、自我意识有偏差。有些公务员在工作中总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哪,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怎么办?我认为必须要调适。

二、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公务员是代表国家利益与形象,不仅要有必要的综合能力,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换言之,公务员工作成就就是公务员素质能力、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表现。而健康的心理是这些成就表现的必要条件。

本人是从事乡镇基层工作,基层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有过之而不及。我在和一些同事在平时交流中常听到唉声叹气,有的同志牢骚满腹,究其原因又不是很清楚,这些状态很可能就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日前,在网上看到某某市局长因为心理承受不了被停职检查处理而上吊自杀等事件。这些同志无论在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环境上都是较好的,为何还自寻短见,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本人找到了答案:这类同志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心态失衡才走上了不归路。

目前,在国家机关中,公务员主要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的原因:一是特权心态。一些干部认为手中握有人、财、物等实权,就高人一等,忘记了自己是人民公仆的崇高责任,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变为满足私欲的筹码。二是“眼红”心态。某些国家工作人员,认为别人没有自己的能力强、资历深等,却能享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于是自己在工作中利用权位“优势”,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将自己“送”进监狱。三是侥幸心态。明知道贪污受贿行为是犯罪,却还“铤而走险”,这除了金钱诱惑,就是他们大多存在侥幸心理。四是吃亏心态。一些党员干部到了晚年时期,为何出现晚节不保?他们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得到点什么,就被一些腐朽的思想蒙蔽,伸出了贪婪之手,于是毁了一生清白。五是版本心态。很多人眼里,当官是“挣钱”的最好方式。为了获取官位不惜金钱甚至是用“血本”来买官,一旦“成功”,走上官位第一反应自然是尽快把本扳回来。最终等待他的是一副冰冷的手铐。六是贪色心态。一些道德品质低下的国家工作人员,把美色当作成功男人的标志,于是他们不顾党纪国法,演绎了一幕幕利用职权换取美色的丑剧。

上述情况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公务员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家庭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保障,是国家素质的具体表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时期,更要调整好心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才是一名真正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三、如何提高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

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高低,而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有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意志力和社会能力等四个要素构成。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的心理健康调节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正确的人生追求应当体现生命的价值,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对社会要有所作为,对别人、对自己要宽容。公务员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就获得一种精神支柱,就能在遭受挫折、打击和失意时,依然“心有所恃,情有所依”,保持坚强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

二要塑造健康人格。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塑造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吸收一定的社会文化,经过自身主观努力和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使人格逐步健康化的过程。心身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疾病都与相应的人格特征无关。塑造健康人格的主要方法有提高自我意识发展人格、树立自信发展人格和锻炼自控力发展人格等。

三要培育健全的情绪。公务员的每个活动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绪背景下进行的,并受其影响和调节。情绪具有两极性,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和减力的作用。健康的人格标志是能够自由地感受情绪和控制情绪表达,培养公务员健全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培养幽默感、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和学习从光明的角度观察事物。

四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的合群性倾向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力,是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主要是关心他人、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

五要学会应对困境时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自我沟通能力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善于总结成功经验。

六要学会寻求外界帮助。学会训练自己的社会求助技巧,也是提高公务员调适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如何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自己

公务员虽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属于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其个体也具备一般人的性格,不能将公务员神化而促使其固步自大、傲不可视,从而“弱不禁风”,通过学习我从内心觉得如要尽量完善公务员心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个人理解就是公务员正确对待自己生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公务员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把每一天的时光都要看成美好的时光;要把每一天的生活看成美好的生活;把每一天的工作看成快乐的工作;纵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也要学会化不愉快为愉快的本领。在基层我们面对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矛盾,解决群众疾苦,有时苦口婆心、三番五次,最终还是使群众满意,这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然而有些同志对待自己生活和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却无法解脱,不能站得高、看得远实在是很可惜。所以我们要理解别人珍惜自己。

就我个人而言,基层工作虽然压力大、任务重,但是通过集体共同努力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最主要的是能接触到最基层工作,融入到基层,感觉很有成就感。对社会还是有点贡献,问心无愧。所以人要知足常乐!

(二)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沟通更要端正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时期,作为公务员思想要与时俱进,自我调节沟通是必要的。如何调节是我常想的一个问题,在解放战争年代那些先烈们在那种环境中都能奋发图强、牺牲自己,都不曾有什么郁闷、痛苦、头痛、精神病。解放初期,人们饿着肚子干革命,照样精神焕发争取革命胜利。而如今大好形势下住着洋楼、坐着轿车----还心烦意乱、百事不爽。我认为公务员首先应该自己跟自己谈谈话,应该问问我是谁?我怎么了?我到底有多大本领?我该做什么?我不该做什么等等。个人对话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不用辨证唯物主义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最终将走入歧途。

国家规定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 篇6

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愈自觉愈坚定。

首先,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再次,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只有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才能把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根本上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在加强学习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一,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但较之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和成功经验,我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掌握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来,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也大量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反映出经济工作的不少方面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无论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努力学习宏观经济知识,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学习微观经济知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自觉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努力学习国际金融和贸易知识,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自觉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面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不断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在许多领域因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我们的生产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都必须克服技术瓶颈的制约,都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通过加强科技知识学习拓宽视野、增进学识,掌握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社会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整合和社会调控的任务非常繁重。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体制的要求已经十分迫切。要学习社会结构演变规律的知识,了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的突出社会矛盾及其规律,更好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学习当代社会组织和管理知识,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整合社会资源。要学习社会心理学知识,了解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心态的变化,合理引导社会行为预期。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履行好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四,面对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行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依法行政这一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还任重道远。要学习宪法,树立牢固的宪法意识,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要依宪行政。要了解与科学发展有关的主要法律制度,提高依法推动工作、解决矛盾的能力。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自觉规范行政行为,依法提高行政效能。

在实践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领导干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织者和实践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学习,更要靠实践。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果。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一,要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际相结合,不落实到实践中,也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事实上,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的过程。要提高广大干部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广大干部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谋划、检验自己的工作。只有在深入实践和认真落实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能跟上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第二,要在基层锻炼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特别是要组织和安排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去,到问题最多、矛盾最突出、发展最落后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事实证明,通过多岗位、多渠道的实践锻炼,许多领导干部发展区域经济的能力、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具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努力在广大干部中营造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考核标准要体现科学性,既看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又看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既看经济发展情况,又看社会进步情况;既看当前取得的“显绩”,又看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政绩观决定工作思路和方向,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最终决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要以制度建设规范政绩,努力形成促使广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第四,要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既要看通过学习,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如

何,看本地区本部门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解决得如何。我们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是只为少数人的发展,不是畸轻畸重不协调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发展。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总之,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当前,学习首先要学科学发展观,实践首先是要参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只要我们毫不松懈地坚持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并能成为全党的一种自觉和习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会有根本保证

能力是个人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而必须具备对人格特征,公务员通用能力是国家人事部明确的公务员必须具备九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里调适能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重大决定,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提高公务员通用能力,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公务员的通用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保障。党的一系列执政为民、和谐发展举措,要求政府具体行政管理行为要通过一大批具有一定公务员通用能力的人员实施,否则会令行不止、政令不通。

2、提高公务员的通用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具体落实。公务员作为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实施者,就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做到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3、提高公务员的通用能力,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危机,公务员要比一般民众更明确当前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学习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经济的方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途径 篇7

1 提高护生通用能力的必要性

1.1 护理服务的特点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护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其综合护理技能注重的是整体护理的实施能力。所谓整体护理, 是指以人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 其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 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由于在整体护理中, 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经常是综合起作用的, 护理操作仅仅是护理服务的一种载体, 属于整体护理的专业技能部分, 而给予病人人文关怀、善于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等能力则体现了整体护理中的通用能力水平。因此, 培养高职护生通用能力是提升护理服务的需要。

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明确指出,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卫生部2010年12月22日颁布《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工作标准》) , 要求“各级各类医院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认真落实《工作标准》, 保证工作进度, 切实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工作标准》要求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必须“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 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的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在医疗中的角色包括护理提供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护理协调者、健康教育者等, 护士也从单纯的医生的助手转变为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 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 特别是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 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他人合作、为自己的专业行为负责等能力将成为护士的基本能力要求。

1.3 减少护患纠纷的需要

决定护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水平上。有资料显示, 护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交流障碍、判断以及分析失误有关[3]。因此, 教师只有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中, 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应用价值。我国通用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关考核标准, 护理教育中强调以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导向为主的教育形式, 并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 》指出, 要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护士通用能力构成

根据英国爱德思的界定方法, 将通用能力分为7个领域的能力。这7个领域能力及培训目标见表1。“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所列护理能力标准已经过验证, 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岗位要求。护理通用能力要求不是凭想象得来的, 而是根据护理岗位要求推导出来的。多年来卫生部一直要求医院护理工作目标从“以疾病为中心”调整为“以病人为中心”, 工作目标的调整必然带来工作标准和流程的改变, 工作标准和流程的改变将导致护理工作岗位对护士的护理能力要求发生变化。

3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途径

3.1 教学过程中渗透通用能力培养

如何将通用能力培养渗透在各课程教学中, 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更新及通用能力培养的贯穿水平。这就要求无论是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 都应具备就业导向的教育意识。所谓教育意识, 是指教育者基于教学对象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规定和责任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 是主动将外在职业要求与自身结合起来产生的主体体验, 是对职业的认识、认同并付诸行为实践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每次教学活动时, 将护生通用能力培养分层渗透在各课程教学中, 根据文化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程特点, 将课程教学中相关的通用能力作为课堂项目目标, 努力营造职业环境, 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实现通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真正做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研究对培养通用能力切实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提倡应用病案分析教学法、PBL教学法、CBL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 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确保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问。应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作为其课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获得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离开学校时, 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对自己专业有独特想法和追求的、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实践者。

3.2 评价方法多元化, 将通用能力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中

考试评价应包含学生完成的各种有独立见解、观点的研究计划、小型论文等, 以激励学生大量查阅参考书 (包括网上查阅资料) , 自己发现知识、辨别知识、获取知识, 采用多样化完成形式 (独立完成、团队合作完成) , 开放式评价模式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传统方法往往由教师针对某个时间点上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而不是过程性、综合性评价, 学习者偶然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最终成绩。

3.3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体现通用能力的考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行业的准入考试, 在2011年有了较大的变化, 考试命题的参照点已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向临床护理工作对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在我国现有护理教育体制下, 护理专科毕业生是临床护理的骨干, 要承担临床上主要的护理工作。因而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导向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后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更加紧密地联系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需要, 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涵盖临床护理任务和护士工作职责, 加强了对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 使考试真正起到判断护生是否具备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基本能力的作用。但对刚完成3年在校学习、临床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 难度也加大了[4]。

3.4 实习中加强通用能力培养

在对带教教师的访谈中得知,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自信, 不知如何与病人交流, 不能很好地应用沟通技巧。在对实习护生的访谈中得知, 多数护生认为其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熟练, 使病人对其缺乏信任, 这给其与病人沟通造成了一定障碍[5]。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沟通能力整体偏低[6]。故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方面, 教学医院应安排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做带教教师, 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加强护生沟通技巧训练, 提升其临床沟通能力。在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护士通用能力培养, 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加强护生沟通能力训练, 学校要与教学医院密切配合, 提高护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院校合作基础上, 依据医院整体护理要求, 结合护生学习及心理特点, 形成护生通用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要求。

护士通用能力与其本人的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职称密切相关[7]。加强对学生通用能力培养, 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1]。培养学生通用能力能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促进社会再就业良性发展,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克服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和社会需求多边性的不适应等[8]。另外, 培养护生的通用能力更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静, 陈彬.通用能力培养: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J].教育与职业, 2008 (9) :31-33.

[2]黎雪梅, 李继平.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4) :74-76.

[3]安秋月, 郎玉玲, 王莉莉, 等.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 :27-28.

[4]刘瑾.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3) :90-91.

[5]唐薇, 胡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30 (10) :2805-2806.

[6]王金红, 高景丽, 刘昭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护患沟通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 2010, 23 (8) :2099-2100.

[7]高小雁, 王朝焱, 沈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通用能力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9) :74-75.

公务员通用能力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创新发展出效益”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第77期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26日

【湖北省“能力席位”标准介绍

(二)】

《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试行)》

(摘 录)

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试行)适用于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执行),标准分厅级、处级、科级、1 科办员四级各12项指标,具体构成如下:

厅级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

1、学习能力:及时学习理解党和国家新的政治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法律法规;快速捕捉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难点和热点,并与工作充分对接;能够掌握本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熟知网络、office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工具;善于营造学习环境和条件,指导下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2、政治鉴别能力: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能在重大政治斗争中把握方向、明辨是非;能够在了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洞察问题的本质、将来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3、调查研究能力:全面、熟练地主持大型调研活动;深入思考政治、经济领域以及本系统工作中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熟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指导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4、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流畅、准确、富有条理地表达思想;交流中能较好地控制全局,注重培养媒体素养,自觉维护党和政府在媒体与民众中的形象及影响力;熟知公文写作规范;能主持完成工作总结、2 调研报告等大型文字材料。

5、依法行政(办事)能力:精通与本系统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组织的依法行政(办事)能力;指导在系统内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做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熟悉本系统在全省的依法行政(办事)情况,从宏观上把握本系统的法治建设进程。

6、科学决策与推动发展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发展、辩证、战略的视角把握全局,谋划发展;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对当前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正确把握、采纳与协调社会经济形势变化中的各类意见,及时准确地作出决断。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部署,狠抓落实。在系统内大力培育执行理念,倡导执行文化,强化执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7、管理创新能力:熟悉相关业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探索本系统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路径;能建立促使公务员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公务员创新能力提升的文化氛围;领导组织下属进行工作创新。

8、公共服务能力:精通相关业务的工作流程与机制;领导、督促本系统内各部门逐步提高依法办事的操作能 3 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基层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建设。

9、党风廉政建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到廉洁奉公,拒腐防变;指导和监督下属保持清正廉洁,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要求和管好配偶、子女及亲属;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生活作风正派。

10、战略性团队建设能力:前瞻性思考本系统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调配人员、组建团队,善于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在本系统内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员培养、流动与选拔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11、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精通运筹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政策、理论,指导制定本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整体应急能力;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驾驭全局并控制整个事件的发展;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能够着眼长远和整体;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缘由、处理的得失以及反映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能够及时总结和应对。

12、身心健康与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态度;崇尚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具有胜任工作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合 4 理调控情绪;能够指导下属进行心理调整。

处级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

l、学习能力: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各项政治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法律法规;关注和思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难点和热点;主动学习并熟悉网络、office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工具,实现网上办公;在管理范围内倡导学习,提高化常为专的能力,指导下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2、政治鉴别能力:熟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其变化;能够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熟练运用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和开展业务工作。

3、调查研究能力: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指导或者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思考和谋划管理范围内各项工作。

4、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普通话,在公开场合或会议发言中,能以严肃权威、清晰流畅、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语言准确地传达有效信息;熟知公文写作知识和运行规则;能起草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大型文字材料。

5、依法行政(办事)能力:熟知与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情 5 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合法、合理和有效行政(办事);重视制度建设,抓基础性、长效性工作,指导、检查和督促下属依法行政(办事),推进依法行政(办事)工作进程。

6、参谋与策划能力:准确领会省委、省政府有关重大时政方针,谋划和推动本机关管理过程中的重大工作事项、重要工程和重要项目;按照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或思路,并根据上级的指示将相关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措施或实施方案。

7、工作创新能力:掌握相关业务的新理论或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提出创造性、实效性的管理思路或方式;能够领导、组织下属进行工作创新。

8、公共服务能力:掌握相关业务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牵头组织、协调完成相关政策、制度的论证、送审工作;监督下属公共服务的效果,提高本部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复杂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9、党风廉政建设能力: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规范能力,对自我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及时纠正和调整自我错误或失当行为;接受上级领导的党风廉政政策指导,并监督下属的实施情况;严格要求和管好配偶、6 子女及亲属;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生活作风正派。

10、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主动利用包括行政网络平台在内的各种沟通交流渠道进行内外联系和沟通,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形成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合理地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岗匹配、各司其职,强化执行意识,提高团队执行力,迅速有效地落实各项任务和要求。

11、应急管理能力:熟知运筹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相关政策、理论,在需要危机管理应对时,能适时地作出准确判断;能够通过收集舆情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危机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将事件处理在初始阶段;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各种规律与方法,了解社情民意和舆论导向,以媒体为信息传播平台,积极引导舆论,及时化解矛盾分歧。

12、身心健康与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胜任工作的体能和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了解下属心理状况并给予指导。

科级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

l、学习能力:学习了解党和国家各项政治理论、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法律法规,主动学习新的业务知识,7 提高化常为专的能力;主动学习并精通数据库、网络、office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工具。

2、政治识别能力: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其变化;政治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能够在工作中坚决、及时贯彻上级的政治决策。

3、调查研究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分析与本业务有关的信息资料;熟悉机关行政中的各种数据、图表和模型,能够通过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获得科学的结论,并能够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

4、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言语流畅、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涉外工作中能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熟知公文写作知识和运行规则;能独立完成工作中的文字材料。

5、依法行政(办事)能力:了解与本职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程序性规定,以及各类文书种类和样式;能够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坚持法律原则性与政策灵活性相结合。

6、工作执行力: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办事能力和执行能力,及时有效地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

7、工作创新能力:熟知系统内业务的新理论或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改进本岗位的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

8、服务基层能力:熟知系统内相关业务的工作流程 8 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服务公众、企业和社会的意识;能够不断改进服务机制和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按要求向企业和基层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能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及时向上级汇报难以判断的事态。

9、自我规范与约束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在工作中严格规范与约束自己,服从上级指导,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10、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通过沟通主动融入工作团队;能够独立承担组织战略规划中的具体工作。

11、应急能力:了解应急管理的相关政策、理论;在工作中能够协助领导进行组织内部的应急管理;能够组织处理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敏感问题并及时汇报。

12、身心健康与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具备胜任工作的体能和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技巧,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整能力和抗压、抗挫折能力。

科办员公务员能力席位标准

l、学习能力: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相关政治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法律法规,能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 9 关系;能在上级指导下主动学习、熟知新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办公工具。

2、政治认知能力:知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基本法律法规及其变化;政治立场坚定,是非分明;能够在工作中坚决贯彻上级的政治决策。

3、调查研究能力:通过文本学习与社会实践,具备信息搜集、储存与分析的能力;能够按上级要求收集、整理、分析与本业务有关的信息资料,在上级指导下撰写调查报告。

4、表达能力:普通话标准,言语流畅、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涉外工作中能运用外语进行基本交流;熟悉公文写作知识和运行规则;能及时完成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

5、依法行政(办事)能力:知晓与本职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程序性规定;在上级指导下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

6、工作执行能力:清楚相关业务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能在上级指导下完成处室内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能独立、及时、有效完成日常工作。

7、工作创新能力:知晓系统内业务的新理论新方法;能够在上级指导下不断改进本岗位的工作方式、方法,10 主动开展工作。

8、服务基层能力:能够按要求向企业和基层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向上级汇报难以判断的事态。

9、自我规范与约束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在工作中严格规范与约束自己,能够服从上级指导和监督。

10、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通过沟通融入工作团队;能够在上级指导下完成组织战略规划中的具体工作。

11、应变能力:知晓应急管理的相关政策、理论;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工作中根据事态变化、民情变化和局势变化,灵活调整思路;能够协助领导处理部分应急事务;能够及时发现敏感问题并及时汇报。

12、身心健康与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了解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技巧,具有胜任工作的体能和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工作中保持平和心态。

——摘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务员局〈湖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通用能力席位标准(试行)〉的通知》(鄂办文[2010]56号)

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集团公司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集团公司各上市公司、分公司、省发电公司、专业公司,本部各部门

上一篇:结算工作流程下一篇:顽强的饼干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