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创新能力

2024-07-21

公务员创新能力(精选12篇)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1

善治通常是指良好的治理。国内较早引进善治理论并对此进行研究的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学者俞可平, 他认为善治就是使得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1]在俞可平看来善治有六点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善治理念指导下的政府应该注重减小行政成本、促进制度创新、改革行政精神、重塑治理网络, 推动政府培训创新以达到善治的理想状态。

一、当前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与政府培训中的障碍

1.制度障碍

(1) 培训绩效的考核制度不科学。

当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绩效考核制度还是以“德、能、勤、绩、廉”为标准, 缺乏科学的考核评分细则与绩效管理系统的设置。廉的考察与德的考察较难衡量, 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与方法。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 在政府公务员的培训考核中可以采用行为观察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BARS) 、关键事件法、目标管理法、加权选择量表法等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法。

(2) 培训机构的选择和评估制度不完善。

培训机构的选择与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 也就无法完善培训机构的选择与评估, 培训机构很多是体制内培训, 缺乏民间组织的参与。培训机构的选择应该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 由专门的独立工作小组管理培训机构的选择与评估工作, 并建立培训机构招标制度、培训评估制度、培训机构的选择结果公示制度等制度。

(3) 职务升降与任免制度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职务升迁与任免制度有着明显的缺陷, 公务员多为“能进不能退, 能上不能下”, 这有悖于公务员的新陈代谢机制与竞争机制。明确公务员升降与任免的资格认定工作与标准核查是公务员能力建设与政府培训创新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也促进了新进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在职公务员尤其是“老资格”的公务员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 使得公务员们的培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由“自在”变为“自觉”。

2.思想障碍

(1)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深远。

官本位或权力本位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依旧影响着一些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文化本身具有延续性, 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在当今中国公务员能力建设和政府培训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官本位思想就是其表现之一, 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部分公务员认为权力就是获取金钱、社会地位的源泉, 这客观上严重阻碍了公务员的能力建设, 更为腐败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2) 人情关系本位大行其道。

当前公务员普遍存在人情关系本位的思想, 认为跟领导搞好关系就可以得到升迁与重用。人情关系本位的思想使得一部分由于缺乏人情关系网络却有着卓越的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的公务员得不到晋升, 这将大大的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情关系本位的思想主要与我国目前长官意志作用下的公务员晋升制度有关, 领导的信任与赏识无疑直接影响着公务员的升迁与福利待遇。这也进一步强化了部分公务员的人情关系本位的思想, 弱化了能力本位的观念。

(3) 学历本位或文凭本位思想盛行。

在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都存在着重文凭, 轻水平;重学历, 轻能力的怪想象。不少部门把是否具有高学历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必备条件, 制度的设置和利益的驱动使得很多公务员过度看重学历, 而忽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水分越来越大。“学而优则仕”的学历本位思想驱使下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将对公务员团队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造成冲击, 处理好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定公务员任命与晋升或考核的标准, 而制定标准的能力评定模型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善治理念指导下的政府培训创新与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路径

1.政府培训的制度创新

(1) 构建多元治理的治理网络制度。

当前我国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是各级党校、各级国家行政学院等开展的体制内培训。善治理念倡导的是多元治理的治理网络, 在公务员培训中引入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各种具有培训能力的NGO来共同为公务员培训服务, 从而实现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多元化。当前西方很多国家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是采取民间组织培训, 随着我国民间组织的逐步壮大, 公民社会的发展势必可以推动政府培训的多元局面, 而以往由政府自己成立机构来培训公务员的状况也将被打破。

(2) 构建培训成本效益核算的制度。

在善治理念下强调的是还权于社会, 注重治理绩效与治理成本的核算。在善治理念下, 我们可以实行培训资金的制度创新, 根据公务员的培训绩效决定培训资金的发放额。采取这种将培训绩效与培训基金相挂钩的培训制度有利于激励公务员参与培训的热情, 改善培训效果。目前广州市实行的积分制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3) 构建公务员自身培训的主客观需求相统一的制度。

为了达到善治的理想状态, 必须对于不同岗位和级别的公务员采取有区别的个性化的培训制度。由于公务员的级别与岗位的差异, 培训的要求必然存在差异, 培训的需求度也同样有所区别。根据公务员个人的培训意愿以及360度绩效考核法的结果来决定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采用培训需求分析 (TNA) 从而保证公务员培训的积极性, 防止出现公务员培训流于形式或走过场以致培训低效甚至无效的局面。

(4) 构建以增量改革为思路、以增量行政创新为主线、以行政创新存量为基础的传统培训制度转换系统。

培训制度的创新不仅是通过某些具体的培训新制度的出台就可以解决的, 也不应该将思维局限在关于新制度的设想上, 更多的应该是传统制度的现代转换及其与新制度的相互配合。转换系统的构建立足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需求与增量行政创新的创新思路。增量行政创新建立在行政创新存量基础之上, 以增量改革的思路指导。旧的制度不一定是创新的阻滞, 相反它是创新的财富与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传统的价值在于它受到长期实践的考量和历史的验证。构建良好的善治理念指导下的政府培训制度的转换系统包括诸如培训制度转换的思维模式、转换的理论范式以及转换的具体方式等转换系统的诸要素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是亟待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与专家学者应该加以考量的重大话题, 在此仅做抛砖引玉。

2.政府培训的理念创新

(1) 多元培训理念。

培训不应该是单独的体制内培训, 而应该将培训部门转向社会, 让公民社会来实行公务员的培训。因此, 形成政府与NGO、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训的多元网络培训模式是政府培训理念创新的重要内容。

(2) 回应培训理念。

现代政府治理中注重服务意识, 西方行政学家提出现代政府应该以服务为导向, 注重服务理念。而善治理念基本要素中的回应性则要求政府培训工作加强回应理念,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将回应意识放在每个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中。政府培训回应理念应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时回应行政系统内外对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各种需求, 诸如政府通过开展网络技术能力的培训来回应信息时代对于公务员网络技术能力的需求。

(3) 责任培训理念。

责任培训理念, 政府培训必须树立责任意识, 不能流于形式。培训的成本最终要由人民“买单”, 提高培训绩效, 降低培训成本是责任培训理念的彰显。在培训过程中无论是体制内培训还是体制外培训, 无论是公务员培训师还是接受培训的公务员都需要有责任意识, 善治的实现需要各方树立起对于治理目标的责任。

3.政府培训的技术创新

政府培训应该注重技术创新, 而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培训方法与手段的创新。首先, 在培训方法上可以采取敏感性训练法, 简称ST法 (Sensitivity Training) 、案例培训法、参与式培训法、情景模拟培训法、弹性时间培训法、头脑风暴法、管理者培训法, 简称MTP法 (Manager Training Plan) 、行为模拟法、拓展训练等培训受众乐于接受的培训法, 来凸显培训受众的主体地位, 激发培训受众接受培训的兴趣并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在新的培训方法引进中, 可以采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采用的, 根据公务员的职位、素质基础、工作需求等来选择培训方法。其次, 在培训手段上, 可以采用多媒体培训、网络培训、虚拟培训等, 利用新的媒介来实现培训的手段多样化, 构筑网上培训平台来满足公务员网上培训的需求。

摘要:在信息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下, 政府创新已经逐步被提上了议程。从管理哲学、行政管理的学科视角, 使政府创新中的政府培训创新成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路径。融入全球治理时代与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善治”理念, 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三个政府培训创新的维度是实现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现实价值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善治理念,政府培训创新,公务员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5) .

[2]杨雪冬.要注意治理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 2001 (9) .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2

为深入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公共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昆明市人事局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着眼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自2005年8月以来组织公务员开展了以公共管理(MPA)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的“8 X”培训,有力地促进了

广大公务员能力素质的提高。

内容设置:凸现时代特色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公共管理能力,培养一支适应这种变化发展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而我市目前的公务员队伍中熟悉公共事务管理、掌握公共理论和公共政策的实用性管理者比较缺乏。按照“时代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共同筹划组织了“8+X”培训。所谓“8”指公共管理硕士(MPA)核心课程,包括宪法与政府、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务员制度、行政伦理学、行政法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学等8门课程。“X”指结合不同部门和不同培训对象,遵循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设置的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围绕昆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等必修课,电子政务、公务员实用英语等选修课。

教学力量:坚持强强联合在选择“8+X”培训施教机构时,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和筛选。云南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颁发MPA证书资格的高校,首选作为昆明市公务员“8+X”培训“8”部份的教学机构。该校在承担教学任务期间,精心编排课时,设计教学内容,选派公共管理学院资深教授、专家授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X”部份教学内容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公务员的特点,选择了公务员培训经验较丰富的昆明市行政学院(市委党校)负责教学。云南大学与昆明市行政学院二者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整个“8+X”培训工作无论在教学环节还是后勤服务方面得到了充分保障。

培训考核:大胆突破常规

培训每期安排19天,其中“8”的部份14天,“X”的部分5天,中间不间断,既保证了完成教学所需的课时,又充分考虑在职教育的特点。这一做法打破了常规,学习代替休闲,紧张代替松散,对于学员来说,抛开日常所熟悉的业务工作,来到课堂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和新观念,都感到学习压力大、任务重。用学员自己的话来说“只有奋战19天了,变压力为学习的动力,才能顺利通过考核,学有所获。”特别是“8+X”培训抛弃写心得、发论文、开卷考试等常规形式,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这一做法,不少学员刚开始时不理解,培训结束后,大家才感到了要想真正学到知识,是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的。通过考试促使大家认真学习,对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学习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效果才是关键。

目前,“8+X”培训通过试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经过培训后的公务员回到工作岗位后,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工作实践,业务能力普遍有了新的提高。培训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和昆明市人事局决定从2006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对50岁以下的科级及科级以下的公务员进行轮训,逐步提升公务员队伍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有较高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要素解析 篇3

关键词: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能力 能力要素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28-02

现代政府的实质是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要保持对公民和社会需要的回应性,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性因素,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性工程。

能力是行为主体相对于给定任务的胜任程度,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都可分解细化成众多的具体指标。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公务员能够适应公共服务需要的专门素质和职业胜任特征,即公务员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公共服务需求而具备的态度、技能、技术等综合操作而表现出的实际能量和成熟度,是公务员德能、体能、技能、智能的高度统一。对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进行合理的要素分解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为公务员提升自身能力提供具体、明确的路径与方向,也为公务员的能力评价和测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对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的总体性规范,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构成及具体指标主要如下:

1 核心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公共服务意识。人的行为是其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实践,公务员公共服务意识的确立程度决定着公共服务的成效,也决定了公务员为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努力程度,它体现了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具体指标应包括:

1.1 牢固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以及公务员必须牢固树立的根本价值观念,是公务员一切行为的内在导向。它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开发和发挥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1.2 明确的角色意识

从法理上讲,公务员是接受人民委托,为社会、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仆人,扮演的是为公众和公共利益服务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管制者、一个当官者、一个主人、高高在上的角色。角色意识的明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程度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1.3 正确的权力观

公务员在承担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公权力,这种公权力是以公共服务为条件的。公务员只有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念,才能真正保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权力观关系到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发挥的方向与社会效果。

1.4 富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的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高度重视的精神状态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它体现为不回避矛盾,不因循守旧,不敷衍塞责,不徘徊不前,不打个人算盘,不逃避行为后果;体现为积极主动,大胆工作,勇于创新,宁丢乌纱,不误事业。责任心是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动力源泉,责任意识的不足或缺失就表现为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与缺失,公共服务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和陈旧。

1.5 具有诚信力

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行政之本。公共服务事关公共事务,与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理解密切相联。诚信力就是公务员能够负责任、可以被社会公众信任,让公众放心、让社会放心、让政府放心的能力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能力,一种感召力和影响力,更是一种应用能力。

2 支撑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性要素为联系群众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倾听群众意见,积极采纳群众的正确建议,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公务员义务的基本要求。公务员联系群众的程度和效果,不仅以公务员的热切愿望为前提,更取决于公务员以其良好的素质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技能。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是实现公共服务宗旨的有力支撑,是获取群众支持、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条件,是推进公务员和群众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务员各种能力成长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它包括以下各项指标:

2.1 正确的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和主要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以亲民、爱民、为民为自己的座右铭;其次,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倾听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就是要坚持群众标准,坚持把广大群众是否受益作为公务员联系群众的主要依据。群众观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核心指标。

2.2 良好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群众观的外在体现,是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晴雨表。公务员作风踏实、态度诚恳,时刻注意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呼声,切身感受群众意见,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并能对群众所反映或关注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或反馈,必定会获得群众的广泛信任与支持,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相反,公务员如果缺乏密切联系群众的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深入群众,不了解民情,或高高在上、官味十足、盛气凌人,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或装腔做秀,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损害公务员自身的形象,也会最终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

2.3 方式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公务员联系群众的实际效果与其具体的方式方法密切关联,这是公务员联系群众能力的最直接表现。就方式而言,公务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会议、谈心、信访甚至直接参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与人民群众交流、协商问题,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切身感受群众的意见。就方法而言,不摆架子、平等交流;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以情动人;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热情接待、实心办事、快速高效服务等这些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与手段对于提升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有明显的成效。

3 实质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实质性要素是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公共服务最终的质量与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公务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公务员自身的勤奋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公务员对社会公共需求的把握程度。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是公共服务的实际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是衡量公共服务方向和行为价值倾向的重要标尺。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样,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关系到政府和公务员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的最具体体现。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来看,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应该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

3.1 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

公共服务的关键落在一个“实”字上,实不仅体现在事情大小上,更主要的体现在能从实际出发,把群众利益落到实处。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是一句空话,而应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能否真抓实干,针对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的有效办法,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成为公务员是否具备公共服务能力的试金石。那种高高在上、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摆姿态、做样子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是公务员工作作风不实的彰显,也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缺失的表现。

3.2 正确的行为选择倾向

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与公务员行为选择的倾向性密切相关,即公务员的行为是以公众的需求和偏好为导向还是以领导的需求和偏好为导向,这实际上是公务员服务意识的具体反映和表现。尽管领导的需求和偏好有时候与公众的需求和偏好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时候两者存在着差异性,不能也不应完全以领导的需求代替公众的需求。公务员对公共需求的把握能力就取决于能否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显示,相当部分公务员把公共服务定位为“竭尽全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耐人寻味的是,行政层级越高,行为选择的倾向性偏差越大,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在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还存在着致命缺陷,即公务员的行为忠诚对象名实不符,行政层次越高,这一问题越为突出。

3.3 公共服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公共服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即公务员利用各种民意表达的工具和方法了解掌握公众需求和真实愿望的能力。就公众这一群体而言,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不同步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服务的需求还具有动态变化性。能否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这些特征和变化,准确把握公共服务的时代要求与精神实质,及时提供公众所需的公共服务,就成为公务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3.4 对公众反应的回应性

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公共服务的最终受益者和政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对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工作流程、公共服务的结果有着不同的要求,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和重要评价者。因此公务员应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反应中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听取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并依此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公众反应的回应本身就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对老百姓信访、上诉、求助的回应等,不仅是政府和公务员形象的重要衡量要素,也是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最直接反映。公务员对公众反应的回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因素来测定,如接待群众信访和办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程度和速度、对公众的反馈状况与反馈速度、在公众中的信誉度等。

4 形式性要素

公务员公共服务的形式性要素是高效行动的能力,它是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各种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来降低行政成本和消耗、追求提高效率效果效益的行政能力。它是政府各项工作有效运作的基本保证,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公共服务的产出来说,它既有时间与速度的要求——快捷高效,又有质量上的要求——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同时还有成本上的要求——以最小的行政资源投入实现最大最佳的公共服务目标。高效行动能力就是对这三个要求适应性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以下各项指标:

4.1 工作的胜任性

工作的胜任性主要是指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状况与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岗位规范之间的适应程度和状况,它是高效行动能力的基础性指标。公务员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素质条件和能力状况与他的工作职责与规范相匹配或高于工作职责的要求,他就能保持准确、有效的行动能力和灵敏快速的反应能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就有了保证;反之公务员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就更谈不上能够高效快速地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了。

4.2 良好的沟通协调性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仅取决于公务员的主观努力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因此公务员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能否做好各种宣传教育和沟通协调工作,取得社会和公众的关心和支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无障碍、有无隔阂就成为其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工作方法与技术的掌握状况和运用程度

从公共服务的具体运作来看,公共服务实际效果的取得,或者说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离不开具体的公共服务方法与技术。公务员工作方法的适用性、丰富性、适应性状况以及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技术的实际技能是这项指标的具体内涵。在近年来公共服务的实践中,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的有效结合以及政务公开、动员公众参与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运用,使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公务员展现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4 成本效益比较

所谓成本,主要是指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成本——效益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政府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的公共服务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引入企业的顾客导向和讲求效益机制,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向社会公众提供最多最好的公共服务。衡量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成效,不仅要看他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还要衡量他的服务成本。在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和制度设计的不足,人们往往只重视产出而忽视了投入,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成本核算。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使公务员的能力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人事厅.公务员通用能力教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 任洁.国家公务员九项能力培训教程之学习能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初探 篇4

关键词: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从汉语词意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 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 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公务员面对的突发事件, 是指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难以预料、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带来或可能带来严重社会后果和影响的事件。它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和群众性等特点。

公务员常见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及诱因

1 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 台风、暴雨、冰雹、风雪、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 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是我国常见、频发的突发事件类型, 分布广、损失大, 平均每年造成一万多人死亡, 2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

2 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 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共场所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 核辐射泄露事故, 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些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 或由于政府管理监督不到位等原因, 安全生产事故有增多现象。由于我国的安全基础薄弱等原因, 每年各类事故造成13万多人死亡, 70多万人受伤, 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500亿元以上。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重大动物疫情,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年来我国人民医疗保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仍有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遏止, 公共卫生事件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健康。全球新发的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 且有些传染病没得到有效控制, 各类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交往, 并造成巨大损失。

4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尽管我国长期政治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但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 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经营方式、用工形式和生活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利益重新分配, 新旧观念相互碰撞, 社会结构会剧烈变动。同时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 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 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 公共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

公务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关键在内外兼修, 表面问题与内在问题双管齐下, 协同处理。

所谓“修外”, 就是练就过硬的外加工夫, 当突发事件突如其来是能够妥善应对临阵不慌。

1 要以规矩画方圆, 严格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不懈怠。

目前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一初步建立, 实践证明应急预案准确把握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本质, 能够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给予强有力的指导, 对于掌握工作原则、组织分工、分工责任和机制协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应未雨绸缪, 紧紧抓好物资储备工作不放松。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且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 具有强大的物资储备才能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一要将民政部门的救济款和救济物资等纳入财政预算;二要具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资金储备。

3 应加强动员能力, 牢牢把握动员能力建设不动摇。

突发公共事件多发生于人口密集地区, 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人员的疏散与隔离闲的尤其重要, 因此充分发挥我国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优势, 建设高水平高效率高素质的动员机制势在必行。一要建立顺畅的信息发布机制, 向社会大众报告准确及时有效的事件进展信息, 确保群众知情权;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应对机制。广发宣传自救知识, 在以政府救助为主体的同时鼓励民众自救。

所谓“修内”, 就是练就夯实的内家功夫, 建设和谐社会, 消除社会矛盾突发事件的内在根源, 将突发公共事件消弭于无形。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屏障。全面调研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具体情况, 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

2要加紧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问题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诱因。由民政部门牵头重点解决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 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内尽量优先安排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就业。

公务员素质、能力 篇5

1、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强的党性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

2、专业知识。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有关知识,有助于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3、智力素质。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4、心理素质。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具备情绪的稳定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素质。

5、身体素质。主要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充沛的体力和很强的适应力。

(二)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政治鉴别能力。能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具体、灵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依法行政能力。

3、公共服务能力。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4、表达能力。这既是信息沟通的手段,也是情感联络的媒介。

5、人际协调能力。人公务员必须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6、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学习能力。

8、沟通协调能力。

9、创新能力。

10、心理调适能力。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6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途径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国家公共权力对社会的治理、公共服务能力的实现。然而,一些存在于基层公务员层面的错误思想观念、一些违背依法行政理念要求的执政行为仍然存在,有必要研究并协调解决。

一、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内涵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据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观念,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行政责任的能力。根据2003年12月人事部发布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包括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提升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工作量、工作复杂度最大的就是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依法治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法治国家,理想化法治国家中的政府概括起来应该是权责统一、公正诚信、透明廉洁的高效能服务型政府。显然,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是宏大且复雜的系统工程,而提升基層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举措。

(二)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行政效能

公务员的行政管理是依靠政策还是法律是由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依靠政策行政的阶段,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剧烈变化要求政策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及高效性。随之,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加大,政策的指向性与我国公务员行政行为依据的明确性也相继产生矛盾,这严重阻碍了政府管理的行政效能的高效发挥。因此,要缩小政策的空间强化法治的权威并厘清行政职责,通过提升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避免行政过程中因政策与法治相矛盾时的无措,以此提升政府管理的行政效能,使我国政府自主地迈进依靠法律行政的新阶段。

(三)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严重不足对于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具有着致命的阻碍性作用,使得公民对法治国家的构建失去信心,其所带来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因此,提升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三、提升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路径

(一)强化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

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同时要对法律以及法律所表达的精神等应当了解学习并且对其有一定的把握,促使公务员的法治理念不断深化,并且不断加深公务员对法律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基层公务员做到依法行政,而当基层公务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法治理念时,他们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之中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公务员特别是处于基层的公务员熟练的掌握法律知识及其相关的精神,才能更好的依法行政,才能做到依法服务人民,实现法治理念的目标。

(二)健全约束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

第一,对现有的行政立法进行必要的规划与完善,对现有的行政法律不足的加以完善,对于那些不合适的应当进行必要的废除;第二,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与规范,使得群众的利益得以保障;第三,对于法律法规相互之间各种冲突与矛盾应当进行调节,使其行政法律体系的达到内部协调;第四,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有一定的约束。上述这些行政法律体系是依法行政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培养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践技能

通过加强法律及其精神的学习与体会,使得公务员的学法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的提升。使得其实践技能不断增加,而法律及其相关的法律知识是依法行政能力形成的根本。因此公务员在对法律知识学习时,明白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实践中明白了“法无授权不可为”的价值,培养出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使得自身的行政能力不断的提升。在决策、解决当前社会矛盾以及各种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均应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得公务员的说理性素质不断的提高,使得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践技能不断增加与完善。

(四)完善基层公务员的监督考核体系

第一,在公务员的选拔、任免等环节,增加公务员道德考核,将道德作为公务员自身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确保公务员关注个人与职业道德;第二,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覆盖面,对政务活动过程进行全面信息公开,进而建立行政监督、舆论监督与社会监督相配合的系统,发挥社会媒体、网络、公众的力量,从更多的层面、从基层出发,监督公务员在职务行为中的道德表现;第三,强化及时问责的启动与公开,对于违反依法行政要求的情况,对直接责任人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以确保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备更好的环境;第四,应该在公务员综合素质的考核中,增加公务员在公共领域中活动行为及相关公众对其服务意识、态度与其他能力指标的评价因素,进而促使公务员更谨慎的在职务权限与业务程序基础上完成相关工作。

四、结语

总之,提升我国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相关人员必须对此提起重视,并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进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吴骏峰.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途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2-14.

[2]周向宇.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04:90-92.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7

一、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现状

基层公务员是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面对法律他们享有平等的同时,又是权力的执行者,应对法治有着深刻认识,对法律存敬畏之心。但是由于部分领导干部自身法律修养不足,头脑中仍存在人治、官本位、权威意识等违背法治的思想观念,在践行法治的过程中,忽略了法治话语体系的学习和使用,以及行为模式的转变,阻碍了构建法治政府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人治意识根深蒂固

尽管依法治国早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主流意识,但如今,仍然有部分公务员缺乏法治思维,将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把法治作为一种宣传口号,将法律作为维护治理的工具。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甚至是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家长制作风,人治意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法治思维的形成,其根源在于公共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越权和放纵违法成本较低。

(二)学法愿望不强烈

现如今,部分基层公务员学法动力不足,将大量精力倾注在本职工作上,存在着只要本职工作不出错就万事大吉的想法,骨子里不想学法,又如何能形成法治意识伴随其身呢?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体系庞大覆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法律知识的丰盈反倒让部分基层公务员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学什么才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实际帮助,或者只研究对自己工作有利的相关法律条款,从内心来讲,是想学习如何在工作中规避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

(三)用法能力不足

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讲,能否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直接关系到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但是当前部分基层公务员用法能力明显不足。一是不作为。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部分基层公务员对权力机关的监督不以为然,不愿接受人大机关的监督;有的公务员对司法监督能躲则躲,遇到行政诉讼既不出庭也不执行;有的公务员对职能交叉的监管行为不管不问。二是乱作为。同样是职能交叉的监管事项,对部门有利的就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多头执法;有的缺乏程序公正观念,肆意干扰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三是乱决策。表现为决策机制不健全,过程缺乏民主公开透明,责任主体不清,存在“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一言堂”等情况,造成决策过程中政府与公民“政令出而人不和“的局面。

二、提升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的路径研究

基层公务员法治思维的培养决定了依法治国的进程,法治思维的培育已成为当前重大现实任务,这是一个常态化动态化的过程,必须依靠持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简历培育法治思维的长效机制,落实各项规定,使法治思维顺理成章,使法治方式成为行政自然选择。

(一)完善相关立法,推动良法善治

一是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发展需求。全国人大应承担主导立法的工作,尽量减少部门主导立法,避免产生“法出多门”的情况。制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关于领导干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巩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二是制定基层法治政府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各区县政府应统筹安排,在规划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让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步入到正常有序的道路上来。三是要有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质性立法工作,建立公开程序以及第三方意见征求机制,比如在立法过程中邀请法律院校、律师事务所的专家进行法律论证;扩宽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吸取民意,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激发内在动力,坚定法治自信

一是加强自身法律知识学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特别是加强对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履行自身职能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二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培训实效。以《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为重点,同时结合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及行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宣传,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其首选工作理念。在培训方面,应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司法部门以及高校等法律专家学者的作用,对基础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讲解,探究法律精神,只有当领导干部掌握了法律知识“大数据”,才能在制定决策、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领导干部的法治视野,将法律原则、规则、精神融会贯通。

(三)建立驱动机制,重塑法治信仰

一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通过立法形式设计科学合理的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让领导干部意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慎用而不是滥用。同时,要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网络监督等机制,让权力运行暴露在阳光之下。二是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晋升机制。第一,实行分级考核,将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进行分类,按照组织结构,将基层单位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分别进行考核,相同职级的公务员集中一起考核,上级考下级,一级考一级;第二,考核内容体现职位特点。不同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能、职位特点以及工作业务要求,制定详细的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创新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成绩与年终考核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共同构成基层公务员年度考核成绩。第四,健全考核结果反馈机制。考核结果应与公务员升、降、奖、惩等相关利益紧密相连,能有效发挥激励竞争的作用,保证基层执法队伍旺盛活力。

(四)营造法治环境,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群体在区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二是针对重要行业和领域开展经济犯罪案件、黑恶势力案件专项打击行动,不仅可以提升司法的权威性及公信力,还能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J].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2]吴俊明,殷昭仙.论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法学杂志,2013(06).

政务微博,公务员能力的新挑战 篇8

一、政务微博发展特点

1. 政务微博高速攀升。

据新浪微博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11月, 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8500个, 其中政府机构微博9960个, 官员个人微博8628个, 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2011年与2010年相比, 我国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开始高速攀升, 增长率超过200%。2011年被誉为“政务微博元年”。当前, 各地政务微博风生水起, 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民众的重要窗口。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的政务微博各具特色, 呈现

2. 政务微博分布多元化。

政务微博分布部门广, 较多地集中在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机构。比如公安、旅游、宣传、交通、司法、市政、招商、文教、体育、质检等。微博在一些系统普遍开花, 官员个人微博亦日趋普遍, 活跃度、传播力在迅速攀升。如广东公安官方微博粉丝数多达400万, 官员个人微博方面, 已出现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达人”。

3. 联动运行向品牌化发展。

随着政务微博运行, 渐渐形成一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政务微博。如“平安北京”建立“工作流转单”制度, “前台”“后台”联动机制。如遇到网友的求助, 微博团队将会通过“流转单”提交给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 该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事件调查清楚, 然后反馈到“前台”答复网友。据统计, “平安北京”已承办具体事项200多件, 回复咨询3万多件。网上网下配合, 邀请一些专家为网友直播等, 还组织一些网下活动, 比如参观、座谈、公益活动, 联动运行向品牌化发展。

4. 政务微博发展尚待规范。

政务微博是新技术、新事物、新挑战, 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主要有:一些政务微博定位尚不够清晰, 多数微博尚停留在日常的官方新闻发布、地方宣传等事务上;互动性不足, 对网民诉求敷衍, 有的陷入形式主义;部门联动机制不畅通, 运行制度不规范;许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以及专业的维护团队;在言辞方面, 时常出现“雷语”和“官话”“套话”等。

二、政务微博促进政府执政创新

1. 政务微博是官民互动新平台。

政务微博的发展, 已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重要渠道和平台。政务微博让微博这个工具和载体, 具有了更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功能。政务微博在整合电子政务资源方面潜力巨大, 地方政府如能将本部门、本地区的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官员微博、本地网民微博协同起来, 形成政务微博矩阵, 通过发布信息、联通互动, 将有力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如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均开辟了官方微博, 北京市政府由21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微博发布群在新浪微博上线, 一周迎来294万余名粉丝关注, 这意味着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官民互动、对外宣传新时代的到来。

2. 政务微博是“网络问政”的新渠道。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已经被多元价值体系、多元文化背景、多元经济结构、多元利益关系所覆盖、所支撑。基于平等、理性、公开、求同存异原则所进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将推进公共政务信息公开、不同意见的表达、公共利益的共识, 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完善。政务微博的特性是充当此角色的有效工具。问政于民, 了解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百姓对政府工作满意与否, 了解百姓对政府现行政策有何改进完善要求等, 有时往往效率要求高, 时间要求紧。通过微博这个政务沟通平台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征询百姓意见, 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 政务微博是政府舆情引导的新举措。

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为信息的社会传播与全民通达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政务微博使政府与公众的日常信息沟通正在变得越来越畅通。网络时代公民渴望政治参与和介入公共事务, 热情高涨。政务微博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应运而生。通过微博促进了与网民沟通交流, 特别是通过微博的政务公开、解疑释惑, 维护了社会信息发布的权威, 加强了公民平等互动, 有效疏导了情绪、平衡了心态, 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 增强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在网上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4. 政务微博是为民服务的新创新。

在讲究互动的“微”时代, 单纯停留在信息发布的政府网站, 已很难扩大影响力。政务微博比传统沟通手段要快很多, 这对政府部门快速地反映问题, 并提出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 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 对促进政府为民服务方面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政务微博大大降低公众的参政门槛, 增加官民互动,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 政务微博以它的灵活快捷, 有着出色的表现。从温州动车事故期间浙江政务微博对回应公众关注所起到的作用, 到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发生后涉事机构使用微博的技巧, 政务微博无疑成为官民互动的新典范。政务微博既是政府服务于民的创新之举, 在频繁的官民微博互动中, 也是以人为本科学执政理念的回归, 也可将其视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

三、政务微博在发展中的新挑战

1. 政务微博需要新思维。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政务微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 与其说政务微博将要实现的是官民互动技术性的改变, 不如说是理念上的革新。政务微博需要新思维, 要在思想观念、机制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加强研究;在建立相关制度、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形成科学运营体系和队伍方面有待完善;在知名度、使用率、首选率、满意度、用户黏性、权威性、吸引力等各项指标上有待提升。政务微博政策解读、平等互动、语言文风等方面, 都有待加强学习与提高。

2. 政务微博应“建章立制”。

政务微博发展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把政务微博运营与法律、政策和制度相结合。理顺政府内部信息的发布机制, 把政府要发布的各种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量。尤其需要避免在信息发布上各自为政。开展政务微博业务指导, 制定政务微博使用指南。要将发挥实际作用作为设立政务微博的最主要标准, 并对照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区别政务微博与官员个人微博。政务微博与官员微博不同, 其内容发布以与部门职能的相关内容为主, 应当有严格的工作要求、流畅的发布流程、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管理, 趋利避害, 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

3. 政务微博需要运行技巧。

设立专门的政务微博指导机构, 对政务微博的设立、发博频率、转发技巧、交流沟通等进行业务指导。建立专业团队或指定专门人员对政务微博进行日常管理。建立值守制度、记录制度、汇报制度、“流转件”制度, 以制度来规范微博运行。在使用微博时, 严格区分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 遵守有关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认真维护微博, 及时更新信息, 加强良性互动, 提高沟通质量, 扩大社会影响。学会“说话”, 平等互动, 重视效果。政务微博具有教育、说服和沟通的功能。政务微博在提供信息时, 要以民众熟悉的方式来发布, 传递出解释信息的框架, 让对方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政务微博代表政务机构的公众形象, 必须重视发言的语气、用词, 学会网言网语, 综合利用文字、图片, 力求图文并茂、声画并举, 注重呈现效果。

4. 政务微博需要扎实工作。

政务微博的出现, 让整个政府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公开透明, 让民意表达有了一个便捷的途径, 同时, 对政府服务又是增加了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政府必须尽可能敏捷、准确地吸收、整理微博平台上民众表达出来的意见, 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回复与解决。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不仅在做好微博本身, 更在于微博之外的扎实工作, 有待于公务员能力的全面提升。必须认识到, 微博只有手段、平台和工具。政务微博真正发挥作用的根基, 在于政府的日常工作。政府只要把日常社会管理等工作做扎实、取信于民、为民办实事, 微博才能发挥放大作用和示范效用。借力微博拓展服务长度, 通过微博, 将服务从现实中延伸到网上、把网上的问题解决在现实中, 进一步丰富品牌服务的内涵, 提升服务品质。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9

一、分析我国基层公务员法治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干部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经历过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时期,在此期间“官本位”思想盛行一时,现在我国虽然结束封建统治几十年,提倡人人平等,但是基层公务员的这种思想没有被完全消除,反而有愈加严重的趋势。“干部思想”还表现在办事看关系,社会是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现在办事七分看关系,三分以法律,也出现公务员受贿情况。在“干部思想”的影响下,官僚化现象越发突出,群众路线转变方向,欺压群众,截取群众应获得权力,危害国家安全。

(二)法治意识不足

现在公务员的人员情况复杂,造成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公务员处理事务行政能力不足,政府在此方面没有采取措施,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若在基层出现这种情况,造成老百姓对公务员的影响大打折扣。另外,基层公务员常见在工作上态度散漫,近些年,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执法者团体查出多起公务员行贿受贿、挪用公款等不守法行为,由此可见现在公务员法治意识不足,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三)基层公务员法治手段欠缺

因为公务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不同。现在公务员考试要求参与者必须是大专文凭以上,大部分是人文与管理学科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量,为公务员工作打下基础,但是他们的法律知识不扎实,需要进一步学习。基层百姓文化水平较低,对法律知之甚少,公务员法治手段欠缺,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基层百姓着想,跟百姓打交道的时候,公务员缺乏耐性,百姓对法律一知半解,即可能出现官民相对的现象。

(四)行政对公务员的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据了解,现在公务员经常是被动的处理各种事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公务员各部门没有明确的监管职责,和公务员选拔方式变的公式化的原因,并且在公务员选拔的试题中,关于业务办理和处理投诉事件的题目的比重较大,对于提高公务员业务质量方法的题目比重较小,因此得到公务员关注的力度较小,降低公务员整体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公务员监管和考核体系是必要的。

二、提高基层公务员法治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基层公务员法治观念

公务员法治观念的强弱关系到公务员法治能力大小,直接表现是影响公务员法治态度和处事方式。强化公务员的法制观念主要是提高公务员对法律以及法律精神的理解,潜移默化增强公务员法律意识,因此处于基层的公务员要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精神,为人民服务,实现法治理念的目标。

(二)健全约束基层公务员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

拥有一个完善的“良法”体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条件。提高公务员法治能力归根到底是国家有一套完善的“良法”,此法是建立在人们利益的基础上,我国在此上有缺陷,可以采取得措施有:首先是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完善,废除无关的法律条款;其次是完善行政程序法,监督公务员的处事态度和方式,并调节法律条款中相互冲突的部分;最后是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有一定的约束。

(三)培养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践技能

公务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办事能力和办事手段上,公务员对法律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在处理事务及各种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均应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得公务员的说理性素质不断的提高,也能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培养出依法处理各种事物的习惯,通过处理事务提高自身的行政能力,解决当前社会矛盾以使得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实践技能不断增加与完善。

(四)完善基层公务员的监督考核体系

公务员的权力需要获得一定的约束,避免出现越权现象和“地头蛇”,督促公务员端正思想态度。建立公务员问责监督机制,公开公务员业绩,公众监督其工作,增加道德考核环节,进而促使公务员更谨慎的在职务权限与业务程序基础上完成相关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务员的法治能力因为历史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法治能力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根据研究情况提出强化公务员法治观念等几条措施,以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促进基础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法治社会、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洪杰.公务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

公务员职业能力培训的几点思路 篇10

公务员职业能力培训属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范畴,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主管机构,依据法律和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公共部门的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以提高与任职工作有关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以及其他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工作。其属于职业培训的范畴,它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岗位的绩效和适应工作能力为直接目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围绕工作职位的具体要求,向公共部门人员传授专门的知识和特殊技能,培养必须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其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时间可长可短,方式因地制宜,伸缩性强;其培训是正规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伴随着公共部门人员职业生涯的始终,是一种终身教育。

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前工作所需要的业务和技术能力;另一部分就是与任职有关的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自学等能力。公务员的职业适应能力比职业技术能力更重要,因为现代行政的发展更需要公共部门人员的多能性。行政职能的发展变化要求它的工作人员不断适应新情况,能力狭隘的技术人员如果没有适应能力就随时会被淘汰;通才型的人才成为行政机构的中流砥柱,为此通才型的培训也逐步从高级公务员推广到中层公务员。本文主要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特别是公务员职业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1 公务员职业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公务员职业能力现状与预期目标实现的差距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推进,通过考试录用、在职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优化了公务员队伍。但必须看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差距,特别是与国家人事部下发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提出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九种通用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相差甚远。比如,有的公务员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欠缺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的公务员对他人(如同事)的创新性意见的认同程度不高,行政部门中存在抑制创新能力的氛围;有调查数据显示,公务员不太“注重团队协作,增强组织凝聚力”,不太重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组织沟通中偏重上行沟通,而忽略了平行沟通,这都是不利于形成健康的组织文化。

1.2 职业能力培训的理念和方法不尽人意

职业能力培训是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方向,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培训效果却不尽人意。比如,现行培训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灌输式的学习,以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为主,以获取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训练少。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对许多经历过大专、本科甚至博士阶段学习的公务员来说,已经司空见惯,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有些人心里虽然很想学,但坐到课堂不久就犯困;教学缺乏感染性,针对性不强,造成人在神不在的现象。公务员最想学的东西不多,适合他们特点的培训方法运用不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对职业能力培训的理念和方法还缺少清楚的把握。

2003年3月份,中组部在全国范围内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万人问卷调查。总的评价是好的,有73.2%的调查对象对本地区、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表示”满意和很满意”;25.6%认为”一般或不满意”;有42.2%的人认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有80.8%的人认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点,占调查对象的比例最高。

种种迹象表明,公务员培训改革处于革命性的关头,它滞后于时代的步伐,如何注重公务员培训的专业性、技术性,如何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何掌握培训的规律与艺术,如何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方案、提供合格履职、健康成长、积极生活的培训内容、科学评价培训结果等,这些都成为考察培训者是否专业的标志之一。

1.3 公务员队伍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

公务员参加培训的内动力不足,既有培训不对路、不管用,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也有其个体或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或学风不正,学用脱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专题讲话中指出:“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领导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顾得上读书;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书读多了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照书上的道理做会吃亏。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会吃亏”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可见,公务员队伍的学习氛围尚未形成。

2 职业能力培训的思路

2.1 完善公务员职业能力标准,提高公务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现代公务员培训的一个基本趋向是强调能力培训,提高各级公务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注重在短期培训中加强对公务员重点解决某些问题的实际能力,重视公务员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训练,注重不同情景下公务员的行政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训。公务员培训要牢牢抓住能力建设这个永恒主题,要深入贯彻《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继续加强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九种通用能力培训,把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跟九大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当然,公务员的层次不同,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应当细化、可操作、分层次。如美国联邦人事总署1991年制订了统一的联邦政府公务员“管理能力标准框架”,对初级、中级、高级公务员分别提出了要求。框架中提出了九种基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示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肯定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五种初级能力:协调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影响和谈判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六种中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计划测评能力、顾客服务能力、凝聚力、财务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两种高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形势分析能力。

英国政府提出了高级公务员的九条核心能力框架,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财务与其他资源的能力、个人能力、创造力和判断力、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澳大利亚公务员委员会于1992年制订了联邦公务员能力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普通公务员的核心能力标准、中层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标准、高级服务系列的核心能力标准、高级行政系列的核心行为标准:以高级为例,需要五种能力:综合性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领导能力、概念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日本建立了公务员职务执行能力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四大类: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洞察能力、策划能力、构想能力);行动能力(执行或实行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组织管理与人才开发(活用)能力(领导能力、监督能力、指导能力、培养能力、评估能力);态度(责任感、向上心、成本意识、国民视野、伦理观、纪律),这些都可借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能力标准框架,为能力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2.2 创新培训理念与方法,开发公务员的潜能

学习是通过实习和体验而带来在行为上比较长久转变的结果。所以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转化为智慧还有个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

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全面负责,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希望是平等参与老师的讨论;成人希望不是我教你学而是帮你学;成人取得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成人学习的丰富资源。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它应当是一桶水与溪水的关系,小溪的水是常流常新的活水源头,要从一桶水向小溪转变,主要是发挥引导功能;也就是向学员传授将小溪引入大海的学习方法。师生角色也从教师中心向学员中心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转化成为善于启发、引导的催化师;教学目的也从传授知识向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

对公务员的培训,首先保证公务员适应职位的素质要求和履行职守的能力要求,同时又要最大程度地考虑公务员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得整个培训工作极具人文关怀色彩。因此,培训理念应当是坚持以人为本,学员的需求决定培训的一切事宜。设计相关的课程以适应不同学员的学习风格,为不同职级的公务员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发展计划,在为学员服务时提供专家的咨询意见,提供满足学员需要的定制的专门服务,帮助公务员提升知识素养,提高职业技能,以满足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比如,?对于中层公务员培训的重点在于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突出领导才能和领导层的开发;对于基层公务员,重点提高公务员某些工作方面的具体实际能力与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或改善自己的行为。

2.3 组织的学习力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设计相吻合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公务员队伍能力优势的取得、创新能力的发挥,要靠组织的学习力。因此,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是要建立学习型队伍,从而形成公务员能力素质不断得到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环境。首先,应当建立学习型政府、学习型部门、学习型处(科)。学习型公务员队伍的建立,要注重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在学习理念上,公务员所在的部门与公务员个体的学习要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创新型学习,其模式要逐步过渡到集体学习和互动学习。二是在思维层次上,要实现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尤其要引导中层公务员通过学习,能善于从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中,准确把握本职工作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三是在认识模式上,要培养公务员充分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学会从理性高度,辩证地看等客观事物。四是在学习的组织上,既要注重高级公务员对一般公务员的领导和互动作用,更要强调低层级公务员自我加压、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学以致用,各级部门要引导广大公务员面向改革现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相互探讨交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在公务员系统中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

其次,精心设计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设计是一个人为实现期望或寻求理想的职业发展途径,有意识地思考和列出自己期望从事职业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职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结构的一系列活动与步骤,以努力开发自身潜质的行为和过程。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与个人的价值观、态度密切相关,它决定了个人对自我职业经历的认知和选择。

职业生涯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但又绝不局限于个人,因为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终生职业的理想、憧憬和设计,但是个人的计划要与政府的公务员需求和规划合拍,才能付诸实施,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4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升职业能力《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

标准框架(试行)》明确提出学习能力,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必须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的《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专题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职责、而且要从社会责任和示范需要来看待读书问题,既做读书的自觉实践者,又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精心组织者、大力推动者,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其次要勇于实践,实践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公务员提高综合素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只有自觉地投身到领导实践活动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更有效地锻炼提高。再次,要勤于总结经验、善于总结经验,尤其是要善于从自己亲身的经验中,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想经验,从自己犯错误的痛苦经验中总结提高。最后,要在交流中提高。公务员应善于利用参加各种会议、培训教育班的机会,和别的公务员进行广泛的交流,注意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反思警戒别人失误的教训,勇于在请教学习中查找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以利于整体的提高。

总之,公务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升职业能力。既要参加服从组织需要的现实学习,也要坚持自我成才学习,实现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务员的职业能力,使每个公务员在职业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给每一个体的职业发展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以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摘要:公务员队伍的职业能力现状与国家人事部提出的九种通用能力相距甚远,公务员培训改革处于革命性的关头。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公务员职业能力现状与预期目标实现的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公务员职业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能力,通才培训,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振明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九州出版社.

[2]刘家林主编《.公务员培训新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3]《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

[4]傅兴国《.坚持能力导向深入推进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5]《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2003年11月18日,国人部发[2003]48号).

公务员创新能力 篇11

关键词:农村;突发事件;公务员能力;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編号:1002—2589(2010)20—0114—02

我国危机管理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政府危机管理和城市危机管理,而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危机研究较少。在非典、禽流感等事件发生后,中国学者开始重视农村公共危机研究,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产生原因的探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体制建设这三个方面。总的来看,我国农村公共危机研究起步晚,范围较窄,很少涉及农村基层公务员对农村危机的应对,然而增强农村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解决农村突发事件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突发事件对基层公务员能力的要求

(一) 农村突发事件概述

1.农村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内容。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1]。

对于农村突发事件,目前国内学者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在这里,根据其发生及危害的地域,将农村突发事件定义为发生在农村地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机农村地区社会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我国农村地区突发事件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突发群体性事件。

2.我国农村地区突发事件的特点。第一,突发事件的种类越来越多。首先,随着人类生产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其次,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制度缺陷和真空,使一些大规模的生产事故和人为灾害时有发生。最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匮乏,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利益的失衡等,造成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呈上升、扩大的趋势。第二,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规模大。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次数呈上升趋势。随着突发事件扩散力、传染力的增强,突发事件的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往往给农民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及农民的生命安全。此外,这种危害还表现为对人们心灵的伤害,引发社会恐慌心理,产生社会混乱和不稳定等。第三,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农村突发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具有双重影响。一般说来,农村突发事件会给农村、农民带来损失和破坏,但同时,突发事件也会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甚至会孕育一些好的发展机遇。若处理得当,这些机遇会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若处理不当,则会使事态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二)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3年11月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提出: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九种通用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2]。其中,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指公务员应对、处置、管理其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它是公务员在管理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综合表现 [3]。

我国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突发事件的识别能力。识别突发事件,要根据一国或一个地区有关突发事件的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对某些突发事件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做出估计与判断,进而指导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突发事件预防的一系列活动。

2.突发事件的决策能力。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决策能力。所谓突发事件决策,是指“公务员要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及时拿出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案和具体措施。”[4] 在出现紧急情况后,要敢于打破常规,省去决策中的“繁文缛节”,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应急决策。

3.突发事件的公关能力。突发事件公关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和环节,因此,在突发事件爆发的特定时期,需要政府及公务员积极开展公关活动,疏通与公共联系的渠道,消除公众的疑虑,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的支持,以维护社会稳定,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4.突发事件的善后能力。由于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出现一种高度不稳定的紧张、失衡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在突发事件基本解决后,公务员还要进行特定时期的跟踪、反馈工作,以确保事件得以根本解决。

二、我国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

由于公务员一般都忙于日常的管理工作,对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苗头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不能及时将事故的苗头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给以解决,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精神准备不充分而举足无措,最终导致大错。

(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高,缺乏专门训练

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一些公务员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掌握,依法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和素质不强,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基层公务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提高。同时,培训部门没有专门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课程,公务员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训练。

(三)不能把握新形势下突发事件发生的新特点、新规律

公务员不能及时把握当前农村突发事件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比如,在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多种矛盾相互交织,情况复杂。处理这类突发事件,公务员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区分和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但是,许多公务员由于对各种复杂的矛盾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处理此类群体性事件的经验不足,往往在处理这类突发事件时简单粗暴,导致事件恶化。

三、加强农村基层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基层公务员突发事件识别能力

1.增强危机意识,提高识别突发事件的能力。公务员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以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束手无策。为了更好地识别突发事件,公务员必须把握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发展轨迹。公务员可通过观察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异常现象,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甚至可能造成的后果,还可通过对历史上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捕捉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2.增强演练培训与宣传的能力。公务员要加强人民群众的应急管理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危机意识。在平时,公务员要对人民群众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带领群众经常参加应急演练,对公众在危机状态中如何使用基本装备进行培训、指导和演练,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

(二)提高农村基层公务员突发事件决策能力

1.提高作为决策人员的公务员的素质。公务员应当主动掌握有关突发事件的知识,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经常研读相关书籍,同时注重汲取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决策水平。公务员还要有效利用各种先进的决策技术和方法。

2.转变突发事件决策观念。决策观念转变的具体内容包括:(1)事前决策观念。公务员充分利用有针对性的机构、制度、法规和体制,在情报搜集、信息预测、资源利用及权利行使等方面早做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2)效率至上观念。公务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作出突发事件决策,增强对正在变化的环境的反应。(3)沟通交流觀念。公务员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参与者决策策略的影响,利用各种互动性的信息技术,进行自愿、互动的信息交流。

(三)提高农村基层公务员突发事件公关能力

1.提高公务员的信息沟通能力。“良好的信息沟通、协调可以防止信息的误传和谣言的传播,在危机发生时,可以起到稳定民心、警示、教育、监督等多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率。”[5] 公务员要主动收集各种潜在的信息,积极与人民群众沟通,让他们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消息,引导舆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2.妥善处理使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公务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主动邀请媒体报道,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并就突发事件的态势进行通报,从而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争得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公务员向媒体传递的信息要经过筛选。

(四)提高农村基层公务员突发事件善后能力

1.着力恢复重建,妥善安排相关人员。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务员应尽快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公务员要妥善安排处理相关人员,面向公众,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同时,由于突发事件会对社会公众的心理造成严重恐慌,因此公务员在做好物质援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灾害心理援助机制来稳定民众情绪。

2.树立突发事件善后的机遇意识,总结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在正常秩序下,公务员自身一般很难发现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每一次突发事件对公务员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考验和学习机会。突发事件发生后,公务员要利用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找出自身的问题,吸取经验,变危机为机遇,进一步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

[2]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 [Z].2003-12-16.

[3]卢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4]郭研实.国家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6.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篇12

1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执行力逐级递减

主要表现在: (1) 对于比较普遍的危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制止不力, 导致违法事实长期存在。 (2) 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行径阳奉阴违, 将国有固定资产廉价出售, 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3) 对于涉及多部门的事务, 缺乏主动性, 有利争, 无利推, 采取无原则的保护主义, 隐瞒包庇, 导致问题复杂化和矛盾激化。 (4) 一些经济职能部门无视国家整体利益, 不从实际出发, 收受贿赂, 贪污腐化。所谓“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政策执行力逐级递减的后果是在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党和国家形象的同时, 直接威胁着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之基的稳固。

1.2 片面的政绩观

长期以来, 我国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的发展, 导致我们把经济指标作为政府及其公务员政绩评价的唯一标准, 造成片面政绩观的盛行。一些干部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 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 主要看GDP的增长, 甚至作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惟一标准。与此同时, 一些地方干部为了提高业绩, 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 实质则给地方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 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片面的政绩观, 成为了我国公务员特别是干部队伍对激励机制的曲解与变异的手段。

1.3 公务员工作倦怠且流失现象严重

2004年12月6日,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报告表明, 公务员在所以职业中工作倦怠比例最高, 公务员中54.88%的被调查者出现了工作倦怠[2], 远远高出其他职业。公务员倦怠度最高表明了公务员群体工作中的疲倦乃至厌倦心理, 大多数人都是以应付任务的心理工作,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效率低下。据人事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流失问题不容忽视》的调研报告统计, 从2008年到2012年, 在人事部抽查的21个中央部委共流失本科学历以上公务员1039人, 占同等学历公务员总数的8.8%, 近三年来, 我国外交部流失人员达160多人, 外交业务类流失130多人, 占83%, 并呈现流失速度递增、流失范围广、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大、流失人员年轻化等特征[3]。这样必然造成我国政府活力不足, 人才流失严重。显而易见, 现行的激励机制的严重扭曲是政府低效与人员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1.4 激励机制失灵

现实表现为: (1) 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存。首先, 对特定个人激励过度。分析我国目前党政机关对公务员奖励的分配往往集中于单位领导, 奖励过于集中。在2007年2月10日《四川日报》刊登的《四川省劳动保障系统二等功个人名单》中, 80%的奖励人员为领导层次, 而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够连续两个年度都受到表彰。这虽然不能说明表彰存在不公平, 也不能怀疑受表彰者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但能或多或少体现出领导优先的问题, 造成待定个人激励过度。这样不能实现真正的激励作用。其次, 对群体激励不足。奖励个人过于集中必然造成普通群众激励不足, 激励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很大部分的普通群众就丧失了激励的机会。这样, 奖励集中于特定个人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相当于没有激励的状态, 必然造成公务员工作懒散, 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2) 激励成本增加与激励效应减小并存。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激励成本急剧上升。随着物价的升高, 管理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要想达到相应的效应, 其激励成本就需相应增加。但组织机构往往收入有限, 很难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激励制度是对公务员过去工作的评判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激励大家努力工作, 如果激励效果达不到公务员期待的水平, 很多人就丧失了争取奖励的积极性, 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3) 激励结果终身制与激励持续效应不强并存。《公务员法》中对撤销奖励作出了相应规定。然而, 据调查, 在实践中存在的现象是除非被撤消, 否则将终身享有, 激励作用从而被弱化或异化。激励的目的是引导人向上, 但我国激励制度存在严重不足, 比如激励结果终身制就可能成为部分人掩盖堕落行径的“幌子”, 致使我国激励效果低。

2 实行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2.1 利于弘扬“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在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激励价值理念过程中, 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往往容易陷入“以事为中心”传统行政的困境, 往往把公务员作为一种行政工具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共资源”的宝贵价值。而实质上, 人是管理的核心, 激励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促进和谐关系, 以达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才是管理的终极目的。因此, 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 要从公务员更深度的需要出发, 努力创造公务员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 激发公务员的潜能, 引导公务员把事业发展同个人志向紧密结合起来。

素有“社会精英”之称的公务员, 是党政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务员及其队伍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 对公务员采取创新的激励措施, 激发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其服务公众的意识和人民公仆的责任感, 有利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思想的践行, 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以人为本”的主流人性观, 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2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施政力量

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是削弱政府的作用, 而是优化政府结构和功能, 精简机构, 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实际能力。新公共管理把政府定义为“企业家”, 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这种以“服务式”替代“命令式”, 从“部门行政”到“公共行政”的职能转变, 就必然要求加强对公务员激励的创新。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核心功能在于: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使之符合政府规定和国家目标。创新与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 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规范对管理机制组织实施的协调与监督, 通过有效激励, 优化公务员的品质, 提高其行政能力, 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优化我党和政府的施政力量。

2.3 为公务员发展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供动力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 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者, 代表政府形象。公务员行为水平、管理能力直接代表政府的行为, 直接决定政府公共管理效果。只有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很好的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政府相关机构要激发出公务员与时俱进的思想, 积极进取的精神, 勇于创新的态度, 提高公务员的自身素质。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培养公务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只有这样, 公务员才能服务好民众民生,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管理好社会事务, 更好的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2.4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过程, 就是公务员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的过程。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和平等待遇, 即同等的条件下创造同等的价值应当享受同等的待遇。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同样, 应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之上, 追求公平平等, 以获得更高的效益。激励制度应该使公务员的付出与获得相对应, 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较好的竞争环境, 推动公务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4]。我们有理由说, 今后公务员管理体制建设仍将围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以建立和健全创新的竞争激励机制为核心, 全面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运作结构和管理方式, 把握和驾驭信息技术时代提高行政效率, 服务于民显得尤为重要。对公务员队伍进行创新有效的激励, 如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和使用效果纳入职能考核计划中, 促使在技术引进和业务创新上能够与时俱进, 形成激励机制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与模型, 才能保证电子政务不断发展应用。

3 实现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对策

3.1 强化公务员精神, 培育积极的行政心理

中央领导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深刻揭示了我国公务员精神的科学内涵:“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5]。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为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 首先, 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根据公务员各自心理特点和规律, 科学的进行心理诱导, 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其次, 要加强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让公务员彻底抛弃旧的“官本位”思想, 切实的为人们服务, 建立“民本位”的正确观念、培养公务员确定“能力本位”的思想。再次, 要采用科学管理方式, 确保积极行政心理能够顺利实行, 为其提供外在支撑。重要的是要改变已有等级森严和命令控制的管理方式, 代之以公务员间公平竞争、平等相待的管理方式, 培养其对行政组织的深厚感情, 真心真意的为人们服务, 为政府工作。

3.2 用“生态和谐人”理念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

所谓“生态和谐人”是指以身心和谐、人生幸福为目的, 人的需要结构和谐发展为条件,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之具有的生态和谐, 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和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为契机的人性假设, 其实质是组织要按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进行管理[6]。

在此理论假设下, 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 组织从工业文明时代单纯的经济效益发展观转向三维效益发展观, 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谨防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这是现代社会和组织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和谐人”假设的提出为公务员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即用此价值观对公务员进行生态的、和谐的管理, 使公务员向“生态和谐人”转变, 以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3.3 细化法律解释, 对公务员形成可量化的激励

3.3.1 加强法制建设, 避免激励缺失与缺位

加强法制尤其是行政法制建设, 不仅要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法律体系, 而且要强化行政执行和监督。具体应包括: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强化公务员的法治意识。把是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办理作为衡量公务员素质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尽快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认真做好原有行政法规的清理工作。避免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法规杂乱、层次不清、上下扯皮、左右交叉、彼此冲突等尴尬局面; (3) 细化法律制度———既要细化“治民之法”, 也要细化“治吏之法”特别是问责制度。一方面使执行法律制度的公务员无法自由变通, 最大程度地限制其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也使公务员对后果有比较确定的预期。这就可以从法制上对公务员的权利、职责进行详细规定, 这样能够使公务员清楚什么事应做, 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 并对失职责任一一给予对应处罚等等, 正确的指导公务员的行为。

3.3.2 细化法律解释, 强化激励监督

英国阿克顿说过, “权力倾向腐败, 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7]。因此, 在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跟踪问效, 强化监督。要畅通监督渠道, 注重通过考察、考核和举报、信访等渠道收集监督信息, 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提高公务员自我管理和完善的能力。

具体而言, 要运用内外相结合, 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相统一以及上下兼顾的方法, 建立执政党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六个方面的纵横制衡的立体监督体系。第一, 推进分权和权力制衡化改革,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并用法律形式加以保障, 更好的进行监督机制。第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从源头上遏制、预防腐败, 必须缩小政府部门控制社会的范围, 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控制和干预。第三, 扩大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党的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 实行民主决策。扩大代表直选范围、扩大差额选举比例, 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 还要扩大政务公开的透明度, 从体制上更有效地进行监督, 更好的完成监督工作。第四, 进一步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要进一步提高党内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确保监督机构能够顺利进行工作。二要逐步建立纪委垂直领导的体制, 形成层层相依、互相衔接的权力与责任关系网络, 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 保障反腐倡廉的有效实施。

3.4 构建科学的升降任免和流动制度

第一, 需要用竞争的提拔机制取代传统的干部遴选和培养机制。传统的干部遴选和培养机制存在很多的弊端, 尤其是对新进人员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提拔机制应该始终维持竞争的公平原则, 提高大众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要对公务员的人事制度进行风险机制的设计, 这样不仅可以给公务员带来一定的压力, 激励其更好的完成工作, 而且多层次、多级别的晋升无疑对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因为晋升带来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是每个人所期望的。第二, 职位的公开竞争在满足公务员政治需求的同时, 对公务员寻私舞弊行为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因为, 这样公务员需要考虑公共利益和公众的评价, 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私利, 使公务员树立“职位危机”意识, 更好的完成工作。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 增加公务员级别设置是关键。可以在不增加职务的前提下, 增加现行公务员的级别总数设置, 即增加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 这样可以使受到客观原因限制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有望晋升级别。其次, 加强岗位交流。现实中, 对公务员的晋升往往需要某些客观条件, 但对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晋升的公务员, 可以通过交流到企事业单位任职, 加强流动, 创造晋升机会, 不能一棒子打死,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最后, 退出机制方面, 严格执行好公务员辞退、辞职、降职和免职制度, 保持公务员血液新鲜。这样能够使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 实现合理流动, 这也是对晋升制度的一个补充。另外, 要通过健全公务员晋升淘汰及交流制度, 保持公务员组织人员的先进性, 从而发挥这一我国公务员管理系统中最具激发力量的激励手段的最大作用。

3.5 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3.5.1 建立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

要适应我国队伍庞杂、职位种类多、层级复杂的公务员系统, 就必须改变现状, 建立起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第一, 评估指标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部门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位要求, 设计不同的指标, 从部门纵向与横向兼顾考虑设计指标;第二, 要明确表达评估指标的设计, 而且难度不能太大, 要适中。只有评估指标准确才能激励公务员顺利工作;第三, 要实时实地的制订评估指标, 不能一成不变。对我国公务员而言, 战略性的目标可以长期稳定, 但具体评估指标要根据具体状况来界定。对公务员要不断的进行绩效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及时发现标准问题, 并及时纠正, 在动态中得到修补工作中的不足, 完善评估指标, 建立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

3.5.2 制定科学工资制, 适时推进高薪养廉

现今实行的职位决定工资、公式化的工资增长规则基本确定了公务员工资水平, 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效力就不那么重要, 这样就难以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薪酬的激励效果。建立科学工资制的措施有:第一, 通过对相同机构和同等级别实行报酬差异的原则, 使公务员更注重自己的能力发挥。第二, 建立灵活的工资管理体制和工资标准, 使政府吸纳到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第三, 依据业绩支付报酬来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度高薪是尊重人性的体现。在我国现阶段适度加强公务员的物质激励是必然趋势, 但更重要的是将公务员的薪酬进一步透明化, 建设和完善监督制度。我国政府公务员形象并不是很好, 将公务员薪酬透明化, 可以截断官员的灰色收入, 让公众加深对政府的了解, 从而还公众一个廉洁政府的形象, 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3.5.3 引入功绩制原则, 实施多元化激励

根据期望理论的启示, 公务员激励必须引入功绩制原则。第一, 订立绩效合同。公务员系统内上下级之间要订立绩效合同, 合同订立前必须事先设置绩效目标, 使各层次目标一致以最终实现整体目标。第二, 建立绩效标准。在绩效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评估的关键是必须有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第三, 建立绩效工资, 以任务的客观数据以及每个人的工作义务和效率为依据决定绩效工资, 使工资制度充分体现激励功能。

基于公务员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 必须发掘新型激励方式, 实行多元化激励, 一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要坚持物质激励的基础性作用和精神激励的导向作用。二是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既对成绩作出肯定, 对优秀分子和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彰, 又要对相对落后或者错误的行为进行提醒、鞭策或者惩处。三是组织激励与自我激励相结合。组织激励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组织结构, 激发组织活力。自我激励是公务员能够从工作过程中得到自豪感和满足感, 由消极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进取者。四是着重激励管理的参与性。高度参与式的管理对于增进公务员满足感和提高公务员积极性更加有效, 可使政府职能运转得更好。

3.5.4 注重公务员培训, 改善工作内容

创新公务员激励机制需要把握需求层次理论, 并要在实践中因地制宜, 合理应用, 以增强激励的实效。第一, 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参与对系统人力资源的规划, 从而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 使其感受到被充分的重视。第二, 健全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配套支持系统[8]。欲使激励机制发挥最大效用, 就要为受奖励的公务员提供各种如计算机、英语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机会, 使公务员有机会吸收新知识, 学习新本领。

埃德加·沙因等认为人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激励方式也应审时度势、因时而异、因事而别。第一, 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 使公务员能感到工作的乐趣。由于每个公务员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同, 因而须“因人施岗”, 使每个公务员都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兴趣。第二, 使工作具有挑战性, 工作结果得到上级及公众的认同和赞赏。第三, 使工作扩大化, 公务员有施展个人能力的机会。第四, 使工作丰富化, 公务员对工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让普通公务员有机会参与有关的组织与控制工作, 这既是民主管理的体现, 又是使公务员对工作产生兴趣、增强责任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手段。

3.6 借鉴国外及企业HR激励经验, 构建卓越激励机制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基于对中外公务人员以及政府与企业人员管理方面的差异化分析, 可以吸收一些国外和企业在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来为己所用。

第一, 西方部分国家将公务员取消退休金作为公务员的一项惩处内容, 借鉴此衔接做法利于我国适应现代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发展、预防腐败、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机制。

第二,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案件相对较少。不仅由于公务员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不强, 在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 申诉控告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申诉控告范围较窄、救济方式较单一等。因此, 应借鉴西方国家对公务员申诉与控告权的实践经验, 使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方式进一步多样化, 保障公务员及时得到救济。

第三, 可以借鉴美国公务员功绩工资制, 即把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来决定, 提高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绩效工资就是“可比性工资”, 其数额由工作成绩来决定。同时, 对高级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进行改革, 可以设立“高级行政职位” (Senior Executive System, 简称SES系统) 。SES系统包括原属于职位分类体系中16至18职等的高级公务员职位, 计9200个, 实行官随人走的品位分类方法, 任用弹性被加大, 根据公务员自身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估, 使考核更趋于科学合理。类似这样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要求全面提高高级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并提供相应的便利渠道。

第四, 企业绩效的评估方法需要改进。例如, 成果考核法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就很适用。成果考核法是为每一个公务员量身制定一套便于衡量的具体工作目标, 并定期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因为每个公务员的具体工作是不同的, 进行工作成绩的考核不能一刀切, 虽然工作成果不同但要科学的评估。定期检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要同时对公务员的成果进行评估, 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另外, 诸如关键事件法、全视角考核法、行为对照表法等政府部门都可以考虑借鉴。我国公务员制度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 或者结合使用几种方法, 使公务员制度更加完善, 提高公务员工作效率,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摘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面对全新多元化的政治经济环境, 创新势在必行。文章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实现激励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影响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的制约因素等均作了详细论述和分析。其中主要探讨我国传统行政思想、竞争机制、道德约束以及激励模式等因素对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方面的制约。最后, 针对前一部分对公务员激励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的阐述, 提出在行政文化、法制建设、管理制度、激励体系建设等四个大方面的解决及完善路径。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齐明山.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J].新视野, 2000, 1:48-50.

[2]朱永新, 王椿阳, 柴修森.工作与组织特征对工作倦怠影响研究[J].心理学研究, 2007, 1:10-13.

[3]王虎, 蒋明倬.公务员流失报告[R].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 9:10.

[4]周玉红.试论建立有效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J].希望月报, 2007, 3:36.

[5]刘铁牛.培育公务员精神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J].重庆行政, 2006, 3:26.

[6]耿丽.以人性假设理论为鉴构建和谐生态人的公务员队伍[J].改革与发展, 2006, 1:189-190.

[7][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2.

上一篇:著作权法的修改下一篇: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