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录

2024-09-21

公务员考录(共8篇)

公务员考录 篇1

英国考录公务员方式:智力测验考思维

英国素有“接受过优良高等教育的人更适合担任领导”的传统意识, 故公务员 (微博) 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英国公务员考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统测报考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主的若干考题中选一种进行测试;二是专业考核, 应考者根据自己的专业, 选择2—3个题目作答;三是口试答辩, 在书面考试的基础上进行。考查包括检查个人记录、进行智力测验、直觉检测、个别测验, 实际练习、互评和面试。每项考查、考核都有具体内容和目的, 如进行智力测验, 需要测试应试人精神器官的效率, 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广博程度等。在进行各种考查之后, 考选委员会还要进行终选面试, 最后评定分数, 分7个等级, 只有在前3个等级的才可以被录用。

新录用的官员一般要经过两年录用期训练, 再经考核合格, 才能安排工作岗位。新的文官开始时一般还有长短不同的试用期, 在试用期内若被淘汰, 没有补偿。

公务员考录 篇2

一、职权名称:公务员录用

二、承办科室:市公务员办公室

三、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四、行使主体: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

六、录用考试流程:

1、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每年初向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申报录用计划

2、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布全省招考公告

3、报名与资格审查

4、考试(笔试、面试)

5、体检

6、考察

7、公示

8、办理录用手续

七、办理主体: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

八、办理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和招考单位职位要求的人员均可报考公务员。

九、办理期限:按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求确定。

十、监督方式: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为主,全社会参与监督

政府机关公务员调任(转任)职权

一、职权名称:科及科以下公务员调任、转任

二、承办科室:公务员办公室

三、内容:调任一般是指从我市或外地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中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人员中调入我市市直政府行政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调任必须在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同时,被调任人员应符合公务员登记的条件。

转任一般指各级公务员调入我市政府行政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我市行政机关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调动。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不得转任。转任必须在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四、行使主体:市公务员办公室

五、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

六:所需材料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调任请示、调任人员的考察材料、纪检监察机构提供的廉政情况、单位机构编制方案(含增编方案),编制册,领取并填写“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或“公务员转任审批(备案)表”。

七、调任转任流程

1、用人单位申报

2、公务员办公室受理

3、审核考察并提出初步意见,不符合调任规定退回

4、办理调动手续。

八、办理主体:市公务员办公室

九、办理条件:调任人选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在核定的编制、职数以内,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2、调任人选应具备《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第七条规定的条件。

3、符合公务员调任的其他要求。

十、办理期限:随时受理,在科室流转时间不超过30日。

要维护公务员考录的规范和公正 篇3

《人民论坛》2009年第1期刊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的文章说, 要警惕公务员考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公正现象。文章说, 考生一般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关才能拿到公务员队伍的“入场券”和“资格证”。现在看来, 笔试工作越来越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 相对笔试而言, 面试操作的弹性较大, “走后门”、“靠关系”现象时有发生。在进入面试考察时, 一些没有社会关系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 越来越规范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使得没有深厚社会关系、没有强大社会资本的大学毕业生在考试面前拥有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是, 从近年来一些调研看, 家庭出身不同,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意向、择业能力和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与出身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家庭的大学毕业生相比, 工人农民等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相对较少。当前,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大城市、集中于沿海地区、集中于少数重点学校, 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等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有较大差异。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后, 不少出身农村和边远地区家庭的大学生由于缺少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 往往处于劣势。不同家庭背景形成的子女受教育水平差异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平等地进入公务员队伍,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流动, 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浅谈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 篇4

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入口,我国自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以来初步建立起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工作机制。公开招考开阔了机关选人视野,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心和地方各级机关招录到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充实了公务员队伍,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促进了机关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下面就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与时俱进的重大改革

1980年,邓小平指出: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从此,通过考试、择优选用,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进人方式上进行改革的探索。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吸收了基层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录用国家公务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994年,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从此,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是考录制度打开了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的一道大门,它使‘公务员’这个称谓最早在社会上叫响。”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考录制度的社会影响。无疑,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干部人事制度上革除陈规、锐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突破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一出台,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深得人心。

(2)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

“优秀,真正成为优秀者的通行证。”回首几年前参加的录用考试,公开考试,竞争择优,使找路子、跑关系、走门子等不正常现象没了市场。“卷子”代替“条子”,才干代替关系„„身份、地域界限被打破,国家行政机关的“大门”向优秀者敞开。

(3)严把进口,建设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施行,向社会敞开了国家机关的“大门”,同时,也向社会宣布了“凡进必考”的“进门”规则。

考试录用法规既是开展考录工作的重要依据,又是考录制度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考试录用法规体系,出台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制定了《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实施细则》。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对考试录用涉及的范围、经费、考试纪律等作出了规定,使考试录用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公务员考录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有力保证了各级行政机关在进人时,能够真正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从而有效杜绝了不正之风。1995年,人事部决定对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开招考中违反考试纪律的6名考生,给予5年内禁止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处罚。为增加考试录用工作的透明度,维护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人事部加强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巡视员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试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监督。

(4)存在的弊端

考试方式比较单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主要采用笔试和面试的方式。相对的,国外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采用了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记辨析等多种辅助方式来考察竞争者的素质。在考试方式上,国外的先进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因此,我们要逐渐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体系,实现考录工作的法制化 首先,在制定《国家公务员法》的同时,可以借鉴法国、德国和日本在整合现行部门规章的基础上,逐步制定有关公务员制度的各项单行法规,形成以《国家公务员法》为基本法,以单行法规为实施细则的比较完备的我国公务员法律体系。

其次要调研、起草《国家公务员分级考试办法》、《国家公务员分类考试办法》、《录

用国家公务员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办法》等法规。

再次要加强地方考试录用法规建设的知道。地方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考试录用工作真正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除此之外,还存在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不仅仅是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以及全球化信息化,还因为现在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越来越多,不管是国家公务员和省公务员,甚至出现了一个职位只招1个人,却多大几千个人报考,竞争相当的激烈。而之所以每年有这么多的人报考公务员,究其原因,因为公务员是一个“官”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公务员是个“铁饭碗”,福利高又稳定,谁不羡慕呢?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公务员被招进来,但被辞退的又有多少呢?出了退休,几乎见不到哪一位公务员因为工作不合格而被辞退,尽管在《公务员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可是目前,这种清退工作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这应该引起地方政府人事部门高度的重视。“混”进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素质低下又赖着不走,高素质公务员怎么能招进来呢?

对于公务员“只进不出”现象,我觉得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尽快让清退工作变成雷声大,雨点也大。因为公务员只要不犯什么错误,没有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就算是业绩平平,工作懒懒散散,也不会丢这个饭碗,所以像这种公务员管理方式,将会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机构臃肿。眼下建立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意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想让政府工作效率、有全面提高,就必须及时引入竞争机制, 才能有效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务员有进有出,减少政府机构组织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对一个制度来说,最关的要素是公平,而非合理。因此,我认为,对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进,应当是局部的、渐进的,慎之又慎的。

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研究综述 篇5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性

一、引言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在公平性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明显, 而在科学性方面相对滞后, 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指导考试录用的法规不够健全、考试试题质量不高、考官队伍不合格、考试录用方法技术单一, 缺乏科学性等等。尤其是近几年, 公务员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职业, 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者更是突破了140万, 公务员考试录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爆”考的热度愈来愈强, 随着形势的变化, 如何立足现状选拔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执政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从事国家行政管理, 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 这就对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研究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科学性, 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践性较强, 它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不断地完善。国内外总的来说, 国外的研究相对较成熟, 而国内针对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从宏观上、制度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 而从微观层面, 技术层面研究的相对较少。以下是所要涉及的部分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成果或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运行完善和相互学习, 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沉淀下了许多我国可以借鉴并充分利用的经验。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科学性方面主要有三个观点:即主张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测试方法技术的多样性和考试内容的科学性。考试录用的层次性是指公务员录用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即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职位对应试者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 如英国对高级文官和执行级文官实行不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日本分成高级、中级和初级, 法国分成A、B、C三类;在测试技术上, 面试中主张采用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面试的方法, 改变以往一直以结构化面试方法为主的局面, 而非结构化面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测试内容, 也没有固定的评分程序, 它是以对应试者的总体印象作为依据;在考试基本内容方面, 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知识测验、智力测验、技能测验和心理测验, 知识测验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文化水平和对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英国重视通才, 十分注重考察应试者的知识面, 因而考试内容涉及的科目较多, 法国比较强调考试科目与公务员所担负工作的相关性, 内容注重实用等。智力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敏捷、机智的程度, 其目的是发现更有发展前途的人才, 如美国对应试者的空间能力、数目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关系能力、觉察速度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行综合测验, 并将测验结果换算成智力商数。技能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知识、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从而反映出应试者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心理测验主要考察应试人的性情、意志、反应等个人心理素质, 供录用时参考。

2.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来看, 宏观上研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较多, 针对考录制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但是研究其科学性的甚少。许放主编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对现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考录制度存在的不少问题, 如笔试方面、面试方面、监督保障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和考试范围方面, 还针对这些问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在笔试方面,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陈社育研究员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效度的研究报告》和《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运用现代心理测量的相关理论, 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 准确分析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2) 在面试方面, 贺先志《以科学性为本位的公务员面试转型探索》论述:公务员面试从规范型本位向科学性本位转型, 充分体现因职施测、专家施测和发挥考官主观能动性, 提出了转型的前提条件、基本内容、社会意义、外部保障和法律意义。 (3) 在考录手段方面, 胡伟《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电子化研究》基于现在政府网络发展的契机和解决目前公务员考录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 进而提出了公务员考录电子化平台的观点。 (4) 在测评技术方面, 李淑华的《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录用测评体系改革浅论》:根据国内外考试发展趋势, 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笔试突出能力, 提高试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试注重考试的效度, 增加情景模拟, 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的测试比重;测评成绩根据笔试、面试和专业测试的一定比率分配来折算等。 (5) 在考试方法方面, 王凯《对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赵阳《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工作改革与创新》等要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原则, 落实专业测试, 达到一种“通才”+“专才”的理想模式, 来客观公正的考察应试者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性。 (6) 在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趋势方面, 何颖《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指出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是保证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关键, 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 应当提高笔试面试的水平, 发挥考核的作用, 加强测评工作和考试录用专家队伍的建设, 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科学化水平是考录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的规定》的通知, 人录发[1994]1号。

[2]晓枫.科学化: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由之路[J].制度管理, 2003 (5) .

公务员考录 篇6

安徽省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今年该省公务员考录工作已确定参加多省联考, 考试将采取“2+x”的新模式, 即行测和申论必考, 专业课选考。

往年, 安徽省对考生实行的是“1+1”的模式, 行测必考, 申论选考:报考非专业岗位的考生考行测和申论;报考专业岗位的考生考行测和专业课。而今年安徽省参加多省联考, 采取“2+x”的新模式, 即行测和申论必考, 5门专业课选考。这一调整既是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2+x”分类模式接轨, 也是为了更加科学、全面地考查考生素质。

今年多省联考时间是4月13日。该省公务员局考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联考和省考都是公平竞争, 对考生的影响不是很大, “变化就是参加联考的考生每人只能报考一个省, ‘考霸’的机会要减少了。” (皖公宣) ■

公务员考录 篇7

1. 进士科考试程序

本文所介绍的进士科考试程序就是狭义层面的科举考试程序, 即指的是封建朝廷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 以进士科为主要考试科目, 允许士人自由报考, 通过不同层级考试筛选, 最终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选拔人才纳入行政体系担任官职。

2. 公务员考录程序

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是指以公正与效率的考录价值为指导, 在公务员考录的每一环节都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为了公正、有效地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公务员系统, 对公务员考录活动的环节、顺序、方式、方法、标准和时限等的设计和实施作出科学合理限定。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合理性包含程序的公正性和程序的有效性两个方面。程序的公正性和程序的有效性之间始终是存在矛盾的, 过度注重程序的公正, 会降低程序的有效性, 相反, 过分强调程序的有效性, 会损害程序的公正、公平。因此, 程序的合理性就是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制度理念指导下, 使程序公正性与程序有效性相互协调, 通过程序的合理设计与实施, 既确保公务员考录通过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出合适的人员, 又保证通过整个考录程序公正、公平的实施, 使考录结果公正并为社会所接受。

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主要分为四大环节。一是准备环节, 依次分为编制录用计划、拟定录用职位及职位条件、发布考试公告和招考简章、确定试题、组织报名和进行资格审查等具体程序。二是测评环节, 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成绩达标并符合相应比例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面试。三是考务环节, 分为选拔考务人员、组织命题、实施考试、建立评卷机构进行笔试评判、组织面试考官进行评判等程序。四是考核环节, 依次分为考核、体检、录取和试用等程序。对于特殊性要求的职位, 还需要进行特殊的程序, 例如, 公安民警还需进行体能测试和心理素质测评。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合理性存在的问题

1. 有效性问题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有效性是依据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目标设计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使公务员考录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始终坚持“竞争择优”、“考用一致”、“人职匹配”等理念和原则, 注重提高公务员考录效率, 通过明确的招录条件设置、时限要求和清晰的时序安排等程序, 提高选拔人员的有效性, 而且能够从考录的基本职责出发, 立足于考录的具体实践情况, 对考录程序进行改善, 从而确保选拔合适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 为政府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一, 准备环节:一是编制录用计划未能有结合政府机构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规划, 公务员招考职位空缺数量的统计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根据政府用人单位公务员退休、辞退或辞职的数量。二是对公务员考录资格审查缺乏科学严格的规定, 造成部分不符合公务员考试资格的人侥幸蒙混过关。例如,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出现了大范围“试考族”现象, 越来越多的非应届毕业生抱着练手、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这就增加了考试成本, 提高了考试竞争压力, 无形中给公务员考录的审查、监考、评判等程序增添了很多麻烦, 对试卷评判的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这些试考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他符合条件考生的成功机率。

第二, 测评环节:一是对专业性职位的专业考试分类较粗、缺乏合理性, 不能够凸显不同类别职位对人才的不同素质要求, 不能有效地选拔出符合职位要求的人才。二是考试测评方式较单一, 仅由笔试和面试两类考试测评方式构成, 缺乏对考生基本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缺乏对考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公共责任感和发展潜力等的重点考察。三是考试方法不科学, 与职位要求的相关度不高, 对不同素质考生的区分度较低, 技巧性较强, 不能与时俱进地作出有效调整, 进而不能有效实现择优录取的目的。四是公务员考录的时限安排欠缺有效性, 我国公务员考录的考试周期是一年一次, 这种频繁的时限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成本, 也降低了公务员考录的效度。

第三, 考务管理环节:一是对考务人员 (即监考人员、评卷人员、面试考官和考核人员) 的人员结构安排上缺乏合理性和多元化。二是笔试的评分标准多为框架性内容, 不能科学地结合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不同职位要求设计采分点和比例分配, 缺乏科学、详细、可操作的面试评分标准。

第四, 录用考核环节: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由于缺乏科学详细的考核方法和标准, 一般情况下, 考生只要没有明显的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考核这一关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这就导致考核流于形式。

第五, 公务员考录环节之间的衔接与问题。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环节之间的衔接程度不是很紧密, 环节间的过渡缺乏统一性和有效性。考试的时序安排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录用考核等程序之间未能形成合理的、有逻辑的递进关系, 招录条件要求、面试考察的内容、笔试考察的内容与录用考核内容之间缺乏统一性、衔接性和连贯性, 使公务员考试不能系统、全面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

第六, 对公务员考试的反馈总结缺乏足够的重视, 未能调查和征求考生、用人单位等多方对公务员考录的意见, 对考试方法、内容及程序不能及时地进行科学、客观的技术测评, 缺乏系统的考录评价程序机制, 很难进一步提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不利于公务员考录有效性的提升。

2. 公正性问题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公正性是指程序始终遵循公正、公平的内在精神, 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特定程序的运行而产生相同的结果, 不仅保证公务员考录在合理的招录条件设置下使考生相对平等、公平地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增强对人员鉴别与选拔程序的公正性, 有效制约任人唯亲、主观性强等非理性因素, 而且保证公务员考录程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考录环境使公务员考录程序产生的结果得到考生和社会的广泛接受与认可。但需要指出, 公务员考录程序的公正性是相对的, 必须以实现考录程序的有效性为前提条件。

第一, 招录条件未能有效结合具体职位要求进行设置, 一是存在高学历、年龄、专业等资格条件限制问题, 公开程度相对有限, 不符合公务员考录追求公平、以能力选人的价值理念。二是由于过分注重招录条件的公平, 对特殊性要求的职位不能合理设置招录条件, 导致最终录用人员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二, 在测评环节, 公务员考试笔试的设计更有利于女性思维和文科专业的考生, 限制了一些能力高但文字能力较弱的考生, 这降低了考试测评的公正性。

第三, 考务管理环节。一是对考务人员 (即监考人员、评卷人员、面试考官和考核人员) 的选拔标准缺乏对品行的细致要求, 使一些考录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公正地品质。二是现行的评分标准不能有效地制约评判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照标准公正的打分, 评分的侧重点则会由于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而产生很大差异, 很难保证评判的统一性, 使评判结果的公正性相对较低。

三、进士科考试程序对公务员考录程序合理性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进士科考试程序从初创到完善, 不仅能相对有效地为朝廷持续不断地提供人才, 履行其选拔贤能的职责, 而且在平衡考试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回应社会、不同地区之间公平公正的诉求之间的矛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就给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 考生来源环节

进士科考试对考生来源的限制相对较少, 初期对工商业出身者相对封闭, 随着进士科考试程序的改善, 其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公开性不是指对应试考生没有任何资格限制的完全开放, 而是指要求应试考生在本籍贯进行报考, 没有在德行上犯过错误, 基本上都可以自由报考的。我国公务员考试在招考条件设置了一些限定条件, 但如果追问其合理性, 有些条件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中, 公务员主考机构为了避免社会上对招考条件产生广泛质疑和批判情绪, 往往不针对特殊岗位要求设置特殊条件, 但这会削弱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往往不利于选拔出公共部门用人单位需要的特定人才。因此, 我国公务员考试在招考条件环节上, 应该制定出统一的、灵活的规范条例, 对特殊性要求的岗位。如警察、基层公共机构职位等岗位, 需要设置符合特殊岗位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招考条件;对于一般性要求的岗位, 则结合历年招考经验和实际情况, 在满足公务员法律法规的一般限定条件的同时, 尽可能做到招考资格的相对开放。

2. 考试测评环节

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程序始终都能立足于选拔贤能和公平竞争的理念和目的来设计考试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等环节。体现为以下几点:有明确的考试周期和时限, 考试层级之间环环相扣、层次有序, 考试方式和内容始终根据不同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要求而作出调整, 并逐步统一化、固定化, 以皇帝下诏的形式发布考试公告, 同时与考试有关的法规条例完备, 凸显考试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诉求。

而我国公务员考录程序虽然较为明确, 但是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两种类型, 考试都是只分笔试和面试两个考试形式和环节, 考试时限也很短, 考试程序设计不能有效适应公务员考录的目的, 考试内容尤其是笔试, 相比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过于简单, 蒙对的机率较大, 不能较准确、全面地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 导致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较低。因此, 我国公务员考试的设计应该基于公务员考录的功能, 对考试的具体流程、方式、时限等进行统一的设计与规划。建议适度调整考试周期, 延长每次考试成绩的有效期。在保证考试效度的基础上, 增加笔试和面试考试的环节以提高考试信度, 始终坚持以公务员考录的选贤任能的内在精神和公务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 紧密结合历届考试经验, 及时改进和更新公务员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3. 考务管理环节

中国古代进士科考试从考官的选拔、对考生的搜检、监考、评卷到公布考试结果都有一套明确和详细的程序规范和法律保障。一是十分重视对考官尤其是评卷官员的选拔, 一般多为朝廷临时选派符合资格的官员担任进士科考试的考官。二是对考官的权力、职责和惩处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 有效地减少了人情因素的干预和滥用权力舞弊的可能性, 使监考和评判环节有规可循, 有序运行, 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和效率。三是为了避免监考和判卷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科举的法规和防弊方法日益严密, 加强对考卷的磨勘和对考试选拔出的人才的复试, 以确保选拔出真正符合国家需要的贤才。

与进士科考试相比, 我国公务员考试存在许多问题, 如监考环节相对宽松, 对监考人员的要求和惩罚规定力度不够, 评卷人员的判卷标准不够细致、更多是形式上的规定, 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较低等。为此, 必须加强这方面工作力度。第一, 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 针对不同舞弊情形施行不同强度的惩处措施, 使舞弊的风险成本大于舞弊成功可能获得的收益。例如, 对于考生, 免除其近三年的考试资格, 情节严重者还要将其舞弊行为记录到个人诚信档案中, 对于考官, 可施行停职一年或者免职等。第二, 要重视和规范对各类考务人员的选拔, 对出题人员、监考人员、笔试评卷人员、面试考官等各类考务人员的选拔作出品德、素质、经验等资格要求, 严格选拔符合要求的考务人员。第三, 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要求, 在考试前对监考人员进行统一、正规的培训, 使其提升对公务员考试重视程度和监考素质。第四, 进一步规范评卷人员的评卷标准和评分机制, 对评卷标准进一步科学化、细致化、规范化, 增强评判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使试卷的评判有规可循。第五, 建立对申论和面试评分过程的复查机制, 注重复审高分申论试卷和高分面试者, 同时也注重向分数低的考生进行原因说明, 使评判结果更加公正、科学。

参考文献

[1]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邓元时.行政文化视野中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与中国古代行政[J].贵州大学学报, 1998 (3) .

[3]李志茗.科举制度之废除及其后果——兼析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

[4]刘海峰.知今通古看科举[J].教育研究, 2003 (12) .

[5]刘海峰, 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6]任溶.中国科举制度兴起的行政逻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9) .

[7]刘海峰.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N].中国教育报, 2005-10-19.

[8]王炳照.历史地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J].湖北招生考试, 2006 (2) .

[9]陶嘉.唐代科举考试的特色探讨[J].教育科学, 2010 (5) .

公务员考录 篇8

中组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一局 (公务员管理办公室) 局长 (主任) 邓声明作总结讲话。人社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主持会议。

尹蔚民说, 2008年福州考录工作会议以来, 全国共录用90多万名公务员, 有效改善了队伍结构。当前, 考录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科学测评体系日益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从基层选拔优秀人才的要求得到落实, 安全考试的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形成了全国考录工作一盘棋的格局。

上一篇:三坐标检测下一篇:《音乐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