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原理》

2024-09-21

《音乐教育原理》(精选12篇)

《音乐教育原理》 篇1

音乐智能是儿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智能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儿童拥有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如何进行儿童音乐智能的开发?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为儿童精心设计的“奥尔夫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儿童音乐教育,其核心的“原本性”理论,强调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将音乐教育确立在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提倡一种“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挖掘音乐的最基本元素,引导儿童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将有效开发儿童的音乐智能。

一、注重儿童音乐活动的生动性和游戏性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正襟危坐,跟学跟唱,枯燥练习。其实,音乐活动是一种“融美于心灵”的活动,应该强调个体的体验、感受、表现和表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儿童的音乐活动应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始终,只有“生动”,才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

比如,小学低段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的接触。例如:卡农,书面解释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个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这种乐曲的特点,教师将孩子分成5组,每一组拉成一圆圈,选择孩子熟悉的歌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个圆圈先开始顺时针转动并歌唱,第二句开头和第二个圆圈的孩子一起唱,第二个圆圈的孩子唱的同时也开始转动,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圆圈进行,当歌曲唱完时,孩子会发现第一个开始转动的圆先停下来了,然后再是第二个圆、第三、第四、第五个圆停下来,通过反复不同花样的进行,让孩子亲身体验,并引导孩子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卡农曲的形式,欣赏卡农曲的音乐,在活动中不断挖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演奏教学中,切忌枯燥讲解,让孩子枯燥练习。教师应该发挥教育智慧,把一些演奏技巧教学趣味化、游戏化。如打击乐器中“握槌”的练习,如何使手腕上下弹动,自如敲奏,教师可以创编一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孩子对器乐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儿童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支持儿童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表达

在音乐活动中,奥尔夫提倡让孩子主动参与,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进行即兴创作。笔者以为,在每一个音乐活动中,都应该给孩子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自由想象、表现表达。

如歌曲“我爱洗澡”,在熟悉节奏、旋律之后,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身体动作即兴地来表现音乐。在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快乐地扭动身体,搓搓手、搓搓脚,左搓搓、右搓搓,孩子们还会你帮我搓搓、我帮你搓搓,甚至,你搓我,我搓他,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地舞蹈,那样自由、那样率性、那样天真、那样富有个性和创造力。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发展了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儿童的直觉、想象、推理等思维方式,勇于表达、乐于表达。

还有,可以让孩子用音乐来表现故事。如《龟兔赛跑》,教师引导孩子倾听并理解故事,启发孩子尝试借助各种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乐器的探索、讨论,决定用双响筒、手铃、三角铁、木鱼分别来表现故事中的小马、小鸟、小松鼠、乌龟,通过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节奏、强弱、快慢等,来表现音乐形象与故事内容。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创造,认识音色,激发兴趣,提升了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培养儿童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和兴趣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儿童对音乐节奏十分敏感。如何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呢?如果直接把节奏练习不加修饰地复制给孩子,进行枯燥训练,孩子的音乐兴趣很大可能会得到扼杀。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如果教师能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入手,从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感兴趣的歌谣入手,让他们在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中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 结合语言进行节奏游戏

刚开始,可以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孩子姓名中提取最短小的2/4拍的节奏单位作为教学的起点,例如:歌曲“一只哈巴狗”,结合歌曲的节奏来念歌词:

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以此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的朗诵、歌唱的伴奏。又如,在早上点名、问好活动中,请孩子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或我叫××|×—等,或通过歌唱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活动中孩子会特别的开心和兴奋。

再如,以词组、短句做节奏基石,确定一个固定节奏型,一起有节奏地念,当孩子们基本念齐后,再加一个新的词组,以不同节奏分成两个声部念。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也可以加上第三个节奏型,这样,全班就组成了一个两个或三声部的节奏合奏了。若是在练习中把音量大小、速度快慢,以至音色(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加进去,3个小小的单词所形成的节奏的美感是孩子们不曾想象到的,孩子们在这样的节奏游戏中体会到的愉悦也是难以形容的。

2. 通过声势教学练习节奏

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势教学是用儿童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简单又有趣味的方式。还是以歌曲“一只哈巴狗”为例,在孩子熟练有节奏地念歌词的基础上,再加以“声势”:用捻指、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游戏,活动中孩子不仅可以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感,而且,孩子们在一种完全自由、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更易令孩子感受音乐,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3. 在打击乐演奏中训练节奏

打击乐器的最大特点是节奏鲜明、色彩丰富、容易操作,容易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儿童即兴演奏、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学,在打击乐活动中,笔者经常会准备节奏图谱,让孩子进行节奏训练,效果良好。孩子在学会敲打乐器后,一般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孩子们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在这种无意识地探索中,声音的各种表情: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都体现出来了。在打击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孩子感知、想象音乐,在演奏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四、重视儿童音乐环境的创设和音乐氛围的营造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不自觉地沉浸在音乐中。

首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对儿童音乐教育十分重要。教师要科学地选择一些中外经典儿童音乐、中外名曲、风格各异的各类乐曲,在孩子来校时间、户外活动、午餐时间、午睡起床、放学离校等活动环节中播放,让儿童一踏入校门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使学校内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从而产生愉悦,以饱满的情绪感受美好的一天。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孩子可以因此接触到大量的歌曲和乐曲,从而从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飞跃,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其次,可以引导孩子在班级的教室中创设一个音乐角,投放各种音乐材料,如大鼓小鼓、节奏图谱,以及音乐播放器、音乐表演的头饰、道具等,让孩子课余可以随时敲敲打打、唱唱跳跳。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老师也可以把和活动有关的节奏卡、道具等投放在音乐角进行延伸和拓展。教师还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如矿泉水瓶装上细沙制作成沙锤、多个小玻璃瓶装上不同量的水串挂在一起成为音高不同的打击乐器,还有平时生活中用的不锈钢碗、盆、勺、铲等,探索它们的音色,打出不同的节奏,形成简单的旋律……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赏玩音乐、探索音乐、感受音乐,使儿童身心愉悦,音乐兴趣得到不断激发。

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让儿童从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获得对音乐的最完整、最全面的体验,孩子的音乐智能将得到良好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杨立梅.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音乐教育原理》 篇2

导言:课程的历史、价值与目标

一、课程名称

1、课程的名称

教育学原理在中国的高等师范学院又称“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教育学”;在国外的教育学院,又称“教育理论”(英国)或“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国)。名称不统一:历史、流派

2、课程的性质

本门课程是教育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育培训课程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的师范院校教育计划中,它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历史1、230多年的历史;

3、哲学家康德于1776—1777、1786—1877年间两度教授此课程;(格尼斯堡大学)

2、第一位教授此课的人是特拉普(Trap); 4、1898年,我国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我国最早)

教育哲学 教育法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分支学科)

三、课程的价值(理论、实践)

1、课程的理论价值

(1)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3)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

(2)帮助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4)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

2、课程的实践价值

(1)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3)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

(2)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4)有益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目标的反省。

四、课程的目标

1、情意目标

促使学习者烦死自己对于教育的常识性态度和信仰,形成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态度和新信仰。

2、认知目标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类教育知识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

3、行为目标

培养学习者从事教育科研、调查、评论、咨询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习惯。

五、学习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期刊

2、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

3、努力思考教育问题

4、善于交流和对话

5、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

六、必读文献

1、教育政策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世界教育报告》(每)

2、教育名著类

(1)中国:《论语》、《学记》、《中庸》、《大学》、《师说》、《劝学篇》、《中国教育的改造》、《梁漱溟教育文选》、《晏阳初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等。

(2)西方:《理想国》、《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的教育》、《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育与发展》、《教育诗篇》、《帕夫雷什中学》、《教育过程》、《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小原国芳教育文选》,等等。

3、教育专著和教材类

(1)黄济 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大河内一男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教育专业杂志

(1)《教育研究》(4)《教育研究与实验》(7)《比较教育研究》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高等教育研究》(8)《清华教育研究》

(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教育理论与实践》(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等等

七、考试题型及要求

1、填空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被喻为现代科学教育学奠基之作的是。

2、选择题及要求

例题: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1902—1904学制;(2)1912—1913年学制;(3)1922年学制;(4)1951年学制。

3、名词解释题及要求

例题: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遗传决定论;

4、简答题及要求

例题:简要回答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5、论述题及要求

例题:试论述知识经济、知识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

6、案例分析题及要求

例题:请阅读下列课堂教学的案例(从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7、学期论文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与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

1、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edagogy(教育学,教学法)——education(教育,培养,训练)——educology(教学理论研究)【英语】

2、pedagogue(教师,卖弄学问的教师)——Padagogik(教育学)——Erziehungswissenschaft(教育)【德语】

3、“教育学”——“教育科学”【汉语】

二、“教育学”的三层含义

1、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

2、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

3、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问题的价值

2、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

(1)教育现象;(2)教育规律;(3)教育事实;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4、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 研究者制造的(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第二节 教育学创立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人类最早的教育认识活动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中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

二、教育学的创立

1、教育学创立标志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教育学创立的过程

(1)培根的贡献——著名的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1、1623年在科学价值的论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纳入人类的知识体系;

2、提供一般的科学方法论。

(2)夸美纽斯的贡献——捷克 神父 牧师 兄弟会的领袖 把教育作为完成宗教事业的使命 1、1693年首次出版 大教学论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泛智主义 致力于使人们自由的愉快的掌握知识 没有一所完整的学校 儿童才智的屠宰场 儿童心灵的地狱教会教育 儿童的心灵是邪恶的 体罚 中世纪教育即生活的准备

(3)康德的贡献——三大批判

1、本人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提出 真知灼见需要教育,提出 一个人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3、教育实验 思想实验

(4)赫尔巴特的贡献——哲学家 心理学 理性主义 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1、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成为一门科学,探讨了这门科学的知识基础 首先是心理学 提供方法 帮助教育者了解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哲学 实践哲学 伦理学 探讨什么是善 还指出其他学科都可以为其发展做贡献

3、理性主义教育学 由一套严格的概念体系 只有拥有比较清晰确定系统化的概念。

(5)裴斯泰洛齐的贡献——西方教圣 同情 仁慈 博爱 我的孩子们 称为爷爷 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卢梭 不应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

3、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客观条件

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17世纪后学校教育兴起 学校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老师 老师的质量取决于教育学学习洛克家庭教师

科学方法论的创立 培根 科学的方法论的提出为教育走出识辨的传统

主观条件

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人学 人文学科 多学科知识进行 其他学科发展状况影响教育学

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

三、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

1、基本观点

(1)反对思辨教育学;

(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学研究;

(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基本评价

(1)推荐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实验科学方法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人

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科学的理解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可以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通过主观文化可以促进客观文化的发展,同事通过提升主观文化来促进客观文化的进步。在主客观文化历史和现实、普遍和个体的互动中培养人完整的人格。

(5)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基本评价

(1)突出了教育学学科的性质,对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文化教育学基本把握了教育过程的性质,触及到教育问题的性质,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教育问题,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2)存在着一些缺陷:思变味道太浓;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柏拉图理想国 卢梭 爱弥尔 杜威 民族主义的教育

陶行知 胡适 杜威的学生 所以实用主义教育学影响中国教育 解放前教育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影响

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生活本身,教育要与目前的生活紧密联系。

(2)教育即经验的生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教育即经验的生长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系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知识是促进经验不断改造和改组的工具。

(3)学校即社会。即学校不能隔离在社会之外,而应是一个小社会,让学生在学校内能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有关经验。

(4)做中学。这是指教育的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知道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5)学生中心。

基本评价

(1)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

(2)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校的相对独立地位

4、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等人

基本观点

(1)教育研究应该首先研究制度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教育实践中官僚主义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3)教育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变迁,为实现这个目的,学校教育要帮组教育者和学习者将学校制度看成是“建立中的”制度;

(4)教育制度包括隐性制度。

基本评价

(1)重制度分析;

(2)依赖精神分析。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本人对教育工作的论述 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中有专门部分论述教育

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运用方法论论述教育

贡献 关于教育 人 社会的论述 以前从人的本性论述教育

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6、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等。

基本观点:

(1)资本主义学校的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3)人们对这种不平等和对应关系的意识的麻木;

(4)教育的目的是启蒙和授权。

基本评价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2)有利于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3)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能力。

7、小结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不同国家的教育学传统

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第三节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刚创建就是学校教育或者基础教育)

二、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本章小结:

运用《教育学原理》于教学中 篇3

叶澜老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较之其他教育学原理方面的书籍,针对性更强,也有很强应用性。本书没有其他理论书籍的生硬刻板,多了几分生命的灵动。正如本书前沿所说“如何在现有同类教材基础上再出一本,怎样才使这本书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叶澜老师就从“教师的教育学之旅”开始,引领教师重新认识“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在“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一章交汇,然后深入聚焦教育生活世界,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课外活动,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而扩张到学生的校外活动,透析丰富教育意义与内涵。最后一章又重新回到教师身上,探讨“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以及“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并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全书引导教师用教育学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读教育实践,从中形成教育学原理的系统理解,感悟教育学原理的存在与意义。

本书的第五章《课堂教学的原理与策略》讨论的是教育学原理在学校日常实践中的基本领域之一----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研读这一章,我了解教育学原理与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从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自主、合作与探索的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与探索的教学策略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发现答案之前,布鲁纳认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做一番直觉思维。当然,直觉思维不一定获得正确答案,但敢于从事直觉思维者,其心智运作一定比较活跃。在直觉思维时,一旦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此直觉思维就变成了发现学习的前奏。在教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任教过经济法、国际贸易基础(自考)、国际贸易实务(自考)、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业务协调、外贸制单。基本每一个学期都要面临新的教材。备课的过程,从绞尽脑汁到现在手到擒来,其实虽然课程不同,但是备课却一通百通的。刚开始备课时,我也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点点总结出学习要点要注意的方面,以及增添知识点的方法。这样的思路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但是整堂课上下来,虽然顺畅但略显吃力,学生没有积极地去思考例句,讨论的时候也比较散漫。后来发现,还是我的控制力太强,学生的求知欲并没有被激发。课堂上的问题是老师抛出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想解决的。在不断的更新后,我开始尝试课前让学生先自己写学习要点,再讲他们写的展示出来,分析优劣,再得出结论,再运用所学知识修改,在原有基础上润色或者重新写过,这样学生上课会积极很多。后者便是发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曾经所带的自考班,自考结束后,所有课程都还继续上。当时的课堂就很难控制。学生实在不知道考试考完后还学习的意义何在。我想不仅是职高,如果普高的学生参加完高考后,再多上两星期课,那样的课堂也是很难控制的。这就在于多年的教育一直偏向功利性。教育应该让学生从求知中得到快乐,而后主动自愿地继续求知,学校教育的目的,才会真正得以实现。书中198页提到:在学校课堂教学转型实践中,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从“还”做起,提出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和评议权等“五还”。

在无考试压力的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吸引学生的,是专业课程本身的魅力。反思第一学期后半学期的教学,教学模式呆板,所选的教学内容缺少学生喜欢的内容,只是为了自考而学习。另外一点深刻的体会是,课堂的亮点在学生身上。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同学给出的答案,展示的文采,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观察一些老教师的做法,发现他们就组织了很多课堂活动。如读报剪报活动,剪下你认为写得好的标题,说说理由。报纸的新闻让学生们更加关注时事新闻,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同时也贴近了我们经济贸易的课堂。而后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归纳总结。课堂,不一定就是老师讲,找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他可以是一个舞台,在精彩纷呈的学生的展示中,流露问题,共同探索。

三、注重教学细节

本书的第202页关于“国内教学策略研究方面”以及第六节“教学评价以及改革”,在教学策略与教学评量方面,给我很多启发。日常中教师要善用教学专用时间,即减少发本子、宣布教学计划等时间,要注意掌握学生专心学习时间,注意提问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回馈等等,此处我便不一一讲述。现实工作中,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要求开公开课同时录制视频,积极的反查视频,我发现自己课堂语言过于琐碎,也缺乏美感,许多细节需要重视,我将对照书中列举的种种,反思并实践。

看完叶澜老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这本书,最后一章又重新回到教师身上,探讨“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以及“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并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它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现今教师角色日益重要,但是教师却越发“难为”,从现今社会看,父母忙于生计而疏于子女管教,家庭教育往往缺失。无形中教师不得不肩负起教育知识兼顾教导生活的责任。但是,在中职学校中,更加明显的让我体会到教师的“难为”:(1)、教师失去了传统教导学生的权威,以往的“尊师重道”4个字在现今社会的丢失。(2)、中职教育学生个别差别大,素质良莠不齐,教师力不从心。(3)、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单亲、无亲家庭,父母外出经商、出国等。使得教师的教育不易获得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教学、教育效果难以显现。教育学原理是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程,其实面对现今网络新闻上流传的很多關于教育工作者负面的新闻,我想此书告诉我们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具备学科专业、教育专业与专业精神三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1.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温州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简介

从艺术学原理看音乐表演艺术 篇4

忠实再现与能动创造的统一

音乐表演者作为参与音乐创造的主体之一, 对于音乐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音乐表演的参与, 不仅音乐作品只能停留在乐谱的阶段, 而且, 音乐意义的生成和填充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茵加尔顿 (Roman Ingarden 1893~1970) 发表提出“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的观点, 其中对音乐表演艺术的论述中说道:“任何一部特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只有一个, 而对它的演奏, 原则上却可以要多少个就可以有多少个。”他认为应当把乐谱看作是一个音乐作品的示意性的“草图”, 乐谱所指示的只是创作者的一个大致的意向。其中, “声音基础”的有些方面, 例如音高、节奏、旋律以及和声等被确定下来的因素, 显然是应该忠实地依据乐谱进行演奏的, 但是演奏中的某些细微处理往往是不同的, 尤其是作品的非声音因素, 如:时间结构、“运动”现象、形式构造、造型性因素, 特别是情感品质和审美价值品质等, 则完全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它们只有在具体的演奏中通过演奏者的意向性填充和丰富, 才能得到确认, 实现其意义。著名英国指挥家亨利.武德在其所著的《论指挥》书中说“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 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当代指挥家卡拉杨也曾说过“指挥家不止是总谱的执行者, 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 音乐作品具有召唤性的特征, 如果仅仅靠原封不动地照谱演奏, 显然是不可能体现出音乐的意义, 还必须有表演者的创造, 即表演者对音乐作品意义的深入挖掘, 表演者意向性活动的填充和丰富, 只有这样, 才能完成音乐表演的创造使命。

历史与现时的“视界融合”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 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 因此人们在理解、解释这些作品时, 不能完全脱离产生这些作品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但是这些作品却是存在于“现时”, 现时的理解者的思想观点毕竟是不同于作品产生那个时代, 因此在理解、诠释音乐作品时会具有“现时”历史的限定性。2 0世纪5 0~6 0年代, 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 (H.G.Gadamer 1900~2002) 为代表的现代释义学的兴起, 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视界融合”, 即我们所说的历史与现时的统一。他认为, 正是这种时间间距为理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靠这个时间间距, 通过理解者的再创造过程, 作品意义的丰富性才可能被不断地揭示出来, 对意义的不可穷尽的理解才可能实现。对一部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去追求作品的那个历史的视界。相反, 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 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过去的视界相融合, 从而使二者都超越自身, 达到一种新的视界, 进入一种新的理解。伽达默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视界融合”。在解释者和解释对象的关系上主张“视界融合”, 即理解对象的历史视界与解释者的现时视界的融合, 这种融合是对历史视界和现时视界的超越, 从而达到所谓“1+1>2”的效果, 即对作品产生新的理解和解释。

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表演技巧相结合

丰富曲折而深刻的生活体验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时, 音乐表演者还应提高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史论等文化素养。深厚的文化素养能使音乐表演者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深层次地洞悉生活、领悟人生、理解音乐作品。

成功的音乐表演不仅需要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作为基础, 高超娴熟的音乐表演技能技巧的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精湛的具有独创性的娴熟的表演技巧能使模糊概念的文本形象变成手中具有生命力和神韵的艺术作品。它与生活体验、文化素养相结合, 是使音乐表演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可靠保证。

音乐表演心理的相关的问题

音乐表演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 并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

首先, 在音乐表演中要注意“投情”。深刻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是音乐表演中投情的基础。音乐艺术就其特性来说是一种善于表情的艺术, 作为二度创造的音乐表演, 最重要的艺术使命之一就是深刻揭示和完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只有投情, 才能真实而生动地传达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同时使观众受到同样的感动。清人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曾指出:“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尤为重。……而唱者不得其情, 则邪正不分, 悲喜无别, 即声音绝妙, 而与曲词相背, 不但不能动人, 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尽管如此, 投情还需要受到理性的控制, 使它服从于音乐整体表现的需要, 使音乐表演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印象。

其次, “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心理要素。表演者对作品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音乐表演艺术家们总是通过想象来深刻领会音乐的情感与诗意的内涵, 从而把音乐演奏得生动感人, 并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因此, 音乐表演者要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各种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 特别是要善于捕捉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 拓宽想象的空间。

综上所述,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联系的纽带, 它不仅担负着创造性的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以完成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的繁荣与发展的任务, 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创作 (表演) 为听众直接提供听觉审美, 从而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美学修养、思想情操等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实施这一艺术活动的音乐表演者通过自己富于创造性的表演, 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赋予更为蓬勃的生命, 使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张前, 王次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

教育管理原理 篇5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上,有的国家强调要削弱中央控制地方教育的权力,扩大地方办教育的自主权,政府颁布的教育法令并不强制地方一律执行,有的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中成立各种审议机构,对当局的教育政策实行审议和监督,这一特点体现的是()

A.民主化

B.相对集权化

C.科学化

D.效率化

2.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涉及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的是()

A.教育管理的体制

B.教育管理的活动

C.教育管理的观念

D.教育管理的机制

3.现代教育管理学既研究国家政权如何干预教育行政活动,又研究教育管理本身的技术和效率问题,有两大源流,一是美国的行政学,二是()

A.法国的行政学

B.德国的行政学

C.英国的管理学

D.日本的管理学

4.就教育管理的监督职能而言,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特点,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强调()

A.计划监督

B.行政监督

C.审计监督

D.法律监督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这是教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6.行政是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出现的,是为了推行国家政务而进行的活动,行政也是一种管理活动,二者的关系是()

A.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大

B.行政的范围较管理小

C.行政的范围与管理的范围一样

D.行政的范围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我国教育人事制度中,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属于()

A.用才方面的制度

B.求才方面的制度

C.养才方面的制度

D.代谢方面的制度

8.一般将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叫做()

A.教育法律

B.教育文件

C.教育规范

D.教育法规

9.2006年,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0.通过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来推测随机变化的一种数字预测方法是()

A.德尔菲预测法

B.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C.回归预测法

D.马尔柯夫预测法

11.整个教育机构系统中,承担实施教育培养任务的机构是()

A.各级各类教育行政

B.各级各类学校

C.学校班级

D.学校教研室

12.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最重要的是做到()

A.重视物质利益

B.激励工作士气

C.做到职权责统一

D.明确岗位责任

1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根据地方财力,在制定预算时逐步实行()

A.定额加专项的办法

B.定额加效益的办法

C.定额加公平的办法

D.项目加重点的办法

14.学校管理的客体“四因素”说是指学校管理活动中的()

A.人、财、物、地点

B.人、财、物、时间

C.人、财、物、事

D.人、财、信息、事

15.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学校教育质量紧密相联,这体现了()

A.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B.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管理观

C.全员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D.全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16.具有启发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的德育管理方法是()

B.思想教育法

C.行政措施法

D.激发鼓励法

17.依据计划规定,采取有效途径方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使整个学校管理过程趋于平衡发展,这是指学校管理过程的()

A.指导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18.教育评价决策模式或决策定向模式的创始人是()

A.泰勒

B.斯塔费尔比姆

C.斯克里文

D.列文

19.对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进行划分时,大多数人采用PDCA循环学说,该学说提出者是()

A.德鲁克

B.戴明

C.泰罗

D.巴纳德

20.教育咨询的独立性是指教育咨询必须保持()

A.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工作上的自主性

B.知识经验的主体性和工作能力的独创性

C.人格上的平等性和意志上的自主性

D.思维的活跃性和行为的独立性

21.提高教育领导效率,要求教育管理组织结构()

A.合理化

B.现代化

C.法制化

D.扁平化

22.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其核心是()

A.强化监督

B.上下协调

C.理顺关系

D.简政放权

23.学校计划工作目标确立的前提是()

A.自身条件

B.客观环境

C.获取信息

D.科学预测

24.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是()

A.提高待遇

B.后勤保障

C.学生学习

25.要达到对教育管理的全面衡量,必须考虑教育领导的()

A.效率

B.效果

C.效益

D.质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学校目标管理

27.内差异评价

28.德育计划管理

29.教育决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0.简述教育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31.简述国家公务员的基本义务。

32.简述教育行政机关的空间管理的相关因素。

33.简述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的主要内容。

34.简述提高教育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

35.改革教育行政组织的体制,提高信息沟通有效性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结合实际,论述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及其基本要求。37.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谈谈你对课堂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认识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38.汕头市某中学创建于1877年,由于多种原因,80年代中期,学校校舍环境较差,教学质量低下,学校升学率曾为零。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发挥学校历史悠久的潜在优势,激发海内外校友的爱国、爱校情怀,走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校的路子。1987—1996年筹集资金一千多万,建了一所全新的中学,并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从一所薄弱学校跃至省级学校。

问题:

(1)各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规则中,对于集资办学提出了哪些规定要求?

浅谈学习教育学原理的感想 篇6

【关键字】教育学原理;学习感想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基础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巩固综合能力水平。通过在研究生阶段所学习到的关于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我对教育学原理学科有以下一些看法。

通过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知道,教育从产生之日起,一刻也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教育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还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更替而发展变化。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基本为题之一。社会决定教育的基本原理。地理和环境对教育有着影响。人口数量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有着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社会精神文化对教育有影响和制约。但是教育也促进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促进人体身心发展,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传递知识经验,创新知识经验。并且教育又从另一面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教育可生产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同样为维护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一定社会所学要的人才,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维护和安定既定的社会秩序。教育同样作用于社会精神文化。

教育学原理实践教学中,较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该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层面的一定误区。虽然教育学属于一类实践性学科,然而其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有效引导,因此,学生不仅应注重教育实习,更应注重实习前期强化理论重视,方能避免盲目教学实践。当前有关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教材种类丰富,呈现出数量达标、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缺乏经典优质教材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则普遍存在选用教材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无法突出个性的弊端。为快速紧跟教学改革实践步伐,一些教材仍然持续应用老教材体系框架,仅仅对少量章节内容进行略微修改。而一些教材则借鉴多本教材进行内容的单一拼凑,欠缺科学逻辑性及丰富层次性。再者,较多教育学原理编制教材欠缺现实性,基于教育学是一类实践教学课程,且教育实践丰富变换,为此,教育学理论相关研究应跟上实践发展步伐,方能体现良好的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特征。当前,我国较多学校开展教育学原理仍停留于理论教学层面,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则多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虽然提升了教学效率,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之信息化时代,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没有注重同学生的良好互动,令教学质量无法实现良好提升。从教学评价层面来讲,则存在形式单一的不良问题。一些学校仍旧采用闭卷考试单一评价模式,令学生过分注重应试技能锻炼,形成了考前突击学习、考后快速忘记的不良问题。我认为,教育学不能单纯作为知识内容进行教和学,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且会运用知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相统一的角色来看待。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习者,一个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的学习者,通过平等地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教育认识,吸纳学生合理的教育见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开辟教育学第二课堂。在课堂上,提倡平等对话,在课外,提倡积极交流。

《音乐教育原理》 篇7

卡尔·达尔豪斯“德国式的哲学思辨”为我们揭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实下的问题, 但同时也将我们引入了一种理论的泥沼。他并没有为我们准备足够的摆脱困窘的工具。如何调解艺术与历史之间的矛盾呢?怎样才能够实现音乐史写作中“即不贬低音乐作品的历史维度, 也不违背音乐作品的审美维度;即不丧失陈述的连贯性, 又不牺牲艺术的概念”这样的理想呢?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我发现了一个始终贯穿其中的幽灵——美学。事实上在本书的论述中, 艺术的审美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而存在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理论范畴, 才会形成与音乐的历史范畴的冲突,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范畴, 才会有了艺术和历史的联系。因为任何的美学观念、审美意识都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构成:历史的、艺术作品的。正如本文作者在其另一部著作《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序言中中提到的那样:“音乐美学并不能规定人们应该怎样思索, 而是揭示在历史的过程中思索是怎样进行的。审美判断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但是, 了解美学立场背后的前提观念, 也许并不是多余的无用之功。” (3) 也即是说对于一种美学观念来讲, 它一方面是针对着具体的音乐作品, 针对着具体的人的感性判断, 但是另一方面, 它又一定同一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没有任何一种音乐美学是孤立的, 超越历史的。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所有的美学研究都是美学史的研究”。那么可不可以做这样一种认定, 任何一种艺术的美学发展历程, 都同这种艺术的历史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 艺术与历史之间最天然的切合点就应该是美学, 因为美学提供的原理既是现时的 (它一定对于当下的艺术欣赏和理解具有指导或批判性的作用) , 同时也一定是历时的 (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艺术结构内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 , 那么在音乐史的写作中如果能够从一个美学的视角去审视音乐历史的发展, 则似乎可以即不丧失陈述的连贯性, 又能够不牺牲艺术的概念。

在《音乐史学原理》中译本的代译后记《音乐史写作:艺术与历史的调解》中, 杨燕迪教授这样来表述卡尔·达尔豪斯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尔豪斯尽管没有在理论上挑明, 但在他心目中, 就“历史”与“艺术”之间的调解而言, 较有希望的努力方向其实是——结构性的音乐历史。” (4) 何谓结构性的音乐历史, 在结构性的音乐历史叙述中, 不再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叙事主题”和“叙事角度”, “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的重要性被推倒后景, 突现出来的是各种复杂的、平行的、交错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和对抗的体系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5) 在这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感觉出来, 作为结构性的音乐历史写作, 线性的平面的叙述方式被代之以网状的、多层次性的叙述结构,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在原有的历史叙述中, 时间可以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叙述的始终, 从而保证了叙述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那么作为一种结构性叙述, 时间因素显然已经不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在时间过程当中纵向的、并置的、平行的叙事共同构成了一种结构性的叙事方式, 但是要保证这种叙事方式不会成为片断的、零散的、非系统的、点描式的事实堆砌, 就应该在横向的时间与纵向其他因素之间形成一个个的叙事节点, 有了这些叙事节点的存在, 才可能将纵向与横向的线索脉络编制成为网状的系统叙事结构。才可能保证历史叙事的逻辑性与整体性。因此可以有这样的结论, 在结构的音乐历史写作中, 寻找到可以连接音乐历史维度与艺术维度的结点, 是结构性的音乐历史写作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谁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功能, 成为结构性音乐历史写作中的结点。我的观点是“美学”。作为我们前面所叙述的关于美学的所具有的历时性与现时性共存的品质, 使美学观念可以成为结构性历史写作中最佳的凝和时间维度与审美维度的结点。事实上在本书中卡尔·达尔豪斯, 那一段针对1 9世纪的欧洲音乐文化的思辨性结构的分析,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 尽管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关于结构性音乐历史写作的视角问题, 但是通过作者的行文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 作者是在以1 9世纪主要的音乐美学的观念, 作为对1 9世纪的欧洲音乐历史观察的视角的。其中基本的概念都是美学概念。例如文中提到“比如1 9世纪的中欧音乐文化, 但不包括歌剧。我们可以随机选择出发点, 首先的原因是在该体系中, 任何具体点之间都距离不远;其次的原因在于, 对于联系和呼应的描述并不自动意味着亚因素排列的等级秩序。因此我们将审美自律论 (即艺术音乐应该以自足的权利供聆听欣赏, 而不是在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非音乐过程中服务与某种功能) 作为出发点, 这作为一个‘理念型’的前提观念不应该受到指责和批评。” (6) 尽管文中指出是在“随机”的选择出发点, 但是毋庸置疑这样的出发点的选择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在文中他已经指出了这种选择的理由:“首先的原因是在该体系中, 任何具体点之间都距离不远;其次的原因在于, 对于联系和呼应的描述并不自动意味着亚因素排列的等级秩序。”这正是结构性音乐史写作中能够作为结点存在的理论基础的必需的条件。对每个具体点都保持着相对平等的距离, 并且超越在每一种因素的排列秩序之外。这种绝对中立而超然的态度是作为结点的必备的特质, 那么具有这种特质的, 可以承担这样责任的前提观念, 除了一种具有哲学品格与高度的美学观念之外, 你还能够找到更适合的视角和立足点吗。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美学结点, 架构起了整个1 9世纪中欧音乐文化的历史结构。围绕一种美学的立场, 或者通过一种美学的视角, 将纵向的时间因素和共时的具体的艺术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美学结点的存在架构起了历史与艺术整体结构, 从而调节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还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 文章认为“音乐史所要完成的最终任务 (7) 基于这种观点的提出, 也可以看出其背后的美学信条——种自律性的作品中心论的美学观点。也就是说, 卡尔·达尔豪斯在进行音乐史学原理的思考的时候, 所确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基于一种美学理念。可以这样说, 对于艺术史的研究而言“美学”的介入是本质的, 不能够回避的问题。不可能有脱离美学视角的真正的艺术史的写作。

参考文献

[1]、《音乐史学原理》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上海音乐学院当出版社

高职教育中的PLC原理与实践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PLC,校企联合,项目教学

由于PLC的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已成为高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PLC基本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用P L C改造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 维护和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技能, 并为学生将来从事现代软生产线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P L C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对于与P L C技术应用密切配合的实训教学不可忽视, 必须边学边练,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P L C知识的掌握, 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 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培养人才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 我们发现对于PLC教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教授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程序设计思想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能够寻找学校和企业的结合点,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实践平台, 进而促进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以教学中用到的S7-300设计移动应急电源的项目为例, 来说明创新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

一个完善的应急电源供电系统有两个供电通道向负载供电, 市电电源直接经过旁路向负载供电;在市电中断或不正常时由应急电源向负载供电, 这两个通道通过切换开关控制。现有移动应急电源主要依赖柴油机发电, 存在噪声大、污染环境, 以及输出波形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根据项目要求,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风能、光伏发电等的多种新能源的高可靠移动应急电源控制系统。利用西门子S7-300 PLC和MP1776彩色触摸屏, 设计现场监控及数据采集平台, 并采用Step7-5.4编程软件及Win CC flexible 2008组态软件编程, 设计控制及监控程序。触摸屏与PLC通过MPI电缆连接, 能够实时监视和控制移动应急电源的工作状态。

系统中电能可来源于太阳能、风能、市电、柴油机, 并预留有其它形式电能输入接口 (备用) 。系统输出可对外提供单相或三相工频交流电及2 4 V和1 2 V直流电。系统中DC/DC变换模块主要用于升、降压变换, 使各环节直流电压能够相互匹配。PWM变流器环节用于电能变换, 主要包括整流和逆变两部分功能, 作为各种电源、蓄电池和交流负载之间的接口。若增加负载电压、电流检测装置, 该变流器还可工作于有源滤波 (APF) 状态, 提高电网电能质量。为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主控系统的P L C及触摸屏用UPS电源供电, 以保证其稳定工作。

2 控制系统设计

根据项目需求, 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工作状态, 应急供电、备用状态和有源滤波, 另外还具有数据检测、故障保护和通讯功能。其中备用状态时, 系统优先保证蓄电池为充满状态, 在此基础上还作为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并网变流器使用。

PLC程序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基于STEP-7 V5.4编程环境, 分别设计主程序及各子程序。其中: (1) 主程序首先调用数据采集模块, 检测系统中各模拟量数据, 并完成数据转换和计算功能, 以实现相应控制功能及状态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及指令信号 (主要来自触摸屏操作) 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其中“手动”过程, 可通过上位机触摸屏控制系统中所有接触器的分、合及各子设备的启动、停止。故障检测部分主要接收系统中柴油机和各种变流器类设备的故障信号, 给出报警信息, 并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2) 应急供电状态子程序中, 系统首先判断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是否满足发电要求, 若可用, 则启动变流器等设备进行应急供电, 否则先利用蓄电池对外输出电能, 待柴油发电机启动完成后由柴油机经变流器或独立对外供电。 (3) 系统检测到蓄电池电量低于额定容量的50%时, 启动蓄电池充电子程序, 当蓄电池电量大于90%时停止充电, 充电过程中, 优先利用风能或太阳能等新能源为蓄电池充电, 其次考虑使用市电, 上述能源均不可用时, 使用柴油发电机保持蓄电池电量。 (4) 新能源并网子程序中, 当蓄电池充电完成后, 经系统判断若有风能或太阳能满足并网要求, 则系统可作为一台并网变流器使用, 将新能源经PWM变流器并入三相交流电网。由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结构与PWM变流器相似, 因此所设计系统还可作为APF使用, 工作于该种状态时, 交流负载的输出侧需根据补偿容量, 连接三相电抗器, 与负载构成并联型有源滤波结构, 通过检测负载电流, 经运算后输出补偿电流, 可避免个别设备污染电网。

数据采集子程序主要完成系统模拟量的检测及转换。一般情况下, 接入模拟量输入模块的信号大小为标准的4 m A~2 0 m A电流信号。输入模块对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A/D转换, C P U从模拟量输入模块得到的即为转换后的数据。显然, 转换后的数字量不能直接反映设备的状态, 如要显示, 需要再次转换以表明实际输入工程数值的大小。模拟量输入的工程量化转换一般通过STEP7编程软件自带的功能FC105来实现。它用以将输入P L C对应的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实际工程值, 对应的数据类型则从整型转化为实型。

系统人机界面部分利用西门子触摸屏实现, 根据上述程序结构分为主界面、系统状态监控、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及报警等。

3 在实践性教学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PLC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 PLC实验要求学生调制现成的或自己编制的程序, 进行模拟实验和带负载两种层次的训练,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能培养其实验操作创新能力。将P L C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 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实际, 熟悉实际生产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给出课题中的PLC程序, 而是只给出控制要求、I/O分配, 引导学生尽量自己完成程序的编写、输入、接线、调试及运行,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在编写或调试程序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很正常, 通过查资料或问老师,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学到新的东西, 并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4 结语

在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 各个学校都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改革, 实践证明, 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教学, 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了知识,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学校的“双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王可富.欧姆龙PLC系统下的流水灯设计——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机电信息, 2011 (6) :9~11.

音乐声学原理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篇9

音乐声学是研究乐器和人体的发音原理的一门物理科学, 主要是从发声的能源、声源、共振、扩散四个要素入手, 以提高发声体的发音效率和改善发声体的音色。按照音乐声学的分析方法, 人体发声器官亦可从以下几个要素来讨论:人体发声的能源来自腹腔对肺内空气的压力;压力的运动部位不是肺而是小腹内的一个圆形腔体 (丹田) ;声源是由声带 (喉) 的松弛状态使肺部呼出的气流受阻力引起的振动;以及从声带到口腔、鼻腔末端之间的管道 (咽部) 内的空气分子得以充分参与共振而形成的。发声训练要求歌唱者树立科学的声音概念, 歌唱者通过口腔、胸腔和头腔等共鸣腔体的共振作用, 使歌声丰满、洪亮、圆润、嘹亮, 并能稳定、持久地保持良好的效果。

歌唱技巧与发声原理是密切关联的。笔者在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中, 摸索了一些声乐教学和学习的规律, 通过系统的歌唱技能技巧训练, 让歌唱者掌握发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歌唱的正确姿态、呼吸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等科学方法。要求歌唱者树立科学的声音概念, 引导歌唱者将身体各共鸣腔体发挥到最好的状态。把靠原始初级的声音条件去歌唱的状态, 提高到能够充分运用自身腔体去歌唱, 声音技巧逐步上升到拥有高位置发声方法的歌唱状态中, 提高歌唱完整度和情感表现。

二、利用音乐声学理论理解歌唱中的声带运用

声带位于人体气管上端的喉室内, 由两条韧带组成。前端相连, 后端可左右分合, 吸气时两声带分开, 呼气时靠拢, 使气流受阻力引起振动而发声。声带是发音的源泉, 呼吸器官是肺, 呼出的气体就是“歌唱的动力”, 流动的气息与声带摩擦而产生了声音, 声带在这里担任振动体的“角色”。

声带发声时是闭合状态, 歌唱者要感觉歌唱发声时声带像剪刀的两片刀片在合力运动, 气息柔和的搭上声带的闭合力量, 进一步平滑地送出口腔, 完成歌唱发声的一套基本路径。声带发出的声音以基音为主, 就是通常所说的“真声”, 到了中高音区, 声带要更有力地闭合, 要配合更充沛的气息就能发出“假声”, 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 必须贯穿“真声”和“假声”的训练, 以及“真假混合声”的专门训练。声带的运动与变化, 除了拉紧或放松运动以外, 还有张合运动, 即两条声带间的距离可大可小, 发高音、强音时距离较小, 发低音、弱音时距离较大, 同时声带的厚薄也在变化, 如发高音时, 声带的边缘处会变薄。在歌唱过程中, 声音的音质、音量、音强都和声带的科学运动闭合分不开。当气息有控制地经过声带, 声带闭合发出声音, 这过程中声带运动的主动性不容忽视。在学习声乐过程中, 有些初学者独立控制声带肌肉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够, 声带运动是被迫和被动的, 不能主动完全闭合声带, 加上喉咙里各个肌肉群体不能协调合作, 导致歌唱者音质差、音量小, 更无从谈起共鸣了。在歌唱中如果声带和气息的配合作用力不够, 没有在需要发声的瞬间给力, 那么声音就不能快速送到各共鸣腔体去加工, 从而就不能获得高位置的声音共鸣。

三、歌唱中声音共鸣运用要符合声学原理

高质量的声音是指歌唱者经过系统的训练, 制造出来的声音能在歌唱者自身各大共鸣腔体游走, 并能进一步滚动送远, 达到共鸣共振的音效。要想声音共鸣做到位, 也要从科学理论上了解声带的共鸣原理。器乐演奏的声学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 我们可以触类旁通地研究一下, 从而借鉴到声乐演唱中去。一般乐器中的共鸣箱, 在演奏过程中声音传播的空气振动是一种稳定的振动状态—驻波。由于驻波的特性, 一端开口, 一端闭口的共鸣箱, 箱长约为基音波长四分之一, 各频率为f=c/4L、2c/4L、3c/4L、…、nc/4L (n=1, 2, 3, …) , 最低的频率c/4L对应的音叫做基音, 其他频率对应的音叫做泛音。两端是固定的共鸣箱, 二端点必定是波节。由于二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弦的长度一般为半波长的任意正整数倍, 即弦上可能的频率为f=c/2L、2c/2L、3c/2L、…、nc/2L (n=1, 2, 3, …) , 每一个频率相应于一种可能简正模的运动。即共鸣箱的振动与弦的振动简正模相同, 产生共振。当琴弦由于长度变化, 音阶每升高八度, 琴弦基音升高一倍, 比如由f0变到2f0, 共鸣会移到2f0附近, 同时谐振的模式范围还取决于:箱体的横截面积、长度和宽度之比, 箱是直圆筒还是圆锥筒, 所用的材质都有关系。人体共鸣腔的声学原理与器乐共鸣箱有相同之处, 但不同的是, 人体共鸣腔不仅有固定容积的共鸣腔, 歌唱者还能根据歌曲的需要和个人的演唱技巧及表现力, 任意调节和改变其容积的共鸣腔, 以此更贴切演唱作品本身所需要的情绪表达。器乐能够对振动频率有倍数关系的音高发生共鸣, 而歌唱者经过适当的调整, 也能够与发出的音高相配合而引起共鸣, 使得歌唱发声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歌唱者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共鸣箱, 人体拥有胸腔、咽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腔体, 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歌唱运动和共鸣中, 歌唱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只要是有空间感的身体部位都可以储存和处理声音, 把声带闭合发出的“简单”声音努力送达到各个身体空间部位去获得声音的共鸣, 这样处理是必要的。原始的发音气从丹田而出, 经过喉腔共鸣直接从口腔发出来, 这是一种“想唱就唱”的状态;有共鸣处理的声音, 虽然同样气从丹田而出, 但发音时喉腔经过调整压缩, 完全打开后咽壁, 提高软颚, 将声音送入头部各腔体, 通过科学的共鸣, 声音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 这就是“边唱边想”的歌唱状态。发声声区是由音高和共鸣腔的运用以及调节共同形成的。人声划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声区:低音区对应共鸣区以胸腔为主, 口腔、咽腔次之, 头腔更次之;中音区对应混声区, 以口腔、咽腔为主要共鸣腔, 头腔、胸腔次之;高音区对应头声区, 以头腔为主, 口腔、咽腔次之, 胸腔更次之。上下三个声区实际运用时, 必须努力使之成为统一、连贯、完整的声区, 充分运用自身“混合共鸣”, 以达到在演唱不同音高时流畅自如。歌唱者要学会理解声学原理, 科学的利用自身腔体特点, 注重声音与自身共鸣的协调运作, 要更多地练习声音的“外在共鸣”, 尽可能轻松地歌唱。

四、歌唱姿势与呼吸是正确实现声学原理的重要因素

(一) 培养正确的唱歌姿势。

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都离不开正确的唱歌姿势, 同时也是唱歌者良好心态的表现。声乐训练是以人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 在训练时, 应让歌唱者养成良好的演唱姿势, 做到头自如, 两眼平视有神, 下颌内收, 胸肩松宽, 小腹微收, 保持脊柱、腰挺直不紧直。歌唱发声有时会因为姿势影响了呼吸, 如果呼吸运用跟不上, 声音就会憋在喉咙里唱不出来。纠正了不正确的姿势, 发声上的毛病就能得到改进。协调好身体各器官, 在发声过程中有机配合。共鸣箱体从歌唱者头顶到脚底的波节有相对确定的位置, 声音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驻波。“混合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例如在发声练习中进行弯腰发声的声音训练时, 随着腰的弯曲程度不同, 发声时头顶共鸣的感觉明显出现差异, 从共鸣的声学原理可以理解姿势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二) 良好的呼吸支持。

吸气时口腔打开, 硬软腭提起, 将下肋骨和腰围向外松张, 自然地, 流畅地吸气很深, 尽量不要有声响, 不抬肩膀, 使得腰一圈以及后背都充满“气感”, 可以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呼气是自然, 有“叹气”感, 胸、腹部不能僵硬, 否则会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 不能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只有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上, 依靠呼吸支持, 保持喉腔的稳定、放松、打开, 才能使得喉腔内各个软骨和肌肉协调自如地工作, 训练中需要加强喉腔内软骨和肌肉的动作控制能力。真声演唱时, 气从丹田自下而上, 通过声门, 经过喉腔共鸣的处理, 根据不同的音高, 使声带全部振动, 或者使全段声带的边缘振动。假声演唱时则需要气息经过喉腔时, 歌唱者将喉腔缩小, 声带闭合力增强, 发出比真声较高的音调, 发音时气息将声带的一段吹开, 并使其边缘的一部分振动。真假声在歌唱中的运用要衔接自然, 高中低音能够运转自如, 不露痕迹, 使得歌唱者音域拓宽。歌唱者需有效训练声带运动的主动性, 让它闭拢、分开阻挡气流的能力更强, 从而对呼出的气息产生的压力大, 声带本身能发出的声音是有限的, 通过共鸣作用扩大后就能发出更纯净、更响亮的声音。

歌唱的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和膈肌肋式呼吸。无论选择用哪种方法呼吸, 歌唱时呼吸都要充分饱满, 气息既是发声的动力, 又是声波传导到各共鸣腔的载体。在呼吸过程中, 吸气是收缩肌肉群, 使肋骨向外扩展, 膈肌中心下沉, 胸腔扩大, 从而使气息吸入;呼气则是收缩肌肉群, 使肋骨内收, 膈肌中心回升, 胸腔收缩, 使气息呼出。气息自然通畅了, 才能够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气息要能够托起声音从喉腔迅速地到达后咽腔, 然后找到后咽壁的反射点, 从而去折射声音通达各个腔体。要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自己身体共鸣箱的反射点, 这样声音的驻波能够相对稳定, 谐音丰富, 音色才能够更完美。歌唱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 训练完美的呼吸技术支持, 是完成声音共鸣的保障, 是声波传导到身体各共鸣体的工具, 是能够正确实现发声物理原理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

声乐是一门科学性的艺术学科。声乐的学习训练与声学原理理论密不可分, 需要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综合的认真实践。教学中既要注意声学原理的普遍性, 又要注意歌唱者个体的特殊性。在充分理解音乐声学原理的基础上, 教师要根据歌唱者的自身特点、歌曲特点、乐段特点等进行区分, 正确地划分声部、音域、音型等条件, 确定进行专门适合个体的练习方法, 从而发展声音, 拓展音域和增强音量。声乐训练过程中要一定注意用“力”、用“气”和用“脑”的结合, 用歌唱者主观意念来引导声音动作以达到精神和技巧两方面的锻炼。声乐训练要循序渐进, 力所能及, 适可而止, 千万不要盲目攀比。单一地比较声音的“粗大壮”或“高尖响”, 缺乏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方向, 缺乏理性地控制声音的能力, 一味贪图进步快而强迫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动作, 将会适得其反。声乐训练不仅要感性地符合歌唱者的主观意识, 更需要增加理性地思考, 使其符合科学自然规律, 并健康地去实践它。

摘要:声乐教学要贯穿科学性、针对性地指导, 要能充分开发运用歌唱者自身与发声有关的身体器官, 从声学原理理论角度理解声乐技巧, 落实到歌唱过程中去协调运作和调整。文章分析了声乐教学中运用到的有关科学振动和共鸣的声学原理, 阐述了歌唱中各腔体与声带之间的“耦合”作用, 为声乐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声带运用,共鸣腔体,歌唱姿势,呼吸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海星.发声共鸣的物理原理[J].中学物理, 2013

[2] .朱海星, 纪金.十二平均律和驻波理论[J].物理教学, 1999

[3] .徐青茹.声乐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4

《音乐教育原理》 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原理,以人为本,音乐类大学生

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确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意义[1]。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 音乐类大学生身上既有着一般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又具有音乐专业学生特有的个体特点, 这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以人本原理为中心, 针对音乐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探寻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部分音乐类大学生思想现状

(一) 专业技能扎实, 文化基础偏低。

音乐类大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用在专业学习上, 重视专业技能忽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对专业以外的文化课学习没有太多的主动性。大学学习期间, 老师更重视音乐专业课, 在文化课方面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势必导致部分音乐类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偏低, 文化素养不够, 知识面相对狭窄。此外, 音乐类高考招录制度的特殊性, 对艺考学生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 使得音乐类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大量地被专业学习所占用, 因此, 学生偏爱专业课, 对文化课兴趣不浓。

(二) 个性鲜明, 集体意识淡薄。

音乐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中的部分人具有大学生的许多共性, 同时也彰显着自己的特殊个性。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外表、兴趣爱好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大多善于捕捉新鲜流行的事务, 喜欢与众不同追求新意, 不愿循规蹈矩。他们追求时尚与个性、生活散漫、随意性强、强调个性化发展、以自我为中心, 对老师的教导, 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感、无视、抵触, 忽视大学这个大集体, 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相对淡薄。他们大多集体生活能力不强, 生活中常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他人感受, 缺乏集体意识。对待集体活动缺乏热情, 相互攀比, 参与度不高, 集体荣誉感不强。

(三) 思想活跃, 政治素养不高。

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活跃, 富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性,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敏锐性。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 他们思维敏锐, 活泼好动富有创新精神。但部分学生对政治缺乏敏锐性, 加之文化基础薄弱, 对专业以外的课程尤其是以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少足够的热情。部分音乐类大学生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对国家大政方针时政新闻很少关心, 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淡薄。他们大多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 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 政治参与度不高。

(四) 情感丰富, 自我认知不足。

音乐类大学生从小接触音乐, 学习专业知识, 他们大多会用艺术的观点来看待事情, 对生活充满激情, 情感丰富, 富于想象力。此外,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特殊一部分, 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外表使他们更容易吸引异性, 所以音乐类大学生大学期间恋爱的指数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音乐类大学生情感丰富的同时往往表现为感情用事, 自我认知不足。部分学生容易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 眼高手低, 高估自己, 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评价自己, 主观盲目性较大。在学习、工作中容易期望值过高, 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在困难面前不善于调整目标和调整自己[2]。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内涵

人本原理即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 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 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大学教育中, 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以教育者为主体, 把受教育者当做被动接受者。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 尊重受教育者, 关心受教育者, 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就是人本教育理念。具体地讲, 人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种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重要的资源, 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完善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强调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辩证统一的教育理念[3]。

三、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音乐类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 其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被加以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尊重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本主义强调“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体,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人类存在, 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4]。音乐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用辩证的态度看待他们, 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的个性, 肯定他们身上自信、独立、思想解放等特质, 同时也要看到部分人身上的集体和团队意识淡薄、政治素养不高、自我认知不足等缺点, 加强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会自重、自尊、自励、自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式, 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音乐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过于陈旧, 理论和概念太多, 课堂上电脑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兴趣不浓。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先要丰富教学内容, 将当下的时政要闻和典型事例贯穿课堂, 贴近实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 教师应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演讲答辩、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 创造性地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音乐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原因, 与专业课老师接触的时间较多, 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课素质, 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着眼于对学生持续、全面、和谐的教育。教师在讲述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 可将成功艺术大师和名人的例子贯穿于课堂, 这样既丰富课堂内容又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 加强教师的岗前及在职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音乐类大学生个性自由、思想活跃、情感丰富, 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 通过这种隐性教育影响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 探索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习的同时,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 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此同时, 还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目前, 在音乐类专业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 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 比如声乐技能大赛、器乐技能大赛、音乐会、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一方面, 音乐类专业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了发挥, 借助舞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彼此取长补短, 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专业水平。另一方面, 通过活动的组织开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 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加强。第二,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运用心理咨询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及时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心理困扰,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更容易达到教育目的。借助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 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5]。

四、结语

音乐专业大学生作为普通高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 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直接影响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以学生为核心, 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发挥音乐专业学生的优势, 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研究音乐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解决学生的思想和现实问题, 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6]。

参考文献

[1]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治.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 .

[3]程东旺, 周晓莹.“人本”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J].北方经贸, 2005, (8) .

[4]吴潜涛, 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5]蔡丽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6) .

《音乐教育原理》 篇11

一、课程设计要注重教育目标来源多样化

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在身体、精神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要事先确定可以检验的教育目标,体现一定的预设性,这样才能够检验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教育目标正是我们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克服简单化、片面化的取向,注重教育目标来源的多样化。因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全面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从单一的“学科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中心兼顾社会变革发展需要和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泰勒提出选择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体现的正式这种教育目标来源多元化的理念。

二、课程评价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泰勒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它指明了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的方式和结果评价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评价是考察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教师教学活动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在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从而帮助教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不断地促进学生取得进步。评价实质上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没有比较就很难鉴别优劣。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实践活动,它涉及教育对象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智力、技能等,因此,评价也要从多个角度展开,综合评价教育对象。评价方法要做到多样化,纸笔测验只是评价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因为“任何有关教育目标说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可以提供一种适当的评价方法。”问卷、观察、调查、访谈、样品收集、记录分析等方法都是进行评价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也体现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以往评价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弊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全面、辨證地评价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评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或者分数,它应该是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剖析面,或者说是一组综合性的描述术语。

三、课程与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泰勒强调教育是主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投入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就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发生。可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美国大量的课程研究项目都是有学科专家指定来确定,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纯粹的传递系统。泰勒的课程模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学生为本”的,如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中,第一个就是对学生的研究,其次才是对当代社会生活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在学习经验的选择上,他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所能反应的环境等外在条件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环境的安排、教学情景的构建,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引起说期望的反应。教师的角色是教育情景的构建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意味着他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另外在课程评价的环节,泰勒也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从而不断地改进课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课程编制还是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课程与教学工作一味地以学科专家和教师作为主体,无疑是本末倒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察它们最需要什么,做到学生兴趣、需要与社会要求学科专家建议三者兼顾。

四、课程编制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泰勒认为课程的编制的四个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教学结果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通过教学结果的评价,发现学生实际行为发生的变化与预定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课程设计是一个不断地重新设计、重新编制以及重新评价的过程,使得课程与教学计划能得到年复一年的改进,逐步形成有效的教育计划。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实施—评价—改进—实施,这样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教育决策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教师与学生对课程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教师、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的意见,从而提出改进课程与教学措施。这样就可以做到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一些启示。

五、关注学生的校外学习,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泰勒指出,以往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往往重视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忽视对学生校外学习的研究和利用。基于此,他在70年代中期提出“学习发生在哪里?”的问题。他认为学习不但发生在学校里,而且也发生在家庭里、社会里。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将来能够建设性地参与社会,习得必备的知识、技能、以便为社会和个人的完善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但是学校只能提供学生所需的部分教育经验,其他教育经验只能通过校外的学习来获得。泰勒呼吁改善整个教育系统,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更加关注学生所学内容的价值,加强校外课程以及帮助学生应付校外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最重要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背景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发展,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智力水平、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处事态度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以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还重要。如果说家庭教育搞不好,学校教育的成果也难以奏效,就会出现“7+2=0”的现象。鉴于此,开展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从观念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大意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联动机制。家庭教育工作到位,就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教育的成果。

“泰勒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直影响着课程理论的发展,无论是后来出现的“课程理解范式”,还是多尔的“后现代课程”,都受到泰勒课程原理的启发,在讨论课程理论的时候也不能绕开该理论。许多课程理论专家如布鲁姆、古德莱德、惠勒和派纳等人,都从泰勒的理论中获益。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如:教育目标过于行为化、课程编制的过程过于机械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而在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时,汲取有益成分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情感教育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 “从情感这一角度看,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动机、内驱力和情绪是引起掌握认知行为的因素”, 并把“情感的前提特征”作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教学变量之一, 这个变量对达成度的影响占25%.布鲁姆在著名的三个变量教学模式中之所以重视“情感的前提特征”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因为“情感的前提特征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动力条件.

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时, 对其学习内容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 会有种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学习顺利时, 会感到满意和欢乐;学习失败时, 会感到沮丧和痛苦;遇到新奇的问题和方法, 会感到惊讶和欣喜;对单调重复的内容和作业, 会感到厌烦和无趣.这些因学习而产生的种种态度和内心体验, 就是学习情感.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 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 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产生新的情感, 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中小学中, 原本不乏对数学恐惧、畏难、少兴趣的学生, 这些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常受到这样那样的挫伤, 真是雪上加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提醒我们:数学的学习活动要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师尤其应懂得创造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艺术.

二、情感教育原理指导教学的主要方法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 而不是做传声筒.

1. 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数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 所以密切师生关系,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不少数学的学困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数学学习差而羞愧于见数学老师, 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 久而久之, 问题愈聚愈多, 学习就愈来愈困难.因而, 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地接近他们, 向他们提问, 找机会与他们交谈, 和他们交朋友, 以博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 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 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只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案例1在我授完七年级 (上) 第一章第2节“展开与折叠”后, 一位平时不爱问问题的女学生问我:“老师, 你讲的“展开与折叠”这一节内容我不太明白, 尤其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我还是搞不清楚.”我便坐下来耐心地给她重新讲解, 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让她动手操作, 最后她懂了, 也乐了, 如同是第一次获得了大胜利.我表扬她勤学好问, 鼓励她以后有问题要及时问, 后来她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这表明教师的理解所产生的情感效应起到了唤醒学生学习欲望的作用.

2. 建立课堂的“情绪场”, 创造良好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便是情感场,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无不影响着学生情感情绪的产生, 因此, 教师的情绪、情感如何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

德国一位心理学教授曾专门研究情绪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 对比不同情绪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功课上的表现.结果表明, 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学生, 比之情绪低落、忧郁的学生效率要高出20%左右,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情绪快乐轻松的情况下, 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转状态, 可以吸收较多的信息, 而且脑筋转得快, 联想丰富.而在情绪低落的时侯, 学生常常是心扉紧闭, 反应呆板僵化.

教师要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课堂教学, 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同时要把数学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 让学生亲自实践, 大胆探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从而达成共识,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 教师授课要进入角色, 要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学会把握教学情感的表现艺术.教师在备课中, 除备教材和备学生外, 还要备情感.把对教育事业、对数学学科、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和对数学教材感情色彩的内化提炼揉合在一起, 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感情激流, 从而荡漾起教学情感的层层涟漪.教师上课时就要丢开一切忧愁和烦恼, 要像艺术家一样善于进入角色.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语言、表情、手势及情境创设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积极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去诱发、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的情感体验.这样教师的教学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心扉, 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感的共鸣, 那么学生的情绪就会向教师开放, 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 产生情感的融合.

案例2针对部分学生对平几学习的畏难情绪, 在上平几的起始课时, 作了如下设计.先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如果自行车的轮子不是圆的, 而是鸡蛋形的, 骑了那样的自行车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不仅发出了笑声, 还伴以颠簸的动作.是啊!哪家工厂会生产轮子是鸡蛋形的自行车!我进而说明自行车的轮子有大有小, 各人应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轮子“大小”不同的自行车.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也应合理设计和装配, 轮子与轮子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生产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从一辆自行车上了解和体会到, 人们在实践中需要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我还在折纸、用火柴棒拼图搭图的游戏中, 让学生了解几何概念, 接受几何事实, 渗透变换思想.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情感表现, 使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的情感也畅通无阻, 学生全然没有了几何入门难、起始课抽象的感觉, 激发起的是学生对几何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情感.

4. 利用成功, 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 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 我们经常恰当地使用“好极了”、“你怎么想到的”等赞誉之词, 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在作业批改时, 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作业情况等给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 则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干劲;指导学习方法, 沟通师生的感情,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你有敏锐的观察力, 解题思路不同凡响!”“你这种解法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好解法!”又如, 我们也常给肯学习但成绩尚不够理想的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只要你保持目前的学习势头, 你定会不断获得进步!”“失去的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再进取.”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的一两次鼓励可能会成为中差生转化的起点, 成为他们急起直追的动力.

上一篇:公务员考录下一篇:指向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