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重点

2024-05-26

教育学原理重点(精选7篇)

教育学原理重点 篇1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真题】

1.2010华中 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2010 天津师大 简答: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2010 浙师 简答: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时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2011 东北师大 论述:论述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自作用

5.2011 东北师大 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6.2010 中山 论述: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7.2011 陕师大 简答: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2011 中山 简答: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9.2011北师 简答:试评“环境决定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1.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2.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3.分类: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② 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

③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三方面联系: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

①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②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③ 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

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整体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耍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问的发展速率。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

①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③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3.个体的能动作用

①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②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① 知识的认知价值;② 知识的能力价值; ③ 知识的陶冶价值;④ 知识的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⑤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这里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

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也不同。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含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②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③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③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④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生态功能

①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②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③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4.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 教育对文化的传递。②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③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1.含义: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2.分类:

① 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② 纵向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3.历史发展:

① 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

② 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4.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①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②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 1)区别:

①社会变迁功能: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

②社会流动功能: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2)联系: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

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2)主要表现:

①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②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③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第三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1.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①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②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③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④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2.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①教育公共投人严重不足 ②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③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1)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 广义: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② 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2)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

① 理论形态: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② 实践形态: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③ 两者的关系:前者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一定都能变成事实,但经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调适与积极实践,也可以成为现实上追求的教育目的。后者既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现实。2.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 定向作用 ② 调控作用 ③ 评价作用

从总体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和激励受教育者起着

指导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1.层次结构:

① 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②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③ 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④ 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2.内容结构:

①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①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② 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含义: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1.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

2)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 ②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3)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2.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柏拉图、赫尔巴赫等

2)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 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③ 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3)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① 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点。② 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③ 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坚持全面发展

①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②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人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

①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② 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① 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② 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2.特点:① 客观性;② 规范性;③ 历史性;④ 强制性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终身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

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1.双轨制:

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人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单轨制:

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重大变化,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用,是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它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 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2.分支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大纲49)

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① 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 ② 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

1.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① 学前教育 ② 初等教育 ③ 中等教育 ④ 高等教育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①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②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④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十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1.广义: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2.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

① 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② 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③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三、德育的功能

①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②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③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1.德育任务:

1)含义: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

①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③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2.德育内容:

1)含义: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2)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①道德教育:主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③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培养。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④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民主、纪律和法制的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含义: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2.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 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① 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和谐发展。② 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 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①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② 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③ 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①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 调节学生的外部矛盾。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基本要求:

① 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② 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2.基本要求:

①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2.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基本要求:

① 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 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基本要求:

① 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基本要求:

① 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② 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基本要求:

① 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② 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③ 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 1.分类:

① 直接的道德教育: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得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② 间接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2.总的来讲有这么一些途径:

①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② 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③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④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⑤ 心理咨询 ⑥ 班主任工作 ⑦ 校园生活

二、方法

(1)含义: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2)具体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明确目的性 ②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 注意时机 ④ 以诚待人 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选好学习的榜样。②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 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 注意检查和坚持。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创设良好的情境。②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6.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奖惩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 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②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 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十二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 复杂性 ② 示范性 ③ 创造性

④ 专业性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3.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① 独立工作的权利 ② 自我发展的权利 ③ 参与管理的权利 ④ 争取合理报酬 2.义务:

① 守法和职业道德的义务,教师要为人师表 ②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义务

③ 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益教育的义务

④ 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⑤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⑥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一)教师的“角色丛”

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③“管理者”的角色 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⑤“研究者”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1.含义: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②“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 ③ 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④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2.解决方法: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1)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2)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

① 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 ②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

③ 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

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2.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3.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5.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6.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7.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8.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 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1.高尚的师德:

①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②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③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④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 ① 教育理论素养 ② 教育能力素养 ③ 教育研究素养 4.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 ① 求生期 ② 强化期 ③ 求新期 ④ 成熟期

三、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①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② 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相关的概念

1.课程: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主张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课程的界定:

① 课程即教学科目。② 课程即学习经验。③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④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2.课程实施文本:

1)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2)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理论的发展 1.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① 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

② 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2.杜威的经验课程

① 杜威发表的《 儿童与课程》 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② 杜威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致使课程及教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难度,并严重地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3.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① 出版了《课程》 一书,可以被看做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② 他认为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为此,他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这种方法叫“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③ 博比特的方法论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4.泰勒的目标模式

① 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② 泰勒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

③ 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④ 评价:可行性强,知识系统化,但是过于机械化。

(二)课程发展上争论的几个问题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1)含义: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2)特点: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

① 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

② 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③ 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3)优点:基础、系统、结构、易教

缺点:加深学科分离,脱离生活和社会,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2)活动课程: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

(1)含义: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2)特点:

① 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

② 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③ 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 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3)优点:生活,实用,开放,活动,联系生活,兴趣需要,多样

缺点:忽视知识系统性,难教,忽视教师、夸大儿童经验,教育质量低 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 1)一元化:

(1)含义: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

(2)评价:在我国,坚持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元化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教育目的与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今天也不能一味地只讲课程的一元化,而否定或排斥课程的多样化,要认识课程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2)多样化:

(1)含义: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2)评价:它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一味照顾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样不仅会造成课程的繁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削弱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3.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

优点:综合性,统一性,有利于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活性。缺点:忽视各学科逻辑结构,开发困难。

第二节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订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1.概念: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2.制定依据:①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 ②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学科的逻辑 ④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⑤ 学科专家的建议 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书 54)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

4.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型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概念 2.课程内容的选择 1)间接经验的选择 2)直接经验的选择 3.课程内容的组织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就是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室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系统掌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而言之,教学时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① 教学时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③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

① 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② 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③ 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① 教学时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得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

识活动时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的活动。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时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突出、基本的特点。② 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① 以交往为背景。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② 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手段。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①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时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② 应当使教学成为教育性教学(教学内容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教学过程有积极的价值追寻)和发展性教学。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传授/接受教学

含义: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传授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

阶段:① 引起求知欲、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⑥检查知识、技能与技巧 2.问题/探究教学

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构建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阶段:①明确问题 ②深入探究 ③作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① 学生的认识任务主要是直接经验。②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③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①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② 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③ 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3.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① 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感知。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非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动力。

②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②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直观启发巩固性 循序发展还渐进 科学思想要统一 理论一定联实际 因材施教不忘记

教育学原理重点 篇2

机床的受力变形误差是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之一[1]。如今,强力、高效切削以及难加工材料切削日渐增多,对机床提出了更高的刚度要求。据统计,进口数控机床的金属切削率一般两倍于国产同型产品[2],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机床刚度设计和控制方面的差距。机床的刚度控制手段一般有设计阶段的机床整机刚度分配、零部件刚度优化以及机床使用中的受力变形补偿。有限元软件的大量使用,使国内针对机床零部件的刚度设计和优化日益普及[3,4],而针对机床整机刚度设计[5]和刚度补偿[6]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机床刚度的控制应当始于机床的整体方案设计阶段[7],这是零部件刚度优化所不能取代的重要环节。在国外,一般也是将该项工作放在装配级公差设计阶段[8,9]。本文提出一种辨识机床重点刚度的原理和方法,可为整机刚度分配和零部件刚度优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

1 机床部件的敏感变形

1.1 部件变形的三维定义

对机床而言,刚度控制可先后在部件和零件两个层次上实施,本文阐述均针对部件层,但所述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零件层。

三维立体在笛卡儿坐标系中拥有6个自由度,从理论上讲,部件受力后也可产生6个自由度的变形:沿x向、y向和z向的平移,绕x轴、y轴和z轴的扭转。文中分别用Δx、Δy、Δz、Δα、Δβ和Δγ表示。

1.2 部件的敏感变形

机床受力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与几何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影响加工精度的最终表现形式相同:使机床的最终执行部件偏离理想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以下简称“位姿”)。机床由多个部件构成,故机床两个最终执行部件之间的相对变形是各部件变形及其接合部变形的综合体现。各部件由于形状、尺寸以及在机床中的位置不同,其变形所导致的最终执行部件偏离理想位姿的方向和量值也不尽相同。换句话说,各部件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可称为敏感度(性)。分析和掌握这一内在特性,对于机床如何实施整机结构刚度分配和确定零部件刚度优化目标,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机床的变形敏感性分析中,有两个要素需要注意:

(1)缩放性。不同部件的不同自由度的受力变形会以一定的规律映射为最终执行部件的偏离量,偏离量可能被放大或缩小,放大率越大的变形越应严格控制。

(2)方向性。专业教材中将被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定义为“加工误差敏感方向”[10]。在该方向上,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误差将最大程度地反映为加工误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受力变形,由于变形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加工误差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有时还很大。如图1所示,车削直径为40mm的外圆,如果刀具与工件分别在径向和切向上存在0.1mm的变形误差,则它们导致的被加工工件的半径误差ΔR与ΔR′相差约400倍。

综合这两个要素,可定义部件“敏感变形”的概念:在机床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上影响程度大的部件变形。应用这一概念,可以实施 “针对敏感变形进行重点控制”的技术路线:先识别出机床部件的敏感变形,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部件刚度分配、优化或补偿。

2 敏感变形辨识模型及其基本计算

2. 1 建模原理

辨识敏感变形的关键是建立机床各部件的变形量到最终执行部件偏离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现以YK3610滚齿机为例说明建模的基本原理。图2是该机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拓扑结构图。采用多体系统理论对机床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并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机床各单元体之间的位姿、运动以及误差传递关系[11],可建立以部件为单元的机床系统全误差模型,实现机床部件之间的位姿、运动及其误差关系的计算和分析。对于示例机床,上述过程可直观描述为滚刀主轴坐标系7内的一个点Qt(xt,yt,zt),通过一系列相邻体之间的齐次坐标变换(位姿变换、运动变换和误差变换),可以反映为工件主轴坐标系1上的一个点Qw(xw,yw,zw),具体映射关系可表示为

[xwywzw 1]T=T17[xtytzt 1]T (1)

T17=T67T56T45T34T03T10 (2)

其中,T17为滚刀与工件之间的总特征变换矩阵,由图2中各相邻体之间的特征变换矩阵Ti j决定;Ti j为包括两个相邻体ij之间的几何位姿、运动和误差矩阵,具体推导规则和方法见文献[11]。

2.2 基本计算

如果两个主轴部件本身以及中间部件均不存在任何误差,则滚刀主轴坐标系中的点Qt(xt,yt,zt)在工件坐标系中应处于理论位置Qw(xw,yw,zw);反之,其对应点将偏离理想位置而处于其实际位置Q′w(x′w,y′w,z′w),两者的偏差值综合体现了两个主轴部件和中间部件的误差作用效果。

(1)理想位置Qw。

理想位置Qw的坐标可用式(1)、式(2)计算。

(2)实际位置Q′w。

同理可得实际位置Q′w的坐标计算公式:

[x′wy′wz′w 1]T=T′17[xtytzt 1]T (3)

T′17=T′67T′56T′45T′34T′03T′10 (4)

与式(2)不同,式(4)右端各相邻体之间的变换矩阵Ti j为实际位置变换矩阵,应包括两相邻体的误差变换矩阵ΔTi j,Ti jTi j的关系可表示为

Ti j=Ti jΔTi j (5)

其中,ΔTi j包括6个误差矩阵,即体j坐标系与体i坐标系之间的3个线位移误差矩阵和3个转角误差矩阵,可表示为

ΔTi jTi jΔxΔTi jΔyΔTi jΔzΔTi jΔαΔTi jΔβΔTi jΔγ (6)

(3)位置偏离量。

Q′w=(x′w,y′w,z′w)-Qw(xw,yw,zw)即可得到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差Δxw、Δyw、Δzw。

3 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3.1 分析步骤

假设机床系统只有受力变形误差,按下列步骤进行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1)选定分析点Qt(xt,yt,zt),该点选在加工区域内更能反映加工实际情况,如选在坐标平面内则因一个坐标值为零而减小部分计算工作量;

(2)利用式(1)、式(2)计算选定点变换后的理想位置坐标Qw(xw,yw,zw);

(3)设滚刀部件7分别存在3个单位线位移变形Δx77、Δy77、Δz77和3个单位扭转变形Δα77、Δβ77和Δγ77,利用式(3)~式(6)分别计算选定点在上述变形情况下的实际位置坐标Q′w(x′w,y′w,z′w),输出6组坐标差Δxw、Δyw、Δzw。

(4)依次假设6、5、4、3、0、1部件坐标系产生6个自由度单位变形误差,重复步骤(3)直至计算完所有中间部件和工件轴部件的6个自由度变形误差所造成的偏差值;

(5)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设定变形误差值为单位误差,故直接比较上述计算结果就可提供较多的有用信息。上述步骤为一般分析顺序,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要求制订出具体的分析计划,包括部件的整合或细分、输出数据的形式等。如对滚齿加工来讲,其主轴姿态误差除了带来点的位置变化外,还将带来滚刀齿形变化和旋转跳动等问题。如果需要,也可将本文模型稍加变形即可进行专门的姿态分析,其分析原理为:滚刀轴上的一点,连接到坐标原点即构成一个矢量,该矢量变换到工件坐标系中仍然为一个矢量,这样,实际矢量与理想矢量的夹角或与工件轴xyz坐标轴的夹角差,即可定量反映姿态变化。

3.2 分析示例

如图4所示,在滚刀主轴坐标系中取一点Q(0,0,-150),按照前述步骤计算其位置差(Δxw、Δyw、Δzw)。计算中统一取转角变形误差0.01°,取线变形误差0.01mm。由滚齿加工原理可知,滚齿误差敏感方向为工件轴坐标系的xw和zw方向,故导致Δxw和Δzw的变形为敏感变形。Δyw与敏感方向垂直,故为最不敏感方向。为增加分析的系统性,分析中可遵循“由粗到细”的策略划分分析阶段。本示例为初步分析阶段,故暂时将部件3(滑台)、部件4(立柱)整合为一体(编号3)。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再对敏感中间部件进行细分。式(2)在本次分析中可表示为T17=T67T56T35T03T10,式中变换矩阵均为常用的平移和旋转矩阵,数据取自YK3610滚齿机样机。即使是初步分析,其输出数据、图表及其分析内容和结论仍然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摘录部分分析结果。

3.2.1 滚刀主轴7相对于滚刀架6的变形

该6个自由度变形引起的指定点位置误差见表1和图5,其中Δx67、Δy67、和Δz67为坐标系7相对于坐标系6的相对线位移变形,Δα67、Δβ67和Δγ67为对应的转角变形。

分析结果表明:部件7的3个线位移变形会等值或减小后反映在目标方向上,但需注意Δy67将变换到误差敏感方向Δz,而Δz67却被对应转换到了非敏感方向Δy,即滚刀的轴向变形不敏感;尽管Δβ67会导致较大的结果偏离量,但处于非敏感方向;Δγ67则会导致敏感方向的变形误差Δz,其对应刚度可适当从严控制;Δα67之所以未产生误差是因为选定点在滚刀主轴轴线上且处于滚刀安装位置,而该位置同时又在滚刀架回转轴线上(参见图4),所以设计中尽量让刀架部件的回转轴线通过滚刀安装位置是十分合理的。

3.2.2 敏感变形分析结果汇总

由于变形所取的0.01°扭转变形与0.01mm的线位移变形不存在同一性,故分别罗列分析。图6所示为各部件单位线位移变形导致的最终作用量值及方向汇总,各中间部件的线位移变形几乎都等值反映在某一个方向上,故凡是对应结果误差在工件坐标系敏感方向xz向的变形误差,则为需要合理控制的敏感变形。

图7所示为各部件单位角变形的最终作用量值及方向汇总,各中间部件坐标系的转角变形导致的结果误差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量值和方向上的差异提供了诸多信息。如Δγ03和Δγ35将分别导致敏感方向xz上的结果误差达0.08mm,其误差放大效应十分明显,故必须在机床整机刚度分配时对其加以严格控制。

本示例旨在展示机床部件变形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和可行性,故略去下一阶段部件细分后的分析过程及结论。

4 结论

(1)对机床刚度的控制应当始于机床的装配级公差设计阶段,合理的刚度分配是零部件刚度优化所不能取代的重要环节。

(2)机床部件变形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为机床刚度的合理分配提供指导,还能为零部件优化提供目标和依据。该原理及方法在“部件-零件”层设计中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Raksiri C,Parnichkun M.Geometric and Force Er-rors Compensation in a 3-axis CNC Milling Machin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Manufacture,2004,44(12/13):1283-1291.

[2]盛伯浩.我国数控机床现况与技术发展策略[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6(2):17-22.

[3]闫占辉,于骏一,曾福胜,等.机床床身的弯曲刚度对其热态几何精度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7):1441-1445.

[4]杨永彬,陈五一,赵大海.机床立柱高比刚度结构仿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4(9):991-994.

[5]刘悦,汪劲松,王立平.重型混联机床XNZH2430的静刚度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8):1418-1421.

[6]吴昊,杨建国,张宏韬,等.三轴数控铣床切削力引起的误差综合运动学建模[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16):1908-1911.

[7]黄玉美.数控机床总体方案的创新设计[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1):41-45.

[8]Dan Z,Sherman Y T L.Stiffness Modeling for aClass of Reconfigurable PKMs with Three to FiveDegrees of Freedom[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Systems,2004,23(4):316-327.

[9]Irfan A M,Neal P J.Framework of an IntegratedTolerance Synthesis Model and Using FE Simula-tion as a Virtual Tool for Tolerance Allocation inAssembly Design[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4,150:182-193.

[10]华楚生,王忠魁,谢黎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运用《教育学原理》于教学中 篇3

叶澜老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较之其他教育学原理方面的书籍,针对性更强,也有很强应用性。本书没有其他理论书籍的生硬刻板,多了几分生命的灵动。正如本书前沿所说“如何在现有同类教材基础上再出一本,怎样才使这本书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叶澜老师就从“教师的教育学之旅”开始,引领教师重新认识“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在“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一章交汇,然后深入聚焦教育生活世界,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课外活动,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而扩张到学生的校外活动,透析丰富教育意义与内涵。最后一章又重新回到教师身上,探讨“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以及“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并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全书引导教师用教育学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读教育实践,从中形成教育学原理的系统理解,感悟教育学原理的存在与意义。

本书的第五章《课堂教学的原理与策略》讨论的是教育学原理在学校日常实践中的基本领域之一----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研读这一章,我了解教育学原理与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从中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自主、合作与探索的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与探索的教学策略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发现答案之前,布鲁纳认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做一番直觉思维。当然,直觉思维不一定获得正确答案,但敢于从事直觉思维者,其心智运作一定比较活跃。在直觉思维时,一旦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此直觉思维就变成了发现学习的前奏。在教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任教过经济法、国际贸易基础(自考)、国际贸易实务(自考)、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业务协调、外贸制单。基本每一个学期都要面临新的教材。备课的过程,从绞尽脑汁到现在手到擒来,其实虽然课程不同,但是备课却一通百通的。刚开始备课时,我也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点点总结出学习要点要注意的方面,以及增添知识点的方法。这样的思路遵循认知发展规律,但是整堂课上下来,虽然顺畅但略显吃力,学生没有积极地去思考例句,讨论的时候也比较散漫。后来发现,还是我的控制力太强,学生的求知欲并没有被激发。课堂上的问题是老师抛出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想解决的。在不断的更新后,我开始尝试课前让学生先自己写学习要点,再讲他们写的展示出来,分析优劣,再得出结论,再运用所学知识修改,在原有基础上润色或者重新写过,这样学生上课会积极很多。后者便是发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曾经所带的自考班,自考结束后,所有课程都还继续上。当时的课堂就很难控制。学生实在不知道考试考完后还学习的意义何在。我想不仅是职高,如果普高的学生参加完高考后,再多上两星期课,那样的课堂也是很难控制的。这就在于多年的教育一直偏向功利性。教育应该让学生从求知中得到快乐,而后主动自愿地继续求知,学校教育的目的,才会真正得以实现。书中198页提到:在学校课堂教学转型实践中,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从“还”做起,提出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和评议权等“五还”。

在无考试压力的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吸引学生的,是专业课程本身的魅力。反思第一学期后半学期的教学,教学模式呆板,所选的教学内容缺少学生喜欢的内容,只是为了自考而学习。另外一点深刻的体会是,课堂的亮点在学生身上。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同学给出的答案,展示的文采,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观察一些老教师的做法,发现他们就组织了很多课堂活动。如读报剪报活动,剪下你认为写得好的标题,说说理由。报纸的新闻让学生们更加关注时事新闻,更加了解社会动态,同时也贴近了我们经济贸易的课堂。而后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归纳总结。课堂,不一定就是老师讲,找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候他可以是一个舞台,在精彩纷呈的学生的展示中,流露问题,共同探索。

三、注重教学细节

本书的第202页关于“国内教学策略研究方面”以及第六节“教学评价以及改革”,在教学策略与教学评量方面,给我很多启发。日常中教师要善用教学专用时间,即减少发本子、宣布教学计划等时间,要注意掌握学生专心学习时间,注意提问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回馈等等,此处我便不一一讲述。现实工作中,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要求开公开课同时录制视频,积极的反查视频,我发现自己课堂语言过于琐碎,也缺乏美感,许多细节需要重视,我将对照书中列举的种种,反思并实践。

看完叶澜老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这本书,最后一章又重新回到教师身上,探讨“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以及“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并通过研究性变革实践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它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现今教师角色日益重要,但是教师却越发“难为”,从现今社会看,父母忙于生计而疏于子女管教,家庭教育往往缺失。无形中教师不得不肩负起教育知识兼顾教导生活的责任。但是,在中职学校中,更加明显的让我体会到教师的“难为”:(1)、教师失去了传统教导学生的权威,以往的“尊师重道”4个字在现今社会的丢失。(2)、中职教育学生个别差别大,素质良莠不齐,教师力不从心。(3)、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单亲、无亲家庭,父母外出经商、出国等。使得教师的教育不易获得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教学、教育效果难以显现。教育学原理是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程,其实面对现今网络新闻上流传的很多關于教育工作者负面的新闻,我想此书告诉我们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具备学科专业、教育专业与专业精神三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1.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温州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简介

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重点 篇4

1.P4实验目的的(2)(3)(4),前两个是实验要得出结果,第三个是测量方法。

2.p6流程图中,标号为14,15,16,20的要注意一下。

3.p9实验目的的(2)(3)(4)

4.p9基本原理中,1,流量v的测定与计算;2,扬程的测定与计算(这个公式要记住);3,轴功率测定与计算(注意测量方法);4,转换公式要牢记

5.p11流程图中注意真空表和涡轮流量计

6.p12实验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灌泵是为了防止有空气发生气缚现象。

7.p14图1-5要牢记

8.p14实验目的的前三条

9.p17实验步骤的(5)(6)(7)

10.p20实验目的的(2)(3)

11.p20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和1-21,1-22,1-23

12.p21实验装置的第一段话

13.p23仪表盘上数字取前十个

14.p31实验目的的(1)(2)(3)(5)

15.p31基本原理中的两个公式(注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16.p32实验过程中如果液泛,将压力调高;如果液漏,将压力调低

17.关键温度:灵敏板温度

18.p36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以及1-33和1-36

19.p37流程图

20.p42实验目的的前三条

21.p43实验装置的①③④

铸造成型原理重点知识总结 篇5

1、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研究液态金属的结构? 间接方法:通过固---液、固---气态转变后,一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判断液态的原子结合情况。直接方法:通过液态金属的X射线或中子线的结构分析研究液体的原子排列情况。

2、如何理解液态金属的“远程无序”“进程无序”结构?

从X射线衍射分析对液态金属铝结构的认识中可以看到,液态铝中的原子排列在几个原子间的小范围内,与其固态铝原子的排列基本一致,呈现一定的规则排列,而距离远的原子排列就不同于固态?了表现为无序状态,称为“远程无序”“进程无序”结构。3.试阐释实际液态金属的结构及能量结构及浓度等三种起伏特征

处于热运动的原子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随时间不停变化,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起伏”。另外,液态金属中存在由大量不停“游动”着原子团组成,原子集团不断分化组合,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由于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结合力是不同的,即游动集团之间存在着成分不均匀性,称之为“浓度起伏”。4.液态金属黏涝性的本质及影响因素有哪些方面?

本质:是质点间结合力的大小,即原子间做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影响因素:温度。熔点。夹杂。

5、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及提高充型能力的措施都有哪些?

(1)金属性能方面的因素: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潜热。金属的热处理性能(比热容,密度和热导率)④黏度。⑤表面张力。措施:正确选择合金成分。合理的熔炼工艺。

(2)铸型性质方面的因素:铸型的蓄热系数。铸型的温度。铸型中的气体。措施:适当降低型砂中的含水量和发气物质的含量。提供砂型的透气性。

(3)浇筑方面的因素:浇筑的温度。充型压头。浇筑系统的结构。措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增发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铸件结构方面的因素是铸件的折算厚度和复杂程度。

6、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工艺措施来提高该铸件的成品率?

利用高温出炉低温浇筑工艺。预热铸型。增加金属液静压头。④分析浇筑系统,合理安排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选择恰当的浇筑系统结构和各组元的断面积,尽量简化浇筑系统。⑤选择正确的浇筑位置。⑥适当提高浇筑温度。

7、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的因素?

铸件凝固方式:逐渐凝固方式。体积凝固方式。中间凝固方式。影响因素:凝固区域的宽度,即铸件的凝固方式是由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ΔT与温度降低ξt(可以近似的表示为温度梯度)的比值确定。第二章

1、论述均质形核与非均质形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别从临界形核半径,形核功这两个方面阐述外来衬底的湿润能力对临界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区别与联系:相同点1)形核的驱动力和阻力相同;2)临界晶核半径相等;3)形成临界晶核需要临界功;4)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是形核的基础;5)形核需要一个临界过冷度;6)形核率在达到极大值之前,随过冷度增大而增加;

与均质性和相比,非均质性和的特点:1)非均质形核与固体杂质接触,减少了表面自由能的增加;2)非均质形核的晶核体积小,形核功小,形核所需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就小,形核容易,临界度过小;3)非均质形核时晶核形状和体积由临界晶核半径和接触角共同决定,临界晶核半径相同时,接触角越小,晶核体积越小,形核越容易;4)非均质形核的形核率随过冷度增加而增大,当超过极大值后下降。

2、从原子角度看,决定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条件是什么? 热力学因素:a(L/kT00)(/)(Sm/R)(/)

a作为固态围观界面结构的判据

a<2形成粗糙界面a>2半整界面

动力学因素Tk大→连续生长——粗糙平面结构

Tk小→平整界面生长。

3、阐述各种界面微观结构与其生长机理和生长速度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它们的生长表面和生长方向各有的特点。(1)粗糙界面是连续生长方式

R1DL0Tk/RT0Tk生长过程中几乎不存在21热力学能障 易为较小的动力学过冷所驱动(2)完整平整界面的生长是二维形核生长方式R22eb/Tk

动力学能障 大需较大的动力学过冷驱动(3)非完整界面的生长是从缺

23陷处生长方式

大大减少热力学能障 R3TK

螺旋式的台阶在生长过程中不会消失,加快生长速度。

4、试述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成分过冷的含义: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使凝固界面前沿的液相中形成溶质富集层,因富集层中各处的合金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熔点,造成凝固前沿的液相处于不同的过冷状态,这种由于液固界面前沿合金成分不同造成的过冷。

热过冷的含义:界面液相侧形成的负温度梯度,使界面前方获得大于Tk的过冷度

区别:热过冷液固界面前沿的液相具有正的温度梯度液相中各微区的熔点和实际温度之间产生的并且与溶质浓度相关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热过冷:纯金属实际开始结晶的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热过冷。

5、论述成分过冷对单相合金结晶的影响

1)在传质过程的无成分过冷或负温度梯度时合金同纯金属一样,界面为平面和树枝状形态: 2)在正的温度梯度时,晶体的生长方式产生多样性:当稍有成分过冷时为胞状生长;随着成分过冷的增加(即温度梯度下降),晶体由胞状晶变为柱状晶、柱状枝晶和自由树枝晶(等轴晶)。

6、细化枝晶间距与提高铸件质量之间有何联系 枝晶间距是相邻同次分枝之间的垂直距离,它是树枝晶组织细化程度的表征,枝晶距离越小,组织就越细密,分布于其间的元素偏析范围也就越小,故铸件越容易通过热处理而均匀化,因而也就越有利与铸件质量的提高。第三章

1、典型铸件的宏观组织包含那几个部分?他们形成的机理如何?

①典型铸件的宏观组织包含:表面细晶粒区、柱状晶区、内部等轴晶区②表面细等轴的形成机理:非均质形核和大量游离晶粒提供了表面细等轴晶区的晶核,型壁附近产生较大过冷面大量生核,这些晶核迅速长大并且无相接触,从而形成无方向性的表面细等轴晶区。中间柱状晶的形成机理:柱状晶主要从表面细等轴晶区形成并发展而来,稳定的凝固壳层一旦形成处于在凝固界面前沿的晶粒在垂直于型壁的单向热流的作用下,便转而以枝晶狀延伸生长,由于择优生长,在逐渐淘汰掉取向不利的晶粒过程中发展成柱状晶组织。内部等轴晶的形成是由于剩余熔体内部晶核自由生长的结果。

2、产生晶粒游离的途径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采取工艺措施来强化晶粒游离作用? ⑴①液态金属流动的作用②直接来自过冷熔体的非均质生核③型壁晶粒的脱落④枝晶熔断和增值⑤液面晶粒沉积 ⑵一,合理控制热学条件①低的浇注温度及合适的浇注工艺②合理控制冷却条件二,孕育处理①孕育剂的作用机理合理选用②合理确定孕育工艺三,动态晶粒细化

3、解释枝晶缩颈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晶粒游离作用的影响

⑴①晶粒生长过程中界面前沿液态金属凝固点降低从而使其实际过冷度减小,生长速度减慢,又由于晶体根部紧靠型壁,富集的溶质不易排出,生长受到抑制②远离根部的其他部位面临较大过冷,生长速度快点多⑵缩颈极易断开,晶粒自型壁脱落而导致晶粒游离

4、等轴晶组织有何特点?在应用过程中,可从哪些方面来获得及细化完全等轴晶组织? ㈠特点:等轴晶去的晶界面积大,杂志和缺陷分布比较分散,呈各向同性,故性能均匀又稳定,缺点是枝晶比较发达,显微缩松较多,凝固后组织不够致密。㈡①向熔体加入强生核剂——孕育处理;②控制浇注条件: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和合适的浇注工艺;③采用金属型铸造,提高铸型的激冷能力;④增大液态金属与铸型表面的湿润角,提高铸型表面的粗糙度;⑤采用物理方法动态结晶细化等轴晶:震动、搅拌、旋转铸型、撞击等等均可引起固液相对运动,有效减少消除柱状晶区,细化等轴晶。第四章

1、何谓偏析现象?它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

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偏析会对铸件的力学性能切削性能耐腐蚀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偏析的有利方面,可以用它净化提纯金属。

2、微观偏析有哪些表现形式?并解释共形成机理及消除措施?

枝晶偏析:因冷却速度过快,扩散过程难以充分进行,使凝固过程偏离平衡条件,形成不平衡结晶。

胞状偏析:胞壁处的溶质的量过多或过少,这种化学不均匀性称为胞状偏析。

晶界偏析:第一种,两个晶粒并排生长,在晶界与液相交界的地方出现一个凹槽有利于原子的富集,凝固后就形成晶界偏析。第二种,两个晶粒面对面生长,溶质被排出,晶界再相遇时他们之间富集大量溶质造成晶界偏析。消除措施:对晶界偏析用均匀化退火方法,对氧化物和硫化物引起的晶界偏析采用减少合金的氧、硫含量。

3、举例说明常见的宏观偏析及其形成机理,并进一步说明在生产中如何采取措施防止。正常偏析:由于溶质再分配,当合金的溶质分配系数K0<1时,温度降低则溶质的浓度增加,后结晶的固相溶质浓度高于先结晶部分,当K>1时与此相反,这种符合溶质再分配规律的偏析称为正常偏析。

逆偏析:与正常偏析相反的溶质分布情况,当K<1时,表面或底部含溶质元素多,面中心部分或上部含溶质较少,这种现象称为逆偏析。防治措施:在合金中加入细化一次分枝的元素,采用细化晶粒的措施,减少合金液的含气量。带状偏析:当固界面过冷度降低,固液界面推进收到溶质偏析的阻碍时,由于界面前方的冷却,从侧壁上可能产生新的晶粒并继续长大,从前方横切溶质浓化带。

防治措施:减少溶质的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加强固液界面前的对流和搅拌。密度偏析:密度偏析时金属凝固前或刚开始凝固时,当液体和固体共存或者是互相不混合的液相之间存在着密度差产生的偏析。防治措施:增加铸件冷却速度,加入第三种合金元素,尽量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浇筑速度。

4、简述析出性气孔的特征,形成机制及主要的防治措施 特征:析出性气孔数量多,尺寸小,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针状,在铸件断面呈大面积均匀分布,主要是氢气孔和氮气孔

形成机制: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结晶前沿,被枝晶封闭的液相内气体的饱和浓度值更大,有大的析出压力,而液固面气体的浓度最高,易产生金属夹杂物,所以液固界面更容易析出气泡,凝固后形成气孔 防止措施:①减少金属液的吸气量②对金属液进行除气处理③阻止金属液中气体析出,提高铸件冷却速度④型(芯)砂处理,减少砂(芯)型在浇注时的发气量

5、说明反应性气孔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⑴①氢气说:金属液浇入铸型后,由于金属液—铸型界面处气相中含氢量较高,在凝固过程中,金属液表面的各种氧化物以及铸铁中的石墨固相能使气体附着形成气泡,液相中的氢向气泡扩散,随着金属结晶沿枝晶间长大,形成皮下气泡②氮气说:铸型或铸芯的含氮粘结剂分解造成界面处氮气浓度增加,当含氮量达到一定浓度,就会产生皮下气泡③CO说:CO气泡可依附晶体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形成。这是氢、氮均可扩散进入气泡,气泡沿枝晶生长方向长大形成皮下气孔

6、简述夹杂物的来源及其分类。

来源:原材料本身所含有的夹杂物。金属熔炼时,脱氧,脱硫,孕育,球化等处理过程。液态金属与耐火材料以及熔渣接触。④精炼后转包及浇筑过程形成二次氧化夹杂物。⑤金属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

分类:(1)按来源:内在夹杂物和外在夹杂物。(2)按化学成分: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3)按形成时间:初生和二次氧化物以及偏析夹杂物。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最终版) 篇6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1.城市的产生:原始人过穴居、村居开始有了不予、狩猎集中种植植物出现可农业集中饲养动物出现了畜牧业人们聚居形成了居民地产品有剩余出现了交换形成的商业居民地的演化成为城市现代城市 十一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3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有防御要求,最初是泛指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圈层式扩张成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出现城市仓储用的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地区道路系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类型增加城镇化含义 农业和农业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妆花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a 人口职业的转变b产业结构的转变c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的变现特征: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c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水平测度 a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a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b:“太阳城”方案c资本主义制度形成d城市矛盾突出 2 城市发展的四大块 a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写了《明天——一条引向真正的和平道路》b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城市规划大纲》 后改名《雅典宪章》c《马丘比丘宪章》d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3.《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马丘比丘宪章》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4.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本质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指在城市中添加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田园城市是指城市周围的农田和原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5.有机疏散原理:是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他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的。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1.P57表3-4-1 重点看法定规划类型 2.上位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的规划为依据。

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 1.热导效应:市区温度高于效区,导致热力效应差异,形成回流,大城市由于大厦林立,水面和绿化面相对较少,加上汽车大量排放的尾气,对太阳的反射率较低而引起的城市高温效应。

2.低碳:就是指较低的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3.城市环境容量: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认得活动提出的限度。

4.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 1.主导产业的选择:(1)比较优势原则,(2)产业的关联效应(3)产业周期与发展波动(参照课本99-101页理解下三个原则的内涵)

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

2.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关联性(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 3.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7%

4.城市人口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Pt=Po(1+5)n

(2)时间序列法Pt=a+bYt(3)增长曲线法(4)劳动平衡法(5)职工带眷系数法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P174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175 4.详细性控制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P177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城市用地的价值:(1)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 2.城市用地的区划:(1)行政区别(2)用途区别(3)房地产权属区别(4)地价区别 3.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4.城乡用地分类

5.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6.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徒弟的总称

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经。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3.战略重点表现在:(1)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3)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4)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4.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5.城市性质: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6.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1)在交大的范围内分析(2)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不要随意提出国际、国际化、大都市等(3)城市性质的表述应语言精练、定位准确(4)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7.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①网络状②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①带状②星状③组团状④环状⑤卫星状⑥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8.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①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②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③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1集中紧凑,节约用地,节约用地2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1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2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3注重弹性发展<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1以生态与环境资源座位城市发展的前提2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3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9.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0.城市用地的审批

11.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年限为5年.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2与管理结合,与发展衔接,座位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4城市政策的载体.2.用地辩解的概念: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 3.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棉结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和/用地面积 建筑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基底面积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4.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种绿化用地总和建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绿地用地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5.建筑限高: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6.建筑后退:在城市建筑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辩解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

7.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第十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城市干道结构类型:方格网道路、环形放射式、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

3.公交有限:1设立专门车道2单行道允许公交车逆行3上下班高峰期增大发车频率,同时限制私家车通行。

4.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p372-373)第十八章 城市住区规划 1.住区:是城市居民定区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2.城市住区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个层次。

<1>居住区:繁殖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感到活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并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楼规模(1万~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聚居地。<3>居住组团:指一般北校区东路分割,与居住人口规模(1千~3千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规则:

<1>邻里单位周围有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i啊噢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

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和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商店、教堂、图书馆、公共活动中心。

4.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5.住宅的组合:<1>行列式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艰巨成布置的形式。

<2>周边式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3>混合式布置:为行列式布置和周边式布置的结合形式。

<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的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的布置。6.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公共服务设施)1.便于居民使用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3.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4.靠近能较好的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教育中的“木桶长板原理” 篇7

笔者曾经阅读过一篇题为《珍珠上的小黑点》的文章: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一颗价值不菲的珍珠就这样没有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位渔夫的眼中只盯着这颗大珍珠身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多可惜呀!其实那一个小黑点并不妨碍这颗大珍珠成为珍品,因为它有其他一些珍珠所不具备的“长板”——大、晶莹圆润,试问,这样的珍珠难道不是珍品吗?为了一块“短板”(小黑点)而毁了一颗大珍珠,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呀!其实我们平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扮演着这位渔夫的角色呢?例如在对于孩子选择参加哪种兴趣小组活动的问题上,我们总是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强迫他们按我们的要求选课,作文水平差的非得参加习作小组,英语暂时落后的必须参加英语小组,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必须参加奥数小组……为了冷冰冰的分数,我们为孩子制定了整齐划一的要求,我们的双眼总是盯着学生的不足,抓住不放,却看不到学生身上的长处;我们总是一味地设法加长学生的“那块短板”,却没能发现他们的“那块长板”,当然也就谈不上将学生的“长板”变得更长了。于是乎,学生在强压下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兴趣、特长也被扼杀了……

“经常盯着学生的短处,把学生当作魔鬼,那你就天天在地狱里煎熬;多看学生的长处,把学生当作天使,那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魏书生《赏识你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木桶原理”,只不过此“木桶原理”并非上面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常用的“木桶原理”。恰恰相反,我们不能只盯紧那根“短木板”,而是应该发现那根“长木板”,并积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其“加长”——得到更好的发展,即“木桶长板原理”。农村有句老话:“十个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哩。”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笔者并不反对帮学生去补“短板”,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千方百计地去补“短板”,而是首先要研究他的长处,发挥他的优势,使他得以更好地发展。如钱钟书先生在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校没有苛求,他也没有刻意去补这块短板,而是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代国学大师;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就了微软事业,并成了当今世界首富;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手工制作是全班最差的,但他从小就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并努力将自己的“长板”加长,在理论物理和对量子理论方面的贡献而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每个人的特长、兴趣,或在某些方面的灵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所在就去盲目补短,那和渔夫剥珍珠又有什么区别呢?要知道,不顾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去刻意追求完美,则难以避免最终的平庸。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村庄,土质不好,掺杂着碎石子,没有什么好收成;后来,勘探队来了,竟在这里发现了巨大的宝藏。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只要我们像勘探队员一样深深挖掘,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长板”,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虽然我们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的手中埋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在规定教育儿童的目的时指出:“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显然要达成这一目的,必然要以尊重他们的差异为前提。笔者认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木桶长板原理”!

上一篇:修复时光,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下一篇:将进酒朗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