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整理(精选7篇)
教育学原理整理 篇1
填空题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2.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渗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学前教育具有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的点。3.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针对性,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具有群体性。
4.就教育时间上来讲,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具有长久性。
5.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
6.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衔接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合作,一种是直接合作。7.社区是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
8.决定一个班级内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创设。
9.学前教育衔接,就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同家庭、教师以及学前教育同社区教育 的衔接,保证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功能,和幼儿成长发展的连续性。
10.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11.幼小衔接的任务总的来讲,是要解决孩子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上的不适应。12.在学习方式上,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而小学主要的学习形式是课堂
二、简答题(50分,共5道,每道10分)1.请解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并举例说明。P22
5答: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2、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2.简要说明学前教育衔接。P269答:从广义上讲,幼小衔接是指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和后续经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超越已有的经验。从狭义上讲,是指幼儿园要设置特殊教学内容,变换授课方式,和小学教育连接,开展以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为目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3.简述行为情境理论。P227答:第一,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式会暗示人们 出当下合适的行为,在每一个行为情境中,都有一些属于这个情境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第二、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种行为情境,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均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且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4.举例说明幼儿心理适应。P289答: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让孩子做好接受新生活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呈现一个新生活的全景,让孩子对新的生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样孩子在小学面临新的事物和差别与以前幼儿园的学习任务不同时,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并主动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所以,在心理适应上,家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活,为孩子呈现小学生活的情境,培养孩子的主
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面临新的环境,出现新的问题,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努力去克服困难。
5.简要说明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P240答: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是指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的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它具有“类别多样”、“数量丰富”及“质、量可变性”的特征,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如移动的活动材料、自主选择的机会。全方位或外活动场地应该包括一下区域:
1、大型组合游戏结构区。
2、自然种植区。
3、草坪嬉戏区。
4、水池、沙坑。
5、动态材料建构区或“建筑工地”。
6、隐秘、游戏小屋或“隐密处”。
7、设置微坡地形。
8、文化一角。
三、分析题(30分,共2道,每道15分)1.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在环境创设上有什么共同特征。P233-235 答:瑞吉欧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模式等虽然不能涵盖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全貌,但是这几种教育模式中的环境创设却真正体香了当代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潮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崇尚自然为主,真正开放的保护天性的环境创设思想。1)体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这些幼儿园本身真正秉持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看书或者参加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甚至可以选择独处。
2)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这些幼儿园都认识到幼儿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很多幼儿园都在教室里设置了“安静角”,或者以矮柜、屏风、布帘、帐篷等将教师分隔成相对隐秘的小空间,以便那些想独
处的孩子,以及因失败、纠纷、误解而产生各种不痛快的孩子,可以来这里静静地坐着,或者钻进一个帐篷,或躺入悬空的摇床等,通过游戏、自省得到排解。3)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都是以“重返自然界”为环境创设的着眼点,注重朴实、自然及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没有很多人为的装饰,这些环境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朴素而自然。4)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幼儿可以通过创造、组合、变换、移动各种材料,从而即满足自己身体运动、认知建构、发展想象力、交往互动等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享受游戏生活的快乐。5)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2.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家园合作共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建议解决的策略。答: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教师发面来讲,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为家长保护隐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与家长通力合作,但鉴于学前教育机构在幼教上的权威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无法达到真正的交流合作。第二吗、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第三、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第四、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幼儿园要主动创造条件开辟沟通渠道。第一、教师要以诚相待,放下权威,把“支持每个家庭在学校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家长和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宗旨,实现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第二、引导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第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幼儿园网站,为家园双方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家园交流的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享。第四、定期就儿童的家园
表现进行交流。第五、家访工作要落实到位。第六、在家长每日接送孩子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家长交流。
2、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保教活动。
教育学原理整理 篇2
力学是最早产生并获得发展的科学之一。人们在生成劳动中, 创造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机械 (如斜面、杠杆等) , 并在不断使用和改进这些工具和机械中, 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经验里获得知识, 形成了力学规律的起点。我国古代在“墨经”、“考工记”、“论衡”、“天工开物”等书籍中, 对于力的概念、杠杆原理、滚动摩擦、材料的强度等方面的知识都有相当多的记载。
19世纪以前 , 力学是物理学的主导。从19世纪末开始 , 力学与物理学有了明确的分工, 力学研究宏观现象, 物理研究微观或宇观现象。物理为基础学科, 力学带有技术的性质。当然, 随着科学的发展, 两者必有融合之处。
20世纪以来 , 与航空工业及其他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 力学的许多专门分支如弹塑性理论、流体与气体动力学、非线性振动理论、自动控制、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仪理论、变质量力学和飞行力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就。20世纪力学发展的特点是出现了大批新的边缘学科, 力学正在越来越多地渗入其它有关学科中。
1997年钱学森首次提出“工程力学走过了从工程设计的辅助手段到中心主要手段的过程, 不是唱配角而是唱主角了”这样振奋人心的口号。
力学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方面是精深的力学理论, 另一方面是工程实际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以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得到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的欢迎。万万不可只发表论文, 不解决实际问题, 让工程师们觉得有你没有你一个样! 怎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深入实际。但到了现场, 实际就在眼前, 你也可能抓不到问题的要害。原因何在?缺少分析洞察问题的能力! 怎样培养分析洞察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力学主要培养以及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建模能力以及提炼问题能力。
1 案例收集
人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主要是强调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其实力学并不遥远, 力学就在身边。大到宇宙、星系, 小到细部、粒子;远至古代文物, 近至家长里短;深奥到卫星原理和星系演化, 优雅到诗画欣赏。可以说无一不涉及到力学[1], 而一旦涉及到力学又有相应的话题。案例收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1 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
要收集整理和力学相关的案例素材, 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仔细留心周围生活。从而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和力学相关的现象。比如摩擦, 提到摩擦, 一般想到是阻碍物体运动, 耗损结构的动能, 大多想到摩擦是有害的。其实, 摩擦又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 一旦没有了摩擦力, 人类就无法行走, 只能像溜冰一样滑来滑去;又比如下雨、下雪天, 汽车车轮容易打滑, 转弯的时候一般都要减速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和摩擦相关的问题。再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开瓶器, 开瓶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自锁原理, 以很小的体积与力就可以拔起塞得很紧的瓶塞。通过对这一类问题的整理, 可以从日常生活当中整理出大量实例, 便于理论力学教学的展开[2]。
1.2 留心新闻报道
2013年6月4日上午 , 国航一架执飞成都—广州航班的波音757飞机在起飞后不久, 飞机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撞出一个大凹洞, 机组随后立即决定返航, 在半个小时后航班安全回到成都双流机场, 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该实例生动形象的阐明了“鸟撞”问题, 通过该实例不但可以说明碰撞的巨大破坏力, 还能引申解释为什么机场周围不能养鸟以及机场为何有专门的驱鸟部门等;2007年8月12日, 在位于陕西南路和南昌路交叉路口的上海地铁10号线建设工地, 一辆正在作业的吊车突然侧翻, 一名工人被砸伤。这名伤者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因失血过多死亡。该实例说明吊车操作人员必须要懂得必要的力学知识, 否则吊装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不可避免。工程施工中在起吊重物时, 有严格的操作过程, 通常有“十八不吊”的安全要求, 特别是在起吊大型构件应进行力学的平衡计算, 否则酿成吊车的翻倒事故。通过每天大量的新闻浏览和阅读, 可以收集整理大量的和力学相关的工程案例。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案例教学是相当有裨益的。
2 案例力学模型的提炼
有了大量的贴近生活、工程的力学案例, 怎样提炼其中的力学模型, 这也对从事力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液压汽车起重机吊臂的受力简化, 将油压缸筒简化为二力杆, 汽车底盘简化为铰支座。如果忽略吊臂自重的情况下, 这样吊臂的受力就可简化为三力汇交平衡。通过列平衡方程或者采用力的三角形都能比较容易的得到油压缸筒以及汽车底盘的受力, 从而可以指导起重机吊臂的设计和制造。通过分析还可以研究油压缸筒在升举过程中, 得到汽车底盘受力与油压缸筒长度关系的曲线, 从而可以优化汽车底盘的受力。另外, 还可以研究吊臂采用的截面型钢与吊臂受力变形等的关系, 以及油压缸筒可能会发生的屈曲、后屈曲等工程问题。可见, 哪怕是针对一个常见的工程实例, 要提炼其中的力学模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很多基本的概念, 包括约束的抽象、受力的简化等。而工程实际的约束问题要根据结构的运动来抽象简化, 它没有一成不变的[3]。比如内燃机活塞连杆, 可能在xoy面内, 两端的约束要简化成铰支;而在yoz面内, 有一端的约束又要简化成平面的固定端, 另一端简化成铰支。又比如集中力, 严格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集中力, 如果有的话, 该点的应力就会变得无穷大。而实际上, 很多工程上的载荷又经常简化成集中载荷。只有当这些载荷所在的几何尺寸相比于整个结构的尺寸而言小得多的情况下, 这种简化假设才是合理、可行的。在比如刚体, 绝对不变形的物体是找不到的。只有当物体的变形相比于它原来的几何尺寸小得多的情况下, 才可以把这种物体简化为刚体;当物体的变形不能忽略的情况下, 刚体假设不在适应, 这时要考虑引入变形体的概念。
3 结语
工程案例力学原理的整理及提炼可以说一项比较浩大的工程,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凝炼, 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速成的。但是这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工程案例的整理和提炼, 可以提高力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质量, 还可以开阔视野, 增强综合能力;对学生而言,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自觉推动和维护社会正能量[4]。
摘要:理论力学相对抽象枯燥, 学生学习较难掌握学习方法 。将工程实际案例引入到理论教学中, 不失为新形势下理论力学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而工程案例力学模型的简化和提炼对力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整理提炼工程案例的力学原理提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希望藉此促进理论力学的教学。
关键词:理论力学,模型抽象及简化,工程案例力学原理
参考文献
[1]武际可.拉家常&说力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陈文.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河南科技, 2014 (8) :274-275.
[3]金春花, 曹小建, 许薇.紧跟时代步伐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4) :140-141.
教育学原理整理 篇3
关键词:沂蒙地区;区域教育研究
沂蒙地区是个人文概念。在该地域内有两条河,沂河与沭河,两河流域相连,形成一块冲击平原。该流域第二高峰为蒙山,因此人们把这个地区称为沂蒙地区。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史为证。《尚书·禹贡》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意思是说早在夏朝的时候,淮水、沂水既得到了治理,蒙山、羽山一带已被开辟种植。说明那时的一河流域,蒙山流域就已经孕育古代的文明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典型的文化风俗,独树一帜的地貌环境。这都为沂蒙地区教育口述史料的获得,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源。这对沂蒙地区的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资源丰富,得天独厚
沂蒙地区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其文化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它包含:沂蒙的山水文化,孝文化,东夷文化,经学文化,图腾文化,古国文化,革命文化等。这些斑斓多彩的文化形态为研究该地区的教育口述史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富饶缤纷的口述史料资源。“自新时期时代至龙山文化时期,沂蒙先民在农业、制陶、酿酒、动物驯养、城堡修筑乃至原始文字等方面均创造出较之于其他区域更为先进的成就”(许如贞:《沂蒙文化简论》)。时至今日的沂蒙文化则是更加博大精深,这为教育口述史料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沂蒙地区条件得天独厚。一所占地6000余亩,建校历史70余年,拥有19个二级学院,9个科研院所,70多个专业,在校生近四万人的综合性普通本科的高校——临沂大学。就坐落在这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沂蒙地区。
在临沂地区教育口述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上,临沂大学发挥了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智力、财力三个方面。
人力方面:临沂大学在校本科生近4万人,而且有教授、副教授700多人,博士,硕士1200人。培养了各类毕业人才约25万。外籍教师,专家80人左右。这些庞大的数字都能有力的证明临沂大学的实力。这在人力方面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和保障。
智力方面:在校生基本为本科生。本科生普遍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科研治学的态度也比较严谨。而且临沂大学教学风尚严谨,学风浓厚,善学好问蔚然成风。师资队伍更是名师荟萃,主要以教授博士为主。还聘请著名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等来我校担任课程教授,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世界一流专家,教授讲授的课程。这位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财力方面:临沂大学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每年3000多万元资助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每年拨款500万元,用于引进和培训高水平的师资。近几年每年投入数千万资金强化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资队伍建设等。这使得临沂大学无论在硬实力还是在软实力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对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主平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教育视角也从精英人物转向普通大众。研究者通过口述的方法来研究、探索出普通人民大众鲜活百味的历史,这对发掘民间的社会资料和有关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个案调查访问法、录音访谈或口述笔记等方法。有条件的话,辅之以必要的辅助工具,像录音笔,录像机等设备。采用这些(科技设备)现代化手段,能让我们获得的口述史材料更加“立体化”,“生动化”,也易与保存,查找和传播。这对开展本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对获得的口述史料进行认真,仔细的甄别,去伪存真。客观理性的分析被研究者感性的口述史料,让被研究者的回忆更加趋于真实,趋于客观历史。然后把收集的口述史料经过整理、核实,适当的加工成文字记录。
口述史的方式就是口头表达或自述,以叙述为主;采用的手段是与被研究者面对面交流,笔录,录音,录像,最后形成文字。口述史的对象或见证人;其内容是他们有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或经历以及他们的看法(王小丁,《论视角转移下的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口述史有通俗、生动、形象的特点。而且口述史料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这样口述史的内容更容易引起普通大众的心理共鸣。沂蒙地区的教育口述史则更多的反应了沂蒙地区近几十年内的教育面貌、生活现状、地理环境变化、人文风格变化等。这对我们多角度地了解沂蒙地区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意义。
首先,通过对沂蒙地区口述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将填补沂蒙地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经历的漏洞,甚至是教育上的断层或禁区。例如:文革时期或之后邓小平时期或之后的一些具体教育事件及教育旧状等,以及人们当时的态度和反应。这样既丰富了教育史料,也可以辨别很多其他书籍材料的真伪,印证其他文献资料的可靠性。临沂大学的学生在进行该研究时,知识与思维产生火花,使它们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准确、深刻。这对大学生的思维是个很好的锻炼,可以更理性更全面深刻来认识和研究沂蒙地区的教育问题。
第二,在本研究中可以获取很多切实可用的教育理论。因为这都是被研究者亲身经历或见证的理论,被实践了无数次得到的精华。大学生就会在研究和访谈的过程中,对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自觉地进行剖析、思考、解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体会到一些理论同时具有科学性和狭隘性。他们会自己发现某些理论的不足,会查找资料,自行修正,舍糟粕而去精华。大学生也更加深刻清楚的领会到理论不是从书本上跳出来的,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打磨、锻造才练就出来的。而当理论回归于实践的时候,又是时过境迁、千差万别。对于应用理论的能力更是要具备灵活高超的内力。让理论在实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才能来出美丽的智慧之花,结出丰硕的现实之果。在研究过程中,大学生的理解体悟能力、理论思论能力、聆听反思能力都在慢慢地提高。
第三,大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地位,去积极主动的研究,访问被研究者,去积极思考引导被研究者,去积极准备整理资料等。这既增强了大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增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还锻炼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从研究过程中,多角度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在困难问题面前,锻炼增长他们应对事情的能力和智慧,磨练了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大学生从研究调查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是个人的觉悟程度、自我评价及反思能力、心理素质都在慢慢提高和改善。这对大学生的心智全面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该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律鸿莲:《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科教导刊,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1年版。
[2]王小丁:《论视角转移下的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篇4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第4章
•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其他因素引起的都将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 理解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 熟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
•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的变动
•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长期和短期均衡的含义
第5章
• 理解弹性的经济学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弹性:在经济上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一个变量变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程度。它通常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分母是自变量,而分子是因变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分母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分子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 学会利用弹性的定义计算价格或需求量的变动
• 理解需求曲线形状与弹性的关系,以及弹性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Ep>1 富有弹性 曲线平坦 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Ep<1 缺乏弹性 曲线陡峭 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
但是,由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值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陡峭的曲线的上部,降价也能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在平坦曲线的下部,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Ep=1 单位弹性 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动 Ep=0 完全无弹性 一条垂线 Ep=∞ 完全富有弹性 一条水平线
• 能够利用弹性概念分析“谷贱伤农”的含义
当粮食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也导致了销售量的增加。但因为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下降。
第6章
•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管制造成的经济后果
均衡价格未必是能使人满意的价格,它可能偏高或偏低,偏低则谷贱伤农,偏高则公众消费不起,所以政府要将其控制在适当的位置上,这就产生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支持价格,能在短期中推动政府扶持企业的发展,如稳定农业生产;扩大农业投资;长期中则增加财政负担,农产品供给过多,失业增加。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为限制价格,在短期中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但却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引发黑市交易、请客送礼,败坏社会气,滋生腐败。
一般来说,行政手段干预的负面效应很大,市场手段改变需求的负面效应较小,但这两个手段仍只能在短期中不得已而为之,而不能作为常规操作手段。现在发达国家着眼于改变供给,其效果相对要好得多。
• 能够区分稀缺与短缺这两个概念
•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税收对买方价格和卖方价格的影响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 理解供求曲线的弹性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p110
对买者和对卖者征税本质上是相同的,唯一区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得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好的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第7章
• 掌握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总剩余等概念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衡量了消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由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反映了经济福利。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衡量卖者参与市场的利益,由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
总剩余:两者之和(=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 理解经济效率的含义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給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給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教育学原理整理 篇5
目 录
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1
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4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4
4、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4
5、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4
6、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4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5
8、世界统一于存在........................................................................5
9、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5
10、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5
1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5
12、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
13、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6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6
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12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13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3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13 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13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13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14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4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14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14 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4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15 80、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15 81、“求知欲”、“好奇心”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5 8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5 8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15 84、感性认识就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是间接经验..........................................16 85、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16 8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16 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16 88、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16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17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17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17 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17 93、时势造英雄。........................................................................17 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17 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18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18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8 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18 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18 100、假象是一种错觉.....................................................................18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19 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9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19 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7 105、存在即被感知.......................................................................18 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 107、心无外物...........................................................................18 108、白马非马...........................................................................18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18 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18 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18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19 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19 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19 11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19 117、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19 118、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19 119、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9 12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 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程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有些事物是新出现的,但是它不是新事物,如电脑病毒。
23、“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感觉、意识思想看作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产物。
35、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答:此说法是正确的。阶级本身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6、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二者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不同的区别。
37、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所以,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38、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新的生产力和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
39、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摧毁时,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尚会存在一段时间。40、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一元论是正确的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在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也是错误的。
42、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因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43、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而无客观世界是一样不能产生意识的。
44、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答案要点:这是批判唯心主义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起源问题上的错误而提出的正确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发展的新成果,把哲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并没有结束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并不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52、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5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5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错误。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58、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错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上述观点仅表达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5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60、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6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6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6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错误。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64、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意义。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错误。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因为⑴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⑵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67、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错误。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和界限。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错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
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正确。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错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错误。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错误。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误。虽然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思想、感觉的认识路线。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认识中的辩证法,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这两个根本缺陷,一方面,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基础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正确地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阐明了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认识问题的辩证关系,从而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物质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把认识看作不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虽然是存在的反映,但把存在归结为主观感觉,认为存在是由感觉构成的,把客观存在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这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而且是把主观感觉视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将真理主观化,必然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因人而异的混乱局面。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人的认识虽然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具有客观性,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由于认识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使认识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主体认识的差异性,这些有差异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该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有主观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总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上述观点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错误地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错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是指真理的客观性而言的,即强调真理性的认识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则是指,真理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绝对真理的含义中虽然包含有真理客观性的意思,但它不能与之划等号。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上,而相对于真理形式上的主观性而言的;真理的绝对性则是从真理的属性上,相对于真理的相对性而言的。所以,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虽然紧密相关,但它们在含义上又有明确的区别,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
正确。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真理是不因人而异,不因阶级而异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能有一个。
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主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客观内容只能有一个。如果认为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可以有几个,那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93、时势造英雄。
正确。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普通个人对历史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作用小些,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包括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这一点决定一切。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被压迫阶级通常要经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
错误。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都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在历史运动的长河中,绝对直线式的前进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把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同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等同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错误。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正确。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100、假象是一种错觉
答案要点:错误。假象和错觉根本不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表现本质的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意识之外,是由各种客观条件造成或人为的。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错觉则是与客观情况不相符合的错误感觉和知觉,存在于主观意识中,它是由异常的外部条件、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或观察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假象容易引起错觉,但不能把两者混同,两者是客观存在同主观认识和反映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错误(1)“信”、“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则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意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灵,才能引起和产生信。这种说法把主观的信、诚作为灵不灵的原因,颠倒了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也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真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主观的信、诚,以人们的信仰与否为标准(3)真理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宣传信、诚即能看到、感受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否则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检验性,把人们看不见、感受不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归结为他们的“不信” “不诚”,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卑劣手法。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带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105、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107、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108、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11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错。人民是社会的群体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群体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众之一员。只是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群体意志或意识”并率领了人民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创造了历史。所以,不能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了历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创造了历史”才为真正的历史!117、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正确。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内,比如在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内,通过科学技术和其他因素的作用,生产力可以跨越式地前进,从而缩短时间周期,提高效率。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118、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错。并非社会意识都是思想上层建筑,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自然科学等不会因人的利益、观念不同而不同。
119、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错。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态,而政治上层建筑指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置。所以可以说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12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对。这句话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12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错。社会意识中其重要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经过生产关系中介作用,才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因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直接决定社会意识水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仍然要以经济发展一定水平为前提,同时还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背景、民族传统等等的影响分不开。
12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错。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自己整理教育学 篇6
第一章 第一节
一、新课程改革(1——5)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2001年。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育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2、确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成为新课改的首要任务。
教学理念:(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丰富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升华、加强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3)提出昂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组织生活化] 教师角色转变:⑴变管理者为组织者⑵变主导者为引导者⑶变传授者为合作者⑷变教师表演
二、全面发展(8——12)
1、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手段就是-------因材施教。
2、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一)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
(二)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
(三)个人的“个性”充分发展
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1)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3)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策略⑴从全面发展着眼,从因材施教着手⑵扬长避短,促进发展⑶灵活教学,和谐育人
第二节
二、校长与管理人员的管理(14——15)
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⑴教学管理中的示范者⑵教学工作的指导者 第三节
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8)
1、简单地说,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常规由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和教务行政工作常规构成。教学组织工作的常规包括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教务行政工作常规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总结、听课与评课、检查与评定、业务学习、教学研究等相关教学工作的明确规定。
二、校本研究制度和培训制度(19——20)
1、校本研究制度应体现出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在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为研究目标,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以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为基层单位,以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课例、案例、论文为主要载体等特点。
2、新课改吧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的在岗培训是其突出特点。校本培训一般是由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原则、培训措施、管理方法等几方面构成。
四、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24——26)
1、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评价制度存在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忽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多种弊端,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学生评价制度,是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的,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的过程性评价;
2、教师评价制度: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提高教学效能为主要目的,它存在很多的缺陷,如片面追去升学率和考试成绩,阻碍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难以促使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其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构建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2)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的共同原则: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人文性、民主性。
第二章 第一节
二、课程得概念(30)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8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意义的课程开始出现在我国。在西方,课程最早由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
2、杜威认为课程是活动。泰勒认为课程是经验。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出发点和中心是学科本身,关心知识的传递。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论,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方式课程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活动课程是从兴趣和需要出发,以经验为基础,有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法国卢梭提出,美国杜威和克伯屈发扬。
综合课程也称广域课程或者大范围课程,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特点有:符合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助于增强有助于增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知识的人为割裂,帮助学生,整体的综合的认识世界。有助于减负。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潜在课程也称环境课程、隐性课程。它是在学校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但又对学生的成长和知识增加、情感的培养产生影响。集中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二节
一、课程规划(32——35)
1、课程规划包括课程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课程改革、建设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步骤等。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它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由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方面的具体化,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课程目标才能体现出来20世纪以来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目标包括了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目标三种,课程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其对象学生体现出来的。
3、课程设计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遵循时代性、适应性、环境性、评价性和教本性等原则。
4、课程结构是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5、课程实施主要涉及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
二、课程组织与管理:(35—36)
1、课程管理的概念:课程管理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课程管理及教学管理,课程管理主要是对课程编制的管理,课程管理即课程工程。课程管理是一种责任和权利,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而言,是中央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进行的决策、组织、领导、实施和评定的过程;广义讲,就是中央、地方、学校、社区、家长、学生共同对课程施加影响的过程。
2、课程管理的任务:新课改中明确规定由统一课程向三级课程转变,同时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任务。
⑴国家层面对课程的管理包括规划课程,制定课程政策,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评价。
⑵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主要是制定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制定地方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⑶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任务主要有两项: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
第三节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39—40)
1、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最早出现英美等国家。(1)校本课程的概念:由各级学校的老师基于学校的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课程与教学目的,结合学校内外的环境和资源,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四个特征:补充性、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第三章
第一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48—49)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精神发展。(2)专业知识的发展。(3)专业技能的发展。
2、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修养、专业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49—50)
1、美国学者富勒提出教师关注的四阶段发展模式: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
2、柏林纳则根据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归纳为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等五阶段。
3、费斯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50—51)
1、教师专业发展的的途径:(1)教师教育改革。(2)校本培养。(3)反思与交流。(4)专业发展学校。
第二节
一、新教师的发展特征
(一)适应专业角色的转换(51—53)
1、新教师是指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
2、新教师的角色转换:⑴角色认识与角色体验的冲突,⑵教师效能感低,⑶树立角色价值观。
(二)完善专业能力的成长(52—53)
1、能力结构失衡 ⑴教学技能生疏 ⑵人际交往能力很弱,2、年轻的优势 ⑴思维的新颖性,⑵对工作的投入。
二、新教师成长指导(54——56)
新教师成长指导:新教师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人际关系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指导
(1)组织环境支持:①资深教师的示范引领。②组织针对性的入职教育。③建立区域性教师交流网络。
(2)自身努力。①经行职业生涯规划。②多层次教学反思。③终身学习。第三节
一、成熟教师的发展特征:(56-58)
1、特征:⑴教学能力成熟 :①备课效率高,②教学相长,③课后反思意识突出。
⑵专业精神感人。
⑶高原现象困扰发展。教师职业“高原”现象:是指个体职业发展到某一顶峰状态时候,出现停滞,甚至有可能以缓慢下降的现象。
二、促进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59-61)策略:(1)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①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②以带促教双赢。(2)构建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
①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菜单式”的培训内容。②能力提升的成长周期决定了培训方式的综合性。(4)帮助教师应对高原效应。①引导教师正确归因。
②减轻教师负担,保障专业发展时间。第四章 第一节
一、释读校本教研的内涵:(68—69)
1、三方面含义:1)校本研究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的实际问题,针对性的展开教研性工作,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
(2)校本研究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究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究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3)校本研究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史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研究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2、内涵: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创建特色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对校本教研案例的解析:(69—70、74)
1、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校本教研的四个过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具体展开为: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反思。
3、校本教研的整合模式:说课模式。(1)说教材。阐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本册教材或者本章书的地位记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2)说教法。阐明本节书用到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要到达的目的及其理由。(3)说学法。阐明本节书要教给学生的方法以及选择方法的理论依据。
(4)说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思路设计及其依据,各教学时间的分配和相关教学法及其采用的教学手段的依据,板书设计、及其依据等。
三课一反思模式。⑴说课。说课的任务是要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其理论依据是什么?⑵看课。执教教师的上课和教师同伴的看课如何看,看什么?⑶评课。即对一堂课的评价。⑷反思。
四、制度化校本教研的确立:(75—76)
制度改革深化:围绕校长创建学习型校园。课例研究的惯常化。师师互动—形成互助空间。三种对话方式的融合。
第三节
二、教师教学理论修养与提升:
(一)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内涵:(80—81)
1、教师的教学理论修养:教学理论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
2、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科学体系:学科教学理论是教师教学理论修养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教师对其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⑴明晰学科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定位及内容选择。⑵洞察学科教学论与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的关系
3、以学科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师在现实教学还要形成一系列具体性教学理论修养:⑴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意识反思。⑵主动的教学创新。⑶孜孜以求的教学交往。⑷敏感的教学研究。⑸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能力。
4、教师教学理论修养提升之路:○1读书 ○2实践----反思
三、教师教育理论修养与提升:
(一)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内涵: ﹝85—86〕
1、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关键是一种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动态化的教育人格的生成,核心就是围绕师德的一系列个性品质的养成,其中教师的教育德行是整个教育人格的重心。教育德行是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特质化的品质。教育德行包括:教师的善。教师的公正。教师的责任感。
教师的角色体现:教师即促进者。教师即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
(二)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87〕(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
(2)自我修养是实现教师德性的根本。○1教师教养:教仪,教态,教行。2教师涵养:情怀,风范,操守。○第四节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90—91)
1、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结构性内涵由背景性要素和技能性要素组成。技能性要素包括教育创新方法运用能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能力。
2、两大要素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具体的教育创新素质:⑴先进的教育观念,⑵完善的认知结构,⑶独特的个性特征,⑷艺术性的教学技巧,⑸较强的扩展能力,⑹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3、这些素质表现到教学实践中具体的教学行为是:⑴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⑵课堂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⑶参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⑷承认差异,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
第五章 第一节
二、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101—102)
1、德育的内涵: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与法律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几个方面。
2、学校德育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做人教育。心理教育。责任教育。
三、德育原则:102—105
1、德育的原则有(1)知行并重原则。(2)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原则。(3)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①发现与收集问题。②恰当选择问题。③研究问题或事件。
⑷贴近现实的原则。⑸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德育中应注意:①在环境上创立学生愿意接受的积极的心理氛围。②在德育模式上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模式。③在师生关系上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关爱和尊重的合作型师生关系。④在德育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如启发式教育培养或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四、德育方法:105—112
1、榜样示范法。⑴正面榜样。⑵负面榜样。
2、情感体验法。⑴积极输出感情。⑵给学生以感情之港:积极接受并理解学生的感情。(要注意几个要求:①注意保密。②认同并理解。③要角色互换或换位思考。④学会倾听与体验。)⑶避免受日常情绪的影响。⑷理解教学内容的情绪并恰当运用。⑸一切以爱学生被出发点。⑹积极合理地利用表情。
3、习惯养成法。
4、沟通交流法。⑴真诚与学生交朋友,主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⑵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并让学生认识或体验到教师的关心。⑶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用情绪感染学生。⑷语言柔和、循序善诱、有的放失。⑸牢记沟通交流的目的。⑹注意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民主性。
5、争辩讨论法。
6、自我教育法。
7、情景模拟法。
8、无意识教育法。⑴精心组织活动,⑵优化环境,⑶尽可能避开学生自己,⑷恰当选择素材。
9、夸张矛盾法。⑴通过夸张使学生产生矛盾心理。⑵显现结果。⑶采用矛盾的相反的行为。
10、奖惩规范法。⑴有效批评或惩罚。⑵有效赞扬或奖励、鼓励。
五、有效德育的途径: 112-114 有效德育途径。德育课教学,学科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与社会,日常生活。
第二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开设: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概述:115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教育性活动的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专门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和矫正性功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操指南: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20—12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倾向。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鼓励化倾向。
第六章 第一节
一、理论概述:
(一)教学计划的概念:125 教学计划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各方面活动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第二节
一、理论概述:
(一)备课的概念:129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二)备课的内容:129—131 备课内容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即备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其中着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问题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练习设计、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节
一、理论概述:133 说课是指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讲述的方式,向听的对象(如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的设计和设计的理论依据的过程。
三、操作程序:135 说课的操作程序: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第五节
一、理论概述:139
1、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二、实际操作:140—141 实际操作包括:⑴创设情境,质疑问题(三到四分钟)⑵自学探究,释疑质疑(六到八分钟)⑶实践探究,体验升华(十三到十五分钟)⑷点拨解难,形成解释(六到八分钟)⑸归纳总结,迁移创新(三到五分钟)。第六节
一、理论概述:141
1、听课与评课介于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中间关键环节,听课可探究课堂教学现场的真谛,评课则是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2、听课的特点与规律:听课是一项技能,听课具有目的性、指导性、理论性与情境性的特点,听课者在听课时要遵循一定的要求。
3、评课的内容主要从目标—过程—效果等三维度展开评价,遵循原则:实话实说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激励性原则、艺术生原则。
二、实际操作:144 听课的操作:做好听课前的充分准备(心理准备,教育教学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
评课程序:授课人以陈述方式自我剖析。授课人与听课者互动点评。教师或专家概括评价。
第七节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144-145
1、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参观培训等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方面存在的经验及失误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过程。
2、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章 第一节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154
1、教育评价的概念最初由泰勒1930年提出。并于1965年在美国国会通过,得到合法化。
2、一般而言教育评价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的特点:⑴教育评价是一个活动过程。⑵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⑶教育活动中的评价者与被评者是统一的。⑷教育评价注重对资料的解释。⑸教育评价是一种反馈—矫正系统。⑹教育评价要涉及对教育价值的判断。
3、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通过系统的收集、分析、解释信息,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154—156
1、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3)、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4)、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5)、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6)、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三、教育评价的功能:156—157
1、教育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调节功能。(3)、激励功能。(4)、教育功能。
2、教育评价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
(3)、教育评价的总结阶段 第二节
二、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161—163
1、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特点:⑴面向过去。⑵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⑶标准是统一的,预设的。⑷强调量化(追求客观化、准确性)方法,多采用外部评价,注重结果。⑸主要为了区分优劣,收集信息、下结论为主旋律,相对时间短。
2、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⑴容易使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⑵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反省、改进和提高。⑶导致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片面性。⑷有碍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⑸与现代管理理念背道而驰。
3、发展性教师评价发源于英国。
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⑴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目的。⑵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⑶强调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⑷强调全员参与。
5、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不同之处。⑴激励机制不同,⑵评价的功能不同,⑶评价的目的不同。
6、教师评价改革的趋势:⑴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表现是提倡教师自我评价;⑵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⑶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⑷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三、教师评价的实施
(一)教师评价的内容 163
1、教师评价的内容有教师素质发展评价和教师职业行为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2、教师素质发展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评价。
3、教师职业行为评价是对教师承担各项工作的数量、态度和完成工作时所采用的手段的评价。主要包括工作量、备课质量、上课质量、作业辅导质量、课外活动、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研科研、德育工作、协同工作的。
4、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效果评价、教育教学成绩评价、教学科研成果评价。
第三节
一、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认识:167—168
1、学生评价的类型:诊断性学生评价。形成性学生评价。终结性学生评价。选拔性学生评价。
2、学生评价的特点:强调了评价功能的形成性。重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重视评价类型的多样性。
3、学生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全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二、学生评价的实施:
(一)学生评价的内容:168—170
1、学生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学科学习评价和学生基础性发展评价。
2、学生的基础性发展评价包括道德品质评价,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发展评价,交流与合作水平评价,个性与情感发展评价,运动与健康领域评价,审美与表现领域评价。
教育投资与竹竿原理 篇7
如果广义地说获得收入的能力就是资产的话,那么人的工作技能就是一项重要的资产。提升这项资产收益能力的行为就可以叫教育投资。其实,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对劳动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劳动力的价值和竞争力。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和培训越多,拥有越多的知识和技能,则其劳动力价值越大。其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也应当越多。
我们通常想到的教育投资大部分都是给孩子的教育安排。家庭中其实有两类完全不同的教育安排。一类是为自身做的教育投资的计划安排,另一类是为孩子教育消费的安排。
我们以往一提到教育规划就是给孩子的教育安排,而完全忽视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培训,这其实反映了我国居民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终身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而终身教育将是现代教育的潮流和趋势。
自身的教育投资其主要涉及的是成人的职业教育,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给孩子的教育安排更应该将其作为一种家庭消费来考虑。孩子的教育安排主要是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后教育等,基本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投资最本质的特征是以投资回报为考虑的基本点。自身教育投资计划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体现的是投资的特性。既然是投资,当然主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管理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自身进修学习的选择安排上主要需要考虑的要素。
工作选择与经济利益及个人满足感息息相关。工作是用来挣钱的就业,许多人终其一生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兴趣和发展机会,而盲目找一份挣钱的工作。当然也有人真正是在选择并从事一项事业,事业是对某种专业的奉献,它需要持续的培训和终生的学习,并明确职场前进的方向,对于这样考虑工作的人,其终生的回报常常是非常高的。
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在安排自身的培训教育的时候,就一定是以就业机会和事业发展为考虑原则。所以当我们在安排自身的培训教育的时候,培训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是我们在决定从事一项事业或者决定接受一项职业培训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选择事业发展方向和教育培训的主要依据。培训教育的收益当然是指该培训带来的收入的增加。但不仅仅如此,还包括进行该培训获得的其他收益:比如成就感、满足感、别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水桶理论:一个水桶能够盛的水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板。而且这个理论常常用于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的重要方法是找到企业的弱点,然后改进。对企业管理来说也许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对于个人的教育投资来说更适合的可能应该是另一个原理:竹竿原理——我们能够用竹竿达到的最大高度取决于许多竹竿中最长的竹竿。
这个原理的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提升自己能力的最佳办法,就要找到自己的强项,然后进一步强化它。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姚明就应该好好地练篮球而不是举重;丁俊辉就应该好好地练斯诺克而不是英语;聂卫平就应该好好的下围棋而不是打桥牌。
这个原理进一步告诉我们:房价无论多么高,开发商的利润无论多么厚,我们也不应该自己去盖房。就像无论衣服多贵,我们也不应该都去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一样。
当然,也包括无论股市多火,也不要自己炒股,而应该买基金,让基金来帮你投资。